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2024-10-11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精选12篇)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1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民族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也不例外。就我国东北地区而言, 怎样保护和开发辽南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 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一问题更显迫切、严峻。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文化内容非常丰富, 我们以自己的特长和已有的研究为基础, 以“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为题进行研究, 准确认识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提出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的现状以及要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的界定

辽南旧称“管王之地”。狭义上专指辽宁大连, 广义上还包括营口市、鞍山市的海城与岫岩县全境。其地域覆及整个辽东半岛区。具体说来“辽南”主要包括:大连市、以及大连市下辖的普兰店、瓦房店、庄河、长海、金州、旅顺;营口市、以及营口市下辖的大石桥、盖州;鞍山下辖的海城、岫岩满族自治县这十个县市区。

辽南地区是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 地区内拥有汉、满、蒙、回、鲜、锡伯等46个民族, 非物质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体现了辽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创造力、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和谐大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研究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国发 (2005) 42号) 精神和要求, 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切实做好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研究。

辽南地区是东北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 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区划分为:汉满农耕文化区、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区、北方渔猎文化带 (区) 、朝鲜族丘陵稻作文化区、东西文化的交融区等。齐鲁文化, 确切地说, 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 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 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 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 (东夷文化) 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 相对来说, 齐文化尚功利, 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 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辽南地区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本地区已经出现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丘陵稻作文化等多种生产生活方式。东北汉族以及齐鲁文化, 加之与满、蒙、回、鲜、锡伯等其他少数民族的频繁交流, 辽南地区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层次的文化特征, 因此很难以一两点的地域概括来说明整个辽南民间工艺的整体面貌与特征。调查了解中, 当我欣喜的看到丰富多彩的辽南地区民间工艺以其“星星之火”流于民间的同时, 也为存于其中的那些“伪”形式感到忧虑。如果本课题将其去伪存真、由表及里、表里如一的加以呈现, 对其形式, 形式背后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 以及促成其精神层面的历史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是我希望能通过不断的努力而达成的心愿。

二、“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的省内外研究状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开始是一些专家学者、有识之大声疾呼, 随之逐渐变为一种社会共识。特别是中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后, 人们更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就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也逐渐成为人们自发的行动, 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在国内,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震老师从宏观的视角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思考”里提出自己的观点, 得出不浅的结论: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长足进步、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存在突出问题、创新保护东北少数民族文化途径等方面提出科学的观点。这是对我们的研究, 当作良好的参考资料。但是东北民族民间文化的范围很广, 内容十分丰富, 东北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我们的研究团队前5年开始从保护的角度对辽南地区民间工艺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研究, 研究有以下特点:

其一, 与以前主要从工艺美术的层面进行的研究不同。为了达到保护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目的, 我们在借鉴国外一些新思路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情况, 制定了新的研究框架。研究中除了关注有形的制造物外, 更注重与之相关的无形文化, 诸如工艺的传承、产品的用途及有关的社会文化意义, 传统工艺的变迁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

其二, 民间工艺文化保护的研究是近年来的新课题。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十分匮乏, 有的方面基本是空白。我们要深入实地, 深入乡村,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系统、反复的田野调查, 获取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 要写出几篇调查报告。

其三, 以调查报告为基础, 我们要更高的层面进行综合研究, 比较分析, 提出自己的看法。

据我的走访和调查资料的掌握, 尚未接触过对于辽南地区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的角度, 对辽南地区民间工艺品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 本项目从思想观念——功能——技艺——形式——审美——社会意义等层面的全面系统的研究。

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有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 需要对有价值的民族民间工艺文明进行保护。这是一项新的事业、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毫无疑问, 本项目对社会、对科研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的研究价值

本项目从民间工艺文化内涵角度出发, 通过研究已有的工艺文化的分析和总结, 挖出民间优秀工艺文化, 并对工艺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文化渗透和文化关系的处理进行分析, 力求“制造出来的物体本身”, 即有形文化外, 还认为造型的构思、材料的选择、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精湛的技艺、制作的过程、成品的用途以及象征意义等无形文化更有价值。同时, 民族工艺的发展应该在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借鉴中不断创新, 将现代设计的理念同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 借助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深沉美感来提升民族民间工艺价值, 即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 理论价值

项目将会在辽南地区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研究方面实现一次重大的突破, 对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形态的民间工艺文化的开发理论体系的建构做出自己的贡献。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会有力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开发富有现代价值和现实影响力的核心理念或精神本质的充分彰显并深入人心, 使其内化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理本质, 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辽南地区民间工艺资源保护, 不仅在于能让世界感受到这些源于史前文化的手工艺遗存的魅力, 还能让后人得以了解自己民族在人类文化史上曾经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的祖先创造的灿烂工艺文化;同时, 在传统文化流失势在必然的今天, 能用影像、图片、多媒体等方式记录保存、保护下这些传统工艺文化的因子, 为将来文化恢复的可能保存可靠的依据。更为欣慰的是它将完成我们这些“都市工艺者”长久的一个心愿。

(二) 实践价值

旅游业已经成为大连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民族民间文化大开发的契机, 国家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宣传力度的提高与加强, 使得去往辽南地区的游客日益增多, 游客们对于民族民间特色工艺文化尝试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就目前辽南地区工艺文化的现状来看, 一类, 民间工艺消失或衰退状态当中, 另一类, 民间工艺已变异或变异之中, 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一问题更显迫切、严峻。这不仅不利于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发展, 也不利于民族工艺品文化的传播。辽南地区民间工艺文化是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南地区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 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开发与发展, 而且对于发展东北地区特色经济, 建设小康社会, 乃至推进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都有积极借鉴意义。

四、“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的研究内容

辽南地区民族民间工艺文化种类很多, 内容十分丰富, 并非设立一个课题就能够全面研究。如果面面俱到, 必然难以深入, 因此我们要选择建筑、服饰、配饰、器具、乐器、宗教类用具等民间工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希望在对这些民间工艺文化用相同的理论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已有的、其他的研究成果, 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 探讨如下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即:不同的工艺类型在传承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什么样的工艺文化是优秀的, 值得保护的, 应该怎样进行保护?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又怎样加以开发、利用, 使其既得到保护, 又能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综合效益?传统工艺文化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之间有何关系?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一) 介绍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1. 辽南地区早期民间手工艺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2. 辽南地区中后期民间手工艺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3. 辽南地区当代民间手工艺的生产与销售情况

(二) 深入挖掘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思想观念

1. 深入挖掘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自然观念

2. 深入挖掘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伦理道德观念

3. 深入挖掘辽南地区宗教和民俗对民间手工艺的的影响

(三) 分析研究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主要特征

1. 分析研究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实用性

2. 分析研究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造性

3. 分析研究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地域性

4. 分析研究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价值层面

(四) 讲述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材料与技术

1. 讲述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材料

2. 讲述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手工艺技术

(五) 概括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审美特征

1. 分析辽南地区民间工艺的形式

2. 概括辽南地区民间工艺的审美特征

(六) 提出辽南地区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与利用措施的路径

1. 调查研究的基本性作用及分类分层保护原则

2. 辽南地区民间工艺文化的立法保护

3. 辽南地区民间工艺文化保护性利用措施

五、“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研究——民间手工艺文化保护”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我们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研究思想和方法, 并结合国内的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本课题。课题以民族民间工艺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为目的, 既关注有形的制造物, 更注重与之相关的无形文化, 并从民族文化和技艺的层面, 对其共同性与特殊性及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项目利用阶梯式研究模式, 首先明确本项目的依据、背景和意义。其次研究工作开始之前解决有关定义研究的问题, 寻找充足的文献资料, 做好项目研究的基础资料;其三、进行仔细、准确的市场调研、田野考查, 了解东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其四、准备研究工作环境、工具设计和抽样, 收集相关设备。最后分析资料, 撰写结论, 进行修正假设。

本课题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要采用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工艺学和历史学的理论方法。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即采用这种方法, 深入实地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又注意区分客位立场和主位立场来理解。并以夸文化的观点, 从客位, 即研究者的立场来进行研究。由于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民间工艺, 对研究者所具备的与之相关的民间祭礼活动的神像、供品、供具;生活起居的家具用品、生产劳动中的工具;游艺活动中的面具、道具及装点生活之年画、窗花等工艺的知识和理论, 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对这种发展态势的研究, 需要具有历史学的素养。因此, 本课题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的性质。

参考文献

[1]李惠林著作.《辽南名胜古迹漫谈》.大连海运学院, 1990.

[2]高松著作.《辽南地区药用植物图鉴》.科学出版社, 2008.

[3]那涛著作.《辽南影调戏音乐》.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7.

