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2024-09-23

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共7篇)

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篇1

西方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体育产业在西方的发展和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成绩,以及出现的问题。我所指的西方主要是北美和欧洲。因为我曾经在加拿大教书,住过很多年,现在住在英国。传统地来说,在西方有三大类组织与体育有关。第一类是私人团体,第二类是官方的体育机构,第三类是与商业有关的体育组织。第一类私人团体,主要指的是私人俱乐部,一些私人办的与体育有关的组织。第二类官方机构是由政府资助的,主要是从公众的角度来办的。私人团体通过与体育有关的团体来赚钱。第三类组织是与体育有关的商业性的组织。这三大组织在历史上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来说有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目的。从80年代初期,这三类组织逐渐发生变化,以前的这三大类组织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了。总的来说,这三大类组织都是力图通过体育来获得经济效益,如果说不能收到很大的效益,至少是某方面可以减少体育的开支。

第一类组织——私人团体,主要是以俱乐部、球队为主。以前的经费都是从俱乐部的会费和所举行的比赛来赚钱。官方的体育机构是从政府得到一定的体育经费,主要是用于本地区体育发展。从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对体育采取一种十分宽松的姿态,要求通过体育来赚钱,政府用于体育的经费越来越少。比如说加拿大每年的体育经费从8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递减。再举一个例子,英国政府给的经费1994-1995年是4980万英镑,到1996-1997年缩减到4940万。澳大利亚也是如此,政府的体育经费1996-1997年缩减了200万澳元。本来1998、1999年还要缩减,但是因为悉尼奥运会,所以阻止了政府缩减经费的可能性。芬兰的体育经费从1992年的4亿6千900万芬兰马克到1995年的4亿芬兰马克。因为政府给的经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官方体育机构也向私人体育机构和商业体育组织靠近。现在也提倡体育赞助,卖指定商标的体育用品,同时体育彩票越来越重要,基本上成为了支柱。对于那种大型的体育比赛和比较热门的体育项目,这是比较容易赚钱的体育比赛,而且一些媒体如电视、报纸也逐渐关注它们。其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热门的体育项目或比赛能够吸引观众,同时能够吸引媒体的关注,所以就比较容易赚钱。但是对于一些小的项目,人们不太注意的项目,那就不太容易得到赞助。由于政府缩减了经费,他们又不能从商业体育中赚钱,就逐渐走下坡路。面临这种形势,它们只能改变自己的体育运作形式。由于体育市场和商业结合起来了,我们可以看到吸引人的体育项目和比赛得到了很多的钱。在商业运转过程中,那些不吸引人的体育比赛或项目赚的钱很少或几乎不可能,它们仍然是依赖政府的资助。这种两极分化在西方是越来越明显。

第二类组织——官方体育机构。在50年代的时候,它的主要责任是关心公众的健康,所以它组织的体育活动大多数围绕那个目的进行。但是从50年代以后,它们渐渐地开始把商业体育的因素吸引到它们的运作过程中来了。但是,无论如何政府的体育机

构的目的和私人体育团体的目的还是有差别的。政府体育机构尽管运用商业来进行体育运转,但是它的目的还是一方面通过各类体育比赛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是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热情,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来增加体育人口的比例。除去这种目的,从50年代到80年代,政府对于体育越来越重视,它的体育机构也越来越完善。除了政府部门的体育机构之外,还有官方的体育中介机构,以此来扩大体育的影响。而且在英国还有专门的体育部、体育部长,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但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的官方体育机构逐渐地发生了变化。这是与它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因为当时撒切尔夫人的主要政策是提倡资本主义化的。谁要是能赚钱,谁就行。国家靠经济手段来运行,而不是靠以前的那种社会平均主义来运行。由于当时整个政策的变化,在英国的各个方面都把市场经济的运行理论和过程引到英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去。体育也不例外,逐渐运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开展活动。政府机构跟市场经济的体育机构接轨,它们的目的是即使不能从体育中赚钱,也要减少用于体育的经费。现在我就举一些例子:在加拿大和英国,这个变化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政府的体育机构逐渐跟一些商业机构挂钩,这种形式的目的正如英国的体育部长所说的:“在从这种挂钩的过程中,政府的体育机构能够得到足够的钱,一方面满足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另一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给群众体育。”从80年代中期开始,加拿大政府也是缩减了体育经费。在缩减的时候,加拿大政府就告诉国家的体委和地区的体育管理机构,必须自己去挣钱。在加拿大和英国,政府都设立了官方的体育赞助机构来指导官方的体育机构如何利用体育赞助来增加体育收入。同时,官方的体育赞助机构也与商业性体育团体有直接的联系。一方面指导,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联系获得一定的效益。把这笔钱拿到后用在发展它们的公众体育事业上。在美国也是一样,官方的体育机构现在也与商业化的体育机构联合起来,提供体育设施。例如,网球场等等。一方面,官方体育机构逐渐把以前一些官方所负责的责任转移到私人的体育商业团体上去;另一方面,它们又通过其他办法来增加体育收入。例如,以前在一些国家,公众参加体育活动都是不交钱的,现在都要付钱参加体育或休闲活动。像个人去游泳以前都是不用交钱的,但是现在国家都收钱,或者是私人交一部分钱,国家也同时出另一部分钱。例如,在一个加拿大的城市,政府修的曲棍球场,以前人们去打不交钱,现在去打政府要收钱,因为政府要收回成本。收费从前几年的50%增加到了70%。在英国,从1980年到1990年,对游泳池收回成本的费用已经从12%增加到36%。体育中心收回成本从27%增加到44%。高尔夫球场更多了,它收回成本从68%到109%,也就是说,它不但收回了成本,而且还赚钱。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官方体育机构把它以前所负责的一些体育责任,转移到私人团体、商业团体上去;另一方面,把它花的体育费用转到了一些个人参加者的身上。除了以上两个方法以外,还有一个在西方很流行的方法,也是传统的做法。以前政府修建的体育中心都是由政府的人员来管理,但是现在他们在社会上招标,不管是哪个私人团体或公司都能来应标,政府就选择收益最高的,耗费最低的,就是给的钱最多的那个团体来管理这个场馆。

从上面取得利益的渠道可以看出,它主要有三个体育运行方法: 一是把体育的权利等转交给私人团体去办;二是转嫁到个人参加者的身上;三是政府的体育机构和场馆不是由政府本身来管,而是由社会上的机构或团体来管。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不能从这中间赚钱,也要尽量缩减花在体育上的经费。这种变化当然有好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政府让参加体育活动交钱,这就给工资很低的人带来了影响,他们参加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了。第二个影响就是对政府机构所雇佣的人员,因为把体育场馆交给私人管理以后,政府机关雇佣的人员可能就会失去工作或减少他们的收入。另外还应注意,体育省了政府很多钱,但是其他部门也许就会花政府更多的钱。例如,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在西方,把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占用了他们的空余时间,他们就没有时间做其他的活动,比如犯罪。由于体育经费的削减,所以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减少了,这样就会使他们在空余时间参与犯罪或一些不好的社会活动。政府要管理这类青少年的活动,就要增加警察方面的开支。

政府体育机构的变化要求其内部也进行改变。从历史上来说,政府机构的决策和运作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他们跟外界的商业集团签合同或涉及法律或是财政上的东西,以前都是没有专门的机构处理的。但现在政府机构逐渐与外界商业机构挂钩,这样就要求政府机构本身也要具备这方面的职能,设置与此相关的体育机构来处理财政、法律方面的相关事务。政府机构职能最根本的应是给公众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和机会,即使他们不能从中赚钱,也不能赔钱。在西方有一种看法,就是在政府机构与商业体育挂钩以后,对公众体育的关心或公众体育的设施或人民参加体育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是它不同意这种说法。举几个比较保守的数字,全球的体育产业所赚的钱现在已达到3240亿万美元;高尔夫球明星泰戈伍滋,刚跟耐克公司签了一个9000万美元的赞助合同,期限5年;英国的一个电视机构刚刚付了2200万英镑买利物浦足球俱乐部的股票,它在股票中占9.9%。为什么这样?因为英国政府规定,如果你占股份的10%,你就不能再拥有另外的俱乐部的股票。体育产业是一个大的概念,而且它包括很多的内容,比如体育服装、体育用品、电子邮件、广告、彩票、博彩都包括在体育产业内。而且这个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快。初步估计,1996年这个市场用于体育赞助160亿美元,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90亿美元,与1980年比增长了15倍。

