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的文化模式

2024-09-13

淮剧的文化模式(通用3篇)

淮剧的文化模式 篇1

淮剧是流行于江苏、上海等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 起源于苏北盐阜地区及江淮一带, 其主要发源地是盐城的建湖县, 距今有200 多年历史。最初淮剧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阴、盐城、扬州等地区, 20 世纪初, 随大批苏北人到上海谋生而进入上海并逐步成为了上海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淮剧作为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地方文化, 以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现形式, 展现了当地的人文历史、族群的精神特质。淮剧自身也由此形成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风貌。与北方戏剧相比, 淮剧没有京剧那么雍容典雅, 没有秦腔那么苍凉激越;与南方戏剧相比, 淮剧没有越剧那么柔婉灵秀, 更没有昆曲的士大夫气质。但是, 淮剧有着源自苏北里下河地区这块土地的浓郁乡土气息、兼具南北之风的刚柔相济特色, 以及源自它的生长环境的悲剧色彩。是这片土地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或者说是这个区域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历史人文相交织, 造就了淮剧的文化品格。本文试从对淮剧的衣胞之地——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演变以及社会制度、民情风俗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从中探析淮剧的文化品格。

一、生长于民间的草根文化属性

首先, 淮剧起源于里下河地区的乡村田头, 由民间小调孕育而来。对于淮剧的草根性特征, 首先要从它的产生来看。淮剧发源于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运河以东的苏北平原——里下河地区。这里的人们世代以耕种为业。在田间耕作的集体劳作中, 人们往往以唱歌来减轻疲惫, 舒缓心情, 民间小调相当丰富。里下河平原四周高、中间低“锅底洼”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虽物产丰饶, 却又是洪涝旱灾严重的地方。灾民在背井离乡乞讨过程中, 借用家乡民歌小调的旋律音调诉说自己悲惨遭遇, 说唱者目的是博得施主的同情, 故其曲调多哀怨凄凉, 催人泪下。乞讨方式的改变使讨饭人变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 这就是淮剧的第一代演员。他们所用来乞讨的演唱方式被称为“门叹词”。“门叹词”在流行过程中逐步发展, 由独自一人上门演唱, 变为几个人结伙拉摊演唱;由敲打竹板掌握节拍, 变为胡琴、串板伴奏, 由即兴演唱临时编曲变为有固定腔调, 如“虞美人”“孟姜女”“秧歌”“杨柳青”等。当“门叹词”遇到“香火戏”后, 淮剧的雏形形成了。所谓“香火戏”是指明清时里下河民俗流行爙灾祈福、酬神还愿的原始宗教活动——“香火会”。做香火时由僮子们演唱, 僮子用“门叹词”的腔调演唱, 锣鼓伴奏, 唱词多根据神话故事改编, 演出的戏即称“香火戏”。“门叹词”与“香火戏”合流发展, 出现了独立的戏剧形式——盐淮小戏。

其次, 淮剧的发展得力于里下河地区的海盐产销地这一地理环境。盐城历史上作为我国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 盐业生产的兴旺促进了盐业集散地的发展, 盐阜一带虽然未能像扬州、南通那样就此成就商业繁荣, 成为明清时期繁华都会, 但是, 逐步形成了许多因盐而兴的集镇。这些集镇名字都带有明显煮盐、屯盐的烙印。如“三灶”、“李灶”地名源于“煮盐”活动, “二墩”、“沟墩”则与屯盐有关。农村集镇的兴起带来了城镇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促成了淮剧由田野村头向城镇流动。

