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传承(精选12篇)
民间工艺传承 篇1
镇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贸、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名城, 拥有3500多年历史, 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其中,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通过在镇江市各辖区进行的传统民间工艺品普查调研来看, 本土民间工艺资源蕴藏十分丰富, 展现着本地域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是民众智慧的佐证。镇江地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 主要品种有:剪纸、面塑、竹编、石雕、挑花、正则绣、扎染画缋、烙铁画、瓷刻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查的辖区内民间技艺传承人中就有全国十大民间美术家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名, 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有8名。
当前, 镇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张, 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 有的传统工艺品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 传承困难, 一些传统民间绝技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 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应当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促进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 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发展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作为地方政府, 要想促进其发展, 必须遵循“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其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对于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生产要大力支持, 给予多种名誉上的奖励,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开发奖、市场开拓奖、理论研究奖、组织奖等进行引导, 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 培养国家级的大师, 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 进而促进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通过打造民间工艺亮点产业, 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 通过实践, 镇江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尝试。去年,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了彩蛋、泥塑民间艺术家远赴德国曼哈姆市参加复活节期间的展销, 富有东方神韵的镇江蛋雕艺术品《慈寿塔》、《昭关石塔》、《十二生肖》等几十个品种受到德国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参展的140多件蛋雕艺术品供不应求。赚取了大笔外汇。而在德国欧洲第二大生态公园路易圣公园内举行的镇江民间泥塑艺术家葛志仲的泥塑展, 带着东方特有的写意手法, 为来宾现场惟妙惟肖地捏制了20多位德国名人的头像, 直至镇江泥塑艺术家带去的5公斤上好的紫砂泥全部用完, 德国艺术家同行们还仍意犹未尽, 竞相购买。蛋雕和泥塑的热销, 说明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民间工艺品通过产品的周密研发、包装、推介就能顺利开辟国外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是互通的, 通过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镇江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有效的战略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业务优势和环境机会, 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 地域民间工艺的特殊优势已经开始凸现, 它的内在文化动力是最具爆发的生产力, 因此, 要深入生产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一方面, 要合理利用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 通过生产性保护, 将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 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另一方面, 作为镇江要立足“原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性保护, 在保护中必须维护民间工艺资源“整体性”特征, 基于其中的诸多要素存在于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和促进的复杂关系链中, 所以要全方位协调好产业集群的整体区位, 引导好民间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化产业属于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的范畴, 而软实力要以硬实力为基础。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抓住重点文化资源项目的保护性再生产, 即是抓住了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从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要创新思维更新观念, 在破与立中, 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 确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通过符合镇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 培育一批富有活力, 具有镇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产业集群, 真正把镇江民间工艺资源潜力变成产业优势, 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的互推互动, 培育市场, 激活消费, 实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 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法规等支持平台。
二、加大镇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投入
要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 采取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 确保地方财政对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 要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降低民间资本跨入门槛,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民间工艺的效益是多方位的, 不能只看到它的经济效益, 还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消除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 不断完善优化地方民间工艺资源发展的决策, 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产业、出效益的发展氛围。
三、从艺术的角度解决民间工艺品的质量问题
产品占领市场的首要要素是质量, 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间工艺品也不例外, 而且, 质量要求更为特殊, 为此, 一是民间工艺品必须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其表现的内容,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异。即一方面要借鉴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比如镇江剪纸就可以吸收地域特色景观题材, 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风景等, 并把以此类题材制作的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 使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含量再为提升。另一方面, 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 比如剪纸在图案设计上可以表现世界古典神话图腾, 以加强国际民族文化的认同交流, 同时外销产品要考虑世界各地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
四、积极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传统民间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 必须与现代装饰结合起来, 成为居家实用点缀, 目前镇江丹阳的正则绣已有一些新的探索, 如增加了特定背景的壁挂, 使它成为装饰品进入家庭, 使之实用化, 深受人们喜爱。
要大力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不论哪种工艺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镇江扬中竹编在艺术手法上, 编制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在特色上做文章, 或在刀工上有突破, 或在造型上有特长, 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流派, 从而增加自己的艺术魅力。要以产品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较好、关联度大的民间工艺制作行业为重点, 以资本资产为纽带,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
要积极促进民间工艺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民间工艺产业区域布局, 重点抓好民间工艺项目产业集群的开发创意建设, 并以此为中心, 进一步抓紧建好特色民间工艺产业传习所及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要注重打造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品牌。一方面, 要加强网路资源共享及与媒体的合作宣传, 进一步加大外延推介力度, 建立专业化的科研信息机构, 联合组建一批民间工艺产业教研基地, 共同开发一批核心品牌项目。另一方面, 要整合民间工艺精品资源, 增强创新力和辐射力。可以通过专家的评价、大赛的评奖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树立品牌。同时对民间工艺家创造的品牌要注册商标, 要申请专利, 专利是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产品, 避免抄袭, 又要学会用专利打开国际市场。
五、加强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管理
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企业, 管理人员的水准要求高于一般企业。因为工艺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既要懂艺术, 又要懂市场。否则只懂市场, 企业难以创新发展, 只懂工艺艺术容易走入“象牙塔”。现在大多数厂长, 虽对市场有所了解, 但文化品位有限, 所以很难开发出高品位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品, 因而生产企业非常需要一些既懂市场、又精艺术的人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其次是要打破家庭作坊式生产,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多数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生产厂家, 缺少产业化管理, 规模小, 艺术人才单打独斗, 形不成技术优势, 面对当今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产品必须提高艺术品位。然而, 目前的家庭作坊, 足不出户, 观念陈旧, 保守的传艺思想, 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 难以吸收到新东西, 立足点低, 进步困难, 所以发展工艺品产业, 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 艺术与市场的研究至少需要两人以上的人才, 互相切磋, 所以企业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集中人才进行开发。
