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丹参的鉴别(共6篇)
中药材丹参的鉴别 篇1
关键词:丹参,鉴别
我国丹参植物资源丰富, 分布范围遍及全国, 但其中混用作丹参使用的同属药材质量参差不齐, 所以对丹参资源的鉴别、分类十分重要。本文从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薄层色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等多种现代学方法对丹参进行鉴别, 保证丹参的使用能够更加规范和有序。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目前全国许多省份都有大量丹参种植, 但品质却有较大差别, 而且大量鼠尾草属植物也作为丹参配伍入药。因此, 对丹参进行鉴定和质量控制非常必要。目前发现鼠尾草属 (Salvia) 共有40多个种 (含变种、变型) 的根及其根茎可作丹参使用。
1形态学鉴别
1.1 植物学特性鉴别
传统方法大多根据丹参的形态方面对药材的真伪进行鉴别, 杨宏等[1]对丹参 (alvia miltiorrhiza Bge.) 南丹参 (Salvia bowleyana Dunn) 甘肃丹参 (Salvia przew alskill Maxim) 紫丹参 (滇丹参) (Salvia yunnanensis C·H·Wight) 在植物形态学及植物外部性状方面进行了比较区分。张月江等[2]据药材根茎质地以及外皮有无脱落现象, 区分几种不同产地的丹参品种。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 根砖红色, 茎高40~80 cm, 多分枝, 被长柔毛。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7 cm, 小叶3~7, 顶端小叶较大。小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5~8 cm, 宽0.8~5 cm, 先端钝, 边缘具圆锯齿, 两面被柔毛, 下面较密, 花序顶生或腋生轮伞花序有花6至多花, 组成假总状花序, 密被腺毛及长柔毛; 小苞片披针形; 花萼钟状, 长1~1.3 cm, 先端二唇形, 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 花冠蓝紫色, 二唇形, 长2~2.7 cm, 花冠筒外伸, 弯曲, 上长达2 cm, 筒内有毛环; 雄蕊2, 药隔长, 花丝短, 上臂药室发育, 2下臂的药室不育且联合;小坚果4, 椭圆形, 花期5~8月, 果期8~9月。根据丹参的植物学特征可以将丹参与混用的药材进行区分。
1.2 丹参药材根部性状鉴别
丹参及其亲缘种类的药用植物甚多, 以根部特征区别各类丹参也是沿用很久的经典方法。
丹参根的特征为:丹参多为带根茎的根, 根茎粗短, 有茎基残余, 下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圆柱形, 稍弯曲, 表面呈砖红色, 粗糙, 具多数纵沟或皱纹, 有须根痕, 外部栓皮常鳞片状剥落, 皮层有时开裂, 长8~22 cm, 直径5~12 mm, 质坚脆, 易折断, 断面不平, 疏松有裂隙, 皮部棕渴色或砖红色, 韧皮部狭。形成层明显, 淡棕色, 木质部导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 放射状排列。气微, 味微苦、涩, 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1.3 水试鉴别法
张军伟等[3]水浸泡丹参根的方法对丹参进行鉴别, 正品丹参根浸泡后的溶液无色, 药材稍膨胀, 颜色稍微变浅。伪品丹参溶液显红色药材变为淡红色。李征北[4]据水浸后续断会被染成红色, 粉末中有草酸钙簇晶;丹参水浸不染成红色, 粉末中无草酸钙簇晶, 但有石细胞及红棕色物为丹参。从而将两者进行区分。
2显微结构鉴别
2.1 根的横切面显微结构鉴别
何广新等[5]据丹参横切面显微结构特征与紫丹参进行区分, 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木栓层3~7列, 木栓细胞长方形, 切向延长, 壁非木化或微木化;外侧有时可见落皮层。皮层窄, 纤维单个散在或2~6个成群, 孔沟放射状, 层纹细密。韧皮部较窄, 由筛管群和薄壁细胞组成。形成层明显成环。木质部宽广, 4~12 mm呈放射状排列。有些相邻的束在内侧合并, 导管类圆形或多角形, 有的沿径向延长, 直径15~65 mm, 单个散在或2~12个成群, 径向排列或切向排列;木纤维发达, 多成群分布于大导管周围;有的本质部束内有1~2群木化薄壁细胞;木射线宽广, 射线细胞多木质化增厚。
丹参根茎表皮细胞1列, 内含紫红色物质;皮质薄壁细胞有的具纹孔;髓部薄壁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或稍增厚, 具纹孔。根本质部束常较小, 导管也少。
