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传承

2024-10-31

实践与传承(精选12篇)

实践与传承 篇1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初中文言文课堂的革新已是大势所趋, 但针对文言文文体的特殊性, 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认真考量, 力争使文言文课堂更有效。本文由文言文教学改革之痛入手, 浅探文言文教学的传承与创新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传承与开拓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镇”, 但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 笔者将从如今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出发, 寻找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出路。

一、异化:文言文教学改革之痛

新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 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因素, 注重语文学科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于是有的教师积极与新理念接轨, 跳出传统教学中字字讲解句句逐条翻译的窠臼, 在文言文教学中独尊人文性, 结果矫枉过正, 完全忽视了文言文的工具性, 忽视了语文知识的积累, 大谈思想教育、人文熏陶, 语文课变成了政治思想课, 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

二、传承:文言文教学坚守之美

我们要培养的是现代人, 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不需要教学文言文。文言文既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载体, 其本身也是文化瑰宝, 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现代人更应向优秀的传统文化靠拢。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古文化知识的积累, 那么传统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教学有必要传承。

1. 将字句落实进行到底。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编订的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十分明显的改进, 就是课文当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新课标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给出了明确而且具体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 文言文教学中, 字词句的落实、课文的背诵和默写是必需的。

2. 将美文美读贯彻到底。

传统教学中的一大法宝就是朗读, 朗读有多种方法, 对于文言文来说, 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古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迥异, 所以最基础的是要学生读准句读, 读顺课文, 只有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辅以教师的引导, 才能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笔者在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 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贯穿文脉的导读、解疑破难的领读、辅以提示的背读, 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诵读氛围, 学生在多种朗读中走进苏轼, 触摸苏轼的脉动, 感受了文豪的复杂心境。

3. 将文言积累坚持到底。

有“言”的积淀, 才有“文”的熏陶。文言文的积累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字词的积累, 二是经典诗词、名篇佳作的积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一是要求学生及时整理、积累文言词语, 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掌握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语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 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如古今异义词尽量结合语境理解记忆、一词多义的词则联类积累、古今使用广泛的词则采用内外勾连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 才会掌握。二是多背诵经典诗词、名篇佳作。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开拓:文言文教学的创新之路

文言文不是古板的代言人,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 多种方法的并用, 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乃至背诵能力也有所提高。

1. 灵透的文本解读。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文言文的精华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而灵透的文本解读是积淀学生文言知识、濡染学生情操、提升人文精神、增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文言文文体的特点, 把握好文言文“言”的解析与掌握, 鉴赏品味文言文“文”中的诗情, 让文言文焕发生命力。如笔者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 组织班级同学讨论: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通过讨论, 学生一致认为刘禹锡本来想表现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 但是, 他是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他是想过隐居的生活, 可他的内心深处却向往着建功立业。这样的讨论, 学生始终立足文本, 这样的文本解读, 是对教参上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刘禹锡形象的挑战, 这样的解读把学生引领进了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 使课堂有了一丝新意。

2. 灵动的语言品味。

古人特别讲究“炼字”, 经典文言作品往往惜墨如金, 唯有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文言的文采才会凸显。语文的课堂, 你要让学生与文字亲密相拥。如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 让学生比较去掉“与”字后和原文的不同, 通过交流发现, 改了后, 没有味道, 原文给人的感觉是张岱仿佛想把自己也融进苍茫宇宙中, 原文的句子写出人很渺小, 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张岱这个人是不顾世俗世界, 一心想把自己融入自然的。就文本而言, 一词一句总关情, 通过教师的引导, 努力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 透过对文字细致入微的玩味, 就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语文课就会充满语文味。

3. 灵活的教学形式。

语文教师应该尽量让工具化的知识变成生命的世界, 激起学生表现的欲望。要让文言文的课堂多一点欢笑, 多一点畅想, 多一点创造, 因此, 灵活的教学形式非常重要。如笔者听一节文言文《狼》的公开课, 老师为了让学生巧妙地掌握字词, 创新思维, 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杀狼图”, 这两幅图被老师有意设成错误的, 老师由此引导学生学习:

生:狼的眼睛画得不对, 图上是睁开的, 按照课文眼睛是闭着的, 从课文中“目似暝”看出来。“暝”的意思是“闭眼”。

生:狼的神态画得也不对。文中写的狼为“意暇甚”, 即装出悠闲的神态, 而图中狼的神态凶形毕露, 不符合“黠”的特点。

生:刀的位置也不对, 刀不该劈在狼的头颈, 原文中说“以刀劈狼首”“首”是头的意思。

生:最后应该是砍在狼的大腿上, “断其股”, “股”是大腿。

这样的教学设计, 让文字与形象立体交流, 让观察与判断悄然璧合, 哪怕是学生畏惧讨厌的文言文, 也能借助这样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 让文言文的学习焕发青春的活力。

总之, 文言文教学需要不断去探索, 但可以肯定的是优秀的教法必定要传承与坚守, 加上有机融合创新, 这样文言文的课堂才有“文言味”, 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庆龙.让文言文教学奏出和谐的音符[J].语文教学之友, 2010, (3) .

[2]蔡伟.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8.

[3]徐卫东.文言文:.陶人文精神[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实践与传承 篇2

“潍坊民俗文化传承与利用的综合调查”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活动正式

启动

潍坊自古以来,文事昌盛,辈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使得潍坊的民族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史载,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潍坊市域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百人之多。辈出的名人,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在潍坊地区这块充满齐鲁风范的大地上,催生、造就、传承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多彩多姿的潍坊民情风俗。使潍坊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继承了内容丰富、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民间艺术。

7月24日上午8:00,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正式启动本次“调研山东”社会实践活动。本次调研活动以“潍坊民俗文化传承与利用的综合调查”为课题,以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主题,应用相关理论为基础知识, 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来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分别从科学管理规划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民俗节庆文化品牌、宣传策略等方面入手,深入地了解潍坊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到推广为潍坊各地的民俗文化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对潍坊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本次调研活动的实地调查地点包括杨家埠、高密、风筝放飞场、风筝博物馆、十笏园、潍坊红木嵌银厂等,由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办公室主任贺志波担任此次活动的团队指导老师。

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保护潍坊民俗文化遗产意识,并让同

实践与传承 篇3

学校礼仪教育  价值特征  实践困境  破解路径

学校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当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学校礼仪教育体系建设能力比较薄弱。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目前我国学校礼仪教育价值特征的分析,探讨学校礼仪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破解困境的对策,以此推动学校礼仪教育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一、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价值特征

1.鲜明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共存

我国学校礼仪教育是经过数代人在实际生活和道德实践中沉淀而形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现代学校礼仪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同时,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客观、理性、辩证的态度发展和创新学校礼仪教育。

2.社会普遍性与校园特殊性共存

现代学校礼仪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并且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格局要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学校礼仪教育由于其主体、客体、媒体、环境的特殊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主体的二重性: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礼仪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学校机构的运作形式,即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遵守的组织内部规定的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礼节、仪式的总称。

3.地域文化性与民族差异性共存

我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地方以约定俗成的民族习惯和特定文化为依据形成当地特有的风俗。学校礼仪教育的发展应该积极地融入生活世界,通过一定的学习与实践建立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理解与尊重。

4.既定规范性与实际多样性共存

学校通过礼仪教育使学生认识并且明确礼仪作为一种既定的、良好的准则需要遵守以及自我约束。但是由于礼仪并非抽象思辨的纯粹的社会意识,而是一种理性实践,所以,在礼仪的学习成果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礼仪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礼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需要丰富和创新。

二、我国学校礼仪教育传承的实践困境

1.缺乏完善的学校礼仪教育制度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学校缺乏对礼仪方面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视,导致学校礼仪教育缺乏明确的理念、定位、目标,针对性弱;缺乏对礼仪教育系统设计和整体协作,可行性差;缺乏礼仪教育实践中“情”与“意”的培养,可操作性低;缺乏对礼仪课程开放逻辑的探索,丧失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持续性弱。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育理念的偏差

近年来,在教育市场化的冲击和“分数就是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部分教师秉持礼仪教育必须要让位于成绩训练的理念不动摇,导致学校礼仪教育流于形式,这些现象使得学校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低;缺乏心理学的知识,仍然采用灌输的方式传授礼仪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个人权威价值判断取代事实感知,未触及学生的心理世界,学生在封闭环境中缺乏思考、反思的空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频现,对待教学缺乏热忱,空洞的说教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3.家长忽视礼仪的教育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使得许多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礼仪教育,形成了礼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家长深受“应试教育”的价值驱动,缺乏对学校礼仪教育进程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辈的溺爱以及父母自身未做到个人修养的提高,“知行不一”等问题,造成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

4.礼仪教育的社会规范体系失控,社会对礼仪的宣传不足

中小学生德行缺失是社会规范体系失控的缩影,也是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礼仪塑造源于教育,教育根植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社会支持力不够,政策缺失、专业支持不足、个别媒体为博得大众眼球对消极负面信息大肆渲染,一再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学校礼仪教育实施步履维艰,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5.网络庸俗文化的渗透,影响优秀礼仪文化的传承

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同时也是个小型社会,它的范围涉及全世界。青少年作为虚拟交往的主力军,自控能力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样不能及时规避网络陷阱。侮辱、攻击、谩骂等有伤社会风气的言论大肆扩散,虚假信息的散布、隐私的泄露甚至犯罪行为,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生活和行为方式,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

6.东西方礼仪文化多元碰撞使我国传统礼仪文化被边缘化

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在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之下,青少年学生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如何避免出现未把握住西方礼仪的核心精神却丧失了传统礼仪文化精髓的不中不西的尴尬局面,在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来面对开放、多元的世界,减少强烈的迷失感,形成比较明确的身份认同,保留本土礼仪文化遗产是当下的困境和突破的方向。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礼仪教育的策略思考

1.学校礼仪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1)加强和改进学校礼仪教育制度规范体系建设

首先,学校要转变办学以及育人理念,转变“智育第一,德育说教”的现状,在德育教育中融入礼仪教育,借鉴国外礼仪教育的先进经验。其次,深入发掘课程中所蕴涵的礼仪道德修炼和健全人格塑造的教育资源,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滋养。将学生发展从知识发展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次,同时要体现礼仪教育特有的求同存异的精神和人文关怀。最后,将礼仪规范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系统性、科学性、整体配套性、操作性。构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所需的保障体制,可持续发展体制,形成道德教育共同体。

(2)统筹安排学校礼仪课程,定期举办礼仪讲座

礼仪教育合理地纳入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在整合古今中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将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从内容层面上,力求体现人文情怀;从方法层面上,注重实践性、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实际,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道德模范,加强对礼仪的感知体会,并在学生生活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切实为学生提供健康发展的资源和平台。

(3)丰富课外礼仪教育活动

课余礼仪活动作为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开放性、针对性。学校礼仪教育不能仅仅采取单一的课堂知识性的讲授方式。作为“缄默知识”必须彰显实践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充分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开展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情景模拟、讨论辨识、榜样示范、反馈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生活处处践行礼仪美德,有层次和针对性地保证学校礼仪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充分利用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定期开放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设施。遵循学生行为发展的规律,将课堂常规教育与日常行为相结合,促使学生知行统一。

(4)加强学校礼仪教育荣誉制度建设

学校礼仪教育荣誉制度既是一种独特的学生自治、自律的制度,也是学生对学校的一种承诺制度。其实质是信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模范效应,切实发挥荣誉制度特有的激励、导向作用。设立“荣誉委员会”或类似的组织专门负责荣誉制度的执行和维护。这些机构的成员一般由学生主导、学校管理人员的监管或参与,协作处理与荣誉制度相关的各种事务。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晨会、班会大力宣传礼仪模范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进而形成积极良性的校园文化。学校礼仪教育荣誉制度发展成一套结构完善、内容丰富的制度体系,同时也会随客观状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5)建立学校礼仪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

