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词语

2024-07-14

端午节的词语(精选8篇)

端午节的词语 篇1

【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金鼓齐鸣】: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川流不息】: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1. 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2. 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人群熙攘】:同于“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端午节的词语 篇2

关键词:敬称词语,谦称词语,中西文化

在任何语言中, 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形成和发展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 并受到文化的影响。英汉语也毫无例外。在比较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时, 从某种程度来说, 可以追溯到它们的来源。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日常活动和交际中的不同习俗和传统能够反映出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意识。英汉语中很多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联系都是互通的, 它们非常类似或部分相同, 但是更大数量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却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联系。

一、英汉语对于称呼用语的不同认识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悠久的国家, 因此中国人的称呼方式也受到了这一背景的极大的影响, 因此, 汉语社会的称呼比英语社会的称呼要复杂许多。当面见官员时, 他们不仅用敬称词语来称呼官员, 借以抬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而且用谦称词语来称呼他们自己, 表示自己的屈服。这类敬称词语如上至称呼皇帝为“天子”, “万岁”, “万岁爷”, “圣上”, “圣驾”, “陛下”等下至称呼皇帝以下的王公大臣们为诸如“老爷”, “大人”等等。这样的谦称词语, 比如说:“小民”, “草民”, “奴婢”, “奴才”等等。不仅普通老百姓对官员充满憎恶和惧怕, 职位低的官员也同样惧怕比他官儿大的官员。在封建统治下, 社会级别低的人是禁止冒犯社会级别高的人的。因此官位低的人见到官儿比他大的人都会很小心, 并且通常会对官儿大的人阿谀奉承。反映在称呼上, 比如这样的一些谦称词语“在下”, “下官”, “卑职”, “微臣”等等。实际上,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也通常会用谦称词语来指自己, 以此来愚弄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比如说:“孤”, “寡人”, “哀家”等。

汉文化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被预示为长幼有序。中国人在社交中, 往往将对家庭成员的称呼延伸到对一般人的称呼以示尊重。根据社会交际社团中的交际对象的年龄, 在汉语的语境下, 中国人倾向于称呼陌生的男性为“大爷”、“大伯”、“叔叔”、“大哥”等;称呼女性为“奶奶”、“大妈”、“阿姨”、“大娘”、“大姐”等。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这样的称谓通常是非常难以接受的, 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 他们强调的是个体的意愿、自由、价值和创造性。在英语社会, 人们没有复杂的等级观念, 也没有名分上、职位上的区分, 人们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所以对于中国人很普通的称呼“叔叔”, “阿姨”, “解放军叔叔”, “护士阿姨”等等, 他们会感觉很困惑。在我们与英美人士交往中, 注意不要对他们使用和汉语相同的称呼, 即不应把母语的称呼原则用于目的语中, 引起语用负迁移,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汉文化中推崇尊敬长者, 长者为尊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汉语中, “老”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和聪明才智的代名词, 它是一个敬称词。因此如果你认识的人比你年龄大, 你可以称呼他为“老……”。称呼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为“老人家”是很普遍的。而在英语文化中, 这一点是决然不同的。英美人士是不愿被看做“老”的, 他们甚至讨厌这个用词。在英美文化中, “老”通常暗含的意思是废物和无用。在英美等国家, 年龄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人们通常避免用“old”一词来称呼上了年纪的人, 于是人们费尽心机借用其他委婉用词来表示“老年”、“老人”这一概念, 如:the advanced in age, the mature, the longer living, seasoned man, of a certain age, no longer very young等等。

二、英汉语对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的不同认识

礼貌原则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在1983年提出的, 它指的是语言中的谦虚和尊敬的言语行为。谦虚准则是Leech的礼貌原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Leech认为, 人们彼此间交谈, 首先重视是否礼貌、得体;人们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 主要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自从汉朝就非常讲究礼俗, 尊奉的是“礼多人不怪”。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 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准则, 这些标准直接体现在他们的用词上, 对词汇的使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汉语的词汇系统里, 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是能够代表社会身份指示的一类重要词汇, 其本身也是很复杂的。在交际情境中, 汉语的说话者当他们在指交际同伴以及与这些交际同伴相关的人或事物时, 他们通常会采用敬称词语;而当他们谈及自身或和他们相关的人或事时, 通常会使用谦称词语。这样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在汉语中是不胜枚举的, 通过这样的一些用词, 说话人可以直接地 (敬称词语) 或间接地 (谦称词语) 表达对听话人的礼貌和尊重。

汉语中很多的敬称词语, 可以分别由以下词头构词。比如:对于“高”, 就有“高见、高就、高龄、高堂、高足”等;对于“贵”, 就有“贵姓、贵国、贵恙、贵子、贵庚”等;对于“令”, 就有“令爱/令媛/令千金、令郎/令公子、令亲、令尊、令堂、令兄”等;对于“尊”, 就有“尊亲、尊府、尊驾、尊夫人”等等。而表谦称的词头也很多, 如“敝”, 就有“敝处、敝国、敝人、敝校、敝意”等;如“拙”, 就有“拙笔、拙见、拙作”等;如“寒”, 有“寒舍”;指自己, 根据不同的身份和性别, 可以有“在下、小人、小女、草民、奴才、奴婢、奴家”等等。汉语里称呼自己的家里人, 也有很多谦称的用词, 如“小儿、小女、内人, 内子、犬子、拙夫、拙荆、贱内”等。上文中提到的表敬称的词头“老”这个字, 也可以当做谦称词语的词头, 如:“老朽、老夫、老汉、老衲、老身”等等。而在英语中, 英语国家人士则非常强调真诚地、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 没有必要掩盖什么或隐藏什么。

礼貌原则指导下的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差异所造成的, 即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和东方群体取向之文化差异导致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与汉语比起来要少很多。汉语中这些词大量出现是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处于封建社会, 这就要求人们在和年龄大的人或社会地位高的人讲话时使用敬称词语, 否则就会被认为没礼貌。在称呼自己的时候使用谦称词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在汉语中, 尤其是在书面语和正式的场合中, 人们通常在称呼自己时采用谦称词语, 而在称呼别人时使用敬称词语。为什么英语中这些词相对来说却比较少呢?这是因为西方人认可平等, 他们强调个人的价值, 他们乐于展示他们自己, 并且注意培养个体的自信。

每一个国家, 因为其生活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文化意识形成的结果, 这个思维方式或多或少的反映出国家对待世界的文化心理。因此, 民族的思维特点反映并象征着民族的文化特点, 思维的不同是文化不同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语言及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与语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难解难分, 文化无所不在, 人们的言语行为无不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夏征龙.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菊泉.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端午节的词语 篇3

