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医改时代

2024-10-17

后医改时代(精选6篇)

后医改时代 篇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俗称为“新医改”)及《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计划在2009~2011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 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医保、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3年内,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

新医改不但解决了“小病拖,大病扛,躺倒才往医院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看病难、看病贵”等民生问题,还带来了药品市场的扩容。据业内人士估算:“新农合”将带来市场新增支付能力约400亿元,社区医疗市场新增支付能力在500亿元以上。若按药品收入占50%的比例测算,则“新农合”的新增药品消费能力约200亿元,社区医疗市场的新增药品消费能力在250亿元以上[1]。虽然如此,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定点生产”制度对多数医药企业来说设下了门槛,加之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显现,那么,我国的医药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基层终端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新医改的核心之一就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这是最关系到老百姓生活,也是目前社会反映最热烈的问题之一。随着医改的加速,社区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体系的发展,将改变目前药品消费过分集中于城市大医院的市场格局。各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上的运作方式都面临重大调整,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2]。

1.1 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特征及产品选择

新医改明确要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骨干,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辐射网络。县级医院尤其是县中心、人民医院对周边乡镇医生的用药选择影响很大。乡镇卫生院、诊所医生由于学术水平较差,对于县级医院用药的关注往往作为参考。比如,县人民医院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以复合抗生素为主,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那么这往往也会成为乡村医生的首选用药。所以,占领县级医院对周边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推广将提供基础。县级医院将是企业发展基层终端的重要战略部署市场。

县级医院的门槛较高,并非每个企业都能进入。县医院营销的成本与产品种类、组合和人员成本密切相关。单个县级医院的销量较小,开发成本相对产出较高,所以品种数量越多,就越能够分担费用。一般来说,没有二三十个甚至更多的品种,效果不会太理想。而且产品种类也要多,终端的可选择性才越多,感冒药有一些、咳嗽药有一些、妇科药有一些、补益药有一些……虽然每一种都很少,但合起来就多了。有些企业只有七八个产品,而且都是同一个品类,就不太适合终端了。最后对经销商的覆盖半径和配送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必须能够深入到乡镇和社区。

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征及产品选择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用药量较低,所承担的治疗比重也较小,此类市场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较低,但新医改明确指明要下移首选就诊渠道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所以,无论社区治疗中心未来全部使用基本药物的建议是否成立,其必然将承担为城市医院分摊治疗常见病的任务,该市场层级将在短期内进入快速增长期,且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层级,是销售额的新增长点。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承担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治疗,而针对此类疾病的产品多为上市多年的普药。所以,针对社区市场,产品选择上对学术要求则相对较少,但应以治疗常见病的产品为主。

2 医改价格

新医改要从根本上降低药价。设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客观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和生产服务成本变化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2.1 公立医院药品改革

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适当提高技术劳务型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部分大型诊疗设备偏高的收费标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就是实行“零差率”,医院不收取15%药品差价。为了弥补可能引起的巨亏,将增加医保报销的药事服务费,提高医生服务价格。患者将以中获益,其实际支出会减少,医保支出会增加。但可能的巨亏与增加的医保支出之间一定还有较大落差,这部分落差就需要国家财政投入[3]。但政府投入明确将会投向社区与第三终端,城市大、中医院不是重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的现状仍将无法从根本上缓解。

2.2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

制定并颁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明确不同规模、不同级别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配备率和使用率。现在看医院的收支两分开已经越来越普及,加价售药也被明令禁止,药品的定价应该公开化与透明化[4]。基本药物制度是解决“看病贵”的有效措施,是本次医改的亮点之一。硬性要求不同级别医院对目录药品都有一定的使用比例,将有效降低药费。当然多数医药生产企业应该积极争取其产品能够进入目录,从而带来销售额的增加。目录要求的使用比例,将直接影响临床药品使用总额,临床推广的难度将加大。但是,擅长品牌传播、学术推广,又能够构建和谐公共关系的药企,其产品销售将进一步加大。

摘要:新医改政策出台,解决了老百姓的医疗服务问题,同时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整个医药行业将面临着大洗牌,原有的企业营销战略必须做一个根本的调整,才能适应公共产品市场的要求。医药企业需要调整思路,开拓进取,通过终端下沉,完善渠道管理,整合产品线组合,设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真正做到降低药价,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基础终端,基本药物目录

参考文献

[1]王乐.新形势下医药营销之路伸向何方?[N].中国医药报,2009-02-09(B4).

