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培养

2024-08-14

传承与培养(共10篇)

传承与培养 篇1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 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婺剧的衍生和发展由来已久,一般认为, 婺剧起源于明朝中叶,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它与京剧的前身徽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1]。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的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江山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地杰人灵,文化厚重。 历史上出过9个尚书、240多名进士。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之一的国家AAAAA级景区江郎山,古镇廿八都,以及清漾毛泽东祖居地,保安戴笠老家,浮盖山,峡里湖,月亮湖等150多处景点[2]。婺剧于清朝中后期传入江山民间,传入后得以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变脸”、“耍牙”等招牌技法,江山婺剧也以此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一、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婺剧扎根于农村,发展于农村[4]。婺剧在江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喜爱者众多,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变迁,江山婺剧仍得以较好的传承,并深受当地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重视。

为切实做好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江山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2007年,江山市成立了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婺剧促进会,以抓普及、抓挖掘、抓精品为手段, 切实承担起江山婺剧传承、振兴、繁荣的职责。并在多个小学、乡镇开展婺剧传承基地建设,组织婺剧团老演员现场授课,推动婺剧艺术在青少年及农村中的传承和普及。同时开通江山婺剧网,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戏剧爱好者展示宣传江山婺剧文化,传递交流婺剧信息,扩大江山婺剧影响。

2008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江山婺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和众多传统戏剧种类一样,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江山婺剧也面临着电视、电脑游戏、互联网娱乐等等或传统或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的挑战和挤压。 而且,受限于地区局限性,江山婺剧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老化、师资力量缺乏、支持资金短缺等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山婺剧更好的发展壮大。

(一)从业人员老化

江山农村目前活跃着150多支农民吹打班,多为婺剧的业余爱好者自发组成。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民间爱好者中, 年龄最长的已79岁,50至60岁之间占多数,30岁以下的则廖廖无几。这充分反应出婺剧在普通群众中影响力的弱化趋势,年青一代中喜欢婺剧、愿意投身其中的日趋减少,婺剧有群众基础流失的危险。

同时,在更专业化的演出团体中也面临着人才断档、后继乏力的窘境。以成功参演过2010年戏曲春晚的江山婺剧团为例,现有在职事业编制25人中,40岁以上的22人, 40岁以下的仅3人,年龄均已到或超过了最佳表演期。这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陈出新和艺术精品的打造,也间接地限制了影响力的扩大。

(二)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在全市农村仍拥有许多婺剧戏迷、票友,凭着对婺剧的一份执着的热爱,他们经常唱、奏婺剧,婺剧已融入生活,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手段。然而多年来,这些婺剧爱好者大都是自发地开展活动,虽然有些单位设立了婺剧传承保护基地,但限于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只能针对少数人开展专业培训,无法在更大范围开展专业指导,满足更多人群提高欣赏水平和表演技能的需求,也因此从另一方面限制了婺剧向更多人群的渗透和潜移默化。

(三)资金支持短缺

婺剧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举办培训班及学习交流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撑,然而目前婺剧传承保护尚未有政府投入的专项经费保障,依靠民间自发力量仅能勉强维持。这不但直接影响了婺剧的推广,更不利于婺剧新一代的培养。

三、江山婺剧保护与传承的反思

(一)传承和创新并举

在江山农村一批婺剧传承人出于对婺剧的热爱,利用空余时间义务带学徒,手把手地传递技艺,毫无保留地指导学员,在婺剧的道路上默默奉献着。但这些前辈大都已年过花甲,很多人健康状况堪忧。婺剧是视觉和声音的艺术呈现, 它的魅力来自于演员的活生生表演,对江山婺剧的保护首先是要对这些宝贵的婺剧传承人的保护。要深入挖掘建立现存的农村婺剧传承人名录,一方面要关照传承人的身体健康, 尽可能的延长其艺术生涯,培养婺剧接班人和爱好者;另一方面要整理收集传承人保存的婺剧曲谱、掌故,并利用影视设备在传承人现场演绎时同步摄录,以免遗失婺剧经典。

同时也要利用江山婺剧团等专业剧团的人才优势,在保留传统特点和技艺的同时,向京剧、越剧等发展良好的剧种学习,探索创新婺剧曲目,不断创造出符合当下社会特点和人们普遍审美需求的新曲目、新技艺,推陈出新,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兴趣。

(二)校园和农村同步

江山婺剧是极具江山特色的传统文化代表,它的传承需要更多青少年的参与,才能厚实基础。可以通过“婺剧进课堂”等方式,将婺剧作为学校选修课或兴趣班,与音乐课深度结合,在中小学生心中撒下婺剧的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集中专业培训,培养婺剧在校园的师资力量。

另外,要加强婺剧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和市场培育,通过举办婺剧卡拉OK大奖赛、民间婺剧戏迷联欢等活动,推动婺剧的传承与普及。同时,定期邀请婺剧专业人员下基层、 进农村,与农民面对面的开展培训辅导,加强农村现有人才的学习交流和技艺提高,同时吸引农村年轻一代的兴趣,不断扩大和坚实群众基础。

(三)政府和民间呼应

婺剧的传承和发展不但要民间自发的投入,更多的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投入。作为江山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江山婺剧应该成为一项地方政府重点扶持项目,在资金、 宣传、教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成为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工程。具体可在三个方面做努力:一是将江山婺剧传承保护经费纳入正常性财政预算;二是增加江山婺剧非遗专项投入,保障婺剧传承基地有效运转;三是由于江山婺剧传承保护工作涉及到宣传、财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及乡镇,婺促会应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协调督促各部门、乡镇做好传承保护工作。

四、总结

婺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好地在年轻一代中进行传播与传承,婺剧传承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多的引导、支持和帮助,需要婺剧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并通过他们的带动,有更多的当地百姓了解婺剧、 欣赏婺剧、喜爱婺剧,将婺剧这一朵地方戏剧奇葩发扬光大, 这样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使婺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传承与培养 篇2

【关键词】互联网+ ;出版人才;传承;突破

【作者单位】黄先蓉,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刘玲武,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传统行业的生态。2015年,“互联网+”首次出现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指明了道路,同时也预示着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会更深层次地影响包括出版业在内的传统行业的发展走向。

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尽管国家宏观层面陆续提出相关指导意见,但微观层面的出版企业仍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仍不明确到底需要怎样的出版人才,盲目跟风的话将导致出版行业内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较大限制,并且对有志进入出版行业的相关人才偏重于技术素养要求,而对他们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置若罔闻。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应传承的出版传统,并提出如何在这些传统之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以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出版人才的要求。

一、“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传承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出版行业,即“互联网+出版”,不是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出版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助力传统出版。 “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传统出版行业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加快了行业内部的运行节奏,对出版人才的要求逐渐偏向于对各种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以高校为载体的出版人才培养单位,为适应市场需求,也逐步增加相关技术技能的课程,“一窝蜂”式地追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他们对传统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在这种情形下,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出版文化承载于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出版文化是形成于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的观念,是出版实践活动的反映。一部出版文化历史,是出版实践活动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历史,更是一部出版人才的奋斗史,其遗留的优秀出版传统、出版理念等正是出版文化的精髓。“传承”者,传递、传接、薪火相传之谓也;继承、承受、一脉相承之谓也[2]。尽管时代在变,技术手段在变,社会对出版人才的期待也在变,但不变的应该是出版人才对出版文化的坚守,有了这种品质,出版人才才能屹立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

