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剪纸的艺术特色

2024-10-03

豫西剪纸的艺术特色(精选3篇)

豫西剪纸的艺术特色 篇1

剪纸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参与者较多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术, 很早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剪纸使用最普通、最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创作出了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艺术作品, 这些剪纸图形恰能很好的表现出来, 而团花剪纸是迄今发现最早、民俗功能强大、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民间剪纸品类。

1 豫西剪纸艺术中的团花图形

我国南方的剪纸精雕细刻、玲珑剔透, 北方的剪纸粗犷豪放、质朴夸张。而河南的剪纸很明显带有中原文化风格, 构图简洁、厚重凝练、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豫西剪纸作为河南剪纸的主要代表, 历史悠久, 题材广泛, 意趣丰富, 刀工精细、作品众多。

团花, 也就是圆形图案的剪纸作品, 属于豫西民俗剪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吉祥纹饰。在圆形图案纹饰的四周, 再附加四只内涵与团花相应的“角花”, 方与圆相互对应, 贴在新婚夫妇洞房的顶棚上, 当地俗称为“顶棚花”。它是依据一个中心点, 上下左右扩展相同的纹样。“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象征着完整圆满之意, 比如说“花好月圆”“破镜重圆”“阖家团圆”等等都是对圆做出的美好意愿。

2 豫西剪纸团花图形的分类

2.1 节日婚诞之团花。

团花剪纸在豫西地区一直被视为民俗剪纸艺术中喜庆、吉祥之最, 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尤其是节日、婚嫁还有寿诞等。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 这样一个能够体现出剪纸艺术的价值、功能的重大节日里, 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门画和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 团花图形利用喜庆的红色烘托出吉祥如意的氛围。而结婚的时候运用团花图形的更是丰富多彩, 顶棚、帐幔、手帕、灯罩、脸盆以及嫁妆之上, 都处处可见团花图形的行迹。

2.2 人物表彰之团花。

人物类的团花主要是指对于人物形象起到烘托作用的佩戴类的团花, 这一类在豫西地区也有体现, 比如说大会表彰给英雄或者是劳动模范佩戴团花, 还有就是像一些企业开业佩戴胸花进行剪彩的贵宾、领导等, 结婚的仪式上佩戴鲜花的新娘新郎等。这类场合中, 团花图形主要起到了渲染和突出主要人物的作用, 这一类主要是以简单的花朵图形为主。

2.3 丧葬灵堂之团花。

人老送终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但是生长在黄土塬上的豫西人们也要将丧事当作一件大事来办。特别是在农村, 丧礼办的繁杂与简单, 灵堂的设置等等, 剪纸团花图形也是不可少的, 圆形的“奠”字, 还有“万”字是最为常见的丧葬灵堂之团花, 一般是采用蓝色、白色、黄色的纸剪成团花贴在白布上, 带以庄严、肃穆之感。

3 豫西剪纸团花图形的符号文化意蕴

豫西民间团花剪纸中的符号元素能够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些符号元素大都是对于大自然中事物的提炼, 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豫西剪纸中的文化内涵, 符号语言是带有群体共性的, 但是剪纸的风格手法却会因人而异有所不同。

据历史记载, 夏代尚黑, 而豫西曾是夏王朝建都经营之地, 故而在至今的豫西陕县等地依然保留着黑色的剪纸, 即便是新婚大喜的“洞房”, 还有给老人贺寿送的“寿诞花”等也会用黑色。春节期间大都是会张贴红红绿绿的剪纸窗花, 但是唯独老人居住的窑洞里的窗花, 则大多会用黑色。当地的老年人会把黑色看成是正色, 这是他们淳朴的尚黑观念, 也是豫西独特于别的地域的最大的差异性, 寓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盛行于豫西民间剪纸的团花纹样会根据内容的需求, 不断发生变化, 并进而更新。一般会采用“和美祥瑞”、“花好月圆”、“龙凤呈祥”、“莲生贵子”、“富贵牡丹”等等, 这些纹样常用到的符号元素大多是蝙蝠 (福) 、龙马 (瑞兽) 、喜鹊 (报喜) 、牡丹 (富贵) 、石榴和莲花 (多子) 。豫西民间称蝶为蛾, 比较受儿童和妇女的喜爱, 赋予其多种文化意蕴。民俗中的蝴蝶是良辰美景、春光明媚的象征。而且耄耋之年的“耋”字跟蝴蝶中的“蝶”字谐音, 泛指年高寿长的老年人, 故而多做此类团花图形纹样祝贺老年人健康长寿之意, 常常配以牡丹花, 取“寿庆耄耋”或者是“耄耋富贵”之意。