学校礼仪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所学的礼仪知识,并且对其随时跟进和给予建议的组织,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真正地使学生接受礼仪规范,并且转化为个体意识和价值目标,最后成为个体内在的礼仪行为,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学校礼仪教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由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经验并且能准确把握国家礼仪教育政策方针的教师组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礼仪实践培训;发掘优秀经验,及时大力推广;定期研讨和交流,形成校园特色。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培养以班主任为重点的一批专业德育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礼仪教育队伍建设,完成高质有效的礼仪教学活动。发挥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细节,遵循人际交往的准则,将外在服饰美与内在心灵美和谐统一展示于学生。教师的礼仪教育关键体现在“尊重、沟通、规范、互动”,教师保持思想开放,对学生日常礼仪加以一定的引导,增进沟通,在有效沟通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接受,以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和谐新型师生关系。

2.学校礼仪教育家庭支持体系建设

(1)重视家庭礼仪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家庭礼仪氛围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长久以来形成的默契。家长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孩子发出信息,孩子在无意中会接收这种信息投射到行为作为一种回应。孩子会接受父母因信念、情绪、判断影响而产生的反应作为一种暗示,还有自我意识二者结合的双重暗示成为自我管理的标准。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满足其成长的需要,有以下两点需要明确:一是父母是孩子自我认识的启蒙者。二是“做人”应当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做一个有技能的人,最终是成为技能优秀的人。

(2)家长应率先垂范,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榜样作用

“教育即风格之培养。”家长言行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孩子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稳定于心中,最终形成做事风格。同时,家长在细节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会对孩子产生长久影响,因为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我们内在的自我标签与原生家庭密不可分,规则、信条、示范作用等潜移默化地内化为我们心中不二的标准制约着自我。要更好地融入社会自立自强,人我和谐就非常重要,而其关键在于从先天来说,是父母健康的人格;从后天来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榜样。

3.学校礼仪教育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1)政府部门制定标准化的礼仪规范体系

明确政府职责,把礼仪教育纳入提升公民道德品质,净化社会风气系统的建设和规划当中。完善制度建设,秉持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倡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礼仪素养。教育财政收入中划拨一部分专项资金支持学校礼仪教学和实践的进行,这对打造我国文化和形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有利于发展适合于现代文明的礼仪规范。坚持“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并重的理念,从小处着眼,在细节上下功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社会大众传媒加大对优秀礼仪文化的宣传

以提高公民素质、传播传统文化为宗旨,聚集优势媒体、出版资源,形成以教育为主体,以视媒、纸媒、网媒三大主流传媒为系统,综合运用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形式,多方位、多层次覆盖受众。对优秀礼仪文化的宣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主要新闻媒体积极对礼仪典型人物进行宣传报道。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3)积极开展礼仪教育进社区活动

建立学生义工制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活动或公益劳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将校内礼仪教育与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同感等。礼仪推广社区活动要本着提高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向社区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目的,在学校的资金、师资等支持和引导下举办活动,旨在推进基层志愿者组织能力建设,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深入实施,以志愿服务形式宣传推广文明礼仪,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文明素质。

(4)吸收借鉴西方礼仪文化,加强我国礼仪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之一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世界上的人们遵循着各不相同的礼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在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同时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二者相互渗透,不断发展,这是新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礼仪教育予以我们多元的视角以及良好的沟通来面对差异和冲突,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共同意愿的价值观,注重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各学科搭建互通的教育平台。

国内基础教育应该更多地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民族认同感。我们对传统和礼仪文化要在情感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总结和继承,借鉴西方礼仪的形式以及内在灵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使中国礼仪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这样才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确立我们的感染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4.学校礼仪教育网络补充体系建设

(1)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制度,加强对网络礼仪行为的引导

学校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需要监督、管理、引导、制约。建立公益性的上网场所,持续规范运营;鼓励开办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支持推广适合未成年人的优秀数字化文化产品;打击治理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于学校周边的网吧加强管理协调,采取多元化监管模式,不断加强自律监管、互律监管以及他律监管,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

(2)完善生态化网络社区建设,推动学校礼仪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网络社区建设生态化应当达到环境优良、教学设施配备齐全、保障制度完善、礼仪文化氛围浓厚、管理规范有序的目标。现代学校礼仪教育信息化服务不可或缺,借助宽带网络等现代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学校要充分依托教育信息化的便利条件,开通微信、微博、QQ等网络交流工具,设立礼仪教育专门板块,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参与到礼仪教育的沟通与交流中来,提高学生对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文明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网络礼仪文化氛围。生态化网络社区建设既可以有效地加强社区事务包括学校礼仪事务的管理,亦可提供各项网上虚拟指导服务,反映着学校网络社区生态化建设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3)倡导绿色上网,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需要正确认识其价值和功能。要树立正确的网络礼仪观念,传统的通信礼仪完全适用于现代的网络世界。人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建立在网络礼仪的基础上,尊重这样美好便利的空间,享受学习与交流经验的重要公共平台。引导学生懂得网上所有言行必须遵循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行为的法制意识,并组织学生自主讨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诚信守诺,自觉遵守《公约》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29日,http://www.gov.cn/jrzg/2010-

07/29/content_1667143.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http://www.gmw.cn/01gmrb/2004-03/23/content_7262.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2010年12月30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s5180/201101/xxgk_114631.htmk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3-11/15/c_118164288.html.

[5] 李树青,甘玲.礼仪教育: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6).

[6] 蒋璟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实践与传承 篇4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以及各项申报工作的展开,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仍然在摸索之中。探讨如何保护的问题之前,首先是要树立保护的意识,这种意识要在全民意识范畴内提高。在学校建设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把民俗文化教育引入学校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民俗文化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民俗文化保护意识,这种社区教育的模式,不论从非遗保护传承角度, 还是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的角度,都不失为一种好的举措。

虽然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还缺乏地位、缺乏系统、缺乏学科意识,但是现在已有部分学校开始进行探索研究,在实践中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例如南京市秦淮区考棚小学等5所小学在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秦淮民间工艺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的指导下,进行了秦淮文化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学生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体验,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个性特长得到发挥,综合素质的发展得到促进。

想要了解民俗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基础教育中引入民俗文化保护的内容,受益效果如何,本文分别对学校管理者(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和授课艺人等进行了访谈。希望可以从中了解到夫子庙街道民俗文化教育基地是如何具体开设秦淮民俗文化校本课程的,在此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什么, 对民俗保护方面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以及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缺失,以此寻求一条有效途径来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

本次调研,总共收集到18份合格的问卷,其中有不同年级的学生6份,家长4份,老师和授课艺人的各3份;在考棚小学校长室和东水艺苑分别进行了1次座谈。在学校门口和社区还进行了百人次的随机访谈。

1对民俗引入基础教育方面的分析

1.1将民俗相关内容引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原因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生活。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文化,而文化一定是和教育紧紧相连的。著名民俗专家W ·R巴斯科姆说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均可找到”,这样就把民俗的教育意义凸显出来。

夫子庙是南京历史较为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地区,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该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也是古老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淮历史可以说是南京历史,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影。

秦淮考棚小学等5所学校均处秦淮风光带,这里有其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背景。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办学思想需要,配合非遗作为渗透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充分利用夫子庙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有的可用资源,建设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将民俗特色内容纳入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来。学校与“东水艺苑”社区民间艺术馆合作共建,由东水艺苑联系秦淮民间艺人,为学校和艺人牵线搭桥,让艺人走进课堂介绍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让他们有优秀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对秦淮民间传统艺术与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弘扬产生积极的作用。

1.2民俗教育引入校本课程过程的分析

1.2.1从学校角度分析

综合访谈结果来看,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内容纳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其组织形式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

在校内开设民间工艺制作课程,根据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特点,从二到六年级,由易到难分别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另外还建设了一些相关的渗透性学科,例如美术课与风筝制作相互渗透,美术课先打下绘画基础,再将学习到的绘画技巧运用到风筝设计中去。校内的各学科的教学内容都试图将民俗教育渗透进去,从点滴做起逐渐培养民俗保护意识。

除了校内课程以外,学校也会组织学生进行秦淮古迹寻访,利用夫子庙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带领学生去参观中华门城堡、江南贡院等,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让学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种多样化的民俗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在学生、家长、学校老师、授课艺人中普遍受到欢迎,他们在参与过程中都表现的很积极,参与热情也很高。但是,这中间也存在些困难。

首先,对于学生积极性方面的调动,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西方文化、韩日文化“肆无忌惮”的“狂轰乱炸”,学生受这些多元文化冲击,在如此大量的信息面前难免会受其影响,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欠缺。有些学生会被外国文化所吸引,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即使学校开设了与民俗相关的课程,有的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而并不是真正从心底喜欢。

其次,课程的设置太过于拘泥于年级方面的限制,不同年级统一安排不同课程内容教学,例如三年级的统一学习脸谱艺术,五年级的统一学习风筝制作,这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学习的难易度, 但却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授课艺人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也会不尽相同。有的艺人虽然工艺制作很精湛,但是让他将一套理论或方法系统的表达出来似乎较难,有些内容反复陈述学生也会厌倦。

针对以上困难,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置相关内容,课堂气氛要活泼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课程安排上可以有适当的突破,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事先调研学生的感兴趣的课程分别集中在哪方面,然后将同样爱好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同时上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也利于交流促进,得到的收获也就更多。第三,对于授课艺人方面的问题,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还要靠政府经费的扶持,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必须是持证上岗,形成一定的行业规范。

1.2.2从民俗保护机构角度分析

综合访谈结果来看,东水艺苑作为民间艺术馆, 是夫子庙地区民间文化教育基地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他们把民间艺人都集中起来进行展示,一方面传承了民间宝贵的文化,另一方面对于艺人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意识到民间艺术的发展问题,率先将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对于民俗的保护不仅仅重视纯粹的保护更加关注起其发展、传承。东水艺苑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俗活动、 民间工艺,主动与学校进行合作,从教育抓起,从孩子抓起,这也是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之路。

东水艺苑为学校民俗课程的开设提供服务,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民间艺人作为教师,直接向孩子传播民间文化,灌输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操。选取民间艺人讲课比老师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注重实践方面, 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

但这种合作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从访谈中间可以看出,这种合作对于艺人的保护力度还是不够。 尽管这项合作让艺人的民间艺术有了更宽的群众基础,也让孩子们了解了民间文化,使民间艺术不至于消逝。但艺人从教授民间艺术的课程中无法获得合理的报酬,这不利于艺人积极性的提升。其次,这项合作受到的关注度还不够,获得不了更多方面的支持。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是否都支持此项合作,这不得而知,如果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那么这项合作将不会更广泛和持久的开展下去。最后,东水艺苑与学校合作的力度应加强。既然这是一条可行的保护和传承之路,也想进行推广,那么民俗保护机构光提供艺人是不够的,还应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之路。诸如:举办民间艺术夏令营、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活动及展示,还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民间工艺制作竞赛,进一步调动孩子们学习民间文化的积极性。

2对学校开展校本课程的分析

2.1从学校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学校管理层认为,这种课程的开设,对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兴趣的培养、民间艺术的传承都十分有益处。地处于传统艺术之乡的夫子庙地区,将民间艺术作为课程引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一方面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 避免其失传;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所以,这种课程的开展是十分具有创新性且值得推广。

