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2024-09-25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共12篇)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篇1

信息社会下的传媒受众迈入了读图时代, 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图片在各类媒体上传播, 刺激着读者的眼球, 也满足了不同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不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视像符号的传播占比越来越大, 新闻图片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诸多新闻网站纷纷开设图片新闻专栏, 如腾讯新闻的“图话”栏目, 大渝网下的“城视”栏目都具有很高的热度。

早年间, 我国新闻摄影界造假事件屡见不鲜, 从周正龙“纸老虎”到CCTV年度图片铜奖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被证实造假, “华赛”金奖作品因造假被举报等等, 这些新闻图片曾让人惊喜却又沦落到被人唾弃。随着网络平台的成熟, 网络新闻图片传播加速, 其真实性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 人们不禁要思考“眼见未必为真”。

年初, 一组名为《派出所的接待椅》的纪实新闻摄影作品在微博、微信被大量转载, 其反映的社会百态受到不少网友称赞。正值火热时, 一名新闻当事人现身微博, 怒骂该媒体编造故事, 图文虚假。

该组纪实新闻摄影作品由重庆晚报记者、摄影师杨帆拍摄, 聚焦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派出所的一角, 记录每天形形色色的大众。原图文发表于重庆晚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栏目上, 共计17张照片, 每张照片下有简短的小故事。其中有一幅名为“英文八级”的照片:“9月8日, 16:38渝碚路派出所民警万丕涛, 正用英语回答一位外国留学生的问题。万丕涛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 是派出所唯一一名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持有者, 很快帮他办好了业务。”

新闻当事人是一位在重大读书的留学生, 在微博上用一段流利的中文大骂中国媒体偷拍照片、虚构事实。据称其在中国留学已生活了九年, 当天全程用中文与民警沟通, 还使用自己的手机给民警看他要办理的证明, 完全与图说不同。

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 一则新闻的虚假就足以动摇读者对媒体的信任, 该组作品其他内容的真实性也遭到怀疑。事发后, 摄影师杨帆称, 在大半年时间里他共拍摄130多张原片, 为了使组图更有代表性, 选取的人物故事特征更鲜明, 因此编辑了此图说。

现今网络新闻图片造假中大可分为三类:导演式造假, 图片文字与新闻不符, 技术手段造假。《派出所的接待椅》所犯为图片文字与新闻不符。纪实摄影作为一种解释人与环境, 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是不虚构、不粉饰、不夸张, 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的真实。在数字化大环境下, 新闻图片有了更好的传播途径, 社会影响力大。不论是真新闻配假图片还是真图片配假新闻, 都违背了新闻的核心原则。新闻图片旨在反映生活, 无论美好或是丑陋, 都只有一个真实的世界, 必须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唤起社会良知, 容不得一丁点细节的夸大、编造。

一则新闻想要获得市场, 必定要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 挖掘受众感兴趣的新闻点。同样属于纪实新闻摄影类别的还包括王福春的《火车上的中国人》, 因其对社会百态的生动呈现而在国内杂志上获得了良好声誉。这一系列图片同样以人与生活为主线, 表现人的情态, 讲述人的故事, 人文关怀, 凝固生活细微, 并以小见大见证社会变迁。与之相反, 近日湖北电梯事件发生后, 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流传出大量“电梯咬人”后续报道, 其中登载了题为“受害者家属讨公道, 商场雇黑社会强行阻拦”等图文及影像视频, 在网友们的怒骂中转发量走高, 事后经辟谣, 该图片来自于早年哈尔滨某医院医患纠纷事件, 与湖北电梯事件毫无关系。这样为了制造新闻效果而炮制的假新闻假图片数不胜数。《派出所的接待椅》走红, 正是抓住了受众好“奇闻轶事”的口味, 医患纠纷、邻里纠纷、假和尚、遇骗等既具有较高的社会观察效应, 也满足了读者的感性需求。

在网络媒体越来越融入人们生活的情况下, 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网络新闻图片在吸引受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需要更新颖, 为了见报, 为了火爆网络, 记者的创作压力大, 这也是新闻图片造假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 我国的新闻管理制度还很不健全, 没有专门的刑事立法。在法律环境宽泛的条件下, 进行新闻图片造假行为就算被人唾弃也不会被阻止。比如“华南虎”事件当事人虽然遭遇众人指责, 但家里却盖起了洋楼。“媒体不自律, 追查不严厉”是新闻图片造假行为不能得到根治的重要原因。

世界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 那是你离得不够近。”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指出:“照片是对真实再现的论断是所有照片都具有权威性、吸引力和诱惑力。”这注定了新闻图片必须服从真实性原则。媒介千变万化不离而其宗, 始终是信息的载体, 真实客观性原则就是底线。没有了真实, 也就没有了新闻。受众开始不相信媒体, 不相信权威, 整个社会将陷入怀疑和猜忌。造假之风若长期存在, 定会被效仿乃至成为常态, 越来越多的人会为了一己之利而放弃新闻真实性, 到时传播生态环境就会被弄得乌烟瘴气, 颓败不堪。所以为了自己, 为了媒体, 为了社会, 都绝不能因为追求刻意的新闻效果而放弃新闻真实。

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播是多向的, 要杜绝新闻图片虚假不能一蹴而就。既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 提高图片编辑的识别能力, 实施强制性审核程序;也要加强社会引导, 培养受众更高的鉴别能力, 营造社会不信谣不传谣的风气。

参考文献

[1]褚青青.论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高瑞.论数字化背景下新闻图片真实性的困境及出路[D].黑龙江大学, 2014.

[3]盛希贵.新闻摄影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峰.网络新闻图片造假现象及成因分析[J].内蒙古大学, 2013.

[5]袁德渠.从“周老虎”现形看新闻图片打假[J].新闻传播, 2010 (6) .

[6]曾璜.报道摄影[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篇2

从这一新闻格局上可以看出,我们目前缺乏的是综合性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我个人认为深度报道从形式讲接近专题片,在内容上也有交叉,但却并不等同于专题片。它的内涵比专题要小,只有有关社会热点与新闻热点的深入报道才属彼列。而它同时也就分为社会主题的深度报道与新闻主题的深度报道两种。前者侧重于社会意义而与具体新闻可近可远;后者则是与新闻报道紧密相连的,是对重要新闻事件的展开报道。从时间安排上看,前者可一周一次,单篇篇幅可较长;而后者宜多,最好一两天一次,每篇篇幅可稍短。在报道上,后者应比前者较少主观因素。这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报道格局。

只有长短搭配才能使迅速与深入相得益彰,使得新闻对生活的反应更全面、完整、更有利与观众的接收理解,保证靠电视获得新闻的人的信息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我国受众对信息高度系统化的深入报道的需求,左翼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以及后来的其他政论片播出后引起的轰动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电视新闻采编机构来说,只作动态报道,也对采编人员构成很多限制,使他们常有无法施展的感觉。而目前我们的专题片,虽然也不乏长篇大作,有些也受到欢迎,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形式与现实生活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使它们的接收率受到影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社会与受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受众增多,接触媒介时间增加。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已达到两亿多台,即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拥有有接收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大市场;受众接触电视媒介的时间在逐天增加。2.社会变动速度加快、幅度加大、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3.群众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他们走出原先的狭小天地,走向社会,投身改革,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交往,给予政治、经济生活以越来越深入的影响。4.社会管理方法改变,舆论监督地位上升,群众实施的对方方面的监督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要适时转换功能,反应社会要求并予以恰当引导;否则就会降低舆论作用的力度,从而降低社会控制能力,甚至会给改革带来麻烦。

社会变革对于媒介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70年代末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孕育成熟了报纸的深度报道。我们也应该抓住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时机,使我国的电视新闻早日成熟。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化倾向。报刊很难走出国门,而国际间电视市场的争夺却异常激烈。现在竞争的热点已从美洲、欧洲渐渐转向了亚洲。这个大北京对我国电视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一方面是受众的“饥渴”;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电视节目的大量涌入,这些节目的精湛技法及表现力更强化了国人的要求。

对此,我们电视界要有清醒的认识、有危机意识,并要下决心背水一战。我们要拿出高水平的作品满足国人的要求,并投入国际电视竞争,在世界电视市场上争得我们的一席之地。这里面既包括戏剧,文艺作品也要有新闻节目。以此振兴民族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在变革中引导全国人民健康地走向小康生活。这是历史赋予电视界的重任。而电视新闻发展的重点应是深度报道,时代在呼唤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浅析读图时代下拍客新闻的发展 篇3

