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共服务

2024-10-03

地方公共服务(精选12篇)

地方公共服务 篇1

一、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的公共服务购买涵盖了很多方面,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类和社区服务方面,比如很多地方政府会购买社会保障方面服务,包括养老服务、就业方面服务等等,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运用领域的扩大,会使得公众过多受益,不断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要求。然而,应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我国还属起步时期,以往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仍然发挥很大作用,因而当前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问题

1)某些地方政府缺乏公共服务意识

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片面追求自己的个人发展,强调个人意识,公共服务意识不强,从而造成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有一些注重形式,走流程。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时专业性不强。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带给民众的意义认识不清。

2)公共服务效率低成本高

现代公共管理所追求的是低投入高产出,而我国目前的公共服务供给却呈现低产出高投入的情况。政府不同程度存在机构冗员、政府间职责不明晰、工作人员消极怠工等问题;政府运行成本过高,部分政府官员存在公款消费现象,政府存在公共财产闲置等情况;政府因为决策失误也会造成提供公共服务成本增加。

3)提供的公共服务种类不够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能满足实际的公共服务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不能满足大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公众在医疗卫生和养老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市场提供的主体服务不够,没有相对合理公平的市场秩序,有时会出现公众投诉申告无门的现象;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

4)公共责任缺失导致腐败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部分职能转移给了市场,而政府还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目前模式使得政府权利和责任分离,随着公共服务由社会组织提供,政府不再承担相应的操作流程,这都给了政府推卸责任的借口。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都提倡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但是政府责任却不能由市场承担,政府还是应该承担起相应的公共责任,对人民负责。

2、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

1)政府对自身定位不明晰

新公共服务认为政府应该“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主要应该出来好政府与政府、政府和各社会组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当前我们很多地方政府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不明晰,政府干预垄断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理顺政府间、政企、政社关系,从而影响社会组织对于提供公共服务,不利于政府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公共服务购买边界不清

我国的公共服务供给量不足,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购买存在边界模糊的情况。以往公共服务都是由政府提供,因此公众普遍认为公共服务的供给都应由政府负责。但目前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公众因为传统观念,会对此抱有怀疑态度。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政府部门让渡权利,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致使一些公共行政人员积极性不高。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不应该是同一个主体,公共服务提供或安排与服务的生产之间的区别日益重要。

3)公共服务购买程序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任然是起步阶段,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关于购买公共服务意见、实施等办法,往往会带有行政特色。实际操作中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往往是因为熟人的关系,或者干脆就是内部化的操作。政府作为购买方对所购买的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产品并没有合理的价格。

4)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虽然有《政府采购法》,但其只对供应商的资质有规定,但对于非营利组织的问题却忽视了。因为公共服务具有非营利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应该由非营利组织提供,而现行的法律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资质却没有相应规定。政府的行为应该均由法律许可,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而向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系列行动本应该有法律制度作保障。但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却不能满足,各地方政府在实践中更多地只能依靠一些规范性文件。

5)监督机制不完善

地方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政府对于同步的监督和评价很难做到。目前我们的制度,很多部门都有监督权,而这些部门很多都是主管部门,他们又可能与社会组织有各种利益关系,政府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完善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构建服务型政府

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为公众提供更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政府转变以往单一提供公共服务的观念,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去。政府也从以往的供给者转变为购买者、监督者,这就要求政府明确自身定位和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强调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思想,由权力本位转变为责任本位。服务型政府不仅仅关心公共服务的供给,更加应该重视规划如何供给公共服务来满足公众的需求。只有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从而提高政府效率,使公众满意。

2、完善公共服务市场体制建设

1)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

以往只有政府一家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完全垄断和控制权力,不利于供给有效和令公众满意的公共服务,只有引进激励和竞争机制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激励和竞争机制能够为供给公共服务注入新鲜血液,迫使新加入的供给方,以公众需求和满意为指向,通过各种方法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而为公众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

2)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

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提供,需要政府“掌舵”,不能像以往只靠政府一方提供公共服务,权力和社会资源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必须鼓励更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多元化的供给者能够形成竞争机制,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改变了过去那种由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现象,许多社会组织成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主体。这些社会组织基本都具有志愿性、民间性、组织性、非政治性等特征。[1]虽然我国很多社会组织都能承担有效供给公共服务的重任,但政府也必须做好本职工作,提供好的环境,并且加强供给过程的评价和监督。

3、加强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规范公共服务购买流程

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公正公平,规范的购买流程能够提高供给率。可以将购买流程建立如下:根据公众需求确定购买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供给方、监督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最后对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2)完善公共服务评价监督制度

公共服务的供给需要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通过建立政府内部监督机制,遏制腐败,秉承公平公正态度行驶政府职能;外部监督为内部监督的补充,可以包括专家监督、公众媒体监督等,确保公共服务真正能使公众满意。

4、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体系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地方上有一些条例和法规,但仍然缺乏普遍的约束性。所以,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推进购买公共服务的进程中,应该健全相关的制度建设。首先,对于已有的《政府采购法》进行修订,把地方政府向各种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信息补充进去,比如要确定购买的范围、社会组织需要的资质等。

政府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来满足公众需求,这样不仅能简化政府职能部门机构,更能提高效率,虽然在进行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我们坚信通过大家不断的努力在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路上会越走越顺。

摘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通过契约等形式,向各种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这种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现状、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名.中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中国行政管理,2001,(5):20—27

[2]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7一130

[3]王洁.政府购买服务-现代政府公共职能的延伸.中国政府采购,2011,(4):19

[4]陈昌盛,蔡欧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9

地方公共服务 篇2

地方导游服务程序是指从地陪接受旅行社下达的旅游团接待任务起,到旅游团离开本地并做完善后工作为止的工作程序。

地陪应严格按照服务规范提供各项服务。(一)服务准备 1.熟悉接待计划

接待计划是组团社委托各地方接待社组织落实旅游团(者)活动的契约性安排,是导游人员了解旅游团(者)基本情况和安排活动日程的主要依据。地陪要从接待计划中了解、掌握旅游团(者)的以下情况:

(1)旅游团(者)的基本情况

a.计划签发单位(即组团社)、联络人姓名、电话;团的种类(如全包价、半包价等),费用的结算方法;团队等级(如豪华等、标准等、经济等)。b.旅游团(者)的团名、代号、电脑序号、人数、住房、用车、餐饮标准等。

(2)旅游团成员的基本情况

如客源国(地)、领队姓名、旅游者概况、民族宗教信仰等。(3)旅游路线和交通工具(4)交通票据情况

该团去下一站的交通票据是否已按计划订妥,有无变更及更改情况;有无返程票;有无国内段国际机票,如果有,则要帮旅游团(者)及时确认,出境机票的票种是OK票还是OPEN票。

(5)该团的特殊要求和禁忌(6)是否需要提前办理证件(7)机场建设费的付费方式

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地接社现行垫付;另一种为旅游者自付;最后一种由外方旅行社领队垫付。

2.落实接待事宜

(1)核对或填写日程安排表;

(2)落实旅行车辆,确定与司机接头的时间、地点;(3)落实住房及用餐;

(4)了解落实运送行李的安排情况;(5)了解不熟悉景点的情况;

(6)与全陪联系,提前约定接团的时间和地点。3.物质准备

(1)导游人员上团前必须佩戴导游证、胸卡,携带导游资格证,10人以上团举导游旗等;

(2)到本社有关内勤处领取门票、餐饮结算单及有关表格(如行李交接单、租车结算单、客人意见表及导游图等);

(3)掌握联系电话,地陪应备齐随身携带有关旅行社各部门、餐厅、饭店、车队、剧场、购物商店、组团人员、行李员和其他导游人员的电话、呼机和手机号码。

4.语言和知识准备

根据旅游团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5.形象准备

导游人员的着装要符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着装习惯和导游人员的身份,衣着大方、整齐、简洁,方便导游服务工作。

6.心理准备

(1)准备面临艰苦复杂的工作(2)准备承受抱怨和投诉(二)接站服务

1.旅游团抵达前的服务安排

(1)确认旅游团(者)所乘交通工具抵达的准确时间,做到三核实:计划时间、时刻表时间、问询得到的时间的核实;

(2)与旅游车司机联络,商定机出发时间;(3)再次核实旅游团抵达的准确时间;(4)与行李员联络,通知其行李送往的地点;(5)持接站标志迎候旅游团。2.旅游团抵达后的服务(1)认找旅游团