从淮剧的产生及最初的成长过程, 我们看到它是典型的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淮剧产生并长期流传于田头村社、苏北集镇, 演唱者最初是穷苦流浪艺人;观众多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小市民、盐场盐工;早期剧目为艺人口头创作和口口相传, 是汇集了许多人智慧的民间集体创作;题材有民间传说、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更多的是贴近底层民众思想感情、生活情趣的现实生活故事, 反映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 尤其是底层人民的理想和爱憎。特别是表现男女婚姻爱情的戏, 如《蓝桥会》、《山伯访友》、《罗英访贤》、《秦香莲》等;这些戏赞美患难与共、生死不渝的真挚爱情, 鞭挞嫌贫爱富、始乱终弃等丑陋行为, 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淮剧的唱腔早期演员在演唱中可以自由发挥, 这种随意性、即兴性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早期淮剧艺术以短剧为主, 舞台、行头也简朴。这也是早期淮剧被称为“江淮小戏”和“三可子”的原因之一。所谓“三可子”即是指这种戏演出形式简单, 只要有三个演员, 就可以演出了。淮剧语言质朴爽利, 特别擅长表现生活中的家长里短, 原汁原味, 生动通俗, 尤其是喜欢打比方, 那些比喻来自底层人民日常生活, 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总之, 淮剧是来自于民间, 生长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 即使已经进入上海大都市, 已经成为江苏省最具影响的三大地方剧种之一, 淮剧仍然不断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 仍然保持着民间文化特性。因此, 民间草根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 是代代相传的基因。

二、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

( 一) 淮剧文化核心地区盐城是一座具有移民特征的城市。黄海之滨盐阜地区本是一片人稀地广的荒凉滩涂, 黄海千百年冲刷留下的泥沙淤积成平原, 四面人士因各种原因迁徙来此定居。历史上出现多次大规模移民活动, 尤以“洪武赶散”、“废灶兴垦”两次为影响最大。明初朱元璋将大批苏州阊门及松江、嘉兴等地数万民丁举家强行迁徙至盐城一带垦荒煮盐。此次移民活动即民间流传甚广的“洪武赶散”。民初, 张謇发起“废灶兴垦”, 30 多万启海人北迁落户于东台、大丰、射阳等地, 垦荒植棉。移民不仅改变了盐阜地区的居民构成, 也带来了他们的原乡文化。尤其是“洪武赶散”的苏州人的到来, 为苏北荒凉贫瘠的沿海地区带来了江南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 对盐阜地区族群精神气质形成深刻影响。不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 多元共存, 造就了盐城地域文化多样又兼容、开放而和谐的独特气质。

( 二) 明清两代, 盛产于盐阜入海口的海盐经大运河至扬州地区聚集运销, 形成了非常活跃的盐商经济。海盐经济不仅造就扬州这样的商贾集聚的消费城市和文人雅集之地, 也催生了苏北盐淮大地众多的乡村集镇。集镇上百业聚集, 居民思想视野、生活方式都较纯粹的农民开阔活跃, 容易接受新事物。盐淮小集镇居民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上模仿、消融沿运河北上的扬州文化, 扬州文化的精致细腻与本地文化的质朴相融汇, 成就了豪爽中见细腻的里下河地区文化特质。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投射到淮剧艺术中, 成就了淮剧刚柔相济的文化品质:兼具南北之风, 委婉而高亢;沟通东西之路, 飘逸而厚重。

( 三) 淮剧发展过程中还借鉴和吸取了家乡姐妹艺术杂技的精华。盐城市建湖县素有“杂技之乡”美誉。所谓“十八团”杂技艺术源远流长, 享誉南北。淮剧在发展过程中很自然地融合了许多杂技表演因素。淮剧演员中有不少人是从学杂技开始转而再学戏文的。淮剧中马派老生的创始人马麟童, 就是在建湖石桥头骆家杂技班学了一身武艺后才登上淮剧舞台。有的淮剧演员甚至身怀绝技、出手非凡, 具有专业杂技演员的本领。淮剧早期只重唱念不重动作, 随着角色体系完备, 行当齐全, 才有了一整套的程式性动作, 而杂技的加入使淮剧的动作表演更具观赏性。

正是盐阜地区开放性、包容性较强的文化品格, 才使得淮剧这种在来自田野乡村、流转于流浪艺人之口的民间艺术, 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营养, 接受不同艺术样式的熏沐, 逐渐自我壮大, 从田野走向城市。

