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精选12篇)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篇1
1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现状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其就业困难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1]。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已经初步得到建立, 高等院校加强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 成立了完整的就业指导处, 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开展指导工作。但是,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以应付性事务工作为主, 没有实现其就业指导教育作用, 缺少针对性。首先, 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内容较为单一, 主要是就业形式、政策及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 缺少对用人单位信息资源整合到毕业生的过程, 毕业生对就业需要用表、各招聘活动了解不多, 缺少实践能力, 心理承受力较弱, 对自身定位不足。其次, 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方式以授课形式为主, 讲课内容泛泛而谈, 对广大学生吸引力不足, 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甚少, 缺少专门的咨询指导中心。再次, 各高校虽然成立了就业指导部门, 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 但是其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影响了就业指导效果。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还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2]。
2 建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指导, 实现其人才发展需要。高校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日常咨询、职业技能测试等各种教育方式, 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对就业市场形势进行了解, 对自己职业方向进行正确的定位,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 为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打下基础。目前, 高校毕业生存在普遍的现象是逃避择业, 因缺少思想准备和心理调整, 对自身优势和缺点缺乏深刻的认识, 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及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了解, 对社会及毕业生间的竞争存在恐惧心理, 甚至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状况。还有的毕业生不会介绍、推销自己, 在择业的道路上遇到很多困难, 错失过很多机会, 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些都需要就业指导教育进行解决帮助, 通过授课教育让学生认清自己、了解社会形势, 减少对社会的恐惧, 增强其信心, 科学的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3]。此外,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提高高校的社会地位, 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就业后的发展及潜力发挥等都影响着高校的声誉与地位, 影响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3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3.1 就业指导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就业指导队伍专业素质有限, 一般是非专业人员从事该项工作, 无法为学生提供较为专业的指导。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心的工作队伍一般由就业中心人员及思想政治辅导员组成, 其日常工作较为复杂, 就业指导精力不足, 而且没有精力进行专业性的培训, 影响就业指导的效果。
3.2 就业指导体系封闭
就业指导工作主要依托校内资源开展, 工作体系比较封闭, 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另一欠缺。大多数高校在安排校外优秀的企业家开展就业形式讲座较少, 而且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 缺少体系化管理。在对校友资源的利用方面, 高校普遍比较重视邀请校友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 但就如何使校友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则很少考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与社会外界接触较少, 没有好的途径了解职业发展及前景, 缺少实践经验。当毕业生面临工作时, 由于封闭的就业指导工作, 使其缺少对职业及社会市场的认知, 对毕业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3.3 就业指导理论研究落后
我国的基本国情及社会发展形势较为特殊, 针对我国发展现状的就业指导理论研究较少, 缺乏权威的理论体系, 使得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理论指导, 无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现有的就业指导理论中, 许多内容还只存留在表面, 没有深入的挖掘, 这也是导致就业指导工作落后的原因之一。
3.4 缺少健全的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
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职业指导的公共平台, 能够帮助毕业生收集企业信息, 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 选择合适的职业岗位, 解决毕业生在择业上的一些困难。目前, 我国的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这也是造成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4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4.1 明确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目标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目标, 主要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指导机构及队伍专业化、就业指导时代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平台信息化。
4.2 坚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的原则分为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体现在体系构建的整体性, 就业指导各部分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各部门间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指导工作, 等等, 体现着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体现在空间上、时间上以及功能上。就业体系内部要素间存在着空间位置的密切联系, 各要素之间又会随着时间改变而存在变化, 进而产生时间层次。不同层次系统间存在不同的作用, 体现着功能层次, 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相关性原则体现在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 相关性的实质是系统内部与外部间相互影响, 产生的物质、能量及信息间的交换。由于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所以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势必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 从而使系统表现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放性原则体现在就业指导体系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采集与输送的开放性, 因为就业指导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实现着体系内外部环境的交换。开放性原则还集中体现在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上, 因为高校的就业指导离不开国家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 离不开企业提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4.3 通过合理途径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一,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的专业性直接影响着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在就业指导人才培养方面, 要严格化、正规化、专业化, 通过系统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另外要制定定期考核制度, 考察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性。第二, 建立开放的就业指导体系。高校应开放校内及校外资源, 系统安排、合理规划校外优秀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接触这些资源的平台, 发挥校友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创造一个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其实践能力的机会,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产生一个认知, 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 避免因缺少思想及心理准备而造成压力。第三, 加强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需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对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高校和科研机构应针对当前市场就业形式, 结合就业经验编写出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理论指导。高校也应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辅导等理论指导,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指导工作。第四, 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效平台。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就业信息公共服务体系。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配合, 需要专门的机构在全国各地进行信息采集, 通过信息分析未来各个行业的就业环境和形式, 为毕业生提供可靠的信息参考。
5 结语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 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健全的就业指导体系是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基础, 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更是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需要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帮助。
摘要: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环节, 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发展现状, 指出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 提出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方案。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调查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J].江苏高教, 2012, (01) :98.
[2]包玉芝, 金燕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5 (01) :85-89.
