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总结(共8篇)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总结 篇1
文章标题: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
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
我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是保证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绿色食品、制药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特色高职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形成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
《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实训就业相关联、岗位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专业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现设有管理、财经、计算机、养殖、绿色食品、制药、机电等7大专业群体,现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一个,省级教试点专业两个。
一、发挥优势,面向“三农”,服务地方,设置农科类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学院领导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了面向“三农”、服务地方,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省委省政府“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和黑龙江农业主辅换位的发展战略,依托自身的科技优势和教育优势,设置了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园林花卉、园艺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既培养了高职学生,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培训,形成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新“三农”特色。(一)依托农业科技优势,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训练学生技能,示范给农民看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建立校内农科专业实训基地,依托科技优势在基地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展示现代农业技术,使教学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步提高。学院先后投入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300万元建立起了集良种繁育区、设施农业区、农科教综合实训楼、畜牧养殖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示范区。美国提子及蟠桃在我院温室栽培引种成功,棚室无公害蔬菜、新奇特蔬菜生产吸引了周边农民前来学习参观。花卉、园林绿化苗木、果树苗生产等除为学院绿化提供苗木外,每年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绿化苗木。农科教综合实训楼,内有保鲜库,可进行各种果蔬的贮藏保鲜,进行反季节销售,可显著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组织培养室,进行马铃薯脱毒薯生产和草莓、蝴蝶兰组织培养等生产项目,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马铃薯脱毒薯10万公斤,并为周边提供大量的草莓脱毒苗。畜牧养殖基地,包括奶牛场、种蜂场、畜牧兽医指导站。奶牛场有奶牛40头,每天提供鲜奶500公斤。种蜂场除满足教学需要外,在牡丹江市地区还起到了养蜂技术示范作用,提高了牡丹江市400多养蜂户共4万多箱蜂的管理技术,使经济效益每年增加20多万元。畜牧兽医指导站除为教学提供实训基地外,更多地为社会提供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服务,使周边10多个大型养殖场和近百家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近20万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各项生产技术水平完全适应目前农村的现实,农民学得来、用得上,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二)送科技下乡,传授实用技术,带领农民干,吸引农村生源坚持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的宗旨,组织教师采取科技承包、技术合作、咨询指导等形式送科技下乡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先后对我省东南部地区六个县(市)的30个乡镇中的200多个村屯进行科技服务,同时也吸引了农村生源进入我校。1.科技承包。以水稻专家李钟学老师为组长的水稻组从1991年起在宁安、穆棱等地连续10年承担了省丰收计划集团承包任务。在基层连续举办了67期培训班,培训农民技术员6370多人,并坚持经常下乡指导水稻生产。水稻组在指导农民生产的同时,选育适于本地区栽培的优质稻新品种,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适合高寒地区栽培的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农粳1号”于2003年初通过品种审定。承包组获集团承包一等奖五次、三等奖一次,获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八次、三等奖一次。养殖系在宁安、海林、东宁、密山等市县及851农场举办养牛、养猪及养蜂技术培训班15期,共培训1000多人。养殖系还以技术合作方式参加饶河县创办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以黑龙江省养蜂协会温春咨询服务站的身份为当地进行养蜂技术咨询服务,每年召开协会年会,以会代训近百人。畜牧兽医站负责周边地区养牛、养猪、养羊户的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辐射面为学院周边三县11个乡镇近百个饲养户、10个
饲养场。
2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技术指导。绿色农业系还组织成立了咨询指导组,每年确定10个乡镇为技术服务点,从整地到秋收,按季节定期到现场进行查看指导,并设立了咨询服务电话。同时也分期分批的组织学生到服务点进行实习。3.科技三下乡。连续多年参加当地市委市政府和省农委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内容包括大田农作物丰产技术、马铃薯及草莓等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新菜特菜种植技术、高寒地区提高养蜂效益技术、绿色食品生产规程、农村政策法规咨询、蔬菜保鲜技术、优良树种繁育技术、家畜饲养防疫技术等。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科技三下乡先进集体。4.参与地方共建活动。积极参与牡丹江市温春镇党委开展的“建、争、带”活动:建立和延伸农村服务区;争当为“三农”服务先进党委;带动农村加快奔小康的进程。学院参与此项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流通领域的经济人。帮扶对象是温春镇的新立村、共荣村。通过参与活动,已使两村在经济建设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也为学院进行职业教育建立了实训基地。(三)为农民搞经营咨询,帮助农民赚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以经济贸易系和财务管理系为主导,深入农村,开展农业经营、法律咨询、经济核算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民开展经营活动,帮助农民理财赚钱。