2.2 根粉末的显微结构鉴别
杨宏等[1]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紫丹参 (滇丹参) (Salvia yunnanensis C·H·Wight) 在根的粉末显微结构方面进行了比较区分。
丹参粉末呈红棕色。木栓细胞黄棕色, 表面观呈类方形或多角形, 壁稍厚, 胞腔内常含红棕色色素, 色素溶解后, 断面观细胞类长方形, 排列较整齐。木纤维多成束, 长梭形, 纹孔斜裂缝状或十字状, 孔沟稀。导管主要为网纹和具斜纹孔导管。石细胞呈类圆形、类三角形、类梭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 也有延长呈纤维状, 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
南丹参根横切面与其他几种相区别是木质部的束数较少, 约7~9个。甘肃丹参根横切面与其他几种相区别是维管束稍偏于一侧, 木质部导管3~4行切向排列, 木纤维位于导管周围。紫丹参粉末石细胞多见, 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 类棱形、长方形、类三角形、不规则多角形, 边缘不整齐, 直径12~55 μm, 长至230 μm, 壁厚5~20 μm, 孔沟明显, 有的不达边缘, 纹孔稀疏。韧皮纤维多见, 长棒状或长棱形, 长80~320 μm, 直径20~38 μm, 壁厚8~19 μm, 孔沟稍密, 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4~45 μm, 有的具网状增厚。纤维管胞单个散在或成束, 长棱形。
2.3 花粉形态学特征对丹参及同属药用植物的鉴别
一定的植物具有一定形态的花粉, 因此花粉形态研究也是植物分类鉴别的依据之一。通过植物花粉形态, 进行扫描电镜的观察和照相, 可从花粉形状、大小、具孔沟数、沟长、沟宽、沟底颗粒的形状、大小、外壁的网纹、网眼等一系列的特征将其各种花粉形态进行区别分类。丹参的花粉以外壁较薄、纹饰网眼较浅、网脊较粗、沟较宽、沟底具颗粒而区别于其他种。丹参与同属植物的花粉, 各种的形态虽较相近, 但外壁纹饰在扫描电镜高倍放大下, 显现了各种的姿态, 为其种间鉴别提供了有用的依据。根据外壁纹饰的差异和厚薄, 结合沟的宽窄长短、沟缘形状、沟底的结构以及花粉的大小尺度等是可以作为分种鉴别之特征的。丹参花粉大小为41.96 (35.84~49.25) ×35.96 (31.36~38.08) μm。花粉粒椭球形、圆球形、扁球形, 以椭球形为多见, 极面观时为椭圆六裂片状;具6沟, 沟几乎平行分布, 沟长, 几乎达机沟宽3.5~5 μm, 沟缘粗糙, 当扫描电镜放大10 000倍时, 沟底显颗粒状, 颗粒形状大小不一。外壁二层, 厚约1.5~2 μm, 二层等厚或外层厚于内层, 光学显微镜下, 外壁显不均匀的细网状纹饰, 光切而基板结构较细。在扫描镜下外壁里多角形的纹, 网眼较浅, 四脊较粗, 网眼具多孔, 孔数2~7个, 孔深浅不一, 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圆形[2]。
3物理化学方法鉴别
3.1 根据丹参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别
经过大量分析研究说明丹参所含化学成分中二萜醌成分与系统发育有密切关系, 二萜醌类化合物组成的不同可以作为种类鉴别的依据, 根据二萜醌成分含量的多少对丹参组作丹参的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划分, 校正植物形态分类系统[2]。
3.2 薄层色谱鉴别
林佳等[6]用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方法比较后指出在同一展开系统的条件下, 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品种, 丹参的一些主要成分相同, 以此可以作为识别丹参药材真伪的参考依据。曾懿等[7]用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通过观察色谱图斑点的位置对丹参和滇丹参进行鉴别。
3.3 紫外吸收光谱鉴别
颜素琴等[8]用紫外光谱鉴别的方法, 丹参在253、277 nm两处有吸收特征峰, 而甘西鼠尾在264、248、218、203 nm 4处有吸收特征峰。作丹参使用的药材紫外吸收光谱的范围不同, 据此可以对两者进行鉴别。王媛媛等[9]麻花艽与丹参鉴别中取麻花艽横断面, 置紫外光灯 (365 nm) 下观察, 显黄白色或金黄色荧光。取丹参粉末处理后置紫外灯 (365 nm) 下现察显亮蓝灰色荧光。
3.4 紫外导数光谱
李海鹰等[10]认为丹参与番薯根的石油醚、甲醇及氯仿提取物的零阶和二阶导数光谱均可用于二者的鉴别。
参考文献
[1]杨宏, 韩树欣.丹参的鉴别.时珍国医国药, 2004, 7 (15) :417.
