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文风

2024-10-11

新闻报道的文风(精选10篇)

新闻报道的文风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宣部发出了《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 再次提倡新闻报道要“短、实、新”, 反对“假、长、空”。为此, 各级新闻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缩减文件内容, 在改文风中先走一步, 切实改进文风, 书写新风

一、摒弃“四话”文章, 做“四有”文章

用恰当精美的文字表述当今壮阔的生活, 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但有人却曾经一度认为只有长文章、大稿子才有深度、有力度, 只有连篇累牍、鸿篇巨制才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和能力, 这种作新闻写文章的理念, 助长了我们新闻记者写“官话、套话、空话、大话”“四话”文章的不良文风。

十八大之后, 中宣部就改进文风作出具体、细致、实在的要求, 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笔者认为, 作为新闻工作者, 改进文风, 就是要摒弃“四话”文章, 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节”的“四有”文章。言之有物, 即文章要有内容。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明显的标志, 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如果没有实质内容, 只说空话、套话, 不触及实际问题, 就会失去新闻的价值和作用。因此, 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 围绕中心做文章, 服务大局写现实, 以入微之笔记录壮阔中国, 用传神影像展现人间百态, 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把百姓的心声反映给党和政府。言之有理, 即文章要有道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义。因此, 我们要通过“寓理于事”的方式, 使文章坚持真理, 蕴含哲理, 讲出道理, 让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内心里产生信任, 从而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言之有情, 即文章要有人情味。“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生活中有鲜活的实践成果、有感人的先进事迹、有震撼的发展变化、有生动的社会场景、有动人的语言和丰沛的情感。因此, 我们要坚持深入群众, 走进基层, 用群众语言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最质朴的愿望, 用群众语言向他们阐释党情国情世情, 让新闻更有人情味, 更好地发挥引导舆论、增强信心、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作用。言之有节, 即文章长短要有节制。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 人们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 因此, 在新闻写作中, 我们要深入思考、精心锤炼、反复推敲, 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简洁的篇幅, 写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真正体现出字字千金的分量, 达到篇篇精彩的效果

二、摒弃用长话说虚事, 坚持用短话说实事

从“四话”文章到“四有”文章, 一个字, 需要完成的却是质的改变。中宣部发出的《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 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如何改进文风作出明确规定。综观《意见》要求, 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到改文风, 就要摒弃过去新闻写作中用长话说虚事的不良文风, 坚持用短话说实事。

改文风, 就是要刹住这股“以虚说虚”风, 用短话说实事。那么, 说什么样的实事, 怎样说实事, 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要说新鲜的实事。新闻报道是向受众传播信息的, 而信息则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更具传播价值, 因此, 我们所报道的事件或现象首先要具备新鲜、新颖、新生的特点;二要说有用的实事, 就是说那些能让受众感受到利益关联或感官满足的实事, 也就是与他们经济、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价值利益有关的事情;三要说典型的实事, 所谓典型实事, 就是诸多事件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特色、最有说服力、最生动、最打动人的事, 与之相反的就是《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杜绝的“脱离实际、内容空洞和‘应景’的以及一般化的工作报道”。

要说好这些实事, 首先要说短话。我们在采写新闻时, 要说短话, 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具体说, 就是要说直奔主题的短话, 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 决不绕弯子, 尽量用简短的篇幅, 向读者传递最有用的信息;要说简单易懂的短话, 就是要心中时刻装着群众, 从平民视角, 用百姓最熟悉的语言书写他们的心思;要说生动活泼的短话, 就是要说富有个性、特色鲜明、活泼有力的话语, 让新闻轻松、活泼、生动、形象起来, 真正达到有深度、有力度。

俗话说, 思想是源, 行为是流。有什么样的思想作风, 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作为新闻工作者, 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就有什么样的文风。因此, 我们改文风, 就要先从转作风做起。新闻工作者是火热生活的记录者和歌颂者, 而火热的生活永远在基层、在群众中间。近年来, 个别新闻从业人员远离基层、脱离群众, 热衷于从网上扒新闻, 拼稿件编新闻, 凭想象造新闻, 损害了媒体的社会声誉。我们改文风, 就是要革除这些恶习, 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让记者走近群众, 走进基层, 采写出更多更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短、实、新”的好文章, 树立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好风气。■

摘要:十八大以后, 中宣部就改进文风作出具体、细致、实在的要求, 我们改文风, 就是要革除一些恶习, 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让记者走近群众, 走进基层, 采写出更多更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短、实、新”的好文章, 树立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新闻报道,文风,精神

参考文献

[1]林永年.论题力求“尖”一点——新闻论文写作的通病及防治办法之一[J].新闻前哨.2006 (01) [1]林永年.论题力求“尖”一点——新闻论文写作的通病及防治办法之一[J].新闻前哨.2006 (01)

[2]林永年.论点力求有新意——新闻论文写作的通病及防治办法之二[J].新闻前哨.2006 (Z1) [2]林永年.论点力求有新意——新闻论文写作的通病及防治办法之二[J].新闻前哨.2006 (Z1)

文风建设的历史借鉴 篇2

好的文风在价值立场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导向。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当前的文艺问题最根本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人民的问题,一个是如何为的问题。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是文章科学立论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社会科学问题要想抓住根本,就必须找到问题的实质,找到历史和时代的本质。那么这个历史与时代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智慧绝伦的杰出天才,还是那几千几万的所谓社会精英?都不是。历史与时代真正的精华是人民群众,真正的本质也在于他们。所以人们才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导向,实际上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只有坚持了这一点,我们才会向下看。就当今世界发展状况来看,即便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社会,也都有各自的民间疾苦。看不到民间疾苦,就只能说明你看得还不够“向下”,还不够深入。我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导向,就是要有“向下看”的精神和勇气。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警告过人们,如果现在不主动“向下看(look down)”,就会在有朝一日被动地“向下看”。对于文章写作来说,“向下看”能使我们找到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找到需要培育和关怀的真正对象,这样的文章才是有根的,是紧紧抓住脚下的泥土的,是有旺盛的生命活力的。这样的深植大地的文章,是为人民代言的,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敢言,才有责任与担当,才能做到“不虚美,不隐恶”。可以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导向是好文风的立足点和根本点。

好的文风始终坚持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作为写作的必要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几分调查说几分话,占有几分材料写几分文章,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充分的调查研究中得出结论,这是好文风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品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毛泽东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通过写信、个别交谈、集体谈话等方式,征求了艾青、刘白羽、李伯钊、丁玲、萧军、欧阳山、周文、周扬、何其芳、周立波等几十位诗人、作家和文艺工作者的意见,让他们帮助搜集材料,提供有关文艺的意见和建议。对其中有些诗人、作家,毛泽东还多次同他们或通信或谈话沟通思想、交流看法。同时,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宣传部代部长凯丰等也分别找作家谈话,汇集文艺工作者意见。实际上,延安文艺座谈会,不是领导讲话或大家学习的报告会,而是一个研讨会、调研会,毛泽东的讲话分两个部分,会开始时讲了一部分,只是提几个问题作为引言,然后听取大家讨论,研究大家意见,最后会议结束时才有了作为结论的那部分讲话。座谈会举行过三次全体会议,有几十位党内外作家发言。可见,只有这样充分的调研准备,写出的文章才会实,才会真正做到“其文真,其事核”。《讲话》鲜明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如果没有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作为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指出:“是否重视调查研究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可以说,是否重视调查研究也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大问题,是文章能否做到“实”的关键所在。