六、坚持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现在的民间工艺品市场正从低谷中走向回升, 其表现是:高档产品的出现和价格的回升。随着经济的复苏, 艺术品市场已从前几年的成本销售, 转向为高档次文化精品的走俏, 所以企业要树立长远意识, 加大技术、人才投入, 克服短期行为, 避免重复抄袭。
民间工艺品多用于馈赠, 由于它大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属自产自销产品, 所以消费也均在本地区, 是过年过节、婚庆喜宴、庆典之日的一种增加喜庆氛围的装饰性手工艺品, 由于当地的交通不便, 市场局限, 几乎所有的手工艺品在很少的范围内流通, 其数量很少, 有些则属季节性销售, 如镇江丹徒挑花女红制品, 多在农闲季节制作, 为贴补家用销售, 这种经济营销模式,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 已无用武之地。所以民间工艺品未来的出路在于走进都市生活, 走向正在兴起的现代经济大市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间工艺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镇江剪纸已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看好, 开发国际市场是它今后的又一发展出路。
民间工艺品市场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 培育市场要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 民间工艺品的欣赏, 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 然而, 现在的消费者, 仅仅是个人喜欢, 谈不上欣赏, 所以导致消费市场混乱。可见, 民间工艺品要走进千家万户, 需要抓好大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 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培训, 比如说, 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点评、具有艺术欣赏的广告宣传、艺术培训班等, 更重要的是要在民间艺术产品的推介销售中, 让全社会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 使其得以扶持和弘扬。
七、大力培育民间工艺人才
几年来, 通过在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也再一次证明, 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保护措施中, 重中之重强调的保护措施依然是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要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培养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所有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都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的保护为核心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保护。应该全面地搜集本地民间艺人的资料, 建立人才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 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 如定期举行民间工艺活动或相关的竞赛, 对优秀的民间工艺传人应给予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点保护, 政府或企业可设立类似“工艺创作设计室”的专门机构, 集中地方上优秀艺人进行探讨和研究, 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给民间工艺企业或家庭作坊予以经费补贴并提供优惠的政策, 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制作出顶尖的民间工艺精品。
当然, 如果仅靠家庭传承这种方式培养人才来留住我们民间工艺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传统民间工艺的境遇, 我们倡导弘扬、发掘传统民间工艺艺术, 并在院校艺术教育中渗入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知识培训。建议对未成年人加强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教育, 尤其要在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艺术教育机构中增设民俗文化、民间工艺选修课, 举办民间工艺的讲座和组织民间工艺兴趣小组, 一些民间工艺的专业性博物馆、陈列馆应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从中让他们了解本土优秀文化, 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民间的道理。只有这样, 民间工艺的传承才能具备不断拓展的空间, 我们的民间工艺文化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发展。
综上所述, 镇江民间工艺现今将面临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机遇, 充分发挥镇江民间工艺在发展中的作用时不我待。我深信,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支撑和开拓创新时代精神引领的镇江民间工艺, 必将会在文化产业复兴的春天里首冠群芳, 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摘要:随着国际文化经济竞争的加剧, 现代工业文明的日益扩张, 镇江民间工艺的存在和发展也同时面临着挑战。由于传承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濒临失传。因此, 如何进行科学地保护与利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张应着力选择个性化特色项目, 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以及关键性产业切入点的有机嫁接, 形成产业链布局。同时, 政府更应致力于民间工艺产业的宏观规划, 注重培植优势品牌, 引导资源产业规范管理, 以此为镇江民间工艺保护研发提供广阔的拓展平台。
关键词:镇江民间工艺,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市场化,品牌建设
民间工艺传承 篇2
但20世纪的中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成为我们应该思索和考虑的问题。
民间工艺传承 篇3
关键词:团风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49-01
一、团风民间剪纸发展历程
民间剪纸是适用最广泛的一种美术形式,逢年过节,婚庆祝寿,小孩周岁、送祝米,男到女家送(端午和中秋节)挑盒、抬盒、箩筐,新婚人的嫁接妆,迎送的车上,门窗上都少不了一些鲜红明快、吉祥如意的喜字图案;还有现代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文字图形宣传品的制作、晚会主题会徽、贺年卡、明信片的设计,使其在现代文化环境里充满具有传统美学价值的情趣。
据考证,剪纸在唐宋时期主要用于丧葬活动,明清时扩展到居家、服饰、生产、生活等方面。综观剪纸艺术的发展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剪纸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抗战期间,有团风剪纸艺人为支援抗战,挑着花样担儿,伴随“旧铜烂铁、破布破絮、破布鞋、破麻袋,换针换线换剪纸花啦……”的吆喝声,走村串巷收购军工原材料。解放初,剪纸艺人还依照买家需求,即剪现卖,并边剪边唱“一剪风调雨顺,二剪春和景明,三剪福禄寿喜,四剪鲤跳龙门”。以招揽生意。
在此后的历史变革中,团风剪纸一直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上世纪八十年代,县文化馆积极组织剪纸艺人进行创作培训,使团风剪纸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涌现出郭楚英、华海林、吴春娥、倪汉玲等一批剪纸艺术大师和优秀剪纸作品。他们的创作题材多选用鄂东风土人情、神话故事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广泛吸收团风民间绘画、石刻、木雕、印染等艺术营养,大胆地运用夸张、合理变形手段,采用对折、折叠和施洞、剔转等技法,形成图案饱满、色彩明快、形象逼真、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
郭楚英曾有多幅花样图案作品被选送海外作文化艺术交流;华海林用牛皮刻制的皮影戏道具享誉鄂东南;倪汉玲博采众长,研究出一种“施洞型剔转法”剪纸绝技,先后创作《皮影戏》、《阳光下》、《龙的传人》等6幅作品参加全国性艺术大展并获奖。2007年,团风剪纸被成功列入黄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工艺及其传承
团风民间剪纸得以经久不衰、流长源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其用材单一,文房四宝中只取纸就行,二是剪纸容易上手,若并不是想做到珍藏级别的作品则人人皆可上手,而由于剪纸一般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张贴在醒目位置上,所以也是吉祥的象征。
团风剪纸是纯手工剪、刻而成,其主要工具是剪刀、刻刀、铅笔、蜡盘以及各色彩纸等。在剪制作品前,先按所需图案大小裁剪好纸张,然后进行折叠,也有用铅笔在折叠处勾出线条,使作品图案更精美。剪刀要齐整、锋利,在剪制作品时要全神贯注、用力均衡。一般的作品只用剪刀就可完成,遇有场境宏大的作品还需剪、刻并用。
团风剪纸的纹样按其功用可分为如下几大类:
第一、喜庆类:多用于新年贺岁、新婚嫁娶、婴儿抓周、学生升学、老人做寿等活动,如“窗花”、“喜字花”、“百壽图”、“鲤跳龙门”等。
第二、民俗祭祀类:围绕不同节令和民俗活动祈福纳祥,表达人们追求幸福平安的愿景。如“五谷丰登”、“竹报平安”等。
第三、生活情趣类: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花鸟草虫、人物山水及生活、劳动等场景。如“丰收乐”、“阳光下”等。
随着城镇化建设逐步加快,老一辈艺人又相继离世,团风剪纸艺术曾一度出现人才青黄不接、濒临消退状态。近年来,团风县不断加大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宣传、保护力度,从艺术辅导、成果展示、资金扶持、项目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团风民间剪纸艺术焕发新的生机。团风剪纸一般是采用“父子相传、母女相授、师徒沿袭”的方式传承。上世纪八十年代,县文化馆组织剪纸艺人进行艺术创作培训,使团风剪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度成为湖北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涌现出郭楚英、华海林、吴春娥、倪汉玲等知名艺人。他们的剪纸作品有的入选国家级艺术展览,有的作品被选送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在传承方向上,具体可以考虑以下方面:1、丰富题材,可以结合时事推出不同的作品,摆脱以往只作为祭祀、祈福、纳祥等作用。2、保持传统的形式美,传承讲究的是在取其精华的情况下升华其工艺或者意义,而不是重新创新,因此传统的形式美一定要借鉴。3、加大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有保障的情况下专心学习相关手艺,或是加大在高校中推广这类专业的力度。
三、小结
团风县民间剪纸围绕欢天喜地的庆祝、生产与生活的情趣、优雅的戏曲场面、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男婚女恋的动人情景、寓示着美好生活景象等方面内容,运用大胆夸张、合理变形、对折叠对折,从中入剪的施洞型手段,广泛汲取传统的木雕、石刻、布贴、乡花和民间绘画的艺术精华,使其剪纸由民间实用型逐步构成艺术审美型。
剪纸蕴含的文化信息容量远远超越其本身,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剪纸维系着整个民间传统艺术最本质的文化根基,是经典的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徐新荣. 剪纸艺术进课堂——传统民俗剪纸艺术传承形式初探 [J].大众文艺,2012(12).
[2]李秀华. 现代设计艺术对促进传统剪纸传承发展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4(2).
