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新闻时代(精选12篇)
后新闻时代 篇1
自从有了网络,电视已经不同于十年前在视频上独霸天下的局面,面临着网络空间的巨大挑战。然而在这个“后电视时代”,有一类的电视节目仍旧以其品牌效应和粉丝效应而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就是“脱口秀”节目。在电视领域,“脱口秀”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节目类型,从国内中央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 到现在美国CBS电视台的《艾伦秀》,以及各个地方台的各类型的脱口秀节目,比如东方卫视的《金星秀》、 《今晚八零后》等等都有着非常多的固定粉丝人群。此类节目一旦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制作成本不高,而同时会因为有大批粉丝,形成较为固定的收视群体,对一个电视频道会带来稳定的收益。
一、脱口秀节目必定依托一位特点鲜明的主持人
纵观“脱口秀”节目,一般都有一位语言驾驭能力非常强大的主持人,而且这位主持人会有自己独特又鲜明的风格特征。比如东方卫视《今晚八零后》的主持人王自健,他其实自小是学习相声,曾经师从侯耀华先生。而他的主持风格则以幽默、说段子为主,观众在茶余饭后看了这档节目,往往是会心一笑,一扫平时生活中的压力。因此这档节目当时也被东方台安排在了深夜档(每周六的22:40分首播)。
东方卫视之后又推出了另外一档节目《金星秀》,主持人金星和王自健不同,她主持是一种非常锐利的语言风格,而且多为点评生活中的奇葩人和奇葩事,节目的话题更多倾向女性,正是因为语言风格鲜明热辣, 吐槽犀利,正好与观众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吐槽心理。
其实不少地方台也有类似的脱口秀节目,离我们比较近的是福州台的一档节目《聊斋夜话》,主持人和嘉宾主持“大胖”一逗一捧,互相打趣,在玩笑中,把新闻事实进行一个详尽的叙述。而正是因为主持人把自己放在一个轻松而又平民化的位置,使得观众对于新闻能够更好的接收。
总而言之,脱口秀节目的核心也就在于主持人的“说”,不仅仅是说出风格,也要切中观众的心理,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才能产生观众和节目之间的“约会意识”,即观众会因为期待这种吐槽或者是评述,会守在电视前等待节目的播出。
二、新闻脱口秀的尝试:要在理性和感性中把握平衡
目前在福建经视中,还没有一档真正的脱口秀节目,但是相对比较接近的则是《今晚淘新闻》节目,这是电视经济生活频道2015年元旦开播的一档新闻述评类节目,每周一至周六晚20:30分黄金时间播出,每期时长30分钟。目前节目内设三个板块:《热点直击》梳理当天最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新闻,热辣点评,理性“吐槽”;《人物速递》聚焦当天最具故事性的新闻人物,关注人物命运,讲述精彩故事;《新鲜能量》呈现生活新知,分享各种惊奇时刻。
《今晚淘新闻》尝试走一条介于严肃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的“中间道路”,它的定位一是“淘”,二是“述评”。
首先是“淘”。虽然当今是一个资讯爆炸、媒介多元的时代,电视遭遇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并不是人人都有空整天盯着电脑屏幕或捧着各种新闻客户端时时了解当天发生的新闻,不少人仍然需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获取新闻资讯,电视仍然是实现这一需求的一个可信赖的渠道。《今晚淘新闻》起到了“过滤器”、“筛选器”的作用,从每天的海量新闻资讯中“淘”出一天当中最值得关注、最值得说道的15~20条新闻精华,相当于替观众节省了时间。每期30分钟的时长不多不少,既足以囊括当日热点,又不至于冗长乏味。
第二是“述评”,有述有评。简单陈述新闻事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在新闻事实之上,媒体必须输出观点。 《今晚淘新闻》筛选出来的热点新闻大多具有争议性,要么冲击社会的道德认知,要么关乎公共利益,新闻背后潜藏着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深层矛盾和利益冲突,在传播这类新闻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在准确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揭示这些背后的东西,发出理性但不失锋芒的声音,在“吐槽”中启人思考。
在表现形态上,《今晚淘新闻》采取了主持人“说新闻”的方式,“说新闻”虽然在国内电视界出现了十多年,早已不新鲜,但多限于民生新闻,在大篇幅的新闻评论中采取“说”的方式并不多见。《今晚淘新闻》的“说评论”既不是“正襟危坐”、“义正辞严”的官腔语调,也不是无所节制的非理性情绪宣泄,而是在口语化的轻松语态中发出理性批评的声音,提出质疑,这样的评论不是“判官”,不是对新闻事件的意义做 “盖棺定论”式的评判,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当然,节目并没有绝对禁止主持人的情绪表达,我们认为主持人适当的个人化情绪表达可以令其显得亲切,有助于消除与观众的距离感。
鉴于上述节目定位,《今晚淘新闻》将目标受众主体确定为45- 54岁左右的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人群,这一目标与相关市场分析机构得出的真实受众分析数据是基本吻合的。这个观众群体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对于新闻信息不仅有关注度,而且具有辨析能力,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的判断,有“吐槽”的情感需求,我们希望《今晚淘新闻》能代为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
三、新闻脱口秀并不一定就是“轻松娱乐”
要做好这档新闻脱口秀节目,首先需要有精准的定位, 也就是对主持人风格的定位。不同于以往脱口秀总是轻松的风格,作为对新闻进行评述的主持人,更需要呈现出一种知性睿智的状态,有一定的权威感和可信度。
比如前不久发生了“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今晚淘新闻》 节目运用了半期节目的篇幅进行报道,首先对事件进行梳理,而后对一些细节比如当时被劫持人质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的求救博客,当时发生恐怖袭击案件的巴塔克兰音乐厅背景资料介绍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这些事件以一种权威知性的风格进行讲述则更为恰当。而在《今晚淘新闻》的《新鲜能量》版块,则更多的是介绍科技新知和幽默录像,所以主持人可以适当的“幽你一默”,为节目来个轻松的收尾。
在其他的地方卫视的一些新闻类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也并不总是那么娱乐化,因为新闻本身有时候就是严肃的, 不能过度娱乐化去解读。比如北京台的《军情观察室》、江西台的《杂志天下》,还有一些新闻节目的子版块比如辽宁台的 《第一时间》,这些节目的都是新闻资讯类的节目,而主持人多数是以一种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进行讲述,娓娓道来讲好故事,而步步深入抖包袱,用语言营造悬念。
诚然就节目形式而言,脱口秀节目关键是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新闻,在如今的这个社会,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节目提供的特定的人或事的信息,而是需要一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的多种节目形式,其实质上就是综合多种节目形式进行针砭时弊的脱口秀。
摘要:在电视节目竞争激烈的时代,观众已经不满足仅仅片面的接受新闻碎片化的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引起他们情感上共鸣的新闻观点和理性吐槽,新闻脱口秀节目其实仍有它存在的理由。而作为一个地方台地面频道,福建经视的《今晚淘新闻》是一种新闻脱口秀的尝试。如何在理性的新闻和感性的讨论中找到和观众的契合点。
关键词:脱口秀,今晚淘新闻,情感共鸣
后新闻时代 篇2
“80后”歪传 ——关注“80后”成长系列报道之一
近年来,“80后”频频被社会各界关注,一些媒体有意夸大少数“80后”的细节表现,管中窥豹、随意炒作,即使常规报道也以吸引受众眼球为目的故意加入“80后”元素,“80后”一代开始面临着舆论的巨大压力乃至打击。而2008年,“80后”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所表现的行为和言论,开始转变媒体以及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有人说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80后”让历史改变了,有人说“80后”本来就是这样的,只不过是整个社会没有看透他们的本质,也有人说这只是表象和暂时现象„„
“80后”被关注的起始情况是怎样的?“80后”受到舆论和社会怎样的抨击?社会为什么对“80后”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应该怎样历史和客观地看待“80后”?“80后”的明天又会是怎样的?
从本期开始,本报将连续推出四篇系列报道关注“80后”,分别是《“80后”歪传》(回顾“80后”起源以及受到的批判)、《“80后”嬗变》(“80后”在2008年重大事件中的表现)、《“80后”现象的背后》(专家分析点评“80后”现象)、《从“80后”到“鸟巢一代”》(整个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及对未来的展望)。
我们将从多个视角深度关注这个群体,让我们听听“80后”、“80前”以及教育者、专家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吧?