好的文风始终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坚持有的放矢,坚持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讲话》带给我们的一个基本启示。《讲话》的写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缘起于当时延安文艺界出现的一些问题,那时来到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大多还没有真正完成从小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转化。他们的思想感情还需要一个改造过程,还需要一个与根据地军民相结合的过程。随着抗日战争困难时期的到来,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中的一些人所具有的思想弱点和问题,就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胡乔木把这些问题主要概括为五个,即“暴露黑暗”问题,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倾向问题,学习马列主义与文艺创作的关系问题,“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问题,文艺工作者的团结问题。《讲话》在对“为人民”这个根本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阐述的基础上,对座谈会之前和座谈会期间延安文艺界反映出来的思想观点以及“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一一给予分析和辩驳,从而确立起新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与延安文艺界具体实际状况相结合的范本,成就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第一部经典之作。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克服主观主义的必由之路,而所有的坏文风、假大空的文风都是主观主义的产物。因此,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坚持有的放矢,坚持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通向好文风的根本途径,这也是为中国共产党上世纪40年代整顿文风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好的文风还应始终坚持运用辩证思维。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端正文风的基本方法。毛泽东的整篇讲话,可以说处处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曾明确地指出过这一点。比如,毛泽东在《讲话》中讲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既讲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同时又讲文艺创作应当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讲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既讲“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又讲“提高指导下的普及”;讲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既讲从群众中来,向人民群众学习的问题,又讲到群众中去,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人民的作用;讲文艺批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关系,既讲阶级社会中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又讲“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这些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必然是最少片面性和最少偏见的观点,必然会呈现出一种具有科学精神的文风。我们常说,好的文章要有思想性,坚持运用辩证思维,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较高的思想性得以生成的重要基础。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献中,曾引用一副对子以“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为喻批评主观主义者“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当前的某些不良文风来说,以这副对子为他们画像也是恰如其分的。时代在前进,只有紧紧握住脚下的泥土,秉持科学精神,以精炼的语言把道理说准、说实、说深、说透,文章才能直立不倒,富有生机,充满活力。这或许就是毛泽东的《讲话》在文风建设方面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与借鉴。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5月1日,本文系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集体创作,由马建辉执笔)

论新闻报道的文风及对策 篇3

1. 新闻报道形同政府文件。

新闻媒体顺应受众对有用信息的需求而生存, 只有在不断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中才能得以发展。新闻媒体只有把自己的宣传意图有效地寓于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之中, 才能让受众主动接受, 而我们目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只强调正确导向和突现政治宣传意图, 往往因没能遵循新闻规律而导致出不良的文风问题。一些记者不接触群众、不接触实际, 采访很难深入下去, 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就一味定在为政治口号的呐喊助威上, 中心工作的政治概念和领导发号施令的行政口号成了新闻报道的关键词, 这种新闻报道的文风, 表面上是在重视政治意图的宣传, 实际上是在新闻传播行为中违背了新闻规律, 把宣传思想作为新闻主体, 而把新闻事实只作为随意取舍和任意摆布的装饰品, 本末倒置。读者需要读的新闻信息被新闻媒体忽略淡化, 读者必然对新闻媒体需要减弱, 例如现在不少报纸发行量逐年下跌, 原因正在于此。读者对报纸关注度的降低使得某些政治宣传的意图根本达不到政治宣传意图的目的。

2.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缺失。

无论哪种新闻媒体都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传播新闻以保障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人的好奇心理、盲从心理、求异心理、发现心理决定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异常现象都会主动注视, 这是传播学的客观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新闻媒体传播这些异常现象是符合受众需求的。同时, 人们对热点注视的程度和时间往往随着现象的消失而转移, 但有些新闻媒体无视受众需求, 人为强化炒作热点, 把本已自然转移的受众注视强迫性地集中到某些热点上, 以满足新闻媒体的自身利益, 长期阅读这些被故意炒作的热点新闻, 受众的心理就会受到不良引导, 就会消极看待社会、消极冷漠地对待周围人和事。热点炒作的实质, 是在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对正确舆论导向的意识分歧和情绪干扰, 从而造成社会的浮躁之风。

以上新闻报道文风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的。笔者认为, 若要追根溯源解决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 还要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真实。

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得知自己所做报道已经达到真实的目标了呢?我们往往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这篇报道是否准确, 二是这篇报道是否公正。所谓准确是任何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重要特征, 如每个姓名必须拼写准确、每个引语必须准确引用当事人说过的话、每一组数字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 如此还是不够, 每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运用是否得当、上下文是否衔接准确等等, 都影响着这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要在新闻事实没有讲清楚的时候急于讲道理。准确和公正是密切相关的, 每个记者都要有裁判一样的公正态度, 做一个能够公正裁决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个新闻而言,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所观察的视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 而每个视点和角度都会对“发生了什么和意味着什么”做出不同的解释,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试着找出新闻报道的每个视点和角度, 例如要给在新闻报道中被抨击和被质疑的人以反驳和回应的机会, 尽力不参与个人见解, 而这些视点和角度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框架, 视点和角度不同, 新闻报道的框架就不会相同, 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也就存在着多寡虚实。

2. 求新。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记者就是伫立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勾画出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表达出了新闻工作者被赋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岗位创新意识。新闻工作者的眼睛要在看到客观存在同时还要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要善于捕捉那些令人震撼、让人感动的关键时刻。求新, 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性, 新闻写作贵在创新不落窠臼, 韩愈讲“唯陈言之务去”, 可以视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追求, 刘禹锡讲“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可以视为新闻报道文风应有的风范。要去调陈词滥调, 以求文体鲜活, 就得多用来自新闻受众的有生命、有个性的精准语言。■

摘要:新闻报道的文风健康与否不仅关系着新闻媒体本身的信誉和形象,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风气, 由此成为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 本文就当前新闻报道文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必要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闻报道,文风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2000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2000

郁达夫与朱自清的文风墨 篇4

1931年,郁达夫独访富春江上严子陵钓台,归来做《钓台的春昼》,沉吟家国之伤,亦叹生平落拓。文中所录的那首旧体诗,名闻一时: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郁达夫在钓台题壁的这首诗,早已刻成碑石立在富春江畔。观其字迹,左高右低,欹侧取势,与人通常书写时的左低其右高迥异其趣。其下笔果断,不善于翻转回环,是日常快速书写造成,给人以行色匆匆之感。这种笔势可认为是率性,也可理解为倔强。有些单调,却也自成一家面目。

