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优秀作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

2024-09-14

端午节优秀作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共18篇)

端午节优秀作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 篇1

我们的家乡―射阳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也保留着许多民风民俗,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50字。每逢佳节,人们就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清明节扫墓、中秋节赏月、春节拜访亲戚……当然,最热闹的还是别具一格的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这一天,各种香味沁人心脾,家家户户都会包上各式各样馅儿的粽子,有蜜枣的、葡萄干的、蛋黄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鸭蛋黄馅的了,那可真是吃在嘴里,粘粘的、香香的、还有一些淡淡的咸蛋黄味涌上心头啊!之后,大人们总会给小孩子手上戴上五色线,穿上虎头鞋。怪不得家乡人们常说,端午节其实也叫娃娃节呢!

吃过粽子,人们便早早来到了射阳河边。一支支队伍整装待发,他们身穿各式背心,手拿船桨。“开始!”裁判员大叫一声,话音刚落,五支船队便立刻出发了。一眨眼功夫,就不见船影了。我忙着沿着河边跑上前去,跟着他们。这时,我才开始仔细打量起这些龙舟队员。一号船队的队员们穿着红色的战服,大概是红红火火的意思吧!二号船队队员穿着黄色,那可能是公平、平等的意思。三号船队队员穿着绿色的衣服接着,就是四号船队和五号船队了,他们分别穿着蓝色和白色的战服。不一会儿,龙舟大赛就结束了,最后获胜的是一号队,真是不愧于一号啊!

龙舟赛一结束,这一天差不多也结束了。等到人们把场面收拾干净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家。走在被夕阳染成的金色道路上,回顾这一天的历程,可真是回味无穷啊!

[别具一格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优秀作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 篇2

一、中国的端午节

1. 中国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其由来与传说大概有以下几种:源于纪念屈原, 源于恶月恶日驱避说, 源于纪念伍子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这其中比较令人信服的就是“源于纪念屈原”这一说法。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 屈原, 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 富国强兵, 力主联齐抗秦, 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遭馋去职, 被赶出都城, 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 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独具风貌, 影响深远 (因而, 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心如刀割, 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 于五月初五,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 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从此以后, 每年的五月初五, 人们就会有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2. 中国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五月节、午日节、天中节、浴兰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节的习俗大同小异。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还有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等。

(1) 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吃粽子还有喝雄黄酒据说都源于纪念屈原大夫。传说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寻至洞庭湖而不得踪迹。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 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 外缠彩丝, 发展成棕子。以后,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 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2)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 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 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 制成人形或虎形, 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 美丽芬芳, 妇人争相佩戴, 用以驱瘴。艾, 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 可驱蚊蝇、虫蚁, 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 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 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 挂艾枝, 悬菖蒲, 洒雄黄水, 饮雄黄酒, 激浊除腐, 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 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二、日本的端午节

1. 日本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传入日本的确切时间, 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日本的“六国史” (《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文德天皇实录》《三代实录》, 所记史事至9世纪末为止) 中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他们把端午节称作“端午の莭句”。从节日名称上来看, 还保留着中国文化的痕迹。端午节是由遣唐使传入日本的, 而遣唐使大多是由贵族子弟当中挑选, 所以一开始端午节带有浓厚的贵族气息, 一般也只是在皇宫之中搞一些庆祝活动。进入江户时代之后, 端午节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大众化的节日, 而且端午节还可以叫做“男儿节”。在日本有一个“女儿节”, “女儿节”也叫“桃花节”, 源自中国古代的“上巳节”, 于平安时代传至日本, 并流传至今。与“女儿节”相对应, 与端午节融合的“男儿节”也就应运而生。在明治维新之后, 日本主张全盘西化, 废除农历, 改用公历, 因此日本的端午节也从农历的五月初五变更为公立的5月5日。昭和23年 (1948年) 7月, 日本制定了《关于国民节日的法律》, 将端午节的名字改为“子供の日” (儿童节) , 成为现代日本的11个法定节日之一, 全国放假一天。

2. 日本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1) 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蒿。在中国, 人们插菖蒲和艾蒿是为了防蚊驱虫, 祈愿不受病魔邪气的侵害。但是在日本, 这一习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祛除火灾。因为日本的住宅多为木板房, 极易发生火灾, 所以防火就显得尤为重要。

(2) 饮菖蒲酒和洗菖蒲浴。端午时节, 正是日本的梅雨季节, 气候潮湿闷热, 容易引发传染病。人们在端午节时, 会割下菖蒲的根和叶子浸泡成菖蒲酒饮用, 并将菖蒲浸泡于热水中入浴。日本民间认为, 菖蒲有解毒的作用。以菖蒲水入浴, 可缓解疲劳, 强身健体。

(3) 供奉粽子和柏饼。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 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的, 后来才得以普及。日本的粽子皮也是多种多样, 有白茅、竹叶、蒿叶等等。所以, 日语里又称粽子为“茅卷”。在日本, 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 而是用磨碎的米粉, 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 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所谓柏饼, 是用柏树叶包的一种带馅的年糕, 也是日本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食品。柏树在新叶长出之时, 枯叶就会落下, 被认为有“去旧迎新”的美好寓意, 象征着新旧交替、绵延不断。制作柏饼的目的也是祈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4) 悬挂鲤鱼旗。我们知道端午节也是日本的“男儿节”。在“男儿节”悬挂鲤鱼旗也成为日本特有的民间习俗, 一般仅限于有男孩子的家庭。所谓鲤鱼旗, 是以布料缝制成夹层的鲤鱼模样的长筒状旗幡, 长两三米, 上面会有彩色鱼鳞状图案, 鲜艳夺目。鲤鱼有黑、红、青蓝三种颜色。黑色代表父亲, 红色代表母亲, 青蓝色代表男孩, 一般家里有几个男孩子就挂几条青蓝色的鲤鱼。鲤鱼的嘴部被缝成一个大大的进风口, 当有微风吹过时, 鲤鱼旗就变成了一条条鲜活的鲤鱼迎风摇摆。这样的做法取自于中国“鲤鱼跃龙门”的说法。