[3]刘凤影.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04) :24-25.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扶持的力度逐年加大,民众的体育服务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随着人民经济收人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运动健身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社会体育资源的建设远远达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体育需求供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提供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并不是唯一的责任主体,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并不全由政府负责,政府只是起主导作用。而高校作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身的部门,其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高校体育部门应该充分的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尽可能多的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逐步解决民众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
1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概念的界定
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一文中根据公共服务的概念以逻辑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公共体育服务”的定义: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张永保、沈克印在《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与内涵解析》一文中根据公共事务管理等理论依据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概念为:高校以自身为主导,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借助一定的管理模式和具体的实施途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为满足公众和社会的基本体育需求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行为的总称。我国高校不仅是执行国家教育权力和提供教育服务的事业单位,而且拥有的是国家投资的公益性资源,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其基本责任和义务。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是高校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责的重要途径。
浅谈潍坊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篇3
关键词:潍坊高校 就业服务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35-01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非常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人才利用效率。1999年,国家开始推进高等院校改革,招生人数大规模扩张,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迅速向“大众教育”转化。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大量持有高等教育文凭的毕业生涌向社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或者即使找到工作也很不理想。
1 潍坊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驻潍高校的特点是“两少一多”,即本科院校和民办院校少,高职院校多。其中公立本科院校只有潍坊医学院和潍坊学院两所,民办院校有潍坊科技学院,而省属高职院校中有多所驻地在潍坊,市属高职院校数量也很多。这决定了潍坊高等院校毕业生中,以公立高职院校为主的大学专科层次所占比例为最大,公立本科和民办本专科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上述三类高校的就业工作都各自需要面对不同的问题。公立本科院校中,潍坊医学院建校时间长,社会声誉较高,但由于其属于医学类院校,专业设置比较单一,以医科为主,其中临床医学一个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占到全院的一半以上,内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潍坊学院是由两所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成,本科招生历史只有10年多一点,与国内其他本科院校相比,底蕴稍显单薄。我国的民办教育近来发展势头较快,但由于过于追求速度和规模,良莠不齐。
2 潍坊市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所有的驻潍高等院校都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了相关的场地、设施和人员,划拨了专门的预算经费,并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科目。从硬指标方面看,已经达到了教育部所规定的标准。但是,从软实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还有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就业服务机构职责不够明确。许多驻潍高校设置了招生就业处,下设的就业指导中心只是基层科级部门,相应的权限很小。中层处级领导往往既要负责招生又要负责就业,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要分配使用,两方面不能很好地兼顾。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也经常被调用参加招生以及处里的其他工作,无法专心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其次,就业指导理论体系和科研水平不够先进。由于过去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都是实行统一分配的就业办法,不存在就业难等问题。导致了就业指导这一领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研究缺乏实践基础,因而十分不发达,甚至是长期落后。
最后,就業服务工作实践成效不够理想。从表面上看,驻潍各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左右的较高水平上,但实际就业质量并不高。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迫于经济压力为了尽快就业,匆忙选择了一些专业不对口、技术含量低、发展空间小、工资待遇差的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与自身专业背景和就业意愿差距过大,无法坚持下去,又辞职重新面临二次就业。
3 潍坊市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与思考
3.1 提高就业指导机构在高校中的地位
将驻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升格成为与教务处、学生处、各院系等平级的独立部门,主任直接向院校党委和院校长负责,不再设置中间环节,并给予相应的人员调度、资金使用等权限。在政策制定、人员配备、资金预算等各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倾斜支持,优先考虑就业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当前就业难的瓶颈问题。
3.2 加强对就业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驻潍高校应提高岗位门槛,多选择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背景与就业指导工作相关度高的人员充实到一线队伍中来,提倡在职攻读就业指导相关专业高层次学历和学位。定期派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或外出参加培训,吸取先进工作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3.3 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驻潍高校应选择员工待遇高、企业信誉佳、发展前景好的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确保就业质量。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邀请企业人员到校授课,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企业具体生产经营实践有关的内容,为其输送合格的人才,实现订单化培养模式。也可以把社会实践课堂搬到企业生产一线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在第一时间获得感性认识,为将来的择业做好知识和经验储备。
3.4 加大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驻潍高校应利用课堂、讲座、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失业保险条例》《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学生及时全面地了解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如何通过正当手段和途径进行维权活动。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受骗上当、暴力维权等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
3.5 采取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方式
面对社会上各类用人单位不同的招考招聘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大学生顺利找到理想的职业岗位。驻潍高校应举办各种兴趣班、选修课和供需见面会,对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方向性的培训和推荐。在校园内开设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村官招聘考试、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和各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班,设置简历制作、面试礼仪选修课,召开专场人才招聘会等,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合理实用。指导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坚持操守,保证公益性,拒绝掺杂商业因素,切忌借机搭车营利。
参考文献
[1]孙泽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2]宋晓会.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9.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篇4
一、高校艺术生当下的就业困境
经过高校素质教育的艺术类考生,在初入社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时,仍然表现得稚嫩茫然,艺术生在学校里始终保持着自己对艺术梦想的满腔热血,“社会”这个词在他们眼中依然陌生。踏入就业的大环境中,明显会手足无措,对自身就业的定位、规划等方面都缺少认识。这些就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选择
艺术生在经过四年艺术熏陶之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理念与艺术追求,步入社会面对现实是择己所爱还是择市所需成为高校艺术生的首要难题。当下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于文化产业,但是市场对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不断缩水,使得部分学生宁可放弃现有的工作机会也要追求专业对口性,如此一来自然导致了艺术生严峻的就业压力。此外,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有意向的工作缺口限制专业,而不限专业的工作机会又与学生的岗位要求大相径庭,从而导致了就业难上加难。
2、稳定性与发展性之间的选择
艺术生的专业性决定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特殊性,前期学习的大量投入使得他们在岗位选择上渴望高回报高收入,过高的发展前景要求造成了学生与企业之间不平等的紧张关系,企业所提供的机会无法满足学生自身期望,使得艺术生难以安于现状,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成为部分学生的首要就业方式,而忽略了其就业稳定性,灵活就业这一方式本身就存在散漫性,学生缺乏重视企业也任其自由发展,而自主创业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能坚持到底下去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尴尬现状。
3、大城市与生源地之间的选择
艺术生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工作地的选择上往往会偏向于经济发展迅速、生活环境优越的一线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艺术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发展机会,但是自身生源所在地的牵挂也为对当下毕业生造成不少困扰。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的问题就是回家找工作还是出去闯一闯,作为当下90后来讲,家庭也是自己身上很重要的一份责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资源机会对他们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脱离父母的庇护独自一人闯荡也需要足够的勇气,因此如何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是当下90后就业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高校艺术生就业现状分析
1、高校艺术生近五年就业情况
