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2024-09-01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共9篇)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篇1

1 新闻伦理

自现代新闻报道模式兴起之后,新闻伦理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实际上,新闻伦理是在人文伦理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修改并结合新闻报道这一职业的特色而逐步形成的一种职业伦理。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卡斯帕·约斯特出版《新闻业伦理学》一书,并在其中对新闻伦理这一概念进行了充分论述。90年代初期我国新闻业也出现了有关新闻伦理的研究成果,但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新闻界对于新闻伦理的界定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研究人员将新闻伦理定义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规范类学科;还有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新闻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含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同时还有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新闻道德的领域,能够采用一般伦理学的原则或原理来解决并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一门有关行为规范和新闻媒体社会道德的学科,对未来新闻媒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

2.1 尽可能避免对他人的伤害

灾难新闻报道很容易使一名新闻工作者陷入两难境地,到底是否应该将真实情况告诉公众,或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将灾难现场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一般讲新闻工作者会依照“最小伤害”准则来报道灾难新闻,就是说在对此类新闻进行报道时,要充分考虑到观看者的情绪,要考虑在报道中所使用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尽可能降低灾难给人类心理造成的创伤。美国新闻业针对灾难新闻报道专门成立了一个服务中心,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创伤、冲突、悲剧事件的新闻报道。总的来说,灾难新闻报道要将受访者的尊重与保护放在首位,满足这两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其进行深入采访,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予这些受到伤害的人。

2.2 新闻媒体要使用更具有“人情味”的报道策略

新闻报道虽然需要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但我们不能没有“人情味”,任何灾难图片或视频资料均有可能给亲身经历者或旁观者带来一定的刺激,进而导致他们难以恢复心情。因此,在进行灾难新闻报道时,要对所使用的新闻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切不可因为资料数量上的问题,而忽略了“人情味”。同时新闻媒体要提高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在取材时应将对他人造成的侵权范围将至最低,拿道德尺度来衡量新闻资料的可用性。充分实现新闻媒体与新闻工作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不同单位不同记者对当事人的重复采访,让当事人不断回忆他不愿意再想起的场景的问题。此外,灾难类新闻的报道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记者来执行,这样能够在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同时最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场情况。灾难新闻报道人性与关怀的体现,不仅要求记者全力追踪新闻内容,同时还要充分展现个人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灾难类新闻报道水平。

3 犯罪类新闻报道伦理问题研究

受众媒介素养即受众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解读或使用媒介的素养,受众素养与新闻职业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新闻报道中,媒介与受众属于同一层面,两者之间任何一方出现的变化均会对另一方产生一定影响。更为形象地看,两者属于一种“螺旋式”关系:一起盘旋前进。媒介在对犯罪类新闻进行报道时,如因道德伦理上的问题使得一些低级庸俗的犯罪新闻出现在受众面前,那么就会影响到受众的道德素质,进而促使受众在伦理上的退步。同样如果受众具有非常优秀的媒介素养,那么在很多犯罪类新闻信息面前就会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能够自我过滤那些道德行为低下的新闻媒体。优秀的犯罪类新闻报道一定要真实,要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对具体犯罪类新闻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何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如何既能够向受众群体真实报道具体情况同时又能够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人文精神提倡关心人、爱护人,犯罪类新闻报道特别要注意一点的就是不能让新闻内容成为诱导受众群体的“教科书”。

4 结语

近几年社会公众对于新闻报道伦理问题尤为关注,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新闻报道水平,更好地在新闻报道中融合人文精神,提高受众群体道德素养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博.刍议新闻报道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及其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

[2]刘晶晶.从“老外扶摔倒大妈被讹”事件谈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失范现象[J].新闻知识,2014,(7).

[3]江映虹,余敏.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再度伤害[J].声屏世界,2008,(6).

[4]尹蔚虹,李林牧.浅析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媒体时代,2010,(9).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篇2

一.定义

直销:一种透过人员接触(销售员对购买者),不在固定商业地点,主要在家里进行的消费性产品或服务的配销方式。

我们常见的真正具有直销意义的销售方式有如下一些:

1、门店服务,例如理发店,理发师直接为顾客服务。

2、前厅后厨,例如饭店,从厨房到餐厅饭店把饭菜及服务直接提供给消费者。

3、前店后厂,例如裁缝店,从缝纫间到柜台裁缝师傅直接把服装提供给消费者。

4、委托加工,例如发电机组,工厂按要求生产并直接提供给电站。

5、特种工业,例如军工厂直接把产品销售给军队等等。

“直销模式”实质上就是通过简化、消灭中间商,来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并满足顾客利益最大化需求。在非直销模式中,有两支销售队伍,即制造商到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到顾客。在国内,直销是这样定义的:制造商在向公众进行一定诉求的基础上,直接与目标客户沟通,以达到实践消费的营销活动。直销有3方面的要素:一是公众消费意识的支持;二是一对一关系的建立与形成;三是现场展示与焦点促销。由于直销直接面对客户,减少了仓储面积并杜绝了呆账,没有经销商和相应的库存带来的额外成本,因而可以保障公司及客户利益,加快成长步伐。公司要进行直销,首先必须透彻研究顾客需求,而不是竞争对手,通过细分市场和提供异质化产品来切入市场。其次要增加直销的触角,与顾客保持互动,如网上直销,电子商务,DIY定单接纳,电话直销等。再次要有科学管理直销团队的方法,确保销售团队高效运转。

二.分类 第一类狭义直销

所谓狭义直销就是产品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通过直销商(兼消费者)以面对面的方式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含单层直销和多层直销。

单层直销有20%的直销公司使用。多层直销则有80%的直销公司在使用。单层次直销即介绍提成模式,例如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经纪人都是无工资的,靠自己人际关系销售产品并获得提成,但开发的顾客没有成为销售人员,没形成层级结构,因此这是合法的

多层直销是根据公司的奖励制度,直销商(兼消费者)除了将公司的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消费者之外,还可以吸收、辅导、培训消费者成为他的下级直销商,他则成为上线直销商,上级直销商可以根据下级直销商的人数、代数、业绩晋升阶级,并获得不同比例的奖金。(解释:直销员开发出的顾客又能成为销售人员,组成了一个层次网络,从而实现团队计酬)

第二类直复营销

直复营销,这种模式也叫直效营销,产品生产商、制造商、进口商通过媒体(邮寄DM、电视购物频道、因特网)将产品或者咨询传递给消费者。直复营销中的“直”,是指不通过分销商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复”字是指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互,顾客对企业营销努力有一个明确的回复(买与不买),企业对可统计到的明确的回复数据,由此对以往的营销效果作出评价。

三.优点(1)弹性

(2)信息的品质和数量(3)长期关系(4)经济性

四.直销中的伦理问题 1.侵犯隐私权

由于直接营销者需要拥有其目标消费者资料,以便采用相应的媒介手段,很多机构就会利用为消费者服务的机会搜集消费者的个人资料并出卖给需要的公司,从而使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案例一: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张某连续不断地接到大量的陌生电话和短信,被询问是否为A公司负责人,如何进行业务合作等。张某每次均耐心解释,告知对方本人非此公司人员,但经常遭到莫名其妙的辱骂。而后,张某被迫偶尔关机以尽量减少骚扰,但工作、生活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此后,张某经过多方打听,方知由B公司经营的网站上,“商家详情”栏目中,载有A公司的相关业务推广信息,张某手机号码被作为该公司业务联系的手机号码予以发布。号码被公布一年多。张某认为,A公司未经同意,擅自在互联网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B公司未经认真审核电话号码真伪、未尽相应审查义务,致自己手机号码在互联网上传播,严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二个公司的侵权行为,不仅造成通讯费用等经济损失,更导致张某精神受到严重伤害。张某遂对网页进行了公证。此后要求A公司删除信息,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但A公司仅仅删除了信息,其他请求不予理睬。

