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教育

2024-10-26

中国民族教育(共12篇)

中国民族教育 篇1

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其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艺术的精髓、民族的意志。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担负着全面提高大学民族精神教育的历史使命, 通过民族音乐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具有十分重要价值。本文从中国民族音乐对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我国母语音乐文化及地域文化的传承四个方面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进行阐释。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着深远意义。中国民族音乐凝聚着深厚的中华文化, 它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教育中, 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强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从古到今, 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它具有强大的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使中华民族在面对无数次困难和挑战时经受住了考验, 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大学生学习民族民间音乐, 不但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 而且可以增强热爱家乡的民族情感。大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审美体验, 被其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吸引, 从而不断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歌曲《延安颂》, 莫耶词, 郑律成曲, 创于1938 年, 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 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 采用带再现变化的复三部曲式, 以六度大跳的颂赞性音调的起首部分, 是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 全曲采用激昂的旋律, 表达出无数革命人向往并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与真挚情感, 反映出一种延安精神。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 学习中华儿女英勇奋战的精神, 从而坚定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决心与信念, 培养出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民族音乐的学习对大学生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时刻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有积极意义的, 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例如: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 这首乐曲表现了五壮士在抗日战争中弹尽粮绝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涵盖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顽强民族精神。这种慷慨就义的英雄主义气节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正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战斗力所显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有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作激励和引导, 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与挑战。

三、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上千年来, 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与发展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 它具有地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文化内涵。中国民族音乐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民俗、民情和民风, 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此外, 长达上千年的中国民族音乐是我国人民勤劳勇敢的本真与智慧的象征, 在这样厚重历史文化气息的感染下, 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深远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不同程度的解读, 也是一种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更是大学生们对自己民族音乐文化和爱国情怀的领悟。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促进我国母语音乐文化及地域文化的传承

目前, 我国对母语音乐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已受到重视。从世界各国来看, 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提倡母语音乐教育, 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应建立在本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之上。近年来, 针对大量的西方音乐进入我国现代教育体制中并占主导地位的现象, 我国教育界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在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上, 充分发挥母语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各界音乐教育工作者达成共识, 为当前母语音乐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各国母语音乐文化发展越强烈, 民族音乐艺术的特异性越被人们所重视, 越体现出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寻求本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在民族文化中, 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特殊性, 一直都被认为是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晶.中国民族音乐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J].才智, 2012.

[2]朱燕聪.听赏中国民族音乐对当今大学生的积极影响[J].北方音乐, 2014 (17) .

[3]汪晓露.浅谈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J].黄河之声, 2013 (19) .

中国民族教育 篇2

大家认为读书无用,摆在桌面上的理由,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大学收费这么高,动不动就要农民几十年的收入,教育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市场过程,没有多少人有能力为了“兴趣”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些奢侈的理由去读书。对教育机构来说,它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对学生及其家长来说,他们追求的则是效用最大化。这个“效用”就是毕业以后的好工作和高收入。如果无法就业,则相当于买了一台不会制冷的冰箱,效用等于零,又不能退货和保修,那当然就是“无用”。

现在我要追问的是: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美国的35%了,为什么竟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就业难呢?

现在是“全球化”时代,一切都要从全球的眼光来看。在我看来,关键在于,由于盲目地开放以及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失误,中国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被锁定在了一个低端加工业的位置,需要的仅仅是一些受过中等教育的蓝领工人(有大学生顿悟:“读太多书没用,初中就够了”),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白领工作岗位提供给大学生。

排斥大学生的机制是这样发生作用的:为了尽快提高精英阶层的消费水平,中国的消费品产业往往采取了直接从国外进口生产线的方式,结果使中国自身的装备工业(即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技术和成套设备技术)由于失去了市场而在整体上陷入困境,大量国企破产倒闭,大量的白领工作岗位也因此丧失。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国外商品的大量涌入,更是连大批民营的民族产业也挤垮了。虽然外资也会带来一些就业机会,但统计显示,外资在中国每提供一个就业机会,就同时“消灭”三到四个工作机会。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球化”正是造成中国产业分工位居低端,从而间接导致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决定性原因。

聚焦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发展 篇3

关键词:“出国热”;高等教育;民族化;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42-02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同时处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民族化不应该弱化,而应该加强。强调民族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出国热”可以从中理解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而“回国难”则是高等教育民族化衰弱的一个表现。

一、当前“出国热回国难”现状分析

1.“出国热回国难”的现象解释

据我国社科院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最近报告显示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这是继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的两拨移民潮以来的第三波移民潮。第三波移民潮即是“出国热”现象。大量的年轻学者、教师、学生等涌出国门,在学到先进的科技和知识理念后,却因为国外较之中国更好的生活条件及研究学历条件,不愿再回国,而选择在国外定居生活,加入他国国籍,这就是“回国难”的现象。

“海归”指的是海外学成归来回国创业的人员。“出国热”高涨的时期,有“海归潮”的涌现,即一部分去国外留学并学有所成的学者们愿意回国、在国内发展。这种浪潮带来了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愿意回国并且想回国的“海归”们却变成了“海待”,即海外留学归来却成了找不到工作的待业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内外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一部分留学学者回国后不能适应国内的生活环境和职业市场;二是留学回来的真正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学者一般薪资要求比较高,而我国现在无法完全提供国外所提供的同等优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以留不住“海归”;三是我国经济发展也有了一定实力,有些留学者完全是跟风出去留学的,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够,不如国内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力强,所以回国了也只能待业在家。这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回国难”现象越来越严重。

