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

2024-09-07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精选12篇)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 篇1

一、泰顺县民间传统舞蹈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继承泰顺民间传统舞蹈, 我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通过实地采风, 进行梳理。目前, 泰顺全县现存民间传统舞蹈16种, 分别为龙凤狮子灯、舞龙、舞狮、八宝灯、铁技、马灯、抽狮、十景灯、花篮灯、送流虾、请神舞、超生舞、畲族舞蹈、健身舞、扇子舞、腰鼓舞。

二、风格独特的传统舞蹈

1、仕阳《碇步龙》

“碇步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它起源于清嘉庆年间 (1798年) , 至今已有215年的历史。仕阳碇步龙长达21.8米, 金黄的身躯, 华贵的龙头。按古代有九个州, 而设立九段, 每段设一灯笼, 一人持一段, 上用五丈九尺的彩色布连成了一条外观优美的龙身。一人持“龙珠”, 该龙在传统的舞龙基础上, 结合当地高低不平的碇步, 进一步创新了表演方式, 演绎碇步舞龙。“碇步龙”主要有龙开门、龙戏珠、坐马龙、跳龙门、关龙门等八十六式动作。其中尤以“坐马龙”为最突出, 表演时, 队员们手里拿着龙珠、龙头、龙节、龙尾齐蹲下踩着狭窄的碇步向前蹦跳, 碧波映辉舞姿, 长龙腾飞。

2、大安《龙凤狮子灯》

“龙凤狮子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它起源于明朝洪武壬 (1382年) , 流传于泰顺县大安大洋村后垟自然村、下洪一带,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龙凤狮子灯”由12个人表演, 主要由龙、凤、狮子各一对, 分别与龙珠、狮子球、花篮相互配合。它集龙舞、狮子舞、马灯的特点于一身, 分别创造了龙、凤、狮子等不同形象。在舞蹈动作上注重刚柔结合, 每组道具看似分开, 其实又是组合在一起, 表演环环相扣步法一致。“龙凤狮子灯”主要有“游龙戏凤、狮子诱凤、龙狮斗、龙凤狮子呈祥”四段舞蹈, 但是步法却有二十多种。在音乐上也是汇集当地的马灯音乐、民间小调、舞龙音乐的精华。

3、罗阳《八宝灯》

“八宝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相传是两百多年前由泰顺县罗阳镇南外村的一名潘秀才根据“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的传说创作。8名童男童女打扮成八仙的摸样, 脚踩马灯步法, 表演者每人手持以八仙的法器做成灯具, 脚踩马灯步法展示舞蹈。它集舞蹈与灯彩于一体, 晚上演出时, 灯中间点上蜡烛。“八宝灯”共有《大鹏苑》、《青铜宝镜》、《闹元宵》、《大姐看灯》等十一曲民间小调。现场吹打乐队伴奏, 众人领唱, 舞者搭腔, 配合表演。

4、雅阳《马灯》

“马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按泰顺旧志, 乾隆年间泰顺已有马灯, 该马灯演出队伍出行时, 六盏头灯引路, 四头马紧随。该灯舞的曲调象似高腔, 一人唱众人和, 而竹马则不成为主要道具, 并以灯来指挥舞队。马灯有老蛇脱壳、鲤鱼上滩、半月沉缸、蛤蟆报葱、水波澜、梅花操等32个套路。

5、万排《抽狮舞》

“抽狮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抽狮在200多年前从福建传入万排上排村, 在当地一直不曾停止过表演。“抽狮舞”由9人表演, 把狮子和球装在一个4人抬的木架上, 一人在架后抽动7根细绳紧牵一只小狮子, 随着表演者不同抽线手势, 狮子在架空的木杆上翻腾做出各种抢球动作。地上一只大狮子蹿前蹿后, 架上的小狮子和地上的大狮子相互逗嬉抢球。并有民乐伴奏8人, 有时边走边演, 表演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

民间传统舞蹈在舞蹈时, 既是避邪的神兽, 又是吉祥的象征, 舞蹈作为这种心态的一种延续。正因为如此, 民间传统舞蹈在传承过程中, 具有4个很明显的特性, 即广泛性、集体性、民俗性、公益性。

三、泰顺县民间传统舞蹈传承的特性

1、参与者的广泛性

民间传统舞蹈最大的特点是参与者的广泛性, 它来自于民间各类群众。雅阳镇埠下村男女老少都会舞“马灯”, “马灯”中生扮演者4人, 旦扮演者4人, 手持头灯6人, 生和旦角男女都可以扮演, 人数筹齐就可以舞蹈, 深受人们的喜爱。

2、传承的集体性

民间传统舞蹈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传承的, 每到年底, 村里老艺人挑选舞蹈爱好者组队训练, 表演者都是农民和儿童。排练现场还有吹打乐配合训练。在罗阳镇舞“八宝灯”的队伍就有3支, 南外村只要是50岁以上的老人都会唱“八宝灯”歌曲, 在仕阳镇的早阳村, 健康的男青年都会舞龙。这时, 她们都自觉的承担起继承和发展民间舞的传承义务。所以, 民间舞的集体传承才会生生不息, 世代相传。

3、舞蹈的民俗性

民间传统舞蹈的传承和民俗活动是分不开的, 如春节、元宵节、祭祀等节日, 都为民间舞营造了特定的环境和气氛。比如元宵节三魁、雅阳、西洋等地都会举办百家宴, 它是民间一项祈保村境太平、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祈祷活动。不管何村何境人士, 只要愿意均可前来参加。罗阳在元宵这天都会举行“八宝灯”表演,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境平安。

4、演出的公益性

农历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 负责人会提前准备贴子, 交给放贴人放帖人提前一两天先到各村去发放红贴, 通知具体的演出时间及此次资金用途, 红包大小皆由户主自行决定。每次演出完毕户主就包好“红包”, 交个放贴人, 放鞭炮送出家门。演出所得除了演员的报酬外和演出道具修理, 剩余经费都用于修桥、补路等。综上所述, 民间传统舞蹈是群众共同创造的文化硕果, 是舞蹈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是历史积淀的结晶。它的传承离不开人们共同的参与, 离不开民俗活动为它提供的各种生存和发展空间, 并且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摘要:民间传统舞蹈它反映一个地域的风貌和人文环境,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民间传统舞蹈在人们的心中日趋淡漠, 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已面临着失传的境地。本文先介绍了泰顺典型的几个民间传统舞蹈, 然后对民间传统舞蹈延续下来的特性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泰顺,传统舞蹈,现状,传承特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温州卷》, 1990年。

[2]苏康宝:《守望非遗乡土泰顺》, 2011年。

[3]张小刚:《浅析中国民间舞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1 (7) 。

[4]中国舞蹈网:《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特征》, 2008年。

[5]张小飞:《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 篇2

规范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群体的认知意识和精英模式,建立陶瓷艺术区域发展的秩序化、特色化,合理地提高陶瓷资源的利用率,促使陶瓷文化产业发展多样性、针对性、高效性尤为必要。也只有这样,景德镇才能成为中国和世界精品陶瓷艺术创造之都,更是继承和发展千年制瓷文化之都,为培养陶瓷艺术创作精英人才和树立陶瓷文化之都发挥积极重要作用,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经济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精英群体的健全机制

作为“精英创作者”的大师、教授创作群体是起引领示范作用的,必将对陶瓷艺术的繁荣,对陶瓷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主导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格局,形成“景德镇名人艺术经济效应”的发展模式,引起一部分人对陶瓷艺术的控制和垄断欲,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获利”,导致一味地追捧、刻意地抬高、肆意地炒作。在资金推动下,造成部分陶瓷艺术品的市场成交价格已开始严重背离其实际价值。这样虚高的价格缺乏公信力,不利于陶瓷艺术家个人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陶瓷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因此,这种不良现象会造成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从收藏型迅速转向投资型,导致其市场性和文化性逐渐失衡。同时,流传有序的行规被打破,进一步刺激了艺术市场恶意炒作活动肆无忌惮,使得一些景德镇陶瓷艺术精英群体并未把全部精力放在认真提高创作水平上,而是变成了商业市场“社会交际家”,导致陶瓷艺术品市场雷同,复制品严重泛滥,画面千篇 一律,缺乏勇于创新精神。由此,须健全精英创作群体的民主完善机制,正确规范“名人艺术市场”的创作环境。首先,对大师的宣传、评定要客观、认真、严肃,评定机构要整顿一些陶瓷艺术行业五花八门的“伪大师”;其次,建立“德、艺、善”的大师、教授等名人的双重评价机制,促使他们应自尊、自重,意识“名作比名号更重要”作为人生追求,不要被金钱和名利所诱惑,不断创作具有时代精神、创新意义的陶艺名作;建立名人艺术品价格的足够透明机制,由物价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艺术瓷价格体系,代理商必须透露艺术品的买卖价格信息,有利于增强陶瓷艺术交易平台的公信性与合理性,推动艺术品交易税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共同引导、促进陶瓷艺术文化产业市场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传统手工艺人的规范与传承

景德镇是世界最早的手工业城市之一,千年来制瓷艺人创造了辉煌的手工艺文化,形成了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经典化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样式。这种传统手工制瓷方式实现了手工劳动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性质,并深深地影响着当今景德镇制瓷方式与陶瓷艺术文化,如手绘茶具不仅展现出手艺人们的手工劳动价值,更是融入艺术创造智慧,并成为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随着人们追求生活艺术化的审美需求方式,开始越来越喜爱景德镇手工绘制瓷器,不仅是对我国文化载体的认可,更是人们心灵深处深层次的文化情结。然而当下景德镇手工艺术瓷虽然功用广泛、造型丰富、装饰方法异彩纷呈。但受现代陶瓷产业化生产方式的冲击,使得许多个体原始手工艺生产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化发展,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人受景德镇传统制瓷历史的发展模式(即“师带徒”的个体小作坊形式)的影响,延续传统保守的审美意识,市场导向的模糊性与滞后性,经营管理意识的欠缺,缺乏勇于创新精神,致使陶瓷产品外观单一粗俗,制瓷工艺粗糙低劣。同时,受市场经济利益影响,这种传统保守的小农意识制瓷艺人不可避免地跟风抄袭,形成陶瓷市场的恶性竞争,造成手工劳动的附加值廉价,严重制约景德镇手工制瓷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因此,须规范“传统手工艺人”生产创作的区域化,合理整合“传统手工制瓷人”的人力资源。首先,延续地域“师带徒”的行业习俗,有利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制瓷技术工匠和艺人,为后备手工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能空间;其次,建立“传统手工制瓷品种”的区域化管理机制,避免品种创作生产的雷同过剩性与恶性竞争化,有利于提升整个陶瓷行业的整体水准与品质品位,并有利于保护陶瓷资源利用高效性、持续性发展;科学合理地建立“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艺人或者手工作坊”的授牌机制,有效地整合景德镇大多数个体民间作坊或者陶瓷工作室的规范化、秩序化,促使他们延续吸收创新的优良传统,提升其群体在陶瓷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意识,不仅要忠于自己的天性、才能和幻想,还要映现艺术创作本色的淳朴与真率,展现自己创作语言的个性特色,突出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使景德镇陶瓷艺术产生永久性的魅力和活力,并真正地传承与发展景德镇手工制瓷文化;同时,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地延续手工劳动产业形态的生产方式,遵循手工生产规律的小型化、个体化、生产作坊化、流程一体化等手工产业特点,保护生态资源,减少污染环境,丰富景德镇手工陶瓷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发展。