关键词:读图时代;网络;拍客;新闻

“读图时代”一词最早出现在 1998 年的《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中。姚展雄认为,“读图时代”是在现代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加速背景下,图像在传播中被大量运用的一种状态。[1]随着数码影像设备的广泛运用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传播平台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读图”内容和“读图”空间,“读图时代”正由图片像视频化蓬勃发展。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再也不用被动的接受新闻媒体灌输给自己带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图片或者视频,受众已经不再甘心被动地接收大众传媒建构的 “拟态环境”信息,而是把传统的“你拍我看”模式变为“你看我拍”模式。由此,拍客新闻登上了读图时代的舞台。

一、拍客的界定及发展现状

所谓“拍客”,是泛指使用 DV、相机、手机及各种拍摄设备作为工具来拍摄图片或影像,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和分享的群体。“拍客”这个词最早是由优酷网提出的,是手持能够摄像的器材对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奇闻趣事、百姓生活或者重大事件的记录。2007 年 7 月,山东齐鲁电视台最先播放拍客新闻。不久之后,浙江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也推出了和拍客相关的节目——《手机一路拍》,播放内容都是一些市民及时拍摄的发生在身边的闲闻趣事,节目组还倡导市民对拍摄内容进行评论,相关内容也与拍客新闻一同播出。这些拍客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大受好评。

拍客现象日益增多,并且成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交织的当今时代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娱乐方式。人们不再仅仅是“读图时代”的看客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借助新媒体技术使自己真正成为图像的拍摄者和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二、拍客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拍客从某种程度上使得新闻从职业媒体的新闻延展至公民新闻、参与新闻、社区新闻,使得当今媒体发展进入媒体定制规则,平民奉献智慧的时代,新闻媒体平民化、新闻媒体与大众的互动,共同发布、传播新闻信息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拍客是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拍客对比记者具有及时性和现场性的优势。

拍客传播能够丰富受众的娱乐生活,提升其生活品味。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较高的精神文化享受。拍客所拍摄的不少内容都是有关娱乐的精神产品,它们为受众在平时单调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休闲的机会和精神放松的空间。

拍客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广泛参与行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读图时代的传播内容及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改善原有的媒介环境,营造出一种相对和谐的社会情境,促使传者、受众及社会产生良性的互动,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拍客新闻的缺陷

虽然人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机器进行拍摄,这样同样意味着人们的专业素养和拍摄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新闻工作者会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这是拍客很难保证的。

在拍摄水平方面也呈现出让人们难以接受的情况。在构图上,被摄人物的头顶常出现在画面以外,这是构图中的大忌。在移动镜头的时候,画面晃动、左右摇摆十分明显,也很频繁。在镜头的组接上,拍摄者都不能充分考虑画面转场和过渡时的各种要求。而且大多拍摄的视频仅能呈现出拍摄进行时态,无法展现事件的完整情节,这样一来新闻的基本五要素也不能完整地展现出来,事件深层次的内容就更不能展示出来。

视频网站可以匿名注册并且随意上传视频,拍客发表视频都采用“网名”发表,这也是造成人们质疑拍客所拍内容的真假的重要原因。而某些网站为了追求利益,对拍客作品的要求也很低,只要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就可以通过审核。另外,拍客上传的视频可随时随意修改或删除,当拍客遇到被拍者因隐私权受到侵犯或其他而进行法律诉求时,可以迅速将相关视频删除,对公民权益的举证产生难度。

四、对“拍客新闻”的思考

拍客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不能越过法律界限,拍客提供的素材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更不能将违法素材传到网站上提高点击率甚至牟利。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肖像权。

拍客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学习拍摄剪辑和组接的一些技巧,以提高自己所拍摄作品的质量。

媒体要做好把关人角色。媒体不但要对拍客提供的素材的基本要素的真实性把好关,也要对素材的材料以及素材所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进行严格把关。

要想成为真正的拍客,并且真正的使拍客新闻在读图时代大放异彩,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接受,这不仅需要拍客自身提高素质和能力也需要主流媒体的正确导向和相关部门的把关。

参考文献:

[1]姚展雄.棒喝“读图时代”[J].中外文化交流,2003(10): 10-11.

[2]韩东梅.图像时代的拍客——拍客的传播特征及伦理探析[J].新闻世界,2014.

新闻摄影在读图时代的价值解析 篇4

一、感染招徕, 引发注视。

在人类具有的看、听、闻、触几大感觉功能中, 注视是第一重要的信息接收功能, 不过这些只是消极被动的“见”而已, 一般不进入深层记忆和思维程序。但当出现与常态有差异的现象时, 如“最大”、“最小”、“最高”、“最低”、“最强”、“最弱”、“最美”、“最丑”等, 人们就会自觉关注、积极注视, 会用心去看、去研究。根据人类的这一认识规律, 新闻摄影作品的形象价值中, 首先应当重视其差异性价值。照相在当代已不是什么难以操作的技艺, 凡人都会照, 但众多照相人同时拍摄同一被摄体, 高手拍出来的就是不朽的艺术作品, 多数人拍出来的却是原物的照片, 其中的差异就在于, 高手摄影不是在给原物照相, 他是在发现被摄体的差异特征, 寻找最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形象亮点, 正如再丑的人也有美点一样, 就看有没有审美的眼睛去发现。

二、形象直观, 富有内涵。

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图片的直观, 它能把新闻事件中最有代表性的瞬间形象凝结再现, 让读者一目了然。按照新闻摄影专业特质的要求, 新闻摄影者应当尽量最直观地反映新闻事实, 不排演、不摆布, 在新闻事件中抓拍最有形象说服力的新闻瞬间。抓拍最有说服力的新闻瞬间是对摄影者功夫的检验, 他要求不仅要把新闻事件直观再现, 还要在直观中包纳新闻事件的丰富内涵。2008年5月16日, 胡锦涛乘飞机抵达四川绵阳, 慰问灾区干部群众, 看望抗震救灾一线的部队官兵和医护人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机场迎接胡锦涛。感谢新华社的摄影记者, 为我们留下了一张传世之作, 照片中的三个细节让人动容:一是总书记一手和总理紧紧相握, 另一只手则握着总理的小臂, 这个细节显示总书记对其搭档共和国总理在灾区部署抗震减灾工作的高度认同和对总理身体状况的由衷关切。第二个细节是总书记注视总理的目光, 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总书记面色凝重, 既为灾区老百姓的痛苦感到沉重, 也为总理不顾近七旬之躯, 忘我地投入工作感到忧心。这里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总书记和总理在相互充满温暖的凝视目光中都透出一种坚定、一种信心, 这是鼓舞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第三个细节是尽管两个人在照片上都是侧面, 但是主体画面给了总理, 表达了从总书记到亿万人民对总理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现场, 不顾危险部署工作, 不分昼夜赶赴各地指挥抗震的肯定和赞扬。

三、破缺构图, 张扬个性。

由于新闻摄影首先强调新闻性, 所以抓拍时往往因拍摄环境和机位限制使作品构图出现破缺。但摄影者若能运用好破缺构图方式, 反会取得意外的艺术效果。有这样一幅摄影作品, 前景是一位在战争中失去右腿的老战士的下半身, 他的左腿超负荷地踩着地, 高位截断的半截右腿上包扎着白色医用绷带, 紧挨残腿的是一副木制的支护拐杖;中景是载歌载舞欢庆解放的游行队伍;远景是天安门城楼, 观礼检阅的领导因为太远而看不清楚。那个时代欢庆胜利的图片太多了, 都在用溢美的基调、饱满的色彩、均衡完整的构图表达人民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新中国的欢庆, 但这些照片虽然很多, 却都不如“残腿”作品有个性, 它的个性主要在于作者把“残腿”作为冲破平衡构图的“前窗”, “一个人腿”、“一个断了的人腿”、“一副木拐杖”构成的三角形“前窗”, 打破了常人思维模式中的平衡式构图, 仅这种构图方式就有独特的视觉冲击, 虽然由于景深原因导致“前窗”景象虚幻, 但作者巧妙地利用虚幻前景把广场其他非拍摄主体物全部遮挡, 只给读者留下一个透视的“窗口”, 用构图规定引导读者集中注视“窗口”内的景象。“窗口”内的欢呼人群和远景的天安门城楼, 与“前窗”的景象虚幻和构图破缺形成强烈对比———形象静与动的对比、构图缺与全的对比、影像虚与实的对比、光线明与暗的对比、残腿战士与欢呼人群情绪悲与喜的对比, 其不仅视角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也在思想上扣击着读者的灵魂, 作品在切实地告诉读者:今天的江山, 是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品的主题内涵厚度就这样被形象地烘托彰显了出来。

