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型体育赛事

2024-08-30

参与型体育赛事(共12篇)

参与型体育赛事 篇1

教育部2002年8月12日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方法上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 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新时期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 这给体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理念及学生个性发展;而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不仅仅是在时间上以学生为主体, 而是学生以认识的主体和思维过程的主体来参与课堂教学, 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三个方面, 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本文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上《学校体育学》为研究对象, 对学生分别进行传统体育教学与主体与型体育教学, 比较学习效果。

1 研究对象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专业2009级学生两个班级, 一班45人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二班48人采用主体参与型体育教学模式。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查询和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来搜集各种体育教学方法, 特别是传统体育教学及主体参与型体育教学有关资料。

2.2 教学实验方法法

太原理工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两个班93人为研究对象, 一班45人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二班48人采用主体参与型体育教学模式;由同一教师采用同一《学校体育学》课件进行理论教学, 教学课时、设备条件均一致。学期结束后分别考评学生对本课喜欢程度、期末考试成绩。

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3.1.1 实验成绩t检验

对两个班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t检验,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班总体成绩优于对照班, 差异显著, P<0.01。

3.1.2 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相关问卷93份, 收回93份, 回收率100%。从表2可见, 主体参与型体育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问卷结果表明, 有83%的学生“非常喜欢”远远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不喜欢”该课程者也远远低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由此可见, 在对学生进行《学校体育学》授课时, 采用主体参与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3.2 分析与讨论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衍生“双主”教学理念, 发挥师生双向驱力, 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顺利开展。“双主”即就是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以教师为主导学以学生为主体, 双向主动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 师生都要有主人翁的感觉, 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营造一个主动、轻松交流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有主人姿态, 教师不是为某一门课程授课而教学, 而是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适应和服务社会发展而教学。因此, 教师不是单科时间段教学, 应该有发展的眼光和全局观。理论知识技能方面要能纵横交织, 多元化、多层次、多学科知识相互联系;学期教学要考虑学年教学效果甚至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 教学活动中单做好教师的教是不够的, 学生也应有主人的姿态, 去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学活动。长久以来, 多数学生都是以被迫接受心理去对付学习工作, 这种态度势必影响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的发挥。教学活动中应首先让学生根据个体实际情况作不同的学习目标定位。其次再依据自己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 千万不要搞“一刀切”, 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淡化考试成绩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 要让学生清楚, 考试只是检查和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 分数值既体现学生学习达标情况, 也体现教师教学效果, 不要将这个数据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尺。这样, 学生才能头脑清醒、目标清楚、自觉主动地实践学习活动。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启发引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的辅助学生总结或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去进行有效学习。不仅要为授课而授课, 而是要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怎样学。并要让学生理解学习不难, 难的是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此外, 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去探寻和实践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因为对于主客观因素不尽相同的学生来说, 同种方法在不同个体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用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 也要让学生明白, 不是学习方法无效或是怀疑自身能力, 而是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此外, 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习方法, 不可固步自封, 也不能一成不变, 要机动灵活地随时改善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联系社会实际和生活实践, 将这些方法用诸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方面面。总之, 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秦建.浅析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1 (8) .

[2]王玉彬.高校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2 (1) .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113-125.

[4]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走向[J].体育科学, 19 99, 2 0 ( 2) .

[5]李秀东, 刘宏野, 林军, 等.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 2005, 5 (25) .

[6]贡娟, 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 2000 (3) .

[7] Marcela Sokolová.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with the support of e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I-performance analysi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 (28) :174-178.

[8]李泽群.大学体育教学自主参与模式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报, 2003, 37 (4) .

[9] Mar a A Mart nez, Narcs Sauleda, Güenter L Huber.Meta-phors as blueprints of thinking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1, 10 (17) .

参与型体育赛事 篇2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这一次是在我们十堰市的体育中心开。按理说,我应该很高兴的,但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说来话就长了!

星期二是运动会彩排。早上7:40我就赶到了体育场,首先开始排练方块队。老师让我们走了一遍又一遍,一直不让休息。而且还老嫌我们走的不好(咱们都已经快累死了啊)。走了二个小时后,我们广播操队又开始训练。我们站在椭圆形的草地上,练习队形整理。先入场跑,然后退场跑,然后入场跑,再就是稍息、蹲下、跨立等动作。

过了一会老师开始又整理队形。我们已经站了一上午了,谁经得起这般折腾?太阳努力地发出炙热的阳光,似乎要把我们烤熟。王老师在这时问了我一下我的情况:“刘昱显呀,这么大强度的训练你受得了么?”由于我体质很差,所以王老师怕我一坚持不住就倒在场上。但我像傻子一样的说:“没关系,坚持得了。”其实,我完全可以在这时说我站不住,要求退场。但我咋就这傻涅?

不一会,同学们大呼脚疼。站了这么久,脚不疼才怪!于是,我带头喊起来:“抗议!抗议!!!(老师一知道,我这广播站站长就别想当了…)虽然这是同学们的心声,但没人敢响应。我这“抗议计划”荣幸的变成了肥皂泡。12:47,训练终于结束了。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累死我了!幸好下午放假。

但是,午饭过后,我又精力充沛的玩滑板去了。(天啊)我把自己连着滑板甩来甩去,似乎要甩掉所有的禁忌。

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天,这天是正式的演出。全体师生都到了体育中心,等待着我们的.表演。方块队先上场,完了以后是介绍来宾。这次来了好多教育局的人,难怪人民小学这次大搞形式主义!然后是教育局书记致开幕词。教育局书记一口方言,笑死我了!讲了好久,终于轮到我们广播操队大显身手了!表演完后,我顿感轻松。就为了给这些领导看,我们牺牲了好多课余时间,训练了一个月。这一个月真是地狱啊!而且还让我们这天6:20到达体育中心,结果门锁打不开了!害我们等了一个小时。

要说人民小学也没多差,当差就差在爱稿形式主义。你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一下人民小学的,而且,那个雏鹰广播站站长就是我呦/(^o^)!