体育赞助现在两个大的市场是美国和欧洲。中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在美国,体育赞助的增长占所有体育收入的36%。在体育赞助方面,过去通常的做法是打体育广告,但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并不是很好,因为电视上的广告太多,人们不容易注意到。在加拿大的艾明顿有一个工厂,该地处在比较寒冷的地方,适合于滑雪,而且这个地区有一个滑雪队,于是这个工厂赞助了这个滑雪队,使得工厂与这个队有了直接的联系,好像这个队就是他们工厂自己的队。工厂职工觉得那个运动队为他们单调的工作增加了趣味,有激励工作干劲的作用。体育因为它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它能够吸引很多的观众,很容易吸引社会的重视,就像电影音乐和娱乐一样。所以利用体育就扩大了体育商品的市场。大公司赞助体育往往利用明星的名字和观众的心理。他们往往选择著名的球星,比如乔丹。体育赞助商赞助体育,一方面可以吸引与他合作的伙伴,另外可以利用球星的名字扩大产品的销售。在大型的体育比赛和大型的体育运动会,是卖指定商品的一个大好机会。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护指定产品和指定产品的权益,也就是如何防止假冒产品。这就需要很多严格的法律来防止、制止假冒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跟食物和饮料有联系,西方的俱乐部里面就有卖饮料和食物的,通过这个也能赚钱。我有两个女儿,一个是划船的,一个是滑冰的,她们每次去活动,总得喝点、吃点什么,俱乐部通过这个也赚钱。在西方,如果是大型的比赛或者是受欢迎的比赛,组织者会专门设置一种包厢,人坐在里面看比赛,同时也能够享受好的饮料、好的食物。当然收费是很贵的。这种做法主要是在美国,而且这种包厢主要是公司来购买。它买一个包厢,然后把它的客人(顾客)请来看比赛。这样既是一种娱乐和享受,也可以扩大影响和巩固与客户的关系。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没有直接但是有间接关系的公司都开始赞助体育。传统的做法就是公司与公司之间得竞争,它们互相防备,或者说互相视为敌人。通行的办法就是公司之间相互合作,结成联盟或者是同盟的关系。可口可乐、柯达胶卷这一类的公司与体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都赞助体育。现在有一些公司与体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想变成与体育有直接关系。比如说电池公司直接买球队。迪斯尼乐园把美国的曲棍球队买下来了,这样迪斯尼公司的老板就成为曲棍球队的董事会成员,他就可以在决定曲棍球大赛的日程、日期或是比赛的地方上有决定性的权利。而决定的时候要根据迪斯尼公司本身的利益来考虑,而曲棍球队同时也运用迪斯尼公司的影响来扩大它的影响,并运用迪斯尼公司成功的经验来进行运作和管理。迪斯尼公司在买曲棍球队之前曾经制作了一部动画片叫《鸭子》,这部片子很出名,就是关于曲棍球的,很受美国儿童的喜欢。后来公司买下了曲棍球队,又制作了几部系列片,也是关于曲棍球队的。与此同时,由于孩子都喜欢看这个片子,所以它买下曲棍球队后把球队的名字也叫鸭子队,同时也制做了与此相关的体育用品,衣服、杯子、鞋子等。很多美国小孩的家长都不得不给孩子买这些用品。这个例子说明二者正是因为结成了联盟,才能很好地利用观众的心理和市场来赚钱。比如说,英国大邦业集团的财团成为美国的足球联赛组委会的成员,所以它以前是间接的联系,现在变成了直接的联系,而且其他的财团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西方大财团在跟体育商业利益挂钩的时候已经结成了一种联盟了。

结合以上的内容,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三大类体育组织机构:私人团体、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他们现在互相之间的界限已日益模糊。从政府官方机构来说,即使不能赚钱,也要减少开支。但不管怎么说,这三种体育机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怎么样利用体育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篇2

1.1 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 从字面上理解它包括娱乐和运动两方面。所谓休闲, 就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去追求能够愉悦身心的, 放松精神, 从而达到精神世界得以解放的各种活动。体育, 就是一种人们用来展示自己, 强身健体的运动手段。而休闲体育, 则把娱乐性与运动性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 以娱乐, 消遣, 锻炼为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各项身体活动的方式, 是人们在运动中不断愉悦自我, 挑战自我, 展现自我风采的运动。它不仅含有时间和活动的内容, 更强调的是带着一种自觉创造、自由、积极的主观态度去参与和体验。

1.2 休闲体育的分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扩大, 因此, 各种各样的的休闲体育因应而生。目前来讲, 休闲体育的形式繁多, 分类广泛。本文以调查和查阅文献为主要研究手段, 根据中国现代休闲体育的发展形势, 对其分类进行整体的描述。

1.2.1 强身健体类

自古以来, 体育一直作为人们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这是不可否定的。人们通过运动来保持自身机能良好的状态, 促进新陈代谢的循环以及身体的成长发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运动传统, 孔夫子的六艺中的“礼, 乐, 射, 御”四种技能中, 都含有休闲体育的意味, 其中“射, 御”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项目, 更是兼有娱乐性的体育锻炼手段。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五禽戏, 太极拳, 气功, 毽子等, 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都是强健体魄, 益寿延年的理想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向往更高层次的享受。与此同时, 健康与美丽成为人们运动的主题, 因此, 健身、舞蹈、瑜珈、健美操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人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陶醉在体育的世界里, 从而达到修身, 修心, 修形的理想境界。

1.2.2 娱乐消遣类

在当今紧张繁忙的都市生活中, 娱乐消遣逐渐成为休闲体育的热门分支。人们在此类运动中, 既陶冶了情操, 又锻炼了身体;既愉悦身心, 又放松精神, 从而达到增强体质, 享受快乐的目的。

娱乐活动是人类调节心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它凸显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它强调的是参与性与自由性,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展示自己, 从而达到身心两方面的愉快与舒适。如象棋、旱冰、垂钓、 (打) 扑克、 (放) 风筝等。

1.2.3 竞技比赛类

与竞技体育不同, 休闲体育里的竞技活动不需要专业性很强的指导和高强度的训练, 它是用来展现自我, 表达自我的方式, 强调的是乐在其中的过程, 而不以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竞赛活动保留了传统竞技比赛当中的对抗性, 融入了竞技体育当中所缺乏的娱乐性与自由性, 同时也淡化了结果的重要性, 使参与者真正的陶醉于休闲体育的乐趣当中, 既满足人们展现自我风采, 表达内心真实感受的心理需求, 又在紧张刺激的对抗下增强了体质,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树立团队合作的观念, 增长自信心, 进取心等。总体来说, 竞赛类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运动。如球类运动、竞技健美操、拔河、赛龙舟等。

1.2.4 极限运动类

作为一类新生运动, 极限运动逐渐成为年轻, 时尚的风向标。挑战, 出现于人类进化史的每一个角落, 挑战自我极限, 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过程。人类借助现代科学手段, 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身心潜能, 而获得再追求跨越心理障碍时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 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因此作为一种新生运动, 很快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迅速红遍全球。

在竞争日益残酷的当代社会背景下, 人们更加需要寻求刺激、发泄压力、释放能量, 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感觉和唤醒。而极限运动的兴起, 正好满足了人类的这一需求。正是极限运动, 给平平淡淡的都市生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慵懒疲惫的人们开始返璞归真, 重回自然怀抱。如冲浪、攀岩、蹦极、滑水、跑酷。

2 休闲体育在我国的发展

2.1 国内外休闲体育的研究概况

休闲体育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度过闲暇时间的生活方式。但对其系统的研究始发于100多年前的西方国家。休闲体育理论由最早的亚里士多德的休闲主义论到补偿理论, 熟悉理论, 及个人社区理论等组成。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 体育学者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为休闲体育研究做出极大贡献。

我国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 卢元镇在《消遣与娱乐》一书中提出休闲体育概念的雏形。文中指出, 体育娱乐是人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愿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的, 既不受限于体育教学的种种严格规定, 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 甚至有的也并不把体育的强身祛病作用放在首位, 而是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 度过自己余暇时间, 是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 放松和享受。1995年, 在休闲文化研究学者于光远的倡议下, 中国首家休闲体育研究机构在北京成立——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策划中心。由此, 中国对休闲体育的研究拉开序幕。

2.2 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

伴随着中国小康社会的来临, 经济发展, 文明进步, 休闲体育生活越来越受到国人重视。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的制约, 我国休闲体育的分布特点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集中性等特点。本文作者经过研究探查, 对中国的休闲体育的发展特点进行总结描述。

2.3 休闲体育发展的多元化

这是发展休闲体育的必然结果,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被广泛的应用于体育事业中。成千上万的休闲项目被人类发觉并实施, 由单纯的强身健体发展到现在的回归自然, 挑战自我, 修身养性, 改善生活等等, 各式各样的潮流运动引来无数国人的目光。

2.4 休闲体育发展的普遍化

休闲体育是老少皆宜的, 适合全民响应的娱乐活动。正是其推广的可行性, 普遍性, 才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并发展。从儿童的愉悦身心, 到老年人的益寿延年, 休闲体育已然成为一种重要的积极休闲生活方式, 它无可比拟的休闲参与价值使得其成为人们休闲时的重要选择。因此, 从休闲体育引入到现在, 国民兴起了一股“全民健身, 利国利民”的运动浪潮。