学校的管理者对于课程的开发十分支持。经过一段时间课程的实践,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热爱程度提高了,家长也支持这项课程的开展,这就给素质教育拓展了一条新渠道。把民间艺术与学校教育结合, 对于民俗的传承、学校教育的革新都十分有益。也希望更多学校以此为例,将其推广。

但这中间也存在不足。首先,课程重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调查中发现,这些课程往往不能按时按量开到位,占课现象时有发生,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民间艺术,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因此, 需要加强对此项课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课时量,真正让学生学到、学好民间文化。其次,课程的开发没有深入听取学生、老师的意见,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完全调动。课程的实施完全由学校和东水艺苑决定,没有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不可能学到自己最喜欢的民间艺术。最后,课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老师不太重视这方面的课程,上课勉强应付,课堂效率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只有教师在认识和技能方面领先了,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2.2从民间艺人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首先,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有帮助,课堂上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与数学、语文等相关课程相结合,相互渗透。从易到难的教学中,注重实践内容,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发智力,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课堂上不是单纯讲工艺制作, 同时也会融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背景知识,历史典故穿插进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最后,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但是,这中间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学校课时安排较短,每周五下午一课时,没有足够时间去教学生进行复杂的制作,只能教授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工序。因此,需要学校在课程的安排方面增加一些课时,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资金方面的短缺也是艺人们普遍感到的问题,用于学生制作的材料费用多数还是艺人们自己垫付,随着物价的上涨,艺人们觉得这部分费用压力较大,客观上多少影响了艺人的积极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补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在此方面保证一定的投入,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此项课程长久而有效的实施。

3学生和家长对校本课程方面的分析

3.1从学生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有近一半的学生对此类根本工艺感兴趣,原因归纳如下:学生本身对制作方面感兴趣, 有这方面的爱好;开展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胃口,能调动其积极参与;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有民俗方面的引导,从生活点滴中融入了相关信息,孩子对此并不陌生,有这方面的基础。另外有一半的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原因归纳如下:学校课程落实不到位,校长老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与艺人沟通不到位,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真实状况来安排课程。

解决问题的措施:加强学校和老师的重视程度, 切实将民间文化艺术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之中;加强与艺人的沟通和联络,充分听取艺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将校本课程认真执行和落实;在学生中做广泛的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使民间艺术的课程实施真正符合学生的需求。

3.2从学生家长角度分析

从访谈结果看,家长对校本课程持支持态度的还是占多数,但对于学校贯彻执行的实际情况普遍感到不满意,普遍认为学校的课程开展想法是好的,因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达到校本课程的目的,也无法真正的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比较新颖,家长都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道路。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展不能完全达到最初的目的,究其原因有:学校开展课程的功利性太强,只重视表面的东西,忽视了内在的真正的精髓。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的监督、管理不够,不能真正地使学校的课程开展落到实处。社会对于此项改革的关注程度不够,舆论对此也没有一个好的导向作用,太注意这些表面东西,忽视内在追求。

鉴于此调查结果,应该有些必要的改革措施,使得校本课程开展真正落实,让民间艺术真正从小抓起,避免失传。首先,各级领导部门要重视这条结合之路,真正对进行引导、监督、管理,使学校真正以保护民俗传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目的。其次,学校的校长、老师要真正贯彻校本课程,重视学生民间艺术感的培养,让学生真正热爱民间艺术、了解民间文化。最后,社会要正视这条结合之路,用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导校本课程的成长,不要过于功利而将其毁于萌芽阶段。

4总结与分析

对于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来说,文化遗产作为现存文化的记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既是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具体形态的反映,又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民俗文化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学习传承。

秦淮民俗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恰恰可以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之不足,走民俗保护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是可行的。调查表明,所有的接触人士都支持此道路的发展。他们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理由与出发点,但是这条路符合各方面的利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从中学到书本所没有的知识,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对于学校来说,这种课程可以丰富学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可以找到教育的另一条道路。对于民间艺人来说,他们可以传授民间工艺的制作,利于民间工艺的传承,可以扩大民俗在群众中的基础,可以切实的在学校、学生及家长中宣传自身的文化, 使民俗文化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因此,这条路值得研究和探索,在丰富学校课程的同时又能保护传统民俗,这也是一条社区教育创新之路,应整合各方面力量进行大胆实践,总结经验,加以推广,让孩子们从小就真正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让优秀的民间文化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卜湘玲,李亦桃.民俗: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79):2-3.

[2]张卫民,黄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装饰:设计教育,2007(16):20.

[3]陶思炎等.中国都市民俗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实践与传承 篇5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办实事、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专业优势,参与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做贡献,我们二级学院开展了以“走进家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这个寒假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我发现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包油角、炸糖环、制作年饼,但是现在却发现没几个家庭是去做这些事情的,都嫌麻烦,都是到城里直接买现成的。我也央求过家里人去包包油角,但是他们总是说没空,而且又麻烦,所以就不了了之。我还发现,以前每到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写对联或请人写对联,然后自己贴。但是近几年来,从来没有人写过对联,都是到外面买那些印刷精美的对联,而且价格还不便宜。慢慢地就发现,很多很多过年的习俗,就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好像慢慢地就失去了传承。还记得以前的老人们会做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例如竹编、草编、手工刺绣、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但是当这些老人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谁来继承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呢?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传统的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时尚之物不断涌现,各国之间的文化不断交流融合,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使得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数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然而,众所周知,在一段不算太短的时期里,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冷落甚至否定。“拨乱反正”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剧烈变动所引起的文化秩序和道德混乱,使人们渴望重新认识和评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力图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以至未来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因为这是近年来兴起的回归传统的全球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发掘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作为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的传承下去。

不过令我欣喜的是,我发现我们家乡正在盖一栋文化室,这个文化室是用来给村里的人自己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里面存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方便大家学习与传承。这个文化室是村委响应党的号召“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建的,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传承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实践与传承 篇6

横街中心幼儿园,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之一,对开展幼儿甬剧戏曲艺术教育责无旁贷。而且横街充满浓郁乡土风情,承载着诸多的民间故事。著名作品《天要落雨,娘要嫁人》便是起源于横街当地,《田螺姑娘》、《半把剪刀》、《双玉蝉》等经典剧目也是曾经民间传唱的“流行曲目”。

一、甬剧发展现状分析:

时过境迁,如今的甬剧已没有了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局面。50、60中老年逐渐淡忘、70、80年轻人似曾听闻、90、00新生代从未知晓。甬剧已陷入了低谷。为何会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笔者在幼儿园内,对大班段100名宁波籍幼儿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甬剧知多少》,由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代宁波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地方剧种的认知度极小,甬剧面临的市场萎缩与观众流失的程度不言而喻。(如下图)

调查: 甬 剧 知 多 少

年龄段你知道甬剧是宁波地方戏曲吗?你有曾看过几部甬剧?(数量)你能说出几个甬剧著名演员名?抽样人数

知道不知道没有1部2部更多不认识1-23个以上

50、60中老年90%10%0%10%10%80%5%70%25%100

70、80中青年54%46%21%50%25%4%48%40%12%100

90、00青少年7%93%100%0%0%0%100%00100

造成甬剧如此萧条的原因主要有:

1.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单调,没有多元化的选择,如偶有“热闹非凡”的戏曲表演将会兴致勃勃、有始至终的观赏并还能乐此不疲的看第二、三遍;如今,电视、电影、网络等高科技影象设备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冲击甚至取代了戏曲的鼎盛春秋,造成人们对更高质量艺术与美的追求,仅靠一方舞台、几块布景起家的甬剧很难经得起时代的挑战。

2.甬剧自身特定的艺术形式,限制了改革发展的模式及新元素的融入

学习甬剧必先会宁波方言,必先掌握特有的曲调、程式化的戏曲动作、舞蹈肢体语言等多种艺术元素。可见,甬剧艺术不像现代流行娱乐这么的通俗易懂,易于言表,易于接受。这也正说明传唱甬剧艺术本身未适应新时代,未及时将自己与时代结合,既脱离了民间土壤的滋养也脱离了观众。同时,繁忙的现代人已少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剧场欣赏戏曲艺术,而戏曲等舞台艺术的固有属性决定了演员要求在剧场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缺少了观众与演员的互动,便成为其致命弱点。

3.甬剧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造成甬剧遗产濒临失传

社会对甬剧的认识热情很低,且在宁波仅有一个剧团的支撑,造成了甬剧演绎的新生力量的缺乏,出现断层现象,没有人才没有台柱,市场号召力也大为逊色。“剧团需要新血液,甬剧需要新突破”这是甬剧团负责人现今最迫切的心声。

二、探索甬剧园本化传承与发展途径

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鲜少出现戏曲类的教育内容。戏曲教育本身是一个时代本土文化的特定产物,它有很大的探索价值和发展空间,而幼儿园的个性化发展恰恰需要文化支撑,本土文化土壤恰是最适于幼儿成长的软环境,对幼儿本身发展和幼儿园品牌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了解甬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查阅了相关的理论及政策后,我们尝试提出了甬剧进入幼儿园的途径及实施步骤。

1.注重普及提高,感受甬剧魅力

从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传承模块分成全园幼儿教学及“竹之韵”甬剧团培训两方面展开研究。面向全体幼儿即让园内不同年龄段的每个幼儿都能接触感受传统艺术,热爱甬剧、愿意参与甬剧学习和表演。“竹之韵”甬剧团培训即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挑选园内中大班幼儿的精英,在日常行动研究、观察调查中找寻适合培育的甬剧小苗子,进行深入的强化培养,通过小票友的多元展现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

图示说明:

2.实践三个层面,发展甬剧文化

甬剧艺术是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的一个小剧种,它的音乐曲调丰富,表演手法独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甬剧文化与幼儿园教育交融产生更富时代感的艺术产物,同时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使幼儿“在学习甬剧中体验快乐,在快乐表演中感受幸福”,我园计划通过三个层面来传承发展甬剧文化。

3.立足甬剧园本化,融入幼儿活动

甬剧进幼儿园的园本化过程是培养群众、扩大甬剧鉴赏群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使甬剧成为幼儿喜闻乐见、乐于学玩的内容,是提高幼儿甬剧爱好兴趣的关键。

第一,精心创设与主题相符的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环境。注重隐性和显性、静态和动态,利用主题环境、区域活动的创设,将甬剧文化有机整合,渗透于一日生活及园所环境创设中。我们会对幼儿园的走廊、过道进行规划,张贴各种甬剧艺术家剧照、著名剧目图片,简单的甬剧小知识画图等,使幼儿置身于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同时还会创设甬剧表演专用室,提供表演服装、道具为孩子的自主性特色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第二,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班级特点,创设不同的甬剧特色环境。小班注重创设与生活习惯有关的特色环境,中班注重创设与友爱互助相关的戏曲特色环境,大班可创设与分享合作相关的戏曲特色环境。平时尽可能地利用墙面、空间创设班级主题环境,使每一个教室都有一块“甬剧天地”,让人一进入活动室就感受到甬剧艺术气息。同时根据班级特点,开设各具特色的戏曲活动曲,让幼儿能在活动区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修养。

第三,搭建成长小舞台,提供表演机会。每学期将开展“甬剧大擂台”、“甬剧知识抢答”、“你唱、我唱、大家唱”、“我是小小甬剧迷”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搭建艺术表演的小舞台,为园本课程特色资源建设谱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将更好的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慰问、下乡演出等,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幼儿园甬剧培训的知名度。