三、差异的表现以及形成原因

1. 中国的端午节和日本的端午节的共同点

说到中国的端午节和日本的端午节的共同点,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端午节”的名称和五月五日这个日期。日本的端午节是从中国传来, 因为最初仪式和文化都是全盘照搬, 所以名称和日期相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提倡废除旧历, 采用新历, 所以日本的端午节就变成了新历的5月5日。第二个共同点是, 中国的端午节和日本的端午节最初都是以祈求健康和长寿为目的的。但是这种祈愿传入日本之后, 为了响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日本的端午节逐渐演变成男孩节, 随后又确定为儿童节, 逐渐与本意祈愿健康长寿的中国端午节产生了差异。最后必须要说的一点是, 两个国家的端午节都与农耕有关。中国的端午节代表性的一个仪式龙舟竞渡的本意就是为了向水神求雨。而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稻作生产为主的农耕民族, 一切生产、生活、祭祀活动都围绕着农耕活动展开。五月正值日本的插秧季节, 而在古代日本, 女人是插秧、忌神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插秧的女人在古代日语中是“女の天下”即“在插秧的祭祀活动中祭田神的神圣女性”。

2. 中国的端午节和日本的端午节的不同点

首先, 中国的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祭祀水神和纪念屈原。而日本的端午节过去虽然都是全盘吸收中国的仪式和习俗, 但是并没有延续祭祀水神和纪念屈原的思想。其次, 中国的端午节的仪式和风俗经过数千年的时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但是日本的端午节的仪式和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后, 端午节在日本的演变深刻反映了日本的民族性, 由以女性为中心的祭神日变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男孩节, 迎神祭神的招幡演变成了鲤鱼旗, 笔者认为这是统治日本长达600年之久的武士阶级按照自己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之加的新意。

摘要:端午节在中国和日本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的端午节作为本土节日长久以来保留着其传统的风貌。而日本的端午节虽然起源于中国, 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 逐渐发生了变化, 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节日。考察中国和日本的端午节的起源和风俗习惯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于认识中日民族的不同特点和文化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端午节,起源,风俗习惯,差异,形成原因

参考文献

[1]大林太良他.日中文化研究:1[M].东京:勉程社, 1991.

[2]闻一多.端午节的历史教育[C]//闻一多全集.上海:开明书店, 1948.

童年的端午节 篇3

生我的那个小镇是洪湖岸边的一颗珍珠,楚国的心脏地带,端午之风尤盛,其隆重与热烈仅次子过大年。端午节在时令上也尽如人意,因为此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麦子、油菜已经收割完毕,水稻、玉米等大秋作物也已播种结束,这对于占中国人口90%以上的农民来说,是一个相对的小农闲。从过了年到现在,已经又有4个多月没有好好玩一玩了,加上麦子、菜籽刚卖了,手上又有了活钱,在这个时候,轻轻松松、欢欢喜喜,热热闹闹过个端午节真是天顺人愿,再好不过了。

一进农历五月,家家户户就像忙年一样准备过端午节了。淘小麦、磨面粉准备做包子;剪粽叶、泡糯米准备包粽子;杀鸡宰鹅、买鱼买肉准备端午节家宴;咸鸭蛋早已腌好,雄黄酒、艾蒿也是少不了的,否则,就少了端午节的氛围。

被大人称作“小把戏”的我们更是特别喜欢过节,而且端午节也像过年一样,过得特别长,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二十五为末端午,吃粽子、吃咸蛋,吃包子、打鼓泅(游泳),看龙船,快活极了。当然,大人们也吩咐我们做一些事情,剪粽叶啦,洗咸蛋啦、割艾蒿啦,上姑母家去接客啦,这些都是我们最乐意干的事情。

粽叶,各地有各地的,就地取材,在我们洪湖是用一种长在湖边的芦苇叶做的,叫寮叶。寮者,茅也。嫩叶可包粽子,老叶用来打斗笠,杆子用来打芦席或做柴烧。端午节前两天,我们就相约去到几里外的芦苇荡去剪寮叶,一会儿就剪一竹篮,自家用不完就拿到街上去卖。初夏的芦苇,一眼望不尽的青纱帐,齐刷刷、青幽幽,和风过处,苇浪千叠,一浪未平,一浪又起,起伏一致,整齐划一,像天安门前的万人团体操表演一样美丽壮观。芦苇荡里还藏着许多麂子,野鸡、野鸭,运气好,还可以捡几个野鸡蛋或野鸭蛋呢。寮叶剪回来后,用开水煮一下,一是消毒,二是使寮叶变软。大叶子一片包一个粽子,小叶子两片包一个粽子,要的就是寮叶的那个清香味。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一要包得紧,二要包得快,三要包得好看,包成一个漂亮的三角形。我母亲一分钟可以包一个,五个一连,每次包几百个。粽子包好后,全部煮熟,放到一个大木盆里用冷水浸着,可以几天不变馊。冷粽子特别甜,清香味更浓。粽子的花样也很多,有纯糯米的、掺红枣的、掺红豆的、掺香肠的等等,根据人的口味而定。包子也是家家户户都要蒸的,有肉馅的、有菜馅的、有豆沙的。艾蒿到处有,拿把镰刀,一会儿就割一捆。几根一扎,插在大门上避邪驱蚊,端午节过后,艾篙干枯了,用来泡水洗澡可以止痒疗疹。洗咸鸭蛋也是一个轻松有趣的活。咸鸭蛋早在两个月前就腌好了,母亲平日舍不得拿出来吃,非要等到过端午才拿出来吃不可。洪湖的鸭子放场大,食水充足,多以小鱼小虾为食,产的蛋个大、壳坚,80%是绿壳,20%是双黄,腌蛋时先将蛋壳洗净,有破损的不要。再把洗干净的蛋放到黄泥浆里打个滚,两头蘸点盐,再用稻草灰裹一遍放在陶坛中保管。这样腌出来的蛋,咸味适中,蛋清如玉,蛋黄红润油亮,吃时蛋香扑鼻,个分可口,洗蛋时必须小心翼翼,用一个小毛刷慢慢刷,直到刷洗得晶莹透亮。咸鸭蛋煮熟后,用凉水浸泡冷却,这样好剥壳。母亲给我们每人两个绿莹莹的大鸭蛋,我们舍不得吃。就用花线打一千蛋袋装着玩,几天后才舍得吃。

接姑妈回来过节,也是我最高兴的一件事,一是好玩,二是可以得些打发(钱或物)。每年一进五月,不等大人吩咐我就主动请缨,去接姑妈。先到姑妈家玩一天,再和她们一起到我家过端午。我家与姑妈家相距十来里,一条大河相连。姑父是个渔民, 自己有船,每次来我家过年都是驾着自己的小船而来,鱼网随船带着,看到哪个河段好下网,姑父就撒上几网,网网不空,等船行至我家时已是半舱活蹦乱跳的鲜鱼了。

