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论文

2024-12-09

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论文(精选12篇)

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论文 篇1

伴随着各种电视新闻节目的不断成熟, 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如何能让电视新闻节目既适应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 又要遵循新闻的特性, 打造有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 已经成为每一名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重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 这两点是新闻最基本的特点, 也是最具有核心意义的特点。而身身处媒体的领域, 或者是新闻记者, 或者是节目主持人, 就是信息最直观的传播者, 在整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从中确定传播内容以及该用怎样的新闻语言将内容传达给广大受众, 因而怎样掌握新闻语言, 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准确无误地将信息传播出去, 这是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思索和学习的技巧问题。

一、电视新闻语言在叙述上必须要生动

电视新闻是视听同步的传播方式, 除了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之外, 还要求电视语言必须生动, 在电视新闻的运用中, 毫不客气的说, 电视语言是这种传播方式的骨架, 只有这个骨架丰满了, 电视新闻这种传播方式才会得到最大空间的发挥, 反之, 如果电视语言不够生动, 观众在看时就会枯燥无味, 甚至会出现乏味和反感的情绪。目前电视新闻节目有一种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就是重视画面信息, 轻视语言信息。2008年5月12日, 中国四川的汶川大地震, 新闻在报道时出现过很多震撼很感人的场面, 一四川小伙陪在被掩埋的女朋友旁边, 和她聊天、谈未来, 鼓励自己的女朋友要坚强, 最后他们支撑到救援队伍的到来, 挽救了女友的生面, 这是一个几具有震撼力的场景, 但是整个事情都是在夜里发生的, 电视画面上只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和几盏闪烁着的救援人员的灯光, 电视在解说时这样说“就是在这黑夜里, 我们看清了真正的爱情的力量”, 画面很平淡, 没有激烈的场面, 但是生动的解说词让观众们听了之后就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所以仅仅注重画面的新闻也只不过是会移动的图片新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上海某一建筑物爆破时倒塌的那场面, 看着一栋四十多层的楼房慢慢的倒塌, 场面应该是非常的壮观, 但是在东方卫视的一个报道中, 解说词这样写道“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栋楼房被爆破, 全过程只有短短的二十九秒”。两个解说词, 反差如此之大, 让观众会有很大的感觉差异究其原因, 是对语言表述的吝啬。

二、电视新闻语言在情感上必须客观公正

我们知道, 霸道的要求新闻报道不许客观公正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在解读的过程中, 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主观能动的色彩。着名记者阿曼.普尔就目睹CNN蓄意歪曲真实报告的行径, 并披露:“凡是未能与政府保持统一口径的记者、编辑和主管, 都会受到威胁、排挤、请辞直至被解雇。”美国的主要媒体无一例外地都要与政府保持统一口径, 否则只有结业, 这就是美国媒体的价值观, 美国的新闻自由、新闻准则。观察我们身边的新闻报道, 不同的传播者会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 如何选择事实?一千个新闻记者会有一千种方法, 这就是记者在起主管作用。同样, 作为辛建文的播报着, 对不同新闻处理的手法也不尽相同。美国学者艾尔费雷德.A.克罗威尔说:“客观性在事实的新闻里是神话而已, 是不存在的, 得不到的。”这样来看, 不应该说是新闻报道的主观和客观保持高度的同意, 应该是新闻的主观应该服从于新闻的客观, 这种统一是强加的统一,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统一。情感因素的主观性和新闻的客观报道必须应该统一起来。如果电视新闻记者带有非客观的、非公正的有色眼镜来报道新闻, 如果记者的个人情感不加节制地随意歪曲有关信息, 那对新闻来说是一个灾难。我们看到, 美国CNN主持人卡弗蒂带着强烈的偏见, 轻率地在节目中发表攻击中国人的恶毒言论, 是失去了主持人应有理智的一种行为。作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 代表的是一种形象, 一种向社会昭示的形象。按照新闻传播的原则, 电视受众需要的是对事件真相的客观、真实的报道, 而不是以自己偏见、无知、愚蠢来攻击。CNN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对西方媒体标榜的“新闻真实”是莫大的讽刺。在情感言语的控制上也需要有很多的技巧, 应该是不知不觉渗入客观事实中, 尽量保证节目的自然得体, 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感染, 比如在报道奥运健儿夺冠时措辞兴奋, 传递扬眉吐气之感, 从而振奋民心;在报道贪官污吏时言语犀利, 从而感化民气, 为民代言;报道汶川大地震时, 语言饱含深情、惋惜和沉重, 唤起民众的情感共鸣。事和情总是相随而生, 相异而变, 受众在接受事实信息的时候也在接受情感信息。关键是这情感是否能沿着事实“自然流露”。

三、新闻报道在语言使用上要平实鲜活

从新闻的传播角度来看, 新闻语言要努力追求与受众的理解上的一致性, 从而使受众对新闻的接受转变为正确的理解和认同。目前国内很多电视媒体流行“说”新闻, 把新闻内容用平和的语言叙述出来, 而不是单一地把稿子陈述出来, 这就是为了使受众能够在平和的语境中接受信息, 在情感的语境中贴近信息。这也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力, 这不是简单的陈述, 而是一种展示, 在《电视新闻的语言技巧》这本书中, 对这种展示有很明确的规定, 展示要脱离流水账似的叙述, 要让叙述有生命力、有活力, 能生动、能感人。但是这种展示并不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的展示, 而是按照新闻的真实性、围绕着新闻的原则来展示的。如果在展示的过程中丧失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的原则, 那这种展示就事与愿违, 成了假新闻。

四、新闻报道在工作上需要有职业敏感

作为新闻的传播者, 具有新闻敏感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敏感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境界。这种能力非常的关键, 这也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要素, 如果有了这种新闻敏感性, 等于说出自手的新闻就有了生命, 或许是一条简简单单的突发性事件, 但是具有新闻敏感性的新闻工作者能看到事件本身之外的东西, 甚至能套陇上社会法则或者国家的法律, 有的还能触类旁通, 从这个突发事件的本身蔓延到周边, 甚至整个社会上的事情。只有具备了这种新闻的敏感性, 你的新闻在采访、制作和后期的追踪报道的时候才会有深度、有广度, 具有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当这种境界、情怀和智慧面对社会发展进程的现实问题时, 一篇好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

摘要:身处媒体的领域, 或者是新闻记者, 或者是节目主持人, 就是信息最直观的传播者, 在整个过程中所要做的就是从中确定传播内容以及该用怎样的新闻语言将内容传达给广大受众, 因而怎样掌握新闻语言, 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准确无误地将信息传播出去, 这是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思索和学习的技巧问题。

关键词:新闻特性,电视新闻

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论文 篇2

准确,就是要正确地、恰当无误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用词用语含义清楚,概念恰当明确,不产生歧义,不引起误会,无溢美之词,无隐恶之嫌。

要做到语言准确,必须要把握词语的分寸感和合适度。特别是要区分同义词、近义词在适用范围、词义轻重、搭配功能、语体雅俗、词性差别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要做到语言准确,还要注意语意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以免产生歧义,延误工作。如“大致尚可”、“有关部门”、“条件许可时”、“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等表达含糊的词应谨慎使用。