在河南豫西一带的团花剪纸中, 往往能够看到葫芦纹样。葫芦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果蔬食品, 也是远古先民重要的生活工具。而葫芦又与“福绿”二字谐音, 继而可以传达出葫芦吉祥观念的文化内涵。

牡丹花雍容华贵、娇艳美丽, 是美丽、富有还有国富民强的象征寓意。而洛阳牡丹甲天下, 这里自唐代起就有栽培牡丹、赏花的习俗。而牡丹也被誉为是“花中之王”、“花之富贵者也”。豫西团花剪纸中的石榴形象也很多见, 被誉为是吉祥之果。石榴属于是多子果实, 成熟之后表皮会自然干裂炸开, 露出饱满子实, 而榴跟“留”字谐音, 也是对新婚夫妇早日“结果”的美好祝愿。

4 结语

团花剪纸作为一种独特而又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现象, 是当地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寄予美好生活向往和审美趣味的民间活动。多年来, 豫西团花剪纸一直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中, 发挥着极具代表性的审美装饰和祈福祝愿之功能。用有形的图式表达出了无形的情感观念,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豫西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团花图形, 我们不仅可以从侧面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风貌和民俗文化, 还可以从中认识并发现团花剪纸中寄予的文化意蕴, 利用团花剪纸艺术应用到现代设计生活中, 使得更多人们认识并传承下去, 让我国民间的这朵艺术之花永不枯竭。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 (12) .

[2]陈玥锟.作为民俗符号的装饰图案—以团花剪纸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 2014 (1) :113-P116.

[3]徐晓军.民间剪纸中的剪团花艺术[J].大舞台, 2014 (8) :233-234.

豫西剪纸的艺术特色 篇2

剪纸艺术特色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强化我校师生的剪纸特色意识,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剪纸创作水平,打响我校剪纸特色知名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剪纸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剪纸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工艺的热情。

二、现状分析

我校自确立以剪纸艺术教育为特色后,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发展剪纸艺术特色教育,建立了剪纸特色工作室与剪纸社团,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剪纸社团活动,社团成员普遍具备了一定的剪纸技艺,学校范围内还多次举行了各种类型的剪纸比赛,并在校内开展剪纸特色作品展示,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年度目标:

(一)总目标

使学生掌握剪纸的相关知识;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对剪纸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二)分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剪纸的起源、历史和发展,进一步了解剪纸的意象、心象和吉祥艺术,掌握剪纸中较复杂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2、认识剪纸特点及应用知识、了解剪纸规律。

3、继续运用剪纸技法临摹传统的剪纸图案。

4、在临摹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作品创作。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剪纸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想像力。

3、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启发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去描绘这个美好的世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通过创作,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

3、培养学生发扬优良传统的精神,让学生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完美的人格。

四、具体措施

1、做实校级剪纸社团。继续开展好剪纸社团活动,并在全校三至六年级中扩展招生,至少每个年级6名,为剪纸社团进班级做好准备工作;

2、做大剪纸社团。在做好校级剪纸社团的基础上,让剪纸社团走进班级,每班能成立一个剪纸社团(8人左右),团长可以由班主任和校级社团成员共同兼任,做大我们的剪纸社团;

3、做精剪纸社团。在做大剪纸社团的基础上,要做精我们的剪纸社团,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校级剪纸社团成员剪纸技艺的提升;

(2)保障剪纸社团活动的时间和经费投入;

(3)通过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剪纸成员对剪纸的热情和动力,如开设校园剪纸作品展、开展校园剪纸作品现场制作比赛、组织重大节日的剪纸作品制作活动、开展期末“剪纸小艺人”评比、网络剪纸作品展示、参加各级网络报刊的剪纸作品投稿等;

(4)邀请有特长的剪纸艺人为社团成员进行辅导,提升我校剪纸社团成员的视野与技艺;

(5)用剪纸作品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学校的剪纸工作室、教室、办公室、走廊、宣传窗等处都可以用有针对性的剪纸作品进行美化,同时为学生的付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五、具体安排

(9月——10月):制定《2013年度剪纸特色发展规划》;启动剪纸特色社团,剪纸社团招生;了解剪纸的表现手法,会剪一些简单的单色剪纸;