2.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化发展不平衡之现状

高等教育国际化,其基本涵义是指高等教育在与本国或本民族以外的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国际化交流时,吸取国外优秀教育理念方法的同时又传播本国的教育思想理论,在此双向交流中所进行的合作与融合。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则是指高等教育在进行国际交流合作时,在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过程中,保持、保护并发展本民族长期形成并延续下来的高等教育的优秀的教育制度、价值体系和思维方法。它是高等教育的内在属性。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意味着学校内外部的各种组成因素的国际性流动,比如教师、学生的出国考察、留学等,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科技方面差距较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交流过程中,一般是发展中国家派出留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深造,取得学位。我国就是这样一个正在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在国际化交流中,由于自身资金技术的不足,我国一般是采取鼓励年轻学者们走出去,去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锐的理论,等到学成回国为本国的经济科技发展做贡献的扶持出国政策。但是这样的政策结果却造成了我国会在较长时间面对人才空缺的局面以及随之而生的走出去了的人才回不来的尴尬现状。

3.国际化和民族化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教育民族化体现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即普遍性和特殊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指高等教育发展面向世界的发展这一方向,它强调了高等教育的开放性,体现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各民族在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制度上的一种趋同的现象,这种趋同现象体现的是高等教育中的普遍性,即全球化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而高等教育民族化的专注点则在于本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注重发展高等教育的本国特色,在国际交流中维护和弘扬本国本民族长期积淀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本国、本民族在教育思想、理论、制度和规范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即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即共性体现在民族性的个性之中,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身的特色即民族性,这个特色是该国家或民族所独有的,不因国际化而消失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来看,任何国家、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必须面向世界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没有一个国家、民族是孤立于世界的,因而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必须是在国际化的背景的发展的。由此可见国际化与民族化是辩证统一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同步协调发展,才能使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保持平衡稳定。

二、“出国热回国难”原因探析

1.国外优渥生活的吸引以及对其的向往

经济科技发展的不足使得我国较之发达国家不仅缺少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而且由于社会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社会发展也存在种种问题和弊端,工资薪水被压得很低、人们的最低生活没有保障等等。国外的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力量较为雄厚,特别是有更好研究平台、发展空间,同时也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活质量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种在国人看来精神和物质更为充裕的国外发达国家生活,对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人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对国外更广阔发展空间和优渥生活的向往,使得一部分学者和学生想通过出国学习移民到发达国家,定居于这些发达国家来更好工作、享受生活。想定居在国外就得有留下来的资本,所以大量学者出国留学,期待学成之后可以留下来。

2.国际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思想的淡薄

国际化全球化固然加深了世界的联系同时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但是一种跑偏了的国际化思想即过分强调国际化同时忽视民族化的发展却愈演愈烈,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觉得世界的国际的才是最好的,民族思想显得既有些跟不上时代又有些保守主义的意味。民族思想被这种偏离正确的国际化思想冲击的较为淡薄,现在很少有如抗战时期那么众志成城的捍卫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了,而欧美范和日韩派却越来越被年轻的一代所推崇。很多人的对我国本民族的文化思想知之甚少,但对外国的文化却甚是喜欢、了解甚多,中国的有些传统民族文化甚至是在国外研究学者的研究下才比较完整的。这种民族文化思想的淡薄,和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向往,使得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就成为了一个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使得“出国热”一直发烧高涨不退,走出去了自然就很难回来。

3.我国政策的扶持和国际人才争抢激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建设一栏中明确提出: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这种扶持政策,促使了大量的人才流入国际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的国际人才。世界各国在抢夺人才的这一发展战略上竞争一直很激烈,中国的优秀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含金量也是很高的。由于发达国家本身的资金技术发展力量更为雄厚,其提供的吸引人才的丰厚待遇,特别是物质待遇是国内无法比拟的,因而很多优秀的中国人才纷纷接过发达国家抛出的优渥的条件,而不愿回国。

三、从高等教育民族化角度来应对“出国热回国难”

只有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针对“出国热回国难”的现象,只有走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唤起对本国本民族的热爱和感恩之情,才能从思想上根本扭转走偏的国际化思潮,才能找到我们自己的路,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扭转局面。

1.加强文化认同感

大学最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对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的培养。多增开一些文科性的知识,特别是历史和文学类等课程的学习。增开历史和古典文学等与民族文化精神相关的公共课必修课,因为这些课程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使得大学生在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共鸣,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才会有深深的牵盼,并且有走出去还有想回来的文化认同感。具体措施可以从大学文化活动方面着手,例如开展一些文化周,组织与多民族学校的联系,展示出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唤起大学生对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2.铭记历史培养爱国情

中国文化的丰富灿烂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国际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铭记历史培养爱国情,可以增强学者和国家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有不得不回的与经济等物质利益相抗衡的乡土情结。具体方式如带领师生们仔细回顾抗战历史以及建国初期至现在的发展历程中的种种事迹,让他们感同身受;请革命老人讲述抗战时期的小故事;组织学生假期去红色旅游地交换学习。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深化对爱国情的理解。

3.国家政策上支持和侧重民族精神的培育

2012年颁布的教育部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第十四条明确提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些辅助政策的提出体现了国家政策已经开始重视高等教育的民族化发展,国家的扶持和侧重才能使得高等教育民族化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就具体方法上可以采用如下办法:一是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之内陆更强,尤其是注重民族文化的培养方式可以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二是可以增设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学成归国学者的待遇,让他们知道外国的月亮没有比较圆,月还是故乡明;三是可以选出出国率和回国率都较高的地区,总结他们吸引人才回来的方式方法的经验,然后在人才流失量较大的地区运用这些经验留住人才。使得更多的“走出去还能走回”这一现象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邵巍.当前出国留学形势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6,(22).