2.简明

简明,指文字的简洁、明白,用较少的文字清楚表达较多、较丰富的内容,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做到简明,首先要精简文意,压缩篇幅,突出主干,把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其次要反复锤炼,提高概括能力,杜绝堆砌修饰语,适当使用缩略语,如“五讲四美”等。第三,要推敲词语,锤炼句子,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决不用两句话,一个词能概括清楚的决不用两个词。恰当地运用成语、文言词语等,也有助于语言的简明。第四,要注意用词通俗,不用生僻晦涩的字句。应该指出的是,“简”要得当,不能苟简,要以不妨碍内容的表达为前提,绝不能为简而生造词语、乱缩略、滥用文言,不能让人不明白或产生歧义,引起误解。

3.平实

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它的语言重在实用。一个字、一句话,往往至关重要。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应用文语言应力求平实。行文时多用平直的叙述,恰当的议论,简洁明了的说明。比如公文,它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的权威性,因此,用语必须朴素、切实,不能浮华失实,不能乱用形容词或俚俗口语。

应用写作要求用语平实,但平实不等于平淡。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许多文章既是应用文,同时又是文学佳作。

4.得体

应用文实用性强,讲究得体,一方面要适合特定的文体。按文体要求遣词造句,保持该文体的语言特色。如公文宜庄重,调查报告须平实,学术论文应严谨,社交文书需较浓的感情色彩,广告就常用模糊的语言,使用说明书则需具体实在,商业交际文书要委婉,合同书则要精确等。另一方面要考虑作者自己的身份,阅读的对象,约稿的单位,行文的目的,甚至与客观环境的和谐一致,恰如其分。比如需要登报或张贴的,语言要通俗易懂,需要宣读或广播的,语言应简明流畅、便于朗读;书信的写作,要根据远近亲疏、尊卑长幼的关系使用相应的语言;公文的写作要根据不同文种和行文关系而使用相应的语言,否则就不得体。总之,作者应针对性地运用得体的语言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五、应用文语言的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指的是把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交代出来一种表达方式。在应用文写作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叙述的人称,有第一人称(“我”、“我们”)和第三人称(“他”、“他们”)。使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系指作者本人,或作者所代表的群体、单位,如书信、请示、报告、总结等文体的写作,多用第一人称。有时,为简要起见,常使用无主句。有的应用文体,如新闻报道、简介、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为表明作者立场客观、公正,传播的信息真实、可信,常采用第三人称写作。

应用文中的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应用文中记叙事件的发展过程,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一般都是按顺叙,即时间先后为序来叙述。其原因在于,应用文重在实用,不求委婉、曲折,故多采用直接的笔法叙事、说理。倒叙、插叙、分叙等用得较少,只在通讯、消息、调查报告的写作中才用得上。

应用文中的叙述要力求真实、准确,不带主观感情色彩;线索清晰,表述完整;以概述为主,尽可能用概括的语言说出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读者了解其梗概。

2.说明

说明,就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事物、事理及人物进行解说的表达方式。目的是使读者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关系等有一个鲜明的了解和认识。

说明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如解说词、广告词、说明书、简介等文体,主要是用说明的方法来写的。其他文体如经济文书、科技文书、诉讼文书、行政公文等,也常常借助说明的方法解释事理,剖析事理。

说明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义说明要求“被定义者”和“定义者”外延相等,用语简明准确,具有科学性,不能用否定形式,避免“同义反复”;解释说明要求抓住要领,言简意明;分类说明注意根据写作意图选择恰当的分类角度,再次分类只能依据一个标准,各类的总和要等于被分类的事物;比较说明运用时要求用来作比的事物与被比物要相似,有明确的相比点,尽量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举例说明要求事例典型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举例应扼要,只需概述介绍,不必具体铺叙;引用说明要求引文要有针对性,要贴切,所引资料要认真核实,使之准确可靠;比喻说明应力求准确贴切;数字说明要求数字准确无误,每个数据都要有来源;图表说明要求选择图表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表格的设计要合理,使人一目了然。

3.议论

议论,即议事论理,是运用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进行逻辑推理阐明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主要特点是证明性,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或驳斥对方观点的错误。

在应用文写作中,议论经常使用。调查报告、总结、通报等文体,经常在叙述事实、说明情况的基础上,表明对人物、事件、问题的评价。指示、决议、会议纪要等公文,也常用议论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下级机关和群众理解和执行。

应用写作中的议论,与一般议论文中的议论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议论文中,议论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贯穿全文始终,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齐备。而在应用文写作中,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说明,议论居于从属的地位,一般只是在叙述、说明的基础上进行。另外,应用文的议论,一般也不需要作长篇大论,不需作复杂的多层次的逻辑推理,也不一定具备论点、论据、论证这样一个完整的议论过程,而只是在需要分析论证的地方,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或采取三言两语的方式,点到即止,不作深入论证。

语言艺术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篇3

关键词:课堂语言;语言艺术;小学数学;幽默风趣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数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小学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

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问题,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幽默可以提高批評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总之,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浅谈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篇4

一、准确是语言的基础

1.语言准确, 就是在新闻写作中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实。要做到语言准确, 需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还需要有一定的语言修养, 这里单就写作技巧, 谈谈对记者和通讯员的要求。2.少用形容词。新闻语言的美, 不是靠笔下生辉, 而是看记者有没有准确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本领。一位资深编辑曾对一位基层报道员说:“你若要使用形容词, 事先必须要得到我的同意”。形容词往往带有主观感情色彩, 使用时要恰如其分, 慎之又慎。3.引用当事人的语言, 文章更为生动。恰当使用引语有时会出奇效, 因为这些引语比笔者自己的话要有力的多。同时当事人往往是事件发生的见证人, 把事件参与者或见证者的话引入报道, 有时一种注明消息来源的做法, 使报道更可信, 更生动具体。4.少用含混不清的、笼统的词语。尤其那些同新闻事实脱节, 容易使读者对新闻事实产生误解的词语, 尽量不要出现在新闻中, 以免产生副作用。

二、简洁明快是新闻的本色

简洁明快是新闻语言的一大特色, 也是对一切新闻体裁的共同要求。新闻贵在言简意赅, 没有废话, 这样才能在读者心中打下烙印。语言的简洁不仅指用字少, 而且含义多;扩大语言容量, 言简意赅, 使“要言”突出出来。要做到简洁明快, 就必须直接了当地叙述新闻事实, 不要画蛇添足地穿插一些记者空洞的认识和不必要的解释, 不蔓不枝, 不转弯抹角。为避免写啰嗦文章, 就要下功夫深入采访, 掌握大量素材, 避免“米不够, 水来凑”的情况。同时精心写作。去浮文, 砍赘语, 把文章写得短小些, 精炼些。

三、使报道通俗易懂

通俗的语言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老舍先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 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 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 我也这么说, 不是用了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新闻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听众, 新闻要传播, 就必须让人懂, 必须做到通俗。

什么叫通俗?实际上通俗就是深入浅出。深入, 就是对问题认识深刻, 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浅出, 就是用最简明、最形象、最易懂的语言, 把曲折的事件、复杂的问题、深奥的科技知识表达出来, 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新闻, 应该写得使广大职工看得懂, 喜欢看。写新闻时, 能用常用词说的, 就不用读者感到生疏的词和生僻字, 也不用半文半白的词语;能用短句写的就少用长句;能用单句写的就不用复合句。说话要直截了当, 避免拐弯抹角。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语言, 要尽可能地作些解释、说明, 不要把一些难懂的“行话”照抄照搬到新闻中去。

