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2024-07-18

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精选16篇)

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

年末将至,跟着老爸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今年将这在这里过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

我没来几天,清扫老屋,整理房间,摆弄桌椅都一一到位了,但显得有些没意思。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哗,散落在山间的农户显得格外的安静,刚开始还找不到过年的气氛。

“冬冬嚓,冬冬嚓……”我隐隐约约听到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循着声音找去,在如牛背的山脊上,十几号人着装各异,吹的吹,打的打,但更让我感觉到特别的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三个人——一个似船夫的老大爷,拿着一把木桨,头扎花巾,不时在做着划船状;中间的一个人手提莲花船置身其中,身穿花袄,浓妆,怪吓人的,随着前面的划桨人“随波荡漾”;最后一个人就更“搞笑”了,黑袄、头卡、白脸,手持蒲伞,最让人有趣的是耳朵间的那朵独鲜花,嘴角那颗大黑痣,关键的是随着“冬冬嚓”扭起了秧歌,再加上后面跟着一群又敲又打的老乡,好不热闹啊!我一边看着一边跟着大部队走着,穿过小桥,走进东村,来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锣鼓声、鞭炮声,小孩子们嬉笑声,不时升上一阵阵青烟,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一天下来,我也不知道我跑了多少个村,也不知道来回看了多少遍,就是觉得看不过瘾。回来的路上还不时哼哼“彩莲船哪,哟哟,两头尖哪,呀嗬嗨,妹坐中间,呀儿哟,帅哥牵哪,划着。哟哟,呀嗬嗨”。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告诉我这个叫“采莲船”,是我们湖北传统的民俗舞蹈。传说中观音娘娘坐船筹款修桥铺路,后人为了纪念观音娘娘的善举,就通过采莲船表演来表示赞颂,在春节期间,撑起采莲船为每家每户拜年、送上祝福。

后来的几天里,我天天坐在山脊边等着采莲船来,和他们一起给村民们送祝福。你别不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也做了一回划桨人,学着划船的样子,还知道那个桨是纸糊的呢。

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2

“写一写家乡的景物”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习作一。通过引导学习,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 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 在口语交流的基础上, 拓展交流, 赏析评议, 学会描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

2.通过范例引领,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3.通过观看图片, 写出家乡的某一处景物, 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4.通过赏析评价, 培养修改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 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把家乡的美景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格尔木市的美景照片。

五、指导习作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情境渲染: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配合课件:祖国各地美丽风光图片。提出要求:班级准备举办一次“慧眼看家乡”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请大家积极参加, 一展才华。

(二) 活动回现, 拓展交流

激趣谈话:同学们, 格尔木市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我市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呢?你们平时出去玩或上下学途中, 都看到过哪些美丽的景色或某一处景物呢?

活动交流:请把你最喜欢的照片拿出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体验, 相互启发, 拓宽思路, 同时培养实践操作和自主活动能力。]

(三) 资源共享, 交流评议

播放我市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物, 要求学生边看, 边交流, 想想: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后交流小结, 重点指导抓住景物特点,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 丰富学生见闻, 指导观察方法, 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四) 精心选材, 构思立意

1.按一定顺序说说自己家乡的一处美丽风景。只要是你认为美的地方都可以, 比如家乡的山, 水、桥、路、花草、树木、果园、田野、街道、广场、路灯、雕塑……

课堂活动:想一想自己的家乡哪个地方最吸引你?

(要求: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别人讲, 可以补充, 可以提问题;说的同学声音要洪亮, 并耐心解答同学的提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掘家乡美景, 选材构思, 先说后写, 降低习作难度。]

(五) 赏析例文, 指导写法

1.赏析例文《家乡的湖》 (见参考书) , 讨论交流, 感悟写法:文章生动具体, 抓住湖是静的、软的、活的三个特点写出湖的美丽与温柔, 层次清楚, 观察有序, 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回忆单元课文《荷花》《珍珠泉》等, 归纳总结, 学习写法, 从中借鉴写作方法, 使学生的读写结合起来。

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方法有:

(1)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学会从多个角度和用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描写景物, 即使是同一样景物, 早、中、晚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 远、近、左、右, 所得到的印象也不尽相同。

(2) 观察要有序。要使习作写得层次清楚, 有理有序, 我们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景物按观察的顺序, 抓住特点写出来, 并且要把主要部分写具体些, 就会是一处谁看了都会喜欢的好风景。写家乡的景物, 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景物, 按一定的顺序写。

写景的顺序一般以观察顺序和游览顺序为序:

可以按季节顺序写家乡四季不同的美景;可以按空间顺序写出游览某处景地的景色等等。只要是按一定顺序把观察的景物合理写出来, 美景自然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要求:内容要具体, 语言要生动。

[设计意图:范例引路, 单元整合, 写法指导, 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习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 行笔成文, 相机辅导1.同学们, 我们家乡的景物是如此美丽,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细细地描绘吧!可以写我们的第二故乡—青海, 题目自拟, 如《家乡的……》《我爱家乡的……》等。

