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2024-07-07

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精选8篇)

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篇1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中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端午节在传入日本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在秉承了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本文试围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仅以所引诸多命名,就可见端午节起源之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六种:一是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是百姓中最流行的说法。二是纪念介子推。《琴操》曰:‘“介子绥割胖股以吱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播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三是纪念陈临。《初学记》卷四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日:“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梯。临微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四是纪念曹娥或伍子青。三国邯郸淳写的《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吁之女也。„„盯能抚节按歌,婆婆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青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五是祭图腾龙。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联系了《说苑·奉使》《战国策·赵策》所记的吴越之民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推论出吴越民族在五月份日照最长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六是夏至的演变。宗嚓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有夏至食粽的习俗,隋人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亦云龙舟赛为夏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我们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端午节时值阴历五月,气候潮湿多变,此时人体免疫力最低,也是瘟疫流行的季节。鉴于五月多禁忌,民间便相应产生了许多防瘟避疫的习俗。《养生要集》曰:“味苦,小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孙思邀《千金方》记载:“(五月)五日取葵自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另外,《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口:“此月畜药,以镯除毒气也。”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恶月,采药来驱除毒气。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有避邪的功效,以兰草煎汤沐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祛病方法。江苏《如皋县志》:“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在门上悬挂艾营,是另一种驱邪的方法。《荆楚岁时记》中写道:“五月五日,四民并蹋一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镶毒气。”(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避兵灾是端午节的另一节俗。历代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对避兵灾寄予了理想。《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即指五彩丝有避兵灾的用途,故五彩丝亦名“辟兵增”。晋葛洪《抱朴子·杂应》说“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可以避五兵。在《仙药》篇中又谓在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万岁蟾蛛,“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这些带有超现实性质的理想,其实寄予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

(三)龙舟竞渡,追思先哲

龙舟竞渡活动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节目,宋代词人杨无咎《喜山溪·端午有怀新淦》词云:“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

到了汉末魏晋之时,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吴越传说是为了纪念军事家伍子青;会稽人以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山西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士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揖以拯之,炯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尧。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该观点认为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由于屈原的情操为人敬仰,此说很快取代了其他诸说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联系起来,端午节的意义便在防瘟避疫的基础上,增添了祭祀屈原、追思先哲的新义,使得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二、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

阳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句”(端午节),在日本古时又称“曹蒲节”。端午节是奈良至平安时期由中国传人日本的。古代日本端午节的习俗大体上仿效中国风俗,日本对中国端午节文化的传承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

在端午节使用营蒲这一行为出现在中国的《荆楚岁时记》等诸多图书之中。在日本奈良时代的天平胜宝五年(753年),该书开始被日本的贵族阶级所阅读。《荆楚岁时记》对日本的节日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端午节原先是宫中的节日活动,之后作为贵族阶级和神社、寺院的庆祝活动而传到了地方,并最终成为一般民众在家里举行的庆祝活动。在一千两百年后的今天,“端午的筋句”(端午节)使用富蒲的民俗依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推古、皇极等各朝皆在五月初五举行特别仪式,即采草药和骑马射箭两项。在平安时代,宫廷举办的节俗活动日趋隆重。每年节前,天皇都要降旨采集葛蒲、艾篙等应季植物,各地官府则组织人员采摘并进献宫中。届时,宫中屋稽上遍插营蒲,柱子上张挂香囊,室内装饰营蒲、艾篙编织的花轿,御用裁缝编织首蒲冠进献天皇。此外,天皇还要在宫中设首蒲宴,赴宴官员头戴御赐的葛蒲冠,席间饮用雄黄酒,吃五色粽子,宫女们则要换上中国式服装侍候左右。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营蒲的芳香可以祛除恶魔和瘟疫的缘故。

在现代的日本社会,每逢端午节临近时,人们会在屋檐下挂上营蒲;孩子洗澡时,家长会在小孩子的头上缠绕营蒲叶,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妇人还会将其挂在头发上,或作为钗头。营蒲本身有浓烈的挥发气味,悬于门上或插在头发上,可消除异味,清洁空气,有益人们的健康。(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

古代日本举行的端午活动,其意义是以悬营蒲等为表现形式的“保生护命”。从飞鸟、奈良一直到平安时代,古代日本所举行的端午活动,大都出于“保生护命”的目的,基本上保持着中国端午的特色。尽管飞鸟时代的节俗内容尚不完整,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端午节的意义并试图模仿。到了平安时代,端午节开始从一个非定期性节日发展为一年一度的定期性节日,并逐渐从朝廷普及到民间,节俗内容也随之愈益丰富多采。具有“保生护命”意义的端午节俗之所以为日本所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的欲望、消除其对于死的恐惧。

三、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发展

日本于昭和23(1948年)年7月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儿童节),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全国放假一天。在这一天,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端午箭句”(端午节),祈祷男孩子健康成长的民俗活动也进行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方的龙舟竞渡,一直没有出现在古代日本的端午活动中,直到德川时代竞渡才开始出现在长崎等地区,属于地方性节俗。据此可以推断,传人日本的端午习俗可能源自中国端午的北方系统。龙舟竞渡自端午节俗中的脱落,意味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中以屈原为对象的“追思先哲”意义在日本的消逝。然而其骑马射箭、崇尚武力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等含义则发展了出来。(一)骑马射箭,崇尚武力

飞鸟时代的端午骑射由宫廷独自举办,到平安时代已经发展成为宫廷和贵族们都要举办的大规模的节俗活动。骑射之仪,是天皇在“武德殿”观看左右近卫府军骑马射箭的仪式,赛事在五月三日至六日间进行。参赛马匹由亲王、公卿们进献,数目依爵位之高低而有所不同。仪式结束后,乐队奏雅乐,获胜一方向天皇献舞谢恩,失利一方则将马匹如数献给天皇。除了宫廷举办的骑射之仪外,贵族们还要在私宅举行骑射比赛,其场面之热闹并不亚于宫中。