四、朴实中显生动

生动、具体的东西才能感人。新闻的生动, 主要靠对新闻事实的具体描述。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 都是因为语言具体而不是靠华丽词藻感人的。当然, 具体客观的事实, 需要从深入、细致的观察中得来。

新闻语言的生动不同于文学语言的生动, 它要求使用准确、简洁、具体的语言, 深挖事实本身所包含的生动情节和细节, 也就是使新闻“镜头化”。在描写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 要他们像电视或电影中特写镜头一样, 展现在读者面前, 川流不息流动着的活水比一潭死水更有生气。要使新闻生动感人, 就要多运用确切有力的动词表现运动状态的事物, 这样会使所报道的新闻活起来, 语调也显得生动。常常有这种情况, 同一题材的两篇报道, 一片善于用确切有力的动词表现运动状态的事物, 使新闻跃然纸上;另一篇却与此相反, 多用刻板的叙述, 将运动状态的事物写成静止状态的事物, 使新闻显得沉闷无生气。可见, 有好的新闻体裁还不够, 还必须选择恰当的语言加以表现。

五、新闻语言要避用生僻字和费解的词语

新闻的语言还要避用生僻字和费解的词语, 并节制使用专业术语、行业习惯语、方言、古词、外来词等, 有必要使用时应作出解释和交代, 帮助新闻受众理解语意。目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就是在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中, 特别是在口语广播中, 往往使用“俺”“啥”“咋”一类的方言、土话, 以为这样可以表现农村的特点和反映农民的泥土气息。其实, 表现农村或反映农民的特点, 并不在于用不用这一类方言、土话。在一篇报道中, 整个新闻语言比较规范, 中间冒出“俺”“啥”“咋”一类词语, 这显得很不协调。有时, 处于引用农民对话等特定语言环境的需要, 适当使用土话, 当作别论。

综上所述, 新闻语言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五大特色。掌握这些特色, 遵循新闻语言的规律进行写作, 这必将有助于改进和提高新闻报道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庭龙.新词新语的特点及其规范化[D].华中师范大学, 2003.

语言学论文的撰写要求 篇5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上世纪末开始流行的一种语言理论,关于其应用的研究活动也随之在学术界广泛开展。认知语言学主要以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为主要的表征手法,而可以同时体现这三种表征手法的理论内容,主要有基本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三种。

1.基本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在人们对周围事物认知的過程中,会将一些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性的事物自觉的组织到一起,并且利用不同的语言符号对其进行编码,这便形成了不同的范畴。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不同事物理解的不同角度,以此为依据对事物进行分辨和分类。基本范畴理论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基本等级划分理论,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匹配和经验的依据。

2.原型范畴理论

人类社会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经历多年的发展,社会事物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并且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范畴理论,但是对对于人们对于范畴的界定是以原型了理论为依据,这也使得原型理论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知语言学研究理论中,可以根据某些具有显著特征、抽象特征和具体特征的不同层次范畴进行划分,形成相对应的高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属范畴。

3.概念隐喻

隐喻指的是利用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进行解释,隐喻是一种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方式,其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和思想等不同的方式表达,从广义上说,隐喻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概念领域向另一个概念领域的映射。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中,很多词汇的表达都是通过隐喻的形式表达的,所以很多学者也将隐喻的应用认为是语言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如果没有隐喻的应用,便无法利用简单的语言符号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所以将其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可以对学习效率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认知语言学理论针对基本范畴的等级词汇和非基本范畴的词汇建立了相应的区分标准,这与英语教学中先后顺序规律的词汇排列标准是一致的,符合词汇教学的优先原则,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词汇体系;第二,针对一词多义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隐喻理论和语境对其涵义进行拓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上对词汇的涵义进行掌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运用能力。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作如下分析:

1.基本范畴理论的应用

基本范畴理论的应用可以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基础。词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基础性内容,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词汇,就无法掌握基本的语言沟通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已经有一定的词汇储备量,而且在生词和短语的学习方面也都有一定的基础,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络结构,可以让学生将大量的词汇进行串联,形成多个关联词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而且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词汇的应用能力。比如board的一个意思为“木板”,而另一个意思却为“董事会”,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就形成了同音词,可以加强学生在日常英语交流中对词汇的运用能力。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盲目的让学生追求词汇量的多少,却忽略了对学生词汇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学生虽然靠机械的记忆记住了很多词汇,但却无法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英语写作和对话中,所以,教师要从基本范畴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多个不同的英语词汇的词义和搭配方法按照不同的范畴内容进行划分,帮助学生奠定更牢固的词汇基础,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

2.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通过原型理论的应用可以将词汇的意义进行分解,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层面对词汇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拓展和分析,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对词汇的涵义进行推敲。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所有相关的词汇词义中,都有一个核心或者中心涵义,因此这个词汇可以作为其他词汇的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可以获得一系列相应的词汇。如“arm”一词最先获的义项为“手臂、胳膊”,由此辐射出很多其它义项,例如“臂形物”、“衣袖”、“椅子扶手”、“武装、装备”。

3.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

概念隐喻理论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词汇运用的灵活性。词汇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也需要从表面涵义向深层次涵义转变,所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可以将英语词汇与生活中的词汇相联系,通过词汇的引申意义研究,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

总之,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理论体系方面为词汇教学提供更多依据,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大应用教学新成果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对词汇学习的重视程度,提高词汇学习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慧晶,董君,苏芳.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8-15.

[2]唐树良,马瑞贤.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J].中国电力教育,-03-10.

[3]曹勇波.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04-01.

[4]李念良.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12-30.

谈广播新闻报道的语言创新 篇6

【关键词】广播 新闻报道 语言 创新

老舍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是最亲切的文字。”,我想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广播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字,听起来不一定顺耳。

多年前,我们广播新闻界的前辈就总结了八个字,叫“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用这八个字来概括广播新闻的语言特点。但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代,如果我们广播新闻语言仅凭“通俗易懂”显而易见是不能留住听众的。声音传播本来就稍纵即逝,在一闪而过的时间里,仅凭“朴实无华”也不可能让听众对报道留下印象,广播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时俱进。

但在目前的广播新闻采写中,还有很多广播记者把“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当作不二法则,有的甚至已经到了“墨守陈规,保守僵化”的程度,有些记者年龄不大,但写起报道来“公文式语言”是信手拈来,而“个性化语言”却难觅踪影。这里举个制作广播新闻标题的例子:在广播新闻报道中,大家最常见的标题无非是某某会议在某某地方召开、某某工作成效显著、某某领域成就斐然……这种标题当然谈不上错,但只要有心人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新华社每天发稿数以千计,可几乎看不到类似的标题表述!广播新闻语言风格呆板由此可见一斑,构建新的广播语言风格势在必行。

当然,构建“新”,并不代表否定“旧”,这里的“构建”指的是在“旧”的基础上,对广播新闻语言体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既符合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实际,也适应媒体竞争加剧,广播自身改革发展加快的形势,更是广播的服务对象——广大听众文化层次和接受信息的水准不断增强的现实需要。

那么,新广播语言风格中的“新”到底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体现呢?笔者认为,“平和、理性、具体、形象”,这八个字应是新广播语言风格的灵魂所在。