【关键词】敬称词语 谦称词语 中西文化

在任何语言中,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形成和发展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并受到文化的影响。英汉语也毫无例外。在比较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时,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追溯到它们的来源。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日常活动和交际中的不同习俗和传统能够反映出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意识。英汉语中很多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联系都是互通的,它们非常类似或部分相同,但是更大数量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却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联系。

一、英汉语对于称呼用语的不同认识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中国人的称呼方式也受到了这一背景的极大的影响,因此,汉语社会的称呼比英语社会的称呼要复杂许多。当面见官员时,他们不仅用敬称词语来称呼官员,借以抬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而且用谦称词语来称呼他们自己,表示自己的屈服。这类敬称词语如上至称呼皇帝为“天子”,“万岁”,“万岁爷”,“圣上”,“圣驾”,“陛下”等下至称呼皇帝以下的王公大臣们为诸如“老爷”,“大人”等等。这样的谦称词语,比如说:“小民”,“草民”,“奴婢”,“奴才”等等。不仅普通老百姓对官员充满憎恶和惧怕,职位低的官员也同样惧怕比他官儿大的官员。在封建统治下,社会级别低的人是禁止冒犯社会级别高的人的。因此官位低的人见到官儿比他大的人都会很小心,并且通常会对官儿大的人阿谀奉承。反映在称呼上,比如这样的一些谦称词语“在下”,“下官”,“卑职”,“微臣”等等。实际上,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也通常会用谦称词语来指自己,以此来愚弄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比如说:“孤”,“寡人”,“哀家”等。

汉文化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被预示为长幼有序。中国人在社交中,往往将对家庭成员的称呼延伸到对一般人的称呼以示尊重。根据社会交际社团中的交际对象的年龄,在汉语的语境下,中国人倾向于称呼陌生的男性为“大爷”、“大伯”、“叔叔”、“大哥”等;称呼女性为“奶奶”、“大妈”、“阿姨”、“大娘”、“大姐”等。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这样的称谓通常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他们强调的是个体的意愿、自由、价值和创造性。在英语社会,人们没有复杂的等级观念,也没有名分上、职位上的区分,人们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所以对于中国人很普通的称呼“叔叔”,“阿姨”,“解放军叔叔”,“护士阿姨”等等,他们会感觉很困惑。在我们与英美人士交往中,注意不要对他们使用和汉语相同的称呼,即不应把母语的称呼原则用于目的语中,引起语用负迁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汉文化中推崇尊敬长者,长者为尊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汉语中,“老”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和聪明才智的代名词,它是一个敬称词。因此如果你认识的人比你年龄大,你可以称呼他为“老……”。称呼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为“老人家”是很普遍的。而在英语文化中,这一点是决然不同的。英美人士是不愿被看做“老”的,他们甚至讨厌这个用词。在英美文化中,“老”通常暗含的意思是废物和无用。在英美等国家,年龄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人们通常避免用“old”一词来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于是人们费尽心机借用其他委婉用词来表示“老年”、“老人”这一概念,如:the advanced in age,the mature,the longer living,seasoned man,of a certain age,no longer very young等等。

二、英汉语对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的不同认识

礼貌原则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 在1983年提出的,它指的是语言中的谦虚和尊敬的言语行为。谦虚准则是Leech的礼貌原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Leech认为,人们彼此间交谈,首先重视是否礼貌、得体;人们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主要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从汉朝就非常讲究礼俗,尊奉的是“礼多人不怪”。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准则,这些标准直接体现在他们的用词上,对词汇的使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汉语的词汇系统里,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是能够代表社会身份指示的一类重要词汇,其本身也是很复杂的。在交际情境中,汉语的说话者当他们在指交际同伴以及与这些交际同伴相关的人或事物时,他们通常会采用敬称词语;而当他们谈及自身或和他们相关的人或事时,通常会使用谦称词语。这样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在汉语中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这样的一些用词,说话人可以直接地(敬称词语)或间接地(谦称词语)表达对听话人的礼貌和尊重。

汉语中很多的敬称词语,可以分别由以下词头构词。比如:对于“高”,就有“高见、高就、高龄、高堂、高足”等;对于“贵”,就有“贵姓、贵国、贵恙、贵子、贵庚”等;对于“令”,就有“令爱/令媛/令千金、令郎/令公子、令亲、令尊、令堂、令兄”等;对于“尊”,就有“尊亲、尊府、尊驾、尊夫人”等等。而表谦称的词头也很多,如“敝”,就有“敝处、敝国、敝人、敝校、敝意”等;如“拙”,就有“拙笔、拙见、拙作”等;如“寒”,有“寒舍”;指自己,根据不同的身份和性别,可以有“在下、小人、小女、草民、奴才、奴婢、奴家”等等。汉语里称呼自己的家里人,也有很多谦称的用词,如“小儿、小女、内人,内子、犬子、拙夫、拙荆、贱内”等。上文中提到的表敬称的词头“老”这个字,也可以当做谦称词语的词头,如:“老朽、老夫、老汉、老衲、老身”等等。而在英语中,英语国家人士则非常强调真诚地、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掩盖什么或隐藏什么。

礼貌原则指导下的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差异所造成的,即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和东方群体取向之文化差異导致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与汉语比起来要少很多。汉语中这些词大量出现是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处于封建社会,这就要求人们在和年龄大的人或社会地位高的人讲话时使用敬称词语,否则就会被认为没礼貌。在称呼自己的时候使用谦称词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在汉语中,尤其是在书面语和正式的场合中,人们通常在称呼自己时采用谦称词语,而在称呼别人时使用敬称词语。为什么英语中这些词相对来说却比较少呢?这是因为西方人认可平等,他们强调个人的价值,他们乐于展示他们自己,并且注意培养个体的自信。

每一个国家,因为其生活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文化意识形成的结果,这个思维方式或多或少的反映出国家对待世界的文化心理。因此,民族的思维特点反映并象征着民族的文化特点,思维的不同是文化不同的重要的影响因素,语言及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语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难解难分,文化无所不在,人们的言语行为无不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夏征龙.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菊泉.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端午节的词语 篇4

比喻词语是通过比喻的造词方式孳生的词语。由于过多地涉及意义, 该类词语饱受质疑, 与其他造词方式造出的词语很难截然分开。需要正视的问题是, 比喻词语的结构和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 有时成为中文信息处理时的瓶颈。比如结构相同而意思不同的“白菜”和“木鱼”:“白菜”是“菜”而“木鱼”却不是“鱼”。

就意义而言, 比喻词语也有其特殊之处。比如, 古时许多动物的分类是非常精细的。像“马”可以分成非常细致的类:骊、骓、骢、骆、骠、骏、骁、验、骥、驳、骄、骐等。这表明当时人们已具有在牲畜的年龄、大小、体形、性别等方面的充足知识。动物比喻词语则通常取该类词语的类名作喻, 如:角马 (比喻事物失去本来面目) 、跃马 (策马飞奔。比喻富贵得志) 、筹马 (古代投壶记胜负的用具[1], 我们归纳成下面公式:

(1) 必要的语言规则知识

(2) 共享的背景假设

S相当于本体, P相当于喻体, R为通过喻体P想表达的实际意义。这是塞尔关于隐喻在句子中意义真值的公式。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比喻词。比如:

【木鱼】打击乐器, ……

由于文化背景差别 (语言规则知识当然也有差别) , 人们更愿意在默认的共时条件下探求P和R之间的意义关系并比较不同语言里比喻词语之间的不同, 借此彰显汉族文化和进行汉外对比的文章随处可见。不大在意分析本族语言内部比喻词语的历时变化———一般认为, 共同的文化隐喻真值R的P的意义的确大多传至后世, 同时也在缓慢发生变化, 其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可能无法准确理解比喻词初始表达意向, 或者理解出现偏差。因此, 从这个角度上说, 了解P的历时变化, 是探求隐喻真值R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 本文致力于阐述下面两个问题:

1. P古与P今的关系。

2. P范畴内联想特征的古今变化。

比喻词语内部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本文以动物比喻词语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语料来源有两个:一是《古代汉语词典》[2]中的比喻词语, 二是《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3]中的比喻词语。《古代汉语词典》收词范围主要是“古代以正统书面语言写作的有代表性的古籍, 其中又以先秦两汉的古籍为主。唐宋以后古白话作品中的词语、佛经中的特殊用语、诗词曲中特有意义的词语一般不收。”《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 它主要记录现行普通话词汇。现行普通话词汇中包含部分传承自上古的词汇, 这会导致比较时出现词语重叠现象。但两部词典的词条仍在词语数量和词语意义方面有很大差别, 从这个方面来考虑, 《古代汉语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动物比喻词语可以进行比较。

比喻词涉及到造词理据, 而部分词语由于年代久远, 其理据或出现讹误现象, 或已不可考。谨慎起见, 我们选择理据相对明晰的比喻词语。具体判断标准笔者另文已有阐述 (2009) 。

二、P古与P今——动物喻体的计量与比较分析

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 比喻词语喻体古今趋于一致是大多数人的直观认识。这是因为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具有相对稳定性。我们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些问题:喻体是否被后世全部传承?传承至后世的喻体其数量与比例是多少?古今喻体的使用频率是否一样?为此我们搜集了《古代汉语词典》中434条动物比喻词语 (其中涉及的动物有105种) 。《现代汉语词典》中776条动物比喻词语 (其中涉及的动物有100种) 。并对作为喻体的动物从种类、数量、使用频率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和比较。

1. 喻体的计量与比较

种类与数量:

我们把比喻词语中涉及的动物分成5类:禽鸟类、走兽类、昆虫类、水族类, 还有一类较特殊, 是传说中的动物 (龙、凤等) 。传说中的动物按功能本可以归入这四类之中, 考虑到它主要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非现实动物, 因此单独列出。

下面用表格列出比喻词语中应用动物数量比:

从表中可见, 在总数上, 古今动物喻体的数量相差不大。古今动物喻体种类比为:

古代:

走兽类>禽鸟类>昆虫类>传说中动物>水族类;

现代:

走兽类>禽鸟类>昆虫类>水族类>传说中动物。

前三种动物喻体的数量排序相同, 只有后两种顺序略有调整, 今天传说中的动物作为喻体的机会日益减少。

另外, 在古今205种动物喻体中, 有115条词中的动物古今都用作喻体, 有90条词中动物喻体古今不同。很多动物只出现在特定时期, 如“狮子”“豹”“象”“鳖”“蚯蚓”“蜻蜓”“螳螂”“鳄鱼”“猩猩”等都是上古没有出现的喻体, 而“蜉蝣”“青蚨”“蠖”“羯羠”“虮”“虱”等动物喻体今天也不再应用。动物喻体从比例上看, 56.1%古今相同, 43.9%古今不同。相同的动物喻体优势并不特别明显, 不同动物喻体的数量则相当可观。

频率:

我们对动物比喻词语的喻体使用频率做了整理, 排除类名“动物”“鸟”“虫”“鱼”, 古今应用频率最高的前十种动物是:

在古今应用频率最高的前10种动物中, 有6种动物:马、虎、龙、狗、牛、鸡古今相同并始终位居前列。除此外, “鹤”“雁”“凤”“鹄” (天鹅) 在古代使用频率较高, “猫”“羊”“鼠”“狼”今天使用频率较高。

综上所述, 假设动物喻体为P, 那么古代动物喻体P古和今天动物喻体P今呈下面关系:

图中阴影部分为古今动物喻体的相同点。这一部分面积较大, 表明动物喻体在种类、数量及使用频率方面古今相比同多于异。动物所承载的文化也伴随词语传承到后世, 继承是文化传递的主要特征。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P古与P今的差别并不在少数。大的类别如禽鸟类、走兽类、昆虫类、水族类、传说中的动物使用数量与比值大致相同, 但具体的动物种类则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 (在古今共205种作喻体的动物种类中, 相同的动物有115种, 不同的有90种) ;使用频率方面古今的同异比值为6:4, 古代在人们精神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吉祥动物“鹤”“雁”“凤”“鹄” (天鹅) 让位给今天生活中常见动物“猫”“羊”“鼠”“狼”。

2. 喻体古今继承的典型个例

作为文化稳定的例证, 水中动物是比较有趣的一类。如图:

如果把自然界的动物粗略分成鸟、兽、虫、鱼四类, 那么水中动物用作喻体时与其他类动物是有区别的:其他类动物用作喻体时大都为个体动物名称, 如上图加框的动物, 这些动物是“鸟”“兽”“虫”这样的“属”的下位“种”这一层次。但是水中动物大都用上位层次作喻体, 即泛指水中动物的“鱼”。如:池鱼 (1.隐喻受仕宦束缚而丧失自由者;2.隐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者) 、贯鱼 (穿成串的鱼。隐喻前后有秩序) 、鱼鳞 (军阵名, 意指像鱼麟一样相互接次) 、鱼目 (隐喻以假乱真;隐喻眼泪) 、赪尾 (隐喻忧劳) 、鱼贯、鱼丽 (古代车战的一种阵法, 似鱼之比附而行, 故名) 、曝鳃 (隐喻挫折、困顿) 、枯鱼 (干鱼。后用以隐喻人身处困境) 等等。只有少数时候会出现具体的鱼名, 如:鲸鲵 (隐喻凶恶的人;隐喻遭杀戮的人) 、涸鲋 (喻身陷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以及今天的“炒鱿鱼”。