后,张某委托笔者(北京·张春辉律师)代理此案,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出以下诉讼请求:判令二公司在互联网网页中删除手机号码,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张某经济损失X元、公证费X元、精神损害抚慰金X元等。

案件结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民享有隐私权,侵害公民隐私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A公司刊登在B公司网站上的介绍信息中,将张某的私人电话号码作为该公司的业务联系电话进行公开发布,使得张某的私人电话号码为不特定的大众所知晓,该行为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A公司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对张某要求B公司承担损害赔偿的请求,因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B公司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共同侵权或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而导致张某损失扩大的情形,张某的该项请求难以支持。该法院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之规定,依法判决A公司赔偿张某的公证费、经济损失等。

案例二:

北京的一女士在医院住院产下一子后,就频频接到推销母婴用品的电话和邮寄的产品宣传册。她从一名一直上门送货的推销员口中得知,这些商家是在医院产科“花钱”买到产妇们的相关资料的,一名产妇的资料“售价”2元。产妇的身体状况、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详细 资料,对商家来说是一种市场信息,意味着一大批现实顾客与潜在顾客。谁拥有产妇的基本资料?除了产妇个人、家人外,就是医院。北京的这些医院仿佛很知道自己掌握信息的含金量,也懂得薄利多销的营销法则,于是,他们把产妇资料“打包”渔利。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上,任何购销行为,仅有供需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是不够的,买卖双方还必须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底线。医院此举不仅违反了行业规则,还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安女士有权要求索赔。兴安《新京报》

2.激怒

很多人对没完没了的垃圾邮件感到厌烦,这包括邮局邮寄来的各种广告资源,也包括互联网时代的电子邮件。由于发送电子邮件的成本非常低廉,有些公司就毫无选择地发送电子邮件,造成互联网上垃圾邮件泛滥,从而给广大消费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和烦恼,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对所有的邮件都感到烦恼,有些消费者乐于收到相关的商业信息,并且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营销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所以,直销商要尽可能地针对愿意接受其广告信息的潜在客户发送信息。

消费者还有可能在非常不愿意受到打扰的时候接到电话访问,或者接待来访的推销人员。

3.欺诈

直销是直接把商品和服务送达消费者的输送和流通渠道,很多时候因产品性能决定需要面对面进行,由一名独立销售人员讲解和亲身演示。大多数直销公司都采用独立的直销商。但是独立的直销商并不是公司的员工,公司较难对他们提出要求和进行监管。而且由于员工或直销商的收入与其销售业绩是高度相关的,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讲解和演示产品时,会故意回避产品的缺点,夸大产品的功效,作出无法实现的口头承诺等。

汽车交易欺诈案例:

一、低价诱惑

有些二级经销商从一级经销商提车,同其他的二级经销商相比,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价格优势,但为了卖车,报出一个“超低价格”,这样,消费者到店后,不是借口该车无货并推荐其他车型,就是以其他欺骗的手段来谋取暴利。案例1 2005-2006年间,北京某二级店凭借其“团购直降1万元”的广告诱惑,吸引消费者到该公司交付全款购买各类小轿车。但经销店却长期既不能交车也不能退款。众多购车人多次聚集在该公司门外要求解决。二.所谓“一条龙”服务

所谓“一条龙”服务,就是经销商帮你代办上牌、保险、缴费等一条龙服务,免去自己排队的烦恼。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二级经销商不惜大幅度降低车价,消费者如要享受这些优惠,则必须在经销商那儿接受“一条龙服务”。其实就是所谓的 堤内损失堤外补”。

案例2 马先生近日看上一款新车,厂家指导价为3.58万元,马先生咨询了好几家店均无优惠,可有一家店却声称优惠1800元。马先生特地到店里去了解,才知道优惠是单车价格,可需消费者在店里办理一条龙服务,全套价格为4.4万元。而按照正常手续购买,以中保全险的价格来计算,本车全部费用超不过4.2万元。三.贷款购车

在国外,分期付款买车的方式比较流行,但在中国,超前消费的方式还没有被国人接受,分期买车的人较少,而且对贷款的程序不是很了解。一些二级经销商就利用这种情况,从中骗取本不属于消费者承担的费用。案例3 王女士以5年期贷款方式购得一辆标价为39900元的某品牌小轿车。办购车手续时,经销商告知交齐20%首付款后只需贷款32000元,并让王女士在空白合同上签了字。几天后,王女士接到信贷合同书时却发现不但贷款多了5000多元,首付款、车险等各种附加费用、贷款及管理费相加后的总额竟比标价车款多了13000元。4.不公平

直销中的不公平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采用直销的方式,很多消费者失去获得相关产品信息的机会。第二,直销商利用所掌握的消费者的资料,对消费者实行区别待遇。案例:

2006年11月,从各大IT网站获悉,联想在美发起了的假日促销活动,其美国网站信息显示ThinkPad(以下简称TP)四个系列主力机型均有削价。其中TP R60价格由640美元降至565美元(约合4434元人民币),创下新低。2006年年中,联想已经在美两次发动了TP大规模降价,最高降幅分别达33%和42%。这则消息一经在国内报道,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多数人都很奇怪联想在美国和中国的销售策略是否颠倒了,更多的是愤慨联想的这种行为。

5.传销

(1)定义: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2)传销的本质

人普遍会选择从事一项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作为谋生的方式,销售是一门工作,也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学习、培训、实践、获得经验的过程来完善的。销售的对象以客户为主。

传销销售对象则以自己为主,自己购买公司的产品,并把这种销售方式推广给下线,下线其实就主要以自己亲朋好友为发展对象,这种销售模式是损害销售员利益的,它不会给下线销售员带来任何报酬,相反还造成了损失,并且在销售给自己的过程中是学不到任何销售技术经验的,只有把产品推销给他人才需要技巧。所以这种方式根本不是一种正常的工作,而是一种害人害己、为少数顶级上线谋取暴利的骗术。

传销的内部管理是准军事化的管理,已经实现高度组织化暴力化,传销人员暴力抗法或聚众冲击国家机关,山西、北京等地相继发生了传销人员冲击公安机关。传销与直销的实质区别是:直销是属于商业活动,属于营销范畴,而传销是金融活动,是诈骗。传销实际上也从以往的商业行为转变为金融活动,以诈骗钱财为目的。

(3)传销的特征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人民银行《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的规定,传销或变相传销行为的特征主要有:(一)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从事无店铺经营活动,参加者之间上线从下线的营销业绩中提取报酬的;(二)参加者通过交纳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含服务,下同)等变相交纳入门费的方式,取得加入、介绍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并以此获取回报;(三)先参加者从发展的下线成员所交纳费用中获取收益,且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决定的;(四)组织者的收益主要来自参加者交纳的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的费用的;(五)组织者利用后参加者所交付的部分费用支付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的;(六)其他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或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招揽人员从事变相传销活动的。

(4)传销的主要危害 传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危害:

1)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传销涉及地区广、人员多、资金大,有的还伴有非法集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等大量违法行为,诱骗了大量社会人力资源,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2)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传销违法活动具有很强的继发性,由此引发了大量刑事案件以及扰乱社会治安秩序案件。据统计,2006年,全国由传销引发的杀人、抢劫等暴力刑事案件100多起,其他治安案件660多起。同时,因传销引起的夫妻反目、父子相向,甚至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给不少家庭造成巨大伤害,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础。3)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被骗参与传销者多为城市退休、下岗或无业人员、农民等,在校学生、少数民族群众等被骗参与传销的情况也日益突出。传销组织者对参与人员反复“洗脑”,进行精神控制,唆使参与人员阻挠、对抗执法部门,围攻、打伤工商、公安执法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抗性日益加剧,而且不断引发群体性事件。传销不但极大损害群众利益,还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传销自身特点决定其极易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由于传销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传销具有组织上的封闭性、交易上的隐蔽性和传销人员的无序流动与分散性、交易对象的不确定性等,很容易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案例:

1040阳光工程传销案例

6月1日14时许,由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牵头,工商、相关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全力配合,共计出动车辆100余辆,组织公安、工商、治保人员共计600余人,清查住宅150余户,查获非法传销人员143人,打掉非法传销窝点50余个,收缴非法传销资料数百份,扣押手机、相机、手提电脑等涉案物品百余件以及银行卡近百张。经审查,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传销头目、骨干分子等14人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对其他涉嫌非法传销的百余人进行了教育遣返,同时对涉及的租赁户进行了训诫警告。

“1040阳光工程”传销团伙隐藏多小区内

石家庄裕华公安分局等多部门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在裕华区大马庄园、藏龙福地等多处藏匿一个“1040阳光工程”的传销违法犯罪团伙,涉及违法犯罪嫌疑人百余名,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和人民财产安全。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对该违法犯罪团伙实施专项行动。

按照专项行动的安排部署,裕华公安分局迅速对辖区内从事传销人员住所组织拉网式摸底排查,收集证据,锁定头目,为抓头目、打团伙、端窝点打下基础。裕华分局还深入辖区旅馆酒店,对长住人员进行核查,对疑似传销人员进行锁定。通过前期大量明察暗访,深入调查了该团伙的组织形式及活动规律,历经近两个月细致工作,最终摸清了该传销组织在辖区内的基本情况。

通过近半年的调查,裕华区相关部门决定于6月1日收网,一举打掉“1040阳光工程”的传销违法犯罪团伙。

6月1日下午,记者闻讯赶到行动小组的其中一组,东环派出所和裕华工商局执法人员所组成的执法小组,据抓捕小组成员介绍,他们将跟随抓捕小组前往一个小区进行抓捕,但是现在还不能说是哪个小区,甚至连抓捕时间都不知道,要听从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1、传销人员开门迎客热情招待

6月1日下午2时30分许,终于等到了抓捕行动的命令,记者跟随裕华分局东环派出所来到位于东岗路上的大马庄园小区,警方介绍,在小区2单元的8楼有一窝点,办案民警与工商局工作人员一部分人去8楼入户,另一部分人防止有人逃跑在楼下蹲守。“送快递的,请开一下门,有你们的快递。”警方佯装快递员敲门,但是很久屋内没有人回应,因警方确认屋内有人,继续敲门,“我们没有快递,你找错门了。”屋内有一名男子回应着。但是警方不应答继续敲门,紧接着门打开了。记者看到屋内干净整洁,有两男两女同住,是一个三室两厅的单元房,屋内电视、冰箱、家具等设施齐全。先是一名中年男子的出现,表示屋内一共住着5个人,其中一人出去办事未归,现在只有4个人在,都正在午休。

不一会儿,从卧室内走出来两女一男。警方出示搜查证准备搜查,此时两名女子不慌不忙地笑着说道:“这大热天的,你们先喝点水,我给你们倒水。”两名女子说着便拿出很多水杯,给办案人员倒水。随后办案人员开始在房间内搜查。

东环派出所民警表示,这些传销人员之所以开门那么晚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来不及销毁的笔记等物品他们在这几分钟之内都藏了起来。果不其然,经验丰富的民警没几分钟就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找到了他们平时的笔记,以及一些传销所用书籍。

2、在校大学生在传销组织“实习”

在房间内有一名年纪不大的女孩,虽然她正在热情地为进门的警察倒水,寒暄,但是仍然掩盖不住她表现出的紧张。通过警方询问得知,女孩刚刚21岁,姓祝,是山东济宁人,在山东某大学上大三,这两个月是来石家庄实习的。

当记者试问小祝从事的工作是否是传销时,小祝惊讶地说道:“传销?怎么会是传销,我们做的是国家扶持的项目,怎么会是传销?”直到被警方带走,小祝仍然不相信她所在的群体竟然是一个传销组织。

3、辞职教师传销两年进入管理层

裕华公安分局与裕华工商局在辖区一个未建成的学校内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对抓获的传销人员进行临时审讯、登记。在一个临时审讯房间内,记者看到一名年轻女子,这名女子姓朱,吉林省人,朱某5年前大学本科毕业后顺利地在吉林某市当上了一名教师,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过着稳定的生活。就在两年前的一天,她的亲妹妹打来了电话,妹妹告诉朱某,“姐姐我现在在石家庄做生意,钱非常好赚,你就别做什么老师了,来石家庄咱们一起创业,做一番事业以后衣锦还乡,好好孝顺咱爸妈。”朱某有些犹豫地请假来石家庄见妹妹。

朱某通过半个月的“学习”,终于决定将工作辞去,带上自己的所有家当来石家庄创业。朱某在创业的同时,认识了和她自己有同样“梦想”的人,两人结婚,并且生了孩子,为了事业发展的顺利,朱某的婆婆也来到他们身边给他们照顾孩子,孩子现在4个月大。朱某告诉记者,很多人加入组织都是交3800元,也有的交36800元,因为自己的起点高,并且业务突出,已经成了主管层,不用干活就能有收入,但是最近两个月的收入都是零。

直到民警询问朱某时,朱某仍然信誓旦旦地说:“我们这是创业,是一项事业,是国家扶持的项目。”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被警方找到并且传唤的时候,朱某愣住了,过了很久才回答:“现在通过和你们的交谈,我要静一下,重新考虑这个项目,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揭秘“1040阳光工程”

裕华工商局梁栋副局长对“1040阳光工程”予以揭秘:“1040阳光工程”是新式传销组织,其活动方式明显符合拉人头、交纳会员、发展下线牟取非法利益的特征,被确认为传销活动。这个“全国连锁”的传销组织,从2007年开始,南宁、武汉、合肥、贵阳等地就有这个组织的成员在活动,甚至还建了个官方网站。他们“忽悠”的核心理念就是发展下线,刚加入的成员需要缴纳“会费”,之后就要不断地发展“业务员”,只要“业务员”业绩优良,就能“空手套白狼”,最终赚到1040万元,所谓“1040阳光工程”也因此得名。

这个传销组织与以往不同的是,为了逃避相关部门的打击,他们不像往常一样在一个大房子里开会洗脑,而是由组织出资3-6人群租在小区数十个单元房内,分布与多个小区,房间内的家具、电器、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作息时间和每天的生活制度都非常严格且有规律。为留下新人,他们可谓招数使尽,设立了“开心门”、“邀约”、“拜访”、老总现身说法等制度,加入组织后还要进行15天的行业知识、文化、应对公安打击学习,另外还要拜访所谓行业里的“成功人士”,吸取经验。为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新人来去自愿,还规定了不准借贷、不准乱搞男女关系、不准喝酒的“三不准”纪律。房租、水、电、暖气费、买菜等费用实行AA制,做饭、拖地、刷碗等家务活实行轮流制,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上当受骗。