[2]张汉林.中国入世两周年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彭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怎样的民族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4,(1).

[4]陈学飞.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公派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及成效[J].复旦教育论坛,2004,(3).

中国民族教育 篇4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起步的。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与政治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1949年12月23日-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 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 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必须坚决正确地执行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随后, 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全国初等教育会议和师范教育会议相继举行, 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实施细则。

中国梦征文:中国梦,民族梦 篇5

中国梦,民族梦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2012 级材料成型技术一班 张 翠
2013 年 05 月 21 日 13:4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梦想作帆,努力作桨,我们的小舟才能驶向远方。——题记 这是一个梦,一个叫做中国梦的梦,一个被所有人呼唤的梦。那是高尚的,美好的中国梦,是十三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十三亿中国人追求的幸福梦,是凝聚全社会全民族全体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旗帜。它使全体人民享有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权利,生活更加富足、和平、自由、安全的开始。回首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历史,从传说中的黄炎帝到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清 王朝的覆灭,历经沧桑而不衰,但其中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我国 的经济发展,由于衰败落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使得国内斗争加剧,人民苦不堪言。正在这马革裹尸之际,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的站在了人民前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政策,并且不能忍受贫穷的社会共产党,推动了革命,并 在摸索中带领人民走向富强之路!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为 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梦愈益强烈、愈益清晰、愈益接近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集中凝聚在实现中国梦上。从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解放的历史性跨越,从温饱不足到总 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华儿女始终在追梦的路上披荆斩棘。中 国梦亦是人民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人民的整体利 益,是每个中华热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动力来自广大人民,而人民也是中国 梦的最大利益者。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地震,泥石流,洪灾旱涝,中华人民依然坦然笑之,还 是会有饱经沧桑后成功的微笑。不管有多大的荣耀,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的 令世人瞩目成绩。卫星的成功发射及那些最美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亮点。面对这些 并没有让骄傲自大成为她得代言,依旧默默无为努力,享受努力后的快乐。民族 是人类生存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终于能够占据一定 的生存并持续发展,并获得了自立的根基。新一届领导人总书记提出了“中

国梦”的响亮口号,梦在继续,传遍大江南北,唱响了长城内外,流淌了每一个 中国人的心间,时刻提醒着我们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中国梦,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喜悦,一份奋斗,世界到处充满了中国 梦的味道,无论是在父母怀抱中的孩子,还是在异国他乡的有游子,都能轻哼着 唱歌的主旋律
,心怀着梦想,记着祖国,因为中华民族向我们传递着正能量,它 无形的翅膀却载着全民族向更高处飞翔。中国强,民族强:中国梦,民族梦。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孕育出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大地是中国人民的永久家园,中华民族是中华儿女精神相通,心心相印,价 值所趋的牢固纽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更好,正因为如此,盼民族好,国家旺成为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同仇敌忾,抗击侵略,宁死不 屈成为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成为千古传唱的民族楷模。“中国梦”的源泉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坚守 的爱国基因生成了中国梦,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民族的 梦。中国梦的总体轮廓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这一系列思想鲜明地表明了中国梦蕴涵的人民主体本质属性,深刻揭示了实现中 国梦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中国梦的深厚底蕴。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 未来。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有期盼也有实干,每个人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 愿望和追求,而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发展,个人的愿望才得以实现,但只有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时,中国梦才会更美丽。但梦却是可望不可及的,但我坚信经历沧桑变迁的民族必定敢于正视历史,中国 梦也在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中,在全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在历经艰苦奋斗中实现 了,它的光芒散发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骄傲的,令世人瞩目的中国梦实 现了,流淌在岁月里。沙滩上一颗颗闪亮的贝壳正是我国历史所取得的中国梦,面对无数的中国梦依然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前进着,我们的视线还在执著着,

我们会默默地奉上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我们仰视奖牌下的每一个奋斗忙碌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矫健 足印,俯身捧起岁月中流淌过的每项荣誉。让我们扬身敬礼,大声的喊出“中国 梦,民族梦。”心中已有准备,种下中国蒙的种子,辛勤耕耘,乘着小舟,驶向 未来丰收的彼岸!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 教育事业 现状 发展 策略

在21世纪的新时代背景下,无论从内部还是境外中国都面临了更新的发展环境与态势。而少数民族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其整体素质,也关乎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思考并规划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立足于国家现代化和少数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认真分析当前教育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进。

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历史

少数民族教育也被称为民族教育,是对我国除了汉族以外的少 数民族所实施的教育。依照其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体系的初创时期;

2.1957-1966年,民族教育不断向前的迈进阶段;