“80后”歪传
——关注“80后”成长系列报道之一
2008年8月30日,美丽的黄河三角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园里彩旗飘扬,条幅高悬,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天,2008级大学生开始入学报到。
外国语学院迎新报到处,河北籍学生小朱非常兴奋,因为他认为踏入大学校门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小朱出生于1990年,而接待他的学长小刘出生于1989年,相差一年,外在和言谈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而对于社会而言,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称谓:“80后”和“90后。”
据统计,2008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出生于1990年或之后。根据中国的教育年制(6岁入学,高等教育前接受12年教育),18岁恰好入大学,也就是说从2008年起,1990年之后出生的人陆续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步入大学的同时,媒体和社会也开始给他们扣上“90后”的帽子。由“80后”到“90后”,这是一个渐进和微妙的变化。
“80后”,这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名词,在新闻媒体中,我们也总会看到为吸引眼球而专门在标题中嵌入“80后”的字眼。
用百度搜索“80后”词条,竟然有超过3890万条目被检索到。“80后”,这是一个新生但又大众的名称。
“80后”起源
从语言的直观字面意思上讲,“80后”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而当前整个社会给予它的涵义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这一大批青年人。
80年代出生的这批青年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我国真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产生的第一批独生群体。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寄托着父母、祖代甚至整个
家庭的希望,被整个家庭宠着,从小他们就被称作“小皇帝”。被叫做“80后”还只是近几年的事。但是我们没有找到任何有力的证明:到底是谁第一次提出了“80后”这个概念。我们且从一些“边边角角”里探寻一下这个名词的大致来历。
“80后”这个名词刚刚出现时是一个文学概念,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从那年的7月起,《诗参考》开辟了一个以“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的专栏。这是被学术界一些学者认为的“80后”的最初出处,虽然这个栏目并没有提及“80后”这个名词,但是这个栏目已经把“8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一个群体来看待。当然,这个时候包括《新诗刊》在内的社会各界对“80后”还没有特别的感情色彩。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文化现象再提前一年或者更早一些,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个突变。
我们仅且从1999年说起,因为这一年走进大众视野的、出生于1982年的那个年轻人成为了之后出现的“80后”文学的代表人物。这一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七所重点大学与《萌芽》杂志共同主办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这看似一个普通的作文比赛,但在公布的获奖名单中,以作品《杯中窥人》获得第一名的17岁少年开始受到首先是媒体的连续、追踪报道,之后引来众人关注。这个人就是韩寒,当时才读高一。媒体关注的除了这个“天才少年”那篇文章的文笔老练、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外,更多的是他个人,先报出“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参加期末考试六门功课挂了红灯笼”,接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被学校留级”,再者“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的长篇处女作《三重门》一炮打响文坛”„„请注意,从这个时候开始,“80后”就已经开始受到批判。
从诗坛到文坛,从文坛到文化界,直到形成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大众对“80后”的概念是一个逐渐推进的过程。
一篇学术论文将“80后”文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由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至2004年为“80后”文学萌芽时期,也是市场化时期。前一阶段以韩寒、春树为代表,风格偏于叛逆;后一阶段以郭敬明、张悦然为代表,风格偏于感伤。2004年以后“80后”文学全面开花,“实力派”与“偶像派”之争,奇幻武侠、恐怖悬疑等新文体的加入并风行,都预示着“80后”文学在分化中的成长,这一目前还在进行的时期被称之为“80后”文学的发展时期或文坛化时期。这一时期名家林立,但没有一统江湖的盟主,所以风格也偏于多元化,其表现为叛逆与感伤并行,奇幻同恐怖杂生。
从2000年《新诗刊》开辟“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的专栏,到《诗歌月刊》相继刊出“80后”诗人专辑,“80后”诗人及他们的诗是同时伴随着推崇和批判一起前进的。2001年某一天(这个时间来自李傻傻的回忆文章),春树在诗江湖“砸”下一个帖子“所有80后团结起来!”这个帖子引来轰动,跟帖者云集。第二天,这个帖子上了《南方周末》“板砖排行榜”,并且还附有评论,大意是:一群孩子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闹革命了。2002年,“80后”诗人这个概念开始逐渐被学术界接受。而“80后”正式闯入社会大众视野,还是在2004年,这一年有一个标志性事件。2月2日,北京少女作家春树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与韩寒、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就是在这一年,媒体记者发动“专家”、“评论家”开始了对“80后”的批评,他们从“80后”文学开始,大谈文学与市场的关系,深表对“80后”的担忧,并认为这是一个文化现象而不是文学现象。
通过文学考古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80后”一词在它的“概念旅途”中经历了一个“诗歌——小说——文学(文化)——社会”的转化过程。2004年以前它主要指一些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及其诗歌创作,2004年之后主要指韩寒、郭敬明、李傻傻等人的小说创作,后来泛指整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写作者及其创作。之后就被社会各个
领域借用,泛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众矢之的“80后”
很显然,“80后”这个名词是伴随着被批评和被批判而产生并大众化的。进一步说,“80后”这个名词远远超出了它的字面意思———80年代出生的人,这是一个带有明显感情色彩并具有深层文化含义的、新生但又十分大众的词语。
对“80后”这个群体的批判其实并不是从2004年春树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开始,也不是1999年韩寒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起,而是从他们出生之日就已经开始了。当然,早期的批评并不是群起而为,是一个渐起的过程:小时候因为被宠爱而被叫做“小皇帝”;后来因为喜爱歌星而被叫做“追星族”;读大学前与上辈比不能吃苦,不好好读书;上大学他们不如“70后”踏实,心理病态、性观念开放;就业时盲目,不专
一、跳槽,不能吃苦、经不起挫折;成家立业后没有社会责任感、工作不敬业,家务不会做,不孝敬老人„„
近年来,整个社会开始全面关注“80后”,但这种关注主要表现为批评甚至批判。批评的浪潮一个高过一个:首先是媒体,之后包括文学界、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80后”表现得都非常兴奋,众多矛头纷纷指向“80后”。当然,这个时期“80后”也在反抗,也有不少人士纷纷为他们鸣不平,但整个主流却都在强烈批判他们。当年,就连美国的《时代》周刊都将“80后”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文章以“linglei”(另类)来称呼他们,认为他们是中国的新激进分子。
让我们来看看对“80后”批评和批判时冠以的这些名词吧:自私、软弱、无进取心、贪图眼前利益、叛逆,思想过于开放、信仰危机、精神世界萎靡、价值观偏向、社会和民族责任感缺乏、爱国和传统意识薄弱,愤青、新新人类、另类、小资、啃老族,蜜罐里泡大的一代、浮躁不安的一代、享乐的一代、迷茫的一代、没有希望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些批评概括下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传统的颠覆,可以用“反叛”来概括,即对文化和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对上几代人优良的人格特性没有更好地传承,否定这个时代之前的众多事物和思想;二是对当前事物的不当处理,可以总结为“软弱”,即无法承受当前整个社会的压力,不能正视和处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三是无法担当未来重任,可以归纳为“没有希望”,暴露出的一系列缺点和弱势使整个社会群体以为他们无法担当未来,无法传递时代的接力棒。
难道真是这样的吗?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80后”现象的背后
本报11月28日刊登了关注“80后”成长系列报道之一《“80”后歪传》,回顾了“80后”起源以及受到的批判;12月5日推出系列报道之二《“80”后嬗变》,展示了“80后”在2008年重大事件中的表现;本报下期将推出系列报道之结束篇《从“80后”到“鸟巢一代”》,介绍整个“80后”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及对未来的展望。欢迎读者继续关注。谁制造了80 后现象
前文说过,“80后”起源于诗界,之后遍及小说界、文化界乃至整个社会。年轻人迷上诗歌和小说,这并不是“80后”所特有的。最先关注“80后”这个群体的不是媒体而是书商,对于年轻的“80后”而言,正中了张爱玲的那句话:出名要趁早。一大批“80后”作家在书商的唆使下利用大众媒体进行自我宣传和炒作,以此来提高知名度,为自己出版书籍“造势”,但如此这般的炒作产生了两个影响:一是书商赚到了大把的钞票,二是整个社会把“80后”这个称谓由这批新新作家身上转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整代人身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对“80后”的批判浪潮。应该说,“80后”作家的走红与商业炒作不无关系。其实,“80后”在一夜之间火爆起来,与媒体的广泛报道不无瓜葛。在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为寻找卖点,便紧紧抓住吸引公众眼球的“花边”、“隐私”、“幕后”、“爆料”大作文章。“‘80后’是别人造出来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工作处处长李逸龙分析说,整个社会批判“80后”现象的产生,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关于“80后”的报道,部分媒体总是找寻具有震撼力的词句,一味为吸引眼球为目的,不顾报道的客观性,抓住某些“80后”的表现不放,夸大其词。李逸龙的这一说法从几篇报道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关注“80后”诗人韩寒时,媒体先后报出《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参加期末考试六门功课挂了红灯笼》,接着《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被学校留级》。之后,类似这样的报道铺天盖地。即使是近期,这样的报道也接连不断,看看近期媒体报道他们的这些题目吧:《“80后”独生子冲动理财》、《“80后”记者能挑大梁吗?》、《“80后”的女作家们请贞洁点吧》、《“80后”离婚“新趋势”:双道出轨》、《“80后”女作家开始集体发情了?》、《娇生惯养如何教学生?“80后”教师遭遇信任危机》„„
总之,“80后”文化现象的产生是非常特殊的,从诗界、小说界到文学界,直到形成文化现象,都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着密切关系。
后现象是社会必然
“‘80后’现象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个文化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背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姚成郡认为,“80后”现象是社会必然。姚成郡分析说,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80后”特殊的思维方法和言行方式,这个特殊背景包括整个社会全球化带来的进步、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文化背景、当前的教育模式等等。
“80后”的起源是社会必然。让我们重新回到“80后”文学起源的那个时代,这个时期的“80后”文学作品之所以受关注、之所以有市场:一方面,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新环境下小读者对于文学欣赏有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人们对应试教育包括中学作文写作有了很大意见,一些著名高校开始尝试通过作文大赛自主招生,作文大赛广受关注,中学生参与其中,家长、媒体乃至整个社会开始普遍关注。可见,“80后”现象的起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市场化、文化化的一种表现,而商业的造势和炒作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