第四,师幼共研学,升华甬剧思想内涵。甬剧学习不但对幼儿来说是陌生的,对于年轻的教师团队来说也是一种新尝试。但教师实施幼儿甬剧教育必需具备一定的甬剧知识素养、甬剧教育设计能力、甬剧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甬剧教育评价与反思能力等。在每周的“竹之韵”甬剧团授课时空班教师进行随堂听课;每学期2次邀请甬剧专家来园做指导。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社会。我们需要从现在起,将幼儿园“摇篮时代”作为戏曲传承发展基地,将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魅力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 、交流方式 、表达方式及道德情操、喜怒哀乐的中国戏曲真正走进课堂、融入教学。努力将被边缘化的戏曲艺术重新推上大众化的舞台,重新映入群众的视线。也相信终有一天被号称“天下第一团”宁波甬剧团阔步行走于宁波文化的前端,成为传播浙东文化的使者,不断为宁波文化的发展创造契机。

实践与传承 篇7

面对新形势新局面, 党的新闻事业怎样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回眸党的新闻事业史, 每一个阶段都体现着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群众路线无疑成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根基。党的新闻事业在群众路线上的实践过程与特点, 必将为当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启示。

一、群众路线与党的新闻事业

从党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创办开始一直到今天, 党的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这近百年的历程里,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基, 党的新闻事业用实际行动实践着群众路线。早在建党之初, 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关于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党的新闻工作从一开始就将群众放在办报的首要位置, 面向群众、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党的新闻事业史也是一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史书。

1922年党的二大关于党的章程的决议案中就曾规定:“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9年, 中共中央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 并明确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而党报成为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第一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和主要阵地《新青年》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行者。1915年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年》, 其主编陈独秀就曾宣称其志在“改造青年思想, 辅导青年修养”, 将青年群体与报纸的生息紧密联系在一起。1920年7月改组为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的《新青年》, 更是将向广大读者进行彻底的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教育作为己任, 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新青年》, 拉开了蒙昧中国思想启蒙的扉页。

作为党在国民革命时期的重要理论阵地, 《向导》周报在1922年9月创刊时就明确提出要根据“全国真正的民意”和“政治经济的事实”的要求来办报, “革命党当大大宣传民众, 大大结合民众, 轰轰烈烈继续做推倒军阀和国际帝国主义之压迫的民主革命”[1]。《向导》周报还专门设置了“读者之声”专栏, 用以沟通读者与编者, 探讨问题, 交流思想。专栏主要刊载各地读者对《向导》周报的评价、建议, 以及《向导》周报对读者来信的答复等。《向导》周报所做的大量工作, 起到了党的报刊对人民群众强有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作用, 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作为党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 《向导》周报可谓开了党报践行群众路线的先河。

最早诞生于革命根据地的《红色中华》报, 虽然在国共两党对峙十年的特殊环境下只出版了短短的3年, 但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所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 《红色中华》报立足于群众办报的方针, 及时地报道了苏区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 切实地指导了党和苏维埃组织的工作, 嘹亮地吹响了鼓舞苏区军民战斗的号角。作为苏区千百万群众的喉舌, 《红色中华》报经常刊登工农群众的来稿、来信, 为他们提供发表意见的论坛, 还不断致力于报道反映群众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督促各级组织帮助解决, 并树立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办报作风等, 这都是党的新闻事业在践行群众路线上的典型体现。

1940年12月30日,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又一新闻媒体。到1949年解放区的广播已发展到40座, 党的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其发展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 息息相关。

1942年《解放日报》的改版无疑在中国新闻史贴近群众和贴近实际方面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改版也成为党报在践行群众路线上的标杆。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社论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才能使报纸成为集体的宣传者、集体的鼓动者和集体的组织者, 成为党手中最锐利和最有力的武器呢?回答是:党报必须具有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这样四种品质;使报纸的整个篇幅贯彻党的路线, 反映群众情况, 加强思想斗争, 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2]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实现了由“一张不完全的党报”到一张完全的党中央机关报的蜕变, 树立了联系群众、“深入实际, 不尚空谈”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党报工作应该具备的工作作风。这次具有伟大意义的改版为党报工作的深入改革起了示范和促进作用, 并且带动了《新华日报》东北版、《抗战日报》等报在提高群众性方面的改版行动。

《红色中华》报

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出版9年多的《新华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不断地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坚决的斗争。特殊的环境、复杂的局面并没有削弱《新华日报》的办报信念, 反而不断突破国民党的统制, 使报纸得到生存和发展。1942年5月, 《新华日报》接续延安整风精神进行改革, 发表了《敬告本报读者》的社论, 刊登了《征求读者意见启事》等。整风后的《新华日报》进一步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 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1945年10月25日, 延安《解放日报》专门发表了题为《大家办广播》的文章, 提出了“大家办广播”的群众工作方针, 阐释了依靠群众办好广播的重要意义, 指出大家办广播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地享受和利用广播, 力求建立广泛的广播网。1946年创刊于河北邯郸的《人民日报》首次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报方针和宗旨, 奠定了其在两年后成为党中央机关报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日报》更是反复强调自己“既是党的报纸, 也是人民的报纸”, 是“人民的公共武器”, 是“人民的益友和知音”, 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一贯在实践中坚持依靠群众办报, 并取得良好效果, 得到读者认可和好评的《新华日报》, 在1947年1月11日发表的编辑部文章中表达了“希望读者继续给我们以更大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重申了自己“愿和广大读者紧紧地拉起手来”[3], 去实现共同的目标的良好愿望。

194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次重要讲话成为党的新闻工作在实践群众路线过程中最主要的理论指导。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 就在于它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这就是群众路线。他还说:“报纸要靠大家来办, 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 靠全党来办, 而不能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 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这就进一步联系实际, 指明了报纸工作的群众路线, 从思想上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刘少奇同志非常重视党同群众的联系问题, 他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 而你们的工作、你们的事业, 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在他看来, 党和群众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新闻工作的深入开展, “党要尽一切可能联系群众, 而千座桥, 万条线, 主要的一个就是报纸”[4]。两位领导人深刻地强调了党报在群众工作中的重要性, 确立了新闻工作在密切党与群众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们党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又有了新的深化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强调, 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 要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密切联系群众”与“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三大传统作风之一, 强调党的各项工作都应当立足于服务人民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目中居于极其重要的位置。随之, 新闻界出现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形式, 《人民日报》的改版成为当时引领变化的领头羊。

1956年7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 宣布《人民日报》改版。社论指出, “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 也是人民的报纸”;“我们的报纸名字叫‘人民日报’, 意思是说它是人民的公共的武器、公共的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我们期待全国广大的读者给我们更多的帮助, 更多的批评和指示”[5]。改版后的《人民日报》, 新闻报道的覆盖面有所增加, 言论的数量有所增长, 报纸版面也变得轻松活泼了许多, 赢得了当时广大群众的肯定。体现群众精神的这次改版带动了各地党报改版的大潮, 全国各级党报引以为榜样, 相继进行探索与改革, 同时也推动了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其他中央级媒体的改革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的新闻界虽然萦绕着严重的左倾思想, 但是党的新闻事业仍然将群众工作置于首位, “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成为当时践行群众路线方面屈指可数的作品。《北京晚报》上的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以邓拓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在北京市委杂志《前线》里, 专栏“三家村札记”在饿死几千万人的大背景下发表的杂文借古讽今, 以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时的社会弊病。“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将思考的视角投注到现实社会生活中, 通俗易懂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新闻战线作为重灾区遭受重创, 许多报纸被迫停刊, 大批新闻工作者受到牵连和冲击, 党的群众思想和群众路线一度中断。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重新为新闻界带来了一股春风, 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恢复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 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的跨越式发展, 以及新媒体技术的高潮迭起, 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新闻事业也开始注重体现受众本位的原则, 更能体现群众精神。2003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成为全国新闻媒体的指导方针。党的新闻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新闻改革活动, 大大提高了新闻媒体的贴近性和亲和力。随后, 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引发了国内电视界的新闻热潮, 关注民情、民意, 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的民生新闻, 成为新闻媒体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中华大地, 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同和空前欢迎。“三贴近”原则对于指导新闻工作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其中的“贴近群众”, 是党的新闻事业对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深化。

2008年6月20日, 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 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同时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了“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性, 需要“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这次讲话无疑为新时期媒体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为党的新闻工作继续践行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

2011年8月,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铺开, 各级党委宣传部、新闻单位在中宣部等五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响应。“走转改”活动的开展, 使广大新闻工作者能够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中, 转变思维, 以群众为本, 写出更多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闻作品。2012年12月4日, 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的八项规定又进一步强调了“改文风”的重要性, 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 坚持“三贴近”原则, 继续发扬“走转改”精神。

2013年8月19日,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宣传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 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 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6], 这与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也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 任何形式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都应成为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 需要我们共同实践, 不断深化, 持之以恒。

二、党的新闻事业在践行群众路线中的特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党在近百年的新闻工作中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的力量之源。细数党的新闻事业史, 历次在新闻宣传方面的重大改革无不将群众原则作为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党的新闻事业在强调群众路线方面可以说呈现出了共同的特点:

1.注重树立群众意识, 重视新闻内容的通俗易懂

党的新闻事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每次开展党报改革工作时都会将提高群众意识放在首位, 强调“日报一定要用群众的态度, 从叙述新闻中宣传党的主张, 这样才可以使日报更加适合于群众的需要与兴趣, 使日报的影响能深入广大群众”[7]。1942年《解放日报》和1956年《人民日报》在改版前都存在严重脱离国内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倾向, 可读性差。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开始注重贴近群众生活, 加强与读者沟通工作, 新闻数量明显增多, 扩充了新闻作品的题材, 报道形式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通俗易懂,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2.注重改进文风, 重视新闻形式的喜闻乐见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只有不断地改进文风, 贴近群众, 不断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才能赢得群众的肯定和欢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在改版后正式确立“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办报方针, 把贯彻党的政策、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首位。注意报道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强调群众参与、用群众语言写作, 真正实现“以我为中心”的整合宣传。强化机关报意识的同时, 在报纸的大众化发展方向上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受到新媒体传播格局冲击的现代党报也开始进行将办报视角对准贴近群众的民生新闻, 真正从新闻内容和版面上体现群众生活, 服务普通百姓, 运用群众的语言,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等一系列的革新与探索, 并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所以, 从文风上贴近群众语言, 反映群众呼声, 才能真正贯彻群众路线, 才能获得来自百姓的认可。

3.注重人民群众的参与, 重视读者工作和群众呼声

党的新闻事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 尤其是在工农兵中培养通讯员, 着力将党报建设成为党与群众共同参与、真实反映党与群众观点的报纸。抗战时期的中共党报十分重视通讯员工作, 《解放日报》创刊仅半年就拥有300多位通讯员, 小学教师、村长、变工队长、民兵队长都可以是党报的通讯员和读报组的负责人。[8]《红色中华》从第2期开始欢迎读者投寄文章, 还专门开设了“苏维埃建设”专栏, 经常刊载读者的来稿, 报道和交流经验教训。《红色中华》之所以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其原因就在于它坚持贯彻群众办报的方针, 它的办报宗旨植根于人民之中, 为人民服务, 反映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意见和要求,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如今, 我们的广播电视媒体是直接将人民群众请到广播电视节目中来, 或参与录制感受节目过程, 或直接发言表达建议和意见, 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人公。

4.注重贴近群众实际生活, 重视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历来重视读者工作, 借以加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唤起工农大众团结奋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每天的必修课。《向导》《中国青年》等党团报刊历来重视读者来信, 注重开展读者调查。《红色中华》报的工作人员贴近群众, 深入到实际生活中采访写稿, 很多通讯员都来自群众, 很多报道直接来源于群众的生活或者是战场, 出现很多脍炙人口的通讯报道。这种深入群众的作风应当由当代党报工作者继续传承和发扬。