端年节的家宴十分丰富。洪湖兴吃蒸菜,蒸鱼、蒸肉、蒸蔬菜,谓之“三蒸”。用一个大杉木甑子蒸饭菜,底层是饭,上面是豇豆、洋芋(马铃薯)、苋菜等各种时鲜蔬菜,再上面是猪肉,最上一层是鱼。一熟俱熟,省柴省时,十分便当。用大海碗堆成山尖端上桌,此外还少不了黄母鸡红枣粉丝汤……雄黄酒是人人都要喝酌,这是端午节的象征之一。雄黄酒是用生雄黄做的,不能多喝,大人喝一两口,小孩用筷子头蘸一下,应应景而已,取驱毒避邪之意。剩下的留作外敷药,如蚊虫叮咬,就用雄黄酒涂一下。

酒足饭饱之后去看龙舟竞渡。河上千几条龙船鼓浪而进,岸上人头攒动,呐喊助威。花伞、草帽连成两条人龙,热闹非凡。胜者,每条龙船赏粽子、肉包子各一筐,龙头系红绸以资鼓励。

我父亲在当时是小镇上小有名气的小知识分子。每年过端午节。他都要对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和许多传说故事,记得他还写过这样四句诗:“年年过端年,纪念屈大夫,遥祭汩罗江,忠魂知道无?”诗虽写得不怎么样,但使我们从小就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神秘的红豆杉

翁鹏宇

十多年前,笔者参加世界专家委员会考察小组前往中缅边境的高黎贡山脉,考察生物多样性,在云南省恕江洲府六库市的一间饭店用晚餐的时候,当地政府陪同人员提议我们喝他们当地最出名的药酒——红豆杉酒,并告诉我们此酒制作的工艺已有上百年历史,同时也介绍了此酒的好处和红豆杉的药用价值。

在往后考察中我们考察和见识了野生红豆杉,也经常在边民家中喝到被他们称为“神酒”的红豆杉酒。此酒功效确为显著,我们喝后都感到不易疲劳,精神较好,在这一段时间中我们常服用这种酒,不容易感冒,从此令我对红豆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探索。

红豆杉,又名紫杉,是第三冰川纪的植物.继第四冰川纪后,是地球上仅存的56种珍稀植物中最为珍贵的药用树种。红豆杉在世界上有5属23种,除一种产于南半球外其余均产于北半球。中国有4属12-种(1变种和1栽培种)主要有:西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变种)西藏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栽培种,此种只有20多年历史,系杂交品种,但含紫杉醇量较其它品种高)。

在西藏,红豆杉被称为“神树”,受到藏族人顶礼膜拜;在福建、广东等地人们也当为“风水树”。有一群日本人去云南西部旅游,在回程时,发现队员中有一人失踪,通过各方支援和到处寻找,晕后在云南北部原始森林的一户少数民族家中发现了失踪者。这一户人家中,四代同堂,老者一百多岁,儿子都已80多岁,而且个个精神抖擞,仍然可以下地劳动,他发现这户人家所使用的餐具为一种紫红色的木制品,后来这位日本人将其家中的碗筷带回日本化验,结果发现该木制品为红豆杉,该木质中含有多种珍贵的药用成份。在广东北部乳源瑶族自治县红云镇张家村,这里的村民经常在8月中秋季节采摘周围的红豆杉果吃,张家村的村医生告诉广州日报记者,张家村几百年来从未发现患癌症的病人.

更有趣的是曾有一队科研小组到喜马拉雅山考察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当时,小组饲养的一只猴子患上了无法医治的恶性肿瘤,估计活不了多久,科研人员将其放生,希望它能自由地生活,度过余下的日子。后来,科研人员偶然又碰见这只猴子,出乎意料的是,曾被诊断患有不治之症的猴子居然恢复了健康,这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仔细的观察,他们发现这只猴子在放归喜马拉雅山后也和当地猴子一样,以红豆杉的果实和枝叶为食。

经过多次的实验,科研人员证实在红豆杉植物中存在着一种具有神奇抗癌功效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紫杉醇。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曾公布,紫杉醇的发现是人类医药史的最重大贡献之一,紫杉醇也被称为人类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1992年12月29日美国FDA正式批准紫杉醇药物上市,该药从申报到批准只用了5个月时间,创美国新药审批时间最短纪录,仅美国“紫杉醇”针剂,年销售额就达60亿美元。

在中国医学名典《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红豆杉可治疗霍乱、伤寒、排毒。在现代《中药辞典》、《东北药植志》《吉林草药》、《本草推新》等医学药书中有进一步记载:红豆杉又名为紫杉、赤柏松。1、可入肾经: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症;2、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同时对高血压、高血糖、血粘度高、减少尿蛋白流失、胃炎、肠炎、上呼吸道、痔疮、附件炎、子宫肌腺症、类风湿等都有显著疗效。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天然红豆杉所排放的生物碱能净化空气、杀菌消毒。

端午节学校特色活动方案 篇4

结合《--文明20条》宣传推行,进一步树立节日新风,把端午节办成爱国节、文化节、文明节。

二、活动内容

各校以“爱祖国、爱家乡”为实践主题,通过自办手抄小报,吟诵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传统经典诗篇以及讲述历史名人、英雄模范、道德楷模和身边好人故事等方式,吸引青少年学生广泛参与,引导他们了解端午文化,感悟爱国精神。

三、活动形式

1.诵读经典、故事会。

2.黑板报、手抄报比赛。

3.书法作品展。

4.志愿服务。

(任选其中一两种)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有质有量。

2.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师生参与,让端午活动深入人心。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 篇5

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而今,这一天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在每年的端午节,家乡人都要包粽子,今年我硬要妈妈教我包,想亲自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

我家乡用竽叶包粽子,首先要把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糯米做馅,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竽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馅,再放上几颗红枣,包出棱角。最后把竽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妈妈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马兰叶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就赶紧改,最后经过验收,合格了。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 篇6

端午那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我家也不例外,那天奶奶就会早早地去超市,买一大把回来插在门上。说实话,小时候我因为不知道这一习俗,还闹了个笑话。