隶属不同层次的喻体反映了人的认知范畴的自然离散性。即在人们的心目中, “鱼”和“狗”“马”“蜂”“蝶”等是并列分离的, 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不符合生物学需要, 但契合当地的文化心理。这种认知心理一直传递到今天, 现在, “鱼”仍常作喻体, 如从古代传承到今天的:鱼贯、池鱼、鱼目 (混珠) 等。其他《现汉》中出现的:鱼白、鱼龙混杂、鱼水、如鱼得水、鱼水情、鱼死网破、鱼尾纹、鱼游釜中、衣鱼 (昆虫) 、鱼雷等。

当然,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 方言中有许多以具体水中动物作为喻体的比喻词语, 如闽语中的:螺、蚶、虾、鲈、鳗、龟、蛏等等[5]。

三、动物喻体P范畴内联想特征的古今变化

比喻词语中的动物喻体在历时发展过程中有传承、有变化, 前者阐述者众, 后者谈者不多。较为重要并且通常被忽视的是普通动物喻体。一般认为它们在民族内部的心理印象始终如一。事实上, 随着时间的发展, 人们对于动物的心理态度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一旦稳定, 势必反作用于词语, 影响比喻词语的生成。那么, 怎样观察人们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呢?本文从比喻词中动物喻体突显的特征入手。动物自身具有多种属性, 如年龄、生活习性、牙齿、翅膀、外在形体、声音、颜色、动作等等。一般说来, 动物喻体范畴内典型、突出的特征更容易激发联想, 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时期突显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这反映了人们对于动物认知情感的变化。通过语料分析, 我们认为动物喻体范畴内的特征变化大致可分为突显特征增多、减少和变换三种情况。

1. 动物范畴内突显特征变化类型

A突显特征减少

古代汉语中以“虎”为喻体的比喻词, 突显出“虎”的多个特征, 如:

市虎、虎将———勇猛

虓阚———声音

虎穴———住地

虎变, 彪炳———斑纹

虎视———目光

虎步、虎踞———动作

虎口、虎吻、履尾———形状/部位

《现代汉语词典》除传承自古代的比喻词语, 新增加的如:

拦路虎、母老虎、纸老虎、老虎凳、虎狼、拉大旗做虎皮骑虎难下、虎口拔牙、捋虎须[7]将动物比喻词语喻体范畴内特征大致分成习性 (包括动物自身的习性和人们赋予的性质, 如龙的高贵) 、视觉形象 (如形状和部位) 、动作、声音、颜色五方面, 进行归纳统计。

在《古汉》434条动物比喻词语中, 排除典故造出的动物词语, 如“狐首” (为狐死首丘的简缩) ;相关的动物词语, 如“网漏吞舟”等, 剩下344条。在344条词语中, 人们创造比喻词语所关注的动物特点顺序依次是:

习性 (147条) >视觉形象 (122条) >动作 (60条) >声音 (8条) >色彩 (7条)

在《现汉》776条动物比喻词语中, 按上面标准排除典故造出的动物词语 (鹿死谁手) 及相关动物词语 (溜须拍马) , 剩下609词条。除去2条关于动物气味比喻词语, 其他关注点排列顺序依次为:

视觉形象 (328条) >习性 (145条) >动作 (109条) >色彩 (21条) >声音 (6条)

可以看到, “习性”在古代是造词取象的重点, 而“视觉形象”则是现代造词取象的重点。

动物喻体范畴内突显特征的变化实际体现了关注焦点的转移, 这有些类似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与背景”。“图形 (figure) 与背景 (ground) 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中感知突出的部分, 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图形/背景的区分有其心理基础。”[6]如果暂时忽略其他突显特征, 只比较动物喻体两大特征“习性”和“视觉形象”, 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今突显特征的转换, 如图:

黑色圆点表示突显特征, 灰色圆点表示退居其次的突显特征。如同图形/背景理论所揭示的一样, 图形与背景在一定的条件下催生了变化:古代人们与动物关系密切, 在与动物频繁的接触中, 感知到了动物“习性”这一突显特征, 它成为关注的焦点;今天, 城市化的生活使人与动物拉开了距离, 动物的习性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心, 人们更多感知到的是动物的外形特征, 即“视觉形象”。

这种图形/背景的转换条件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心理的变化, 最终促成人们感知图形的转换。

结语

上面我们分析了比喻词中的喻体尤其是内部特征的历时变化情况。喻体中所含意象是中国古典哲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以“象”为基础来感知世界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这种象在每一代人习得母语的过程中自然获得, 因此是一个社团稳定的基础。但并非一成不变。动物比喻词语喻体的传承与变化表明:一个民族选择的意象具有稳定性, 能够传承下去, 可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意象内的特征同时进行着缓慢地变化。这就使后世人对于古时的比喻词有时难以理解真正含义。因此, 探求喻体P的历时变化对于解码隐喻真值R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掌握隐喻真值R对于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则具有重要的作用。

要说明的是, 动物喻体的意象, 其内涵特征不仅仅存在于词中, 也存在于其他语言单位中, 如短语和句子。但是, 词作为固定在词汇系统中的语言单位, 已经获得全民认可, 具有稳固性, 出现在词中的动物喻体表现出来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时代的基本面貌。

参考文献

[1]John Searle, Intentional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6

[3]《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1998

[4]肖模艳《基于语料的比喻词构词规则研究》,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肖模艳《闽南方言隐喻词语研究》,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词语的锐度 篇5

也许是苦痛太庞大了,它逼迫作为个体的卡夫卡展开发问,世界的敞开也就从发问开始。在一篇文章中,卡夫卡曾将人生比喻为秋天落叶覆盖下的道路。永远是这样,道路未及打扫干净,又被新的落叶覆盖。恰如古老的寓言所述,巨石终将滚下山去,这是西绪福斯的命运,但必须推着一样东西上山,这也是西绪福斯的个人承担。所有的道路终将被落叶覆盖,这个绝望的结局并不一定打倒一切人,所以,对于卡夫卡来说,必须亮出语词,必须展开言说,这是他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承担。有过绝境体验的他,使用小说这一文体,有力地呈现出二十世纪人类的普遍困境。我想也正是因为不断的言说,才使本来的枯叶之上开始印现湿润的经脉(刘小枫语)。

