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参与型

2024-08-14

企业参与型(通用12篇)

企业参与型 篇1

1引言

扶贫移民是在政府和其他机构或个人的组织协调下, 使贫困人口摆脱现实的恶劣生存状态获得较好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环境而进行的一种人口迁移活动, 是基于扶贫、脱贫的目的而进行的移民[1]。, 近年来在帮助贫困地区人们摆脱贫困, 改善生活, 实现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移民组织形式可概括为3 种类型, 即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3 种类型[2]。本文以宋家沟村企业参与型移民模式为案例, 从移民过程中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移民主体在迁移中的地位、移民集散程度、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和移民后期开发6 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 探讨移民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 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中用到的数据是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式自愿性生态扶贫移民模式研究”问卷调查数据汇总得来。对岢岚县宋家沟乡宋家沟村进行了抽样调查, 共做了18 份调查问卷, 均为有效问卷。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统计法。

3案例分析

以岢岚县宋家沟乡的宋家沟村为例, 从移民过程中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移民主体在迁移中的地位、移民集散程度、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和移民后期开发6 个方面对移民现状展开分析。

3.1 宋家沟村移民概况

宋家沟村为岢岚县宋家沟乡的一个行政村, 只包含宋家沟村一个自然村。从2009 年开始筹划移民工作, 主要接收本乡镇甘沟村 (甘沟村处在海拔2000 多米的山区, 农业生产极为困难, 每667m2地1a只能产粮食200kg, 农民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的移民户, 到目前为止, 移民工作告一段落, 共接收移民户25 户, 从甘沟移来12户, 其余均为本村村民的村内迁移。移民工作分2 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也就是2010 年移入8 户, 第2 阶段即2011 年迁入17 户。迁入地住宅由政府同意施工建成, 只需移民户出7 万元, 每户移民在迁入地就都拥有4 间砖瓦房, 附带1 座温室大棚、1 个羊圈、1 个庭院。具体移民情况见表1。

3.2 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

从地域上考虑包含以下类型, 村内搬迁、乡镇内搬迁、县内搬迁、跨县搬迁、跨地区搬迁和跨省搬迁;从空间距离上可分为就地迁移和易地迁移, 长距离与短距离移民这4 种类型。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搬迁模式。张小民 (2008) 在研究陕西省移民时, 根据移民距离分出近距离迁移 (< 5km) 、中等距离迁移 (5 ~ 100km) 和远距离迁移 (> 100km) [3], 从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而言, 宋家沟村主要是针对本乡镇甘沟村的移民, 甘沟村距离宋家沟村25 ~ 35km, 可知宋家沟村的移民为中等距离的迁移。

近些年虽然国家加大了种地补助, 但种地的收益依然是各种收入来源渠道中最少的。而对于从25km外的甘沟迁移过来的村民, 他们的耕地均在原村, 无形之间增加了种地成本, 收入来源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除此之外, 2010 年入住的这批农户院子中的大棚由于质量不好, 冬季温室内温度无法保证植物生长, 所以并不能真正发挥温室大棚的效益, 不能从实质上增加农民收入。

3.3 移民工作的主导力量

从我国扶贫移民的主导力量来看, 我国移民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居民自主型和企业参与型[2]。目前, 政府操控型移民是占主导地位的模式, 居民自主性移民还是并不多见的形式, 企业参与型移民也处于探索试验阶段[4]。目前移民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政府, 移民自身尚未成为移民选择的决定主体, 主张变革现行政府操控型移民模式为居民自主性移民模式[5]。

从移民工作的主导力量而言, 宋家沟村属于企业参与型, 即扶贫办、发改委和白曹家沟的私人企业, 三方注资修房、扩路、建大棚, 为解决搬迁难题, 县里专门出台了扶贫政策, 每户的搬迁费用政府负担一半、农户负担一半。每户只需缴纳7 万元即可入住。政府为解决农户资金紧张的问题, 出面为农户在信用社无息贷款3万元/ 户, 减免一年利息。这种模式属于张志辽 (2005) 论文中提到的目前我国生态移民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的企业参与型移民。该模式能从最大程度上整合社会资源, 财政投入、部门协同、社会赞助、信贷扶持, 各方力量共同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

3.4 移民集散

学术界根据移民规模把移民分为集中搬迁与分散搬迁模式、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等形式。

在移民集散方面, 宋家沟村属于分散搬迁与集中安置的形式。宋家沟村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水资源丰富, 耕地肥沃,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从2009 年开始, 县里统一协调周边的甘沟村、东场沟等迁移至此。搬迁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宋家沟村的搬迁自主选择权为100%, 也就是说不存在强制搬迁现象, 完全由村民自己的意愿决定。虽然政府提议帮大家无息贷款一部分, 但大部分村民还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只能放弃搬迁。加入搬迁的均是有一定积蓄的富户, 导致最终搬出来的农户比较少。

在移民安置方面, 县政府通过扩建中心村镇建设了宋家沟乡宋家沟移民新村, 移民集中有序的安置在新村内, 还配备了小广场。

总体来说扶贫移民改善了移民户的生活环境, 提高了移民户的生活水平。

3.5 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

对于移民户来说生态移民之后收入来源与维持生计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定意义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移民的成败。如果移民后居民的收入来源方式增多, 劳动力基本都能就业, 那么居民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 对于移民的满意度就会提升, 如果满意度提升了, 那么这个移民至少在移民安置后期生活方面有了成效, 某种程度上也保护了原来居住地的生态环境, 达到了生态移民的目的。扶贫移民与生态移民是分不开的, 通过移民实现生态改善与扶贫的“一石二鸟”策略, 大部分生态移民工程都是与扶贫工程是结合在一起实施的, 扶贫的对象也是生态移民的对象[6], 而扶贫移民工程中改善迁移户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使得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搬迁前后移民户的总体收入有了显著的增加 (见表1) , 但是移民户的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见表2) , 为了使得移民搬迁后能稳得住, 考虑到移民户回迁出地种地太远, 在搬迁之前就为每户移民都配备了温室大棚, 希望大棚能成为移民户增收的一种方式, 切实站在农民角度想问题。政策虽好, 但在实际落实中却遇到了问题, 不能让迁移户真正受益。2010 年入住的这8 户移民院内的大棚由于质量不过关, 无法在冬季保证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 所以无法发挥大棚的真正作用。而2011 年的入住的这部分移民大棚质量很实用, 能够达到为人们增收的目的。

结合表2 和图1 可以看出, 移民前后从甘沟村来的移民户收入来源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搬迁前养殖业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占总收入比例的31.68%, 远远高于其他2 个村;移民后甘沟村收入来源中打工占的比例最大, 养殖业占的比例最小, 打工成了主要的收入来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2 点, 搬迁前当地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能够自由放牧, 以种地为主的土地经营一定意义上为牲畜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如秸秆、玉米和草等。而搬迁后这些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的条件都没有了, 养殖业就发展不起来了;搬迁前甘沟离县城20km路, 农闲时间不多, 去县城打工也不方便, 而搬迁后到县城的距离大大缩短, 比较方便外出打工, 而且农闲时间特别多, 也有时间出去打工。

3.6 移民后期开发

移民后期的开发关系着移民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众多的实践中经过总结共有下列开发模式, 城镇化开发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产业与城镇化开发模式相结合、区域特色开发模式等四大类型。宋家沟村考虑到移民区后期的发展, 为移民户修建的一排排蔬菜大棚, 这些大棚位于209 国道旁, 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大棚中间点缀着整齐划一的砖瓦房, 非常的醒目。蔬菜大棚的修建想给移民户增收;也可以通过新型农业促进当地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走产业与城镇化想结合的开发模式。

但在后期开发的蔬菜大棚质量问题上, 政府没有严格把关, 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给移民户增收的目的, 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移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 宋家沟村的移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1 政府的政策非常实在

不仅想改变移民户的居住环境, 也想让迁移户能稳得住, 修建温室大棚, 让移民户无后顾之忧, 但在实际落实中却大打折扣, 第一批大温室大棚的由于质量关没把好, 造成了冬季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无法保证植物生长需要, 最终都成了摆设。