认找旅游团时,地陪站在明显的位置上举起接站牌以便领队、全陪(或旅游者)前来联系。同时地陪也可以从出站旅游者的民族特征、衣着、组团社的徽记等来分析、判断或上前委婉询问,主动认找自己的团队。如该旅游团有领队和全陪时,导游人员应及时与领队、全陪接洽,问清该团的国别(或地区)、人数、客源地组团社的名称,领队及全陪姓名等,如该团无领队和全陪,应与该团成员逐一核对团名、国别(或地区)、人数、团员姓名等,无任何出入才能确定是自己应接的旅游团。

(2)核对实到人数

若出现人数与计划不符时,应尽快通知当地接待社的有关人员及时更改所订机(车)票、住房和其他有关事项。

(3)集中清点行李及与行李员办理交接手续。(4)集合登车

(1)地陪要提醒客人带齐手提行李和随身物品,引导旅游者前往乘车处。客人上车时,要恭候在车门旁,搀扶或协助客人上车;

3.赴饭店途中的服务(从机场、车站至下榻饭店)(1)致欢迎辞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问候语;

b.代表所在接待社、本人及司机欢迎旅游者光临本地; c.介绍自己的姓名及所属单位; d.介绍司机;

e.表示提供服务的诚挚愿望; f.欢迎旅游者提出意见和要求; g.预祝旅游愉快顺利、身体健康。(2)调整时间

介绍两国(两地)的时差,请旅游者将自己的表调到北京时间。(3)首次沿途导游

a.风光导游 见人说人,见物说物,但要取舍得当。

b.风情介绍 介绍当地的概况,包括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分、人口、气候、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土特产品等,并在适当的时间向旅游者分发导游图。

c.介绍下榻的饭店(4)宣布集合时间、地点

旅游车驶至下榻饭店,地陪应在旅游者下车前向全体成员讲清并请其记住车牌号码、停车地点和集合时间。

(三)入店服务 1.协助办理住店手续

(1)协助领队和全陪办理住店登记手续;

(2)在领队或全陪分发房卡时,地陪应记下领队、全陪和团员的房间号,并将自己联系的办法告诉全陪和领队,以便有事时尽快联系。

2.介绍饭店设施 3.带领全团用好第一餐 4.宣布当日或次日的活动安排 5.督促行李员及时分送行李 6.安排好叫早服务 7.协助处理有关问题

(四)核对、商定和安排旅游协助节目

在核对、商定日程时,对出现的不同情况,地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领队、全陪或旅游者提出小的修改意见或要求增加新的游览项目时,地陪及时向接待社有关部门反映,对合理又可满足的项目应量安排。2.领队、全陪或旅游者提出的要求与原日程不符且又涉及接待规格时,地陪一般应婉拒。

3.领队(或全陪)手中的接待计划与地陪的接待计划有部分出入时,地陪应及时报告接待社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若是接待社方面的责任,地陪应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并赔礼道歉。

4.重点项目时间的变动应及时向领导请示,不得擅自作主。

(五)参观游览服务 1.出发前的服务

(1)出发前,地陪应提前10分钟到达集合地点;(2)核实、清点实到人数;(3)提醒注意事项;(4)准点集合登车。

2.途中导游(下榻饭店-游览点)(1)重申当日活动安排;(2)风光导游;(3)介绍游览景点;

(4)组织适当的娱乐活动活跃气氛。3.景点导游、讲解

(1)交待游览注意事项

a.抵达景点时,下车前地陪要讲清并提醒旅游者记住旅游车的标志、车号和停车地点、开车的时间;

b.进入景点后,在景点示意图前,地陪应讲明游览路线、所需时间、集合时间和地点等;

c.地陪还应向旅游者讲明游览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2)游览中的导游讲解

讲解内容应繁简适度,做到讲解与引导游览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3)注意旅游者的的安全 4.参观活动 5.返程中的工作(1)回顾当天活动

(2)若不从原路返回饭店,地陪应做沿途风光导游(3)宣布次日活动日程(4)提醒注意事项(5)安排叫早服务(六)其他服务

1.文娱活动方面的服务(1)观看文娱节目(2)舞会 2.购物服务

购物是旅游团的一项重要活动,地陪应严格执行接待单位制定的游览活动日程,带旅游团到旅游定点商店购物,避免安排次数过多、强迫旅游者购物等问题出现。

3.餐饮服务

(1)计划内的团队便餐

a.地陪应提前落实本团当天的用餐,对午、晚餐的用餐地点、时间、人数、标准、特殊要求逐一核实并确认;

b.用餐过程中,地陪要巡视旅游团用餐情况一二次。(2)品尝风味(进餐时,地陪要向旅游者介绍风味名菜)(3)宴会(应准时且着装要整齐大方)

(七)送客服务 1.送站前的准备工作(1)核实、确认交通票据

a.要做到四核实:计划时间、时刻表时间、票面时间、问询时间; b.若旅游团是乘飞机离陕出境,地陪应提醒或协助领队提前72小时确认机票。

(2)商定出行李时间

(3)商定出发、叫早和早餐时间

(八)后续工作 1.报销与结算 2.处理遗留问题 3.协助全陪返程 4.总结汇报工作

地方导游服务程序

班级:酒店一班

姓名:邵金国(2010114002)

地方公共服务 篇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首次提出了要把政府由全能型政府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为公众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社会公众需求是服务型政府存在的根本原因,公众需求决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即政府的职责和功能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求。随着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和扩大化,出现了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众需求扩大的趋势,所以政府应定位好在公共服务中的角色,切实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公众的公共需求是一组供求关系,只有当这对供求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中时,公众的公共需求才能从公共服务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当公众需求大于公共服务时,地方政府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公共服务大于公众需求时,会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同时会刺激公众需求的反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公众的公共需求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目前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公众的公共需求不均衡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和公共方面。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忽视社会发展的观念、公共财政制度的不完善和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薄弱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不合理等。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1)在长期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始终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路线,各级地方政府的绩效考评中出现了“唯GDP论”,过分地强调经济的发展增幅,而忽视了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配置、贫富差距扩大化等问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逐渐被削弱。(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分配不均匀和转移支付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失衡的状况。(3)政府部门公务员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不平等的地位,存在恶劣的服务态度和淡化服务人民意识的现象。(4)地方政府过于重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的供给,轻视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相关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方面和在各个方面投入比例的不合理,加剧了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失衡的状态。

公共服务供给中公众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合理性分析不足、公众需求的表达机制缺失、公众监督作用未有效发挥等。(1)公众的需求决定了公共服务的供给,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合理性分析不足,就无法确定合理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和明确公共服务投入的方向。(2)公众的组织化程度低,不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公众需求表达无法有效传递给当地政府。(3)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的具体途径缺乏有效的法定化程序,决策过程各个环节并非全部对外公开,在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公众监督作用更加无法有效发挥。

改善公共服务供需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

改善公共服务供需关系要继续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同时建设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1)建立公众参与的政府咨询机制: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借助于专家团体、社会公众、咨询机构等参与公共政策的评估和决策过程,完成向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转变。(2)建立符合公众需求的政府回应机制:政府要能够积极地对社会公众的需求作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率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3)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对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相关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合理调整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方面和在各个方面投入比例。

二、加强公众参与

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要切实有效地反映公众的实际需求,建立准确反映公众需求的制度,提高公众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公众的积极性,促使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保证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切实满足公众的需求与需求偏好。各级地方政府在尊重公众意愿的基础上,阶段性地向城市、公众征集有关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建议,并使之在公共服务的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执行中得到贯彻落实。要建立公众畅通的公众表达渠道,切实保护公众权益,提高公众的组织化程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与事权。组织化的公众能有效有序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减少非理性的意愿释放,确保在法律范围内维护其合法权益。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证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体现公众的意愿而非政府的偏好。

三、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要努力打破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和社会组织为辅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努力构建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合作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发挥好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允许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同时,加强公共服务多个供给主体的互动,实现公共服务多个供给主体多元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互补,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并存的竞争机制。

地方公共服务 篇4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地方性大学,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地方高校与所在地区紧密深入的内在关联,在地方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成为地方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所担负的社会使命。美国作为最先提出“大学服务社会”观念的国家,其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社会功能。美国州立大学普遍传承服务地方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建有成熟的社会服务体系。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建设对于我国地方大学发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的内在联系

