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鉴别经验

2024-10-31

常用中药鉴别经验(共5篇)

常用中药鉴别经验 篇1

中药材作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原材料, 其来源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对广大中药使用者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中药的历史悠久以及中药的地域性差别太大, 中药记载的使用名以及中药习性的记录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别, 再加上许多中药植物在性状、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当前又缺乏完善的鉴定仪器和标准的鉴定指标, 这些都加大了中药鉴别的难度。而随着中药市场的进一步开发, 许多不法商人往往会通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 更进一步导致了中药鉴别的混乱。因此, 笔者认为对中药进行简便、高效的鉴别对中药的的规规范范化化发发展展具具有有非非常常重重要要的的作作用用。。而而传传统统的的经经验验鉴鉴别别指指的是由历史发展和传统经验发展而来的眼看、鼻闻、口尝等方法, 大致来说,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鉴别:原动物药和原植物药的鉴别、性状的鉴别、显微组织鉴别以及理化鉴别。实践证明, 传统的经验鉴别具有简便易行、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等优势。

1 眼观

1.1 看外形

每一种中药的外形都有其固定的独特特征, 观察者在对中药进行鉴别时, 不但要善于抓住每一种中药的主要特征, 同时还要对相似中药之间细微差别进行观察。比如野山山参参的的外外形形具具有有““芦芦长长碗碗密密枣枣核核丁丁, , 紧紧皮皮细细纹纹珍珍珠珠须须””的的特特点[1];海马的外形具有“马头蛇尾瓦楞身”的特征[2];女贞子、冬葵子则呈现出肾的形状;而对于真品和伪品的鉴别, 松贝呈现出一种怀中抱月的特征, 其外层的麟叶大小差别非常大, 大瓣紧紧抱着小瓣, 而没有抱到的部分则表现出新月的形状, 通过对其形状的仔细观察就可以将其与炉贝、青贝进行区分[3]。

1.2 看断面

断面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主要是用来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中药饮片进行鉴别。比如土茯苓的断面非常光滑, 呈现浅棕色;姜黄片的断面呈现角质性, 间有黄环文, 呈现出棕黄色;防风、前胡以及党参的断面伴有菊花心;另外一种主要是对药材折断时的现象进行相关的观察, 这些特征为:药材是否容易折断、药材折断时有没有粉尘散落, 以及药材折断的断面表征等。比如何首乌的断面皮部可以看见异常的云锦状花纹, 通过这一断面观察就可以将其和“朱砂七”与“红花子”进行区别[4]。

1.3 看颜色与大小

通过对颜色与大小这些显著特征进行观察可以将药材进行很好的鉴别。比如对颜色的观察有:丹参是红色、黄连是黄色、玄参是黑色;而对药材的大小观察主要包括厚薄、粗细以及长短, 观察者要特别熟悉相关的鉴定标准, 并进行严格测量。

2 鼻闻

鼻闻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鉴别方法, 对具有浓郁气味的中药材的鉴别非常有用。比如鱼腥草具有鱼腥味的特点, 当归的芳香非常奇异;而前胡的气味非常芳香但带着一点油腥味等[5];同时也可以通过鼻闻来鉴别容易混淆的中药材, 比如针对佩兰、薄荷、泽兰等极为相似的中药饮片, 就可以通过鼻闻来达到高效鉴别的目的。佩兰具有非常芳香的气味, 而薄荷带有非常特殊和强烈的清凉味, 而泽兰则没有任何气味。

3 口尝

中药材的口尝鉴别包括药材的味道和口感两个方面。口感分为辛、甘、酸、苦、咸, 而味感分为麻、涩、滑、凉、淡等[6]。比如天南星和半夏具有非常浓的麻辣感;胡黄连、苦参以及龙胆草的味道非常苦;牛黄的味道是先苦后甜, 并且带有清凉的感觉。在进行口尝鉴别中药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对于那些毒性比较大的药材, 比如砒霜、马钱子等不能进行口尝, 而对于一些毒性相对来说较小的药材, 比如半夏、白附子等要慎重取样, 并且在口尝之后要马上吐出, 并及时洗手和漱口。