2.5 休闲体育发展的经济性及不均衡性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 高享受的休闲体育出现在国人的视线之内。休闲体育的商业色彩也逐年加深, 高消费所带来的新奇刺激感受满足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已成为有一定经济基础家庭的首选运动。然而,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 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出现明显不足。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体育事业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经济发达地区分布过于集中。这是目前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重点, 难点。要使休闲体育得到完全发展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从国家到省、市要建立专门的分管群体工作的部门, 再由这些部门组建群众体育协会和俱乐部, 形成广泛的群众体育社会管理网络。组建一支精通业务的社会体育指导队伍, 有效的组织和指导群众进行科学的休闲体育活动, 是发展休闲体育的重要因素。

3 休闲体育与健康生活

休闲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多种多样, 独特新颖的运动方式, 其对身心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作者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 休闲体育与健康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1 增强体魄, 永葆青春

科学实践表明:长期坚持运动的人们, 其各项身体机能会保持在一个优秀的阶段, 并且对疾病的抵抗力远强于普通人。这也是人们喜欢运动, 热爱运动的主要原因。人在闲暇之时进行体育活动, 参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社会活动, 既可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地休息, 使人们的精力充沛地再投入工作;也可使体质增强, 精力旺盛, 从而使身体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不仅如此, 对女性而言, 运动还可以保持形体的美丽, 甚至肌肤的弹性。运动让女人面对衰老更加的从容与自信, 是女人永葆青春的法宝。

3.2 排解忧郁, 消除疲劳

人们在都市忙碌的生活里很容易滋生疲劳, 烦恼, 由于等种种不良情绪, 进而导致忧郁、孤独、自闭等心理障碍。而经常参加闲暇体育活动, 有助于人们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 降低焦虑、消除忧郁等心理障碍, 使人们保持心理平衡, 达到心理健康。人们在运动里发泄平时对生活的不满, 发泄自身懦弱悲观的情绪, 在运动中满足自己, 安慰自己, 进而消除孤独忧郁的心情, 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

3.3 彰显自我, 充满信心

运动可以增强人类的自信心, 这是不可否定的。每一个人都有表现和展示自我的需求, 也存在着了解他人的期望, 恰恰运动可以实现这种心理上的需求。人们通过运动, 表现自己的青春活力以及健康向上精神风貌, 而在运动中的成功与胜利, 也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从而增强了参与者的自信心, 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性格与习惯。科学表明:善于某种运动的人, 其表现欲比一般人更加的强烈, 并且善于与人交往, 常常拥有自信沉着等良好品质。

3.4 善于交往, 和谐社会

体育显现给与人类一个广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空间, 在参与运动当中, 没有地位的差低, 没有职业的差异, 人们本着平等自由的观点进行团队协作, 共同进退, 从而消除了等级的隔膜, 以及人与人之间戒备的心理。人们通过运动增进了友谊, 改善了人际关系。而人与人和谐相处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换句话说, 加强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社会与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进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4 结语

休闲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 以其特有的自由性, 文化性, 娱乐性主动性等特点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预防疾病与康复, 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 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国内对其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下, 作为国内体育学者, 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国外优秀研究动向, 把最好最新的研究成就加以借鉴, 创造出适合国人发展的休闲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1]纪建敏, 孙伟.中国休闲体育发展趋势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 2009, 4.

[2]于可红, 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1) :21~23.

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篇3

关键词 体育舞蹈 心理素质 形态 自我能力

体育舞蹈既有刚劲,又有轻柔,并伴以和谐的音乐,对学生很有吸引力。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都以进入成人阶段这时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塑造优美的形态和敏捷轻盈的动作,培养活泼舒畅的情怀和潇洒文明举止,还可以改善身体健康状态和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而体育舞蹈对提高学生身体自我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心理素质,身体自我的外表,其中身体自我的外表由身体形态和身体健康等几部分。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使运动者在生理、心理及体能三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校体育舞蹈推广,学生对体育舞蹈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就体育舞蹈在高校发展的作用谈一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体育舞蹈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具有促进作用

体育舞蹈能够使人的心理素质身体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地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同时对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锻炼,能更好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始终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在体育舞蹈套路动作中,讲究升降与摆荡,倾斜与反身,这就要求用好脚的跟、掌、尖及踝与膝盖等关节。如:拉丁舞讲究“断腰”,这就要求腰、胯的前后左右运动,这些动作要求,大大增加了常使我们忽视腹腔运动,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形体的曲线美,这要比起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仰卧起坐,收腹举腿等身体素质练习要轻松自如。体育舞蹈还离不开四肢的动作和关节的活动。在体育舞蹈中除了遵循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节律等特有的要求外,还要运用对称、和谐、统一、节奏和造型等形式美,做到造型美、动作舒展而有节奏,加上鲜明的音乐节奏,还可以振奋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生理素质。此外,体育舞蹈比单一的跑、跳、投来得有趣,娱乐性强,不会给学生造成任何心理和生理的负担,更能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形态和身体健康的影响

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舞蹈能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而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对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重要意义。有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3次以上和累计达到1小时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也正是因为体育舞蹈对身体形态的特殊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通过体育舞蹈可以改进人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增进身体健康,对发展自我满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投入到体育舞蹈锻炼当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2.体育舞蹈对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体育舞蹈对身体自我能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通过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总的来说,高校体育舞蹈的开展对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和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舞蹈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潘建芳.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孙延林.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2004,(1):20-22.

广西与东盟体育交流与合作概况 篇4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广西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体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升温。近年来,双方在体育训练、竞赛、人才以及体育对外交流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扩大体育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训练交流情况

由于地缘相近,我区对东盟体育训练交流主要以越南为主。近年来,越南体育团队到我区从事体育交流的人数达到年均200人次以上,长期在我区集训的运动员、教练员人数也在50人左右。一些曾在我区优秀运动队接受训练或是在我区选派的援外教练员的指导训练下成长起来的越南优秀运动员在东南亚运动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与此同时,越南奥委会在其优势项目(如跆拳道、拳击等)上对我区给予大力支持与指导。越方也经常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区指导训练工作,派运动队到我区共同训练,还邀请相关运动队到越南交流、参加比赛等。

此外,我区还先后选派了一批优秀教练员赴越南、缅甸任教。同时邀请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体育团队到广西集训,涉及的运动项目有田径、游泳、跳水、摔跤、举重、武术、武术散打、拳击、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手球、射击、射箭等。

(二)体育竞赛情况

近年来,我区先后举办了中国—东南亚国际围棋邀请赛、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拳王争霸赛、中国—东南亚桥牌邀请赛、中国—东盟武术邀请赛、中国—东盟篮球邀请赛、中国—东盟体育舞蹈邀请赛、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等赛事,东盟各国均积极响应,并派出运动队参加了比赛。此外还先后选派了广西的优秀运动员到印尼、越南、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参加田径、乒乓球、武术、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

(三)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举办情况

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是我区举办的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自治区体育局承办,迄今已连续举办五届。2006年首届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于当年10月6日从南宁发车,共25辆车、105人,历经19天,行程1万多公里,穿越了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6国后顺利回国,开创了我国汽车集结赛事史上“路线最长、跨越国家最多、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宣传力度最大、参赛年龄最高”的六个之最。

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以“和谐之旅”为宗旨,以实现“共融、共创、共享”为目标,依托陆上交通连接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打造成一条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文化、体育往来的现代“丝绸之路”,不仅让东盟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东盟各国,铺就了一条中国与东盟以及东盟各国之间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通畅渠道。同时,此赛事途经国家最多、赛程最长,填补了我国汽车运动的空白,并已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最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

举办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可以体现广西实力,为我区打造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增强信心,同时对广西的体育事业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汽车拉力赛引起了国内主要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国际、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身处北京覆盖全球的不同介质的媒体,搭建“全媒体连动平台”,以各种形式全方位报道拉力赛。此外,中国体育报和广西各主要媒体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台、广西日报、南宁晚报、南国早报、时空网等都以不同形式、大篇幅,连续关注拉力赛进程。

(四)体育对外交流情况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广西与越南在体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自治区体育局曾多次由局领导率团赴越进行考察与协商。在考察过程中,双方就运动员选材和训练、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干部学习考察、互派队伍参加对方举办的体育比赛和重大活动等事宜进行了磋商,并签署了部分项目的合作备忘录。

广西与东盟旅游交流与合作概况

http:// 2011年05月10日 08:32 来源:自治区外事办 字号:大

中 小

从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旅游合作一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主题,借助这一重要而又务实的合作平台,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西与东盟国家交流日渐深入,双方旅游合作已初显成效并真正实现了多赢的良好效果。

一、合作机制

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中国与东盟之间在旅游方面已初步建立合作机制。如从2001年开始,东盟与中、日、韩举行“10+3”旅游部长会议,2003年签署《10+3振兴旅游业北京宣言》等。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后,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对话的机会,尤其是与博览会同期召开的中国(广西)—东盟旅游合作论坛等,使中国与东盟之间形成了更多的协商途径,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与东盟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

二、合作领域

(一)旅游投资合作

目前,广西与东盟在景区开发、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形成了相互投资开发的热潮。项目涉及旅游资源和景区开发、旅游度假区建设、旅游宾馆、生态农业观光和有关旅游设施建设以及景区的合作经营等。

