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院科学时代

2024-08-31

后学院科学时代(共3篇)

后学院科学时代 篇1

自从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提出科学规范以来, 对于科学规范的认识就一直在深入。由于各自所代表的立场和观点的不同, 所以, 对于科学规范就存在许多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认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兴起以来, 对于默顿的科学规范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因此, 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究竟有没有科学规范?如果有, 在今天它应该是怎样的形式, 有着怎样的作用?英国学者约翰·齐曼对于上述问题, 给出了他自己的意见。

一、科学的“理想模型”——学院科学

齐曼认为, 要研究科学, 就必须明确其概念。然而, 科学本身所包含的复杂内容, 使得我们想通过一个简单的概念界定来理解科学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 齐曼指出, 可以通过“自然主义”的方法, 明确科学本身的框架来理解科学原初的形态, 继而来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齐曼所谓的“构架”科学的“理想形态”。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之上, 分别介绍和分析了我们通常对于科学的几种理解。比如说工具主义模式下对于科学的理解, 在认识论的角度对于科学的理解, 或者是从个人兴趣出发的对于所谓“纯科学”的定义, 以及政策学视角中的科学。在齐曼看来, 这些理解都存在着片面的缺陷。虽然, 齐曼的工作是要“弄窄科学的框架”, 但是, 上述对于科学的认识, 由于受到自身理论视域的局限, 对于科学的理解和概括难免会失之于片面。

从自然主义的观点出发, 对于科学理想原形的最好的理解就是“学院科学”。齐曼将它视为一种“文化”, 认为“它是一种复杂的生活方式, ‘是在一群具有共同传统的人中产生出来的, 并为群体成员不断传承和强化’。”在齐曼看来, 这种认识的好处在于, 上述对于科学的认识都能够被包含在“学院科学”的框架之内;另外, “学院科学”不是从静态的、对象化的角度来理解科学, 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学院科学”的时代, 其主要的特征就是科学共同体内部都严格遵守着默顿的科学规范。正是有了这套规范, 才使得“学院科学”时代的科学共同体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得以与其他的社会建制相区别。因为, 默顿的科学规范与我们在哲学中所讨论的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着直接的联系。齐曼指出, 像“共有主义”可以“与经验主义原则——即依赖于可重复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密切相联”;而“无私利性”与“对客观实在的信仰有关”。

二、后学院科学时代的来临

学院科学在进入到二十世纪以后, 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 “我们见证了在科学组织、管理和实施方式中发生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可逆转的、遍及世界的变革。”这就是齐曼所说的“后学院科学”时代的来临。

无疑, “后学院科学”脱胎于“学院科学”, 因此, 它保留了许多学院科学的特征。但是, 它又是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 有着与“学院科学”不同的一些特征。第一是集体化。这是由于, 在现代社会, 科学研究的问题日益复杂和庞大, 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也日益昂贵, 因此, 就特别需要集中各类专家共同协作, 解决问题。第二是政策化。在后学院科学时代, 对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支持更多是来自于政府和企业, 因此, 科学研究就必须受到政策的影响, 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多是受科学政策导向的制约, 对于科学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强调超过了“学院科学”时期。第三是官僚化。这是科学政策化的必然结果。科学共同体的科层化和制度化已经不是完全由共同体内部来决定, 相反, 它更多的是与政府或企业的科层组织相一致, 在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都受到它们直接的影响, 技术官僚的出现是“后学院科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第四是产业化。科学研究在“学院科学”时期如果更多是一种“纯科学”的研究, 那么, 在“后学院科学”时代, 由于科学研究成本的逐渐增加, 科学研究的政策化导向日益显著, 决定了科学研究的组织也必须按照产业发展的模式来构架, 科学、技术和产业三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甚至无法做出清晰地划分。第五是效用化。即在“后学院科学”时代, 科学研究由于其研究成本的来源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 因此, 科学研究也日益考虑其效用, 对于科学的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第六是极限化。由于现代科学研究使用的设备日益复杂和昂贵, 科研成本也就不断提高, 科学发展受到经济因素的印象越来越显著, 这也就使得科学的发展在某些时候变得日益困难。

上述这些特征, 也就决定了在“后学院科学”时代, 被“学院科学”所采用的科学规范正在发生着改变。反映在后学院时代的科学家的特征上, 就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是专有性 (proprietary) 。第二, 是局域性 (local) 。第三, 权威主义 (authoritarian) 。第四, 任务的目标定向性 (commissioned) 。第五, 作为专家 (expert) , 科学家在今天的时代, 已经具有了更多的政治身份。

三、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规范的现实局限性

齐曼对于“后学院科学”的描述, 确实看到了科学发展的历史传承性, 这种动态的科学观, 对于科学的认识更加符合科学本身的实际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后学院科学”时代的科学规范, 无论其是否具有概括性, 都会给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带来启发。