(一)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州立大学从历史来看就与地方保持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方政府是美国州立大学形成、发展的催化剂,在美国州立大学成长历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政府一度经济紧张、资金匮乏。但是,美国却拥有广袤的土地。在这一背景下,1862年通过了著名的《莫里尔法案》。[1]根据该法案的要求,当时的联邦政府根据各州国会议员的人数每人划拨3万英亩土地,各州政府利用这些赠地的所得利益必须修建一所农工学院。这些学院也被称之为“赠地学院”。《莫里尔法案》极大地促进了州立大学的形成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莫里尔法案》让美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教育走上了有别于欧洲经院大学的道路。即这些大学更为注重应用型技术的推广、创新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将学校发展和教育与当地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高校文化层面,由于“赠地大学”的成立直接源自社会的捐赠和支持,服务社会成为他们的坚定信念,融入其血液之中,并且积淀为他们的精神和传统。

秉承这一传统,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威斯康星理念”。“威斯康星理念”的核心内容在于,州立大学应该立足于各州自身特点和现实需要,通过知识输送和人才培养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2]毫无疑问,“威斯康星理念”一举奠定了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当地建设、发展的文化基础,也成为州立大学的独特气质。此后,“威斯康星理念”不断深化、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通过新的方式予以表达。20世纪90年代,很多州立大学根据自己的办校方针和大学文化,从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新的社会服务理念。美国州立大学协会会长A·W·奥斯塔在1990年北德克萨斯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上发表演讲,旨在以新型的模式引导美国州立大学发展,使州立大学与社会之间缔结更为稳固的联系。他认为,社会结构和形态较以往都发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大学作为知识、技术的研究、引领者,也应该在社会发展中领导潮流。“相互作用大学”成为一种新的大学建设道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在1998年提出了“密尔沃基理念”。时任该校校长的南西·L·赞弗提倡用一种新的观念和方式提升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承担起大学的城市使命。[3]无论是“相互作用大学”,还是“密尔沃基理念”,都可以被视为“威斯康星理念”的衍生和拓展。“相互作用大学”强调大学与社会要建立双向的伙伴关系,在服务地方中要突出地方的主体性作用,而不是单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密尔沃基理念”也倡导让州立大学成为所在城市的学术伙伴,利用自身的学术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由此可见,服务地方是美国州立大学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是最为基本的大学建设内容之一。

(二)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关系的主要表现

地方与州立大学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在美国州立大学的制度安排和学校管理中。

首先,在资金来源方面,州政府拨款是美国州立大学最主要的经费来源。由于美国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直接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美国各州享有充分的教育权。州政府兴办、支持州立大学无疑从经济上将州立大学与地方密切捆绑在了一起。由于州立大学的运转必须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它就责无旁贷地担负服务地方的职能。同时,各州政府会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促进州立大学设置与本地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推动具有地区产业针对性的技术研究。

其次,在法律层面,各种针对州立大学的法律条款都明确规定了服务社会的具体内容,使州立大学的社会功能成为其法律义务。早在1890年,美国国会就颁发了《莫里尔法案》的修正案,明确规定州立大学不得对于学生进行种族歧视,要尊重并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从此,美国州立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面向平民,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从创办至今,美国州立大学一直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推动教育公平,使更多的当地公民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

再次,在管理层面,各州政府都建立有完备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参与州立大学的管理。各州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管理州立大学的部门,对于州立大学的校长任命、职能目标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监管。以加州为例,加州政府成立了“州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协调委员会”“加州州立学院系统托管理事会”和“加州大学董事会”,对不同层次的州立大学进行管理和协调。[4]其主要管理内容在于明晰州立大学的职能目标,为大学运行提供标准,审查大学的财政开支和资金使用情况,对其资助要求进行综合评价。虽然美国各州在地方政府参与州立大学管理的程度和范围上具有差别,但无可争议的是,各州政府都对地方大学进行了制度化的监督和管理。这势必会对于州立大学的社会职能施加影响。

美国州立大学从创办伊始,就与地方保持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贯穿于美国州立大学的发展历史之中,成为美国州立大学的重要气质特征。无论在文化层面,还是经济、法律、制度层面,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之间不可分割的本质关联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和有力维护。

二、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的主要方式

在服务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引导和影响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州立大学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州立大学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增长中贡献度最大的主体之一。

首先,美国州立大学为地方创造就业机会。美国州立大学对于地方就业的促进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实现。其一,州立大学的经营和运转需要雇佣大量人员。州立大学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州立大学建有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了维持大学正常工作的展开,州立大学要进行大规模的人才引进和人员招聘,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职位。在纽约,从1990年到2009年十年间,州立大学的雇员人数增加了77%。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是北科罗拉多地区雇员最多的单位,一共支持了近6万个地方职位的正常运转。[5]其二,州立大学为地方间接创造就业机会。州立大学的周边经济辐射能力将为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学除了课程教授,还需要大量的社会和公共后勤服务支持。美国州立大学基本实现了后勤和服务的社会化。因此,美国州立大学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为例,科罗拉多州有近6万人从事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相关的行业。其中,大学的附属工作直接创造了550个新的就业岗位。[6]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仅普拉茨堡校区就为地方创造了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根据其在2007年至2008年的数据统计,普拉茨堡校区在文化、教育、体育和社会服务领域为当地增加了数以百计的就业机会。[7]其三,州立大学帮助提高地方青年的就业能力。美国州立大学吸纳了大量处于工作年龄的青年,并且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深造。美国州立大学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所在地区。这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基本都步入了成年,成为待业者中的一员。由于他们选择进入高校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而不是马上寻找工作机会,对于地区就业而言无疑起了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地方大学通过对于学生的培养,在授予他们专业知识,培养他们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科罗拉多州的失业率达到4%。而在接受了4年大学教育的群体中,失业率只有3.2%。[8]显然,接受4年高等教育的群体比受教育较少的群体在寻求工作机会过程中更有竞争力。通过在州立大学的学习,这些年轻人获得了胜任各项工作的资格,对于提高地方经济效率,减少就业摩擦具有促进作用。

其次,美国州立大学带动地方经济消费。美国州立大学充分发挥后勤、服务的经济辐射作用,通过校园消费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其一,州立大学通过员工和学生消费拉动地方经济。州立大学的员工、学生要购买大量的消费品以维持生活,比如食品、衣服、交通等。这些消费对于当地经济具有刺激作用。根据美国MIG公司和商业部(BEA)的统计数字,俄亥俄州BGSU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发给员工的工资约为1.42亿美元,其中可支配收入为1.2亿美元。大学职员的生活消费能够为俄亥俄州带来1.67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同时维持当地1,439个工作岗位。[9]除在校的员工和学生之外,州立大学还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且使很多人有机会通过从事与学校需求相关的工作而获得收入。他们一同构成当地强大的经济带动群体。据统计,与科罗拉多大学直接相关的工作者有56,750人。他们向州政府缴纳的税收高达1.3亿美元。他们通过购买生活物品而间接缴纳的税收也达到5,000美元。科罗拉多大学的就业人数占整个州就业人数的2.1%,他们的家庭收入则占州家庭收入的3.1%,其经济拉动效应是非常明显的。[10]其二,州立大学通过人才培养优化地方收入结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不但拥有更多获得工作的机会,而且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在科罗拉多大学的毕业生中,接近85%从事较高收入职业——57.8%从事医疗、法律、商贸、工程咨询等高级社会服务行业,22.9%从事金融、保险和房地产,3.5%从事高科技,这些毕业生享有超过其他群体的工作收入。据调查显示,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科罗拉多州的平均收入是45,932美元。与他们相比,高中学历者的平均收入却只有28,237美元。[11]数据表明,接受高等教育者与中等教育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州立大学通过培养当地青年,能够让更多的毕业生成为高收入群体,从而提高当地的收入水平。