传销组织的发展对象多为家人或者亲朋好友,并且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些失意、失恋、下岗、生活艰难、离异、生意失败者可以优先考虑进入组织。进入组织需要缴纳3800元的资格费,缴纳两份,就可以从E级业务员晋升为D级业务组长,如果缴纳更多便可以晋升为C级业务主任或者B级业务经理。

警示

切勿相信一夜暴富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篇3

从表面上看,新闻传播只是一个技术性的手段,不存在价值判断,但是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实质是有一个媒介内部把关的过程,因此说,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总是起着议程设置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就很难做到客观中立,难免出现伦理问题。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表现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守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之外,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即要给社会提供真实和符合社会伦理道义的报道。但是虽然职业道德被一再强调,职业伦理方面依然存在着困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诸多因素,伦理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暴露被报道对象的隐私导致侵权行为。新闻受众存在着普遍的猎奇心理,新闻工作者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 同时为了提升自身媒体的收视率,对被报道对象的个人隐私进行大肆宣传,对其个人和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加之隐私权在我国的定义较为模糊,尤其是在媒介侵犯隐私权方面的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样就更加助长了这一风气的盛行。例如一些地方台地面频道推出的“帮办”式情感类节目,为此饱受诟病。

其次,新闻造假现象的存在。新闻必须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介市场,新闻造假现象频发,新闻媒介对于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超过了对于真实性的重视,同时一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的效应,肆意炒作,或者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故意编造假新闻,违反了新闻的伦理道德,也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

第三,有偿新闻的存在。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对采访报道的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我国的新闻媒介大多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经营模式,新闻媒介可以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自负盈亏,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因此说,一些媒体为了经济效益而默认去鼓励采编人员拉广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则利用刊登广告的方式去换取新闻报道的效果,这样极大地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也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伦理道德。

针对伦理示范现象所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一般来说,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其主要因素都是人为原因。新闻记者在采编的过程中会对新闻进行筛选,每一步都决定着受众最终所见的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 高素质的记者编辑的所为,能够有利于新闻传播和媒介组织的良性发展。要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就需要从职业素养、个人道德水平以及法律意识三方面着手,使新闻工作者能够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范围内进行采编工作。同时需要新闻工作者注意的是,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一定要考虑到当事人的感受,不能够对他们造成名誉上和心理上的创伤,这是新闻伦理所要求的。例如在当前马航失联客机的报道中,新闻记者应该顾及失联家属的心情,尽量不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拍照和采访活动。

其次,树立正确的新闻伦理观念。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较为注重从政治道德角度和社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是必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新闻伦理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规则。美国新闻学者约翰曾经说过,“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它即刻便会成为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由此可见,正确的新闻伦理观念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积极宣传这种意识,增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伦理观念,用观念的力量去约束自身的行为。

最后,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要想更好地维护新闻伦理道德,就需要借助法律的强制力,这样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人们对于新闻报道伦理失范行为的认识,同时能够为媒介组织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面对当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律不够完善,伦理失范的概念相对模糊,这就需要学者、媒介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人士积极参与,为我国的媒介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总结

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篇4

论博客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文章探讨了博客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博客传播带来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引发博客传播伦理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消解博客传播伦理难题的对策.

作 者:张峰 ZHANG Feng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1刊 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9(5)分类号:B82-05 G206.2关键词:博客传播 博客伦理 网络伦理

对新闻传播伦理问题的探讨 篇5

一、研究新闻传播伦理的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社会的每一个阶级, 每一个行业都存在职业道德, 新闻行业更应该如此。放眼世界, 新闻失德现象在不断地发生着。例如, 在2008年3月14日西藏打砸抢烧事件中, 一些西方媒体对于事实的真相进行了扭曲并报道, 误导舆论, 完全违反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妄图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危害。在那次事件中, 这些媒体把“舞刀弄棍”歹徒描绘为“争取人权的英雄”, 把此次暴力行动描绘成“人权主义者的勇敢行为”, 甚至利用一些精心修剪的图片对事件进行报道, 试图煽动国内外的反华势力。例如, 在2008年奥运圣火的传递过程中, 在美国旧金山, 主持人一边用恶毒语言诋毁中国人, 发布“中国产品是垃圾”, “过去五十年里, 中国人是暴徒”的言论, 与此同时, 应该广播公司在新闻节目的报道中主持人居然抱有幸灾乐祸的心情, 在直播节目中居然对此打趣玩笑。对于西方媒体如此的无知言行, 不仅让个人蒙羞, 还为反华势力助长气势, 严重违反了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及人性的良知。

(二) 研究新闻传播伦理的理论意义

本文对于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行为规范, 以及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 旨在拓展新闻领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 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知识。在我国的新闻传播领域中, 应当遵守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观, 切实履行好作为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职责, 本着以社会效益为第一的原则, 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做到客观公正和真实, 担负起社会给予的责任, 积极履行相关义务, 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对新闻伦理进行研究探讨,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 研究新闻传播的实际现实意义

可随着社会各项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在进入21世纪以来, 新闻的传播有了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 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新闻媒介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使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与新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这些新闻的载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当代社会发展情况。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 使大量的信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不仅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还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面对多种新闻形式及纷至沓来的信息, 人们对于各个新闻媒体之间就会做出取舍, 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如今的新闻行业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同行竞争力。在此背景下, 就有部分的新闻工作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对许多事件进行独家报道甚至杜撰, 有时甚至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严重违背了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在这样的形势下, 就应当用全球化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利用深刻入理的方法对此进行阐述、分析, 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我国新闻行业朝着越来越好的轨迹发展, 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对国内新闻传播媒体的研究

在我国, 新闻行业的起步及形成系统性的研究都比较晚, 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再开始逐步形成一个具有理论基础的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社会的生产力不断上升, 许多行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及进步, 新闻传播也不例外, 尤其是新闻伦理学和网络伦理学逐渐被构建成了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例如, 在1981年我国出台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新闻伦理道德规范, 即《记者守则》。之后再1987年的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准则》, 这是在马克思思想指导下完成的, 反映着新闻传播中的基本要求。因此,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及指导价值。在之后的新闻发展过程中, 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新闻工作反面的条例规定。例如, 1991年1月通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1995年由周鸿书教授编撰的《新闻伦理学论纲》, 1997年复旦大学陈桂兰主编的教材《新闻职业道德教程》, 2002年蓝鸿文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等。

在新闻工作者条例不断出台的过程中, 一个较为理论的新闻伦理研究开始出现了, 社会新闻工作人员对于新闻伦理进行不断地研究。例如, 1998年杨启主编的《记者的道德自律》, 严耕的《网络道德》, 2000年戴元光编著的《传播道德伦》及2001年李伦《鼠标下的人性》等都相继出版。新闻传播条例条规及对新闻传播伦理的研究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通过以上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改革开放之后, 在我国飞速进步的社会经济的社会条件下, 新闻传播理论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尽管如此, 我国相关的新闻传播伦理制度仍然不够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马克思道德主义的指导下要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新闻传播伦理制度, 为新闻事业在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作用。

三、对新闻传播伦理的基本理论探究

(一) 新闻的内涵

新闻一词的由来已久, 在我国唐代尉迟枢所写的《南楚新闻》就有了对其的使用, 而在西方, 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就首次使用过“News”一词。在笔者看来, 新闻作为传播当态社会信息的形式, 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包含着广大人民对事物关心, 揭示着所发生事物的客观、真实, 准确。受众对于新闻而言普遍抱着真实、准确的心态进行阅读。因此,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 真实的反映事物是其必须具有的职业操守。