地域品牌意识的认知与提升

近年来,景德镇手工制瓷劳动巨大的附加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形成了市场消费对象的激增,并促使景德镇陶瓷产业大力发展。相应地,聚集在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创作群体越来越多,个体意识的作坊、工作室等形式的陶瓷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伴随陶瓷生产监管力度的缺乏与个体自我习气的`跟风,受市场利益的驱使与名利的贪求,导致陶瓷艺术创作群体出现抄袭、复制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景德镇制陶者们原创意识认知的提升,弱化陶瓷艺术创作的创新与创造精神,形成陶瓷艺术品种的单一雷同化、模式化,影响地域陶瓷创意文化的发展与千年品牌的传承。由此,我们不仅要传承景德镇千年制瓷文化的创新精神,提升地域品牌的认知意识,更应大力营造抄袭、复制可耻的艺术创作氛围,完善知识产权的监管机制,并设立艺术创作群体的原创水平的星级评价制度,有效地减少陶瓷艺术创作群体模仿、抄袭的数量与提高、完善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原创艺术水平,也促使陶瓷市场富有新鲜、活力的发展,并推动陶瓷文化产业的特色区域性创新发展,而陶瓷文化的繁荣又能更好地促进陶瓷产业的发展。

设计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传承 篇3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设计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传承

Design art education and the heritage of folk art

□刘莉莉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古老的传承方式也因民间艺人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降低等主客观原因而日显不足。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是保持其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设计艺术教育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以延伸。可通过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增加民间美术专题讲座与现场展演、加强民间美术研究、将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设计等措施,加强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保护与传承。

设计艺术教育;民间美术;艺术设计

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在近 20年有了快速发展。早期设计艺术教育的内容、理念和方法更多的是对西方的模仿学习。现在,有些高等学校的设计艺术专业正在不断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形式,从盲目跟风、迷信他人,转向从传统文化、民族艺术中汲取营养,在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研究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教育。就现代设计与民间美术的关系问题,以往众多学者多从现代设计艺术如何与传统民间美术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将主要论述设计艺术教育在加强民间美术传承中的作用、优越性及通过设计艺术教育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及其现代困境

传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和宗教美术等而言的,是一种直接来源于普通民众的艺术形式,它的传播和继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在传统社会中,从事民间美术创造的多是社会下层的普通民众,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有的甚至不识字,只是在生产闲暇之时把日常生活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用刻画、剪印等不同的美术形式表达出来,其创作技艺多以师徒相传、子承父业的形式,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来,弟子通过旁观、领会、揣摩而得到师傅亲授,有时候也会有一些学艺口诀。民间美术以实物形式为主,传承技艺的指导性资料主要是一些成功的范本或小样,如画本、画谱、剪纸样、年画版子等。中国古代关于手工艺的理论著作可谓凤毛麟角,这和民间匠师们文化水平不高及手工业者地位低下有关。但也有一些官方纂修的理论书籍,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其中记载了一些民间手工艺的制作技术,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文字资料和实践参考。

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民间美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民间美术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通过举办民间美术展览,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节,建立民间美术博物馆,运用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播与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但总体而言,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古老的传承方式也因民间艺人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降低而日显不足,越来越多的民间美术类型趋于衰退。比如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其刻印作坊曾经遍及全国各地,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的冲击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木版年画正面临手工印制被机器胶印所取代、市场被挤垮的局面,从而渐渐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可以说,全国的木版年画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要解除危机,仅靠宣传、保护和少数人的参与制作是远远不够的。把民间美术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是新的历史形势下保持其传承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可行性

1.设计艺术教育可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良好的平台

把民间美术教育纳入高等学校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把民间美术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相结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理念和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和实施。继承传统、创造革新、开创未来,对于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高校也为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其一,设计教育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多数民间美术作品是经过一定的工艺制作后产生的视觉艺术品,这些作品的制作虽需要一定的技法,但没有专业美术作品要求的技法水平高,因为民间美术的创造者是生活在基层的民众,简易、质朴、便捷是多数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在相关专业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操作实践有助于培养其动手能力,加深其对民间美术的理解,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和工艺也因此而得到传承和延伸。比如,在环境装饰中学习民间剪纸,在戏曲表演中学习面具、脸谱、木偶、皮影制作,在游艺竞技中学习灯彩与玩具制作,在衣饰穿戴中学习织绣工艺、编结工艺等。

其二,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高校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民间美术工作室和民间艺术作品展厅等,可以让更多的人对民间美术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举办民间美术展览是提高学生民间美术欣赏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民间美术魅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发掘鉴赏民间美术艺术魅力的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主动去探究、钻研、学习民间美术。

2.设计艺术教育可使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得以延伸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结晶,对现代设计艺术在色彩、造型、构图及创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要使民间美术与时俱进,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在设计艺术教育中有意识地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助于提高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扬。“许多当代设计都受到了传统民俗艺术的直接影响。当然,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设计艺术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1]

传统民间美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特征符号,成为某种形象、风格、情感的表达符号,并且与当时当地的材料工艺、艺术技巧、社会风尚相适应,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中国有代表性的传统装饰艺术符号如凤纹、鱼纹、云纹、涡纹等也在不同时期得到了衍生与拓展。这种传统符号的语义在现代设计中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例如在标志设计的相关教学中加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标志的起源和发展,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视野,拓展其思维,从而感染学生,加深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三、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培养民间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依托设计艺术教育,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力度,首先要拥有一批热爱民间美术、有理论研究基础并掌握了一定民间美术技艺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多的民间美术因为后继无人而濒临绝迹,所以传承人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国家也非常重视对这些传承人的保护,但仅有保护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他的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才能使其技艺的承继与发展得到保证。高校从事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师有较高的民间文化艺术理论水平,应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民间美术传统技艺。

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都曾经被邀请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传授民间美术技艺,但时间都非常短暂。如果能把这些技艺有计划、按步骤地传授给艺术院校的教师,再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这些传统技艺自然就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对民间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除定期举办培训班、进行学术交流、举办研讨会、派遣访问学者等,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民间美术调查,让他们通过对民间美术的调查、技艺的学习、教学活动的开展,结合理论知识对特定区域的民间美术做系统的分析,这将对民间美术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很多学者对民间美术的种类、制作工艺、历史源流、文化内涵等做了详实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开设民间美术课程

民间美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而真正地“活”起来,学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高等学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文化情境中,通过组织民间艺术家、专业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艺,可使民间美术的技艺与民间美术的精神得到传承与延续,实现民间美术的再创新。这样不仅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新内容,同时也给民间美术提供了新形式。当主体对象发生根本性改变以后,重新融合后的民间美术必将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3]

民间美术课程包括理论和技法两个方面。理论方面,可讲授我国各种类型的传统民间美术发展演变的历史、不同地域文化下的民间美术的风格特色,以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技法方面,可讲授一些民间美术的材料、工具、制作过程、生产工艺等,以培养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制作能力。

3.增加民间美术专题讲座、现场展演等形式

可以尝试采用高校的专职教师授课和邀请民间艺人进行专题讲座与现场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高校的区域优势,加强民间美术教育。所谓区域优势指的是可以以高校所在的周边地区较发达的民间美术类型作为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民间美术的发展是不能脱离民族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情境的,因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将民间美术引入高等学校设计教育,要充分利用其地域性的特点。将高校周边民间美术传承人请到校园中来,通过系列专题讲座、现场演示或者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及其使用材料、制作过程、工艺特点,可使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技艺有更为直观生动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还可以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美术作品展。每次作品展可设定一个主题,采用多媒体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展示传统民间美术的现状,包括对其细节的描述、对精品的多视角展示以及对手工艺人经历的叙述。这样,既能够提高民间美术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又能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人文修养。

4.加强民间美术研究

首先,开展民间美术的普查、收集与整理工作。民间美术研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查阅文献典籍等历史资料的书斋式研究固然重要,但深入乡间田野获取一手资料更为重要。设计艺术专业的师生应拿出一定时间开展民间美术的调查工作,在发掘、了解、收集、记录、整理的基础上掌握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以便深入研究。

其次,加强民间美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很长,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是很长,关于民间美术的一些基础理论不仅薄弱且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征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与民间美术专业相关的师生可以结合科研和教学工作对此展开研讨。

再次,拓展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途径。现代社会背景下,民间美术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如何加强传统民间美术的保护、如何拓展其传承途径,这些都是当前进行民间美术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最后,探索民间美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及方式。在进行民间美术的发掘与保护的同时,如何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如何把民间美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何处理民间美术在产业化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加强对民间美术相关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对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乃至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都有着重大意义。

5.将传统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设计

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一批既懂得传统民间美术理论和技艺,同时又能将这种理论和技艺灵活运用、改造、变通并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的人才。在高等学校的设计艺术教育中如果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简单学习或者传统技艺的模仿,则没有太大意义。但教师若在进行专业技法授课时结合民间美术的题材、造型、色彩等特征,引导学生把握住这些特征所形成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注重培养学生改造和变通传统题材、工艺的能力,将传统民间美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则很有意义。

如今,我国的传统民间美术因其深厚的寓意主题、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的造型手法,正在影响着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而设计艺术教育也为民间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传统民间美术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生存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正有力地推动着民族艺术的发展。

[1] 杨远.民俗艺术在设计艺术中的作用 [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7.

[2] 徐岩东.民间美术走进高师艺术体系的探索[J].美术大观,2009(12):154.

[3] 袁浩鑫,刘小军.中国民间美术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谈[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9.

[作者已有相关文献 ]

[1] 杨远,刘莉莉.夏代的工艺美术及审美观探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7.

[相关主题文献 ]

[1] 郑芳.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J].艺术探索,2006(3):75.

[2] 杨坤.民间美术在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定位[J].电影评介,2006(17):69.

[3] 李涵.试论传统工艺美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及作用[J].美术大观,2007(11):136.