2.学生自由习作。 (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我手写我心。关注每一位学生, 尊重个性发展, 尤其要给后进生更多的帮助与指导, 鼓励大胆习作。]

(七) 评议修改, 点评佳作

自我修改、同桌互评、小组赏评、全班点评、再次认真修改。

[设计意图: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至关重要。]

(八) 习作小结, 期待提高

交流习作收获或好的建议, 以完善今后的习作活动。鼓励学生善于观察,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勇于思考,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和灵感。

家乡的端午节 篇3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村子里,这里水多、田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每逢端午节要来临,宁静的芦苇塘里就会变得热闹起来。人们三三两两地到芦苇塘里摘粽叶、拔菖蒲、割艾草,歌声、笑声响成一片。我的奶奶自然也在摘粽叶的队伍中。粽叶摘好后,人们都会回家把粽叶用开水焯一下,然后晾在绳子上,为包粽子做好准备。

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吗?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楚国才子屈原受到权贵的排挤,觉得报国无门,于是就投入汨罗江自尽。人們怕鱼儿吃掉他的尸体,就把粽子投入江中,以裹鱼腹。为了祭祀怀念爱国诗人屈原,从此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就流传开来了。

端午节这一天,最快乐的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了。我早上会早早起来,吃粽子,粘白糖,鸡蛋两口吃光光,然后再拿两个鸡蛋放在妈妈用彩线给我编的“蛋兜”里,一路上哼着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往学校奔去。咦,带鸡蛋去学校干什么呀?原来,在我们这儿,小孩子们有一个“斗蛋”的习俗呢。将鸡蛋两两相撞,看谁的蛋厉害,能把对方的蛋撞破。败了就吃掉,赢了继续找人斗。整个课间,学校里到处是孩子们斗蛋的场面,其乐无穷呀!

中午的美味就不必介绍了,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上了“五红”,真是大饱口福!

盼着今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

江苏省兴化市边城学校春芽文学社

简评:

在孩童的眼里,节日的享受其实就是吃喝玩乐这么简单。而小作者还能因此联想到相关典故,不容易了。因为有了快乐的记忆,所以多了幸福的期盼。如果同学们都带着愉悦的心态去审视家乡的风俗人情,一定也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指导教师:谢兰粉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4

在端午节的前几天,人们便结伴到野地里,采撷最好的艾草,回到家编成艾辫子。在节日的头天夜晚,用火点着在院里燃烧,据说它可以驱邪辟妖。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法术不得而知。反正在这天夜晚,家家都是青烟缭绕,村子里处处有艾草香。家家户户的门框上,这天也都挂几枝艾草,有的还用红布条拴上,这有什么说法,我从未听大人们讲过,可能也是驱凶化吉吧。

母亲很重视这个节日,她总是天不亮就起来,用一盆清水泡几枝艾草,让我们起床后用它洗眼睛,说是一年下来就不会得眼病。然后端来两盆粽子,让我们一样样地尝,粽子的馅总有好几种,这两盆也是分为凉热的,谁愿意吃什么样的都行。平日对孩子管教再严的父母,在节日里也要放松些,尽量让孩子们高兴,孩子们也就放开肚子吃。

端午节做荷包,是故乡的风俗。年轻女人们,找来各色的丝线,在布上绣着花样,然后缝成小巧的荷包。荷包的样子有多种,常见的还是心形的,再有就是八角形的,不管是什么花样的,荷包里边装的.都是艾草和各种香料。

家乡的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今年的端午这天节,我们全家人一起抢着吃妈妈刚刚包好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咬了一口,说:“哇!妈妈包的粽子可真好吃啊!”妈妈笑着说:“你这一个小馋鬼!粽子呀,有三角形、菱形、方形、柱形……可真是样式繁多。如果按照馅料来分,可分为猪肉粽,黄豆粽,蜜枣粽,蛋黄粽等,味道各不相同。”我俏皮地说:“还是妈妈做的最好吃。”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个。香喷喷的,里面的肉馅更是鲜嫩。吃了一口还想再咬一口。

我们一家人吃好粽子后,又开车赶去观看赛龙舟。

到那时,岸上的观众已是人山人海。河上的龙舟活灵活现,两侧做工十分精美。赛龙舟的叔叔们,穿着红背心,头上用手巾盘着英雄结。他们可谓信心满满,蓄势待发。一声枪响后,各位叔叔们用力划着龙舟,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非一般地前进。刚开始,旗鼓相当,不分上下,最后红色的龙舟胜利了,红色龙舟上的人们欢呼起来,我们也欢呼起来。

家乡的节日-端午节作文 篇6

家乡的节日――端午节

家乡的节日――端午节 家乡的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我路过菜市场的时候,我看见有卖粽子叶的,我就问:“爸爸,是不是端午节要到了呀?”