三、俗中见雅的文化格调

淮剧自始有东西路之别。东路淮剧活跃于黄海之滨的盐阜地区, 曲风接近乡土小调, 较为柔婉;西路淮剧在淮宝 ( 今淮安、宝应) 一带, 由田歌、号子发展而来, 粗犷高亢。当历史给予淮剧闯荡上海滩的机遇之后, 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哺育下, 淮剧又在上海和苏北之间发展出南北之分。上世纪初, 随着上海的崛起, 几乎与浙江温州、宁波商人同时, 大批苏北人相继进入上海。与富有的浙江商人不同, 苏北人大多是进入工厂做工, 或从事车夫、杂役等底层粗重工作, 聚居在闸北一带。为迎合大批离家谋食江北人的娱乐生活需要, 家乡的淮剧进入上海。在上海的都市文化氛围中, 淮剧艺人们不断吸收当地戏曲的精华, 发展出新的唱腔、曲调, 建立了固定剧院, 提升了表演水平, 剧目、行头布景等各个方面都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格调上加入海派韵味, 向着富丽精工方向发展, 形成了优雅、温润的南派淮剧风格, 与传统、朴实的北派淮剧各有擅长。上海著名淮剧演员梁伟平在《从江北小戏到上海文脉》一文中说:“小时候听到上海的唱腔特别好听、特别时尚、特别洋气、特别科学, 为什么?多年来上海淮剧的环境和家乡淮剧的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环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海淮剧的从业人员都在不断地寻求与城市观众沟通的旋律, 我们说的时尚、科学, 实际上都是在培养我们城市观众的审美习惯, 同时我们也留下了不朽的经典作品。”南派淮剧所创作的新剧目, 格局大气, 思想深刻, 人物性格复杂立体, 舞台道具服装精致富丽,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作品, 如《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等名剧, 已经很难找到草根味而具备浓郁的海派时尚气息。南派淮剧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提升或者说重塑了淮剧的文化品格, 在淮剧艺术的民间草根气质中注入了优雅、时尚的元素, 滋养了淮剧俗中见雅的文化格调。

随着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 人们娱乐审美方式的多元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以传统的表演模式为灵魂的戏曲艺术遭逢巨大的生存危机。观众的流失、演出市场的萎缩、演艺人才的青黄不接都使得淮剧这一镶嵌在盐淮大地的艺术明珠逐渐失去它往日的光彩。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尤为应该注重挖掘淮剧的内在魅力, 研究和保护它的独特品格, 在不失去它最本质的个性价值原则基础上, 寻找提高淮剧适应时代变迁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淮剧起源于里下河地区的乡村田头, 由民间小调孕育而来, 民间草根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几乎是戏剧的共性, 但在这方面淮剧相当显著;淮剧艺术的民间草根气质中被注入了优雅、时尚的元素, 使之拥有俗中见雅的文化格调;贫困多难的生活境遇造就了盐淮人悲天悯人的性格, 这里的人们对待生命和世界有一种深沉无奈的悲凉情怀, 淮剧因此具有动人心魄的悲剧精神。

关键词:淮剧,文化品格,草根性,包容性,悲剧精神

参考文献

[1]《扬州史志》编辑部.落日辉煌话扬州[M].扬州史志.2000年增刊 (内部资料) , 2000 (63) .