(二) 传播的内涵

信息是所有事物普遍具有的基本属性, 传播作为信息的传递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像是人类社会中的传播现象一样, 传播之于新闻而言密切相关。人们每天通过电视、音乐等渠道进行交流, 新闻则是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方式进行交流。

(三) 新闻传播伦理的特点及功能

作为对新闻行业进行调整的重要规范, 新闻传播伦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发挥着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文化的传承等重要功能。新闻传播还具有规范性和公共性的特点。作为对社会成员违反社会道德的一种限制, 它可以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来达到目的。在规范社会成员道德行为时, 新闻传播伦理还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这就意味着衡量善与恶, 正当行为与不正当行为时, 也离不开新闻传播伦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除此之外, 新闻传播伦理还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和选择性。法律和道德是制约社会成员不正当行为的工具, 分别是对社会成员行为的最基本和最高要求。但是法律和道德之间还是存在其不同的区别, 法律强调更多的是强制性, 而道德则是人们的自律行为。新闻传播伦理之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制约也是如此。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整个新闻行业的约束及新闻工作者自己的约束, 后者决定前者, 而前者又同时影响着后者。作为伦理的主题, 新闻工作者应当以职业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 对此进行相应的选择。

根据新闻传播伦理的各个特点, 它又发挥着该有的功能。首先就是对自身教育认识的功能, 新闻传播伦理反映的是社会活动主体之间相互的利益关系。在其中, 最基本的功能莫过于就是帮助人们准确的认识, 环境的变化。因此, 对服务社会大众都具有公开性。新闻工作者不仅仅只是一个将新闻发布的人员, 在这份工作的背后, 意味着许多。新闻工作者要勇于承担社会给予的责任, 将合理的为大众传播新闻作为自己的使命, 所以新闻媒体都应坚决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把这份责任作为是对自己的一份挑战。只有这样, 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除此之外, 新闻传播伦理还具有许多的功能。例如, 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功能, 舆论的制造和导向功能, 道德示范功能等。

四、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 市场经济形势下商业利益与新闻传播伦理矛盾

通过长期以来新闻行业中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徐国新闻媒体都由之前单一的国有制改革为了多种经营制度。从资本角度而言, 新闻媒体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公共利益的压力对其又造成了困扰。为了制造舆论吸引注意, 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就逐渐迷失了道德方向。

(二) 新闻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新闻自由指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等诸多权利。但新闻自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正如上文所述, 许多新闻工作者只注意到了自己的职责, 很多时候都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有些时候甚至借此逃避责任。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失德现象, 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相信在今后对此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摘要: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 如何做到正确抵制外来诱惑, 在诱惑面前保持自己的职业操守, 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职业道德, 将会是社会长期以来都将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 从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我国新闻与传播行业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及探讨, 对于部分新闻工作者出现的失德现象, 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合理的对新闻传播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及制定对策。

关键词:新闻传播,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宰政.从理论视角探讨新闻传播中的价值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 2014 (z2) :308-310.

[2]兰甲云, 曾海纯, 鲁红平, 等.网络文学传播的伦理困惑与文以载道的传统伦理价值观导向[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6 (4) :110-114.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篇6

关键词:泛传播,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媒介伦理

所谓泛传播时代,是指在新媒体技术的催化下,传播主体、传播介质和传播层级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泛化的特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媒介伦理问题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1 网络文化冲击下的媒介环境变化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媒体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一些媒体在盲目追求收看/听率的同时,忽视媒体责任,除了时常利用夸大渲染、无中生有等手段对新闻进行策划包装外,媒介环境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1.1 媒体从业者存在投机心理

泛传播时代,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渠道的便捷。一则有爆点的新闻,常常会引起媒介同仁的争相转载。即使发现里面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内容,但看到其他同仁也在转载,便会抱着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进行传播,这在泛传播时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由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其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

1.2 新闻报道更多受到网络民意的影响

泛传播时代使网络民意能充分参与到新闻报道中。很多新闻事件,都是先通过网络传播,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之后,传统媒体才开始跟进报道。因为主流媒体报道的乏力,不能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导致主流媒体在对新闻进行跟进时会显得被动,难以把握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在“魏则西事件”“雷洋案”中,很多媒体在采访和报道中都带有一定倾向,这就是传统媒体因受网络情绪裹挟,而疏于对新闻真实的追求的体现。

2 记者角色形象的变化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无须赘述,但近年来发生的媒介伦理问题,导致记者时常处在备受争议的风口浪尖上。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来自于受众和记者双方。

2.1 受众对记者抱有不恰当的角色期待

在社会学中,角色是指与某一特定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记者是职业和社会两种角色的组合体。从职业角色来看,记者是从事新闻行业的一个专职群体;从社会角色来看,记者的职业角色又被赋予了许多应遵循的规范。这种规范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看法,因此,在新闻采编活动中就会出现受众对记者角色的不同理解和期待。

第一种期待认为记者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无冕之王的称号很容易让受众对记者抱有超乎其角色本身的期待。

另一种期待认为记者首先是一个人,其职业要求应该退居其次。如姚贝娜去世后,一篇名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网络文章被疯狂转发,文中把记者比作《饥饿的苏丹》中那只等待小女孩死亡的秃鹫。尽管记者只是客观报道明星去世的新闻,但因为对记者抱有不恰当的角色期待,才会将记者在病房外等待消息这一职业行为当作他们是在等待姚贝娜死亡。

泛传播时代,受众发表观点更加便捷、自由,不恰当的期待已经跨越了记者工作的职责范围,很容易干扰记者进行正常的采编工作,妨碍其社会职能的正常发挥。

2.2 记者对自身所承担的角色认知和定位不清晰

社会学中认为,一个人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采集、传播新闻信息,是人们对记者的最基本的角色期待。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记者常常会给自己附加上多重的角色身份,但也时常因为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导致记者最根本的职业角色要求与非职业角色行为产生冲突。

角色错位,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有意无意地脱离了自己的职业本位,来充当其他的社会角色。例如,2014年河南籍农民在山西非正常死亡的事件,记者在未完全调查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向相关执法人员发难,这些不理性、不客观的报道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受众,违背了记者的职业道德。

角色越位,是指记者在新闻报道时,并不是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位置上,而是超越了自己的职业范畴。如一些记者进行一些暗访工作时,已经先入为主对被采访的对象有了预设,他们常常采用诱导、暗示的方法,让被调查者表达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从而影响到报道的客观性。更有甚者,一些记者忘了自己“旁观者”的身份,有意无意地参与或介入事件中。例如,2015年南都记者卧底高考并参与替考一事,引发了争论,认为该记者在事件未成事实之前就该报警,其“越俎代庖”的行为于法于理都不合适。

3 结语

泛传播时代,媒介环境、媒体及记者自身受到了诸多影响,从而造成媒介伦理问题的高发。只有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降低媒介伦理问题发生的频次,为大众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琼.当代记者角色形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篇7

一、空难报道容易出现的伦理问题

在空难事件的调查进展的过程中, 空难报道也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可将空难报道分为三个阶段:事件发生阶段、原因追查阶段和事后反思阶段。在空难事件调查进展的三个阶段交织出现一些伦理道德失范的问题, 具体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是指“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 一些国家通过法律或者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来禁止和防范这类行为”;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媒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做出判断, 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媒体审判”有违无罪推定的法律原则, 干预了司法独立, 破坏了法治。