5.注重基层宣传工作, 重视党的新闻事业的桥梁作用

党通过媒体传播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并将党的声音传到人民群众中间。人民群众也通过媒体反映问题, 提出建议, 真正实现其上下通达的桥梁作用。坚持群众路线的新闻媒体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精神的桥梁, 密切了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关系。毛泽东曾指出:“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这是党的工作中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9]这不仅说明了新闻工作在党的全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而且说明了党的新闻事业必须与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 才能完成党赋予的使命。党总是把新闻事业作为党联系实际、指导工作, 联系广大群众的有力工具。

三、党的新闻事业如何传承群众路线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 党的新闻事业面临着日趋复杂的挑战。大众化传播格局日新月异, 不断更新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提出了越发严峻的考验。党的新闻工作如何发挥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 如何延续党报的耳目喉舌使命, 如何在现代社会更好地承载政府责任, 如何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回答。

党的新闻工作践行群众路线, 就是要乘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 通过一系列的办法和举措, 让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 不断解决新闻从业者的思想意识问题和职业道德观念, 严格规范新闻传播秩序, 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将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作为一种常态的工作方式, 让每位新闻工作者都能在今后党的新闻事业建设中自觉抵制各种干扰, 不断提高“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能力。

1.要继续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 群众路线是法宝

党的新闻工作要想赢得人心, 要想与党的事业同呼吸共命运, 就要注重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实际工作的首位, 将人民群众关注的事情作为新闻报道关注的重点和热点, 把群众的满意和认可作为检验党的新闻事业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不断提高群众意识, 不断培养与群众的感情, 不断用心研究群众生活, 与时俱进, 一直走在自我检查和有序更新道路上的党的新闻事业才会以群众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 才会真正把“官话”转化成群众语言, 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2.要继续贯彻“三贴近”原则, 贴近群众是核心

“三贴近”原则是指导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其中“贴近群众”是核心。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办群众之所盼, 充分体现群众意愿, 满足群众需求, 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群众喜欢的朴实文风搞好新闻宣传工作。只有真实贴近群众的新闻才是好新闻, 只有真实反映群众生活的新闻才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只有真实表达群众观点的新闻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

3.要持续开展“走转改”活动, 走基层是第一步

坚持“走转改”活动是新闻传播领域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改掉部分新闻工作者脱离人民群众恶习的有效途径。很多新闻单位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制定了完善的制度,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方面取得了实效。实践证明, 新闻工作者只有将走基层落实到位, 真实扎根于基层, 常常出入普通群众中间, 深入调查研究, 才能懂得群众生活, 才能采写出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 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才无愧于人民的事业。

4.要将群众路线贯穿到新闻工作的始末, 始终维护群众利益

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确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弄清群众路线的内涵, 并自觉地将其贯穿到新闻生产的全过程, 包括新闻内容的选题、采访、制作, 以及受众反馈的每一步。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分析问题, 要时刻明确党的新闻事业也是人民群众的新闻事业, 要在新闻工作的每个步骤提问自己是否站在了群众的角度, 走群众路线的党的新闻事业才能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5.要将践行群众路线作为长期任务来抓, 以积跬步而致千里

党的新闻事业要想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不被信息时代的洪流所超越, 就必须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群众路线是党的新闻事业常青的法宝, 并非一日一时一个阶段的口号, 而应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身上时刻保持的精神和面貌, 真正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 真正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新闻工作, 才能体现党的新闻事业中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总之, 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将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 不断提高和加深群众意识, 深入贯彻“三贴近”原则, 将“走转改”活动固化成为新闻工作自我检查的长效机制, 将群众路线贯穿到党的新闻工作的始末, 才能在今后党的新闻事业建设中自觉抵制各种干扰, 不断提高“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能力, 用日常新闻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努力使党的新闻事业致远绵长。

参考文献

[1]蔡和森.本报宣言[EB/OL].《〈向导周报〉史迹 (1922.09.13-1927.07.18) 》.http://media.people.com.cn/GB/192301/192303/192699194310/17078976.html.

[2]林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视角的系统阐释[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216.

[3]检讨和勉励——读者意见总结[G].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下册:96.

[4]刘少奇选集 (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397.

[5]致读者[N].人民日报, 1956-07-01 (1) .

[6]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7]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 (1915-1937) [G].北京:学习出版社, 1996:891.

[8]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168.

实践与传承 篇8

一、传承:收集、整理、分类

挖掘和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教师和家长是关键.我们首先以年级组为单位, 开展了理论的学习, 让教师们明白什么是民间体育游戏, 并充分认识到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让教师们通过回忆小时候玩过的民间体育游戏、利用休息时间到民间采风、上网查询等, 形成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

我们向全园的家长发放了“民间体育游戏”的问卷调查, 并召开了年轻家长、祖辈家长、老年教师座谈会, 向家长、教师收集本地区广泛流传的一些民间体育游戏.我们在收集了大量民间游戏之后进行分类整理.如:按动作发展我们分为走、跑、跳、钻、爬、平衡等类别游戏, 教师在组织时便关注到每天组织不同的游戏来锻炼幼儿各项动作的发展;按幼儿年龄特点, 我们又确定了小、中、大各年龄段游戏的重点, 如“跳竹竿”、“跳绳”、“编花篮”有一定难度和技巧, 适合大班孩子玩.“吹泡泡”、“捉小狗”等规则较简单的游戏适合小班孩子玩.按季节特点, 我们进行了夏季和冬季游戏的分类.如在寒冷的冬天, “对脚”、“脚尖脚跟脚尖跳”、“跳绳”等是即时热身的好游戏;在炎热的夏天, 运动量较小些的“砸沙包”、“跨大步”等是较理想的选择.

二、实践:创设、组织、实施

(一) 、活动的设置与安排

1. 特色活动快乐晨锻ABC

每天早晨全园集中开展的“快乐晨锻ABC”活动, 就是将每天的晨间锻炼分成三个部分:A民间游戏环节;B器械游戏环节;C整理材料及放松环节.这样的集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有效保证了让幼儿掌握一些民间体育游戏的基本玩法, 建立基本规则, 并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2. 区域划分显特色

我们根据场地将户外场地分割成几个小区域:竹竿区、跳房子区、舞龙区、花棍区等, 每周各班可轮流进入.活动中, 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 选择内容和材料, 以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等, 这样更能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 给予幼儿更多发展的自由度.

3. 一日环节巧利用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各环节以及其他活动中渗透民间体育游戏.如:在自由活动中, 孩子们会自动发起游戏, 在宽松的氛围中, 巩固复习已学的游戏内容, 同时进行即兴的改编、创编游戏, 从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在来园、离园等时间, 孩子们都可以即兴游戏.

(二) 、教学方法

1. 创设情境

有很多的游戏,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 会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和竞争意识.如:“推小车”游戏, 单一地让孩子在场地上玩, 孩子们玩一会儿, 便会因吃力而马上放弃.若有一个运送东西之类的情节, 绕障碍之类的场景, 那么孩子会为完成某一任务而在游戏中更有坚持性.

2. 角色扮演

此方法更适用于小班幼儿.教师和孩子一起扮演游戏中某一角色, 让孩子感觉游戏的真实性而投入与活动.如:“猫捉老鼠”中, 孩子们把自己当成老鼠, 在由教师扮演的猫一次又一次的寻找中, 以最快的速度跳进“山洞” (由圈、盒子、轮胎代替) 中, 发展了幼儿快跑和跳跃能力.

3. 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园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一些小型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斗鸡、炒黄豆、摇小船、脚尖脚跟脚尖跳、背张歌、木头人等, 因其简便易行, 小巧有趣, 对幼儿很有吸引力, 可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穿插进行.如, 体育活动开始时, 可用“炒黄豆”配儿歌“炒炒炒, 炒黄豆, 炒好黄豆翻跟斗!”幼儿两个一双地进行游戏, 在欢快的游戏中活动身体;体育活动结束时, 来个“脚尖脚跟脚尖跳”, 由慢变快几遍, 一边说一边跳, 能放松全身肌肉, 愉悦身心.

三、创新:改编、调整、探索

在组织民间体育游戏中, 我们发现有的游戏的活动量太小, 达不到运动的目的;有的游戏由于本身的难度、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原因, 学习掌握游戏有障碍.改编、创新民间体育游戏,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玩法.有很多民间体育游戏常使孩子乐此不疲, 但也有些游戏则不然, 但只要教师把握好孩子的游戏特点, 对游戏的玩法随机调整改编,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熊和石头人”游戏中, “石头人”一直是走和保持身体的某一姿势为动作, 反复进行, 时间久了, 孩子便会失去兴趣.此时, 教师把石头人走变为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于是, 走、跑、跳、爬、滚等各种基本动作有机地融于游戏之中, 不仅激发了游戏的兴趣, 更让孩子充分地活动了身体.

2.规则.对那些具有质朴、诙谐、活泼特点的深受幼儿喜爱的民间体育游戏, 我们可结合幼儿园的环境条件等选择使用, 在形式与内容上尽量保持原貌, 如:编花篮、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有的游戏规则可能随玩法、材料、场地等的变动, 又有新的变动.如“划龙船”、“推小车”游戏都是发展幼儿手臂力量的合作性较强的游戏, 游戏的运动强度较大, 所以游戏时提醒孩子轮流交换角色外, 还可与其他的游戏相结合, 以调节活动量.

3.材料.在选择运用民间体育游戏时, 应对游戏的场地、材料等加强安全性的考虑.例:在“扔砖”游戏中, 可利用废旧的木块、沙包等代替砖块;在玩“老鹰捉小鸡”或其他四散跑一类的游戏时, 应选择松软的草地或塑胶地, 以免擦伤、跌伤等.

实践与传承 篇9

一、校园文化研究现状与意义

(一) 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早已存在于我国古代教育典籍中, 深深影响着几千年的中国校园。我国的校园文化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 199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次校园文化研讨会可算作一个阶段。此次会议集中了我国校园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 可以说是我国校园文化研究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后期, “大学文化”又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人们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与此同时也展示了一些应用研究, 如学校群众文化、学生文化、校园文化与地区群众文化的关系等[2]。2004年,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为贯彻16号文件而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入一个高起点研究阶段。这是一个从一般研究到更深层的研究、从局部研究到系统研究的阶段。此后, 各层次、各分支的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国各类报刊上, 校园文化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研究的领域是浅层与深层并进, 并逐步向深层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校园文化的研究内容、模式也将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 不断发展。

(二) 校园文化研究的意义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2004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 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 研究文化是高校的活动基础, 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 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 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因此, 建设校园文化, 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加强校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新风。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现象, 把握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 繁荣校园文化建设, 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校园品牌活动四个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结构层次。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物质环境, 这是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制度文化是指各项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际交往活动的方式;精神文化是指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等;校园品牌活动则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

(一) 传承物质文化, 创新校园景观

校园物质文化是基础, 是学校之形[3], 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基石。它包括高校的自然环境、校园建筑及建筑风格、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新建的虎溪校区占地面积3669亩, 校区新建的楼房既注重现代气息, 又注重山水园林式的独特风格。教学楼、运动场、图书馆、食堂等建筑风格各异而又浑然一体, 形成和谐的整体感。虎溪校区东门广场前矗立着的老校区A区大门的四个石碑建筑的再现以及两个人工湖 (缙湖、云湖) , 与老校区大门和民主湖虽有空间距离却能遥相呼应、心心相通。