以上是对读图时代新闻照片价值要素的理解, 笔者之所以在有限的文字中重点解读这几点, 关键在于应对读图时代, 新闻摄影人亟须彰显专业特有的价值, 以在新时期的读图竞争中能发挥更有效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沛篁等主编《都市报创新论》, 四川人民出版社

[2].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读图时代”文学的困境及其机遇》

[3].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4].范长敏《“读图时代”与“泡沫图片”——浅析新闻图片运用中的不良现象》新闻记者2001年第12期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篇5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变化分析

作者:李玉恒

来源:《编辑之友》2013年第07期

摘要 进入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了变化的特性,如在“校雠”“把关”基础上被赋予的信息服务与信息解析的新功能,再如信息处理过程中被赋予的用户理念和体验理念等。这些变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以微传播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以及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被调适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这些变化也揭示了我国业界对新闻编辑的职业门槛的要求在进一步提升,如对编辑统筹策划和把关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编辑辨别、平衡和引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编辑的全面掌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 编辑新功能 用户体验 体验理念

李玉恒,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1]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向新媒体时代迈进的步伐,也为新闻编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带来了变化。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以“校雠”和“把关”为业的新闻编辑开始在功能、理念上寻求拓展,正如微传播的出现促使新闻编辑的职能向“搜集”和“整合”转化一样,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新闻编辑的功能和理念变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被赋予的新功能

进入大众传播时代,“校雠”不再是编辑的最主要的职能,而“把关”职能已然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层次;进入到分众传播和微传播时代,编辑的“把关”职能也在遭受不断的分化,诸如坛主、博主、网民自身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把关人的角色。作为一种职业,当自身的发展遭受了来自多方力量的分化时,自然会根据时代的需求作出一定调整。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系统的组织内部,出现了新的变迁和位移。[2]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要求新闻编辑在保持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新闻信息的服务功能和新闻信息的解析功能。

1.新闻信息的服务功能

新闻信息的服务功能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被赋予的一项新功能,包括全能型的信息服务、受众型的信息服务。其中,全能型的信息服务指新闻编辑应在精通一种或多种形态编辑技能的基础上,熟悉或了解其他多种媒介形态的编辑技能,以求能够在不同的媒介之间实现新闻的整合。受众型的信息服务指新闻编辑应将受众需求放在第一位,不再强调自身的主观意

图,而是将信息和新闻制作成最适合受众需求的有着最优媒介形态的新闻产品,让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2.新闻信息的解析功能

是新媒体时代赋予新闻编辑的又一项新功能,这是对“新闻把关人”角色的颠覆,也是对新闻编辑功能变革的一大补充。在传统单一的媒介环境中,编辑充当新闻的“把关人”的角色,但在多媒体时代的环境下,编辑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充当新闻的“解析者”角色,编辑开始参与新闻信息的再制作与再补充,并为受众提供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专业化新闻解析。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涌现出的新理念

编辑理念在整个媒介文化缔构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灵魂”作用。[3]进入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文化为代表的媒介文化左右着编辑理念的产生、运作和发展,互联网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受众”理念,而将操控各种信息终端的更加细分化的“用户”理念带到新闻编辑的理论及实践层面。社会化媒体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获取”理念,而将以参与、主动传播、交流等为标志的“体验”理念赋予新闻编辑。

1.用户理念

用户理念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涌现出的一个新理念,指在各种新的信息终端被陆续纳入新闻组织的产品集群中后,新闻编辑面对的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是以群体为单位的用户,如手机网络用户、iPad用户等。其实,在以数字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用户”作为传播对象的一个关键概念早已显现了其内在的时代性。[4]在此基础上,用户与编辑之间实现了地位上的平等,而传统的传者与受众的严格界限和传授关系也被颠覆,同时,媒体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载体,而更应该是用户自主使用的工具。

2.体验理念

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涌现出的另一新理念,指在社会化媒体发展迅猛的当下,用户已在网络参与和互动中获得了彼此想要的东西而不再关注传统媒体,此时,新闻编辑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用户,更多的则是用户的体验。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新闻编辑需做的不仅是将理念从“受众”转到“用户”,更多的是把社会化媒体作为获取新闻线索及发布新闻的一个渠道,并通过一些策划将社会化媒体打造成公共交流的平台。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产生变化的诱因与趋势分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功能和理念产生的一些新的变化,编辑的思维方式也开始由平面走向立体,以往对“精神性”一味强调的单向思维已不再成为编辑的独特竞争力。在数字媒体环境下,要实现编辑功能或效率的最大化,需要的不仅是新闻编辑在精神和智慧层面的作用,更多的是要依赖于创意和创意所支持的技术的领先。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面临着较多的来自环境、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呈现独特的发展趋势,新闻编辑之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一定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原因促动。

1.诱因分析

微传播的出现促使新闻编辑职能朝着“搜集”和“整合”的方向转化。微传播的勃兴意味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往在大众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第一媒体、第二媒体、第三媒体等都已经成为一隅,而每个掌握网络终端技术的个人都已成为新型的媒体。新闻编辑和广大网民在信息面前变得平等起来,而这个平等不仅指对可选择的信息量的平等,还指对获取信息质的平等。有鉴于此,新闻编辑的职能走向,便朝着“搜索”“整合”等为受众提供方便的深加工的方向发展。

转型期促使新闻编辑策划和引导能力增强。近几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使受众的接受能力一时膨胀,于是,网络媒体便呈现出一种过于繁荣却无序的状态,而对于精英群体的新闻编辑,承担起纠正视听的责任便成为一种趋势。

2.趋势分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部分职能被分化,职业门槛却越来越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编辑统筹策划和把关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新媒体时代,编辑制度越来越多地朝着编辑中心制的方向迈进,这使得策划与把关成为编辑职业中并重的两种能力要求。在新闻策划中,注重宏观着眼,整体把握的特点,使编辑作为策划者更多地体现出战役指挥者的角色,并开始着力改变过去传统编辑工作的旧模式——来稿即编,被记者的稿件牵着鼻子走的状况,变静态为动态,变被动为主动。[5]在新闻把关时,要高于传统媒体对新闻编辑的把关要求,在社会化媒体飞速崛起的时代,信息来源极大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发布一些失实信息。二是对编辑辨别、平衡和引导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闻信息进行辨别是编辑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官方的、民间的、专家的、草根的等等,并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有新闻价值,都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因此对编辑的辨别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平衡和引导是编辑的另一项重要能力,在社会事件发生时,必然会有多种声音同时出现,怎样平衡这些声音,怎样正确引导这些声音朝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前进,都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对编辑全面掌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媒体时代,在大多数的媒介集团中,生产多种媒介产品的一体化的数字新闻生产平台已产生,这就需要编辑全面掌握媒介技能,如电脑、手机、录音笔等。因此编辑要有全局意识,能够在多种形态的新闻资源中间自由选择,同时也了解其他媒体的特性。

概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呈现出新功能,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正是在这些新变化的促动下,新闻编辑的职业发展才能够朝着与时俱进的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篇6

概括起来,新闻照片的说明文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闻照片标题文字;另一类是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

1.1新闻照片标题文字

越来越多的新闻照片开始采用标题说明文字,用简洁、醒目的词句表明所报道事实的主题或内容,画龙点睛,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图片要义。一条好的标题,能为新闻照片增色传神,赋予新闻照片以灵魂,不可小觑。新闻照片的标题从文字性质和创制方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1.1提示新闻事实的内容

由于新闻图片上所提供的只是瞬间的画面记录,读者只看画面难以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主要新闻要素,得不到解释,新闻照片标题就可以既准确又快捷地提供必要的新闻要素,让读者一目了然。

如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摄影报道“中吉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纪实”一组军事画面,光看分镜头说明读者不明所言,而有了这个标题就豁然了。

1.1.2揭示新闻照片的意义

新闻照片是纪实的,而照片的意义是要经文字概括才能获得准确揭示、让人领会并思索画外之音。一个纪实的画面再配上一个阐述意义的标题,虚实结合,相得益彰。譬如《洪水无情党有情》,报道江西临川县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战胜洪水的事实。在发生洪水之际,一架军用飞机送来了救济物质,受灾群众翘首以待,激动不已。标题用对比手法点出“有情”与“无情”,从深层揭示人民群众战胜洪水的力量源泉,挖掘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这一重大主题。

1.1.3评论新闻事实的内容

新闻照片标题还可从评论的角度入手,判断新闻事实的是非曲直,表明拍摄者的态度与立场。譬如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摄影报道“温家宝情牵孤儿”,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新闻照片的标题不管是从何种角度入手,都必须注意题图一致,观点正确,富于文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