爸爸说:“是啊!”

过了几天优秀作文 ,我来到了姥姥家,一进门,我就看见姥姥正在包粽子,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粽子是我的最爱。我来到姥姥跟前,只见姥姥用手拿起翠绿的粽叶,先把它卷成筒形,并留一个口,再从口中放入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再一折,然后,再用线一缠,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在姥姥手中诞生了。不一会儿,姥姥包够了一锅粽子,姥姥就把粽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把锅放在煤气灶上,打开火。不一会儿,清香的粽子味就飘满了整个屋,我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就跑到厨房问:“姥姥,粽子怎么还没熟呀?”姥姥说:“别急,粽子还没熟呢。”就这样,我为了看粽子熟没熟,连跑了七次,姥姥的回答还是那一句:“没熟呢。”又过了一会儿,粽子终于熟了,姥姥打开锅盖,把粽子用筷子夹到盘子上,端到客厅,姥姥喊了一声:“粽子好喽。”我和弟弟赶紧放下手中的玩具,争先恐后地去洗手,洗完手,我们顾不上擦干手,就跑到餐桌前,拿起筷子把一个又大又香的`粽子夹到自己的碗里,解开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看到了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鲜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咬上一口,甜而不腻,而且带着一股清香。我和弟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啊!这香甜可口的粽子就是我的最爱。

邢台市南园路小学三年级四班:李嘉豪指导老师:潘聚敏

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7

关键词:凇露,营销策略,竞争战略

一、行业背景及凇露饮品有限公司简介

目前我国饮用水行业主要的产品包括瓶装水、桶装水及饮水机、直饮机、家用中央水处理机、分质供水的饮用水系统等。近几年中国饮用水市场波澜不惊, 趋于平稳, 但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增无减。从饮料巨头对中国饮用水市场的涉足, 逐渐演变成行业的主角, 到新产品新技术与营销品牌诉求的频繁更新, 都全方位的昭示了这一竞争特点。在品牌方面, 已经逐步形成了梯次分布格局, 各量级品牌所代表的细分市场产品互相渗透, 概念性的品牌差异化战略竞争方兴未艾。

吉林市凇露饮品公司是中国石油吉林石化联力公司下属的拥有600多名员工的国有大型企业。在饮用水市场竞争激烈条件下, 吉林石化联力公司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制水工艺设备, 在美丽的松花江上游、朱雀山脚下, 利用长白山源头水质无污染、纯天然的的优势建立了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 生产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 拥有多条国际先进生产线的健康水生产基地。并先后开发出了“刺五加”“松针”等一系列营养型饮用水, 指标超过国家标准。

二、凇露饮品的目标市场及消费者行为分析

凇露饮品以消费者对饮用水的不同需求和实际购买力不同将产品细分为凇露纯净水, 凇露富硒水和凇露刺五加营养水。由于饮用水行业的特点, 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社会各阶层。凇露饮品已成功进入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等省市地区市场, 产品遍布几万个销售网点和全国各省市中国石油昆仑好客专营店。

根据目前全球饮品的趋势。饮料类产品按特质分为“乐趣”、“养身”、“方便”和“健康”四大类.而果汁属于“健康”一类。

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并不能构成消费的实际需求。在实际生活中, 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满足方式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经济状况。亦即, 消费者只有同时具备购买欲望和购买力两个要素, 才能产生实际购买行为。

随着科学饮水宣传和市场消费观念的提高, 消费者将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不同的纯净水进行选择。调查显示, 消费者已形成购买饮用水的习惯, 经常购买者占48.89%, 偶尔购买者占48.15%, 只有2.96%的人从来不购买。

年龄结构明显偏轻。对此凇露的的销售策略是:在卖点粘贴海报, 给消费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让消费者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并产生印象, 把凇露纯净水摆在纯净水货架的最佳位置, 如果有冰冻货架, 一定要在最上层。同时由于纯净水多为扩张式消费, 要使消费者尽可能的一次多买, 以各种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 让其多消费。

在我国, 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与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饮料。

三、凇露饮品的营销策略

(一) 产品策略

凇露得名于吉林市美丽的松花江以及全国闻名的自然奇观——雾凇。科学表明:地表水才是最适合人类饮用的, 而凇露所采用的正是松花江上游的优质地表水, 并采用国际先进的反渗透技术, 严格的工艺管理, 精密的出厂检验, 从而使其质量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凇露公司加强创新, 联合吉化自主研发了‘刺五加水’‘富硒水’等新品种。凇露纯净水虽有高质量高档次的形象, 但却采取一般水平的定价, 作为一种意在树立良好形象的产品, 其在产品设计、定价、包装、促销等各个环节都力求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凇露低价格高质量的形象在众多同等价位的矿泉水中显得非常突出。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在各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营养素中, 唯一可以直接抗病毒的营养素。富硒水是将富含硒的天然矿物质液通过现代高新技术与凇露纯净水科学配比而成, 保证人体每日对硒的需要量。它的面世, 改变了人类饮水文化的历史。它赋予了人类饮水新的功能, 是人类保证健康的首选饮品。刺五加是一种纯绿色植物, 是木本药植物中的上品。刺五加生长在东北原始森林中, 远离污染源, 品质优良、成分纯正。凇露刺五加营养水是将刺五加精提液 (刺五加精提液是通过现代高新技术从野生刺五加果实中提取出来的精华液) 与凇露纯净水科学配比而成。其口感独特、味道清新、适合各类人群长期饮用。刺五加具有软化血管, 增强肌体免疫能力, 抗疲劳的功效, 尤其对青少年及脑力劳动者有特殊的健脑、醒脑作用。