(二)中越边境旅游合作

1、中越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凭祥口岸经国家公安部、监察部、国家旅游局三部委批准于2009年3月13日正式开通,广西与越南各级旅游部门就中越边境旅游的管理与合作进行了多次会晤,双方在证件办理、通关手续、旅游接待、安全保障、市场管理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中越边境旅游管理合作备忘录》。

2、广西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自1997年12月开通以来,累计开航1300余航次,接待中外游客近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亿元。2011年4月13日,广西防城港市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成功试航,成为继北海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之后中国沟通东盟的海上第二条海上航线。

(三)国际旅游线路开发合作

近年来,广西积极加强与东盟及周边地区的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在完善“新马泰”传统旅游线路的基础上,新开辟了“越老柬神秘之旅”、“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中越边境探秘游”、“中越海上跨国之旅”等多条跨国旅游线路。在空中航线方面,依托通往胡志明、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金边、雅加达、马尼拉等东盟各国重要城市的10多条国际航线积极开拓航线客源市场。铁路方面,增开了南宁至越南河内、下龙旅游专列。公路方面,在南宁成立了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开通了至越南河内、下龙、海防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直达快班。此外,随着广西北海至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的日益繁荣,北海市表示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各国的旅游合作,共同将该航线延伸至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尼、菲律宾等国的主要海滨城市,打造“海上六国游”线路。

(四)旅游人才交流合作

2008年底广西旅游局在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建立“广西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标志着广西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的正式设立,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全面开展旅游合作、进行东盟语种培训、旅游研究和学术、业务交流活动,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广西充分利用这两个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举办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班,培训了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学员。

(五)旅游宣传推介合作

近年来,广西旅游部门曾多次组团参加在东盟国家举办的旅游博览会或旅游节庆活动,如越南胡志明国际旅游展、越南下龙国际旅游节、越南河内庆祝建城1000周年庆典,柬埔寨吴哥国际旅游展,马来西亚国际旅游展、马来西亚旅游美食节,泰国曼谷旅游展,新加坡国际旅游展等,并借机在这些国家开展广泛的旅游推介和旅游行业交流。广西还特别举办了两次“走进东盟—广西旅游国际大篷车”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大大提升了广西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进一步展示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门户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广西还积极开展“请进来”活动,邀请东盟各国媒体和旅行商到广西进行采访和考察,邀请东盟重点旅行商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宣传推介合作。

此外,东盟各国也加大了在广西的旅游宣传促销力度。2008年,越南与广西共同组织了国际旅游大篷车赴中国广东省宣传推广国际旅游业务,共同宣传“北部湾中越海上跨国游”。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东盟各国都积极组织旅游部门参加博览会的旅游专题展,尤其是各国的“魅力之城”展览都以旅游为主题来展示各国的风土人情,并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展示、推介本国旅游资源和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旅游业的对外影响。

广西农垦60年辉煌历程

(一)艰苦拓荒不平路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华南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1951年10月15日,中共广西省委决定在省农林厅内设立垦殖处,专管广西橡胶生产,广西农垦由此创立。次年1月,华南垦殖局广西分局(简称广西垦殖分局)成立。1953年6月,广西共建成垦殖场106个;同年10月,广西第一个机械化农场——国营西江机械农场在贵县建立。

要种植必先拓荒,要拓荒必先找人。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同志涌向广西农垦:大学院校的师生、解放军工程兵、工人、民工、南下干部、归国华侨等等5万大军组成了“拓荒牛”的第一代农垦人,在到处灌木丛生、野草蔓延、土匪出没的边疆边土上垦荒造田,完成巴西橡胶树24.1万亩的种植,建成了广西第一代胶园。

虽然历经挫折,橡胶不再是广西农垦主导产业;虽然历经 “文化大革命”“共产风”的冲击,造成改革开放前22年全垦区亏损1.16亿元的惨重损失,但“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始终在坚持,并且一代一代地秉承延续着。从杂粮到香茅,从香茅到水稻,从水稻到剑麻,再从剑麻走到甘蔗,广西农垦就这样曲折艰难的一步步爬行。就这样,一年年过去,原来的荒山废地变成了绿色宝地,农垦的国有划拨土地从建场之初的24万亩发展到后来的220万亩,土地所在区域由最初的6个垦殖所扩展到后来的12个市的39个县(区);安置的归难侨累计到了2万多人,安置的库区大石山区移民达到1万6千多人。

汗水浇绿了橡胶苗,也浇肥了甘蔗、剑麻、木薯、茶叶,同时也浇开了清香馥郁的柑桔花、芒果花、荔枝花,花丛中不时会传来农垦养殖的猪牛的欢叫……

(二)改革风雨更兼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作出了“农场管理体制要相对稳定,不能轻易变动,管理体制的重大变动,要报国务院批准”的指示,随后的1979年3月,广西将原下放地、县管理的国营农场第三次收回交自治区农垦局统一管理,并将管理体制稳定下来。

通过调整农业布局、提高工业比重、兴办家庭农场等一系列改革,从1979到1990年,广西农垦年年赢利,累计利润2.864亿元;上交税金2.7219亿元,从而结束了全系统长期亏损局面。

“九五”期间,由于受自然灾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和国家紧缩银根的影响,加上农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连续5年亏损,累计亏损7.6亿元。到2000年初,企业亏损面84%,资产负债率92.9%,相当部份企业工资发不出,职工没饭吃,处境非常困难。

面对困境,广西农垦重新认识自身优势,跳出农垦来研究、思考农垦的发展:一是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在创新中谋发展。其核心是实施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集团化管理,探索农业产业化、集团化和职工、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二是打造专业集团,推进产业化经营战略。把工业从农业、工厂从农场、优良资产从不良企业分离出来,向专业集团集中,先后组建了糖业集团、剑麻集团、茶业集团、畜牧集团和生化股份淀粉集团五个专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为目标,按照产业化、专业化和集团化要求,实施兴建了一批重大项目等等。

通过坚定不移地抓改革,抓发展,抓管理,抓开放,抓稳定,使农垦经济走出困境,逐步步入良性轨道。2004年,广西农垦实现经营总收入65.8亿元,实现利润4.5亿元,连续四年年均增速超过30%。人均GDP在全国农垦的排位前移了16位,职均收入前移了11位,用2年的时间提前完成“十五”计划,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广西农垦进入了新的跨越发展时期。

(三)勇立潮头唱大风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家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落户南宁,西部大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多重叠加的历史机遇,广西农垦抢抓机遇,坚持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夯实农业基础,着力抓项目抓投资抓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抓民生抓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重点领域实现了新突破,在全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作用明显提升。相比“十五”期间,广西农垦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10项主要经济指标上实现了“十个翻番”

一是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有力推动农垦发展。2006年,自治区深化广西农垦管理体制改革,下发了桂发(2006)11号和桂政发(2006)29号两个文件,成立了农垦工委,派驻了农垦纪工委,加强了党对农垦工作的领导。自治区农垦局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特设行政管理机构,授予相当于地级市的计划、财政、税收、土地、建设、国资管理等经济管理权限,并对农垦管区内企业税收增量分成、土地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政策规定。新的管理体制大大激发了农垦的活力,明显增强了农垦的宏观调控能力,对农垦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全国农垦也引起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农垦体制改革的一次创举。

二是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基础更加牢固。五年来,我们培育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建立了14个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培育了47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打造了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20个广西名优产品。

三是项目建设和投资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十一五”累计完成投资360.7亿元,比“十五”累计23.9亿元增加了330多亿元。“十一五”时期,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57个,其中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1个,1000万以上项目315个。

四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农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了明阳、新兴、西江、北部湾4大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以上的产业园区和桂林科技新城高技术软件产业园区以及农场层面的8个工业集中区,吸引一大批企业入园投资,园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共引进企业760多家。2010年,农垦管区实现经营总收入417.4亿元,比2005年增加359.8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67.2亿元,比2005年增加141.8亿元。

五是大力开展对外经贸合作交流,经济外向度明显增强。五年来,农垦加快海外项目建设步伐,开放合作实现新突破,经济外向度明显增强。与东盟10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已在印尼、缅甸、菲律宾、越南、俄罗斯等国家实施了24个开发项目,正在实施项目6个,累计投入8000多万美元,产业涉及境外经贸合作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剑麻种植加工和木薯种植加工等。其中在印尼建设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是我国首批19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也是广西第一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四)展望未来豪情壮

踏入“十二五”开局之年,广西农垦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扩大投资为抓手,充分利用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强支柱产业,做优园区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打造一批百亿、十亿元企业,推动广西农垦集团向更高层次跃升。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着手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多培育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使农垦成为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重点推进的产业模式包括:蔗、糖、酒、浆、纸、生物化工的糖业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木薯淀粉循环发展模式,“猪-沼-蔗”三位一体的畜牧业循环经济,水产品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等。