醒着的人,不属于尘世中的幸福者,在世界的黑夜中沉沉睡去,他们起身、站立,在极端孤独的角落,使用思想、语言重新丈量身边的泡沫与现实。一个人与时间作战,他们可能会采取怀疑、反拨、叩问甚至颠覆的方式,直逼人类的荒凉。他们的对抗,不是源于对世界的厌恶,而是源于对存在的深爱,荷尔德林指出:谁曾想过那最深刻的,谁便爱那最现实的。他们的爱不会轻易说出,而是掩埋在文字的深处,等待后来者的拨开。如果以具体的个体作为考察向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他们可能是怀疑主义者、悲观论者、玩世的犬儒、流放的官员、在野的知识分子,以及四处飘泊的诗人等等,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身份、地位,但在时间的隧道里,却是排在一起的人,根须紧紧扎入大地,文辞在彼此的双手中传递。他们不是喋喋不休的聒噪者,舌头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器官,他们听从的是内心的声音,以最少的言辞,说出最重的真理。

当然,醒着的人也常常是焦灼的,因为“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一种痛苦是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了”。找到那些语词,让它们上岸,比完美的虚构和高耸的想象更重要。然而,众多语词掉落在泥淖里已有多日,不管自身亮度如何,皆混浊依然,如何打捞,或者清洗,这成为精神世界的重要难题。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海德格尔如是说,所以我想,在诗人手中,语言、语词不应该成为魔方,以不同的组合制造宏大的迷宫,语言的自足绝不等于精神个性的自足。诗人的任务应该是仔细地濯洗,抹去附着的灰尘、污秽、权力,过滤多余的杂质并使其澄明,回到太初有词的形态之中,即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中陈述的那样:沿着我们不曾走过的道路/通往那扇我们不曾打开的门/ 。由此出发,我对当下诗歌中

普遍存在的“诗到语言为止”的状况保持极大的怀疑,我觉得把诗歌扔到语言之山,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一座没有濯洗过的语言之山,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藏着我们不自知的污泥,这污泥,毫无疑问会稀释掉诗性。我想,诗人的工作不应该是增加语词,将诗歌之山越垒越高,而应该是设法降低高度,回到日常中去,敬畏地也是审慎地漂洗语词,使之变得朴素,如此这般重新打捞到诗歌中来,以照亮灰色的现实。我相信最朴素的语言,是对外在世界的直觉指示,在那里,词语与词语的关系,其实就是物理世界诸事物关系的简洁再现,词语的气味,就是物理世界的味道,两者重叠以至于融合为一。这会让我们想起语言诞生,命名之初的神奇时刻,词语的阵阵雷声一下让世界清晰开来,铺张在人们面前。维特根斯坦说过“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经过剥离、清洗、气味还原的语言、语词,一旦与人遭遇,就会激发起我们最直接的情感本性。而诗性的语言,其实就是语言、语词本来的样子,大地就是大地,天空就是天空,既没有“忧伤的大地”,也没有“绝望的天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某些诗人个体的张狂,弥合不了现代世界的深刻分裂,也不可能对身边的物理世界作出准确指认。

而诗性的语言,既是朴素的,也是锐利的。锐利的语词可以直指世界的伤口,其实,语词本身是柔和的,之所以锐利,是因为内心清醒的诗人,他的胸口堆放庞大的苦痛,必须找到个体突围的豁口,让语词锐利起来,构成打开豁口的力量之源。要相信,每一个语词都是一把斧头,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用力过度,需要做到的是举重若轻,在恰当的时刻,使用恰当的斧头,仅此而已。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河南诗人夏汉,早已过了不惑的年岁。这位蜷伏于黄淮平原深处的诗人,追慕乡人也是伟大先贤的庄子之精神风度,始终保持一种对世界、对现实地警醒与感知力度,通过诗歌的形式,不断向庞大的现实发问,将拥挤的泡沫挤出,以隐喻的手段暗示那普遍残缺的存在。在其诗作中,我没有读到太多关于情绪缠绕、忧伤记忆等窄小个体的记录,诗人也没有痴迷于语言迷宫的制造,而是以有力的沉思,使语言回转朴素的枝头,从而照亮现实与记忆。如果加以总括的话,夏汉的作品有两点突出之处给予我们以启示,即:一方面是将追问日常现实作为基本的存在视域;另一方面,保持词语的锐度,由此出发,实现语言自觉与主体自觉的契合。

先来说说第一方面。“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勇于向现实发问,既是一种对历史的主动承担,也是对个体所属文化的承担,这承担背后,内蕴的就是一个作家应有的人文关怀。新诗以降,传统断裂,但“缘事而发”的精神还在连绵,比如穆旦在文革后期的地下诗歌写作即为其例,在庞大体制和疯狂现实的逼视下,诗人穆旦并没有放弃发问的权利。朦胧诗之后,社会文化范式进入转型期,大众文化兴起背景下,文学尤其是诗歌迅速边缘化,远离公众视野的诗歌写作,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个体化书写,成为普遍现实。诗歌与现实之间的精神维系越来越孱弱,即使是一些书写现实的诗作,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浮掠,比如汶川地震后的相关诗歌,其中大量作品皆是为文而造情的结果,还有一些针对大型公共事件的写作,如奥运举办、南方雪灾、上海世博等,有着明显的“遵命文学”的痕迹。零年代以来,无论是口语化写作,还是身体写作,所包含的词语的过度迷恋,封闭的游戏环境,皆指向一个结果,即所指与能指间的脱落。与之不同的是,夏汉是少有的清醒者,在其诗作中,中原小城的欲望、权力符码、社会伦常的常数与变数,皆通过与之相关的意象,得以准确呈现。这些意象包括日常的聒噪、夏日的会议、密谋状态下的手机短信、当权的行政者、墓园以及繁茂的官场规则等等。且看《会场》这首诗:上午,我应邀来到会场,看/那里又在演什么鬼把戏—/果然,刮来谎言的沙尘暴/与会场升腾的烟雾媾和早产的痴呆儿吵醒了继父/要挟一场酸雨供给他大补丸/“我要你,一天熬一副。”/“噢,你要熬我的鹌鹑?”

nlc202309020806

我行走于骡马市经纪人行列/听他们嬉笑怒骂,看袖口/以内那个看不见的虚伪交易/“喔,你狠!后会有期!”

众多水妖玩弄小涡轮/在死海掀几个黑色的波浪/忽然,一条鲨鱼跃起/“你们兴风,我怎做浪?”