“80后”被批判是社会必然。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人口的压力和历史渊源导致了计划生育和应试教育制度的产生。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80后”从小就背负着长辈的殷切期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期望使他们背负着必须更加优秀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对整个人群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在学业、事业、家庭的关键时期,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要求他们必须优秀。所有的人群都给“80后”树立了这样一个标杆,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受到批评也就自然而然了。“我们这一代要面对各种批评,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有的目光都在关注着我们,有担忧、有嘲笑、更有期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7级研究生史增圆说他们这个群体被批评很正常。“80后”转变是社会必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规律。姚成郡说,“80后”并不像一些人所批判的那样存在那么多缺点,他们本质上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他们自始至终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他们是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这是规律。他并指出,阅历使他们成长,这是成长的自然规律,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是他们成长的一个社会背景,这些促使了“80后”的进一步成长。
“80后”其实不容易
这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时代的进步速度让整个社会群体有点不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竞争力和压迫感让人甚至喘不过气。而这个年龄段的“80后”恰好处在自然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整个社会现实使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社会对我们这个群体的评价一直是贬大于褒,但谁能理解我们的苦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2004级的车振冬是个“80后”,虽然他专业排名第一并被保送山东大学读研究生,但他还是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学生时代我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毕业时又有就业的压力,工作后住房以及作为独生子女养老等各种压力接踵而来,我们表面可能表现为不在乎,但谁又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的苦衷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科学院范秋芳老师也认为“不少大学生毕业后并不能找到很理想的工作,再加上住房等各种问题,他们要担心的事情确实不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监察处副处长綦磊是个“70后”,作为“60后”、“50后”和“80后”的“中间人”,他分析说,“80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与“80前”相比,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生活条件等很多方面没有压力,但是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他们寄托了家庭的所有希望,从小学开始他们就面临着学业的巨大压力,高考时他们虽然赶上了扩招,顺利走向了大学路,但毕业时因为没有了包分配,就业对他们是个巨大的压力,工作后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要买房、买车,有的还要照顾四位老人„„
“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来说都是陌生和没有经验的,有些事情即使年长的人也不能很好地面对,甚至也会犯错误,何况这些阅历并不丰富的‘80后’?”李逸龙认为,虽然“80后”并不像长辈一样面临生存的压力,但他们面临着竞争和发展的压力。
不仅如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书记马国顺指出,虽然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会面临上一代人的批评,但“80后”不一样,对他们的批评铺天盖地、毫不留情,他们还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80后”是伴随着整个社会大环境带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舆论的巨大压力成长起来的,他们确实不容易。
“80后”要用科学方法
“‘80后’不像社会批判的那样一无是处,但也绝不像当前有些人说的那样毫无瑕疵。”李逸龙分析说,之前人们对这个群体的评判走向了一个极端,夸大他们的缺点,这是不科学的,但他也不希望当前的评论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他建议人们看待这个群体要历史、要客观、要运用科学方法。
马国顺也强调,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社会是变化的,“80后”及所处的环境也在变化,只有一样没有变,那就是看待事物的科学方法论。马国顺认为,看待这个群体既要掌握本质、主流,也要全面、发展、辩证看待。所以,既不要因为“80后”在2008年的优秀表现就粉饰掉他们的缺点,又要对他们充满足够的信心。
“以10年作为一个阶段来研究一个群体是不太科学的,每一代人都不会是一个跨越,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綦磊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必须更加长远和科学。
一篇学术论文剖析“80后”的优缺点时认为:“时代感强,但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但实践能力弱;参与意识强,但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但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但承受能力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级研究生李萍对这一观点深有同感,他希望“80后”之外的人看待和评判“80后”要客观和科学,他更希望“80后”一代要客观认识自己,不要因为他人批评而自暴自弃,更不要因为受表扬而洋洋得意。
“80后”需要关爱
任何情况的发生总会有周边千丝万缕的原因,“80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现的优势有主观(终究还是客观)和客观原因。“80后”,这是一个因为年龄原因本应该被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寄托着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明天的希望。
我们关心他们的成长,这是一个无可非议的目的,从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应该排斥善意的批评,应该看清事物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两面性,应该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看清存在的暂时缺点,同时更应该看清自身发展的优势。
“80后”的健康成长需要前辈们的关心,需要前辈们的指导,不过这个正在成长的群体也是脆弱的,他们可以接受批评,但如果给予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批评和否定,往往会适得其反。
“微时代”的新闻源 篇3
《南方周末》有这样一个宣传语——“有些信息在你看到它之前,已经被转发了10万次,既然如此,它已经不再是新闻。肤浅被重复10万次也不会变得深刻。真的新闻,在这10万次也未被说尽的深度里。”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导致博主提供的新闻信息浅层化,微博作为新闻源只是线索,媒体从业者一定要透过表象进行深度挖掘。另一层信息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微博上的某条信息时,或者真的已被转发无数次了,信息的无数次转发已经让信息走形变样,甚至有无数人的猜测和大胆假设想象在其中。传统媒体在面对“微博沸点”时,无论如何不要成为“微博控”。
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记者必须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必须坚持实地采访,不得依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等非第一手材料编发新闻;新闻机构要严格使用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制度,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和手机信息。
(崔均鹏文,摘自2012年1月《青年记者》)
后新闻时代 篇4
一、新闻客观性遭受质疑
社会责任理论提出后不久,美国新闻界恪守的客观性原则就开始被很多记者质疑,其中的导火索就是麦卡锡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赤色恐慌”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弥漫。反共狂潮在麦卡锡主义泛滥(1950-1954)时达到高峰。
约瑟·麦卡锡是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名参议员。20 世纪50 年代初,麦卡锡指控共产党在美国政府和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其他机构进行颠覆活动。虽然麦卡锡的结论缺乏足够的证据,但是前苏联建立起的强大共产党政府触动了美国公众敏感而恐惧的内心。如果前苏联真的要占领国际舞台呢?美国何去何从?
在麦卡锡看来,如果大众传播媒介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就会沦为意识形态的操纵工具。新闻从业人员在涉及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变革方面的报道时,新闻传播机构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曾经,客观性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存在。然而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自由委员会提出新闻报道应该越来越多地提供“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境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记者在撰写新闻报道时,需要把个人的观点和意见隐藏在关于事实的报道之中。参议员麦卡锡抓住了“客观性”原则的空子,声称在美国国务院和政府的其他部门中有大量共产党的存在。记者们确实忠实地以记录者的立场报道了麦卡锡的演说和陈述,只有一少部分包括报纸在内的私营机构针对麦卡锡的指控提出了异议。
1953 年,美联社执行编辑协会(A ssociated Press M anaging Editors A ssociation)在一次辩论中痛斥了新闻媒体有关麦卡锡的报道。批评背后的焦点问题是“客观性”。麦卡锡很多自相矛盾和欺骗公众的言论陆续曝光后,受到了舆论的谴责,麦卡锡因此声名狼藉,甚至参议员也改变了对其的态度。之后,麦卡锡遭到了全国范围内的批评和声讨。麦卡锡主义的膨胀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在报道和评论过程中新闻人的职业伦理再次受到挑战。
美国控制问题的专家布里德在其 《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一文中提出了潜网的概念。大众传媒媒介的功能之一是社会控制,其特点是潜移默化,不容易被公众轻易觉察到。布里德用“潜网”一词来形容媒体的社会控制特点。潜网受到不同利益关系博弈的影响,也就意味着流行于新闻界中的“潜规则”。大众传播机构通过新闻判断、筛选、过滤等把关环节成为内容生产的权力实践中心。
冷战思维渗透到大众媒介机构之后,布里德所说的“潜网”对媒介的控制已经从隐匿状态转变为公开状态。媒介建构的社会环境越发呈现出虚幻的色彩,这对公众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参与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反对共产主义浪潮成为美国20 世纪40 年代末到60 年代中期公共生活的一个主题。涉及冷战的公众舆论受到多方面话语渠道的影响,包括不同党派、民间力量、大财团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二、调查性报道的复兴
美国社会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从总统遇刺开始,到越南战争、反战示威游行、黑人的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同性恋革命、环境问题、艾滋病危机等社会运动和社会问题此起比伏。而此前政府的冷战宣传和20 世纪70 年代出现的水门事件使民众对政府逐渐失去信任。
精确新闻报道以及调查性报道不仅是新闻界为适应复杂的政治环境而尝试的新的报道方式,同时也与媒体自身的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电视媒体的出现对报纸的生存形成了挑战。报纸希望能够靠深度分析和详实的调查性报道吸引读者阅读。
新闻事业的崇高理想在于传播真相。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真相存在不确定性,真相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不断改变的媒介受众使真相变化无常的特性在当代成为更复杂的问题。如果一个职业以印刷和传播真相为己任,那么在面对面的交往中明白无误的事实就会在地域不同、文化多样的观众和读者中产生不同的理解。一度易于被接受的观点如今面对争论。讲述真相的全部观念已不仅是拥有优良道德品质的问题,而且要求学习如何识别真相,以及如何在传播的时候将歪曲程度降到最小的问题。”[1]
长期以来,美国新闻工作者乐于以揭发社会阴暗面的“看门狗”自居,20 世纪70 年代,水门事件成为调查性报道的范本。调查性报道可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履行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衡量新闻记者专业素养的一个标尺。
“讲述事实,揭示真相。合法、自由、客观。拒绝任何利益的联盟”是《华盛顿邮报》的职业道德信条。美国“五角大楼文件”和“水门事件”的报道使《华盛顿邮报》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明星,这也是美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菲利普·帕特森和李·威尔金斯在《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一书中绘制了一个关于真相哲学演进过程的表格(见表1):
调查性报道在美国的复兴,实际上代表了一种实用主义哲学的真相观。新闻媒体开始强化“舆论监督”的功能,并以此打造“社会公器”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媒体间激烈竞争的结果。
三、珍妮特·库克事件等假新闻曝光
20 世纪80 年代后,美国新闻界再次面临职业伦理危机,出现了以《华盛顿邮报》中《吉米的世界》为代表的虚假新闻等一系列问题。
因为《华盛顿邮报》的编辑等把关人没有对《吉米的世界》一文中的匿名消息来源进行核实,导致记者珍妮特·库克的造假行为没有被及时曝光,甚至她还凭借此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自珍妮特·库克新闻造假被曝光后,《华盛顿邮报》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为此,《华盛顿邮报》开始非常重视新闻职业道德内部建设,并进行危机公关,力求尽可能挽回受损的媒介形象。同时期,出现在其他媒体上的虚假新闻更多地被揭露出来,社会针对媒介的批评开始增多。