[4]李振远著作.《大连文化解读》.大连出版社, 2009.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2

申报材料

申报项目:北京市共青团中学系统优秀活动项目

目:走进民间工艺大师,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位:北京市丰台第七中学

者:

孙晨

2012年11月

走进民间工艺大师,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各类民间技艺的制作过程,让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丰台七中近三年来通过参观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邱志刚先生工作室,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邀请民间艺人走进学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及传承活动,其间,学生们亲临其境的了解并感受了民间艺术精品,通过活动学生纷纷感慨:亲自感受到传统民间工艺的制作过程,才发现原来其制作过程如此有趣,对民间工艺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种发自内心的喜爱,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喜爱民间艺术,让优秀的民间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国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通过了解、发现,我校学生很多已经不会滚铁环、格房子等这些在我们老师小时候长玩耍的游戏已经在现在我校学生中严重缺失。就以丰台区2010年开展的丰台区中小学生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为例,夹包、推铁环等项目学生很多都闻所为闻,更何况是参加比赛,所以民族传统精粹在我校开展难度很大。

难怪我们经常看一些新闻报道常说,很多民间老艺人感叹“绝活”后继无人,整个社会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而我们的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致使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校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在结合我校资源优势下,2010年开展了走进民间艺术家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首次尝试。2011年和2012年分别进行了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和邀请10位民间艺术大师走进学校传承民间艺术活动,使活动形式更加多样,覆盖范围更加广阔。

正文:

目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现实的东西都能通过电子产品虚拟出来,但情感却越发的淡漠,我国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随之被代替。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我国教育变化给了我们教育者更大的空间,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我校从2010年开始,由团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团结协作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面对新形势,我校团委一直在思考怎样去适应即符合素质教育的又能更好让学生喜欢的开展团日活动。根据我校团委长期以来探索与挖掘资源,提出增进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活动。现在学校团委的带动下,学校高度重视,已将每年四月定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月

2010年4月及2011年4月我校团委带领全体团员走进民间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邱志刚家及北京民俗一条街,亲临其境的欣赏与学习了布老虎、泥人、花灯、鸡吃米、棕人、毛猴、剪纸等这些老艺人亲手创作的、渐渐淡出学生视野的民间艺术瑰宝的制作。学生刚开始认为这些老物件,“不登大雅之堂”,心中还是怀的对高科技现代玩具的崇拜心理,根本看不起这些“土里土气”的作品,但随着艺人们的讲解及其现场演示制作的过程,学生们开始兴奋起来,就如花灯艺人邱志刚先生演示为例,不一会的工夫,外形宫灯的样子,内以剪纸粘一轮,将即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燃灯以后 热气上熏,纸轮辐转,灯屏上立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一下子同学们激动起来,感慨于,原来现在靠电池可以出现的效果早在古代就有比这更先进的了。

慢慢的学生对这些民间艺术越来越感兴趣,也越来越兴奋起来,提问的学生也是一个接着一个,随后邱老师细致而有趣味性的回答着学生的各种问题,又详尽的介绍了许多民间艺术的历史和趣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民间传统艺术的熏陶。

同学们在赏析过后,每名学生都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民间工艺品,通过动手做一做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很高,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更加深了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喜爱。通过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还大大提升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兴趣。有了这种形象的,深刻的认识,学生就能够真正认识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2012年4月我校把传承民间传统工艺活动向前推动,举办了“民间艺术进校园”校园开放日活动,我校全体师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其中。我校联合北京市玩具协会邀请了10位市级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民间艺术家向孩子们展示和传授了毛猴、蛋雕、绒花、面塑、泥塑、万花筒、内画、葫芦工艺、中国结、脸谱等传统艺术。这些艺术作品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孩子们通过学习和亲身动手实践,不仅锻炼了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深刻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实现了民间艺术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活动受到社会及媒体广泛好评与关注。

民间艺人们在活动结束前激动的对学生说:“民间艺术大都是口传心授,少有固定的继承群体,缺乏科学有效的组织学习,更没有专业的研究与创新。许多民间美术逐步走向了固步自封,后继乏人的死胡同,有个别艺术形式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因而,这些民间艺术的教育和传承,不仅是民间文化资源,更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

活动后学生们反思自己:通过学习、实践、讨论、交流,原来原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专家和国家文化部门要做的事,首先与我们关系不大,再者离我们太远。今天转变了这种看法,并树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在我们身边的意识。

活动过后学校教育中也在反思,我们将这种古老的承载着浓厚情感和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植根于学生之中,让其汲取民间美术的养分,接受民间文化熏陶,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激发其热爱家乡,热爱乡土艺术的热情,这无异于为这些面临衰退的民间美术留下了一块更为广阔、更加充满希望的沃土。

附活动相关报道:

4月9日,图片《我向大师学面塑》人民日报、人民网发表,新华网、新浪网、网易、搜狐网、丰台人民政府网等转载,贵州日报的党报文萃版选登;

4月9日,图片《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国教育新闻网发表,福建基础教育网、宁夏新闻网、中国艺术教育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转载; 4月9日,新闻《北京市丰台第七中学“传统艺术进校园”校园开放日》中国广播网发表,中国网、搜狐网、中国音乐教育网转载; 4月9日,新闻《北京丰台举办“传统艺术进校园”校园开放日》新华网发表,凤凰网转载;

4月10日,国际教育在线《民族工艺跟现代知识在校园并存》; 4月10日,丰台新闻播出《丰台七中开展“校园传统艺术”开放日活动》;

4月11日,图片《绝活儿》现代教育报、现教传媒网发表,北京市教委新浪微博转载;4月13日,丰台报第4版《大师教我学面塑》;4月16日,《中学开课学纸扎花灯》现代教育报、现教传媒网发表;4月20日,《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中国教育报发表。

下一步,我校还将在做好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上做以探索和研究。

1、开展民间艺术传承与学校德育相结合,从情感上及民间艺术品的美好寓意中挖掘教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2、把民间艺术传承活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辐射家庭及社区。

3、在传承发展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中注重与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3

[关键词] 民族手工艺;市场;铜器制造;发展

【中图分类号】 J5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13-2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黄教六大圣寺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因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于此而著称。悠久的历史积淀以及浓郁的宗教文化特色使得塔尔寺周边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里,传统民间技艺种类繁多,既有庄严与崇高的佛教技艺,又有奔放和艳丽的藏族技艺,还有汉族、回族及土族娟秀技艺,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蕴意。其中不仅有宗教、医学、建筑等方面的文化特色,更有大批手工技艺及从业人员这个方面的多样文化,譬如唐卡、堆绣、绘画、雕刻、泥塑、金银铜器的制造等。其中铜器制造是诸多行业之中比较普遍的一个行业。

一、铜器制造业的发展

湟中地区的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两代就十分兴盛,各种铜器,做工精巧,用途广泛,纹饰美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湟中铜银器加工业已有300年的历史,民间艺人众多,产品有佛像、宗教用品、铜银酒具、铜银饰品、铜锣等等。

近年来,湟中县把铜银器加工业作为引领湟中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来抓,积极支持民间作坊做大、招商引资入驻做强、建立加工基地拓展,铜银器生意走向国内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远销东南亚,全县出现了铜银器加工村、加工户、运输村、专门经纪人,近万人实现就业,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铜银器加工基地。

湟中铜器是以形薄、发亮、轻柔、质纯而著称。一类为宗教用品,例如宗喀巴纪念塔就是用纯银包裹而成的大银塔。这座大银塔高11米,塔底周长20米,面积25平方米。1986年对大银塔进行翻新时,共耗白银18300余两,黄金22.6两。总造价折合人民币32万元。这座银塔浑身裹白,天衣无缝,堪称一绝。

另一类为服饰,例如藏袍上的银碗、银镯儿、银簪子、银耳环等等;还有一类是生活用具,例如银木碗、银酒具、银筷子等等。单说那银酒具吧,那是十分别致的。银酒壶中间有一小烟筒,内有炉孔,可以放火块,用以暖酒,再看酒盅和酒碟,酒盅实际上是一只小银木碗,酒碟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上面的花纹美观精细、新颖别致。

漫步在前往塔尔寺的金塔路上,风箱声声、炭火呼呼、锤声叮当,该打的打,该锻就锻,好不忙乎。道路两边各种造型和图腾的铜银器闪闪耀眼,这条不过200多米的街道上,两旁的银铜器加工、销售店铺就有170多家。湟中铜银器加工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间艺人众多。

在湟中开铜银器铺较早的匠人有:李福成、张应青、李进忠、林富邦、李明铎等人。现在,湟中铜器加工艺人还有青海省一级工艺美术师何生寿、其子何满,青海省三级工艺美术师圈发福、李占邦等,在塔尔寺周围就有40余家作坊。

二、铜器制造业的现状

自2008年湟中县打造的“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品牌,特色文化产业之花开放的越来越艳,企业化步伐越来越快,产业化节奏越来越强。底蕴深厚、形式多样、适应市场的文化产业产品,深受艺术市场和人们的喜爱和注意。特别是铜器加工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风格,也为银匠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挣上了“文化钱”,吃上了“文化饭”,也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湟中建设,使得这个地区的文化更加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随着塔尔寺旅游业的兴起,湟中铜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为湟中的品牌产品,也成为青海的品牌产品。湟中铜器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不仅销售到全国各地,还销售到海外。

铜匠从不用任何成型模具,仅凭自己丰富的想象和长期练就的高超技艺,用几样简单的工具通过敲打、描样、錾花、镶嵌、成型抛光等多道工序后就能神奇般地制作出各种繁缛图案及不同用途的器具了吗?每件银光闪烁,豪华艳丽,让人赞不绝口,叹为观止的作品只是一个制作的过程吗?肯定不是,那么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多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吗?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其中包含的文化,如没有一种宗教观念就不会制造出铜器工艺品,从事这一行业的艺人一般都是藏族、土族或信仰佛教的汉族,绝不会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从事这一行业。因为信仰的不同,所理解的文化内涵就不同。

铜器制品包括大件的宗教物品和小巧玲珑的生活用品,这些精美的铜器制品都饱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乡土气息,它融会了宗教和民俗的两种文化,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是河湟地域多元文化的展现。

三、“八瓣莲花”——用现代元素升华传统文化

缺乏时代内涵的文化产业,前途注定狭窄。如何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内涵?湟中,青海河湟谷地的农业人口大县;如何让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彰显出生命力?如何将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让一个文化资源大县发展为文化产业大县?