1.选择市场切入点――亲情牌凇露纯净水早期的广告语是家乡人喝家乡水, 这一词汇深深拉近了凇露水与消费者的距离, 构造消费者的心理感情, 使凇露的市场迅速得以渗透。

2.独特包装凇露纯净水一改纯净水瘦高的瓶体外形, 采用粗矮瓶体并利用水立方式的瓶底图案, 可以防止冰冻后瓶体变软, 不方便携带的缺点, 培养人们新的饮水习惯。

3.水源纯净凇露纯净水生产一厂在长白山松花江上游, 水源未经城市污染;二厂生产采用松花江上游的优质地表水, 并用国际先进的反渗透技术加工处理, 水的质量不容置疑。

(二) 广告策略

凇露的广告语:“常喝凇露水, 健康永相随”。其集中而形象地描述产品的特色、性格等, 让消费者通过广告语就能直接了解产品、品牌的相关信息。凇露广告语主题突出, 抓住了消费者对健康方面的追求心理, 而且语言简洁凝练, 重点抓住“健康”两字, 没有多余的话。凇露广告语清楚简单、明白易懂、用字浅显、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重复、记忆和传播。

(三) 市场宣传

凇露的广告宣传除了LED广告, 化工大楼广告牌, 招牌广告, 车载广告外, 主要采取地毯式的广告宣传, 比如:海报, 各种公益活动, 小区, 公交站宣传栏。此外, 还参与红字会抗癌协会, 长春徒步行, 有关身心健康的一切公益活动, 公益广告, 出租车免费赠饮, 在09年高考考场外为家长提供免费赠水等多种形式的宣传。配合低价策略, 凇露采取了积极的促销活动, 这样的促销活动有利于建立品牌偏好, 同时向消费者说明该产品定价虽低, 但物有所值。饮用水市场品种繁多,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推出新产品, 就必须尽快实现市场渗透, 低价位促销有利于加快这种渗透进程。在公共关系上凇露是吉化公司及吉林市政府指定用水, 这就扩大了凇露的知名度。此外散发的产品宣传手册和传单也不断传达着凇露的信息, 而且在各个售点铺货充分, 让消费者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买到, 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

(四) 销售渠道

由于饮用水自身特点, 凇露的销售渠道非常广泛, 但是中间商只负责运输物流活动, 凇露公司自己决胜终端。凇露采取这种形式有利于一方面严格控制服务水平, 对产品销售进行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最大限度地让利给顾客。除零售之外, 凇露也不忘集团消费是另一块巨大市场, 他们是吉化公司以及吉林市政府的指定用水, 专门服务与集团购买, 凇露尽量吸引人们的购买力, 却不失优雅风度。

结束语

中国饮用水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凇露饮品面对行业的激烈竞争, , 面对饮水产业由“便捷时代”、“健康时代, 迈向“生态时代, 坚信多元化、节能、环保、营养、服务是二十一世纪饮用水最突出的特点, 在主打凇露纯净水的基础上, 大力推进凇露富硒水和刺五加营养水的市场开拓, 同时积极开发其它新品, 不断细分饮用水市场, 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 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俊宁.消费者心理与饮品策略分析.市场研究, 2007.12.

家乡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8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过一个盛大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又叫端阳节和重五节。

著名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又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时,吃粽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活动,还有一项活动,那就是赛龙舟。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么相继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时,人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还要在厨房里洒上许多雄黄水,就是为了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端午节呢,它呀,又称重五,总之,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白、黑、蓝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勃颈上、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名家还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我不仅知道北方过端午节的知识,而且还了解南方过端午节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过端午节,必定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用黄瓣包的粽子和最美味的食物——雄黄酒。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另外,还有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过了好几年,我又念起了“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

此时,我又想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初中作文 篇9

今年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我很希望这一天快快到来。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大人们在端午节前几天就要做很多香包。端午节当天,家家都得吃粽子、糯米饭。大清早,人们要到野外去采集芳香新鲜的艾蒿,放在门口,据说是可以避邪。有些家的大人还要在这天早晨,早早起来去野外的花草上采集露水,让家中的女孩用此洗脸,据说洗后会变的很漂亮。小孩都要带上新做的香包同伙伴们一块去玩耍,香包越多越漂亮越有面子。男孩子还要在耳朵上要抹上雄黄,一年内可驱蛇虫保平安。