再次,美国州立大学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支持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研究和创新历来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州立大学秉承了这一传统,并且将研究和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行业特点密切结合,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作为美国最大州立大学之一的纽约州立大学,提出了旨在帮助振兴纽约经济的六大观念,其中就包括要推进大学技术的商业化、通过知识和科技创新建设更加健康和环保的纽约。[12]纽约大学每年都要在科研项目中投入10亿美元,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为了满足纽约企业需要开展的,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新型产品。美国州立大学普遍建立了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产业教育体系。州立大学普遍围绕当地支柱或者特色产业设置课程,开展技术研究,为地区优势行业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在素有黄金州之称的加尼福利亚州,农业、食品和饮料行业在其经济体系中一直扮演着支柱角色。近年统计数字表明,食品服务行业是该州最大的私人行业,饮料生产则成为加州发展最快的行业。为了与地方行业结构相适应,加州大学非常注重相关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保持地区行业优势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人才保障。在加州从事与农业有关工作的本科生中,62%来自加州大学,硕士生比例为36%。其中,从事加州农业贸易和农业管理的本科毕业生,52%毕业于加州大学;在动物科学和食品、种植、土地科学领域,这一数字分别为67%和62%。显而易见,加州大学是加州农业人才最主要的来源。除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加州大学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且努力推动技术转化。加州公共政策中对于农业灌溉技术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加州大学奇科(Chico)农业教育和研究中心与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等部门合作共同开发了新的农业灌溉系统。[13]这套系统有效提高了水输送能力和灌溉效率。众所周知,加州葡萄酒世界闻名。加州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获得经营许可的校园商业酒庄。这使得该州弗雷斯诺(Fresno)地区的学生有机会学习、研究葡萄生长和葡萄酒酿造的艺术和技艺,从而优化了当地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大幅度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质。弗雷斯诺葡萄酒也因此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优质奖章。美国州立大学非常重视直接与地方企业、部门合作,推出新型商品,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发展。加州大学与加州最大的木材生产商、绿色奶制品、牛肉销售商、海产品公司、私人农场都建立了广泛联系,成为它们的合作伙伴。

最后,美国州立大学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美国州立大学具有深厚的社会服务观念和文化,他们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帮助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纽约州立大学通过调查发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从业者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无法胜任新的工作,由此失业。鉴于这种情况,纽约州立大学构建面向社会大众的,从出生到退休的开放式、多层次教育体系,对社会人员进行知识技术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更是直接参与社会医疗服务。每年,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都要治疗近100万患者,其中不乏重病患者和处于社会边缘的患者。[14]此外,纽约州立大学还主动参与当地的医疗改革,为当地提供更好的医疗体系方案。美国州立大学在参与社会服务、供给公共物品方面已经确立了成熟和较为完善的制度。政府在很多社会工作中都会邀请州立大学参加,并且将州立大学作为社会管理的有机主体,为州立大学参与社会工作提供长效、畅通的通道。政府还会以法律的形式强化州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美国法律要求州立大学必须对地方居民开放,当地居民可以共享包括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州立大学设施。州立大学已不仅是知识、技术传播、创新的基地,更是社会服务、社会物品供给的主要单位,在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对于我国的启示

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的理念、文化、方式和途径对于我国地方大学建设,尤其对于加强我国地方大学社会服务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我国地方大学要培养服务地方的观念和文化

地方大学植根于所在地区的土壤,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不但需要当地各方的支持,而且必然受到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服务地方、贡献社会应当成为我国地方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地方大学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将服务社会的观念融入大学文化之中,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美国州立大学服务地方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莫里尔法案》等系列法律和“赠地学院”等政府行为为服务社会观念的培育和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引导和促进作用。我国各地政府也应该通过法律、高等教育管理等方式加强大学和地方的内在联系,加深双方的相互影响程度,引导地方高校形成、深化服务地方的观念,使之成为地方大学的文化传统。

(二)地方大学要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开展教育和科研

我国幅员辽阔,任何省、区、市都具有独特的经济结构和支柱产业。大学是知识、技术聚集、传授和创新的重要社会主体。立足于地方经济状况,根据地方产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展开项目研究,是地方大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将大学教育和科研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并能够通过技术革新优化产业结构、维持、扩大地方特色产业的比较优势,为地方产业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围绕地方经济优势和特点设立大学特色学科,进行相关研究也将使地方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方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建立学科优势,形成地方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不可否认,地方大学在财政来源、教育和科研资源方面,与国家综合型大学相比,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只有集中有限的大学资源,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才能够脱颖而出,占据专业的有利地位。立足地方,将有助于在大学和地方间构形成牢固的互利互惠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三)地方大学要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大学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能够为地方管理、商业贸易提供知识技术团队和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社会,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于推进多社会主体的协调合作。地方政府要搭建稳定有效的大学参与渠道,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为地方建设服务。其一,要鼓励地方高校参与地方建设的规划和相关决策,发挥地方大学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其二,在地方大学建立培训基地,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提高政府人员的专业素质。其三,地方大学应该积极承担地方政府管理方面的研究项目,与政府合作解决具体问题。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是地方最为重要的经济主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与企业合作能够解决大学科研的资金来源问题,将大学专业知识技术优势与企业的经济资源相结合,加速知识技术的经济转化,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地方大学可以为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和新的经营理念,帮助企业制定投资策略,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验室和知识优势与企业联合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根据企业需求组织科研队伍,还可以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特别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它们成长。

(四)地方大学要进一步完善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地方大学既是专业知识技术传授和研究的基地,也是地方的文化中心和公共服务主体。地方大学应该在地方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一,地方大学应该保持开放的姿态,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要对当地居民开放,深化大学资源的公共化程度。其二,大学是知识文化汇聚之地,在知识、文化传播、保护和延续方面有着自身优势。地方大学要主动参与地方各种文化活动,引领地方思想道德建设。地方大学要重视保护、研究、发展地方文化传统,担负文化使命。其三,地方大学要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对当地居民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教育,特别是与就业相关的技能培训,促进地方教育公平,在提高地方民众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其四,大学可以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在社会基本层面提供公共服务。比如面向社区提供医疗卫生、心理健康、就业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并组织师生定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满足人们的公共生活需求。

注释:

[1]宋春艳.美国政府赠地学院的发展历程[J].教育史研究,2002,(4):55.

责任编辑:周鹏责任校对:桂庆平

Outside World域外视界

P73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地方

——基于美国的经验

美国州立大学普遍具有服务地方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建有成熟的社会服务体系。地方政府在美国州立大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州立大学与地方缔结了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州立大学的建校理念、制度规范和管理机制之中。美国州立大学对地方的服务主要体现在:美国州立大学为地方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消费、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支持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广泛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美国州立大学服务社会的观念和模式对于我国地方大学具有重要启示。我国地方大学要培养服务地方的观念和文化,立足地方经济特点开展教育和科研,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其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P80美国大学教师校外职业发展历程研究

美国大学教师校外职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校外职业的宗教化阶段,教师主要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传教和布道;其次是校外职业的世俗化阶段,教师主要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农业生产以及少量的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服务;最后是校外职业的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用其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智力支持。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是这三个阶段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大学教师;校外职业;专业知识

地方公共服务 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经济服务

作者简介:田秀红,女,1973年8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伴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人才、科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为高校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高校所具有的功能和优势,决定了地方高校可以而且应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撑,以实现地方高校和地方经济相互发展的“双赢”目标。

一、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部门,其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又离不开地方,它依托于地方的存在而存在,并伴随地方的发展而发展。这就要求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接,以促进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双赢。

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

地方公共服务 篇6

关键词: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建设模式

公共研发平台是一个以公共服务为宗旨,以专业技术导向、政府推动、资源共享、提升行业研究开发实力为建设原则,运用共建共享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技术研发共用服务系统,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地方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定位

地方的公共研发平台主要是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活动服务,依托区域内具备丰富优质的科技基础条件较强的科研开发与服务优势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重点企业、科技中介机构联合建设的,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定位。

一是科技服务的基础设施。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是为科技类公共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为服务对象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以及资源服务,维护和提升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更好的提供服务给使用者。

二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载体。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是合理配置和公平利用资源的载体,整合现有研发力量,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利用国际、国内的科技资源,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的公共科技基础平台,为科技研发与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保证资源的公平与合理使用。平台实现了政府对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也兑现了政府公平利用资源。

三是面向全社会的平台。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是科技公共服务实现的载体,促进公共服务在这一载体上生存与发展,所以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向整个社会开放的,所有的社会成员对于使用都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当然现实中并不能完全实现这一定位,因此该定位主要是针对平台所在的服务区域进行服务,随着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其服务范围也随着不断拓展。