其次,出版宗旨实现于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出版宗旨,即出版工作的根本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决定了出版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出版工作既有物质生产的特性,又有精神生产的特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智能设备、手持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出版工作更加复杂。然而,无论出版物的载体如何变化,其内核仍是出版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互联网越来越被严重地娱乐化、低俗化,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和侵蚀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也与出版宗旨相违背。因此,出版工作者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传承的基本内容

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互联网+出版”,其落脚点仍在出版。而出版的目的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只有具有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内容才是人类文化得以积累和传承的基础,它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同样,“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与传统出版一样,其核心依然是内容生产。而内容生产所需具备的能力,正是出版人才需要传承的基本内容。

1.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

出版的内核是内容生产,而内容生产的本质归根结底又在于文化。这也就意味着出版活动的行为主体每时每刻都与文化打交道。为了更好地开展文化传播,出版人才必须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与文化知识修养。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与发展的信息时代,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形态与产品,出版人才是否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文化修养更是直接关系到内容加工生产的总体质量。

具体而言,出版人才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备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鉴于出版工作的特性,出版工作难以像科学家的研究或高校教师的教学那样分工细致,其所接触到的内容与信息不可能仅限于某一学科或领域。因此,出版人才必须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储备,能够广泛涉猎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并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习惯,尤其要对出版的相关学科,如新闻学、传播学、文献学、美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等有所通晓。另一方面,出版人才虽然无须做到样样精通,但也应学有所长,能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不同学科选择某一门出版学科之外的学科,做到精通。此外他们还应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基础,专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谙出版专业理论与业务知识。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出版工作的物质生产属性与经济价值愈来愈得到强化,人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渠道也经历着冲击与变化,这必然对出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出巨大挑战。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版人才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但更应是坚守文化、传承精品的文化人,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开展内容加工生产时应切实关注并强调出版的文化属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出版人才在履行自身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时,首先应强化把关意识,培养敏锐的政治意识与文化鉴别水平,充分保障内容的导向性、知识性、科学性与系统性,避免出版市场的失范与盲从,在思想和行动上当好传承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明白所肩负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把好关,守好门。其次应强化质量意识,即从微观层面确保内容的规范性、艺术性、创新性及产品形式的高品质,多出从内容到形式都过硬的文化精品,切实担当引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传承积累优秀文化的社会责任。最后,出版人才还应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树立为作者和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之于作者,出版人才应当以为作者出佳品、尚品为己任,以一种默默付出、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心态为作者服务;之于读者,出版人才应当为读者负责,以一种一丝不苟、力出精品的态度为读者服务。尤其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更要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一种修炼,并积极开拓多元化的高品质服务方式与形态,借助互联网的强大优势为作者、读者提供优质的特色化或定制化服务。

nlc202309081516

3.扎实的业务操作能力

除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外,出版人才需传承的还有扎实的业务操作能力,而这也是出版人才将自身知识结构体系运用到出版实践,并进一步践行其社会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技能,是出版人才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在从事出版活动的过程中,出版人才是否具备功底深厚的业务水平与动手操作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内容加工生产水平的高低与产品质量的好坏,以及整个出版工作是否能具体开展与推进。

美国资深编辑格罗斯指出,如今的出版从业者与老一辈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销售、外交等,又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3]。概括而言,出版人才必须具备的业务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能力。作为文化产品的基本记录载体与呈现符号,文字在积累传承人类文明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毋庸置疑。出版人才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能够熟练、细致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写作与加工、规范与驾驭的能力。二是信息处理能力。面对烦冗复杂的海量信息,出版人才应具有充分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提炼的能力,即结合市场需求,借助多种信息获取渠道全方位地捕捉、甄别、整理、提炼相关信息,并从中敏锐地延伸出独特灵感与出版思路。三是组织策划能力。作为沟通作者与读者、连接读者与出版产品的桥梁,出版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产品策划及营销推广能力,做到高效衔接各项工作,协调各方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四是经营管理能力。出版人才应具备长远科学的经营理念与管理能力,在保障最大化收益与生产效率的同时,充分借助高质量产品与企业文化打造自身的优势品牌。

三、“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突破

对“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继承老一辈出版家的衣钵,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突破,做到传承中有坚持,坚持中有发展,发展中有突破,突破中有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才只有不断地发展、突破和创新,才能在“互联网+出版”的新兴出版生态中有所建树。正如美图秀秀董事长蔡文胜所说:“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4]

1.出版人才应具备互联网思维

目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有很多,夏德元认为互联网思维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社会运行法则和文化发展潮流的思维方式;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是“企业对用户、产品进行营销和创新,是对整个价值链和生态系统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5];喻國民等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逻辑就是“互联互通”;谢誉元等将其简单地概括为“去中心化的开放、协作和分享,在网状关系中注重人的价值,追求免费和公平”。

虽然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还有很多,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比较明确的,即其是一种思维方式,对人的行为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对出版工作者而言,要明白“互联网+”时代是内容为王、用户至上的时代,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具备互联网思维,必须从内容和用户两方面做起。在内容方面,出版人才从选题策划到营销推广都应该渗透互联网思维。例如在选题策划时,出版人才应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将出版物推向市场的做法,借助互联网运用大数据进行精确定位读者对象,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按需出版;在营销推广上也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社会化媒体的宣传推广。在用户方面,要重视用户体验与用户服务,实现服务者(出版人)与用户之间快速有效的互动,以更好地提供服务,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互动出版。例如在销售家教类或亲子类出版物时,出版者可在外包装印上微信群或QQ群的二维码,该群组由作者、出版者以及读者构成,读者可向作者或出版者咨询相关问题,以便给读者以最佳的服务体验。

2.出版人才应掌握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时代的出版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基础上的新兴出版产业[6]。“互联网+出版”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的新兴出版生态,在这样的出版生态系统中,上述提到的种种新技术始终贯穿其中,并影响到出版的各个环节,因而需要既懂互联网又懂传统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其中。“互联网+”时代复合型出版人才的匮乏是不争的事实,而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现有的出版人才不懂互联网技术,直接引进精通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又不懂传统出版。为此就出现两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法:一是培养懂出版的人掌握互联网技术,即“出版人才+互联网技术”;二是培养懂互联网技术的人了解传统出版,即“互联网人才+出版”。相比而言,“出版人才+互联网技术”的模式更加符合当前出版产业的要求。尽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版行业所采用的新技术与日俱增,但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不会改变,技术只是手段,内容才是王道。因此,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出版素养的出版人才,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编辑家、出版家优秀的出版思想和理念基础上,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突破传统思维束缚,把自己打造成为既懂出版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3.出版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媒介素养