[本文创新点 ]从设计艺术教育着手,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民间美术结合的可行性,给出了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传承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J528

A

1009-3729(2011)02-0026-04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 (SKL-2010-2343)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 篇4

一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工作成效显著, 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1. 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 丽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民间音乐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 制定了详细的抢救保护方案, 组织市、县文化馆和非遗中心及乡镇文化站开展艰苦细致的调研, 走遍各个乡、镇、办事处和村寨, 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 努力地开展保护传承工作, 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音乐, 积极进行项目申报,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如《热美磋》是丽江纳西族传承至今的一套多声部的原始歌舞, 2007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白沙细乐》是流传于丽江纳西族民间集器乐、声乐、舞蹈于一体的古典音乐套曲, 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西族洞经音乐》是至今保存在丽江的中原古典音乐珍品, 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歌《谷气》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西族民歌》《东巴唱腔》《喂默达》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4年丽江市古城区颁布了《纳西族民间音乐保护和管理办法》, 玉龙县颁布《纳西族民间音乐保护条例》, 对民间音乐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设立民间音乐保护专项资金, 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 用于民间音乐资源的普查、申遗、保护、人才培养;组建民间音乐研究团队, 建立专家联系机制与提高技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的动态持续保护体系, 进一步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 建立持续有效的投入保护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民间音乐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库, 制作出版有质量的民间音乐专辑、文化专著, 以及录像等相关制品;加强与国内外热心人士或组织的联系, 把国内外民间音乐爱好者和新闻媒体引进来, 共同促进纳西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研究、宣传工作。

2. 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组建一支优秀的传承队伍

建立传承机制主要是对传承人的培养, 加强抢救工作。一是采取重点扶持政策, 鼓励和组织传承人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创作, 支持传承人不断进修深造, 对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支持传承人在传承点进行交流并培训群众。如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美磋”保护区, 在大东乡各村委会建立传承点, 每年培训传承人上百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美磋”代表性传承人和振强曾经培养了2名市级非遗传承人, 3名区级、县级传承人, 2006年以来他先后组织培训点活动5 0期以上, 培训人数达到1 0 0 0人以上。二是对中青年艺术骨干专门建档, 给予资金鼓励和跟踪培养。三是开展“民间艺术大赛”和“优秀民间艺人”评选活动。对长期从事优秀民间音乐制作、表演者给予了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音乐, 建立民间音乐传承、保护、研究的骨干队伍, 促进民间音乐的传承与研究。如被列入丽江市传统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的和润英, 担任大东乡“热美磋”培训班辅导员, 组织村民参加纳西乐舞大赛等活动, 由于在保护传承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古城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先进个人”。

3. 吸取民间音乐精华, 注重学校民间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学校进行传承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组织传承人举办专题研究民间艺术教育培训班, 由传承人与教师共同研讨有关民间音乐传承的问题, 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后, 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 同时激发青少年对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树立学习本土优秀文化的自豪感, 让纳西族民间音乐得到有效的传承。如在白沙乡中心校、黄山乡中心校等开办了《白沙细乐》传习点, 将《白沙细乐》编入学校教材中, 由传承人开展纳西族民间音乐进课堂活动, 把纳西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在教学中得以推广和普及, 培养了传承人上百人, 传承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再如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的和凛毅常年担任长水完小、丽江实验学校、福慧学校的课外辅导员, 无偿为学生做《白沙细乐》的专题知识讲座及传授纳西族传统音乐知识, 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4. 积极开展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传播活动, 加大宣传力度

搭建各种平台积极开展纳西族民间音乐传播活动, 使纳西族民间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从2001年起每年都组织的“纳西族乐舞大赛”“唱响丽江”歌手大赛、雪山音乐节等活动, 倡导发掘、传承和弘扬同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乡土原创歌舞, 使绚烂的纳西族民间音乐大放异彩, 同时也选拔培养了大批的本土艺术人才, 也吸引了大批纳西音乐爱好者来学习和创作。近年本土比较知名的优秀音乐家, 如和金花、和文军、金甲劲松等, 他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获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和金花与妹妹和秋香组成“纳西姐妹”组合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并荣获原生态唱法银奖 (2008年) ;和文军曾获全国民族民间歌手大赛一等奖等, 他创作的《纳西三部曲》传遍云南的大街小巷, 他们为宣传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做出了贡献。

5. 与旅游有机融合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推动民间音乐大发展

通过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科学保护和大力弘扬, 丽江市努力把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精心打造“丽水金沙”“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等演艺品牌, 有力助推了文化产业发展。这些作品都演绎了纳西族的本土民俗、纳西音乐、东巴舞蹈等, 把纳西文化活态地展现出来,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 使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和传播了纳西族民间音乐。

二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危机

在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 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丽江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纳西族民间音乐在旅游业中得到不断挖掘、开发, 也刺激了丽江城乡民众对民间音乐的重新关注, 于是城乡有不少的人开始学习唱纳西歌曲、演奏民间乐器, 在乡村也开展很多的民间音乐活动。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 他们中有一大部分人没有从根本上传承民间音乐的精髓, 他们只顾外在躯壳和形式, 忽略它的博大内容和精神传承, 纳西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正在面临着危机, 主要体现在:

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现代文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着丽江这个边陲城市。网络、电视的广泛普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传统的纳西族歌舞活动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已经很淡漠了。现在的纳西族 (尤其是年轻人) 大多数对纳西文化淡漠和缺乏了解, 他们更多追求的是流行音乐, 纳西族民间音乐正在丧失生存空间和民俗根基。

二是纳西语言的严重流失。随着经济全球化、旅游业的发展, 城郊或农村的纳西族中会说纳西话的人也越来越少, 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城镇的纳西族已经不会说纳西话了, 纳西语自然断代现象非常严重, 代表纳西族文化重要载体的纳西语正在严重流失。

三是随着老艺人的不断亡故, 掌握技艺的老艺人已寥寥可数, 许多地方的民间传统活动都在逐渐消失。在村落和社区中, 传承人因传承和发展这些技艺而受到民众的尊重与认同, 同时能够起到凝聚民心和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如《热美蹉》这样的音乐用任何乐谱都无法记录, 只有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 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美磋》代表性传承人和振强去世之后, 完整传承下来的老艺人年龄老化, 有些村落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

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在科学保护、有效传承和大力弘扬中合理开发和利用, 从而实现传承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同时增强全民保护纳西族民间艺术的自觉性, 其传承才能够进行和发展, 才能有持续性, 具有真正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1

[2]高世祥主编.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4

[3]李之典主编.丽江民族民间器乐曲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2.

[4]郭大烈.纳西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J].云南社会科学, 2001 (6)

[5]普丽春、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5)

[6]罗洁璐.东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东巴学者和力民纪实采访与思考[J].歌海, 2013 (1)

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篇5

随着社会背景和人民的风俗习惯而产生、发展和发扬起来的,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历史、人文、自然等条件下形成的民间美术,都具有其独特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

20世纪的中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手工作坊的小农经济已基本上被机械化的机器大生产取代,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工业化。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美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但是,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民间美术正在走上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这条艰难之路就是传承与创新、保护和发展,它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美术工作者都应该思索和考虑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嵊州民间美术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创新之探讨,以小见大,推及到更广的中国民间美术传承研究中去,使得这一文化艺术的活化石得以传承。

一、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美术的含义

“民间美术”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身处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人民根据自身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应用、欣赏,并和生活完美融合的美术形式。

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淳朴勤劳的结晶,以其随意但多变的艺术手法和通俗且丰富的表现形式,满足了劳动者在精神和物质上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反映了老百姓最质朴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追求,是民间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视觉形象艺术。

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有的美术创作都离不开这个基础,所以说,民间美术是艺术的源泉。

而在新时期,民间美术已成为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艺术体现,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期盼和对美的追求。

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民间美术还是一种艺术之流,它与贵气、虚荣背离,用最为粗简、便宜的生活材质,创作出自然、质朴的艺术作品,虽然那或许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用具,但其所体现出的设计意匠和美的造型,都与老百姓的心灵息息相通。

而民间工艺美术是民间美术中具有较强工艺性甚至是称得上是某些绝活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并不一定都具有工艺性和工艺价值,但民间工艺则是具有工艺性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与民间工艺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二、嵊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和现状

嵊州历史,古老久远,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哺育出绚丽的嵊州民间工艺。

在剡溪文化的滋养下,朴实勤劳的嵊州人民,充满智慧与创造力,民间美术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钟灵毓秀”的艺术特色,并且种类繁多、技艺多样,在中国的民间美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特别是嵊州的竹编、根雕、泥塑、仿古木雕等工艺产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闪耀着历代嵊州人的智慧。

这里的竹编、泥塑、紫砂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一些工艺美术已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后起的根雕、仿古木雕、石雕、戏剧服装、花木盆景等亦生机勃发。

具有嵊州独特风格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在嵊州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和劳动中孕育而成的,所有这些携带着剡溪山水灵秀之气的民间工艺美术,在种类及风格上丰富多变、淳朴典雅,艺术个性明快而简练,透出灵秀、质朴的自然美,体现出嵊州人民朴素而爱美的天性。

1.嵊州竹编

嵊州的竹编艺术始于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汉晋时期开始往精细方向发展。

明清两代,竹编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竹编艺人组织办起了竹编工艺厂。

嵊州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见长。

代表作有《六和塔》、《岳飞》、《苏武牧羊》、《昭陵六骏》等。

嵊州竹编包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广大农民兄弟的聪明才智,记录着农耕时代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嵊州竹编,除具有极高日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外,对研究我国竹编生产的发展、江南农村民俗民情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嵊州市被命名为“中国竹编之乡”。

嵊州的竹编构思巧妙、编制纹样千变万化、工艺精湛高深,以“精美”两字饮誉中外。

20世纪90年代末,嵊州的竹编工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落,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成为全球主流意识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多样化”,这要求产品的设计者在设计理念和审美意识上也需相应地发生变化。

然而嵊州艺人对竹编产品的定义还停留在“精品”上,追求产品的“精细”、“逼真”。

在创作上并没有根据时代特点和多样审美需求创造出符合不同人群需要的多种风格的竹编产品,造成了市场销售渠道越来越窄,竹编需求量日益减少,竹编艺人生活难以为继,竹编技艺后继乏人。

2.嵊州根雕

根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传承,更是嵊州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是一种集自然造化与艺术家的智慧技能,集具象、抽象和意象于一体的造型艺术。

嵊州根雕深受江南雕刻艺术的熏陶和影响。

由于嵊州境内存有大量古时候的庙宇和民居,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和堆灰艺术几乎随处可见。

根雕艺人们主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使作品在雕刻技艺上精美无比的同时,还注重文化的内涵与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

,嵊州根雕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嵊州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命名为“中国根艺之乡”。

嵊州的根雕,注重根材的自然形态,又强调雕刻造型技巧,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趣。

嵊州根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形成风格,90年代形成规模并享誉业内,至今从业人员60多人,产品广销国内各大城市。

然而为应付应接不暇的订单,像当地郑剑夫、吴筱阳、周扬、郑兴国这样的知名根雕大师,每人都收了好几个徒弟,普通作品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好的可达上万元。