平和,指的是文风。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这本书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再版了7次,它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美国田纳西大学传播学院的院长凯利·莱特儿,另一位是他的同事,美国田纳西大学传播学院公关部主任朱利安·约翰逊,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因为两位作者在成为学院派之前,都有着丰富曲折的新闻实践经历,如凯利·莱特儿,他在成为院长之前,当过机动记者、政治记者、娱乐记者、特稿记者和美术编辑,因此,这本书是一本对新闻实际工作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两位作者就用一种很幽默的方式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午餐都是美味的,不是所有的新娘都是可爱的,不是所有的晚会都是本季度最大的社交活动,“诚邀每位人士参加”或“对所有人都是美妙的时刻”之类的表述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它引申一下,不是所有的会议都是重要的,不是所有的讲话都是需要强调的等等,总之,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我们应避免使用夸张和过分的语言,平实就好,不能讲“满话”。此外,作为记者,我们也应当避免在报道中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评价,如某某人作了精彩演讲,令人心动的表演,大家踊跃参与等等,要牢记自己客观报道的角色定位。即使需要评价,也应由观众来完成。

理性,指的是表述要得体。如何做到表述得体呢?笔者认为有两点:

1、导语开门见山、简洁凝炼

在新闻界,导语的写作有第一代新闻导语和第二代新闻导语之称。所谓“第一代新闻导语”,就是在导语中,“5个W”——who、what、when、where、why一应俱全。而“第二代新闻导语”则主张用最简洁精炼的语言,或勾勒出新闻的全貌,或点出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趣的要素。这样的导语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在第一时间内将最核心的新闻事实呈现给受众,避免了繁冗拖沓和穿靴戴帽,显得精炼、简洁。

2、新闻主体以“倒金字塔结构”为主,采用断裂行文法

新闻主体,承担着对新闻导语进行解释和补充的作用。现在流行的做法是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安排新闻主体的段落顺序: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安排在最前面,然后是较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后才是较次要的新闻事实。上面“大”,下面“小”,呈现一种“倒金字塔”状态。这种行文结构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从听觉上来说,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新闻听起来结构紧凑、富有动感。为了和“倒金字塔结构”相契合,广播新闻在叙述方式上也应该相应地作出调整,现在流行的趋势是采用“断裂行文法”。所谓“断裂行文法”,就是新闻报道打破时空限制、以事实的内在逻辑行文,段与段之间相互独立但又环环相扣;段落短小精悍;段与段的衔接,不靠关联词,而是靠内在的逻辑联系,造成跳跃的感觉。有这样一篇经典之作:(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1时逝世。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这是一件经典的倒金字塔结构兼断裂行文法的新闻作品,大家可以从中体会这种手法的魅力。

笔者认为,广播新闻表述得体还有以下几条简单技巧:

广播新闻一般不用倒装句。

广播新闻要尽量用短句子,起码也要长短结合,不能一长到底。

广播新闻每一个句子中最好只有一个要点。

广播新闻主谓语之间不能有很长的“插入语”,应尽量连接紧密。

广播新闻中人物身份说明尽可能短,并且要放在人名的前面而不是后面。

具体,指的是尽量把抽象的信息具象化。

比如说,数据是抽象的,广播新闻中,如果充斥着大量数据,就会使新闻报道枯燥乏味,听众收听这样的报道也会厌倦不堪。如果涉及到抽象的,又不是特别重要的数据,可作回避或模糊处理。而对一些回避不了的关键性数据,建议可以采用类比的手法,如将“十多吨”转化为“像汽车一样重”等来表述。

形象,就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段增强广播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细节描写,指的是对新闻发生现场的场景、周围环境、现场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它更多地是挖掘个性化的东西。有精彩的细节描写的广播新闻,可以把发生新闻的场面、情景、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听众面前,并且牵引着听众的情感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而跌宕起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申奥现场发回的《漫长的瞬间》现场报道,就成功地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增强了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仿佛把听众带进了申奥现场:

听众朋友,我们看到,他把信封拿起来,现在要折叠成比它(原来)小一点。这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是最后的结果呢?我们再看,他在认真地审视着这张票上边的每一个数字,把它叠起来。啊,要装信封了,一个蓝色的信封。装进去!封口吗?我们看看他封不封口。封口啦,封口啦! 是封口啦?呵,他把它叠起来,揣在怀里。这次是要很郑重地……从(往)他的西装的右手的内侧的兜里面(揣进去)。这位委员,通过长长的通道,多么漫长的通道啊,走到(萨马兰奇)主席的前面。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通过“拿起”、“折叠”、“审视”、“叠”、“装”、“封口”、“揣”、“走”等一连串动作性细节描写,把申奥现场的紧张气氛和人们期待、渴望、紧张的心态惟妙惟肖地勾勒出来。由于记者运用了丰富的细节和对细节细致入微的描摹,增强了广播的可视性,使听众眼前浮现出申奥现场的一幅幅画面,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平和、理性、具体、形象,锻造“新”广播新闻语言风格的形成,实际上也是力求新时期广播新闻口语化和科学化完美结合的过程,它围绕和服务的中心依旧是提升“宜听性”,强调“伴随性”,让广播新闻的优势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①[美]凯利·莱特尔 等著,宋铁军 译:《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责编:周蕾

论新闻批评报道中的素质要求 篇7

一、记者的素质

1. 鲜明的立场

站在党和人民的利益上观察分析问题, 是我们搞好批评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每个时期党和政府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人民群众拥护什么、憎恶什么, 我们都应有个基本立场。我们的责任, 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对每个批评报道线索和具体稿件做出判断, 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样报道、什么时候报道, 要有准确掂量、把握火候, 这一基本功就要靠我们平日学习, 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只有不断积累、反复实践, 才可能使我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指导我们搞好批评报道。

2. 公正的品格

新闻批评不是记者的批评, 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单位所开展的批评, 因此记者要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公正。所谓公正, 就是要是非分明, 而不是感情用事;要依据事实做出符合实际的报道, 而不能主观臆造;对问题的性质、程度一是一, 二是二, 不能以点带面, 不以偏概全。只有公正, 报道才能客观真实。

3. 直言的胆略

搞批评报道比搞一般报道有“三难”, 而且少“油水”、多风险。我们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不为“关系”所左右, 不为压力所屈服, 理直气壮地坚持搞批评报道。

4. 吃苦的作风

记者采写每篇报道都要有一种吃苦精神, 采写批评报道尤其如此。就目前社会对批评报道的认可程度来看, 记者在被采访对象那里, 基本上是不受欢迎的人, 有时连起码的工作条件都不能给予, 更难说配合得好了, 有时由于事件本身或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给记者的调查带来一定困难, 该得到的情况和线索得不到。为了把情况查明搞清, 必须下功夫做些笨工作, 有时需要细察暗访, 有时为了赢得时间要连续作战, 一气呵成搞“透亮”。

5. 法律的功底

记者要学习有关政策和法律, 在整个批评报道进行过程中, 都要以政策、法律为武器, 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宪法和法律的允许范围内进行。在具体操作与区分性质时, 要注意这样几点: (1) 要遵循宣传政策和宣传纪律, 不要因求快而泄露党和国家机密,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 要识别报道中的一般差错和侵权行为, 一般性差错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而侵权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3) 记者有权批评别人, 当然也应允许别人反批评, 如果我们的报道中有错误, 应承担责任, 也应允许别人反批评, 并向受到伤害的被批评者赔礼道歉; (4) 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 防止卷入不必要的案件中, 这种保护不是消极的, 而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检验。