这天,我们坐在看台上,被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差一点就中暑了。中午我们吃的午饭是自带的,我早就饿扁了,于是猛吃猛吃,结果,我被撑死了(╯﹏╰)。

这一届体育节很令人不爽。学校把我们转移到体育场、搞训练、弄表演……还不是为了面子?我们只是满足学校虚荣心的工具,根本不是学生!学校应该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来教育我们,而不是通过我们来为学校争面子!再说了,我们为了学校的虚荣心,累了那么久,是应该的吗?我们努力的按照学校的意思来做,换来的却是可耻的虚荣,这也是应该的吗?是我们学校要面子,还是整个中国要面子,还是整个世界要面子?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起了运动会的口号:“阳光

初中女生体育参与意识初探 篇3

一、初中女生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特点

由于体育项目本身种类繁多,又具有技术性、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因此初中女生对各种体育项目产生广泛的兴趣,那么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到底有多广泛?我们以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各个单项发生兴趣的项数的多少,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从而了解女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广泛性。在被调查的493名女生中,参加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单项,每人平均在6项以上,她们对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舞蹈、球类、体操、武术等多项运动项目都具有广泛的兴趣。

中学女生在体育兴趣广泛的基础上,究竟对哪些项目最感兴趣?我们在问卷中每人限回答一个项目(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戏、游泳、艺术体操、滑冰、登山等)。据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初中女生体育兴趣排前四名的项目是球类、游戏、体操、武术。

从不同年龄的女学生在体育兴趣的选择中看(见附表):初中一年级与初中四年级学生在体育兴趣的选择上比较,他们首先对球类运动较感兴趣,但初一女生多喜爱田径运动,而初四女生则多喜爱体操运动,对武术运动的选择人数较少。为什么初一女学生多数喜爱田径运动,而初四女生多数喜爱体操运动呢?初中升学,体育也属于中考项目,在中考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客观因素造成了初一女生不得不喜爱田径中“跑、跳、投”,而初四女生相对初一女生而言,学习目的比较明确,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加上生理上的变化,因而她们喜爱对技巧性的动作更柔和、优美的项目,比如健美操、韵律体操等运动项目。由此可见,初中女生在体育兴趣选择性的这种共同性和差别性,既与项目的特点有关,也与学生年龄学生的认识能力等各种因素有关。

二、初中女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年龄特点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体育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体育兴趣,它包括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谓直接的体育兴趣,是与学生参加了体育活动的直接动机相联的,所谓间接的体育兴趣,是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间接动机相联系的。根据这种对体育兴趣的内容和性质,对被调查的493名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进行了分类统计,表明初一女生的直接兴趣比初中其他三个学年的学生所占的人次比例要大。而初四女生的间接兴趣比初中其他学年学生的比例要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运动目的还不十分明确,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具有偶然性、诱发性等特点。上初四后,由于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学习目的不断明确,从而对参加体育运动产生了间接的兴趣。此外他们在对待具体的运动项目的学习与训练上,逐渐形成了体育兴趣的分化性和选择性,在学习过程中,对那些较为复杂的,具有一定技巧性,需要开动脑筋的项目动作逐渐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初一的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养成学生正确良好的体育兴趣是摆在初一年级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为今后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建议

参与型体育赛事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服务

前言

近年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保健、休闲娱乐、社交、时尚运动、自我实现的需求不断高涨, 使社区体育服务的重要性逐渐突现出来, 而社区体育服务队伍是整个社区体育服务得以实施开展的重要人力资源, 社区体育服务队伍人数与整体素质, 是制约社区体育服务大发展的一个因素, 因此, 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有必要进行探究, 构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这一行为提供一定的保障, 解决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服务面临的指导者严重不足, 水平不高、年龄老化等这一问题, 给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了体育实践的平台, 为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吕梁学院体育系二、三、四年级200 名在校大学生、500 名社区体育锻炼者为调查对象, 以高效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10 年来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获得了一些与该课题相关的信息与资料, 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的理论依据。

2. 2 问卷调查法

对吕梁学院体育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98 份, 回收率99% , 有效率99% ; 居民问卷500 份, 回收率99. 6% , 有效率99. 9% 。

2.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 1 城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 90. 7% 的城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有需求, 9. 3% 的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没有需求, 45 岁以下91. 1%对社区体育服务有需求, 8. 9% 对社区体育服务没有需求, 45岁以上90. 1% 对社区体育服务有需求, 9. 9% 对社区体育服务没有需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城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需求在场地设施需求、健身指导服务需求、信息服务需求, 组织服务需求、管理服务需求存在着差异, 男性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需求第一的是场地设施, 占39. 8% , 女性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需求第一是健身指导, 占45. 6% ; 居民文化水平越高, 表现出越高的社区体育需求; 分析其原因, 男性在体育服务需求方面比较注重场地设施, 而女性不太在意体育场地的选择, 通常在家门口附近进行短时间锻炼, 学历越高, 人们对社区体育服务的认识越高, 科学健身意识越强, 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越高, 社区体育服务需求表现越高, 所有居民对健身指导服务方面非常注重, 这与目前我国严重缺乏专业健身指导员的现象基本吻合。

3. 2 吕梁学院体育系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 51. 5% 的学生参加过社区体育服务, 其中男生参与过社区体育服务的占28. 8% , 女生占22. 7% , 95. 96% 的同学表示愿意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95. 58% 的学生认为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不是浪费时间, 83. 33% 的学生认为学习再紧张, 也会去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动机主要表现于社会实践、兴趣爱好强身健体方面, 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组织表演与健身活动和指导健身锻炼及传播体育与健康知识上, 而在体育信息服务和社区体育管理和体育信息服务上的服务较少, 81% 的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是无偿服务的, 但也有19% 的学生参与有偿或低偿的社区体育服务, 因此, 吕梁学院体育系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女生, 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而参与的, 这与学校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 说明把社区体育服务作为体育系学生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实习实践是可行的。