二是推进整合重组,做强支柱产业。自治区“两区一带”经济发展新布局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努力打造1-2个总产值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若干个3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及一批亿元工业企业。着力把农垦糖业集团、明阳生化集团发展成为业内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加快生态规模养殖和年加工超百万头牲畜项目实施,尽快把农垦畜牧集团打造成为年产值超30亿元的全区畜牧龙头企业,成为立足广西、面向港澳及东盟国家的肉类生产基地。同时,建设剑麻、茶叶生产及加工区,柑橘果品深加工经营项目,水产品生产及深加工等其他产业重点工程,打造一批1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

三是加快开发建设,做优园区经济。“十二五”期间,广西农垦将努力培育1-2个总产值超100亿元的经济园区,若干个总产值超50亿元及10亿元的经济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并重点打造4个样板示范园区。一是将明阳工业园区建成未来南宁空港经济圈的重点经济园区和“空港新城”生态示范园区;二是将红河工业园区建成广西糖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三是将北部湾新加坡产业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四是将新兴工业园区建成以汽车零配件生产、物流配送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前店后厂式示范园区。

四是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再造一个海外广西农垦。立足东盟、走进非洲,积极稳妥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完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基础设施,加快越南归仁年产10万吨木薯干法变性淀粉和30万吨木薯干片仓储项目建设,推进越南、老挝、柬埔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木薯种植和加工、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合作、剑麻技术合作等项目。加强与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及日本、委内瑞拉、俄罗斯、喀唛隆、埃及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争取在利用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上取得先机,提高农垦企业在国外的竞争力,再造一个海外广西农垦。

立足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给广西农垦搭建的新平台,广西农垦向更高的目标、更美的愿景——以建成广西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目标,以带动千帆竞发为己任,一往无前地驶向日益辉煌的彼岸!

广西农垦与东盟合作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广西农垦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在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引进来、走出去”和“立足东盟、走向世界、投资贸易并举”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农垦企业产业发展优势和技术优势,支持农垦管区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全方位、多元化发展步伐,推进再造一个海外农垦战略,实现新时期广西农垦跨越式发展。

2006年以来,先后派出20多个代表团赴新加坡、缅甸、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文莱、泰国等东盟国家进行考察、指导、交流和学习,8个工作小组分别在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此外,广西农垦组团连续参加了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广西农垦独立主办了五届农垦东盟合作发展论坛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集中向外界展示了农垦对外合作的新成就,同时紧紧围绕“投资农垦 合作共赢”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经贸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七届博览会上,农垦参展均设独立展厅200-500平方米,参展企业300余家,展品1400多种,组织参会客商近4000人,签约项目200多个,引起了中外企业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工商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广西农垦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制造商联合会、新加坡裕廊顾问公司分别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马来西亚麒麟阁有限公司已经在农垦产业园区落户投资。新加坡裕廊顾问公司规划设计了广西农垦新兴、北部湾和中国-印尼三个产业园区的规划,广西农垦已成为东盟国家投资的热点。

广西农垦还与东盟国家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外聘或引入了数十位泰国、越南及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驻亚洲办事处的木薯及亚热带水果栽培、育种专家和博士,并定期邀请他们都到所进行讲学、交流,指导木薯及水果的研究工作,先后引进了45个木薯无性优良品种(系),向越南推广了澳洲坚果栽培技术、种子种苗以及热作所国家基地研制的干果设备。向泰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了育成新品种木薯桂热引1号等。

截止到2010年底,广西农垦与东盟国家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或意向17个,其中正在实施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越南归仁木薯产业化项目、柬埔寨马德望木薯产业化项目、广西农垦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等“走出去”项目4个,累计投入约5900万美元;东盟国家在管区投资企业1个,累计投资7.2亿元。2010年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达约13亿元。

(二)广西农垦“走出去”重点项目

1、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

2007年9月,由广西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广西参加投标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或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该合作区是中国在印尼设立的唯一的国家合作区,是目前国家批准在境外设立的19个国家合作区之一,也是广西在国家争取到的在境外设立的第一个合作区。合作区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贝卡西县绿壤国际工业园内,距离雅加达市区37公里。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500公顷,计划分二期建设,预计总投资9300万美元。项目自2008年11月启动建设至今,已购买204多公顷土地,完成一期工程的120公顷土地平整,园区边界围墙1.8公里,正在建设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合作区办公综合楼,累计投入 4692万美元。合作区招商也取得积极进展,现有隆典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印尼惠贾工业公司、隆平高科印尼有限公司、三一重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意向入园合作投资开发。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项目业主公司与有关客商签订了6个入园招商项目,签约金额合计5700万美元。

“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入园企业招商招租和宣传推介工作,争取在前期完成合作区一期工程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企业和项目在园区落户建设、运营,合作区项目建设运营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确保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计划在中后期启动二期工程300公顷土地的项目开发建设。

2、广西农垦东盟(越南、泰国、印尼、柬埔寨)木薯产业化项目建设

(1)越南归仁木薯产业化项目。项目地位于越南平定省归仁市仁会经济区B区内,距离归仁市和归仁港均为6公里,工业区基础设施完善,周边地区木薯资源丰富。项目业主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建成集木薯淀粉加工、仓储、物流、种植一体化项目,包括建设年产10万吨木薯变性淀粉、30万吨木薯干片仓储、1万吨级物流出海码头、40万亩木薯原料种植基地,预算总投资5142万美元,占地300亩(20公顷)。2010年9月28日广西农垦在越南平定省归仁市举行了广西农垦(越南归仁)年产10万吨木薯变性淀粉及配套项目开工仪式,现正在抓紧开展项目基础设施和厂房建设、培训驻外技术管理人员等工作,计划2011年建成投产。

(2)柬埔寨马德望木薯产业化项目。2010年,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公司经与项目合作方柬埔寨丰发有限公司多次洽谈和实地考察,在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订了投资项目合作意向书,计划建设集木薯淀粉加工、燃料乙醇加工、木薯种植一体化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木薯淀粉加工、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加工和优质木薯种植示范基地、木薯原料种植基地。2010年11月初,广西农垦组织了项目专家调研小组前往柬埔寨进行项目调研论证,开展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下半年开工建设年产10万吨木薯淀粉项目。“十二五”时期,计划收购泰国甘烹碧府SKS国际淀粉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木薯淀粉加工厂等东盟国家木薯淀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农垦木薯产业。

(3)印尼木薯种植项目和贸易合作。2009年,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公司与印尼PT.BERKAT PATONGSON公司签订了木薯种植项目协议书,计划在印尼合作种植优质木薯1.2万公顷。目前,双方已完成种植2000公顷木薯种植示范基地。2010年4月份,双方又签订了木薯种植收购贸易协议,现正在洽谈开展木薯干片贸易合作。

(4)泰国木薯淀粉贸易合作和企业收购。2010年,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公司从泰国进口了5500万美元约15万吨的木薯淀粉;并与泰国荣鹏集团、北大荒集团公司初步达成计划共同收购泰国甘烹碧府SKS国际淀粉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木薯淀粉加工厂的合作意向,目前正在抓紧开展项目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十二五”时期,计划收购泰国甘烹碧府SKS国际淀粉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木薯淀粉加工厂等东盟国家木薯淀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广西农垦木薯产业。

3、广西农垦中缅替代种植合作项目

项目于2006年随自治区党政领导出访缅甸时签订协议,项目位于缅甸北部拉戍地区,项目业主广西剑麻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建设规模为2万公顷农产品种植基地,其中优质剑麻基地和优质木薯生产基地各1万公顷,项目总投资 12382.93 万美元。项目自2007年1月开始实施,至今已种植优质剑麻种苗212万株,完成疏植苗圃500亩、疏植苗36万株和大田种植6000亩,已投入近1000 万元建设厂房和办公楼等配套基础设施和购置了农机设备。项目实施后,获得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及云南省相关部门重视。2008年4月农业部派人专门实地考察了中缅替代种植项目,云南省瑞丽市海关、商务部门也高度重视,就该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表示将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实施,共同推进大面积连片种植替代作物,希望通过中缅替代种植项目,促进中缅边境建设。2010年7月,缅甸政府将该项目作为替代种植样板,通过新闻媒体向世界进行广泛宣传。“十二五”时期,广西农垦继续按计划扩大剑麻大田种植,启动优质木薯种植基地建设,适时开展剑麻制品加工项目和木薯淀粉项目建设。

:广西农垦走向世界

http:// 2011年05月10日 08:23 来源:自治区外事办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广西农垦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走出去”发展的号召,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依托自身资源与产业优势,不断加强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东盟市场,为广西农垦优势产业“走出去”开辟了新的通道。目前,我们已签订国际合作项目24个,其中正在实施的“走出去”项目有6个,累计资金投入达8300多万美元。

(一)“走出去”发展是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发展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发展为制造业大国,在土地、矿产、能源、人力等资源价格逐步提高的时候,生产成本也跟随急剧的上升,因此为了保持利润的增长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般有两个途径来解决,一个是开发新的和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产品价格以弥补成本的提高;另一个就是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资金利用率、裁员以及寻找更低的资源价格来降低成本。就一般而言,广西的大部分企业所欠缺的就是技术和产品研发这样的自主创新能力,短期内难以改变这种情况。在我们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去”就是大势所趋。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国外资产和资源价格也是最为低迷的时候,客观上讲正是我们“走出去”发展的最好时机。