那是在端午节的下午,我刚放学回来。来到门前,我竟看到有几枝草插在门上,这时我突然脑洞大开,想到:这不会是风把它吹过来的吧?于是我赶紧进门告诉爸爸:爸爸,你看,竟然一株小草被风吹到我们家门上。这时,爸爸笑眯眯地对我说:这不是小草,而是艾草。这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你闻闻看,这艾草还有香味呢。于是我凑近闻了闻,发现这是一股刺鼻的味道,我就立马捂上了鼻子。爸爸见状又给我解释道:艾草之所以是这个味道,是因为五月蚊蝇多,艾草的味道不仅能驱虫,还能避邪呢!以后全家可以平安吉祥了。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闻了闻艾草,觉的它并不刺鼻了,而是变成了沁人心脾的香味了。可能是为人们的心愿祝福吧。

在我的脑海里,除了沁人心脾的艾草香味,就数那色味俱佳的粽子了。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早早地买来粽叶、糯米和蜜枣,然后从大清早就开始忙活包粽子。不一会儿,糯米和粽叶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以至于溢满了整个厨房。

粽子出炉了,我急忙拿出一个粽子,顾不上烫,立马就掀开墨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味扑鼻而来。洁白的糯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这时,爸爸又在旁边科普了一下粽子的来源:屈原是我国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楚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亡。因此,人们为了纪念他,怕他的真身被鱼虾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说完我怀着敬佩之情咬了一口粽子,心里有一种既美好又满足的感觉。

最爱端午节 篇7

这天放学, 我还没进家门, 就闻到了一股令我心醉的味道, 猛然想起:端午节快来了。我立即冲进厨房, 对奶奶说:“奶奶, 粽子好香啊!”

奶奶笑着应道:“是啊, 端午节马上就要来啦。”

我开心地咧着嘴笑, 说:“奶奶, 我吃了这么多的粽子, 还是你包的最好吃。”

奶奶笑了, 嘴上却说:“马屁精!”

突然, 家附近的小河传来了锣鼓声。哇, 赛龙舟呢!我大叫:“奶奶, 我要先去看划龙舟啦!”说完, 我向河边飞奔而去。我来到现场, 看见三支龙舟已经在江中准备好了:第一支龙舟是红色的, 龙正张牙舞爪, 舟上的人穿着红衣服;第二支龙舟是黄色的, 龙头高傲地仰着, 舟上的人穿着黄衣服;第三支龙舟是黑色的, 龙头庄重地注视前方, 舟上的人穿着黑衣服。又一阵震天鼓响, 三支龙舟一齐冲了出去。刚开始时, 红队遥遥领先, 黄队拼命追赶, 黑队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它们后面。不一会儿, 红队和黄队都渐渐变慢了, 黑队却开始冲刺。最后关头, 黑队最先越过了线, 赢啦!这还只是训练呢, 等到端午那天真正比赛时, 岂不更精彩。

看着看着, 我的肚子“咕”了一声, 顿时觉得鼻子里灌满了粽子的味道。我拔腿往家里跑, 推开大门就看到客厅桌子上已经放了一大盘煮好的粽子!爸爸正坐在桌边, 大口大口地吃着粽子呢。我手也顾不上洗了, 立刻抓起一个粽子就剥开它的绿衣裳, 哇, 那浓浓的米香混着粽叶味, 加上香菇、虾米、红烧肉, 啊呀呀, 别提多美味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最爱端午节了吧?

家乡的端午节 篇8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村子里,这里水多、田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每逢端午节要来临,宁静的芦苇塘里就会变得热闹起来。人们三三两两地到芦苇塘里摘粽叶、拔菖蒲、割艾草,歌声、笑声响成一片。我的奶奶自然也在摘粽叶的队伍中。粽叶摘好后,人们都会回家把粽叶用开水焯一下,然后晾在绳子上,为包粽子做好准备。

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吗?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楚国才子屈原受到权贵的排挤,觉得报国无门,于是就投入汨罗江自尽。人們怕鱼儿吃掉他的尸体,就把粽子投入江中,以裹鱼腹。为了祭祀怀念爱国诗人屈原,从此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就流传开来了。

端午节这一天,最快乐的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了。我早上会早早起来,吃粽子,粘白糖,鸡蛋两口吃光光,然后再拿两个鸡蛋放在妈妈用彩线给我编的“蛋兜”里,一路上哼着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往学校奔去。咦,带鸡蛋去学校干什么呀?原来,在我们这儿,小孩子们有一个“斗蛋”的习俗呢。将鸡蛋两两相撞,看谁的蛋厉害,能把对方的蛋撞破。败了就吃掉,赢了继续找人斗。整个课间,学校里到处是孩子们斗蛋的场面,其乐无穷呀!

中午的美味就不必介绍了,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上了“五红”,真是大饱口福!

盼着今年的端午节快点到来!

江苏省兴化市边城学校春芽文学社

简评:

在孩童的眼里,节日的享受其实就是吃喝玩乐这么简单。而小作者还能因此联想到相关典故,不容易了。因为有了快乐的记忆,所以多了幸福的期盼。如果同学们都带着愉悦的心态去审视家乡的风俗人情,一定也能写出好的作品来。

指导教师:谢兰粉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的习俗 篇9

午节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端午节优秀作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 篇10

关于端午节作文:想念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果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写出端午节的习俗 篇11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而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名师点睛】

习作虽然指出了端午节是为悼念屈原,但内容偏离了“端午节的传说”。读过之后,总让人觉得这是“人”的传说,而不是“节”的传说。端午节怎样过,每种活动有什么意义,文中根本没有提到。

建议:1.习作应重点写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做到内容具体;2.写清楚这些风俗是怎么形成的,过去的故事和现在的活动有什么联系,突出习俗的由来。

【升格佳作】(片段)

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后被秦国囚禁而死。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占领了郢都。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投入了激流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人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用箬叶包裹饭团,外缠彩丝,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粽子。

【回访复查】

端午节优秀作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 篇12

这是北京市八里庄第三中学初二年级的案例。该案例的教学采用了“双课堂”教学模式。2015年6月18日, 来自广州和北京市区的40余位教师观摩了其中“现实课堂”的教学, 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节课在贾老师的引导下, 同学们展示了“虚拟课堂”中的自主选题与完成的学习成果,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此次学习中都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激发。

在“虚拟课堂”中, 贾老师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和特长分成“文艺青年组”和“可爱吃货组”, 搜寻有关传统节日“端午”的故事和习俗, 体味中国传统节日中所传承的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在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渊源、习俗及承载的民族精神后, 又引导学生将所感所悟进行创作。同学们在“虚拟课堂”放飞思绪, 大胆创作, 互评互改, 创作热情高涨。最终通过自由而充分的探讨, 涌现出了大量风格和形式不同的作品。