淮剧的文化模式 篇2

淮剧是江苏省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也是盐阜人民的“家乡戏”。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 在新中国成立后, 淮剧艺术在弘扬与传承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直到1983年, 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在盐城成立, 淮剧已经为全国戏剧界所瞩目。淮剧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是振兴淮剧艺术传承民族文化并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剧艺术发展史和江淮特色文化整体发展脉络与走向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 如何将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淮剧艺术与现代的展陈空间进行结合是整个淮剧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方案中的重中之重。

整体淮剧博物馆内的展示空间设计主线以“历史长河”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展示布局和顺序采取“以史为线、以事为点、流线贯穿、点线结合”的方法, 将展厅分为六个部分:序厅、淮剧沿革展厅、荣誉展示厅、教育研究展厅、淮剧传习所展厅、淮剧影像室展厅。

二、各功能展示空间的传统文化表达

1. 序厅

序厅空间的设计, 为了表现出该空间所要呈现给人们的淮剧的优秀成果和艺术价值, 在大厅的最显眼处放置了一块承载着淮剧特殊历史地位的“金牌” (见图1) , “金牌”镶嵌在水泥的墙面上, 深沉、厚重。在“金牌”的下方, 在青石台阶上放置一处花岗岩石块, 石面上一段段文字即是淮剧艺术在历史规矩上留下的深深印记和丰功伟绩。在序厅的两面墙上采用薄利展板的形式, 并在其上用丝网印有文字说明, 对淮剧的艺术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展板的上下设置了一排暖色的灯光, 从设计上打破的原先较为平淡的造型并为整个序厅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2. 淮剧沿革展厅

该展厅承载着传承历史的功能作用, 也是对于淮剧的历史发展阐释的重要空间, 因此整体空间流线布局依据历史的顺序为主线, 对淮剧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事件、特定的人物等进行了分别设计展示。在展厅的入口处, 通过一面黑色抛光的石材墙面, 并在墙面上印有水纹的效果来烘托“水”这一主题。在展厅入口的左边则通过设置较大的淮剧法院区域的地图来形象的描绘淮剧的形成和发展。其次, 通过中国的传统花隔这一形态元素来对展陈的空间进行分割 (见图2) , 整个隔断以白色为设计主调, 即增加了室内明亮的气氛, 也融入了现代气息, 隔断角上的一点红色花格的点缀, 更增添了设计的时代感。此外, 对于传统淮剧文化的现代化展陈方式还采用了多样的多媒体设计手法, 如在进门处的地面上投射出水纹式样的动态效果, 使观者有置身水中参观的特殊直观感受。由于空间的限制, 将幕布投影在天花上展示, 既丰富了顶面空间的表达效果, 又凸显了展示手法的独特性和现代性。

在该部分展厅设计中最大的特色, 就是将古典的装饰符号与现代的设计语言相结合, 将古今交融于一个整体的空间之中, 以水作为贯穿内外元素, 运用水的柔性带动空间的灵动性与空间的生命力, 营造出一个有特色的艺术展示氛围。

3. 荣誉展示厅

该展厅既体现收藏于怀旧的因素, 也要让观者从空间中感受到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在入口处以中国传统的、特色的花格作为装饰的隔断, 与其他几个展厅设计风格进行呼应与统一 (见图3) 。展厅的中央通过两道相互对应的弧形墙隔断, 通过这种分割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空间表现的枯燥与乏味感.隔断墙采用灰色碎石砖堆砌而成, 上面高高低低镶嵌着玻璃展板, 石砖与玻璃两种相距甚远却互有联系的才智进行对接, 使得参观者印象深刻。墙面底部同样也设置了一排射灯, 暖色光源照射在灰色的石墙上给人舒适和谐感。整个展厅设计中注重观者的参观流线的合理布局, 通过传统与现代两种元素的运用来诠释前人所取得的一系列荣誉和成果.在展品陈列中也将现代手法结合传统元素穿插于空间的每一个展示部分.在整体空间的色调上, 主要以黑、白、灰三色为主, 明度适当、全局统一, 既体现淮剧艺术的历史积淀感, 又不失其所要表现的现代气息。