在空难发生后, 对于事件嫌疑人的报道容易产生媒体审判先于司法审判的情况。例如, 近日德翼客机空难事件发生后, 法国检察官根据黑匣子得出副驾驶员卢比茨蓄意坠机的推断后, 一时间引起传统媒体的争相报道。随后, 关于卢比茨健康状况、私人生活的报道频频被爆出。例如, 德翼副驾驶正牌女友怀孕, 空姐曝是“小三”;德翼坠机副驾驶疑为同性恋, 同事称其洋娃娃等类似极具煽情性的报道之类的花边新闻频出。此类报道在司法程序做出判断前, 已预设卢比茨是空难事件的凶手, 正是一种媒体审判的表现。

(二) 缺乏人文关怀

灾难事件发生后, 不论是大众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一时间会充斥大量极具震撼性的灾难现场图片或镜头, 有的画面过于血腥、恐怖, 媒体为追求新闻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取得受众的注意力, 而忽视了遇难者及其家属的情绪, 以及观众心理承受能力, 受到争议和谴责。

在空难报道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摄像头、话筒、照相机、录音笔等第一时间伸向悲痛欲绝的遇难者家属, 看见许多媒体对遇难者的采访, 采编出一个个可以上版面上时段的感人报道, 却忽视了救援者、被救者的心理感受。一些媒体比较偏重呈现灾难的场景, 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受众的注意力, 往往不惜版面时段, 刊发一些令人不忍目睹照片和文字说明, 这种强视觉冲击力的“新闻元素”, 刺激了受众的恐怖心理, 但往往忽视了对查找原因和总结教训的后续报道, 缺少分析总结, 使新闻流于表面, 真正有深度与感染力的稿件并不多见, 而更缺乏的是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三) 误导大众

灾难事件, 特别是空难事件, 与民众贴近性强, 也是每个新闻受众利益攸关的事, 因为许多人会坐飞机出行。空难事件发生后, 编辑、记者抓住受众的这一心理, 编发一些许多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猜测, 容易对受众形成误导。例如, 刊发发表一些以偏概全的总结或提醒, 如廉价航空是不安全的航空公司、廉价航空飞机都很破旧、廉价航空没钱培训飞行员、坐在飞机上XX位置生存概率高等等。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 飞机一失事, 马上就能找到专家来分析原因;刊发类似黑洞、外星人等不切实际的猜测。还有的媒体一发生空难就猜测是恐怖组织为之, 恶意煽动恐惧情绪。

(四) 片面真实

新闻从业者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道德经验来进行新闻采编活动, 这种道德经验是在其长期的职业经验中形成的伦理认识水平。出于专业性的考虑, 新闻从业者会牢记他的职业伦理, 即传递给读者最新、最快的新闻, 但是却忽视了更为根本的伦理原则, 即对生命、对人的尊重;甚至容易被事件的表象左右, 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例如, 在德翼空难报道中, 对于事件原因的猜测, 集中于对副驾驶员私人情况的挖掘, 然而反思航空公司管理状况的文章少之又少并且质量不高, 被大量的煽情性报道淹没, 很难夺人眼球。民众也被裹挟入舆论的漩涡中, 不能自拔。

二、空难报道伦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目前我国空难报道呈现出的伦理问题, 可归因于两个方面:第一, 规范制定不完善而出现规范缺位导致新闻伦理道德失范, 我国的新闻工作者新闻道德准则几经修改, 在2009年的版本中保留了以下七条: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三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四是发扬优良作风。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六是遵纪守法。七是促进国际新闻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这些规范可操作性不强, 也不具备行业自律的特征, 因而缺乏对新闻工作者的约束性。第二, 新闻价值判断标准与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在新闻实践上存在着冲突从而引发新闻伦理道德失范。因此, 要寻求当前我国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的症结所在, 要从在新闻实践中面临的伦理价值冲突入手, 以求得对新闻伦理道德失范成因的解读。空难报道伦理问题的解决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坚守“以人为本”

由于灾难的残酷性, 使受众直面生死。因此, 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灾难新闻时需要人文关怀的理念。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的三种功能:一是对环境进行检测。二是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三是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传播承担着如此重要的社会职能, 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记录社会的同时, 还应该做理性而不失人文情怀的社会守望者。努力实现媒介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统一, 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 新闻媒介机构及其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在新闻职业价值观引导下寻找、挖掘新闻价值, 报道新闻事实信息, 承担新闻职业责任, 还要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 这就要求报道灾难新闻的新闻工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伦理道德。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写灾难新闻的记者最好具有丰富的经验, 以确保在突发灾难面前从容、熟练地贯彻正确的伦理标准。尽量把对他人的不可避免的伤害降到最小, 避免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重复采访, 避免二次伤害。新闻媒体对刊登或者播出灾难题材时必须更加谨慎小心, 少呈现一些血腥、悲惨的场景, 多传递一些健康、理性、积极向上的声音。避免为追求时效性等新闻价值触碰价值底线, 做出鲁莽和不正确的决定。

灾难报道除了对死难者的哀悼、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反思, 更重要的是关注生者, 特别是受害者的家属, 同时要关注受众的心理承受力。好的灾难新闻报道, 是能让生者感受生命的崇高, 反思人类的良知, 唤起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挖掘人性坚强的闪光点是鼓舞我们人类不断战胜困难的最佳动力。

(二) 强化“内外监督”机制

新闻媒介享有监督权、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 占据着话语权的阵地。在行使权利的同时, 也相应地要承担义务。例如, 切实履行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 符合社会公众利益。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 新闻媒体也需要受到相应的制约和监督, 以规范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活动, 防止报道权的滥用。对于媒体及其从业者的监督应从内外双向进行, 既要靠媒体内部自律机制的完善, 也需要依靠外部的有效监督。

首先, 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自律机制。一方面, 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要有来自行业规范原则来规范其新闻实践活动, 在规范中形成整个行业的自律。这种规范既包括对新闻实践活动进行事前规范, 也包括根据行业规范对报道进行优劣奖惩;另一方面, 新闻从业者通过遵循基本新闻职业规范, 内化形成自身的自律, 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理性把握自己。媒体只有把握好新闻报道活动与新闻伦理之间的关系, 才能在灾难报道这一特殊的领域里把握好尺度。从而体现媒体的责任担当, 有利于塑造媒体公信力和正面的社会公众形象。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篇8

我们都知道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有“议程设置1”的作用, 即媒体在事件发生后报道方向的选择可以对大众的舆论倾向产生指向性的作用。从08年汶川大地震到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都见证了内地媒体针对突发性灾难性事件及时、连续的报道能力, 以及报道在社会中产生的强大作用, 然而, 随着报道范围的扩展以及深度的深入, 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 本文将运用部分灾难性报道的实例对灾难新闻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梳理。

一、如实报道与瞒报事实真相的冲突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对真相的不断寻求是媒体记者的使命。03年非典事件的报道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灾难报道由隐藏转向公开的转折点2, 我国记者已经突破灾难新闻报道的禁区, 打破了长久以来对于灾难信息的控制与隐瞒, 使中国越来越走向了信息的透明化, 由此揭开了我国灾难性报道走向成熟的序幕。