然而在市场热销的同时,个人的创作空间正在缩小。

嵊州根雕大师吴筱阳介绍,“真正雕刻的时间只要两三天,但此前往往需要几天到十几天去构思,推翻,再构思。”以吴筱阳的天工奖作品《寒江独钓》为例,光构思就花去了他两个多星期。

“但市场不允许你花太多时间构思。要市场还是要艺术,其实是嵊州根雕面临的最大问题。”

3.嵊州泥塑

嵊州的泥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泥塑的设计者们用夸张变形的艺术造型和色彩,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这些泥人小巧精致,神态生动,最小的微型泥塑只有黄豆那么大,大的也不过二三十厘米。

工艺大师宓风光是嵊州泥塑的代表人物。

他致力于打响嵊州泥人的品牌,以造型简洁洗练,着意夸张、写意、设色精当、艳而不俗,力图使泥人艺术从“俗”走向“雅”,创出了“泥人宓”的独特风格,作为浙江泥塑的代表人物,浙江泥人宓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山呈三足鼎立之势。

其漫塑作品针对泥人易碎易裂的弱点,在造型上追求团心结构,在追求泥人敦厚、结实的同时,放开手脚,加强人物形象的夸饰,运用漫画式的手法,开创了一条泥人漫塑创作的新路。

代表作主要有《戏剧百脸谱》、《世界首脑人物漫雕》。

在嵊州,有许多泥塑作坊和企业,每每以盈利为目的,而且创作精品意识不够,一些企业还有抄袭之嫌。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利权制作权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这让宓风光觉得很无奈。

从事泥塑艺术的30多年来,宓风光先后带了50多个徒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真正继承发扬其技艺的徒弟。

嵊州工艺美术的艺术形式种类繁多、特色各异。

几乎每一件艺术品都传达着嵊州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展现了民间美术的深厚艺术底蕴与魅力。

然而在市场经济之下,传统的民间美术正在走上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去发掘嵊州民间美术中最本质的传承元素,并加以创新和创造性的延续,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完成转型的可能。

三、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张道一在论及民间美术时指出,“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

最低限度是保住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至于熄灭和中断。

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创新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自身的发展需要。

因为历史在发展,民间美术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当然也需要跟随历史的脚步,不然就会遭到淘汰。

嵊州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中国民间美术中一个特点鲜明、典型性强的地域性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正是作者选择其进行尝试性研究的原因。

1.开设民间工艺专业,培养年轻一代对民间艺术的传承

正如冯骥才所言,“曾经代表我们民族生存形态的东西已经黯然消逝,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

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的走,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中职、高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二十年前,嵊州的一所职业学校,在木雕艺人的帮助下,引进外商,创办了木雕班,学校聘请嵊州的民间艺人担任教学任务,进行作坊式的教学,手把手传授木雕技艺,学生的手艺进步较快。

同时,学校聘请高校里的具有创新理念的专业人才到职校讲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把握时代的审美倾向,让部分优秀的毕业生深入高校继续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至今已经为嵊州木雕培养了400余名木雕专业人才,有的已经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一方面通过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传艺,让学生身处模拟的和真实的工作环境,感性地体验技艺的要求,更好地掌握工艺技巧。

另一方面师傅带徒弟形式带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样使企业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鲜的血液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要,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传承和发展道路。

2.推陈出新,创造出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作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像民间工艺这样属于创意类的文化产业,更需要不断创新。

民间工艺源自民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传承。

我们必须尊重传统文化,并用“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努力通过我们的创造让传统文化的精粹发扬光大。

只有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才会使我们的民间工艺在新时代里显现出厚重的魅力,使我们的工艺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很多“民间艺人”已经成了企业家,但对艺术的创新追求始终不能放弃,在创作出商品的同时,也要创作出更多更高层次的精品。

近年来嵊州的根雕中出现了一些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创新之作,如郑兴国以四川汶川地震为题材创作的《妈妈永远爱你》、《丰碑》等。

这些作品的出现,是创作者在用艺术的眼光去感知时代、认知时代,再用艺术的手法去记录时代、展现时代,进而推动着作品主题进一步升华的结果。

这一方面说明嵊州根雕正在进一步向高层次、深内涵的精神文化产品方向攀登,另一方面,嵊州根雕艺术家开始自觉去把握时代脉搏,思考社会现象,正在不断培养作为艺术家所应该具备的人文情怀。

而这正是越乡创作者在向艺术家过渡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嵊州根雕正在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

3.积极开拓市场,引进人才,建立艺术村,扩大合作交流

近年来,嵊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促进民办民营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人才培育和文化精品创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一方面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对民间工艺人才、获奖作品等实施分类奖励,向外出参加民间工艺展评的企业提供不同的资金补助,充分调动了将民间美术工艺做强做大的积极性。

11月建成嵊州市艺术村,它是一个占地近40亩、建筑面积为22622平方米,集窗口展示、市场交易、艺术交流、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和中心,开始了着力推动全市民间工艺产业形成合力迅速发展的探索之旅。

嵊州市艺术村的诞生,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前卫和时尚,而是为了延续古越之地的文脉。

建成以来,艺术村不仅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而且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良好的社会效益。

市内外慕名前来参观并购买工艺产品的游客络绎不绝,全市民间工艺产业每年实现总产值在1.5亿元以上,同时带动了嵊州的旅游业。

艺术村建成以后,嵊州的民间工艺泥塑、竹编、根雕等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特别是根雕这一在民间“隐匿”千年的古老艺术,迅速从复苏走向繁荣,实现了艺术上的突破和规模的飞跃。

现在,这里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根雕艺术家群体和众多的根雕产业从业人员,成为全国最大的根雕创作生产基地,成为浙江根雕艺术界的龙头。

近年来,在市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下,艺术村以集团军的形式,多次赴全国各地参加展览活动,成功地进行了品牌运作。

嵊州艺术村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几乎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大型民间工艺类展示展销活动中,都有嵊州艺术村作品的踪迹。

此外,当地政府还经常组织艺术村的大师们到全国各地参观考察和交流合作,不断扩大艺术村和嵊州工艺大师们的影响力。

如果说,嵊州是一幅风光秀丽的山水画卷,那么民间美术工艺便是镶在这幅山水长卷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映在剡溪江畔的一道绚烂美丽的花环。

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展开,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主体正式登上主流文化的历史舞台,而地方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不能是密封式的,而是积极地、开放的,只有创新才能找到在新时代生存下去的根本。

唯有这样,地方民间工艺美术才能绵延亘久,永远美在民间、美在大众。

参考文献:

[1]周旭.中国民间美术概要[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首届中国木板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3]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4]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中共嵊州市委嵊州市人民政府.嵊州民间工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6]李红月.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丰富内涵[J].作家杂志,,(7)

[7]王瑞芹,论徐州民间美术的写意性[J].艺术百家,2008,(8).

[8]李娜.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及传承状况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浅谈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篇6

关键词:民间舞蹈;传承;发展

民族舞蹈是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多样化的舞蹈技巧和艺术功能一方面为专业化舞种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特有的区域局限性,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应该以充分尊重并认可民间舞蹈及其艺术价值为前提,并从舞蹈本身的表演形式出发,进行符合时代特征的创新,而这,也将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内容。

一、民间舞蹈的特性分析

民间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是各族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它生动直观地表现出各民族人民的性格、气质、生活方式、物质文化、生存状态乃至宗教信仰。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舞蹈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逐渐形成了六大特性,分别是继承性、群众性、自娱性、即兴性、适应性和民族地域性。继承性是因为民间舞蹈保存了许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征,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而群众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娱性表现在广大人民自娱自乐的舞蹈表现形式,是人们最真挚的情感流露;即兴性则表示其表演程序规范性不强,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性而出;适应性是表示它以历史时代为背景,适应着潮流的发展,有这与时俱进的特色;最后的民族地域性是指它受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

具体的民间舞蹈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56个名族共计有一百多种,其中汉族的“狮子舞”、蒙古族的“安代舞”、鄂温克族的“打猎舞”、壮族的“火猫舞”、瑶族的“黄泥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木鼓舞”、傣族的“孔雀舞”等特点鲜明,或表达青年爱情,或象征图腾信仰,或展现生活习俗,或表达祝福心愿。

除了民间舞蹈本身表现形式的特性,传播率低也是社会高速发展下民间舞蹈面临的一个尴尬特点,正是因为民间舞蹈与民族和地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不同民族的人民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甚至还存在互相排斥的现象,导致民间舞蹈难登大雅之堂,不同种类的民间舞蹈也逐步趋于小众舞种,具有一定的民族狭隘性。

二、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上文中提到的民间舞蹈传播率低是目前民间舞蹈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因为没有非常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编排,民间舞蹈大多是日常生活的一些民族习惯动作的延伸,所以市场上关于民间舞蹈的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几乎不存在,同时观众对民间舞蹈的理解具有民族差异性,不具备大众欣赏的发展潜力,所以媒体相关舞蹈比赛的安排也比较少,这是从民间舞蹈起源层面上的发展障碍。

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多民族的汉化也直接导致了部分民间舞蹈艺术的消亡。面对滚滚而来的国际文化与现代化的冲击,在当前如何保护正处流失和消亡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如在垂危中告急的“四筒鼓”舞蹈。“四筒鼓”舞蹈是流行于东北农村的一种具有祭祀性的汉族男子集体舞蹈,它是一种作为伴随葬礼而存在的舞蹈,具有较强的自娱性。由于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推行殡葬改革,历史遗留下来的土葬习俗逐渐被火葬取代。因此十多年前在城区附近跳“四筒鼓”舞蹈的现象已荡然无存,现在只有在较偏僻的乡村才能见到。同时,汉族文化的“同化”同样值得关注,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各民族的人民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逐渐从高校求学开始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一线城市工作,久而久之,对民族原生态的文化接触也逐渐变少。

三、针对民间舞蹈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民间舞蹈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取决于挖掘。例如:邀请掌握民间舞蹈专长的艺人到演出团体来,安排专人重点学习,也组织舞蹈演员集体向艺人学习民间舞蹈作品和素材;组织同一地区,各种流派的艺人同台演出,它可在民间艺术家的演出中,从一些即兴的表演里,发现他们在艺术活动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性。同时,挖掘民间舞蹈是一项细致、艰苦的工作。在这之中还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民间艺术的影响力,让民间艺术摆脱从不登大雅之堂的窘境,从而能像现代舞蹈一样走进荧屏,走进人们的视野。目前值得可喜的是,中央电视台和各级地方电视台已纷纷开设了各种形式的舞蹈推广类节目,像CCTV舞蹈大赛、上海新娱乐电视频道的《舞林大会》等,这些节目在选拔优秀舞蹈选手的同时也无形中将多样的舞蹈艺术传播出去。

其次,民间歌舞与旅游业的结合是有效推广民间舞蹈艺术的方式之一,民间舞蹈一般都是与民间风俗特色结合在一起的,那么针对国内目前民族特色旅游的火爆市场,如果能够将民间舞蹈作为民族特色旅游的基本环节,那么除了在增强旅游附加值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借助游客的网络社交平台分享给游客的朋友,是一举两得的良策。

最后,任何形式的艺术要想得到长期稳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创作和表演能力的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是社会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地方性高校开设地方性民间舞蹈专业,招收一些高考成绩不达标但民族舞蹈技巧过硬的学生进行民间舞蹈专业化训练,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考生因教育落后而无缘大学深造的现状,更为地方艺术传播培养了能走向未来的民间舞蹈人才,也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方案。

四、结语

民间舞蹈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民族特色文化的瑰宝和结晶。当今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正面对海外艺术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拯救民族舞蹈艺术是对中国舞蹈艺术体系完整性的捍卫,是值得所有民族舞蹈艺术爱好者和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张骥.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推广民族舞蹈的初探[J]. 金田. 2014(12).