郁达夫好题字,却并不以书家自居,他的《说写字》说自己没练过书法,只是信手而为,甚至说是为消费些纸张,贡献纸业,参与“社会性的恶作剧”。他向来喜欢拿自己“开涮”,以“自曝家丑”著称,实际上是一种不喜俗套的名士气。他的文章多写个人经历,表现内心冲突与骚动。在那个时代,显得极为特别。郁达夫的“自叙传”式小说已成为“五四”文学经典,但他写得最好的还是散文,更见其性情与学养。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擅写抒情散文的作家中,郁达夫、徐志摩、冰心、朱自清是最有代表性的。这四位作家有许多不同处,若就情感的收放度而言,大概是由朱自清到郁达夫是渐放,由郁达夫到朱自清是渐收。也就是说,朱自清情感表现较克制平稳,郁达夫情感表现最恣肆鲜明。

相比于郁达夫的狂狷,朱自清则堪称温文。

朱自清初入文坛时写了大量新诗,台湾诗人余光中认为其诗味不足,是以散文的感觉写诗。诗人的评价略嫌苛刻,不过让朱自清留名文学史的正是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与《荷塘月色》是经典的中学范文,前者朴实,后者华丽。若就抒情而言,则后者内敛,前者感人。对于《荷塘月色》,人多只以写景美文视之,也不乏细心者从开篇的“颇不宁静”探出消息,撩起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的面纱。那篇文章写于1927年,正是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动荡之时。

更早的1923年8月,25岁的朱自清和老同学俞平伯夜游秦淮河,凝融了六朝金粉的秦淮风韵迷醉了两位书生,秦淮河的歌女让他们情思萌动,心旌神摇。后来,两人写了同题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文把那种感觉写得空朦,有谈玄说理之气。而朱文说,那歌声“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明白亲切,不被情绪控制。

比较而言,朱自清写散文不像郁达夫那样处处有我,他更有细致描摹的耐心,较之郁文呈现的率真洒脱,朱文显得工细庄重。如果再比较一下他们留下的书作,从行笔细节到整体风韵,似乎也能看到收与放这两种趣味。

朱自清的楷书书风大致近欧,字形狭长,中宫收紧,字距较疏朗,他的手稿也大致属于楷书的快写,不是连绵有致的行书写法。有些作品略具魏碑风味。

当然,朱自清这样的古典文化的大学者,对碑帖见的很多,很有研究,在具体字的写法上,自然不会局限于某一家。比如“支颐啜茗忧危大,负手看花意思长”一联,是为他人题字,较之手稿更用心,更能看出书者的取法和追求。这副对联是从清代王闿运诗句中化出,表达了虽处平常却心系苍生社稷的情怀,意思庄重,书风亦端庄。

另一幅朱自清写给妻子陈竹隐的诗:“勒住群山一径分,乍行幽谷忽干云。刚肠也学青峰样,百折千回却忆君。”用语俊朗,字也写得很秀润。朱自清题字总是很认真,风格清正,和郁达夫的流动欹侧颇不相同,书写状态一个收、一个放。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于是以文来解人,以人来解字。散文在诸种文体中距离作者生活状态最近,通过散文,更容易了解作家的情感、观点与气质。民国时期的作家从小使用毛笔,对这种传统书写工具得心应手,他们的墨迹传达出了较多的个人气质和情感。

两位作家自然是不同的个性、气质和人格追求。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认为文后隐藏着一个拘谨的教师和平凡的丈夫形象,很不洒脱,引为遗憾。其实无需遗憾,朱自清喜欢以平常朴厚之貌示人,与郁达夫惯以洒脱浪荡之貌示人一样,是新文学拓宽格局的体现。何必一定要以英雄志士、智者高人的面目示人呢?是真人格自可爱,是真情感必感人。杨振声评朱自清:“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郑伯奇论郁达夫:“他不愿学歌德、拜伦,他只愿做莱汉特那样文坛上交游最广的人物。”

书法,很难离开旧体诗。旧体诗被新文学运动简单地否定了,有着深厚社会基础的书法艺术难免受些牵连。“五四”时期崛起的知识分子,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对旧体诗熟悉又有感情。朱自清研究古诗十九首,讲陶诗,讲唐宋诗,还专心模拟过汉魏六朝唐五代诗,曾有诗集《敝帚集》《犹贤博弈斋诗抄》,其中不乏佳作,但并未公开出版,相当低调。其中有一首诗《市肆见三希堂山谷尺牍,爱不忍释,而力不能致之》:

诗爱髯苏书爱黄,

不妨妩媚是清刚。

摊头蹀躞涎三尺,

了愿总终币一囊。

看到黄庭坚的字,爱不释手,又舍不得花钱。这首颇能体现朱先生忠厚而幽默的诗作,难得地让我们看到他对书法的喜爱。

王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里曾讲过这个现象:“鲁迅的旧体诗多半是作为书法艺术写给友人的,后来才由别人搜集起来。郁达夫的旧体诗除在散文游记中有录存外,也并未在当时结集出版。朱自清的旧诗集取名《敝帚集》《犹贤博弈斋诗抄》,是在他逝世后人们才看到手稿的,其他许多新文学作家也未闻有旧体诗专集出版。这是有原因的。‘五四’文学革命首先从反对旧体诗开始,新诗是最早结有创作果实的部门,因此,一般新文学作家最多把写作旧体诗作为业余爱好,只在朋友间彼此流传,最初并没有公之于世的意思。”由此我们看到,对这些作家旧体诗水平的评价,已有的结论并不多,其诗作的影响开始也仅限于朋友间的交往。鲁迅、郁达夫的旧体诗名声大,与他们在文化界交游广阔也有关系。

郁达夫在钓台题壁的那首诗是他的得意之作。“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是他经常书赠别人的。在郁达夫的日记里,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日记,他为别人题诗、书写条幅的记录很多,这些诗作就以书法作品的形式传播开来。

朱自清作为名作家、名教授,请他题字的人、尤其是学生应该少不了。但我们能看到的记录并不多,很难判断。

新文学的引领者们把旧体诗和书法作为不入时的个人爱好,对这些爱好的态度则因人而异。郁达夫在这一点上比较洒脱,他本来就喜欢暴露自己的爱好甚至不良嗜好。在《钓台的春昼》里,虽然作者把题诗说成“放了一个陈屁”,其实我们都能看出这首诗在文章中的重要性,说成“文眼”是不为过的。

朱自清把诗集题名为“敝帚”,也太过自谦了,他的自谦更像是对传统的礼的坚持,而郁达夫的自谦以至自损实际已是对礼的破坏了。

两位现代散文家,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艺术追求乃至不同的文化态度,使我们能在他们的文章中发现很多有趣的差异。我们不必把这些感受硬套进对他们书法墨迹的观感中,但也不妨碍在点画之间感受些许斯人风范。读文章是在读人,欣赏书法作品,不也是在审美中寻找一些心灵密码与文化信息吗?