(四)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了落实黑教高[2003]309号文件和黑教联[2004]3号文件精神,搞好“村村大学生”培养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人才,我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实用技术和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1.针对“村村大学生”的特点,构建具有“村大”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村生产实际,组织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农业科研专家、农业行政管理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成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农村实用人才需求调研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调研,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培养的学生在农村真正能够“用得上,留得住”。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2.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两年六学期弹性教学制度。在制订村村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对农村各季节情况进行了调查,按学生的要求制订了两年六学期弹性教学制度。每年分三个学期授课,在农忙季节学生到农村进行实践和社会调查,其余时间回学院学习。3.优选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授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我们采取了与牡丹江农业科研所横向联合、资源共享,发挥技术和教学的双重优势。经过整合壮大了师资队伍。专业教师由20人增加到40人,本年牡丹江农科所有五位副研究员承但“村村大学生”班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把先进实用技术直接带入课程,深受农民大学生的欢迎。4.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调整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村村大学生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特色是以实用技术为主体,采取纵横交错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实用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果树栽培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各类内容每周2学时平行教学,每类内容作为一项技术实行纵向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果树课程先概论、后各论的课程体系;作物栽培技术、经济作物和蔬菜栽培技术在授课过程中也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按生产季节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学得会、用得上,在学生回家实训期间即可指导生产。在专业课教学方法上采用实践操作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如蔬菜育苗、定植、管理等都是在田间授课。5.建立专业师生合作课题组,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村村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针对农村大学生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绿色农业系和养殖系利用学院高科技示范区,在村村大学生中建立了十三个专业教师与学生合作课题组,如元葱栽培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术组、棚室蔬菜生产技术组、马铃薯脱毒技术组、良种繁育技术组、花卉养护技术组、蔬菜保鲜技术组、家畜繁育改良技术组、奶牛生产技术组、家畜饲料配方及加工技术组、家畜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组等。
6.跟踪服务。跟踪服务是我院一惯的做法,对村村大学生的跟踪服务在入学后就开始了。部分学员家里或村里正在养猪、禽、牛、羊等。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专业教师就亲自到现场解决问题进行指导。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二是培养了学生服务农村、扶持农民的意识。二、产学研互动,灵活设置专业,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
(一)对准市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参照基准,经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搞好专业设置与开发,我院首先成立了由专业所属的行业专家、企业实际工作人员和专业课程教师组成的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学校新专业设置和老专业改造出谋划策。在专业设置中,必须始终坚持专业设置的组织方式固定、能力构成明确、有特定的职业入门资格和较强的社会职业组织性、系统化的职业知识、能提供独立的服务、具有专门的职业道德等标准。<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为了保证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开始就要深入研究如何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模式等问题,保证“零适应期”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工作调研,了解企业对岗位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构建各专业人才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使二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而形成“零适应期”人才培养方案。(二)产教结合,创办制药类专业,培养特色药业人才学院按着产教结合、实业兴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校办制药产业,促进药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特色道路。1、围绕专业办产业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依靠专业优势来发展校办产业,以校办产业创造的经济实力和实践教学条件支持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是我院对产教结合、依托专业兴办产业的一贯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院从60年代末,依托畜牧兽医专业,利用药理实验室创建大输液药品制剂室起步,到2000年与北京双鹤药业强强联合,组建牡丹江温春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春鹤药业),开创了以校办企业——春鹤药业为主体,以印刷厂和纸箱厂为辅助的校办产业群。作为校办产业主体的春鹤药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近亿万元、占地4万平方米、厂房2万平方米、员工700名、药品生产线8条的中型企业。
2、办好产业促专业
(1)依托校办制药产业兴办制药类专业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我院依托校办产业群体的技术和实训条件优势,创办制药类专业,成为学院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从1998年创建化学制药工艺专业开始,到2004年为止先后创建了制药技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中草药资源、执业药师、药品营销等6个专业9个专门化方向。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人,中职在校生260人。制药类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热门专业。
(2)依托产业优势,安排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依靠校办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实训条件,组织制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采取了前校后厂、岗位试就业与岗前实训一体化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社会紧缺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制药类专业实行“双元制教学”。制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办企业实习、顶岗实训,可以受到制药技术所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训练,全方位提高应职能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能以企业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活动。他们与技术员一起深入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以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指导,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制药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完全达到上岗工作的要求。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为非药类专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我校的校办产业,从建立之日起,一直承担着接纳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办企业实习,可以受到经营管理工作所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训练,全方位提高应职能力。例如,1999年初,校办药厂接纳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学生以业务员的身份直接参加企业的营销活动,他们与老业务员一起深入目标市场,在其指导下,独立承办产品营销业务。既使学生掌握了推销技能技巧,又促进了企业销售。在为时四个月的实习中,该班学生共为企业实现销售额50多万元。每名学生实习结束时都结合实际写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并得到了一定数量销售提成奖金,创造了产教结合、经济效益和教学效果同步提高的范例。