2.主要功能

2.1资源集成功能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首要功能便是整合聚集科技创新资源,通过自身拥有的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将散乱分布的技术、信息、人才等科技资源聚集在以网络为载体的平台上,将各创新要素通过传播、交合、衍变发挥创新集成的综合效用,减少研发资源的浪费,促进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渠道更加顺畅,同时使得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条件和创新环境更为优越。在日常的公共管理中,政府掌握和支配着绝大多数公共资源,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除了资源的集成之外,还要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使用,实现其社会性和公平性,也就是说,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过程不仅是政府对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也是政府对社会保证公平利用公共资源的承诺兑现,还是政府所构建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2创新服务功能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能够提供实施公共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为各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减少企业的创新成本。平台作为具有公共性和服务性的整合枢纽,具有服务社会,要素中转的社会辐射作用,除了提供创新资源,还提供相应的配套技术服务,从创新链的角度来看,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涵盖了整个链条的全过程,在产品构思阶段,可以进行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形成良好的产品概念;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提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咨询及试制,更好的满足企业在产品技术上的需求,为企业提供研发所需仪器设备条件,或者为企业提供直接的产品设计服务:产品成型后则可以提供产品性能的检测服务;在后期市场化过程中,为企业解决特定问题,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等服务,使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2.3互补联动功能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互补功能主要体现在优势互补和技术互补两个层面。优势互补指的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集成各方优势,从客观上构造了一个多主体和谐共存,能够取长补短、相互沟通和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各方优势互补,通过交流与互动促进多方了解,不仅有利于共识的达成,而且也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增加了优势互补关系形成的可能性,降低了资源聚集和创新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技术互补指的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之下的子系统中会产生所谓的正溢出效应,即一个子平台的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其他子平台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而提升,只有技术和市场协调起来,才会有创新,可以说,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的互动合作过程也就是一个通过技术互补提升创新效率的过程。

2.4创新聚焦作用

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可以在服务、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乘数效应,加倍放大各子系统原有的创新功效,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所具有的优势互补功能以及技术互补功能决定了总系统本身也有创新方法功能,正是在平台强大的凝聚能力及互补功能的作用下,使得子平台联结紧密,协调并行,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将创新效果加倍。

3.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模式研究

3.1共性技术导向的网络链接模式

由公共研发中心牵头,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依托,以共性技术为切入点,构建产业研发合作网络,使它成为产业技术平台,为产业集群内部所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调动集群内多数企业的积极性。共性技术的研发投资大、风险高,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若集群企业联合,通过与外部技术源的合作进行研发,则可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实现连续的、动态的技术进步。共性技术研发缺位已经成为制约各行业发展的瓶颈,而由于单个企业资源有限,需要公共研发平台整合协调,构建相对完善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

3.2. 项目导向的网络链接模式

这种模式下通常以企业的重大工程项目为切入点,构建集群企业研发合作网络,根据用户需求建立研发团队,生产出“首台套”产品。对于大型成套设备和超大型系统设备而言,这种研发模式目的明确,企业研发内动力强,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同步进行,跨专业团队和集群企业合作形成内外联动,不仅使技术创新具有突破性、行业领先性、市场独占性,而且能吸引社会研发资源的投入,得到项目业主和国家有关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应以具备核心设备成套能力的大型企业为主体,参与重大设备成套或工程总包,推进配套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加快核心制造企业向“生产型+服务型”转变,使公共研发平台逐步成为从事系统集成和设备成套的技术集成体。(作者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吴成颂,吕娟等;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价体系[J];技术经济,2012(3)。

[2]慕朝师;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的必要性[J];学术论坛,2008(8)。

地方公共服务 篇7

关键词: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资金

充足和有效的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需要可靠而连续的资金做支撑。地方财政收入高, 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多, 就会为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 从而增加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并提高其质量。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 我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保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限制了公共服务供给资金的增长, 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一、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资金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符, 导致资金缺口巨大, 缺乏发展公共服务的支撑力

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 从总体上来看, 这次改革是成功的, 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 其中之一是中央政府下放了事权, 却没有给予地方相应的财权, 造成地方和中央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等。具体表现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出现明显的不对称, 地方财政收支缺口急剧扩大。如表1所示, 1994年以来, 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显著提高, 而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则呈下降趋势;而同时, 中央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明显低于地方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从而导致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不断扩大。在地方财政存在如此大的缺口下, 很多地方的财政沦为“吃饭财政”, 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资金来发展教育、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事业, 造成了公共服务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

(二)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支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1.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过大, 而且由于未列入预算管理, 缺乏正常的监督和管理, 造成其资金使用不规范, 在执行中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十分严重, 难以保证专款专用。

2.“税收返还”的比重过高, 而且由于税收返还是按照来源地规则设计的, 各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额只是取决于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税收, 而不是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和人口情况来设计的, 形成了富裕地区转移支付越多, 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越少的局面, 进一步削弱了欠发达地区的财力。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3.财力性转移支付, 尤其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较小, 起不到保障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的作用, 不能满足落后地区发展公共服务的需要。

(三) 地方税收体系不完善, 制约了地方政府收入的增长, 导致公共服务资金不足

1.地方缺乏必要的税权, 不能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情况对地方税种进行合理调整, 制约了地方收入的增长。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只是对税种和税收收入进行了一定的划分, 缺乏对税权的划分。目前, 几乎所有的地方税税种的税法、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都是由中央制定和颁发的, 地方只享有征收管理权及制定一些具体征税办法和补充措施的权限。由于地方政府不能根据本地实际对地方税种进行合理调整, 致使其很难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收入。为应付大量的支出需求, 地方政府滥用收费权, 开征了许多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和基金, 导致非规范收入大量衍生, 分散了地方政府财力, 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2.地方税体系缺乏有效的主体税种, 影响地方政府收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地方税种中, 只有营业税的收入规模较大, 税源比较稳定,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主体税种的作用。其他税种多为零星分散的小额税种, 其收入规模小、税源分散、征收难度大, 难以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而且由于主体税种——营业税是以服务业为主要课征对象, 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服务业不发达, 营业税税源极为有限, 进一步造成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

(四) 融资渠道有限, 地方财力无法满足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

目前, 在面临较大的公共品支出资金缺口的情况下, 我国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商业银行贷款、政策银行贷款、转贷国债、国外借款、BOT融资、土地转让收入等等。这些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财政的压力, 但是其总体融资情况并不乐观, 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较高, 且资金的使用往往受到严格的条件约束;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对象一般侧重于全国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外资不但汇率风险大、数量有限, 而且手续繁杂、时间成本很高;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土地管理制度下, 地方政府大规模地经营城市土地也将难以为继。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地方政府融资困难, 使得地方政府财力无法满足当地的公共品供给。

(五)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挤占了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

地方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清, “错位”、“缺位”、“越位”并存, 导致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表现为:

1.用于社会经济事务管理的支出较高, 长期以来, 我国地方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其首要任务, 把大量资金用于投资于盈利性和竞争性的经济项目, 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明显偏高。

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速, 有些地方把大部分财政支出用于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 沦为“吃饭财政”。

3.用于社会公共服务的资金明显不足。以教育为例, 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3.01%, 而这个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4.9%, 发达国家为5.1%, 欠发达国家为4.1%。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低, “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在很多地方, 教育经费被称为“剩余财政”, 财政资金有剩余才投给教育。这显然不能满足公民对于教育的需求。

二、完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资金保障机制的建议

(一)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减少地方财政压力

所谓事权合理化, 就是应该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要求, 清晰、合理地界定清楚各级政府职能范围, 使政府既不能越位, 也不能缺位,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应当按照公共服务的公共程度和规模的大小来确定, 同时要考虑地方经济状况、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等因素。在确定了事权的基础上, 进一步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权, 使财权和事权对等, 减少地方财政资金缺口。

(二)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满足地方履行职能的基本开支需要, 使欠发达地区达到起码的公共服务水平

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合理调整转移支付结构, 增加用于均衡地区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资金投入力度;并逐步取消税收返还, 将其并入一般转移支付形式, 以补充地方财力, 增加地方政府对资金的支配权, 使地方达到起码的公共服务水平。第二, 逐步改变以往以“基数法"计算转移支付的方法, 科学运用“因素法"计算转移支付的数额, 使其更具有合理性, 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财力支持。第三, 以法律的形式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监督, 减少转移支付的随意性,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 完善地方税体系, 保证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力

完善地方税体系, 实现地方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首先, 应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 对于地方税可采用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立法的形式, 即全国统一开征的地方税由中央统一制定基本法律和法规及实施细则, 地方有适当的调整的权利, 对一些不会影响资源合理流动, 地方具有税源优势的税种由地方决定是否开征, 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取消地方设立的各种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和基金, 改为规范的税收形式;其次, 确立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将税基较宽、税源丰富、税基流动性较差、具有地域性和适度弹性、中央政府管理难度大, 比较适合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作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应当建立地方流转税 (包括营业税) 和地方所得税 (包括个人所得税) 为主体的双重主体税种的地方税体系;同时还要对一些辅助税种进行调整, 如财产税、资源税等。

(四) 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以解决地方公共服务资金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在目前地方公共服务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应当加快融资方式的创新, 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方公共服务投资领域, 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建立以政府供给为主, 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共同参与的主体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具体是:

1.进一步开放公共服务领域, 降低准入门槛, 对于一部分竞争性、盈利性强的准公共产品和服务, 鼓励或允许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不同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 如公共设施建设、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

2.在具体运作方式上, 可采用公开招投标、合同外包、特许经营、项目融资、证券市场融资等市场运作方式, 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 促使各类市场主体展开公平竞争, 以降低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

(五) 转换政府职能,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目前我国政府正处于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 就是要向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这意味着政府必须重新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减少政府对盈利性和竞争性经济项目的投资;合理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把钱真正用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事业上来, 集中力量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

参考文献

[1]王卉彤.地方政府融资手段[J].新青年.权衡, 2006 (3) .