平安时代的骑射目的是为了比武练兵,这与应季植物“首蒲”有关。葛蒲叶子扁平,上尖下宽,形状似剑。镰仓时代的人们注意到这一特征并发现汉字“营蒲”的日语读音与汉字“尚武”和“腾负”的读音相同,于是,葛蒲成为了日本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植物,端午节也倍受武士阶级的青睐,被称为“尚武之节”。这一名称的改变,除了语音相谐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新兴的武士阶级继承了宫廷骑射的传统,并为之注人了反映自身生活的内容。(二)挂鲤鱼旗、祈求健康

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日本端午从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变异而成了一个男儿之节。鲤鱼旗,是一种布制或纸制的圆筒空心、_上绘鲤鱼图案、可随风飘舞的旗状物。它分为蓝、黑、红三种,蓝色为主,黑、红色为辅,分别代表男儿及其父母。

鲤鱼旗出自德川时代的市民叮人阶层并深受武士阶级的欢迎,其寓意有三:其一是向社会宣示竖旗人家未来战士的人数。其二与中国的传说“鲤鱼跳龙门”有关。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由此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或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埠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尽管德川民众也从这个传说中汲取了类似的内涵,但在没有科举考试和文官制度的德川日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结果,并不意味着读书人的金榜题名或官场角逐者的升官发财,而是意味着追思祖先的武功,祈求神灵保佑男儿健康成长,成为像武士那样勇猛善战的英雄。鲤鱼旗的第三个寓意是赞美勇敢无比、临死不惧的人生态度。这个寓意取自“离水鲤鱼”的特性。鲤鱼离水后,几乎不做任何挣扎,即使放在砧板上也一动不动,甚至身受刀伤也依然不动。这种从容就死的凛然态度,深受武士阶级的赞赏,因为他们崇尚危难之际能够镇定自若地献出生命的勇敢精神。当然,在中国文化中,鲤鱼是吉祥和勇敢的象征,但这种勇敢并非取自离水鲤鱼的特性,而是取自它不畏艰险、逆流而上的坚定信念与来到龙门前奋起一跃时的决然态度。同为鲤鱼,一个象征着幸运与生机,一个象征着痛苦与死心,鲤鱼的文化内涵中日两国也大有不同。

至今端午节已不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早已流传至周边各国,虽然有着一个相同的名字,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外国端午节内涵早已跟国内大不相同,不仅其在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各异,而且庆祝方式也有着天壤之别。如日本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而备受争议的中韩端午之争更多的体现的重视本国传统节日并尊重他国文化,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太大,并不存在谁抢谁。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除指定的祭礼,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中国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还有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虽然韩国端午节来源于中国,但不可否认的是,端午节传入韩国后经过韩国世代人民的再创造,如荡秋千、吃艾糕、角力摔跤等富有韩国特色的活动等,都已经韩国化了端午节,成为他们自己国家文化的一部分。韩国几大传统节日,如寒食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都由中国传统佳节的影子,这从历史角度证实了中韩古代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我们应持一颗包容的大国心态,保护自己的传统节日,同时尊重他国的文化传统。

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篇2

一、凉州贤孝的分布与起源

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是广泛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乡及毗邻的古浪、民勤和金昌市永昌县部分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它贴近广大群众的生活,在当地有着特别强的感染力,对于它的起源,许多学者专家的说法都有所不同,首先普遍认为凉州贤孝的起源是在元末明初,史料也有所记载,凉州贤孝在当时作为盲人的谋生手段而逐渐发展起来。还有专家认为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时期,据说在李元昊称帝之后,曾经不断废除汉家学说和孔孟之道,使得国民不懂孝顺父母,无书可读,国家没有朝纲,整体呈现不断衰败的现象,使得西夏国嫉妒面临走上绝路的状态,后来在他的重孙李乾顺继位之后,很快发现了国家不堪状况的原因,于是便下令一系列的政策,扭转局面,这才使得西夏国发展稳定下来。后来在其子的继续推崇之下,大量出版《孝经》等一系列发扬孝德的书籍,慢慢的西夏上下阶层都养成了尊敬老人,讲贤孝说贤德的良好风气。这个时期的贤孝非常盛行,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时尚。

另外一种对凉州贤孝起源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建立长城的那个时期,传说在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时候,在全国广招青壮年,可是有很多的年轻人因为眼盲而被秦始皇认为无用武之地,于是秦王便下令要用这些个盲人的身体来建长城,这些事情被人类始祖伏羲知道后,他化身盲人为秦始皇专门演唱,一边赞颂秦王的伟大,一边又慢慢将盲人的悲惨生活说出,暗地点化盲人治好皇后的病,终于感化了秦始皇,赦免了盲人,后来,伏羲又教给了盲人们弹唱技艺,可让他们不分等级到处游走,于是盲人们便有了谋生技艺。后来这一系列流传到了如今的武威,当地赋予了它独特的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凉州贤孝的伴奏乐器

在凉州贤孝的演唱过程中,所使用的乐器主要以三弦和二胡为主,而尤其以三弦为主,也有两者同时伴奏并加入竹笛或者木鱼、碟子、碰铃等打击伴奏乐器。

三弦:又叫做“弦子”,是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为方形,两面用蛇皮或者蟒皮包裹,使用三根弦,侧抱在怀里进行演奏。三弦音色粗犷、豪放,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合奏或者伴奏。它普遍使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三弦的音量比较大,音色浑厚,变化的幅度较大。分为大三弦和小三弦两种。北方各种大鼓、单弦的曲艺,多使用大三弦伴奏,南方的弹词类曲艺、昆曲等剧种和丝竹类器乐合奏,多使用小三弦。大三弦又叫做“大鼓三弦”或者“书弦”,全长大约115厘米左右,以伴奏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而得名,在曲艺伴奏中常常居于主弦的地位,凉州贤孝演唱所使用的三弦就是大三弦。

三、凉州贤孝的音乐特征

(一)唱腔

凉州贤孝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和曲牌,它吸收了“凉州杂调”和地方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能生动逼真的表现各种故事人物。凉州贤孝在演唱时是以行腔为主要特色,叙事性行腔和吟诵性行腔居多,字多腔少,演唱跟说话差不多,音调几乎是说白稍微加上些情绪起伏变化。