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基地。学校30岁以上的制药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几乎都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校办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经历。这种参与,一方面有益于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有益于校办企业借助教师们的知识优势,较好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产教之间相得益彰。(3)依托产业拓宽办学思路。结合产业办专业,利用产业安排学生就业,以出口拉动入口,是我院办学的又一重要举措。学院已于北京双鹤集团总部签订了共建制药类高职专业协议。双鹤集团总部投资1000万元,与学校共建制药类高职专业,为遍布大江南北的双鹤药业集团子公司和集团总部培养高质量的高等应用性制药技术、企业管理和药品营销人才,使我院制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双鹤集团所属的23个子公司中选择就业岗位。以该种模式推动职业学院建设,既能够满足我省北药开发战略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紧迫需要,又可以为我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闯出一条新路子。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实践证明,产教结合、实业兴学,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产教结合的成功,昭示了一个能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一所能办出知名企业的学校,一定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紧密结合行业需要,开展“订单式”教育,灵活设置社会急需的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学校与企业结合是保证办学特色的又一重要条件,因此,不断加强合作,先后在制药技术、旅游管理、绿色食品等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形成了特殊的“产学合作、实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体系。学院与北京双鹤药业集团、多多集团晨星药业公司、牡丹江三阳药业公司、牡丹江市友博药业集团、黑宝药业集团、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公司、桂林旅游总公司、上岛咖啡集团、黑龙江省响水米业集团等多家企业密切合作培养特色人才。学院以企业专家和管理专家为主体,在校内外基地,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与实际顶岗训练,使学生在没有出校的时候就掌握了较强的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也了解了企业情况、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实现了“零适应期”教学和“零距离”就业。学院与多家旅游公司开展了“订单式”合作教育,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四)以“双证书”为有效载体,全面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同时也是增强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效手段。因而,学校自1998年开始着手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经过多方努力,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院设立了“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152站”、电子商务师全国统一培训考试站、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15025站,国家质量认证培训中心批准我院设立ISO内审员考试站及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等,可以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工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通过技能鉴定和考试,取得国家颁发的相关职业证书。同时,学校的每个专业都至少开设了一门相关的岗位资格证书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拿到1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岗位工作的适应性。三、完善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培养特色高职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观念转变是否到位的问题,也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既有教学条件投入相对不足问题,也有产学合作没有进入到更高层次合作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面对,采取措施加以认真解决。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一)转变观念,走全方位的产学合作教育道路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若仅仅停留在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层面上,不能深化产学结合内涵,就很难实现办出特色的目标。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管理人员和教师深入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在更深层次上去理解产教结合、产学合作的意义,不断拓宽合作的领域,使培养的人才更具特色。学校要通过产学结合这个重要途径,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积极开拓教育服务市场。使产学结合渗透到教育全过程,校企合作在教育各方面得到全方位的体现。要建立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即力争通过合作,实现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多赢”。(二)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企业抓就业从社会、行业、学院三个层面,构建招生、专业培养、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产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岗位分析,科学构建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针对岗位工作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就业培训机构,构建就业网络体系。就业指导人员要经常深入研究地区、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职业岗位要求,以敏锐的市场意识捕捉就业信息,并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全面指导。
(三)加大投入,建设特色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设施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建设功能更加完善的校内实验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系,以保证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四)紧密结合“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为保证“零适应期”人才培养,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试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配套改革。