4 手摸

手摸指的是通过对药材轻重、软硬、密致还是疏松、粘腻还是光滑、粗糙还是细致等手感来对药材质量的好坏进行鉴别[7]。药材不同, 其手感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别, 而即使是同样一种药材, 由于其炮制与加工不一样, 其药材的手感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别, 比如南沙参呈现的特征是质地松泡, 而北沙参则质地硬脆;黑附子质地坚硬, 而盐附子则质地柔软。

5 水试

水试指的是根据各种药材经过水浸润之后呈现出的诸如颜色的改变、泡沫的产生、膨胀现象的出现、以及黏性、滑腻等特征的观察, 来对中药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进行观察。比如红花通过浸泡之后, 水的颜色会变成金黄色, 但是红花本身的花色却不会改变;熊胆仁投入水中之后, 会逐渐地发生溶解并且有不断盘旋的现象, 同时还会呈黄线下沉, 但是却不会扩散[8];而藏红花在水中浸泡以后, 其柱头会膨胀成长喇叭的形状, 水会染成黄色, 且水面还会有油状的漂浮物, 但没有沉淀的现象, 即使是用棒进行搅动的话也不容易发生碎断的现象[9]。

6 火试

利用对中药材进行火烧的方式可以通过对颜色、烟雾、响声以及气味的观察来达到对中药鉴别的目的。比如珍珠用火烧时会有很大的爆裂声, 其裂片主要是无数的银灰色的带有珍珠光泽的一种薄片, 而如果是假珍珠, 经过加热其珠光就会消失, 经过炭化, 最终颜色会变黑;再比如将血竭的粉末放在白纸上, 再进行火烤, 它的颜色会呈现出鲜明如血的特征, 另外还表现为透明无任何残渣的症状[10]。

7 结语

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具有非常好的简便性与实用性。笔者认为, 我们在进行中药传统经验鉴别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利用眼观、鼻闻、口尝、手摸、水试和火试等鉴别方式, 善于综合利用各种鉴别方式, 来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大小、颜色、性状、断面以及质地等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笔者认为, 高效的中药鉴别也离不开将观察者的工作经验和中药鉴别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相结合, 并将以上的鉴别方式和所鉴别药材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药材产地相结合, 最终达到简便、实用、高效的中药鉴别目的。

摘要:目的:介绍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方法: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 对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法具有快捷、实用、高效等特点。结论:掌握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中药,经验鉴别,鉴别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丽萍, 王希栩.中药饮片生产经营行为亟待规范——解决基层中药饮片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建议[J].首都医药, 2009 (6) :123-145.

[2]何卫胜, 刘珂.金银花掺伪的识别方法[J].山西中医, 2010 (2) :145-156.

[3]邹广珍.几种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方法[J].现代中医药, 2009 (3) :198-200.

[4]张小平.3组易混中药饮片的鉴别[J].海峡药学, 2010 (3) :156-178.

[5]王婉茹.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 (S1) :204-220.

[6]徐晖.论中草药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医研究, 2010 (3) :123-178.

[7]石俊英, 彭艳丽, 韩宁, 荆雪梅.16种中药的电泳鉴别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 :213-225.

[8]程金友, 石俊英, 吕鹏月.穿山甲及其混淆品鉴别与质量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10) :189-190.

[9]张颜.吉林人参的鉴别[J].中药材, 2009 (3) :202-208.

[10]李洁, 宋健.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凝胶蛋白电泳鉴别[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 :203-205.