3. 3 构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3. 3. 1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服务内容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和扶持下, 学生利用和开发社区内体育资源, 应用自身已掌握的体育原理和方法, 在社区组织开展各种健身、休闲、竞赛等活动, 指导居民体育健身, 传播体育与健康知识、为居民提供体育信息, 以满足全体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不断提高和维护社区成员的健康水平, 直接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服务, 管理社区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活动中心等各类社区体育组织, 是具有福利性的社会服务或社会工作。分析吕梁市城市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需求调查现状, 以社区体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内容要素, 主要包括健身锻炼指导服务、组织表演与健身活动服务、传播体育与健康知识服务、体育信息服务、社区体育管理服务五个要素。

3. 3. 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服务形式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各地区不同情况, 社区体育服务实行无偿、有偿、低偿三种不同的服务形式, 使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由福利性服务逐渐走向社会化服务。调查结果显示81%的体育系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形式是无偿服务, 这与社区体育服务公益性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为了使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在社会化道路上有进一步持续的发展, 加大体育专业学生有偿或低偿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比例, 学生适当参与低偿或有偿性社区体育服务不仅能解决社区俱乐部缺乏指导者服务者现象, 也能调动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积极性, 因此, 政府、企业或市场型社区体育组织应该加大投资力度,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资或奖励, 以激励学生积极的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3. 3. 3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服务保障

为了引导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鼓励、保障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给予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引导与激励, 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必要的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渠道, 国家、省、市体育局与所在社区的高校主动联系, 和高校建立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合同与协议, 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机会, 保障学生有机会、有渠道参与更多的社区体育服务; 因此为了使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这一行为更加有保障, 建议政府部门与学校联合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 让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免费参加培训考取相关的证件, 把培训工作下放到学校, 体育系组织学生培训、学习、考试以及发放证书, 并对积极参与培训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与激励, 大力调动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积极性, 更好地服务社区体育。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缺乏时间与精力的保障, 学生有意识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但缺乏相应的时间与精力, 有13.1 的学生认为自身不具备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能力, 学生自身体育技能的掌握及熟练程度不高, 在服务过程中出现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的现状,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意识, 提高学生对社区体育服务的认识, 端正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态度, 以保障体育专业学生在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下, 以饱满的热情与精力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把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作为必修课课程与必要的实习实践环节, 设置课程《社区体育指导》以及其他相关课程, 计划相应的学时数, 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习实践机会和时间, 保证学生都有机会和时间参与或都必须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实习实践, 邀请社区体育服务方面的专家、学者组织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 给予学生专业化培训与指导, 以保障学生能够获取专业的、全面的知识与技能, 不断利用自身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的, 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系统化的社区体育服务。

3. 3. 4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服务评价

如何更好地利用学生自身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向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 最终形成多元化、系统化的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以保障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应该构建社区体育服务评价体系要素, 通过政府评价、学校评价以及社会评价来构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综合评价体系, 对学生最终结果评价成绩作为该学生在校实习实践考核总成绩, 也可以作为评价优秀毕业生的参考指标, 为学生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评价中的政府参与评价10% 、高校参与评价80% 、社会参与评价10% , 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 90 分以上为优秀, 75 - 89 分良好, 60 - 74分为合格, 60 分以下为不合格。

政府参与评价主要以街道办体协、人群体育协会、街道体育俱乐部、街道社区体育服务中心、体育辅导站、体育俱乐部、单项体协、晨晚锻炼点等社区体育组织参与评价, 对体育专业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过程中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以及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能力, 居民体质健康监测能力, 会员档案管理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为10 分制, 服务态度占2% 、服务意识占2% 、服务能力占6% , 政府对学生评价“满意”达到60% 以上, 就达到社会参与评价的10% 。

高校参与评价, 应该从学生对相关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 学生在社区实习实践时数、实践实习教案与总结, 在实践过程中技术技能展现于教学效果的评价, 也可以从学生的社区体育价值观、体育服务行为进行评价; 评价系统也应该包括学生对自我服务能力的评价, 自身能力的客观分析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评, 高校评价设计包括40% 的课程成绩、40% 的实践成绩、10% 的自我客观评价与10% 的同学之间的互评。社会参与评价主要是社区居民锻炼者、健身俱乐部学员、企业用人单位参与评价, 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 激励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积极、有效、可持续的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在满足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进一步缓解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者严重不足的现状, 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全面的发展, 进而提高就业率。

社区居民锻炼者和健身俱乐部学员参与评价应该设计锻炼者评价量表及问卷, 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实习实践结束后, 对学生体育健身指导能力、讲解示范能力评价、组织体育活动与竞赛能力、以及学生在社区体育服务过程中体育健康知识、体育信息的传播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居民锻炼者和俱乐部学员对学生评价“满意”达到60% 以上, 就达到社会参与评价的10% 。在学区体育模式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 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共建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主动适应地区人才需求,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共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实施《社区体育指导》课堂教学、社区体育服务实习实践指导以及培养学生社区体育服务知识与技能, 共同促进学生就业, 相关体育企事业单位建立必要的用人制度, 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参与相应时数的社区体育服务活动, 社区体育服务优秀者优先录取, 并对优秀者进行一定的奖金奖励和精神激励, 鼓励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服务。

4 结论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自身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锻炼,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多方面的支持与付出, 吕梁学院与社区相应成立对接机构, 构建必要的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 为体育系学生提供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渠道, 利用学生自身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自身社区体育服务能力, 正确引导、激励吕梁学院体育系专业学生积极投身于社区体育服务活动中, 为城区居民提供健身指导服务、体育信息服务、组织体育活动、管理社区体育等多元化、系统化的社区体育服务, 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凯珍, 李湘如.社区体育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邱宗忠.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构建要素分析[J], 体育与科学, 2011, 9 (5) :54-56.

[3]姜大勇, 王玉珠.影响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服务需求的人口结构因素分析[J].体育科学, 2009, 12:45-50.

[4]季彦霞.河北省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 (2) :41-43.

[5]刘向东.老龄化背景下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 6 (3) :119-120.

参与型体育赛事 篇5

1、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

4、根据实际,自觉积极地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教学重点:

懂得体育锻炼的益处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参与”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精彩体育画面集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展示课件)

教师临时客串记者,模拟采访学生。

教师提问:

A“你平时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B“你喜欢哪些运动项目?”