[2]张月江, 淑明.四种不同产地丹参的质量考察.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 (14) :18.
[3]张军伟, 白明.丹参及其伪品的鉴别.河南中药学院学报, 2004, 19 (2) :32.
[4]李征北.中药丹参及其伪品续断的鉴别.基层中药杂志, 2001, 1 (15) :38.
[5]何广新, 李忠琼.丹参和紫丹参的比较鉴别.中药材, 1996, 19 (7) :342.
[6]林佳, 徐丽珍, 杨世林, 等.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比较.中国中药杂志, 2002, 27 (2) :153.
[7]曾懿.丹参与滇丹参的鉴别.大理学院学报, 2001, 10 (4) :封3.
[8]颜素琴, 宋晓琳.丹参与甘西鼠尾的比较鉴别.中药鉴定, 1998, 25 (10) :28.
[9]王媛媛, 曲德斌.麻花艽与丹参的鉴别.时珍国药研究, 1993, 2 (5) :25.
[10]海鹰, 胡乃合.丹参与其伪品番薯根的鉴别.山东中医杂志, 2001, 9 (20) :551.
中药材丹参的鉴别 篇2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ligustrtnluciduma业的干燥成熟果实。掺入的伪品主要为冬青科植物冬青子liexpur’pureshassk的干燥成熟果实。掺伪女贞子,其果实大小相似,但表面色泽及光泽不一致。鉴别要点:正品果突呈椭圆形、倒卵形成肾形,表面灰黑色或黑紫色,皱缩不平,内果皮木质,具纵校,剖开后种子通常为1枚,肾形,紫黑色,两端尖;冬青子的果突呈椭圆形,表面棕黑色,光亮,具细疣状突起,内果皮木质,无纵棱,核通常为。枚,少数。枚,表面具1深沟。
二、地肤子来源:考试大
地肤子为察科植物地肤kochiascoparia(l)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掺入的伪品常为同科植物基chenopodiumalbuml.的干燥成熟果实。掺伪地肤子不易发觉,应仔细观察其外形和种子。地肤子果实是扁球状五角星形,宿存花被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央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并可见放射状脉纹5-10条;种子扁卵形,似芝麻粒,黑色。伪品的果实呈扁平状五角星形,宿存花被紧抱果实,顶端5裂,近三角形,不具翅;种子扁圆形,黄褐色,有光泽。
三、沙苑子来源:考试大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complanatusr.br.的干燥成熟种子。掺入的伪品常为同科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或猪屎豆crotalriamuconatadesv.的干燥成熟种子。掺入伪品的药材,其色泽不一,容易误认为是采集过程中种子的成熟程度不同造成的,其实不然。正品药材的种子略呈肾形而稍扁,表面褐绿色或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有明显的圆种脐;伪品紫云英种子呈斜长方形、肾形,两侧压扁较明显,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边缘一侧凹入较深似钩状,为种脐着生处;伪品猪屎豆的种子呈三角形、肾形,两侧面多数较饱满,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边缘一侧中央凹陷成三角状,为种脐着生处。三者区别的关键部位在种脐处。
四、金钱草来源:考试大
中药牛黄的真伪鉴别 篇3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假牛黄来源是伪造者用植物如(山桅、黄连、大黄、姜黄)等粉末加鸡蛋清、鸡蛋黄、牛胆汁等一层药物一层胶滚制而成,形状很似真品。假代牛黄来源于多种动物的内脏结石,如(骆驼黄、熊胆石、印度驼鸟蛋)等。这类代用品类似真品,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为确保药物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下面绍几种鉴别方法以供鉴别使用。
【关键词】牛黄;真伪;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81-01
1 目试:
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2 手试:
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①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品,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輕三分的提法。②遇水磨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③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度左右,很容易被捏碎,如捏不碎者,一般应视为伪品。
3 口试:
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4 水试:
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5 火试:
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6 醋试:
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毫升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品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 篇4
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
建立了丹参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流动相组成、最佳检测波长等操作因素对丹参指纹谱图的影响,并对4处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色谱条件: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70 nm;流动相为甲醇-0.002 mol/L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体积比为6:1);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