“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原本稀缺的媒介变得充裕起来,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社会公众也因此具备了原本传统媒体才具有的传播能力,并逐步转变为网络信息的制造者、复制者和传播者;而作为“把关人”的传统媒体工作者也由信息的持有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由信息的规模化处理者向信息的个性化加工者转变。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无序、言论无度、监管无力等问题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突出问题。因而身为“把关人”的传统媒体工作者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时代作用凸显,这种社会责任意识也正是出版人才所要传承的,同时,包括出版工作者在内的传统媒体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媒介素养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承担和履行“把关人”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含义。就一般大众而言,媒介素养指在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所表现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能力[7]。就出版工作者而言,媒介素养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媒介技术应用能力和媒介经营管理能力三个层面[8]。信息处理能力层面,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资源呈爆炸式增长,用户难以准确、快速地找到所需信息,也难以辨识和整合有用信息,为此,出版人才必须能够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甄别、筛选和整合,以帮助用户准确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媒介技术应用能力层面,媒介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各种智能设备、手持终端设备的普及,要求出版人才能够熟悉应用的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设备进行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整合,使用户有最佳的体验;媒介经营管理能力层面,主要指出版人才应该具备利用自身媒介优势与用户进行有效互动,以提高用户满意度的能力,以及通过媒介技术进行宣传、推广等以扩大媒介影响力的能力。

[1]周鹏. “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图书编辑的转型[J]. 现代出版,2016(2):44.

[2]陈小平. 编辑工作之传承与发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29.

[3][美]格罗斯. 编辑人的世界[M]. 齐若兰,译.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40.

[4]徐平,倪明. “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编辑工作的新思考[J]. 编辑学刊,2015(6):75.

[5]陈雪频. 定义互联网思维[J]. 上海国资,2014(2):70.

[6]王东霞. 近年高校数字出版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86.

[7][英]凯丽·巴查尔格特. 媒介素养与媒介[J]. 现代传播,2005(2):18.

[8]刘锦宏,朱嘉蕊,毛尖良. 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 出版科学,2013(3):34.

传承与培养 篇3

依托民俗活动的传承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有如下三大优势:

1.学生兴趣浓厚。对于传统的民俗, 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俗事项, 无论是刚刚走进校园的孩童, 还是身处在大城市或偏远乡村的高中生, 甚至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他们出生那一刻开始, 他们就不断地耳濡目染, 对传统民俗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2.学生时间充足。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我们的法定假日。目前像春节、清明、端午, 国家都安排适当的假期, 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来体验民俗传统, 进而去提升语文素养。中国人历来重视亲情, 重视以血脉关系为纽带的情感。因此,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之时无论多远、多忙都会携上亲友前去团聚祝贺或祭扫。这种习惯给了我们借助民俗传承提升语文素养的可能。

3.自主空间较大。与各种民俗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浩瀚若海。所谓“十里不同风”, 各地的民俗又各不相同, 所以民俗文化传承以及与之相应的语文知识也不尽相同。学生学习、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空间很大。

本文以南通地区传统的“放烧火”习俗为例, 探讨借助这一民俗的传承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的教育方法, 以此启发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

“放烧火”又叫“放哨火”, 是流传在江苏南通地区独有的古老民俗, 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一枝奇葩。其做法是在元宵节天黑之际农户把散落在田头的稻根、麦秸、杂草堆积点燃, 民间俗称“煨百虫”。另将路边、坟地、沟岸、荒地的乱草烧掉, 谓之“剿虫窝”。晚饭前后待天色稍暗开始“放烧火”。用芦苇或稻草扎成碗口粗细的草把沿田边挥舞, 疾走高呼民谣。在整个民俗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至少三个方面的语文素养:

一、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无论是全国通行的民俗做法还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事项。首先让学生学会通过信息检索来查找相关民俗的资料。就“放烧火”这一民俗而言, 可以通过查阅地方杂志, 检索网络文献等多个途径发现“放烧火”习俗的源远流长。其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去其螟塍, 及其蟊贼, 无害我田雅。田祖有神, 重畀炎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先民对火的崇拜。在接下来的具体民俗传承过程中学生必然还将接触、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并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在纷繁复杂的处理过程中积累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素养。

二、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

以“烧火把”的制作为例, 学生必须走街串户与长者交流了解这一风俗, 并学习“烧火把”的制作技术。这当中包含了与人交往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在进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时往往还会煞费苦心地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 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去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而与居民直接进行“烧火把”制作、“放烧火”风俗的采风交流时学生体验的是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 能够学会如何得体、准确地与人交流。学生在掌握了“烧火把”制作的过程后还必须进行必要的资料的整理, 把口头语转化成书面语, 把相关的方言转变为普通话, 还有一个语言组织整合的过程。

“烧火把”制作过程, 最终形成这样的文字表达:

⑴原材料

较直的芦柴两根, 不短于1.5米。

干燥的稻草 (芦苇、红草或茅草) 一捆。

⑵捆扎

将稻草顺齐。稻草根部与芦苇根部一个方向, 从芦苇根部的地方开始包扎芦苇, 用稻草捆扎。依次顺次向芦苇尾端捆扎。注意捆扎的松紧要得当。

⑶成品

如图所示:

⑷点燃舞动

“烧火把”制成后点燃末梢, 起初可抓住其中间迎风舞动。燃烧过程中, 手抓“烧火把”的位置不断后移, 最后抓住裸露在外的芦苇根部。若干人排成队在乡野小路上舞动火把, 一边呼喊童谣口号, 煞是壮观。

这样的文字表达至少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准确、有条理、简洁, 有时甚至还需要画图说明。显而易见, 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文字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当然, 除了整理活动步骤这样的文字之外学生还能在做调查报告、研究方案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

三、诗歌鉴赏能力

在整个“放烧火”的民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童谣的呼喊。这些童谣都朗朗上口、平仄相对、一韵到底, 虽是坊间童谣但也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体现。让学生整理这些童谣, 进行朗诵比赛, 无疑能让学生掌握很多的诗歌知识, 增加对中国诗歌的理解。例如: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洋钱大, 我家的菜, 盘篮大;人家的菜, 生了癞, 我家的菜, 上街卖!噢......

正月半, 炸麻串;人家的菜, 挑一行, 不够老娘尝一尝;我家的菜, 挑一棵, 全家吃得暖和和!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养丫头, 我家养小伙!噢......

正月半, 放烧火;别人家的萝卜锹柄“奘”, 我家的萝卜盘篮“奘”!噢......

灯笼亮, 火把红, 正月十五炸麻虫。

场头田边都炸到, 炸得害虫影无踪。

我家的萝卜石磥“奘”, 别人家的萝卜才在长!噢......