案例亮点

亮点1:虚拟课堂——精彩的引导

网络上关于“端午节”的信息芜杂纷乱, 学生如何甄别筛选出可靠有价值的信息, 其实是有难度的。再者, 该校学生大多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不具备便利的搜索信息的条件。针对以上两个问题, 贾老师在发动同学自主搜集信息的同时, 还预先在“电子书包”提供的“系统教学资源库”中挑选了适合的资源, 如《屈原》电影片断、《屈原投江》动画、话剧《屈原》简介、端午节习俗等, 然后将它们发布在“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平台上。这些生动多样的多媒体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点燃了学生创作与展示的热情。

亮点2:现实课堂———屈原作品诵读

学生通过在虚拟课堂上学习资源, 与同学们热烈讨论之后, 进一步理解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中表现出的诗人的理性思考与强烈情感。在现实课堂上, 学生诵读《天问》、《离骚》的经典选段, 使同学们受到伟大爱国诗人的精神熏陶, 感受传统文化节日对高尚民族精神传承的意义。

亮点3:佳作欣赏与互评

贾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自己的作品, 朗读之后请其他同学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陈述理由。每位同学都将自己在虚拟课堂上反复思考、修改的文稿以最佳的文采展示了出来, 也通过对其他同学作品的充分思考, 都提出了较成熟的见解。这种生生间深度的互动使得在现实课堂进行佳作分享与互评环节时, 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真正从语文学习中感到了快乐。

亮点4:书法作品展示

贾老师组织学生以中国最传统的形式———书法, 在端午来临之际, 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向屈原学习他忠君爱国的民族精神, 与此同时, 也给予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 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已经结束, 然而思考并没有结束。大家看到的是一节展示课, 看到了学生们动情的投入, 可曾知, 这份动情的投入, 是缘何而发呢?

人, 最可怕的, 是在华丽的外表下, 精神的死亡。活着, 不仅仅是肉体的呼吸, 更是思想的流动, 情感的喷薄, 生命的体验。只有用心地思考, 才能体会生命的存在。

从小就喜欢语文, 没有什么理由, 或许只是因为可以在看似短暂喧哗热闹而实际漫长孤独寂寞的青春期里找到一个永远可以放心依靠, 也可以放肆倾诉的沉默的朋友, 她就是, 语文。是的, 原谅我用的是“她”, 而不是“它”, 因为语文, 这个如此熟悉的词语, 在我的眼里, 是有生命、有温度的存在。她存在于生活里的每个角落, 存在于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纸张里, 存在于深蓝色墨水笔的笔尖下, 存在于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里, 存在于清丽婉转的歌声中。语文是一种对生命的体验, 而这种生命的体验是如此宝贵, 如此难得, 犹如那秋日里甜蜜蜜红彤彤的柿饼上凝结的一层薄薄的晶莹的白霜, 需要有一颗柔软安宁而细腻的心灵才能体味到。

而在这个科技发达、高速运转的社会里, 一切都似乎被加快了, 慢, 似乎变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我们走得越来越快, 而心灵却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 快餐文化逐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时间, 只要有一台电脑, 一个手机, 连接上网络就能查阅到所有需要的资料, 不过也只是节约了时间而已, 就如同那五颜六色的维生素胶囊, 人们无需再慢慢品尝新鲜水果的味道来补充营养, 一口温水就送下一把维生素。我们的生命不再缺乏营养, 然而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的灵魂却逐渐失去了味觉, 生活失去了味道。

所以对于先进的科技设备, 我是持有保留意见的。刚开始接到电子书包的课题的时候, 实话实说, 我内心并不能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 不解甚至是略微排斥的, 先抛却要克服技术上的难关不说, 这种教学模式就真的比传统教学模式好吗?如果用传统教学就能解决的问题, 干嘛非要换一种形式处理呢?这个小平板能带来什么不同?带着疑惑, 也带着好奇, 我与学生们一起开始了这段学习的旅程。

首先是与小平板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在技术老师的指导下, 我和学生们逐渐知道了它的很多功能, 比如可以在线发布作业, 可以上传资料, 可以互动讨论, 可以查阅资料等等, 功能强大。刚拿到手的小平板把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去, 爱不释手, 开始探索怎样使用。学生们学得很快, 很快就掌握了使用方法, 然而刚开始, 学生们新鲜劲儿还挺足, 利用互动讨论聊天啊, 可是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营养”, 依然是比较平乏的内容。

接下来, 又尝试了一些功能, 比如通过拍照的功能展示学生们的作业, 然后通过投鲜花的功能评出最工整最优秀的作业, 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作业, 平时不认真写的同学这下子也不想丢脸, 也想认真写作业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 感觉还有点儿用。还有投票的环节, 平时班里边选优秀班干部, 还得手写投票, 然后唱票。用平板之后, 老师把待选的同学名字输入进去, 学生只要点击, 瞬间就可以生成了投票率柱状图, 快速简洁明了。还有很多功能在教学环节中都可以使用。

但是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一节课里究竟展现那些功能呢?上什么内容呢?此时对于用电子书包上课, 虽然初步接触, 感觉不错, 但是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似乎还是在往传统的课堂里强行塞入这个环节, 感觉有点无奈。

这时候, 在一次其他学校的听评课过程中, 顾德希老师的一席话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他说:我们不要把顺序颠倒了, 我们不是为了使用电子书包而上课, 它是一个工具, 并不是目的。我们的课堂的内容才是重要的, 把这节课上好, 是最终的目的。我开始反思, 我是不是被局限住了, 搞错了内容和工具的关系。这个思维上的结点打开了, 索性, 我就先想选择什么内容是学生们所需要的, 先不想怎么怎么体现使用电子书包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内容, 传承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而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内容丰富,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契机。所以初步确定把端午节作为这次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

通过电子书包的自主学习, 同学们打开了视野, 获得许多丰富的材料。对于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在课前预习的版块发布了主题:请每位学生做一份有关端午节日的ppt, 为大家介绍端午节, 谈谈你的感悟。上传到互动讨论的版块, 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的动作倒是很快, 利用课余时间很快做好了就传了上来。学生们传来的ppt的确很多, 内容很全面, 版面做得很漂亮, 可是最大的问题出现了, 这些内容如此泛泛而谈, 差不多就是端午节是什么时候, 可以吃什么, 玩什么, 祭奠的是谁, 简简单单的介绍, 大同小异, 随便上百度一搜都可以出来, 根本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 应该说很大一部分是是鼠标动一动就可以完成的。学生的思考在哪里?学生的感受在哪里?这样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第一步———了解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静下心来, 去探索去体会端午节的精神内涵, 也就是屈原的精神内涵, 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 是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 得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先找到突破口深入进去。首先分为两组:

(一) 可爱“吃货”组

可以就你喜欢的端午节的食物展开描写。

(二) 文艺青年组

1.插上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联系所查阅的资料, 体会屈原的情感, 请你以“屈原自传”为主题进行创作。

2.三字诗, 打油诗。

3.多种方式展示, 可以诵读屈原的作品, 也可以以书法作品展示。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哪个组, 进行自己的创作。

吃货小组的同学们对美食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描写, 写完了传到互动讨论上互相评比, 看谁写得生动形象。借助电子书包平台, 我适时地参与其中, 为同学们的赏析送鲜花、盖印章、做赏析示范……通过不断的交流评论, 同学们的创作和赏析渐入佳境。有的同学为别人提出了自己的赏析, 比如有的同学描写包粽子———原句是“然后再放一把糯米把馅都盖住, 现在这个粽子已经变得很饱满了, 然后用粽叶将他们包的紧紧的, 不要露出它的小尾巴哟。”别的同学在电子书包的评论栏里给她写到“把个别的字如:“放”换成“抓”, “盖”换成“遮”, “包”换成“裹”会更好吧?”经过他们的赏析和修改, 越修改越带劲, 描写越发生动了。由于能力有限, 可能他们改的也不是很完善, 但是这个“字斟句酌, 咬文嚼字”的过程, 对孩子们的写作是很有意义的。还有的同学不仅仅写了美食, 还联系了自己的生活。比如“大黄”同学。他平时是一个写作能力比较弱的学生, 基础比较差, 病句错别字比较多, 有点自卑。可是这次他写得很认真, 写的是与姥姥和妈妈一起在端午节包粽子的故事, 不仅仅写出了粽子的美味, 更是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亲情。他把这篇作品传到电子书包的互动讨论里, 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有的同学还给他送了鲜花, 这下他找到了自信, 笑容洋溢在他的脸庞, 他跟我说:老师, 我还要继续修改。

文艺青年小组的同学们也不甘落后, 开始创作“屈原自传”、诗歌等。刚开始创作“屈原自传”的同学们最大问题是, 没有办法融入到这个角色中去, 依然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 知道但是体会不到屈原的情感内涵。这时候我适时地加以帮助, 或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或补充创作背景, 同学们的思路逐渐打开了, 情感逐渐被带入进去, 有的同学写了文言文版本的, 有的写出的“海燕”版的, 还有的联系现实, 写出了穿越版的。一次次地创作, 一次次地推翻, 一次次地修改, 终于, 他们对屈原的精神把握得更加到位, 充分地融入了进去。

还有的同学对朗诵情有独钟, 反复练习, 饱含深情地朗诵了屈原的《离骚》《天问》《东君》, 由于生僻字很多, 他们就回家查字典, 用电子书包录下来, 然后传给我听。我再加以指导。对文本从陌生到熟悉, 再到动情地朗诵, 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着。

在展示环节中, 学生们非常踊跃, 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不想冷落了哪个孩子, 所以在选择作品的时候, 考虑了不同层面的孩子、不同形式的作品。只是想让他们知道, 只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就是好的作品。

正如顾老师所说, 这个过程是辛苦的, 但却是值得的。

展示课结束了, 但是学习并没有结束。学生依旧在论坛里创作交流, 有的同学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发到上面, 与大家分享;有的同学把自己写的小诗发到上面, 一起赏析。这不是结束, 而是开始,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家点评

贾老师刚参加工作一年多, 作为教师队伍的新兵, 选择这样一节传统节日的课来开展教学活动, 对学生的组织还是很成功的。这样一个课程内容, 学生首先很感兴趣。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讨论和展示的平台, 又能激发学生想要用心学习, 将自己最好的学习成果表现出来的心理, 这种良性竞争激励着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这也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优势体现。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组织引导学生多读多写, 这在本节课体现得就非常不错。比如说有学生用文言文写了《屈原自传》, 就是仿照之前课文《五柳先生传》写的, 这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充分阅读并研究了《五柳先生传》;还有一些学生的文章中引用或借鉴了高尔基的《海燕》、郭沫若的《雷电颂》等, 足以可见学生为了这次写作自发地打开了阅读的视野。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提供的平台充分地进行了生生互动, 互动讨论上客观的发帖量和回帖量都可以说明学生习作量增长的变化。

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学, 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点。通过这节课的成功, 更加可以说明以下两点:

第一, 语文课的成功是能够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第二, “在虚拟课堂发动学生, 在现实课堂展示成果”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具备雏形, 老师们可以共同探究探索, 来完善巩固这个模式。

在利用信息化的过程中, 传统教学能够很好进行的环节, 依旧采用原来的方法进行, 要用信息化手段去优化传统教学难以开展的环节。教师也要学会放手, 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 要用教师的火来点燃学生的火。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需要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让学生在“双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激情持续下去, 让这种教学模式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北京四中顾德希

端午节优秀作文:别具特色的端午节 篇13

“妈妈,妈妈,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好奇地问妈妈。

“这个说来话长。”妈妈慢理斯条地对我卖起了关子,“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屈原虽忠事楚怀玉,却遭遇排挤。楚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馋言而流放,最终投汩罗江而死。人们听了,悲痛欲绝,便把船做成龙的样子来捞救投汨罗江的屈原。后来,赛龙舟这个习俗便流传开了。”

“哦,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典故啊!”我感叹道。

家乡的端午节优秀作文 篇14

五月初三,菜场里就增加了不少卖粽叶、大米、黄豆的,嘈杂的讨价声充斥着整个菜场。从喧闹的菜场回来,还要清洗粽叶,一张张洗的油光发亮。洗完了,让它在温暖的阳光下躺一天备用。

初四,就更加热闹了,端午节眨眼就到了啊!江边,二十几条龙舟已经蓄势待发,摆在岸边好久了!让来往的行人不禁感叹:好大的阵仗呦!孩子们统统跑到岸边,用小手抚摸着这些庞然大物;大人们在旁边谈论着哪支队伍实力最强,最有可能在比赛中胜出,夺得桂冠。一声更比一声高,好像比划龙舟的队员还要激动。

初五,家家门前摆着洗好的材料:绿油油的粽叶,白花花的大米,软绵绵的豆沙,还有粉嫩嫩的肉。一家子,统统都围在材料前,准备大展身手。

把粽叶两张叠加,卷成漏斗状,再加入大米。然后放上自己爱吃的馅料:爱吃甜的,放豆沙或蜜枣;爱吃咸的,就放肉松或者肉。再盖上一层大米,使一个“遮天蔽日”法。最后封好用线捆扎。

蒸好后的粽子软软糯糯的,香味充满了整间屋子。一边吃粽子边,一边看龙舟比赛,竟有种说不出的快活!