(二)调式以及音阶

从凉州贤孝的基本曲式分析来看,它的音乐形态主要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徵调式和宫调式以及加偏音的七声调式并存,但在实际的演唱当中,主要是以五声调式为主,七声调式不常出现,不属于主要的表现形式。而且在七声调式中,它的音阶关系也和欧洲的大小调式不同,也就是说,3——4之间、7——1之间并非是十二平均律的半音关系,而是4音较高,7音较低。

正是由于这种改变,使得凉州贤孝不仅改变了原有的音程关系,同时使贤孝的旋律产生了新的色彩,具有自己独特的典型的风格。下面就以凉州贤孝曲《王哥放羊》为例:

《王哥放羊》

四、凉州贤孝的艺术特点

凉州贤孝的表演者大多数是眼睛看不见的盲人,而且先天性盲人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生计,一些孩子们从小就拜师学艺,等到学成后就四处卖唱,由于艺人的眼睛看不见,所以当地人也将贤孝称之为瞎(HA)弦。凉州贤孝不管从演唱的形式还是语言歌词,表演的内容来看,都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首先,从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来看,非常简单,一般有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弹伴奏,演唱和念白,当然偶尔也会有超过一个人的贤孝表演,比如一两个人来吹笛子或者拉二胡,敲木鱼等,还有好几个人一起合唱的,一般合唱的是最后一句,用来加强演出气氛,这种表演方式叫做接后音。此外,凉州贤孝表演有很强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也没有提前确定演出的内容,表演艺人往往都是随处表演,在表演者边听伴奏表演的同时,还与观众交流,即兴创作,因为语言都是说的方言,所以增加了不少趣味,观众也很容易被吸引过来。像武威市人民广场,东关核桃园等地方,都是贤孝艺人每天表演的场所。

从凉州贤孝的所表演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以赞颂从古至今的英雄事迹、孝子、忠臣烈士、贞洁烈女等为主的。将因果报应和做坏事终有报应等用行孝为贤的观念宣传发扬,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教人行孝道,因此,称之为贤孝。凉州贤孝的唱段占大多数的是传统的唱段,一般可分为两种,也可叫贤孝“可大可小”,这是因为贤孝的唱本一般分为演唱保卫国家的事迹和演唱人情世俗的事迹。比如像《包公案》、《关云长单刀赴会》等这一类反映政治事件的唱本都可成为“国书”。“国书”的篇幅很长,有时还分章分回的演出,甚至有的唱本需要几天才能唱完。而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汗巾记》等这类反映生活的悲欢离合的本子称为“家书”,无论是唱“国书”还是唱“家书”,都深受群众的喜爱。

凉州贤孝的音乐是古代凉州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它的许多曲牌和唱腔都非常的古老,它拥有无比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地方民歌的样貌,曲调非常的动听,活泼生动的即兴表演,逼真的表现了各种人物和故事。自由多变的说白诵唱、长短随意的间奏过门。曲调常用的有用来烘托气氛的,招来观众的,一般前奏比故事开始更加吸引人,从开始交代事情到收尾,一步一步扣人心弦,还有让人痛哭流涕的悲音,幽默诙谐的话音等。再加上西北地区自古以来,人民生活困苦,所以曲调中往往又带有苍凉、凄楚的感情。对于凉州贤孝形成的这种自由性,是与贤孝的传授方式密不可分的,盲人眼睛看不见,只能靠听觉来完成阅读,这使得在听取唱本的时候不能一字一句的完整记下来,只能凭借自己的记忆来向外界转达,所以误差很大,这也是所有民间音乐具有的共同性。

在语言上,凉州贤孝是以凉州方言为主的,所以非常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让观众喜闻乐见。凉州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鼻音不分,这也使得贤孝的表演有一种凉州普通话的韵味与风格。当地群众喜欢也是因为这一点。盲人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他们为了谋得生存,拜师学艺,语言通常都是生活中通俗色语言,有的还带有地方性的土话,不少盲人艺人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可以演唱上百曲目,凉州贤孝经过后人的搜集,都有整理出唱本,但还是盲艺人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居多。

五、对凉州贤孝传承的思考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存在着传承的问题,因为传承几乎决定着这种艺术的生死存亡,一旦失去了传人,就意味着这项艺术走向了死亡。虽然现如今各种媒介如此发达,可以用影像来保存贤孝资料,但是这并不能使它恢复往日的光彩,传承成了重大问题。首先,经济的影响。凉州贤孝,作为一个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甘肃武威这个小地方,根本没有一个经济上能提供很好资助的社会环境,也没有为世人重视和了解,没有经济的支持,谈何传承下去,因此,政府的支持最为重要。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很多老艺人已经不愿意再出来表演了,更不愿意带徒弟,这对贤孝的传承无疑是重大的打击。凉州贤孝的传承具有特殊性,一方面是盲人学艺的身体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老师傅教徒弟的时候,都是把自己的指头绑在学徒的指头上,这样教学非常费时费事,年老的师傅都坚持不下来。并且师傅们也只能收取很少的学费作为报酬,因为跟他们学的,也都是穷人家的盲童,家庭条件十分艰苦,逼不得已才送孩子来学这门手艺,希望能够混口饭吃。盲人难学会,正常人学不得,正是凉州贤孝面临的传承尴尬。不过这些年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大力提倡,许多的地方电视台也开始在电视节目中播放宣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节目,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的知名度,让外界了解自己,同时也响应了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号召。各大电视台对贤孝老艺人进行采访,也给予相应的报酬。这种重视也使得很多不再表演的老艺人,纷纷拿起三弦来到文化广场重新开始卖艺,等待被这些节目认同。对于凉州贤孝的再次复兴,希望这次它能够更为长久的走下去,也希望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能够一直发扬光大。

六、结语

音乐文化是那些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的人们,以同样真挚的感情所所创造出来的。虽然说民间传统音乐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不是一个单一的现象,但是在这一领域却是很普遍的、典型的特征。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这种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传统民歌创作方式可能消失,可是只要我们能够将其中的精神与文化延续下去,消失的就可能只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这样一种创作方式,而在这种方式下产生的传统民族文化的本身,不仅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也为民族音乐自身赢得了艺术价值上的不朽。凉州贤孝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朵绝世奇葩,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甘肃河西一代的文化发展,失去它我们就失去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因此我们希望在以后能更好的引起国家的重视,不要让这些曾经的灿烂辉煌遗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参考文献

[1]王坤,黄柏元.凉州贤孝及其音乐刍议[J].中国音乐,1990,02.