在诗歌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至少学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领悟诗情画意, 培养学生想象力;把握诗歌内涵, 渗透情感、人文精神;理解诗歌的音韵美, 通过诵读加深记忆和学生的文化积淀。在此项民俗文化传承中, 我们通过对这些带有浓重乡土气息且生动有趣的儿歌的收集整理, 能轻松地实现上述诗歌教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组织学生仿照这些歌谣, 进行自创歌谣比赛, 即简易的诗歌创作大赛。

传承文化精粹、培养综合素质 篇4

关键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高职人文通识教育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均重点强调了要在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也要求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阐述了青年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高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如何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等重大问题,为高校弘扬五四精神、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不可分开的时代。经济交往已具有世界性,表层文化到潜层文化,都在相互影响、渗透,交流、撞击。面临这种新的局面,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方化的趋势,一些青少年学生不辨是非地接收外来思潮影响,不少学生对西方圣诞节的兴趣远远大于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忘却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导致校园文化和精神中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俗文化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当前新的时期,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扼制崇洋媚外的思潮,建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显得更为迫切、重要。在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磨炼心志,完善人格,弘扬传统美德,发扬民族精神,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精髓的传承,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必须,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培育意义重大,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之必需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感知、体验和创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从小就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形成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全面准备。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更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重要思想源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育发展之必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都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部在《纲要》中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而在《若干意见》中也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树德立志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教育核心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奋斗目标。我们除了继续坚持用各种常规思想教育手段外,还必须拿起得天独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武器,不懈地教化和熏陶我们的后代。

教育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要全面加强我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从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主动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诚信厚德品质,培养“品德好,品行优,品味高”的当代大学生,从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学生发展之所需

在当前多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出现多元化、多样性、多变的特点,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追求实用化、价值取向多样化,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比较和鉴别能力,极易迷失方向。如何有效地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茁壮成长,是我们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对青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必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广大学生的深情呼唤。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高职学生成为道德高尚、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的新一代复合型人才,不仅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创造者。

二、实施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和学生的具体特点,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他们感知文化、传承文化。精选融入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构建有代表性的内容体系;可多途并举,形成合力,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学术讲座、第二课堂、社团、展演活动、观摩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进网络、进学生大脑。采取多种路径与方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肩负起“传承文化精粹,培养综合素质”的重任。

(一)创新课程课堂教育

1.逐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形成课程体系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开设传统文化、形象设计、礼仪礼貌、诗词鉴赏、行为养成、艺术欣赏、剪纸古画、书法等选修课程,指导树立传统文化的学习观,重视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导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处处有传统”的观念,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关注传统文化,拓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形成学校特有的绅士文化、淑女文化,培养好品德、好人格、高素质、高品位的当代大学生。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逐句逐段细嚼慢品的教学模式,找准接触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合适的拓展讲解。课堂上教师充分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等主体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优质课活动

以教学设计为主,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优质课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打造课堂模式实用且效果较好的精品课堂。体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想境界。

4.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媒体网络平台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都已普遍利用手机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高职院校应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关注学生兴趣,搭建微信平台,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微信媒体。同时,将课程教学体系、学生活动与微信网络教育相结合,以此来实现师生互动、交流和沟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中有效开展。

(二)开创第二课堂教育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学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探索,关注周围的人、事、物,开展传统文化的积累交流评比活动,养成看报、听广播、做笔记、记日记等良好习惯。通过树立学生传统文化学习观,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从中体验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1.重视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在学生会和社团中开展争做美德之星等活动,在高职院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和诚信教育,以提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美德良好作风。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大力挖掘、激发并保持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学典礼、军事训练、入学教育、企业文化讲堂、毕业典礼、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技能活动,引导学生加入到传统戏曲、茶艺、剪纸、书法、古典乐器等人文类兴趣班来,以此来陶冶情操,更好地宣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和做之间慢慢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加强传统节日教育

以传统节日的形式重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教育活动,在高职中传承感恩父母、尊师重道的优秀文化。

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以国庆节、建党节、劳动节、青年节、建军节为契机,在大学生当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广大师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3.抓好经典诵读教育

在高职院校利用早读早锻炼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在各学院开展不同的国学诵读内容,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组织教师诵读《大学》、《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利用好学生会和各个学生社团,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传统文化氛围;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广泛开展生活化、故事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并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热爱诵读。

4.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通过举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定期组织党员学生参观文化遗迹、名人名事、博物馆等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做好地方国粹教育,以学校原有项目为基础开展如: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皮影戏等国粹教育。

【参考文献】

[1]樊海源.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2015(05).

[2]陈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年学生人文素质[J].奋斗,2015(03).

[3]欧阳娟.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05).

[4]王鹏程.论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校管理,2015(08).

[5]彭铁光,李洪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路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04).

[6]王旭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该怎样进校园[J].语文建设,2015(03).

[7]鞠升川. 新形势下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

[8]朱永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04).

[9]李申申.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传承与培养 篇5

一、在继承优秀文化, 吸取传统精华上要有高度的自觉

企业是工人阶级集聚的地方, 特别是中国工人阶级有着光荣的传统。在我国,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主要力量。长期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在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我国工人阶级形成了爱党爱国、最有觉悟、纪律严明、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的职工队伍, 已经成为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参与竞争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凝聚职工队伍, 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同时, 各个企业也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 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 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 做强做大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首先, 要充分认识发扬我国工人阶级优良传统的极其重要性,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作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积极奉献, 建功立业。其次, 坚持用集体主义教育职工, 树立大局观念, 以主人翁精神, 立足本职, 积极工作, 钻研技术, 勤奋敬业, 为国家创造财富, 在为社会和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 要用企业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职工, 例如, 艰苦奋斗, 勤俭持家;虚心好学, 精益求精;勇于吃苦, 积极奉献;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顾全大局, 遵纪守法等, 所有这些, 都是我们中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 在新时期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近几年来,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会效益, 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利益, 不重视职工精神塑造, 对职工缺乏传统教育, 一方面, 使一些职工丧失了主人翁思想, 工作消极, 精神懈怠;另一方面, 造成了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 加大了经营成本, 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 企业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立足实际, 从培育壮大企业竞争实力的高度, 清醒的认识传承优秀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把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放在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列入议事日程, 用其统一思想, 凝聚人心, 塑造形象, 提升实力。

二、在创新时代文化, 推动企业发展上要有高度的自觉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来进行。目前, 无论哪个行业, 凡是竞争实力雄厚, 效益明显, 形象良好的企业,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把文化建设同品牌建设完整的结合起来, 用文化品牌促进产品品牌。但是, 也有一些少数企业把文化建设同品牌建设割裂开来, 有两极化倾向, 一是个别企业就企业文化抓企业文化, 重视文化理念, 制度规范, 行为规范, 识别系统的提炼、设计, 单纯地进行一些灌输式的宣传, 并没有渗透到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全过程。另有一些企业管理人员, 甚至企业个别高管认识偏颇, 总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宣传部门的事, 属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对品牌建设没有直接作用, 忽视文化建设在推进品牌建设中的重大贡献。