端午节,糖友需注意两件事 篇15

吃粽子粽子可以说是每个端午节都不可缺少的吃食, 传统的粽子大都是糯米的, 但是如今根据地域和人们各自不同的需要粽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豆沙粽、肉粽、辣粽、酸菜粽等等。但面对美味, 糖友们却“望而却步”, 因为糯米制作的口感粘糯的粽子还是比较容易升高血糖的。而肉粽比糯米粽子更加油腻, 辣粽比较辛辣不太适合糖友、酸菜粽倒是不错的选择, 糖友可以适量的品尝一下。

为了增加节日气氛, 会包粽子的糖友们可以自己在家动手制作粽子。用少量的糯米, 加入红豆或者绿豆制作粽子;也可以用生米、黑豆、一粒大枣来特制糙米粽子;吃粽子时可以搭配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有些地方吃粽子的时候习惯沾些糖, 糖友可以用木糖醇来代替糖等等。

另外, 在包粽子或者是买粽子的时候最好是选用那种用棉质绳子或者荷叶做成的细线来包的粽子, 因为用塑料胶带包粽子, 塑料胶带加热后有可能会释放有毒物质, 不利于身体健康!

雄黄酒端午节饮雄黄酒是很多地方至今保留下来的食俗, 相信很多糖友对《新白娘子传奇》中, 白素贞喝下雄黄酒之后变白蛇的经典一幕吧?而雄黄作为一种中药材, 可以做解毒剂和杀虫药, 而我们古人就认为雄黄是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 便将雄黄磨粉撒在蚊虫滋生的地方, 将雄黄泡酒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自己能够辟邪, 远离疾病的侵害。

其实不然, 科学发展到今天, 经证明, 雄黄中的主要成分是砷, 而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也是砷, 在这层意义上讲, 喝雄黄酒等于是吃砒霜, 即使很少量的食用雄黄也能够对肝脏造成伤害。服用雄黄也是很容易使人中毒的, 症状较轻的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麻痹, 症状更严重的则会致人死亡。

由此可见, 我们不仅不能饮用雄黄酒, 更不能自制雄黄酒, 如果一定要自制些雄黄酒来增加节日气氛, 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按着古时的方法泡制雄黄酒才可以。

另外, 端午佳节, 也可以用黄酒来替代雄黄酒。经国内专家研究, 适量的饮用黄酒能降低胆固醇、血脂、降低血压, 还能提高记忆力和身体的免疫力。

从端午节的雄黄酒说起 篇16

原来,雄黄酒成品虽然是禁止在市场上随意流通,但确实有的地方仍然有饮用雄黄酒的习俗,很多家庭会从中药店买回雄黄,之后泡酒饮用。

我当时告诉记者,雄黄是一种含有硫和砷的矿石,根据《中国药典》载录,雄黄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占到90%以上,而且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在空气中还可能被氧化成氧化砷,毒性更大。一提到砷,大家应该对砒霜有些印象,喝雄黄酒简直就是吃砒霜啊。

我的观点登报后引起了一些争议,其中《新京报》刊登了一则读者来信《雄黄酒并不等于砒霜》,作者是郑山海医生。

他写道:“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喝雄黄酒。有专家近日说,雄黄舍砷,而砒霜就是砷化物,所以,喝雄黄酒等于喝砒霜。稍微有些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某物”和“某化物”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不假,硫化砷经氧化后,可产生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砒霜。但这期间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三氧化二砷和硫化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砒霜有毒和硫化砷是否有毒没有任何相关性。事实上,纯度高的硫化砷是无毒的。雄黄作为一种药材,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早已证明具有多种药效,如败毒祛痰、杀虫、消炎等,近年不但中医用,西医也用。因此,端午节喝些雄黄酒,不无益处。而且,雄黄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并不高,雄黄酒的味道也不好,因此,不大可能出现豪饮雄黄酒的现象,更不可能出现雄黄过量的问题,对雄黄酒的担心实在毫无必要。

郑医生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比如硫磺和砒霜化学式不同,显然并不完全一样,特别是硫化砷的溶解度非常小,确实基本可以看做是无毒的,标题“雄黄酒并不等于砒霜”是正确的,可是其文中结论“对雄黄酒的担心实在毫无必要”我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纯度高的硫化砷虽然溶解度极低,但是其实有些中药材中总会混有一些可溶性汞、可溶性砷,可溶性砷包括三价砷与五价砷。砷的毒性规律是:无机砷比有机砷毒性大,三价砷比五价砷毒性大约20倍,砷毒和铅毒有相辅作用,共存于同一生物体内其毒性都会有所增加。雄黄的可溶性砷中约2/3为毒性较大的三价砷的杂质,这些可溶解的部分能够被人体吸收。

我一位朋友的实验室做过分析,50克雄黄放到1升酒中,溶液中三价砷(砒霜)的量约为25毫克每升,远远超过饮用水中0.05毫克每升的限量。已有喝雄黄酒导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

其次,雄黄作为药材其所谓的“败毒祛痰、杀虫、消炎”等等功效没有一个是独门绝技,无论是从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的,多年的医疗实践可能是限于落后的医疗条件,并不能用来证明一定具有合理性。

最后,郑医生文中写道“端午节喝些雄黄酒,不无益处”。我实在搞不明白所谓的益处是什么,至少从营养角度来说雄黄酒是无益的,甚至除了中国以外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会用酒作为保健食品的载体,更不可能故意用含砷的原材料作为食物的配料。

在食品标准越来越严格和细化的今天,我们凭什么对传统食品就要网开一面呢?