3.1966-1976年,民族教育事业的停滞不前阶段;

4.1977年到现在,民族教育政策进一步落实、恢复与进一步发展时期;

这几十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从财力、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援与扶持,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与制约,当前的少数民族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困难,距离民族区域四个现代化的需要还很远,也很难赶上改革开放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形势的需求。

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发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各项制度与资金等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并限制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1.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但部分偏远区县,由于地势、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并未全部普及、实施义务教育,普及任务困难重重,也存在了很高的辍学率和完成率;

2.师资水平与能力还存在一定差异。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能力、学历、经验、职称等方面都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势与环境等都比较恶劣,所以教师人数极度短缺,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的落后,学生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下;

3.缺乏教育资金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置相关的图书及设备,缺乏完备的教学环境,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丰富的资料可供阅读,只能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这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也直接限制了学生独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

三、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策略思考

少数民族是我国的重要力量,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当地人才在国家市场经济整体中的竞争能力有直接影响作用。以云南为例,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共有25个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所以,必须积极推进该地区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发展,强化教育发展力度,提升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1.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政策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差异大,社会形态发展历程也不一,经济条件有限,偏远地区交通、通讯等设施都不够完善,所以教育很难有效开展。因此,国家应正式制定并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并支持云南少数民族区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例如:加大教育资金、资源的投入力度,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政策,免去各种学费与杂费,让学生都能“上得起学”;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可以适当投入补助,建立健全的贫困资助机制,如依照比例与具体情况为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免费午餐等,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安心接受教育,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

2.建立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教育师资队伍的高要求性。所以,应改革、重组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培训中心和教育中心,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学生与人才,同时,适当减免师范生的学费与各种费用,鼓励学生毕业后积极主动地回到当地任教,支持当地教师资源力量,尤其是双语教师应得到更为充分的重视,增强少数民族的教育力量。

此外,国家还应采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优秀的毕业生与教师等资源去边远地区进行支教与服务。在提供必要的岗位津贴外还应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不断改善并优化教学环境;同时,依据任教年限和经验资质等适当调整薪酬待遇,增强教师的信心和积极性,建立稳定且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使其长期扎根在少数民族地区。

3.通过远程教育的开展实现资源共享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引进互联网及多媒体等技术,广泛开展远程教育,使每个地区都能实现沟通与联动,从而共享资源,大力开发民族教育资源。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特别是语言方面,远程教育的开展应综合整合双语教育资源,以便于当地学生接受远程教育和学习。

此外,由于少数民族受多种条件的限制,所以国家与当地政府更应加大投入、扶持力度。例如:建立专项经费,定期开展专门项目,培养并引进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人员,以提供高效的支持,指导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加有效的实现科学技术和教育资源的高度结合。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还应踊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依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同时可以鼓励少数民族中学设计普通班与职业班,使中、小学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进而从根本上克服新时期的流失现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国教育整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国家、当地政府、教育工作者、学生等群体长期坚持不懈的投入与努力。国家与当地政府应合理制定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特點,结合实际实施科学的策略,进而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为构建民族统一、社会稳定的新时期中国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联菊.关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康定学刊,1997(9):75-77.

[2]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10.

中国民族教育 篇7

1 中国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疆域宽广、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各个朝代的政治变迁, 以及我国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 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人文背景等诸多因素都会对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音乐分化遗产和优秀的传统, 有独特的美学思想, 理论体系和创作方法。由于民族音乐文化长期根植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 为人民所喜爱, 在不断的交流、交融、发展中国中, 中国从而形成虽风格迥异却又涵盖整个中华传统的音乐形态。它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西域音乐以及外来音乐逐渐融合形成的, 一般歌曲以注意表现旋律为主。从夏商周开始, 逐渐在旋律音阶上进行调整和改进, 由原是间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 到春秋战国的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三度的“曾”体系, 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 使中国民族音乐的五声性音乐旋法初具雏形。在我国民族音乐中, 一般都是以单旋律的形式来进行表现运用的和声较少, 从唐朝开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外来的文化冲击, 民族音乐开始进行花了的转变, 首先在配乐的方面, 逐渐取代原来粗糙的编钟等乐器, 取而代之的是有着浪漫华丽气息的弹拨音乐, 并且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高丽、胡人、西域等地音乐开始传入中原, 让民族音乐开始大融合, 丰富了乐曲的种类, 为之后民族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我国民族音乐一般都是运用单旋律进行表现的, 很少运用和声。另一面, 中国民族音乐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反映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因此旋律要朗朗上口, 用单声的旋律就能够表现歌曲内容。

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 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 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 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 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 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 在艺术风格上, 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 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 对和声的运用较少。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 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 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 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 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 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 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除此之外, 我国民族音乐还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民族性:我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由于不同的风土人情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音乐。也正是因为各民族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 形成了多元化的民族特点。而中国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出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与性格特征, 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联系性: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文化有着相互交融, 相互联系的特征。中国的诗词, 声调音韵抑扬顿挫, 形成音乐的旋律之美, 一般诗词都可以配上音乐, 融为一体。在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上, 歌曲一般都注意旋律的表现性, 而在中国的书法艺术中书法家挥动笔的同事有着一月的节奏与律动, 而回话中“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思想, 也显出音乐的律动, 更是证明了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性。