校园物质文化创新点就在于把校园建设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 宽容友爱的家园, 生动活泼的乐园, 幽雅美丽的花园。新建的虎溪校区学生宿舍从梅园一幢到梅园七幢, 从竹园一幢到六幢, 从松园一幢到七幢以及教学设施第一教学楼、综合楼等规划匠心独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美观大方、独具特色、主体明显、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寓于其中。大学新校区应该是人文校园, 以建筑、园林、绿化、雕塑、石刻、文化设施等构成的校园景观, 既包括自然景观, 也包括人文景观。它能给人一种精神感召或智慧启迪, 营造一种整体的环境教育氛围。虎溪校区“后山”的“松林公园”以其独有的特色而深受到访者的赞誉。这里有开阔的绿草地, 绵延于小山之中的灌木丛以及中间的荷塘构成的自然景色彷佛浑然天成。公园里既有沿校内道路建设的林荫带, 又有风格各异的园地和休闲亭阁;既有蜿蜒的林间小径和小山“情人坡”, 又有人工湖缙湖和云湖;既有催人奋进的缙云钟塔, 又有五彩缤纷的云湖音乐喷泉。置身其中有沁人心脾之感。这些独特景观以及由此延伸的文化内涵, 都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教育、熏陶与启迪。

(二) 创新制度文化, 完善校区管理

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各种组织架构、规章制度, 校纪校规和监督保障措施的综合表现[4], 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本体, 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等, 另外还包括学习习惯、校风、学风和班风等。

1. 传承制度文化, 规范校区管理。

在重庆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四求”学风的倡导下, 虎溪校区坚持执行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在此基础上形成与老校区一脉相承的管理理念与行为文化。《学生手册》一书, 像一位无声的老师, 阐释着公平与正义, 与其说它是约束学生的校规校纪, 不如说是忠诚的关怀和最热情的教导者, 教导着学生要志存高远, 自强不息, 诚实守信, 弘扬正气, 明礼修身, 热爱生活。

2. 创新制度文化, 完善校区管理。

创新制度文化体现一个“和”字, 这与其“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治学理念是一致的, 让学校成为文明的殿堂, 精神的家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虎溪校区根据新校区的功能、环境特点和条件, 建立了一些与之配套的新的规章制度, 既适合新校区特点, 又能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 推动了制度文化的建设, 如《学生管理补充规定》、《学生文明宿舍评比办法》等等。与此同时, 《学生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学生奖惩补充规定》的制定, 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另外, 研究生兼职班主任、博士生兼职辅导员等各种切实可行的制度的设立, 强化了老校区与新校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运用制度创新来缩小新老校区之间的空间距离, 实现新老校区间校园文化的双向互动。这既能体现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关系, 又能将老校区科学的管理经验运用到新校区, 建设和谐文化校园。

(三) 传承精神文化, 提炼大学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趋同性群体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它应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学风教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发展目标以及校园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核心。

1. 注重文化内涵, 建设文化校园。

严密的教风、浓厚的学风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启迪。虎溪校区在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道两侧建立了文化长廊, 设置了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科普百科等教育内容;在校园重要的场所和建筑物外墙显著位置设置了刻有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的字碑;在教学楼门厅内外设置了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在运动场显著位置设置了“强健体魄、报效国家”等倡导语;在学生宿舍有党员风采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在校园绿地、花圃、角亭等地设置了相应的诗牌、提示语等。另外, 还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 感受校园文化氛围, 并从中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2. 弘扬重大精神, 建设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创新, 就是不断培育、提升以及重新塑造具有本校特征的文化观念和群体意识, 也是对传统精神文化的一种补充或增添。它有自己的特定校园文化内涵, 反映了时代性、民族性、价值性、寓意性和易记性等特征。重庆大学的大学精神内涵丰富, 是对学校发展目标的一种高度的认同, 成为激励师生上进的一种核心力量。用简明而精辟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是弘扬“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重大精神, 倡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求知、求精、求实、求新”的“四求”学风, 塑造“能吃苦、讲实干、求进取”的优秀品格和“有理想、重事业、敢创新”的时代精神[5]。这样的精神文化在大学发展中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等一系列重要的作用, 是学校的灵魂, 是全体教职员工活力的集中体现, 也是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四)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校园文化

校园品牌活动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是在前人实践基础上合乎规律的超越, 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升华。其创新点可体现为大型活动精品化、常规活动制度化、小型活动多样化。虎溪校区在吸收老校区校园文化活动的精髓基础上, 从自身特点出发, 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开展了两类创新品牌活动。

1. 创新校区大型品牌活动。

重庆大学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虎溪校区以此为基础, 始终把“传承、创新、特色”作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不断挖掘科技、文学、音乐、艺术资源并激活这些资源, 突出“欢乐虎溪”、“温暖虎溪”、“学术虎溪”、“再见虎溪”四大活动主题, 并紧紧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区大型活动。如“欢乐虎溪”之元旦迎新联欢活动、“唱红歌”比赛、“激情新三峡、放歌沙坪坝”演出活动、“青春之星”选拔大赛、“唱响虎溪”大型歌咏会、新生大型趣味运动会、勤工助学联谊晚会等;“温暖虎溪”之为师生送温暖系列活动;“学术虎溪”之虎溪大讲堂、星期日讲座、外语文化节、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等;“再见虎溪”之设立学生离开虎溪感言墙、辅导员欢送会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传承了重庆大学的文化传统又富有创新, 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为虎溪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增光添彩。

2. 创新校区节庆活动。

校园节庆活动是校园动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主题创新的校园节庆活动, 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实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6]。虎溪校区的校园节庆活动突出欢乐、喜庆的主题, 比如元旦迎新联欢活动, 校长师生同台演出, 共同参加游园, 共同祝愿重大师生幸福、快乐!祝愿重庆大学的明天更加辉煌!“五一”、“十一”长假电影周活动, 既给大学生带来了过节的喜庆, 又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寒假新春团拜会, 为寒假留校师生送上大礼包和新年的慰问、祝福。校园节庆活动的开展, 增强了师生对校园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

3. 深化校区主题教育活动。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根据校区特点和学生实际, 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主题、拓展视角成为虎溪校区主题教育活动的一大特色。比如由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拓展为“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之“生命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之“生命的意义”主题教育活动, 再拓展为“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之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多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 对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 创新校区宿舍文化活动。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 以学生居住的楼栋为单位建立学生工作站。辅导员、生活教师吃住在学生宿舍, 办公也在学生宿舍。辅导员、生活教师利用在学生宿舍的有利条件, 积极开展并不断创新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宿舍党团活动、学生宿舍的文化娱乐活动、棋牌活动, 学生宿舍争创宿舍文明之星活动, 寝室设计大赛等等, 不断为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的宿舍文化建设增添新的亮点。

三、研究结论

新校区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老校区校园文化是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基础, 新校区校园文化是对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 必须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紧密结合, 积极创新品牌活动,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新校区的优势, 以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为主线, 传承传统的校园文化特色, 兼容地缘文化特点, 体现时代发展方向, 结合新校区实际不断发展和创新校园文化, 不断向已经形成的校园文化补充新内容, 增添新形式, 促进其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一致的、新型一流的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大学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方.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石油教育, 2008, (3) .

[2]秋实.第一讲:我国校园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现状[J].教育导刊, 1991, (4) .

[3]杨海波等.创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当代高校精神文化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 2003, (4) .

[4]克明等.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的构建[J].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 (10) .

[5]重庆大学概况[EB/OL].http://202.202.0.35/html/view_101.htm.

实践与传承 篇10

一、木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和发展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出现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平民毕昇发明,毕昇曾用木活字进行了印刷尝试,因为未能解决木头的材质疏密、遇水变形、排版与药相粘等问题而终止放弃了木活字。到了元代大德年间,元代农学家元祯制作更为简便、容易的木活字,并将自己的木活版工艺程序详细写成 《造活字印书法》一文,最早全面论述了木活字印刷工艺:“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行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以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他在书中还详细介绍其具体技艺,比如写韵刻字法、锼字修字法、取字法、作盔安字刷印法、作盔嵌字法和造轮法等。到了明朝,木活字被广泛应用,除了排印书籍,还用此法来排印家谱。清代,木活字印刷家谱之风更加盛行,政府还大规模地用木活字印书,如《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这是历史上用木活字印刷规模最大和制字数量最多的一次木活字印刷。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西方铅活字传入中国,中国出版事业发生了重大变革, 而活字印刷术也开始走向衰落。

2001年,浙江省瑞安市东源村发现了手工刻字木活字印刷技艺。东源木活字印刷术之所以传承下来,也是因为民间修编 “家谱”的传统,这里将谱牒的修编称为梓辑,从事木活字印刷的师傅称为谱师,其技艺流程包括:开丁、理稿、排版、校对、刷印、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工序。木活字印刷本体技艺全凭手工操作,主要包括:制作木子、描字刻字、制作字屉、印版、检字、排版、印刷和装订成册等。具体流程如下:首先选取好的木材,制作字模、用毛笔在上面反手写字、用刀刻字;接着用检字口诀从字模盒中逐一检出需用的字模,然后开始排版上墨。为了让字模更好地吸字,工匠们上墨前一般都会先用水洗刷一次,刷完墨之后,对准板印四角上宣纸,再用棕刷在宣纸上刷动时,一定要用适当的力度上下来回均匀刷动。紧接着,揭起宣纸晾干,将多张宣纸印好后,再去打圈、划支、打孔洞、下纸捻、裁边、上封面、订外线,这就完成了整个木活字印刷的过程。瑞安和宁化等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经历了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战乱,至今依然完好保存着木活字印刷术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瑞安高楼镇东源村保存下来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木活字印刷术的“活化石”。

二、中职院校对木活字印刷术的传承意义

2010年,浙江瑞安东源村作为活字印刷术的代表,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教科文组织为确保这些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能力,要求有关缔约国必须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并且在规定期限内通过验收,否则就将其从名录中撤销。因此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除了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性传承危机外,还必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保护计划,如期通过验收。所以,木活字印刷术具有更为特殊、紧迫的传承价值。

学校开设木活字印刷术课程,正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继承、保护木活字印刷术,为其传统技艺在职业学院的传承提供经验和借鉴。木活字印刷术属于传统手工技艺,适合在中等院校中进行传承,有两个重要的理由,一方面是因为这类技艺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我国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中等院校的学生具备良好的条件。 一方面,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占有知识理论上的优势; 与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比较浓厚,喜欢木活字印刷实践课程,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中职学校应最大化地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作用,走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之路。中职院校在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中设立木活字印刷课程,是基于木活字印刷的审美特征和制作工艺的。木活字上有笔法、刀法,具有一种字体上的雕刻美,它的审美意义可以为美术设计提供新思路,它的制作工艺也为美术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三、传承木活字印刷术的教学实践

(一)编写书面教材,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掌握木活字印刷术技艺的工匠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这些工匠学习技艺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由于思想的局限和能力的缺乏,他们无法用文字记录下自己掌握的技艺。木活字印刷术依靠手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像这种活态传承有明显的缺陷,如果没有传承人将会中断。想要克服这种传承方式带来的弊端,必须引进新的传承方式。中职学院作为教育基地, 为整理木活字印刷术相关文字资料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在开设木活字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没有书面教材大大阻碍了教学的进程。中职院校可以和木活字印刷传承人合作,将木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配上传承人的实际操作图解,最后整理成一本适合学生学习实践的教学范本。编写木活字印刷技艺教材,既有利于这门技艺的推广,也利于更好地传承木活字印刷技艺。

传承、保护木活字印刷技艺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学校的老师要加强对木活字传统技艺的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采用科学的保护方法指导实际的技艺传承活动。中职院校是科研创新的阵地,有便利的条件进行木活字印刷的理论研究,而作为技术院校,本就注重和实践结合,其研究成果更容易转化,而且更加有利于指导实践创新活动。