(二)“走出去”是响应国家和自治区对外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六大号召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国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经济活动,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提出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广西“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中也一再强调加大“走出去”步伐,并培育壮大和扶持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龙头企业,坚持境外资源开发与拓展市场相结合,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和支持境外投资办厂、合作开发资源和工程技术承包。广西农垦作为广西农业的国家队,有责任也有能力在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尤其是在农业和经贸合作区建设方面开创先河,为我们农垦兄弟企业、为广西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开展经贸合作搭建平台。

(三)“走出去”发展是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农垦的必然选择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给广西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博览会的举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大大提升了广西的知名度,塑造了广西包容开放的国际形象,并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形成了巨大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带动了广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广西农垦拥有蔗糖业、木薯生化、剑麻、畜牧、茶叶、水产品、绿色无公害果蔬、天然保健食品等八大优势产业,面对国内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生产成本逐渐提高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广西农垦,必须坚持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对外交流合作大平台,发挥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立足东盟,面向世界,稳扎稳打,逐步推进,通过再造一个海外农垦来实现广西农垦的跨越式发展。

广西农垦已经连续七届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分别与新加坡胜科工业园有限公司、日本信友国际株式会社、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以及伊藤忠商事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新加坡制造商联合会、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裕廊顾问公司等东盟国家知名企业和部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了广西农垦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经贸合作交流,并在委内瑞拉、俄罗斯、印尼、越南等多个国家先后实施了多个项目。

广西与东盟经贸资料

广西与东盟地域相邻,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济互补,友好往来、互利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在交通、能源、投资、旅游、环保、劳务以及内贸等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成效显著。当前,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区域协同、竞相发展是大势所趋。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顺利建设,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深入实施,为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东盟连续多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十一五”期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从12.2亿美元增长到65.3亿美元,增长5.4倍,年均增长39.8%,高于全区进出口增速11.9个百分点;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在广西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23.6%上升至36.9%,其中出口比重从28.9%上升至47.7%。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的2010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比上年增长32%,其中出口45.88亿美元、增长27.1%,进口19.37亿美元、增长45.2%。在东盟国家中,越南是广西最重要的贸易国别。2010年,广西对越南进出口总额51.3亿美元,增长28.7%,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29.0%,占广西与东盟进出口总额78.6%。

二、东盟是广西第二大利用外资来源地。“十一五”期间,东盟在广西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88家,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8.5%,累计4.7亿美元(商务部口径),占全区利用外资总额的11.6%。其中,2010年东盟在广西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家,实际利用外资1.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3%。“十一五”期间,东盟在广西投资的领域主要是制造业、农林渔牧业、房地产业,占东盟投资广西实际到位资金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4.4%、12.8%和10.2%。其中投资额较大的项目主要有马来西亚MTD公司投资阳朔-鹿寨高速公路(BOT项目)、印尼爱凯尔公司投资的爱凯尔(贵港)中转港、新加坡威特发公司投资的防城港枫叶粮油加工等项目。东盟成为广西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地。

三、东盟是广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十一五”期间,广西对东盟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东盟的投资项目和设立的办事机构10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增长134%,累计4.2亿美元,占全区对外投资总额的55.3%;对东盟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长64%,累计2.9亿美元,占全区的20.4%。其中,2010年广西对东盟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对东盟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亿美元,增长423%。投资合作大项目多、推进速度快、示范带动效应好已成为“十一五”广西向东盟“走出去”的一大特点,广西农垦集团在印尼投资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项目、广西明阳生化在越南投资的归仁木薯产业项目等都是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其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已正式开工建设,是中国政府目前在印尼设立的唯一一个经贸合作区,极大地提升了广西对外投资的形象和层次。东盟国家已成为广西企业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地之一。

四、广西与东盟国家次区域合作扎实开展。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广西积极参与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等次区域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自2006年广西率先提出泛北合作以来,得到了有关各方领导人的积极回应和普遍支持,泛北合作中方专家组和联合专家组相继成立,泛北合作中方秘书处已在南宁揭牌成立,在一些领域和具体项目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泛北合作已然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自2005年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以来,广西充分利用现有合作机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迅速进入角色并发挥作用。广西将“两廊一圈”建设作为广西深化与越南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并以“两廊一圈”为基础推动“一轴两翼”新格局的形成

2009年广西-东盟高层互访情况

2009年7月3日至14日,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为团长的广西代表团,先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三个东盟国家。代表团此次出访,主题明确,使命重大,目的在于落实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在老挝达成的共识,推动到访国与广西共同办好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强双边以经贸为重点的多领域合作,携手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印尼、缅甸、老挝三国政府对广西代表团来访高度重视,给予高规格礼遇和热情接待。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里•赛雅颂,老挝总理波松,老挝副总理兼外长、中联部长通伦分别会见郭声琨一行,老党中央办公厅主任坎培出席老挝“六七”学校校友座谈会并代表校友讲话,老挝工贸部副部长乔沙瓦会见郭声琨一行并出席中国广西-老挝企业项目洽谈会。缅甸总理登盛、外交部长吴年温先后会见郭声琨一行,缅甸计划与发展部部长吴梭达出席了广西向缅甸赠送公务用车仪式,商务部副部长昂吞会见郭声琨一行并共同见证博览会招商招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缅甸新闻部部长觉山出席广西电视展播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印尼贸易部长冯慧兰、外交部长哈桑•维拉尤达会见了郭声琨一行。

2009年3月18日至22日;11月1日至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率广西政府代表团展开东盟合作之旅,出访了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此次出访,柬、马、菲三国高度重视,给予高规格礼遇和热情接待。柬埔寨首相洪森、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菲律宾副总统德卡斯特罗等国家领导,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等重要地区组织领导人,三国相关部门及地方负责人,以及我驻三国大使等分别拨冗会见代表团一行,并出席相关活动;到访三国主要商协会负责人、商界著名人士等积极行动,在座谈会等场合多方了解广西,热情推介自我。

体育舞蹈竞赛的裁判工作 篇5

(一)裁判工作人员的设置及职责 1 裁判长 2 裁判员 记分组长和记分员

(二)裁判标准 基本技术(足部动作、姿态、平衡和稳定、移动)2 对音乐的表现力 对体育舞蹈风格的体现舞蹈的编排 5 临场表现 6 赛场效果

(三)体育舞蹈的评分规则 1 日式顺位法 2 英式顺位法

二、体育舞蹈竞赛的比赛方式

比赛采用“淘汰制”与“顺位法”结合的竞赛方式。

1淘汰制:从预赛至半决赛采用的是淘汰制。从参赛对数按照规定定量,录取得票多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

● 半决赛:12对选手参赛,录取6对进入决赛,淘汰6对; ● 复赛:24对选手,录取12对进入半决赛,淘汰12对; ● 预赛:48对选手(不足48对,但超过26对仍需进行预赛),录取24对进入复赛,淘汰其余;

● 初赛:录取48对进行预赛,淘汰其余 顺位法:决赛采用顺位法决定单项和全能的名次。即将裁判给参加决赛的6对选手打的各个舞名次通过顺位排列的方法计算名次

三、评分标准

(一)评定方法

采用淘汰法和顺位法(见上文)

(二)评判要素 1 基本技术 ●足部动作 ●姿态 ●平衡稳定 ●移动

2音乐表现力 ●节奏

●风格的理解和体现 3舞蹈风格 ●细微区别各种不同舞种之间的风格、韵味上的区别 ●个人风格的表现 4动作编排

● 动作流畅新颖、运用自如

● 体现舞种的基本风韵并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 动作与音乐密切配合,发挥音乐效果 ● 编排有章法,充分利用场地 5临场表现

● 赛场上的应变能力

● 良好的竞技状态,专注,自信,能自我控制临场发挥 6场上效果

场上效果指舞者在赛场上表现出的风度、气质、仪表以及出入场的总体形象。

在六要素中,前三项主要是指选手的技艺品质,后三项是选手的艺术能力。在第一、二次预赛中裁判着重于前三项要素的评判,在半决赛中裁判着重于后三项要素的评判,在决赛中应全面地评价选手的各项要素的表现情况。

四、评判组的组成

(一)高级评判组

由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选派3位荣誉级专业评判员组成。

(二)评判组 评判长:1人 副评判长:2人 评判员:7—9人

设辅助评判员:记分长1人、记录员3—4人、检录长1人、检录员3—4人。评判组可根据比赛实际情况进行人数的增减。

五、评判员的职责

(一)高级评判组

监督整个比赛情况,处理影响比赛进程的违纪情况和特殊情况,以保证评判结果的正确性。

对在评判工作中表现不佳或倾向性打分的评判员提出警告。

更换被警告后仍表现不佳的评判员。

对在评判工作中有失误的评判做出判定。

(二)评判长

根据技术规程,负责监控赛程执行情况。

安排每场执行评判员,并监督评判员的过程和结果。

对运动队或参赛选手的纪律处罚,依据规则中有关纪律处罚的规定进行。

(三)副裁判长

协助评判长搞好竞赛工作。

负责一方面工作,并对其负责。

(四)评判员

负责按规则对运动员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进行独立评分。

精通规则熟悉评分程序。

培养和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竞赛工作中公正执法。配合评判组进行有关评判员执法情况的调查。比赛期间,评判员之间不得议论评判情况:不与运动员、运动队及其他人员议论评判情况。不得擅离职守。