区域性:由于我国面积广大, 也因此造就了民族音乐的区域性特点。由于各地方言不同, 使得当地民族音乐地方性特点较为显著, 许多歌曲中都会融入做自己的方言。例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采槟榔》等。

3 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

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发扬光大, 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发展民族音乐教育, 提高民族音乐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发挥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 陶冶学生情操, 增强民族意识, 让绚丽璀璨的民族音乐自立于世界之林, 乃是当前音乐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怎样落实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以情感教育为主线,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通过学习一些带有典型民族风味的歌曲, 在掌握和灌输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明白音乐离不开民歌, 民歌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的道理, 使学生从心理上崇拜民族音乐, 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我国民歌浩若烟海, 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 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 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 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 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 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 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学生对这些民歌创作根源的追溯, 会对民族音乐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有了这样美好的感情, 就会对学习民族音乐产生浓郁的兴趣, 为学校进一步实施民族音乐教育打下浓厚的情感基础。

以民族音乐的欣赏为契机, 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 体验民族音乐所塑造的意境, 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 启发学生展开形象的翅膀, 令学生将民乐与自我的情感认识不断协调起来, 使民乐的欣赏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 在此活动中令学生自我振奋、自我感动。教师有意识地选择欣赏曲目, 做到有浅到深、由表及里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怀着由衷的喜悦去吸收民族音乐的营养, 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中国民族音乐是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 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我们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 更应该将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进行剖析, 它折射出来的民族文化能够在一方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内涵。而随着向前不断发展的社会, 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与追求也是经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因此作为音乐专业教师, 更需要秉承民族音乐的传统, 在基础上传承与创新, 挖掘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 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够让民族音乐健康发展的环境, 普及民族文化, 让人们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 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中国部分音乐人形成了“西方一元化”的音乐理念, 逐渐冷落了我国自己的民族音乐, 面对着当前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状况, 认真分析民族音乐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找出相应的措施, 对于推进我国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的思考 篇8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部组建的暑期支教队于2009年7月15日到达了支教的目的地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土门乡太安村, 开始了为期15天的针对地震重灾区———茂县太安村的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支教活动。

在支教的同时, 队员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研活动。在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间, 队员护送孩子们回家, 并进行了家访, 了解各个家庭的基本情况, 并做了“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问卷”。问卷覆盖了太安村的白杨坪、太子庙、马桑林、赵安科、苏罗卫、草原坪、大火地七个组的前五个组, 队员和30多户家庭家长进行了深入谈话, 了解了当地的教育现状, 并向当地教育部门提交了相关报告。

一、基本情况

茂县土门乡位于四川茂县东部, 东与东兴接壤, 西与富顺乡接壤, 南以鸡公岭山脊与绵竹安县分界, 北与北川为邻。全乡下辖6个行政村, 24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899户, 总人口4 152。其中羌族4 126人, 回族28人, 汉族37人。当地经济情况很不容乐观, 很多家庭的年收入极少, 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少量土地的产出, 或是打工所得。太安村有一个村小, 叫太安村小学, 村小只有一二年级, 还有一个马家小学, 这两所小学在地震中均受到了破坏。当地教学环境相当艰苦, 太安村村小只有两个老师, 这两个老师负责教学生的所有课程, 有的课程如英语, 虽然有课本, 但由于教师自身知识的局限, 就没有进行教授。在山西省的对口援建下, 另外一所中心小学———土门乡中心校已翻新重建, 当地小学生已经于2009年9月1号搬进新校舍学习。

二、出现的问题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进行统计分析时曾提出著名的“二八法则”[1], 即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 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 该法则反应了一种不平衡性。在教育领域中,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法则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的教育资源基本上是沿着首都—省府—中心城市—县城—乡镇—农村, 不均匀地向下流动。这种流动方式强化了从上到下、从城市到乡村的等级差异[2]。同时, 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 中国的教育资源出现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不对称性。中国西部偏远山区农村的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观念落后[3]。在民族地区, 一些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没有贯彻执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 没有用长远的眼光去审视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或者过分追求学生的升学率等表明数字, 而忽略了整个民族教育体系的建设, 忽略了民族教育与地区经济、生产发展的结合。此外,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存在对民族教育发展不利的思想和观念, 他们处于“自然封闭”的状态, 安于现状的现象依然存在[4]。

在支教的同时, 队员们还进行了家访, 在家访调查中, 队员了解到大多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普遍偏低, 有73.3%的家长没有完成小学教育, 有30%的家长甚至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在调查过程中, 很多家长不识字, 通过队员口头的解释, 才能填调查问卷。有60%的家长表示在教育方面, 目前最关心的是教师的素质, 其次是学校的教学环境, 而一个学期20多元的学习费用并没有成为最关注的问题。只有很少数的家长称很了解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情况, 如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而当队员问到“假如你的孩子成绩优秀, 而家里钱不够, 你会怎么办?”的问题时, 有80%的家长表示要借款贷款供小孩子读书, 有10%的家长表示要变卖东西供小孩子读书, 而有10%的家长则明确表示要让小孩子退学。很多家长对实践队员说, 自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小孩子读书, 自己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可以看出, 大多数家长还是很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能在学业上有出息, 他们也不会由于家里经济方面的原因而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在谈话中队员们发现, 很多的家长对自己的小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不是很了解。甚至有的家长在被问及小孩在读几年级的时候, 他们也不清楚。在学校举行的家长会中,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并不去参加, 有的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家长会的事情。