民间工艺传承 篇4
1 当前我国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研究
随着国家对于民间工艺艺术的逐渐重视,积极推进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工作成为了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何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有效的工艺保护和文化传播成为了决定文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就目前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工艺文化艺术内容的流失,传统文化传播手段的落后性和低效性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民间工艺的有效传承和保护。尽管随着文化产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民间工艺传承和保护得到了较大的重视,且也开始注重利用多媒体及网络化手段进行工艺保护,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民间工艺的发展和传承,对于我国民间工艺艺术内涵的延伸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中也存在不少的短板,应该竭力地对此进行有效的权衡,不断地促进我国民间工艺传承和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完善,让这些艺术形式在新时期焕发出夺目的光辉。
2“互联网+”背景对于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的影响
2.1 有效拓展民间工艺艺术的传播渠道
对于民间工艺艺术来说,借助于互联网手段能够有效的来拓展民间工艺艺术传播渠道,从而不断地提升传播的有效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重点来对其抽象性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讨论,并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进行推广和宣传,增加民间工艺的传播效果。首先,互联网的存在提升了民间工艺传播的针对性,打破了传统时间、空间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界限,从而更好地锁定传播人群,做到了有效的定向传播,这样就能够保证民间工艺艺术传播的便捷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大大地拓展了民间工艺的传播范围和面积,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手段的有效提升,各类的网络化传播平台得到了较快的传播,比如PC端、Web端、APP等各类的软件等都为民间工艺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民间工艺艺术的辐射性和传播力。
2.2 保证了民间艺术作品的传播速度
“互联网+”背景下,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最大化地保证了民间艺术作品的传播速度,从而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传统传播观念中,民间艺术作品仅仅局限于静态的展示,缺乏对于艺术价值、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动态展示效果,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艺作品的传播和发展。而通过网络化技术的有效渗透,充分地来对其历史价值、形成发展、艺术特点、文化信息等进行必要的展示,利用更加快捷性、高效性的网络技术来推进作品传播体验,保证了优秀工艺作品与社会大众的交互性和互动性,从根本上促进了民间艺术文化作品与现实的交接性,这对于充分拓展民间艺术作品的传播空间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3 强化了民间工艺艺术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具有很强的画面感,新媒体可以有效地综合音频和视频等技术对民间艺术作品产品进行多方位展示,对民间工艺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诠释,从而来给人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语音、动画和视频等电子传播科技手段的实现,让抽象静止的文字图片变得更加鲜活,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为民间工艺艺术营造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使其富有动态的画面感,这对于提升民间工艺艺术的传播范围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说,必须要不断地来对其进行画面感的呈现,从而来强化社会大众对于民间工艺艺术的认识效果,不断扩大民间工艺艺术的传播,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优秀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的现代化融入。
2.4 促进民间艺术传播中的互动性
民间艺术是一种活态的文化生命力,所以要想让传统民间艺术在新时期得到最为有效的传播,就必须要促进民间艺术传播中的互动性,更好地保证传统艺术文化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将互联网技术有效的引入到民间工艺的传播中去,不断地强化人与人、人与物的联系与交流,从而不断地让民间艺术作品呈现出较强的画面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被人们更加深入地解读,促进其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的有效传播。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对于民间工艺传播和传承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在新时期散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保证我国文化遗产的有效继承和弘扬。
3“互联网+”背景下民间工艺传承和发展思路探析
3.1 借助于互联网实现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整合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展示和研究各类民间工艺的信息,从而来构建其网络化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更好地来对民间工艺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理。第一,应该分门别类地对于传统民间工艺文化进行有效汇总,如微雕、陶瓷、布艺、木艺、果核雕刻、刺绣、毛绒、皮影、泥塑、紫砂、蜡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装饰品和漆器等,都是不同地域下民间文化的集中体现,可以地域、时间、风格等为要素进行有效划分,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来对之进行生动化的呈现,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第二,善于充分地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于民间工艺资源进行优化,可以通过拜访民间老艺术家等方式,将真实有效的文化资源拍成宣传片或者整理成电子版的书籍等,这样能够对民间工艺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和保护。
3.2 依托于网络手段打造民间艺术传播平台
依托于网络手段打造民间艺术传播平台,从而来从根本上来对民间艺术进行广泛地传播,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传统文化的辐射面积,为传统文化的新时期生存提供有效的条件。第一,有效打造民间工艺传承网站、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网络文化社区、打造区域性民间工艺文化APP等,不断促进传统民间工艺的有效传承和保护,以此来最大化地促进民间工艺地有效传承,拓展其受众范围,从根本上实现对于民间工艺的有效保护,增加其时代竞争力;第二,构建专门化的民间艺术网络化系统,集欣赏、学术、交流、宣传和购买等于一体,从而来善于借助于网络化的渠道,为民间工艺发展和传承提供更多渠道,从而来让民间工艺得到最大化地推广。
3.3 构建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
充分地利用网络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从而最大化地提升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新时期发展做出有效贡献。首先,积极地推进信息技术手段的革新,对于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进行充分而有效的研究,不断地提升传统文化工艺的技术化,这样能够最有效地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努力地开发多媒体虚拟场景建模技术、VR多媒体虚拟场景交互展示技术、数字化博物馆的资源管理等,从而实现对于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保证民间工艺的有效保护和传承,这样可以在根本上促进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与时代的结合。其次,应该充分地对人力、物力和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调整,建立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按其图形符号、题材内容、风格样式等特征进行归纳分类。此外,应该构建其数字化博物馆的基本模型,保证此数字化博物馆的展示功能、管理功能、交流功能和交易功能,从而来达到民间艺术的宣传目的。总而言之,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对于全面展示民间工艺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必须要充分保证技术投入,为民间工艺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艺术支撑。
3.4 促进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运作
在文化产业化日益繁荣的今天,积极促进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运作,让民间工艺在新时期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土壤中得到最有效的生存,为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更多有效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借助于互联网渠道来对民间工艺文化信息、国家文化政策、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进行有效的更新,并善于通过网络手段来对国外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时报道,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我国民间工艺的传承,从而为时代文化进步指明道路。此外,还应该借助于网络化发展,促进民间工艺电子商务发展,巧借O2O模式来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有效的运作,在传播优秀文化理念的同时,更进一步地保证了文化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为时代民间工艺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文化价值,为其今后的发展和传承创造条件。
4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民间工艺文化保护存在着很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根本上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应该巧妙地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有效的民间工艺保护,借助于互联网实现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整合、依托于网络手段打造民间艺术传播平台、构建民间工艺保护数字化博物馆、促进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运作等,从而为我国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多维化的渠道,不断地促进民间工艺的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和时代更好地接轨。
参考文献
[1]杜鹤民,杨君顺.基于新媒介艺术的民间工艺保护研究[J].电影文学,2008(4).
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和思考 篇5
任白川
【摘要】:民间美术是艺术领域中一朵独特而美丽的奇葩,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带有强烈本民族色彩的美术形态。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一件民间美术作品体现的是当地的民俗特点和文化元素。可是在当今商品社会,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却令人担忧,如何发展则面临困境。据调查现在愿意从事民间美术学习的青年人越来越少,民间美术的传承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关键词】:民间美术 传承 发展 思考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学院派美术等形式而言,它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因千百年来形成的尊卑陋见,民间美术一直被视为粗俗低贱的一种形式,致使民间美术的发展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一些古老的美术产品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淘汰,濒临失传的边缘。其实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美学、历史和人类文化等内涵,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贵的结晶,也应该是中国美术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它们在发生、发展以及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美术的痕迹,今天我们看到的民间剪纸、刺绣、年画、瓷器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的遗留痕迹,如古代陶器上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1.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之中。“言传身教”是民间美术传承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它主要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民众,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或进行技艺交流,它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技术传授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传授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就要求泥人造型“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民间皮影口诀中则要求创作:“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要多的多。因很多民艺传授者由于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在他们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多以实际操作来教授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2.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承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承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初学记》、明代《天工开物》、东汉《四民月令》,等等。而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承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虽然其来源不一,但大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完善或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承形式不仅有利于民间美术普及和发展,也有利于民间艺人的技艺交流。
3.民间艺术品传承
民间艺术品传承和图谱传承一样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的传承。但是它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的传承,而是通过这些艺术品的购买者而将民间美术的技艺带到四面八方。这种因商品买卖而形成的传承方式,使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更加方便,传播的区域也更广更远。