C“你最喜欢哪位体育明星?”

D“为什么喜欢呢?”

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并且适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点评,调节课堂气氛。

二、组织学生讨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A笼养兔鸽(兔子跑不多远、鸽子飞不多高就会死亡)

B运动剥夺试验(限制人体运动,人就会告别健康)

C“7大于8”(每天连续学习8小时,不如劳逸结合学习7小时的效率高)

在学生谈感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简要的总结,实验表明: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运动的少,生命力就脆弱。

生命在于运动“lifedependsonsports”。

(1)这句体育格言出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2)、我国先秦时期《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3)、古希腊人: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那么体育锻炼究竟有什么好处?(讨论时间5分钟)

三、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既然体育运动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就应该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师生共同解读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倡导的“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运精神。并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四、了解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

1、互动游戏:

①双手背后交叉互勾。

②反口令动作“指鼻子,摸耳朵”。

2、现场问卷调查。

3、对照答案,计算得分。

4、参考标准,作出评价。

五、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方法。

六、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本次的知识点:

A、生命在于运动

B、体育锻炼的多种价值

C、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D、创设锻炼方法

2、布置作业,宣布下课。

准备三人四足比赛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参与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参与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从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主要是精神压抑、焦躁不安、情绪失常等。具体表现为:失眠多梦、郁郁寡欢、脾气暴躁、妒忌猜疑、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等。如北京名牌大学学生投毒案、硫酸泼熊案、中学生杀母案、马加爵杀人案,以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逃学现象等。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人格发展出现缺陷有直接的关系。努力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是摆在我们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随着国家教育方针的不断调整,新课程方案的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的协调发展,在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何利用体育教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急待研究的课题。

1 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的原理依据

人的大脑与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可以从大脑传递给肌肉,产生相应的肌肉收缩。相反,肢体的外在动作表现,产生肌肉收缩,也可传递到大脑,使大脑皮层特定区域产生兴奋。肌肉收缩积极,从肌肉向大脑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程度就高,表现出人的情绪就会高涨。体育活动之所以能有效地调节人的情绪,就运用遵循了这一原理。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体育运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施以不同的影响,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集的大量不利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化的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产生的冲动通过运动得到转移,从而可以消除障碍,达到心理平衡。

2 体育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促进人体健康。有人曾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为对象,通过学生的教师和父母的评价,研究运动技能好的儿童和运动技能差的儿童的适应能力。他们发现,运动技能好的儿童适应能力较强,活动表现的积极,处理问题冷静、办法多,人际关系协调,容易与人合作,而运动技能差的儿童,则适应能力较差,做事胆怯畏缩,紧张消极,孤僻而不合群,其研究者对初高中以及大学生所做的调查,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运动技能好的学生在集体中有威信,容易获得同伴的承认和尊敬。我们认为体育运动之所以能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坚持体育运动可使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增进勇敢坚强的个性品质,克服懒惰散漫、胆怯懦弱等消极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体育运动以竞赛的形式,竞赛中获得成功可以提高信心,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体育运动中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具有和人的日常生活不同的特点,不必牵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和利益,不必借助更多的语言为媒介进行交流,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少有戒心,彼此容易接近,产生亲近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运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升华和转移,消除轻微的情绪障碍,减轻抑郁等心理症状,特别是诸如健美、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持续性、有节奏的运动项目,效果更好。

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敢、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3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参与

人们对体育健身和健美的功能认识较深,但对其心智功能道德品质的影响却认识不清。实际上,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现代人格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为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只有把心理教育溶于体育教育中,才更符合我国现代教育的要求。

3.1 提高自身心理素养水平

在教学中,体育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之,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勇于表现自我,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与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这些都给学生(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04页)以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心理相容

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与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于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使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且能充分挖掘潜力,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有意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3.3 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应积极引导,多进行鼓励。例如:在铅球测验时,对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或身材矮小、力量差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应明确的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而只是素质和先天条件的差别,要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利用其他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另外,鼓励他们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有意思地调整学生的心理。

3.4 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

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帮互学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组的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感情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教师还可利用不同时间、各种比赛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间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参与型体育赛事 篇7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是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大二、大三级男、女大学生。先设计“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及其阻碍因素”的调查问卷, 经专家效度检验和重测信度检验, 符合一般问卷设计要求。采用随机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50份,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41份, 有效率94%。

2 结果与讨论

2.1 体育专业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 (表1) , 大二男生当中有67%经常参加 (每周4次以上) 学院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 大二女生当中有75%经常参加学院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 在大三男生当中只有29.5%经常参加学院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 大三女生当中有46.3%经常参加学院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 从表1可以明显的发现, 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大三学生远不如大二学生。

阳光体育运动应该是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针对点名后学生实际参加锻炼的情况调查表明 (见表2) , 点名后实际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并不多, 相当多的时候, 学生是“出工不出力”。

对比表1和表2, 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大二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点名的比例明显是大于大三的, 但是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比例大二学生不如大三积极, 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2.2 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调查

2.2.1 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动机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它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 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 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动机的调查表明 (图一) , 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同学当中, 有25%是因为专业的要求, 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 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本专业的基本要求,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提高运动技能。有24%的同学是由于爱好、兴趣而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有19%同学是出于健身动机的, 也有的因为各种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工作上带来繁重的压力, 希望通过锻炼形式能够得到解压。

2.2.2 阻碍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阻碍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 (见表3) 。有25.53%的同学认为, 在高中过度的训练让人会产生厌倦, 这是阻碍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其他阻碍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依次是运动场地不够、没有同伴、缺乏专业老师指导等。

2.3 讨论

调查的结果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体育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训练, 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运动技能, 也形成了一定的运动习惯。但是, 高中阶段形成的锻炼习惯并没有保持到大学阶段, 相反, 由于当初体育参与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学业而进行锻炼, 到了大学阶段, 由于高考的压力消失, 这种因为学业需要而锻炼的动机减弱, 显示了它的负面的效应。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大学生上表现很明显, 很多学生就没有了锻炼的习惯, 变的放任自流。所以, 表1的结果显示, 阳光体育运动参与的情况是低年级的学生远远好于高年级的, 这是他们比较遵守纪律, 但是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点名后去锻炼的情况, 却是高年级的学生稍好于低年级的 (表2) , 这可能是高年级同学面临就业压力也关。