在“艺考热”和高校扩招的双重影响下,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呈快速增长趋势,生源已然成饱和状态,在日益严峻的状况高就业压力之下更是使艺术生的就业情况雪上加霜。近五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积极引导之下,艺术生的就业情势虽有所缓解但仍面临严峻挑战。从当下的市场需求来看,一方面,以往传统的纯艺术型的发展道路已渐渐地被应用型艺术所取代,市场要求逐渐偏高,仅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渐繁荣的社会影响下,高校艺术生的毕业去向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升学出国的人数明显增长,不少艺术生都意识到学识内涵的重要性选择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艺术生选择自主创业,摆脱企业的束缚,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方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可见,在近五年的发展中,高校艺术生的毕业方向已开始呈多样化发展。但艺术生当下的就业压力仍不容小觑,专业的就业指导,宽广的就业渠道等方面仍需要高校就业工作不断作出努力,为高校艺术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环境。
2、高校艺术生就业流向情况分析
从就业岗位选择来看,音乐、舞蹈、美术专业大部分学生选择从事专业性的工作,并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中初教育机构和培训教育机构为主,而设计类专业已有部分学生转向非专业性的工作,可见应用型艺术类如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层次与选择相对较多;而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内学生大多留在本省且以在青岛、济南、烟台聚集为主,部分前往北京、浙江、上海等一线城市;省外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大部分回原籍工作,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多去北上广等大城市谋职,这也与他们的专业需求相关。除此之外,对于中小城的以及一般岗位,地域相对偏僻,薪资相对较低的岗位,大部分的毕业生往往看不到岗位的未来发展情况,贸然地选择放弃,宁肯继续等待也不愿屈身就职,迟迟处于未就业状态。由此可见,高校艺术生的就业难问题是在于初入社会的毕业生难以在理想的城市中寻求到理想的工作。
三、高校艺术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体系与市场需求不平衡
艺术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以专业培养为主,正注重学生的专业水平,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实践性的引导,导致学生踏出校门面对社会时其实践技能有所欠缺。面对就业的大目标,学院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应考虑是否与市场相接轨对应,从市场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在寻求擅长多方面复合型人才,应用艺术类需求量远大于纯艺术类。而部分学生较中意的教师一职,也存在诸多要求限制,对于教师资格证、事业编制的考试科目,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涉及,导致实用课程的缺失,使得不少岗位与学生失之交臂,也为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不相符
面对鱼龙混杂的就业招聘市场,初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多在观望、比较,期望找一个地点、薪金等都符合自己预期的职业,大部分毕业生都妄想寻求一个高收入高回报、让人生羡的职业。因此面对就业单位前来招聘时,多方比较迟迟不下手,学生往往过高的顾及自身价值,就业定位模糊或判断错误,不能给自己一个客观理性地评价,指定合理的求职目标,由此错过适合自身能力的企业,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3、部分学生对地域和薪资要求不合理
就山东省来看来看,本省生源相对多一些,山东省的学生恋家情节较重,有抵触参加南方招聘信息的心理。外省生源大多不愿意留在中小城市就业,愿意回家乡或者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就业,即使是中小城市某些企业或者南方某些单位工资给的比较优渥,学生就业意愿也不强烈。此外中小城市的基本工资水平不高,所以有些单位在学生实习时给的工资较低,转正后给的薪资也不高,学生不愿意到这样的公司就业。也有的同学没有正确的薪资观念,认为自己学艺术前期投入大,给自己定位太高,月薪三千多的工资都嫌不够,眼高手低。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各学院举办的就业专场招聘会,即便是经过了重点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高。
4、少数学生就业态度不积极
部分学生等待教师资格证、选调生成绩,一门心思都在这个上面,不去招聘会,也不浏览就业信息,没有做好两手准备。好多的单位都在四月份补招,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再找工作就比较困难了。其中有部分是准备考试或者考证,而且艺术学院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也不催促学生找工作,所以就选择暂时不就业,准备明年再次考研。这类学生音乐和美术专业居多,基础类学科就业有一定的劣势,所以部分考研学生今年失利的准备明年再战,因此不想找工作,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
四、艺术生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方法
1、满足课程体系市场化
由于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各大企业对专门性艺术人才的需求相对有限,而对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艺术专业在教学中也要向应用性方向逐渐转化。伴随着艺术市场的变化,艺术学院的各个专业课程体系应更加具体、细化。对于音乐舞蹈的学生着重实践,丰富表演经历,提升就业竞争力;对于美术设计类的学生,可以加强应用软件的操作,市场案例的熟悉,使他们在面对社会考验时有理有据,有话可说。与此同时为满足部分学生报考事业编制、教师资格证等实际需要,可设置心理学、教育学、说课指南等相关选修课程,帮助大家在校期间掌握相关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实现未来发展目标。
2、实现就业指导个性化
学院在就业服务中要根据其艺术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院引导机制,根据就业形势下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特点和要求、不断加大投入、调整、充实机构,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实现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在具体引导过程中,了解每个毕业生的切实需要,根据其自我规划积极引导,设计适合个人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使得学生在就业时学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每一位指导老师都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设身处地地帮助毕业生。此外,还要建立特殊群体推荐、就业帮扶,及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对特殊需求予以特殊帮扶,真正做到为学生所想,做学生所需,积极推荐就业。
3、构建管理平台全面化
学院在就业管理上要从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多方面,建立全面的指导和服务体系。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平台,即学院“一把手”统筹,中间“两条线”负责,班级“就业信息员”落实,实现各个层面的无缝对接。在学院院长牵头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分为“学院—系主任—导师”、“学院—辅导员—班级信息员”两条线负责工作;每个班级班长同学担任就业信息员,带领班级班委组成就业信息小组,每个经过统一培训的信息员具体负责5—8名同学的就业信息传递和就业指导工作。在就业服务体系中必须营造从上至下全员投入的工作氛围,只有教育层到服务层全方位一体落实就业工作才能保障了各项工作组织上的稳定,充分凝结全院师生的力量。
4、拓宽就业渠道多样化
学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在QQ、微信、官方网站等多种平台上发布就业招聘信息,线上线下都将招聘宣传工作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即使在学校也能随时随地了解就业市场的现状,不错过任何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更好的制定自己的应聘计划。同时学院还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地(企)合作,以学院为桥梁,在学生和企业之间多沟通、多了解,并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在学院的严格审核下,为学生提供多种更为有效的岗位选择。不光如此,学院在日常还要举办就业创业大讲堂等系列座谈,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择业签约,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将就业工作落实到实处。
五、结语
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反映,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对于人们的意义与影响同物质生活一样必不可少。习近平同志更是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前进与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是这个时代的使命和责任担当。因而各高校在市场的带动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以预见,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与市场的支持,高校艺科生的就业和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仍然是充满无限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李华平.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及对策.重庆: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月.第24卷第一期.158~160
[2]李云先.新形势下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3月.72~73
[3]宋政.探究艺术生的就业困境与对策.中国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3月(下):153~154
[4]骆如林.“艺考热”视角下艺术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对策.艺苑,2012年6期.120—P122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篇5
黄泉星
(黎明职业大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已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最有效的切入点。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外科技创新、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四大工作体系,才能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工作体系;大学生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青年作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部分,其价值观念、利益需求、发展方式及群体构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并对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以改革求发展,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和高校改革的形势,调整工作的思路,以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构建高校共青团工作体系,继续保持共青团旺盛的生命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夯实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给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客观上要求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的革新和深化,高校的培养目标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的优势,抓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建设,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政治保证。