1.跟踪企业,编写适合专业需要的特色教材。学校应根据各专业高职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编写的教材能反映岗位实际工作特点,能力培养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在教材使用上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2.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高职人才要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就必须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企业需要什么,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练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岗位针对性、技术先进性、职业技能性、素质综合性的特点。3.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采用企业培训模式,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采取仿真模拟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技能在对话、交流中得以提高,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无缝连接”。4.进行考试方法改革。考试是一个重要的指挥棒,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过去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页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已越来越不适应以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应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系统规划考试制度。第一,要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第二,要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突出职教特色;第三,要建立起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体系,实现学生的“多证制”。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总结 篇2
一、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使命
发展地方经济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尤其需要高校发挥科技人才优势, 提供必要的科技人才保障。高校统一战线作为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团结高校各界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地方经济发展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及人才培养上提供服务。高校可利用多学科、多专业的特点, 组织广大统战成员, 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咨询论证、科技攻关、项目开发等研究和交流活动, 不断探索、创新, 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统一战线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需要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作为所在和形象所在。高校统一战线可以充分发挥其凝聚民智、表达民意、协调民心的独特优势, 广泛深入地促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沟通, 将各类社会精英和大众智慧聚焦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 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建言献策, 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处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线, 在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其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和社会参与必将更加广阔, 施展才华的空间必将更加宽广。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科学发展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重大创新与发展, 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高校统一战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既是统一战线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也是高校统一战线优势所在。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迅速增强, 高等学校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 高校统一战线在教书育人、科技创新, 特别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地位独特, 是统一战线全局工作的重要窗口和重要基地。因此, 发挥统战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二、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作用
1.高校统一战线具有智力密集优势, 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具有独特的人才智力优势、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这里汇集了统一战线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 拥有许多学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的党外人士。他们大多处于教学或科研一线,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高校统战工作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出可观的效益。
2.高校统一战线具有学术科研优势,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高校许多统战成员是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他们承担着国家、地方或企业的纵向、横向课题, 他们针对具体问题, 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潜心钻研, 破解难题, 并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也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例如以九三学社段建南教授为代表的科技服务小组, 在湖南岳阳、株洲、郴州以及临湘、湘阴、醴陵、攸县等22个市/县开展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项目成果得到了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些规划成果的应用, 为保护和开发湖南的土地资源,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保障湖南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3.高校统一战线具有民主政治优势,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高校中许多统战成员担任了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 他们大多是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拥有开展社会调查, 了解社情民意, 保持与地方各部门联系和沟通的政治条件和制度渠道, 他们围绕本地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一些重大经济问题, 积极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或提案均得到地方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有的还被地方政府采纳,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2009年农工党湖南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完成的“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研究与对策”的调研课题, 得到了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长周强同志的高度重视, 已列为政协提案交由湖南省相关厅局办理。委员会徐庆国教授与刘文洁副教授同时被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员会评为“农工党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4.高校统一战线具有联系广泛优势,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高校统一战线拥中有一大批在当地各方面有影响、有声望的人士, 他们层次高、影响大, 在对外交往、扩大宣传方面具有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等独特的社会优势。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界人士的思想动态, 做好各种可能诱发突发事件因素的预防工作, 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此外, 高校高校统战成员中有较多的港澳台“三胞”、留学归国人员、归侨侨眷等, 他们与海外有着广泛的联系, 在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引进技术、资金等方面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积极探索和推进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认识水平, 更新思想观念