4.1.2 虽然也考虑到移民户的养殖需求

每个移民户都配备了一个圈舍, 但没合理地预测到实际运作中的效果, 最终大量圈舍空闲,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1.3 当初把甘沟划入迁移村考虑到2 个原因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但在实践过程中只是一部分中上等家庭的农户迁移出来, 还有一部分贫困户依然按固有的生活习惯在原村生活, 这并未达到迁移的最初目标。

4.2 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4.2.1 在以后的实践中应加强对统一修建工程的质量验收

建立政府、企业组织者相互监督督促机制, 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 杜绝这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最大限度的为移民户的利益着想。

4.2.2 在实际构想中, 要立足实际, 多观察, 多思考

加强对迁出地村民的调查研究与评估, 找出最适合迁出地移民的对策, 正确估量移民户的数量及生产能力, 最大限度的使得预测接近事实, 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2.3 在移民之初深入调查了解迁出地村民的搬迁意愿与搬迁成本的承受能力

依据调查评价结果制定搬迁计划, 使尽可能多的村民可以搬得起, 给迁出地留有足够的生态恢复空间, 在以后的移民实践中紧紧围绕移民的目的展开, 加强探索, 争取能找到一条“一石二鸟”的路子, 既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地生态, 又能使得迁出地村民搬得起, 在迁入地稳得住, 提高移民户生活水平。

5结论

宋家沟村的移民工程虽存在不少问题, 但也有很多值得推广的地方。该项工程集合了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来推动移民的发展是很好地模式, 在以后的实践中应尽可能推广, 鼓励社会企业家投入到移民的支撑工作中来, 在以后的移民工作中很大程度的整合政府、移民和社会3 大资源, 发挥政府、移民和社会3大机制作用。

摘要:近年来扶贫移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在众多的移民案例中, 根据移民组织形式可概括为3种类型, 即自发性移民、政府组织移民和企业参与移民搬迁3种类型。该文章以岢岚县宋家沟村移民为案例, 在对移民农户进行走访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从移民过程中迁移地域与空间距离的长短、移民主体在迁移中的地位、移民集散程度、谋生方式和从事行业的产业安置和移民后期开发6个方面对宋家沟村企业参与移民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探索在企业参与型模式移民中存在哪些隐患, 对今后企业参与型扶贫移民提出对策和建议, 为发改委或者扶贫局今后企业参与移民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参与型,扶贫移民,岢岚县

参考文献

[1]施国庆, 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4 (8) , 68-75.

[2]张爱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移民研究文献综述[M], 2014.

[3]张小民.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4]张志辽.生态移民的缔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8 (8) :149-153.

[5]方兵.由生存移民到生态移民的思考[N].中国环境报, 2003-01-17.

[6]Longyi XUE, Tao XUE, Mark WANG.“One Stone, Two Birds?”:A Case study of displacement of China’s poverty population for both environmental and poverty reduction purposes[J].2011 Melbourne Conference on China, The City,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World–China’s urba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s and their global connections, held in Melbourne, Australia, 2011 (08) :6-7.

企业参与型 篇2

内部审计部门对各职能部门审计后,向企业领导提交审计报告,对审计程序,审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有关事项做出特别报告,提出改进建议,提醒管理人员注意采取有效措施。

【1】浅析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

企业处于市场、金融与国际经济积极接轨的大背景下,它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为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和风险发生以后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其经营管理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

积极有效地识别、衡量和评价企业面临的风险以及可能潜在和发生的重大风险,为企业开发和实施对企业最有效的风险解决方案,成为高层领导者管理经营企业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中一个相对特殊的职能部门,它具有较为独立的地位,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的价值以及改善组织的经营效率,可以说内部审计人员是企业的管理顾问。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人员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将成为内部需求的必然。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在定义内部审计时提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同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则有以下明确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可见,内部审计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渗透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从而去了解并掌握具体情况。

通过定期调查,分析,评估和预测,评估和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未来影响,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向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客观的保证,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也就是说,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凭借自身的风险管理积极探索,监督着企业整个风险管理系统有效管理,其建议更加强调风险的规避,转移和控制,进一步完善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整体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途径

1.评估企业的内部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也称为企业的内部条件,是指企业的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总和,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文化环境主要指企业文化等因素。

内部审计在对企业风险管理时,需要对内部环境加以评估,考虑内部环境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其评估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知识、经验是否符合企业发展。

如,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是否制定不合理决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否落后于企业发展要求;对管理层人员现有的经验及知识加以培训与否;企业最高管理层尤其是董事会的的独立性、质疑能力,查看是否存在责任划分不清、对风险的敏感度等。

均是内部审计的评估内容。

第二:企业文化是否符合企业目标。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出企业基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是企业行为方式等的总和。

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估企业文化环境时,重点在于对企业文化类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是否相一致、企业内部员工价值观与人生观等进行综合评估。

第三,企业风险偏好是否符合企业战略目标。

管理决策层在开发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时,通常需要将既定收益与企业的风险偏好有效结合起来。

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普遍愿意接受的风险量。

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直接关系着企业营销、财务、控制及其组织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简单的定性方法,如确定风险类别或者采用复杂的经济资本及收益波动量化模型的方法,从企业文化、企业目标等方面对企业风险偏好进行评估,从而查看其是否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2.参与企业建立风险管理的过程

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具体位置,熟悉公司业务,长期以业内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通过详细的预审调查了解具体情况,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企业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决定企业目标、商业模式、战略经营流程等这些具体目标时,他们对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并对企业的影响更加了解,并根据风险大小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选择合适的审计对象、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报告内容,并与业务管理人员一道创建风险评估模型、识别组织风险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审计。

3.参与风险管理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对风险事件进行周密、详细的鉴别是整个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

鉴别风险事件是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对大量可靠信息进行调查分析,企业的存在以及潜在的可能和可能的风险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风险管理方案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风险识别更全面,风险等级分类合理等方面。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企业确定的战略目标,检查相关单位的风险识别,并对此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确定当前的业务风险管理流程是有效的。

內部审计人员需要根据研究的企业经营战略,来确定相关单位识别的风险情况进行鉴别。

4.对企业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的建议

风险得到企业认可和评估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采取风险缓解措施,提出建议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力求将风险降至企业能够承受的水平。

处理风险的措施一般有处理,规避,转移以及接受风险四种方式。

(1)风险处理是指企业接受这一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寻找因素来分析引起的一切风险,并从这些因素中确定风险事故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风险控制的目标。

内部审计人员要分析企业内部对风险的控制设计是否健全,并对内部控制在执行时是否有效进行评价。

(2)风险规避

当确定企业经营战略,开展某一项经济活动时,内部人员在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后,其风险发生的概率非常高,在风险发生时可给企业造成相当大的损失,或者在企业采取其他的风险处理方式,而成本又远远大于效益时,企业就会采取回避风险的措施,这种措施便是风险规避方式。

(3)风险转移

企业不能使用控制或有效降低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发生风险,也不能有效地降低损失程度,企业通过签订协议或者合同的方式将可能损失的财务以及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转嫁给其他的单位或个人,或以转让商业风险的形式使用商业保险,这就是所谓的风险转移。

(4)风险接受

风险接受是保留的风险,公司财务环境的风险接受程度以及决策造成的可能损害。

内部审计人员评估风险处理成本是否高于风险成本,风险企业是否完全有能力承担责任,而造成的后果不是非常严重,处理这种风险是否缺乏技术知识风险,从而对企业管理人员接受风险的合理性判断。

5.对风险跟踪管理

内部审计部门对各职能部门审计后,向企业领导提交审计报告,对审计程序,审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有关事项做出特别报告,提出改进建议,提醒管理人员注意采取有效措施。

同时,根据管理层的需要,丰富报告内容,按照管理层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审核方向和方法。

对可能性很大,造成严重后果或潜在问题的风险项目进行后续审计,审查有关部门和相关环节是否得到认真纠正,跟踪管理改正后的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就要及时查明原因,尽快解决。

【2】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现状

对于一个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来说,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的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监督,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能够符合法律国家以及企业的标准,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而且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主要就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从而更好地保证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对象就是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控制制度,并保证当工作人员出现危及企业健康发展的行为时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