[2]张海.医改提速五类药企受益[N].中国医药报,2007-10-16(B1).

[3]杨昌顺.新医改影响营销方向[N].中国医药报,2009-01-19(B4).

[4]王毅.新医改政策两问[N].扬子晚报,2009-01-09(A2).

后医改时代 篇2

医改后,如何定位商业保险 配合医保改革,补充医保不足

从去年年底推出到今年正式实施,《上海医保改革实施方案》成为上海市民关注的热点。北京虽然尚未实行,但试点工作已经开始。毋庸置疑,医保改革将逐步在全国进行,它还将带动商业医疗保险的重新定位。

以上海的改革方案看,医保改革对哪些人有影响呢?大学生有公费医疗,无需为医疗费用担心;婴幼儿和中小学生可以加入少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以此来解决部分住院医疗费用;退休人员如果生病,自己只需支付较少的费用,因为新的医保制度对他们是非常有利的。在职中青年是受医保改革冲击最大的群体。上海安联大众人寿保险公司的专家提示:如果您正好是其中一员,那么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千万别忘了为自己选择一份医疗保障计划,以补充基本医疗保障的不足。购买合适的医疗保险可以帮助您分担医疗费用的自负额,以及医保项目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

了解自身需要,量体裁衣选保险

一般来说,医疗费用包括三个方面:门诊费、住院费和重大疾病的治疗费。商业保险公司定义的健康险主要针对:重大疾病,住院医疗和门诊报销。其中为日常门诊医疗费用提供保险保障的只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少数公司。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类门诊医疗保险风险较大,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之下,风险防范及管理都有难度。比如某些医院个别医生从自身利益出发多开、虚开处方从而造成保险公司在该险种上大笔“透支”。

现在保险公司的住院医疗保险在设计上也有不同。据平安北京分公司健康保险部的孟德华女士介绍,平安的住院医疗保险按不同人群的需求分两种:个人住院安心保险和个人住院费用保险。其中“住院安心”是“津贴型”的,针对有公职并享受公费医疗,只想分担自己负担的那一部分医药费或弥补生病所造成的收入损失;“住院费用”则是“费用型”的,是针对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人群。

此外,目前国内较有新意的健康险还有: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世纪泰康”系列个人住院医疗保险,此产品是首次承诺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主险。不仅可以单独购买,而且经过三年的`观察审核后还可保证续保至64岁,就相当于变短期医疗险为长期险。且独具“节余归己、终生有效、可逐年积累、100%报销”的特点。

新华人寿的“个人高额医疗保险”产品体现了商业保险对于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专门报销(最多90%)1万元以上的医疗费支出。

上海的安联大众人寿保险公司还特别设计有较全面的解决方案:如双保险(重大疾病+住院补贴)、财全保护(重大疾病+住院补贴+意外伤残+意外医疗)、两全其美(重大疾病+住院补贴+身故保障+满期给付+每年红利)。

相对于各保险公司重大疾病保险所保的一般是10种大病,中国人寿的“生命绿荫”则可保581种疾病,但应注意到“581”项大部分只是对10种大病的细分。

社会公司个人都要重新定位

就目前情况来看,保险公司在健康险方面所做的一切在普通百姓眼里似乎总是不讨好——老百姓要么觉得保费太高,要么就说险种设计不合理。对此,保险公司认为也有苦衷,有时还只能赔本赚吆喝。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商业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定位不明,换句话说,目前的商业保险并非正扮演着社会保险的补充——恰恰相反——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根本没有一席之地。一方面,社会保险至今未能形成体系,让商业保险无法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另一方面,国家对商业健康保险没有任何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这位人士介绍,按照国外的经验,社会保障体系包含着相互依存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当社会保险不甚完善之时,政府可通过政策上的扶持如减免税等,间接地引导老百姓去自主购买商业保险,从而使商业保险能真正发挥它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对于个人而言,拥有健康是一个人的权利,但健康并不是每个人的专利。近二十年来,医疗费用增长了28倍,大大超过家庭收入的增长。有数字表明:一年中每人患病治疗平均5次以上,有6%~8%的人需要住院治疗,几乎每三个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位需要做手术的,大、中城市住院费用每人次高达6150元。因此,为自己早做健康保险计划,至少可以在疾病侵袭个人时,不让家庭也受到更多的压力。

新医改后如何投保健康险 篇3

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健康险在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但是,4月7日,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力度都得到很大提高,人们不免要问,医改后,还需要投保商业健康险吗,该怎么投呢?