[2]马盛德. 当前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艺术评论. 2010(01).

[3]孙婕.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 篇7

民间美术随着时代的变化, 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反映了劳动者朴素的生活思想和愿望,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现代民间美术被现代化的发展吞噬和同化, 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因此, 更应该采取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 让民间艺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和生活完美的结合。民间艺术是人类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 民间美术更是生活的艺术, 我们应该重视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重视对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延续。

二、民间美术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冲击, 民间美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种类和内涵都逐渐减少和遗失。民间美术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是美术艺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民间美术的流失不仅是文化的流失也是艺术的重创。民众对民间美术的观念不够重视也是民间美术未能很好继承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间美术的保护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1. 民间美术面临的尴尬境地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民间美术在经济和现代化飞速发展和巨大的冲击下, 处于尴尬的境地。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继承, 人们的观念中也忽视了民间美术, 这些对于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都不利。

2. 民族传统民间美术逐渐消失

民间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不到重视, 逐渐的被社会忽视和同化, 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民间艺术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 很多民间艺术已经流失。很多民间艺术的继承者也无法将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 民间美术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三、民间美术的发展保护原因

民间美术传承几千年发展到今天, 不仅浓缩了民族文化的精髓, 也是一笔丰富的宝藏。现代社会发展迅速, 更加需要传统文化的沉淀与丰富,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源所在。

1. 国家日益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统民间美术传承的不仅是一种艺术, 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化精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更加注重对传统的保护, 对传统精神和艺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国都得到了保护, 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两者互相促进。

2. 民间美术与现代化互补存在

民间美术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民间艺术以一种精神上的作用推动生产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提升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民间美术在现代化

四、民间美术的发展、保护对策

针对当前民间美术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反省民间艺术发展的现状, 将民间美术的继承和时代相结合进行发展和保护。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增加对民间美术的重视, 加大资金和宣传力度, 让民间艺术在时代的发展中继续发扬光大。

1.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保护措施

首先国家应该合理的安排民间美术发展和保护的资金, 资金是最基础的条件。民间艺术是精神艺术, 不可以当做商品来交换和变卖, 国家应该有效的防治有关民间艺术营销等手段, 做好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真正维护起民间美术工作者的利益, 这样才能保证民间美术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另一方面, 也应该采取有效科学的措施, 如成立保护协会或开设博物馆等。真正将民间美术重视起来, 并且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工作中来。

2. 发展民间美术教育, 优化传承方式

教育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本质就是继承和发展, 只有让民间美术在教育中不断的延续下去, 民间美术才真正的有生命力。让人民了解民间美术的知识, 了解民间美术的形式和历史, 采取有效的方式, 借用现代化的宣传和教育手段, 如多媒体、电视、网络等。在美术学科中加入对民间美术的介绍和学习, 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民间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创新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 在继承中更好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壮大发展队伍, 让民间美术不断的发展和延续下去。

3. 探索原始艺术根源, 深化文化内涵

文化的根源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根本, 同时也是我们了解的民间美术的出发点。民间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是古代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基础上的艺术。美术艺术不仅保留着先民的劳动结果, 同时也体现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劳动者在民间美术的发展和传承中体验生活的艺术带给他们的愉悦和满足感, 民间美术的继承应该从根源着手, 保留原有民间美术中情感的质朴和真挚, 为民间美术注入时代的生命力, 促进民间美术的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推动民间美术更好的发展。

4. 结合现代艺术形式, 丰富表现手段

民间美术要想更好的延续和发展就要与时代相结合, 创新民间艺术原有的艺术内容和形式, 创新使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传统的民间美术代表着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思想, 在科技化、信息化的今天, 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转化形式和完善内容, 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这样不仅能丰富传统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 还能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和延续。

五、结语

民间美术是美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凝聚了民族精神和人民智慧。民间美术的继承保护和发展, 是对劳动者智慧的继承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经济和物质迅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该重视民间艺术一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用现代人的思维和方法将宝贵的文化财产延续下去。让传统与现代更好的结合, 让民间艺术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

参考文献

[1]靳之林.论中国民间美术[J].美术研究, 2003 (03) .

[2]方湘侠.民间美术[M].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9 (03) .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 篇8

关键词:古琴艺术,发展,传承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 距今约有三千年历史。在古时称为“琴”, 有时也叫“七弦琴”, 近代为了区别于其它乐器 (例如古筝) , 才习惯地叫做古琴。有关它的传说、典籍从古至今都未断绝过。不仅有妇孺皆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连外国友人也将其视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代表。1977年美国发射的“航行者”号太空船中有一张可循环播放十亿年的镀金唱片, 里面共收集了27首世界各国代表着人类音乐文化水准的音乐精品。其中最早被专家选中的就是中国的古琴曲《流水》。在推荐《流水》入选“金唱片”的时候, 哥伦比亚大学的周文中教授说过:“从孔子时代起, 《流水》一曲就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描绘的是人的意识和宇宙的交融。”2003年11月, 古琴艺术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继昆曲之后, 中国第二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由此可看出, 古琴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也是我国古典音乐的代表性符号。可是在现代社会中, 古琴的状态并不容乐观, 这是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的。那么, 古琴在中国艺术文化历史的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发展到今天这个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的社会环境中, 它的情况又如何呢?

一、古琴的现状及传承情况

古琴带着三千年历史流传发展到今天而未断层,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连贯性所带来的优势而形成的。虽然没有失传, 但现如今古琴的生存及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例如学习者寥寥无几, 古琴曲目创作缓慢, (现代琴家龚一先生做过统计, 建国50多年以来, 古琴曲只创作了50多首新曲。) 古琴界存在的“门派”间不交流不创新, 拘泥于过去的思想成见, 不思发展等等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李祥霆先生说过普通人对于古琴有着“难学易忘不中听”这样的评语, 这七个字可说是概括了一般群众对古琴的看法。笔者曾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对象为200名吉首大学和吉大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调查表如下:

从上面的调查表, 可以看出现代年轻人对于古琴的一些看法和认识。问到认为自己能否学会古琴, 多数人抱有怀疑观念, 认为古琴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非一般人能轻易学会。在问卷中问及“什么让古琴不再盛行?”多数人选择了“相关部门的轻视态度”和“社会传播媒体的忽视”,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古琴“曲高和寡”的孤独现象。在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的今天, 人们更加乐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承载了宣传作用的媒体也将此作为时尚的主流, 进行普遍的推广和宣传, 导致许多人们对世界流行音乐津津乐道, 而对本民族传统音乐却视而不见, 这一点与调查表中的数据是相符合的。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文化艺术的“涵化”, 既:文化交往中外来文化要素部分取代、甚或全部取代本土文化的文化模式, 因而动摇了本土文化稳定性, 改变了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文化现象。这其实是文化艺术交流中所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碰撞现象, 历史上的唐朝也有颇为相似的情况。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文明的国家, 也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唐玄宗执政的盛唐时期 (713——756年) , 由于唐玄宗本人对乐舞的高度重视, 所以和中亚地区的乐舞交流也十分频繁, 吸收各民族艺术的精华后创作出风格多样的乐舞, 使之获得极大的发展。而古琴这样的传统音乐在当时的大环境影响下, 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 以至于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 的诗句。

其实纵观琴史, 古琴在今日的许多状况并不是特别少见。例如早在先秦就已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现实;琴曲难懂, 也早已有“伯牙子期、知音难遇”的典故。一般人对琴不了解, 也不是今天才有, 古代绘画如荣启期弹琴等壁画中就屡见有“琴器倒置”的现象。至于弹琴、听琴的人少, 而喜欢筝笛琵琶的多, 也是自古皆然, 历代琴文中大多有此感慨。唐人诗句中就有“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 “古声淡无味, 不称今人情” (白居易) 及“奏罢无人听”“纵弹人不听”以至“亦不要人听”等感叹。可见古琴在社会中就弹琴听琴的人群数量上远不及其他乐种, 自古就有这样的“现状”。而在今日社会上信息便捷、传媒发达,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使人们更偏爱于轻快简洁, 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 对古老而讲究“中正雅致”的古琴更是巨大的冲击, 对比也就更为明显。但若以此为问题入手点, 则似乎在晋唐时代古琴就应该倡导“大众化”了。南宋以后, “琴棋书画”作为文人的必修课程, 琴为首, 也不是就“数量”而言, 而是从琴的“质量”, 也就是琴的本质内涵着眼的。琴为“君子修养之物”、“士君子以琴书自娱”“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之座, 必左琴右书”, 可见琴已成为“士”生命的寄托并与传承文化的“书”具有同等的地位。若从数量来看, 无论汉魏晋唐、宋元明清, 历朝历代, 即使在文人之中, 古琴也从未象围棋、书法、绘画那样普及, 至于在一般大众中就更是这样了。在今天, 有志之士和古琴家们努力推广古琴, 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弹奏古琴, 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得以保存和发展。真正认识古琴的本质内涵、传承并发扬古琴的文化精神, 才始终是琴文化发展的正题所在。

二、当代古琴艺术的发展途径

对于古琴的现状, 一般的评价都是不容乐观的。比如, 现在知道古琴的人太少了, 大多数人是琴、筝不分。影视作品大多以古筝代表古曲, 偶尔有古琴出场, 倒放的有, 后期配以筝曲的也有, 弹奏手法左右不分的更有。总的说来, 本是“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的古琴, 在今天社会文化中确实是落于围棋、书法、绘画之后了。这些状况, 容易导致这样的认识:知道古琴的人太少, 是由于古琴不够普及, 所以需要“大众化”;古琴不受重视, 是由于古琴本身也有缺点, 如音量太小、曲子难懂, 一般人不容易接受;以及所谓“琴道”“文人琴”“修身养性”等观念的历史包袱太重、不合时代等, 所以必须另谋新路, 改革为上。例如改革琴器以扩大音量, 改革琴曲以创新声, 改革弹琴方式能配合乐队, 乃至改革琴学观念以合乎时代、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等等。