2009年,在距离神圣、古老的塔尔寺1.5公里处,一座现代化的藏文化馆落成开馆。迈进藏文化馆曲折幽深的甬道,一幅神奇瑰丽的唐卡画卷被徐徐展开。雄浑壮美的雪域文化在这里被立体展现。从一部超宽频数字电影《青藏高原的形成》开始向人们追溯雪域文明的演进、走进佛的奇幻世界,与人们探讨藏民族的哲学立场、展现绚丽多姿的藏文化。

湟中县在“八瓣莲花”文化产业中心设立了湟中民间工艺品委员会,加入的艺人们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一部分技艺超群的工匠不愿意加入现代化的行业,认为传统的东西没有必要经济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还能领悟到民间技艺的精髓所在吗?是否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只关注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呢?在物欲纵横的当今时代,如何保留和继续发掘塔尔寺民间技艺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是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四、文化传承与思考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通过研究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展现塔尔寺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可以引起广大民众对民族技艺及其意义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引导当地民众传承下去;可以进一步激发塔尔寺人民热爱民族乡土的情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加大对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并处理好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关系时特别重要的。

塔尔寺民间手工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文明。研究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展现塔尔寺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

塔尔寺民间手工技艺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基本处于仅凭人类口口相传维系的状态。如何让这些宝贵遗产传承千秋万代,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研究民间技艺呈现的文化多样性不仅可以激发塔尔寺人民热爱民族,热爱乡土的情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还能够加大对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当下,经济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工艺品店主认为,机械化生产的工艺品美观,进价低,而自己制作的文化产品“落后”、“无档次”、“无品位”、“不美观”、“成本高”。这就迫使塔爾寺民间手工制造业的部分产皮无声无息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此,对手工制造业,特别是对打造“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品牌,一定要加深了解,发掘其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加强塔尔寺地区民间技艺的发掘与宣传,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塔尔寺,乃至整个湟中县的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塔尔寺民间技艺的多样性,可以进一步宣传和保护塔尔寺。

参考文献:

[1]湟中县志编纂委员会.湟中县志[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9.

[2]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塔尔寺概况[M].西宁: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4

甘肃省渭源县, 是渭河的发源地, 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独特的地理位置, 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间手工艺:玲珑精致的木雕灞陵桥、生动形象的泥塑、玲珑剔透的皮影子、精巧有趣的剪纸等, 无一不蕴含着渭源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折射出渭河源头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保护挖掘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及其丰厚的历史积淀, 对弘扬地方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渭源县民间手工艺资源的种类及特点

渭源县民间手工艺资源丰富多样。通过深入调查和详细归纳, 主要包括泥塑、木雕、剪纸、刺绣、皮影、木版年画等。

㈠渭源泥塑 泥塑在渭源有着漫长的历史。这里自古至今就是藏、羌、汉多民族杂居之地。两汉以后, 由于道观、佛寺、庙堂的兴起, 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渭源泥塑的创作以陇中和渭源民俗风情为表现题材, 主要反映渭河源头悠久的农耕文明。泥塑艺人李国柱和郭云山创作的《党参系列》《洋芋系列》《碾场》《水磨》等反映生产生活的作品, 以及《卖鸡娃》《杀猪匠》《回娘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等反映渭源民间风俗习惯的作品, 形象生动、造型拙朴、富有浓郁的地方气息, 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产品。

㈡渭源木雕 渭水源头山多林密, 长期以来造就了不少技艺高超的木匠师傅。过去大户人家的房屋上雕有“暗八仙”“喜鹊踏梅”“五福捧寿”等吉祥图案, 现在棺材上仍有雕刻“暗八仙”“二十四孝图案”的传统。这些作品大多以镂雕和浮雕相结合, 深浮雕与浅浮雕相穿连, 展现出有情有景的画面, 是人们祈福与祝福的符号。近年来, 木雕艺人陈天福、邓宝平等人适应市场需求, 以灞陵桥为蓝本雕刻的木雕灞陵桥工艺品造型优美、技艺精湛, 深受外地客商欢迎, 也成为渭源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㈢渭源剪纸 渭源剪纸历史悠久, 风格古朴典雅, 线条秀丽, 构图大方、粗犷, 主要应用在民间庙会祭祀、婚丧嫁娶、社火旗幡、灯笼、窗花、炕围、门头花等方面, 是人们祈福与祝福的符号, 也是当地活态的生活文化史。渭源剪纸图案有福、禄、寿、禧等吉祥文字, 梅、兰、竹、菊, 十二生肖, 日常劳动场景, 静物、景观等传统花样。现在, 渭源剪纸又融合伯夷叔齐、大禹导渭等历史文化元素及灞陵桥等人文景观, 结合字画装裱的方式, 开发出一系列反映渭源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的旅游商品。

㈣渭源刺绣 渭源刺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人们常用它来装饰和美化生活。在渭源留存和沿用的民间刺绣绣品中, 最常见的是枕顶和鞋垫, 此外还有衣饰、烟袋、荷包、枕套、靠垫、鞋帽、壁挂等。渭源刺绣尤其讲究一个“情”字。如枕头图案中, 老年人大多采用民间故事和福禄寿为题材, 有八仙祝寿、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等, 祈盼康宁祥瑞, 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小孩多用五毒图案、老虎图案, 有虎头帽、虎头鞋、蒜头香包等以避邪除恶;年轻人燕尔新婚则选择鸳鸯戏水、蛇盘兔, 以祝新婚夫妇家庭美满。这些绣品构图匀称简洁、造型夸张、绣工细致, 具有古朴浑厚的乡土气息。然而, 随着民间绣娘的年龄老化和相继去世, 渭源的民间刺绣渐行渐远, 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极少数的民间古代绣品仅珍藏在古董店里, 成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

㈤渭源皮影 渭源的皮影戏属陇中皮影, 唱腔以秦腔、眉户、碗碗腔为主。渭源皮影造型生动形象、色彩艳丽, 雕功流畅, 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 使人赏心悦目。渭源皮影采用牛皮和驴皮制成。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除了人物造型外, 还有山石门影、亭台殿阁, 军帐兵器、车船马轿, 龙凤禽兽、花树虫鱼, 妖魔鬼怪等。渭源的北部山区, 皮影戏曾经盛行。而今, 随着现代传媒的普及, 皮影戏日渐式微。皮影戏的观众仅限于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皮影戏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 正濒临失传的危险。除此之外, 渭源的民间手工艺还有会川木版灶年画、竹编、柳编、民间彩画等。但会川木版灶年画已失传, 渭源竹柳编的从业人员也日益减少。综上所述, 渭源民间手工艺资源不仅种类多, 而且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亟待保护传承、开发利用。

二、渭源县民间手工艺资源的保护开发

近年来, 渭源县文化部门在包括民间手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宣传及开发上做了不少工作, 使得渭源绚丽多彩的民间手工艺在定西市乃至全省具有了一定知名度。

㈠摸排调查, 建档立案, 建立非遗名录 渭源县文化部门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细致的调研普查, 建立了非遗产保护名录。目前, 先后有10大类9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省市县非遗名录。民间手工艺中渭源皮影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渭源泥塑、渭源剪纸、渭源刺绣、木雕灞陵桥、渭源竹编、渭源柳编、民间彩画、会川木版灶年画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同时由渭源县文化广播影视局与渭源县文联联合发文命名了渭源县首批民间艺术传承人15人, 其中泥塑2人、剪纸2人、刺绣1人、雕刻1人、皮影戏2人。