新闻照片解说性或评述性文字比标题对于画面的阐释更为细致,可以给图片以更加丰富的内涵,甚至可以更完善地发掘图片新闻的深层含义,使新闻照片血肉丰满,情采四溢。按其性质和创制方式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2.1客观报道式

这类说明文字实际上是简讯式的报道,要求用客观报道的方式、只交代主要的新闻要素和必要的背景材料,不作文字上的渲染、描述,要言不繁。譬如201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一版的图片新闻报道,只用了“3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国家会议中心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区区49个字就言简意赅地交待了时间、地点、场合等新闻要素,对图片进行了很好的说明。

1.2.2介绍说明式

它基本上是采用说明手法,介绍画面上人物、场景、情节等内容。这样的文字,是帮助读者看懂新闻照片的,它与图片合为一体,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如2011年3月16日《人民日报》13版一幅图片报道是說“3月14日,顾客在浙江省诸暨市一商场内选购数码摄像机”,如果只看画面或单从这句说明文字不仅毫无新闻价值,而且让人不知所云何意。但是以下图片说明文字就使图片报道的意蕴清晰而丰满了起来:根据3月15日起正式实施的浙江省新“三包”目录,浙江消费者将额外享有国家目录之外的平板电脑、手持式个人数字信息处理设备、GPS导航等30种商品“三包”服务。这份目录是对2001年发布的浙江“三包”商品目录的重新修订,商品种类从18种增加到30种。

1.2.3评论点题式

对图片上的新闻事实评头品足一番,把拍摄者或发表者的感受和见解写出来,或赞颂、或针砭,态度鲜明,情感流露自然。获“第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摄影报道“人类母爱抢救小金丝猴”,照片上,一只小金丝猴叼着一位“人妈妈”的乳头正香甜地吮吸着。说明文字介绍:这是一只刚出生便被妈妈遗弃的小金丝猴,为了挽救它的生命,一位“人妈妈”来到它身边,用自己的母乳来喂养它。这则报道赞颂了这种爱的奉献,读后令人感动。

2.“图以为体、文以昭彰,图文并茂”——读图时代对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要求

2.1从“图文并茂”说起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报纸的办报观念是版面的“图文并茂”,其运用图片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基本上是建立在“配合、补白、调节和美化”的基础上。在这种观念统领下,编辑在编排版面时,看到版面上只有文字,而无图片,灰蒙蒙的显得呆板,于是想到插图、速写、漫画、图表、地图、刊头、题花、拓片等,同时也想到新闻照片、艺术照片。那时,编辑很少从美术报道(漫画、速写)和照片的新闻性、独立报道作用等方面来考虑安排版面,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补充文字的不足,填补版面的空缺,进而获得使版面在形式上变得活泼一些、好看一些等附载效果。这种状况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形成了报纸版面上的“图文并茂”时代。

由此而知 “图文并茂”是新闻史上的一个新闻实践过程,在这一时期,新闻照片或干脆称之为插图照片、补白照片,其境地着实尴尬——最惨可惨到像现在晚报时报上特别注明的“图文无关”。换句话说就是,在当时报人们注意到了照片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美学价值而又仅仅又停留在美学价值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照片”或“照片新闻”还没有出现或被确立。也就是说,在“图文并茂”时代,“新闻照片”或“照片新闻”根本就不存在,因此,新闻照片的说明文字就更无从谈起了。

2.2读图时代及其对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新的要求

当前,一种新的认识在新闻界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纸介媒体如今已进入“读图时代”,照片新闻已成为纸介媒体越来越重要的组成成分,有人甚至提出了“半壁江山”等等,然而,不论多少,“图文并重”的读图时代已经到来。在读图时代,穆青同志提出的“文字报道与摄影报道要两翼齐飞”的观点已经变成报纸版面语言的主潮。

然而,我们在这里又要特意提出“图以为体”、“文以昭彰”、“图文并茂”的观点,意在强调充分重视和发挥新闻照片说明文字的重大价值,使只不仅仅成为说明新闻照片的文字,而且还要让它担负起发掘新闻照片深层含义的新的使命,为新闻照片“妙笔生花,锦上添花”。

读图时代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快捷高效、鲜明直观,人们在对“图”提出诸如更多更大、更清晰靓丽、更丰富多样化等要求的同时,对“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简洁、生动、深刻、风趣。这的确需要摄影记者具有锐利的新闻眼光和丰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才能实现。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新闻摄影队伍的新闻和文化两个建设相对滞后,有些新闻摄影记者长期沉浸于相机“器物层面”的语境而不能进入新闻语境,个别的甚至连图片的说明文字也不能顺利过关。而如果存在说明文字这条“瘸腿”,那么“读图”和“读图时代”被误读也就难以避免了。许多媒体的摄影记者忽略了说明文字对新闻照片内在含义的表达以及对新闻照片深层意境的展现,忽视了受众对媒体新闻图片的本质诉求即新闻诉求,片面认为图片越多,图片越大,就越是跟上了读图时代,于是组照成风,图片贪大成风,致使“巨大”图片所形成的“冲击力”难掩新闻素质缺失所形成的“巨大”苍白,造成图片愈大,“苍白”愈大,结果浪费了版面资源,倒了读者的胃口,费力不讨好。因为,再大再美的图片离开新闻意义就成了无源之水,难有作为。

只要留神一下比较成功的新闻摄影记者便不难发现,这些人新闻敏感性强,文字水平高,文化底蕴深厚。据报道,《中国青年报》摄影部有一个传统,这就是要求摄影记者拍好照片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字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该报摄影记者的郑鸣在采访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突患脑溢血倒在演出现场时,不仅拍了图片,而且写下特写《施光南倒在钢琴上》,从而使“图”、“文”竞相裨益,凡响非凡。1998年,同是中青报摄影记者的贺延光,在九江决口现场不仅发回图片,而且通过手机向报纸社发回现场报道,这篇图文并茂的报道最终获得当年度的中国新闻特别奖。可见摄影记者迅速提高自身的新闻和文化素养,加强新闻基本功训练,把自己打造成“图文双全”的两栖记者是十分重要的。

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报道探析 篇7

顾名思义“融媒体”,指利用互联网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全面整合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具有明显的共享性和参与性。融媒体结合多种不同的新闻报道特点,将新闻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性质呈现的淋漓尽致。

“时政新闻”即从政治的角度对新近发生的事物进行报道,时政新闻内含着权威与政策,时政新闻与国家和人民的大事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地位,受众也比较重视时政新闻。

2 “融媒体”新闻报道特点

2.1语言风格接地气更亲民

融媒体在报道内容上更为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使用亲民、接地气的语言风格, 使时政新闻报道都充满了亲切感,新闻报道的内容也越来越有人气。在新闻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都本着喜闻乐见的生动的报道方式,深受读者喜爱。幽默、 风趣又不失报道内涵的新闻报道获得网友的广泛赞誉,在传播效果上极为成功。

2.2报道内容故事化更生动

时政新闻报道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泛泛的陈述事实、抽象难懂,融媒体正是将公众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政策相结合。例如,关于“两会”的新闻报道, 在谈论是否该收取房产税时,新闻评论员为了使政策更加生动地被受众了解和接受,他模拟了两个人物,通过具体的人物设置讲述,将枯燥无味的政策变成了生动具体的事实,便于理解。这种报道方式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我国媒体也应当借鉴,或许普通百姓并不关心或者理解政策的实施,但通过将复杂的政策以人物化和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个人、小的个体出发,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3让民众参与报道更互动

在这个人人都是媒体人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 信息的传播者,广大受众可以借助微博、 微信、秒拍等新媒体表现形式参政议政。 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多为与民众生活相关,关乎民生百姓的内容应当与民众本身进行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充分表现,站在新闻媒体的角度,与受众更有贴近性的传播内容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 “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报道

3.1多媒体手段进行时政新闻报道

时政新闻是与我国党政、政治、国际等生活、政策相关的报道形式,权威的、 正统的传统媒体是时政新闻主要的发布平台,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我国的时政新闻也改变了原本的报道方式,走上了融媒体的道路。融媒体是对媒介的全新的组合,达到1+1 > 2的效果。融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等报道形式将时政新闻进行推广,微博中传递的内容是开放的所有受众都可以阅读、评论、转发和点赞,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速度之快、 效果之明显。“雪崩”报道是融媒体报道的典型之一,其读者主要是从社交网站上获得的信息,这类网站的页面设计一般较为人性化,在报道中,页面视频播放速度的快慢,随着受众鼠标移动的位置而改变,人们看到画面非常真实, 仿佛已经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达到既好看又实用的目的。我国媒体应当对其报道方式充分借鉴,不可照搬照抄, 但要结合自身特点与这种报道方式结合, 进行尝试。