谈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及解决途径 篇5

一、文风方面主要的问题

1.“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新闻报道形同政府文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中存在着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即, 新闻媒体顺应受众对有用信息的需求而生存, 只有在不断供给受众以新闻信息需求才能得以发展。新闻媒体把自己的宣传意图有效地寓于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之中, 才能让受众主动接受这些新闻信息, 从而追求新闻本身的价值。而事实上, 我们的新闻报道往往因没能遵循这些新闻规律, 而导致不良的文风问题。我国社会的发展由政府引导社会的中心工作, 这些中心工作具体体现在新闻消息报道中, 特别是党报新闻中, 它往往只把新闻传播的目标停留在社会中心工作的政治意图上, 这种目标定位, 使得记者很少站在受众的立场上, 去挖掘或揭示工作中的阻力和出现的问题。记者不接触实际, 采访很难深入下去, 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就一味定在为政治口号呐喊助威上, 中心工作的政治概念和领导发号施令的行政口号成了新闻报道文稿的关键词, 用政治口号代替了新闻。这种新闻报道的文风, 表面上重视政治意图的宣传, 实际上是在新闻传播行为中违背了客观规律, 把宣传思想作为新闻主体, 而把新闻事实只作为随意取舍和任意摆布的装饰品, 本末倒置。读者需要读的新闻信息被新闻媒体忽略淡化, 读者必然对新闻媒体的需要减弱。现在不少报纸发行量逐年下跌, 原因正在于此。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的降低使得某些政治宣传的意图根本达不到宣传政治意图的目的。比如“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这类现象中令人生厌的数字新闻, 成为鼓吹政绩新闻的形象语言。在干部选任制度还没有走向民主透明的情况下, 官员的任免一靠上级领导, 二靠社会舆论。官员很少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做调查并不能完全明了人民群众的真正立场, 人民群众更是难于对一个官员的作为全面掌握, 社会舆论的功能并不能得到彰显。中国老百姓的思想向来跟着媒体转, 在干部政绩问题上, 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对老百姓的舆论影响十分显著。一些新闻媒体, 经常公布一大堆用以标明政绩的数字, 例如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数字, 开发区建设面积的数字, 等等, 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实际上, 这些数字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 引起群众不满, 投诉新闻机构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但不利于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 也为新闻媒体机构的前途埋下了隐患。

2.“盲目炒作, 唯利是图”, 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无论哪种新闻媒体都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传播新闻, 以保障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人的好奇心理、盲从心理、求异心理、发现心理决定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异常现象都会主动注视, 这是传播学的客观规律, 按照规律, 新闻媒体传播这些异常现象, 是符合受众需求的。同时, 人对热点注视的程度和时间往往是随着现象的消失而转移, 但很多新闻媒体无视受众需求, 人为强化炒作热点, 把自然转移的受众注视强迫性地集中到某些热点上, 以满足新闻媒体自身利益。这些被故意炒作的热点新闻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良引导, 使得受众过分消极看待社会。热点炒作的实质, 是在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对正确导向的意见分歧和情绪干扰, 从而造成社会的浮躁之风。新闻媒体关于“人咬狗”式的报道刺激着读者的眼球却没有考虑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这类新闻虽然引来了读者, 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将是为了吸引广告商, 实际上新闻传播的目的只是谋求最大利润, 完全受利益的诱导, 根本不考虑受众的真实需求。而唯利是图的商业模式一旦在新闻媒体内建构, 新闻传播就变成毫无价值、无病呻吟的宣传工具。例如:炒作明星成为很多娱乐新闻报道的热点, 不少媒体栏目开辟大量炒星专题栏目。明星备受人们关注是必然的, 但是大量地开设这种专事炒作的栏目价值不大。有些媒体把明星说成完人, 有时又把明星贬成废人, 在实在无闻可炒情况下, 记者生造新闻, 这样, 不仅影响明星正常的生活, 也在社会生活中造成了浮躁之气。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是因为其新闻信息价值, 这些无聊的明星炒作新闻, 对受众毫无益处。另外, 当下网络风行, 各类消息不胫而走, 世界各地的好事坏事都可以一夜曝光。好处是新闻消息的时效性很强, 受众耳目极大延伸, 坏的方面是所有的新闻媒体千篇一律, 空话连篇, 甚至制造假新闻, 以追求轰动效应。近几年的假新闻, 多出于网络。应该时刻警惕的是, 在网络时代, 报纸也开始借用网络上千姿百态的新闻, 在我国, 报纸的政治导向和社会舆论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只要报纸无意下载网上的虚假新闻, 就会起到了传讹行真的作用, 对社会舆论导向是有很大的影响。

二、解决途径

1. 求真

要真正追根溯源解决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 还要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做到真实。《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曾经在法庭上为《华盛顿邮报》一篇调查性报道做辩护时说“这篇报道有可能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这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最大程度的真实。这个简单而不加修饰的“真实”, 在新闻工作中显得如此的高尚和令人尊敬。日常的新闻工作是十分复杂的, 通常作为一名记者, 仅仅用几个小时, 最多几天的时间去试着获取尽可能多的真实。另外, 尽管时间如此紧张, 记者还要在一篇字数有限的报道中积累足够的新闻信息。如果考虑这些现实和局限, 每个记者要在新闻消息面前做到最大程度的真实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那么, 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得知自己已经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呢?我们往往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这篇报道是否准确, 二是这篇报道是否公正。所谓准确, 是任何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重要特征, 每个姓名必须拼写准确, 每个引语必须准确引用当事人说过的话, 每一组数字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 尽管如此, 还是不够, 新闻报道不是流水账, 每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运用是否得当, 上下文是否衔接准确等等, 都影响着这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要在新闻事实没有讲清楚的时候急于要讲道理, 更要尽力身体力行。准确和公正是密切相关的, 每个记者都要有裁判一样的公正态度, 做一个能够公正裁决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个新闻而言,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所观察的视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个视点和角度都会对“发生了什么和意味着什么”作出不同的解释。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试着找出新闻报道的每个视点和角度, 例如要给在新闻报道中被抨击和被质疑的人反驳和回应的机会, 而尽力不参与自己个人的见解。而这些视点和角度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框架, 视点和角度不同, 新闻报道的框架就不会相同, 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也就存在着多寡虚实。

2. 求新

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记者就是伫立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勾画出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表达了新闻工作者被赋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岗位创新意识。新闻工作者的眼睛要看到客观存在, 同时还要看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要善于捕捉那些令人震撼、让人感动的关键时刻。求新, 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性。新闻写作贵在创新, 不落窠臼。韩愈讲“唯陈言之务去”, 可以视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刘禹锡讲“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可以视为新闻报道文风应有的风范。要去掉陈词滥调, 以求文体鲜活, 就得多用来自新闻受众的有生命、有个性的精准语言。新闻是写给受众看的, 新颖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 创新的表现形式同样不可忽视。把新闻写得使人爱读, 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和写作》[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3]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新闻报道的文风 篇6