3.民间美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前所未有地飞速发展,在国际上奠定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上对世界也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短暂的30多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未来。作为民间美术发源和产出的民族和民间地区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工业革命的到来敲响了小农经济的丧钟,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也将民间美术挤到了审美趣味最边缘,时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给世人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东西:五颜六色,光怪陆离,而民间美术那些泥、布、纸、木、竹、棉等粗劣材质所映射的品质已完全不能再施展其原有吸引力。现今,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最可怕的是民间艺人在人们的淡漠中陆续谢世,后继的女儿、媳妇、姑娘们也因20多年发展带来的审美观,尤其是价值观的改变,而对民间手艺不屑一顾,就是在世的艺人也因经济等原因被迫改变自己创作力的原汁原味。毫无疑问,民间美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挽救民间美术,中国民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一些有志之士也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研究、挖掘和整理。据了解郯城县有些部门就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对本县的民间美术品,如港上镇的木镟玩具、胜利乡的木版年画和码头镇的挂门笺子等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出书、举办展览,传授操作工艺等方法,做了很多的保护工作,这些工作对民间美术的保护与振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4.民间美术发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范畴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传统手工艺与工业社会对立的今天,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民间美术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民间美术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使其真正地“活”起来,学校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这种教育途径,充分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以此来影响文化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不能脱离民族文化情境的,特别是本土文化。民间美术浓厚的地区,人们能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不会因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有所不同而厚此薄彼,更不会极端排斥民间美术。如北京石景山地区就是一个民间美术极为浓厚的地区,中国民协为了更好的保护民间美术,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在此创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传承基地”。中国民协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以学校的形式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这种新的融合不仅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新内容,同时也给民间美术提供了新的形式。应该看到,当主体对象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重新融合后的民族民间美术,必将会产生新的艺术生命力。
民族文化和艺术源远流长,地大人多,风俗多样,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民间美术。我国民间美术蕴藏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与创造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土地为中心的民族, 农民始终眷恋自己的土地, 当民间艺人在乡土中创造“艺术”时, 这种不经意确实让西方学者大为惊叹, 他们似乎从中国的民间美术中, 看到了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等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的“东方文化理念”。大师们一边学习东方民间艺术的平面理念,又把这种理念融汇在自己的作品中。从他们的作品表现形式上看, 采用了“平面散点透视”“打散切割重合”等中国民间美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东方民间表现主义”的坦露与直率, 更强调个人感受, 色彩上追求惯用的鲜明与装饰。这正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所寻觅的表现效果。这种文化差异的互补性, 验证了“东方到西方去, 西方到东方来”的辩证关系。寻求创新是艺术永恒的话题。创新是绝对的, 但创新不能简单化, 时尚化, 在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 如果割断自己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自我追求标榜所谓的“新闻效应”“现代艺术家”“前卫艺术家”“装置艺术家”等新艺术名词, 实质上是艺人的虚浮和买弄, 这类艺术在中国是没有生命力的, 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当今有不少知名的艺术家, 在其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只追求画面形式主义效果的最大化, 到头来只能使艺术变得晦涩与难懂, 成了一株没有自己文化根底的苗木, 到头来有花无果。艺术创作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土壤, 根深才会叶茂, 艺术越是具有民族性, 才会越具世界性。盲目照搬只能断送自己的艺术生命。今天当我们大加赞扬民间艺术的美妙时, 当我们走入民间艺术的内核时, 我们才真正发现民间艺术的本质, 就是在创作上的坦然和“无功利主义”的动机, “自娱自乐”的表达形式, 这些构成了民间艺术朴素本质的原始动力。民间艺术作为一种传统乡土文化, 其出现和成长均来自于民间的沃土, 无论是剪纸、年画、刺绣、雕刻等等, 在民间艺术的表现领域中, 都启示着民间艺术的根基, 在于扎根本地乡土文化的传统土壤之中。历史有积淀, 文化有底蕴, 大凡一切成功的艺术家都是善于借鉴、吸收、继承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优秀精华, 加以创新而转化为自己的艺术风格, 急功近利, 舍本求末, 除了功利上的目的外,在艺术上是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
民间工艺传承 篇6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民间工艺传承
1.民间工艺传承的现状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各民族、各地域生产的发展、生活的进步,我国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民间工艺作为各民族、各地域广大劳动群众生产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的重要表现形式,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丽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喜爱。在过去的岁月中,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民间工艺一直主要以家族世袭的方式被原汁原味地传承了下来。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依靠传统生产方式而延续下来的民间工艺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了,民间工艺总体上面临着生存危机。以上海为例,70多种民间手工艺美术作品中,有11种已经失传,还有不少濒临消亡。再如,云南的民间刺绣工艺、黔南的蜡染工艺等等一大批民间工艺都正在消亡。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作时间和利润不成正比。当今社会,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挤压了费时费工的手工操作。例如彝族花腰的制作,人工绣一套彝族花腰服饰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市场价格大概在四~五千元左右;而近些年由于机器的介入,一整套机器制作的彝族花腰服饰只需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完工,而售价仅需两百元左右[1]。同样一件工艺品,由于时间、成本、价格等差异太大致使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少。(2)
民间工艺断层断代,后继无人。一方面民间工艺传承人一般地位比较低、经济收入也十分微薄,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日益多元化、职业种类日趋丰富,这两方面的原因致使现在年轻的一代对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失去了兴趣。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能的民间艺人多为年纪较大者,一些民间工艺往往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不复存在[2]。(3)人们审美观念改变。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的全球化,本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逐步发生了改变,一些传统民间工艺因此被淘汰。
但是民间工艺作为我国的“瑰宝、国粹”,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延续和发展民间工艺的责任义不容辞,抢救濒临失传和消亡的民间工艺刻不容缓。
2.民间工艺的职业技术特性
2.1民间工艺自身的技艺性和职业性
首先民间工艺作为一种“绝活”,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它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制作过程十分严谨,并且需要人们在大量生活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以及融入自己毕生的智慧和创造,才可能成为某种民间工艺的能工巧匠,并只传授给家族的下一代,所以往往成为别人很难掌握的技能。可见,民间工艺具有很很强的技艺性。其次,正是因为民间工艺不是人人都能掌握,而只被一部分人所拥有,所以掌握一门民间工艺技能或者通过祖传而获得一门民间工艺技能往往成为这门技能主人的谋生立足之道,这个角度又体现了民间工艺的职业特性,人们往往凭借民间工艺的“绝活”而生存立足,获得一定经济收入。总之,民间工艺是一种技能,只为一部分人所掌握,可以满足人们谋生的需求,所以自身就具有职业技术的特性。
2.2民间工艺的传承方式源于古代艺徒制教育
民间工艺主要是靠家族世代传承的方式得以延续的,而且往往是口授心传,大多没有文字记载,只在实践操作中领会和掌握,这和我国古代艺徒制教育的形式是完全相吻合的,尤其是早期的艺徒制教育,也是严格的家族世袭式传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民间工艺的传承是我国古代艺徒制教育的一部分、一种特例:民间工艺和古代其它的职业一样,因为技艺性,因为能够成为谋生之道而采用艺徒制教育形式得以传承。甚至,至今我们仍可以看到很多民间工艺因为家族世袭制传承而传到第几代人的实例。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民间工艺自身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其传承方式来看,都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的特性。因此,可以说,民间工艺的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且应该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在古代,在民间工艺的发展历程中,它被视为技艺、职业而得以延续和传承。在民间工艺濒临失传的今天,因为其亘古不变的技能性、职业性,我们仍可以走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来拯救。并且也应该探索民间工艺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民间工艺引入职业技术教育,也将职业技术教育引入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3.走职业技术教育之路,传承民间工艺
3.1将民间工艺引进职业学校
民间工艺要在生活复杂化、人们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得以延续,就应该破除家族世袭的传承方式,必须打破仅为少数人所掌握和拥有的局面。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延续有很多种途径,但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将民间工艺引进职业学校,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首先,从民间工艺的角度而言,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面临失传、濒临消亡,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和保护。而民间工艺所具有的职业性、技能性又使得它被引入职业学校走进学生课堂成为可能。也就是说,从民间工艺的角度而言,具备了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从职业学校的角度来讲,在教育层次上移、生源逐渐萎缩的今天,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一所职业学校要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充足的生源、有良好的就业率,就必须凸显办学特色,紧紧依托特色专业来发展壮大自身。将民间工艺这些“绝活”、“绝技”引入、打民间工艺这块特色招牌,无疑给了职业学校一线发展生机。总之,从职业学校的角度来讲,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职业学校十分有必要引入民间工艺,使之成为自身的特色、自身的专业。如今已不乏将民间工艺引进职业学校的例子,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就将泥金彩漆这项民间工艺引进了学校,成为该校的一个品牌专业。
综上所述可分析出,将民间工艺引进职业学校能够实现民间工艺传承和职业学校发展的双赢。达到的效果可能不仅仅是使得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得以挽救,职业学校依托民间工艺这个特色得以发展,而更是有可能因为职业学校培养出了众多的具备民间工艺技能的人才而形成一道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在将民间工艺引进职业学校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两点:(1)选准一种或几种合适的民间工艺。并不是所有的民间工艺都能走进职业学校的课堂,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例如有些民间工艺对当今的人们来说已经失去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这类无法创造经济价值的民间工艺即使引进职业学校,将来也仍很难生存和发展;另外有一些民间工艺虽然仍具有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但制作材料繁多特殊、制作程序复杂、大多数人难以掌握,只有极少数个别人能够掌握,这样的民间工艺也是很难扩展开来形成规模生产,因此也是不适合引进职业学校的。所以所谓合适,是指要挑选那些备受人们喜爱的、没有被淘汰的,且能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的民间工艺。(2)所选取的民间工艺要系统化、理论化,应能上升成为一门专业。任何一门专业都离不开理论知识,职业课堂的教学虽然十分注重实践操作,但也像其它课程一样离不开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指导。而源自民间的工艺往往是通过口授心传的方式而延续下来的,往往零散,没有总结形成理论,不成系统。所以如果原搬照抄地将某种民间工艺引入职业课堂,可能很难与教学融合。所以民间工艺要成为一门专业,就必须得到系统归纳和整理,使之上升为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
3.2将民间工艺与聋哑人职业教育相结合
聋哑人的心智特性非常适合部分民间工艺的传承,加强聋哑人职业教育,将聋哑人职业教育与民间工艺传承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聋哑人掌握一技之长而能够自力更生、自谋职业从而造福社会,还对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民间工艺具有重要意义[3]。所以应该鼓励和推动发展民间工艺与聋哑人职业教育的相结合。例如浙江省残联就牵头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深入民间调查,挑选出了一批适合聋哑人传承的民间工艺项目。
4.结束语
纵观全文所论述,民间工艺完全具备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性,所以在民间工艺濒临失传的今天,我们可以用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路来解决民间工艺的传承问题。将民间工艺引进职业学校,将民间工艺与聋哑人职业教育有机结合,会实现多赢局面:有利于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帮助聋哑人自谋职业、造福社会;有利于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延续,弘扬中华文化。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与民间工艺传承相结合的做法值得鼓励和倡导。
参考文献:
[1] 彭瑶.对云南民间刺绣工艺传承现状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3(4).