二、领导要勇于承担责任

1. 要重视新闻批评

(1) 新闻单位的领导要重视开展新闻批评, 要认识到高质量的新闻批评可以为媒体形象增值, 可以增强其战斗性和社会影响, 因此编委会要把新闻批评放在整个宣传的总体部署当中, 使新闻批评成为总部署的一部分, 对重大批评要加强计划性, 作为战役报道来策划。

(2) 领导者对待批评报道, 既要有胆识又要讲策略。所谓有胆识, 是因为搞批评报道不容易, 责任大、风险大, 领导者要敢于担责任, 敢于冒风险。所谓讲策略, 就是对于批评报道要引导其把握时机、把握分寸, 讲求方法、讲求效果。

(3) 对重大批评报道领导要亲自抓在手上, 条件允许还要亲临一线, 重大的批评报道或对重要人物的批评报道应事前向上级部门报告。

(4) 坚持必要的审稿制度。

2. 要为记者撑腰

(1) 对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出现的问题要分清是非轻重, 并帮助总结经验教训, 必要时领导要为记者承担责任。

(2) 如果我们记者在报道中出现了差错, 要鼓励记者勇于接受人民群众和有关部门的批评。

3.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1) 解决抓批评报道的畏难情绪。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制度的缺陷、权利的干预, 有些批评报道不能正常进行, 我们应排除干扰, 为新闻批评开通道路, 优化舆论监督环境。

(2) 注重解决好批评报道过后的社会效应问题。批评报道发表后, 被批评者常见有三种情况:一是被批评者正确对待批评, 知错就改, 同时明确答复新闻单位和受众;二是不予理睬, 我行我素;三是以枝节问题无端为错误辩解, 甚至指责、控告。第一种, 从出发点到归宿是个正常的完善的过程, 批评报道实现了正效应;第二种为零效应;第三种为负效应。对于这三种效应以及受众的态度都应做出报道, 特别是对第三种态度要穷追不舍, 直至得出结论来, 以便充分发挥批评报道的战斗作用, 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 篇8

我认为, 一个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1. 严谨。

是指教学语言从整体上看要具有高度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数学教学中, 个别教师不经意间常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 漏了一个“以”字, 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 有人认为自然数既然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那么“奇数或偶数的个数当然都比自然数的个数少”, “奇数和偶数各占自然数的一半”。其实, 这两句话都违反了科学性, 因而都是错误的。再如,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说“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缺少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一重要的前提, 就违反了逻辑规则中的“充足理由律”。数学语言的严谨不仅是指少量的词句、个别的片断、局部的亮点, 而且还表现出一种整体的严谨美感。特别要指出, 这种风格, 注重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驾驭、调控语言, 井然有序, 环环相扣, 前后呼应, 巧妙衔接, 构成有机的整体。这一种风格对教学语境的适应比较严格, 往往达到高度切合的境界, 各语言环节的衔接紧密而自然, 浑然一体。

2. 舒展。

是指教学语言整体上具有舒缓、柔和、开放的美感特征。这种风格, 就像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又像潺潺小溪, 曲折延伸向远方;还像一幅逐渐展开的山水画卷, 无限风光尽在过程中。小学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 特别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去调动他们的智力、情感并积极参与。数学老师在教学中一般都能高度重视语言的严谨, 但往往由于忽视或语言表达功力不够, 导致课堂语言呆板、生硬。

下面是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新课的精彩导入: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话一点不假!这次钱老师到桂林来, 亲眼目睹了桂林的山、水, 我看比文人描写得还美!看, 我一到桂林就迫不及待地在象鼻山照了张相。 (出示自己前天在象鼻山的照片)

师: (在大屏幕上播放六幅桂林山水图片, 边播边有感情地描述) 看, 桂林的山加上桂林的水, 再加上水中那静静的倒影, 简直就是大自然创作的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学生欣赏的同时被老师有感情地描述所吸引, 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师:桂林的美景激发了钱老师的创作欲望, 老师创作了3幅画。 (出示第一幅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画) 你们看老师画得怎样?

生 (异口同声) :很好!

师:谢谢同学们的夸奖!既然今天是数学课, 老师就提个数学问题。你们大胆估计一下, 这幅图的面积可能是多少?

生:……

师:到底是多少平方分米呢? (教师把这幅画的背面展示给学生, 画的背面有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方格) 你们数一数, 这幅画的面积是多少?

生:6平方分米。

(教师接着出示面积是12和20平方分米的画, 让学生估计面积。教学过程同上)

师:同学们看, 刚才3幅画的面积, 有的大有的小, 凭经验, 你大胆猜测一下, 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生:……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舒展的语言要求数学教师的语言要亲切、委婉;句式长短参差, 节奏轻松、自由;语言富有启发性, 疑问句成串, 构成问题链索, 形成思考台阶, 诱发丰富想象。钱老师的语言举重若轻, 热情鼓励, 委婉相商, 给人一种舒展的美感, 孩子们在情不自禁中一步步走向教师教学情境之中。

3. 灵动。

是指教学语言表现出灵活、机智、能动的美感。教学语境是错综复杂的, 对语言表达有严格的限制。课堂上的突发、偶发事件是很多的, 常常出乎教师意料。在这些场合下, 优秀教师能够审时度势, 随机应变, 巧妙疏导, 这些场合中的语言特别能够表现出灵动之美。这种风格, 用词造句不一定特别奇, 讲究的是语言的合“人”性、合“情”性、合“境”性, 由此展现出独特的、新颖的思路, 显示出教师的机智聪慧, 能动的驾驭能力, 精湛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教学语境完美融合。来看一个例子:

如在一节《平均分》的教学中, 教师不告诉分的份数, 要求学生讨论如何平均分。在学生提出可以平均分成10份、5份、2份后, 突然一位一年级学生提出了10颗糖果可以平均分成3份, 这是老师始料不及的。教师若以课后讨论之类的话打发了事, 显然是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位教师先是一怔, 然后不慌不忙地说:“好大的口气!把练习纸拿上来, 说说你的想法。”先是让这位同学上前阐述自己的想法, 然后又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激烈争论时, 教师有意装糊涂, 顺势引导, 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最后, 教师适当总结点播:“你们不简单, 不但能把10颗糖果平均分成10份、2份、5份, 而且创造性的平均分成3份, 不过最后一颗分的时候要这样分 (师做示范) , 即等分。至于结果是3颗多多少, 它是一个分数, 有待我们今后去探究。”

4. 含蓄。

教学中的幽默艺术是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 是庄与谐、教与乐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教学幽默艺术所激发的笑里, 有诗意的酿造, 有哲理的思考, 如一枚味道醇厚的橄榄, 启发人们咀嚼、回味个中的滋味和魅力。其表达的“曲径通幽”和意境的“别有洞天”, 都使教学幽默艺术带有蕴藉隽永的含蓄美。

一个数学教师如何做到上述方面语言要求呢?