㈡积极组织, 参展参赛, 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渭源县文化部门还积极组织民间手工艺人参加有关展览和比赛活动。定西市首届民间文化艺术展中渭源县古老的农具、精美的刺绣、逼真的皮影、独特的雕刻以及剪纸等大量实物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当地绝无仅有的木雕灞陵桥和民俗泥塑、农具以及祭祀用具成为全市乃至甘肃省的特色。在定西市举办的“西分烈”全国剪纸大赛中党风琴作品获金奖, 朱雁翎获传承人奖。李国柱的泥塑在全省百合花民俗展中荣获二等奖, 被评为副高级泥塑艺术师。

㈢适应需求, 开发产品, 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依托“渭河源”文化品牌, 县文化部门积极鼓励一批龙头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的开发。目前, 开发出了以灞陵桥为亮点的工艺品和渭源土特产为主的旅游商品。陈天福、邓宝平、白雪峰、徐国军等人雕刻的灞陵桥造型精巧、古色古香、款式多样, 被中外游客争相购买和收藏;李国柱、郭云山等人的红泥塑生活气息浓郁, 也是馈赠嘉宾的好礼品;现从事此两项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多, 规模也不断扩大, 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㈣制作节目, 宣传非遗, 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自2009年1月份开始, 渭源县有线电视台开播了“走进渭河源”栏目, 介绍渭源拉扎节、水磨、剪纸、泥塑、烧狮子、社火、花儿、皮影、会川本庙庙会等专题节目。使博大精深的渭河文化深入人心, 源远流长的渭河文明享誉陇上。

㈤组建协会, 壮大队伍, 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2013年, 渭源县文化部门积极组织有关人员组建了渭源泥塑、渭源剪纸和渭源花儿协会。协会以挖掘和传承民间手工艺艺术为宗旨, 通过培训、展览、组织参赛等方式, 交流经验, 推出新作, 带动和促进民间手工艺文化进一步发展。

三、开发渭源县民间手工艺资源的对策建议

目前, 渭源县民间手工艺资源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缺乏政府的重视、扶持, 这一资源的开发存在许多问题。行业从业人员少, 产品名气小, 总量少, 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受市场经济的冲击, 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随着艺人年龄的增大, 一部分技艺将面临失传, 这些手工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笔者希望对于民间艺人和文化当地相关部门能够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地方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到民间手工艺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促使民俗文化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同时提出如下建议。

㈠政府干预, 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组织力量, 对全县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发掘、普查及保护 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 以普查为基础, 视抢救为生命, 保护为手段, 发展为目的, 建立健全文化资源档案库, 包括文字、影像、图片等。同时聘请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和鉴定, 为开发和利用作好铺垫, 使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强大的合力机制。同时对现有的文化产业生产单位进行产业化、系统化、规模化改造, 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向文化产业投资, 鼓励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

㈡全力创建手工艺品的知名品牌, 形成地域特色 民间手工艺品在各地都有, 大同小异, 琳琅满目, 只有打造自己的特色, 才能受到顾客青睐, 占领市场份额。因此。要增强传承保护和品牌意识。民间手工艺术品属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范畴, 需要传承发展, 传统的文化精髓不能丢。因此, 切实保护原生态的民艺人才、民间手工艺珍品及原生态的工艺技术, 为民间文化产业保本养源已是当务之急。同时还要提炼地域文化标识, 提升产品文化品味。灞陵桥、秦长城、大禹导渭、伯夷叔齐隐居首阳等是渭河源文化中的标识性形象, 可依此认真创作代表渭河源文化的标识性形象, 使之融入到民间手工艺品的创作之中, 打造具有渭源特色的文化产品, 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

㈢抓住特色, 制定渭源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包括发展战略、品牌战略) 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 集中力量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将其做大做强。以公司为龙头, 集研发、设计、生产、收购、销售于一体, 实行规范定型、订单作业、农户加工、批量生产, 逐步形成专业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同时统筹规划, 依托本地富集的旅游资源、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形成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文化联姻的新型产业结构。加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力度和投资力度, 尽快把渭源旅游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成功举办“华夏文明渭河源—渭源生态文化旅游节”为契机, 宣传、推介渭源县特色旅游文化景点, 以文化产业促旅游产业发展, 以旅游产业反哺包括民间工艺品在内的民俗文化产业。

㈣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要通过大胆引进和加强培训等方式, 建设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 包括优秀民间文化艺人、传承人, 懂得民间文化艺术价值的政府官员, 从事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和研究的科研人员, 从事民间文化艺术周边产品和延伸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 也包括新一代民间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同时, 要重视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要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放到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合适位置, 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广阔的空间。

㈤八方借力加大市场开发, 拓宽销售渠道 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 市场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渭源的手工艺品终究要通过市场来体现价值, 只有及时卖出才能实现价值。因此, 加强市场开发, 拓宽销售渠道, 是必须面对、而且要切实做好的一个重要课题。可通过营销公司、举办节会、参加会展、网络销售等模式来提高销售量和产品知名度。

四、结语

民间工艺品作文 篇5

它是一种有着浓烈的东方民族风的艺术品,无论是精致的编制方式,仍是精美的造型都令人深深的着迷!

中国结是用红绳编织而成,听奶奶说它代表吉利如意。细心察看中国结,一根根红线,经过三缠两绕,就变成了一个个鬼斧神工、精巧绝伦的艺术品。还可以在上面缀上一些小饰物,比方玉坠、铜钱或者是十二生肖饰品,那更是精益求精了。

中国结不仅是个漂亮结还是个适用结。

经由庞杂的工艺才干编织出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国结,它是如许美丽啊!中国结不仅漂亮,它还有良多的用途。例如:挂在手机上就是个别致的手机链,手机配上中国结,那火红的流苏飘摇,英俊极了;在香包上挂上个优美中国结给人多少美妙的设想……我常常用中国结来装潢色彩枯燥的手提包,这样就能够让底本款式平凡的提包上多了一抹靓丽的颜色,变得不同凡响!

中国结,表示着中国心,包括着中国情。

很多本国人经常被中国多少千年长久的历史文明所吸引,深深为此着迷。身为一名中国人,我早已被蕴含着浓浓民族风、中国情的中国结吸引!兴许恰是由于它蕴含的智慧和汗水,这就是中国人的魂吧!中国结是由一根红线环绕而成的,不论这根线扯得再远,最后也回到了起点,这个出发点就是自己的祖国,本人的乡土!中国结也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装点着我们的生涯,也编织着真挚的情义跟美好的向往。咱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会把中国结的含意继续下来,一起发明出更美好的来日!

简析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现代价值力 篇6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许多以实用为主的手工艺品已经逐渐工业制品所取代,失去了其实用价值;许多民间手工艺品的实用价值已经不再存在了,其价值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上和艺术价值上;许多手工艺品已经逐渐和工厂生产结合了起来,走向了产业化,产业价值日渐显露;在机械的轰鸣声中,纸扎还有其它的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了消亡。

关键词:民间传统手工艺;现代社会;现代价值力

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是农耕时代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产物,是传统的中国民众为生活的艺术创造,是在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艺术。儿童戴在头上驱寒保暖的虎头帽、贴在门上驱邪纳福的门神年画、用于祭奠先人的纸人纸马、栩栩如生的面塑、精妙绝伦的皮影戏……它不仅几乎涵盖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的全部内容,还涉及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死后的“另一个世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方式的集中代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时代的到来,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力也随之有所改变。

一、逐渐消失的实用价值

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都是中国民众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其最基础的价值必然是实用价值,然后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许多以实用为主的手工艺品已经逐渐被制作更加简便、价格更加低廉、功能更加优越的工业制品所取代,失去了其实用价值。

中国延绵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不仅树立了“以农为本”的思想,也形成了 “男耕女织”的社会传统。“德,言,容,工”是传统礼教要求妇女必须具备的四种德行,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女子从小就要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以便长大后缝制帽子、衣服、鞋垫、鞋子等衣物。以虎为图案做成的衣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孩童头上戴着虎头帽,脖上围着全虎围嘴,手上套着虎暖袖,肚上系着虎面肚兜,脚下穿着虎头鞋,很好的起到了防寒保暖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工业化取代了手工活,女红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传统的虎头帽、长袍马褂、棉袄、布鞋也在更为廉价和实用的棒球帽、西装、羽绒服、皮鞋的冲击下淡出人们的生活,不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日用服饰。

二、发扬光大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我国的民间手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卓越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就好像机器上的齿轮一样,不停地飞快转动着,人们渴望能够表达自我,满足精神需求。许多流传下来的民间手工艺,变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给了人们一片自由翱翔的精神天空。