通常意在“大众化”的“改革”与“创新”需要谨慎对待, 若丢失了琴的本质精华而迎合大众的欣赏习惯、以获得大众欢迎, 则所谓“大众化”其实是“为大众所化”。例如, 为求舞台演奏效果、在一些曲子中将古琴精妙的“半”的“吟猱”改为“进复”“退复”以求曲声不断、令观众都能听到;又如将古琴配合乐队、配以铃铛, 有器乐之响而无琴乐之“清”, 失去了古琴静美清雅的根本以及涵养品性、升华意境的性质而改编成为大众能“听懂”的音乐;以琴音量低微为缺点而改革琴器等。如此, 表面上看是所谓的“发展”, 或许却是本质上的“退步”。

古时有“弹琴不清、不如弹筝”的警语。清雅静远的古琴不合大众口味, 就出现了华采喧响的演奏, 类似于古筝。这里并非是说“琴高筝低”, 只是说琴有琴的范围、筝有筝的特色。以琴而作筝声, 丢失了琴的特质, 意在吸引大众, 还不如弹筝可行。类似意在吸引大众的种种“改革”作为, 由琴筝警语来看, 需要慎重行事。

如此看来, 古琴是否真的要像其他传统乐器一样大力宣传并且“大众化”呢?首先, 古琴与其他传统乐器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主要是古琴本身所承载的历史传统与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历史上儒学和道学分别都在古琴艺术上做出大量的研究与辩论, 灌注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并最终在历史发展中得到有机统一, 这点在其它乐器的发展史上是看不到的。再次, 古琴的流传群体与其它乐器也有区别。它的承传群体主要是古代的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他们在封建社会整体中占据的是少且重要的位置。古琴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不仅是乐器, 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一种陶冶情操的方法。而一般的劳动群众被称之为“下里巴人”, 他们是没有资格来弹奏高雅的古琴, 这也就注定了古琴的发展空间是狭窄的。到了当今这追求快速发展、民主的现代社会, 知识分子们也成了平民百姓中的一员, 不再像旧社会那样与众不同了, 古琴的传承者又流失了中坚力量, 生存环境的困难可想而知。

那么, 古琴“大众化”的说法, 或者应该换过来, 古琴发展的关键, 不是通常所谓的“大众化”, 而恰恰是如何“化大众”的问题。人与艺术是相互影响着发展起来的, 任何艺术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力, 从起始到兴盛再到衰竭并与其他艺术种类相融合, 这个过程如同人类的生命一样。而古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发展到今天, 我们所要做的则是, 如何保持它独特的艺术个性并与现代社会情况相结合从而使之能继续发展下去。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不同的气质风格, 不同的个性可以吸引到不同的人群, 艺术个性的感染与影响力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说, 我们如何深入地认识古琴的本质内涵与个性, 继承中华琴学的精粹, 并将数千年来琴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的成份结合今日时代的机宜来发扬, 吸引与古琴个性相投的人群, “化导”真正与琴有缘的“大众”,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琴的美, 真正弘扬中国古琴文化。只有民众感受到了古琴艺术之美时, 古琴才能在纷杂繁多的现代音乐中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只有坚持并继承古琴本身的风貌精髓和其中传统的美学思想, 古琴才能真正的发扬起来。

古琴是我国宝贵而重要的艺术文化遗产, 它是少数能集思想性、历史性、人文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文化乐器, 也是我国古典音乐的重要代表。古琴的兴衰其实也反映了我国古典文化延续至今的一个必然现象——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撞击和考验。综上所述, 第一, 笔者认为古琴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并流传至今, 就一定有它生存下去的道理。不能因为目前古琴被排斥在主流音乐之外而放弃对它的继承和学习, 否则我们将丢失的会不止是一种古老艺术, 更是一笔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第二, 古琴的音乐性质及文化内涵, 决定了它无法像其他民族乐器那样 (如二胡、古筝等) 实现真正“大众化”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合适的方法, 来想出一条属于古琴的传承道路。第三, 笔者认为古琴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 如办古琴音乐会、开古琴讲座、办古琴相关历史文物的展览等, 让人们了解古琴知识, 能被古琴艺术所吸引, 以“乐”感化有缘之众, 从而达到传承发展的目的。只要我们真正把握住古琴的特质, 发掘古琴文化的精华, 古琴必定能像几千年来的发展一般绵延不绝, 被公众所认识, 待时机而光大。

参考文献

[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年

[2]刘承华.古琴神秘性探源[J].中国音乐, 2003年, 4期

[3]刘承华.文人琴与艺人琴关系的历史演变——对古琴两大传统及其关系的历史考察[J].中国音乐, 2005年, 2期

[4]张延风.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年

中国民间艺术中皮影的传承与未来 篇9

皮影, 中国民间艺术中唯一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平面艺术。皮影戏又称为“影子戏”“灯影戏”“驴影戏”“土影戏”相传起源于西汉,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 宠妃李夫人过逝, 汉武帝悲痛欲绝, 而方士齐少翁为了安慰武帝想尽各种办法, 最后他把李夫人的画像精心剪刻出来, 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 便映出了李夫人的影子, 武帝在帐外远远望去, 李夫人摇曳生姿, 栩栩如生。从此之后, 宫中无论大小事件都有皮影戏来庆祝, 。皮影戏也由此诞生, 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到明末清初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皮影艺人都子承父业代代相传, 所以出现许多皮影高手, 达到了历史的鼎盛。在民间各种各样的戏班子比比皆是, 各地方官贵人都争相去收集皮影工具, 私养皮影艺人, 并引以为荣。每逢过年过节、祈神拜佛、喜庆丰收、添丁祝寿等大好日子都少不了皮影戏。皮影戏不仅在中国非常流行, 从十三世纪元代开始, 它就随军远征, 相继传入了伊朗、阿拉伯日本、德国、意大利、俄国、马来群岛、泰国、缅甸等国家, 是我国流入世界走出国门最早的戏剧艺术。一直都受到外国人们的喜爱, 在国外专门有关于皮影的社团, 在大学里还有专门的皮影课程。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曾多次用皮影戏来招待外国友人, 极大地增加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

皮影影人是皮影戏的主要道具, 大多数都是用各种家畜的皮刻镂而成如羊皮、驴皮、牛皮。在制作时皮子要经过泡湿, 阴凉, 刀刮等很多道程序, 才能着手雕刻。在雕刻时运用剪纸的手法, 先把样稿刻画在牛皮上, 然后用各种刀具去刻或者去凿。其色彩主要以红、黄、黑、绿为主, 色彩冷暖对比非常强烈, 所以在投影时的影像绚丽夺人。上色以后还需要烫平, 传统方法是将两块磨合无缝的砖烤热, 把皮影用湿布衬垫, 然后放到两块砖中间夹至半小时, 有的还刷上清漆, 这样就不容易掉色。最后一个工序就是装上操作环杆, 通常有三根装在胸部或双手上, 有的将影人的手、上下臂、上下身、两腿, 10个部位的关节点用线连缀起来, 再用一根皮条在脖领的地方安装皮影影人头和插口, 在脖领钱安上铁丝作为支撑主杆, 在两手端处用线各栓一根铁丝为耍杆, 这就做成了一个皮影。

然而皮影戏的演出又非常有特色, 整个戏班子只有五六个人, 所有道具基本上就用一口木箱子全都能装下, 非常轻便, 随时随地都能演出。演出的主要责任在于班主, 一个人既要操作皮影人, 又要唱。演出开始后最忙的就是他了, 有的还是伴随着枪刀交涉的场景时还要手脚都一起用来陪那种激烈的场面, 其余的人都属于后台伴奏人物, 伴奏一般有四玄、二胡、板胡、唢呐、渔鼓、梆子。

皮影戏的剧目繁多, 常见的有《白蛇传》、《杨家将》、《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这些都是传统剧, 还有新发展出来的时装戏, 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 有《东郭先生》、《小二黑结婚》等等, 其唱腔也是纷繁复杂, 异彩纷呈, 它吸取了地方戏曲、民间小调、音乐体系等的精华, 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每个地域特色也不一样。

皮影人物和景物的造型创作, 是属于我国民间美术的范畴。其创作手法采用写实与抽象相结合, 并且把其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一般人物形象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人物的着装与神态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浪漫夸张。在颜色的设计上也是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采用透明性质的色料进行填涂, 在光照投影下, 色彩剔透而绚丽。造型动态是把人物双手、上身、下身、手臂、腿、头, 等十件联合在一起, 是非常富有卡通动画特性的机械性表演。皮影的造型也跟戏曲一样分生、旦、净、丑各种模式, 它源于舞台戏剧又超越了舞台戏剧。不仅仅只有人物的造型, 还有各种配景, 比如亭台轩榭, 花鸟鱼虫, 船桥楼阁, 兵马刀枪, 等等, 这些设计都是根据剧情场景所需创作的,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并且大胆夸张, 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些影人的造型特点由于地域的不同, 创造也受到各自地方艺术的影响, 造型特点也不一样。西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 精细秀丽、身条纤瘦、手指修长, 脸型也显现为鼻梁直挺、额头高、嘴小红润、细眼细眉、头发胡须都是用真发粘上去的。而在我国北方各地区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是给人一种粗犷、纯朴、率直的感觉, 但是其中又不缺乏优雅的美感。

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上接60页) 4结论

该除杂方法互补性强, 安装检修方便。应用实践表明:该除杂系统运行可靠, 操作调节方便, 除杂效率高, 洗精煤中木渣含量大幅度下降, 每10kt含杂率由原来的5.00kg/T降到了3.67kg/T以下。

该系统还具有不影响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除杂系统的投入使用, 提高了精煤的外在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期望, 巩固占领市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它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后期, 政府由于历史的缘故, 所以下令禁演皮影戏, 后来又受了白莲教起义的牵连, 还加以“玄灯”罪名;到了抗战前后, 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环境危机、战争连连, 所以皮影行业再次凋零从此一蹶不振。再加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 皮影艺人就变得少之又少了;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传统文化有了复苏,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 又有了重新萌芽的迹象;到了当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影视音响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皮影戏的道路又变得崎岖不堪。然而现在唯一能解决皮影戏困境的出路就是努力改革创新, 综合运用现代技术, 开辟一条新道路。此时, 我们创造了皮影动画, 它有效的结合了皮影和动画, 制造出来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短片《猪八戒吃西瓜》, 它吸取了皮影的造型特点, 巧妙的与动画技巧相结合, 并获得了成功。再后来, 又开创了《金色的海螺》, 《人参娃娃》, 《斗蟋蟀》, 《渔童》等多部美术影片, 它们展现了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在皮影戏的唱腔流派风格上, 发展了唐剧、陇剧、华剧、黄龙戏等多种戏种。在舞台表演上出现了“皮影步”, 很有民族气息。在造型上, 皮影为现代社会的设计包括标识、服装、包装等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是我们的财富, 做为中华儿女应该为拥有这么悠久的文化而感到骄傲, 应该学习利用, 结合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爱好, 制造出符合历史潮流的艺术品种, 而不是抛弃。

在全球化得背景下, 中国文化的建设, 需要调动本土的文化, 闭关锁国不可以, 盲目崇外也不行。中国怎样才能在世界的文化大舞台上有一席之位, 只有靠中国的传统文化, 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特色, 所以我们应该运用现有的财富去创造更多的财富。现今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 或许这就给了中国一次机会, 我们要赢得主动, 所以皮影艺术的传承又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2]张建.新集第二选煤厂BATAC跳汰机技术改造[J].煤炭技术, 2005, 10.