围绕学生思想实际,培养大批学生骨干。大学生中有大批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于为同学服务的学生骨干,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党校、团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干部进行一至两次的集中培训,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路线、形势政策,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党章学习小组、邓论研究会等学生团体,开展理论学习活动,使这些学生骨干尽快在思想理论水平上得到提高,尽快成熟起来,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并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其他同学,解决学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起到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把思想教育的内容融到具体的活动之中,把它变成实实在在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如2004年喜迎校庆之际、2005年迎接水平评估之际,各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都分别以“我为校庆添光彩”“我为评估作贡献”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团日活动:有开座谈会的,有举办演讲比赛的,有开展校园清洁活动的……同学们的“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倍增。可以说,校庆庆典成功举办和评估顺利评优,与同学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针对青年学生特点,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活动,要善于从青年学生的兴奋点中找切合点,充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形势政策,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使学生变被动式受教育为主动式受教育。例如通过组织新生参观梁披云先生事迹陈列室、观读每幢建筑记录爱国华侨兴学助教、无私奉献事迹的镶碑,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黎 作者简介:黄泉星(1969-),男(汉),福建南安人,黎明职业大学团委书记、学工部副部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研究
1明学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例如在文学大师巴金逝世后,举办巴金图片展等活动,宣传巴老“敢讲真话”与“爱”的思想和精神;又如开展每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纪念“12.9”运动团知识竞赛等等。
围绕文明行为养成,开展校园文明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他律与自律有机结合的机制。我们围绕文明行为的养成,积极开展了“培育校园文化,铸造精神家园”宣传板评比、“校园不文明行为”劝导行动、“黎园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校园环保行动、“礼仪之星”大赛等校园文明行动,既促进了文明校园的建设,又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文明素养,培养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构建课外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打造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能力基础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的观点[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也成为高校教学工作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其中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
2.1 加强学生科技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学生科技队伍是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有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我们教育学生成才仅凭说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作保证,尤其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倾斜政策和优惠待遇;二是有广泛的学生基础。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群众性,更要发挥学生科技骨干分子的作用,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生;三是有一批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
2.2 发挥指导教师的推动力作用。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是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系统指导学生科技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可以说学生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外学术活动开展的推动力。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中各环节指导和把关是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较高起点、上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指导应是引导式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摆正第一课堂和科技实践的主次关系,使学生在科技实践创造活动中做到学习和实践二者兼顾。
2.3 提供必要的科技活动经费和设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场所和设备,学校各相关部门应积极扶持、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这是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2.4 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必将对学生的创造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通过组成学术研究小组,参加教师提供的研究项目,参与各种各样的竞赛、报告会、学术讲座、科技制作作品展、企业家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5 推行项目化管理,这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工作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将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经验引入到学校中来,用企业的模式来管理学生,2 推行项目化管理,由学生产生 CEO、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等,通过模拟企业的形式,多方位的培养学生,把科技创新工作落到了实处,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使学生毕业之后,很快就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增强了社会竞争力。
3构建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拓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平台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2],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的象牙塔,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围绕专业特色,开展校内外社会实践性活动。一方面,各系可结合专业特点,利用双休日,开展各种文体、科教、法律进社区活动,组织青年学生直接参与社区服务工作,使他们充分利用所学专长,开展义务家教、义务电器维修、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法律知识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援助活动,在宣传学校、服务社区的同时,加深了相互了解,锻炼了自身能力,增长了社会经验。另一方面,重点组织好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让贫困生参与校内外的有偿服务工作,既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技能和阅历。
围绕“三下乡”,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行项目化管理,彻底改变过去只有少部分学生干部参与的尴尬局面,形成了重点实践队与所有返乡大学生点面结合、全面进步的大好局面。一方面,返乡学生结合专业的特点开展活动,例如,部分土木建筑系的同学直接参与到校区建设的实践中来,充分发挥了他们课堂所学;经济管理系则充分利用资源,在泉州市各大中型企业中锻炼着自己的才干;计算机系的一些同学则到益华电脑城开展活动,从实践中学习到很多更新的技术和IT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外语系的同学则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支教工作,在不断巩固自己所学的基础上,还帮助外语落后的中小学生补习;电子工程系则将学生送到生产的第一线上,学以致用,许多同学就是在实践中找了工作。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配套组成若干支实践队,重点赴革命老区、社区、街道办事处、企业等地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
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支持,校企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高校共青团可以以地方团组织为桥梁,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建立比较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共建,既可以为企业建立优秀后备人才储备库,促进高科技项目的合作和成果转化,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为青年学生提供参与实践、锤炼能力、展现风采的舞台,以此为载体,鼓励和培养青年学生的创业精神,锻炼和提高青年学生自主创业、充分就业的本领,使大学生早日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例如我校的晋江龙湖实践基地,就是晋江市团委、晋江市龙湖镇团委牵线搭桥建立起来的,随着双方共建活动的深入,基地所涵盖企业逐年增加,共建领域、形式和层次也不断丰富:企业由最初的大赢家服饰拓展到联纺织造、利瑶织造、佳辉服饰等,共建形式由最初的学生入工业区志愿服务发展到学生假期挂职锻炼、毕业实习、双方的培训指导(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学校老师学生到企业培训员工等)、人才举荐与录用等。
4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工作体系,优化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环境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师生的重要力量,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3]。它以学生为主体,以 3 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直接关系到共青团自身的地位、形象、凝聚力及号召力。
坚持实效原则,使社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通过举办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活动展演等方式,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加强对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引导,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成为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和需要,既要保证学生社团活动的科学性,又要突出层次性,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爱好的领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社团活动真正成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第二课堂,从而实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和品格的塑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我校现有成员社团32家,涉及范围广,特色性强,分属于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志愿服务、体育健身、语言文学等七大类型,现已拥有大约2000名会员。这些社团都有自己明确的社团章程、社团宗旨及社员共同目标,并设立了完备的组织机构,每学年组织本社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研、文学创作、体育竞技、文娱表演、应用实践、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使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发展爱的教育思想,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不能只是大众文化的缩影,而应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各级团组织有责任传承发展爱的教育思想,结合以“爱国主义思想、无私奉献精神、学生本位与爱心教育理念、手脑并用的人才培养观”的校园文化精神,组织和开展无偿献血、新生专业合唱比赛、优秀青年高校行等活动,把校园文化活动从纯娱乐消遣性向有组织的教育性方面引导,从“大众型”娱乐活动向科技学术型活动引导,使校园内形成一种团结友爱、开拓进取、热爱科学、追求知识、努力成才的高层次的文化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4-6-1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 [3]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N].中国青年报,2005-4-10 [3]