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篇2

【摘要】中药材一般是指可供医用的原料药材,药材之真伪、优劣,关系到临床用药之安全有效。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需要从事中药材进购、保管以及中药调剂的人员,在工作中利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依据药材的形色气味及其他特性进行鉴别,从而杜绝伪劣中药材流入医院。中药材外观经验鉴别概括起来可分为看、摸、嗅、尝、试等方法。

【关键词】中药材;外观;经验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11-01

1看

是识别药物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的方法。

1.1看药材的外形①海马的头略似马头,尾细向内卷曲似蛇尾,而体部具6条纵横,10~12个体环,形似瓦楞,被形象的概括为“马头蛇尾瓦楞身”。②犀角的角前面近底部有一纵深陷沟,长3~10cm,深0.5~3cm,与之相对的底面有一脊状隆起,角基部周边凹凸不平,概括为“天沟地岗马牙边”。③天麻的特征总结为鹦哥嘴(指残留的茎痕)、轮环节(叶痕)及肚脐眼(圆脐形疤痕)。④银柴胡顶端生有密集疣状突起的茎痕称“珍珠盘”。而伪品丝石竹、灯心蚤缀却无“珍珠盘”,它们的根头部呈短棒状。⑤羚羊角对光透视角内无骨塞部分的中心有一细孔道,直通顶端,可称“通天眼”,而伪品则无。⑥牛黄的水浸液能使指甲染黄称“挂甲”。⑦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型称“怀中抱月”。而青贝,炉贝则无此特征。⑧党参根头部的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称“狮子头”。⑨防风根头部密集的环纹称“蚯蚓头”。

1.2看药材横断面①黄芪的皮部为黄白色,木质为淡黄色,称为“金井玉栏”。②何首乌外侧皮部散列的异型维管束,称为“云锦花纹”。

2摸

通过手捻药材的软硬、柔韧程度而做出判断。

①麝香仁用手捻之成团,轻揉即散,不沾手、染手、块;②青黛手握时有滑润感。

3嗅

利用某些药材的特殊气味帮助鉴别。

①白藓皮有羊膻气;②麝香具有香串气;③琥珀具有松香气味;④天麻具有马尿气味;⑤败酱草:气如败豆酱;⑥徐长卿:有臊气。

4尝

直接用口尝药材感知药物其他一些特点的方法鉴别,但毒性药材不宜采用此法。

①熊胆味先苦后甜而凉;②乌梅味酸,尝后牙齿有很强的不适感;③党参味甜而腻嚼之无渣;④拳参味苦极涩;⑤五味子辛甘酸苦咸五味俱全;⑥薄荷嚼之有清凉感,⑦龙骨舐之著舌者良。此外,运用尝法还可以判断某些药材(如半夏、乌头)是否符合炮制要求等。

5试

用简便的试验来检验药物。最常用的是借助于水、火。

5.1水试利用某些药材遇水后有明显的特殊变化进行鉴别。①熊胆少许投入水中,在水面旋转并有黄线下沉而不扩散(若为猪、牛、羊胆则无黄线下沉)。②苏木投入热水中,呈鲜艳的桃红色,后变为深红色。③天竺黄原为象牙色,遇水后逐渐变为淡绿或天蓝色并有蓝色气泡产生。④乳香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没药则为黄色乳状液。⑤牛黄:取本品少许溶于热水中,水溶液呈黄棕色,不混浊,无沉淀及漂浮物,加水湿润涂指甲可使指甲染黄,经久不退,习称“挂甲”。同法实验,有残渣,水呈深棕色为伪品。⑥栀子:取本品种子浸水中,可使水染成黄色为真品。同法实验,水染成深黄棕色为伪品。⑦菟丝子:取本品加水煮沸至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为真品。同法实验,露出淡黄色卷旋状的胚为伪品。⑧西红花:取本品浸水中,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顶端边缘有细齿;水溶液呈黄色,无油状物漂浮为真品;同法实验,浸水中膨胀,顶端边缘无细齿,水溶液呈淡红色,有油状漂浮物,曾发现用植物的雄蕊冒充西红花为伪品。