1. 新闻报道文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根据从受众实际需求出发

以往, 很多新闻报道都形同政府文件, 过于强调突出政治宣传意图以及正确的导向, 而并没有有效的寓于受众需求, 没有很好的遵循新闻规律, 部分记者在报道之前并没有接触实际、接触群众, 报道采访没有深入, 在报道主题方面漂浮在政治口号的呐喊助威, 报道的关键词也主要围绕领导发号施令的行政口号以及中心工作的政治概念。这种新闻报道文风实际上与新闻规律发生了严重的偏离, 本末倒置, 必然会减弱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比如在很多新闻报道中一些“开发区建设面积数字”、“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数字”等令人生厌的字眼屡见不鲜, 因为这些报道与人们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

1.2 社会责任缺失

很多新闻报道并没有考虑广大受众的需求, 盲目炒作、唯利是图。根据心理学研究分析, 人们对新闻热点问题会主动注视, 根据这一心理需求, 新闻记者可以多挖掘一些异常的社会现象来进行报道, 可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但是很多新闻记者故意以某些热点作为卖点, 大肆炒作, 以谋取自身的利益, 导致新闻报道出现严重的“假”、“大”、“空”现象, 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空话连篇, 甚至有的新闻报道与真实事件不符, 制造假新闻, 造成负面的社会舆论向导。这种新闻报道文风俨然使新闻传播变成了一种无病呻吟、毫无价值的宣传工具, 使新闻报道失去了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2.“转文风”后新闻报道的变化

新闻文风上, 应要求新闻记者根据社会效果、新闻价值确定报道内容, 写实情, 说真话, 道出人们的心声, 切忌不要将新闻报道视为一般化工作报道, 杜绝一些说空话、脱离实际、照搬领导讲话以及“应景”的报道。新闻报道语言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个性鲜明、观点明确, 具有亲和力, 提倡“短”、“实”、“新”的新闻文风。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实践, 新闻报道的文风发生了一些改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尊重事实

新闻报道赖以生存的关键在于真实性, 新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信息传播给社会大众, 让人们了解事件的真相, 因此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是新闻媒体的主要责任。通过“转文风”活动后, 让更多的新闻记者懂得新闻并不是凭空想象, 必须依靠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真实物质材料, 必须深入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工厂、农村等基层, 用实践挖掘新闻, 主观反映真实世界中的社会现象, 树立实践应有的权威。比如在2013年1月10日的《光山之痛——城乡二元分割之痛》这篇新闻报道中, 记者们深入新闻现场实地进行调研, 了解具体问题, 不说空话、假话, 并辅以“记者笔记”、“采访手记”等细节和事实, 使读者们通过多种形式、多个角度更加深入新闻, 极富人情味的阐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变迁中出现的阵痛以及断裂。

2.2 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新闻报道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应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 用群众语言来报道老百姓的事情。比如有一名记者有这样一篇关于孤独症儿童访问的新闻报道, “这是位于合肥市潜山路一隅的春芽残疾人互助协会, 是一群特殊孩子的乐园。……此时孩子们正在上课, 时不时的会传来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欢声和笑语。沿着狭窄的楼梯走上二楼, 可以看到中年级孩子们正在学习儿歌——《肥皂》:‘小朋友, 爱洗手;抹点香皂搓搓手;手心手背都要搓;看谁洗得最干净。’这首简单的儿歌对于正常小朋友而言, 可能很快就能学会, 但是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理解力存在一定缺陷, 足足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学会。在妈妈的帮助下, 5岁的江浩然完整地读出了这首儿歌, 周围的小朋友都由衷的响起了掌声, 老师也一直高兴的赞扬, ‘真棒、真棒, 你真棒!’”——新闻记者时艳侠报道。这篇报道更加体现了人文关怀, 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孤独症儿童难以接近、孤僻的形象, 反而展现出一个充满温馨、幸福、快乐的大家庭, 文风客观、真实、活泼、生动, 在新闻报道质量、题材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和进步。

2.3 热点新闻报道逐渐增多

以人民日报为例, 一直以来主要以大型系列报道首版为主, 并辅以民生新闻以及国内外热点, 经“转文风”后, 会议报道以及领导人相关报道比例直线下降, 国内外热点新闻, 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新闻逐渐增多。新闻报道的主题主要以核心内容命名, 以会议命名的方式大幅减少, 将长篇的领导人讲话、会议报道等尽可能简化, 并阐明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有利于突出主题和核心, 简洁明了。

如何改进新闻文风 篇7

关键词:改进,媒体报道,新闻文风

新闻作品反映的风尚、风格与格调即为新闻文风, 其主要包括媒体叙述语态和媒体报道内容, 也就是说新闻文风不仅要高度重视语言问题, 还要了解传媒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关系, 掌握传媒社会职能, 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中心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1]。但目前新闻文风仍存在着许多不良表现, 使其权威性与公信力严重受损。本文就当前新闻文风存在的不良表现展开探讨, 以期为新闻文风的改进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

1 目前新闻文风存在的不良表现

1.1 内容空洞无物

传播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核心, 其主要是利用媒体进行传播, 使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但现阶段部分记者的稿件内容严重缺乏实质性, 大多没有透过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仅采用空话、废话和套话的形式进行阐述;部分稿件内容则是完全脱离文章主题, 虽滔滔不绝, 但大多词不达意, 使得受众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部分稿件即使已顾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但却忽略了主要内容的突出, 使受众抓不到文章要点。

1.2 内容虚假不实

一些记者喜欢凭空臆想, 经常利用网络寻找新闻点, 并在没有对新闻来源进行综合考证的情况下进行报道, 使得新闻报道与新闻媒体上屡屡出现据传和疑似等不可靠字眼。现阶段, 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要案例, 有的甚至捕风捉影, 使得报道内容严重失实, 给新闻的权威信与公信力带来极大影响。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2011年上半年就有50多件新闻存在内容失实和虚假问题[2]。

1.3 内容呆板生硬

新闻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原创、管用、新鲜和有料的词语, 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表达, 使得文章古板不自然。例如一些政治教育报道, 记者的写作内容通常由领导重视开始, 组织严密结束, 再由全面推进开始, 硕果累累结束, 全文反复阐述这一概念, 使得报道既不生动也不具体, 最终使受众对政治教育报道产生疲劳感。记者书写会议报道时, 经常采用强调、指出、要求和认为等陈旧呆板字眼, 使受众无法完全融入到会议报道的阅读中。