[2]魏育鲲.凉州贤孝初探[J].音乐天地,2005,04.

[3]杨若冰.凉州贤孝[J].阳关,2002,05.

[4]霍志军.凉州“贤孝”艺术的文化渊源及特色[J].文艺研究,2009,03.

[5]孙颖.凉州“贤孝”及其演唱艺术[J].社科纵横,2009,02.

[6]周亮.试论凉州贤孝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和传承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2009,02.

浅谈福州评话的发展与传承 篇3

出于对濒危曲种的了解与保护,我们小组到福州,探访福州市曲艺团对福州评话、伬唱进行简单的调研。

在福州市曲艺团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有幸见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兆辰先生,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叶先生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且其父亲、师父皆为一代大师使其对评话艺术拥有更为丰厚的积淀,为我们阐述了福州评话及其部分技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福州评话的起源与发展

福州评话被誉为“中国曲艺活化石”,起源于唐宋时期的“吟诵”,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辅臣到福州双门楼授徒传艺而流传下来的。由存世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福州评话刻本《七星白纸马》等来看,当时福州评话已很盛行。

虽说书全国各地都有,但唯独福州说书艺术—评话比较特别。因为别地方的说书人,都是一说到底,只有福州评话还有唱。所以,也只有福州评话才会用到道具铙钹。

福州评话的表演者被称为“说书人”,早期的说书人以讲评话谋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表演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

早期说书人讲演的话本,根据其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写书人所写、说书人自己写、看书(并非话本的小说、而是历史一类书籍)而成的腹稿。因为当时具有较高文化的写书人较少,以及写话本所耗费的时间较长,而评话表演的间隔周期较短,所以对当时的说书人来说后两种话本来源更为常见,也因此要求说书人自己有相当的理解力、想象力以及组织能力,极其考验说书人的水平与积淀。

叶兆辰先生说,他的父亲“小神童”当时所说的评话,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听写书人说明故事梗概后自主编创完成的,所用的时间常常不足一天,却又能博得满堂彩,由此可见当年盛极一时的评话对艺术家的要求之高。

随着评话的发展,民众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加,评话更多地加入了一些时事新闻——艺人们通过在公众澡堂听民众讨论其家长里短;听广播或是看报纸等方式获得评话的材料,再进行编创将这些新闻传播给每日过着农耕生活的农民百姓,既是农民们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也是闭塞的农村里重要的信息来源。

因此政府政策、各时期的生活热点、工作任务等,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的福州都是由坊间的评话艺人向百姓作宣传和普及。评话的说书人在当时如同现代的新闻工作者,评话起着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但评话的这一作用有利也有弊,“文革”时期就有很多说书人因此被批捕、批斗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增多,消息传递也便捷了许多,评话渐渐失去了其娱乐大众与传递信息的两大主要职能,而逐渐衰败。

二、福州评话的现状与传承

福州评话从伴奏乐器的形制、吟诵表演的方式、独特的曲本体裁和传统的话本题材等方面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称为古老曲艺的“活化石”。福州评话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福州评话的当代生存与发展仍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大力扶持和保护。

前面提到,评话对说书人的要求很高,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新一代青少年难以接受刻苦的、深层次的、专业的学习;而市场的低需求也使得评话这门技艺已经难以让说书人以此养家糊口,如今,请一位评话艺人来说书,一般价格是800元-1000元。按场来论,一个人,连续3个小时的表演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价格还是不错的。但评话行业,一年就两个月的旺季,全年下来,要靠这门艺术存活,对多数民间评话艺人来说,生存依然艰难。

因此自愿学习福州评话的人愈发缩减,评话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这些年来,福州市曲艺团的评话创作老师也都在致力创作适应新时代的评话本;福州市曲艺团的评话老师们全年都在做数百场次的公益演出,进社区和老人院表演评话;评话艺术家们也尝试了在福州各小学开起了评话兴趣班。为了适应时代,现在有事业体制保障的评话艺术家都正在致力福州评话的创新,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形式上,当代的评话艺术家都在和后辈评话继承人进行探讨。

普通话的普及直接导致了新一代对方言的不了解,听不懂、说不来的现状使得根植于方言的曲艺艺术皆受到巨大的冲击,评话也是其一。评话日渐式弱,真正的原因在于福州话这门方言的没落,不是评话这门本土说书艺术跟不上时代,没作创新和改变。

如今福州评话的现状概况起来包括:

1.听众老龄化

当今物质文化极度发达,百姓们的娱乐方式早就不局限于评话这样“一张门板就可以说”的堪称简陋的形式了。年轻一代中听得懂福州话的人本就少之又少,更不用说会听评话、喜欢听评话的人了。评话的听众大多都是上了年纪,不怎么再接触新鲜事物的老年人。

而即使是这些热爱评话的老年人,现如今也只在逢年过节、乡俗婚庆中才有机会一听评话。更别提有机会能够向下一代、向更多年轻人传播对评话的热爱,传承评话艺术了。

2.从业人员少

2006年,福州评话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众福州评话艺人想发扬、推广福州评话,成立了福州创新评话艺术团。他们想适应时代需要,集众人之力多创作一些当下年轻观众喜欢的评话本子。但经整合福州的资源,这个评话艺术团的评话艺人仅34人。

据悉,老一辈评话家王东坡先生曾带过7个徒弟,如今还坚持登台讲评话的只有5人。

福州评话的艺术团体明显偏少,比起同为福建曲艺的“南音”在各市县皆有其特色乐团来说,可算式微。

虽然现代的福州评话教习时已经趋于简化,降低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愿意学习并以福州评话为事业的人依旧在少数。

3.就业难度大

我们在福州市曲艺团了解到,曲艺团的编制现状是“只出不进”,也就是说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是无法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的。

nlc202309081254

艺人无法在刚学时就能赚钱, 而且评话艺人“接单”的机会,基本全由说书人的名气、口碑决定,年轻人倘若学习了评话,一开始定然没办法像民间老评话艺人那样靠说书养活自己。因此年轻人从事这门艺术可以说是没有生活保障的。这是当下评话后继无人的尴尬与无奈。