Constructing the Working System of the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and Serving the Growing and Developing of Young Students Huang Quanxing Liming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ollege education reform, it is the most effective cut-in point of the job of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o serve the growing and developing of young students.The job of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should actively fits to the phasic development and the fact of the growing and developing of young students.It should construct the four working systems as idea education,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creation, social practice and campus culture activity, which will offer a better service to the growing and developing of young students.Key Words: Colleg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ing System, College Students
作者电话:0595-22360194(小灵通),22911011(办公室)联系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泉秀东街 黎明职业大学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篇6
关键词:欧美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服务理念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学生就业也由统包统配向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服务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以“发展式”指导模式为特点,将就业指导视为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认为就业服务不仅要为大学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就业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二)全国性的专业就业服务机构
1967年成立的英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委员会协会(AGCAS)就是这样一个合作性的组织。它的服务对象是全英国所有大学就业指导处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作为专业化行会性的组织它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专业型的就业指导队伍
美国高校按在校生学费的5%拨付费用,为专业型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一般按照与学生1:200的比例配置,且岗位分工明确。美、英等国就业指导人员一般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学位,且经过考试达标、获得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四)延伸型的就业服务过程
现阶段美国高校就业服务是“在读-就业前-就业后”一体化的过程,高校的就业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在校生,也包括毕业生,业已毕业的校友仍可回到母校接受各种职业指导和培训。
(五)多样化的就业服务形式
美国高校就业服务方式多样化:学生入学初期,就业中心通过SDS、SCH等测试工具帮助进行职业定向。学生就业阶段,一是与学生交流,着重指导学生选择有发展前途和有意义的职业;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择业技能;三是通过模拟方式掌握面试中的交谈艺术等。
(六)就业导向的教学支持系统
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使学校可依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及时灵活自主地调整。在课程设置方面,能较快地按照行业转换和主攻方向的变化,迅速调整课程设置。在产学合作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美国合作教育注重工读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
(七)利用雇主协会和行业协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就业指导人员分工明确,他们与雇主协会和行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与配合,一方面巩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扩大交往范围,积极发展就业合作伙伴。
二、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迪
(一)树立发展的就业服务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经历了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对此应转变观念,树立发展的就业服务理念,就业服务的目的不仅是要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在就业过程能够不断发展自我。
(二)统一规划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统一培训不是个别学校或地区能完成的,它需要政府教育部门统一规划,这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三)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逐步实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积极拓展服务领域
我国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刚建立,很难满足毕业生“双选就业”的需要。我国在这方面应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完善其体系建设,在做到使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基础上,还要按照“人职匹配原则”实现科学就业,使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四)开设就业必修课,加强就业能力
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借鉴英国享誉世界的职业管理技能课程。学生们把职业管理技能课提供的技能跟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并运用到自己的行业中,从而把它们发挥到极致。将这门课程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必然会对我国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形成一股推动力。
(五)创新就业指导服务途径
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更多地体现在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开,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加强校、企联系,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
高校把为学生提供实习位置作为一项办学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应根据有关方面专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意见来确定某个学生相应的实习位置。
参考文献:
高校服务社区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篇7
笔者所在的高校图书馆地学资料馆藏丰富,共收藏地质图、区域地质报告、水文地质图、地形图、矿产报告、矿产图等12 万余卷(份),还依托Geo Science World、Nature Geoscience、SPE、Geo Ref、SEG、Lyell Collection、AGU,以及自建的恐龙数字图书馆、汶川地震地质文献、四川省地质矿产资源文献、成都理工大学地学特藏等特色数据库,构建了具有区域地学优势特色地学情报服务体系,在满足本校师生文献需求和正常教研的前提下,自2011 年起图书馆也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技术咨询和文献信息服务。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质量,为实现“全民阅读”做出贡献,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本文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提供借鉴。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和原则
1.构建目的。(1)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质量。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第四章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3]然而,只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向社区读者开放,并且服务社区质量普遍较差。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可以评价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社区服务是否满足社区读者的需求、满足的程度如何,有助于了解服务社区工作的整体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2)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一方面可以促使其转变观念,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提升服务意识;另一方面,社区读者在获得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同时,也扩大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通过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主要内容和效果细化为考核指标,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
2.构建原则。(1)科学性原则。各评价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以科学性为原则。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情况。(2)系统优化性原则。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评价指标相互联系,具有逻辑性,能从不同方面反映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情况。由于所涉及的因素多种多样,选择时,应准确判断各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能简单地将各项指标罗列出来[4]。(3)可操作性原则。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应具备可操作性。在设计各评价指标时,要求指标内容简明扼要、表达准确,指标层级设置合理清晰,指标条目精炼,标度的定性词语要准确,量的赋值计算易于把握[5]32。(4)与时俱进原则。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今后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进展。因此,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5)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要采用定量指标,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同时,还要与定性指标结合,弥补单纯定量指标评价的不足,以防失之偏颇。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1.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框架。本文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实践和相关专家意见,构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的初步框架。该框架由服务评价、技术评价、管理评价三个维度构成。(1)服务评价。服务评价这一维度包括服务保障、服务绩效、服务反馈三个一级指标。其中,服务保障包含政策保障、相关设施保障、合作互动保障、信息资源保障、经费保障五个二级指标;服务绩效包含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两个二级指标;服务反馈包含读者评价和图书馆自我评价两个二级指标。(2)技术评价。技术评价维度包括网络支持、基础条件、综合性能三个一级指标。其中,网络支持包括网络设计和网络应用两个二级指标;基础条件包括终端计算机、服务器、机房三个二级指标;综合性能包括系统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技术标准体系三个二级指标。(3)管理评价。管理评价包括服务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两个一级指标。其中,服务人员管理包括全馆人员层次分布情况、服务社区人员的比例、服务绩效考核、专业培训四个二级指标;设备设施管理包括设备设施总量、使用时间、使用率、设备设施管理和维护制度四个二级指标。
2.评价标准及权重分值的确立。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具体情况,综合读者服务和服务社区的基本要求,确立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且从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重要性等方面考虑,构造了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参考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确立各评价指标(8 个一级指标和25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值。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标准及分值见表1。因篇幅所限,表1 仅列举“A服务评价”这一维度,“B技术评价”和“C管理评价”的内容省略。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的应用
1.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具有综合性、多样化等特征,应灵活采用相对应的评价方法,如档案调查、记录查阅、实地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等。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将专业评价与读者评价相结合,因为服务的直接体验者——读者的评价与从专业角度进行的评价同样重要。