新医改后仍属必需品

2009年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新华社全文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备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该方案遵循“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在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等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国家计划在未来三年实现全民基本医保,8500亿元的投入中三分之二用于需方,也就是普通居民。另外,该方案还提高了社保大病医疗保险“封顶线”,将之从原城乡居民年收入的4倍提高至6倍左右。

新医改实施后,普通居民基本上都被纳入了基本医保范围内,并且医药费用负担得以减轻,这是否就意味着人们不必再投保商业健康险了呢?虽然新医改方案扩大了基本医保的覆盖面,提高了保障额度,但是这种保障仍属于低水平,只是提供一个基本保障。医保设有起付标准,并制定了上限,例如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费用为10~20万,最高支付限额与实际支付费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超出规定的部分仍然需要由个人负担。并且社保医疗在报销范围上也有一些限制,比如某些药品或诊疗项目、医疗服务等不在报销范围内,商业健康险可以在社保医疗规定的范围之外给予帮助。

保险专家称,新医改后,商业健康险对于普通居民来讲仍然很重要,它是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补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基本医疗保险不能覆盖部分和大病上限以上部分费用的理赔,减轻民众看病的负担;二是对民众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负担提供保障,如误工损失、家人看护支出、旅途交通费用、通讯费用等;三是针对特定群体的特殊健康需求,提供失能保险、护理保险等专业保障。

此外,为了应对新医改为商业健康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家保险公司也都在进行积极的调整,近日,为了配合新医改,各大寿险公司纷纷推出了着眼更长远的长期健康险,例如泰康人寿的“泰康吉祥住院津贴健康保险计划“和广电日生人寿的天祥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等。保险专家表示,虽然新医改压缩了商业健康险的利益空间,但是也促使其发挥创新能力,保险公司可以扩大保障范围,可以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目前仍未涉足的失能保险、护理保险等。另外,每个人的经济状况、风险防范意识和偏好不同,尤其是中高收入人群对于服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商业保险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产品选择有技巧

与医保相比,商业健康险的形式和种类更趋多样化,主要可以分为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费用报销型保险以及住院补贴型保险。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险种外,保险公司还在不断细化市场,尽量提供更完善的健康保障,如目前已开发出护理保险、失能保险等。保险专家称,新医改对商业健康险的影响并未波及所有险种,社保医疗是凭票据报销,商业健康险中只有与票据报销相关的险种即住院费用报销型保险受到一些影响,像重疾险、补贴型保险则不受新医改影响。

重大疾病险雪中送炭。新医改提高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有些人认为重大疾病险似乎不再重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保医疗保障的只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很多重大疾病和用药并未纳入其中,保险专家认为,重大疾病的保障多数还是需要依靠商业医疗保险来承担。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重疾险产品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并且,商业重疾险不是事后报销,而通常是在确诊后即可一次性给付保险金,这样就为居民选择更好的医疗设备、药品和服务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加了存活的几率,也可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并不是承保疾病越多越好,因为承保病种越多,价格越高,并且有些疾病的发病率很低,投保反而不合算。

适当购买报销型保险。除了重疾险外,住院费用报销险和补贴险也是两个重要险种,主要费用报销型保险是被保险人发生意外或疾病而导致产生住院医疗费用时,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比例、凭借被保险人提供的有效发票给予报销。这一保险与医保、其他商业保险形成互补,可以分担超出社保医疗规定限额的费用支出,但是购买时需谨慎,避免重复购买,得不偿失。