福州市艺术学校下设曲艺科曾开设评话班,虽然招生与教学的过程或差强人意、或可圈可点,但这些学生毕业后因为就业困难很多都选择了进入电视台工作而非进行福州评话的专业表演,由此可见就业困难可以说是福州评话传承的一大问题。

三、福州评话的发扬与可能

福州评话虽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但其式微已成事实,想要重新得到发扬,民间老艺人自发的活动与传扬固然重要,政府与相关社团组织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叶兆辰先生表演的福州评话《孝义巷传奇》在2010年法国巴黎举办的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荣获了“卢浮”金杯大赛优秀节目奖。王秋仪女士则在2008年将福州评话带进央视《曲苑杂坛》栏目。而近年来全国、全省的各类比赛、文化节中,福州评话也斩获了不少大奖,可以说是成绩喜人。

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家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的努力没有白费,福州评话得到了一定的传扬,但这还远远不够。

从前文可知,福州评话与各地评话一样,是基于福州方言的曲艺艺术,福州评话逐渐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听不懂”导致的“无人听”。在采访中叶老师提到,在马来西亚等地的中国侨民尚且在使用着福州话,而福州的大街小巷却贴满了“请说普通话”的标语——这虽然是推行普通话的需要,但也客观上导致了福州方言文化的流失。福州人听福州评话却要借助电视字幕的翻译,这虽然不失为一种传播方式,但也是对文化流失的一种无奈与妥协。

福州话是继承了唐宋古汉语而形成的方言,于我国对历史的考证研究与文化的传承发展都有极大的意义,不应该任其凋零。

因此福州评话的传承,需要以重新普及福州话为基础。只有新一代的福州人能会听、会说福州话,才能使得在教学中“一字一句教福州话”的尴尬不再出现,使广大市民能够听得懂评话。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福州评话才能够有更多的听众,有更大的市场,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只有从根源的语言出发,着眼于市场才有可能带领福州评话这一珍贵的曲艺艺术走出困境,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 239福州评话

[2]寇思琴《福州评话听众不断老龄化 日渐没落盼创新和改变》东南快报2015-03-13

[3]寇思琴《福州评话列国家非遗行列 民间艺人生存依然艰难》东南快报2015-03-10

[4]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福建省志·旅游志》

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篇4

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全球化、传承、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1、全球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也进一步日益突显。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詹姆斯·罗斯诺(James.N.rosenau)在《世界的混乱变化与继承的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的概念;赫姆林克从文化学出发提出了“文化同步化”的主张,认为文化的融合将使传统人文价值的单一向度迅速消失;怀特基于技术的进步断然:强大的动力技术将推动我们实现一个并不是由一个国家来统治世界,而是形成一个将波及地球的全部人种在内的单一政治组织。

“全球文化”的提出引发了一系列的关于文化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的全球悖论,主要有以下三类代表性观点:其一,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享廷顿代表的文明冲突论:1993年享廷顿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在二战后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各主要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将左右国际政治,并认为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其二,主张文化趋同论—— 一元文化“普世”或占主导地位论: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则指出:随着发达国家的商业电视和过时节目进入不发达国家的同时,第三世界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遭到了摧残;法国学者菲利普·英格哈德则宣称“全球化无疑是西方现代文明扩张的伟大结局”;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认为:随着美国自由民主的胜利,人类历史已走到了极点,世界大同将由西方价值观主导实现; 1

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界泰斗季羡林却认为:以分析思维见长的西方文化已走到尽头,而以综合思维见长的东方文化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弱点,以解决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危机。第三,主张文化融合论:① 不同的文化主体间,《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一书中提出:文化之间的创造性碰撞可以使我们在不同价值观的比较中具有全球视野,更能认清价值观的错失所在,从而寻求文化上对立稳定的、多元的“和平”;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以话语分析的方法得出不存在文化帝国主义,只存有文化之间的影响的结论;② 对于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詹姆逊(F.Jameson)提出“文化——民族主义”,认为“文化——民族主义”不是采取排他和否定的逻辑,而是战略性地吸收西方的科技和文化,使之成为本土的东西。③ 对于民族文化内部关系,费孝通先生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多元一体”的原则。

2、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3、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3.1 国际战略

3.11求同索异,开展文明对话。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相互接触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就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走出去,主动开放、主动接触,寻求多元文化中相同的特质,作为平等共处的基点。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和作家贝托?埃柯在1999年纪念波洛尼亚大学成立900周年大会的主题讲演中讲到“欧洲大

陆第三个千年的目标就是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求同,只是我们接触的一个好方式;索异,才是我们走出去的目的。这里的“索”有两层意思:一是找出、寻找的意思;另一个是研究、探索的意思。只有深入探索研究异质文化,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去充实我们的内文化,我们的文化才会赋予新的内涵,才会有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质特源,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通与发展。

3.12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文化多极化。

对于文化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有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就是文化的同质化或趋同化,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就是文化异质化的锋露,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或现象是“多元文化主义”,有的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的一体化,等等。对于文化的全球化,我们应该把它分开层次来看待。首先,在文化的全球化中,各民族文化的特质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以文化的多元异质这个前提进行的。其次,在文化的全球化中,确实存在一些各文化都内含的、普世的价值认同。如:民主、自由、平等、道德、伦理等,然而这些普世的文化未必有共同的实现环境和普遍程度。如人权问题,即使全球共识的,但又不能整齐划一。所以文化的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合理悖论的统一,同时我们要强调的是同质化并不等同于同一化。

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载体的全球化运动,西方大国是其领导者,一切游戏规则及准入准出原则都由他们制定,进而对非西方或非发达国家施加影响或压力,美国文化无疑是全球中最具有霸权色彩的文化。徐元旦在《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一书中写下:“美国的决策者认为,美国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通过输出美国文化、价值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了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抵制。他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等。”

对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必须坚决抵制,这就需要我们解决好本国文化的传承、维护、建设和发展;也必须同国际一道共同遏制文化霸权主义,主导文化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国内战略