3.2 加强与受众互动使其找到归属

曾经的时政报道形式主要是单一传播,媒体报道什么,受众就只能看什么,与传统媒体有较大的区别,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有更多主人翁身份的特点,在新闻信息发布和接收的过程中,网络的交互性让广大受众有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交互性传播增强。融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不单单指将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而是要让受众参与其中,增加受众的互动和广泛关注,从而形成热门话题效应。通过融媒体将政治观点和思想传给受众,对受众尊重,听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才能在政治传播中提高传播效果。很多媒体在时政新闻的网络板块中为受众增加了留言的区域,通过这一形式可以使媒体看到受众对新闻事件、相关政策的看法和评论,也会看出对新闻板块、新闻内容、新闻形式的真实想法,媒体可以进一步改进,达到更加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4结语

在新媒体发展炉火纯青的当今社会, 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已经不能获得非常好的影响,虽然说“融媒体”这一新闻报道方式虽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使用了融媒体的报道方式就能完全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但是通过新闻人的努力,结合新时期的新闻报道特点,相信在融媒体时代我国的时政新闻能绽放出新的风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融媒体时代”不期而至,“融媒体”将多种媒介如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充分整合,实现资源融合的新型媒体形式。同时,时政新闻报道的责任重大,承担着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的重要使命,融媒体的报道形式使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加生动。本文将探析时政新闻报道该如何利用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关键词:融媒体,时政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郭小平.论视听新媒体传播的社会影响[J].中国电视,2009(3).

[2]仝冠军,乔先彪.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J].出版广角,2007(12).

浅谈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创新 篇8

全媒体时代给广电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广电媒体在固守传统方式的同时, 信息接收和节目发布必须加快向多元化渠道发展, 使广电的业务从单一的视音频业务转向全媒体业务。如此看来, 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新闻中心运作下, 新闻报道的创新势在必行。在笔者看来, “全媒体新闻中心”就相当于一个中央厨房, 通过这个平台, 运用创新思维, 深度融合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终端等新兴媒体之所长, 烹饪出全面、立体、多样, 更具时效性、贴近性与生动性的媒体文化大餐。笔者对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想:

一、坚持“内容为王”, 追求“真善美”, 实现传统媒体引领发展新媒体

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品牌知名度、媒体公信力。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锋中, 全媒体新闻中心的任务就是坚持“内容为王”、追求“真善美”这一媒体永恒的价值, 实现传统媒体引领发展新媒体。

(1) 每年策划三到五次的大型新闻公益行动。例如, 2012年9月, 衢州广电传媒集团以《百姓留言板》为依托, 发起“关注远山的孩子”大型新闻公益行动。广播、电视媒体深入报道了山区孩子的艰苦教学环境。与此同时, 通过公众微博、微信平台号召社会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活动引起了爱心企业家、市民的强烈反响, 实现了与柯城实验小学孩子结对, 募集2000多册图书为前山建图书室等。《百姓留言板》11月份的收视率也因此达到4.6的年度最高值。在媒体融合报道中, 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整个报道团队也很好地践行和诠释了“最美衢州人”精神。全媒体新闻中心可策划一系列让人动心的大型公益新闻行动, 如“温暖上学路的爱心接力”、“福彩非常帮助新闻行动”等。以大型公益新闻行动为依托, 提升媒体融合报道的竞争力。

(2) 增加重大主题报道, 积极开拓外宣报道。跳出主题报道形式呆板、说教味浓的传统思维, 提升节目感染力和观众认同感, 主题报道照样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形成“刷屏式”传播效应。例如, 8月31日, 衢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对“万少华团队”事迹的报道, 全方位整合了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 阅读量瞬间突破万次。此外, 在衢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还长期开通“最美颁奖”、“创建文明城市”等互动交流平台, 这无形中提升了受众的关注度, 同时实现了全媒体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 生产“新媒体”、“新文风”气质的作品, 实现全媒体平台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的时代浪潮已经滚滚涌来,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融合主要有两种手段:一个是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另一个是推出自己的公众微信号甚至是APP客户端。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平台实现节目精耕细作、增强内容粘性、提升品牌影响力呢?

(1) 勇于创新, 生产“新媒体”气质的作品。例如, 2014年6月, 衢州广电传媒集团《直播衢州》对衢江区白岩村遭受暴雨袭击的报道, 记者第一时间利用手机拍摄现场救援的照片和视频, 通过QQ、微信和微博等形式将最新情况传送出去。随后, 浙江卫视、中央电视台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播发, 并被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连续转载, 反响强烈。这次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创新报道形式, 为新媒体手段在传统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的借鉴。

(2) 吸粉时代, 受众的“甜区”在哪里?前段时间, 专门做了调查, 温州广电的《百晓说新闻》是一档方言节目, 它的APP粉丝目前突破了13万;杭州广电的《生活大参考》一档生活服务类栏目, 粉丝量也达到了10万。那么, 它们吸引受众的“甜区”在哪里呢?又给我们哪些启示呢?首先, 可定期在新媒体平台开展微视频大赛、主持人带铁粉游等互动类活动。其次, 公众微信号可设立会员机制。设计一张非常有意思的电子会员卡, 用户每天以签到的形式积分, 每周达到一定积分的会员, 可参与每周六的抽奖, 获奖的用户可兑换合作广告客户的商品抵金券或礼品。这里, 无形中增加了公众号的关注度和自产新闻的阅读量, 传统媒体的广告客户资源也实现了与新媒体的共享。

三、以人为本, 团结协作, 通过全媒体平台推动广电媒体转型升级

(1) 培养全媒体型记者。一位资深媒体人曾说, “记者, 就是一直记着。”也就是做一个善于学习的有心人。全媒体时代, 培养全媒体型记者和编辑是全媒体新闻中心的重要工作。在全媒体框架下, 新闻报道的生产模式从过去的“一次生产、一次利用、单一发布”的传统模式, 向“一次采集、多次发布、多媒体传播”的全媒体生产模式转型。

(2) 推动广电媒体转型升级。例如, 利用全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 用大数据的研判分析, 我们可以对每周点击率最高和点击率最低的新闻进行研究分析, 准确定位受众需求。同时, 为传统媒体提供信息支撑、品牌支撑、发展支撑, 在媒体市场化变革中, 稳固电视收视市场、推动电视广告收入进位争先。

摘要: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原有的传媒业格局, 三网融合、媒介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全媒体框架下, 新闻报道的生产模式从过去的“一次生产、一次利用、单一发布”的传统模式, 向“一次采集、多次发布、多媒体传播”的全媒体生产模式转型。为了应对全媒体时代给广电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运作势在必行。在传统意义新闻中心的基础上, 增加全媒体内容加工、发布等功能, 集约资源为全媒体业务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创新性开展工作, 争取在媒介变革时代, 提升融合报道的新闻生产力和传播竞争力。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篇9

从“以官为本”到“以人为本”———新闻理念发生变化, 开始注重对人学问题的探讨

所谓“新闻”, 按照其传统定义, 多指那些新近发生、真实的、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让人们觉得有意思、感兴趣的事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联、涉及其生存与发展的事情, 无疑是他们更加关心、关注的新闻。另外, 高尔基曾有过重要命题:“文学是人学。”对此我们不妨推而广之地认为, “新闻也是人学”, 因为它同样离不开对“人”的关注, 离不开对个体、部分“人”身上所发生事件、意识、生命的全貌, 及其所代表群体共性的揭示。

然而, 在“官本位”意识的影响之下, 曾几何时, 新闻的理念出现了偏差, 一些地方领导、宣传部门, 包括媒体从业人员自己对什么是“新闻”在认识上也存在误区:他们片面忽略并割裂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 把新闻当成某些领导歌功颂德的工具, 在新闻中一味发布领导声音、展示领导形象;在新闻的编排播发上也唯领导意志是从, 有些报道说改就改, 说毙就毙;新闻报道的效果往往也是只求领导满意, 无视普通百姓、普通观众的态度和认同。如此做法, 不仅忽略了新闻自身的规律特点, 同时也拉开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 拉开了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随着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 对“人”、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 市场收视率的压力, 新闻报道的理念随之发生改变, 从“以官为本”向“以人为本”转移。媒体也由以往的高高在上, 到开始关注受众需要, 研究受众心理, 重视受众反馈。这是时代和媒体发展的必然。

2008年6月20日, 胡锦涛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 明确指出新闻工作的要点之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此更是阐明新闻发展的方向, 那就是, 新闻服务的对象是“人”, 新闻报道的要求、内容、效果, 也都是要满足“人”的需要。为了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扭转以往新闻片面为领导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态势, 去除新闻“假大空”、盲目“歌功颂德”的弊端, 按照“三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原则从事新闻的宣传实践活动, 让新闻报道能够真正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尽显他们的喜怒哀乐, 关心体察民生疾苦, 展示媒体的人文精神与关怀。