补贴型保险锦上添花。住院补贴险是被保险人因意外或疾病导致住院,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标准给付保险金的补贴型保险,与医保没有关系。例如,保险合同约定投保人每住院一天将获得2。O元补贴,若住20天,将获40D0元的补贴。并且补贴型健康险在理赔时根据保单约定金额申请给付,理赔操作更为简便、快捷,保险条款也更为人性化。但是它的保障功能有限,属于锦上添花,最好与重疾险等搭配购买。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险投保后一般都会有10天的犹豫期,投保人在犹豫期发现险种不合理或者不适合自己,可以要求退保。

细节让保险更合理

健康险与其他险种相比更加专业,保险合同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专业术语,因此在投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如实告知。保险法规定,个人在投保人身险时都有如实告知的义务,在订立合同时,应将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及既往病史如实告知,如有隐瞒,可能遭遇拒赔。

2、要注意投保年龄限制,根据险种不同,最低投保年龄一般由出生后90天至年满16周岁不等,最高投保年龄在60至70周岁之间。但是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保费就越高,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问题,投保健康险可能很不划算,因此最好尽早投保。

3、注意险种的责任范围,分清楚哪些疾病是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哪些不在责任范围内。健康险一般只保障一些常见的发生概率较高的疾病,不必对发生几率十分罕见的疾病投保,如有需要,可以选择一些可保障特殊疾病的险种。

4、注意免赔额,因为保险公司一般对一些金额较低的医疗费用采用免赔的规定,所以有些损失,消费者如果可以承担,就不必购买保险。

5、注意住院医疗保险的观望期。保险公司在承保时均设有一个观望期。根据不同的险种,观望期有自合同生效日起90天和180天两种。保险公司一般不会对在观望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进行理赔。

新医改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篇4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处于未来发展的需要, 以经济学和人本思想为基础, 通过招聘、筛选、培训、薪酬等管理方式对与组织有关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分配、运用, 使组织成员在组织中发挥其最大效用, 以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进行、高效完成的活动。也是组织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进行人员招聘并进行考核, 定期支付薪酬以达到激励与团结作用, 增促组织绩效的过程。

二、新医改环境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方法与时代脱轨。我国在2009年就开始实行新医改, 但仍然有一些医院沿用了医改前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这种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新时代新环境相适应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管理方式呆板, 无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作用。一些医院尽管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 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 面对灵活开放的环境无从下手, 因此无法从容合理掌控人力资源配置等管理活动。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些医院的管理模式较呆板少变, 实行的是员工终身制, 这造成了少部分员工进入医院后便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补充, 这造成了医院员工素质良莠不齐, 专业水平差异很大, 而且这些现象并未得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解决, 长久下去将对医院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专业水平高的员工只能被迫从事低难度工作, 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员工却因终身制制度坐享其成, 这不但不利于各员工发挥其专长和实际能力, 还可能不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社会功能。

3.绩效评估工作不到位。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不但有助于激励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提升医院员工整体专业水平、营造良好的竞争合作氛围方面也具有助力推动作用。但很多医院并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与贡献的评估工作不到位, 且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医院对员工的绩效评估工作不到位, 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 将促使懒惰被动的工作状态, 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将无法被激发。

4.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专业。拥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 对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熟练掌握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单位运转中去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也是保证医院员工发挥其最大效用的关键因素。新医改环境下, 我国仍然有一些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医院的实际经营运行活动脱轨, 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许多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素质, 对当前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理念也不了解, 更不用说变为己用。

三、新医改条件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策略

1.引入先进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为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中与新时代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部分, 制定出适应新医改环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医院应积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头换面, 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医院运营发展的促进作用。

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避免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出现大材小用的现象, 防止出现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 专业能力不够的员工却进行着超出其能力范围的工作的问题, 人力资源相关部门应合理进行人力资源配置, 保证员工发挥其专长, 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态度。这对于控制人力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 对团结医院员工, 规避内部矛盾与不平稳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3.建立系统完善的绩效评估系统。建立系统完善的绩效评估系统对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系统完善的绩效评估系统将能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活动提供权威、标准的制度规范。同时, 绩效评估体系的启动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 能够提升员工的竞争力和学习能力。