2. 评价过程。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过程由若干环节组成的,只有认真地实施每一个环节,才能获得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预备阶段。充分的准备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在此阶段,首先要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主体。其次要根据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实践情况,确定评价指标。第三要确定评价组成人员,以及实施评价的时间、程序。(2)实施阶段。首先,要进行基本培训和宣传教育,使评价者明确评价的意义、目的和必要性。其次,可灵活采用评价方法获取定量和定性评价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评价结果。第三,综合评价意见,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3)反馈改进阶段。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评价只是促使高校图书馆改进社区服务的手段。通过评价,找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可在评价结论的基础上,形成“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改进意见书”。
高校档案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篇8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服务体系
新时期,高校档案馆要想应对时代的挑战,做好档案的服务利用工作,逐步实现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网络化、现代化和档案馆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构建合理的高校档案服务体系。
1、树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档案馆工作理念
新时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档案馆工作理念,把握高校档案服务工作的方向,才能有力地推动和促进高校档案服务工作。具体而言,首先必须转变服务理念,从被动单一的模式中走出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变被动为主动,一方面,“以人为本”的观念应始终贯穿于档案服务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使用者着想,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服务赢得广大档案利用者的满意。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和促进高校档案服务工作,使高校档案工作在服务学校建设发展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做好高校档案服务工作
丰富的资源是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的根本,也是实现档案工作以人为本的保障。因此,要积极开展档案收集工作,及时主动地收集、整理各项重大活动及重大事件的文字、声像、照片、图片等档案,把真正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进馆,确保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准确。同时,应加强档案接收工作,积极主动与学校各部门沟通、交流,建立专门档案。同时,要重视档案资源的现实利用,加强档案利用工作的力度,因为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档案服务利用才是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所在。
3、加强对档案馆的宣传
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日益凸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为了将档案馆里丰富的馆藏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这就要求档案馆做好宣传工作,使广大师生/员工和各界社会对高校档案管理状况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要借用现代营销理论来解读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服务问题。首先,使档案工作者树立档案服务营销意识,积极主动地将档案馆藏对外宣传。其次要通过校报、广播、校园网等媒体加强宣传教育,使高校师生支持档案工作。此外,高校档案馆应该建立档案馆主页和自己的服务器,借此使利用者在网页上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促进档案馆的宣传。而且可以紧密结合广大师生需求实际,举办一系列专题档案展览,向全校师生宣传档案,介绍学校重大的教学、科研成果。总之,加强档案宣传是高校档案馆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的方面。
4、高校档案馆服务社会化
高校档案馆保存大量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历史记录,如何使其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是我们每一位档案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高校档案服务要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扩大档案服务范围,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这是高校档案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应树立开放观念,确立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目标,并将其作为档案馆重要的任务和职能之一来抓。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特色化建设,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具有高校档案信息特色的数据库,为进行社会化服务提供信息保障。此外,在利用档案信息服务范围及服务方式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比如,可以通过传真、邮寄、电话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档案信息提供服务,这是实现档案馆服务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5、加强高校档案服务设施建设
首先,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应借助档案信息数字网络化的有利条件,把各种档案信息实施数字化整理、分类,建成各类数字化档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立电子阅览室,并尽快建立计算机检索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同时,档案馆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添置一些基础设施及设备,以适应档案上网的需要,满足社会、学校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而且要完善高校档案管理的服务基础设备设施,满足不同顾客的差异化需求。也要加强高校档案馆间的合作,整合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在高校之间建立起计算机网络平台系统,在各高校配置相互连通的先进的通信基础设施,分别形成一个内外兼备的高校内部局域网和与外部相连的多层网际网结构,让利用者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所需的档案信息,实现共享。
6、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档案服务队伍
新时期,要完善高校档案服务体系,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加强高校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首先,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加强对档案专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技能以适应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方面,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态度,用热情的服务来吸引广大档案利用者。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此外,学校档案馆应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为高校档案事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鼓励档案馆员外出接受继续教育或参加档案管理培训及各种学术研讨活动,使其了解高校档案管理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开阔了视野,以便日后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总之,高校档案信息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印记”,在高校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会随着高校的发展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要从高校和馆藏实际出发,不断完善高校档案馆服务体系,为使用者提供多途径、多方式的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力, 姚乐野.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服务体系构建[J].档案学通讯.2010 (1)
[2]、苏莉.论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服务功能的强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 (6)
[3]、蔡颖.高校档案馆参与数字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对策[J].办公自动化.2011 (1)
[4]、纪玮.浅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12)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篇9
一、高校后勤工作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以服务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为宗旨, 以构建服务为中心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为目标, 管理上实现岗位有职责, 服务有标准, 过程有控制, 效果有监督。队伍建设上培养职业化、专业化员工队伍。服务上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提供及时便捷的热情服务, 为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二、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一, 探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目前后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归根结底在于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合理。新时期, 后勤服务内容已不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工作, 而是逐渐转化为一个服务需求市场。高校后勤的性质具有企业性属性和教育公益性属性的双重属性, 同时具有后勤有偿服务与经营服务的关系。后勤服务还存在着市场化、专业化、效益化的特点。为此, 高校后勤要正确面对其工作的双重属性和特点, 积极探索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第二, 抓重点求突破, 提高后勤服务能力。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改革和完善高校服务型后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逐步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注重把饮食服务作为办好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的突破口, 引入竞争机制, 开办一些各具特色的风味伙食, 以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样化的饮食需求。把加强物业管理、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加大物业管理新制度的实施, 加强校园环境的监管力度。把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增加服务项目, 扩展服务市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要根据广大师生的需求, 进一步为师生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增加后勤服务工作的科技含量, 提高后勤工作的服务能力。
第三,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管理效能。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基础, 积极推进后勤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按照精干、高效原则, 进一步完善机构、岗位设置, 减少管理层次, 改进工作流程, 做到责权明确、信息畅通、监控有力、运转高效。要建立分层、分类以关键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为后勤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打下基础;建立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岗位行为评价系统, 帮助员工按照岗位要求规范工作行为;要进一步完善选人有条件、上岗有职责、竞争有规则、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的用人制度体系;坚持绩效挂钩、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完善职工学习进修制度, 创造条件, 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认真落实《劳动合同法》, 进一步完善编外用工制度, 坚持合法用工, 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特别是作为后勤队伍主体员工的积极性。