[3]王崇君, 张其志.兴隆庄煤矿选煤厂BATAC跳汰机国产化改造[J].选煤技术, 2008, 4.

[4]董永胜.浅谈BATAC块煤跳汰机操作经验[J].煤炭技术, 2003, 12.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 篇10

一、关于民间艺术的价值意义

(一) 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源泉

从民间艺术自身魅力来说, 它是实用性及审美性相融之后所诞生的艺术品, 比如:剪纸、年画等。其审美价值和使用性同现今的创新艺术大同小异。所以, 不光是从审美角度上来欣赏, 还是从创作角度来评价, 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灵感和来源, 同时也是其艺术教育的基础。民间艺术凭借其自身文化价值为当前艺术教育提供了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文化资源。

(二) 现代艺术设计是民间艺术的沿袭

民间艺术并非是独立的艺术, 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与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关系。现代艺术以民间艺术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其民间生活习俗、传统道德思想及审美观的关注, 继而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更多改变。比如说, 民间传统习俗中春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贴窗花、贴对联代表喜庆, 将“福”字倒贴暗喻福气到, 这都包含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艺术设计中常常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用到设计作品中。

(三) 民间艺术有助于拓展艺术设计空间

大多数人认为民间艺术较为落伍、过时, 但其实这只是片面的看法。因为民间艺术形式是百变的, 它对于现代艺术来说有着极大的利用性。通过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为我国现代设计领域带来更多创造源泉。注重和充分发挥传统民间艺术精髓, 通过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完美的交融, 在现代艺术设计上加入可以使用的民间艺术, 进而实现全面拓展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同时让民间艺术的得到传承及发展。

二、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 民间艺术组织传承艺术力度不足

随着现代经济的进步, 我国市场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 更多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及精神文化享受。民间艺术组织在民间艺术的有形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力。民间艺术组织当前主要可以分类两种:第一种是由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发起的团体组织, 主要分为盈利性及非盈利性两种组织模式。第二种则是政府相关机构力量扶持所构成的民间组织形式。这种艺术团体缺乏约束性, 整体较为松散, 并且缺少未来规划和可靠资金保障。

相对来说, 政府扶持的民间组织中有较为专业的专家和学者, 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不过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力度上较为缺乏, 所以对于其未来发展也有着很大阻碍, 不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现今很多人对于民间艺术存在局限性, 不愿参与这些团体组织, 两种民间艺术团体组织无法实现有效融合, 加上相关制度不完善, 使得民间艺术传统无法有效延续。

(二) 民间艺术工艺自身缺陷

首先, 传承方式存在限制性。民间艺术中很多工艺艺术多偏好于家庭传承或师徒传承, 常会出现因继承者的去世而造成工艺失传。而且, 民间艺术与其他行业来说, 回报率较低, 学习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长, 因此, 很多青年人不愿去学习传统民间艺术。

其次, 民间艺术缺乏创新性, 结构单一。比如说, 手工艺民间艺术产品, 潍坊的年画和风筝, 其出现至现在结构一直没有较大的变化, 而且因为携带起来不方便, 使得潍坊地区的风筝销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时间一久, 加上其工艺上缺乏创新性使之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想脱离, 失去了其发展活力。

(三) 缺乏有效机制

良好的机制可以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鉴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在民间艺术的发展及传承上却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延续机制。

(1) 民间艺术保护不够。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 因此在后期保护工作上的压力较大, 加上当地政府缺乏一定的保护能力, 使得民间艺术的保护效果不佳。有的地区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往往都过于注重保护形式, 没有实质的保护力, 无法为民间艺术拓展新的生存空间, 长此以往部分民间艺术逐渐趋于消失。

(2) 缺乏资金支持。当前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 所需资金耗费较大, 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因此, 使得各地政府机构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资金投入不足。

(四)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规定

目前, 我国在关于民间艺术传承和保护上虽然颁布了各种法规、条例, 尤其是多次强调对文化资产的整理, 并在认定上有许多规定, 然而对以何种法律机制和手段来进行的保护规定却很少。很多学者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建议多集中于怎样在保护框架下对民间文化进行传承的理论研究, 缺乏科学合理的法律机制保护措施, 这就严重影响到民间艺术传承中所大会的中要经济价值。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与保护方面的有效建议

(一) 以协调和创新精神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文化随着经济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的推进, 各个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因此, 在进程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 一定要适应当前发展局势, 进而实现民间艺术同其它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创新。对于偏远地区而言, 要借助国家政府机关的力量进行民间艺术工作的传承与保护, 改善和调整固化思想, 加强传承区域同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 进而促进民间艺术科学合理的推进与发展。

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力量扶持, 尽最大程度的为民间艺术争取资金补助及依附背景, 进而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还要将民间艺术同当地相关机构有效结合, 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二) 为民间艺术拓展新市场获取新的生存空间

民间艺术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市场的认可, 只有帮助民间艺术在经济市场中获得相应的地位, 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比如说一些民间手工艺人, 政府机构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力量将民间艺人推到市场中去, 将优秀民间艺术魅力展现给众人, 进而得到更多商家的青睐。与此同时可以将艺术作品作为商品到市场中去推广和营销, 鼓励和提倡市场对民间艺术进行消费, 将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今生活中去, 同人们的生活节奏共同进退。

(三) 构建多元化的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体系

(1)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首先, 在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 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整理、记录及文档保存, 将民间艺术文化的基本信息存档。其次, 对于具有发展性和传承性的民间艺术, 政府要构建相应的传承机制。可以设立专项相关法律文件, 制定有效的制度进行保障, 构建当地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机制。

(2) 发挥民间力量。首先, 通过大力倡导地方民间文化, 提升传承及保护意识, 进而督促和带动公众积极参与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 为民间艺术提供群众力量。其次, 借助新闻媒介力量, 对民间艺术积极关注和推广, 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更多的有效措施。比如, 以信阳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为例, 可以成立相关活动团体, 以信阳民间剪纸团、信阳民间舞狮团等形式, 定期组织去学校、广场及其他活动进行表演,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民间艺术活动中, 让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能够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价值并传承下去, 形成积极的认识观, 为民间艺术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

(四) 健全和完善传承者发掘机制, 壮大民间艺术传承队伍

民间艺术属于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传承者作为艺术传播的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保护的首要条件就是对艺术传承者进行系统评估, 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整理。进而构建民间艺术传承者发掘机制, 为民间艺术的扶持和保护奠定基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传承者是不可分离的, 群众可以作为艺术发展的推动力, 但民间艺术要想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就必须依靠艺术传承者来进行。目前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者人数不足, 自身生存情况都较难更别提促进民间艺术发展了, 针对这种情况, 政府应当发掘和培养民间艺术传承者, 依靠政府力量, 将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者吸收到文化部门中, 进而推动民间艺术同时代的共同进步。

(五) 建立民间艺术传承的合理使用机制

民间艺术一般是特定区域或者是某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产物, 但是每个人都应承担民间艺术保护的责任, 与此同时还要关注民间艺术的传播与开发。这就需要在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同时还要不断推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尊重民间艺术的前提下, 可以积极推动民间艺术的发展, 这样不仅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普及, 还能发挥其价值。对于一些以不正当形式对民间艺术行为给予强制性的规制, 为民间艺术传承保护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法律保护机制, 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给予全面的法律保障。

鉴于我国很多民间艺术传承地都处在较为偏远的地方或者是少数民族地区, 往往会应很多原因导致民间艺术逐渐失传。因此, 针对这一现象, 应当建立对民间艺术传承的激励体系, 以保障艺术传承者一定的生活水平上, 让其承担起当地民间艺术的重任, 避免因后继无人而造成艺术消失的厄运。

四、结论

民间艺术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其的传承机制的合理设置及保护力度的大小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整体状况。因此, 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作为重要的任务, 应积极发挥当地政府的职责和权利, 以当地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 推动民间艺术相产业化趋势转变, 同时加强理论界和实践探讨界的研究, 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扶持。

参考文献

[1]祝群英.论中国民间艺术的美学精神[J].文艺评论.2010 (03)

[2]李姝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J].品牌.2014 (08)

[3]黑强.烟台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2 (08)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 篇11

摘 要:柳编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而安徽霍邱柳编不仅历史悠久、造型多样、形式丰富、技法精湛,更是沿淮地区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意识、艺术观念和工艺造物的综合体现。但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作为国家级“非遗”的传统霍邱柳编技艺的生存发展空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于这一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霍邱柳编;非遗;传承;保护;发展

[课题项目:国家级“非遗”霍邱柳编的制作工艺和产业化调研(项目号:2510357403)]

作为我国传统竹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霍邱柳编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独特的编制技巧、优美质朴的造型设计成为传统柳编工艺的翘楚。霍邱柳编经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中国汉族民间手工技艺,通过着色、煊染等技艺加工,使其呈现出古朴中不失高雅,精致中透着大气的风格,霍邱柳编取材天然、坚实耐用、朴素大方、纹理优美,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欣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受到许多海内外人士的青睐。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霍邱柳编本身工艺的难度较大,习艺时间长,工序复杂多样,如刮皮、烘烧等,做起来特别辛苦又费力,又随着一批批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许多年轻人更多地是去大城市打工或者从事别的工作,不愿意学习,这就导致一部分柳编工艺失传,加之现代家庭生活日用品的多样化等原因,使其传承与发展同样面临与很多“非遗”一样的生存、传承与发展的尴尬境地。因此,对于做好对霍邱柳编的传承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认为:对于做好霍邱柳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要遵循霍邱柳编的艺术发展脉络和文化底蕴,同时,亦要探寻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以适应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境遇,决不可也不能顾此失彼,无视现实和柳编工艺传承与发展的历史真实。因此,霍邱柳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应重点关注以及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改善霍邱柳编的生存环境