5.2火试用火烧、锻药材,观察所产生的现象来帮助鉴别。①血竭粉末置白纸上,隔火烘烤即溶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燃烧时产生浓烟,呛鼻并伴有香气。②海金沙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并有火焰。③阳起石火烧变红色,冷后变为黑色。④熊胆烧之起白泡而无腥臭气。⑤山甲片:真的山甲不易燃烧;若是塑料制品则易燃烧,并有塑料气味为伪品。⑥珍珠:燃烧时,有爆裂声,呈层状破碎,为众多菲薄的银灰色小片,有色泽,无气味。若有烧焦的塑料气味的为伪品。⑦朱砂:取本品研粉末,取两根火柴,用一根桃粉末少许在火柴杆上,擦着另一根火柴,点燃有药末的火柴,这时可观察火柴燃烧后的焦火柴杆上是否有晶亮的细小的水银球,有的为真品;没有的为伪品。⑧苏木:取本品一块,用火烧,灰烬呈白色,为真品;伪品火烧,灰烬呈黑色。

总之,中药材的真伪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做为中医药工作者,我们要把好关,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司组织.中药鉴定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中药学(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常用中药鉴别经验 篇3

1 苦参[1,2]

1.1 来源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1.2 性状鉴别要点

呈长圆柱形, 长10~30cm, 直径l~2.5cm, 下部常分枝;表面棕黄色至灰棕色, 具明显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栓皮破裂后外卷, 易剥落;质坚实, 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 呈黄白色, 可见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 味极苦。

1.3 混伪品

1.3.1 刺果甘草

为豆科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的干燥根。呈长圆柱形, 长10~25cm, 直径0.8~3.5cm;表面棕褐色至灰棕色, 具明显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栓皮紧密, 不易剥落;质韧, 断面皮部呈灰黄色, 木部呈浅黄色, 具髓;气弱, 味苦涩。

1.3.2 马莲鞍

为萝藦科植物马莲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f.的干燥根。呈长圆柱形, 弯曲, 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 有瘤状凸起和不规则的纵皱纹;栓皮不易剥落;质坚实, 断面皮部呈白色, 略带粉性, 木部呈微黄色;气微, 味苦。

2 黄连[3]

2.1 来源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 (味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雅连) C.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2.2 性状鉴别要点

2.2.1 味连

多分枝, 单枝根茎长约3~6cm, 直径0.3~0.8cm;表面粗糙, 呈灰黄色或黄褐色, 有不规则的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 结节表面光滑;质硬, 断面不整齐, 皮部暗棕色或橙红色, 木部橙黄色或鲜黄色;气微, 味极苦。

2.2.2 雅连

多单枝, 微弯曲, 略呈圆柱形, 长4~8cm, 直径0.5~1cm;表面呈黄褐色, 节部粗糙, 密生鳞叶及须根, 节间平滑且较长, 顶端常有膨大的根茎。

2.2.3 云连

多单枝, 弯曲成钩状, 较细小, 长2~5cm, 直径0.2~0.4cm;表面光呈棕黄色或暗黄色;质轻而脆, 易折断, 断面较平坦, 呈黄棕色。

2.3 混伪品

2.3.1 岩黄连

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的干燥根。呈倒圆锥形, 稍扭曲, 肉质, 下部有分枝, 直径0.5~2cm;表面呈黑褐色, 具纵裂纹或纵沟, 有少许须根;质脆, 易折断, 断面整齐, 呈淡黄色;气微, 味苦涩。

2.3.2 土黄连

为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Berberis julianae S.或湖北小檗B gagnepainii S.的干燥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 略弯曲, 稍扁, 多分枝, 长1.3~5.5cm, 直径0.3~0.7cm;表面呈黄棕色至棕褐色, 具纵纹及微突起的环纹, 并有点状须根痕;质硬, 断面平坦, 具蜡样光泽, 呈淡黄绿色或黄色;味苦。

3 党参[4]

3.1 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pilosula (F.) N.T.Shen、或川党参C.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