现在许多民间手工艺品的实用价值已经不再存在了,其价值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上。给孩子穿戴的虎头帽、虎头鞋等,是虎文化的一种延伸。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礼典》中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系其爪亦能避邪。”虎不仅能吞食鬼魅、威慑敌害,还能庇佑人身、赐福示瑞。虎具备的这些特性,极大地迎合了人们借物祈福的美好愿望,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崇尚的对象。以前婴儿的成活率很低,人们寄希望于一种强大的力量的庇佑,所以我国大江南北普遍流行着这样的风俗,只要生的是男孩就免不了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着虎衣、抱虎枕。虽然现在这些物品已经不再被当做实用品,但人们依然出于庇护婴孩的心愿而购买它们,它们也因为其文化价值而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当然,许多民间手工艺品,比如泥塑、剪纸、皮影、年画等等,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而创造出来的,而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人们常常会贴红纸剪的“囍”字,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渲染出了一派甜蜜喜庆的节日气氛。除了“囍”字外,还有“福”字、“鹿鹤同春”、“年年有余”等许多有着丰富吉祥寓意的剪纸图案,满足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这些民间手工艺品,都飽含着中国劳动人民最淳朴的的审美需求和消灾纳福的吉祥愿望,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逐渐显露的产业价值

以前,民间手工艺品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艺术创造,手工艺人分散在个体作坊中,独自完成从选材,到制作加工,再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而现在许多手工艺品已经逐渐和工厂生产结合了起来,走向了产业化,以前那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基本不复存在了。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是“中国结之乡”,9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产业化,形成了规模,全中国80%以上的中国结产于红花镇。轩然工艺品厂是当地最大的中国结生产厂,据工厂人员介绍中国结是发放到各村的村民手中进行编织,然后再统一收购。工厂只负责把编织好的中国结再进行各种工艺加工,把简单的中国结与鞭炮串、辣椒串、“福”字、“喜”字、桃木挂件等装饰物结合起来,制作成精美的福结、喜结、桃木结等精美的工艺品,然后再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据了解,这种中国结产业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供了就业岗位,极大地促进了在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四、机器轰鸣声中的湮灭

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受到了机械化生产的极大冲击,纸扎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例子。纸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野蛮的人殉习俗,后来演变到用陶器等做成陪葬品,再后来就是纸质的陪葬品了。纸扎受到机械的冲击太大,其材料很便宜,主要是挣人工费,机械做比人扎快的多,机械一天能做出两千元钱的货,人二百元钱的货都扎不出来。虽然机械做的不如手工的好看,但便宜,其实同类的纸扎最多比机械的高三分之一,这也是为了竞争。有些人为了好看愿意要手扎的,但是更多的人已经没有了这种讲究,认为反正都是丧葬用品,一把火就烧了,有这些东西就行。就这样,在机械的轰鸣声中,纸扎还有其它的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了消亡。

【参考文献】

[1]朱怡芳.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7

当前, 镇江民间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主要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及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张, 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来文化多样性冲击, 有的传统工艺品因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已为数不多, 传承困难, 一些传统民间绝技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发展创新意识薄弱, 地方民间工艺缺乏产业个性化规模运作;民间工艺行业亟待长远规范管理与保护;民间工艺发展资金短缺;民间工艺发展人才匮乏。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应当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促进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和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 可以选择以下发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和扶持民间工艺的发展

民间艺术的发展遵循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作为地方政府, 要想促进其发展, 必须遵循“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其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对于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和生产要大力支持, 给予多种名誉上的奖励,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开发奖、市场开拓奖、理论研究奖、组织奖等进行引导, 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 培养国家级的大师, 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 进而促进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

通过打造民间工艺亮点产业, 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全国乃至世界接轨, 通过实践, 镇江市在此方面已取得了可喜尝试。去年,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组织了彩蛋、泥塑民间艺术家远赴德国曼哈姆市参加复活节期间的展销, 富有东方神韵的镇江蛋雕艺术品《慈寿塔》、《昭关石塔》、《十二生肖》等几十个品种受到德国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参展的140多件蛋雕艺术品供不应求。赚取了大笔外汇。而在德国欧洲第二大生态公园路易圣公园内举行的镇江民间泥塑艺术家葛志仲的泥塑展, 带着东方特有的写意手法, 为来宾现场惟妙惟肖地捏制了20多位德国名人的头像, 直至镇江泥塑艺术家带去的5公斤上好的紫砂泥全部用完, 德国艺术家同行们还仍意犹未尽, 竞相购买。蛋雕和泥塑的热销, 说明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民间工艺品通过产品的周密研发、包装、推介就能顺利开辟国外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是互通的, 通过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镇江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有效的战略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业务优势和环境机会, 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 地域民间工艺的特殊优势已经开始凸现, 它的内在文化动力是最具爆发的生产力, 因此, 要深入生产性保护和生态保护体系建设, 一方面, 要合理利用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 通过生产性保护, 将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 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创意产业。另一方面, 作为镇江要立足“原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性保护, 在保护中必须维护民间工艺资源“整体性”特征, 基于其中的诸多要素存在于相互联系、作用、制约和促进的复杂关系链中, 所以要全方位协调好产业集群的整体区位, 引导好民间工艺资源的合理利用。

文化产业属于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的范畴, 而软实力要以硬实力为基础。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抓住重点文化资源项目的保护性再生产, 即是抓住了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从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要创新思维更新观念, 在破与立中, 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 确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通过符合镇江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 培育一批富有活力, 具有镇江特色的民间工艺文化产业集群, 真正把镇江民间工艺资源潜力变成产业优势, 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消费的互推互动, 培育市场, 激活消费, 实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政府要整合各方资源, 为民间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法规等支持平台。

二、加大镇江民间工艺产业发展的投入

要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 采取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项目资助、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 确保地方财政对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 要积极借鉴民间资本在其他产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降低民间资本跨入门槛, 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民间工艺的效益是多方位的, 不能只看到它的经济效益, 还要看到它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消除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和体制弊端, 不断完善优化地方民间工艺资源发展的决策, 营造出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产业、出效益的发展氛围。

三、从艺术的角度解决民间工艺品的质量问题

产品占领市场的首要要素是质量, 没有质量的产品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是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民间工艺品也不例外, 而且, 质量要求更为特殊, 为此, 一是民间工艺品必须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 其表现的内容,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变异。即一方面要借鉴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作, 比如镇江剪纸就可以吸收地域特色景观题材, 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西津渡风景等, 并把以此类题材制作的成品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 使民间工艺品的文化含量再为提升。另一方面, 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 比如剪纸在图案设计上可以表现世界古典神话图腾, 以加强国际民族文化的认同交流, 同时外销产品要考虑世界各地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趣味。

四、积极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传统民间工艺品走进现代生活, 必须与现代装饰结合起来, 成为居家实用点缀, 目前镇江丹阳的正则绣已有一些新的探索, 如增加了特定背景的壁挂, 使它成为装饰品进入家庭, 使之实用化, 深受人们喜爱。

要大力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不论哪种工艺品都要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镇江扬中竹编在艺术手法上, 编制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在特色上做文章, 或在刀工上有突破, 或在造型上有特长, 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和流派, 从而增加自己的艺术魅力。要以产品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较好、关联度大的民间工艺制作行业为重点, 以资本资产为纽带,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培育镇江民间工艺的特色企业。

要积极促进民间工艺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民间工艺产业区域布局, 重点抓好民间工艺项目产业集群的开发创意建设, 并以此为中心, 进一步抓紧建好特色民间工艺产业传习所及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要注重打造特色民间工艺产业品牌。一方面, 要加强网路资源共享及与媒体的合作宣传, 进一步加大外延推介力度, 建立专业化的科研信息机构, 联合组建一批民间工艺产业教研基地, 共同开发一批核心品牌项目。另一方面, 要整合民间工艺精品资源, 增强创新力和辐射力。可以通过专家的评价、大赛的评奖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树立品牌。同时对民间工艺家创造的品牌要注册商标, 要申请专利, 专利是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产品, 避免抄袭, 又要学会用专利打开国际市场。

五、加强民间工艺产品的生产管理

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企业, 管理人员的水准要求高于一般企业。因为工艺品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既要懂艺术, 又要懂市场。否则只懂市场, 企业难以创新发展, 只懂工艺艺术容易走入“象牙塔”。现在大多数厂长, 虽对市场有所了解, 但文化品位有限, 所以很难开发出高品位的、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品, 因而生产企业非常需要一些既懂市场、又精艺术的人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其次是要打破家庭作坊式生产, 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多数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都是一些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生产厂家, 缺少产业化管理, 规模小, 艺术人才单打独斗, 形不成技术优势, 面对当今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产品必须提高艺术品位。然而, 目前的家庭作坊, 足不出户, 观念陈旧, 保守的传艺思想, 使他们只能重复过去, 难以吸收到新东西, 立足点低, 进步困难, 所以发展工艺品产业, 必须走开放式发展路子, 艺术与市场的研究至少需要两人以上的人才, 互相切磋, 所以企业要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集中人才进行开发。

六、坚持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现在的民间工艺品市场正从低谷中走向回升, 其表现是:高档产品的出现和价格的回升。随着经济的复苏, 艺术品市场已从前几年的成本销售, 转向为高档次文化精品的走俏, 所以企业要树立长远意识, 加大技术、人才投入, 克服短期行为, 避免重复抄袭。