从“宏大叙事”到“日常记录”———新闻内容引发革命性突破, 对百姓的生存状态予以关注

在恩格斯看来, 生存、享受、发展构成了人类欲望结构的三个由低向高的层次。马斯洛也将人的低层次要求和高层次要求作了区分,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民生时代的到来, 对人群生存状态的关注, 民生新闻的出现, 应该说, 是新闻事业自身发展并寻求变革的必然结果。这种变革的人文性表现为:

新闻走下神坛, 小人物成了报道的主角。江苏广电总台2002年元旦开播的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 被认为是开了民生栏目的先河。一时间, 民生类栏目在电视媒体中异军突起, 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媒体力量。

伴随着大量民生栏目出现的, 是新闻内容的突破。这类新闻不再是以往的“会议报道连篇累牍, 领导同志频频亮相, 各行各业形势喜人, 百姓生活蒸蒸日上”, 而往往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是对生活原生态的记录。出现在屏幕上的, 多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是街头市井、人情冷暖, 是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悲喜忧伤。在这里, 媒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诸如民工、保安、家庭主妇、社区居民等小人物, 许多被世人遗忘忽略的人群或角落, 都在这里悉数亮相, 平民阶层也首度集体成了媒体镜头追逐的对象, 成为新闻的主角。

舆论监督, 给了弱者以发声的渠道。民生新闻不同于以往时政新闻的一个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说的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 是急百姓所急, 在一定程度上, 成了百姓寻求帮助的途径, 成了弱者行使自己话语权的渠道。由于社会法制建设的不尽完善, 相关机构的不够健全, 在现实生活中, 老百姓能够反映问题的渠道还十分有限, 时间、精力、经济的关系也不容他们就有些问题寻找法律途径解决。因此, 当他们遇到实际困难, 特别是当他们面临的是一些“强权”单位或个人时, “短频快”式的民生新闻无疑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在这里, 媒体既是事件的见证者, 往往又是事件的参与者、推动者, 通过对事件的曝光和追踪报道, 是非黑白因此得以澄清, 百姓权益也由此得以最大可能的维护。

点滴关怀, 彰显对亲情、生命的尊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当亲情、友情因利益之争遭遇瓶颈, 当个人的生命、信念因小小的挫折而险被放弃的时候, 民生新闻对于这类现象即时予以关注, 适时报道, 通过各方的感性劝导、理性分析, 无疑都能带给人们许多思索与启示, 甚至能让亲情回归, 重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其他诸如对行道树是移是留所进行的讨论, 对流浪动物是杀是收容所产生的争执, 对“长年用铁链拴住家中精神病人”这一现象背后根源的探讨, 其关注本身也显示出媒体对自然万物生存平等权的认同, 显示了对亲情和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温暖行动, 宣告大爱无疆。关注贫弱, 倾力帮扶, 展示人间真情大爱, 这是民生新闻所追求的目标。送温暖、献爱心, 往往使媒体的人文关怀与报道相结合, 甚至从报道当中抽离出来, 演变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2007年9月, 江苏广电总台《1860新闻眼》栏目发起“用爱, 架起希望之桥”大型公益活动, 为滇西怒江峡谷里的孩子们募捐、建造过江大桥, 让他们不必每天冒着生命危险, 用溜索渡过汹涌奔腾的江水。短短一个月便筹集150万元, 怒江上第一座爱心大桥很快得以竣工通行。

趣闻爆料, 宣扬对美与乐的挖掘与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一些民生类节目在关注民情的同时, 往往也融入部分“新”、“奇”、“特”的内容, 展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幽默、趣闻, 花絮、笑料, 在博人一笑的同时, 这类节目也在有意无意地提醒着每一个人:其实快乐就在身边, 只看你有没有一双去观察欣赏它们的眼睛。

新闻由“硬”变“软”———报道方式更加生活化, 注重人性与温情

与以往时政新闻强调权威性、政策性、指导性, 进行宏大叙事、精英叙事所不同的是, 民生时代的新闻更加注重新闻的亲民性和百姓认同度, 注重新闻的人性与温情, 注重新闻与百姓的交流, 新闻也因此更加“软化”、“市民化”、“生活化”。

这种特色, 首先表现为民生新闻的叙述方法:

一是它的平民视角。民生新闻关注的通常不再是大角度、大话题、大人物, 而多是站在百姓的角度了解、观察现实生活, 镜头的角度通常就是当事人的视角, 摄像机随着他的活动一起移动, 观众随着他的喜怒哀乐一同感受生活中的不易和艰辛。在这个过程中, 媒体不再居高临下, 而是以百姓的价值观、生活观去思考问题, 如此容易与观众形成共鸣。

二是对新闻现场感、故事性和细节的追求。“带你走进第一现场”, 这是民生类新闻的一大亮点, 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时间、空间的跨跃, 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 声情并茂的叙述, 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视效果,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好的新闻, 一定是强调故事性的。” (1) 讲述故事, 挖掘出新闻背后的内涵, 在细节上做文章, 这是不少优秀民生类新闻的可取之处, 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新闻通俗易懂、生动平和。2008年全国大雪, 很多在外务工人员被大雪封了回家之路。中央电视台抓拍到民工打电话回家拜年的场景, 及时策划制作新闻, 一方面寻找并跟拍到该民工在所在地过春节时的情景, 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对他们这些外乡人的关心照顾;另一方面, 又派记者奔赴民工家乡四川进行采访, 拍摄家中亲人的过节情况。这样的新闻既具可看性, 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温馨。

三是新闻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民生类新闻多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故事, 有的地方甚至出台了纯粹的方言性新闻, 其中不乏一些土语、歇后语、俚语、网络语言等, 如此使新闻越发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其次, 从民生节目主持人的风格来看。以往新闻节目主持人讲究的是端庄大方、严肃沉稳, 训练有素, 来不得一点“出格”的情绪态度, 更别说玩笑闲扯之类。这种主持风格在民生时代得以根本改变。现今对民生类新闻主持人的衡量, 应该说没有统一的标准, 如果有的话, 那就是他们都很“亲民”, 无论是服装、形象还是语言。在此前提下, 每个人也都努力追求自己的主持风格———或态度平易像拉家常似的叙说, 或勇于直言、为百姓讨说法的拍案而起, 或插科打诨、让人不时会心一笑的闲适幽默。主持人自我的性格、个性在其节目中一览无余, 在一定程度上, 他们也成了百姓的代言人, 成了市民的朋友———这显然也更证实了民生新闻是老百姓自己新闻的定位。

再者, 从节目的编排来看。这一时期的新闻, 无疑更强调新闻与新闻之间、新闻与主持人之间的衔接和关联, 关注情感的调度与控制。2009年11月《直播南京》在播出一档对“徐宝宝事件” (因家长披露医生玩忽职守造成婴儿死亡的医疗事件) 的后续报道中, 便有着几大亮点:

1.对比。节目以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为由头, 先后采取焦点问题逐一拆解对比的办法, 即就具体某个问题, 重放两天前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 将与今天公布的调查事实的矛盾之处进行画面的切换对照, 造成强烈的反差。

2.点评。在就整个事件经过进行简单的回述之后, 主持人紧接着发表了“这样的真相来得真迟”的评论, 紧扣事件, 理性而又深刻, 让人们在看到谎言被拆穿的同时, 也多少感受到了正义和成功带来的力量和喜悦。

3.留白。评论之后, 主持人再次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主角———那个叫“徐宝宝”的孩子:“最后, 我们再看一眼徐宝宝, 那个可爱的孩子。”然后, 便是长达10秒的静默。这种做法可谓大胆独特———毕竟, 除了汶川大地震之样的举国之哀以外, 对一个普通的婴儿用静默的方式进行怀念, 既出人意料, 同时却又让人感慨它的独具匠心, 因为这时的沉默胜过许多苍白的语言, 如同书画的留白, 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让人在悲伤惋惜之余也有了更多思考。

4.强化。这组报道接近尾声时, 又设计了一个特别环节, 由主持人念了一遍《医学生誓词》, 140余字, 却是重提承诺和责任, 显示出媒体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思考, 让人震撼, 发人警醒, 有着一种内在的张力, 让节目也在充满理性的同时显示出人文情怀, 可谓细腻生动、感人至深。