3.2 性状鉴别要点

3.2.1 党参

呈长圆柱形, 稍弯曲, 长10~35cm, 直径0.4~2cm, 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 根头部有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茎痕顶端呈凹下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 向下渐稀疏, 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横长皮孔, 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质稍硬或略带韧性, 断面稍平坦, 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 皮部淡黄白色至淡棕色, 木部淡黄色;具特异香气, 味微甜。

3.2.2 素花党参

呈长圆柱形, 稍弯曲, 长10~35cm, 直径0.5~2.5cm, 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 根头下致密的环状横纹常达全长的50%以上;断面裂隙较多, 皮部灰白色至淡棕色, 木部淡黄色。

3.2.3 川党参

呈长圆柱形, 稍弯曲, 长10~45cm, 直径0.5~2cm, 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 有明显不规则纵沟, 顶端横纹稀疏;质柔软而结实, 断面裂隙较少;皮部黄白色, 木部淡黄色。

3.3 混伪品

3.3.1 迷果芹

为伞形科植物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 (Bess) R.Pol.的干燥根。呈块状或类圆锥形, 多分枝;表面呈淡黄灰色, 有明显的纵皱及横长突起的皮孔;质硬, 易折断, 断面乳白色;气微, 具胡萝卜香气, 味微甜。

3.3.2 银柴胡

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的干燥根。呈类圆柱形, 偶有分枝, 长15~40cm, 直径1~2.5cm, 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 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根头部略膨大, 有多数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或茎的残基;质硬脆, 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 较疏松, 皮部甚薄, 木部具黄白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 味甘。

4 牛膝[5]

4.1 来源

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I的干燥根。

4.2 性状鉴别要点

呈细长圆柱形, 稍弯曲, 长10~50cm, 直径0.4~1cm, 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 有扭曲细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脆, 易折断, 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 呈角质样, 黄棕色, 中间管状维管束木部较大, 黄白色, 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维管束;气微, 味微甜而稍苦涩。

4.3 混伪品

4.3.1 麻牛膝

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Cyathula capitata (Wall) Moq.的干燥根。呈粗短圆柱形, 直径1~1.5cm;表面呈灰褐色或棕红色, 具纵皱纹, 栓皮脱落处, 呈棕红色;质柔韧, 不易折断, 断面灰褐色, 胶质状, 纤维性强, 具较多的棕黄色筋脉点;气微, 味苦涩。

4.3.2 红牛膝

为苋科植物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 M.的干燥根。呈短圆柱形, 直径0.5~1.2cm;表面呈灰红棕色或棕红色, 具纵皱纹与横向皮孔;质韧, 不易折断, 断面呈淡红色或浅棕红色, 具多数黄白色筋脉点;气微, 味甘、苦。

5 小结

根类中药品种繁多, 临床用量大, 且多数药材外形相似, 混伪品较多, 上述所述及的中药只是根类中药材中混伪品较典型的一部分, 日后将继续对其他常见根类药材的混伪品与正品的区别进行归纳总结, 以期为临床安全有效利用中药提供参考。

摘要:从来源、性状方面鉴别苦参、黄连、党参、牛膝等四种根类中药材及其混伪品。为杜绝伪劣中药材流入医院药房。保证临床安全、有效使用中药饮片提供参考性资料。

关键词:苦参,黄连,党参,牛膝

参考文献

[1]廖志勇.苦参的混伪品——古羊藤[J].江西中医药, 2009, 59 (12) :66.

[2]虞文妹.苦参与伪品刺果甘草的鉴别[J].内蒙古中医药, 2009, 7 (14) :44.

[3]姚惠芬.黄连及其混淆品的鉴别[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 (5) :470-471.

[4]张朝辉.党参及其伪品鉴别[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 27 (9) :636.