民间工艺品多用于馈赠, 由于它大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属自产自销产品, 所以消费也均在本地区, 是过年过节、婚庆喜宴、庆典之日的一种增加喜庆氛围的装饰性手工艺品, 由于当地的交通不便, 市场局限, 几乎所有的手工艺品在很少的范围内流通, 其数量很少, 有些则属季节性销售, 如镇江丹徒挑花女红制品, 多在农闲季节制作, 为贴补家用销售, 这种经济营销模式,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 已无用武之地。所以民间工艺品未来的出路在于走进都市生活, 走向正在兴起的现代经济大市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间工艺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镇江剪纸已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看好, 开发国际市场是它今后的又一发展出路。

民间工艺品市场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 培育市场要选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同时, 民间工艺品的欣赏, 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 然而, 现在的消费者, 仅仅是个人喜欢, 谈不上欣赏, 所以导致消费市场混乱。可见, 民间工艺品要走进千家万户, 需要抓好大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 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和培训, 比如说, 可以开展一些有关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点评、具有艺术欣赏的广告宣传、艺术培训班等, 更重要的是要在民间艺术产品的推介销售中, 让全社会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 使其得以扶持和弘扬。

七、大力培育民间工艺人才

几年来, 通过在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也再一次证明, 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保护措施中, 重中之重强调的保护措施依然是为艺术遗产“项目的传承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要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培养后继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所有民间艺术遗产的保护都是以传承人带徒传艺活动的保护为核心的。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民间艺术后备人才是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保护。应该全面地搜集本地民间艺人的资料, 建立人才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对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 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 如定期举行民间工艺活动或相关的竞赛, 对优秀的民间工艺传人应给予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点保护, 政府或企业可设立类似“工艺创作设计室”的专门机构, 集中地方上优秀艺人进行探讨和研究, 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给民间工艺企业或家庭作坊予以经费补贴并提供优惠的政策, 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能制作出顶尖的民间工艺精品。

当然, 如果仅靠家庭传承这种方式培养人才来留住我们民间工艺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传统民间工艺的境遇, 我们倡导弘扬、发掘传统民间工艺艺术, 并在院校艺术教育中渗入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知识培训。建议对未成年人加强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教育, 尤其要在学校、少年宫和青少年艺术教育机构中增设民俗文化、民间工艺选修课, 举办民间工艺的讲座和组织民间工艺兴趣小组, 一些民间工艺的专业性博物馆、陈列馆应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从中让他们了解本土优秀文化, 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民间的道理。只有这样, 民间工艺的传承才能具备不断拓展的空间, 我们的民间工艺文化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发展。

综上所述, 镇江民间工艺现今将面临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机遇, 充分发挥镇江民间工艺在发展中的作用时不我待。我深信,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支撑和开拓创新时代精神引领的镇江民间工艺, 必将会在文化产业复兴的春天里首冠群芳, 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摘要:随着国际文化经济竞争的加剧, 现代工业文明的日益扩张, 镇江民间工艺的存在和发展也同时面临着挑战。由于传承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濒临失传。因此, 如何进行科学地保护与利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张应着力选择个性化特色项目, 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以及关键性产业切入点的有机嫁接, 形成产业链布局。同时, 政府更应致力于民间工艺产业的宏观规划, 注重培植优势品牌, 引导资源产业规范管理, 以此为镇江民间工艺保护研发提供广阔的拓展平台。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8

永春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工艺。其中“纸织画”以其画面纸痕纵横、井然有序、经纬显现、设色淡雅、精巧细腻、形象鲜明、清新大方之技艺,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因此, 笔者从永春民间纸织画入手, 把制作纸织画的工艺加以简化, 运用到教学中, 让学生参与学习和创作, 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能力, 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发展, 还有助于师生传承灿烂的本土文化, 共享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资源。

一、欣赏工艺作品, 品味艺术的魅力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 视觉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但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出发是远远不够的, 恰当的辅以其他感官, 如听觉、触觉等,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 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 增强学生视觉审美感受能力。教学时, 笔者先组织学生参观永春五里街“真武画室”, 欣赏纸织画作品,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较, 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然后, 我邀请“真武画室”的创史人林志恩老师现场介绍纸织画, “是真非真画非画, 经纬既见分纵横;我闻桃源场中客, 妙技别出关徐荆;并力劳作万万缕, 缕以素纸痕分明;烟云斯须出素手, 笔墨化发尽畦盯……”林老师从纸织画的传统工艺、朦胧的绘画效果、神奇的手工编纸、丰富的文化内涵等方面为学生做了生动有趣的讲解, 让学生感受“中国纸织画之乡”这一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雾里看花”之美, 品味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在参观活动中, 精彩的民间工艺品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从视觉上得到美的享受和感性的认识, 心灵上受到了一次艺术的陶冶, 加深了对家乡民间艺术的热爱。

二、在绘编操作中, 提高创作的技艺

纸织画———融绘画与编织于一体, 经纬纵横, 朦胧隐现, 犹如隔帘赏月、雾里看花, 让观赏者浮想联翩、心旷神怡、如临仙境。如何把这两种技能融为一体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 笔者改变以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画、剪、编、创的活动中提高创作技艺。

(一) 发挥想象, “画”中创题材

艺术创造就是表现感受, 抒发情感和想象, 利用纸织画丰富的文化内涵, 把孩子们带入创作联想情境中, 与儿童一起分享童趣。学生有丰富无边的想象, 教师应借助传统的纸织画题材促进儿童的表现欲望, 并根据他们的绘画特点, 在绘画和表现手法上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 人物画创作, 塑造人物的动态要鲜明, 服饰的色彩要大胆表现;风景画创作, 从构图上, 要注意空间关系, 主体的位置的突出, 色彩的搭配要合理……在师生的交流、探讨中让学生学习构图、形象、色彩、立体空间等绘画知识,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造型有趣、富有儿童特色的纸织画稿。

(二) 剪裁经纬, “剪”中练耐心

纸织画与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中的《编纸条》一课有些相似, 它的制作工艺是将绘有图画的宣纸裁成粗细均匀的经线, 另用同样粗细的空白宣纸条作纬纸, 以特制的纸织机编织成画。教学时, 笔者先出示一些纸条编织作品和纸织画作品, 让学生围绕这些作品进行观察、比较, 并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纸织画的制作方法, 从中了解到剪裁经纬纸条是制作纸织画的前提。然后, 示范讲解如何把图画和纯白纸切成宽为5毫米、头尾不断、细长的纸丝作为经条和纬条。最后, 让学生尝试操作。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探索、操作, 在亲身体验中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三) 编织梦想, “织”中获技能

1. 感知“提压”

学生对编织方法还不明确, 根据这个特点, 就要求学生从“一提一压”最基本的穿编方法学起。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 “提”是使“经”上浮, 而“纬”则下沉, 被遮挡;“压”则与之相反, 即“经”压于下, “纬”则浮于上。

2. 编织画面

编织画面是纸织画的关键, 如何让学生在操作中, 做出作品纹样密实、经纬条间隙小的作品。教学时, 笔者采用演示法教学, 从固定画稿、穿编纬纸、粘接纬纸的首尾、补色、点神、作品的装裱等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在直观展示中感受、模仿、理解, 最后掌握编织的方法。

(四) 敢于尝试, “创”中求发展

敢于尝试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 尝试是创新的前提, 不经过尝试, 何来创造?敢于尝试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教师要更新观念、突破思维定势, 允许并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笔者出示一张正背成画的纸织画作品, 以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为指导思想,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讨, “为什么正背都有图画, 怎样才能做出这样的纸织画呢?”, “我们可以改变纸织画的外形吗?”……接着, 笔者让同学们在问题中进行讨论, 让他们主动想自己说,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交流中取得共识。最后, 他们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 大胆进行尝试操作, 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自由地发展。

三、在交流评价中, 共享成功的喜悦

课程标准指出: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使每一个学生———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 这是每个儿童都有的共同愿望。在纸织画的评价过程中, 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共享成功的喜悦。教师应架起看台, 让学生“互看”, 共享成功。“互看”指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观赏别人的作品, 使学生得到启示。教师还应创设平台, 让学生“互说”, 共享成功。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教师应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 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 多给他们交流创作体会的机会, 让学生在互动中充分表现, 发表见解, 使课堂由“独角戏”变成“群英会”。学生通过纸织画的学习, 把一张张平凡普通的纸, 赋予了生命价值。他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由浅到深地认识着;他们创作的时候很累但快乐着;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憧憬, 用纸、剪、织来表达着、传递着。

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纸织画学习和创作, 对发展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功效是很明显的。在细致耐心的性格品质支持下, 学生通过敢于尝试、动手操作, 他们的作品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在作品交流中, 共享成功的喜悦。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9