在学习方面, 家长缺乏对小孩的基本的监督, 基本是任由其自己发展。当小孩在学校行为表现不佳, 成绩下降时, 有40%的家长会训斥或者不管他们的小孩, 这也说明很多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有接近一半的家长对自己孩子几乎没有规划, 这也说明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上接294页) 和家长自身所受教育情况的限制, 当地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 家长与学校没有做到良好的沟通, 家长教育观念很淡薄, 家庭教育较为空乏; (2) 家长缺乏对小孩的指导和管制, 家长没有对小孩进行有效的指导, 基本是凭借学校的督促和小孩自身去发展; (3) 家长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有限, 对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不了解, 缺乏对教育方面的关注, 也没有接收到有效的宣传。

三、解决办法

当前中国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涉及整个社会环境。思想观念问题, 始终是制约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障碍, 城乡地位的不平等, 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一直处于滞后地位, 在物质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一直处于不利地位, 从而制约了当地的发展。再加之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形成的以“学而优则仕”和鄙视劳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的传统思想观念, 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也就导致了农村教育一直以来所遵循的“移民模式”, 将其功能定位于农村社会发展之外, 旨在为城市教育输送教育的“半成品”。要通过教育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 无疑要求家长、教育工作者, 乃至全社会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 实现从“移民教育”模式向“乡土教育”模式的转变。乡土教育与其说是内容和方法, 不如说是一种理念, 是平等、公平的理念, 是对乡土文化权利的尊重, 对整个农村群体的尊重和关注。

要解决这些问题, 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教育观念,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加强当地的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可以增加教育的鼓励政策, 使得村民从心里把小孩的教育放到最重要的位置来; (2) 强化观念, 家长没认识到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性, 片面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它是对子女教育上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把小孩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3) 当地政府可以在全村树立由于受教育而改变人生轨迹的榜样, 以榜样的影响去深化村民对教育的印象。

参考文献

[1]郭建如.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3) .

[2]邓红, 等.一个西部支教志愿者眼中的农村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5) .

[3]黄远春.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教育存在问题及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9, (7) .

论民族化视域下中国钢琴教育 篇9

(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推广中国钢琴音乐。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是优秀的历史成果和见证,它与民族性的音韵提炼是分不开的,其特点具有民族化、国际化、艺术化,只有把钢琴音乐根植于我国民族化形式之上,才能够实现中国钢琴音乐的本土定位。

(二)弘扬民族音乐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社会为实现共同理想的内在动力。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钢琴家们将先进的理论技术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民族音乐在挖掘的历史结果,这些富有民族气息的中国钢琴音乐,流露出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和呈现,我们需要民族化的教育途径渗透到中国钢琴教育中,以此来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精神。

(三)培养中国钢琴音乐所需人才。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钢琴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钢琴音乐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需要民族化钢琴演奏人才,更需要钢琴作品的创作人才,所以要对钢琴教育的一系列课程设置与制定,都要反映出系统的民族化思路,形成中国钢琴音乐的特色,树立中国钢琴音乐的群体及代表人物。钢琴教育的民族化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尽管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的实施还存在不足,但中国钢琴教育事业一定会沿着民族化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民族化视域下中国钢琴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西方教学方式为主,缺少民族化教学的渗透。在钢琴教学中,民族化教学意识薄弱较为凸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西方的教学方式为主,外国钢琴作品成为学生弹奏的核心,所以使得许多学生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弹奏的水平都较为“一般”或是“不太好”,无形之中将外国作品与中国作品的弹奏水平拉开。由于西方钢琴教学方式的影响和制约,再加上中国钢琴教育的民族化成不成熟,导致钢琴教育中民族化教学艺术薄弱,从而形成了忽视中国钢琴作品的心态。

(二)西方弹奏技巧为主,民族化技法欠缺。钢琴学生在弹奏中国的作品确实存在难度,虽然他们在意识上都能正确的诠释音乐作品的目标,但在实际弹奏中,对表现内容、弹奏要求都缺乏深刻的认识,这与学生长时间接触的西方弹奏技术有直接关系,他们弹奏西方的钢琴作品会很有把握,但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弹奏有时却无从下手,同时与中国的钢琴弹奏技法的研究之后也有一定关系。因此我们要从多方位引导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教学。

(三)民族化钢琴课程建设不够完善。目前在钢琴教学中,不论是意识形态的分歧还是教学内容上的差异,都深受西方钢琴艺术的影响,许多高校的音乐教育体制与专业设置上都是采用西方的教学模式,沿用的大部分是欧洲的音乐理论体系,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设置并不全面,开设课程的情况并不乐观,这些直接影响民族化视域下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虽然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方面在不断的加强,但对中国钢琴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仍得不到深入的探讨, 这就直接影响民族化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同时也就民族化视域下中国钢琴教育道路的发展进程。

三、民族化视域下中国钢琴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民族观念,巩固民族意识。中国钢琴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学的重任,需要增强自身的民族意识,具有奉献精神;需要增强民族化作品教学艺术,注重对学生的民族艺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钢琴学习者要自觉树立民族观念,巩固民族意识,对民族的细想、性格、气质、情感、风格等方面做全方位的把握,要将民族情感融入到钢琴的学习中。