端午节的街道里更是热闹缤纷,许多心灵手巧的人会把自己做的香包拿出来挂在外面卖。身入其中,满目尽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香包,非常漂亮,让人流连忘返。有时还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外地来客。

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0

一、《荆楚岁时记》有关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它的起源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源于纪念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 依据便是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竞渡起源之说。第二种说法是龙的节日, 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 列出有关典籍中的一百零一条记载, 推论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第三种说法源于恶日, 依据是《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涉及“不举五月子”的内容。第四种说法是端午源于夏至, 依据是南朝宋人范晔的《后汉书·礼仪志》中说, 汉代五月五日风俗源于夏周时的夏至节。各种说法中, 民间流行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第一种。

仲夏五月最重要的节令是夏至, 《礼记·月令》记载, “是月也, 日长至, 阴阳争, 死生分。君子斋戒, 处必掩身, 毋躁, 止声色, 毋或进, 薄滋味, 毋致和, 节嗜欲, 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 以定晏阴之所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夏至是阴气与阳气、死气与生气激烈争斗的时节, 人们在这一时段, 要保持身心的安定, 要禁绝各种情欲, 尤其是色欲;行政事务要采取“无为”的治理方式。

众所周知, 《荆楚岁时记》是以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为记录范围的。荆楚地域的广狭, 随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易。《诗经·商颂·殷武》中最早出现“荆楚”连称, 诗中提到殷王武丁“奋伐荆楚”的史事。《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竞渡, 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 故拜命舟楫以拯之。”这段记载把屈原和端午节紧紧联系在一起, 龙舟竞渡是为了救起投江的诗人而留下的遗俗。

南朝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 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 长沙欧回, 见人自称三闾大夫, 谓回曰:‘尝见祭甚善, 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愚, 可以练树叶塞其上, 以五彩丝约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言, 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 带五色丝及练叶, 皆是汨罗之遗风也。”正是如此, 端午节也因为它的人文内涵的增强而提升了它在民族生活中的地位, 而且这种历史文化传统也因为依托端午节能够持久地有效地传承。

二、《荆楚岁时记》中端午节的节俗

荆楚地域辽阔, 建国时间长久, 楚文化十分丰富, 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节, 这一本来带有楚地巫风的古老节日, 后来又演变为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富有积极意义的节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当时复合南北五月习俗的端午节, 并且以纪念屈原为中心主题。节日风俗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发展过程, 渗入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 表现出一定时代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荆楚岁时记》具体描写了竞渡、吃粽子、驱邪避毒、采药斗草四个方面:

(一) 竞渡

《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 竞渡, 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 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 谓之飞凫, 一自以为水军, 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观之。”竞渡是划船者之间的技术与体能的较量, 水军与水马作为竞技的双方在水上的比试, 在当时应该是传承楚越之地古老的水神祭祀仪式。事实上, 水军与水马的交战, 象征着阴阳二气的争斗。发展到现在, 竞渡演变为赛龙舟, 而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广泛性的民间活动, 也是最富刺激性、最为壮观的活动。

尤其是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三峡地区的秭归县, 龙舟竞渡的龙船调更是别具特色的比赛, 有一整套程式和腔调。而且,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三峡地区是屈原的故乡, 是端午节的发祥地, 这儿的端午节也独立标格, 别具特色。一般地方一年只过一个端午节, 而三峡地区却习惯过三个端午节:人们称五月五日为头端阳, 五月十五日为大端阳, 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相传在当年五月五日, 屈原投汨罗江后, 三峡地区的人民万分悲痛, 乡亲们划着小船日夜兼程, 前往洞庭湖东岸的汨罗江寻找屈原遗体, 结果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乡亲们将屈原的衣冠接回故乡, 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从五月初五屈原殉难, 到五月二十五日秭归人民祭祀屈原衣冠冢落成, 前后忙碌了20天时间, 从头端阳一直忙到末端阳, 从此三峡人民就以过三个端阳节的形式缅怀屈原。

(二) 吃粽子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起源于对屈原的祭奠。《荆楚岁时记》记载, “夏至节日, 食粽。”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 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目的是让水中动物吃饱了, 就不再伤害诗人的躯体。以后的吃粽子便是从吃竹筒米演化而来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 就外形而言就三角粽、一角粽、方粽, 还有小粽联束成串, 在唐时称为“百索粽”。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十分盛行了, 晋周处《风土记》记载, “仲夏端午, 端, 初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 又以菰叶裹黏米, 以栗枣灰汁煮令熟, 节日尝。煮肥龟令极熟, 去骨加盐鼓麻蓼, 名曰菹龟。黏米一名粳, 一曰角黍, 盖取阴尚阳包裹末之象也。龟表肉里, 阳内阴外之形, 所以赞时也。”详细地描述了粽子 (角黍) 的做法。从粽的制作与食用看, 粽子是南方民族的传统食品, 也是南方传统的祭品。