我从噩梦惊醒,看会场/异常:人人抹一脸黄蜡

油/此刻我对着空气吹水泡/祈求它来清洗我多垢的耳根……

诗歌的开头,会场的双重污染情景直截从手中亮出。一方面是空话、大话,这是会场的精神生态;另一方面,由香烟缭起的烟雾对每一个与会者形成的现实污染又是那么地显眼。诗人出自生态学的独特观察,剥离了“严肃”会场的假象,使之回到冷峻的日常现实之中。接着三段,诗人以隐喻的手法,反讽会场上人群间的彼此争斗,虚与委蛇之间,是暗藏的心机。所谓的话语的多元,最终会被一元化的话语吞噬,这里面隐含着权力的梯形分配。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布鲁克林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隐喻在现当代诗人手中已脱离作为手段的功能,成为诗歌的本体。在夏汉的其他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隐喻的真实,在这里,隐喻作为手段和本体,交相重叠,抵达宽阔的现实。诗歌的最后,诗人内心的发问开始到场,面对脸抹黄油的他人,“我”吹着无形的水泡,以奇怪的举动对抗会场的覆盖与袭击。这是保存本我的深刻努力,一个敢于向现实发问的人,应该既是一个置入现场者,更应该是个旁观者。内心的清醒,使诗人与现实之间形成紧迫的张力,这张力通过隐喻可以直达读者的眼前。

夏汉另外部分的写作,呈现出指向内心、指向精神自我的形态。词语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得以松开,但语词的锐度依然。这样的锐度不是由语词的颜色而来,而是语言自觉所种下的种子。而语言的自觉,绝非技巧可以达到,需要主体精神自觉的支撑。关于存在的指认、自省,关于自我与外部世界的深刻关系,关于被遮蔽的精神事实,涵盖了夏汉针对个体写作的主题。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也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换言之,个体化是理性化的必然内涵。在前现代的经验文化模式下,绝大多数个体是按照经验、常识、习俗、惯例而自发地生存。只有当个体超越纯粹的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的视域,同科学、技术、理性的自觉的精神再生产或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时,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断裂才实质性地发生,现代意义上的人才真正产生。在这种意义上,福柯关于人和主体的论述有一定的道理,即“人”是现代时期推论出来的产物,是一个理性构造。

在一首题为《远离》的作品中,作者写道:我突然想远离人群,走回我自己/因为在众人的脸上有我的脸/在众人的笑里有我的笑/在众人的哭里,我看见我的眼泪……/。在这里,人群既是自我的一面镜子,又是自我的一个部分。这是一段关于自我存在的沉思和表述,“我”被确立于“他们”之中。紧接着诗人又写下了如此句子:人世间,一切都有我在/我想走近一棵树,在那里看森林/我喜欢一只鸟的啁啾,在那里/聆听最孤傲的歌唱/。这一段,诗人思考的是如何从“他们”中找寻“我”的问题,从“鸟”或者他者身上,看到了“自我”的确立。读这首诗歌,很容易让人想到佛教思想中关于肉体不灭、精神永在的表达。“我”不会变化,只是会转化成其他形式。也容易让人想到庄子“齐物论”的想法。实际上,夏汉的这首作品中,既不是对佛教思想的回应,也非对自己仰慕的庄子的“敬礼”,准确地讲,这首作品是对胡塞尔“互为主体的世界”的很好注脚。因为在胡塞尔看来,审美主体与对象间,都具备感知和经验的能力,彼此之间不是启蒙哲学以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种“主体间性”,即他所讲到的“他人在我之中被构造为他人”(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后来,哈贝马斯进一步发展了“主体间性”的概念,这是哲学上关于“人”的精神属性的最新的认识,而夏汉的诗作,由独立自省的品质,也走向了如此深远之地,这在当代诗人群体中是罕见的,也是极为难得的。

当然,夏汉的语言自觉还在行进的路途之上。在有些作品中,因为过于注重词语的锐度,而放弃了语词的沉静,使诗歌沉思的品格难以像草地那样铺展,词语的湍流而下,也带来了些许的杂草,这样以来,就会形成创作的起伏。我想,这应该是诗人以后的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海德格尔指出:真正的诗人是为人类寻找生存尺度的人。今天的现实里,肉体与精神,个体与世界,存在与现实,它们之间的对立让醒着的人深深忧虑,从中架设沟通的桥梁,绝非易事。对于从事精神书写的人们来说,当下的任务也许就是:迎面而上,并作出真实指认。

理解词语的方法 篇6

一、分解字义理解:有些词语的意思就是单字字意的组合,可采用分解字义的办法来理解。如“余晖”就是余留或剩下的光亮。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最常用的方法。因为某些词离开了课文,它的意思就不同了,这就是汉语词汇一词多义的特点。如:“沉郁”字典中的意思是“低沉郁闷”,而在这篇课文中是指“爬山虎的颜色很绿很浓”的意思。

三、比较辨析理解:本文中有一组近义词,是“映入”和“扑入”。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都是看的意思,为什么第一处用“映入”第二处用“扑入”呢?我们应比较着读这两个词所在的语句,感受作者所处的环境不同,看的事物不同,不同的事物呈现在作者眼前,作者的感受也不同。

四、结合表演理解:“表演”的内涵比“动作”更丰富,有时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也能传达出对词语的理解与否。如在理解“融洽”这个词时,先读一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再想象一下当时叶老先生与肖复兴交谈时的情景。

五、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 “燥热”这个词,大部分同学都知道与热有关系,那到底多热呢?人们的心情怎样?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到了燥热?

六、换词理解:“换词”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也属言语解释的范畴,但它又具有其特殊性,如此文中的“删掉”一词的理解,只要给它换个词,也就是换个说法——“去掉”、“删除”就行了。

七、结字源字义理解:如“删除”这个词中的“删”字就可以给学生讲关于“删”字起源。学生自然会明白“删除”的意思。

八、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在理解“春风拂面”这个词时,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春天轻轻柔柔的风吹到脸上时的感觉,再想象叶老先生给“我”认真修改作文时,“我”的感受。

九、借助图片理解:在理解“余晖”这个词语时,也可以看一看“余晖”的图片,便会有直观的感受。而且,看到图片后你就会都发出“我见过”“这不就是黄昏的时候吗,太阳快落出了!”“这是夕阳”等感叹了。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努力寻求我们的最佳结合点,通过自主学习来理解词语,追求词语理解的有效、高效。

我的词语教学 篇7

一、识字红绿灯

学字词, 首先要教学生会写。错别字连篇的文章, 看了就倒胃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字形, 我给孩子们介绍了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多湖辉的方法:在他打开字典找生字的时候, 首先用红笔在所查生字的下面画一道横线。如果下次再遇到这个生字, 自己还是记不起来, 又会翻开字典, 在这个字下面再画一道横线, 如此反复, 直到对这个生字不再陌生为止。通过这种方法, 他记住了大量的生字。对于学生而言, 不妨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把不同难度的生字用“红绿灯”来表示:如果在一个生字的下面我们画了三道横线之后才掌握, 那么, 这个字就是学习中的“黄灯”, 需要通过多看或者多写来重点掌握;如果画了一道横线就掌握了, 那么, 这个字就是学习中的“绿灯”, 可以直接通过;超过三道横线的则是学习中的“红灯”, 需要通过反复默写, 通过对生词组词造句强化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 带给孩子们更多识字、记字的信心。在他们的作文中, 错别字越来越少。