最后, 从新闻的传播及与观众的互动来看。民生时代, 新闻不再是信息单线的给予, 而注重媒体与观众的互动。观众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对节目的讨论和争议中, 越来越多的人将新闻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相联系, 伸出援手, 哪怕只是给予道义上的支持与帮助。媒体成为一个提供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它提醒我们,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只有人人献出一份爱, 彼此寻找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我们的生活和家园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有人说, 人文精神是21世纪媒体之魂。为此, 我们将更加期盼并相信, 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媒体也将向着更加理性、人文的方向发展, 为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而尽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参考文献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篇10

广播作为全媒体家族的“长者”, 若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就要秉承“短·快·活”的新闻报道传统, 在有限的时间内集纳最大的信息, 传递给受众;与此同时, 还要有“新·深·思”的睿智“目光”, 扫视新近发生的新闻同类事件, 提出共性问题, 深入分析, 为受众解惑答疑。

一、“短·快·活”

曾几何时, “短·快·活”是广播媒体引以为骄傲的优势, 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都曾望尘莫及, 可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 “短·快·活”的传播优势, 被转移到了网络媒体身上, 因此, 要求广播媒体要打破陈规, 继续发挥自身优势, 传播信息时, 要更短、更快、更活, 从而, 减少受众群体流失。要想做到更短、更快、更活,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推陈出新:

1. 打破时间线的播报模式

广播媒体的业内人士都知道, 广播的播出是严格按照运行单的时间线模式排列播出的, 即在广播一个频道的一个播出周期内, 事先按照时间排列出每档节目的播出顺序和播出时间。这样做的优点在于, 受众可以根据收听习惯和节目播出的时间, 相对选择收听喜爱的节目;而缺点在于, 不能及时传递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或者相关信息, 使广播媒体的信息发布滞后于网络等新兴媒体。

在科技发展到今天, 虽然, 受众已经不在是过去的被动获取信息, 而是可以选择时间、选择多种方式, 获得同一信息, 但是受众的选择习惯却不会因为科技发展而改变, 因此, 只要广播媒体始终保持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 便可以留住受众, 使更多的人成为广播的“铁杆”听众。

2. 多用现场连线报道

听觉和视觉是常人认知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感官, 广播媒体虽然不像电视媒体那样, 具备声话同步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其具有的专一性恰巧是其优势所在, 广播媒体可以利用声音传播的现场感, 刺激听众的听觉感官, 使听众在获取信息时, 充分释放视觉感官。

二、“新·深·思”

既然“短·快·活”已经不再是广播媒体的唯一优势, 那么, 广播媒体必须开拓思路, 找出自身新优势, 来应对信息爆炸时代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虽然, 新兴媒体方兴未艾, 有海量信息供受众选择获取, 可是这些优势恰巧也是新兴媒体的缺点, 除了新兴媒体推介的信息内容外, 多数新闻信息都会因更新速度过快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 因此, 受众所获得的信息受到了局限性。广播媒体恰巧可以利用新兴媒体的这一缺点, 发挥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深, 人深我“思”的“新·深·思”优势, 与新兴媒体共存发展。

1. 新:记者从后台走上前台讲新闻

全媒体时代, 同一新闻会被不同媒体以不同角度、不同报道手法刊发播报出来, 广播媒体必须不断推陈出新, 才能做到一枝独秀, 吸引受众收听。

通常, 广播新闻报道中, 记者充当的角色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和稿件的撰写者, 属于新闻播报前的后台工作。因受新闻报道要简洁的传统观念和播报时间的影响, 记者往往在撰写稿件时, 仅仅把新闻最为重要的信息写进稿件中, 舍弃一些细节内容, 这样一来就不能全面展现新闻事件, 也只是体现出了广播新闻短和快的属性。因此, 让新闻记者从后台走上前台, 走进直播间, 与主持人搭档讲新闻, 讲出新闻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 从不同角度阐述新闻的全貌, 这样便会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

2. 深:剖析性深度报道引人入胜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使海量信息随时随地展现在受众面前, 受众已经应接不暇, 甚至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同类新闻事件中的共同点和深度问题。在多数媒体都在抢时效性时, 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可以多做一些深度报道, 服务于受众追求新闻背后的深度信息的心理。

做深度报道也要推陈出新, 打破以往的单一性报道模式, 融入新闻调查、新闻评论、新闻述评、各方观点、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 把深度报道做成专题节目, 即增强可听性, 又全面剖析新闻事件。例如:齐齐哈尔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新闻聚焦》栏目, 每期节目都有3个环节, 即新闻追踪、各抒己见、画龙点睛。新闻追踪是将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或者同类新闻事件用新闻调查的报道方式进行全面展现;各抒己见是搜集与新闻事件息息相关的各类受众群体、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新闻事件的不同看法, 传递多角度的观点信息;画龙点睛是通过采访专家学者, 对新闻事件进行有力的剖析, 挖掘新闻事件的社会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一篇深度报道包罗万象, 使听众在一定时间段内, 了解了新闻的多层次信息, 满足了受众获得新闻由浅入深的心理。

3. 思:做受众的引路者

广播媒体想留住受众群体, 在新闻报道上, 除了做到“短·快·活·新·深”外还要定期推出代表媒体“思想”的重磅评论, 以起到导向作用, 做受众的引路者。

三、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 因网络信息的多元化, 经常会出现对同一重大新闻事件的不同“声音”, 一时间受众难辨真伪, 有时会被假象蒙蔽双眼, 偏离事实真相。往往不知所措的受众, 很想找到引路者, 看清事实真相, 从而做出正确的评判。广播媒体要做好引路者, 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全面了解新闻事件, 推出代表媒体声音的重磅报道和评论, 以引导受众看清事实真相, 屏蔽假信息, 从而提高广播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的“秀我”时代新探 篇11

关键词:真相;媒介舆论;新闻“把关人”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对新闻如何产生有着清醒认识的受众,他们会时常冲着电视机吼几句,会重读新闻中的某一个段落,或者是在家人朋友面前评论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内容。我们应该为这些追求真相的行为喝彩。如今的自媒体蓬勃发展,可以说开启了媒体行业的一片新天地。受众通过自媒体平台广泛地表达、发布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真实看法。可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获得的真相,同时又起到了很好的监督管理作用。

谈到新闻,人们常常会说这是追求真相的一种工具,通过新闻报道让受众看到事件的始末和清晰的本质。对于真相的定义是这样的,是指被刻意或无意隐瞒了的,一开始不知道的背景或结果。人们常用水落石出来形容真相的出现,露出来的石头就是真相。但是无论如何,新闻学都不是一门硬科学,人们不可能用数学公式来破译新闻事件。在与新闻事件打交道方面,我们通常经验不足,远不如在生活的其他领域经验丰富。当我们想要获得新闻事件的真相或者是它真正的意义的时候,往往会把对事实的理解和对事实意义的主观信念混为一谈。受众通常很难把生活中的看法、推论、偏见从新闻事件中剥离出来。再加上受到其他媒介舆论声音的影响或是干扰,受众常常就会忘记对于新闻的理解必须是建立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之上。从理解到赋予意义,这一过程必须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像在诊所,我们首先聊症状,然后诊断,最后才依据病情讨论处方或者疗程。

如今,相互矛盾的新闻渠道和片面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每一个自媒体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我们必须在明确新闻事实后,理性的对事件作出评价。不受“沉默的螺旋”效应影响,也不做出不负责任的肆意舆论行为。

以“雷洋案”为例。 5月7号晚,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雷洋离家后身亡。9号,随着雷洋家属、同学在网上发布的一篇情况说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警方简短的回应似乎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此事件的怀疑。事发后多家媒体同时进行报道,与此同时受众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也开始了对于事件的评价和猜测。“雷洋案”与之前发生的魏泽西事件还有所不同,前者是事实已经认证无异,只是道德和法律上的审判以及舆论的导向存在出入。然而“雷洋案”在事实真相还不明确,事件中的一些疑点:他有没有涉嫌嫖娼、他的死因、警方到底有没有暴力执法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的时候,个别媒体就给事件的主人公扣上了“人大硕士”、“刚出生孩子的父亲”、“涉嫌嫖娼”这样看似与本案关联并不大的帽子。让事件本身更具有故事性,由此引发了大量的舆论关注度。这就暴露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一大缺陷,就是容易忽略最重要的一点,新闻事实到底是什么。个人的附加情绪很容易让传播脱离常态轨道。“雷洋案”发生后,有人指出不该突出他的身份和家庭背景。这一观点本身是对的,但是尴尬的是:假如雷洋不是人大的硕士,他也不是刚做爸爸的年轻北漂精英,那么他的遭遇被公众所关注的范围和速度也不会如此。个别媒介舆论带动了公众的感性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偏了人们对事实的理解。