[2]李润文.财政部:地方政府投入不够导致教育经费未达4%[N].中国青年报, 2007-03-07.

[3]贾康.财政改革指向“事权的划分”[J].望, 2007 (47) .

[4]邓子基.建立和健全我国地方税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1) .

[5]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研究课题组.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研究[J].财政探索与研究, 2007 (1-4) .

地方公共服务 篇8

一、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地方政府发展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 公众的公共需求的总量不断增加, 如何公平、高效的满足公众日益增加的公共需求, 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需求偏好, 已经成为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的工作目标之一。

(一)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提升地方政府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不断推进, 世界各国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 正不断转变和完善自身职能, 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和绩效水平, 以应对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建立稳定和谐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地方政府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

(二)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和落实本地区发展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坚持经济建设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自身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更重要的是通过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实现社会公平, 协调和维护均衡的社会利益结构, 使社会整体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是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之一。为实现这一工作任务, 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转变自身职能, 不断提高自身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 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城乡各级公共服务体系, 最终实现建设具有高效化、透明化、民主化、法治化和责任化特征的地方建设服务型政府体系的工作目标。

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改革实践的探索和努力,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直接推动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整体发展, 但仍然存在着总体水平不高, 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尤其是城乡间和各地区间公共服务能力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层面的。 首先转型期地方政府的片面发展观直接导致对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视力度不足。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相关配套制度供给欠缺, 直接造成了目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水平整体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的现状。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单纯追求 GDP 增长的片面发展模式又是往往以经济结构失衡, 公共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为代价的。地方政府这种长期对于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投入不足, 导致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结构失衡, 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总量和质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此外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一方面提高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缓解了中央财政的困难, 但也在某种层面上造成地方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现象。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市一级政府, 因为其自身所处行政层级的特点, 需要直接面对和解决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需矛盾。由于财权的上移, 一方面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责任, 而相关的财政支出又严重的依赖上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 便无法实现高效、及时的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 不仅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发展, 同时也降低了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实际效果。

三、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如上所述,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领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要实现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快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认为应当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 转变地方发展理念, 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 夯实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 各级地方政府首先应当逐步确立“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 将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推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目标上来。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地方政府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情况的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方面有利于各级地方政府科学、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 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另一方面,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对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准确的绩效评估。

(二) 推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 提高地方政府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必须以公共财政的有效支持为基础。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通过分税制改革等方式逐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领域的改革发展。相关领域的改革不仅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增强了政府的财政实力, 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公共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 公共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很难满足地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需要, 而税收返还势必导致地区间差距进一步拉大, 所以必须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增加公共财政对地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 同时通过实行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 促进地方财政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公共财政资源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配置, 同时也要保证加大对财政资金合理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避免出现挪用资金和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

(三) 完善地方政府间合作体制,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效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界限, 发挥地方优势, 在国内各地区形成具有带动力强, 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发展, 推进区域行政一体化进程, 不仅可以促进区域内经济总体实力的快速提高, 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原有的行政区经济体制模式, 为新时期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提供新的途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 首先要找到自身的发展优势, 以明确相应的合作伙伴, 通过良性合作来实现本地区的快速发展。其次, 还要根据地方政府自身特点, 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引导区域内发展资源的合理流动, 从而避免盲目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综上所述, 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出了对于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实需求。而伴随着新时期各领域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深入,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以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为引导, 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通过完善自身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切实发挥各级地方政府自身的特质和比较优势, 最终提高自身公共服务能力水平, 确保本地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而保证我国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总体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崔琳.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创新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8

[2].李燕等.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构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地方公共服务 篇9

地方高校图书馆地处地、市中心城市,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区域性馆藏体系, 馆员专业人员结构相对合理, 图书购置经费有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现代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 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质量。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多, 搜索、整理、研究、传播地方文化的重任必然地落在了高校图书馆人身上。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以地域文化建设为发展契机, 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地方文化的建设, 因为高等学校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 它有着比商业营利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一般来说省、市的国家重点高校应当承担所在省、市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地方的高等学校应该承担所在地、市地方特色文化建设, 这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更是支持国家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般来说远处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 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相对闭塞, 学生对这类院校满意度较差, 学习热情和自信心受到影响。如果图书馆能在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上下工夫, 将本地区的人物、事件、风景名胜、风俗习惯、土特产品甚至饮食习俗等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展示给学生, 学生在接触到和学习到这些知识以后, 就会感到这些人物和事件就在离自己学习和生活不远的地方, 就会对这些人物和事件产生一种近距离感, 由此产生亲近感, 进而使自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感悟得到升华, 从而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 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2.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需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的时候, 开始发现本民族本区域传统文化正在缺失, 于是部分仁人志士开始重视抢救、搜集失传的民族文化, 有学者也将研究方向转向地域文化研究上来。地方高等学校也相应地开设了地方文化课程, 教学科研人员也对本地区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历史事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风俗习惯以及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 常常是地方文化资料在高校图书馆要么没有, 要么不全, 无法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因此, 要求图书馆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文献收藏意识, 主动地适应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

3. 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高等学校地处地市, 是本地区各类专业人才汇集最多的机构, 具有一定的科技实力, 所以有责任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高校不但肩负有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类建设人才的责任, 还要积极投身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当中去, 为当地政府、厂矿企业、农村等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帮助和信息服务, 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 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广泛地收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资料, 通过加工、整理建立数据库。一方面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另一方面为当地厂矿企业和农村提供技术资料和情报信息服务;再有就是要有效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和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并为本地的文化界人士弘扬本地的特色文化提供平台。

4. 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由于受地方经济、文化的影响, 在办学规模、办学理念和省会城市的兄弟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每年考生报考人数不足, 直接影响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师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比较紧缺的学科专业教师容易流向其他省会城市的院校, 也是导致地方院校长期规模上不去、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不多的重要原因。因此, 地方高校应该正确定位, 依托地方优势办出特色, 增强学校文化内涵, 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提炼, 增强师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达到教学人才留得住, 学生愿意学的良好氛围。以人为本, 提供一切条件鼓励、支持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到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中去, 出成果、出效益, 将本校打造成在本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学研究、情报信息中心。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将当地的文化精华在校园得以发扬, 使校园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进一步提高学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的可行性

1. 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献资源优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办学层次的提高, 各高校图书馆馆藏规模也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程, 对本科院校图书馆生均藏书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引起了各高校的足够重视, 加大了图书资料购置经费投入, 图书馆馆藏文献不但增加很快, 而且紧扣教学课程建设, 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在保证本校学科建设需要的情况下, 系统的采集地方文献, 扩大师生的视野, 为各类读者提供文献检索服务, 是一般公共图书馆所无法达到的。

2. 高校图书馆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聚集了一大批本地高级科技人才, 形成了较强的科研队伍, 他们中有些专家教授还长期承担地方重大的科研项目, 各院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心也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高校图书馆依靠学院的科技实力, 在参与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的同时, 积极开展对相关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 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有效开发, 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 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3. 高校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

高校图书馆为适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服务于师生的需要, 拥有一支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术氛围浓厚的较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都经过专门训练, 有相当部分人员具有中、高级职称, 可以对庞杂的各类信息进行甄别和提炼。在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流通、阅览等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能够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处理大量的情报信息, 并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这种优势也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无法企及的。

4. 高校图书馆具有比较先进的设施设备优势。

在馆舍建设上, 高校为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师生学习的需要, 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新建了图书馆大楼;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图书馆管理软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加快了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在图书馆设施设备投入上, 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采用了适合本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 实现了运用计算机手段为读者服务和科学管理, 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得到极大的利用。因此, 在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 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 服务于地方建设, 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路