新闻从业人员对于信源的考察是公众衡量记者和媒体可信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无法得到进一步证实的信源本身会成为制造虚假新闻的“温床”。美国媒体向来以“看门狗”自居,如何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知晓权,媒体需要切实履行环境监测职能。虚假新闻是个历史性话题,也是世界性话题。社交媒体时代,公众掌握着超乎以往的媒介控制权,这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如果要降低虚假新闻的发生率,媒体需要对信源进行多重求证,严格把关,围绕新问题修订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感和凝聚力,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标尺。按照美国新闻史积淀下来的职业道德传统,挖掘并报道真相是对社会和公众的负责。虚假新闻是新闻从业人员罔顾职业伦理的体现。一旦公众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甚至导致信任危机的话,新闻媒体是非常被动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觉自省以德性伦理为圭臬,强调记者的美德和品质对职业伦理的重要价值。此外,诸如新闻评议会的组织也开始发挥其监督职能,从而使得新闻媒体重视伦理制度建设及实施。
四、新闻专业主义的式微
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既有新闻界内部对于职业精神的探求,也受到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层面施加给新闻界的压力。
20 世纪60 年代,构成新闻专业主义核心要义的“客观性”开始受到质疑。批评的焦点主要在于,“新闻业的客观性理念原来还被视为对抗偏见的良方,而现在则突然变成了最阴险的偏见,因为‘客观’报道营造出的社会现实拒绝审视威权和特权的基本结构。”[3]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客观性”再一次陷入到道德危机之中。
新闻报道的形式本身在建构社会现实中就已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偏见。决定新闻报道的标准是什么?在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成为公众追捧的新闻报道类型后,在老一代和新一代的新闻记者队伍中出现了分歧,这体现了时代的冲突,也反映了新闻观念自身的演变。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如何知道应该相信什么?新闻媒介的守望者角色已经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客观性”背后隐藏的冲突和矛盾在不同利益主体面前爆发出来。新闻专业主义在变化的媒介话语、公众话语乃至政府话语间展开了多元的博弈。
新闻传播的双向交流特质决定了传播者和受众对新闻的理解要达成一定共识。新闻媒体通过新闻筛选和新闻呈现凝聚公众的社会身份认同。新闻伦理的终极意义在于确保社会的良性发展和整体利益。因此,新闻传播者需要通过自律和他律的方式对社会身份认同有更全面的认知。新闻从业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向公众告知真相,而是要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新闻实践中,促进公众讨论和公共对话的展开。
五、公共新闻崛起对新闻伦理的影响
20 世纪90 年代,公共新闻业兴起。公共新闻业的称呼有很多,包括公民新闻、市民新闻业、社区新闻业等。公共新闻业的崛起是对新闻实践的又一次批判,也是继“社会责任理论”之后的一次新的探索。
公共新闻学提供了一种公共场域,这与美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主等层面的变迁有关。高度集中的垄断资本主义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对传统的民主产生质疑,普通公民感到在民主与市场的博弈过程中,距离国家事务越来越远,身份出现了游离和边缘化。基于美国复杂的形势,更多的公民开始思考如何强化曾经的民主传统,改变“富媒介、穷民主”的媒介现状,公共新闻业由此崛起。
不同学者的见解从不同角度对新闻界讨论公共新闻界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语境。公共新闻学和传统新闻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新闻媒介的功能而言,传统新闻学认为媒体的主要作用在于报道新闻、传播信息和通过引发、引导、影响舆论起到社会整合的作用。公共新闻学强调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角色不仅仅停留在“时代的记录者”,新闻从业者还需走近社区,与公民进行多种方式的近距离沟通,寻求公民关心的社会议题,以此作为共同关注的报道对象。在此基础上,新闻传播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公器”的媒体平台,邀请各个领域的公民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讨论中。
公共新闻学的诉求必然会对传统新闻学恪守的“客观性”理念造成冲击,需要新闻传播者重新思考职业身份的定位。如何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讨论中?如何构建公共伦理与公共秩序?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和民主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上述问题都是基于公共新闻学的理论框架针对新闻传播者提出的急需解决的命题。
回望有关公共新闻业的起步和源流,其中很容易就把这一模式和社会责任论嫁接起来。社会责任论阐明了新闻从业者的角色特征,而公共新闻业正是迎合了美国时代的变革而对新闻业进行的革新。新闻职业的公共性是公共新闻思潮的理论基础。
从美国新闻伦理发展的演变过程来看,新闻媒体始终面对公共性的讨论。在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相提并论。社会责任理论强调政府对新闻媒体的伦理实践进行监督,既包括行政监督,也要有法律法规的“刚性”监督方式。然而,新闻媒体并非愿意受到政府的干涉,尽管这确实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在媒体表达民主有所弱势和公信力下降后,新闻传播者开始注意到社区中普通公民的民主意愿。民间话语可以通过广泛的讨论与释放形成一种力量,而这正是新闻媒体不能忽视的话语来源。
公共新闻学的理念在媒体与民主之间的博弈关系中逐步确立起来。影响社会进程的公共议题大多涉及社会的深层次矛盾,不可能在一朝一夕解决。因此,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包括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报道过程中多种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后期对各种反馈的整理和“二次加工”等环节。
然而,公共新闻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理念缺乏社会积淀。在后社会责任论时期,美国新闻界专业主义的建构依然是一个重要话题。然而,我们需要明确媒体、政府、公众三者之间时刻在进行着博弈的现实语境。后社会责任论时代,如何保障大众传播机构真正成为“社会公器”,既需要媒介内部的伦理自省,也需要恰当而有效的外界问责。
注释
1[1][2]菲利普·帕特森,李·威尔金斯.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M].李青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21.
“终端后营销”时代 篇5
北京某化妆品经销商因出色的销售业绩成为全国化妆品界的传奇人物。他拥有的30万会员成为他最重要的资产。
杭州某品牌化妆品专柜组长,每天上班主要工作就是翻开通讯录打电话。她每月60%以上的销售业绩,来自于通讯录上老顾客的再回头。
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揭示了终端营销的一个新趋向:“终端后营销”时代的到来!
直到今天,许多销售人员对终端存在诸多误解。
1、被误解的“终端”。什么是终端?终端不只是指售点,更是指顾客。简单地说,终端就是顾客。
2、被误解的终端功能。终端做什么?终端有两大功能:实现产品销售和拥有顾客。现有终端运作模式做到了第一点,但没有发现和发挥第二点的功能。成功的终端工作,不仅能卖出更多的产品,还能与顾客发展关系,建立起庞大的顾客群。终端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培养一批愿意到终端店购买你产品的顾客,
3、被误解的终端运作模式。如何做终端?终端不只是铺货、陈列、促销、导购,更要管理顾客,把顾客培养成忠诚顾客。
问题远不止于此。销售人员不仅误解了终端,也误解了顾客价值。销售人员在终端开展促销活动,引来顾客纷纷解囊,然后望着顾客远去的背影,开始盘点此次促销卖了多少产品赚了多少钱时,却忘记一句销售金言:“真正的销售始于售后”。
顾客价值,简单地讲就是顾客购买你产品给你贡献的利润。顾客价值,难道就体现在一次购买你产品所贡献的利润上吗?销售人员是否考虑过以下问题:
你与顾客的关系能维持多长时间?
在与顾客维持关系这段时间内,顾客持续购买你的产品会给你贡献多少利润?
顾客购买企业产品线上其它产品或新产品,会给你贡献出多少利润?
满意的顾客,常常向会他人推荐你的产品,就像《圣经》上夏娃对亚当说“请尝尝那个苹果。” 调查表明,1个满意的客户会引出8笔潜在的生意,其中至少有1笔成交。现有顾客为你推荐的新顾客,会给你贡献多少利润呢?
截稿后新闻 篇6
韩金宝抽象绘画展
2011.4.30- 6.30
西安么艺术中心
西安思班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思班都市建筑艺术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舞光食色
2011.5.6-5.29大未来林舍画廊
德国艺术家迪特·容(Dieter Jung)是将全息术(Hologram)用于艺术创作的先驱者,也是最早从事科技跨越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之一,30余年来在世界各地推动着科技结合艺术的创作方向。5月北京·大未来林舍画廊展出的“舞光食色”中,我们将一睹迪特1989年以来的创作。
戴玉强无电音乐会为“我们的家园”环保展助力
4月22日,“我们的家园”大型环保绘画展与戴玉强绿色低碳音乐会在北京世纪财富中心联袂举行,在世界地球日之际,以艺术传播低碳理念、用音乐关怀地球生态的公益主题点燃了人们环保的热情。音乐会将是国内首个纯无电音乐会,而绘画展环保公益的主题吸引了马六明、高惠君、冯良鸿、何文诀、段江华等50位优秀画家,他们纷纷提起画笔,创作了100幅全新的环保题材的作品。画展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周刊》主编黄扉表示,“当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洁净的空气、干净的饮水、赖以生存的土壤、森林和草原、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是否会在未来成为一种奢侈的记忆,这完全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
南方风景画派亮相美丽道艺术中心
4月16日,“南方的风景六家”油画展在美丽道艺术中心开幕,共展出雷务武、黄菁、刘南一、韦军、杨诚和庞海燕共6人的作品。这些出自南方风景画派的画作,不同于黄土高原雄浑粗砺的古老和沧桑,不同于北方大地璀璨金秋的坦率和成熟,也不同于青藏雪域纯洁高傲的孤独与固执。这是一群自觉追寻风景生命奥秘的艺术家,他们不倦的探索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犹如绿荫如盖的大树。
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即将召开
2011年4月28-30日,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与会嘉宾几乎囊括了国内艺术界所有重要人士,包括诸多在艺术院校任教的知名艺术家、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的相关负责人、数家重要美术馆核心领导;国外嘉宾则包括数家国际知名艺术院校及知名美术馆、艺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以及知名艺术史学家和策展人等等。国内与会人数超过百人,国外嘉宾分别来自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法国巴黎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等。大会包括考察报告、研讨会、高端论坛、交流对话等形式,围绕“和而不同——第二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实验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处境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此次大会规模空前,势必将在中国艺术院校及相关领域引发实验艺术的一股热潮。
FORCE文化空间开馆展:镜花缘
4月9日,新入驻798的FORCE文化空间举办了韩国女艺术家李晓星和吴顺美的联展“镜花缘”。李晓星以面具为媒介,蕴藏着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反思。吴顺美巧妙地利用镜子的无限分形构造,带领我们进入她的神秘镜房世界。
后新闻时代 篇7
关键词:云南后奥运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现状,思考
一、体育新闻在报纸的地位与功能
媒体的传播加快了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 也加大了体育运动的社会覆盖面。我国在改革开放后, 体育运动的发展, 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发展, 加快了体育运动的信息传播速度, 让许多不能直接看到体育比赛的人们也几乎同时观看、阅读到体育比赛的消息, 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体育比赛带来的快乐和娱悦, 更能学习到最新的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使体育的覆盖面、普及度加大, 受影响越来越深, 可以说媒体是体育普及和提高的桥梁和信息通道。
当今社会,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深, 余暇时间的增多, 个性化消遣方式的推陈出新, 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与主动而积极的体育锻炼, 已成为大众工作学习之余的生活方式。新的体育锻炼方式的不断涌现, 需要媒体给予介绍和推广, 也令媒体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媒体的体育传播, 为社会提供了体育的娱乐和新的生活方式。
二、报纸对体育新闻的定位
作为都市生活类的报纸, 体育新闻一直都是报纸一个重要的内容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晚报作为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典型代表, 综合了机关报和一般都市报的内容特点, 既有政策性新闻这样的“硬新闻”, 也有都市类报纸的“软新闻”, 但以“软新闻”为主。晚报的“硬新闻”不同于机关报的“硬新闻”, 更善于立足于为市民、百姓服务的角度去开发, 对“硬新闻”作了适当的软处理;同时晚报和都市类报纸的娱乐消闲性也不完全同于一般报纸, 而是更倾向于追求娱乐背后的社会意义。体育和文化娱乐新闻正好就是界于这种软与硬之间的新闻形式。