(三) 驱邪避毒

《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俗称恶月, 多禁”。五月为仲夏, 气候潮润暖热, 蚊虫繁衍, 疾病滋生。正因为此季疾病多发, 在人类社会早期, 这些都极易夺去人们的生命, 人们由此产生了原始的畏惧和禁忌思想, 所以, 人们在避毒的同时, 也进行驱邪。端午许多风俗都同时具有驱邪避毒的意义。

《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 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 悬门户上, 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 以泛酒。是日竞渡, 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 名曰‘辟兵’, 令人不瘟病。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 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荆楚地区的端午节节庆活动很多, 热闹非凡。从五月开始, 天气逐渐炎热, 江南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潮湿闷热, 各种病菌和蛇虫蚊蝇大量滋生繁殖, 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在这种气候条件下, 人们必然赋予端午节以防病灭病的节日活动内容。在门户上悬挂艾草, 是为了驱除毒气。以五彩丝线系于手臂, 为辟兵鬼之气, 人不得瘟病。并以彩色织物互相赠送, 互相祝福。这些五彩织物, 俗称长命缕, 或续命缕。端午节的饮食, 则是饮菖蒲过滤的酒, 吃粽子。所饮菖蒲酒, 后来发展为端午节的专用酒雄黄酒, 取以毒攻毒之意。

(四) 采药斗草, 调教八哥

前文已经提到人们曾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 积极对付恶月、恶日的办法当然是以药克毒。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就已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日 (五月五日) 竞采杂药。”甚至古人认为有些药只能在端阳这一天采摘, 《荆楚岁时记》记载, “宗测字文度, 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 见似人处, 揽而取之, 用灸有验。”这不仅要在端阳这天采, 还非得在端阳鸡鸣之前采方有奇效。

端阳还有一个节令习俗便是斗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 四民并蹋百草, 又有斗百草之戏。”这是一种户外踏青游戏, 以各自所采花草的名目为对。另外, 《荆楚岁时记》里还有一个端阳风俗的记载是“取鸲令语”:“取鸲鹆脚之语。此月鸲鹆子毛羽新成, 俗好登巢取养之, 以教其语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已增加了一些娱乐意义, 发展为具有多种内容的新的复合节日。

三、《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内蕴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端午节, 是融合了南北文化的新的复合节日, 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民俗观念以及他们对时间性质的理解。但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荆楚岁时记》中所记载的端午节的诸多民俗活动, 就上文提到的竞渡、吃粽子、驱邪避毒、采药斗草等等, 都脱离不了最初的辟邪禳灾的原始意义, 即便后来以纪念屈原为主题, 但这也只是人们对伟大爱国主义者的怀念, 将史实的意义附会到了节日上, 使这个节日具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意义而已。

《荆楚岁时记》从岁时民俗的角度再现了广大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情状, 弥补了官修史书在历史内容上的缺陷, 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都是记载王侯贵族的活动, 基本上找不到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影子。汉代开始形成的纪传体二十四史, 更是历代帝王的家谱, 都是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之作。在官方的史书中找不到关于人民群众的记载, 即使偶尔见到劳动群众的零编断简, 也是充满了鄙视、污蔑、诅咒、鞭笞、虐杀等恐怖性内容。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不然。书中所展示的, 完全是荆楚地区普通百姓的节俗活动。他以普通百姓一员的身份, 写出了他们的生产、生活、节庆中的服饰、饮食、娱乐、体育、宗教迷信活动, 写出了他们的欢乐和忧愁, 写出了他们对健康生活的期盼,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俨然活脱脱的一幅荆楚民间的风俗画卷。这种详尽、鲜活的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图景, 是从官方的史书中怎么也找不到的。

因此, 《荆楚岁时记》是一部描写荆楚地区岁时风物的民俗学专书, 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这部记录了古代荆楚大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 对我们今天研究有关荆楚地区的历史和民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大量珍贵的资料。

摘要:《荆楚岁时记》是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民俗志著作, 它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系统地记载了该时期荆楚地区的岁时节庆, 是研究该时期该地区岁时节日的重要资料。本文以端午节为例, 对其节俗形态进行分析归纳。

关键词:荆楚,端午节

参考文献

[1]宗懔.荆楚岁时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

[2]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巫瑞书.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4]黎亮, 张琳琳.节令[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5]霍松林.中国风俗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1.

[6]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7]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8]马启峻.浅谈《荆楚岁时记》的民俗学价值[J].六安师专学报, 1995 (4) .