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所以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尤其是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内部所进行的审计控制工作认识程度不高,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行内部审计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工作的结果水平较低。

而且,企业内部也沒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控制审计工作的进行,很多审计控制工作人员都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将审计控制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使得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企业资金活动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在基金筹集方面企业是具有很大自主权的,所以根本不需要上级进行汇报或者得到上级的允可,也没有具体的制度对基金筹集工作进行限制。

所以很多企业市场会出现使用资金过多,流动之间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出现资金缺乏等现象,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一旦需要进行资金筹集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所需要花费的成本。

而且,如今国家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财政政策,所以会存在很大一部分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出现非法借贷,在借贷的过程中,一部分企业会出现由于无法偿还高息导致企业走向倒闭。

所以想要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企业资金活动进行良好的控制审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2对企业采购业务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企业所谓的采购业务就是指,企业对自身所需要的产品进行采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企业无法以良好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作为辅助,那么企业很容易出现采购材料过多而无法使用,造成企业财政损失的现象。

这主要就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采购业务的部门与审计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得会计部门所进行记录的数量与实际的使用数量不相符,影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结果的真实性,这就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不利于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23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来说,进行资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资产管理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资产的流动进行的记录、调查以及分析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对企业资产进行盘点、了解企业资产的具体情况以及企业个别在库资产的所属权。

然而由于如今企业资产管理所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产盘点过于重视形式,很多工作人员只是做到了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的付诸实践。

而且,一旦部分资产出现亏损现象,并不告知管理人员,从而使得企业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及时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产的损失。

最后,在对个别资产所属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特别在库资产权属不清,而且没有合法的手续进行保障,严重危害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4对企业销售业务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企业的销售业务主要就是对企业产品进行销售计划、销售管理以及销售总结的过程。

由于未对企业销售业务进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审计,所以很容易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虚假销售,而且产品销售的价格也是十分不合理的。

不仅如此,企业内部的社障制度也十分不完善,很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财产损失的责任无人承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而且,由于对销售管理没有进行良好的控制审计工作,所以一旦市场发生任何变动,企业都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3解决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对策

31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环境

想要提高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质量,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需要企业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解放工作人员的思想,使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想要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的环境,还需要建立一定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限制,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减少企业发展的风险。

最后,企业促进各个工作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监督相互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与发展。

3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借鉴其他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对自身企业存在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动,各个工作流程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企业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保证工作流程能够紧随社会进步的需求,并且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进步。

比如,在对资金活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就需要完善资金活动有关的管理制度,明确资金筹集的额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金筹集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企业应主动参与标准制定 篇3

几个月之前住在纽约的非洲作家Teju Cole在被问到哪里是家时,他说,哪里有好的Wi-Fi哪里就是家。这就是技术发展和标准制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面对各种要求: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区域标准,而如果你想把产品卖到世界,不可避免地还有国际标准认证的问题。你有两个选择:要么被动地接受现有标准规则的内容,要么主动参与标准制定过程。IEEE标准协会的秘书长Konstantinos Karachalios先生显然支持后一种选择。他认为这一方面可以在标准制定中有一定发言权或将自有专业技术引入标准,另一方面也能更清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标准规范,优先推出符合要求的新产品。近日,围绕标准制定如何推动技术和企业发展以及制定统一标准的原则,Karachalios与《第一财经周刊》分享了他的看法。

C: 标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有这么多标准制定机构,怎样才是更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标准化?

K: 首先行业里的竞争者坐在一起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制造垄断的嫌疑。既然最大挑战是反垄断,那么标准制定的过程就要符合反垄断调查和国际反垄断惯例的审核。其次就是专利权保护,公司可能要把私有技术尤其是专有技术拿出来争取写入通用标准之中,需要标准制定协会考虑其专利保护的问题。第三,好的标准判断依据是产品最终性能,而不是包含具体的某个或多个技术设计特色。这相当于是以实现什么样的效果为先,而具体实现这种效果的方式则是开放性的。比如电插座的标准可能还有一点设计上的要求,但像Wi-Fi就应该以性能为准。最后就是需要各方妥协、达成共识。当然同一个行业里面有很多竞争者,不同技术标准背后是各大企业的利益,例如在电动汽车充电标准上有通用和日产为首的两大阵营,恐怕短期来看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充电站满足多样的技术。如果企业在连接器上不能达成妥协,那么就只能在充电站标准上想办法,建立一个通用的适配器系统。历史上有太多类似的关于技术的商业化和标准的争斗,不是每一次都可以达成共识,以全球电源插座为例,我们至今也还未找到统一的插座类型能够不妨害市场成长。

C: 企业都明白占领商业的标准对于获得未来利益的重要性,那么在构建行业统一标准时有哪些关键准则?阻碍各企业形成统一标准的真正分歧在哪里?

K: 公司投入精力物力开发一项技术或产品,当然是想充分助益自己的发展。这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无线连接、电插座行业都是这样。还涉及公司策略和投资问题,甚至是文化差异。但最终,在统一标准基础上的互通性和可移植性才是促进行业健康向上发展的要素,才能使产业和更多的人成为受益者。在统一标准制定过程中,首先最基本的应该是开放性标准,允许每个普通个体和企业都可以参与到标准制定的过程,但目前达到这个要求的标准制定机构还很少。其次,要有一个严格的制定过程,从标准的概念立项到制定完成遵循统一流程。还有就是要保证利益的平衡,不能使一项标准倾向某一个组织或公司的利益。而企业规模不论大小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只有一票投票权,而不是越大的公司拥有越多的投票权。在探讨和沟通中让标准制定方、使用方、一般利益团体、学术界或政府机关达成共识。当然有时候有争议和竞争是好事,比如最早在网络通信方面我们有一个成功的标准“令牌网”,大家认为做得很好、效果也不错。但有人想去尝试做一个新的标准,我们也鼓励,这就有了现在常用的以太网标准。

C: 中小企业该如何参与到标准制定进程中来?

K: 希望企业可以重视标准,尤其是全球性标准的作用。对于很多中小企业,可能并没有能力参与到全球性的标准制定。但标准制定有很多层面,可以从参与行业性的、区域性的、国家性的标准制定开始,随着企业慢慢扩大再参与到国际标准制定中来。(采访:唐晚霞)

财务如何参与广电企业经营 篇4

一、财务管理新理念

1.财务要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推动者。财务部门不直接创造价值, 但却能通过财务活动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在增强企业财务管控能力的同时, 财务工作不能局限于过去和现在, 应更多着眼于未来;不仅要关注硬资产价值, 更要关注软资产价值;不仅要关注财务指标, 还要关注非财务指标;不仅要关注企业利益, 更要关注利益相关者共赢, 提高中长期财务规划和预测能力。

2.财务要成为业务最佳的合作伙伴。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 而目标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层面。财务需要精通业务, 把财务管理与整个业务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财务工作重点应该从简单的“记账先生”向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使财务体系融入企业经营整个流程。财务部门在对业务实施管控的同时, 更要注重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仅仅是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 而要从价值角度对前台业务事前预测, 计算业务活动的绩效, 并把这些重要的信息反馈到具体业务人员, 从而为其行动提供参考, 扮演好分析师、咨询师的角色。

江苏广电集团的中长期目标是“高标准建设全国一流强台”。集团财务部配合这一战略目标, 着力从五大价值链入手, 全方位支持集团经营。一是价值链管理。由核算性财务向管理型财务全面转变, 注重经营质量管控, 追求投资回报, 提升资本支出的有效性, 提供有价值的战略投资支持。无论是月度财务分析还是各种管理报告, 都能善于运用关键性财务指标, 加强同期、同行业的比较分析, 提升对业务问题的校准能力, 为经营决策、资源配置、业绩评价提供准确、快捷、有效的财务信息。二是资金链管理。随着集团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多, 资金筹划和运作管理日益重要, 财务部门不断深入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 充分挖掘集团品牌价值和信用资质, 创新金融产品, 在保障集团经营发展和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 力争资金效益最大化。三是产业链管理。不断优化财务职能, 力求将财务理念、方法和工具融入集团运营的各个层面。四是创新链管理。通过预算安排和制度设计, 对集团重点发展业务进行资源倾斜;协助制定创新研发基金的使用机制, 激发全员创新意识;对高风险市场化业务设置更为灵活的预算机制、考核机制, 鼓励探索, 容忍失败。五是控制链管理。财务作为管控的重要抓手, 需要针对不同业务板块, 不断探索不同的财务管控机制, 确保集团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财务部门一方面根据业务特性设置相应的风险容忍度, 建立风险管控体系, 另一方面敏锐捕捉潜在的风险, 并提出可靠的建议。