在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博鳌论坛上,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玉洲会长要求, “紧紧围绕四为一体的品牌价值体系, 把品牌的文化落到实处”, 强调“品牌文化建设要求真务实, 务实到品牌价值体系, 通过拳头产品实现价值体系, 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的要求全面落实”。这就为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也是时代的要求, 企业参与竞争的必由之路。因此, 我们必须依靠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企业未来的发展。一是观念创新, 要深度审视自己, 确立企业的发展未来, 这就是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以提升竞争力。二是管理创新, 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都要适应管理对象, 以及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时进行调整。三是技术创新, 紧紧围绕品牌建设, 工艺设计要有新理念, 符合市场需求, 产品的使用价值要满足消费者的愿望, 质量要不断的改进。产品要有技术含量, 包含文化元素、时尚元素, 既能发挥人的智慧, 又能体现创新的价值。四是制度创新, 从人员管理、薪酬设计、原料供应、生产工艺、设备使用、产品销售等都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证, 形成一个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及时开发适应市场, 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牌产品, 既是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企业工作作风和员工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 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无论任何品牌产品, 必须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 还要考虑它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做到市场认可, 公众满意, 不能有假冒伪劣, 以次充优, 从而树立起企业高尚的社会道德, 向公众和社会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 不断壮大企业的竞争实力。所有这些, 要求企业每一名员工, 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者都要有足够的认识, 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搏进取, 创造辉煌。

三、在弘扬先进文化, 凝聚精神力量上要有高度的自觉

企业必须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也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关键所在。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在党员中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使广大党员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经得起市场经济和任何风浪考验, 在社会生活以及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 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 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说服力强、易于职工接受的形式向广大职工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扩大马克思主义在职工中的影响, 巩固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二是在现阶段企业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之精髓灌注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各个方面,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 积极宣传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 用科学社会主义武装职工头脑, 特别是要经常性的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使广大职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要把大力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作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必须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国际交流频繁, 信息传播日益广泛,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价值观念不断输入, 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在公民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一些职工, 特别是少数青年职工片面追求和向往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 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渐渐淡忘, 对社会主义缺乏自信, 对未来中国丧失自豪感。一些人的表现和行为令人后怕。因此, 要把大力加强社会主义优越性教育作为爱国主义的当务之急, 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宣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四是从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出发, 教育职工树立奋发向上, 勇于进取, 不断创新, 追求领先的意识, 刻苦钻研技术, 提高业务能力, 掌握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以适应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需要。五是在职工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当看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 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 一些错误和腐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乘虚而入, 出现了不少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的思想观点和社会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 企业党组织要通过宣传先进典型, 引导职工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人人明白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 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奖, 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否定和贬斥, 从而激励职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升华精神境界, 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在丰富群众文化, 培养职工队伍上要有高度的自觉

传承与培养 篇6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创新即推陈出新, 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面对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 变革与创新亦成为教学改革之焦点。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出突破性、独创性、开放性等特点, 以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显得至关重要, 特别是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是要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这种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实践能力。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关键。这种创新并不是没有依据的“无中生有”, 所谓的创新不是摒弃传统, 而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文化是有着延续性的, 艺术所谓文化载体就决定了它无法与传统割裂开来。关于艺术设计中创新能力的分析, 当持以客观和辨证的态度。

1. 创新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宏观地看, 创新能力是一种运用现有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和开发的能力, 它一般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三个方面, 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数据显示:艺术类专业学生三种能力中, 创新思维能力相对突出, 就专业而言, 这种创新思维主要是设计思维,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这些必然受到相应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关于创新能力结构的研究认为: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化特征的能力, 而且是人格化特征的能力。除了体现出智力品质外, 还体现出性格特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其中的性格特征的形成、精神状态的体现和传统文化不无关联。

2.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评价

著名心理学习家Csikszentmihalyi曾提出创新研究系统模型, 其核心观点为:创新不但是一种心理事件, 而且是一件文化事件和社会事件。因此, 只有将创新过程置于个人、文化与社会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才能获得全面理解。由此看来,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从设计的角度而言, 趣味是很重要的, 而趣味是要依附于美学的, 面对特定的群体, 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 上升到文化层面, 从而获取灵感, 汲取艺术养分。

此外, 艺术设计中的创新能力的体现有其专业特殊性。在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这三种能力中, 调查表明,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三方面能力中较强的。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作品的创意上, 创新思维能力是使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进行沟通的桥梁。相比之下,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显得较弱, 笔者认为, 这种能力上的差异, 一方面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技能训练的机械化所致, 另一方面是缺少人文知识的介入, 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和淡忘。然而, 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有敏锐的艺术判断力, 艺术的判断能力取决于一定的文化修养。

二、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

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首先要明确艺术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艺术设计除了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外, 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 文化是其核心与灵魂。如前文所说,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思维有着密切联系, 必然受到艺术观念、文化基因的影响。因此, 艺术设计的创新离不开文化的传承。首先, 文化具有时代意义, 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 这些都要基于过去的传统文化求变。其次, 艺术除了具有审美和教化的作用外, 还体现在实用功能上, 艺术设计本身也包含了技艺和技能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 艺术设计要求在功能和文化内涵上获得创新, 艺术设计中所指的文化内涵是指在传统中文化中发掘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视觉对象并加以改造, 使之符合时代变迁和大众审美需求, 从而获得文化上的认同。由此可见, 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提及文化传承, 势必和传统文化联系起来, 处理好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涵义, 传统文化主要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具有“传承”的意思。艺术设计解决的是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之间的关系问题, 作为形而上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必不可少, 且影响深远, 主要体现在:第一, 现代设计源于传统文化。现代设计追求“以人为本”, 无论从古希腊的“人本主义”, 还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来说, 都是合乎情理的, 这里强调的是将理论用于实践, 思想与创新融合, 实现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使设计符合人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在实现设计的物质功能的基础上, 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作为设计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包豪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 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深远。由此可见, 无论艺术观念如何变化, 科技如何发展, 艺术设计必然受到这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社会与历史特征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现代设计必须基于本土的传统文化才能与世界文化交融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第二, 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基础。设计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行为, 传统文化成为培育创作灵感的土壤。作为艺术作品, 其创新之处往往通过丰富的创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 这里不得不提到设计思维的本土性与开放性, 以中国本土文化情境为例, 观察、摹形、情感、想象、象征、整体、妙悟等传统艺术思维方式在现代设计创新中还是很有可取之处。另外, 现代设计无论从形态、形式还是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 都或多或少地与中国传统造型元素有一定关联。对中国旧有的造型元素在形态上的改造, 可以在传递现代观念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传递现代信息, 在实现现代设计功能的同时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 这一点, 我们不难从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中体悟到, 该设计案例是在文化传承上进行创新的典型。文化具有延续性的思维积累特征, 在积累过程中, 传统文化不断给设计创新提供养分, 后来者不断给传统文化内涵注入时代特征, 使得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成为一对共生体。

三、关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性, 在“定岗双元、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注重“企业元”和“学校元”的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生源的具体情况, 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吸收企业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的行业理念与文化, 融入人才培养, 并给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学习情境和实训模式, 搭建更宽广和灵活的实践实训平台,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围绕“艺”与“工”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 深化课程改革。从“艺”的层面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将文化资源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文化资源中寻找灵感, 将艺术的感染力作用于学生, 发掘其设计思维能力、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文化素质的人才。因此, 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传承优秀的文化, 创新是文化资源发展的有力保障。