三、当前我省报纸体育新闻出现了以下新的情况
1.体育新闻信息的锐减。目前我省报纸体育版面均出现大幅缩少或减弱, 各报设置的体育新闻版均只在2块左右, 导致体育新闻刊载量不断降低, 体育新闻信息量呈现出下降趋势, 无法满足广大读者对体育新闻阅读日益增加的需求。
2.体育新闻体裁的单一。目前大多数的报纸均是以事件性体育新闻的方式报道, 而且呈现出更多的“快餐式”报道方式, 篇幅小, 内容少、读之无味, 如同“鸡肋”, 仅能解馋——无法品味。进而导致通讯、人物特写、现场特写、花絮, 分析、评论等诸多的新闻体裁和形式基本无法一一呈现, 报纸内容单一且寡淡。
3.国际性体育新闻量偏多, 本土体育新闻被压缩, 导致各报体育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 特别是一些外埠体育新闻充斥报纸版面的局面, 导致新闻的贴近性大为降低, 读者对其冷淡漠不关心, 新闻的传播质量下降。
4.竞技体育新闻报道过多, 社会体育新闻偏少。尽管体育新闻是以赛事新闻为主, 但目前各报均以赛事新闻压倒多数的突出, 而相对本土的、群众性的、热点突出的、民族的、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体育新闻被忽略。本土体育新闻量少、信息寡少。特别是本土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大为减少, 一些具有地方性、地域性、民族特色、民间特点的新闻相对被缩小甚至被淹没。
5.体育的事件新闻偏多, 非事件新闻几乎无踪影, 造成当今报纸上体育新闻报道的深度性、可读性、趣味性、专业化、信息量、服务性、引导性均不同程度降低, 目前体育新闻版面呈现一派“快餐式”、“蘸水型”方式, 而读者需要的是“大餐式”、“全席型”的体育新闻, 特别是介绍体育锻炼的新方法、新手段的异域健身的新经验的内容。
6.报道严重不足。体育的娱乐化过度, 导致许多方面缺少了体育新闻和体育竞赛的教育效果、人文关怀和示范作用。在一些体育报道中, 报纸缺失体育的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 对体育竞赛的成败原因, 体育新闻事件等缺少科学、客观、辩证和公正的分析与评论, 而体育方面目前设立的限制“红线”相对要低些, 以至成为一些记者和报纸宣情绪、泄私愤、哗众取宠的场所, 引起读者的强烈反感。
7.周末体育新闻版面较少, 不能满足体育新闻量的需求。体育赛事、体育活动基本上是在周末双休日举行为多, 这是体育规律和新闻规律所决定的, 但目前各都市类报纸, 双休日基本呈现减缩版面的状况, 体育新闻版面也随之被减少, 以至许多体育赛事、活动的新闻无法及时刊发, 而经积压后出现了相对的新闻“拥堵”, 导致周一后这些新闻延期过时, 新闻变旧闻, 无法吸引读者, 难以形成报纸的卖点、广告商的注意, 影响广告的投放。
8.一些报纸热衷自己与企业、商家合作等联办、协办赛事, 这本来是报纸自身树立形象、扩大宣传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但有许多赛事和活动本身的竞技水平、新闻价值均不高, 结果令报纸呈现出“自办赛事”的新闻占据了大量版面和篇幅, 大有“自我炒作”、“自娱自乐”的嫌疑, 偏离公共媒体作为公众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让许多更有新闻价值、更有教育意义和示范效果的新闻被挤占、减弱, 甚至被放弃。
四、后奥运时代云南体育新闻报道的思考
1.报纸更要重视对体育新闻的报道, 体育新闻历来是新闻媒体不可或缺的新闻内容和组成部分, 无论是男女老少、精英白领, 还是平民百姓, 体育新闻往往是拥有更广泛的受众, 深得读者关注的领域, 报纸高层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新闻在媒体中的功能和作用, 强化体育新闻在媒体中的地位, 保证应有的体育新闻版面, 不断创新体育新闻采编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 为广大群众获取体育新闻的需要和大众日益增长的参与体育锻炼的需要服务。
2.当今纸质媒体被说成是中老年的读物, 要改变这种面貌, 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读者, 增加体育新闻的报道量和版面, 无疑是最佳的良方。
3.报纸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介, “喝茶读报”早已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生活内容之一, 是老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 顺应中国的人口形势, 拓展办报的领域, 开辟具有新闻性、知识性、实用性、指导性的体育健康的内容与版块, 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服务, 迫在眉睫, 也势在必行, 这也是纸媒需要重视的问题。
4.加强双休日期间的体育报道量。双休日往往是文娱体育举行的高峰期, 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的这种特殊规律, 制定并拓展双休日期间的版面, 最大限度地满足体育赛事的需要, 服务读者;同时也是为报纸增强双休日的新闻亮点和卖点。
5.云南省的竞技体育本身就不发达, 要完全依靠竞技体育“打天下”似乎不可能, 但除竞技体育外, 云南体育本身具有多民族特性、民间特征和个性化特点的东西却丰富多彩、更具云南特征和地域色彩。因此, 云南本土报纸的体育新闻只有抓住有云南特色的、民族特点的、地域特征的, 才能在全国的体育新闻中占据一角, 出体育新闻的特产、精品、上品和绝品的东西。之前, 各家报纸都有过良好而丰富的体育策划、采编和运作经验, 也出现过许多脍炙人口, 迄今还令人难忘的体育新闻佳作, 应该重振旗鼓, 继续发扬光大。
6.媒体要重视体育新闻队伍建设。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体育记者队伍, 这对做强做大我省体育新闻,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素质专业精神, 保证其体育新闻的版面和阵地。因为体育记者编辑是各报纸重要的专业人才之一。
参考文献
[1]韩志芳;我国新时期报纸体育新闻发展的动因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种莉莉;我国大众传媒对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后新闻时代 篇8
一、直播内容体现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
在早期的科学报道中, 新闻里遍布枯燥无聊的各种数据和专业术语, 作为普通民众很难接受。如今, 媒体更加注重将科学知识与大众传播进行有机结合——在直播的内容上更加注重对“人”的关注, 更加顾及到最大多数群众的接受度。在此次央视直播报道中, 不仅仅注重对航天员个体的个性和生活进行了挖掘, 加上主持人通俗易懂的介绍, 平民化接受度的考虑, 让受众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航天飞行的全过程。
(一) 以细节勾画人物形象
“神十”直播的选题更加关注平民化的视角, 更加注重从细节勾画人物的形象, 注重工作者形象的真实展现, 在报道中的温情流露。
此次央视的直播报道中, 一段重复播出的MV (事前采访) 中针对每位航天员成长背景、年纪的不同, 进行个性化的提问。例如当三人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此次飞行的心情时, 王亚萍就说到:“美丽的太空, 我来啦!”。通过采访, 受众对于聂海胜、张晓光、王亚萍的人物个性有了标识化的认识:聂海胜的沉稳含蓄、张晓光的活跃乐观、王亚萍的“巾帼不让须眉”都让人印象深刻。
三位航天员个性化的语言, 拉近了航天员与观众的距离;摆脱早期的“宣读式”简历, 展现航天员作为“普通一员”的一面。此外, 一些细节、动作也会在不经意间为观众带去感动。央视并没有单纯的介绍三位航天员的简历, 而是通过MV中自白式的人物语言、老画面体现训练等标志性时刻, 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性格的迥异, 并且通过平民化的视角, 为受众展现了真实的、鲜明的三位航天员形象, 避免了简历式的刻板乏味。
(二) “软、硬”兼顾凸显电视直播魅力
长久以来, 科技报道大多数都是时效性很强的“硬新闻”, 内容多半枯燥无味。而在此次神十飞天适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主持人欧阳夏丹在直播现场试吃了为航天员准备的“太空粽子”、“太空冰淇林”等食物。主持人现场试吃本就很有看点, 并且可以增加节目的轻松气氛, 与节日的氛围相适应。
本身这样的新闻是“有趣的、观众爱看的”, 自然就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在长时间的“硬新闻”中增加这样的“软料”, 不仅可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 同时在传统节日之际, 更能够引起全社会共度佳节的“共鸣”, 让远在太空的航天员与他们的家人、与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人一起“共度佳节”, 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不断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三) 重复性的专业知识减少
由于已经有前面好几次神舟飞船的直播报道, 很多重复性的信息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突出“神十”的新亮点等等。
此次神十飞行中, “太空授课”是一个很受关注的任务。早在“2007年8月14日, 出身中学教师、随“奋进”号航天飞机登上国际空间站的芭芭拉·摩根, 终于圆了自己的“太空授课”梦” (1) 。这是世界上进行的第一次“太空授课”, 这次授课引发了美国人民, 尤其是青少年的“太空热”。
王亚萍作为全世界第二位进行“太空授课”的人, 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与水球等四项实验, 并且与地面上的学生进行了“天地对话”。
“在太空授课结束之后, 直播并没有马上结朿, 央视国际频道特别报道中主持人和鹿宾继续就刚结朿的太空授课进行讨论。演播室直播和现场实况虹播的结合, 形成了新闻'和评论互动, 很好地配合了现场新闻亊件的直播, 实现了对“神十”航天任务的立体解读, 构成了现场和演播室的多信息源切换, 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层次和维度。” (2)
二、直播方式强化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
在直播方式上, “神十”直播节目, 不仅利用了虚拟演播室、双视窗等新技术为观众呈现直观的画面;而且在多次连线的过程中, 记者的亲眼所见、细节发现, 也延续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除此之外, 节目通过微博收集民意, 可以更好的服务节目本身, 让节目充满观众想知道的各种元素。
央视针对各频道的不同特点, 独立展开符合频道自身的直播节目, 从受众角度出发, 迎合了受众的不同收视习惯, 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体现了直播方式上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平民化的视角。
(一) 利用新技术, 直观立体的展现信息
科技的发展给媒体节目制作带来了便利。此次直播节目中不仅有各种航天模型、地图等“教具”, 更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 将长二F火箭“活生生”的放在受众眼前, 主持人搭乘着“太空电梯”进入火箭, 围观中展现了完完全全的火箭内部构造和外观。同时还利用虚拟技术, 模拟了火箭发射升空和返回的全过程。加之主持人耐心的“导游式”的介绍, 平民化的解读, 都为科技新闻的传播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此外, “双视窗”也在此次直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前, 在一些重大直播中, 双视窗的使用并没有很普及, 但在此次“神十”直播中, 双视窗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直面实况的机会。当飞船升空之后, 双视窗不仅展现了飞船上升的画面, 同时也可以展现飞船内部情况、飞行员情况, 这些极大的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理, 也兼顾到了“内、外”两个方面, 更加全面、更加立体。
通过虚拟技术和双视窗, 整合了视听元素, 从受众的视角出发, 透过多方位的信息展示, 利用好虚拟技术和双视窗的直观性, 满足不同受众求知需求,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 微博预热、直播互动提升观众参与度
微博, 进驻大众视野还不到五年, 但已经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大众媒介:更快的传播大众看法, 更真实的展现民意, 已经成为了微博的代名词。此次央视神十直播节目, 早在之前就已经开始微博预热:“寄语神十”、“我的太空梦”有奖话题征集等活动就已经开始了。微博的关注点应当成为主流媒体的报道重点。从电视传播的方式来看, 观众可以同现场参与者几乎完全处于同样的心态和思维活动。“神十”的一大亮点“太空授课”特别考验“天地互动性”, 这也是对电视直播的一大考验。“太空授课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 其实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 特别是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 (3) 在这次51分钟的航天授课中, 没有出现任何信号的问题, 直播的顺利进行, 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互动环境。
(三) 分频道、分节目, 多组合、全方位展现“飞天”之旅
此次央视三个频道 (CCTV-4、CCTV-新闻、CCTV-9) , 以自身频道受众的特点为基础, 分别策划了不同的神十发射直播节目。这样的安排, 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观看需求, 给受众更多的选择, 丰富荧屏, 提高关注度。
除此之外, 各类品牌节目在神十飞天之前分别播出“航天特辑”, 例如, 《面对面》就播出了采访神十航天乘组的专访特辑、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路的介绍等等。不仅增加了受众对于神十发射的“知识储备”, 更加深了受众对于三位航天员的了解。这些作用不是简单的播报履历、介绍经历就可以达到的。这样的前期铺垫, 还可以填补直播中的空白, 提高直播中的信息的包容度和表达的深度。
三、“后科普时代”:“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所带来的挑战
一是做好信息传播的“急先锋”。面对类似于微博这样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渠道, 主流媒体需要抢在受众之前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这就要求媒体要把握受众的兴趣点, 准确地做好事前的报道策划。以神十发射为例, 媒体可以预计的热点就有“太空授课”、“空间站生活”等等。
二是媒体遵循“以人为本”的报道方针。从单纯的报道知识, 到关注科技工作者本身。从目前的科技报道来看, 受众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度大大超越了科技事件本身。例如在“神十”航天报道中, 很多媒体的报道亮点都是围绕航天员产生的。这就要求媒体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策划、报道科技新闻。让受众与科技工作者的距离不再遥远, 也要突显科技工作者身上的“人性光辉”, 而不是简单的陈述履历。