在微博上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有的人搬出了中医理论,说雄黄可以以毒攻毒,又有人说我不尊重传统文化,那我就多解释几句。我个人不介意被看做是“反中医”的一派。我有很多中医或是媒体朋友,看到“反”字就痛心疾首,觉得批判中医是一种极端行为,不够包容,其实我们是从科学的角度,而不是文化的角度来反对中医的。否定中医的科学价值,并不等于否定中医的文化价值。

我完全支持把中医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研究,中药、针灸等中医具体疗法包含一些治疗经验。值得挖掘,但是要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要轻信传统经验。

就像我们无法衡量梅兰芳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到底哪个更好一样,文化本应是允许并且提倡多元化的。但是,价值判断可以有多样性,事实判断却具有唯一性,所谓“真相只有一个”,大家都知道1+1只等于2,确实不等于3(除非是科学理论的边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有时候这种“排他性”是无可厚非的,不是用一句“多包容”就能回避的。

中医由于其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不具备可证伪性,就连自身体系内也难以得到一个共同的标准。中医是否认为大枣能补血?怎么评价牛奶西瓜的作用?再如张悟本,活跃的时候哪个老百姓不以为他是中医?等他倒了很多中医指出这家伙是冒牌的,可是到底怎么判断?没接受相关学历教育?没拜过师?说法和内经不符?还是没有悟透?有人说雄黄可以以毒攻毒,中医业肉对于什么是“毒”、怎么个“攻”法能给出一个共识吗?

说来说去,其实我没有权利去禁止别人喝雄黄酒,只是当有人说“不需要担心”的时候,把被忽视的风险如实告知大焱。遵从风俗的心理满足终究过于主观,我在考虑风险收益而给出建议的时候,宁可号召大家摒弃这种陋习。

描写端午节的优秀作文 篇17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诗句出自于:苏轼《浣溪沙·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____诗句出自于:张耒《和端午》

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诗句出自于:赵蕃《端午三首》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___诗句出自于:边贡《午日观竞渡》

6、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____诗句出自于:舒頔《小重山·端午》

7、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诗句出自于: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____诗句出自于:贝琼《已酉端午》

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____诗句出自于:文天祥《端午即事》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____诗句出自于:苏轼《浣溪沙·端午》

1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__诗句出自于:殷尧藩《同州端午》

12、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____诗句出自于: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__诗句出自于: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____诗句出自于:殷尧藩《端午日》

15、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____诗句出自于:卢肇《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16、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____诗句出自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7、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____诗句出自于: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____诗句出自于:杜甫《端午日赐衣》

1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___诗句出自于:陆游《乙卯重五诗》

在校大学生的端午节俗认知度研究 篇18

关键词:端午;认知度;传承;文化素养

端午习俗的传承近些年来在民间出现了淡化的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方便快捷的同时忽视了端午习俗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因此有些端午习俗已经很难见到。作为新的一代的大学生群体对于端午节又有着怎样的认知将是端午习俗传承的重要因素,这些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着重大意义。

一、传统文化素养:端午节认知的新角度

目前国内关于端午节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就端午节起源进行研究。二是将中外端午节进行对比分析。三是从文化记忆的角度进行端午的研究。民俗传统具有强大的文化整合力,端午习俗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也不断出现新的变体。

传统民俗对于处于民俗生活中的群体有着规范和约束作用,民众和民俗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端午于2008年和清明中秋一起被确定为法定假日,由此可见端午的重要性。端午作为一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事项,它在当下的表现情况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状态。而认知度体现了社会群体对事件的记忆情况,它不仅受事件本身影响,也受到自身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学历等多方面个体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不仅是对端午及其习俗认知度的分析,其结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状态的体现。

二、在校大学生的端午节俗认知度分析

本研究将调查群体定位于沈北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端午节俗的认知情况。主要分端午作为非遗的认知度、对于端午习俗的认知度以及受访者对于端午的基本态度三个方面构成。从端午节习俗上讲,大学生群体了解相对较多的是流行较为普遍的挂艾草、菖蒲和香囊,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其中吃粽子和赛龙舟所占的比例最高,但对于端午相关的文学作品的认知度较低,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端午节俗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新闻媒体所报道的或者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事项上面。大学生在端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认知度也普遍模糊,大部分同学知道端午节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不能确定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是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也可以是世界的这一基本事实。虽然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端午的行动,大学生对于端午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仍未能引起全面的重视。在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一方面调查结果也不容乐观,大学生群体对于端午表现出了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端午习俗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体现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然而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于端午习俗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一些端午节俗在城市里成为了一种“遗留物”,端午本身已经很难受到重视。各地的端午活动往往与经济发展相关,一些保留完好的端午活動成为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失去了民众的基础。大学生关于端午节俗认知度可以看作是在新时期的端午文化的显著表现。

三、何去何从:当传统文化遭遇时代精神

(一)认知度普遍较低与传统文化缺失

传统文化素养不仅仅是对于节日的认知度决定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综合体现,而对于端午节俗的认知度确是传统文化素养的良好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笔优秀的精神财富,大学生群体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状态不容乐观,这也反映了我国大学生群体传统文化的缺失。而这也并非仅因为大学生群体本身重视程度不够,社会舆论的导向也应付一定的责任:总是一味强调节日的纪念性, 而忽视了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驱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①

(二)呈现出支持政府行为却“与我无关”的局面

大学生群体在意愿上是赞成和支持国家保护和弘扬端午文化的,而在他们自己身上看到愿意参加端午活动的影子却不容易。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大学生对于新闻媒体有关端午的报道仍然是持有热情的,由此可以得出是否应该把端午加以一种新的方式进行传承。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一方面学习、就业的压力和生活的多样化使得他们很难有空闲时间去考虑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问题,有限的时间要争取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淡化,因此呈现出了支持政府行为却“与我无关”的局面。

(三)国家行为对民众的影响

端午节习俗的传承体现为国家、地方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端午习俗的打造仍未深入广大民间,对民众影响不大,大部分人对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印象仍是韩国的“端午祭”。而民众感受最为深切的是对于法定假日的确立,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从以前不知道何时是五月初五到现在的盼望端午假期的变化反映了国家行政手段对于端午在民间的作用。

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于端午节俗有良好的认知度是一种必然要求,而作为大学生主要活动社区的学校却没有举行端午节活动也也未曾让大学生感受到端午的气氛,这是国家行政影响不够的反映,国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将端午文化的传承落在每个人身上,唤起共同的文化记忆,塑造每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注释

①乌丙安.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J].学术随笔

参考文献

[1]孙正国.端午节.[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乌丙安.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J].学术随笔

[3]萧放.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J].民俗研究,2009,4

[4]高丙中.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民间文化论坛.[J].2004,8

[5]孙正国.互动演化:当代端午民俗的文化思考.[J].民俗研究.2003,3

上一篇:《口算乘法》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下一篇:同学聚会主持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