二、财务需要着力提升的能力

1.价值创新能力财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 各项财务工作都要着眼于企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通过深化财务管理转型, 把财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来, 着重关注业务方面更有附加值的活动;努力培育“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战略成本管理文化, 提高全价值链盈利能力;深入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 充分挖掘企业品牌价值和信用资质, 创新金融产品, 力争资金效益最大化。

2.决策支撑能力财务人员要转换思维, 形成“跳出财务做财务”的工作思路;要深入业务一线, 将财务分析工作渗透到最小的业务单元, 打通自上而下的管控渠道;善于运用关键性财务指标, 加强同期、同行业的比较分析, 提升对业务问题的校准能力, 为经营决策、资源配置、业绩评价提供准确、快捷、有效的财务信息。分阶段、分层次展开经营管理人员的财务培训, 提升他们对财务知识、财务流程、财务控制的理解和支持。

3.风险管控能力财务人员必须履行好企业“守门员”的职责, 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也要坚持原则, 强调规范做事, 按制度办事, 对违反规范、损害企业利益的事要及时予以纠正;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通过风险预警、风险应对、管理报告, 以及审计、税务、资金管理等手段来管理流程;根据业务特性设置相应的风险容忍度, 有效地平衡风险与回报, 敏锐捕捉潜在的风险, 并提出可靠的建议。

三、财务转型的重要基础

1.注重会计核算的标准化工作从会计核算到价值创造, 不等于不要会计核算, 而是兼顾, 毕竟财务的基础还是会计信息的核算。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做好更好的转型。这个基础依赖于会计核算体系的标准化。

2.注重构建财务信息化平台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使财务人员从繁重、低价值的财务活动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增加经济价值的活动上;能够确保财务信息及时准确。通过建立与业务体系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财务信息平台, 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财务管理创新和落地的目标。

3.注重财务部门功能建设完善财务部的功能, 以适应财务转型的需要, 拓展财务功能, 完善财务治理结构。尤其是集团化企业, 面临各种不同治理结构的成员企业, 要善于运用不同的管控模式, 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企业参与暖冬行动倡议书 篇5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却留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本应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家庭的温馨,然而由于与父母相隔甚远,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教育和管理。而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要件;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弥补情感缺失、家庭教育缺位问题,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广播影视管理局、大理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争当爱心妈妈”的倡议: 倡议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争当爱心妈妈”,为留守儿童奉献一片爱心,让同—片蓝天下的孩子共享人间温情。

朋友们,面对留守儿童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也许你的一个微笑,会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也许你一句爱抚的话,会点燃他心中希望的火花;也许你的一封书信,会使他改变对世界的看法;也许你的一餐便饭,便能使他重温家的甜蜜;也许你的一点爱心,便能改变他的一生!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做的只是挤出一点时间,每月与留守儿童联系1次以上,指导孩子给父母写信或通话1次以上,每年陪孩子过1次节日;与孩子互认互知,及时掌握并帮助孩子解决学习、思想、身体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引导关爱他们健康全面成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为了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请伸出您温暖的双手吧!让我们携手互助,以女性特有的柔情、亲情和真情去冰释和温暖一颗颗孤独稚嫩的童心!为留守儿童共创一片蓝天!

倡议人:xxx

民营企业怎样参与文化产业 篇6

文化创意富有特色

上海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影视业、出版业、时尚设计、广告业务,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多年来,5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电视节;7月中国数码互动娱乐展、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8月上海书城展;9月上海旅游节;10月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艺术博览会……形成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文化节庆,此伏彼起,影响深远。

文化——上海东方大都市最让人着迷的部分,色彩缤纷,声部众多,让人分明感受到一段和谐主调,一种独有的城市精神与文化气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在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中,民营企业步步催生新“海派文化”。

田子坊石库门创意街区:从文化产业看“钱”景。模式之变——允许民间力量介入。在这里,2万平方米的老弄堂街道工厂区,追求的效果是“外观古旧、内观新颖”,老厂房改成了画廊、饰品店、酒吧,创建了上海第一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2个中外创意企业进驻。

田子坊创意产业的发展,让石库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老的石库门年久失修、人口膨胀,没有卫生设施,如何破解改造老城区和保护石库门的难题?上海人从老厂房、老仓库的变迁中受到了启发,充分利用石库门的“旧”发展创意产业的“新”。

28户人家先行一步,将原来的居民住宅“借”给创意产业。红砖墙、黑木门、石门框、天井、厢房,建筑外观一点没变,内部装修焕然一新,国内外创意人士纷至沓来,到此开设艺术坊与工作室,成了上海独具特色的城市建筑区,吸引了外国友人和无数观光者,旅行团将田子坊作为一个常设风景点,一种极具休闲、观光的资源;一种城市经营的典范,通过创意得到升华。

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休闲商业共生共存,完整地保留老上海的城市肌理与生活肌理,在生活的肌理上嫁接现代生活符号,在怀旧的休闲情境中激发无限商机,让人梦幻般进入意大利的城市小街,这就是创意产业的魅力——把历史休闲化,把旧城新生化,上海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给城市带来了最大启发。

凭着清醒的文化自觉与坚定信念,上海民营文化产业坚持改革,做实基础,锐意创新,面向大众,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习惯于低调内敛的理性城市,正在迎接文化产业新发展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经过几年的改革,上海组建了很多大的集团,像媒体集团、出版集团、影视集团、表演艺术集团。在信息化技术上,涌现出一大批文化产业,游戏动漫、网上文学等新型的电子服务业,适应了非常年轻的消费者,加上传统的出版业转型,成为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前景相当可观。

文化产业发展为啥

文化产业的发展,让人思考:终极目的为了什么?为了丰富生活,为了发展经济,为了社会灵魂?如何让一个社会有更多的好人?如何让富人们拿出更多的钱帮助穷人?如何让更多人愿意见义勇为?答案是要加上“文化”的变量。

一个国家,要有更大的文明进步,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必须有稳固的上层建筑,更必须有令人信服的文化力量。只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提高民族素质与塑造高尚人格。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中华文化复兴了,整个中华民族才真正复兴了。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撑,没有文化繁荣,精神文明,道德境界,一个民族难以真正让世界民族尊重。

中国当下的文化实力与国际地位并不符合,与拥有的文化底蕴并不相称。100多年来“西强中弱”的状况,在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方面被扭转的程度,远远超出文化。正因为文化层面不能及时跟上,近年来出现种种道德底线问题。仅靠经济发展,无法解决人们的不满和抱怨,“端起碗吃肉、放下筷骂娘”的现象不断出现,见死不救、道德沦丧的个案连续不断。

必须清楚地认识,中国重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美德,如慈孝廉、礼义信、扶贫济困等,从小就须熟识《道德经》、《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中的道德精髓,需要引进和发展包括爱国、科学、创新、民主精神等现代文化。

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文化具有包容性。一个民族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发展,才能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进步中,获得活水源头;具有包容性,才能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扬弃中发展民族文化特色。

文化崛起是国家的事,更是社会的事,民营企业理应是主力。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对市场嗅觉与民间的精神动态更有感知力,民营企业家对文化产业有无限的热情。在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看来,做文化产业是一件很有面子、很有品位、很有尊严的事情。

社会应当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参与文化产业建设,过去被舆论调侃为“乡镇企业家”、“暴发户”的企业主,更加应当值得鼓励。政府不妨多给一点民营企业家建设文化产业的机会,让民企为中国文化崛起作出与经济崛起同样大的贡献。