2 新闻文风不良表现的改进

2.1 改进新闻作风

俗话说, 好新闻是用“脚板”写出来的, 所以新闻文风的改进应以作风改进为主, 将传统“闭门造车”转变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场目击”, 以实现整个新闻文风的优化。同时新闻工作者还要做好基层的深入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 满足采访需求, 通过鲜活的新闻素材编写打动人心的报道, 达到锻炼作风和改善文风的目的。除此之外, 还要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建设水平, 养成良好的新闻作风, 以真情实感阐述现场目击情况, 防止“闭门造车”现象产生, 为新闻报道的编写提供有利条件[3]。

2.2 改进新闻内容

从新闻内容的角度出发, 应将过去迂腐的概念陈列转变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请看事实。在新闻报道中, 事实是吸引人的关键。著名科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评价报纸优劣的标准是依照事实表述事实还是依照希望表述事实, 也就是说新闻文风的改进在内容报道方面应严格遵循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和用典型说话原则, 利用打动人心的实际案例来感动读者, 以达到引导正面舆论的目的。

2.3 改进新闻语言

从新闻语言的角度出发, 应将古板守旧的官腔官调转变成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实言实语。由于人民群众的语言生动、生活真切和思想鲜活, 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编写稿件时一定要采用大量个性化的特殊性语言, 尽量减少套话、大话和空话的使用率, 这样才能促进人民群众爱读、爱看, 达到良好的信息宣传效果。此外, 新闻工作者在编写稿件时还要做到简洁明了, 优秀的新闻作品取决于新闻的长短, 而新闻的长短取决于新闻的价值, 也就是根据新闻价值来编写稿件, 尽可能满足篇幅短、段落段和句子短的要求, 以达到激发群众积极阅读和观看新闻的目的。

2.4 改进新闻形式

从新闻形式的角度出发, 应将陈旧的宣传体转变成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报道体。现代化新闻报道除了要铺设概念和呼喊口号外, 还要善于用人物、事实与数字表达, 也就是说既要有陈述的过程, 也要有结论的依据,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整个报道的细节完全展现出来, 以满足受众的需要。而在主题宣传过程中, 必须将宣传特征与新闻特征有效结合在一起, 并采用讲究策略的理念渗透模式取代过去传统的饱和宣讲模式, 即单向舆论宣传、直白舆论宣传转变成用事实说话[4]。此外, 新闻工作者还要对自身表达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创新, 通过借鉴的方式来实现新闻形式的创新, 如手机报、多媒体和微博等, 最终达到改进新闻文风的目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 新闻文风所存在的不良表现不仅污染着人民群众, 还直接危害着媒体, 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新闻文风的改进, 真正做到以事实说话、以数字说话和以典型说话,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不良新闻文风, 推动新闻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从俊.以新闻的“生命”呼唤务实之风——《“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赏析[J].军事记者, 2011 (12) :52.

[2]陈力丹, 黄伟.从“政治化”到“专业化”——新中国60年来新闻文风的演变流变[J].青年记者, 2009 (16) :9-11.

[3]叶小文.改进文风的要害在改进作风[J].当代贵州, 2010 (12) :66,

新闻报道的文风 篇8

1 新闻文风的概念和内涵

笔者认为新闻文风可以分为表层含义和潜层含义。新闻文风的表层含义,指的是新闻作品的一种状态,通过运用新闻语言、写作技巧等体现出来;新闻文风的潜层含义,指的是与新闻作品状态相关的作者的态度和精神,通过新闻作品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2]良好的新闻文风应具备真实准确、态度端正、言约义丰、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等内涵。

2 重视新闻文风的必要性

2.1“受众本位”传播理念的具体体现

“受众本位”传播理念起源于美国,它认为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消费者,承认和尊重受众的精神需求,其实质是传媒的市场观。虽然“受众本位”理念在最初引入国内时存在争议,但是,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传媒开始市场化运作,这一理念逐步得到认同。我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与“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不谋而合。在社会环境多样化、思想观念多元化、传播形式和渠道多样化的形式下,媒体要想征服受众,就要传播受众爱读、爱听的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阅读视听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新闻资源市场,进而发挥媒体的服务功能和舆论引导。重视新闻文风建设,就是“受众本位”传播理念的具体体现。

2.2 有助于提升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各地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媒体跟风炒作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大大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譬如政治宣传模式、传播庸俗虚假广告、媒体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影响媒体形象等,究其原因是新闻媒体的采访作风和报道文风存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面对“人人都能成为媒体,还是否需要专业媒体”的质疑,重视新闻文风是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时代路径。

2.3 巩固舆论阵地,提升舆论引导力

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社会错误思潮相互激荡,滋长了我国舆论场的复杂无序,新媒体的涌现,令舆论引导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等多舆论场之间的融通,依然是重要问题。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发声主阵地,应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营造有利于推动当前社会改革发展和有利于全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才能鼓舞士气,以精神力量形成感召力与凝聚力。这就需要新闻媒体重视新闻文风建设。

2.4 有助于提高新闻队伍的职业素质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复杂的媒介格局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复杂的媒介格局导致我国新闻工作环境不断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新闻队伍构成已发生变化。一些年轻新闻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缺乏应有认识,在新闻实践中出现了失范现象,甚至丧失职业道德,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重视新闻文风建设,明确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基本职能,从根本上转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3 结语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媒体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应该坚守新闻本质,重视新闻文风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还应与时俱进。目前,主流媒体纷纷开设“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微信公众账号等的文章不应只是报纸等内容的电子化,而是应该适应受众的阅读风格,寻求适合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新闻文风,最终形成一套“方向统一、平台有别”的整体新闻文风体系。

摘要:新闻文风不仅涉及新闻作品的语言和风格,涉及媒体从业人员的作风和思想,还涉及一个时代价值观和精神定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主流媒更应注重新闻文风的建设,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文风,媒介融合,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不仅是文风问题 篇9

关于什么是“火星文”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它通常指年轻人尤其是“90后”网络聊天中运用的语言。这是一种伴随着各种输入法逐渐演化并流行起来的网络语言,它不仅杂糅了英文、日文等语言的部分字词,同样对汉字进行了挖掘和解构。

在一些人眼里,“火星文”不仅时髦而且有趣,因为“火星文”的解读过程其实像猜测连环字谜一样令人着迷。比如说“3Q得orz”,这个不中不洋的组合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但在网民那里表达的意思是“感谢得五体投地”。显然,这里的“3Q”就是英文“thank you”的合音,“orz”是借用了汉字六书中的象形,“orz”多像是一个人跪伏在地上!

仅以此一例来说,“火星文”倒也并非完全没有章法或不能为人所理解。一个追求思维乐趣的人,面对这种奇思妙想,大概只有赞叹的份。如果这点小创造都要去封杀,我们的语言生活还有何趣味?