内在动机是自我决策的驱力, 外在动机有时候会抑制内部动机的表现, 其主要外部动机有3种:外部调节、摄入性调节和认同调节[3]。外部调节可以描述为:假如我确实有必要锻炼, 我就锻炼, 这是一个被奖励和威胁控制的例子。摄入性调节指行为的激发是为了回避消极情绪或寻求他人满意, 是一种更多内部的控制。如:假如我不锻炼, 我就有一种负罪感, 会感到内疚。这是对运动的内部控制原因, 是“应该”而不是“要”运动的情感反映。认同调节指行为更多的受自己调控, 是由对行为结果的满意激发。如:我想锻炼是为了获得健康。与外部动机形成相对照, 内部动机指行为的激发是为了快乐和行为本身, 可以这样描述“我运动是因为我喜欢运动”。或者说“我锻炼是为了享受其中的乐趣”。很明显, 行为调节越接近内部动机或认同调节形式的调节, 人们的锻炼意向就越高, 参与锻炼的时间就越长, 因为其中包含着很强的自我投入和主动参与的情感成分。

学校推出阳光体育运动点名制度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进行锻炼, 但是, 应该是从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 让学生把这个锻炼的习惯保持终身, 健康生活一辈子。而根据自我决策理论, 学生为了点名而去锻炼, 是一种外部动机, 从高中的训练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来看, 很可能现在的阳光体育运动也会对学生今后的积极锻炼行为产生负面的效应。从目前各学校对“阳光体育”等活动的响应来看, 很多措施是让学生被动锻炼, 根据卢元镇体育的社会分层理论, 被动的体育参与在压力消失后, 就不会参与[4]。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认为, 学生运动技能提高了, 自然会形成运动习惯, 但是赵殿军等[5]对此观点也作了多角度的驳斥。所以, 引导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时候应注意诱发个体的行为意向, 使个体产生有关锻炼行为的正确观念, 建立起快乐运动的精髓。其次应考虑其他各种因素对个人行为意向的影响, 如运动设备不齐全和场地的缺乏是阻碍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6]。接着缺少运动的同伴也是阻碍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现在很多体育项目都需要两个人或者是集体共同完成的, 而且很多锻炼者会介意或重视他人和群体对他们行为的看法, 特别是女生喜欢有人陪伴着一起锻炼, 有人陪伴可以在运动中共同分享快乐。

3 结论与建议

体育专业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不容乐观, 出工不出力现象较普遍。

学业压力等因素对体育专业学生的锻炼促进作用有限, 而且可能会在压力消失后起阻碍作用。

建议体育工作者应从动员学生的内部动机出发, 研究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查春华, 叶献丹, 马楚虹, 等.浙江省高校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9 (4) :461-466.

[2]付海燕.湖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5, (10) :77-78.

[3]陈嵘.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4) :71-73.

[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赵殿军, 胡德同.质疑体育习惯形成的“技能先导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9 (2) :213-216.

我国市民体育参与研究新进展 篇8

1 我国市民体育参与概述

市民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对其关注日益加强,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是学者观点的重要平台,选取其中相关文章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输入“市民体育”、“体育参与”、搜索年份从2005年到2008年,搜索范围是国内体育类13种核心期刊,并结合相应的中文体育核心期刊,查询了204篇有关市民体育参与的文章。从总体看,各核心期刊上发表市民体育方面的文章数量相差不多,每年的篇数分布较为平均,说明近三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市民体育均保持着一定的关注度。

2 市民体育理论研究

2.1 市民体育的性质界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城市体育要以社区体育为重点,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全民健身体系属于公益事业,政府应该提供资金投入,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政府在管理方面,肖林鹏等人认为,“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1]丁涛认为,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方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不管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们在我们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始终是政府部门应着力考虑的问题[2]。田雨普指出大众体育的公益性质,将事关亿万人民健康的群众体育公益化,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和我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3]。城市公益性社区体育服务是满足城市居民基本健身需求,政府理应为公民享受这种权利和完成这项义务提供条件[4]。

2.2 我国市民体育服务供给研究

我国市民体育的服务供给主要是指“健身路径”的配套。从1997年开始,在10年的时间里,国家体育总局实施了10批健身路径工程,截至2006年年底,国家总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在全国修建了近6万条“全民健身路径”,增加公共健身场地近3000万㎡[5]。但是,随着群众健身需求的增多,缺乏场所成为制约我国全民健身开展的主要原因。缺乏场所固然是一方面,但是健身场所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吕青等人调查发现,虽然北京市的健身路径已有相当规模,但居民对于“健身路径”的了解仍嫌不足,居民使用健身路径的频率很低[6]。高铭鼎也撰文认为,近年来全民健身硬件建设上取得很大进展,但场地比较单调,特别是缺乏能使体能得到综合提高的运动项目的场地[7]。李红等人对西安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很多居民因未掌握使用方法,上健身路径只是出于游戏目的,健身器材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器材维修无专人负责[8]。

2.3 我国市民体育服务需求研究

城市的健身路径为市民提供了免费的锻炼场所,设计者的初衷是满足大部分市民的健身需求。政府的健身路径供给与市民的实际需求是否成正比呢?李相如,范青慧从宏观层面描述我国健身路径存在的问题,如东、中、西部分布严重不均,健身设施的质量不高,功能和种类少,健身路径工程的选址、规定时间等难以满足健身需求[9]。罗旭经调查后发现,政府的公共供给不能满足社会体育健身的公共需要[10]。李丰祥,宋杰认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同社区体育空间环境不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11]。庄永达,陆亨伯也指出,现有的社区体育配套设施还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锻炼身体的要求[12]。另外,一些学校体育活动场所的或大型体育场馆,平时用于教学或比赛,大部分群众是难以参与其中的。