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这是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机遇,也是民营企业家面临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大、低成本、无污染和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被经济学家们誉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长三角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风起云涌,两大都市——北京、上海,高举创意之都的大旗,站在创意产业的浪尖,众多一、二线窗口城市紧跟冲浪。高调行走在风口浪尖的创意产业园区,星罗棋布、政府推动、文化沉淀、演义而成。

尽管创意园区源于不同的缘由和方式,在创意产业的发展路程上,都起到了不小的积极推动作用。各种创意产业园区,就像一个个慈爱的母亲,在精心扶育孩子的成长,一些长大了的孩子,赋予了园区更强的生命力,使得健壮的创意产业园,更加显得容光焕发,为栖息的城市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民营文化的开发建设者、关心推动者,得到了可观的回报受益。

在共饮一江水的长三角地区,13座城市的创意产业,一致发起了共建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倡议,上海作为联盟发起方之一,发展目标是13+N。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金华、合肥、马鞍山等地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学者及中介机构、自然人,“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各尽所长”的分工合作新局面,在全国是破天荒的第一遭,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创意。

紧紧围绕构建具有长三角特征的文化圈、文化带、文化链、“文化航母”的目标,积极探索加强长三角地区文化联动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温家宝总理在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更好更大发展,视野要宽,思路要新,起点要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从而推进长三角地区整体的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酒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研究 篇7

酒店参与动机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公益动机

部分酒店参与校企合作是出于社会公益目的。这种情况在国外十分普遍。托马斯·贝利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国外半数以上的企业将慈善原因作为其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机。在国内,这种情况还不普遍,目前主要出现在民营酒店,并且往往与酒店的经济实力、酒店最高管理者的素质、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

2. 公共关系动机

“公共关系”在这里主要指酒店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总和。首先,通过与学校的合作,酒店有利于在学生和学生的亲朋好友心目中树立非常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开发和培养潜在的消费者。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共关系对这些学生及其亲朋好友的酒店消费能够起到很大的导向作用。其次,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有利于在酒店行业内取得较高的声誉,比较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第三,由于酒店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有利于其获得银行方面的各种资金支持。

3. 降低成本的动机

许多酒店把与学校合作看作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机会。这也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酒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最主要的动机。首先,学生的实习工资比酒店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待遇低。其次,通过与学校的合作,酒店可以节约一笔招聘费用,节省招聘时间。第三,实习学生的管理比社会人员的管理要方便且容易得多,学校指派专门的指导老师来协助,能节省一笔管理费用和管理时间。

4. 稳定酒店员工队伍的动机

酒店员工队伍的流失率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较是比较高的。造成流失率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是员工认为酒店无法给予员工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缺乏职业成就感。通过与学校的合作,能推荐优秀的酒店员工为学校的技能教学服务。一方面为酒店的优秀员工开辟了一个新的职业平台;另一方面,让酒店优秀的员工在经济上也可获得更多的报酬;最后,这种推荐酒店内部员工在学校任教的做法,让酒店的其他员工也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新希望,有利于酒店员工队伍的稳定,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5. 储备人才,改良员工学历结构的动机

目前,酒店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并不合理,特别是高中或中专学历员工的比率过高,往往超过50%,已经严重制约了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酒店一线员工的学历偏低,致使整体素质影响了服务质量,引起消费者对酒店服务的不满。通过与高职旅游院校的合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大专生的整体素质较高,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必将大大提高酒店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二、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障碍剖析

1. 社会层面

(1)保险类法律规范的制约。目前,有关实习学生保险方面的规范还不完善。由于到酒店实习的学生,其身份还是在校学生,因此酒店方面没有办法为其办理劳工保险。但是,由于学生往往是比较容易发生劳工安全的一个群体,在没有保险可以购买的情况下,一旦实习学生出现劳动安全事故,如何既保障学生权利,又维护酒店利益就成为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对参与校企合作的酒店缺乏配套的引导机制。西方发达国家,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规章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包括直接的经济补偿政策(如相关税收免除等)以及间接的支持性政策(如减少企业管理实习学生的责任等)。而目前我国对参与校企合作酒店的引导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在确定酒店参与了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减免一些税收或获得国家的某些经济补偿,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或机制,因此不可避免地制约着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 酒店层面

(1)酒店高层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酒店是否参与校企合作、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程度有多深等问题,与酒店高层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酒店高层对校企合作的相关内容、合作方式以及管理体制等不了解或有偏见,就会导致企业缺乏参与的兴趣。由于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进程受到极大的阻力,最后甚至无法开展校企合作。

(2)酒店内部员工的压力。酒店的正式员工往往对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有怨恨心理,认为这些学生的低工资以及所接受的培训机会会使他们受到威胁,成为他们晋升的“拦路虎”。鉴于这种认识,实习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可能会受到来自正式员工的刁难,这种实习学生与正式员工之间的紧张气氛如果得不到缓解,轻则导致员工之间相互拆台,服务质量下降;严重的则会酿出员工之间的斗殴事件,直接影响员工队伍和经营秩序的稳定。

(3)酒店人力资源短缺的压力。校企合作可能需要酒店企业派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参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派遣骨干员工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参与学校相关实训室的建设,还可能需要派遣骨干员工对学校的老师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上述情况,在酒店本身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就不可避免成为酒店的一项很大的负担。

3. 学校层面

(1)学校的学生培养现状。酒店在参与校企合作之前,往往会对所要参与合作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相关的考察和调研。如果发现学校培养的学生存在缺乏责任心,组织纪律较差,与人沟通较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那么就会使酒店重新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参与校企合作。

(2)学校的准备工作以及合作诚意。学校针对校企合作项目,是否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和责任机构;是否有专人在负责这个项目;对要开展的具体活动有没有详尽的计划书;对企业和学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没有比较系统的实习生管理制度;学校有没有专人负责实习学生的安全和工作指导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酒店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构建探讨

1. 资格认定机制

所谓资格认定机制,就是给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个资格确认,由政府授予校企合作标志牌,并通过媒体进行相应的宣传,从而提高酒店企业的知名度。首先,由学校向教育部门推荐校企合作单位;而后由教育部门通过明查和暗访的方式调研校企合作的情况;最后,教育部门根据调研获得的校企合作的情况,作出是否授予校企合作标志牌的认定。校企合作标志牌具备类似星级酒店标志牌的作用,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消费的作用。

2. 税收减免机制

目前,国内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缺乏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得不到经济上的收益。通过建立税收减免机制,对获得教育部门授牌的校企合作单位给予必要的税收减免。比如,以每学年安排的实习学生数为标准:对一学年安排实习学生总数达15以上30人以下的(含30人),同时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给予在原有的纳税比率上下降1个百分点的优惠;对于一学年安排实习学生30以上50人以下的(含50人),同时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给予在原有的纳税比率上下降2个百分点的优惠;对于一学年安排实习学生50人以上的,同时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的,给予在原有的纳税比率上下降3个百分点的优惠。

3. 舆论宣传机制

酒店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教师提供实习基地,为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实训室建设提供帮助等等,是对学校、对社会的一种贡献。目前,在酒店参与校企合作方面,缺乏的恰恰是对这种贡献的认可。舆论宣传机制就是要宣传、表彰那些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积极为高职酒店专业做出贡献的酒店,由政府用专门的舆论宣传经费给予系列宣传报道,让全社会都关注和关心这些对高职酒店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们。

4. 实习学生安全责任减免机制

考虑到学生的身份,同时也考虑到酒店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构建实习学生安全责任减免机制来消除酒店方的担心和顾虑。比如建立一个由政府、学校、酒店三方组成的实习学生安全责任工作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实习学生的安全责任问题,资金由政府和学校通过一定比例来筹集,以政府的专项资金为主,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根据具体情况,对酒店方进行责任减免,涉及到的资金赔偿则由专项资金来解决。

5. 人力资源动态共享机制

人力资源动态共享机制是指在酒店员工人手不够的情况下,酒店方有权要求酒店专业的老师与学生动态地进入酒店进行一定期限的定岗实习或工作,酒店方将根据岗位的不同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校方要在最大程度上给予支持。该机制主要是考虑到旅游旺季或婚庆旺季,酒店往往会出现短期人手不够的情况。由于是短期的人手紧张,若酒店招聘正式员工的话,就会大大提高酒店运营的成本。而通过人力资源动态共享机制,酒店方就可以很便捷的获得校方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度过旺季人手不够、服务质量下降的尴尬期。

酒店参与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酒店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高,部分酒店还持观望态度。鉴于这种情况,构建酒店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小,所以,“酒店参与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在制定推动校企合作发展政策时,适当为酒店企业提供各种具体的政策优惠,同时保护酒店专业和学校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使合作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摘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酒店企业的参与。文章从酒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出发,对其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障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构建校企合作相关激励机制的思考。

关键词:酒店,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利庠,杨希.基于和谐社会下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

[2]张恩祥,李春旺,黄标.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2007,(21).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2).