(11月——12月):启动剪纸社团进班级;了解剪纸的技法,会剪一些简单的吉祥图案、动物、花鸟剪纸等;校园文化剪纸作品更新;开展一次“庆元旦”优秀剪纸作品展。

(1月——2月):开展一次校内剪纸制作现场赛和优秀剪纸作品展,剪纸社团活动学期总结;

(3月——4月):启动剪纸社团,剪纸社团招生;

(5月——6月):校园文化剪纸作品更新;继续加强剪纸技法的学习;开展一次“庆五一”剪纸作品展。

(7月——8月):开展一次校内剪纸制作现场赛和“庆七一”优秀剪纸作品展;优秀作品投稿;剪纸社团活动年度总结。

曲龙小学

豫西剪纸的艺术特色 篇3

一、探寻豫西民间剪纸艺术的源头

豫西剪纸究竟始于何时,因为史无记载,且无实证而难以说清楚。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早在我国宋代便已蓬勃发展并广为流行。豫西的剪纸艺术渗透到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的很多方面。探寻剪纸艺术的历史,早在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出现了和剪纸纹样非常相近的图案纹样,显现出剪纸的轻快流畅意识。这些考古发现很清晰地证明了生活在豫西大地的人民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雕刻、镂空的审美行为。

二、豫西剪纸的种类、风俗隐喻和地区分布

豫西剪纸之所以广为流传而延绵不绝、经久不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豫西剪纸和民俗、民风关系联系非常紧密,最终发展成为一种民俗艺术,在老百姓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一直到现在大家在四季节令、人情礼仪、婚丧嫁娶、室内装饰、刺绣花样等行为中,大都离不开剪纸艺术的造型。

吉祥图的动植物在豫西剪纸表现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动物类如狮子(瑞兽)、麒麟、龙(尊贵,象征男人,剪纸多见于浚县、内黄一带)、凤(象征女人,传说是楚文化图腾,多见于洛宁)、鹤(长寿)、羊(祥)、鸡(吉)、鱼(余)、喜鹊(喜)、蝙蝠(福)、虎,植物类多采用莲花(幸福)、桃(寿)、花瓶(平安)、石榴(多子)、百合(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牡丹(富贵)、松柏(长寿)、佛手(吉祥)等。

近时期,民间艺人还发现了一些反映中原图腾文化的民间艺术剪纸,这些剪纸不属于自然形态,它们应属于原始图腾崇拜的遗留。在豫西民间剪纸中,龙的形象是较多的。龙是黄帝轩辕氏族的图腾。河南的豫西一部分民间剪纸中大量出现中华龙的造型,这应该是一种“炎黄文化”的遗存。

三、豫西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

民间剪纸不但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更重要的是它的艺术性。

1、利用装饰画的透叠手法表现剪纸

在剪纸中,各种形象无前后之间的纵深变化,只有通过透叠的办法表现出他们的前后关系。透叠是民间剪纸表现深层与表达作者联想、想象和情感里面透视的一种艺术语言。这一特点是民间艺术家所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2、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

散点透视是中国画的特有构成方式,然而在剪纸的布局中也经常采用散点透视。在剪纸中物体和景象本来是三维立体的形象但是要把它改造成平面的图形,通过对表现的题材进行大胆的删减和变形,删繁就简,进行概括时采用简练的线条,民间剪纸的独特表现力就是在非常彻底的二维空间的观念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3、追求人物形象的完整效果

追求完整是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也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如《财神》左手拿如意,为了要保持手的完整形和如意的完整性,在他们交汇的边沿,会有一点连接,连接的地方既充当手的一部分,也充当如意的一部分,达到各自的完整性。

四、豫西剪纸的艺术风格与特征

1、造型取神变形,夸张概括,立意为主

造型概括取神、夸张变形是豫西剪纸的主要艺术特点,在这个基础之上作者赋予作品非常大的想象力,给观者留下无限联想和回味的空间。

2、剪法妙趣横生、简练质朴

从之前所谈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简练、质朴、意犹未尽的刀法的运用和展现,很多作品都没有多余的地方、多余之处,又丝毫没有造作的感觉,就连色彩的调配也是这样。

3、实用与装饰并存,生活气息浓郁

豫西剪纸艺术有它独特的一面。任何艺术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效果和装饰手法。豫西剪纸之所以经久不衰,并用其极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深受人们的爱戴。譬如“窗花”,它本身就存在着实用性与装饰性统一和完美的结合。