3 市民体育参与的实证研究

3.1 按性别划分

根据调查,2007年全国有3.4亿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其中,男性是1.94亿,女性是1.46亿。由于男女的社会分工和角色承担的诸多不同,他们在体育参与项目、锻炼时间、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性参与体育活动形式多样,时间灵活,运动项目几乎不受限制。女性倾向于传统的、展示人体美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男性则倾向于富有竞争性的项目[13]。女性除了要承担工作任务,还要照顾家庭,做家务等,所以锻炼时间难以保证。徐箐等人研究发现,工作忙没有时间和家务事多是导致女性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两大因素,她们大部分选择保健品、营养和休息的方式保持自己的健康[15]。沈建华等对上海白领女性调查,认为影响女性白领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为没有兴趣、没有精力、没有同伴、未掌握锻炼方法等,体育活动还未真正成为大部分女性白领的生活方式之一[16]。

3.2 按活动场所划分

徐箐调查后发现,上海市体育人口呈老年型,男性体育人口大于女性,体育人口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分布呈现中间低、两端高的分布形式,中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令人担忧[16]。并且,上海市老年人各年龄组体育人口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与老年人身体健康和体能状况有关[17]。王德平对厦门市体育人口年龄结构调查显示,过去以老年人群体为主的现象正在发生变化,中、青年体育人口显著增加[18]。

3.3 按照阶层划分

李梅娟等人对北京、广州、长沙三市的中产阶级群体调查认为,影响参与体育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忙,没时间,缺乏体育兴趣[19]。在全民健身运动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弱势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忽视了全民健身普及所必需的经济基础和许多符合弱势群体的具体特征的影响因素[20]。调查发现,特殊群体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人们所认为的“经济条件限制和缺乏指导”,而是在于“缺乏锻炼时间和锻炼场地、器材以及体育锻炼的价值观念”[21]。

4 市民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

4.1 时间因素

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身参与的原因,有学者进行了总结。王凯珍按影响大小排序为:缺少时间,缺乏兴趣、缺少场地设施、精力不足。邵雪梅的研究结果排序是:没有时间、认为体育锻炼没有意义、没有兴趣、身体好用不着锻炼、不懂方法不知如何锻炼、身体不好不宜锻炼、没有场地没法锻炼,其中尤以没有时间的比例最高[22]。徐箐等人研究发现,工作忙没有时间和家务事多是导致女性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两大因素,排在第3位的原因是没有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并认为“全民健身应体育场地设施先行”[23]。

4.2 场地因素

健身路径为市民的健身活动提供了场地保证。我国的健身路径总体情况和城市个体状况如何呢?饶传坤从个案的角度调查杭州城西居住区的体育设施,主要问题为种类少、规模小、配置不合理等[24]。邱冠寰,林琳对厦门市的健身路径调查访谈显示,健身路径投入使用之后,市民健身时扰民、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在进行健身路径锻炼时有轻微受伤的情况,且有个别的居民曾有过较为严重的受伤[25]。在残疾人健身参与方面,上海当前的体育场馆供残疾人出入的无障碍的体育设施不全,这些健身点、健身苑未考虑到残疾人健身体育锻炼的特殊性,把大部分残疾人拒之门外[26]。

4.3 社会环境因素

唐宏贵等人从社会动力系统的角度分析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价值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体,往往有强烈的体育价值观和健身意识。因此,社会动力系统中尤其需要重视的,是通过各种宣传、计划和法规手段,激发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使其转化为稳定的体育参与行为[27]。妇女参加体育锻炼寻求的社会支持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她们主要从家庭、朋友同事、和邻里中获得归属感、情感的支持,而从政策、社区中获得的条件、信息支持较少,缺少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支持资源[28]。

4.4 心理因素:运动坚持性

体育的动机强弱,对于实际的运动参与有着很大的影响。韩冬指出要注重需要动机的转换,针对市民体育活动的开展,应从适应参与者的内部动机和需要入手,对不同需求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使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调节转化为内部动机[29]。

2000年城市居民体育现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追求仍然是生物性价值第一、心理价值第二、社会性价值第三的传统排序[30]。调查表明,78.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强身健体,这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锻炼者多数比较注重生命的质量,特别是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31]。在对参加体能锻炼的残疾人的动机调查中,首先是健身目的,其次为娱乐、康复、防病、参加比赛等[32]。

5 结论

1. 大众的休闲意识制约体育健身的广泛参与

勤奋工作,劳动光荣一直以来是中国人民的美德,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法则,人们的休闲时间都用在无休止的工作上,“休闲”被认为是“享乐”,“无所事事”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排斥。马克思认为:“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休闲”就是“非劳动时间”,“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调查显示,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33.8%,缺少时间成为阻碍体育健身参与的首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人们逐渐从满足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发展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上,“每天锻炼1小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倡议层面上,而是转变观念,把工作时间和休闲分开,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参与体育健身,提高生活质量。

2. 市民体育生活化的愿景尚未实现

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建立在我国的国情基础之上,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场地比较单调。目前,我国的健身路径的数量仍无法满足市民健身的需要。一方面,市民要求国家提供更多的健身路径,而另一方面,市民对于健身路径的使用率并不高,健身器材空置或损坏,形成有健身服务体系“有供无需”的现象。

在对市民体育参与的实证研究发现,经常锻炼人群的比例偏低,而且我们忽视了那些“不经常锻炼”甚至“不参与锻炼”群体的情况,他们少参与或不参与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向“经常参与”转化;或者那些“经常参与”的人群在是否有可能向“少参与”或“不参与”转化,等等。体育生活化是建立在大众体育参与的普及前提下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有待于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

3.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健身的个性需求存在矛盾

随着全民健身开展的逐步深入,我国政府对于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有了更多的投入。在各大城市,全民健身路径和公共体育场并不少见,这些硬件设施为人们的健身提供了活动机会。但是,有调查显示,一些户外健身设施少人问津,器材闲置、损坏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人与器材的“相处”并不融洽,出现了“器材的相对过剩”现象。