作 者:阎正 阎海荣 赵坤娇 马春艳 YAN Zheng YAN Hai-rong ZHAO Kun-jiao MA Chun-yan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刊 名: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8(1) 分类号:O657.7 关键词:丹参药材 HPLC 指纹图谱易混中药饮片的鉴别研究 篇5
【关键词】中药饮片;鉴别;性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82-02
我国幅员辽阔,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许多中药饮片在形态、颜色、质地方面及其相似易发生混淆,轻者影响疗效,重者危及生命。笔者结合药房实践总结出几组易混中药饮片现报道如下:
1.通草与小通草[1]
通草:①来源: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②性状鉴别:通草呈圆柱形,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部有直径0.3~ 1.5cm 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③功效:清热利水、通气下乳的功效。
小通草:①来源:旌节花科植物中国旌节花、喜马山旌节花和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因形似通草但细瘦而得名,与通草功效相似。②性状鉴别:中国旌节花类的茎髓呈细圆柱形,直径0.5 ~ 1cm。白色或米黄色,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能使其变形,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实心,显银白色光泽。水浸后表面和断面有黏滑感。青荚叶直径0.5 ~ 0.7cm,白色或米黄色,表面有浅纵条纹,体轻但质较硬,以手捏不变形,断面平坦有白色光泽,水浸后无黏滑感。通草与小通草饮片鉴别最主要的差异是通草是空心的直径比较大,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而小通草断面是实心的。
2.五加皮与香加皮[2]
五加皮又称南五加皮:①来源: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②性状鉴别:不规则卷筒状,长5~15cm。直径0.4~1.4cm,厚约0.2~0.4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纵皱纹及横向的长圆形皮孔,断面略平坦,淡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辣而苦。③功效:祛风湿、强筋骨、益气。本品无毒,可长期服用。
香加皮亦称北五加皮:①来源: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②性状鉴别: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块片状,长3~10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质地疏松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昧苦,稍有麻舌感。③功效:祛风湿,壮筋骨,强心等。本品有毒,不可长期服用。五加皮与香加皮在形状、质地上虽很相似,但仔细观察,其颜色与折断面、气味有不同之处。
3.天花粉、白芷
天花粉:①来源: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②性状鉴别:不规则圆柱形、纺锤形或瓣块状。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凹陷的横长皮孔,有的残存黄棕色外皮。横切面可见黄色小孔(导管)略呈放射状排列,富粉性。味微苦。③功效: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排脓消肿。
白芷:①来源:干燥的伞形科植物杭白芷或白芷的干燥根。②性状鉴别:根呈圆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性环状纹理。表面灰棕色至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疙瘩丁,有支根痕。断面灰白色,显粉性,皮部有棕色油点,形成层环圆形。气香浓烈,味辛微苦。③功效:解表散寒,通鼻窍,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4.关木通与川木通 [3]
关木通:①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②性状鉴别:长圆形,有时扭曲,长约1米,直径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平滑,间或有浅纵沟纹,或棕褐残余栓皮。节部稍膨大,有一明显的枝痕。体轻质硬,不易折断,断面黄色,皮部薄,术部占大部分,导管孔洞大,呈整齐的轮状排列,射线类白色,放射状,髓不明显。摩擦残余栓皮,有樟脑样臭。气弱,味苦。③功效: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
川木通:①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②性状鉴别:呈长圆柱形,或稍弯曲,长短不一,直径2~3.5cm。表面灰黄色,有纵向细沟及棱线,残存外皮呈纵向撕裂。节处膨大,有对生的侧枝痕。质坚实,难折断,切片边缘不整齐,皮部薄,木部浅黄棕色,导管孔洞大小不一,均被极细射线隔开,髓小,隐约可见,偶有小孔洞。无臭,味淡。③功效:清热利尿,通经下乳。
5.桃仁与苦杏仁
桃仁①来源: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②性状鉴别:外形长卵形,扁平,基部钝圆而偏斜,边缘较薄,味微苦。③功效:活性祛瘀,润肠通便。
苦杏仁①来源: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②性状鉴别:外形呈扁心脏形,种子整体比桃仁厚,顶端略尖,味较桃仁苦。③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6.乳香与乳香
乳香①来源:乳香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皮部切伤后流出的油胶树脂。②性状鉴别:呈乳头状,有时粘连成团快,淡黄色,半透明,表面无光泽且常带有一层类白色的粉尘,质坚脆,断面蜡样,无光泽,少数呈玻璃样光泽,口嚼唾液呈乳白色。③功效:性温,味苦、辛。调气活血,舒筋止痛,排脓消肿。
没药①来源:橄榄科植物没药树皮部流出的油胶树脂。②性状鉴别:呈颗粒状或团块,表面红棕色,较乳香色深,质脆,碎面颗粒状,带有油样光泽,并常伴有白色斑点或纹理,两者均有芳香味。乳香加水研磨呈现白色或黄白色;没药加水研磨呈现黄棕色或棕褐色乳液。③功效:性平,味苦。破血,消肿,生肌,止痛。
参考文献
[1] 苏桂云,徐立民.通草與小通草的区别[J].首都医药,2014(19).