首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水平正确定位, 明确属于哪一个层次, 找出薄弱环节, 认清努力方向。其次, 要认真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 如阅读积累、掌握语法修辞知识等等。但对教师来说, 尤为重要的是学习活的语言, 向优秀教师学习, 多听示范课, 多看教学实例, 不但欣赏他们怎样表达, 而且更要深入理解为什么这样表达。说具体一点, 就是要结合语言表达的相关教学语境来理解, 从中摸索出普遍的规律, 作为借鉴, 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理论的学习不能代替实践的努力, 教学语言应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培养、获得。

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论文 篇9

一、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媒体呈现给观众的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的讯息, 作为出镜记者的传播者角色与讯息共同出现在受众感受里。

1. 出镜记者与其所传播的信息相互影响, 互为阐释

受众是将作为出镜记者的传播者与信息作为一体来接受的, 传者和其所传播的信息相互影响, 互为阐释, 因此受众对记者的出镜倾注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报道中, 记者李小萌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 正走在与下撤村民相反的道路上。老大爷一直在说:“我想回家看哈子”, 记者不无担忧地对老人说:“慢走啊, 小心点, 口罩戴上。”背影渐远的老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回头向记者说了句“让你们操心了”。记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 在镜头前潸然泪下。出镜记者李小萌与这则新闻一起被人们记住。

2. 角色定位准确与否奠定记者出镜成败

面对镜头, 记者是一个带领 (或代替) 观众在新闻现场感知信息的人, 有责任交代镜头捕捉不到的信息, 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职业角色。另外, 出镜记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接触某一事件, 不自觉地会做出自己对事件的第一反应, 如恐惧、感动或惊讶等, 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个性角色。记者在出镜过程中的两种身份需要不停转换。

二、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

1. 应当具有政治素养和政策把握能力

作为一名记者应当具备大局意识, 新闻思维中最忌看问题只看局部不见整体,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而要求现场记者要透析局部也要把握整体。穆青同志在当年总结采写《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经验时谈的“三个洞悉”:洞悉国际国内形势和全国宣传动向;洞悉这一典型的全部材料;洞悉有关的反面材料, 使正面宣传有的放矢。值得我们深思、学习和铭记。

2. 出镜记者一定程度上是电视媒体的代表

首先, 出镜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 普通话要求流利标准。

其次, 具备口述现场的能力。记者要善于让身边的一切开口说话, 做一名复述者、观察者和分析者。现场记者要通过对现场的观察, 准确、生动地面对镜头描述新闻现场。

再次, 现场记者的形象也应该把握得当, 仪表大方得体, 避免主持性出镜, 笔挺的着装、纹丝不乱的发型多出现在演播室, 现场记者无论从语调、着装都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场。如果记者对外在形象过多地在意会导致对口头表达的忽视, 常常影响现场效果。由于记者能力的高低和文化素养的差异, 出镜时尽量少用点评, 确保新闻的准确度;需要点评时, 多用专家的意见。

3. 出镜记者要与摄像师协同配合, 共同驾驭现场

提前做好功课, 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记者要在拍摄之前与摄像师充分沟通, 让摄像师了解采访意图和思路, 共同驾驭现场。有的记者在出现场时, 往往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张标准照, 而忽略了周围以及背后的现场。现场出镜时可运用多种出镜形式, 目前我们新闻中仰拍、俯拍以及行进中的拍摄运用得较少。例如, 在大街上走向商店要好过于站在商店门口出镜。同时, 要充分调动其他感官, 如, 闻、听等多种方式, 用手中的道具、图板之类, 以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性。

4. 出镜记者要有敏锐观察力和快速现场反应力

记者在现场要充分利用鲜活的人物和故事, 带领观众了解镜头拍不到的细节。白岩松讲过“只有做一名观察者和分析者才能在公用信息时代站稳脚跟”。

5. 出镜记者要有独特的报道思路

一个好的现场报道记者是让观众感受不到记者的存在, 因而要以现场为主, 而不是以记者为主。我们常常在新闻中看到, 很多出镜记者站在离新闻现场很远的地方, 有时甚至不在新闻现场, 这样就不会有现场感染力。首先, 出镜地点的选择要有新闻性。要让观众明白, 记者到底想带领观众看到什么, 做到我播现场大于我在现场。这就要求记者在做新闻现场时不要站在镜头前方而遮住被介绍的新闻现场, 选择与新闻事件密切相关的背景, 特别是树林、花丛中的出镜则应该避免。其次, 要突出此时此刻的理念, 把握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 最快地判断观众的需要, 新闻背景则不用过多地介绍。第三, 记者要在必要的时候说必要的话, 这是出镜的关键, 能用镜头代替的尽量不用记者现场。我们常常在新闻中看到:“某月某日, 某某活动在某地隆重开幕……”这样的新闻出镜毫无必要, 因为观众一看便可以得出此信息。当记者在现场用自己的感受报道时, 要尊重客观事实, 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对观众负责、对自己负责。同样是写文章, 专家赢在思辨, 而记者则赢在事实。对于可以提前了解到的信息一定要提前掌握。记者对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详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 这两者缺一不可。第四, 出镜记者的情绪也要与现场环境氛围相吻合。现场如果非常严肃, 记者的情绪则不可太高昂;现场如果非常热烈, 记者则不可太冷静, 需要一个尺度的掌握。

“说”新闻对新闻播音员的新要求 篇10

一、“说”新闻对新闻播音员的语言要求

“说”新闻要求新闻播音员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 这里的“说”之所以加上引号, 是因为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用大白话去说, “说”新闻既要保留口语的亲切简洁、生动鲜活, 同时也要有书面语的规范性、集中性和有序性。“说”新闻并非单纯地在播新闻基础上加上“啊”、“呀”、“吗”、“呢”等语气词, 而是应该在播音时找到“说”的状态, 良好的对象感是说好新闻的关键, 不但要明确“说什么”更要明确“说给谁听”, 了解受众的期待要求, 时时感受到观众的存在和反应。“说”新闻要说出新闻的价值, 说的内容并非是可说可不说的, 而是一定要说, 说观众之所需, 说观众感兴趣、乐于接受的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此外, 很多人以为“说”新闻脱离了“播音腔”就可以对播音员的语言基本功放低了要求, 事实上, “说”新闻更加要求播音员的基本功。虽为“说”新闻, 但是“播”的状态不能丢, 播音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用气发声、吐字归音。播音员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在不同的新闻中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例如在民生类新闻中, 播音员是观众的朋友;在一些时政新闻中, 播音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政府代言人的角色, 这就要求播音员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二、“说”新闻对新闻播音员的思想要求

很多人对播音员存在着“就是一个播音机器”的偏见, 究其原因, 是现在的很多播音员没有自己的思想内涵。当今社会中对于播音员的选择更像是一场“选美大赛”, 播音员只要有一张不错的脸蛋, 加上相对流利的普通话就可以播新闻, 拿来稿件播读, 有些播音员完全不知稿件中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也让听者觉得枯燥乏味。

“说”新闻要求播音员不仅能“播”更要能“说”———说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就要求播音员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相对广泛的生活阅历, 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稿件的思想内容, 形成可靠的鉴别能力和可信的判断能力。

“说”新闻播音员除了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更要具备人文关怀, 这里的人文关怀并不是指在重大灾难播报中流几滴眼泪、在举国欢庆时喜笑颜开, 而是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把自己放在一个平民的位置上, 想百姓所想, 急观众之所急, 让电视新闻媒体真正成为解决人民困惑和困难的平台。

“说”新闻播音员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更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清楚我国的国情。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实事求是, 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负责, 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说”新闻对新闻播音员的个性要求