摘要: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网络覆盖面增大,城市体育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市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所推进。但是,市民的体育健身参与状况仍不乐观。通过整理近三年来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章,探索我国市民体育健身参与的研究进程,认为:大众的休闲意识制约体育健身的广泛参与;市民体育生活化的愿景尚未实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健身的个性需求存在矛盾;市民体育参与率的提高离不开体育志愿者的支持。

参与型体育赛事 篇9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趋于完善。于是,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在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兴起。不过, 人们对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以, 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不足以成为现实所需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尤其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不够科学、系统、综合, 特别是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经验对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

基于此, 如何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怎样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并愿意终身进行体育锻炼, 就成为当前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难题。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实验小学 (以下简称“万小”) 从实际出发, 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经过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 构建了鲜明活泼、丰富多彩的高品质体育文化,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概念的强化——解读“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 即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培养杰出的人才。因此, 笔者认为, 对“校园体育文化”这一概念的认识极其重要。“校园体育文化”, 大致有三层含义:一是强调在校园环境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二是着重以身体练习为实施手段, 以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三是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 学校的体育教育不仅包括身体的锻炼和体育知识的学习, 更涵盖育人的意义, 诸如树立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指点学生领略体育美学、组织学生进行与体育相关的文娱活动等。归根结底, 重视和强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对学校的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价值的体现——建设“校园体育文化”

1.建设鲜明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

当下, 学生身体素质的不佳和体育意识的薄弱, 使得营造体育氛围, 培养体育精神, 建设鲜明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受过去观念的影响, 现在学校的体育教学比较侧重体育知识的灌输、体育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了体育氛围的营造、体育精神的培养。如此一来, 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 学校的体育教育不应只进行体育知识的灌输、体育技能的传授, 更应重视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 注重营造积极、健康、浓郁的体育氛围, 重点建设鲜明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 引领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 接受体育的熏陶, 树立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积极思想, 养成天天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培养合理规范、高尚良善的“校园体育文化”

如今, 社会不良体育文化正在逐渐入侵校园。学生盲目跟随时尚, 模仿外国运动明星的发型、穿着, 效仿狂野、放纵的行为, 痴迷于金钱和地位, 甚至利用体育赛事进行赌博。同时, 在校园内的体育活动, 也时常会有学生为了器械、赛事而争吵打斗, 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无疑, 这些不良的体育风气已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破坏了良好的校园风气。因此, 培养合理规范、高尚良善的“校园体育文化”刻不容缓。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对抗外界不良风气的入侵, 更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完善其人格品质。这就要求学校不断地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文化活动, 并让其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其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观, 对师生的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对培养合理规范、高尚良善的“校园体育道德”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3.构建促进发展、全面育人的“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校园文化, 即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而构建促进发展、全面育人的“校园体育文化”即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发展、全面育人的校园体育文化于学生而言益处很多:一是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 满足其精神文化的需求;二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 使其积极进取、奋发图强;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规范个人行为, 树立团队意识, 协调人际关系;四是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精神烦恼, 给其带来愉悦心情, 使之身心和谐而健康地发展;五是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 提高创造能力, 培养挑战精神, 具备规则意识。

三、建设的举措——落实“校园体育文化”

1.结合实际, 制定“校园体育文化”的总体目标

学校要制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目标, 就必须从实际出发, 将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思想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 而这正体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经反复研究, 万小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参与、健康、超越, 以高品位文化, 引导学生在体育中学习做人, 促进全校学生实现体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 即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参与, 即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 让体育在校园中富有感染力、充满吸引力,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体育的爱好者、体育文化的建设者;健康, 即让学生懂得“健康第一”的道理, 懂得不但要身体健康, 还要心理健康, 并能适应各种环境,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拒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抵制不健康的文化;超越, 即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使每个学生比过去更健康, 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力上不断进步, 进而自我超越、全面发展, 今天当个好学生, 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

2.体现关怀, 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

万小校园不追求富丽堂皇、豪华气派, 但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会尽量增加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 建设先进而现代的体育设施。目前, 万小有标准乒乓球桌45张, 标准篮球场5个 (其中室内塑胶篮球场1个) , 羽毛球场4个, 网球场1个, 还建起了200米橡胶跑道和小型足球场, 并在树荫下建起美观而舒适的水泥桌椅, 桌面上设棋盘。这不是单纯的物质的陈设, 它体现着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对体育的重视。

3.激励锻炼, 营造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环境

万小校园内有富于健康美的体育艺术雕塑, 围墙上有栩栩如生的体育运动图像, 长廊上有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和名人的体育理念、体育格言, 体育展览室中有反映世界、我国、本市和本校的体育竞赛活动图片, 并设有体育奖品陈列室, 供学生、家长和其他来宾参观。如此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校园环境的营造, 激励了师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4.全面改革, 建立“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制度

“校园体育文化”制度, 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师生的责任、学校各个体育组织 (如运动队等) 的建立、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活动开展的制度和原则等。万小对“校园体育文化”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力求建设体现“健康第一、全员参与”理念的“校园体育文化”组织制度, 其具体措施有两点。一是成立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 教导主任、体育科组长、教工会主席、各年级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小组成员。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每月初召开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内容有:其一, 对上月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详细的总结;其二, 研究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其三, 确定本月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题。二是用制度规定教师人人有关心体育、与学生一起参与体育的责任。为此, 万小在体育方面对教师的具体要求有:其一, 必须积极地参与;其二, 一定要以身作则;其三, 进行必要的干预。

5.五种功能, 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

万小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宗旨, 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具体而言, 有五方面内容。一是建设校园体育健康舆论文化, 加强健康体育文化的导向功能。二是建设激情投入、神采飞扬、友好和谐的赛场文化, 让运动员和观众都感受到体育赛事中激烈对抗、自我超越的魅力, 加强体育文化的激励功能。三是开展体育“小志愿者”活动, 建设学校体育公益和服务文化, 提高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四是开展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音乐舞蹈、体育文学作品、体育服装设计等创作、欣赏活动, 开设体育审美知识课程, 建设体育美感文化, 提高体育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五是开展“健康第一”的意识教育, 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文化, 提高体育文化的健身功能。