语言不过是人类发明的一个交流工具。如何使用工具,甚至自己亲手DIY出一套语言工具,既关乎创造,也关乎自由。而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自己特定的语言,不过是文明发生的常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密码,所谓对话也是不断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对于信息发送者来说,编码自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言论自由,是一种权利。至于受众如何解码,既取决于编码者的设定,同样取决于解码者的解读。如此看来,火星文又是一件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语言现象。

事实上,对于“火星文写作者”来说,其最朴素的目的莫过于避开一些眼睛。调查亦表明,许多孩子之所以热衷于用火星文写作就在于保护自己的隐私。由于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干涉过多,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好像搞“地下工作”,于是火星文作为一种加密的文字在同学间迅速流传。这样说来,火星文的价值与功能不又显而易见了吗?这不就是文章所说的“有意义”吗?

接着要说的是本文的立意和逻辑。

“意思与意义相结合,才能创造新的未来。”这是文章的结论,也是关键、核心的观点。初一听,似乎正确。细一想,经不起推敲。这“意思”与“意义”之间到底各是什么特质、性质,各自属于什么范畴?这里的“结合”又是一种什么状态,是叠加式、交叉式、交融式,还是此消彼长式?而从下文的“创造新的未来”推测,似乎又不是简单的相加与交叉。再从“才能”这个逻辑条件来看,似乎又说得如此毫无悬念和不容置疑。客观上的疑窦丛生与主观上的无可置疑,已然成了当下许多中学生写作表达的一大通病。

由此延及到文章的论证逻辑,“如火星文。运用多种符号且与传统汉文字相差甚远。既不具备实用价值,又不具备审美价值,仅是在人们茶余饭后,成为少数人的笑料。只能说是有意思而不能是有意义。”虽然,老师不用火星文,但老师还是愿意捍卫网民们使用火星文的权利。“仅是在人们茶余饭后,成为少数人的笑料”,这种说法,还好不是“极少数人”,也不知这个“少数人”的相对概念是什么,从何处调查而来。但是,除非宣布“少数人”不是人,否则,火星文就有意义。——让少数人乐了,你能说没意义么?

再如这样一句:“对于网络语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徒有意思而无意义的网络语言,要坚决反对,保持汉字的纯洁性;对于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网络语言,不妨借鉴吸收,使原先徒具意义无法广为流传的汉语言焕发生机具有新发展。”这个问题更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表面上看,似乎说得没错,但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带着人类强烈的主观意志,去干涉事物的演进状态着实不可取。文字是为人服务的,人不是为文字服务的。有谁使用文字交流的时候,还在考虑使用的汉字是不是在为着汉语言的“新发展”?打着类似“新发展”旗号的人类改造,也十有八九是糊弄人的把戏。

大凡不讲逻辑的人,表达上往往有个鲜明的特点:祭出神圣和冒充权威。“而近一个世纪前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次全新突破,将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这里的意思是,好像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制造语言的运动,一夜之间白话文隆重问世并大行其道。受戏说历史的负面影响,随意“打扮”历史,中学生也有了惊人的胆量,开始扮演语言学家的角色。在这个专家廉价与泛滥的年代,中学生仍然有很深的权威崇拜情结,宁愿一知半解地鹦鹉学舌,也不愿说几句属于自己思考之后的话。

关于网络语言,关于“火星文”,是个观念问题,不就是拿来讨论吗,一讨论,思路不就明确了吗?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畏首畏尾,在作文里扮演乖小孩说假话,大多是教师的原因。不能说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但教师不该限制学生的高度。学生作文的问题,很多是因为教师的价值观念不够开放与包容而造成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求真理,批判愚昧。真话与假话只有一张纸的厚度。往往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说真话,而是教师没有捅破一张纸的勇气。对同学们来说,说点“又红又专”的话不能征服阅卷老师,讲点率性真实的话,反而会获得认可与尊重。

然而,还是不得不承认,讲真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新闻报道的文风 篇10

2011年8月, 中宣部等五部委下发文件, 号召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活动要求, 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 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会议新闻报道无疑是党报的重头戏, 它为党报的新闻报道提供大量丰富的新闻内容, 是党报的独特优势资源, 它也体现着党报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 因此, 会议新闻报道的文风改进, 应该是每一位党报工作者重视并需积极探索的命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会议报道是不良文风的重灾区, 有网友将会议报道戏称是:“会议没有不重要的, 召开没有不隆重的, 领导没有不强调的, 认为没有不一致的”、“领导很忙, 群众很好”、“正确的废话”……这些对会议报道的调侃, 都从侧面反映出了会议报道中的倾向性问题, 揭示出会议报道篇幅太长、内容空洞、形式僵化、套话官话连篇等问题。因此, 会议报道的改革创新, 是改文风的最佳突破口。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 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人民, 是《人民日报》的职责所在。《人民日报》所报道的会议, 都是全国性、全党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会议,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如何在会议报道中改进文风, 将会在全国的媒体尤其是党报体系中起到示范、促进作用。鉴于此,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在党“十八大”召开期间的会议报道进行分析, 看其在“改文风”方面的做法和特色。

一、《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大”报道的数据统计

《人民日报》在2012年11月8日—14日“十八大”会议召开期间, 其报道形式可分为两大板块, 即要闻版和“欢庆十八大特刊”版 (以下简称“特刊版”) 。两个板块之间关系密切、互动频繁。要闻版以消息为主, 重在报道新闻事实, 重点告知读者“十八大”的及时新闻动态;特刊版则以通讯、评论为主, 主要是对“十八大”会议议程、内容进行深入阐释、发表见解。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推进、完善了《人民日报》对“十八大”的会议报道。

以下表格, 是分别对要闻版、欢庆“十八大”这两大板块的体裁、篇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的结果。

二、《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大”报道“改文风”的特色

(一) 体裁丰富, 形式多样立体

以往会议报道, 记者多习惯于用消息、通讯等传统的表现形式进行报道, 导致会议报道往往枯燥乏味、“千人一面”, “会议程序+人员名单+领导人讲话+会议总结=会议报道”, 呈现出套路化、脸谱化、格式化等倾向。这不仅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 甚至让读者产生逆反心理, 更说不上要达到会议报道的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的“十八大”报道中, 灵活运用各类新闻体裁, 丰富新闻的报道形式, 努力吸引读者兴趣。正如前述三个表格中所示, 在《人民日报》每天关于“十八大”会议的报道中, 至少都能见到三种以上的新闻体裁, 使得版面更为生动。如有篇幅较短的消息、内容具体的通讯, 使读者对会议进行全面了解;也有有的放失的评论, 对会议内容进行点评, 发表意见;也有特写, 将镜头专注于某个特定场景, 使读者身临其境;还有一对一面谈的专访……甚至在11日和13日的特刊版中还出现了以“十八大”为题材的诗歌和书法作品, 这在之前的党的代表大会报道中是较为罕见的。

《人民日报》通过采用多样的报道形式, 对“十八大”报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报道、解读。不同体裁的穿插使得报道更为张驰有度, 使党报不致过于严肃、刻板, 也使读者阅读起来更为轻松。