三是注重科技报道的趣味性、人文性。如今的科技报道已经不能仅限于“课堂式”的灌输, 而应当从“人”出发:了解受众需求和兴趣点, 抓住科技新闻中的“人物”形象, 增加科技报道的趣味性。例如神十飞天中的“太空粽子”介绍, 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 快速更新消息的同时, 要防止“猎奇式”的消息持续出现。“以人为本”固然重要, 但要防止一味的迎合受众产生的暴力、猎奇、低俗新闻的负面效应。而应当通过理性整合, 突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情感和人文关怀。
四是占得先机, 从“新”上下手。当新闻事件已经“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都应寻找新闻事件的独特角度, 从深处挖掘, 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加工”。“在新闻时效性没有多少上升空间的时候, 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深加工’和评论员或相关专家新闻有见地的阐释与评论, 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4) 进行新闻背景的介绍也可以加深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
注释
11 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w/2007-08-16/055012392861s.shtml
22 王玉;乔武涛.航天新闻电视直播新突破——以央视“神十”直播报道为例[J].《新闻前哨》.2013年10期.84-86
后新闻时代 篇9
新闻视觉化,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所谓新闻视觉化, 就是在新闻操作过程中, 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唤起新闻受众脑海中的记忆和想象, 进而形成事物的立体感、画面感和活动感, 从而给受众留下鲜明生动的形象, 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达到观看视觉新闻的效果, 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新闻视觉化手段创造出来的新闻被称为视觉新闻。业界认为, 视觉新闻“即指传播媒介, 运用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 迅速、及时地传播新闻。它具有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和直观化的特点, 是新闻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能收到形式多样化、事件故事化、人物个性化、情节形象化、场面情景化的效果, 从而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视觉新闻追求的是新闻的生动性、形象性、可读性。报纸视觉新闻是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特别是应对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挑战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报道手段。视觉新闻实际上是新闻叙事的一种方式, 并不是一种体裁形式。
早在1983年, 新华通讯社社长穆青就提出文字记者要学会写视觉新闻。穆青说:“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有所突破, 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达诉诸充实具体的形象, 使我们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感、可触。”
报纸新闻视觉化——读图时代的必然选择
随着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 人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 通过报纸掌握更多的信息, 把有价值的新闻了解得更多、更深、更透, 于是读图时代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英国现代美术学家贡布里希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 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读图时代使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读者在阅读文字报道时, 需要一个对文字的解读思考过程, 习惯了“快餐”式接收新闻的人们, 还有耐心去认真阅读纸面上的新闻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主席罗德里格斯曾说:“在美国, 电视、广播、电影诞生后, 人们不止一次宣称‘报纸要完蛋了’, 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有完蛋。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在以自己的方式演进着。”因此, 报纸的“演进”就必须成为所有报界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指导, 而新闻视觉化就是演进过程中结出的“种子”。
对报纸新闻而言, 继续自己的“演进”过程, 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法宝就在于将报纸新闻视觉化, 大力提倡视觉新闻, 用文字和图片以及表格、链接等各种手段来营造版面, 制造场景, 着力于场景描写, 深化故事细节, 唤起读者的想象, 最大限度地强化文本的视觉化元素。
新闻视觉化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媒介融合”的本义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
新闻融合概念中的新闻表达融合指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和技能来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在这一要求下, 报纸新闻的视觉化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 经历了两次视觉化热潮后, 报界逐渐形成了报纸要走视觉化发展道路的共识。报纸的视觉化包括内容的视觉化和形式的视觉化两个方面, 后者经过第二次视觉化热潮现如今已在蓬勃发展, 相比之下, 作为报纸立足的根本和优势所在的报纸内容, 其视觉化的发展,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显得尤为不足。然而, 随着现代社会新闻观念的嬗变, 概念化的新闻写作必然转向形象化、立体化的新闻写作, 视觉新闻的重要性也日益得到重视。
让新闻活起来——报纸新闻视觉化操作技巧
视觉新闻强调的是事件的特定瞬间和场景, 捕捉的是事件过程的典型时刻。有些生活中的现象, 人们往往熟视无睹, 并不觉得它有什么新异之处, 然而, 一旦经过视觉新闻表述后, 往往会有意外的震撼力。好的视觉新闻选题, 捕捉及时, 能让读者感到“眼见为实”。
那么, 如何才能通过文字来实现视觉化效果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掌握视觉新闻的写作手法, 也就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字、充分发挥语言魅力的技法。
根据穆青对视觉新闻的解释, 新闻视觉化叙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新闻叙事要形象化, 有生动的画面;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 叙事有声有色, 有立体感;第三, 注重细节描写。
首先, 让新闻叙事形象化。所谓叙事, 显然就是讲故事, 叙事形象化区别于概念化叙述, 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是新闻叙事形象化的方式之一。如:
“……‘今天下午3点钟, 我们发现广场上这名孕妇的羊水穿了, 要在街上生孩子。我们立即用担架把她抬了回来。’青海陆军预备役步兵旅医院的院长杨林说。
“16时左右, 一名新来的医生冲进正在生产的帐篷内, 众人只看到她匆忙的背影, 她是兰州军区总医院的妇产科主任……
“16时28分, 帐篷内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所有守候的人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帐篷里传出消息:‘是个小男孩, 母子平安!’人群中响起了掌声……” (《玉树灾区震后首个婴儿诞生记》, 新华社, 2010年4月15日)
玉树地震后诞生的第一个孩子, 象征着希望, 代表着坚强, 记者用讲故事的语言, 把婴儿诞生时的惊险、紧张与期待描写得淋漓尽致。
其次, 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白描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练传神, 只是以质朴的文字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淡淡几笔, 寥寥数语, 即声态毕现。
“又一个黄昏即将到来, 玉树州体育场内帐篷的缝隙间, 木炭在三口简易铁锅下噼啪作响, 尕谢和她的小女儿飞快地扯着面片, 和白面片一起在锅中翻滚的, 还有刚刚买来的空心菜和白萝卜。” (《希望与前行——震后普通人的生活记录》, 新华社, 2010年4月23日)
这就是北京市急救中心驻玉树紧急医疗急救队医生李坚韧到达玉树灾区后, 吃得最好的一顿晚饭。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饭菜要展示的, 显然是救援人员在灾区的艰苦奋战和无私奉献。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 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徐盛祥在自家的店铺里看碟看了一夜, 正有点恍惚;妻子史群玉到西宁进货, 正在回家的路上;儿子徐军读高二, 每天早上这个时候, 是他去上学的时间。”
(《震区打工仔带妻儿骨灰重返故乡:玉树, 我会回来》, 《扬子晚报》, 2010年4月24日)
平静的早晨之后是地动山摇的灾难, 记者笔下那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永远消失了, 这样的白描与接下来的叙述相呼应, 主人公的痛苦遭遇更令人心酸。
最后, 加强对新闻叙事细节化的把握。西方谚语云:“上帝生活在细节中。”可见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对报纸新闻报道来说尤其重要。
“一辆八成新的小奥拓里, 两个藏族小伙子正准备发动汽车。
“在另外一顶救灾帐篷门口, 一辆奇瑞QQ308正在倒车。黄色的小QQ车身上还贴着一个有趣的车贴:常出去转转。
“走到赛马场看台前时, 一辆北京现代伊兰特主动停在记者身边……”
(《救灾帐篷外的私家车》, 新华社, 2010年4月22日)
救灾帐篷外的几辆私家车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也引起了读者的关注, 通过对几位私家车主的叙述, 我们感受到了灾区人民对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新闻时代 篇10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主体,公民新闻
2008年是全媒体在中国发展的元年,什么是全媒体?这个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杜威的主要观点成为了公民新闻的理论渊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媒介规制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凭借其“亲民”本色、自由性、开放性特征,影响并渗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改变着公共社会生活。公民新闻应运而生,新闻的传播主体也随之发生了革新,由专业机构逐渐转向个人。
1 公民新闻概述
1.1 公民新闻的定义
公民新闻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那么何谓公民新闻?关于公民新闻,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实践机构也有不同的解读。如公民新闻网站的先驱、在韩国本土和世界各国发展了4万多名公民记者的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 My News的口号是“人人都是记者”,它强调普通公众对于新闻信息报道的参与。研究新媒体的美国专栏作家马克·格拉泽(Mark Glaser)就认为,“公民新闻就是让没有经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来发布新闻信息”。总之,简单说来,公民新闻就是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
1.2 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区别
要准确理解公民新闻的概念,就要把它和公共新闻区别开来。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们在事件报道和传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公共新闻中,媒介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公众参与媒体讨论的机会增多,但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而在公民新闻中,公民们处在事件报道和传播的主导位置,他们主动就其关注或经历的事件,通过网络及其他方式进行公开报道或传播,或对已经公开报道的事件主动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二是报道的领域发生了变化。在公共新闻中,报道主要集中于公共事务领域,而在公民新闻中,公民们可就任何新闻事件进行公开的报道和传播。它既可以关注公共领城的问题或事件,也可以表达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琐事或感受,即所谓的“草根新闻”。
1.3 公民新闻的传播特点与表现形式
概括来说,公民新闻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具有如下3个特点。第一,新闻主体的草根性。“每个公民都是记者”是对公民新闻报道主体的最佳诠释。第二,新闻视角的自下而上。相对于以往新闻报道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审视社会行为,这种视角的好处是,新闻内容更加关乎普通民众的利益,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从普通群众的社会心理出发。第三,新闻载体的技术性。公民新闻的兴起,是以互联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的使用为前提的,普通民众借助现代个人传播技术,以文字、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了大量重要的新闻讯息,被各大电视台及网络视频反复呈现。
2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新闻传播主体从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变?