3.21加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主体文化。“文化主体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换言之,有什么样的文化主体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覆盖面。”从“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主体文化经历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阶段,全面吸收民主科学、开放性的西方文化阶段,引入和建设“共产主义文化”阶段,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阶段。这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建设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超强稳定性、广泛的吸纳性、高度的精神追求的先进主体文化。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2引导文化走正规化、机制化、法律化之路。这主要是加强文化机制、文化机构的建设,出台一些保护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对文化的引导、控制和保护,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文化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向良好的、健康的、先进的方向发展。

3.23加强文化产业及文化载体的建设。当今文化已融入各个领域,知识经济是时代主题。文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96年,美国的软件和娱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高达600多亿美元,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是美国大片。中国占据文化资源丰富的强国地位。却是一个文化产业的弱势国家。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期刊8000多家、出版社700多家、电视台400多家,我们有如此丰厚的基础资源,我们要加快相关产业,如加快企业文化、旅游文化、广告文化的发展,以及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媒事业的发展,这不仅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以其带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3.24重视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对待传统民族文化,毛主席早就说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的要批判的继承。而对于我们的国民,我们的后代来说,教育是文化传递和维护的最好方式,尤其是历史文化教育和现代化教育。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见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事关文化事业的建设,更决定一个民族国家的兴亡。

3.25加强文化的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体智慧的结晶和生机活力的表现。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特征。而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博纳和创新。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国家文化安全指标,创新能力便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全部内容的核心。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系统的建设,是构筑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而创新能力不强,理论基础不足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因此我们也要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加强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开拓,融贯东西,内外结合,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永远充满生机,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自己贡献。

3.26加强网络管理。新的世纪是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时代,网络科技的高度发展为全球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托夫乐曾预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网络文化具有主体性、虚拟性、不可操纵性、传播无限制性等特点。西方大国正是利用这些特点,再加上本身优越的高科技传播手段,以强大的攻势席卷全球。在美国的电子游戏中,到处充满了意识形态和民族国家的仇恨较量,如:《F22猛禽》中摧毁中南海,《红色警戒》中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因此我们要加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开发,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一些污染文化、消极文化、反动文化等低劣文化的进入,保护我国文化的安全。

4、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4.1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

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4.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思想文化史》张岂之主编

2《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徐元旦

品味端午节传承文化演讲稿 篇5

大家好!我是一年级十班的刘芷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浓情端午传承文化》。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至今的。相传楚国灭亡后,屈原满怀悲愤,投江殉国。这一天刚好是五月初五,沿江百姓不忍他的尸体被蛟龙吃掉,于是划船争相竞捞,包粽子投入江中,并鸣锣鼓驱赶蛟龙,这种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我最喜欢在端午节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包粽子的粽叶要用新鲜的芦苇叶。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每次我们都会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将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枣仁、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外婆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丝层层缠绕,一个个精致的粽子就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外公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整个屋里屋外顿时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味。我们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黄,绿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放在一起,即便不吃,只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端午节除了吃美食,我们女孩子们最喜欢的习俗就是带香包了,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挂在脖子上的心爱的饰物,不时嗅一下,真香啊!

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端午节除了做香包外,还会编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据说有戴五彩绳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五彩绳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浓情端午,传承文化。正是这样多姿多彩的传统习俗,让我们对每个节日都有了企盼,亦有了收获的意义。

品味端午节文化传承演讲稿精选 篇6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蕴含着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因为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流放途中,屈原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著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mi)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提出用楝(lian)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通过包粽子来纪念屈原不朽的灵魂。在这一天,许多人会自发地来到江边,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传统节日,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坚定信念,学习和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浅谈中华武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篇7

关键词:武术,文化遗产,继承发展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以踢、打、摔、拿、击、制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在实战中,其主要目的在于杀伤、约束对方,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出的技击格斗技能,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在运动形式上,既有套路的,又有散手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合一,体现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心神意志活动和气的总和;所谓外,即手眼身法步等形体活动。内与外,形与神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这个特点主要是通过武术的功法来实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门派武功的准则,如少林拳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太极拳讲究身心合修,要求“以心修气,以气运身”,形意拳注重“内三合,外三合”。同时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相结合,做到“心动随形”“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此来锻炼身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武术所蕴藏的中医学术、孙子兵法、儒家思想和中国古哲学之阴阳辩证法等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华武术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使用棍棒猎取食物和防御侵袭,部落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和利益,进一步制造了更有杀伤力的武器,并且在人与自然的竞争中,人们逐渐积累了具有一定防御格斗功能的技击技能,武术初具雏形。随着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在隋唐五代时期,武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无论是人们将技击格斗招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武术套路,还是行走江湖的卖艺者,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就此看丰富的武术生活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因此唐文宗时把“裴旻剑舞”与“李白歌诗”、“张旭草书”并称为“唐代三绝”。到了现代,随着火器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告别了冷兵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阻碍,其技击格斗功能也逐渐被其表演功能所替代。

为弘扬中华武术,使之得到传承与发展,党和国家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国武术进行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保护。