(五)记录员

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篇6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发展概况

随着现代城市的逐渐发展, 城市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际的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加之在现代健康生活的观念指导下,热衷于健身的人们越来越多。 可以说健身从其本质上讲是一项技术型的运动方式, 即只有通过合理的健身方式才能达到预定的健身效果。而个人健身往往不具备专业性以及科学性,在该种状况下通过私人教练的针对性健身辅导则可以在不损伤肢体肌肉的基础上实现健身的健康性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不同地区俱乐部的每个俱乐部的实际发展状况不同, 导致私人教练实际服务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到不同健身房存在的实际状况, 并结合私教深入分析当前健身房的发展趋势, 在进一步引导私人教练这一职业良好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健身俱乐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

1.1、经营管理情况

健身俱乐部产生于1990 年代,到了2000 年开始发展起来。现今很多地区的健身房大大小小拥有上千家。 而且其实大多经营规模都相对良好,在实际经营管理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大多俱乐部经营规模相对较大, 并且拥有统一的排风以及淋浴和音响等系统,俱乐部内部装修豪华,健身会员也大多数千人,由此可见目前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状况相对良好,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1.2、健身俱乐部指导员情况

据数据显示, 目前私教已经成为大部分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趋势,私教性别以及资格认证状况大体如下:现今就长春市主要健身房而言,俱乐部中私教主要是男性为主,约占接受调查私教总数的71.2%,女性私教比例仅仅是28.8%。此外65.2%的获得“《亚洲体适能》” 资格证书,19.9%的私教则获得“《国家健身指导员》”资格证书;还有14.9%的私教则获得其他相关资格证书。从上述这些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男性私教行业中居多, 可以说男性私教在健身行业中较为受欢迎,而男性私教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集中在两方面:其一,男性私教技能训练效果更为显著,健美的男性私教也受到更多女性学员的追捧。其二,男性私教除了能够从事健身教练之外,从体能上相较于女性较好, 因此可以从事健身俱乐部一些器具的搬运工作等等。 而这两方面也是这些健身俱乐部中男性私教居多的重要原因。

2、当前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趋势

2.1、健身教练服务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家体育中心在出台的“《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管理规定》”中对私人教练有着详细的阐述,“私人教练是从事健美知识技能以及健美指导传授相关活动的健身负责人, 专门针对雇主展开健身指导。一般在体能锻炼以及健身房健身消费活动中存在。”可以说私人教练这一职业从其本质上讲主要是依据俱乐部会员不同体型以及体质和所要求健身目标实施一对一健美指导服务的专业健身从业人员。该种私人教练的工作以传播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为主,通过制定并督促会员完成特定健美方案进而促进不同会员实现健心以及健身和健智的最终目的。

2.2、健身教练人数大幅增加

据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健身, 可以说健身的目的一方面出于形体的完美,而另一方面则处于对健康的追求。近些年健身房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私教的人数也在随之增加,据相关数据统计2012 年长春市健身房数量为722 家, 私教人数约为7940 余人次。到了2013 年长春市健身房数量则上涨为913 家,私教人数则上涨为约1 万余人次。而到了2014 年长春市健身房数量则上涨为1051 家,私教人数则上涨为约1 万3 千余人次。可以说相较于2012 年来讲2013 年仅仅是一年的时间长春市健身房就增加了191 家,增幅比例为26.4%。2014 年相较于2013 年长春市健身房则累计增加了329 家,增幅比例为45.6%,从这些不断上涨的数据中也能够看出长春市健身行业的良好发展趋势, 而在该种如火如荼的发展状况下私教人数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据相关健身专家预言截止到2016 年年底长春市的私人健身教练人数将会突破3万人,而到时成都健身事业也会迎来发展顶峰。

2.3、健身教练的质量不断提高

私人教练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健身俱乐部的服务质量随之提高,这种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私人教练的专业性提高。近些年健身行业发展较为良好,而这种发展状况与私教较高的专业性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 而私教专业性方面的提高原因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私教具有较强的职业理想,追求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提供客户贴心备至的健身指导。而正是这种较强的职业理想也促使这些高档健身房拥有较多的健身会员。其二是私教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大多数健身教练往往对客户抱有较高的责任感, 依据客户实际健身需求提供针对性健身指导,对客户的实际健身效果以及健身安全给与充分性负责。其二,健身俱乐部的教练稳定性越来越高。健身房服务质量的实际提高不仅仅是体现在私教专业性不断提高上, 还体现在私教稳定性较高方面。一般来讲高档健身房拥有的私教数量较为稳定,而一些中档或者是低档健身房则由于各方面原因进而导致私教稳定性较差。以长春中档健身房为例,该健身房私人教练在2012 年分别为5人以及8 人,而到了2013 年私教数量则分别为6 人以及10 人。到了2014 年私教数量则上涨至10 人以及13 人。可以说健身房的私教数量并没有随着时间减少,反而在持续稳定性的增长。由此也能够较好的说明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稳定性的逐渐提高。 而该种稳定较高的原因在于现今健身行业发展较好,教练收入也较为丰厚,据了解像发展规模较好的健身俱乐部中的私教月收入高达上万元,同时健身教练工作时间也较为灵活,主要是依据客户的具体练习课程来决定, 这些方面原因也是私教职业现今较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2.4、健身教练技能的丰富

随着健身行业的蓬勃发展, 私教在人数以及稳定性方面不断提高的同时,在技能方面也在逐渐提高。而其技能提高原因则是由于成都健身房中的私教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将自身健身技能给与丰富, 增加了肌肉力量技能训练以及耐力练习和相应的肌肉柔韧性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 以科学的视角将健身技能赋予安全性以及健康性。 还有一方面原因则是私教对于健身锻炼方面的损伤状况以及相应恢复也做到了全面了解, 尤其是对于健身过程中意外健身损伤以及损伤预防等相关技能给与了有效学习, 而上述这些技能的有效扩充对于提高私教专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5、健身教练综合素质的提高

私教质量的提高主要是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 自身修养的提高。 私教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从自身专业技能方面进行着手,还需要从自身修养方面给与有效加强。良好的修养应该是建立在有效解决与客户健身纠纷的基础上完成。 因为在实际健身指导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一些健身纠纷, 如客户对实际健身效果不满意或者是对健身方案不认同等等, 针对该种纠纷就需要私教通过较高的职业修养进行良好解决。其二,与会员的交流增加。可以说一名优秀的健身私教不仅仅是需要较为专业的从业技能, 而且还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 因为任何的健身技能均需要建立在与客户交流基础上完成, 因此私教就需要与会员客户在健身方面进行良好交流,有效的沟通交流也是促进私教完成健身任务,促进会员客户实现健身目标的重要途径。 而现今成都健身房私教则不断的加强与会员客户之间的良好沟通。其三,会员的满意度提高。私教职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指标体现在会员对健身效果的满意程度方面。因而健身房中的私教大多追求健身的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健身效果能够得到会员的较大满意之外, 在健身指导中良好负责任的服务态度也能够得到会员的满意。 因而私教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实际从健身效果方面下功夫, 还需要给与会员全心全意的服务,这样才能全方面的提高自身的工作价值。

3、健身行业管理模式逐渐正规化

3.1、培训机构的正规化

目前, 我国对于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健身俱乐部给与了良好的监督管理, 而在该种环境背景下各个健身房也充分的响应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对自身管理状况给与有效加强。 即使是一些较小规模的健身房同样具备基本健身环境, 低档健身房的健身环境较为干净, 虽然健身项目不多但是不同的健身课程均配备了大专以上学历的私教。虽然健身房规模较小,但是在健身课程方面基本健身项目均已具备。可以满足大部分健身爱好者的实际需求。能够看出这些健身培训机构正在向正规化不断发展。

3.2、教授课程的多样性

现今健身房俱乐部正在向正规化不断发展。 以往健身俱乐部提供的健身课程指导仅仅是集中在街舞以及太极拳和相应的肚皮舞这些比较常见的健身项目上。而随着健身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些高档健身房中也在不断的学习进而将自身教授课程给与有效丰富。因此现今健身房提供芭蕾形体以及拉丁健身操和相应普拉提、有氧健身操等多达20 项的健身课程。而这些健身课程与国际健身课程相接轨, 可以说真正的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健身项目。 而教授课程的多样性也真正的促进了健身行业的良好发展。

3.3、从业人员具备相关资质

以往大部分健身房服务人员并不具备专业健身指导资质,而在时代的发展中健身房从业人员资质则得到了较好提升。 一方面体现在健身资格证方面,另一方面则体现服务人员学历方面。从第一方面来讲现今大部分健身教练拥有相关的资格证, 而资格证也是体现健身专业性的重要依据。 从第二方面来讲现今健身俱乐部的服务人员学历则主要是集中在大专以及本科方面, 一些高档健身房甚至还拥有硕士学历的健身从业者。 而这对于健身行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4、结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前景也十分良好,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随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健身俱乐部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优质化的趋势,人们在现代健康生活的观念指导下,开始热衷于追求更加高端、专业和丰富的健身方式, 健身作为一项技术型的运动方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健身俱乐部也不断朝着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铭.对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素质的探索[J].辽宁体育科技,2007.