高校统一战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认真学习, 了解形势, 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给高等教育创新带来的紧迫性, 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创新教育方法, 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为地方经济建设输入新鲜血液。高校统战工作要引导统战成员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 积极与地方行业、企业、地方、开发区等合作开发,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找准统战工作与地方服务的最佳结合点, 做和谐社会的“稳定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建立健全高校统战服务地方的长效机制, 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 统战、科研、地方合作等部门统筹协调, 基层院系共同配合, 校内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共同参与、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
2.强化服务, 搭建平台, 为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高校统战工作在服务地方的进程中, 统战部门要不断强化为统一战线成员服务的意识, 努力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服务地方建设搭建“三大平台”, 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1) 搭建引导平台, 夯实共同致力地方发展的思想基础。
加强与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沟通交流, 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富民强国为目标, 把个人的事业、前途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在科教兴国进程中建功立业。
(2) 搭建服务平台, 统筹兼顾服务地方科学发展。
统战部门要加强与统战成员的联系, 交流思想, 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尤其是统战成员在服务地方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让广大统战成员工作上顺心, 事业上安心, 生活上放心, 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去。
(3) 搭建智力平台, 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 组织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难点, 深入进行考察调研, 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等形式, 多层次多渠道建言献策,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发展。发挥高校党外人士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优势, 支持党派组织和党外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有效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3.提升素质, 投身实践, 提高高校统一战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性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篇3
服务地方是大学的责任
宁夏大学党委书记齐岳
以前这盐碱荒地啥也种不成。宁夏大学的博士生搞土壤改良,把工业脱硫废渣拉到地里深耕后种上庄稼。现如今,这地方种小麦每亩能收660斤,种玉米每亩能收1500多斤……宁夏大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千千万万农民带来实惠。
“十一五”期间,宁夏大学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荒滩地多、农业产量低的实际,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今年4月,该项目示范以推广15.2万亩、资源化利用脱硫废弃物25万吨、新增产值1.35亿元、外省区辐射推广50多万亩的良好经济社会效益,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项目组被科技部评为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
2001年6月,根据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宁夏大学又与上海交通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两校成了“亲戚”。
宁夏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办“天地网”空中课堂的成功实践,以破解两校相距遥远的难题起始,以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报捷。如今,许多毕业生凭借两个学位证书和毕业文凭,从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大公司高级人才。
“校际选课、承认学分、联合办学”的“天地网”空中课堂,吸引万余宁大学子跨校选修上海交大4000多门次的网络课程,两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以点带面促成了宁大自身造血机制和良性循环。
资源嫁接,使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宁夏大学深深扎下了根。主动服务地方是大学的责任,会服务地方是大学的本领,能服务地方是大学的智慧,在服务中实现双赢是大学的追求。宁夏大学在对接中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本领。
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大连交通大学校长李学伟
产学研合作是人才、技术、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的强大磁场,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主要方式。大连交通大学有着产学研合作的历史传承和优势,长期坚持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价值取向,通过科研创新,开发新产品,发展企业,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
大连交通大学通过资源整合和机制创新,与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国内外31家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关系紧密的产学研联合体,被评为“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大连交通大学在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十分注重融入学校所在地——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的大潮,把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努力培养并确保为地方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地输送所需人才,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问题提供可行、合理、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期完善服务职能,实现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学校努力服务于我国现代轨道交通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强化与铁道部,中国北车、南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合作范围与合作领域。通过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连交通大学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围绕高速动车组、机车、客车、货车、城轨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制造与运用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努力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积极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材料、现代轨道交通隧道与地下工程、现代轨道交通牵引与控制及现代轨道交通安全与检测五大平台,服务高铁、地铁、城轨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相关千亿产业集群的培育,努力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利用地方特色,引领区域文化建设