4. 教育研究展厅

教育研究厅的设计以明亮的色调为主, 通过设计一种轻松的气氛来诠释淮剧艺术的研究成果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感。展厅同样以红木雕栏的装饰作为入口处的隔断, 右面简单厚重的石砖和灰色的薄瓦片堆砌成一扇扇隔断墙, 鱼鳞式的瓦片排列方式摒弃了瓦片固有的功能形式, 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将传统的瓦片运用到了现代的展示空间中, 并且这样的材质和肌理所带来的是更为逼真的现实感。整个空间的背景依然采用白色作为基调, 厅内中央用三张悬浮于空中的采用中国传统云纹样式的红漆木桌作为点缀, 桌的上下用钢丝绳固定住, 通过这种独特的展示方式为空间营造一种活跃的气氛。整个教育研究厅的设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 进一步的拉近了与观者的空间距离感, 在人和景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共鸣空间。

5. 淮剧传习所展厅

作为现代展示于交流互动功能的场所, 在展厅的东侧设置了古色传统而又简明的戏台配以黑色的坐席, 使得其空间氛围与淮剧演绎时所表达的艺术情调相融合。西侧则设计为戏服与脸谱的展示区, 采用块面分割的形式将展台合理化布置, 古典而又不失现代感的展台相互错落安置, 更直接的展现了淮剧艺术的精致。

6. 淮剧影像室展厅

作为展示淮剧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学术研究等影像资料的展示空间, 在保证空间足够储藏淮剧影像资料空间的同事, 也设计了一个环形的屏幕供参观者观看影像资料, 并在屏幕前设置了座椅供人们休息观赏。同时在影像室的入口也设置了一排电子信息看板供人们查阅电子信息资料, 整个展示空间的设计力从参观者的心理出发, 在动态全面的展现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考虑了人性化的需求。

三、结语

对于展示传统文化的展示空间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追求单一方面的问题, 其需要在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后首先应该是考虑的是历史, 其次才是艺术化的空间。前者是主体, 后者是辅助或者说是实现这一空间的方式。所以, 在整个淮剧艺术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中, 始终是把“历史长河”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 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的相关元素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 极力在展现淮剧艺术魅力的同时, 提供一个可行可停、可观可玩的舒适顺畅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摘要:通过盐城淮剧博物馆内的六个主要展厅的设计来探究传统的淮剧艺术在现代展陈空间内的表现方式, 借此,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要素与现代展陈空间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进行研究, 力求在现代的展示空间中以中国的民族形式, 体现现代化的功能和艺术需求, 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 在中外文化的交融和冲突中更显示出多彩、复杂的一面。

关键词:传统文化,淮剧,现代展陈空间

参考文献

[1]高祥生.室内设计概论[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 (集团) , 2009.

[2]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10.

[3]陈易.室内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淮剧的文化模式 篇3

一、淮剧文化及运河文化的历史渊流回溯

淮剧, 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 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淮剧语言是以今江苏盐城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 并兼顾附近的淮安等地方言而戏曲化的一种舞台语言, 淮安市境内的淮剧则多以淮安方言为基调, 又称西路淮剧[1]。

淮剧起源可追溯至清朝中叶, 当时江苏盐城、淮安、清江市一带, 民间流行着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僮子腔”等。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 称之为二可子, 仅以竹板击节为伴奏。简单的腔调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 (又称“三可戏”[2]) 结合演出, 发展成为老淮调, 主要唱腔有“香火调”、“淮蹦子”。在一代代淮剧人的努力下, 淮剧逐步形成了“自由调”、“拉调”、“淮调”三大主调。如今综观淮剧的唱调, 除了上述发展而来的主要腔调, 还有围绕主调派生的“淮悲调”、“叶子调”、“下河调”等数十种。另外, 还有数量较多的由民歌、小曲的腔调衍化而来的唱腔, 如“磨房调”、“补缸调”、“跳槽调”、“蓝桥调”、“八段调”、“打菜调”等。而今淮剧的伴奏乐器也得到极大丰富, 包括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等, 打击乐器则有扁鼓、苏锣、铙钹、堂鼓等。

