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风

2024-10-12

新闻文风(共12篇)

新闻文风 篇1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不断频繁, 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新闻文风的改革。新闻文风的改革主要包括传统思想作风与传统媒体理念的改进, 其不单是文字的改变, 更是话语权利的改变, 将话语由霸权转变成平权, 语态由宣传转变成传播, 说话由官话套话转变成群众说话, 以达到推动新闻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改进,媒体报道,新闻文风

新闻作品反映的风尚、风格与格调即为新闻文风, 其主要包括媒体叙述语态和媒体报道内容, 也就是说新闻文风不仅要高度重视语言问题, 还要了解传媒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关系, 掌握传媒社会职能, 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中心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1]。但目前新闻文风仍存在着许多不良表现, 使其权威性与公信力严重受损。本文就当前新闻文风存在的不良表现展开探讨, 以期为新闻文风的改进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

1 目前新闻文风存在的不良表现

1.1 内容空洞无物

传播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核心, 其主要是利用媒体进行传播, 使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但现阶段部分记者的稿件内容严重缺乏实质性, 大多没有透过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仅采用空话、废话和套话的形式进行阐述;部分稿件内容则是完全脱离文章主题, 虽滔滔不绝, 但大多词不达意, 使得受众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部分稿件即使已顾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但却忽略了主要内容的突出, 使受众抓不到文章要点。

1.2 内容虚假不实

一些记者喜欢凭空臆想, 经常利用网络寻找新闻点, 并在没有对新闻来源进行综合考证的情况下进行报道, 使得新闻报道与新闻媒体上屡屡出现据传和疑似等不可靠字眼。现阶段, 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要案例, 有的甚至捕风捉影, 使得报道内容严重失实, 给新闻的权威信与公信力带来极大影响。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2011年上半年就有50多件新闻存在内容失实和虚假问题[2]。

1.3 内容呆板生硬

新闻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原创、管用、新鲜和有料的词语, 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表达, 使得文章古板不自然。例如一些政治教育报道, 记者的写作内容通常由领导重视开始, 组织严密结束, 再由全面推进开始, 硕果累累结束, 全文反复阐述这一概念, 使得报道既不生动也不具体, 最终使受众对政治教育报道产生疲劳感。记者书写会议报道时, 经常采用强调、指出、要求和认为等陈旧呆板字眼, 使受众无法完全融入到会议报道的阅读中。

2 新闻文风不良表现的改进

2.1 改进新闻作风

俗话说, 好新闻是用“脚板”写出来的, 所以新闻文风的改进应以作风改进为主, 将传统“闭门造车”转变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场目击”, 以实现整个新闻文风的优化。同时新闻工作者还要做好基层的深入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 满足采访需求, 通过鲜活的新闻素材编写打动人心的报道, 达到锻炼作风和改善文风的目的。除此之外, 还要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建设水平, 养成良好的新闻作风, 以真情实感阐述现场目击情况, 防止“闭门造车”现象产生, 为新闻报道的编写提供有利条件[3]。

2.2 改进新闻内容

从新闻内容的角度出发, 应将过去迂腐的概念陈列转变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请看事实。在新闻报道中, 事实是吸引人的关键。著名科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评价报纸优劣的标准是依照事实表述事实还是依照希望表述事实, 也就是说新闻文风的改进在内容报道方面应严格遵循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和用典型说话原则, 利用打动人心的实际案例来感动读者, 以达到引导正面舆论的目的。

2.3 改进新闻语言

从新闻语言的角度出发, 应将古板守旧的官腔官调转变成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实言实语。由于人民群众的语言生动、生活真切和思想鲜活, 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编写稿件时一定要采用大量个性化的特殊性语言, 尽量减少套话、大话和空话的使用率, 这样才能促进人民群众爱读、爱看, 达到良好的信息宣传效果。此外, 新闻工作者在编写稿件时还要做到简洁明了, 优秀的新闻作品取决于新闻的长短, 而新闻的长短取决于新闻的价值, 也就是根据新闻价值来编写稿件, 尽可能满足篇幅短、段落段和句子短的要求, 以达到激发群众积极阅读和观看新闻的目的。