与我国汶川地震后采取的积极措施相比, 2008年5月发生在缅甸的飓风给缅甸人民带来沉重的打击, 缅甸局政府在清楚飓风威胁的情况下, 却未能及时向风暴沿途的市民发布预警, 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更令人发指的是, 缅甸政府对世界隐瞒灾情并拒绝国际援助, 最终导致人民生活岌岌可危, 政府的公信力也遭到严重质疑。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面对有限的信息, 公众只能看到事实的一部分, 很难对信息的真假做出准确的辨别, 面对现实, 只有“公开才能知情, 知情才能辟谣, 知情才有理性”3, 理性的选择既能稳定社会情绪也有利于相关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救援。因此,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过程中, 信息的公开性起到了镇静剂的作用, 促使人们面对现实冷静的思考, 这就要求政府以及相关媒体保持信息的透明, 促使新闻正确的引导舆论方向, 达到“议程设置”的目的。

二、坚持正确健康舆论导向与过度渲染恐怖气氛的冲突

每当灾难发生后, 新闻媒体总会刊登多幅受难地区照片, 以展示灾区受灾状况。透过这些新闻图片受众看到了大片垮塌的房屋、神情哀伤的受灾群众、迅速救治伤者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 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个被砸得面目全非的逝者, 甚至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照片“直击”受众的眼球。这样的照片获得了公众的同情心, 提高了网络的点击率, 增加了销售量, 但却把灾难最为悲惨的一面展示给灾区和非灾区的大众, 对于灾区的受众特别是受害者本人而言, 无异于把灾民的伤口揭开撒上了一把盐, 将伤口赤裸裸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不仅在短时期内加重了灾民的心理创伤, 而且对他们日后生活也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对于非灾区的大众而言, 媒体毫不留情的使其直面灾难造成的悲惨状况, 造成内心的悲恸与恐惧。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来全球最强烈地震, 继而引发海啸, 有媒体在报道中过度渲染灾难惨烈、恐怖、血腥的一面, 报纸不断刊登受灾照片, 其中有不少遇难者被冲到海滩上露出变形残肢的图片, 血腥恐怖, 惨不忍睹, 强烈地刺激着读者的视觉。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 造成内心的恐惧, 更容易导致读者情绪的抑郁以及情感上的创伤。

在灾难新闻的报道过程中, 为了体现悲情而吸引受众的眼球或唤起受众的同情心, 很容易使记者采取不当的采访方式, 在悲情的渲染下不免使报道内容与角度产生偏颇, 造成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而在2011年初日本同样面临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 笔者在观看日本NHK的一段视频录像时, 发现这样一段情景, NHK航拍时跟随海啸的前进进行全景同步直播, 巨大的海浪不断吞没一个又一个高楼大厦, 在一个即将被淹没的大楼的窗口中, 可以看到一个灾民面临即将被海浪吞没所流露出的极大恐惧与绝望, 然而, 镜头并未在这个窗口进行过多的停留, 而继续前进进行拍摄。以日本NHK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技术, 摄像完全可以将镜头直接推到受难者头部进行特写, 直接展现受灾者面临的恐怖与紧张, 瞬间就能博得电视机前观众的同情而提高收视率, 但该记者却没有这样做, 并非技术不允许, 而是遵循NHK的灾难报道一贯理念, 保持镜头的客观与冷静, 不对灾情及灾民的恐惧进行过度放大, 保持对灾情的冷静报道, 避免因过度渲染的恐怖画面造成社会大众的恐惧。在灾难面前保持冷静与客观, 尽力传达积极的情绪, 照顾灾民及非灾民的心理状况, 这也是我国媒体在人本主义下应有的新闻追求。

三、救灾扶危第一与急于追求新闻价值的冲突

在灾难发生时, 新闻记者几乎与救援者同时到达灾难现场, 在某些情况下, 因为新闻时效性的需求, 记者甚至比救援者能够更早的到达灾难现场, 记者可谓身兼救援者和报道者的双重责任, 面对灾难肆虐造成的严重伤亡, 媒体应如何取舍, 是挺身而出, 积极地参与救援工作, 还是应该保持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 坚持记录新闻呢?

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拍摄《饥饿的苏丹》的拍摄者凯文-卡特, 在面对即将饿死的非洲女童和一只侯食的秃鹰, 他首先举起了相机, 然而在1994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之后, 拍摄者由于饱受良心和道德的谴责而选择了自杀。面对悲剧的发生, 我们不禁思考, 记者是应该冷漠、客观的记录眼前发生的事件, 还是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去防止悲剧的发生?

而在国内,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 每一次救援的成功都令人无比欣喜, 许多在场的记者也激动无比, 经常不分时间场合的追问救援者或者幸存者“有什么感受”, 这是许多媒体的通病, 尽管每一位记者都知道此时的争分夺秒对于那些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的遇难者是多么重要, 但多数记者却通常难以抑制职业冲动, 无法做到在一旁默默地的忠实记录。

曾记得汶川地震的电视直播的画面里, 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 这时, 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 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 我们先拍。”大家都说还是救人要紧, 而主持人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此时, 幸存者身体上方正有一块残存的预制板, 随时可能发生垮塌, 救援人员要求先把它搬开再说, 没想到主持人的回答竟然是“不用, 就保持那样别动。”接着转过身来继续对着镜头播报。这样的报道方式在许多新闻人看来正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高度崇尚和执着的必然产物, 职业人和自然人的分裂也时常使媒体人陷入两难。然而, 这样的报道正是“典型的旁观他人痛苦, 一个类似于帮凶的角色”5。新闻伦理绝不应独立于社会伦理之外, 而是应看做社会伦理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延伸和扩展。

四、尊重事实与刻意炒作的冲突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激烈, 部分媒体为了提高发行量、收视率, 借助灾难的发生进行炒作, 或将不合理的场面展现在受众眼前, 或进行低俗化的炒作, 追求灾难中的娱乐化价值, 种种不良行为不仅造成了媒体道德失范, 也对媒体本身形象产生冲击, 丧失媒体的公信力以及影响力。

有些媒体,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为求“独家”和吸引力, 置灾难的主体事件和群体于不顾, 刻意寻找灾难中的一些边缘问题和“花边”内容甚至虚假内容来报道, 这是极大的视觉错位。如在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中, 一家媒体在报道影星李连杰脱险时, 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李连杰马尔代夫遇海啸凭真功夫保障家人平安》, 但实际上, 李脱险与其所处旅馆位置有很大关系, “凭真功夫”的说法无非是渲染其武打明星的背景, 同时制造一点传奇因素来吸引受众眼球6。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陈化明则注意到, 有一家报纸在处理这则新闻的时候, 将其放在头条位置, 而遇难人数继续增加的消息却被放在了第二条。这种处理方式, 显然是视觉错位, 颠倒了两条新闻的价值, 把娱乐价值放在了第一位, 是一种典型的新闻炒作, 一种哗众取宠的做法, 连最起码的职业规范都不顾, 这样的态度做出来的“新闻”, 与道听途说的谣言传播有什么两样?