(二)开设技艺实践课程,传播木活字印刷术传统文化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使传统技艺得以存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木活字技艺传承人无法再以此为生,纷纷被迫转行,寻找其他的谋生出路,而留下来的传承人年龄比较大,如果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门技艺,木活字技艺终有一天必将消亡。中职院校在美术设计和制作专业开设木活字印刷术课程,有利于将木活字技艺应用到现代生活中,给美术设计增添新鲜的元素,保证木活字技艺得以传承。学校在开设木活字课程时,可以将课时设置为一年。上实训课时,学校可以采取聘请老艺人来校传授技艺、校内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加深学生对木活字技艺的直观和深层了解。

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外来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中国,中国民众崇洋媚外的思想越来越严重,这种现象也波及在校学生,这使学生开始远离传统优秀的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给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很大难度。作为教育场所,职业院校有义务也有条件向学生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提高他们学习传统技艺的兴趣。学校在进行木活字印刷技艺教学实践时,可以先让技艺传承人向学生形象直观地演示木活字技艺,再让任课老师介绍相关的历史知识和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技艺的精妙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产生学习这一技艺的动力。

(三)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进行产业开发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学校可以让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到木活字传承人的工作单位实践,深切地感受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传承魅力,了解这门技艺的实际传承状况。学校安排学生参加传统技艺实践, 有利于学生对木活字印刷技艺的掌握,为技艺传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中职学生受过正规的教育, 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知识底蕴,对木活字传统技艺的理解会有自己的独创性,再加上传承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创新这一古老技艺。

纵观整个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不难发现,一些传统的技艺之所以失传,是因为缺少需求的市场,要想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的木活字技艺,必须开发它的新功能,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产业契机,才能解决技艺传承危机。而且,传统技艺产业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激发人们学习传统技艺的热情,为技艺传承带来经济基础,推动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中职院校属于技术型学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实践与创新,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创业,创新氛围很浓。学校鼓励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设计方面引进木活字相关技艺,针对“90后”“00后”的年轻消费群体,根据他们追求时尚的特点,采用木活字印刷术元素设计各类艺术品,开创独特的艺术设计理念。

目前,国家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且还包括文化在内的软实力竞争。因此,各国大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开发自己的文化资源,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加快了文化建设的进程,极力倡导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所以优秀传统文化和古老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传统技艺中的一种,已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传承意义更为紧迫也更为深远。中职院校在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开设木活字印刷术实训课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保证木活字技艺的传承,增强学生学习这门技艺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创新了学生的艺术设计思路。木活字印刷术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为其他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其全.木活字印刷术的保护与研究[J].浙江工艺美术,2009(3).

[2]黄恒日.木活字印刷[J].照相机,2015(11).

[3]陈靖云.方寸之间:从木活字印刷工具看其工艺发展[J].客家文博,2014(2).

[4]秦声峰,包璇漪.活字生香八百年走进中国木活字印刷村瑞安东源[J].今日浙江,2010(23).

[5]连允东.木活字印刷与客家族谱[J].政协天地,2011(1).

实践与传承 篇11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 中职美术 教学 意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167-02

民间工艺美术是人们实际生活的缩影,其作品是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出于审美的视角对生活进行的艺术创作。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气息、风俗文化以及民族情感,给人一种亲切感。如织染、陶瓷、木器、剪纸、竹编、蜡染等都是在生活实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天然作品,发挥着艺术性和实用性两种功能。然而,民间工艺美术具有传播范围小、家族传承、艺术工艺难保存等缺陷,导致很多的工艺美术技术失传,因此,传承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发挥中职美术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中引入民间工艺美术,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扬,同时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分析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以改善中职美术教学成效。

一、激发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制作流程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工艺美术保护意识

中职美术教学中工艺部分主要涉及剪纸、漆画、蜡染、陶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美与技术的融合,引导学生把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渗透到作品中。民间工艺美术在这些方面有很多的优秀作品,教师通过作品的展示不仅能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还能在技术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制作经验。然而,有很多的工艺制作流程存在难保存的问题,导致工艺技术的失传,不禁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传承而惋惜,因此,保护工艺美术文化的意识油然而生。据此,教师应激发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制作流程的积极性。

例如,顾绣,其半绣半绘,绘绣结合,以绣带绘的工艺特色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这种技艺已经失传,尽管后人尽量弥补和修复,也难以与之相媲美。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来让学生欣赏精美的作品,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并与创作者进行灵魂上的沟通,从而提升学生审美层次。

又如在《群仙祝寿图轴》中,人物所穿锦裳,都是先上底色,后在底色上进行刺绣,人物的面部的处理则是先绣后画的,云雾只用画笔着色,而不加绣。这种大胆创新的技法,表现山水、人物尤为生动。这种技法的突破性给予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迪,有助于学生形成不拘一格的美术创作思维,从而收获技法上的经验。

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精进工艺美术技法,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以培养技术型和实用型的人才为目标,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中职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精进工艺美术技法。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乡土气息,不仅能够丰富学生技艺的操作经验,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剪纸工艺制作中,教师首先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来展示剪纸工艺的操作和技巧,便于学生模仿并操作。剪纸的技法中有剪、贴、熏、点等,其中熏纸技法已经不多见,视频中展示了点色剪纸、銅凿剪纸等的技法,同时也对熏纸技法进行了介绍和演示:首先,用剪刀在纸上剪出需要的图案,并将其附在铺平的宣纸上(宣纸预先被放在木板上,并用喷壶均匀打湿)打湿。然后,手持油灯先从最底部逐渐往上移。在熏纸的过程中,注意木板不能离火太近,否则很容易将宣纸点燃,也不要将木板平放,否则熏出的图案显得不均匀。熏后,用熨斗将其烫干,撕下剪纸,一幅黑白相间的熏纸作品就算完成了。这种制作流程得到的作品在效果上与前人一样,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进行创作,一边创作一边思考,从而在创作中获取实际操作的经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剪纸技艺,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能力。

三、拓宽艺术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美术作品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的学习比较紧张,管理也比较严,在接受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逃课、开小差等现象,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参加各种工艺品大赛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丰富学生的审美层次和思维想象力,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组织陶艺工艺品比赛,就可以邀请民间工艺艺人来课堂传授经验,讲解陶艺制作的要点和技术,并辅助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制作,为学生常规的课堂学习增添新鲜的元素,帮助学生挖掘艺术创作的潜能。学生采用泥条成型法制作陶艺品时,经常会出现由于泥条之间的粘合不牢固而出现裂胚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在泥条盘筑到一定高度时,急于看到成品,等不到泥条稍干时就继续操作,以致于影响到后面的操作。因此,学生可以选择模具成型法更容易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制作工艺品的同时,学生还有机会对自己不懂的和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在与大师的互动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另一个层面讲,主动提问也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能够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比赛中,学生采用不同的成型方式塑造陶艺品,并在装饰上体现出个性化和新颖性,有的通过刻画来表达主题,有的通过镂空来体现意图等,形成风格迥异的作品。最后,由教师和民间艺人共同来为学生进行点评打分,让学生在点评中明确自己的不足,为学生技法的提升指明方向。

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

民间工艺美术源于生活,是实际生活的艺术缩影,其中饱含着多种文化内涵。美术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美的艺术教育,而是从整体教育理念出发融合多种学科的教育。如剪纸工艺中除了艺术的创作外,还有历史知识以及本土化的文化特色在里面,学习剪纸工艺就能了解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其中的戏曲剪纸,就融合了色彩艺术、剪纸技艺和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等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应的民间工艺美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色彩静物写生》时,教师选择彩绘瓷作为学生静物写生的对象。首先学生要对瓷器进行整体的构图,将瓷器的大致轮廓勾画出来,并确定物体的主要特征。之后通过着色突出物体的明暗关系,最后通过深入刻画突出物体的重点,并结合适当的调整从而完成一副临摹的作品。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对瓷器上的色彩、花纹、线条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每一个阶段的瓷器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意义,瓷器图案演化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历史文化变革的过程,这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历史知识,实现了多种学科交叉学习。

综上所述,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凝聚了当地历史文化、风俗以及民族情感,我们应该继承好、保护好和发扬好。中职学校应该承担弘扬和传承民间工艺美术的责任,将其引入美术课程教学中,力求从强化工艺美术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美术作品创新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多学科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实现民间工艺美术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使其成为中职美术课程中的一部分,以培养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为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佩姬.民间工艺美术在中职教学中的意义[J].学园,2015(7)

[2]李雅日.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利用价值探析——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实践与传承 篇12

纵观近年来新课程地区高考数学试题, “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这一立意已十分明确.这不仅仅是因为通过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的考查, 能深刻地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潜能, 而且有助于数学新课程改革良性、科学发展, 引导中学数学教育真正回到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来.然而由于“应试本位教学观”的影响, 当前在高考复习中的急功近利的浮躁作风仍较为突出, 只注重对基础知识重复强化训练, 偏重于就题论题, 忽视对思维过程的剖析, 忽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与提炼的倾向仍大行其道, 使高三数学复习只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学生缺乏举一反三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导致学生数学思想运用不畅, 方法生硬呆板, 解题盲目随意, 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和高考成绩.因此, 无论是从促进数学学科的复习效果, 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近期目标出发, 还是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着眼, 都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高考系统复习阶段要重视和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渗透, 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认真合理地组织高三数学复习教学, 锤炼学生的思维, 传承数学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解题水平、数学素养和科学应试能力, 做到“既高分, 又高能”, 以适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笔者在设计、执教南通市高三数学观摩课《函数与方程》中感慨良多, 记述如下, 与同行共同探讨.

1 设计思路

“函数与方程”是新课标教材[1]的新增内容, 包括函数的零点和二分法.通过研读教材可以看出, 新课标教材增加本节内容的目的旨在通过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 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函数与方程思想, 及函数这一主线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和理解.[2]由于二分法与算法的联系更为紧密, 将其纳入算法一章进行复习更为科学.因此, 从知识层面看, “函数与方程”这一课的复习应该是以函数零点及其判定为载体, 揭示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内在联系.

江苏高考 (数学科) 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贴近教学实际, 既注意全面, 又突出重点.注重知识内在联系的考查, 注重对中学数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3]“函数与方程”在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中被列为A级要求 (了解层次) , 但其中所蕴涵的函数与方程、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却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加以重视.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应当是锤炼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因此, 让学生经历函数与方程间相互转化的思维过程, 渗透函数与方程、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理应是本节课的“主心骨”.

基于以上三点, 笔者将本节课的复习目标确定为: (1) 了解函数的零点的概念, 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理解教材 (苏教版必修1) 第75页黑体字 (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 掌握函数零点存在性问题的判定及其运用;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经历函数与方程间相互转化的思维过程, 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化归 (等价转化) 、数形结合、猜想论证等思想 (方法) 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围绕上述复习目标, 为提高达成度并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打造高效课堂, 笔者精选例习题.反复斟酌之后, 笔者在帮助学生回顾知识点的基础上仅选用了两个小练习题和两个例题, 并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数学思维的过程, 进而体验并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这与目前许多教师推崇“大容量、快节奏”的高三数学复习模式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有效遏制“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过程

2.1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复习了函数有关的性质及几种常见的函数, 也研究过方程有关的问题.那么, 函数与方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

(板书课题) 函数与方程

2.2 知识回顾

首先, 请大家完成讲义上的要点回放1和基础训练第1题 (投影) :

片刻后, 请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发现:从数的角度看, 函数y=f (x) 的零点对应于方程f (x) =0的实数根;从形的角度看, 函数y=f (x) 的零点对应于函数y=f (x) 图像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

(板书) 函数的零点:函数y=f (x) 的零点

⇔方程f (x) =0的实数根 (数的角度)

⇔函数y=f (x) 图像与x轴的公共点的横坐标 (形的角度)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零点的概念, 掌握函数零点的求法, 初步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渗透化归思想.)