从我国的传统建筑的手工艺装饰采用的纹样来看, 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民间建筑, 大都喜欢运用吉庆、祥瑞、故事、花草、佛道、风俗等为主要题材, 比如, 云纹、龙纹、八宝图等等, 然而皇家建筑的装饰纹样和民间的纹样又有区别, 比如云纹和龙纹只能用于皇家建筑, 民间建筑则大都采用松、鹤、磐、和盒、玉鱼、鼓板、龙门、灵芝八种吉祥物, 即八宝图。

这一装饰性审美要求就具体体现在带有主题性的吉祥符号的选取与运用, 带有象征性的色彩体系运用与夸张变形、圆润丰满造型特点的强调这三个方面。

一、民间手工艺中的主题性的吉祥符号的选取与组合

自人类步入文明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就从未间断, 具有吉祥文化内涵的符号便在传统造物设计中被普遍运用, 民间手工艺中的吉祥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花草、果实植物类:花草类如民间普遍使用的牡丹花、荷花、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百合、灵芝、松树等, 果实类则常用石榴、桃子、柿子、桂圆、葫芦、谷穗等。运用中多以不同植物种类形成单个或多个主体联合使用, 或用其谐音, 或用其寓意。

(2) 祥禽瑞兽类:动物是中国吉祥纹饰中重要的一类, 既有现实中的飞禽, 又有想象中的走兽, 但是在民间的信仰体系中都赋予它们或宅心仁厚、或去灾致福、或延年益寿等特殊的品质与能力。常见的动物题材有:龙、凤凰、喜鹊、朱雀、仙鹤、鸳鸯、麒麟、老虎、狮子等。在民间造物中常使用的吉祥主题有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金玉满堂、五福捧寿等。

二、民间手工艺中的象征性的色彩体系运用

红色是热烈色彩的视觉感受, 更是红红火火美好生活的象征与情感联想与表达。除了年节, 民间嫁娶.中色彩的鲜亮与喜庆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新娘的红外套, 外罩一把红色的遮阳伞, 伴随着陪嫁的红色被饰, 新房中大红的喜字, 红蜡烛、红顶的帐篷花, 处处洋溢出生命的赞歌, 表现新人们“红红绿绿, 图个吉利”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民间手工艺中的色彩运用既有感性的视觉形式美感追求, 又有比附生活、赞颂生命的象征意义表达。如在民间设色口诀中就有“红靠黄, 亮堂堂”, “红靠黄, 喜煞娘”等不同说法。红火热烈成为民间色彩运用体系中的主色调。有对于红火热烈的民间色彩运用的主色调, 民艺家张道一先生将之总结为民间用色的“俗、土、野、艳”的特点。民间手工艺中的色彩运用除了追求热烈明快的色彩效果以外, 也会根据装饰对象的需要进行雅致化色彩的调整, 追求整体配色的协调。比如在年画彩印中“文相软、武相硬”文官服饰的设色, 及中老年女性服饰色彩的设色, 或是为防止色彩过于热烈而会在局部加一点暗色, 使之对比更为强烈。

总体而言, 民间用色排斥阴郁的色彩效果, 而追求红火热烈的设色、用色, 并将之成为民间设色、用色的主色调。其作用既有欢乐气氛的营造、形成热烈的视觉感受、表达美好生活的情感、赞颂生命的象征意义。民间工艺中的装饰美在色彩选择、搭配、运用中得以深刻地表达。

三、民间手工艺中纹饰夸张变形与器物圆润丰满的造型特点

民间艺术品中, 常常会出现很多打破常规, 夸张、变形的造型。陕西省旬邑县赤道乡富村的库淑兰空空树、石榴树树开红花等多幅剪纸作品, 其中石榴树异常高大, 树枝所挂石榴亦奇大无比, 色彩斑斓绚丽, 个个露出饱满多子的颗粒, 而站在两旁的采花娘子, 虽头部完全的正侧面, 身体却是正面, 双手也都完整呈现。民间剪纸艺术的形象不符合现实性的夸张与变形, 给人的感受不是不可理喻, 而是具有朴实、稚拙的童趣美, 一如原始壁画给人带来的童年般的艺术感受。民间工艺中纹饰同样有此特点, 其中的造型极度夸张, 充满着艺术美感。彰显国人的家居文化审美情趣。

结束语

我国的民间手工艺可谓是源远流长, 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 各地的室内装饰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 充分的展示了中国传统和现代中穿梭的居室文化。充满着艺术美感。工艺美术品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而发展, 在产品审美功能上要不断创新。现在我们的工艺美术品, 常常是多少年一贯制, 脱离现实生活, 这正是阻碍我们工艺美术发展的要害所在。开发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产品, 必须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必须使传统技艺传统风格在新技术基础上有所发展。可以这样说, 每个工艺美术精品, 都体现出时代性, 不但表现在产品使用和审美功能, 而且还应该体现出时代的生产力水平。

运用传统技艺结合时代特征, 勇于创新, 开拓时代产品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继承、创新、发展工艺美术必经之路。

摘要:民间工艺中纹饰同样有此特点, 其中的造型极度夸张, 充满着艺术美感。彰显国人的家居文化审美情趣。

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 篇10

一、中部地区手工艺概况

民间手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从古至今,民间手工艺品一直是突出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民间手工艺植根社会最基层,始终把实用和审美融合于一体,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并对其他文化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有着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形式。

二、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牌化的重要性

第一,可增加市场对民间手工艺品的需求。现今国内外各种品牌的产品涌入市场,整体的品牌形象设计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优良的品牌形象是手工艺品走向世界、扩大国外市场的必备条件。民间手工艺品含有独特的地域特色,需要对其进行整体的品牌形象设计,以产生更好的品牌文化认知与感受,有利于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从而扩大市场。

第二,促进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民间手工艺品牌形象的建立,赋予民间手工艺品牌丰富的品质内涵和文化底蕴,增强其产品的整体特征,不仅使消费者重新认识和关注民间手工艺,从而推动中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并且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牌形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品牌意识淡薄。民间手工艺品多是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自己创作、生产并使用、欣赏的手工艺品,而且由于中部地区经济不够发达,民间手工艺品缺乏与国内外市场的流通,人们缺乏品牌意识,包装上不够精细,没有突出产品的特色,并且主要在当地区域内进行销售,面对更大的市场时易产生疲软的态势。

第二,品牌视觉形象建立不完善。随着中部地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政府开始大力开发当地的民间手工艺资源,许多民间手工艺品随之建立品牌,但其中许多的品牌形象设计不够完善,尤其在视觉形象方面,缺乏整体性、时代感和创新性。

四、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牌形象设计方法探究

(一)结合地方文化走特色品牌之路,打造特色品牌形象。品牌是独一无二的,成功的品牌是引领产品不断发展的重要法宝。忽视对品牌的塑造,不利于消费者建立对该品牌的心理认同,无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宣传,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中部地区的民间手工艺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有凤翔年画、阳城焙面面塑等知名的工艺,却没有建立起有名的品牌和企业,这就提醒我们必须要提升品牌意识,结合地方文化走特色品牌之路。

中部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突出的区域,当地政府应合理开发这些文化资源,大力宣传从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民间手工艺品作为该地区主要的旅游商品势必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将民间手工艺与当地风俗文化、旅游景点在风格上进行统一,保持民间手工艺与旅游环境的一体化,从而实现整体性的推广。

(二)对手工艺品进行全方面包装设计。第一,包装设计体现商品美。通过对民间手工艺品进行全面包装设计,可以利用包装的诸多元素透射出不同民间手工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意蕴,让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产生共鸣,从而增进人们对手工艺品的价值认识。第二,包装设计要体现时代观念。提升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的包装设计,其表现形式需要反映本土社会生活,符合社会上普遍的审美意识观念,同时折射出这个时期的科技、生产水平。第三,对包装进行情感设计。现今进入信息时代,因为商品丰富,人们逐渐走进了精神性消费领域,展示个性特征的精神要素成为影响人消费的重要因素。“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因此对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的包装设计必须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与现代人心理情感的共通点,从而感染消费者。

(三)借助新媒体手段,完善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牌的推广。第一,通过平面广告实现手工艺品牌的推广。将广告创意与民间手工艺相结合,展现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广告自身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有利于引起观者对于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的关注,从而提升民间手工艺品牌的知名度。

第二,发挥网络宣传优势,展现民间手工艺品牌的独特性。网络具有大众性、便捷性的特点,在传播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网络来传播品牌信息,有利于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牌信息的传播,便于大众理解和认知品牌。

第三,利用影视传媒提升民间手工艺品牌的知名度。中部地区民间手工艺品牌通过影视传媒进行传播,有利于扩大其品牌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扩大品牌的市场,对品牌的发展有着直接有效的宣传作用。

民间工艺重生记 篇11

小工艺大产业

在山东潍坊云霄风筝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里,摆满了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风筝,展厅后面就是风筝制作间。隔着透明的玻璃墙,客户就能看到风筝制作的全部过程。从烤弯毛竹到绑扎、贴糊、绘画,再到最后的组装,这门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杨再和经理自豪地告诉我们,目前公司80%的产品销往日本、美国等国家,预计今年公司的产值能超过60万美元。