媒体的工作对象与服务对象是分离的。媒体的服务对象是受众, 受众要求媒体做他们的忠实代表, 真实地报道事实真相;媒体的工作对象即采访对象, 他们也要求媒体代表他们的利益, 说出他们想说的话来7。从新闻学角度来说, 媒体必须“偏向”他的服务对象——读者、听众和观众, 必须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向采访对象做艰苦细致的工作, 乃至必要的“斗争”。在商业化的今天, 媒体的工作对象对记者的争夺更为激烈, 新闻炒作大都与此有关。媒体在处理灾难性报道过程中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服务宗旨, 不辱使命。

五、小结

如果说改革开放三十年, 是中国媒体的快速成长期, 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媒体则进入了飞速发展期。而中国媒体也在与中国社会共同飞速进步着, 尤其是在灾难性报道领域, 许多媒体运用自身的公共性力量,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尽管部分媒体在灾难新闻处理中仍然存在争议, 但正是争议造就了进步, 推动了我国灾难新闻采访伦理观念不断更新, 笔者对目前灾难新闻部分争议进行梳理, 以促进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伦理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摘要:近期灾难频发, 作为在灾难中肩负有重大信息传递责任的中国媒体, 在每一次灾难发生后都与社会共同进步, 但在每一次报道过程中也都留有遗憾和不足, 尤其是灾难报道过程中引发的种种伦理争议, 成为灾难报道中亟待理清的问题。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伦理,冲突

参考文献

[1]张洪宾.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分析与探讨[J].青年记者, 2010 (18) .

[2]刘海明.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原则与制度框架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 2009 (5) .

[3]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王蕾.论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理念的转变[J].新闻大学, 2008 (4) .

[5]马国英.汶川地震公开、知情、理性[N].人民日报, 2008-5-14 (4) .

[6]王君超.解读媒介的负面影响[C].//李杉, 王君超.媒介二十五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 篇9

一、多方验证,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5]新闻的对象是事实, 所以首先要保证所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真实性不仅是新闻伦理的基本要求, 更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早在18世纪末, 在马克思主义初创时期, 马克思就按照“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和“谁在表达社会舆论, 而谁在歪曲社会舆论”[6]的标准, 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报刊作了许多鞭辟入里的批评。社会主义新闻伦理认为:尊重事实,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而在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期, 由于为了争夺市场, 吸引受众眼球, 媒体间展开了无序的竞争, 虚假新闻泛滥。所以传媒业界的有识之士就呼吁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把真实准确作为资本主义新闻伦理的标准之一。要想确保新闻客观真实, 传媒人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和方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尽可能多地寻找消息源, 相互印证。这在以前通信技术尚不发达, 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没这么高的时期, 还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去寻找。但如今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迅猛发展, 事实的发生和新闻的发布几乎零时差, 媒体间的较量越来越围绕新闻的独家性和时效性展开, 即使一秒钟也可以使新闻变“旧闻”, 费尽千辛万苦获取的新闻转瞬间就可能变成了一堆毫无价值的数据。所以, 许多媒体开始铤而走险, 置职业道德于不顾, 得到一个消息不待验证就视为瑰宝, 即刻贴上“独家”的标签肆意传播。

“马航事件”中的飞机MH370至今下落不明, 不具备灾难现场, 所以对飞机失踪原因的追问就成了媒体报道的首要任务。但掌握飞机情报最多的马来西亚政府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却讳莫如深, 缄口不言, 消息源积极匮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哪怕任何一个人或者组织放出任何风吹草动, 都会引发爆炸性的效果, 束手无策的媒体当然会趋之若鹜, 更有部分权威媒体和自媒体故意造谣、误导公众, 确实令人发指。日前网上流传这个段子颇能反映人们的新闻疲劳——“航班失联十来天, 每天上午是造谣时间, 下午是辟谣时间, 晚上是竞猜时间。”诚然, 根据马克思的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 事实的真相总是一步步被完整地揭示出来的, 我们也不苛求全面的真相, 因为此次事件中事实挖掘的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同时, 大多数有责任感的媒体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值得尊敬的, 从对计划飞行海域的搜寻到两大走廊的线索再到最终的失事地点的确定, 每一步都饱含着媒体巨大的努力, 但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却没有做到信息共享, 而是为了抢“头条”、发“独家”各自为战。未来世界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重大事件背的后更是充满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 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 共享才能共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是一个记者最起码的道德。

二、切实保护隐私, 避免二次伤害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不为他人知悉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侵扰干涉的一种独立人格权。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法人等社会组织体不具有隐私权, 其内容具有真实性和秘密性。

在我国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于法学家王利明教授, 即“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由此可见, 隐私权公民一项基本的人权。而知情权是指一个人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 将其定义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7]将隐私权纳入法律条文的目的在确保公民安宁地生活, 维护和隐瞒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私人生活, 防止其受到非法侵犯, 具有隐蔽和内向的特点。而知情权则确保公众了解社会相关信息, 具有开放和外向的特点, 包括某些个人隐私问题。知情权的提出虽晚于隐私权, 但二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具有天然的对抗性。二者的矛盾的解决在世界上至今是个难题, 我国对于二者的研究起步较晚, 当前关于二者的基本法律也相对缺失, 导致现实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无章可循。所以, 在当下阶段新闻伦理对于隐私权和知情权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在“马航事件”中, 线索特别少, 不能满足大众强烈的知情欲望, 媒体也束手无策, 所以只能把聚光灯对准此时已伤痕累累的遇难者家属, 从他们身上挖掘新闻成了部分媒体唯一的选择。所以我们经常在报纸和网络上能看到未经乘客家属同意而发布的他们痛哭流涕、焦急等待的新闻照片和影像资料。马来西亚航空在3月10日晚就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表声明说, 目前已帮助在京失联航班家属前往吉隆坡。为尊重这些家属的隐私和私人空间, 他们的航班信息以及任何具体动向都将不会公开。但家属一抵达吉隆坡, 就马上被蹲守已久的媒体围了个水泄不通。这里补充一个“二次伤害”的概念, 即“被害人不仅仅通过犯罪或灾难本身而遭受精神社会经济和肉体的损害, 而且还通过对于犯罪或灾难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反应而受到损害”。[8]遇难者家属不仅要承受痛苦的等待, 丧生亲人的悲恸, 还要面对媒体带来的二次伤害, 很多人感觉自己被媒体剥得赤裸裸地置于无数聚光灯之下, 毫无尊严, 更有人向媒体哀求:“请放过我们吧。”有些媒体人应用聚光灯耀眼的光芒反过来照照卑微的自己, 重拾被自己不屑并踩在脚底下的操守, 在确定采访前更应扪心自问, 做这样的采访是否问心无愧, 是否侵犯了作为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尊严。尊重被访者的隐私, 谨防造成二次伤害, 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良知。

三、心怀同情与怜悯, 发扬人文关怀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尊重隐私上述两条原则, 不仅是伦理层面的要求, 在法律上也有相关的规定, 但同情和怜悯, 在强制性上最弱, 则完全依靠记者的品质和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同情和怜悯与其说是是道德, 更不如说是美德。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共同的需要能通过利益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共同的苦难可通过感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人之所以合群, 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 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9]同情和怜悯是人类普世的价值, 是超越种族和国家的美德, 而记者作为社会发展大航船上的瞭望者, 更有责任以身作则, 去引导这艘大船沿着正确的航向航行。心怀同情与怜悯, 最重要的外在体现就是要发扬人文关怀。“人文”是与“神文”相对立的,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 虽流派各异, 但有共同的核心, 那就是承认人的本身就是目的, 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记者在同情心和职业精神之间经常会面临艰难的抉择,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南非摄影师凯文·凯特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 这幅作品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具有超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它让世界知道了南非的贫穷程度, 让世人知道了苏丹人民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 让更多的人对南非贫穷地区伸出了援助之手, 从而使千千万万的难民拜托了死神的威胁, 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一重大荣誉。但是很多人批判他当时没有去救那个无助的小女孩于虎口之中, 他也深深地陷入世人无情的谴责和自我良知的内疚之中不能自拔而自杀。

上一篇:全民记者时代下一篇:生动语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