(二)丰富民族化中国钢琴教育的教学内容。民族化钢琴作品的缺乏制约着钢琴教育的民族化,就目前来看,中国钢琴作品的数量低于外国的钢琴作品,在较短的时间创作大量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并不现实,所以为了丰富民族化中国钢琴教育的教学内容,我们需要从现有的作品着手,集中、分类现存的作品,使之成为科学系统的钢琴教材体系,为钢琴学习中提供一个学习的教程,然后再根据现存教材体系中缺少的类别进行统计,有针对性的丰富和完善民族化教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去弥补民族化作品的不足。

(三)注重民族化钢琴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调整。改变钢琴学习者对中国钢琴作品弹奏力不从心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课程方面的问题,要树立民族化在钢琴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调整相关开设的课程,制定有中国民族化技法课程标准,增设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技巧训练课程,调整和建设民族化中国钢琴理论课程群。

(四)加强社会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推广中国钢琴作品的出版,加强对作品的宣传力度,还需要增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鉴赏的密度,同时还要注重中国钢琴音乐与世界的对话。中国作品的独特风格已经收到了国外的认可和重视,其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要让世界更多的地域了解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

四、结语

中国钢琴教育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提升对民族钢琴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还要认清不足,力求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钢琴传入中国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我国钢琴艺术发展初期,许多音乐家就开始创作中国钢琴作品,虽然与中国音乐文化的融合过程还有诸多不协和,但是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的结合留下广阔的空间。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探索,民族化视域下的中国钢琴教育仍存在着不足,所以要在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今后的发展中,提升民族钢琴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步完善和弥补种种缺陷和不足。

中国民族教育 篇10

本栏目在前3期,分别从交流、理论和创作等角度,对新中国美术进行了讨论,本期以“新中国大众美术教育”作为新中国美术系列讨论的尾声。前3期的讨论范围主要是新中国美术自身的发展状况,倾向美术内部问题的描述与阐释,而本期则通过“新中国大众美术教育”这一话题,来呈现新中国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侧重美术外部效果的评价和期望。而后者是前者所指向的目的。两者的相互关系也是新中国美术历史中的一个更为明确而基本的要素。在今天,新中国美术势必处于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历史走向中,其价值追求也必然凝聚到提升民族素养这一更高目标上。同时,在这一目标下,人们才会对新中国美术历史中有哪些得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领略到民族美术历史的文化蕴涵。这一认识反馈到创作中,就会给创作提供更为深厚而鲜活的动力。

[前沿报道]

中国民族教育 篇11

关键词:东盟;边疆;职业教育;品牌战略

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架构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各种交往必将日益频繁而密切。这种频繁而密切的交往必然需要有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型职业人才来支持。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尤其需要大量的面向东盟的国际型职业人才。所以,如何适应新形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培养面向东盟的国际型职业人才的教育中走出品牌战略的新路子,就成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新契机。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独特优势

要成为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型职业人才,精通东盟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是基础。不了解东盟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要想在东盟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不但和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地域相连或相近,而且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独特的历史渊源。东盟各国的许多民族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有关民族属于跨国而居的同一民族,相互间的民族文化渊源深厚。特别是与中国西南陆路相邻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与中国西南地区山水相连,语言相同或相近,文化相通,友好往来历史悠久,民族关系更是密切。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品牌经营构想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培养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型人才的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独特、潜在优势,但要将这种优势转化为发展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现实优势,还需要在品牌定位、品牌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来说,品牌定位关键是要实现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与自身资源优势的结合。在中国一东盟架构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需要大量的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型职业人才,比如东盟国家语种的外语人才,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贸易、物流、营销、法律、传媒、旅游管理、艺术等等方面的国际型职业人才。所以,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品牌定位时,要注意将以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与自身资源优势结合。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品牌建设,目前最重要的是尊重教育规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职业外语教育方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有非常独特的优势,需要充分利用地处边疆、生活中很多人都懂外语的优势,走出课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实践。具体的教学模式当然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来确定,比如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选择的“3+1”教学模式就是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即在国内学习3年,在所学语言的对象国学习1年)。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品牌战略的若干制度支持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实现品牌战略,有优势,也有迫切性,但要真正实施品牌战略,还需要有一些制度支持。笔者认为,目前尤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改革。

1、改革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

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外语教育实施品牌战略有十分可观的前景,笔者认为,有必要改革外语教育制度,还外语学习自由选择的空间,扫除外语人才市场需求与外语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制度障碍,扫除外语教育品牌战略的制度障碍。

2、完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教育国际化步伐。

在西南边疆民族地区,要发展职业教育品牌战略,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加强教育国际交流。这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国际合作机制来支持。目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和东盟邻国间的教育合作还很不顺畅,机制还不成熟,有些学校甚至还束手无策,难以寻找国际合作的桥梁。对此,政府必须认真思考,改革有关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制度,并提供切实的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该地区的职业教育走出国门,走向东盟国家。

3、给职业院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中国民族教育 篇12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边疆民族地区