[2] 孙思思.民间工艺传承与保护研究文献综述[J].社会观察.2012(01).
龙顺成传承百年经典工艺 篇7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造就和发展了中国家具。尤其是在宋、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清家具,已达到了中国家具艺术的巅峰。
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城,当时在宫内设有专门制作宫廷家具的机构,明代叫做“御用监”,清代称为“造办处”。明末清初,在北京城东南角的龙须沟、金鱼池一带,是劳动人民聚居之地,地势偏僻,住房简陋,生活条件十分清苦。附近的晓市大街又称东大市,是北京有名的夜市。在晓市大街附近有一座供奉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的庙宇,香火甚盛,人称为“鲁班馆”。馆的周围有大大小小35家木器作坊和店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他们能承做各种各样的硬木家具,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家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在众多宫廷工匠中,有一个王姓木匠,在清同治初年,在“鲁班馆”附近开办了一个取名“龙顺”的小作坊,不但继续为宫廷制作、修理硬木家具,而且还为拓宽经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将宫廷风格的硬木家具融于民间。因其产品造型美观大方,质量坚固耐用,深得用户赞许,赢得了“百年牢”的声誉。光绪二十八年,将字号“龙顺”改成“龙顺成”。龙顺成作为“京作”硬木家具的擎大旗者,与“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有家具中的“官窑”之称。
筑造经典在时代中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35家家具作坊合并成立了“龙顺成木器厂”(1993年改名为“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延续至今)。这也就使得龙顺成的硬木家具制作有了正宗的制作规矩和现成的教科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外贸工艺品公司来料加工制作了大批的硬木家具产品,特别是“三线绣墩”、“如意绣墩”、“五腿花台”等产品,出口到北欧、东南亚、美国、古巴等国,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制作了黄花梨沙发、茶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第一台“北京牌”电视机诞生,为天安门城楼上设计制作了四台黄花梨木电视机柜;七十年代末;还为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制作了金丝楠木水晶棺罩等。龙顺成现已成为“京作”硬木家具生产和制作技艺传承最集中的地方。
近年来,龙顺成还承担起重现和延续历史的职责,利用其传承的“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先后为北京颐和园公园延赏斋仿制了“清代乾隆九屏风”;为北京香山公园勤政殿仿制了“清代朝服雕龙柜”;为北京全聚德帝王厅设计制作了屏风和宝座等,同时还为北京历代帝王庙、北京贵宾楼饭店、北京北海公园团城、首都博物馆、北京首都机场专机楼元首接待厅等仿制并设计制作了大量明、清硬木家具。2005年为我国政府赠送台湾连战、宋楚渝的景泰蓝九龙壁设计制作了红木锦盒。并为多个驻外使馆制作了批量“京作”硬木家具,不仅增进了世界人民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促进了我国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龙顺成制作的“京作”硬木家具,保留了传统明、清造型,工艺考究,用料实在,做工精细,榫卯结构科学合理,在复杂多变中兼顾美观与牢固;造型典雅、厚重,纹饰吸收了夏、商、周三代古铜器和汉代石刻艺术的有机营养,并广泛使用祥瑞题材,将各种龙凤纹样巧妙地加以运用,显示出瑰丽、繁华的富贵气象;运用独特的烫蜡工艺,在对木材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能够充分显示木材的自然美,是纯正的环保家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不断创新在竞争中获得市场认可
“京作”硬木家具深受皇城文化的影响,它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承载着诸多非物质文化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龙顺成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确定了经营市场的战略决策,走出了一条集制作、修复、销售、展示与咨询相结合的道路,使自身优势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2002年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995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03年起,连续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诚信企业”;2004年,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评为“优秀企业”;2005年,被中国家具协会批准为“中国家具协会团体会员”,被北京家具行业协会选为“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02年,被北京市旅游局批准为“旅游定点单位”;荣获2008年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优秀奖;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2385—200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起草单位之一。2007年,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龙顺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
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策略简析 篇8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策略
目前在我国,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现在还无法对许多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做出更详尽的了解和评估,对它们的普查工作势在必行。普查时要做好资料档案的保存,对普查对象的设档要规范有序、记录完整,使它们成为文献编纂和科学研究最直接有效的依据。除文字记录和实物收集外,应尽量使用录像、计算机储存等先进手段。
一、提高民间美术的保护的意识
经验告诉我们,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要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并尽一切可能给予能工巧匠者一定的生活保障和创作激励,尽一切可能去完善传承性使之后继有人。我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其中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在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大力强调各级政府的投入与扶持,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唤起全社会对民间美术保护开发的重视,由有关领导部门明确这一工作的归属,分阶段地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逐步予以实施。可仿照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保护,分级分批地确定和落实。
二、强化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
民间工艺品在自然经济时代流传范围非常有限,不过这种天然性质的封闭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的地域特色。对这些工艺品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它们的造型、色彩、用料、做工以及属于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出正确的界定。但交通和信息传播方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流通领域的扩容使许多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日益减退,特别是当它们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地域特色的减退不但不利于民间美术的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地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以及它“本土化”的特征,它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影响力非常巨大,它的真正价值已然超出作品本身,因为它们代表着文化精华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对它的保护、发掘、开发和培植工作,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靓丽品牌。
三、将民间美术纳入学校教育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与教学结构来看,虽然中国新兴的美术教育已有八十多年历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完美教育体系和教学结构依然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对民族美术传统和规律的认识许多时候还非常肤浅,有些地方甚至停留在最初级阶段,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民间美术的重视度远远不够。中国文化的旗手鲁迅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曾一再提醒国人要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中国的民间美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让传统民间美术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发扬光大,绽放出最美的中国风之花。如何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引导它渡过危机,走出低谷,成为我国民间美术工作者一项艰巨的工作。民间美术若要不断延伸和发展,一是要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变个人和家庭的传承方式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遗产。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张道一探讨民间美术时说:“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的厚积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应该继续发展,使其延续下去。最低限度是保住传统文化的“火种”,不至于熄灭和中断。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贵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基因,一旦发挥出来,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其意义是深远的、无可估量的。”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把民间艺术引进中小学的教材之中,这对于培养民族精神保住民族根本至关重要也非常必要。同时我们主张这种教育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各大学、中学、小学及各种院校都应该设立民间艺术技艺课程,只有这种全员参与,才能真正起到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保护作用并促其健康发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条件多建一些民间美术品收藏陈列室、民间艺术工作室、中国民间美术校园工作坊等,让地方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作用。
四、促进民间美术品市场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工艺并使其不断创新发展,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创新并不是让民间美术面目全非,而是在保持其面貌特征和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作出一些创新的尝试,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质量决定着未来,民间美术品市场必须要完善品牌建设,多出精品,多出佳作,多造精华。这点上可以借鉴日本对待传统手工艺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得到发展,但现代生活方式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的许多传统工艺品在这种冲击下出现了粗制滥造等各种不良倾向,但他们能够及时察觉到这种危害并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进。他们认识到什么才是工业文明的最好补充,于是他们提出了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造乡运动”,提出“在生长的地方寻求文化的根源”。以自己特有的民间文化吸引外乡人,开展了“一乡一品”的活动,一个地方发展一种精品。建立具有民俗特点的民艺馆、民艺村落,集工艺制作、表演、收集、陈列、研究、培训、销售于一体,以传统民间文化吸引大批游客,把民间艺术转化为文化产业。