几种易掺杂混淆中药的经验鉴别 篇4

1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中药材的鉴定依据目前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和《部颁进口药材标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炮制规范。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级药品标准上没有收载的药材, 可根据有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进行鉴定、分析。取样方法可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版一部) 附录Ⅱ。中药鉴定的对象非常复杂, 有完整的中药 (个子货) , 有碎块、饮片、粉末, 还有提取物、中药成方制剂。可根据不同的对象、目的, 选择相应的方法, 有时还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有4种, 即: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2 几种常见中药的真伪鉴别

2.1 通草与伪品向日葵茎髓

2.1.1 通草

本品源于《神农本草经》, 《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收载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 (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Koch.) 的干燥茎髓。呈圆柱形, 长20~40cm, 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 有浅纵沟纹。体轻, 质松软, 稍有弹性, 易折断, 断面平坦, 显银白色光泽, 中部有直径0.3~1.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 纵剖面呈梯状排列, 实心者少见。

2.1.2 伪品向日葵茎髓

为菊科植物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Linn) 茎髓充伪通草, 长10~30cm, 直径0.8~1.8cm, 表面纵纹明显较正品粗糙, 有时可见纤维状物。其断面为实心, 无光泽, 不中空。

综上, 正品通草来源为通脱木, 其鉴别要点为在药材表面比较光滑, 有光泽;断面中空而有圆形隔膜。伪品向日葵表面较粗糙, 中央无空心。

2.2 马勃与伪品小灰包

2.2.1 马勃

本品为灰包科真菌植物蜕皮马勃 (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 、大马勃 (Calvatia gigantean (Batsch.Ex pers) Lloyd) 或紫色马勃 (Calvati lilacina (Mont.er Berk) Lloyd) 的干燥子实体。脱皮马勃呈扁球型, 无不孕基部。直径15~20cm, 包被灰棕色至黄褐色, 纸质, 常破碎成块片状, 孢体灰褐色和浅褐色, 紧密有弹性, 用手撕之, 内有灰褐色棉絮状的丝状物。触之则孢子呈尘土样飞扬, 手捻有细腻感。大马勃不孕基部小或无, 残留的包被由黄棕色的膜状外包被和较厚的灰黄色的内包被所组成, 光滑。

2.2.2 伪品小灰包

为同科真菌植物小灰包Lycoperdon Pusillum Batch ex.Pers。的干燥子实体伪充马勃使用, 其呈陀螺形。2~3个丛生一堆或单个, 直径1~2cm, 外表土黄色至淡茶褐色, 无不孕基部。包被2层, 外包被易于脱落的一层细小的颗粒所组成, 内包被薄而平滑。孢体呈密黄色至淡茶褐色。

综上, 正品马勃与伪品小灰包在性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鉴别马勃真伪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3 肉苁蓉与伪品锁阳

2.3.1 肉苁蓉: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2005年版药典收载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renk) 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肉苁蓉多为扁圆柱形,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 密被覆瓦状排列肉质鳞叶, 质地硬而韧, 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 多排列呈波状环纹, 气微, 味甜微苦。管花肉苁蓉呈扁圆柱形、扁圆形及芋艿状等不规则形, 直径4~6.5cm, 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 多扭曲, 密被略呈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片, 体重质坚硬, 无韧性, 难折断, 断面颗粒性, 多呈灰棕色, 有的外圈呈黑色硬胶质样, 黑褐色点状维管束众多, 不规则散在, 有的有小裂隙。气微, 味甜微苦。薄层色谱有甜菜碱的斑点。

2.3.2 伪品锁阳

为锁阳科植物锁阳 (C y n o m o r i u m songaricum Rupr.) 扁圆柱形, 微弯曲, 表皮棕色或棕褐色, 直径15~50mm, 体重、质硬、难折断, 残存三角形黑棕色鳞片, 表皮粗糙, 具明显纵沟不规则凹陷, 断面浅棕色或棕褐色, 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呈不规则环状排列, 气微味甘而涩。用盐酸甜菜碱作对照品其薄层色谱在相应的位置无斑点。

综上, 由于近年来肉苁蓉资源急骤减少, 有人用锁阳科植锁阳冒充正品使用肉苁蓉使用, 它们在性状上虽然有些相似, 但是, 它们化学成分存在着较大差异, 通过薄层色谱很容易看出, 肉苁蓉有甜菜碱的斑点, 而锁阳却没有。