五、豫西剪纸的艺术手法

1、运用国画写意中的“神似”

在中国画中,写意最常用的表现手法,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意的手法以北方为代表。一般而言,北方剪纸以朴实生动为美,生活气息浓郁,其特点是天真浑厚,粗狂写意,质朴夸张。大多运用大块面,以“阴剪”为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表现技法。

2、托物言志的美学观

豫西民间剪纸中借物抒怀、谐音寓意、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剪纸艺术的处理中难以用具象表达的内容,就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处理。

六、豫西剪纸艺术的价值

豫西剪纸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起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深厚的社会意识、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传统、和人们的审美意识。在我国的民间艺术研究中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使用价值,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1、豫西剪纸的艺术价值

豫西民间剪纸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表现内容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活动。妇女一般为主题的主题,广大劳动妇女虽然没有经过特定的艺术培训,在从事家务劳作的闲暇,出于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意识自发地剪裁出各种各样的剪纸艺术作品,简洁大方,深受大众的喜好。妇女们的作品不受任何束缚,心里对啥感兴趣就剪啥,更不被传统剪纸所约束。作者是发自肺腑的感情,剪纸创作的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慰藉、自我赏析、和自我陶醉,尽管有些作品尽管不十分真实,但却显得可爱亲切;剪纸技艺虽拙朴而不华,却显得生机盎然;画面简单变形,却是来源于现实的生活;因此豫西剪纸长剪常新,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研究价值。

2、豫西剪纸的学术价值

豫西民间剪纸有着非常强盛的生命活力,多年来我国人民大众人民喜爱它,保护它且紧密地与人民信仰、愿望、生活、习俗、结合在一起,豫西剪纸扎根于民间土壤是祖国大地绽放的一朵艺术奇葩。豫西剪纸艺术技法深不可测、奥妙无穷,具有深奥的艺术研究价值。

3、豫西剪纸的使用价值

豫西剪纸艺术也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灿烂夺目的剪纸艺术作品给人以欢乐、愉悦、爽朗的艺术情调,映入眼帘的是幅幅呈现出喜人的生活再现。豫西剪纸所表达的内容特别繁多,有鸟兽、人物、花木、蔬果、文字、昆虫、园林等;豫西剪纸的用途非常广泛,有柜箱花、墙壁花、窗花、屏花、团花、边角花、喜花、寿花、供花、礼吊花、门神花等。它表达着人们祈求吉利、幸福的美好希望,以其真挚、淳朴而使人愉悦、振奋,给人们带来了不尽的希望和欢乐。

七、豫西剪纸艺术的发扬、抢救、传承

对豫西剪纸艺术的现存状态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令人忧虑的问题,如今的豫西剪纸高手大都是50—90岁的农妇,年轻人很少有人会剪,即使会剪,也只能剪出一些有限的简单图形,进行时代创新就更没有可能了。残酷的现实已经摆在面前:豫西民间剪纸艺术正面临后继乏、青黄不接的紧要关头,如果不尽快加以抢救的话,豫西剪纸很有可能会失传。一旦失传,后人再想去挖掘、开发就很难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我国很多宝贵财富只有在某一天突然被国外重视、承认以后才发现它的珍贵。如:世人皆知的我国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的发明都领先于世界,后来外国人认识到了它们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更高的水平,以致后来出现了很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外国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我们应该痛定思痛加以反省的。

豫西剪纸艺术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豫西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其精华完整地传承、发展,从而使其不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流失。令人欣喜的是在洛宁老艺人李笑白先生“抢救豫西文化遗产”的倡议下,“豫西剪纸艺术研究会”已经成立并且开始运行,有一些年轻人也喜爱上了豫西剪纸艺术。很多传统的经典作品也得到了保护、挖掘、整理,很多著名老艺人的技艺也毫不保留的向年轻人传授,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豫西剪纸艺术的新生了。

摘要:剪纸艺术是我国最具群众基础的民间工艺形式之一,它充满着浓郁的民族艺术气息,是一种精巧的民间手工艺。豫西剪纸艺术具有造型夸张概括、刀法简练质朴、生活气息浓郁、装饰与实用并存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研究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针对濒临失传的这一古老艺术,如何传承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剪纸艺术,审美,保护,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上一篇:地方公共服务下一篇:场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