[4]张凤娟,陈龙根.美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与障碍探析[J].高教论坛,2005,(1).

谈财务部门参与企业合同管理 篇8

关键词:合同管理,财务监管,投标评审,合同评审

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 各种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合同。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企业采购货物需要与供应商订立采购合同, 销售商品需要与客户订立销售合同, 录用员工需要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 向金融机构贷款需要订立借款合同, 合同存在于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加强企业合同管理, 不仅能规避相关风险, 更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什么是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行为进行审查、监督、控制的管理过程。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行为是合同管理的内容, 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 合同管理贯穿合同从订立到终止的全过程。

二、财务部门参与企业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1、能够确保企业的经济合同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要求。

财务部门的参与, 可以对企业拟签订的经济合同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进行监督, 降低企业的合同管理风险。

2、为企业经济合同签订提供准确的经济信息。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经济风险来自于经济合同, 因此加强经济合同的管理对于企业提高风险的控制和防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企业的财务部门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应该具备相应的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

3、能够确保企业经济合同的顺利履行与结算。

合同订立后, 需规避的主要风险是:本企业或合同对方当事人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违反合同条款, 未按合同规定期限、金额或方式付款;疏于管理, 未能及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合同执行过程中管理不善造成合同亏损等。财务部门的参与, 可以督促和配合有关业务部门做好管控措施, 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 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 以及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财务部门参与企业合同管理主要环节及所发挥的监管职能

下面以企业对销售合同的管理为例, 来说明财务参与企业合同管理的主要环节以及所发挥的作用。

1、配合销售部门建立客户信用评级机制。

企业的销售业务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本人所在企业为国电南自下属的一家从事安防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从事安防系统集成、安防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业务。其中, 安防系统集成业务占全年收入的50%以上。以安防系统集成业务为例, 当客户在进行视频安防系统项目招标时, 在招标文件中会对投标方的规模、资质、实施能力等方面有诸多的限制与要求。而符合投标条件的企业, 除了要对项目利润进行测算外, 还要对项目实施风险进行分析,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风险就是:合同款项是否能及时、足额的收回。而对该项风险的评价, 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 对于已发生过业务的客户, 该依据就来自于客户信用档案。

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相配合, 对发生过业务的客户, 就其资产状况、财力状况、以往合同执行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评定其信用等级, 并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采用不同的销售政策。对于信用评级高的企业, 在企业自身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可采取赊销政策, 以获得更多的订单。而对于信用评级较差的企业, 则必须要求现款现货或增大预付款的比例, 以求尽量降低回款风险。

2、参加投标前的项目评审。

安防系统集成业务的项目一般较大, 其中不仅涉及产品供货, 还有大量的布线、安装等工程施工量, 另外还有对所有安防监控点的图像调试、集成等重要环节。所以, 对于大型项目的投标前评审必须要汇集公司营销、设计、软件开发、工程施工、财务、采购、法务人员的力量, 就从各自角度进行投标前的评审。

其中财务部门在其中承担的主要工作是:

(1) 测算企业是否具备实施该项目的资金实力。大型安防系统集成项目, 由于总投资额大, 实施周期较长, 在预付款比例不高的情况下, 企业垫资实施的负担较重。除了要考虑内外部资金的供应以及融资成本, 还需考虑与已实施的项目是否发生资金需求方面的冲突。

(2) 配合对项目利润进行测算。由于安防系统集成业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系统集成项目的实施复杂程度高, 工程量大, 使用得利润的控制十分重要。如果测算不准确, 以不合适的价格去投标, 有可能因价格过高无法中标, 或者中了标但出现亏损的后果。财务人员在配合进行利润测算时, 不仅要考虑合同的主要设备成本、辅材成本、施工成本、开发成本, 还要考虑在不同的付款方式下, 因资金的占用而带来的财务费用。如果是自身拥有软件产品的企业, 还需要审核报价表中软件是否单独报价, 以及考虑所能带来的政府补助收益。

3、参加合同签订时的评审工作。

企业中标后, 紧接着面临的问题是与客户签订正式合同。一般中大型企业, 对于销售合同均会有固定的模板。合同模板制定时, 企业销售、技术、财务、法务等相关部门已对主要合同条款进行了反复考虑与推敲。但是, 相当一部分客户, 也会要求以其提供的合同文本进行合同的签订。无论以哪种方式, 合同签订过程的审核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个环节中, 依然需要上述投标各环节的参与部门进行把关, 并在必要时参与商务谈判。财务部门在此环节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1) 审核合同中所涉及的产品价款、金额等是否正确, 对于需分项列示的产品 (如软件产品) 是否正确列示。

(2) 审核合同的付款方式是否与标书文件一致, 必要时参与商务谈判, 以获取更有利于企业的付款方式。

(3) 审核合同中所列示条款是否符合财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如:结算方式是否合法。

4、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监控。

安防系统集成项目, 实施周期长, 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控制不好, 则会出现施工期延长, 利润空间下降的情况。而在合同实施中, 会出现根据现场情况以及客户的需求进行合同修改的现象, 对此进行及时测算与评审十分重要。在这个环节中, 财务部门承担主要职责是根据合同的内容进行监督与考核。

(1) 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对合同成本进行及时统计与核算, 对合同利润进行测算。财务部门将合同的材料成本、施工成本、开发成本不断与合同报价以及投标时的预算进行比对。如发现利润降低或出现亏损的迹象, 应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 寻求对策。本企业2011年, 启用了ORACLE的ERP系统, 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 使得对合同执行成本监控更为及时, 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控制超出设计的物料支出。

(2) 对照合同的付款条款, 督促营销人员及时回款, 并对回款进行考核。根据合同条款, 对于符合合同规定收款条件的项目, 如未收到对方单位货款, 财务部门应督促销售人员及时与客户联系, 催要货款。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如果如果资金不能正常流转, 不仅仅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 同时也影响的正常运转, 严重时会使企业的经营业务停顿或陷入瘫痪状态。

5、对合同管理的后评价。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履行的评价制度, 定期对合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包括合同兑现率以及重大合同执行情况的总结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总结与分析, 找出合同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解读, 财务与会计, 2011, (5)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解读, 财务与会计, 2011, (5)

[2]陶志明:合同管理在会计事前监督中的运用, 财会通讯, 2008, (6) [2]陶志明:合同管理在会计事前监督中的运用, 财会通讯, 2008, (6)

[3]洪芳华: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生活文摘, 2011, (9) [3]洪芳华: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生活文摘, 2011, (9)

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篇9

一、员工参与管理的涵义

参与管理是一个概念性名词, 系指部属可与上司之间一起商讨组织内事务、共同参与决策的一种管理方式。Likert (1967) 认为参与管理本身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制度, 而应是一个整体的参与性管理系统。一个组织若想采取参与管理, 须从领导方式、流通过程、决策制定、权力分配等各个方面着手, 让员工获得着实的参与机会, 促使员工与组织决策过程有某种程度的联结并引发相关的激励及认知作用, 进而可能产生各种参与效果。

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全球化经济的整体进步, 使得我国企业在总结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迈入员工参与管理的规范化轨道。总结其基本途径有两种: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一) 企业员工直接参与管理指全体职工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及其运作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直接参与管理可以使员工能够充分获得企业的各种信息, 从而使企业的决策及其运作结果指向整个职工集体的共同利益与目标。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 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 这种方式可能会降低决策效率, 增加决策成本等, 因此这种形式一般更适用于员工规模较小的企业。