首先,中华武术扎根传统,科学发展,去粗取精。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都是在不断地否定和扬弃中成长起来的。中华武术也是这样,要发展就要勇于否定事物中不合理的东西,而吸收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能给武术带来生机与活力的新血液。为促进武术走向世界,推动武术的普及与提高,国家组织创编了比赛规定套路,编制了群众武术活动所需的初级套路和简化太极拳,将融合所有实战技击格斗技能的武术分为竞技套路和散手以适应进入奥运会的条件,同时制定符合国际武术竞赛的规则,以便将武术推向世界,这就是一种进步。时代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我们武术也要立足传统,努力跟上时代步伐,及时进行自我否定,自我更新,在事物内在矛盾运动下,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武术发展。发展中华武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既是理论发展的动力,又是形成理论的动力。实践活动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决定了他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使主体了解把握主客体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指导主体按客观规律办事以取得成功。二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向前推移时,理论就应随之改变,否则就会犯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反之会犯超越实际的错误。为使武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国家先后组织专门人员,对中华武术进行全面细致的挖掘整理工作,挽救了许多濒临失传的武术套路,重新考证新时期下中华武术医学,健身养生等理论,建立专门武术档案,编写专辑,为武术的继承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再次,注重学校发展是弘扬中华武术又一个新思路和重要途径。一般学校偏重于文化教育,而忽略了体育教育,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青少年学习奋斗的本钱。学生是年轻群体,适合武术对人体的各项身体条件要求,包括力量、柔韧性和反应能力。由于受功夫片和武侠文艺作品的影响,学生对武术有较高的兴趣,比较喜欢武术。另外学校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易管理的团体,为武术在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于是国家在各体育学院、体育系,相继设立武术课和武术专业班,大小中学也把武术列为体育课教学内容,青年业余体校也建立了武术班。自1982年功夫片《少林寺》风靡全国后,许多青年武术爱好者慕名来到少林寺。河南登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几十家武校,培养了大量世界武术冠军,向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国家传统武术的传承,同时也使在校学生心理意志得到锻炼,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散手与套路合一,武术又称功夫、国术和武艺,其实质就在其攻防技击性,必然要受到攻防技击性的制约。武术套路就是物化在人体上的各种技击招式的外在表现形式,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竞技武术则是其枝叶,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绿树成荫,即使为了追求美的视觉效果,也不能将类似于体操的高难度动作来替代攻防兼备的技击招式。将套路与散手合一,就是练打合一,在竞技套路练习与比赛过程中用实战的心态去体会,将攻防技击动作充分展现出来,在散手比赛中注重平时演练的攻防技击动作的应用。二者虚实相生,合二为一。散手只有经套路练习,才能在技术上得到传统武术的滋养;同时套路经散手练习,在技术上才能形成具有明确攻防含义的动作。

为了使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武术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展,国家体委于1979年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组织全国观摩交流大会进行调查。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发掘整理的号召。1983年在江西召开了工作会议,发掘整理正式全面铺开,历经3年,摸清了我国武术的现状,进行了文字、图片、录像、文献的搜索和整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设点对散打、短兵进行了试验。后来散打、太极拳推手逐步成熟,作为全国单项比赛。目前散打比赛已经列入世界武术锦标赛项目。

浅谈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篇8

关键词:赣南客家 灯彩舞蹈 艺术特色 传承发展

赣南客家舞蹈从古流传至今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我们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赣南客家灯彩舞蹈是一个极具当地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它凝聚了赣南客家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美好的向往,具有赣南客家文化独有的魅力。但是许多群众对客家灯彩舞蹈的兴趣正在日益淡化,迫切的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我们的传承和保护。

一、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特点

(一)灯具制作工艺古朴具特色

赣南是我们的先祖不断的迁徙最后定居的地方,途中也会遇到各种天灾,劳动生产也需要风调雨顺。而当时人们对大自然没有科学的认识,只能祈求上天的保佑,使得他们对大自然格外的敬畏与崇拜。所以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道具大多数以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外形来制作的,而它的舞蹈动作则是根据这些动、植物的形体用道具模仿过来的。灯会所用道具最多的为灯具,均由当地灯彩艺人采用传统手工艺所创制。一般都是先作竹蔑扎成灯形,再用彩色纱绸或有色或单光纸张糊裱而成,须经编、扎、画、剪、刻、贴等众多手工工序,每道工序都颇有讲究。在制作的过程中相对比较重视色彩、图案和造型的处理。比如:色彩的对比、夸张,突出地方的传统特色。比较常有的情况:不同质感的对比,不同颜色的对比,不同层次的对比以及有意识的夸张等(如:稻谷是用金纸做成的);偏爱使用大红大绿之类的传统地方色;有“红配绿,看不足”的俗谚。同时也多用青莲、紫兰、水红、深绿、中黄等颜色。如此经老艺人精心制作的灯具,呈龙、狮、船、鲤鱼、蚌壳、茶篮等各种造形,个个都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惹人喜爱。在当地还流传着很多关于灯彩制作的顺口溜,这足以就说明彩灯的制作水准。

(二)赣南客家灯彩舞灯动作简朴,呈生活化特点

赣南客家灯彩的灯舞动作与姿态各具特点且男女不同,但整体上呈现出动作生活化,粗朴简练的特征。男角的“踏、摆、稳、蹲”等基本舞灯动作,就是较为生活化的步伐,是源于劳动与生活中的动作而略作变化与夸张而成,显得朴实、粗犷。如龙舞中的“摆龙”“耍龙”等动作,就是摹仿劳动中用长木勺从河溪中舀水浇菜时的摆动动作而来。茶篮灯、倒采茶等灯舞中的矮子步、中桩步等下蹲的舞姿,则是因赣南位于丘陵地带,人们劳动生产时常要上山下水,而上山时人们的身体会自然形成微微向前倾、膝盖弯曲的一种体态,经转化而形成了灯舞中的全蹲或半蹲动作。女角的舞灯动作则表现为轻快、柔美的特点。其“跳、细、卧、扭”等基本动作,也都是从生活中转化而来的舞步。如板凳龙中的“跳步”,就是从在山区过河跳涧的生活性动作借鉴而来的;“蚌壳灯”舞蹈中有个“卧鱼”的姿态,这个动作是根据女性生活中在河边洗衣服、家里织布、接线等劳作中的样子所形成的;女角倒采茶中的“园手”这类动作以扭腰为主,是从女性在筛米、做米糕时的生活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女角倒采茶中的“舞手帕”“绣花”等动作,则模仿自生活中的绣花、缝衣、打鞋底的动作,不过较之更为夸张一些而已。

(三)舞灯队形讲究变化,构图多样化

赣南客家花灯舞蹈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爱好,舞蹈中灯队队形也追求变化多样,构成许多新颖的队形图案,在灯队的图形中寓含着美好的心愿,加上舞蹈中的动作、步法、节奏以及色彩的变化,给予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和美的享受。例如我们石城县,其中走四角这个队形动作一般被当地的劳动人民意为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而一字队形着这个动作队形则意为人们群众团结一致,还有“半月形”这个队形意为花好月圆,等等。队形分合散聚,变幻多端,仅“倒采茶”灯队的队形而言,其构图就可变化出十余种,最为复杂的要数“盾牌马灯舞”的示阵队形,有塔形花、葫芦花、品字花、圆形花、五梅花、双圈花、一字阵、二字、三字、走四方、八卦阵、卷谷竺、半月形、走曲线、过河等各式各样的队形变化。在灯彩演出中,这些灯队图形与舞姿、灯具、音乐融为一体,场面蔚为壮观,令人应接不暇。同时也展示出了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壮丽。