一、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殊性与紧迫性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当地各族群众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问题。为此,只有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才能有效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及腐朽思想对当地群众的侵蚀,这也是边疆民族地区深化沿边开放开发、践行中国梦提出的新要求,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同时,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并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因而,大力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好的,尤其在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利益和事关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各族群众能以大局为重,自觉与党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尽管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还很滞后,但他们对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充满期待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是,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区位的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外经贸往来、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境内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交融和交锋,地区呈现出社会思潮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等新特点,又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诉求的多层次化、利益表达的公开化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化,部分民众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和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而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与现实要求,给当前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中国梦的价值导向切合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 一) 中国梦体现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信仰

1. 中国梦是理想之梦。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其与历史上的中华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根本的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呼声,是时代的召唤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不可撼动和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只有深刻了解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才能牢牢把握实践中国梦的现在,从而坚定对实现梦想的信心,成就梦想的未来。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摆脱贫穷落后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追求,是克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的共同决心。中国梦体现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并促进人类发展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2. 中国梦又是信仰之梦。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与前途,缔造了新中国并创造性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尽管走过弯路,有过挫折,但是党的领导以及人民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未曾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震撼世界。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而,历史的发展决定了践行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梦不是无根之梦,而是根植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不是无魂之梦,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

( 二) 中国梦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和谐

1. 团结、和谐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国家最高利益的重要体现。“边境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客观存在,并呈现出广泛性、多样化、复杂化等新特点”[1],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一直以来面临着境外思想渗透、文化扩张和政治宣传的强大冲击,地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新问题不断突显出来,实现并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稳定大局,这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头等大事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一面鲜红的旗帜,能够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以国家和民族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地方与中央以及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2. 边疆民族地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边疆地区各族人民不仅在过去是中国梦的寻觅者,在现在和未来更是中国梦的伟大践行者。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际,边疆民族地区成为反帝侵略的第一道防线,是保家卫国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 在艰苦革命战争年代,很多边疆民族地区又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最终造就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在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又为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全力支持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所以,边疆民族地区一直以来为民族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很多牺牲。当前,虽然地区各族群众面临各种名利的诱惑,诸多不利因素威胁着地区和谐与稳定,但是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国梦是一致的,这能够促使人们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自觉维护地区安定和谐。

( 三) 中国梦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与动力之源

1. 边疆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多属欠发达地区,具有传统的老、少、边、山、穷等典型特征,表现出全面的滞后性。当前,内陆沿边开放开发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区域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这既是深化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更是兴边富民、巩固边防的关键所在,边疆民族地区由此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发展是当务之急,是第一要务。

2. 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跨境民族交往频繁、流动人口多、社会环境相对复杂等多元特点,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经济建设缺乏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支撑,地区发展可谓困难重重。“‘中国梦’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理想信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高举‘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旗帜”[2],中国梦彰显了各族人民对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愿景与信心,体现了各族群众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而其可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克服困难实现赶超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边疆民族地区通过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一定能够与其他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民族复兴。

三、以中国梦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以中国梦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道德建设,为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基础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边疆民族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少数人以牺牲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私利。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关爱,表现出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 一些经营者和投资者见利忘义、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甚至坑蒙拐骗、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隐患; 有的边民为了经济利益走私商品甚至贩卖枪支、毒品和人口,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和恶劣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同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要求。为此,要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道德素质。边疆民族地区可充分借助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以中国梦的教育和践行为契机,发挥梦想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3],努力使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严厉贬斥假恶丑、大力弘扬真善美,从而全面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这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 二) 以中国梦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党史、国史和区情教育,树立理想信念

中国梦的提出和实践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国门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武力打开,在一百余年的时间里,被迫签订了上千份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内的各阶级、各阶层以及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开始对国家和民族的出路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但终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悲惨的社会现状,没有能够改变人民的历史命运。于是,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时代的召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革命开始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创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中国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当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于近代以来国家历史、党的历史的学习,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地区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历史的了解,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加强党史、国史和区情的教育,帮助各族群众自觉把个人利益、地区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使更多的人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 三) 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梦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其根植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振奋人心的远大梦想和奋斗目标,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民族复兴的全局。“国家认同是各个民族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等的评价和情感”[4],基于边疆民族地区当前落后的社会现实与梦想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有效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心,从而树立理想信念。为此,要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户外宣传栏、图片展等新兴媒体和传播渠道,大力加强中国梦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宣传与报道,让各族群众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提出的历史意义,要使得对中国梦的践行真正成为激励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同时,各级政府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从人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全面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这也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让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党与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增强他们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社会认同,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 四) 将个人梦和地区梦有机融入到中国梦中,践行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前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落脚点是人民幸福”[5],中国梦既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个人梦,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集体梦,还是国家崛起的民族梦。个人梦、地区梦和中国梦是有机统一的,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梦想,追求个人梦和地区梦的努力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对中国梦的践行也将使个人梦和地区梦能够更好地得到实现。为此,边疆民族地区要将个人梦、地区梦有机融入到对梦想的追求当中,进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体现在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中。“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①,僵化停滞、故步自封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必须坚持和深化沿边开放开发,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把握发展机遇,力争与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同步调。边疆民族地区要以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改革的浪潮中,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贡献自己力量,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内化为各族群众追求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钟国云.以红色文化为突破口构建和谐平安崇左[J].湘潮,2011(11):74-75.

[2]李贺林.“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重要特征[N].光明日报,2013-04-2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4]陆海发,胡玉荣.论当前我国边疆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1(3):54-59.

上一篇:分布式监测诊断系统下一篇:高校就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