(二) 企业员工间接参与管理则是由全体职工以一定的方式委派他们的代表参加企业管理, 主要是参与做出重大经营决策。虽说在这种参与形式中未能使全体员工对企业的每一个重要决策做出自己的判断与选择, 然而员工代表的议员也反映了集体的共同利益目标。

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看, 员工的间接参与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然而就整体而言, 我国的员工参与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 在国有企业中具有职工参与管理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劳动主权特征, 企业非常重视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职工参与管理的内容主要是社会事务方面, 在经济事务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参与, 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两参一改三结合”等。不过, 这一时期企业员工参与是建立在劳动者整体利益基础之上, 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职工并未从财产关系上感到自己是企业的所有者, 因此, 这种参与带来的企业效率是短暂的。

改革开放以后, 经济体制的改革, 使工会组织的效用有了很大的发挥, 职工通过选举一定数量的职工董事、监事参加董事会的决策和监事会监督工作, 从源头上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及时的沟通公司的决策、监督机构与企业职工间的有关信息, 对公司的科学决策以及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都是有益的。然而整个社会的转型和企业制度的根本转变, 使人们原来清晰的逻辑认识和观念, 不仅产生了混乱, 滞后于形势的需要, 而且对企业员工参与管理产生了不少模糊和错误认识。个别企业负责人对职工地位认识不到位, 忽视甚至无视员工参与管理权利, 对职工参与管理以及工会组织的性质、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存有偏见。就员工自身而言, 面对管理者的“唯我独尊”, 部分员工形成了消极心态, 使得员工参与管理的土壤愈显贫瘠。

其次, 由于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使得领导者在授权过程中, 出于众多因素的考虑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致使他们更愿意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只赋予员工一定的知情权。以上过程最终必然导致员工丧失真正的参与权。

另外, 制度建设落后使得我国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趋势不断弱化。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执行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对违反参与管理制度的行为缺乏必要的、有力度的约束等, 成为我国职工参与管理制度推行的极大障碍。

三、我国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运作制度构想

(一)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就我国现实状况来看, 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主要途径。不论是在国有股份制企业还是私有股份制企业中, 职工代表大会成为其他参与方式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进程, 很好的保障了企业员工长久、有效地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

(二) 厂务公开制度

厂务公开主要是对企业的相关生产、销售和经营信息的公开, 从而可以使员工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状况, 为企业的经营出谋划策。厂务公开制度从根本上减少了管理层与职工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提高了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

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可以使职工代表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中来, 就目前状况来看, 这一制度在国有股份制企业中得到了有力的推广和实施, 而私营股份制企业中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所以, 在我国仍要继续推广。

(四) 合理化建议制度

在企业中推行合理化建议运动非常重要, 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新问题, 必须群策群力, 集思广益, 而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 就是激发员工的全员参与, 并使这些措施更有效。比如一些公司总经理亲自召开工作会议, 研究具体解决方案, 并确定了一些由职工参与管理的制度, 使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真正得到了实效。

(五) 集体合同制度

新的《劳动法》的颁布使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集体合同制度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职工的就业、福利、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权益, 使企业与职工双方都达到满意的程度, 将成为我国员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渠道。

四、实施员工参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参与式管理有利于增强员工参与意识, 提高员工积极主动适应和接受变革的能力, 提高决策的质量。但是, 参与式管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如员工因其建议不被采纳而失去信心、管理者厌烦员工不切合实际的建议等。因此, 为了确保管理者和员工都能从参与管理中受益,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的引导。如果员工经常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能被采纳, 这样可能会影响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向员工提出其需要建议的方向, 并给员工一定的时间去思考, 这样, 就不会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手段和信息, 而无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管理者所需要的思路和想法也会应运而生。

2.充分考虑员工的建议。参与式管理要求尊重员工的建议和意见, 最终决策是以员工的建议为基础的。如果不能采纳员工的建议, 应当说明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否则, 员工会认为是走过场、搞形式, 其结果是员工大失所望, 以致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3.让员工自己选择。管理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允许员工进行决策选择, 这是促成正确决策的最佳方式。

总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企业员工的素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中的员工不再单单为了生存而工作, 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渴望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参与管理模式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把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及外在表现能力等各种综合因素结合起来, 科学地安排员工最适合的工作, 并且在工作中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 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 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

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篇10

根据2007—2008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 中小企业是我国电子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其总体采用率不足10%, 很多行业的电子市场刚刚起步, 参与率更低。所以, 研究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对电子市场发展以及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影响电子市场应用因素

已有的研究认为影响企业使用电子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电子市场自身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外在环境因素[1]。本文不关注不同电子市场内部差异的影响, 研究重点为企业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通过已有文献综合, 我们从企业资源状况以及高层支持两个角度考察组织内部影响因素, 从政府促进以及规范同化两个方面考察企业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1资源状况

在诸多EDI研究中提到了对信息技术创新的采纳具有重要作用的变量因素是可用财力资源, 通常以可用的剩余的财力资源表示[2] (Slack) ,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IT能力因素[3]。

财力资源丰富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实现投资的可能性, 因此财力资源和企业的采纳意图具有正相关关系。IT能力越强的企业, 其团队对B2B电子市场利益了解的更为清晰, 同时现有丰富的基础设施为新应用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认为企业资源状况与电子市场的采纳意愿存在这样的关系:

H1:具有更高财力资源的企业电子市场的采纳意图更高。

H2:具有更高IT能力的企业电子市场采纳意图更高。

1.2高层支持

由于企业的决策权在高层, 高层的意图自然会反映到企业整体的意图, 在众多文献中均验证了高层支持与信息系统成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型企业高层的决定作用尤其巨大, 他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创新意识及对IT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企业对电子市场的采纳意图。所以我们认为存在这样的关系:

H3:具有更多高层支持的企业电子市场采纳意图更高。

1.3政府促进

Burn (1995) [4]研究发现, 亚洲许多企业EDI的成功与政府支持和企业文化相关, 例如在新加坡, 政府提供大部分项目培训和其他相关的经费支持;政府的强大作用现象在中国更加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 政府的地位居于社会较高层, 因此政府的政策方向通常对社会成员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做出假设:

H4:政府促进力度越高则企业电子市场采纳意图更高。

1.4规范同化

对于B2B电子市场规范化压力指来自采纳者对社会上电子市场采纳趋势的判断。这些规范化的压力, 来自采纳者所参与的运作环境, 包括竞争者群体、供应商群体、客户群体、信息媒介等方面。Porter & Millar (1985) [5]研究了行业竞争与信息系统采用的战略关系, 指出企业会面临行业领先企业、供应者及消费者的压力而进行信息系统的创新;也有其他学者指出,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可能会采用B2B电子市场, 以获得竞争优势。因此, 当企业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越大, 竞争者及合作者采用B2B电子市场越多, 就越有可能采用电子市场。所以, 我们提出假设:

H5:规范化压力越大的企业电子市场采纳意图更高。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研问卷的方法, 各变量测量条目来源如下:财力资源和IT能力现状的测量条目主要采用Wang (2001) [6]的测定量表, 其Cronbach alpha系数分别为0.89和0.88。政府促进与规范同化及高层支持主要采用Soliman (2000) [7]的量表, 其Cronbach alpha系数分别为0.82与0.87。以上量表已经过验证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数据分析

3.1数据收集

调研对象来源于江苏省中小企业名录中企业的随机抽样, 通过邮寄和Mail方式共发放600份问卷, 回收168份, 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中小企业定义①, 选取了141份调研对象作为中小企业的问卷, 其中116个企业尚未应用B2B电子市场, 本文以这116份样本来进行企业采纳B2B电子市场意图的影响因素分析。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利用SPSS16.0对测量项进行计算, 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为了保证假设检验的有效性, 对调研数据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检验。首先对总体样本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 正式量表的总体KMO值为0.913, 累积方差解释度为73.17%, 通过了Bartlett's球型检验 (p<0.000) , 可以判断变量测量项目之间具有较好的会聚效度。