如今的潍坊杨家埠,制作销售风筝已经蔚然成风,每年生产的风筝达到1000万只。而整个潍坊市的风筝企业更是多达300多家,设计生产的上千种风筝以及延伸产品年销售额已达1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世界的60%。

“手艺可以创造财富。早在20年前,传统手工艺制品就开始出口国外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十多年来他一直关注民间传统工艺的生存状况,并于2008年对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调研。“如何把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保留下来?首先就是要找到得以传承的市场,找到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点。”

对于这一点,作为山东美术馆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的鲍家虎亦有同感。30多年醉心于民间艺术的研究工作,让他对山东省民间艺术尤其是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其所著《剪纸研究》和《齐鲁特色文化丛书》(工艺卷)就是鲍家虎从事民间工艺、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研究的智慧结晶。1988年,他被国家文化部社文司授予“民间美术开拓者”称号。

鲍家虎:艺术就是财富。它们可以画个等号。艺术既是物质的财富也是精神的财富。艺术有短期的价值和长期的价值,有显形的价值和隐形的价值,短期的价值就是像流行音樂或其它一些新潮的艺术,它们就是流行一段时间就不行了,但是有的艺术它可以流传几百年几千年,都很有价值,所以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民间美术民间工艺要想长久地发展,就必须有效益,必须能够养活那一带的老百姓。

对于民间艺术,市场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拓展开民间艺术发展空间的同时,追逐利益的市场经济特性也在无情地荡涤着艺术的本色。现代商品经济尤其刺激了民间艺术的蜕变,使碎片式民艺商品的开发在近20年来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各个地方的旅游点,民间艺术品成为了游人们的纪念品,毕竟民间艺术品或多或少地代表了其所在地的文化特征;各个地方的商家柜台里陈设了来自各地的民间艺术品。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繁荣并不意味着原生形态民间艺术的复苏或重振。

尽管他从不否认市场是艺术的催生剂,会使艺术更加繁荣。但如同许多关注民间工艺的学者一样,鲍家虎也坚持认为一哄而上的市场开发必定是有其负面作用的,好的艺术品是非常珍贵的,比如说过去母亲为孩子绣制的东西,还有少数民族从小就为自己绣的嫁妆。这些东西它都不是商品,所以非常精致、耐看,一旦批量成为旅游纪念品其艺术性将大打折扣。

纯手工最宝贵

作为山东省一位剪纸艺术研究大家,鲍家虎对剪纸艺术的钟爱之情几乎可以贯穿其艺术生涯。剪纸是劳动人民自娱的民间古老装饰艺术之一,是中国流传最广、时间最长的一种艺术样式。其历史可上溯到汉代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久远年代。

到了唐代,剪纸就已经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广为流传了。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

山东省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剪纸种类繁多,用途不一,既有春节时为了增强节日气氛的门笺、窗花、墙花,也有正月十五的灯笼花;既有新屋里的顶棚花,胶东的纸斗、笸箩花,也有送礼用的礼花、喜花等等。山东民间剪纸的题材广泛,不仅表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剪纸艺术挖掘、整理、理论研究上,鲍家虎有较大成就:他最早发现了代表着东西方民间艺术交流的烟台毓璜顶教会剪纸,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鲍家虎认为,剪纸还算得上是如今仅存不多的“纯手工艺品”。

鲍家虎:现在时代进步了,机械化程度也高了,所以在某些方面代替某些手工是允许的,但是它会有个度。因为机器是人手的延伸,你延伸过头了,就成了机械化生产了,但是你在这个尺度以内的话还是艺术。你想过去琢玉,原来都是手工,现在用电钻了,这样它仍然算手工艺;还有刺绣,现在也会借助机器,像电脑绣花就不是民间艺术了,就是机械化生产了,因为它超过那个度了。所以有很多研究者认为机械化和纯手工的民间艺术还是有区别的,人的手生产和机器生产的还是能看出来,机械生产是一样的,大批生产,手工的一件一个样,不重复,这就是它的宝贵之处。

对于提高民间艺术品价值的途径,鲍家虎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要想提高民间工艺的水平在于科技水平,材料是很普通的,关键在于怎样设计它、怎么雕刻它、怎么画好它。这是民艺价格提高的根本途径。

民艺教育为本

研究民间艺术,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要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民间艺术是百姓智慧的结晶,要深入田间地头去细细品味,坐在书斋里是搞不好民间艺术的。与多位民间艺术专家的意见相同,鲍家虎说,教育才能给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最肥沃的土壤。

鲍家虎:山东省的民间工艺,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受重视,但在“十年内乱”期间,被当成“四旧”,摧残得很严重,有好多民间美术品类遭到破坏。艺人有的年纪很高,技艺就失传了。过去民间工艺的保护工作,主要还是在文化艺术馆这个系统。文化馆不只研究民间艺术、民间工艺,也研究戏剧、音乐,舞蹈。“十年内乱”以后文化馆人员也好多不进行民间工艺工作了,工作人员面临断代的局面。现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迫在眉睫,国家已经重视,可是感觉缺少人才,所以在整理材料、上报、怎样开发、怎样保护方面工作比较吃力,写一个文件,写一个报告,主要重点都搞不清楚,很不得力。

许多手工艺都面临后继乏人的现实,手工艺的艺术质量高,但是价廉,养不活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像山东省的一些民间艺术,专家老百姓都喜欢,但是他的儿辈就不学了,不生产了,比如济南的兔子王泥塑,原来很流行,现在也看不见了。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就是因为价廉,年轻人就不做了。好多泥人玩具,很便宜,年轻人做这个就不如去打工或别的事情会更赚钱,这是很现实的。民间艺术的教育必须得到重视,从小抓起,中小学的美术课里要有乡土艺术教育,还有书法,也应成为教育的必修课,这都是弘扬中华文化。

其实,鲍家虎先生的心愿并非奢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已经在山东很多小学落地生根。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做得最深入的一个。步入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南上山街小学的教学楼,民俗文化的气氛就会扑面而来。在教学楼每一层的走道里都能看到各班级的学生们亲手制作的不同种类的民间手工艺作品,荷包、风筝、布老虎、葫芦绘画作品……都一一张贴、悬挂在图案精美的文化墙上。从2003年开始,该校每两年举办一次民俗文化节,让孩子们感受民俗文化。每周五下午学校都有学生必修的“非遗”课程。

10月底,山东省“非遗”美术创作工程正式启动,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画院以山东省第一、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等41个美丽的民间传说为题材,组织省内知名画家展开创作,用中国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传说故事,宣传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山东文化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非遗保护项目有120多项、省级307项,国家级代表传承人是50名、省级的是200名,其中民间工艺的,包括传统美术和手工艺的传承人50多人,大师级10余人。

传承的责任

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成为了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当下受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对民间工艺的保护主要不是看它的文化内涵,而是看它是不是能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如何避免这种功利性的保护?

伴随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一部分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已经令人惋惜地消亡,而大部分现存的民间艺术资源,也处于将近消亡的危濒边沿。

由于民间文化资源具有惟一性、不可再生性和生存发展的脆弱性,抢救和保护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民间艺术保护采取何种视野,采用何种形态,成为保护的关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第一次专题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会议。民间有大美,民间有大巧,民间工艺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国家现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采用生产性保护,纳入公共文化保护体系,从原料生产到技艺流程整个的程序,包括艺人的表演过程,都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纳入政府的采购。

鲍家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文化强国第一次提出来,说明国家很重视文化。山东要建设文化强省,民间艺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特征,相信民间工艺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之下更加繁荣。

现在看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做的民间工艺研究、开发、生产和保护方面的工作是有成效的,比我们当时更加实际、更加踏实。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我还会坚持理论研究,将我一輩子的经验落实到具体的研究和保护它们的工作中。

保护民间艺术这一中国文化,将其提高到相应的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创意产业就承担了这一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整理、挖掘特色民间艺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民间艺术资源和财富。而文化创意产业重在创新,但前提是要保证它原有的特色。而如果只跟着所谓的市场走,肯定远离时代,远离老百姓,不会产生好作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现代工业的冲击,一些传统民间手工艺的市场遭遇挑战,而另外一些手工艺却迎来新的机遇,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谈及今后的发展,鲍老先生也是一脸的期待:

中国的民间工艺——剪纸 篇12

攻擂口号:爱剪纸,爱写作!

写作感言:用笔记录传统文化,写出剪纸的丰富多彩!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京剧、国画等。但我最喜爱的民间艺术就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都可以剪出来。这些人们熟悉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剪纸的素材。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眼睛滴溜溜地搜寻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它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地舔着地上的灯油,惟妙惟肖。那滑稽的样子真惹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的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上一篇:新闻报道的文风下一篇:非功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