参考文献

常用中药鉴别经验 篇5

关键词: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法,基层中药库,应用

中药材需求量日渐增多, 加上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传统经验鉴别法, 导致市场上中药材质量下滑。基层中药库在中药材的采购验收中, 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及仪器设备, 运用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法显得至关重要。中药材有块状、丝状、片状、条状、粉末状及颗粒状等, 样本十分复杂, 加上经过加工炮制更难以辨认, 利用中药材固有的性状特征被证实是积极有效的[1]。现将传统经验鉴别法在基层中药库的应用, 结合笔者日常质量验收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及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1 鉴别真伪

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是入库验收质量检查中的重要环节, 性状鉴别作为基层医院中药材入库验收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抓住鉴别要点, 可使真伪问题迎刃而解。

1.1 鉴别组织结构

抓住中药材的组织结构如边缘、色泽、气味和断面特征等要点, 对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十分有效。例如, 大黄饮片具有“锦纹”和“星点”等特征;苦楝皮饮片层层剥落后呈现黄白相间;桔梗饮片具有“金井玉栏”的特征, 即皮部类白色且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淡黄色。

1.2 水试鉴别法

水试法是指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所起的特有理化反应, 是否出现脱色、溶化、变形、冒气、泛泡和观察液色沉渣形态等, 具有快速、准确、简便和切实可行等特点[2]。如鉴别茯苓时, 取茯苓10g浸泡在热水中不溶解、不破碎, 即为正品, 浸泡15min后溶解成糊状则为伪品。鉴别阿胶时, 可取阿胶少许放入沸水中闷置2min, 打开杯盖后无任何异味, 且搅拌后胶块较易溶化, 胶汁澄清, 无颗粒状异物出现为正品。鉴别牛黄时, 取少许放于水中, 先浮后沉, 煮至水沸仍不溶、不胀和不变色者为正品。或取少量加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 使指甲染成黄色, 且经久不褪色, 具有此“挂甲”特征的为正品。又如哈蟆油, 正品具有脂肪光泽, 手摸滑腻感明显, 在温水中浸泡可胀大10~15倍, 而伪品在温水中浸泡后膨胀小。

1.3 火试鉴别法

是指将中药材直接火烧、置于铁片上加热和投入炭火中燃烧等方法, 是否出现起焰、发响、熔化、燃烧等情况及液色、烟色和气味等[3]。如鉴别麝香时, 取麝香仁撒于炽热的坩埚中灼烧, 迸裂后膨胀起泡如珠, 香气四溢, 灰烬呈灰白色者为正品, 而伪品灼烧时灰烬呈紫红色或黑色, 有时还会有焦臭味。如鉴别胆矾时, 正品胆矾硫酸铜含量高, 色淡蓝或者深蓝, 且置于铁板上磨擦呈现铜色或者水溶液滴于铁板上可析出铜, 加热时有硫磺臭气, 失去结晶水后变成白色粉末。

1.4 水火合检法

青黛全纯者少, 呈现淡蓝色, 粉末极细, 质极轻, 放入水中全浮于水面, 搅动时无下沉, 置于铁片上加热后全部挥发无余烬。一般品呈现淡蓝或者浅蓝色, 质轻松, 光滑不染指, 加压可形成团状, 放入水中浮于水面, 搅动时下沉小量粉末状石灰, 火烧时火焰呈现紫红色, 冒烟雾时间较长, 余烬为黑色灰末状。而不纯品色呈浅蓝, 质较重, 有触指感, 加压不形成团块状, 放入水中搅动时下沉多量颗粒状石灰, 火烧后余烬呈黄色或者灰色状。而伪品或者掺杂品, 放入水中即见沉淀物, 火烧后余烬为黄泥沙状。