“说”新闻要求新闻播音员必须独具自己个性化的风格, 要让节目更受观众欢迎, 得到观众的认可, 播音员要“求同存异”, 所谓求同, 不难理解, 即保持积极的播音状态、良好的对象感、扎实的基本功等等, 这些是每一位“说”新闻播音员必备的素质;而“存异”则要求播音员具有自己个性化的一面, 让人能“记住你”, 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你可以有康辉的沉稳、孟非的机智、海霞的干练, 更可以有属于你自己独特的播音风格。

除了独特的播报风格, “说”新闻播音员还可以在非有声语言中得到体现。主持人可以有自己的穿衣风格, 然而, “个性化”并非“另类化”, 体现个性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度”, “说”新闻节目中播音员的穿着、妆容和发型不必过于严肃呆板, 但是过于时髦夸张也是不合适的, 符合节目风格定位的穿着打扮才更容易体现个性。

电视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除了可以听, 更可以看。作为电视节目播音员, 还可以在自己的体态语言中打造自己的风格, 充分认识到手势、姿态、动作、神情等体态语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晚间新闻》中认识了有着招牌式微笑的女主播张丹丹, 在《马斌读报》中认识了有着充满力度的手势的马斌, 可见真实、自然、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是体现播音员个性的重要因素。

“说”新闻节目的成功离不开一个有着良好素养的播音员, 只有播音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 打造出节目的专属风格, “说”新闻节目才能更好地做下去, 才能真正顺应时代潮流, 打造出更广阔的天地。

摘要:“说”新闻是介于播新闻与口播主持之间的播报方式, 是在保证新闻事实真实性的基础上, 通俗而又自然地叙述新闻事实的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播报方式, “说”新闻已经成了当今新闻界一个流行的新名词, 同时也掀起了全国广播电视台改革新闻节目的新高潮。本文从“说”新闻的“说”字入手, 浅要分析“说”对新闻播音员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关键词:“说”新闻,新闻播音员,要求

参考文献

[1]毕一鸣, 叶丹.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2]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篇11

【关键词】 电视; 新闻记者;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敬业精神

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艰巨任务。新闻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就要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加强新闻记者素质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记者队伍,培养一批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能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受群众喜爱的名记者,才能保证党的新闻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记者素质建设,对发展党的新闻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过硬的思想素质、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敬业精神,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来谈一谈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

一、较高的业务素质是记者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

一个业务功底扎实、知识结构合理的新闻记者,会善于处理把握新闻的角度,正确衡量事件的新闻价值,准确反映新闻事件的实质和内涵。业务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决定于受教育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新闻实践中学习和磨炼。

1、要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

一个电视新闻记者如果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不是在某个有价值的事物初露端倪之时,就能抓取重要线索,见微知著,对该事物从整体和发展态势上做出正确判断和预测,而是浅尝辄止,浮皮潦草,是难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的。对此,著名新闻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就精辟地指出:“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

2、具有较强的处变能力。

记者的处变能力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访中记者能够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象,以不同方式灵活地与采访对象交流,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第二,在条件、情况突然发生变化时,能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第三,在突发事件或极度困难条件下,能做出迅速反应,创造性完成任务。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只有那些处变能力较强的记者才能有效地克服各种障碍,达到胜利的彼岸。

3、有较强的意志力品质。

记者工作是紧张、复杂、艰苦和充满风险的劳动,深入险地采访可能有生命危险,揭露腐败丑恶可能招致打击报复,调查复杂事件需要呕心沥血,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毅力作支撑。只有自觉磨砺自己的意志,培养坚强的意志力,记者才能战胜险阻,面对各种挫折。

二、过硬的思想素质是完成电视新闻工作坚强的精神堡垒

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政治敏锐性,有较高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想素质方面,还应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要提高记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要确保自身的信念坚定不移,不出偏差,同时要满腔热情地帮助那些信念不够坚定的同志拨开迷雾,纠正偏差。

2、追求崇高的永恒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清除被污染的思想和污染别人的思想,它的工作指向性决定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保持自身纯洁。

3、博学厚重的知识视野。新闻单位汇聚了方方面面的人才,它的从业人员一般具有一技之长,有的已成为所报道行业的专家。新闻单位的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必须具备某项专长,并且做到触类旁通,这样才能便于与人沟通。

三、要有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电视新闻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具有十分逼真的传播优势;电视新闻记者通过电视新闻传播思想、再现生活时,必须善于驾驭自己在不同场合或同一场合不同阶段所充任的各种角色。只有善于控制内心感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出色地完成复杂的新闻报道工作。

新闻几乎无所不报,其中有简单复杂之分,也有熟悉陌生之别,与此同时,新闻的特性又要求尽量缩短认识过程,使得新闻报道既真实、准确,又迅速、及时。因此,新闻对从业人员提出审慎、缜密、冷静的理性思维要求,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新闻失实。为数不少的失实新闻就是由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缺乏审慎缜密的思维,一时疏忽大意造成的。所以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必须要具有理性的思维,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克服认知障碍,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

四、不断探索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许多记者在完成重大的战役性采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爆发力,能熬夜能挨饿,能连续不停地工作,靠的就是探索精神和激情的支撑。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驱使记者在采访中全力以赴,忘我工作,写出激荡人心的优秀作品。记者的激情来自记者对新闻事业的无比热爱,来自记者对社会和生活的强烈的探索、求知的愿望。

说到爱岗敬业就不能不说说记者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敬业精神不仅体现在记者的社会公德心上,更体现在记者勇于去追求事实的真相,也正因为有了这样勇敢的记者才推动了我们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这种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主要包括:1、坚定不移的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正确的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和要求。3、勇于揭露社会丑恶现象和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

新闻记者必须坚持刻苦学习和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先进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都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一个政治合格、思想坚定、跟得上时代潮流的新闻记者。

作者简介:林志勇,(1979.8-),女,黑龙江省勃利县人

(作者单位:勃利县广播电视局)

法制新闻报道的语言规范 篇12

专业性

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大量的专业用语。法律活动作为特定的专业范畴, 同样有着特定的专业术语和特定的表达方式。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法律专业用语, 是对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的科学归纳和概括, 是法律语言的主要标志。对于法律事务的报道离不开大量的法律术语的运用, 这有利于达到表述上的准确。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自诉人”、“不起诉”、“追究刑事责任”、“未遂”、“中止”、“现场勘查”、“辩护”、“申请回避”、“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所用的“民事行为能力”、“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第三人”、“诉讼保全”、“先予执行”、“公示催告”等;行政诉讼中所用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行政不作为”等。基于这种情况, 在法制新闻报道中恰当地使用法律术语, 才能确保向公众准确地传达法制信息和宣传法律知识, 增强宣传的效果。然而, 新闻报道中法律用语错误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 (一) 法律术语错用, 具体表现为用其他专业术语替代法律术语。如, “现场勘查”与“现场勘察”、“检察”与“检查”等往往被混为一谈。其中, 现场勘查、检察是法律术语, 而现场勘察属于地质学、建筑工程学中的术语, 检查则是日常生活用语。这些术语的错误运用, 会造成表达上的混乱, 影响人们对于其报道主题的准确理解。 (二) 法律术语混用。在法律术语中, 有很多意思相近, 但法律内涵不同的术语, 往往会被混为一谈, 彼此不分。如“被告”与“被告人”、“罪犯”与“犯罪嫌疑人”、“罚金”与“罚款”、“议案”与“提案”、“终结”与“终止”等。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只有被法院依法判决为有罪的人才能称为罪犯, 在判决之前, 根据诉讼阶段的不同分别有不同的称谓。如:刑事案件在立案侦查阶段应称为犯罪嫌疑人, 提起公诉后应称为被告人。“警方逮捕3名杀人罪犯”中的罪犯应改为犯罪嫌疑人。有些法律术语, 尽管只有一字之差, 但却分属不同的法律范畴, 有着特定的使用主体和含义, 不能互相错位和替代。比如, “议案”与“提案”,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使用的主体各有不同, 不能互相混淆和代替。根据我国《代表法》第9条之规定: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而“提案”则是指参加政协的团体或个人, 向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 交付有关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可见, “议案”属于人大职权范畴, 而“提案”则属于政协职权范畴, 二者分属两个不同的职权范畴。但是, 有的媒体在报道中却把人大代表的“议案”误作“提案”, 或者相反, 造成了主体的错位, 影响了报道的准确性。 (三) 用日常生活用语替代法律术语。《人民日报》华东版“下周争鸣”栏目曾发表短文, 提议围绕“少年犯免诉制度合理吗?”展开讨论。在这仅仅10个字的标题中竟有两处明显错误。其中“少年犯”和“免诉制度”的提法, 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说成是“少年犯”, 将不起诉制度说成“免诉制度”, 均是以日常生活用语替代法律用语, 意思表示不确切, 且违背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精神。