齐齐哈尔大学校长马立群
我校在推进区域文化建设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校地合作开展历史文化研究。齐齐哈尔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市委提出了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齐齐哈尔所在的嫩江流域被誉为“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昂昂溪的新石器文化、泰来县金长城、金代蒲峪路遗址、辽金塔子城遗址、清代黑龙江将军府、打响中国政府有组织抗击日本侵略者第一枪的“江桥抗战”等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学校依托这些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与市委市政府合作多次举办“江桥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江桥抗战”的学术研究在全国居领先水平。同时,还联合其他高校多次举办了“重走抗战路”活动,丰富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内容。
二是校地合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嫩江流域历史文化遗址众多,例如昂昂溪古文化遗址、嘎仙洞遗址、江桥抗战遗址、金长城遗址、清代水师营遗址等。但是很多历史遗产由于保护不当已经损毁,保护嫩江流域的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对此,学校与市文广新局合作,签订了《齐齐哈尔市文化遗产数字化挖掘与保护项目协议》,对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的同时,将数字技术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视域,将其编制成电视专题片,引入文史类、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使优秀文化遗产的生命得以延续。目前,项目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是校地合作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研究。齐齐哈尔即达斡尔语“边疆”或“天然牧场”之意,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全国唯一的市辖达斡尔族区,“乌钦”和“哈库麦勒”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以此为切入点,对达斡尔族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研究。学校研究人员已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近40篇,各级立项近10项。学校成功地举办了大型地域风情歌舞晚会《阳光下的达斡尔人》,该剧用大气磅礴的民族歌舞和多媒体技术对达斡尔族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景式回顾,再现了达斡尔人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对达斡尔族的文化发展与传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受到黑龙江省民委和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四是校地合作拓展和延伸校园文化。2009年学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通过了“全国文明单位”的考核验收。1998年组建的校交响乐团已成为校园文化的精品,成为齐齐哈尔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乐团在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巡回演出、全国第四届特奥会、中国·哈尔滨第29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进行了表演,还进行齐齐哈尔市龙沙音乐会、劳动湖之夏音乐会、新年音乐会等年度专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起到了文化引领的积极作用。
目前,学校与政府部门、地方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建立了15个产学研服务平台、39个共建基地,依托这些平台和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服务工作。
地方高校也应有追求“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广州大学校长庾建设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高校也应有追求“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首先,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从大国迈向强国战略目标,必须想办法促进地方高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确立远大的目标是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的第一步。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具有追求“国内一流”的胆识和信心。《规划》中也提及,各高校应当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可见,树立“国内一流”的办学目标也是地方高校贯彻《规划》精神的重要方面。
其次,有利于增加优质高等教育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人民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要求上好的大学、上一流大学,但是国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显然是供不应求的。由于国内“一流大学”数量有限,不少学生只能选择留学海外。因此,争创“一流”,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是地方高校在新时期的光荣使命。
再次,有利于提高区域现代化水平,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高校与所在区域存在着共生共荣的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要提高,就必须依托高水平大学所提供的科技文化及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当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提高了,才能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撑和发展空间。因此,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讲,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所在区域的现代化水平。地方高校只有勇创“一流”,不断追求卓越,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的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区域现代化水平,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链接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总结 篇4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思考
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优势,并结合燕山大学图书馆的实际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
作 者:张祺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图书馆,河北省秦皇岛市,066000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年,卷(期):22(4)分类号:G252关键词: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地方经济 信息服务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总结 篇5
高校文化进社区探析-以成都大学艺术学院服务地方实践活动为例
以成都大学艺术学院服务地方实践活动为例,探析如何让高校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正确合理的分析研究以及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担当适当的角色.