第四,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科学管理。后勤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坚持以师生为本, 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人文化和特色化的服务, 要加强与师生员工的交流与沟通, 增进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提高师生对后勤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二是要坚持以后勤员工为本, 认真加强对后勤员工的管理。要积极帮助后勤广大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形成一整套工作规范、职责分明的规章制度,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 增强后勤工作办事程序和决策事项的透明度, 自觉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在后勤系统营造一种谋发展、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认真履行服务承诺,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 加强文化建设, 增强发展动力。通过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后勤服务标兵”评比等活动, 在后勤服务项目中树立为师生服务光荣之风, 树立尊师爱生之风, 树立文明、高效、廉洁之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鼓励广大职工热爱后勤、献身后勤, 鼓励广大职工争做爱岗敬业的后勤人, 有高尚情操的后勤人, 有高超技能的后勤人。弘扬主旋律, 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爱岗敬业教育、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教育, 引导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觉悟、忠于职守、乐于服务。构建讲团结、顾大局、谋发展的后勤团队, 树立与师生心连心的后勤形象。后勤各级管理干部要做到团结、进取、廉洁、奉献;广大员工要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奋精艺、诚信热情。切实把后勤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增强后勤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六, 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服务监督。加强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关键, 在现代企业管理运营中, 如果管理过程和管理内容不能量化, 不能用数字表达, 这种管理方式注定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 完善规章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建章立制的关键。要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做到定人定岗定责, 加强对服务项目、服务环节的检查, 对后勤服务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进一步完善后勤服务监督体系。
服务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伴随着很多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乱收费现象严重;二是国有资产管理混乱;三是预算外资金管理不规范。而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包括:
(一)高等教育体制和运行体制不完善
众所周知,高校具有社会性,会受到社会的制约;高校还具有独立性,能自我决策。对于社会经济系统而言,高等教育只是一个子系统,其运行机制完全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决定。与高校利益有关的人员会参与到学校的重要决策,这一过程和结构就是高校的治理结构。治理高校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分配决策权力。
(二)高校自身建设不完善
现代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建立的制度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校财务管理只是简单的记账、算账,而不对财务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另外,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高校获得社会捐赠越来越多,资金渠道也随之增加,部分高校不能周密地进行资金预算,不能有效地使用资金,所投资的项目效益较低。
(三)政府对高校监管不力
从宏观管理角度出发,政府部门未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缺少对应的管理能力,也缺乏预测宏观发展趋势的能力,不能有效的管理高校财务。高校因教育立法缺乏强制性将预算外资金视为自有资金,这种淡薄的观念使得高校无法重视预算外资金的规范化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府监管不力造成的。
二、以服务为核心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一)人才管理层面
(1)高度重视人力资源。考察人才资源的指标包括学历、工作经验以及晋升机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需要具有高素质的综合能力人才,他们需要拥有高学历、高职称,还要拥有较高的计算机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质的人际交往能力。高校为留住人才应给予其晋升机会。
(2)加强建设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和财务管理信息两大系统支撑着高校信息系统的建设。高校可以建立以校园网为载体的财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该平台发布财务信息,使教职工与学生及时信息沟通。
(3)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高校应为员工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员工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其次,文化建设要围绕“认同”这一理念,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举办各种活动,使他们能够认同学校的文化;最后,每个人都能自觉行动,代表着文化建设的成功。这种价值观念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开始服从到认同,最后内化为自觉行动。
(二)服务管理层面
(1)制度建设流程。服务的制定是建立在对客户各种需求的充分调研基础上的。例如,首先有专门的小组成员负责调研师生意见和需求,明确制度目标,然后整理资料并拟定管理流程,同时向相关服务人员发放,作为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使其明确服务要求。这样各级工作人员能够达到统一标准,在一定的制度下进行办公。
(2)内部业务流程。基于对流程的审查,做到查漏补缺,对制度缺陷加以弥补,对模糊化的定义重新规范化,对繁琐的流程合理简单化。在修改过程中,核心的指导思想就是明确工作职责,使部门各项流程完整高效,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建设相关信息系统,加深新成员对流程规范的学习并熟练使用,更有质量地完成相关工作。
(3)创新管理流程。岗位设置上按职能分工,划分为管理岗和服务岗。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便于相关流程的规范化运行。
(三)内部管理层面
(1)优质服务:一是积极发动服务岗位,满足相关的咨询需求,提高质量。二是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布置宣传计划,制作相关的宣传面板,在财务管理网站制作宣传网页。三是积极与广大师生建立交流平台,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网上问答等方式及时了解师生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2)规范管理:要求服务和管理做到有机统一。要加深对各种经费开支的了解,明确具体数额和合理范围,建立相关的评估标准,减少财务风险。对于各项经济合同要谨慎处理,明确法律要义。同时财务部门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支持学校正常运作和良性发展。
(四)财务管理层面
(1)完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步骤:首先是预算编制,做到对活动合理预测,制定相关财务制度;然后是预算执行,要明确各个分工职能的责任,合理分配资源配置,建立相关的执行监督机制;最后是预算分析,要对工作内容进行剖析,协调各个职能的配合,及时解决问题。
(2)规范会计审核程序。会计审核包括会计核算、监督服务等,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提供支持。这种审核要建立在公正准确的基础上,对原始凭证、会计账簿等进行严格审核。审核流程要合规,保证财务部门各项活动真实有效。
创新型高校志愿服务体系设计 篇11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创新;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持续向前,各种外来思想的冲击已经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成为高校的一个重点课题。到2014年,我国青年志愿者相关活动已经开展了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志愿服务浪潮中,各个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成为志愿者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存在的相关问题
1.参与动机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开展得比较顺利,但是其中发生的一些现象可谓是差强人意。高校志愿工作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发自内心地组织志愿工作,致使大学生在参加的时候只是完成形式而已。比如:有很多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积累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忽视了志愿者应有的服务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影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此外,相关活动的组织者没有对参与动机问题进行考虑,存在体系中各方面因素的弊端。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对高校的志愿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很有必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志愿活动的真实意义,另外也与综合测评中的分数获得有关。通过对中央财经大学此次的活动分析可知,参加志愿时间限定和综合测评分数这两个制度,当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它是督促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一个诱因,但由于其自身具有“强制”意味,就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问题,大学生只是把参加志愿活动当做一个获得分数的工具,这就使活动本身变得冰冷,毫无情感和奉献精神可言。
2.相关立法薄弱
在国际上,出台关于志愿活动的相关法规是较为常见的做法,这为志愿活动的长久持续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的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些法令条文中规定了一些简略的要求,比如1994年和1998年分别通过了两部关于老年人志愿活动的通知条款。此外,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但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标准的志愿活动的相关法律并没有形成。
3.时间局限
重要的纪念日和节日都是活动举办的高峰时期,尤其是每年的3月份,各个高校都会举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虽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这个阶段一过就再也没有行动了。这就使志愿活动成为一个短期行为,不具备长时间的持续性,使得其形式感过重,影响活动的意义。
4.活动技能不足
比如在参加社区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促进者,但是其中存在形式多样化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于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进行学习,没有很多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办法达到相关劳动技能熟练的地步,因此他们做的很多事都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对志愿活动的顺利展开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相关的创新设计思考
1.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志愿活动不仅仅是高校的独有责任,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行政职能,制定相关的维护性政策和法规,为志愿活动能够长期有效进行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企业方面应该奉献爱心,为这种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支持,让活动进行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社会上的公益组织可以利用本身掌握的公益资源为大学生创造参加志愿活动的机会。如此,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实现志愿服务事业朝向良好方向发展的目标而努力。