2. 积极推行基础课程改革

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偏重于造型技能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容易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是导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创新能力培养着手, 一是在训练学生对表现对象进行观察、认识和审美的体验过程中, 鼓励其个性思考和创新表现;二是可以针对能力目标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课题, 加强学生对形态表现的意象性训练, 学生凭借对人文、社会、审美各个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发挥想象, 将文化要素融入创新实践过程, 富有情感的创作过程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形”为基点, 上升到“意”的表达,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作为艺术设计人才, 社会对其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必须具备较完整的艺术设计素质和职业综合素养。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作为补充, 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艺术设计作品取决于设计者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形成对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改革有重要意义, “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自觉吸收意识, 可以通过观看展览、调研与社会实践、学术文化交流等多元的学习途径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的人文通识类课程, 以及组织各类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学习和交流平台, 帮助其完善人格, 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以此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于艺术设计教育,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直接关系到其将来作为设计师的创意水准和职业发展。这对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与熟练的设计技能完美结合。适应未来该行业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另一方面, 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修养。可见, 艺术设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 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者。

参考文献

[1]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佳.感悟设计:设计艺术文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4]朱端.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

传承与培养 篇7

200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将口头传统, 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各缔约国取措施,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 (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和振兴。国务院文件中提到:非物质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传统音乐更是源远流长。体裁形式多样, 丰富的音乐品种, 是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民歌、曲艺、戏曲等繁多的艺术珍品, 并随着时间的冲刷不断得到提炼, 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一、潍坊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地理标志为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 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 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潍坊市历史悠久, 文明文化积淀深厚, 拥有丰富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相关部门公布的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亮相, 其中国家级四项, 分别为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茂腔、高密扑灰年画;省级十三项, 分别为:红木嵌银漆器、诸城派古琴、核雕、聂家庄泥塑、柳疃丝绸、景芝酒酿造工艺、潍坊刺绣、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高密剪纸等;市级共六十项。2006年, 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高密茂腔,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高密茂腔的起源与发展及现状

高密茂腔是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 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被誉为“胶东之花”, 其曲调质朴自然, 唱腔委婉幽怨, 通俗易懂, 深受山东半岛人民的喜爱, 是我国传统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茂腔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 称为“周姑调”, 又称“肘子鼓”, 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清康熙年间, 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高密一带, 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秧歌等唱腔和形式形成“本肘鼓”, 意指本来的肘鼓子调, 也可理解为本地流行的肘鼓子调。200多年的发展史中, 曾叫过不少名字, 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 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 在城乡活动只有一个人挨门演唱, 艺人们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 后发展到“撂地”演出, 艺人们在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演出, 吸引众人前来围观。到20世纪初, 在演唱形式上有了突破性发展, 出现了戏班, 从单纯的演唱向代言体的戏剧过渡, 演出场地上有剧中人物出现, 从一个演员扮演几个角色发展到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 并且有了简单的化装, 这是茂腔发展为地方戏的雏形。茂腔传统戏多系反映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等生活片段的小戏, 颇受农村妇女的喜爱。有童谣云:“肘鼓子戏, 娘们儿的事, 姑娘喜欢听, 老婆摸上蜜”。经几代艺人的脑记口传和加工整理, 茂腔也逐渐形成了传统保留剧目 (看家戏) , 如“四大京” (《东京》《西京》《南京》《北京》) 和“八大记” (《罗衫记》《绣鞋记》《火龙记》《金刀记》《丝兰记》《玉杯记》《风筝记》) 等。茂腔曲调质朴自然, 唱腔委婉幽怨, 通俗易懂, 深受山东半岛居民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 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 最能引起妇女们的共鸣, 故茂腔俗称为“拴老婆撅子戏”。

茂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虽然目前茂腔在乡村还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但发展和传承的问题同样严峻。潍坊已仅存高密一家茂腔剧团, 因而, 对茂腔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应加以保护, 使其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下去。“茂腔已经青黄不接了, 要想传承就要从娃娃抓起。”高密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孙红菊介绍说, 她从16岁就开始学习茂腔, 如今已经有32年了, 主演青衣和花旦。今年48岁的她, 却是高密市专业茂腔演员中最小的演员。“像我都已经是最小的了, 年纪大的都有六七十的。”孙红菊说。实际上, 茂腔面临的传承问题, 十年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当时, 我们招过两批随团学的茂腔学生, 最小的也近20岁, 年龄还是太大。随着文化娱乐形式的日益丰富, 没有小孩子愿意练这个。”孙红菊说, 戏曲演员应该从十二三岁开始培养, 等学成后也得20多岁了, 而20多岁开始学就已经太晚了。

作为茂腔的重要发源地, 在整个高密地区, 专业的茂腔演员却只有30余人, 甚至没有一家教娃娃学茂腔的兴趣班。2006年, 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 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 高密市政府出资建“茂腔班”培养茂腔娃娃, 从此, 茂腔也有了后备人才。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几乎所有旧的传统文化成果、文明生态都在经受着时代的拷问, 茂腔也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作为茂腔的重要发源地, 在整个高密地区, 专业的茂腔演员却只有30余人, 甚至没有一家教娃娃学茂腔的兴趣班。为切实保护好茂腔这一传统戏曲艺术, 使其在传承中不断得到发展, 近年来, 高密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子、新途径。

政府出资建“茂腔班”。将潍坊学院潍坊特教幼教师范学校确定为研究教育基地, 培养专业人才。2008年7月, 高密市委托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培养40名10至13周岁的茂腔小娃娃, 并专门拨出40个事业编制, 在当地和周围地区招考, 当时共有200名学生报考。被选上的40名学生在校的学费全免, 由高密市统一支付, 考试合格毕业后到高密市茂腔剧团工作。

所有授课教师奔赴高密、诸城、胶州、青岛等地, 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 对茂腔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和提升, 然后召开多次专家座谈会, 最终形成了:尊重传统, 保持唱腔的原汁原味;实施开放, 强调韵白的字正腔圆;突出技艺, 保证每个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和课程, 则是借鉴中国戏曲学院的教学大纲, 结合茂腔的现实特点进行。

按照计划, 这些学生将利用五年时间系统学习文化课和基础武功、唱念、戏曲音乐伴奏等10多门专业课程。学校还专门聘请高密市茂腔剧团2个国家级演员老师教唱腔;潍坊市京剧院和济南的5名老师教学生们基础武功、把子和剧目;中国戏曲学院的一名老师教身段。短短几年时间, 40名平均年龄15岁的小演员们学会了《盗仙草》《拾玉镯》《梁祝》三出完整曲目, 为山东高密茂腔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 “茂腔班”的学生们在巩固3出戏的基础上, 还紧锣密鼓地排练着《凤还巢》和《白水滩》两出戏。练成后, 他们就可以出演5场茂腔戏。