描写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1

一提端午节,大家都知道是吃粽子的节日。妈妈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流传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是,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却与众不同。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那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可爱的牛羊,而且还有一口神奇的山泉。每当端午节的那一天,人们都会早早地起床,不约而同地来到泉边。有的采集树枝,有的围在泉边许愿。听老人说往泉水里扔下硬币,并许下愿望,也许你的愿望会实现。在这一天,泉边总是人山人海,而且身边会有很多人在这里香包等端午节纪念品。人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纪念品送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用来表示对大家的节日祝福。其实我不仅喜欢在泉边扔硬币许愿,更喜欢和爸爸妈妈在泉边登山,比比看谁先到达山顶。我们气喘吁吁地到达了山顶,从山顶眺望泉边,泉边已经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希望大家到我的家乡来做客,体验一下与众不同的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12

我的家乡在大兴安岭的最北端,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大山,有清澈见底的小河,美丽极了。每到端午节,人们都早早的起来,去爬山,大人说叫踏青,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我们只知道山边的大桥旁,会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所以一大早我便央求爸爸,妈妈带我去爬山,给我买好吃的。听说香蒿可以治百病,每次爬山回来,我都会采一些,泡在水盆里,用它洗脸。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这一天早上爸爸要折几根树枝,挂上好看的葫芦,插在门窗旁。大人们还要给我们小孩的手腕脚腕上,系上五彩线,还要带上用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香包。虽然我不知道那是为什么,但是我很喜欢带,因为带上它不但很香而且还很好看。

我喜欢端午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端午节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奶奶总是把粽子放在炉子上,用慢火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我们爬山回来,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

家乡的故事 篇13

又是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 芳香弥漫了整个大地。我搬来一张小凳, 托着下巴, 静静地倾听妈妈说家乡那古老的故事:三都澳斗姥是一座孤岛, 四面环海。妈妈小时候住在这儿时, 用水很不方便, 想用到清水必须大清早挑着水桶到两公里外的山脚下等水, 因为那时斗姥岛缺淡水。每到假日, 妈妈常和奶奶、舅舅、小姨一起挑着小水桶去山脚下接水。山脚下的水管是从山上接下来的, 说是水管, 其实只不过是接送泉水的半片竹片而已。滴水很慢, 总是一滴一滴地滴。因为村子里的人口多, 每天接水的队伍都会排起长龙。听到这里, 我不禁感叹:“家乡人民好有毅力啊!”

家乡不仅缺水, 而且缺电, 蜡烛是最常用的照明工具。为了节约能源, 家家户户每到晚上七八点就吹灭蜡烛睡下了。听妈妈说, 她们小时候都是把用完的蜡烛油重新熔成块, 再在中间挖一个小洞, 插上一小根毛线, 一根新蜡烛便诞生了!我不禁想到如今灯火辉煌的世界, 那是当时多少代家乡人民梦寐以求的呀!

家乡的人, 虽然生活艰苦, 但是他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斗姥”平时没有娱乐的地方, 只有遇上传统节日时, 乡亲们才会筹钱请戏班子来唱戏, 这可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每当戏班子到来时, 村里就会敲锣打鼓。戏刚上演, 台下自然成了孩子们奔跑追逐的娱乐园, 而大人们在台下边嗑瓜子边拍手叫好。当戏演完的时候, 孩子们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小土房, 这“小土房”约两米高, 有的房子每到下雨时, 还会漏水呢, 真是太艰苦了!

也正是这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勤劳智慧的家乡人民。如今家乡人民靠网箱养鱼发家致富, 还开发了一项项旅游项目:奇特的斗姥螺壳岩, 惟妙惟肖的金元宝、状元帽……最有趣的要算是斗姥迷宫洞了, 里面曲曲折折, 别有洞天。正是这一项项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到此旅览观光, 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新农村、新天地, 我相信家乡的明天将更灿烂, 我更深信祖国的明天将更辉煌!

教师点评

家乡的端午节小学作文 篇14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咬龙兽吃,因此纷纷划船下江捞救。可是河水湍急,屈原早已不见踪迹。因而人们往江中投下饭团,外系五彩绳、鸡蛋等食物,让咬龙兽吃这些东西,以致于不会伤害屈原,渐渐的就流传着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了。

一到端午节,奶奶就会做好多香喷喷的粽子,各个都清翠青翠的。粽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菱形的、有四角形的、有元宝形的,各具形态。其中还有蜜枣馅的,有红枣馅的,有八宝馅的等,应有尽有,味道无穷。闻着粽子的香味,我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粽子,剥开棕叶,哇!里面包了许多作料,味道一定好极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一个粽子,立刻又拿起来一个,这时奶奶告诉我:粽子虽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如果吃多了,对胃口不好。吃两三个就可以了。这么好吃的粽子,我真的是没吃够啊!