2 鉴别优劣确定等级

每种中药材都有其固有的性状特征, 如色泽、气味、形态和组织结构等特征, 依据这些特征可对中药材质量的变质、走油、掺杂和等级优劣等情况进行基本评定。

2.1 检查品质优劣

中药材的品质等级优劣同药材的品种、产地、栽培、采收和等级筛选等方面密切相关。“道地药材”的性状特征相对固定, 较其他产地产品更优[4]。如宁夏中宁的枸杞子具有粒大、肉厚、籽小、色红、味甜和质优等特点, 相比于其他产地的粒小、肉薄、籽多和甜味淡优。山西的党参粗壮、质柔润、气味浓, 嚼之无渣者质优。除产地外, 外观性状也可供鉴别, 如天麻片中片形大、色黄白和致密光亮者为佳品, 颜色暗棕色或者中空者质差。

2.2 检查是否掺杂

我们在基层中药库日常的验收工作中发现, 一些中药材由于有意或者无意掺杂非药用杂质而达不到质量要求[5]。如海金沙放入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 无残渣, 若掺入泥粉遇火燃烧即有许多残渣。还有乳香、没药中常掺入细石以增加重量。酸枣仁中常掺入许多果壳碎末等等。

2.3 检查是否“走油”

“走油”又称为“泛油”, 指含有油脂类、糖类和粘液质类的中药, 于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油脂外溢或者糖类物质产生分解聚合反应, 表面产生粘性物质的变质现象。如枸杞子以粒大、肉厚、籽小、色红和味甜为佳, 若出现颜色变暗、变软发粘等是受潮走油[6]。

2.4 检查是否霉变和虫蛀

中药材受到微生物或者蛀虫的侵蚀, 致使中药材变质, 如果食用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含有淀粉、糖分和粘液质的中药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易发生霉变和虫蛀, 如桔梗、葛根、佛手和肉苁蓉等极易霉变, 芡实、南沙参和生麦芽等极易虫蛀。仔细检查可发现, 霉变的中药材表面出现霉斑, 虫蛀的中药材出现蛀洞及蛀粉。砂仁、白豆蔻等药材因为不宜暴晒, 内部种子团常不易干燥而发霉, 需剥开果壳仔细检查是否霉变, 同时需注意同膜质假种皮进行鉴别[7]。

2.5 检查是否变色和气味散失

变色和气味散失是指中药材因受潮、日光直晒和硫磺熏杀等原因发生变质的一种现象。如黄芩片表面应呈现黄色, 中间呈现红棕色, 如出现受潮变质或者加工不当可被分解变成黄绿色。又如全蝎、蛤蟆油等富含蛋白质的动物类药, 出现受潮或者长期存放, 容易生成棕色物质, 使颜色变深而变质。

3 结语

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法, 对于基层中药库中中药材的质量验收至关重要, 作为中药材流通及使用环节的最后关卡, 是保证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措施[8]。由于中药材采集加工等环节欠规范统一, 运输储存条件较差, 加上库管人员常常忽视质量验收, 导致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临床用药疗效得不到保证。因此提高基层中药库验收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综合能力, 认真审核, 掌握中药材真伪和优劣的传统经验鉴别法, 从真伪、优劣、掺杂和变质等方面逐一检查, 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运兴, 张云富.浅谈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10) :217-218.

[2]高玉芳, 朱永红, 吴艳, 等.浅谈“水试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7, 3 (3) :280-281.

[3]白玉, 沈雨青, 沈靖才.应用水试, 火试和荧光试验法鉴别中药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 :49-52.

[4]姚丽, 谢忠艳.水试法及火试法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9, 18 (24) :19.

[5]宋桂芝.经验鉴定是中药鉴别的有效方法[J].新疆中医药, 2011, 29 (4) :68-70.

[6]赵家军, 向新生.常用中药鉴别的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2 (1) :100-100.

[7]苏孝共, 蔡进章.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的思路与方法[J].海峡药学, 2010, 22 (1) :98.

上一篇:实践与传承下一篇:渐进式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