传承与培养 篇8

一、羌族音乐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人们在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累积了极其丰厚的民族文化, 在这当中, 民族音乐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成为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羌族从远古走到今天, 历数千年迁徙变化仍生生不息, 在世界上也属少有的古老民族。羌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古朴独特。羌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民歌、羌笛、多声部等等。民歌分类细致, 有羌族生活中婚、丧、喜庆、节日、请客迎宾喝咂酒时唱的酒歌;有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时所唱的情歌;有生产劳动时唱的劳动歌;有在劳动和工余时唱的劳动山歌和抒情山歌;有特殊节日和请神时唱的习俗歌、礼仪歌、祭祀歌;有反映羌族人民在政治上的理想和愿望以及奋斗精神的时政歌;有带孩子时唱的儿歌;还有按羌族习俗,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 青年男女上山游玩唱的抒情歌曲——耍山调等。羌族民歌原始古朴, 音域一般都不是很宽, 在八度以内, 属民族调式, 主要是徽调式, 宫商调式次之, 多为二乐句、四乐句构成的单调曲式结构, 调性倾向于明朗大调色彩, 旋律流畅。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天然组合, 羌笛的演奏从单音孔到多音孔的发展, 集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羌族民间歌舞——萨朗等都代表着羌族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羌族音乐文化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文明与巴蜀文明艺术内容的重要构成, 是活化石, 对中华文化传统艺术和世界文化艺术相关门类的形成与发展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有着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二、羌族地区师范院校开展羌族音乐文化艺术传习的重要性

(一) 保护、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保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各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沟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的最好渠道。人们常说:音乐无国界, 艺术无国界便是如此。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需要全民努力。羌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 很多东西都得靠口传身授, 羌文化及其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难度远大于其他有文字的民族的文化传承创新, 因此, 就羌区目前传承人缺失的现状来说, 培养人才是关键。人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羌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的一个瓶颈。人才建设是关键, 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非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文化保护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习需要时间, 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目前羌区很多人都不是很愿意学习文化传承的技艺, 年轻人更多的喜欢外出打工, 民族文化观念开始淡薄, 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程度锐减, 而羌族中的老文化人正一天天减少,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濒危境地, 这就迫切地需要建设一支文化传承队伍。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传承发展, 羌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创新, 首先就要培养人们对羌文化的认同感, 而这个工作必须从小抓起,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 让更多的人了解羌文化, 增强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承文化从娃娃抓起, 培养孩子需要师资, 师资的培养离不开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因此, 羌区师范学校开展羌文化传习, 开设羌文化教学课程非常必要, 这也符合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二) 目前, 羌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开设羌族音乐文化教学的很少, 这除了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外, 师资匮乏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在目前的羌区学校懂羌语, 了解羌族文化, 懂得羌族音乐文化艺术的教师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 要想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开设羌族音乐文化教学无疑是纸上谈兵。因此, 培养这方面的师资已迫在眉睫, 羌族地区高等师范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理应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承担重任。

文化传承离不开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早在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就被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 明确了美育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实施美育教育, 最根本的就是实施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艺术教育。可以说, 艺术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 而艺术教育的主体是什么呢?当然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具有陶冶人的情操, 开发人的智能, 深化人的认识, 平衡人的心理等功能, 能够达到其他学科难以替代和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净化、感化和悟化的作用。羌区师范院校根植于羌族音乐文化的沃土中, 在教学上可充分利用羌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 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音乐文化教学课程。目前, 羌区的几所师范学校都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 但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对羌族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开设的相关课程较少, 这也是其学生在毕业工作后无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羌族音乐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羌区的师范院校能开设系统的羌族音乐文化课程, 这无疑会为羌区中小学、幼儿园输送大批懂得羌族音乐文化艺术的人才, 同时, 羌区中小学、幼儿园等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开设羌族音乐文化课程, 让羌区孩子从小就了解羌族音乐文化, 热爱羌族音乐文化, 如此, 羌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定会后继有人。

三、羌区师范院校开展羌族音乐文化艺术传承的构想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主要以培养中小学、幼儿园师资为主。羌区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会留在民族地区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是这些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羌区师范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来自羌区, 从小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一些羌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进入师范院校后学习羌文化有一定的基础, 但大部分学生对羌族文化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很多学生还不一定有兴趣了解和学习羌族文化。在羌区师范院校开设羌族文化课程, 传承创新羌族文化是羌区中小学、幼儿园开设羌文化传承的先决条件。

(一) 羌区师范院校在学生进入学校后, 可在师范教育专业重点开设羌文化和羌族音乐艺术传习课程, 利用本校从事羌文化研究的师资, 地方羌文化研究专家和邀请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为学生讲习羌族文化。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一、第二年每周至少开设两节讲解羌族文化的课程, 强化学生对羌族文化的了解、认识。

(二)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有目的地、积极地引导学生了解、认识羌族音乐文化。校园艺术活动是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 可以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校园里开展羌民族音乐剧展演将不失为传承羌族音乐文化艺术的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尝试。音乐剧是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于一身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可以改变教学过程中“老师讲, 学生练”的枯燥的“灌输式”、“重复式”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纯专业化、技能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 从丰富的羌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提取音乐剧表演所需素材, 教会学生改编并表演。这样, 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较为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专业的相关知识, 还能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深化对羌族历史、文化、文学、习俗等的认识。在音乐剧改编、表演过程中, 学生们的艺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是大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有了艺术创新能力, 学生们就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融入并贯穿于对整个艺术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上。学生们在从不知到知, 从不会到会的艺术探索过程中学习了新知识, 掌握了新技巧, 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现象、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 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 促进民族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创新。音乐剧并非起源于中国, 但我们可以借鉴、借用音乐剧改变思维方式, 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文化再生的实现。通过音乐剧训练, 培养学生对人、对事谨慎、全面思考的习惯, 为学生们今后能较为成熟地走向社会, 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2]钟启泉.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曹理, 缪裴言.中学音乐教育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4]李明.论羌族习俗歌的社会内涵[J].民俗研究, 1992, (3) .

[5]李超, 陈玉堂, 蒋晖.论羌族情歌对美的追求[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6]陈兴龙.灾后重建中羌族“瓦尔俄足”文化的发展性保护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 .

[7]何永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民族地区[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9.

[8]李贫.羌族——伟大的中华民族[M].成都:川蜀出版社, 2009.

传承与培养 篇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会议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中国将在文化建设方面发力,大学将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

中国戏曲学院作为中国戏曲人才的培养基地,多年来,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戏曲艺术,培养高端的优秀戏曲艺术人才为学院的重任,建立了集教学、实践、科研、创作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设“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的目标。中国戏曲学院作为中国戏曲文化传承创新的一个载体,从建校伊始就担负了对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的任务,承担了培养高端戏曲人才、戏曲艺术研究创新、戏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重任。因此,贯彻文化传承创新的精神,首先应在保持戏曲办学特色上下功夫。

“大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专有性或显著性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显著特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生命力和优势所在。大学特色具备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 作为戏曲最高学府,充分发扬学院传统办学特色优势,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落脚点,建立适应戏曲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加强戏曲理论的研究,重视艺术实践的创新,制定有利于服务社会,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 制定有利于培养戏曲特色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各项制度,形成区别于其他艺术院校的独特的教学与研究方式,应是学院特色办学的重中之重。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学科,经过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调整以后,提升为一级学科,这无疑为学院、为音乐系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以音乐学学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音乐学各专业的教学质量,应成为音乐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目前来看,音乐学科的专业设置基本上都建立在音乐系,如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制作、音乐学、音乐表演等。多年来,音乐系在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戏曲音乐创作及其研究、继承、创新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现在学院的音乐学一级学科在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学术成果、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国内一流音乐院校存在着差异。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科是以整个学院作为支撑,而中国戏曲学院的音乐学科基本上是以一个系部作为其载体。笔者认为,中国戏曲学院的音乐学科建设,应区别于其他同类艺术学院的音乐学科的建设,在追求共性的同时必须突出其个性,抓住学院戏曲特色的优势,挖掘学院丰富的戏曲综合资源,努力打造全国最具戏曲特色的音乐学一级学科。在戏曲特色音乐学科的建设方面,笔者有如下思考。