二、解词多手段

根据具体情况, 结合学生学情, 多种手段理解词语, 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正确地理解词语, 掌握词语意思, 不至于乱用而闹出笑话。以《美丽的南沙群岛》为例:《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 生字新词颇多, 要理解很不容易。每个词语都是单一的“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总结”, 如此三部曲, 循环往复, 学生一定厌烦。怎样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本课的词语呢?我做了以下努力, 觉得效果还不错。

(一) 查找词典

通过查词典理解词语, 直截了当, 方便易行。例如:

储量:储藏的数量。

(二) 查加点字

有些词, 只有其中一个字或两个字不理解, 查找字典, 懂得了其中的一两个字的字义, 整个词都弄懂了。例如:

用之不竭:竭, 尽;用不完。形容极多。

星罗棋布:罗, 散布;布;分散到各处。形容像星星或棋子那样分散在各处。

(三) 拆字理解

词语中每个词素都已学过, 先一个字一个字地理解, 然后, 综合起来, 就是这个词的意思。例如:

难以计数——难, 很难;以, 来;计, 计算;数, 数数。很难来进行计算、数数, 形容数量极多。

(四) 联系上下文

有些词, 根据课文内容, 就可以大致理解意思。例如:

魅力:结合前文讲到的“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 以及下文的“旅游胜地”, 便可知“魅力”的意思:吸引人的力量。

(五) 想象理解

有些词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想象, 能理解得更加透彻。例如:

“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 这里的“五彩缤纷”换成“五颜六色”合适吗?显然, 五颜六色只能呈现静态的美。而五彩缤纷, 则把龙虾的穿梭、燕鱼的飞跃、海龟的漫游等动态美表现出来, 让人感受到海洋生物活动时纷繁、杂乱得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美。

(六) 联系生活

有些词语, 词典上有很多繁复的解释, 孩子们看了也不一定懂。不如到生活中找个实物, 或找个图片, 一看就懂。

例如:

蓝玉、翡翠、璧

一朵花, 一簇花, 一簇簇花;

一团花, 一团团花

三、学用自觉化

学当然是为了能用。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品质, 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读写结合, 就成了课堂关注的重点之一。以练习2“处处留心”中关于颜色的教学为例。这种训练,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 真的很有必要,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色彩, 说话、作文中, 加入丰富的色彩, 一定更加生动, 富有情趣。

完成这个练习, 经历了三个步骤:

1.明辨

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色彩对于文章表达的重要意义呢?比较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太阳给月亮写信, 铺开天空湛蓝 (蓝色) 的信笺, 用金灿灿 (金色) 的阳光, 写下温暖的问候。飘飞的云彩, 是问候开出的花朵;月亮给太阳写信, 铺开天空墨黑 (黑色) 的信笺, 用银亮亮 (银色) 的月光, 写下轻柔的问候。闪烁的星星, 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通过比较, 孩子们很快就能分辨出文中的词远比括号中的词生动:

湛蓝:写出了蓝得深透的天空, 洁净纯粹, 如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般。

墨黑:写出了天空黑得浓郁、润泽。

金灿灿、银亮亮:一方面分别写出了太阳和月亮的颜色特征, 另一方面写出了阳光和月光闪亮、可爱的特点。

以上词语, 不仅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特点, 还把事物本身所蕴含的色泽美传神地表达了出来。可见, 话说颜色有讲究。

2.活用

既然大家对颜色如此感兴趣, 就把前两天写的作文修改一下, 给作文染上色彩, 让你的文笔更加生动起来。我刚说完, 就有孩子举起手说:“有些米粒站在碗边沿, 我拿起银闪闪的金丝球, 用力擦起来。”另一个孩子说:“打开水龙头, 白哗哗的水像小瀑布一样直泻下来。”还有的孩子说:“碗洗好了, 白而发亮的碗, 都照得出我的人影了, 我似乎看到了一张笑盈盈的脸……”

当作文有了色彩, 立即生动起来了!

学以致用, 让孩子们感受到用好表示颜色的词对于句子和文章的意义有多么重要。

记住字形——理解词意——活学活用, 长期熏陶, 逐渐成为自觉行动, 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写作, 不仅不难, 而且很有意思。表达是轻松的, 学习是快乐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那就让孩子在词语学习和词语运用中享受表达的快乐、成功的愉悦吧!苟能如此, 夫复何求?

摘要:词语, 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元素, 是文章的细胞。细胞的质量, 直接决定着文章的好坏。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 学好词语, 显得尤其重要。

论词语锤炼的要求 篇8

词语具有一定的语音和语义。据此词语的锤炼, 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声音锤炼和意义锤炼。而现今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多从词的意义, 即语义上着手, 所以本文所探讨的“词语的锤炼”, 就是根据词的语义来进行最佳的选择。基于此, 本文所说的“词语的锤炼”就是指根据语义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之上, 再通过选择与锤炼词语, 使选词准确、鲜明、生动, 使表达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含蓄深厚。通俗地说, 词语锤炼就是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 而且要求词语用得好。

从语义角度进行词语锤炼, 主要有以下四个不同程度的要求。

一、观察细致

这是一个首要的、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无论进行写作与否,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需要这种能力, 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有了对人和事物的细致、深刻的观察, 才能见微知著, 才能发现其中最有特征的东西。当想要用语言去表达时, 才能筛选出最妥贴的词语, 给以集中突出的表现。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典故, 即“王安石、苏东坡的菊花风波”, 就能很好地说明观察细致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据说, 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日, 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 被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时, 看到一首题为《咏菊》没有完稿的诗稿, 上写有“西风昨夜过园林, 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他认出这是丞相的笔迹, 但却心生疑惑, 因为据他看来, 黄花即菊花, 此花开于深秋, 敢与秋霜鏖战, 最能耐寒、耐久, 即使焦干枯烂, 并不落瓣, 所以“吹落黄花满地金”诗句, 是不符合事理的。这么一想, 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 便举笔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 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以后, 他又觉不妥, 便不待晤面地走了。后来, 朝廷在丞相王安石推荐下, 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在上任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 连日大风。一日, 苏东坡约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 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 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陈季常见而生疑, 苏东坡便坦言去年在丞相府上轻率续稿一事, 并言:“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迁到黄州, 原来是使我看菊花的。”

这个典故表现了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对于选择词语的重要性。苏东坡之所以错, 就在于他对菊花有着一般性的观察, 只能得出一般性的认识。而王安石之所以能正确, 就在于他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认识上, 以细致的观察来发现事物的特殊性, 在描绘事物时, 才能不有悖于事理, 才能够选用符合事物规律性和特征的词语, 来集中突出地表现。可见观察仔细是锤炼词语的首要立足之本。