(二) 篇幅短小, 版面设计精心

在我国, 党报的会议报道一直都给读者一种枯燥、拖沓的印象。不仅长篇大论, 甚至连标题和文章结构都形成了模式, 特别是重要会议报道, 除了各个参会领导人名单, 更多的是对领导人讲话、会议文件的照抄照搬设计, 版面也较为呆板严肃。这样的会议报道, 很难吸引读者。

纵观《人民日报》对“十八大”的报道, 其篇幅均较为简短。对报道的内容通常进行高度概括, 文字精雕细琢, 使得报道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例如《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秘书长名单》、《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名单》等均单独成篇, 每篇只是在文中简单将名单列出, 无一其它多余文字, 让读者对其报道内容一目了然。《党的十八大今日上午开幕》、《党的十八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为党的十八大纪念封题词》等重要报道, 文章都不足600字, 却同样准确且迅速地告知了读者欲知的信息。

《人民日报》对这次报道的版面编排可谓下足了功夫。首先, 它保持了权威党报传统的庄重大气的版面风格, 如在开幕式当天的报道以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十八大代表议报告谈体会》、《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外国领导人、政党和组织祝贺中共十八大召开》等较为严肃的内容, 往往采用通栏标题下以小标题分割整齐排列的形式, 显得庄重大气;而在一些专题报道中, 则大量运用照片、图表以及长短文交错、留白等灵活的编排方式, 使得版面编排更为活泼清新。如在“走进党的十八大代表”专版上, 有以小标题分割的代表简介, 有环绕着党旗的代表照片, 还有简短的评论, 也有数据分析的柱状图、表格、梯状图等, 让人一目了然;又如《撑起百姓生活保护伞》专题, 版面下方就是一只有力的手, 紧握着一把直立于整个版面的雨伞, 伞面上印有老人、孩子的笑脸, 伞杆自然把版面划分为两个黄金分割比例的部分, 图文配合浑然一体, 匠心独运, 充满美感, 令人叫绝。

(三) 栏目丰富, 言论贴近实际

党报肩负着宣传任务, 特别是中央机关党报《人民日报》, 在进行如“十八大”这样的重大会议时是不能也不应擅自“增”或“减”的。也正因为如此, 很多党报党刊的会议报道不能跳出会议, 只是简单、僵硬地把会议本身当做新闻报道的主体, 通篇只围绕会议议程进行报道。

而本次《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大”的报道则不限于此, 它通过精心设计多种栏目, 提供会议之外的背景材料, 既准确、完整、充分地传递会议的主要精神, 同时又跳出会议本身, 抓住鲜活的内容, 写活了会议报道。

“十八大”会议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关注民生, 发展民生;尊重民意, 增进共识;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 是十八大报告的三大亮点;而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同步”、“五位一体”、“四种监督”、“三个自信”、“反腐三清”等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 也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自然也将这些亮点和新提法作为了报道重点, 不仅有消息、通讯等直接的报道和解读, 更精心设计编排成《解读报告》、《代表心声》、《网友寄语》、《微评创新》、《诗歌》、《情怀》、《特稿》等各式栏目, 这些多彩的栏目打破了枯燥呆板的旧有会议新闻模式, 将会议内容以不同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准确、完整、充分地传递会议主要精神的同时也更具吸引力。

言论部分也设置了不同的栏目, 如《快评》、《红船观澜》、《漫笔》、《新语》等。党报的言论有着引领舆论的责任, 地位重要, 但也容易给人居高临下, 庄严沉重之感。但《人民日报》对“十八大”报道的言论却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言论既有评论员的文章, 如《大国大党的力量之源》向读者阐述了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精神世界是探寻中国共产党力量之源的有效路径;也有学者的相关看法, 如文章《老问题新看法》向读者强调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还有网友的简单评述, 如网友飘无痕在《微评创新》中说到:“知其旧, 方有新, 有创新还要有实践, 社会需要实践派。”这些言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和当下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 或以小见大, 或高屋建瓴, 与会议内容报道相互配合, 增加了报道的深度与厚度, 进一步提高了读者的思想认识, 充分显示出党报舆论引导的魅力。

(四) 标题鲜明, 语言生动朴实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会议报道要吸引人, 标题很重要。《人民日报》在这次对“十八大”的报道中, 令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比比皆是。如《看大会、看代表、看未来》、《再干七八年, 全面进小康》、《党内民主, 务实推进》、《建成不含水分的小康社会》等文章的标题都做到了以老百姓的语言来呈现会议精神;《掌声为何经久不息?》、《迈上更加美丽的征程》、《从最美个体到最美中国》、《绿起来、富起来》、《接“地气”、聚人气》等文章的标题颇具感染力, 吸引读者想继续读下去, 一看究竟。

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中, 注意用百姓熟悉的大众化语言、用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来发言。一些俗语、谚语、方言甚至是网络语言都出现在“十八大”报道的文章中。

例如《人民日报》11月1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是观众更是主角———十八大代表参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图片侧展记》描述了2000多名党的十八大代表, 分批观看大型展览的场景。“哎呀, 这不是你嘛!”文章在引出“最美妈妈”吴菊萍代表时由他人一句非常口语化的惊叹带出。在介绍来自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的张雪松代表时, 则称他“双料”高级技师、“金蓝领”。在写道黑龙江代表团的“雷锋鞋匠”孟广彬代表时, 则描述到他“一进展厅, 就冲着一幅展板拍了照片。‘看见没?这可是张丽莉, 黑龙江的!’”, 代表的自豪骄傲之情跃然纸上。在描述“抗震救灾英雄”白杨民代表时, 用他的一句话“想想那个时候都后怕, 我们还是挺过来啦。”表达代表的心境……一句句鲜活朴实的话语, 白描化的手法, 不仅将整篇文章的采访内容、特定对象以及采访主题都传达给了读者, 而且使读者感觉到一股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 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着读下去。

三、结语

《人民日报》对“十八大”的会议报道, 在改进文风上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作为最权威的中央机关报, 其对文风的改进是我党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 改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文风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语言的使用问题, 实质上是改“官风”, 改党风的问题。法国语言学家梅耶曾说:“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反之亦然。一个社会如果“八股”文风盛行, 语言不接“地气”, 不说实在话, 说明这样的政党脱离了民心民意。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回忆录中, 以自己在解放前夕所听闻的国共两党人士演讲的亲身体会总结道:“一股政治势力的兴衰, 看一看他们的文风与话风就知道了。兴者富创意与活力、明白而又实在;衰者只剩下了套话与八股, 空洞而且不知所云。”可见文风问题, 关乎兴衰, 兹事体大, 不可小觑!

摘要:会议报道是改进文风的最佳突破口。本文选取分析了《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14日对“十八大”的会议报道, 概括其在报道形式、体裁、标题、内容、语言等方面改进文风的特点, 并总结出会议报道中改进文风其写精、写实、写活的本质。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反馈与矫正下一篇:民间手工艺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