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

2024-09-30

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共3篇)

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 篇1

1 傣族剪纸的发展及特点

傣族剪纸“反映了远古时代艺术与宗教各以自己的面貌塑造人类生活的力量与意愿的原始性与统一性”。傣族剪纸是一种重要的民间艺术文化载体, 它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如下特点:

1.1 宗教特点

在傣族地区的佛寺中, 随处可见琳琅满目佛教剪纸艺术品, 这些都是虔诚的信徒们经过精心剪裁后, 专门送来供奉神灵、祈求平安。传统上用以赕佛的剪纸内容丰富、工艺独特, 制作手法更加精细, 充满艺术性, 与宗教信仰交相辉映, 印证了“艺术越宗教化就愈具有艺术性”寺庙经其装饰后也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令人敬畏。

1.2 剪裁特点

傣族剪纸具有“剪”和“凿”两种工艺形式, 遵循着从里及外, 由局部到整体的制作原则。通常地, 剪刀和刻刀十分锋利, 一次可穿透七八层纸, 初学者事先画出样稿, 根据样稿精细剪裁, 而熟练的剪纸艺人则可脱稿制作, 做到手随心剪, 表达随意;凿子、小锤灵活有力, 一次可凿透三四十层纸, 剪纸艺人将根据样稿垂直凿刻, 避免纸层之间错动。

1.3 图案特点

傣族剪纸的图案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寓意, 与佛教文化、人物传说、动植物有关, 广泛涉及佛经故事、动物图案 (如“白象呈祥”、“金鸡破晓”等) 、人物图案 (如释迦摩尼、菩萨等) 、植物图案 (如菩提树、莲花等) 、几何图案 (如波状纹、菱形纹等) , 这些图案大多是对佛的礼赞, 傣族人民正是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建筑图案来表达自己的虔诚。

2“非遗”传承任重而道远

2.1 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淡薄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保护法令颁布较晚, 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普遍不强。在现实工作中个别单位有时存在着重视项目申报, 但实质上轻视文化保护的现象。另外, 由于傣族剪纸还处于艺术品的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市场化和产业化, 经济效益低, 也未能激发人们对傣族剪纸的热情参与。

2.2 经费投入不足、传承主体流失

傣族剪纸的传承和保护相关经费投入不足, 文化传承活动设施落后, 保存工作困难重重, 不少“非遗”资源因此流失, 鉴于此, 傣族剪纸这一民族艺术急需得到关注和保护。一方面, 傣族剪纸传承人平均年龄为六十岁以上, 严重缺乏年轻文化传承者的汇入, 传承主体的缺失使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难以展开;另一方面, 由于傣族剪纸传统技艺难度大、耗时长、收入低, 傣族剪纸文化传承人的传承活动得不到社会的肯定和回报, 基本生活难以保障, 靠“热爱”维系创作生活是极不现实的。

3 社会变迁中傣族剪纸传承途径

3.1 积极调动村民对傣族剪纸的创造热情

傣族剪纸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 它来源于傣族民众, 是受到傣族民众广泛喜爱的艺术形式。作为傣族文化的瑰宝, 这种民间文化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应当鼓励民间傣族剪纸艺人通过宣传、推广、销售傣族剪纸艺术作品, 将傣族剪纸艺术推向市场。

3.2 宗教信仰促进傣族剪纸艺术的传承

傣族剪纸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代代传承, 延续至今。由于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 宗教祭祀在傣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如拨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 这些节日常常伴随着赕佛仪式而展开, 傣族剪纸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表达着傣族人民对于神灵的景仰, 以及内心的夙愿。因此应当充分重视傣族地区的宗教传统节日, 结合当今的时代特点, 凸显民族民间文化的艺术价值, 有效保证实现傣族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

3.3 学校教育培养傣族剪纸传承人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把民族文化移植在学校教育的土壤之中, 可能会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教育途径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可以通过设置校本课程, 将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搬进教室, 即在当地中小学美术课中开设傣族剪纸课。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育实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目的, 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又能对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233.

[2]苏军国.对德宏州芒市傣族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分析与对策[J].安徽文学, 2011 (6) .