过渡语:在数学问题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函数零点在给定区间上是否存在的问题.对这一类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请大家完成讲义上的基础训练第2题 (投影) :

片刻后, 请学生回答.

生1:选①②③.

师:请您说明一下理由.

生1:对于①, 可令f (x) =x2-5x+6=0, 解得x1=2, x2=3, 显然都在区间[-1, 4]内;对于②, 由于f (1) =-1<0, f (2) =5>0, 根据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知f (x) =x3-x-1在区间[1,2]上存在零点;③可以采用与②同样的方法得到.

师:很好!在解决问题2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对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是否存在零点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解方程 (如①) 或利用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如②③) 来解决.

(板书) 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判定方法:

(1) 解方程 (2) 用定理

下面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投影) :

引导学生挖掘: (1) 定理要点:①连续、异号, ②充分条件; (2) 定理作用:判断零点的存在性 (只能得到:至少有1个零点) .从而领会判定定理的实质并能正确运用.

师:下面再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下基础训练2的②和③,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2:画图.

师:具体怎么操作?

生2: (以②为例) 由f (x) =x3-x-1=0得x3=x+1, 然后令

{y=x3, y=x+1,

画出两个函数的图像, 观察他们在区间[1,2]上有没有交点.③亦同法办理.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方法实际上是:将函数f (x) =x3-x-1零点的问题转化为方程x3=x+1的实根问题, 然后构造新的函数

{y=x3, y=x+1,

再去求交点.这里, 我们通过函数转化为方程, 方程再转化为函数, 在函数与方程的不断转化中解决问题.顺便问一下, 还有没有其他解法了?

生3:利用导数求出f (x) =x3-x-1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画出f (x) =x3-x-1=0的图像, 观察它与x轴在区间[1,2]上交点的个数.

师:很好!直接画出f (x) 的图像也能解决问题!这样, 我们又得到了函数的零点存在性的第3种判定方法——画图像.

(板书) (零点存在性判定方法) (3) 画图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练习掌握零点存在性判定的常用方法, 巩固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渗透函数与方程、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2.3 例题探究

例1 设函数f (x) =x3+x2-ax, g (x) =x2-x, 若两函数的图像只有一个公共点,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教师巡视.片刻后,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生4的解题过程.

师:下面请大家看屏幕.这位同学给出了两种方法, 我们先看第1种方法.由f (x) =g (x) , 得x3+x2-ax=x2-x有唯一解, 即x (x2- (a-1) ) =0有唯一解.显然x=0是该方程的解, 因此方程x2- (a-1) =0无解.从而由Δ<0得a<1.

师: (稍作停顿) 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看法?

片刻沉默之后, 有学生举手, 笔者示意他回答.

生5:我觉得有点问题.原方程有唯一解, 对方程x2- (a-1) =0来说, 应该有两种可能:无解或解亦为零.故a≤1.

师:很好!刚才这位同学 (生4) 将两函数图像有唯一公共点的问题转化为方程有唯一解的问题, 将“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 思路正确!美中不足的是考虑问题不全面, 生5已经帮他解决了!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生4的方法2.噢, 他将f (x) 和g (x) 进行了求导, (未解完) 请你说一下:为什么要进行求导?

生4:我想画图.

师:很好的想法!这个问题本来就是研究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问题么!画图应该是很自然的想法!老师事先已经用几何画板画好了f (x) 和g (x) 的图像, 请大家看屏幕 (图1) :当a=-0.35时f (x) 和g (x) 的图像只有一个交点;当a变化时, 我们来看一下, (拖动点A, 演示函数f (x) 的图像随a值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大家发现什么? (让a的值在1的附近变动, 见图2)

生: (众) 当a的值在1的附近变动时, 两函数图像叠合在一起, 交点个数看不清楚.

师:大家试想一下, 用几何画板画出的图像都难以看出交点个数, 更何况徒手画的示意图!华罗庚先生有句诗:“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缺数时难入微.”直观、形象的函数图像有助我们审题分析, 但细微之处还须用“数”啊!

例2 (2006年浙江高考题改编) 设f (x) =3ax2+2bx+c, 若a+b+c=0, f (0) >0, f (1) >0, 求证:

(Ⅰ) a>0;

(Ⅱ) 方程f (x) =0在区间 (0, 1) 内有两个实根.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教师巡视.片刻后,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第1问的学生解题过程, 突出解题的目标意识和消元方法.然后和学生一起重点分析第2问.

师:第2问要我们证明:方程f (x) =0在区间 (0, 1) 内有两个实根.对这个问题, 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6:先考虑Δ.

Δ= (2b) 2-4×3a×c=4 (b2-3ac) =4[ (-a-c) 2-3ac]=4 (a2+c2-ac) =4[ (a-c2) 2+34c2]>0,

知方程f (x) =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然后再证明两根都在区间 (0, 1) 内.…… (生6有点迟疑, 我示意她坐下)

师:那么, 如何证明两根都在区间 (0, 1) 内呢? (示意生7补充)

生7:由于f (0) =0, f (1) >0, 由图3, 只需证明对称轴x=-b3a (0, 1) .由a+b+c=0得b=-a-c, 故x=-b3a=a+c3a.由 (Ⅰ) 的证明可知a>c>0, 从而0<a+c3a<1, 即对称轴x=-b3a (0, 1) .

师:很好!刚才我们同学通过先证明方程f (x) =0有两个实根, 再利用对称轴和f (0) >0, f (1) >0将根限定在区间 (0, 1) 内, 分割包围、逐步推进、稳打稳扎, 终将问题 (Ⅱ) 这座碉堡拿下!这是解决数学难题的常用方法, 希望大家用心体会.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8:可以用零点存在性判定定理.

师:具体说了看看.

生8:要证明方程f (x) =0在区间 (0, 1) 内有两个实根, 也就是要证:函数f (x) 在区间 (0, 1) 内有两个零点.

师: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 很好!

生8:由于f (0) >0, f (1) >0, 只需在区间 (0, 1) 内找一个点x0, 使f (x0) <0即可.由于12在区间正中间, 所以我想如果能证明f (12) <0.

师:很好!一个大胆的猜想!你能证明f (12) <0

生8:由题意

f (12) =3a (12) 2+2b (12) +c=34a+b+c=-14a+ (a+b+c) =-14a<0.

生8:根据零点存在性判断定理, f (x) 在区间 (0, 1) 内有两个零点.

师:请回忆一下, 零点存在性判断定理是怎么说的?

生 (众) :只能得到f (x) 在区间 (0, 1) 内至少有两个零点.

师:那如何说明f (x) 在区间 (0, 1) 内恰有两个零点呢?

生8:利用单调性.证明f (x) 图像的对称轴是x=12. (感觉不对) 对称轴不一定是x=12, 好像有问题…… (教师示意其坐下)

师:有没有同学想到办法?

(一阵沉寂)

师: (点拨) 一个二次方程最多有几个实根?

生 (同学们恍然大悟, 众) :哦!一个二次方程最多有2个实根.上面又证明了f (x) 在区间 (0, 1) 内至少有两个零点, 即f (x) 在区间 (0, 1) 内至少有两个实根, 从而f (x) 在区间 (0, 1) 内恰有两个实根.

(例题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问题体验“形”“数”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和相互转化,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并注意方法的比较和甄别.在渗透思想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4 反思提升

师:请大家用一句话归纳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复习, 你学到了什么?可以互相讨论.

生:函数的零点及其判定方法.

生:数形结合.

生: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

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生:大胆猜想, 小心论证.

师:说得都很好!只有反思, 才能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能给同学们留下点什么呢?我送给大家一句话:一个概念, 两种角度, 三条途径, 四类思想 (方法) .能理解吗?一个概念是什么?从哪两种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零点存在性问题有哪三条途径?这堂课涉及到哪四类思想 (方法) 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做进一步反思, 争取有更大的收获.

另外, 准备了巩固强化 (三道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 重在知识的巩固) 、拓展探究 (一道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 重在思想方法的运用) 作为课后作业, 限于篇幅, 不再列出.

3 教后感悟

3.1 学生潜力无限, 需要教师用心挖掘

笔者此次执教的是南通市生源非常一般的一所江苏省三星级高中, 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作为一所国家示范高中的教师, 平时面对的都是全县最优秀的学生, 现在突然面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能不能把课上好, 我着实捏了一把汗.另外, 从教学内容看, 《函数与方程》这节课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少, 如果简单回顾知识点后就题论题, 一堂课讲练十几道乃至二十几道题目, 表面上知识目标能够达成, 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及数学涵养的形成并无好处, 亦有悖于高效课堂的建设.因此, 笔者决定以数学思想方法为课堂主线, 通过典型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引导学生挖掘问题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 在拓展中延伸知识活化思维, 在反思中提升综合能力.在执教过程中, 大大出乎笔者意料的是, 在一堂以思想方法为主线的数学复习课上, 就是这群被视为“比较差”的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见解非常独到, 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笔者感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需要我们用心挖掘啊!

3.2 课堂精彩生成, 源于课前精心预设

许多听课教师对本节课中多处精彩的“生成”大为赞赏.殊不知, 这堂课我先前反复打磨了许多次.虽然在正式上课前笔者只试教了一次 (而且是我校学生, 生源基础大不一样) , 但笔者通过“默思”的方法对本节课中可能出现的情形反复考虑.如基础训练的第2题原先设计了5个小题让学生辨析, 后依据零点存在性判定的3种常用方法重新设计了3个小题的判断, 既节约了时间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 又突出重点 (体现方法) , 有利于方法的生成.例1原先只设计了函数图像交点转化为方程解的方法, 但就在上课前两小时, 笔者在默思时突然想到:如果学生想用图像来解 (虽然不可行) , 该如何解释为好?笔者思索:用几何画板画出图像, 通过改变a值的大小让学生观察图像交点的变化情况不就一目了然了?因此, 当课堂上学生用该法求解却无法得到结果时, 笔者事先准备的动态图像就派上用场了.对于例2, 教师很容易想到借助于零点存在性定理解决问题, 但对学生来说, 可能更容易从根的存在性角度考虑.因此, 笔者在设计教案时对第2种方法亦进行了仔细考虑.在课堂上当学生从根的角度考虑时, 笔者就能从容自如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往下走, 而不是“强扭”着学生非用第1种方法不可了.平时的教学不可能每次都试教, 如果我们能采用“默思”的方法精心预设, 不仅有利于课堂精彩生成, 提高教学效果, 亦有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

3.3 落实减负增效, 重在精心打磨题目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数学学科落实减负增效, 首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数学课业负担, 即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压缩题目的数量, 同时让每一道题都尽可能发挥出它的功效.为此, 需要对题目进行精心地打磨:设置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知识点?通过它能体现哪些思想方法?学生可能会从哪些角度考虑?又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能否有效锤炼学生思维?题目是否需要进一步拓展?如果需要, 如何拓展?依据以上分析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删减、重组、改编, 并将其连成线、编成网, 以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在减负的同时力求高效.笔者的这节课虽然只选用了4个题目 (两道基础训练、两道例题) , 但通过上述方法精心打磨之后, 每道题都发挥出了它的应有功效, 为本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单墫.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2]钱珮玲.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联系展现思想方法[J].数学通报, 2008, (5) .

[3]江苏教育考试院.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4]钱军先.在活动操作中建构于问题探究中生成[J].中学数学月刊, 2010, (7) .

[5]陈唐明.和谐互动教学相长[J].数学通报, 2009, (10) .

上一篇:孩子?生活?写作下一篇:常用中药鉴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