但是, 齐曼的这种认识, 特别是自然主义的方法, 并没有对科学认识带来更多的新意。原因在于, 齐曼的理想构架虽然看到了科学发展中间所具有的复杂因素, 但是, 对于科学的复杂性, 他更多的是一种承认和解释, 缺乏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以“学院科学”为例, 齐曼仅仅指出了它所包含内容的复杂性, 但是, 对于为什么会具有这种复杂性并没有给予分析。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 科学以及科学规范的产生, 离不开复杂的历史、社会、文化的互动。虽然科学知识社会学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科学图景, 但是, 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反思的途径。但是, 在齐曼的分析中间, 自然主义的立场更多强调了被今天的科学哲学、科学元勘等所批判的科学的价值、科学方法、科学规范的合理性, 或者就是齐曼所说的, 在后现代的语境中, 由于不能给科学提供一个合理和令人满意的建构, 所以, “为了保持其 (科学) 实际性能, 科学更需要一种新的肯定性哲学。”由此也就不难看出, 在反思科学的层面上, 这种自然主义并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借鉴。

具体到科学规范而言, 齐曼所总结的“后学院科学”时代的特征, 可以为我们思考今天的科学规范提供借鉴。但是, 由于这种分析仍然是在默顿的思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因此, 这种认识也就必然带有局限性。

首先, 后学院时代的科学共同体, 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科学的产业化和效用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我们在谈论科学规范时, 必须要注意到科学的这种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而言, 科学规范的特殊性何在?或者说是, 科学规范与其它社会建制中的规范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这就必须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后学院时代的科学规范, 如果存在的话, 也必须纳入到与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互动因素中间来加以考虑, 也就是说, 在科学、技术以及产业甚至还有政治、文化等诸多环节的互动中, 科学规范的形式和内容都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而它对于科学共同体的约束机制, 恐怕就需要超出共同体之外来加以考虑。

因此, 如果说后学院时代科学规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的话, 就需要考虑科学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 而是包含着复杂利益驱动, 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的规范。在此基础上来思考科学规范, 就必须要抛弃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寻找和构建规范的思路, 而应该在一个更大的视角中来思考后学院时代的科学规范的建构。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约翰.齐曼对“学院科学”的分析, 以及他对于“后学院”时代科学发展的分析, 指出当前科技哲学中科学共同体发展的五个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对于后学院时代构建科学规范的认识, 指出当前科学规范的建设应该超越于科学共同体之外, 应该充分考虑科学共同体与历史、现实之间的紧密关系。

关键词:学院科学,后学院时代,科学共同体,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英]约翰.齐曼;曾国屏, 匡辉, 张成岗译.真科学——它是什么, 它指什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英]迈克尔.马尔凯.林聚任等译.科学与知识社会学.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

[3].刘立.当代科学的精神气质:“面子”和“位子”一个都不能少

[4].李正风.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

后学院科学时代 篇2

中国的高等教育扩招始于1999年, 到2016年4月, 教育部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 700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 各类高校达2, 852所, 位居世界第二, 毛入学率达到40%。按照马丁·特罗的研究观点,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与发展速度进入稳定期,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 高校招生数、在校生数、教职员工数的大幅增加, 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同时, 社会经济与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兴起, 也进一步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度更加紧密。在这一背景下,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价值, 适应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长期以来,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相关重要文件相继颁布实施, 成为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石。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 提出要实现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要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2011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2011-2020年) 》 (以下简称《繁荣计划》) 发布, 进一步提出落实和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行动思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 以上相关政策的发布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应对新的变革需求, 不断创新发展, 推动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继续保持旺盛生命力。

二、后大众化时代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中,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推拉哲学社会学科向不同方向延伸发展。

(一) 充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

富强、民主、文明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髓, 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核心价值观必须引领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如何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 实现从顶层设计到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高校管理的全覆盖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课题。要在把握核心价值观精髓的基础上, 突出在后大众化时代的高校多元文化影响、多样价值取向影响中, 通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坚定发展把握高等教育在高校师生思想领域的主导权、话语权。

(二) 正确认识网络新媒体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

伴随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演化出现, 高等教育正越来越受到网络等各类新媒体的影响, 这些新媒体已经成为后大众化时代中高校师生员工教学、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把握新媒体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特别是对高校哲学社会发展的影响, 成为当前哲社学科发展的挑战。传统媒体的单一化路径已经被打破,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必须发挥立体网状的新媒体的正能量引导价值。网络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广度都对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有正向与负向两种刺激, 必须调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思路, 适应并充分发挥利用新媒体的价值。