作 者:朱名燕 万荣英 ZHU Ming-yan WAN Rong-ying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 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年,卷(期): 23(12) 分类号:G40-05 关键词:高校文化 服务社区 互动 双赢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 篇6
关于地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不断出台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人才,然而,地方高校在大规模的人才引进工作中存着认识不清、重学历轻能力、重引进轻使用和培养、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的政策等问题.为此,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中应重视成本和效益,做好科学规划;做好人才的后续培养和开发;重视健全和完善稳定人才的政策;创造良好养才环境,使地方高校的人才引进工作健康、理性、有序地和谐发展.
作 者:刘国远 LIU Guo-yuan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人事处,广东,惠州,516007刊 名:惠州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年,卷(期):29(1)分类号:G647关键词:地方高校 人才引进工作 问题 建议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总结 篇7
国外关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开展得较早,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主要模式有: 威斯康星模式,即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展自身。这种教育发展模式开创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先河; 随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以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发展为标志的产学研模式广为流行,客观上成为促进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主要推动力量,更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了新模式; 地方高校为了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以他方为中心”原则的“相互作用大学”服务地方经济模式。
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近年来呈愈来愈多的态势,较具代表性的有何东( 2009) 提出工商管理学科要服务好地方经济,必须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地方,找准需求; 二是凝聚特色,差异发展; 三是搭建平台,持续合作; 四是塑造品牌,强化扩散。黄文光( 2010) 结合宁波大学的实践,从健全校地合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方式、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服务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李俊英( 2009) 提出了地方高校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阶段相适应。韩宝平( 2010) 从强化地方性应用型定位,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撑区域主导产业发展; 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以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依托地方高校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王海宇、张愉( 2013) 提出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的机构转移模式、校企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模式、高校科研人员自办企业模式、官产学研结合模式和大学科技园模式。戴晓琳等人( 2010) 从观念、人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推动地方社会发展的对策。陈晓阳和姜峰( 2012)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探索了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做了实践。
目前,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高校转型举措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而对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原因分析及如何解决方面研究尚不充分。
二、地方高校教育科研( 发展) 与服务地方经济错位
( 一) 地方高校定位与经济发展之间错位
地方高校的定位往往冠以“国内一流”、“国内先进”、“国内领先”等,不仅定位较高,往往也不具体,更难说与地方经济接轨。虽说地方高校的定位受到办学自主权等因素的制约,但与地方高校的盲目攀高、攀大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地方高校往往认为学科建设就是冲击博士点、申报高层次纵向课题、获得高层次奖励,而弱化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重要问题等方面。这种地方高校定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直接影响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二)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错位
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由于定位的泛化,专业设置一直大而全。近年来,虽然专业目录经调整与改革,融入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但限于新增专业审批的制约,加之原有路径依赖的惯性及师资等条件,专业依据地方经济发展调整的力度不大,造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错位。具体表现为: 专业方向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协调、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或不愿在地方就业等。这种错位既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也影响学生的就业。
( 三) 地方高校的科研方向与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错位
地方高校科研方向与专业设置有很高的相关性,由于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经济的错位,导致地方高校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的错位。近年来,我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地方经济结构亦在调整与转型,而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限于高校办学体制的制约调整得相对缓慢,较难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科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限。
三、解决措施
( 一) 转变观念,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建立积极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在转变观念过程中,既要克服仅是口号式表面转变,也要摒弃放弃学校特色、脱离行业一味地追求服务地方经济的转型。要在创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行业发展新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专业方向适时、适度向服务地方经济调整和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地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 二) 调整研究方向和科研考核机制,切合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当调整研究方向。调整研究方向,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考虑到学校研究方向优势、特长的发挥,要对学校科研资源做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础上,还要有长远眼光,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做科学的研判,创立符合并引领未来地方经济发展研究方向。转变主要以纵向科研项目、成果为考核对象的科研考核机制,增加对服务地方经济的横向科研项目的激励力度。首先应建立横向科研项目的评价体系,对于那些对地方经济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横项科研项目赋予其与相应纵向科研项目等同的地位,不仅要在晋升职称时予以充分的重视,更要在其转化、应用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使其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三) 积极争取与高水平高校合作,共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的预知、感知能力,在自身无法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情况下,积极与高水平高校合作,发挥协同创新功效,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
( 四) 转变教学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比重
由知识性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转变,在教学内容中适当设置实验、实习和实训等环节,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功用,在丰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协同构建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
( 五)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通过改造、引进、培养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首先要实施教师的分类管理,对实施实践教学的教师,要按其工作量和业绩建立其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利于教师更好地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 六)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
建立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和技术研究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功能。限于地方高校的条件、资源和实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应侧重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创新层面的合作。
摘要:针对地方高校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地方高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研究方向、科研考核机制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转变观念,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研究方向和科研考核机制;积极争取与高水平高校合作;转变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错位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经济错位,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何东.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学科服务地方经济探析——以西华大学管理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24-27.