四、实践的成效——收获“校园体育文化”的累累硕果

经过探索和努力, 万小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教师和家长能自觉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 构成了教育合力的格局。二是学生具有强烈的体育意识, 能够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师生体质、体育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三是形成了“参与、健康、超越”的体育文化特色, 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 具有了较好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既能有效地抵御校外不良文化的侵袭, 又能在体育活动中文明有礼, 人际交往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提高。四是以“参与、健康、超越”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不仅促进了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更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

五、前进的方向——“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不断延续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 篇10

一、优美的直观示范, 引发兴趣

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 若教师基本功扎实, 动作示范正确优美, 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练习兴趣, 能有效提升练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激趣作用, 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 使其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特殊效果。

二、启发自觉性, 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 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 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 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 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 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从而目标明确, 认真上好体育课, 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激发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 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在教学中, 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用多种练习手段, 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中长跑这类教学内容, 可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手段, 发展耐久跑的能力。

四、合理布置场地器材, 诱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 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 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 诱发参与的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口诀化教学, 提高学习记忆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 许多技术动作要领讲起来繁杂难记。若将复杂的技术要领归纳为几句口诀, 便于学生学习记忆、掌握。如将投掷的最后用力动作简化为“蹬、转、送、撑、挺、推、拨”七个字, 便于学生理解动作;在篮球教学中将三步上篮技术要领归纳为“一大、二小、三高跳”, 学生就能明白动作要领, 迅速记住。

六、肯定成绩, 提升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 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 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 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点头、眼神、微笑等, 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 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 以积极的姿态, 主动参与, 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七、差别对待, 维护兴趣

参与型体育赛事 篇11

摘 要:“阳光体育”是国家近几年来积极号召和倡导的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其宗旨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体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重视。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人人参与体育锻炼的风气,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小学;阳光体育;参与;运动;健康;快乐

所谓的阳光体育,是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9年4月29日全面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当天上午10时至11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了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仪式和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1小时活动,以扩大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声势,形成全国联动、上下互动的体育活动氛围。

一、开展阳光体育的对策

1.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思想决定行动,学校从上至下都要提高对阳光体育的认识,把阳光体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并逐步逐项落实。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让“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鼓励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2.活动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阳光体育开展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活动设计始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志,让学生感觉不到课外活动是一种负担。教师可根据学校条件和自身实际情况组织一些小型体育比赛,形成本校特色的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体育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爱上体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体育训练对许多人来说是枯燥的,而体育比赛却有很大的吸引力。比赛的输赢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永不服输的斗志,加上比赛多与集体荣誉紧密相连,都能激发学生积极锻炼的兴趣。譬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篮球、乒乓球、武术操、跳绳、拔河等比赛,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从而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4.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

在普及阳光体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专业系统的体育指导是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师在具备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前提下,不管在课堂内外,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这样的体育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更容易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这样的活动,教师得心应手,学生积极主动,两者相互激励,形成良性循环的活动局面,对提高阳光体育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5.完善的硬件设施,为阳光体育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许多体育活动需要借助硬件设施得以完成,学校作为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需要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使学生可以有条件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小学阶段是孩子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也很多,但学校的硬件设施往往很有限,久而久之,他们对体育运动越来越不感兴趣。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重大,作为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完善校园的体育设施,从政策上予以支持,经济上予以保证。

二、开展阳光体育应注意的事项

1.安全措施到位

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伤害事故,就违背了体育锻炼的宗旨,因此,在组织学生活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首先,要经常检查场地、器材,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采取措施;其次,要教育学生遵守运动安全要求,加强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锻炼时要穿运动鞋,服装一般要求宽松适合,禁止将钥匙、别针、小刀等尖锐锋利物品放在衣服口袋里以免发生伤害事故;最后,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和活动后的放松运动,避免身体受伤。

2.时间上要有保证

要合理安排好活动时间,这就要求学校把“保障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开足开好体育课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不随意侵占学生的课余时间。

总之,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既陶冶了情操,又锻炼了意志,同时,还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生在阳光下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和自信。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本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一目的,请走向操场,走到大自然中,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在运动中体验生命的活力与欢畅,感受阳光的温和与恬美,领略体育运动的艺术和魅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城关小学)

如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12

一、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对体育项目中的技术要领的讲解、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教与学的交流、互动过程中, 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体育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放下架子, 更多更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 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 与学生平等相处;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色位置上, 用学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训练, 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 学会自我评价,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培养相互合作竞争的意识,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必须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愉悦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 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 要构建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创设一种相对宽松、协调、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无拘无束, 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才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和高昂的兴致, 才会产生高涨的、饱满的学习热情,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才会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发挥得更好。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蔼的眼神去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如有学生在练习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时动作不规范或练习动作失败, 教师也要用体贴的语言、信任的目光, 鼓励学生不气馁、不灰心, 循循善诱, 耐心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 增强他们完成练习动作的信心。即使有特殊情形需要批评的, 也要耐心细致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使学生容易接受批评, 获得学生的理解, 增强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三、开展竞赛和游戏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如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表现欲高等特点,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创建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平台,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示自己的亮点。如采用分组比较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做同一个体育动作, 然后看哪一组做得最规范, 哪个学生做得最漂亮。适时组织体育竞赛法:不定期组织小型的单项体育比赛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组织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时, 开展跳绳比赛、拔河比赛、障碍接力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等。体育游戏娱乐性极强, 非常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科学合理地开展有趣的体育游戏,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 提高运动技能, 开发学生智力, 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比如组织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智力性的游戏、活动性的游戏和竞争性的游戏等。

四、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体育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 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身体状况、性格爱好不尽相同, 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提出不同程度的教学标准和要求, 尽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教学时, 可以按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分组教学。可以安排不同教学内容的体育活动,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进行体育锻炼。由于运动项目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 所以他们肯定是自愿参加体育活动学习的, 此时的学习动机也无疑是最积极的。也可以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进行分组教学。这样,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 不仅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性高涨, 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运动需要, 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上一篇:公司会计人员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定向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