(三) 把握高等教育核心功能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核心功能,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同时必须紧密围绕高校的核心功能展开,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包容与互补的。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推动高校育人、科研、服务价值的深入体现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与成果提升水平的必然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进一步融入到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中。

三、后大众化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定位

(一) 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立论的基础, 只有突出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融合到生产生活具体实际中,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会和把握, 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工作基础, 也是全部哲学观的出发点。

(二) 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

人是哲学研究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始终突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真正主体。高校相关专业教师要在教学和科研中, 充分认识人的主体价值所在, 真正实现为人民福祉服务的目标。这也是高校哲学和社会科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三) 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任务,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是教育工作的主题, 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充分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路径探讨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高水平科技成果的重要基地, 也是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实现创新, 必须通过队伍建设创新、研究内容与成果创新、推广形式与方法手段创新等环节实现突破。

(一) 队伍建设创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创新首先要实现队伍建设的创新提升。教育部统计显示, 全国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已经达到44万人, 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来,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机构与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 组建成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学科研机构,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级博士与硕士学科点已经达到近200个, 各级各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对相关队伍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调整与变化, 中青年研究队伍已经逐渐成长为后大众化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队伍主体。

(二) 研究内容创新。

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紧密融合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 研究内容不断创新, 并通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方式,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内容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国内高等院校共出版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约12.9万部, 与“十五”期间相比增长了30%以上。一大批优秀成果的涌现, 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而且对推动后大众化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向世界推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方法形式创新。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特别是在网络媒体高度发展的后大众化时代, 高校在校生规模巨大, 社会影响力巨大, 要通过多种模式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知识, 要通过方法创新实现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通识课程教学, 全面创新教学方法与教育形式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在后大众化时代中, 高等教育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中, 面临着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良好局面, 面临着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 也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人生和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

[2]袁振国.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1.

后学院科学时代 篇3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数字化已经悄无声息地渗入每个人的生活。面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高校图书馆必须意识到信息化服务应该由传统的等待读者上门的服务模式向“以读者为中心”及时、主动地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探索中的办学模式, 有着其独特的培养方式及办学目标, 应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结合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服务特征, 使独立学院图书馆立足于数字时代、面向未来, 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发展方向。鉴于此, 笔者在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调查, 意在了解独立学院教师与学生对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特征, 从而把握独立学院图书馆提供高效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调查共发出问卷250份, 其中教师问卷50份, 收回有效问卷226份, 其中教师有效问卷42份。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在样本的选择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以下10个方面[1]:

(1) 您使用图书馆的频率;

(2) 您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3) 您利用图书馆的目的;

(4) 您是否了解学院图书馆所引进的电子资源;

(5) 学院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能满足您的信息需求;

(6) 学院图书馆不能满足您个人信息需求的主要障碍;

(7) 您是否了解移动数字图书馆;

(8) 您对待学院图书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态度;

(9) 图书馆馆员素质与能力对您选择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10) 您希望图书馆提供哪些形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读者使用图书馆的频率

由表一可以看出, 选择“基本不用”的是学生, 样本中四个年级的学生呈现平均分布态势, 某种程度上反映独立学院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待加强, 同时图书馆自身也有进一步改善与发展的需要, 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

(2) 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在其他选项中, 学生填写了请教他人和手机, 两者各占到50%。由表二可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互联网已经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传统方式———图书馆与书店已经变成了次要的获取途径。因此, 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应该与计算机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 为读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3)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

在其他选项中, 学生填写了学习语言和打发时间。从表三中可以看到, 教师利用图书馆多为扩大知识面与撰写论文或搞科研, 而学生利用图书馆多为扩大知识面与自习。不管独立学院还是普通高校的老师, 科研工作始终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因为这涉及本职工作和职称的需求。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科研这一块却较少涉及, 主要是目前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为应用型人才, 因而学生在学术上花费的精力不是很多。

(4) 读者是否了解学院图书馆所引进的电子资源

由表四可知, 对于学院图书馆所拥有的电子资源,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教师了解且使用率较高, 达到66.6%, 但是学生却有将近一半的人数不了解且不使用, 这说明学院图书馆在面对学生推广和使用电子资源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可能是推广力度不够或者是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学生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 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是否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由表五可知, 不管教师还是学生,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其个人的信息需求。这说明,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在校师生的认可。图书馆只有在新时代中保留传统的同时不断吸收新的思路和技术才能有更好地发展。

(6) 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个人信息需求的主要障碍

在其他选项中, 学生也发表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例如:书太老太少、感觉图书馆有点阴森、书籍没有更新以及基本不用等。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 为了满足读者的个人信息需求, 足够而多元的信息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 图书馆在面向师生开展图书馆检索工具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或者讲座中应该更加的积极和主动, 从而引导师生更加有效地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