[2]黄文光.地方高校科研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88-90.
[3]李俊英.对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J].科学与管理,2009(1):55-57.
[4]韩宝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3-7.
[5]鲁林岳.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地方高校发展与转型的价值导向与追求——以浙江省经济发展特色与高校建设为个案[J].中国高教研究,2009(1):71-73.
[6]王海宇,张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4):132-134.
[7]戴晓琳,刘成敏,陈子敏.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以宁夏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91-92.
高校服务地方工作总结 篇8
近几年,学校认真贯彻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主动瞄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基本特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多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兴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梯队,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292人,博、硕士665人,57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市优秀专家和市拔尖人才。
学校坚持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中心,大力开展质量工程,将2007年定为“课堂教学质量年”,2008年定为“实践教学改革年”,2009年定为“教学管理规范年”,2010年定为“迎评促建年”,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学校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根据徐州支柱产业发展特色,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平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学校与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光伏工程培训研究中心,进行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与徐州经济开发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创建“徐州淮海工业设计研究院”。学校建有江苏省生物食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和徐州市工程装备检测及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物流配送研究中心、珍稀植物繁育种植和生物质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社科成果奖3项;获得市厅级科技成果奖62项。社科成果奖10项等。
学生就业逆势而动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江苏省、长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数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毕业生在这些地区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学生选择考研、专升本及自考等升学深造以避开就业寒冬。
在此情况下,学校经济学类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文学类的涉外秘书专业的社会专业岗位数量大幅减少,毕业生不得不考虑跨专业就业,以期暂时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为此,学校不断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为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提供有利的环境。目前,学校建有32个实验室、10个研究所和1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特别是2009年,学校取得省级以上各类教学奖项合计15项,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位置。其中,财务管理专业被推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工程类专业“弹性顶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推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巩固、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对社会用人单位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发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社会常识和应用辅助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这两方面的欠缺越来越大,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在学生的能力结构中,尤其是在综合应用和社会交往方面,欠缺得比较厉害,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学生的品德素质方面,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所占比重一直很大,对学生的个人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个人品德修养方面的素质内容,如开设公选课程、举办文体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增强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教授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内容。
经过多方努力,学校总体就业率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2007届学生最终就业率为98%,2008届学生最终就业率为95%,2009届学生最终就业率为97%,很好地履行了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责任。
着力提升品牌服务质量
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围绕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形成了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兼设经济学、管理学。农学、文学、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固定资产近8亿元,仪器设备值1.2亿元。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3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高在校生18000余人。
为进一步提升自身内涵建设,面向市场培养实用型人才。学校结合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对自身专业建设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学校部分专业招生数量及人才培养定位不切实际,没有充分考虑地区需求,盲目求大求多;部分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没有开设或者是招生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如工程预决算专业、工程安全专业等;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与其他高校无区别,专业知识结构千篇一律,学历层次较低达不到社会需求,如专科学历的会计类、国贸类专业;学校设置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过于单一、陈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为此,在设计总体人才培养计划目标时,学校坚持科学地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宽广的专业口径、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更加重视专业技能及实践能力。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学校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基本教学要求,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倡导实际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加强,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例如,在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校喜获铜奖;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获得一等奖项,二等奖7项;在首届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算量大赛总决赛中,学校获特等奖。此外,学校在第四届、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桥牌锦标赛以及代表江苏省参加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桥牌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