五、总结
恩施民间竹编技艺传承探究 篇9
关键词:民间竹编工艺,恩施地区,传承发展
竹编曾经是恩施社会生活特有的物品, 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以就地取材和编织技艺构成了不同造型, 达到了实用与审美功能的相统一的效果。
一、恩施竹编的分类
竹编具有很强的实用和审美功能, 竹编的编织方法不同, 从而构成了不同造型特点。根据其造型和功能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编篾类、丝篾类、综合类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编篾类;竹编工艺是恩施土家族编织艺术中种类最多、工艺最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门类之一。这一类竹编织品主要有背篓 (如图1) 、簸箕、箩筐、竹席、篓、斗笠等等。
恩施背篓也有很多的样式, 其造型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尺寸进行编织。编篾类的背篓没有丝篾类背篓的要求那么高, 首先表现在编篾类背篓的取材不同。恩施地区编篾类的器物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背农作物负重, 所以选取金竹, 金竹也称“长寿竹”它的纤维最好, 硬度强且有很好的柔韧性, 是村民制作篮、筐、背篓的上等材料。其次是“划篾”。编织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就是“划篾”, 篾的宽度一般为1cm左右, 除了背篓主体的用篾外还有打底篾和锁扣篾大小、宽度、和厚度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篾匠”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来“划篾”, 篾条的粗细和精致程度决定了背篓的质量好坏。此外是“做底”。一般背篓上口半径23cm底座半径12.5cm高40cm, 用划好的篾直接起底, 篾匠根据自己的需要底部可以是两皮篾也可以是三皮篾进行十字交叉起底。最后是编织图案纹样。在底部牢固之后, 篾匠在根据器物的功用来造型, 编织时根据需要逐步修整, 同时用篾条相互穿插编织成不同的花纹。当然完成到末端的口缘的时候将多余的材料清除, 开始完成转口工作。背篓的雏形就基本完成了。最后只要编两条背的“蔑系子”即可1。
“编篾类”竹编无论是从取材还是编织造型, 都是以它的实用为目的, 因而在每片竹篾上都还有一些“毛边”, 没有进行精细的加工处理, 在审美功能上略显粗糙。
第二类是恩施丝篾类。其丝篾类竹编织品的主要特点就是取材讲究、做工精细, 在制作工艺上美观大方, 把实用与审美的功能融合在一起。这类主要有花篮、背篓、饭篓、小孩摇篮、鱼篓等等。
首先是精选编织材料。丝篾类竹编主要采用水竹、楠竹和金竹等材料。水竹富于弹性、纤维极强、表面光滑, 使竹编器具工艺品更加美观、耐用;楠竹的特点和金竹相似, 纤维强度好, 增强了篾的韧性度。
其次是讲究做工精细。丝篾类背篓的“划篾”要求比编篾类的要高。所谓丝篾, 划出来的篾自然就是丝状, 很细。把篾划好之后篾匠还需要将划好的篾进行“拉丝”使得丝篾更加光滑、纤细, 丝篾的半径一般只有0.15cm左右。将丝篾划好之后有的篾匠会将其进行蒸煮然后晾干或烘烤 (烘烤不能用急火, 最宜烟熏, 烟熏至釉黄色) 这样即能曾加丝篾的柔韧性釉黄色又能使其更加美观。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细的做工。丝篾类背篓和编篾类背篓的大小可以是一样背篓上口半径23cm底座半径12.5cm高40cm (如图2) 。例如, 下河打鱼用的“鱼篓”, 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破旧 (如图2) , 但是从它的基本造型, 图案纹样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件丝篾类的器物。
最后是讲究制作程序。丝篾类背篓的起底和编篾类没有太大的差别, 只是在做工上比编篾类的要精细。在部牢固后就开始背篓的定型处理, 根据篾匠的设计的图案纹样进行编织。
丝篾类和编篾类的区别, 主要集中在丝篾类的背篓的正面采用八片宽篾呈竖状均匀分布, 也就是人们背部接触的地方从受力的面积上可以增加背部舒适感, 从美观上它和两边的细纹理图案的起伏形成对照, 使其增加了视觉上的审美感。编篾类的背篓尽管然有图案纹样的编织设计, 但是做工很粗糙, 缺少视觉上的审美感。当然, 不管是那类编织在完成背篓的主体之后, 最后就是背篓的锁扣和“系子”的编织, 锁扣是以“人”字形图案设计, 编篾类的背篓那么它的锁扣自然是和它的整体是遥相呼应, 做工显得粗糙;而丝篾类的背篓就不会出现有刺眼的毛边, 远观给人在整体视觉上一种舒适感, 近看有耐人寻味的细节。因为用途不一样, 在造型上就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第三类是综合类的竹编。主要竹编织品主要有竹椅、竹桌、竹扫帚、躺椅、小孩竹背篓等, 其竹编古朴大方, 有特定的造型、自然美观、种繁多, 反映出以实用的需要为主的造型特点。
竹椅的特点轻巧、外观美观且古朴大方 (如图3) 。例如, 小孩竹背篓, 既属于篾编, 又可以划为竹编之列。从材料上看, 主要就是利用竹子的本身属性进行加工制作, 其用途就是用来背小孩, 因此, 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稳, 它底部的正四边形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当然, 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通透性,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通风效果好, 是婴儿纳凉的必备工具。
除此之外, 综合类的竹编具有经久耐用、成本低廉, 其款式和种类特别繁多, “物美价廉”和“实用”价值是存在的根本。
总之, 恩施竹编的种类繁多, 从它的编织技法、用途和大小上归纳为不同的分类, 在已有的这几种编织品, 我们不难看出其不同种类之间所表现出的不同差异。
二、恩施竹编工艺的特点
恩施竹编主要就是篾丝、篾片的挑压交织, 被挑压的篾为“经”, 编织的篾为“纬”, 形成了以精细见长, 具有“精选料、特细丝、密藏头、五彩图”的技艺特色。
首先, 体现在“竹编的精选材料”的特点。主要是对竹编制品材料的选取, 根据竹子种类及特性进行加工。例如, 水竹的竹身细长、节间长、色青、鞭节间较短、根系发达、材质柔韧、富于弹性, 这种材料适合加工纤维极强和耐用的竹编器具。包括竹编背篓“系”的编织和丝篾类等。又如金竹, 金竹表面光滑、纤维最好, 是村民制作筐、篮等器物的上等材料。其金竹也称长寿竹, 相传金竹100年死亡一次, 然后再发新竹。又如, 楠竹的纤维度也很强, 韧性好, 与金竹同作为器具的主体部分的编织材料。此外, 篷竹的质地坚硬耐用, 适用于竹编制品的锁扣。显然, 不同的材料在该地区的蔑匠师傅手中已经熟练地应用到竹编工艺中去, 构成了不可缺少的器物的组成部分。
其次, 体现出“竹编细丝制作”的特点。经过蔑匠师傅手工剖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 加工出精细的竹丝。竹丝断面全为矩形, 篾丝的裁、劈、剖、削、匀、刮等十余道工序, 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 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 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后, 达到厚薄均匀, 粗细一致。经过严格加工的竹丝就可以用来编织十字编、人字编、六眼编等技艺2。在纹饰上有万字格、喜字、福字、井字底、四梅花、顺路路、水波浪、大梅花、小梅花、升子底等图案。当然, 其造型不仅可以做成的产品有方形的, 圆形的 (如图4) , 而且还可以编织出实用性强的篾制品。诸如桌、背篓、椅、竹床、凳子、竹篮、箩筐、蒸笼、簸箕、筛子等各种生活用品;当然还可以编织出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小工艺品, 包括小背篓、簸箕、小花篮等等不同的种类。
此外还体现出“竹编密藏头”的特点。恩施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编织, 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 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恩施竹编还具有“竹编五彩图”的特点;在竹器上编织有很多的图案, 它的主要作用达到一种装饰效果, 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 (如图5) 。
总之, 竹编是“人类用艺术方式造物的文化,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的累积性、承传性和深刻性而成为人类物质文化的代表。”竹编的造型、结构和纹样是工艺人长期的经验和积累下形成的一种生活符号, 它是民间文化和观念的载体。恩施竹编的多样化特点, 反映出朴实之中的工艺之巧和生活中的审美情趣, 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所构成的一种精神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产物。
三、恩施竹编发展趋势的思考
竹制品曾是人们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曾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编制品, 逐渐退出了生活的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施竹编工艺面临着挑战。
首先, 竹编工艺缺乏创新、观念滞后。90年代初我国的竹编手工艺曾经历一次重要的转型期, 很多竹编企业把编织传统的生产生活器具转向编织装饰工艺品, 把市场从农村转移到中小城市, 这一转型不仅促使竹编从本身的功能上的突破, 而且随着市场扩大化消费群体也随之扩展。然而恩施地区竹编工艺却没有很好的衔接起来, 主要依旧是农村市场, 编织品依旧是传统的生产生活器具, 失去了发展的先机。
其次, 竹编工艺经济收益微薄。恩施的传承方式大多是以师徒传承的方式传承, 由于竹编带来的经济收益十分微薄, 制作一件竹编器具最快也需要三之四天才能完成, 而一件竹编器具仅仅只能买上几十元, 经济收益也限制了竹编工艺的发展。
最后, 竹编工艺传承方式的局限。恩施地区的大部分竹编工艺人都是师徒传承, 师傅一般教给徒弟首先是基本功也就是划篾、起底、翻底、锁扣等, 而在涉及器具的编织一般是师傅会做什么徒弟也就会什么, 加上文化水平很低, 竹编多数还是老的样式, 很难有创新和拓展。
显然, 恩施竹编工艺的发展的危机凸显, 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 进而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 走出一条竹编的产业之路, 已成为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 改变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 建立现代学校教育的相关编织工艺课程, 培养既懂编织又有一定设计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第二, 更新观念, 促进产品功能和市场结合的创新机制。从传统的面向农村市场竹编产品到具有现代的审美趣味, 能走进千家万户的百姓家庭生活的工艺品。
第三, 加强竹编艺人及技艺的保护。一方面是对竹编艺人的保护, 恩施地区的竹编艺人正在锐减, 保护民间艺人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是对竹编技艺的保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竹编技法面临着失传, 保护竹编艺人和传承技艺迫在眉睫。
第四, 拓展竹编工艺与旅游文化资源的结合。恩施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 为恩施竹编工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开发一些具有浓郁恩施地域特色的竹编旅游产品, 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服务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 恩施竹编曾经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竹编制品, 具有很强的实用和审美功能,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功能, 竹编形成了不同的种类和编织方法, 从而构成了不同造型及审美趣味。然而, 在现代化浪潮中, 这种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竹编工艺从人们的生活逐渐消失。如何保护和传承竹编工艺, 充分利用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 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成为我们当代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指导教师 (通讯作者) :金晖, 艺术学博士, 湖北民族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朱小丽.从硕放竹编论“手工艺”之美[J]: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9.