(7) 读者是否了解移动数字图书馆

由表七可知, 作为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超过半数的老师对移动数字图书馆有了解, 但是使用率并不高。反观学生, 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移动数字图书馆不了解且不使用。因此, 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应抓住机遇, 更好地和新时代融合, 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8) 读者对待图书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态度

通过表八数据可以看出,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 大多都认为图书馆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有三个学科部 (信息学科部、理工学科部和人文学科部) 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纳入基础必修课。

(9) 图书馆馆员素质与能力对读者选择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

由表九可以看出, 在教师方面, 三个选项所占比例几乎各占三分之一, 影响力不是很大, 经分析可能存在两个原因: (1) 馆员和教师是同事, 是对等的关系, 两者沟通会比较顺畅; (2) 教师自身对图书馆利用的熟练度高于学生。学生方面, 影响力明显高于教师, 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提高馆员素质与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这会对高校图书馆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起着重要的作用。

(10) 读者希望图书馆提供哪些形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从表十的数据可以看出,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 对于图书馆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图书馆在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也要注意服务对象的不同:对于教师, 他们更需要定题服务和课题查新的帮助, 这有助于他们科研工作的完成;对于学生, 他们更倾向于及时地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目前,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图书馆正逐步推进上述个性化信息服务, 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3 数字时代独立学院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建议

3.1 转变思维模式, 推广多元化、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调查结果显示,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读者整体信息需求水平不高, 并且读者对图书馆整体利用率也不高。这也是全国高校图书馆都正在面临的问题, 因此高校图书馆人一定要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等待读者上门再提供服务, 我们要主动出击、加大宣传, 走进读者、贴近读者, 思其所思、满足其信息需要。目前,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正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和活动吸引潜在的读者:新生中开展图书馆利用课程;大三的学生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毕业生中开展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教师中开展课题服务帮助等。

3.2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优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界面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实现。我们借助互联网实现快速的信息共享, 同时不断完善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以适应师生的需求, 为此, 我们需要及时地了解师生的需求, 听取他们的建议。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 比如: (1) 利用微信、微博拉近图书馆和师生的距离, 增强互动的同时快速获取读者信息诉求; (2) 新书邮件推送服务, 发送Email定期向本校师生推送其感兴趣的本馆新书, 向学校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推送其相关专业的最新书籍; (3) 建设图书馆网站, 及时发布资源更新和各项活动通知, 使得读者能够很好地了解图书馆, 方便其使用图书馆。

3.3 建设特色数据库, 有针对地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高校, 和传统学术型高校有着本质的不同, 因此独立学院图书馆在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如何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是独立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 不少普通高校都有自己著名的特色数据库, 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作品”特色数据库, 上海大学的“钱伟长数据库”等;而目前独立学院由于自身定位的不明确, 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开展任何建立特色数据库的工作。并且,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特点, 单个独立学院图书馆可能难以独立承担多专业、多层次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工作。因此, 走一条基于网络合作的道路, 以共建共享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服务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出路[2]。

3.4 加强技术支撑, 完善个性化信息服务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目前支持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需的支撑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主要有: (1) Web数据库技术, 完成用户登录、身份认证、数据匹配等; (2) 网页动态生成技术, 根据用户数据动态生成网页; (3) 数据推送技术, 实现主动服务; (4) 过程跟踪技术, 跟踪用户身份、监控用户过程; (5) 安全身份认证技术, 提供安全严密的身份认证管理; (6) 数据加密技术, 保障数据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传输; (7) 智能代理技术, 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 是联系信息用户和网上信息的中介, 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关键技术; (8)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图书馆技术[3]。技术的支持离不开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的服务技术和服务模式对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对独立学院引进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结束语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我国独立学院在近几年数量上有着快速的增长, 但是其内涵建设仍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内涵建设的相对滞后,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独立学院的发展。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一部分, 探讨其在数字时代的现状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与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同类型的独立学院目前全国有291所,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的调查存在普遍性, 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分析, 用数据说明独立学院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这对同类独立学院图书馆在数字时代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应该有所启迪和帮助。

摘要:本文以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对全院师生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展开调查。经过数据统计分析, 独立学院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尚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 应转变思维模式, 推广多元化、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优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界面, 建设特色数据库, 有针对地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加强技术支撑, 完善个性化信息服务师资队伍。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信息化技术,调查

参考文献

[1]白榕.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调查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 2009, (04) :57.

[2]KOSEKI.Deve1oping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s on the internet[EB/OL].http://www.Computer.org/proceedings/mse/8925/89250086abs.htm.

[3]吕江涛.个性化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的最优化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01) :66-68.

上一篇:模拟音频技术论文下一篇:综合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