据悉, “香火戏”在民间的生长和流传时, 正是徽剧随着徽商在河运发达的两淮地区盛行的时期, 两个剧种常一起搭台演出。在徽剧的影响下, 淮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演出剧目不断丰富。最后, 由草台走上正规舞台, 走进了戏馆。可以认为, 运河文化催生了淮剧, 同时, 淮剧也丰富了运河文化。

早期的西路淮剧以唱“淮蹦子”为主, 所唱之曲带有浓重的淮海语语言声韵, 故时称“淮调小戏”。后西路“淮调”自始至终沿着“童子调”的基础, 经过对“哩哩调”、“栽秧鼓”等民歌音调的精心筛选而直接衍化而成, 总体风格接近於民歌的质朴和率真。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是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 完成于隋代, 繁荣于唐宋, 取直于元代, 疏通于明清。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 三千余里的空间跨度, 大运河承载了太多的历史。

众所周知, 大运河本是古代统治者为了军事需要和运输京城物资所需而开挖修建的, 但是, 完工之后便成了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催生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串起了大江大河, 在陆运相当落后的古代时期便利了交运, 运河地区因此发展成为了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带。运河畅通后, 杭州、苏州、扬州等许多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相继孕育而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 沿着这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汇集在运河沿岸, 推动了运河城市的经济繁荣。同时, 他们也带来了地方的文化习俗, 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 进而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从淮剧文化的发展, 足以对此窥见一斑。可以归纳说, 大运河的真正功绩不在于它为皇室和大官贵族等上层统治者运输物资, 而在于它方便了民间交流, 繁荣了民间经济文化, 服务了底层的被统治者。

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 明清时期就是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明清时期, 淮安因运河之便, 城市发展达到鼎盛, 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驻节于此, “三城内外, 烟火数十万家”, 盐商巨贾云集, 淮安城也“俨如省会”, 成为与扬州、苏州、杭州齐名的运河四大都市之一。在淮安调研期间, 我们发现被古运河穿城而过的淮安, 至今仍保留着浓重的运河文化气息。市区的大运河文化广场便很具代表性, 在那里市民和游人可以近观运河水的流动, 也可以亲身体验运河文化, 作者就是在那里真切观演了西路淮剧。

从历史渊源来看, 淮剧文化和运河文化从产生开始便扎根民间, 不失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型娱乐文化。从淮剧声腔流变上观众便可体会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文化根源的深厚, 以及音乐的原生态, 由此也不难解释淮剧在广大民间广泛流传的现象。大运河滚滚流动, 流来了王朝的兴替, 流来了运河城市的兴盛和两岸百姓的富足生活, 更流来了运河文化。运河文化的产生是民间传播发展的结果, 它的兴盛即代表了大众文化的兴起。

二、两种文化在新时代的尴尬处境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建设事业蒸蒸日上。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文化也进入了腾飞时代, 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同时一系列的问题也相继涌出。淮剧和大运河在此时都遭遇了以前从不曾出现的尴尬境遇, 淮剧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传播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

淮剧生于苏北, 随着一代代淮剧演员的推动以及苏北移民的南下闯滩, 淮剧传播到了江南大部分地区, 并一度在东方大都市上海兴盛。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 淮剧更加蓬勃发展, 据统计, 当时经常在上海演出的淮剧剧团就有十四家, 演出人员近千名。在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中, 淮剧逐渐成为上海重要的地方戏曲样式, 与京剧、越剧、沪剧一起组成了上海戏曲的“四大金刚”。鉴于此, 曾有人用“根生苏北, 花开江南”来形容淮剧的发展。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娱乐形式呈现多样化, 戏曲演唱的表演形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逐渐被边缘化, 淮剧也不免此劫。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 年轻的一代人不再熟知家乡话, 也不再爱听家乡戏, 淮剧的演员和观众面临着断层。上海淮剧团的数量萎缩得只剩一家, 固定的演出场地也换了门面, 失去了大众热爱和支持的淮剧文化在文化建筑中轰然倒地。