2.进行相关培训
由于很多志愿者缺乏活动技能,因此相关培训机构的设立就很有必要性。培训的内容不应只包括大学生的活动技能,还要针对其服务意识进行培训。让大学生在培训中学习到良好技能,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同时,还能明确自己的责任感,知晓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
3.加强管理
为了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可行的制度,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此才能保证整个活动在井然有序的状况下进行,协调每个组织成员的之间的关系,为活动进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处理依据,把组织带向一个更高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
4.提供充足的活动资金
因为大学生还没有参加社会活动,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没有资金来源,因此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国外很早就有相关的活动案例,比如英国就有很完善的志愿活动资金征集政策,可以让大学生的志愿事业顺利健康发展。我国也应该参照这些经验,出台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资金筹集政策,让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不需要为了资金短缺而漫无目的地奔波,避免既浪费了活动时间,也造成了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疲劳,影响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大学生志愿活动是社会公益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对其进行设计的几点创新思考,对涉及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几点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孔祥博.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及其德育价值[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篇12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
就业指导也可称为“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广义的就业指导, 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 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 选择适宜性职业, 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
从根本上说, 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 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早日走上既符合国家需要, 又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岗位, 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
二、建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有效的就业指导需要有完善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从指导的内容到指导的方式, 从关注学生的普遍问题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都是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从事就业指导的经验, 将就业指导体系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涉及领域比较广泛的课题, 且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践的沉淀, 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大学生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学习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有意识的与实践结合, 真正形成职业规划的意识。
1、以心理测试和职业咨询为方式的自我认识指导
自我评估的目的, 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必须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各种特点, 如基本能力、工作风格、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 找到自己最适合做的, 最能做出成绩的行业。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思维方式、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准确的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清晰的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性格与职业——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虽然每个人的性格不能百分之百地适合某项职业, 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来培养、发展相应的职业性格。在实际的职业选择中, 应根据个人性格与职业要求, 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兴趣与职业——兴趣对人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是职业选择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纯粹的凭借兴趣去选择职业是一种误区, 考虑职业和兴趣的关系时, 应在充分认识职业特点的基础上, 考虑个体的职业兴趣。
能力与职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要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没有任何能力, 根本谈不到进入职业工作, 对个人来讲也就无所谓职业生涯可言。
除此之外, 对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了解, 也是进入职业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些都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试误, 慢慢形成客观、稳定的自我认知。
2、以提高应聘技巧、增强职业竞争力为目的的小组训练和讲座
针对毕业生在面临就业选择时有惶恐感, 在供需见面时比较拘谨, 甚至手足无措、坐失良机等问题的出现, 提高其求职能力就需要进行技巧性的指导。其内容包括:应考面试面谈要领和技巧, 求职函的撰写和回复, 个人表格及有关资料的填写、整理与使用, 仪容、礼貌、服饰、应对, 就业后的心理调适等。这方面的指导往往是以模拟供需双方的形式进行, 通过小组的训练和资深人力资源的讲座, 来提高学生的应聘技巧, 并辅以电视录像片作为补充。
3、以增强职业适应性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期间的所有就业指导活动都是理论上的, 要能让学生真正感受职业, 认知职业, 以增强职业适应性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不可缺少。去企业、工厂的参观, 去企业、工厂的见习, 从企业第一线来的工人对工作现状描述的讲座等, 让学生掌握第一手有关职业本身的资料, 是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的有效活动。
(二) 创业指导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 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传递“就业”的新理念, 即“创业”, 从新的角度思考个人的择业、就业,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 创造性的谋取职业。创业教育要从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创业所需知识的三个子维度来开展, 辅以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在理论结构上完善学生的认识, 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 激起学生从基层做起、个人创业的热情, 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市场的能力。
(三) 就业政策法规指导
政策指导是就业指导中的重要内容。在就业过程中, 一部分学生由于对就业政策缺乏了解, 择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通过就业指导, 使学生深刻地了解有关的就业政策法规, 学生才能根据国家的需要并结合个人实际, 有针对性的选择职业, 走出择业的“误区”。
三、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
所谓全员参与是指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参与。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就业指导活动;教师能够积极贯彻方针政策, 将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紧密相连;家长能够理解学校就业指导的意义, 不断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社会则搭建大学生就业的发展平台等,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 形成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
(一)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将就业指导职业资格化, 逐步形成具备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 注重学生个性、兴趣、特长发展, 精通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了解毕业生就业心理, 熟知有关劳动就业法规等的就业专职教师队伍。
在专业化建设过程当中, 必须深化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包括激励机制、政策导向、规范管理等在内的驱动系统和调控系统。充分利用职务评聘这一政策杠杆, 建立教师职务评聘分离, 择优聘用, 能上能下的机制, 促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 建立有效的服务咨询队伍
建立有效的服务咨询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是专业指导老师的重要辅助力量。这些工作人员不需要有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知识, 但面对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和各不相同的学生, 需要有相当的实践工作经验。学校就业主管领导和就业部门负责人、就业部门行政人员、辅导员和班主任, 他们由于司职不同, 储备着不同特点的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 他们是服务咨询队伍的中坚力量。
而相对于稳定的服务咨询老师而言, 一些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校友、公司经理等可以作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顾问, 起到辅助的作用。
(三) 发挥专业老师的作用
专业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一直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但实质上专业老师是开展有效就业指导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能够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做好就业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 促进学生自觉提高专业认知, 树立起立足专业而不断发展的就业理念。与此同时, 专业老师从事专业时间长, 经常从事一些行业活动, 往往会在专业发展或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中, 与许多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可靠的信息。
(四) 建立多方合作的实践平台
大学生最终要步入社会, 进入用人单位。因此, 学校首先需要建立实践平台, 尽量扩大与社会人才机构、人才需求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 合作范围广泛;其次, 构建合作平台,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真正的工作压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机会, 以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己。
参考文献
[1]、邹维忠.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D], 2007年,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硕士论文.
[2]、潭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体系的研究[D], 2007年,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3]、郑海燕.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 2006年6期.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推荐阅读:
高校就业体系的构建论文07-23
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06-24
高校就业制度08-02
高校就业评价08-14
高校就业文化08-26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08-16
民办高校就业10-28
高校灵活就业合同09-30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小议09-23
高校就业文化建设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