二、准确缜密

用词准确必然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细致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它也是修辞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准确, 就是选用的词语要确切, 分寸要合适, 轻重要恰当, 做到表意精确缜密。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说过:“我们所要表现的东西, 这里只有唯一的字眼可以表现它, 说明它的动作只有唯一的动词, 限制它的性质的只有唯一的形容词。”这里福楼拜都强调了用词的“唯一”, 即我们说的“准确缜密”。当然, 词语和人一样, 各有长短, 各有用处, 应该人尽其材, 词尽其用, 关键在于说话作文的人是否能够根据对象、环境和事实来选用最准确、贴切的词语, 使不同的词语各得其所。

总之, 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中, 应该本着以表现人或事物的词只有一个是最准确、最妥帖的为原则, 才能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力求更好地进行词语的斟酌锤炼。

例:鲁迅作品《孔乙已》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描写。

“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一段是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买酒付钱时的一段情景描写。“九文大钱”可以用“交出”、“付出”、“拿出”等动词来表现, 而鲁迅先生用了“排出”这个动词。我们如果结合孔乙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他本人的性格特征, 可以看出这个“排出”用得准确、精彩。

首先, 古制铜钱这个“孔方兄”本身样式的特点, 是可将铜钱一个接一个地按次序像排队一样在从手里数出的, 可以说“排出”用得非常直观、形象化。

其次, 透过“排出”一词可以验证和推测出有关孔乙己更多的信息。

一是这九文大钱来之不易, 他不舍得一下子拿出付钱, 鲁迅先生就用了表示动作慢的这个“排”字, 来表现孔乙己煞有介事的神情。

二是大钱少, 如果多的话, 孔乙己根本没必要一个个排出钱, 而会一把就数出来, 这就可以推测出他当时的生活境况并不好。

三是这个“排”字也写出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知识分子的迂腐和拘谨, 但是又让人感觉到他的善良和朴实。因为他即使钱少, 也不赊钱买酒喝。

从以上分析中, 的确可以看出只有这个“排出”一词既准确又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神情。

以上是我们对既定的文本进行的分析, 体会鲁迅先生用笔的准确、精彩。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鲁迅先生用词如此准确、妥帖的原因, 这就涉及词语锤炼的要求了。正是由于对生活当中这类孔乙己式的知识分子的细致观察, 了解深刻, 掌握其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 在表现他们时, 鲁迅先生才能在繁多的动词当中, 经过对词语的筛选、锤炼, 得到一个最准确的词来给以有力的表达。

三、生动形象

所谓生动, 就是具体形象, 新鲜活泼, 能感染人。生动是以准确为前提的, 是词语锤炼的更高要求。作为词语锤炼的更高要求, 要想达到, 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注意的是, 在词语的运用中不能撇开, 片面地去追求生动, 生动也不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艺术辞藻, 那样反而收不到生动的效果, 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生动应该是创新地运用词语, 力求形象、具体、深刻, 使之出现新的意境、新的情趣和新的色调, 从而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笑时, 并不只是描写单一人物的笑, 他更注重群笑形象的塑造, 而且塑造得非常生动形象, 极富感染力。如第四十回中, 凤姐、鸳鸯一手导演, 让刘姥姥装猪逗乐, 通过刘姥姥“老刘, 老刘, 食量大似牛, 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的这一席话和她“鼓腮不语”的神情, 使众人发笑, 从而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各具情态的“群笑图”。在“群笑图”中的史湘云, 曹雪芹用了一个“撑”字。史大姑娘一向大说大笑, 大大咧咧地, 所以这个“撑”字很能表现出史湘云豪爽、豁达, 较为超脱, 颇有名士风度的女孩子形象。在表现林黛玉的笑时, 作者用了“岔”字, 使得其弱不禁风的体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而描写贾宝玉这个人物时, 作者用了一个“滚”字, 这字就生动地表现了贾宝玉撒娇的神态, 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他受到贾母的宠爱。此外, 对于作为贾府的实权派王夫人, 曹雪芹选用了“指”字, 这个“指”字突出地表现了王夫人封建家长制的威严。王夫人是“金陵王”的女儿, 她年势已高, 就把大权交给自己的侄女王熙凤, 但一些大事凤姐仍需向她请示汇报。对于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 作者用的是“撑”字。薛姨妈是一个笑不露齿的贵夫人, 她都“撑”不住了, “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更加衬托出刘姥姥滑稽的话语和神态来。文中接下来用一个“合”字, 生动地表现了探春和迎春姐妹俩亲昵地坐在一起时的笑姿。曹雪芹描写四小姐惜春时, 用的是“离”字, 这个“离”字形象地表现出惜春年龄小, 活泼好动的性格。细细品味文中的“鼓”、“撑”、“岔”、“滚”、“指”、“撑”、“合”、“离”这八个字, 真可谓历历如绘, 栩栩如生, 传神摹影, 淋漓尽致, 精彩至极。不仅各种笑姿被形容殆尽, 而且每人的笑都是那样贴切地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由此可见, 用词“生动形象”能使人读后有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之感, 因而“生动形象”这个作为词语锤炼的更高要求是我们运用语言的更高境界。

四、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就是简练, 也即运用词语力求简洁, 做到词语少而含意多, 用最少的词语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是词语锤炼的更高境界。言简意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选用的词语要有丰富的含义, 要有弦外之音, 以少胜多;二是尽量删去可有可无的词语和重复词语。郑板桥画竹时有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 标新立异二月花。”所以他画的就是闻名于世的瘦竹。

如茅盾的小说《春蚕》中的一句:“那时, 他家正在‘发’, 他的父亲像一头牛似的, 什么都懂得, 什么都做得……”一个“发”字就使人想到发达、发家、发迹、发展、发扬广大等之意, 耐人寻味。在描绘客观事物或表达主观情感时, 选词越简练, 可能会造成语义上的模糊性, 但同时这种模糊性则也会带来意义上的准确性,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选词越模糊则越准确, 比如上述分析的一“发”字, 茅盾先生并未明确, 实为有意为之, 使得言简而意丰, 极大地增强了表现力。另外要做到选词的简炼, 还要适当使用成语, 这自然与成语本身的寓意丰富性和其言简意赅的特性有关, 这也在我们平时的运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以上就是锤炼词语时不同程度的四个要求。词语的锤炼正是通过反复推敲, 选取一个最恰当的词, 使词语用得对, 又用得好。实质上, 把词用得既对又好,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我们长期锻炼、反复推敲才能实现。因此, 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就能够达到词语锤炼的要求, 就能够更好地说话与作文。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7.

[2]宋庆山主编.应用汉语.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8.

上一篇:给妈妈一个惊喜作文400字下一篇:面试即兴演讲稿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