[2]王平.中国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1.
[3]李砚祖.造物之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何明, 廖国强.中国竹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徐华铛.中国竹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浅谈阜阳民间剪纸的传承 篇10
一、阜阳民间剪纸传承的内容
1、阜阳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造型大胆夸张, 主题突出, 形神兼备, 有其独特的技巧。刀功上有侧剪、掏剪、折剪、连环剪、内弧剪、外弧剪、转剪、右侧剪、开口剪、暗口剪等多种剪法, 以侧剪为主。在剪纸语言符号上形成了多种装饰纹样, 锯齿纹就有大锯齿、小锯齿、尖锯齿、平锯齿、直锯齿、斜锯齿、锐角锯齿、钝角锯齿等, 月牙纹就有大月牙、小月牙、变形月牙等, 除这两种纹样外还有箭头纹、涡纹、柳叶纹、几何纹、波纹等多种装饰符号。阜阳民间剪纸独特的造型技巧、多变的剪纸刀法、多样的装饰符号, 心手合一顾望式的剪法, 都需要认真学习传承。
2、阜阳民间剪纸所蕴含的文化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造型的隐寓性通常利用寓意、象征、比拟、谐音、符号、文字等手法反映人们对幸福和美好意愿的追求, 往往借用植物、动物、人物、器具进行借物寓意、谐音寓意、专题示意。阜阳民间剪纸既有剪头又有看头, 剪能出神入化, 看又包含许多文化, 一幅小小的剪纸, 能说出无穷的故事。我们必须通过了解阜阳剪纸这些特殊的艺术语言, 才能认识其所蕴含的的意义, 才能从根本上理解阜阳传统民间剪纸, 才能更好地传承。
3、阜阳民间剪纸艺人执着追求精神的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艺人都是通过师徒、母女一代一代地传承, 剪纸花样不断的修改、完善。作品中从没有署过自己的名字, 他们从没有为了展览、大赛、获奖而剪, 只是为了个人的爱好剪, 不图名利, 心态平和, 执着地为阜阳民间剪纸付出。如剪纸艺人程建礼贫困一生都没有放下剪刀, 界首民间剪纸艺人贾培秀老师, 一生清苦, 农闲时花篮一挑走四方, 吃过万家饭用过万家剪, 所剪无数幅作品流传于江淮大地, 他们生活一贫如洗, 他们在剪纸艺术的殿堂里对剪纸的执著追求是那样的永恒, 他们的为人处世是那样的真诚, 他们勤奋上进, 忠诚为人, 对艺术孜孜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去传承、发扬。
三、阜阳民间剪纸传承的方式与方法
1、加大宣传, 提高认识
现在广大市民对阜阳剪纸了解的很少, 很多剪纸爱好者也没有深入剪纸中去细细体会, 思想认识不足, 不知继承什么, 扬弃什么, 以致造成创作的作品走了样, 丢失了剪纸所固有的特色, 作者在追求真实, 精细上下了不少功夫, 但阜阳传统民间剪纸的大气、稚拙、纯朴、厚重、简洁、奔放、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却丢掉了, 阜阳剪纸独特的个性也没有了, 作品也就缺乏阜阳剪纸的味道。所以要加大对阜阳剪纸知识的宣传, 让大家有个认识。
2、动静结合, 相互补充
阜阳剪纸传承分为静态传承和动态传承, 静态是一种文化, 动态是带来生机。静态传承是建立展览馆、博物馆、搜集民间剪纸以前老艺人的作品、图片、文字材料, 以及出版的剪纸书籍、新闻报纸等进行展览, 让市民观看、了解,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后人从前人的作品资料中, 直接接触, 去观、思、悟、萌, 从中发现真谛, 了解前辈人的思想, 去继承、发扬。动态传承首先要深入阜阳民间剪纸中, 去分析、研究、挖掘、整理传统剪纸的特征、技法、技巧、造型的方式、方法、内容、形式、欣赏、收藏等一系列剪纸理论, 汇集成册。搜集整理阜阳民间剪纸艺人的剪纸感想, 技法歌谣, 归纳整理、编写书籍, 进行剪纸教学, 培养新的剪纸艺术人才, 为阜阳剪纸增加新的活力。
3、科学引导, 传承精髓
民间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 具有一套认识、观察、表现事物的原则及方法。它对事物的理解取代视觉的直观形象, 刻意追求神似, 以意舍形, 与求真的造型意识是迥乎不同的另一种造型体系。民间艺人来自民间, 传承了当地民间作者, 老艺人的衣钵, 嫡传而来, 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民间剪纸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和巨大的再生能力。他们需要更新观念, 融入新的时代, 在创作主题上加以引导, 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 另起炉灶, 更不能摒弃延续多年的珍贵传统。
4、传承要创新思维, 广开思路
阜阳剪纸传承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刀与纸上, 要广开思路扩展阜阳剪纸的应用领域, 与景观、婚庆、家居设计、服装、灯饰结合起来, 与酒店餐具、家庭用品结合起来。实行多位一体的传承模式, 思路开阔了, 剪纸传承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论民间曲艺的传承与发展 篇11
关键词:民间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文化;本土化;全球化
一、民间曲艺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是以“口语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社会生活的表演艺术门类。
二人转是东北民俗文化象征系统的一种新的象征符号,与市场的有效联结也是二人转传承与发展的特别之处。
二、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一种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利用现代技术和传播媒介,面向大众进行批量复制、消费的文化形态。由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大众文化已成为目前中国文化结构中最有活力、影响最大的文化形态。而民间文化是指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以民间曲艺二人转为例,因为二人转的发展不仅与大众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有很多相关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近年来二人转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经不单是一种民间文化,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也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东北二人转的命运,可以说是经历了“低俗文化”到“流行文化”到人尽皆知的“大众文化”三个阶段。
有这样一个问题:民间文化的发展需不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且不说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无可厚非,也不说那些因脱离了市场发展而渐趋衰落的例子,单就现如今的社会现实就足以决定商业化是二人转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发展形式。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客观上反映着社会和人的发展的要求,也反映着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基础和前提的经济形态,在这里市场经济是大众文化的前提。内容重于形式,是否商业化只是其发展的一种形式,无须给与过多的指责,只要是能够宣扬真善美的内容就能为大众所接受,就能散发出民间文化自身的无穷魅力。
自二人转人赵本山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人转的代表性传承人以来,社会各界的争论就层出不穷。很多人认为赵本山所演出的“二人转”与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其实已经有很大差异。大众文化的空间表现特征是世俗性,大众文化的存在过程是由个人化像大众化的转变,是一种中性的大众消费,因而最高原则就是满足平均的大众趣味,因此娱乐性和时效性都很强。可以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二人转创新发展是符合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的,因其世俗性、娱乐性和时效性,需要有一些适当的变化,我相信这就是二人转之所以进行这一系列的创新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样,二人转才能够在今天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体的关注,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这对于一个民间曲艺的发展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也有很多值得其他民间文化借鉴的经验。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大众文化的广泛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正确地发展中国的大众文化将会使文化民主意识由弱到强,使受众的审美观从传统的单一化到现代多元化,价值取向由理想化变为现实化。这就需要在发展大众文化的同时,要正确把握好方向,使大众文化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正如中国当代文坛泰斗巴金老人所言:“想的只是一个问题,如何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这是怎样一种超越民族、超越国度、超越阶级的“大同”价值。面对大众文化,我们应该将自己真正置于社会的文化现实中,从现实出发去实践自己的文化理想与价值追求。其次,面对大众文化,我们要善于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大众文化的新生点和新视角意义。不必局限于大众文化现象本身,尤其是负面影响是观照,不必对此过于较真。另外,面对大众文化现象,我们应进行價值性选择。要善于进行抑恶扬善的审美观照,防止其负面效应,阐发其正面意义。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旧价值系统激烈交锋的今天,大众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本土化与全球化
任何遗产都与“地方”联系在一起。在当今社会,地方与地缘性认同都成为全球化解释的依据。 二人转作为一种地方性民间曲艺,其产生和发展显然都离不开我国东北这片沃土,具有明显的地方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不断袭来,二人转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二人转走出去,与世界接轨,真正为世人所共享,这不能不说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一次伟大的尝试。但是,这种尝试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原生态民间曲艺的变异问题。