挖掘戏曲特色资源,合理规划,明确音乐学各专业的建设方向

首先,音乐学的学科建设方面,要以强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特色优势为核心,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格局。大力发展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特色专业的优势,突出戏曲作曲特色专业方向,促进其开展研究生教育,探索本硕一体教学模式,培养戏曲音乐高级专门人才,保持和扩大戏曲音乐教学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和影响力。同时,音乐学学科的其他几个专业方向:音乐学专业、音乐制作、民族器乐等专业在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上,应分别在戏曲音乐批评、音乐制作的戏曲伴奏新模式、民族器乐的戏曲化教学等方面进行大胆的研究和实践,突出戏曲办学特色,从而在办学思路和方向上,区别于音乐院校同类学科,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建立“人无我有”的戏曲特色办学思路。

注重教学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与戏曲特色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一个学院学科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特色,就必须建立合理的、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借学院2010年本科教学方案调整的契机,音乐系对各专业2010年版新版教学方案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多门具有戏曲特色的专业课与专业共同课,重新设计了教学大纲,突出了特色。这些课程有“戏曲唱腔概论”“戏曲唱腔模唱”“戏曲应用基础”“戏剧性音乐写作”等,它们作为专业共同课在全系范围内教授,全系每个学生都要学习,课程授课剧种范围囊括了京剧、昆曲、豫剧、河北梆子、评剧、黄梅戏等主要戏曲剧种。在教师安排上,安排了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多年戏曲音乐教学演奏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组织编写了有关教材作为课程的支撑,从而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同类音乐院校具有鲜明戏曲特色的课程体系。事实证明,这些课程的设立,对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学生戏曲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后,音乐系应继续增加戏曲特色课程的数量,逐渐丰富各类选修课程,重视教学大纲的修订,致力于打造优质完善的戏曲特色课程体系。

开拓创新,加强艺术创作与实践,促进优秀原创作品的出炉

大学要发展,既要保持自身的历史传统,又要大胆开拓创新。

开拓创新,兼容并蓄,体现在学院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科研、创作、实践以及制度建设等。其中,高校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是教学、科研最直接的呈现,能够反映出学院可量化的实力,更能反映出学院不可量化的戏曲特色与资源。

音乐是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作品的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系拥有一批优秀的戏曲音乐作曲家,他们在国内的戏曲音乐创作上占据着一席之地,他们的作品具有不同于传统作品的学院派风格,富有时代感,在京剧节、戏曲晚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同时,音乐系拥有一个由民族器乐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大型民族乐团,乐团成员具有较高的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熟悉戏曲音乐规律,能够较好地完成戏曲音乐作品,满足了学院艺术实践与艺术创作的需求。事实证明,在过去的艺术实践与创作当中,音乐系集创作、演奏、理论三位一体,出色地完成了学院的各类大型演出活动,如院庆60年演出、赴港演出、京剧史诗《长征组歌》等重要演出活动,既体现了实力,也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正确的创作方向是文化创作生产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以弘扬民族精神,发扬革命传统,歌颂我党伟大胜利为题材的革命作品应该成为我们创作的主流;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创作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原创的戏曲音乐作品应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文化包涵了丰富的内涵,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它包涵了语言、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否,不只是体现在GDP的层面上,文化作为软实力,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给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从事传统艺术教学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努力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充实自己,加强自身修养,顺应时代大潮,踏踏实实工作,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我们以培养戏曲音乐高端人才为己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我国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为戏曲艺术的繁荣而努力,为把中国戏曲学院建设成为三个中心,建设成“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25.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传承中华武术需要培养后备人才 篇10

我之见解:在宇宙之中, 大致存在着三种不同形式的力量。由小到大说, 先是地球之上生命形式的力量, 若与武术挂钩, 则主要是动物的力量。动物与动物之间互相争斗、竞争, 必然会有各自的技击方式;人也是动物, 所以人们从其他动物身上汲取有善技击之特长, 也就是必然的了。

前辈们的此种说法完全正确。但我认为还可以细分, 也就是人们在吸取的过程中, 是有选择的。对于猛兽, 牙齿锋利的, 如老虎、狮子等, 它们最厉害的是咬, 用嘴去咬, 而此最厉害的方法是人们没有模仿的。盖原因有二:一是人类口齿天生威力不大, 学不来;二是人类经过文明的进化或包装, 不会提倡或接受文明之前的兽性行为。所以人们对于这种猛兽, 吸取的是它们的辅助功能, 即扑、剪、绞等动作, 而对于不是专靠牙齿或者说牙齿是比较次要的动物, 如猫、鹞子、鸡、螳螂等, 人们观察的便恰恰是它们最厉害的技巧, 可以说成是身法, 如猴纵蛇行狗躲闪, 兔滚蝶飞老鹰翻, 鹞子入林急拢身, 大鹏亮翅多开展等, 而这类小动物的身法技巧应稍比猛兽的身法技巧更丰富一些, 所以人们在丰富武术的过程中, 大部分是跟小动物们学的。

该说到宇宙中第二大力量了, 即非生命的力量, 这种力量比之第一种力量更强大, 如风力、雨、雷电、地震、山崩等, 这些非生命力量太强大了, 是有生命的个体无法通过学习而达到的。人类凭借本能是不可能拥有如此大的力量的。体力上虽达不到, 但思维可以使人达到, 所以有了科技, 有了原子弹、导弹、手枪等。这是武术所不能包容的, 也是武术不能达到的高度, 但它可以看作是武术的一个延伸。

第三种力量是科技也不能达到, 那便是维持整个宇宙运行规律的力量, 科技再强大, 也难以窥其冰山之一角, 达其九牛之一毛, 这是宇宙最强大的力量, 人类只可能通过一种非暴力的方式瞻仰、靠近, 这便是哲学, 便是思想, 这可以看作武术的终端。而这个终端必定是非暴力的, 即武术只有从暴力的起点走向非暴力的终点, 才能达到其最高境界, 反映出其最本质的意义。这样武术便可分为狭隘武术和广义武术。狭义武术以打为主, 广义武术以哲为主, 但这种哲学思想必定带有狭义武术———即技击的影子, 因为它是由暴力之地走过的, 必定带有独特的性质。

谈到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也是人云亦云, 各执一词。虽然武术在发展的道路上也出现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 但随之而暴露出来的弊端也让人颇感忧虑。如所谓的学院派、公园派、及传统的派别之争;还有过度的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武术后备人才缺失及发展过程中的后劲不足等。但无论如何, 以我近三十年来的教学实践之体会, 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武术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在当今如潮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也是众多仁人志士所应深思的重要课题!

上一篇:企业参与型下一篇:运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