4.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者专业素养。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工作效率, 以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助力于医院的持续进步与良性发展, 努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关键措施。医院应定期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和专业管理人才;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 对新入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医院员工定期进行专业测试;定期举办专业交流会, 使医院人员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尽管在新医改环境下, 我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如果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与新形势相适应, 积极改进不足之处, 创新管理模式, 完善管理体系, 医院的未来将会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而大放异彩。

摘要:新医改后, 医院面临着转型发展, 而人力资源管理便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医院应创新管理模式, 完善管理体系, 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助力于医院长期进步、良性发展。基于此, 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 分析新医改存在的问题及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策略, 探析新医改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医改,人力资源管理,医院

参考文献

后医改时代 篇5

我院自2012年施行县级医疗机构医改后,在国务院、省卫计委、主管医疗部门的带领下,主要相关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如下:

1、基层建设情况。

(1)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病人需求,解决医疗用房不足的问题,经多方努力,我院新的医技综合楼项目被列为我县“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工程,中央给予1700万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地方配套1200万项目资金,项目总资金预计8000万元。2013年8月,该项目正式启动;2014年12月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工作;2015年起,进入室内外装修、智能化、强电、弱电及附属配套工程招标实施阶段。预计在2016年投入使用。

(2)为整理、传承基层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根据省卫计委《关于印发2015年中央补助安徽省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卫办秘【2015】518号)文件精神,中央财政拨付我院25万元用于建设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项目,目前汤万武工作室项目实施方案已报送安徽省卫计委,预计2018年年底前完成。

(3)2015年省财政厅拨付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中医名院建设。中医名院建设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院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本县本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我院计划在项目周期

内开展公立中医医院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试点,结合“全国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2、人才梯度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疗医技水平和服务水平,我院在针灸科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周期内,聘请国家级名老中医、省针灸医院魏福良教授为针灸科学术带头人,带动针推康复科整体水平提高。医院为鼓励科室及个人加强科研,制定出台了《关于重点专科、科技进步奖以及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奖励办法的通知》,对获得重点专科和获得科技进步奖的科室和个人给予500—50000的奖励。同时,安排临床骨干医师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形式,与本院名老中医结对子,及时将他们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并传授给全科;为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经过与县人社局协商,县卫计委批准,我院于2014年引进卫技人员12人,其中中医药人员6人;2015年引进卫技人员16人,其中中医药人员9人(含中医硕士2人)。

3、重点专科建设情况。在原有的肛肠科、骨伤科、针推康复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基础上,2015年省财政厅拨付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我院针灸科国家级基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目前项目资金已落实到位,针灸科已正式挂牌成立。

4、一体化建设与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建设情况。强化村卫生室建设,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我县将 中医药一体化建设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相关专家深入村卫生室,传授中医药基

后医改时代 篇6

关键词 新医改 新农合 乡镇 社区卫生院 发展

我国的新医改年底“收官”,到今年底,3年新医改将完成。目前,我国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已经建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保网。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7亿人,覆盖率达到95%。正是由于基本药物制度新方案的实施,省卫生“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项顽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特别是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毫不夸张地说是救活了一大批乡镇卫生院。新农合制度通过10年的发展,由低水平起齐,逐渐成熟和完善,到现在蓬勃发展及世人瞩目。取得了巨大成熟,载具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的人口达到38.3亿,参合率达到97%。首次将所有农民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使农民彻底摆脱了“因病致贫,因病迈贫”的现象。那种“小病托,大病扛”,“一场病、一头猪、一头牛”的观念也已成历史尘埃。

长期以来,我国乡镇卫生院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发展困境。卫生院环境艰苦,经济落后,资金不足,设施陈旧,人才匮乏,诸多原因导致病源不足,大部分中心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不到15%,医院生存困难,何谈发展。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近几年乡镇卫生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医院的医疗设备开始得到大幅改善,曾经一度“萧条”的乡镇卫生院快速发展,硬件设施大规模更新换代。随着深入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的改革,着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基本上拥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业务用房,适宜设备和实用人才。业务用房达到国家颁布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就医环境较大改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明显增强,能够提高适宜技术,基本诊疗设备较完善,急救转诊能力明显加强,人才结构有所改善,人的素质有所提高,医改医风不断改善,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目前,全国的乡镇卫生院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高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上一篇:盐酸伐昔洛韦片下一篇:粒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