1. 加强地方文化特藏室建设。

地方高校图书馆很重要的馆藏特色之一就是要能充分体现地方性。为了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地方高校应依托当地的优势资源, 一方面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为地方支柱产业培养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 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参与、主持地方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科研攻关项目, 更多地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企业的支持。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服务部门, 依托当地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要明确搞好馆藏建设的思路。一方面要搞好本校各专业教学科研所需的图书资料建设, 按照教学评估标准, 切实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依托本地区地方文献资源优势, 多渠道征集地方文献, 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 搞好地方文化馆藏库建设, 做大、做强、做深, 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科研、服务于地方建设。

2. 建立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

为适应计算机网络条件下读者查找资料的需求, 各种数据库应运而生。地方高校图书馆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发挥自身的设施设备优势, 建立虚拟的信息共享平台, 将收集到的地方文献进行深度开发, 编制二次、三次文献建立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 通过网络为为当地政府、企业、科技推广人员、文化研究者提供信息查询、定题推送等服务, 使馆藏地方特色文献被更多的人查找利用, 为图书馆的发展拓展空间。

3. 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图书馆应经常与院系及社会文化团体和个人联办书画艺术展、摄影作品展等陶冶师生的文化情操, 促进非课堂教育的发展;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利用地方文化特藏库和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 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扩大对外宣传, 让外界了解本地的特色文化、特色经济, 依托学院各类地方文化研究室的影响力, 主动承办相关学术会议和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馆讲学,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在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献情报信息中心。

4. 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积极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

据调查,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馆藏利用率只有40﹪左右, 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 在服务好本校师生的同时, 应把图书馆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面向社区居民开放, 为城市文化和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1) 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的“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活动和“双创”工作; (2) 充分发挥文化辐射功能, 面向社区居民开放。通过办理校外读者借阅证, 提供代查代检、原文传递和科技查新等多种形式, 为社区居民及科技人员、地方文化研究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3) 唱响城市文化主旋律。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优势, 积极协助当地的文化团体和个人举办书画作品展览、演讲比赛和读书征文评选等活动, 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

5. 服务“三农”, 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情报信息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离不开科技信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地方高等院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 在传播知识、输送信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等方面, 具有独特的作用。它通过对农业知识和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和传播, 能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具体做法是: (1) 图书馆可将剩余的书架等图书设备, 重点支援对口镇、村的图书馆 (室) 的建设, 赠送农民朋友需要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及果树、蔬菜、养殖等实用技术丛书和其他文化娱乐丛书; (2) 利用图书馆技术人才和文献信息优势,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建设中遇到的的实际困难; (3) 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社会问题, 不失时机的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制教育。地方高校图书馆只有与“三农”紧密结合,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才能赢得当地政府认可和人民的支持, 图书馆事业也才能得到根本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亚非.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数据库[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6)

[2]刘江华.高师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图书馆论坛, 2007 (1) .

地方公共服务 篇10

国外关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开展得较早,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主要模式有: 威斯康星模式,即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展自身。这种教育发展模式开创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先河; 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以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发展为标志的产学研模式广为流行,客观上成为促进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主要推动力量,更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了新模式; 地方高校为了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以他方为中心”原则的“相互作用大学”服务地方经济模式。

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近年来呈愈来愈多的态势,较具代表性的有何东( 2009) 提出工商管理学科要服务好地方经济,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地方,找准需求; 二是凝聚特色,差异发展; 三是搭建平台,持续合作; 四是塑造品牌,强化扩散。黄文光( 2010) 结合宁波大学的实践,从健全校地合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方式、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服务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李俊英( 2009) 提出了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阶段相适应。韩宝平( 2010) 从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定位,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撑区域主导产业发展; 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以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依托地方高校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王海宇、张愉( 2013) 提出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的机构转移模式、校企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模式、高校科研人员自办企业模式、官产学研结合模式和大学科技园模式。戴晓琳等人( 2010) 从观念、人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动地方社会发展的对策。陈晓阳和姜峰( 2012)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探索了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做了实践。

目前,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高校转型举措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而对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原因分析及如何解决方面研究尚不充分。

二、地方高校教育科研( 发展) 与服务地方经济错位

( 一) 地方高校定位与经济发展之间错位

地方高校的定位往往冠以“国内一流”、“国内先进”、“国内领先”等,不仅定位较高,往往也不具体,更难说与地方经济接轨。虽说地方高校的定位受到办学自主权等因素的制约,但与地方高校的盲目攀高、攀大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地方高校往往认为学科建设就是冲击博士点、申报高层次纵向课题、获得高层次奖励,而弱化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重要问题等方面。这种地方高校定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直接影响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二)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错位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由于定位的泛化,专业设置一直大而全。近年来,虽然专业目录经调整与改革,融入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但限于新增专业审批的制约,加之原有路径依赖的惯性及师资等条件,专业依据地方经济发展调整的力度不大,造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错位。具体表现为: 专业方向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或不愿在地方就业等。这种错位既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也影响学生的就业。

( 三) 地方高校的科研方向与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错位

地方高校科研方向与专业设置有很高的相关性,由于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的错位,导致地方高校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的错位。近年来,我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地方经济结构亦在调整与转型,而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限于高校办学体制的制约调整得相对缓慢,较难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科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限。

三、解决措施

( 一) 转变观念,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建立积极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在转变观念过程中,既要克服仅是口号式表面转变,也要摒弃放弃学校特色、脱离行业一味地追求服务地方经济的转型。要在创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行业发展新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专业方向适时、适度向服务地方经济调整和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地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 二) 调整研究方向和科研考核机制,切合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当调整研究方向。调整研究方向,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学校研究方向优势、特长的发挥,要对学校科研资源做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础上,还要有长远眼光,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做科学的研判,创立符合并引领未来地方经济发展研究方向。转变主要以纵向科研项目、成果为考核对象的科研考核机制,增加对服务地方经济的横向科研项目的激励力度。首先应建立横向科研项目的评价体系,对于那些对地方经济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横项科研项目赋予其与相应纵向科研项目等同的地位,不仅要在晋升职称时予以充分的重视,更要在其转化、应用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使其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三) 积极争取与高水平高校合作,共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的预知、感知能力,在自身无法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情况下,积极与高水平高校合作,发挥协同创新功效,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

( 四) 转变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比重

由知识性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设置实验、实习和实训等环节,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功用,在丰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

( 五)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通过改造、引进、培养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首先要实施教师的分类管理,对实施实践教学的教师,要按其工作量和业绩建立其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利于教师更好地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 六)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

建立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和技术研究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限于地方高校的条件、资源和实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应侧重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创新层面的合作。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地方高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研究方向、科研考核机制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转变观念,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研究方向和科研考核机制;积极争取与高水平高校合作;转变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错位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经济错位,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何东.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服务地方经济探析——以西华大学管理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24-27.

[2]黄文光.地方高校科研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88-90.

[3]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1):55-57.

[4]韩宝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3-7.

[5]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2009(1):71-73.

[6]王海宇,张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4):132-134.

[7]戴晓琳,刘成敏,陈子敏.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以宁夏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91-92.