从文化史的角度说,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传统。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民间曲艺会发生“再地方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共有的目标逐步达到,会出现“他化”现象:即文化“异质性”的大量涌入与“同质性”产生互动并对原来的文化结构产生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质意味着它是处在不断发展、演变和生成的过程中。 离开了这个过程,我们就看不到“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而是僵化、腐朽中的过去文化的遗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不是要固化某些文化现象,而是要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继续生成和发展。
民间曲艺身处这种两难的境地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在这里,承认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发挥非文化遗产的价值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首先,我坚持二人转的发展不能墨守成规,需要创新,同时也不能磨灭其作为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结合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的形式,创新但不失本真的状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这是由它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美学价值。作为民俗民间文化遗产,它具有无可替代的人际和谐价值与文化认同价值。它还具有经济学价值,可以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产生经济效益,以不断促进其自身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 承认文化多样性,确保文化多元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遗产的保护及遗产规划、管理的适用性和适度性都很有帮助。
其次,二人转的原生态问题也不容忽视,提倡创新,并不等于漫无边际的改头换面,而是在其本真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的改变,以利于其全球化发展和自身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相对应,原生态的保护工作也要进行,即彩排并演出二人转经典曲目,并进行新曲目的相关创作,适时与其他形式的二人转同台表演,使各种形式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结论
民俗是“民”之“俗”,民众拥有自己的风俗现象,并且对于这些风俗有一整套自己的解释,尽管这个体系有其自身的另类特点。当这些活动能够继续满足他们的欲望诉求时,他们才真正需要这种形式和形式背后的意义。文化变迁时,这种传统能够继续满足民众的表达,能够继续他们所需要的意义的时候,这种传统自然便得到传承和发扬。反之,则需要对这种传统进行改革,继续追求人们所需要的意义。
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对于二人转未来的发展,我认为,需要坚持两种形式同时发展的模式,一方面进行创新,以确保其自身的传承和发展,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抓好原生态的保护工作,配合创新形式的发展,最终使二者相得益彰,造福于世人。
参考文献:
[1]高小康.霓虹灯下的草根[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彭兆荣.反思与阐释[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3]覃业银,张红专.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延安民间冰雪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篇12
1. 延安民间冰雪体育的沿革
延安地区的地形属于黄土沟壑地貌, 人群多依山而居, 而居住地则多选择有河流或溪流经过的地域。一到冬季, 众多的冰河、冰溪就成为人们冰嬉的天然场所。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红色延安时期, 人们就在封冻的延河上开始了冬季滑冰运动, 没有现成的冰鞋, 就用木板、铁条等制成的简易滑冰鞋, 在当时的延安简易冰鞋有上千双之多。在1942年解放区首府延安曾举行过滑冰比赛。这对当时陕北的冬季冰上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地促进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 随着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 河流的冰面变得狭窄、薄弱, 再加上社会变迁给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人们参与此类运动的程度明显降低, 几乎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九十年代初期, 一些人将河流的冰冻进行人为控制, 围造出良好滑冰场地, 用于开展冰上游乐活动, 从事有偿的营运。这种服务模式, 以冰车出租为主, 同时提供冰鞋等其他服务。在这种商业活动推动下, 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充满乐趣和活力的冰雪运动的热情。
分析延安滑冰运动发展历程对研究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有着积极的参考作用。
2.冰雪体育的价值
(1) 健身性
冰雪体育是速度与力量相结合的体育运动, 对人的心肺功能以及力量的锻炼, 对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以及对增强人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力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冬季项目的开展, 可以提高人的适应力, 加强机体的免疫力, 提高应激力。
(2) 娱乐性
冰雪体育运动以其游戏性得到人们的喜爱, 能够使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心情愉悦。
(3) 培养个性品质
滑冰运动可以使参加者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形成机智灵活、敢打敢拼、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常参加这种运动可培养人的良好性格, 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青少年来讲, 可帮助他们克服其性格弱点, 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
(4) 丰富家庭体育的内容
冰雪运动可以满足家庭成员的多种运动需求, 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 对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满足家庭成员的健康、娱乐需求, 提高家庭凝聚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5) 丰富社会体育的内容
滑冰运动是一种寓体于快乐中, 寓体于百姓中, 寓体于激情中, 寓体于锻炼中的一种真正属于百姓的体育形式, 它丰富了大众的冬季运动内容, 有着良好的运动价值, 可满足人们的运动需要。
(6) 竞技内涵性
滑冰运动既有休闲娱乐的成分, 又有着很强的游戏竞争性。其相互竞争和较量的氛围, 可发挥极强的竞技意识。
冰雪体育文化传承性
1. 冬季的气候条件是冰雪体育开展的基础
北方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 天气寒冷。因此, 充分利用地域资源, 积极开展符合本地特色的民间运动项目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 满足多元化运动需要
滑冰是运动性游戏, 它提供了多种运动形式, 既锻炼了青少年各部位肌肉群的运动能力和技巧, 又促进了对于肌肉运动的控制力和协调力。能够促进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3. 激发青少年的创造能力
滑冰运动, 特别是冰车项目, 因没有现成的运动器具, 要参与其中, 必须自己完成器械制作, 所以在他人帮助下, 学生可以在制造过程中体验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4.商业活动的介入为冰雪运动的优化创造了客观条件
商业活动的介入使民间体育文化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松散活动向组织化方向发展, 这一客观实现, 推进了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时, 活动内容的多样化, 满足了大众的多元需要。
对民间冰雪体育运动发展的思考
1.政府文化建设的思路
政府的资助和支持对于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体育发展依赖于政府, 需要政府对体育的介入。政府要将民间体育作为本地文化发展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加以引导和支持, 形成具有特色的优势文化项目。
2.体育职能部门的支持
体育职能部门对民间体育的发展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 集中部分资金和资源投入体育发展,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体育运动的迅速开展。
3. 学校体育的延伸
针对本地实际, 结合当地课程建设特点, 认真编制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将整和民间体育资源作为突破口, 进行体育新课程开发。冰雪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 有利于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
4. 建立社区冰雪活动场所
对于合理有序地利用自然条件开展冰雪运动, 社区有着明显的优势, 它既可服务社区体育又可满足辖区内学校体育教学需要, 又推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
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要符合人的价值趋向和要求, 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保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改变旧有的民间体育形式, 是民间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文宝.中国民俗发展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7.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
[3]周伟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湖南:民族出版社, 2004.08.
【民间工艺传承】推荐阅读:
民间舞蹈文化传承07-06
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09-07
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10-12
民间工艺05-18
工艺传承09-19
民间传统工艺08-28
民间工艺美术07-01
民间手工艺07-28
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