第一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原因。普通民众不需要经过任何技术培训和专业训练,就可以将身边发生的事拍摄下来、书写下来,同时不需要经过任何组织媒介,就可以将自己拍摄、撰写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第二是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提高。公民意识的觉醒使传统的受众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传播姿态参与到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中,从单向的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互动,并且由普通民众采写的新闻,因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广泛性,又有贴近生活的亲和力。而由突发事件亲历者发布的新闻,则具有超强实效性。这也是公民新闻被称作“参与式新闻”的原因。
3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具体表现
3.1 生产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中,新闻机构在新闻的采写、编辑、传播等各个环节起着主导作用。这也造成了信息流通具有单向性。作为受众的公民无法当面提问、要求解释,整个传播过程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接受者如今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以往的信息发布者因浏览网络信息而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为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地震发生时,媒体职业记者并不总能出现在事发现场。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媒体鼓励公众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提交所有原创和未经删减的新闻信息,忠实记录历史。所以在汶川地震中,不仅有媒体记者采写的灾情报道,各大网站也开始刊载网民抒发悲情、纪念亡灵的帖子,每天数十万个,寻找朋友、战友、亲人的信息,也都小心地被收集起来。各大论坛还开辟了报料专区,搜索震区盲区。此外,公民的参与还打破了以往陈旧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冲破了新闻披露的“单一化”“单渠道”“单音讯”的任务模式。
这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受众媒介接近权的增加。何谓媒介接近权?1967年由美国学者J.A.巴隆首次提出的这一权利明确指出,一般社会成员可以也应该拥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普通公众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实质是将表达权归还于公众,使每一个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言论出版自由指的是任何人都有运用出版机构自由出版、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形成“意见的公开市场”,而不仅仅是某一组织机构从事新闻出版的自由。
3.2 公民新闻实现了“议程设置”传播模式的反设置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主体是媒体组织,这些议程多数是比较重大的事件或导向。而在全媒体时代下发展的公民新闻,则是网络技术催生下形成的“人人都是记者”“未经过滤的”新闻,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议程设置”传播模式的反设置。受众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3.3 公民新闻使意见的性质多元化
观点和意见性质的多元化也是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一个重要表征。公民新闻的报道主体——普通公民被称作“新舆论主体”,相对于受过正规新闻训练的传统主流媒体专业新闻人员来说,他们扮演的是一个业余的新闻记者的角色。由于基数大,而且都没有接受过标准的专业化训练,所以每个公民新闻的报道者自身的个性和特征都得以充分体现,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此外,公民新闻还改变了“舆论一律”的格局。有了身处事发第一现场的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将会变得更加理性、客观与真实。
4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存在的问题
公民新闻作为一种新事物,在看到这种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公民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乏致使新闻的发布主体难以获得信任。由于公民媒介素养的偏低,隐私披露、色情文化、虚假信息的泛滥,公民新闻所提倡的全民参与公正报道新闻的理念受到威胁。部分公民不具备基本的新闻素养,更缺乏专业主义的新闻精神,大多从自己关心的、感兴趣的、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件出发,缺乏责任意识,特别是在目前非实名制的网络体制下,恶意炒作、攻击的行为就更难以避免。虽然提供这些新闻的公民也可能经过媒体筛选,但这种新闻模式是不成熟的,公民新闻强调的自由与公信力必须要靠法律和技术上的规范。
其次,公民新闻虽然开始于技术的廉价与简便,但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常规的报道载体,仅靠个人资助、没有稳定的资金是不行的。设备、交通、充足的时间也是制约公民新闻发展的因素。
最后,从影响力来看,虽然公民新闻在迅速地发展,但是公民新闻目前仍难以与传统媒体相抗衡。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公民信息挖掘的层次较浅,比较常见的是公民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等一些有公民参与但不起主导作用的形式。就网络媒体而言,由于新闻采访权受到限制,大多数公民新闻只出现在网络新闻评论领域;以新闻博客、原创性公民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网站或者维基新闻还难见踪影。就拿博客来说,中国的博客数量在2008年已接近1亿,但是《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博客写作的内容是感性生活方面的,多为网民的心灵交流和信息共享,新闻博客很少。虽然将偶然遇到的新闻事件写在自己的博客里也有,但很多人的此举多是出于无意识的,并不具有新闻责任感。也就是说,博客并没有体现出多少新闻事件报道和传播的功能。
总之,在全媒体发展进程中,随着真正属于大众的、自产自销的共享媒体的出现,公民新闻提倡的这种全民参与新闻报道的精神具有着积极的巨大的潜在的力量。借由技术保障下无限发展的可能,公民新闻为我们憧憬的自由表达提供了一种接近性,甚至是现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媒体时代,实现由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变,是实现普通公民媒介接近权、获得新闻自由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目前公民新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因为公民媒介素养的偏低,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公民新闻的发展仍然比较薄弱,难以同传统媒介的影响力相抗衡。要实现新闻传播主体由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彻底转变,至少需要3个必要条件,即公民社会的形成、全民素养的提高、新闻体制的保障。而中国的公民新闻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上,公民新闻的本土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杨静.“公民新闻”初探[J].传媒观察,2009(2):30-31.
[2]范建斌.开启全媒体传播时代[J].国际公关,2009(1):71-72.
[3]周丽,谭云明.“公民新闻”时代网络编辑面临的挑战[J].青年记者,2010(11):45-46.
[4]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0(1):31-32.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摄影 篇11
如此便会对传统形式的纸媒以及读者带来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传播信息方面的载体、方式、方法以及途径的变化对于读者在阅读方面的习性习、能力以及需要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使得阅读传统形式的纸媒的人员对于新闻图片方面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往习惯激动的那部分不具有风度以及深度并且不具备很高技术水平的现场录制。那部分不具备人文色彩的图片,已经不能够被读者当作首选的图片了。他们的需求已经不再单单是要求我们将事情表述明白,并且还要求富含相关的情感色彩以及细节,部分位于特别的视角,乃至于阐释新闻之外的可以给人予以深层次烙印的图片;所需要的是将知识性、趣味性、技术性以及观赏性进行统一而且能够精准展现新闻内容的图片。
在全媒体时代,不仅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要求更高,而且随着数码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草根摄影者也日益增多,新闻摄影迎来了“草根时代”。摄影已不再是专业摄影记者的专长。同时,全媒体时代对专业新闻摄影记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摄影记者要迅速转变角色,从“一专”走向全能。
1 读者对新闻图片要求更高。动态图片更吸引眼球
目前,平面媒体也青睐于用科学高效的图片来报道信息,以构建一个“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对各类报纸的图片、图片质量的门槛日渐增高。通常读者在读报时,很容易被新闻版块赏心悦目、动感十足、充满生命力的新闻图片吸引,这类各种各样具备真实、简洁、形象、生动、冲击力强等特点的图片备受读者的亲睐和瞩目,对于新闻摄影工作者,不管遇到何类型的采访内容。都要及时到达新闻现场,顺理成章的完成新闻图片拍摄工作,其中要抓住新闻题材的新颖角度,表现出丰富的生活内涵。用图片传达独一无二的信息,其中拍摄的信息内容要真实可靠,要有丰富的信息量,传达一定的艺术精神,要能够造成视觉冲击力,能够抓住读者眼球。
头条的图片通常是该天该报纸之中最佳的新闻照片,其在对受众的目光进行吸引时,依赖的就是图片所具有的“新闻性”。所以,摄影记者需要精准的树立新闻价值观,传播“有用的新闻信息量”,把动态形式的摄影放于新闻之中的焦点以及典型,将新闻的现场情况进行再现,让受众和新闻之间接触实现无障碍。
2 草根摄影者增多,新闻摄影迎来草根时代
科学技术诸如数字技术的发展愈演愈烈,数码相机已经街知巷闻。特别是具备高像素的手机的研发,使照相从需要专门人士操作转变为妇孺皆知的技巧。随着数码相机流入人们生活中。网络信息传递速度也得到了增加,使得社会上只要会照相,就能把身边的新鲜事告知别人的现象。在杭州,报纸上出现了大量谱图读者自拍自述的新闻信息。《都市快报》热线新闻部早在2005年8月就建立了一个“寻找最有意思照片”的栏目,征集发生在市民们周围的新鲜事,市民使用照相机或手机抓拍经典瞬间交予栏目组,该栏目被其他媒体所效仿。有人曾统计过,截止到2001年1月,《都市快报》摄影记者图片仅上头版9次,而读者图片比记者图片还多2次,其中光11日这天,采用的15幅读者照片就比记者照片多出了6幅。不难看出,普通市民也是专业摄影人员的一大“竞争”对象。
2008年3月4日,贺延光作为著名摄影记者,在《中國摄影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其实,我们最该感谢的是照相机的普及,同时我们还需要感谢互联网力量。相机普及化,使得诸多贵族宠物成为平民家当,任何人只要透过社会实践,就有成为摄影家的可能。”
3 专业摄影记者转变角色,从“一专”走向全能
现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介面临全新变革。各大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化。前几年曾经有人呼吁。作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必须要学会及时转变自身角色。希冀在短时间内成为“两栖记者”,反之,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现如今,伴随时代发展,新媒体技术也随之持续发展,假使作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只具备两栖作战功能,那么将难以适宜时代发展,难以满足形势所需。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对摄影记者而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由之前的“专项技能”步入“全能”领域,显得格外重要。
全媒体时代的今天,作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笔者对此进行总结,最终归纳为五个字,即,“照”、“写”、“摄”、“编”、“网”。所谓“照”,其实就是指,照相功夫。也可以理解为摄影技能。也是诸多摄影记者引以为豪的技能,有人将此项技能视作摄影记者的最强本领。所谓“写”,其实就是指。笔下文字功夫,对摄影记者而言,无疑是一大弱项。所谓“摄”,其实就是指,摄像功力,有人认为,身处网络时代的摄影记者,需要不断超越,朝向全能方向发展,如此一来,生存环境才得以有效改善。所谓“编”,其实就是指,剪辑,编辑功力。所谓“网”,其实就是指。网络传播,网络技术等,现今时代网络科技极为发达,作为一名摄影记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网络素质,培养网络情怀,如此一来,才得以跟全媒体时代发展相适应。
4 结语
总而言之,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发生了众多变化,读者对新闻图片要求更高,动态图片更吸引眼球;草根摄影者增多,新闻摄影迎来草根时代;专业摄影记者转变角色,从“一专”走向全能。这对于新闻界而言,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进步。
参考文献:
[1]阁洪.读图时代中的动态新闻摄影[J].新闻窗,2009年第3期.