服务,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 篇11

四川省苍溪县人民检察院派驻乡镇检察室为边远地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通过派驻乡镇检察室,四川省苍溪县检察院在深入开展“五进”活动中服务农村基层,将法律监督延伸至农村。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司法不公和乡镇行政执法中有法不依、以罚代刑等问题进行检察,充分发挥其法律监督的职能。

“真没想到检察室是为农民服务的贴心人,办事公道,情理服人,以后我们不再上访了。”这是近日四川省苍溪县康寨村的何某兄妹来到乡镇检察室道出的心里话。

十年前,康寨村原计划将老场镇市场扩建,刚好靠近何某家的林地地界,虽然不会损害他家的利益,但何某家人认为林地与林权证界线不相符,并与康寨村发生林地使用权争议。各相关部门数次出面调解并作出处理决定,但何某家人还是不服,提出行政诉讼,并到县市有关部门上访。四川省苍溪县院派驻东溪检察室的检察官了解情况后,便召集镇村组干部与何某家人沟通,耐心讲解法律政策,以情感人。何某家人明白了道理,解开了心结,最终使这桩长达十年的上访纠纷得到有效化解。苍溪县院派驻乡镇检察室深入边远地区,植根农村基层,加强当地检察机关联系群众,为农民服务的工作实效。

乡镇检察室群众都夸好

“凡是遇到扯不皮的事,到检察室就扯称咯。”

2012年9月,苍溪县院派驻东溪、龙王两个乡镇检察室正式成立,分别共管辖10个偏僻乡镇。一年多来,两处检察室共受理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线索14件,协助自侦部门立案侦查6件,受理控申、申诉46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0多起,成效显著,受到群众好评。检察室为边远山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为新农村建设,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司法保障。检察室还开展多次法治宣传和预防警示教育,受到当地群众广泛好评。乡镇检察室通过这些活动,不但使边远乡镇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而且还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上访事件也基本得到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小事在农户化了,大事在村里化小”。乡镇检察室给村里带来了变化,村民们逢人便说:“凡是遇到扯不皮的事,到检察室就扯称咯。”

“以后有什么事,都向你们反映,你们办事,我们相信,我们放心。”

从“老上访”到检察干警的“亲戚户”,东溪镇检察室在下访时得知,当地双凤村曾多次发生群体性上访,起因是原规划发展核桃基地的一块荒坡地,后来却盖起了砖窑厂,并且村里还与砖窑厂老板童某签订了征用土地协议,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村民们再三要求村委会立即终止征地协议,返还农民土地,但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检察室干警听到村民们的诉求,便召集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归还了农民土地使用权,使持续两年多的群体性上访事件得以化解。村民们激动地对检察官说:“以后有什么事,都向你们反映,你们办事,我们相信,我们放心。”

“检察室就是老百姓的守护者啊!”

无论是村干部还是国家工作人员腐败,都将直接损害群众的利益,而这也是老百姓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派驻东溪镇检察室成立后,很快收集到了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线索,并及时协助反贪部门查办了东溪镇井子村原村支书刘某离任后资金挪用贪污案;国土所工作人员袁某在为村民办理地质灾害补助款过程中,利用职权向灾民索要手续费等职务犯罪案件。2013年7月,苍溪县持续了一星期的特大暴雨,东河流域发生了50年未遇的洪涝地质灾害,东溪辖区93个村社300多农户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东溪镇检察室提前介入,跟踪监督,参与排查受灾情况,加强对灾后救灾款物的管理,规范救灾款物阳光发放,从而杜绝了截留、挪用、侵吞、虚报冒领等现象。“检察室简直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守护者啊”,一位村民老大爷曾竖着大拇指对检察室的检察官们说道。

小检察室的大服务

派驻乡镇检察室承担着对基层工作的监督,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司法不公和乡镇行政执法中的有法不依、以罚代刑等问题进行检察,以此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与此同时,派驻检察室积极参与检察院内各部门建立业务链接机制,按照“检察室多动腿、群众少跑路”的原则,搭建法律服务通道,设立“检民联系信箱”听取意见;开展法律咨询,“走下去”送法进农户;将群众“请进来”,及时受理属本院管辖的案件,正确引导来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涉访事件。

为了更直接地把检察服务送到农民群众身边,派驻龙王镇检察室积极开展“检察官讲堂”进社区、进村落活动,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监督,为群众讲解近年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及相关法律规定,针对具体问题答疑解惑。同时,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开展涉农案件清查专项工作与接访巡访工作。参加所在地乡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层网络”扩大服务范围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苍溪县院乡镇检察室已逐步成为植根边远地区的法律监督平台,推动了农村基层的民主法制建设。在未来,为打造民生检察,提高监督实效,乡镇检察室还预备建立对接镇党委、政府、人大的“一级网络”,把信访、职务犯罪预防等工作纳入其中。同时,将检察室的服务范围从村社扩大至学校与重点企事业单位,形成“二级网络”,把社区矫正、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等工作纳入其中。此外,检察室将面向基层群众继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将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纳入“三级网络”。三层网络的整合形成,将更加有效地达到“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服务基层的目标。

编辑:施杨 shiyang0915@126.com

加强衡器检定服务地方经济 篇12

一、把提高检定人员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修养、业务水平、责任心、工作态度等, 提高检定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重视计量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计量法规、基准标准和检定人员是计量工作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检定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加强对国家法律、计量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业务知识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相关计量、仪器仪表和自动化知识的学习,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检定项目的操作技能。

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建设。计量检定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能够准确使用计量基准, 认真遵守并严格效执行计量法律、法规, 能够保证计量检查的原始数据、确保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 能够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政治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各项工作任务。

再次要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服务意识。计量检定人员处于服务的第一线, 要把对企业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 自觉将工作延伸到企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直接为生产、经营提供计量保证, 为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等各个环节服务, 并按照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总要求, 依法行政, 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只, 以文明、科学、热情、公正、高效的原则, 找准工作基准点, 有效解决社会、企业、用户服务中有关衡器测试的问题, 直接为企业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为产品质量振兴提供保障。

第四, 培养计量检定员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敬业, 不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更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尤其对于计量这个技术密集的部门, 每个检定员都有属于自己的检定任务和岗位职责, 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既有独立性又有相连性, 计量检定员必须树立“主人翁”意识, 主动攻关、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 努力营造讲奉献、比技能、勇于创新、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二、不断提高衡器检定的质量与效率

一是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广泛宣传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以及加强衡器检定工作的必要性和检定不完善的危害性, 使社会群体充分了解衡器检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从而得到社会认可。计量检定员要始终从服务经济发展出发, 将“计量惠民”工作落到实处, 让衡器检定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树立计量检定机构在社会上的权威和公信力, 形成人人关注衡器检定的大环境, 为衡器检定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提高衡器检定设备的工作性能。首先要加强对衡器生产厂家的管理, 规范衡器生产厂家的关键生产设施, 对于关键生产设施与现状发生变化的要督促及时申报相关材料并进行备案。为确保制造计量器具的统一标准和质量, 要加强衡器生产厂家的日常监督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对衡器生产厂家, 以确保从源头上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对重点管理的计量器具实行备案制度, 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其次要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换代, 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检定设备的使用方法、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确保设备的完好。同时, 要根据科学技术及计量技术的进步发展, 及时跟踪和使用新计量技术法规, 合理修定计量检定规程, 提高检定工作质量。

三是确定衡器检定的及时性。衡器包括天平、台秤、地秤等, 根据国家强制检定的要求, 每年都必须进行检定。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衡器本身使用性能、环境不同以及准确度要求、保养情况等因素的不均衡, 合理确定衡器检定周期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再加上在检定中受到人力、物力和运力的影响, 有些衡器不能按照检定合格证书上的有效日期定期检查, 致使检定准期率低, 严重了衡器计量的准确。所以必须制定衡器检定日程表, 按周期检定计划组织检定, 确保检定的及时性。

三、加强衡器检定记录及计量检定证书的管理

衡器检定记录是记录衡器检定过程的原始凭证, 是具有法定意义的重要技术文件, 也是做出检定结论、出具检定证书的依据, 更是衡器管理中计算周期受检率、周期合格论以及调整和确定衡器检定周期的科学依据。检定记录非常重要,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制度规定, 对衡器检定记录格式进行统一, 对衡器检定记录项目进行明确, 对检定记录的归档保存进行规范。而作为检定机构, 对检定记录必须设定专人专管, 从而有效保证检定记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计量检定证书主要包括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合格证以及检定证书三种, 它是检定机构在对计量器具检定后, 按着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 针对计量器具性能出具的一种证明标志。检定机构要认真遵守计量检定证件管理规定, 严格控制、认真把关计量检定证件的发放和使用, 确保计量检定证书发放数量与检定计量器具台件数相符。同时, 还要改善提升衡器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与考核, 对考核不达标的严禁其开展检定业务, 对衡器检定市场进行不定期整顿。

四、结语

总体来看, 衡器检定工作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 而且与社稷民生息息相关。衡器检定如果出现准确性的问题, 就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并加强对衡器计量检定的管理工作, 形成政府监督和群从监督的良好习惯, 从而促进衡器检定行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检定工作的有效性、法制性和权威性。衡器检定部门必须始终从民生出发, 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政府, 把衡器检定事业的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断深化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品质、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机制, 努力为地主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衡器计量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管理、改善民生进步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 加强衡器检定非常重要、非常必要。本文从提高检定人员综合素质、提高衡器检定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衡器检定记录和计量检定证书的管理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进一步推动衡器检定的发展, 使其便好的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衡器检定,计量,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陈小龙.浅谈如何搞好衡器计量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上一篇:作文教学之点滴体会下一篇:豫西剪纸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