随后, 以总体样本为例, 对由21个观测变量构成的5个潜变量计算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值, 结果显示5个潜变量的Alpha系数均明显高于0.70这一可接受的最小临界值, 表明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最后, 利用LISERL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各个观测变量在相应的潜变量上的标准化负荷系数均在0.5以上, 并小于1, 且因子载荷的t值从8.13~16.48, 全部通过t检验, 在p<0.00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本研究的各变量具有充分的收敛效度。

3.3研究假设的检验

以企业采纳B2B电子市场意图为因变量, 以财力资源、IT资源、高层资源、政府促进及规范同化为自变量,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

注:相关系数已经标准化;括弧内为VIFs, *p < 0.10, **p < 0.05, *** p<0.001

R-squared分别为0.58, 说明这5个因素对B2B电子市场采纳意愿及应用范围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 贡献程度为58%。

如上表所示, 在所有参数中政府促进、规范同化对企业B2B电子市场采纳意图影响力显著。其中规范同化的显著性水平在0.001。而政府促进的显著性水平在0.05。政府促进与规范同化的路径系数均达到0.2以上, 其中规范同化影响力最大。

其他因素, 如财力资源、IT资源、高层支持对B2B电子市场采纳意图的影响力水平并不显著。因此, 假设H4、H5得到支持, 而H1、H2、H3未得到支持。

4研究结论

以上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同化及政府促进对企业是否愿意采纳电子市场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规范同化因素, 其对电子市场采纳意愿的影响系数最大为0.51。主要原因在于, 在中国处于领导者地位的是第三方电子市场, 其进入方式简单, 具有较强的可模仿性、可传递性, 当企业处于已经形成这种行为模式的社会群体圈子时, 其采纳意愿强烈。因此参与B2B电子市场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所能表现出的规范同化作用尤为强烈, 影响力非常显著。同时政府因素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原因是政府在中国的环境下对企业的实际调控能力较强, 政府的调控作用通常效果明显, 企业相信 (或预期) 其他企业也会在政府的促进下进入电子市场。政府的促进作用除了直接出台鼓励中小企业进入电子市场的法规政策之外, 还可以体现在营造良好的电子市场发展的公共环境上, 为企业提供商务评价、安全监控、交易配套服务、网络信任与监管等企业不能也不愿做的事情上, 由政府主导的电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加入电子市场的意愿。

而财力资源与IT能力状况对企业B2B电子市场采纳意愿显著不相关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中国, 处于领导者地位的是第三方电子市场, 其进入门槛较低, 绝大多数调查企业均具备进入电子市场的基本财力与IT能力资源, 因此企业对这两个要素的敏感性较低。而高层因素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也因为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市场涉及到的人员和部门都较少, 并不需要过多涉及协调工作, 因此高层因素在B2B电子市场采纳及应用领域的作用并不明显。

摘要:电子市场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 但是中小企业整体采用率还不高, 研究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对市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规范同化与政府促进对企业是否选择进入电子市场有直接影响, 而其他因素在中国环境下重要性并未体现。

关键词:电子市场,影响因素,采用

参考文献

[1]王平平.买方使用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J].求索, 2006 (2) :39-41.

[2]Chwelos, P., Dexter, A.S.Research Report:Empirical Test of anEDI Adoption Model[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1, 12 (3) :304-321.

[3]Ramamurthy, K., Premkumar, G.Organizational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EDI Diffus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 Causal Model[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1999, 9 (4) :253-285.

[4]Burn, J.M.The NewCultural Revolution:The Impact of EDI on A-sia[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995, 3 (4) :16-23.

[5]Porter, M.E., Millar, V.E.HowInformation Gives You Compet-itive Advantage[J].Havard Business Review, 1985, 63 (4) :149-160.

[6]Wang, S.C.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ntionto Adopt e-commerce:a Study Based on Innovation AdoptionTheory[D].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1.

引导企业参与公益慈善新途径 篇11

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载体。为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充分利用宣传手段,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但是企业大多利用行政参与手段,扩大影响,如:企业举行开业庆典,品牌展销推介,企业形象仪式,以及各种娱乐文艺活动等,都要邀请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这些活动为企业带来了一定利益,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不少弊端,诸如越搞越奢侈化、攀比化,因而加大了企业成本,浪费了企业资源,甚至造成贿赂各级官员等不良现象,带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党风、政风,使群众很不满意。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狠抓作风建设、廉政勤政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坚决制止和刹住奢侈浪费之风,制定了“中央八项规定”,并且从中共政治局率先做起,给各地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不准参加企业各种庆典活动,也同时要求不要大搞讲排场、比阔气的庆典活动,必须要搞也要坚持节俭原则。这使得企业在这方面大有收敛。

台前县慈善总会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开展慈善宣传攻势,优化企业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新途径。引导企业放弃那些中央严厉制止的,一些不必要的活动,主动改变方式,探索将一些庆典活动变为慈善献爱心公益活动,既奉献了爱心,又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在一些大型慈善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中,慈善总会主要领导人都参加,一方面宣传慈善,一方面宣传企业,一举两得。企业通过慈善公益活动实现了以前费很大力气、消费很大成本才能办好的事,企业对此十分满意。而且把用于开展一些不必要庆典活动所消耗的成本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得到良好的社会影响,这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大提升,企业何乐而不为?

台前县慈善总会还充分发挥县产业集聚区党和政府的作用,广泛深入各个企业宣传慈善,尤其是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越来越成为企业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在县产业集聚区党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企业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大增,奉献慈善公益事业的行为和举措大大改善。上海复兴教育园区老总王旭说:“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该企业一次性捐赠善款30万元,是县捐赠善款单笔金额最多的企业,县慈善会及时宣传表彰了该企业,并聘请王旭老总为县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全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有63个同等规模企业捐款,占全县捐款单位总款的33%,捐款总额近60万元;是我县慈善总会成立以来企业捐款最多的一年。其中:捐款30万元的一家,10万元的五家,5万元的六家。企业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我县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浅析员工参与企业基层管理的影响 篇12

企业内部稳定高效的管理, 使企业处在高速稳定的发展轨道上, 并给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强又力的“内核”保证, 保证企业文化战略实施, 及提供又好又快的快速稳定发展, 保证企业生产任务完成及战略目标达成贡献上, 企业基层就成了实施战略任务的贡献单元, 而构成的实施主体, 就是我们的一线管理人员, 也正是他们打造了一个稳健的生产主体, 并从员工中不断培育出优异的管理人员。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展开背景下, 企业实现班组化管理, 这样降低了经营风险, 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营规模化、发展集成化、管理现代化等要求, 并可以使产值规模效益呈几何式井喷发展。在这种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下, 员工也是乐于参与企业的生产基层管理, 并愿意贡献出一己之力, 与公司成长荣辱与共, 在这种价值体系的培养下, 员工是愿意担当职责的, 这也是空降兵所带来的管理是不能创造出来的。长远着眼于从基层一线中培养管理人员, 这也是公司构筑百年老店最有效的途径。

在当前许多企业管理中, 都采取了企业文化战略和绩效管理战略, 作为实施企业文化战略“人文管理”主体, 一线主管承担着践行者和榜样的角色。可在实际工作时, 我们不得看到, 由于从一线员工中提升的基层管理人员, 由于缺少系统的学习计划及地位角色转换不适应, 心态没有上升为一个企业基层管理者心态, 导致自己停步不前, 造成团队效应, 部属是班组长的镜子, 有怎样的部属就有怎样的班组长。工作进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多倾向于将责任推诿于他人, 却很少检讨自己。而作为一个卓越或合格的一线主管应该归因于内, 遇到问题首先反省自身, 而不是先找别人的责任。另一个还体现在我们的员工绩效考核上, 企业绩效评价, 作为企业文化中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 可事实中, 而作为员工绩效评价的直接上级主管, 班组长对班组中经常运行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客观性评价, 或多或少地印上一些个人主观色彩, 加上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及管理泛人情化, 导致员工绩效评价失真, 非但没有体现绩效激励作用, 更容易激化矛盾, 从这种体制下的员工去培养基层管理人员, 无疑是自掘坟墓。

上一篇:参数化优化下一篇:传承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