[2]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1
对常见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 篇6
【关键词】中药饮片;混淆品种;比较;鉴别
【中图分类号】R9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02-01
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但中药品种繁多,各种药材有着不同的品种和功效,传统上在购销或配货时常把一些性状、功能较相似的中药混淆使用 [1]。现将门诊中药房工作中常用几组易混淆的中药饮片进行鉴别,以供工作在相关领域的同仁参考交流。
1.地骨皮与香加皮的鉴别
1.1来源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 Lycium chinense Mill. 或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 的干燥根皮。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 Periploca sepium Bge. 的干燥根皮。由于二者外形相似,故有误将香加皮当地骨皮使用,二者功能主治不同,且香加皮有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区分,以免混淆。
1.2性状 地骨皮来源呈筒状或槽状或不规则卷片,长3-10cm,直径0.5-1.5cm,厚1-3mm。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具纵横皱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苦,地骨皮性寒,味甘淡,清虚热凉血。香加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块片状,长3-10cm,直径1-2cm,厚2-4m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易成片状脱落,内表面黄白色或淡红棕色,有细纵纹,质地疏松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整齐。有浓厚的香气,味苦,稍有麻舌感,香加皮性温,味辛苦,有毒,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现代研究表明它具有强心作用[2-3]。
2.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的鉴别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它纽缠成团状,灰绿色或灰棕色。有主根1条,须根纤细、茎细而卷曲,质脆易折断,中央有白色髓部。叶多破碎,极皱缩,易脱落,有托叶,花腋生,多见梗。气微,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水线草为茜草科植物水线草的全草,又名伞房花耳草,形态近似白花蛇舌草,但花2-5朵集成腋生伞房花序,花梗极纤细,长0.5-1cm;托叶合生或鞘状,顶端近截形,有刚毛,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过去有些地区将水线草作白花蛇舌草入药,但二者功效有异,现将它作为白花蛇舌草的伪品[4-5]。
3.石菖蒲与水菖蒲的鉴别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均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鳞毛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有明显内皮层环纹,并可见多数棕色油点散在。气芳香,味苦,微辛,具有开窍、豁痰、化湿、和胃之功效。水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茎。根略呈扁圆柱形,少有分枝,根茎较石菖蒲粗大,少有分枝,质硬,断面海绵样,类白色或淡棕色,有多数小空洞及维管束小点。气较浓而特异,味辛,具有芳香开窍、和中辟浊之功效[6]。
4.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个货呈类球形,有的稍微偏斜,较水半夏偏于球形,其顶端有凹陷的茎痕,下端钝圆。较为光滑。断面洁白富于粉性。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个货呈椭圆形或类圆锥形,稍小于半夏,顶端有凸起的芽痕,下端略尖,断面白色粉性,但稍逊于半夏,断面颜色稍重于半夏[7]。
5.商陆与人参的鉴别
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其饮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横切面形成多个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环纹,俗称“罗盘纹”,纵切片不规则长方形,弯曲或卷曲,木质部呈多数隆起的纵纹,质硬,不易断,味甘淡,久嚼麻舌。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其顶端根茎习称芦头,稀疏的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断面形成层环处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散布及放射状裂隙,气微香而特异,味甘。
由于中药饮片品种多,来源复杂,以及各地传统的用药习惯不同,且目前国家对处方应付没有统一规定等原因,各地大调剂时,一般仍按当地的用药习惯及处方应付调配饮片,因此,同名异物的现象依然存在。执业药师在执业时,应当仔细加以鉴别,对于药典已收载的品种,原则上应按药典规定使用。
参考文献
[1]谭燕萍. 浅谈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527-528.
[2]李培良,李银侠. 几种常见性状相似易混中药饮片的鉴别[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7:197-198.
[3] 任仁安.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技术出版社,1983:308,15.
[4]趙晓莹. 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别要点[J]. 中国医药导报,2009,v.6;No.15117:124-125.
[5]宋瑞丽,张卫,张晓霞,赵丽娜,王慧玲. 易混淆中药饮片快速鉴别研究[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8-40.
[6]毛天菊.几组易混淆中药饮片性状鉴别要点[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07:599-600.
【中药材丹参的鉴别】推荐阅读:
[中药鉴别]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09-20
中药饮片的荧光鉴别05-28
常用中药鉴别经验10-31
丹参药材06-30
医院中药材原料的管理06-03
中药材GAP的进展07-04
药材鉴别11-02
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07-29
中药材中药饮片培训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