就这件事情而言,给我们最大的可能的启发应该是——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于真相的渴求,权力机关应当转变思维,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人们也应该理解权力机关所有的慎重。

新闻应该是开启疑问,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思考公共生活,追求对话,而不是单向讲授的,现代新闻更应如此[1]。事实本身也会提出问题,有思想的受众肯定会想弄清楚为什么。对于新闻,我们应该寻找那些谦虚地提出无法回答的问题,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推断无法证实结论的新闻。受众在利用自媒体进行审判的时候要明确,看到并不等于知道,发现真相并不仅仅意味着掌握一两个事实然后就把它们传播出去。区分事实与真相需要知道如何衡量不同事实的价值——换句话说,要知道如何检验和评估证据。

我们不应该从语法和词汇这个有限的视角来理解“语言”,以上讨论的是语言如何构连特定主题和符号,并形成“话语”。语言本身并不能建构真实和主体性,是有些非语言现象的象征形式参与了事实真相的发现或意义赋予的过程[2]。“秀我”时代每一个自媒体在秀出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应使用好此时自身具备的“把关人”角色,对自己的使用的语言负责,在追求新闻真相的同时,不受过多的外界舆论影响,秀出新闻“真我”。

【参考文献】

[1][美]比尔·科瓦奇,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 篇12

关键词:云南后奥运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现状,思考

一、体育新闻在报纸的地位与功能

媒体的传播加快了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 也加大了体育运动的社会覆盖面。我国在改革开放后, 体育运动的发展, 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发展, 加快了体育运动的信息传播速度, 让许多不能直接看到体育比赛的人们也几乎同时观看、阅读到体育比赛的消息, 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体育比赛带来的快乐和娱悦, 更能学习到最新的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使体育的覆盖面、普及度加大, 受影响越来越深, 可以说媒体是体育普及和提高的桥梁和信息通道。

当今社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深, 余暇时间的增多, 个性化消遣方式的推陈出新, 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与主动而积极的体育锻炼, 已成为大众工作学习之余的生活方式。新的体育锻炼方式的不断涌现, 需要媒体给予介绍和推广, 也令媒体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媒体的体育传播, 为社会提供了体育的娱乐和新的生活方式。

二、报纸对体育新闻的定位

作为都市生活类的报纸, 体育新闻一直都是报纸一个重要的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晚报作为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典型代表, 综合了机关报和一般都市报的内容特点, 既有政策性新闻这样的“硬新闻”, 也有都市类报纸的“软新闻”, 但以“软新闻”为主。晚报的“硬新闻”不同于机关报的“硬新闻”, 更善于立足于为市民、百姓服务的角度去开发, 对“硬新闻”作了适当的软处理;同时晚报和都市类报纸的娱乐消闲性也不完全同于一般报纸, 而是更倾向于追求娱乐背后的社会意义。体育和文化娱乐新闻正好就是界于这种软与硬之间的新闻形式。

三、当前我省报纸体育新闻出现了以下新的情况

1.体育新闻信息的锐减。目前我省报纸体育版面均出现大幅缩少或减弱, 各报设置的体育新闻版均只在2块左右, 导致体育新闻刊载量不断降低, 体育新闻信息量呈现出下降趋势, 无法满足广大读者对体育新闻阅读日益增加的需求。

2.体育新闻体裁的单一。目前大多数的报纸均是以事件性体育新闻的方式报道, 而且呈现出更多的“快餐式”报道方式, 篇幅小, 内容少、读之无味, 如同“鸡肋”, 仅能解馋——无法品味。进而导致通讯、人物特写、现场特写、花絮, 分析、评论等诸多的新闻体裁和形式基本无法一一呈现, 报纸内容单一且寡淡。

3.国际性体育新闻量偏多, 本土体育新闻被压缩, 导致各报体育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 特别是一些外埠体育新闻充斥报纸版面的局面, 导致新闻的贴近性大为降低, 读者对其冷淡漠不关心, 新闻的传播质量下降。

4.竞技体育新闻报道过多, 社会体育新闻偏少。尽管体育新闻是以赛事新闻为主, 但目前各报均以赛事新闻压倒多数的突出, 而相对本土的、群众性的、热点突出的、民族的、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体育新闻被忽略。本土体育新闻量少、信息寡少。特别是本土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大为减少, 一些具有地方性、地域性、民族特色、民间特点的新闻相对被缩小甚至被淹没。

5.体育的事件新闻偏多, 非事件新闻几乎无踪影, 造成当今报纸上体育新闻报道的深度性、可读性、趣味性、专业化、信息量、服务性、引导性均不同程度降低, 目前体育新闻版面呈现一派“快餐式”、“蘸水型”方式, 而读者需要的是“大餐式”、“全席型”的体育新闻, 特别是介绍体育锻炼的新方法、新手段的异域健身的新经验的内容。

6.报道严重不足。体育的娱乐化过度, 导致许多方面缺少了体育新闻和体育竞赛的教育效果、人文关怀和示范作用。在一些体育报道中, 报纸缺失体育的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 对体育竞赛的成败原因, 体育新闻事件等缺少科学、客观、辩证和公正的分析与评论, 而体育方面目前设立的限制“红线”相对要低些, 以至成为一些记者和报纸宣情绪、泄私愤、哗众取宠的场所, 引起读者的强烈反感。

7.周末体育新闻版面较少, 不能满足体育新闻量的需求。体育赛事、体育活动基本上是在周末双休日举行为多, 这是体育规律和新闻规律所决定的, 但目前各都市类报纸, 双休日基本呈现减缩版面的状况, 体育新闻版面也随之被减少, 以至许多体育赛事、活动的新闻无法及时刊发, 而经积压后出现了相对的新闻“拥堵”, 导致周一后这些新闻延期过时, 新闻变旧闻, 无法吸引读者, 难以形成报纸的卖点、广告商的注意, 影响广告的投放。

8.一些报纸热衷自己与企业、商家合作等联办、协办赛事, 这本来是报纸自身树立形象、扩大宣传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但有许多赛事和活动本身的竞技水平、新闻价值均不高, 结果令报纸呈现出“自办赛事”的新闻占据了大量版面和篇幅, 大有“自我炒作”、“自娱自乐”的嫌疑, 偏离公共媒体作为公众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让许多更有新闻价值、更有教育意义和示范效果的新闻被挤占、减弱, 甚至被放弃。

四、后奥运时代云南体育新闻报道的思考

1.报纸更要重视对体育新闻的报道, 体育新闻历来是新闻媒体不可或缺的新闻内容和组成部分, 无论是男女老少、精英白领, 还是平民百姓, 体育新闻往往是拥有更广泛的受众, 深得读者关注的领域, 报纸高层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新闻在媒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强化体育新闻在媒体中的地位, 保证应有的体育新闻版面, 不断创新体育新闻采编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 为广大群众获取体育新闻的需要和大众日益增长的参与体育锻炼的需要服务。

2.当今纸质媒体被说成是中老年的读物, 要改变这种面貌, 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读者, 增加体育新闻的报道量和版面, 无疑是最佳的良方。

3.报纸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介, “喝茶读报”早已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生活内容之一, 是老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 顺应中国的人口形势, 拓展办报的领域, 开辟具有新闻性、知识性、实用性、指导性的体育健康的内容与版块, 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服务, 迫在眉睫, 也势在必行, 这也是纸媒需要重视的问题。

4.加强双休日期间的体育报道量。双休日往往是文娱体育举行的高峰期, 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这种特殊规律, 制定并拓展双休日期间的版面, 最大限度地满足体育赛事的需要, 服务读者;同时也是为报纸增强双休日的新闻亮点和卖点。

5.云南省的竞技体育本身就不发达, 要完全依靠竞技体育“打天下”似乎不可能, 但除竞技体育外, 云南体育本身具有多民族特性、民间特征和个性化特点的东西却丰富多彩、更具云南特征和地域色彩。因此, 云南本土报纸的体育新闻只有抓住有云南特色的、民族特点的、地域特征的, 才能在全国的体育新闻中占据一角, 出体育新闻的特产、精品、上品和绝品的东西。之前, 各家报纸都有过良好而丰富的体育策划、采编和运作经验, 也出现过许多脍炙人口, 迄今还令人难忘的体育新闻佳作, 应该重振旗鼓, 继续发扬光大。

6.媒体要重视体育新闻队伍建设。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体育记者队伍, 这对做强做大我省体育新闻,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素质专业精神, 保证其体育新闻的版面和阵地。因为体育记者编辑是各报纸重要的专业人才之一。

参考文献

[1]韩志芳;我国新时期报纸体育新闻发展的动因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种莉莉;我国大众传媒对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上一篇: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下一篇:思辨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