[2]黄璐.视觉诉求下新闻摄影的发展[J].新闻前哨,2012年第2期.
[3]赵志明.视觉转向: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J].青年记者,2010年6期.
后新闻时代 篇12
(一) 雅安地震中微博假新闻回顾
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推出内测版, 之后微博正式进入网民的视野。时至今日, 微博在中国迅速发展, 已经成为网上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 使用人数激增。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 这些内容已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庞大的新闻源。”[1]
在4月20日的雅安芦山地震中, 微博不仅成为公共舆论的“发声地”更成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地”, 关于雅安地震的最新情况时刻在微博上流传着, 每一个网民手中鼠标点下的“转发”都会让原始信息不断传递开去。
4月21日凌晨陆续有加V用户发表微博称在微信上看到他人的求救信息, 求救的具体内容为“雅安燕西路156号, 被压在下面。一条腿已经没感觉了。有没有救援队或好心人在附近啊?”微博一经发出就成为热门微博, 被广大不明真相的爱心人士转发。随后当地官方微博在第一时间紧急辟谣, 指出雅安没有燕西路, 并说明与雅安110取得联系证实该消息为假, 希望众人不要继续转发此内容, 以免浪费资源, 耽误其他的救援行动。
(二) 微博假新闻的危害
(1) 微博假新闻侵犯公民知情权, 影响社会信任度。知情权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种, 是指公民有了解社会活动的权利。虽然目前知情权在我国并不是法定权利, 但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知情权的保护原则仍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中, 包括:第一, 让公民自由选择获知所需要的信息。第二, 规定有关部门、组织有通过传媒公开发布有关信息的职责或义务。第三, 为满足知情权而对其他权利作适当的限制。第四, 对新闻媒介的传播行为提出质量要求和标准。[2]
公民的言论自由是基于对各方位信息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 微博上的自媒体提供真实信息, 满足公民知情权, 是自由表达的前提。在雅安地震的这条求助微博中, 我们明显看到自媒体提供的信息并不详尽, 包含许多虚假信息, 混淆视听, 导致了错误意识支配下的错误行为, 许多网民受骗上当。该假新闻的制造者利用地震时社会大众的同情心, 制造并传播了这条假新闻, 形成了恶性效应。首先, 广大爱心人士的同情心被利用, 影响社会信任度。其次, 认证用户公信力下降, 本次谣言的制造者是几位认证用户, 新浪微博为有身份实名制的用户加“V”以提高信誉度, 但是经此后认证用户可信度降低。这增加了人与人直接的不信任感, 破坏了原本互相信任的良好气氛。同时也让新浪微博本身的公信力蒙上阴影。
(2) 微博及其用户提供虚假新闻构成违约责任, 伤害群体利益。微博是一个新兴的交流平台, 一旦注册微博, 网民与微博之间就同时存在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注册微博前, 会有一种类似服务条款的格式合同与主页链接, 上面注明了一系列的权利与义务。从内容上看, 此类条款很难归于诸如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典型合同中。由于《合同法》中尚未把网络上的民事法律行为进行严格界定, 加之实名制不健全难以追究个人责任, 导致虚假新闻滋生蔓延。
雅安地震中以私人名义发的求救微博经过转发之后影响力甚广, 若没有及时澄清很可能出现浪费资源、耽误救援行动的情况。假新闻将误导某些救援队前往该虚构地址救援, 浪费人力物力, 耽误救援队的工作。这在无形间伤害了被救助者的利益, 也伤害了整个群体的利益。同时,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属性, 而微博上的假新闻一方面严重侵害了受众的权益, 受众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却无法察觉。因此, 对于微博假新闻的关注与制约, 既是净化传媒环境的要求, 又是增强公民维权意识的需要。
二、假新闻在微博上泛滥的原因
(一) 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网络微博传播范围广迅速快
微博在传播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没有了以往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严格界限。它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 融合了以上三种传播类型, 这使微博传播拥有了互动性、聚合性、广泛性等多种特点, 大大提升了传播的时效。一旦假新闻经过微博传播出去, 造成的影响力、破坏力都是巨大的。
而微博上有独具特色的名人效应和粉丝传播。有许多商界、政界、文体界的名人活跃在微博上, 微博运营商为了增强自身微博的影响力, 会为这些名人们加“V”, 也就是官方认证, 经过官方认证的微博用户, 影响力更大, 可信度更高。这些名人会有大量的关注者, 一旦名人发布微博, 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看到并受其影响。名人微博在网络上扮演着一个强大的“舆论领袖”角色, 是一个强大的传播中介, 热点事件往往都因为名人的转发形成。经由名人转发的新闻影响力会持续扩大。因此, 名人发布或转发假新闻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3]
本次雅安地震中, 不少名人发布、转发的假新闻, 对于整个地震救援中微博发挥的积极作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同时,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具体条款来约束微博的认证系统, 全凭申请用户提供的资料和微博运营商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核实。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和造假, 如郭美美事件, 郭美美与红十字会的关系以及在新浪微博上的不实认证, 使认证的效力大打折扣。
(二) 全民记者时代, 新闻来源多, 实名制不完善
BBC全球新闻部主管理查德·塞姆布鲁克曾用五个字概括网络等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意义:“观众上场了”。在中国式网络社会中, 也出现了全民记者的现象。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微博记录下所见所闻, 成为一条新闻。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 微博上新闻的来源各种各样, 草根微博发布的新闻有时难以追根究底, 为虚假新闻的出现提供了大好机会。微博未实名制之前难以追究个人责任, 言论缺乏法律的约束。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中表达自己、展现自己, 表现出一种不必负责任的网络“围观”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微博对很多人物与事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成为假新闻滋生与传播的“帮凶”。
(三) 把关审核的缺失, 新闻体制和法制不够完善和健全
在微博中, 媒体把关人的角色被大大弱化了。把关审核的缺失让新闻信息的发布变得非常容易。一条微博发出后, 经过不断地转发, 消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 快得让人根本来不及查证它的真实性, 这就为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免费新闻的提供是微博培育市场、吸引用户的手段, 免费不能免责。微博需要对其用户的言论负责, 与其他媒体不同, 微博与用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对等的, 用户已不是单纯地接收, 还需要通过其行为, 履行维护网络安全与文明的义务。[4]对有盈利性质的微博而言, 虽然新浪微博在其使用规则中声明:“用户使用微博服务过程中, 须对自身使用微博服务的行为, 对任何由用户通过微博服务发布、公开的信息, 及对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因为其在服务条款中声明用户应该遵守的一系列规则, 纵容虚假新闻传播意味着其未尽到履行合同的义务。
三、如何防止微博上假新闻的泛滥
(一) 微博用户与运营商互相承担责任
微博用户作为微博平台的使用者, 需要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对于运营商来说, 也不能只考虑流量、收益、规模, 而忽视事实真相、法律底线与社会利益。用户要承担对自己言论的责任, 而运营商也应该相应承担其建设良好舆论环境、监督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唯有如此, 才能创建良好的微博互动环境, 减少假新闻在微博上的泛滥。
(二) 提高微博用户分辨力
部分微博用户轻易的转发行为也是微博假新闻泛滥的推动力。为此, 微博用户须自觉提高分辨能力, 杜绝假新闻的二次甚至多次传播, 造成更坏的影响。
(三) 微博实名制, 用刚性法律法规管理
虽然我国新闻管理部门出台了各种规章和文件来减少网络假新闻的发生。但是在类似事件中, 被惩处的当事人却非常少。究其原因, 是这些法律法规执行有一个重要前提, 即“不告不理”规则, 必须要先有人上诉。但是多数微博上流传的假新闻并没有涉及具体的真实的某个人, 就算涉及, 当事人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假新闻被揭露后, 造假者或当事媒体遭到舆论的一些谴责, 然后便不了了之。而完善微博实名制是目前有效提高监督水平的最好办法, 同时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控制假新闻在微博上的制造产生。完善微博实名制, 对微博用户发表的新闻进行强有力的监控是微博运营商和相关法律部门要协力完成的。
摘要:本文从最新发生的雅安地震中新浪微博上流传的假新闻、谣言入手, 讲述了事件的发生过程, 并主要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了微博假新闻大量涌现的危害及其原因。之后简要探讨了如何防止微博假新闻泛滥的方法。注重于在微博假新闻泛滥中新闻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危害性分析, 以及相关原因的探究。
关键词:微博,假新闻,新闻法规,雅安地震
参考文献
[1]邹星.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0 (7) .
[2]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J].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 (9) .
[3]匿名.微博假新闻的产生与防范[OL].网络侵权律师网, 2012-5-24.
【后新闻时代】推荐阅读:
新闻舆论时代05-10
电视新闻时代06-17
大数据时代与经济新闻07-21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融合01-21
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播05-30
网络时代的新闻采写07-24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真实12-26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媒体09-07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学09-16
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