霍邱地区柳编技艺所用的柳条原料主要是来源于当地大片的河滩地或者水泽地里自然生长的柳树和沙河细柳,学名叫做“杞柳”。这种柳条的生存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极强、生长速度也很快,具有皮薄、柔韧、实心等特点,非常适用作为各类编织用品和工艺品的制作原材料。杞柳喜在上层深厚的沙壤上中生长,所以在沙壤土、河滩地以及近水的沟渠边坡等肥沃的地方利于杞柳的生长。阜南和霍邱两县位于淮北平原西南部的淮河两岸,拥有着适宜杞柳生长的优越资源,这里不仅气候条件优越,日照充足,气温适中,而且淮河干流穿境而过,地处淮河行洪、蓄洪区,境内支流众多,水域宽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两地人民发现杞柳为他们带来的财富,更加注重杞柳的种植与培养,目前两县杞柳种植面积已达20万余亩,规模名列全国前列[1]。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才为柳编的材料来源以其批量生产制作提供了方便。而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日渐增多,当地农民对于杞柳种植的热情剧减,和之前相比,杞柳的种植面积正快速微缩,这样无疑会影响到柳编材料的生产数量,加之国家淮河水利治理工程持续治理力度的加大和成效的明显,使得原先的水患泛滥区减少。事实上,作为淮河两岸最重要的柳编生产基地,霍邱柳编和阜南柳编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而且享誉国内外。本文认为保证柳编的材料供应,才是柳编工艺得以传承、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

二、保护好霍邱柳编技艺传承人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是“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人”。因为“人”是宝贵知识、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他们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递下来,使该项目的知识得以保留和延续,只有保护好他们和他们的传承方式,才会避免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和“人亡艺绝”的文化危机。因此,对代表性的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2]。

首先,老艺人可以说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和“人间国宝”,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柳编生产技艺,而且熟悉柳编的历史和应用规律。事实上,也正是这些老的柳编艺人才可能构成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血脉的灵魂般存在。编织是代代相传的,在霍邱,很多优秀的柳编老艺人是柳编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没有他们的坚守和默默付出,霍邱柳编的独特的制作技艺就无法进行流传。因此,对于长期从事霍邱柳编编织并有一定成就的老艺人,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文化机构应大力地鼓励他们尽享柳编的艺术创作等,并同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甚至可以定期向老艺人“收购”柳编作品,以此鼓励老艺人从事柳编技艺。此外还应尽量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做好霍邱柳编“非遗”的保护工作,切合实际地解决老艺人的生活困难,尽量让他们保持对于柳编的热情和信心,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安心地从事和传承柳编技艺。同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鼓励老艺人做好“传、帮、带”工作,让他们安心从事柳编工艺,热心授徒,传授柳编技艺。

其次,应当做好霍邱柳编技艺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和扶持的问题。为了撰写该文,我们曾专程到当地进行过短期的调研,发现懂得柳编知识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而且,更为让人担心的事是,很多人对于柳编工艺品的漠视态度。当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的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了中青年人员的流失,甚至是曾经热爱和已经初步掌握柳编技艺的一部分精壮劳动力。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劳动力来说,如果能够挽留他们,并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从事柳编的生产和工艺的传承,那么,不仅会解决柳编传承队伍的问题,而且一定会有大量的优秀中青年柳编艺人出现,这部分中坚力量也会带动更多的喜爱和热心柳编工艺的传承人,从事柳编的“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工作,这样一来,霍邱柳编的传承就有了广阔的未来。

而对于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来说,一方面鼓励柳编艺人对于柳编的集约化生产,在政策上扶持,在文化上加强宣传力度,组织推介会和会展活动,从政策层面和实际工作中扶持柳编传承和生产性保护工作。鼓励中青年柳编艺人进行柳编技艺的制作,这样不仅有助于推动柳编工艺厂家的生产和销售,而且会为柳编生成带来丰厚的利润,客观上促进当地农民的就业,同时也会扩大地方财政的税收。其实,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导向对于柳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重要,而且是密不可分的,并尽量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相应的经济扶持,改善其工作环境与传承机制。

三、加强霍邱柳编文化的宣传与研究

霍邱柳编的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同时它也是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其生产基地不仅在当地,而且也远布外省,享誉国内外。对于这样一门优秀的传统工艺品来说,加强宣传和研究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对此,我们认为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非遗”的专家学者加强对于霍邱柳编工艺文化的整理,收集相关的文献和图片资料。

霍邱柳编工艺源远流长,主要是与淮河泛滥有关。因此,柳编也是淮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部分研究不可忽视。其中做好霍邱柳编工艺的整理、种类和生活日用的分类研究,编写相应的图目和图录,做好传承人资料和档案的整理,霍邱柳编历史的梳理以及相关风物和民俗的传说工作。从学理层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柳编文化的知识,发现柳编背后潜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工艺文化与实用价值。

二是艺人的录音、录像和实物资料

对于年迈的柳编艺人,一定要做必要的录音和录像工作。霍邱柳编的传承是更多工艺经验积累的结果,而老艺人正是通过一代代人的手传心授,以及不断探索与创新,才得以不断扩展和丰富,从而成为一门重要的“非遗”类属。而其中的技艺和“记忆”是保护和传承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老艺人的口述史的研究就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了。而做好录音、录像和对于他们来说作品的拍摄、收集当然也是必需的了。这不仅是以后研究霍邱柳编必要的资料,也是后人学习柳编工艺重要的依据与参照之所在。

三是建立霍邱柳编的展览馆和传习所

对于霍邱柳编来说,无论是从文化保护的层面、收藏层面,还是从地方文化的传播与旅游工艺品的层面来说,柳编的展览馆和传习所的建立都是有必要的。对于展览馆来说就是全面展示霍邱柳编的种类,以及不同时期的柳编精品的艺术魅力等。而对于传承所来说,主要以展现柳编编织的工艺流程,尽量让老、中、青艺人一起展示技艺,或技艺精湛的艺人定期展示柳编技艺,给观众以直接的印象,领略柳编工艺的精湛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霍邱柳编,喜爱和关心甚至能够研究霍邱柳编。

四、结 语

对于霍邱柳编的保护和传承来说,路正长,但曙光常在,毕竟已经做过了风雨千百年,但是,保护和传承是责任,更是使命与担当。当地政府、民间艺人和学者可以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尽管保护工作非一朝一夕或坐而论道,但是,只要社会重视和专家关注,尤其是艺人的坚守、不懈努力和对柳编工艺的探索,不难想象,霍邱柳编的传承与保护一定会有广阔的未来。

注释:

[1]赵伟.安徽省淮河柳编的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以阜南、霍邱两县为例[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4.03

[2]周康正,吴霞.歙砚雕刻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作者简介:

闫涛涛,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2012级学生。

岳金凤,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14美术史论研究生。

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研究 篇12

关键词: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政府,理论

一、引言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体现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民间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彰显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冀东民间艺术经过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今日,冀东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评剧、皮影、 乐亭大鼓等,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此类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与那些通过出土挖掘文物的传承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民间艺术的传承过程中,必须包含口口相传、技艺传授等活动,所以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意义重大。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却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为了使这些已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其活态传承与保护工作则显得十分必要。

二、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方政府执行民间艺术保护政策力度不够。 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关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治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我国政府针对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各种可行方式保护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载体,从而不断丰富我国的民间文化。冀东地区地方政府虽然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但是在发展民间艺术文化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创造经济效益。只有那些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民间艺术才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那些无法凸显经济价值或暂时无法创造经济效益的民间艺术往往会被地方政府忽略。由于冀东地区地方政府在其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中的出发点就有失偏颇,导致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者,冀东地区一些地方政府的自身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所以在传承与保护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无法全面地进行。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此缺乏保护意识,很多地区都没有进行过普查工作,如,唐山的许多乡镇没有意识到民间艺术的真正价值,从没有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想法,这就给冀东地区的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民间艺术团体传承民间艺术力量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我国政府也逐渐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在这一背景之下,冀东地区民间艺术团体在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间艺术团体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民间艺术的传承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组织,这样的组织又可分为盈利性和公益性组织。 第二类则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第一类民间艺术团体的特点为松散、缺乏约束性,而且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也无法获得可靠的经费保障。第二类团体的大多数成员为业界的专家学者,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所以, 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加之许多民间艺术人思想的局限性,不愿意加入带有较强官方色彩的团体组织,这就使得关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无法有效融合,从而造成民间艺术资源被浪费。加上活动费用供应的不足、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三)相关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缺乏。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了解到,虽然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但是政府部门对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所做出的干预远远不够,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传承主要是以亲属或师徒关系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从而给这种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受资金、资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与保护研究非常少,针对冀东地区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所以, 理论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对冀东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就导致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冀东地区又靠近沿海,其民间艺术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程度会更深。其次,我国文化多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冀东地区许多民间艺人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却丧失了传承本族艺术文化的动力, 这也会对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带来很大的影响。再者, 年轻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且认同感在不断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三、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策略分析

(一)加大政府部门的保护力度。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在关于恢复和弘扬优良民间传统的时候指出:“政府要带头,媒体加强宣传,社会各界参入。政府带头尤其重要,被公权损害的民间传统,当然还需公权来恢复。” 党的十六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具体说来,政府作为民间艺术传承的主体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政策制定和经济投入。在目前的情况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文化部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综合考量下,已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关于保护民间艺术的政策,但是在经济投入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民间艺术项目因为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成为地方政府的宠儿,而其余的项目只能分到很少的传承经费,有时候这些经费还不能按时发放到位。冀东地区当地政府应该把民间艺术传承工作纳入到文化事业发展的系统中来,把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状况写进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去。政府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同时在人力物力的调配上有很大的优势,政府的重视与投入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影响深远。当然,政府的初期干预也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而不能作为长久措施。民间艺术的发展, 还需自身“造血”,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

(二)利用协同创新精神实现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所以,在进行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 必须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创新。对于冀东地区来说,要尽可能避免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工作有部门或企业单兵作战的现象, 彻底改变之前思路固化、缺乏创新的旧习惯,加强当地政府、企业以及传承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联系,促进民间艺术的合理开发。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强强联合,为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与保护争取到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从而为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良好的保障。为了推动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必须将相关机构有效连接起来,文化发展需要进入良性的联系和循环之路。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行产业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已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传承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也必须实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是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前,必须改变保守的传统思想,如, 对唐山皮影或乐亭大鼓的表演形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或许会收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从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从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着手, 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当然,这也符合市场经济中的供需理论。随着新时期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非遗发展的关键需求,在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中,实现产业化发展,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且又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传承提供了合适的途径。冀东地区在我国算不上非常发达的省份, 通过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可以实现当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进而有效推动整个河北地区的发展。

(四)加强理论研究。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悲观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了将这些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业界专家学者应该试图利用社会学、经济学、 营销学、传播学、人类学等理论知识,通过深入分析和客观总结,进而提出一份具有一定操作价值的研究成果。 业界学者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民间艺术的圈子内探究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最好的方式是将这一研究课题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深入探究。但是,在相关理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白,这会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各类学者决不可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加强与政府以及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合作,力争为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四、结语

上一篇:守恒理论下一篇: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