难忘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5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念起这首儿时的歌谣,我就会想起家乡的端午节。

最难忘的是在端午节的头天晚上,妈妈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静静的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小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系好后,妈妈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

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妈妈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总会买来好多粽叶,用水浸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着那些玲珑可爱的小家伙粽子出笼的时刻……

粽子熟了,轻轻将棕叶撕破,枣子、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淡青竹叶的清香沁人心脾,忍不住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还会闪身产生同一种感觉。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我不禁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除了包粽子,还有插艾叶。在端午的前几天,妈妈就弄几枝艾叶(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

更浪漫的是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各种形状的小布包,更有巧手的做成孩子生肖图案,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说是增强免疫力。幼小的我经常和一群小伙伴逗留在悬挂各种荷包的老奶奶摊前。扑鼻的艾香、缤纷的色彩、精巧的制作,仿佛使我们的双脚生了根,动也动不了。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心中再次响起这首伴我长大的童谣,仿佛听见端午节“咚咚”的脚步向我走来!

难忘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二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到那天,人们整天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都包粽子吃,听说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怒投汩罗江里。人们知道了,怕江里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许多味道鲜美的粽子扔进江里,希望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正好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你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首先把新鲜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左手托着粽叶,右手轻轻地舀起糯米,并加上绿豆、蜜枣、葡萄干、排骨、花生米,用粽叶把它们包起来并用绳子捆紧,最后把包好的粽子煮上几个小时,熟透了就可以吃了。粽子还在煮的时候那香味就早已飘荡遍了整个大街!你咬上一口尝尝,保证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闻一闻,都会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钻。

一顿丰盛的午餐过后,人们就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来到河边,观看激烈的龙舟比赛。只见两队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整装待发。听到“叭”的一声,一条条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向前冲。两岸的人们也欢腾跳跃,兴奋地大喊着:“加油,加油!”一时间,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响彻云霄,热闹非凡!

到了下午,人们也早已满头大汗,该洗个舒服的澡了。按着传统的习惯,人们用早已准备好的艾叶、菖蒲、鱼腥草等烧上一大锅水。全家人都要洗,说是避邪气 ,其实按中药原理是杀菌除湿气。洗了以后,不会生痱子。

朋友们,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来过端午节,你们一定会一饱眼福和口福的!

难忘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三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天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呢!

看,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难忘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这也是中华足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的家乡,过端午节时,人们可以吃竹筒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吃咸鸡蛋等。据说,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时候,赛龙舟,吃竹筒粽子,喝雄黄酒,都是为了纪念爱国的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的晚上,湖面上可热闹了;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过端午节时,为什么要赛龙舟呢?因为当年楚国的人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着龙舟去拯救屈原。人们借着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吃掉屈原的尸体。

过端午节时,为什么要喝雄黄酒呢?因为端午节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人们为求得平安,驱散瘟疫,喝雄黄酒。有些地方用雄黄酒染额,胸,手足心,或喷洒室内。据说是为了辟邪,避免毒虫咬人伤身,以驱毒虫,求得平安。

过端午节时,小朋友还要佩戴香囊,据说有辟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草,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配以五色线做成不同形状,形形色色,玲珑可爱,香气扑鼻。

家乡的民族文化丰厚,我爱我的家乡。

难忘家乡的端午节作文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这是一个非常热闹非常喜庆的节日,下面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对了,我的家乡在永昌,这里非常的美丽。

我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

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家乡的秋景 篇16

“雾”这一层层白色的纱巾渐渐地落在地上, 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仰望天空, 蓝蓝的天空衬着白白的云朵, 像是一条蓝色的丝巾上印着白色的大花。云儿在早晨的天空中飘飘悠悠, 似人间缕缕炊烟, 随风起舞, 悠闲自在。

清晨是那么寂静, 我在薄雾中穿行, 多么惬意呀!这种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民心河畔, 高大的杨柳享受着阳光的爱抚, 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挺拔的大树迎着阳光, 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树叶被风一吹, 轻轻荡漾起来, 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它们欢笑着旋转起来, 活像一个个被大地孕育着的生灵。路边小草的身上有无数晶莹璀璨的露珠, 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 被柔和的阳光轻轻一抚, 在瞬间消失了。

顺着村外的小路向田间走去, 空气是潮湿的, 弥漫着令人心醉的芳香。远处的草地上, 飞舞着一团团的蒲公英, 随着风的吹拂, 轻轻地飞呀飞, 飞得老远老高。微风吹过, 那风儿的旋涡里散发着秋的芳香和幽香, 沁人心脾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田野里, 玉米已经收回了家, 村里的粉碎机正在田间跑来跑去, 忙着粉碎秸秆, 秸秆入田, 来年又是麦苗的好肥料。一片一片的油葵, 被硕大的瓜子盘子压弯了腰, 像是在向我们问好, 又像是在向吃苦耐劳的农民问好。

秋天, 意味着丰收和欢乐, 也意味着繁荣和富强。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说:“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只有在春天努力付出了, 到秋天才有回报。

清晨的太阳是最可爱的。红彤彤的太阳从东边的山脚下徐徐升起了, 啊, 新的一天开始了!

(指导教师:冯玉蕾)

教师简评:

上一篇:夸学校的快板台词下一篇:论康德的纯粹自然科学及其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