[2]相建华,田振华.现代健身房私人教练职业规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4]陈平,徐文娟.我国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职业化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体育舞蹈的发展概况 篇7

关键词:新媒体;舞蹈艺术;体育事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41-0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往相对陈旧的传统舞蹈艺术形式不能再满足当今受众的审美需求。当新媒体技术邂逅舞蹈艺术,形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新媒体舞蹈艺术革新。基于舞蹈与体育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新媒体化呈现出来的新型舞蹈艺术形式对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2013年10月第6届东亚运动会为例,在东亚运动会体育舞蹈项目赛场上,中国队采用新媒体技术融合的音乐表现力、舞蹈编排、赛场效果等,带给观众强烈的表演欣赏性和技艺性,最终获取9金3银的好成绩,极大助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十二五”时期,构建与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体育创新改革是确保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中国在“十二五”期间体育改革的重大任务。因此,新媒体时代,充分发挥新媒体舞蹈对体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体育艺术革新和形式创新至关重要。

1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艺术理念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式与舞蹈艺术相融合,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舞蹈艺术发展趋势。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新媒体艺术开始广泛吸收媒体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为加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创造性地将新媒体艺术融入到舞蹈之中;另一方面,为使大众更为便捷地欣赏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创造性以新媒体艺术为载体,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舞蹈增添更多的传播和表现形式,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院。

新媒体舞蹈艺术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首先,虚拟化、互动化的表现形式。新媒体舞蹈艺术不再仅仅依靠演员的肢体语言和实际的场景道具作为表现形式,而是以舞蹈艺术为核心,运用多样化的多媒体艺术手段,为观众营造更为真实、全面的舞台场景,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还通过科技手段虚拟现实,实现了舞蹈的虚拟化表达,利用虚拟幻化技术将以往不可能表现的东西具象化地在舞台空间内表达出来,加强观众与舞蹈的情感交流,实现观众与舞蹈作品之间、舞蹈演员与多媒体设备之间的良好互动,使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其次,多维度空间的审美追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虚拟再现手段,可以实现舞台空间的时空转移、环境的瞬息万变,打破以往舞蹈表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最后,以舞蹈肢体和科技融合为载体。重视舞蹈演员与新媒体技术的配合,实现演员与舞台环境的共舞。

总而言之,新媒体舞蹈艺术开发了新的审美体验,实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境界。对与舞蹈一脉相承的体育艺术而言,舞蹈艺术的这些本质性、创造性的革新同样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

2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

在舞蹈艺术与体育的关系问题上,学术界有众多争议。龚斌、王书彦曾提出,舞蹈是体育运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育运动起源的初级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高级形式。认为没有舞蹈,就没有完整的现代体育运动。国内众多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形式,舞蹈艺术的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强烈地表现着人的生物属性,并且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认为舞蹈艺术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着极其巧妙的作用,能够以自身独特的美学丰富体育运动的美感,使体育运动有着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定性。因此,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促进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事实上,现阶段很多体育运动项目就是舞蹈艺术与体育运动的完美结合。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舞蹈艺术开始呈现新媒体与舞蹈艺术相融的发展趋势,这一舞蹈艺术的革新同时推动着体育表现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一,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与体育不断融合,推动着体育向更理想的完美境界发展。舞蹈艺术本身丰富的美学价值自然不容置疑,但笔者认为体育运动比舞蹈艺术的价值更加广泛、复杂、多样。笔者这此问题上认同山东师范大学王子铭的观点,体育运动除了能表达舞蹈艺术的美之外,还能极大地体现人的一种无限拼搏精神。实际上,在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不断加强与体育运用的融合,更是推动体育隐含的精神向着更理想的完美境界发展。从有着“空中芭蕾”之称的跳水运动角度来说,一方面,跳水运动所拥有的空中造型和翻转动作使其充分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造型美和动态美,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跳水运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单纯的舞蹈永远不能达到的“高度”和“难度”,体现出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拼搏精神,同时也彰显出一种鲜明的体育艺术,这种体育精神和体育艺术是任何舞蹈艺术和体育都不能单独实现的一种综合的美。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体育精神和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运动员,而能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传播,将其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鼓舞人们时刻发扬体育精神,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知,正是舞蹈艺术、体育与多媒体运用的融合,才造就了体育向着这种更理想的境界发展。

第二,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使体育具有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定性,更加符合现代美学的要求。在学术争议中,现代美学探讨的焦点之一就是体育是否具有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定性,而体育与舞蹈艺术的关系问题更是一跃成为国际体育哲学界新一轮争论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做出了正面的回答。以2013第十届长沙体育舞蹈艺术节为例,作为一项融合体育与舞蹈艺术的一项运动,体育舞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健与美的结合,使其既具体育的特性,又有舞蹈艺术的美学特点。而在开幕式中,更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舞蹈营造得肃穆、端重。意大利国家级演员马可、玛利亚为观众进行节目展演,展演过程中运用投影、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现了体育舞蹈独特的魅力,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展现体育运动的现代美学价值。

第三,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使体育运动带给观众更多的健身娱乐体验。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使体育活动越来越重视健身娱乐体验,不仅能使参与者达到健身塑形的目的,还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技术为其带来强烈的视觉艺术享受。如体育活动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华尔兹舞,将舞蹈的升降、摆荡、反身、倾斜与体育的健身融为一体,用活泼的身体语言来感染者参与者和观众。尤其是通过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对华尔兹舞场进行设计,为华尔兹舞场营造一种美轮美奂的时空穿越感,充分扩展了舞场的美学艺术,给参与者和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和娱乐体验。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提升新体育项目艺术性。现代体育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现象便是在舞蹈艺术影响下不断出现新的运动项目,并且这些新型运动项目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舞蹈艺术的现代传媒技术更是大量渗透到体育竞技项目中,在多媒体丰富的音乐、图片、视频背景下,融合舞蹈艺术和体育运动新型竞技项目具有高度精湛的技术性、艺术性和审美性。这些体育活动追求形体、动作、姿态以及内在精神的美。以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项目为例,该体育项目由游泳、技巧、舞蹈和多媒体音乐编排而成,有“水中芭蕾”之称,它既强调体育运动过程中力量和技巧的掌握,同样重视其艺术性的优雅,并且,花样游泳要求运动员跟随现场多媒体音乐所表达的心境变化组织灵活、准确、连贯的动作进行表演,具有较强艺术魅力。

第五,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交叉学科人才的兴起。交叉学科研究是21世纪以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众多学者一致认为交叉学科能够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呈现出层次多样的特点,提出交叉学科研究成为国内重要发展趋势的论题。而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的结合便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可以说,它带来的将是新媒体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兴起,这一学术关注反映出学术界对新媒体时代体育及舞蹈专业的高度重视。未来,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越发明细,市场上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会越发明显,势必会有更多的体育学府、综合院校相继开设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方向的专业,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和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还会加强体育事业的创新力度和传播力度,以扩大体育潜在观众群,促使更多优秀体育健将的诞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都是未来新媒体时代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而给予体育事业的无限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与舞蹈、体育的结合既是传统艺术的延伸,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生活压力变大,体能降低,为缓解脑力紧张,人们不仅要求体育活动能够强健体魄,更希望通过多元化艺术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使其更具审美性、娱乐性、自然性、艺术性,使快乐体育成为主流,真正实现“体育向着身心和谐的方向发展”的目标。因此随着科学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体育事业势必会将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具创意的表现形式融于一体,在极大地丰富体育事业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向国际化、社会化、科学化、素质化方向发展,并呈现出国际间体育竞争加剧、体育社会功能增强、体育形式多样化、体育向着身心和谐发展、更具健美价值的新型运动项目出现、创新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等特征。

3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新媒体舞蹈艺术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这种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打破了传统舞蹈表现形式的限制,成为舞蹈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对与舞蹈一脉相承的体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事业开始通过新媒体进行美术艺术、观众审美体验等方面的革新,并将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技术融合到体育赛事中,实现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的结合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体育事业获得发展的关键。今后,这一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促进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交叉学科人才的兴起,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体育事业持续、快速、稳健发展。今后,新媒体舞蹈艺术作用下我国体育事业将会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顺应当今时代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史友宽.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周波. 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韩磊磊. 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王晓微. 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吴婷. 新媒体舞蹈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上一篇:校本研修的意见或建议下一篇:《念书的孩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