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 篇2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剪纸,审美,技艺, 传承与保护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玄股之国, 在 (黑齿) 北, 其为人衣鱼”。另外所记“毛民国”和“劳民”等部落亦多以鱼肉为食, 以鱼皮为衣。1这是古代文献中对于生活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族的描述。从中我们了解到赫哲族是与鱼相伴而生的民族, 清代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中有“鱼皮部落食鱼为生, 不种五谷, 以鱼皮为衣, 暖如牛皮”2的记载。赫哲族是中国北方仅有的以捕鱼为主要生活生产方式的民族, 在历史上曾被称作“鱼皮鞑子”、“鱼皮部”。赫哲族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民族渊源可以上溯到“帝舜时期, 是息慎的一支。息慎又称“肃慎”、“稷慎”。商、周时, 居“不咸山 (长白山) 北”, “东滨大海”, 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秦汉后改称挹娄, 有时亦称肃慎。南北朝后的勿吉、靺鞨都与赫哲族有渊源关系。分为七部, 居住在松花江中游和牡丹江中、上游的一支称粟末靺鞨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一支称黑水靺鞨。黑水靺鞨生活的地区是后来赫哲族的主要生活区域”。“赫哲”一词来源于满族语, 其大致语意为“东方的人们”, “赫哲”作为族称, 最早见于官方文献是《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 (公历1663年5月1日) 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 照赫哲等国例, 在宁古塔收纳”赫哲族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发达的鱼文化艺术, 是赫哲族文明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鱼皮剪刻艺术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传递了赫哲族人民的情感与精神崇拜。

一、鱼皮剪纸图案纹饰艺术的形式内容与意义

赫哲族自古以来沿江而居, 以渔猎为生, 吃鱼肉、穿鱼皮衣服、使用鱼皮生活制品, 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鱼的影子, 因此赫哲人在悠久的民族历史过程中掌握了熟练的鱼制品的制作过程, 形成了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鱼皮艺术, 赫哲族的鱼皮剪纸图案纹饰是鱼皮服饰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鱼皮剪纸图案纹饰是进行刺绣的花样, 鱼皮衣服的装饰, 赫哲族人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剪出各种图案, 通常赫哲族的鱼皮剪纸都表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动物为原型, 其动物的形象多为平面的正侧面为主, 具有平面装饰效果, 在造型上有意的进行了夸张, 来体现动物的形象美感, 这些动物有鸟类、鱼类、鹿等以及赫哲族萨满宗教中图腾崇拜中得龙, 鹰的崇拜物。赫哲族的鱼皮剪纸的图案一般以补绣的方式缝在衣服上, 鱼皮剪成各种纹样的图案, 然后把它黏贴在一块底布上, 然后把图案和布缝在衣服上, 这是鱼皮剪纸的实际功能, 体现在赫哲族社会生活的每个地方。赫哲族以这些形式来反映他们的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还有萨满树剪纸, 螺旋纹剪纸, 其中萨满树剪纸依托刺绣在刺绣的中心有一棵树, 树的山下左右装饰有日月鸟虫的图案, 在信仰萨满教的少数民族中, 都遗留有对神树的崇拜, 这是一种宗教信仰, 赫哲人称它为, 世界树, 生命树、宇宙树、这颗神树能够与三个世界相通, 与下界 (树根、动物、鱼, 中界 (山川自然, 陆地动物, 上界 (太阳, 月亮) 相连, 是连接三个世界的通道, 氏族的灵魂也寄托在这颗树上, 同时萨满树也象征着人类的繁衍, 妇女的生育, 萨满树体现了生殖崇拜与神灵崇拜, 保佑氏族兴旺繁荣。螺旋纹剪纸, 这种鱼皮剪纸的形式与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密切相关, 由于渔猎, 人们对水产生了恐惧与敬畏崇拜, 所以螺旋纹样式在黑龙江地域的少数民族中逐渐形成, 在赫哲族服饰、靴帽、眼袋上都有表现, 与赫哲族人的生存环境, 宗教信仰, 审美习惯有重要关系。鱼皮剪纸是赫哲族对于人生, 信仰的精神体现, 是其情感的审美表达。

二、鱼皮剪纸艺术的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1、对赫哲族鱼皮剪纸艺术进行抢救性的挖掘