因此, 法制新闻应首先确保法律术语的准确运用, 有利于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具体运用时, 应在准确理解法律术语的前提下, 根据所表述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法律专业术语, 避免各种术语的混用、乱用甚至错用, 确保法制新闻的质量。

中立性

新闻特有的作用和可贵的价值就在于向读者提供事实, 让读者从事实中得出结论。这种特性需要新闻报道做到既可信又公正。新闻媒体对于法制新闻进行的报道, 必须坚持尊重司法特性的原则, 尊重司法的中立性、权威性, 它必须用客观地叙述事实的方法影响读者, 引导舆论。确保法制新闻报道语言的中立性, 既是新闻报道应具备的特性, 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公正理念的内在需要。具体来讲, 新闻媒体对于法制新闻事件需要进行客观公正地报道, 不能带有片面性和倾向性, 保持中立性。尤其是在案件未被法院审结前, 不能凭感情、凭猜测妄下结论, 以免监督越位, 甚至出现媒体引导审判。例如, 几年前曾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 我们清楚地记得, 在马加爵案发最初的一个月里, 各新闻媒体近乎疯狂地报道, 诸如“校园杀手”、“云大屠夫”、“混世魔王”等称谓满天飞, 使人们几乎无法认清马加爵作为一个人的真实情况。在各种报道中他似乎一生下来就是个杀人狂魔。事实上马加爵只不过是一个有心理障碍的普通青年, 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封闭的生活方式和不够健全的心理导致他走上了犯罪道路。这本是个令人痛心疾首, 并且足以引起全社会对于应试教育弊端和人文教育缺失深刻反思的事情, 然而对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这样的反思极容易被人们忽略, 最终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这种做法很容易误导受众, 使人们产生一种观点, 马加爵实属罪大恶极,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显然违背了新闻应具有的特性。

还有目前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炒作现象, 也使得新闻报道在新闻价值判断上偏离方向, 即为追求所谓的“看点”、“卖点”, 追求所谓的新闻效应, 媒体在报道方式上往往采用猎奇、俗艳的手法, 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如有的刑事案件在法院尚未作出终审判决的情况下, 媒体的报道常选用一些醒目而又骇人听闻的标题与表达, 大肆渲染, 或者对于凶杀、色情案件的过程过分详细地进行描述。

众所周知, 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实行的是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在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之前, 被告统称为犯罪嫌疑人, 任何人无权擅自确定其罪名。犯罪事实只能经人民法院审判确定, 且行为人的罪名都是有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律用语, 如“盗窃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等, 即罪名法定。因此, 媒体对尚未终审判决的犯罪嫌疑人加以情绪化的恶名, 哪怕是援引群众的义愤之词, 都是有违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对于犯罪嫌疑人, 最简单的办法是直称其名。对于民事、行政纠纷, 则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尊重事实, 尊重法律, 客观冷静地进行报道。媒体对于法律事实的报道应做到一是一, 二是二, 是则是, 非则非, 不夸大, 不缩小。法制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 不能凭想象而虚构, 不应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而应当以准确、客观、求实为本, 坚持做到报道的中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媒体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 都有可能会使受众和司法机关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 导致媒体引导诉讼, 进而影响司法机关对于案件的公正判决。

同时, 法制新闻还需注意语言运用的文风问题。法律活动本身具有严肃性, 这就要求法制新闻也应具备这一特色, 表现在文体风格上, 要具有中立、朴实的风格, 做到“风格朴素, 语贵平实”。法制新闻应力求语言的平实, 这与文学作品所追求的词藻华美是不同的。在修辞手法上应以消极修辞为主, 避免文学作品中普遍使用的积极修辞。具体来说, 法制报道语言应当做到:反映事实要真实、平和, 不能夸张、渲染;少用或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尽量不要描景状物烘托气氛。让事实本身说话, 而不是靠作者刻意地遣词造句、卖弄文采取胜。在一些法制新闻报道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 如一篇故意杀人案的报道中写到:“被告人平日里一双色迷迷的眼睛, 总是在姑娘们身上打转, 伺机捞点便宜。”这类语言与法制报道所要求的文风朴实的格调相悖。在对法制新闻进行报道时, 应力争做到:注重事实, 尽量真实地呈现事实与摹写现实;事实和观点分开, 忌讳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观点充作基本事实误导受众;避免记者的主观倾向, 作为报道者的记者不应以任何方式在报道中表现自己。

严谨性

可以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任何语言的运用都首先要求用语的准确性。法制新闻报道首先应当做到用语的准确与严谨。这主要表现在选词的严谨性上。例如, 对于叙述的案情, 动词的选用“操起一根木棒”与“顺手拿起一根木棒”有着明显的不同, 它关系到行为动作性质上的差别, 一个是有准备, 一个是无准备。除此之外, 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形容词和副词也往往易被忽视, 如“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 “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 在刑事案件中, 我国针对上述情节均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法制新闻报道中需要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准确恰当的报道, 不能随意使用这些词语。用语的随意性, 极易出现表达上的错误, 传达错误的信息, 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 有媒体在报道中称人大代表“参政议政”, 这种提法不准确,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 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 都是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依法行使代表权力, 而不仅仅是“参政议政”。在一般情况下, 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 会议期间称为代表工作, 闭会期间称为代表活动, 规范的说法应当是“履行代表职务”或“执行代表职务”。

法制新闻报道中不仅需要选择准确的词语, 还需要讲究一定的句式, 避免出现语有多义或者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用语。如有报道中出现:“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盗窃两次被判刑”, 还有“市民张某与其已故妻子的母亲同住”, 均属于有歧义的语言。我们分析一下, 在前一个句子中,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是因“盗窃两次”被判了一次刑, 还是因盗窃而“两次被判刑”, 两种意思, 性质完全不同。如果说李某某因盗窃而两次被判刑, 他可能成为累犯, 需要从重处罚, 而另一种解释则情节表现要轻得多。因此, 报道的案情是轻是重无法判断。在第二个句子中, 我们无从知道市民张某究竟是与活人同住还是与死人同住。

上一篇:经济现象下一篇:城市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