二、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文化传承

赣南客家灯彩舞蹈反映了农耕时代,人们对大自然、对神灵的一种精神崇拜和忧患意识,蕴藏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密码。在科学知识匮乏,自然灾害又频繁的古代,人们靠简单的劳动赖以生存,生产能力都十分低下,在大自然之下,他们寄希望于神灵或超级力量出现,并给他们予帮助,于是,便将灯彩神灵化,对之顶礼膜拜,颂之敬之,歌之舞之。舞龙灯、鱼灯这类祈祷性灯彩,以祈雨除旱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等,就是这种神灵崇拜思想的典型反映。还有其方言中所谓的舞“灯彩”有“添丁发财”的寓意,亦为农耕时代,人们期望添男丁以继家族香火和从事繁重劳作的愿望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并感受到农耕时代的社会生产力、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及其精神状态。比如,在灯彩舞蹈的灯具中“云彩灯”,不仅表现了云彩动荡飘移的姿态,还能惟妙惟肖地活化出龙的形象。盏盏云彩灯由悠然轻扬到蜿蜒飞腾,人们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条机警灵活的龙,在祥云缭绕之中,时而卷曲潜行,时而飞跃翻腾。最后,“云彩灯”组成“天下太平”四字结束。整个舞构思巧妙,显示出劳动人民期待风调雨顺、吉祥太平的愿望,并给人以很高的审美享受。

赣南客家灯彩舞蹈所用的许多灯具都是以宗教人物为造型,如道教的八仙,佛教的觀音菩萨等,这些宗教人物进入灯彩之中,说明灯会活动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反映了人们对佛教、道教思想观念的深刻认同和情感接受。因此,赣南灯彩既反映了佛道文化的某些宗教精粹,也是我们认识中国佛道文化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nlc202309082330

赣南客家灯会是民俗性、群众性的传统年节文化习俗,具有宽广的群众基础和连续流动的时间空间,它既娱神更娱人,人民群众通过舞灯活动,或祈神祭祖,或欢庆新年,在联络乡情,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又礼赞生活,丰富精神;既渲泄情感,也愉悦身心。其中民歌编曲为基调的灯歌和借鉴自劳动生活的灯舞,完全契合底层劳动人民的欣赏兴趣与审美标准,是真正有原生力、有民众基础的跳土根文化。娱乐性灯彩活动的目的,一是为了使人们节日过得快乐,使一年到头沉寂的山村增添节日红火热闹的气氛;二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要,使对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人们在节日相互祝福的祥和吉利气氛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要创造出如此的环境气氛,灯彩音乐就必须具有高昂激扬、活泼明快、热闹欢乐的艺术特色。

三、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发展

作为赣南民间舞的代表舞种,它既是客家人民的生活、情感、精神的写照,也是对客家文化的真实反映。赣南客家灯彩舞蹈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它的风格特点、文化底蕴、表演技巧及艺术特色在如今也广泛受到了推崇和发展。这对于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保护、继承、发展和创新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政府对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重视

随着政府对民间艺术的越发重视,对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的大力推廣, 2008年赣南地区的石城灯彩被正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赣南客家灯彩舞蹈来说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这标志着彩灯舞蹈从民间文化艺术正式被承认为国家民间精神文化艺术之一。并且随着政府的大力扶持,以传承、推广为主的灯彩民俗活动越来越兴旺,如举办“灯彩”词曲创作大奖赛、灯具制作工艺大赛和农民灯队贺新春(闹元宵)活动,编创大型灯彩精品舞台晚会等等。由此人民群众对赣南客家彩灯舞蹈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推动了赣南客家灯彩舞蹈的发展、传播与继承。

(二)人才与创新对赣南客家舞蹈发展的重要性

赣南客家灯舞蹈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所以政府要加强人才的培养,而把赣南客家灯彩舞蹈引入学堂,以及对赣南灯彩舞蹈教材的编写都是很好的方法(如《赣南客家民间灯彩舞蹈教材与教法》)。当然对现有艺人的挖掘与保护也是很重要的,就像赣南客家舞蹈由于对被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赣南采茶戏传承人陈斌茂老师的发掘使得这个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所以说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挖掘和保护现有的杰出的赣南客家舞蹈的民间艺人。赣南客家舞蹈的表演包含多门艺术,演员们不仅要会唱、会跳,还要会演,所以赣南客家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掌握的。最好是要从小学习,所以对青少年的招收学习对赣南客家舞蹈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性。如果多组织赣南客家舞蹈表演走入校园活动,让学生多接触了解这门艺术,让学生们产生兴趣进而想要去学习,这可以很好的壮大我们学习赣南客家舞蹈的队伍。艺术的创作需要创新,只有创新,舞蹈才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舞蹈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对客家灯会的兴趣正在日益淡化,元宵闹花灯的灯队由原来最多时的385个减少到现在的几十个。灯会艺术也呈衰落之势,灯彩制作艺人和精通灯彩的表演艺人正在逐渐减少,传承人队伍也日渐萎缩。正因如此,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灯彩舞的基础上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要突破以往的思想,创造出符合当代时代主题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抓得住观众的眼球,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赣南客家舞蹈才能走得更远。所以不管是我们赣南歌舞剧院,还是有着艺术学院的高校,都应该积极加入赣南客家舞蹈的创新创作的队伍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把赣南客家舞蹈带到更多的人眼前。

参考文献:

[1]刘斌,李俊玲.赣南采茶舞蹈的价值分析[J].飞天,2009,(23).

[2]谭东辉,金慧惠.论数字信息化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与思考[J].东南传播, 2011,(10).

[3]黄玉英,袁大位.赣南客家古文的人文价值与艺术特色[J].中国音乐,2008,(02).

[4]黄金发,刘祚时.赣南客家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开发与思考[J].美术大观,2009,(10).

[5]柯莉娟.赣南客家灯彩歌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5).

上一篇:2021年最新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向模具公司的自我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