对于现在现存的赫哲族的鱼皮剪纸工艺技艺进行抢救性的挖掘, 保存传统鱼片剪纸艺术的精华, 在此过程中培养赫哲族鱼皮剪纸艺术的传承人, 这将是少数民族艺术最有效的传承方式, 通过老的民间艺人培养下一代民间艺人通过政府的扶持来使老艺人的传统技艺能够传承发展。

2、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契机

国家近年来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地加大, 对于濒临灭绝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技艺尽快地收入保护名录, 实施保护措施, 综合运用实践、理论形成一整套科学的体系, 把赫哲族鱼皮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 工艺技法, 发展历史, 进行整理分类, 运用影像, 图片, 文字, 等手段, 记录整理建立数字化的档案库与应用网络平台, 形成一个对外宣传的平台, 弘扬赫哲族的传统民间技艺。

3、加强鱼皮剪纸艺术的产业开发

以民间艺术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主要的模式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 开发旅游业与民族艺术品经营产业, 把鱼皮剪纸推向市场, 形成产销一体化,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互动机制的影响下促进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对于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清·付恒.皇清职贡图[M].沈阳:辽沈书社出版, 1919.

[2]、清·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M].

[3]、张晋彦.宁古塔山水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30.

[4]、赫哲族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 篇3

一、闽北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渊源

闽北民间剪纸艺术大约起源于西晋年间, 随中原士族入闽定居传入闽北, 自此, 剪纸这种习俗在闽北延续了千余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原、吴越文化越来越多地传入闽北, 各种民俗活动传至闽北。剪纸的创作与使用随民俗活动的增加而增多, 剪纸开始在闽北流行并逐代传承下来。

隋唐时期, 闽北各种节日和民俗活动中使用剪纸已成风气, 而其风格亦颇具汉唐韵味, 剪纸题材也随中原习俗, 花式丰富多彩, 有很大一部分沿用至今。

宋元时期, 闽北剪纸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而兴盛繁荣。逐渐形成了在传统节庆民俗活动中, 把剪纸用于祭祀、祈福、纳祥、驱鬼、辟邪以及娱乐、美化生活的风气。在文人的参与下, 出现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观赏性剪纸, 闽北剪纸与江浙剪纸相互融合, 进一步促进了闽北剪纸的发展。另外, 闽北森林资源丰富, 造纸业发达, 纸张价廉物美, 也为剪纸的盛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明清时期, 闽北民间剪纸艺术走向成熟, 并达到鼎盛。剪纸内容丰富多彩, 综合运用了政治、经济、历史、风俗、宗教、文学和民间传说等各方面因素作为构思的基础。同时, 闽北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对传统生活习俗更加讲究, 剪纸之事更为人们所推崇, 会剪纸的妇女遍及各乡村, 她们中的佼佼者逐渐走向半职业化之路。每逢年节吉日, 娶媳嫁女, 生诞寿日, 乔迁新居, 宗族祭祀、祭祖还原, 人们都要请会剪纸的妇女到家中花十天半月剪就各种花样, 用以装点住室环境和贴于各种器物、食物之上。

明代出现了一批乡土画家, 他们既注重线条的质感和匀称, 对剪纸艺术有着很大的渗透作用。清代道光年间, 在一些文人墨客的参与推动下, 闽北剪纸的形式更加多样, 图案更加精美, 艺术日臻成熟。

民国期间, 社会动荡, 战乱频繁, 即使如此, 闽北剪纸仍沿袭明清习俗, 民俗活动中剪纸使用范围仍相当广泛, 花样繁多。

二、闽北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闽北剪纸经历漫长的沿袭、发展, 成为劳动群众满足自我精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并在久远的传承中,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一) 从剪工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

闽北民间剪纸既保有闽北民间艺术韵味, 又深受历代文人诗词和中国画艺术影响, 主要通过线条表现形体、质感, 注重神情意态变化, 富于传神, 画面丰满、质朴, 俗中见雅, 雅不脱俗。

闽北各县市及乡镇都分布着一些剪纸艺人, 其中以浦城和延平最为集中。浦城剪纸最具闽北剪纸的代表性, 其手法或粗犷或细腻, 呈现淳朴与生动之韵;而延平因地处山区, 剪纸以刻画山禽家畜的作品较多, 表现较为粗壮有力、淳厚朴实。总体来说, 闽北民间剪纸有以下特点:

一是以字组画, 画中有字, 字中有画。如福、寿、喜等较大的单字, 在字的边线内剪刻成各种纹样;另一种在纹样内, 剪上吉祥语句, 如鱼跃龙门、五谷丰登、夫妇偕老、白首齐眉等等。

二是构图紧凑, 以独幅纹样居多。这与剪纸多用于点缀和装饰喜庆之事的用品有关, 人们根据所赠礼品的大小, 剪刻成各种独幅的纹样, 大者盈尺、小仅方寸, 这些作品普遍构图紧凑, 既实用也便于流传。

三是托物寓意, 倾注人们的美好愿望。如万年青寓长寿, 石榴寓多子, 喜鹊寓报喜等, 有的为谐音寓意, 如花瓶的平平安安, 双鱼的年年有余、百合的百年好合等。

四是花样古老, 代代相传, 以原生态流传居多。闽北民间剪纸历经千年, 将传统技法与古老的纹饰特点流传至今, 极为不易, 流传下来的主题纹样有:鱼莲纹、鸡鸟纹、石榴牡丹纹、老鼠瓜果纹、葫芦纹、狮虎纹、虫草纹、娃娃纹、神话纹、故事纹、组字纹等等。

(二) 从题材和内容上看

闽北剪纸多取材于民间各种历史人物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瓜果菜蔬等。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生活习性与风俗习惯类

根据闽北人多年保留延续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性、风俗习惯等创作的剪纸。如婚嫁生子, 就剪:龙凤呈祥、莲生贵子等。“剪花婆”“剪花嫂”是闽北浦城对剪纸艺人的昵称。每逢过年过节、娶媳嫁女、生诞喜庆、乔迁新居、祠堂祭祀等凡是要置办酒宴的, 浦城人都会用剪纸这种形式来衬托喜庆气氛。

2. 岁时节令与劳动场景类

主要以闽北人的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具体的劳动场景为内容进行创作的。包括了鸡、鸭、鹅等家禽, 马、牛、羊等家畜, 以及所种植的五谷等。如:年年有余、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灶神图等。

3. 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类

主要是根据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基本内容, 戏曲人物剪纸也是一个组成部分。如嫦娥奔月、八仙过海;如三国、水浒人物等等。

4. 文物古迹与风光名胜类

祖国名山大川、文物古迹、古典建筑等都为闽北剪纸艺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题材, 他们通过这类剪纸以景抒情、寄情于景。

三、闽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闽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民俗文化受到破坏, 冲击, 许多民俗活动被迫取消, 剪纸因缺乏载体, 处境濒危, 大量传统经典花样流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南平文化部门采取各项措施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剪纸艺术, 延平文化馆人员曾深入各乡镇, 收集民间剪纸作品八百余幅, 并出版了《延平剪纸》。为避免传统艺术的传承出现老龄化和断层, 南平文化部门开始举办剪纸培训班, 培养新一代剪纸人才。至此, 闽北民间剪纸开始恢复生机。

进入新世纪以来, 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闽北民间剪纸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将其作为全市主要的文化项目给予扶持, 各县市文体局和文化馆制定了民间剪纸保护计划, 并通过一系列的剪纸培训、展出活动和剪纸技能比赛等, 发现人才, 创作佳作, 扩大影响, 使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重新受到当地人的青睐。

比如延平的杨真小学, 经过八年多的剪纸艺术特色校创建, 师生都会剪纸, 在全国各级剪纸赛事中多次获奖。目前, 杨真小学已成为全省唯一的剪纸艺术特色校, 也是全省唯一的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小学剪纸实验基地校。

闽北人文、风俗多样, 各地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如延平的崇蛇文化、青蛙文化、三月三、战胜鼓、建瓯的挑幡、邵武的傩舞、顺昌的大圣文化等等, 都是剪纸创作极好的题材。同时, 近年来南平文化部门也为闽北的剪纸艺人创造与各地的剪纸艺术家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从内容、形式到材料、技艺、应用上积极探索和创新, 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剪纸作品。闽北剪纸的能工巧匠倍出, 作品频频获奖, 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正朝着精细化、多元化、民俗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在南平宣传、文化部门的不懈努力下, 2007年, 闽北的浦城剪纸被福建省政府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 浦城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剪纸) 之乡”。

上一篇:铁路人才管理下一篇:法制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