同样, 作为封建时代主要运输航道的大运河, 及至近现代, 依旧在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发展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功用。2002年航行于京杭运河和长江三角洲主要内河航道网的船只达到数十万艘, 货运量达到2.58亿吨, 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34.2%, 运河航运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达到30余万个。

但是, 由于年久失修, 大运河的运输能力得不到完全发挥。近年来就京杭运河为例, 通航里程仅1442公里, 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公里, 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另外, 由于疏浚不利, 航道整修不及时到位, 大运河部分河段水位较低, 航运堵塞时间时有发生, 京杭运河平均每年发生8小时以上堵航事件达46次。而对船家来说, 每一次堵塞, 都是一场恶梦。拿运沙的船只来说, 每条船停运一天损失少的700到800元, 多的上千元, 如果一个船队一轮11拖, 每天的损失就达到7000元钱, 严重影响沿线经济发展。2003年7月10日至20日, 京杭运河扬州邵伯湖段发生了严重的船舶堵塞情况, 滞留在这一河段的船只超过6000艘, 形成了10公里长龙,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淮剧文化及大运河文化, 使这些祖先们创造并赠与我们的宝贵财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政府、民间的热心人士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经过各方努力, 淮剧文化于2008年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运河沿线多个城市都申报了地方的非物质文化, 另外, 2004年9月, 报道称, 京杭运河沿线17市将联合起来申报京杭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但是, 每一位文化传承人都该明白,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只靠作为遗产来加以保护。

三、古韵文化的新传承

发展传统文化, 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服务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这是所有文化传承人的目标。

淮剧演员在这方面作了孜孜不倦的探求, 张庚先生早在抗战期间就提出了“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的口号。后“上海淮剧团从实践地方戏曲‘都市化’的尝试入手, 提出了走‘都市新淮剧’之路的构想, 相继打造起《金龙与蜉蝣》 (1993年) 与《西楚霸王》两部精品, 从而拉开了淮剧艺术发展史上的新的一页”。[3]与此同时, “乡村淮剧”也受到了相当重视, 得到长足发展, 淮安市淮剧团就创演了《庄家少爷》、《窦娥冤》等剧。在调研中, 笔者欣喜发现, 如今淮剧的观众也已不再是地方的、乡间的民众, 而扩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观众的年龄层次也扩展开来。

2002年10月, 中国京杭大运河文化艺术节首次在杭州举行, 随后, 山东济宁, 江苏徐州、常州、苏州等地都开展了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运河文化艺术节, 大运河的经济文化价值逐渐重新被人们重视起来。尤其在沿线城市, 以淮安为例, 不仅每年开展运河文化艺术节, 还开创了一系列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观光景点, 以及运河博物馆等。

围绕淮剧以及大运河申遗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共同的特殊性, 即两者都是正在使用中的。如今我们依然能够发现观众在放松消遣的时间来到街头巷尾, 或者走进剧院, 津津有问地欣赏着淮剧。而大运河在目前我国航运中的使用价值不言而喻, 大运河申遗便提出“大运河代表人民大众的文化和精神”, 绝不是只作为一种用于审美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证来供世人所参观。

由以上对淮剧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传承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文化产生于大众之中, 只有依靠大众的支持传扬, 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 文化遗存的保护以及克服新环境的挑战, 都将依赖于大众的力量。

摘要:作为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的淮剧, 流传百年来广受好评, 尤其在苏北民间, 多数人都能扯着嗓子唱上一段。人们熟知的大运河, 自开挖以来即造福于两岸大众, 也深深影响了沿岸人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淮剧于2008年成功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沿线的城市也在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筹措着。然而, 不论是淮剧, 还是大运河, 都有着服务大众的重要内容, 在它们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亦不免有着大众性的特征。本文以大运河沿岸城市——淮安为例, 从淮剧的传播和大运河的发展, 浅透淮剧文化和大运河文化之大众性的特质, 以及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淮剧,大运河,大众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血清脂联素水平下一篇:储能式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