2.4 改进新闻形式

从新闻形式的角度出发, 应将陈旧的宣传体转变成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报道体。现代化新闻报道除了要铺设概念和呼喊口号外, 还要善于用人物、事实与数字表达, 也就是说既要有陈述的过程, 也要有结论的依据,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整个报道的细节完全展现出来, 以满足受众的需要。而在主题宣传过程中, 必须将宣传特征与新闻特征有效结合在一起, 并采用讲究策略的理念渗透模式取代过去传统的饱和宣讲模式, 即单向舆论宣传、直白舆论宣传转变成用事实说话[4]。此外, 新闻工作者还要对自身表达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创新, 通过借鉴的方式来实现新闻形式的创新, 如手机报、多媒体和微博等, 最终达到改进新闻文风的目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 新闻文风所存在的不良表现不仅污染着人民群众, 还直接危害着媒体, 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新闻文风的改进, 真正做到以事实说话、以数字说话和以典型说话,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不良新闻文风, 推动新闻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从俊.以新闻的“生命”呼唤务实之风——《“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赏析[J].军事记者, 2011 (12) :52.

[2]陈力丹, 黄伟.从“政治化”到“专业化”——新中国60年来新闻文风的演变流变[J].青年记者, 2009 (16) :9-11.

[3]叶小文.改进文风的要害在改进作风[J].当代贵州, 2010 (12) :66,

[4]李景田.改进文风要有点过硬的办法[J].理论学习, 2010 (7) :42.

新闻文风 篇2

杨秀芬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广播电视新闻、报纸新闻又散发了泥土芳香,重新恢复了生机,一条条、一篇篇鲜活、生动、真实的片子、稿子呈现在观众和读者面前,让我这个新闻战线的老兵甚感欣慰。

一、社会的呼唤,人民的期待,社会发展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真正动力。邓小平同志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讲述的都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民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源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思想根源。从根本上说,新闻工作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一种职业,它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失去了人民群众,就不存在了新闻工作,也就没有了记者这个职业。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受众需求更加多元,随着工作条件的大为改善,采访手段更为先进,一些记者隔窗看景、闭门造车、粘贴复制,浮在办公室、电脑旁,根本不知道、不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状态,更不熟悉各行各业发展变化背后的故事,写出的稿子、拍摄出的片子苍白无力、无可信度,无说服力,官话、套话、假话、空话连篇,不实事求是,让人听了烦感、看了烦心,总是感觉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不存在任何问题,这样的新闻其害处有三:

1、给中央决策以误导,影响国家战略发展;

2、给全国人民以蒙蔽,到处都是光明,造成人民不分是非;

3、容易造成人们不思进取,不谋发展的后果。所以,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待、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沉下身去,静下心来,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让老百姓畅开心扉谈谈自己的心理话,让政府领导听一听老百姓的呼声,了解一下基层的真实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才能更好地把党和政府这座桥梁纽带联系的更好更牢,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想信党信赖政府,更好地为社会为国家创造财富。

二、新闻工作者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做出好新闻

1、深入基层 要对人民群众有感情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情系基层,用扎实、深入的采访,推出了大量朴实、鲜活令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天的新闻工作者更需要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意,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才能走进群众内心世界;只有了解百姓生存状态,才能体会群众冷暖诉求;只有感受群众喜怒哀乐,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盼。带着感情走进基层,加大民生报道分量,增强采写百姓故事力度,才能了解改革建设的关键点、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把握服务人民的着力点,以卓有成效的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汇聚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加快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步伐。

2、转变作风 站在人民群众立场看问题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新闻的根源就在人民群众。9月6日的湖南日报刊登了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讨论省委即将出台的《关于建立和完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若干制度的意见》,要求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谐社会的向心力、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科学发展的源动力,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要以群众为主体,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看问题,和群众一起交心交朋友探讨问题,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冷暖,关心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用群众的眼光和观点去反映问题、去写稿子,替人民群众鼓与呼,群众才能和你交心交谈,把你当成能反映群众思想、解决群众问题的知心人,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和拍摄出来的片子才有说服力,才有可信度,才能真实反映人民的意愿,真正起到新闻工作者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我做了鹤壁电视台第一个纪录片《深山拓荒人》,长达30分钟,是真实纪录鹤壁市近郊一位失地农民李水生由于对土地的眷恋,他撇下80多岁的老母和全家老少十几口人,拿出30万的全部积蓄到大山里去承包荒山,经过10年的拚打,他把一个只长草的荒山建设成了一个满眼碧绿、果树满山的花果山。当时为了采访到他的真实想法,我和另一位记者深入荒山20多次,用摄像机跟踪了他大半年的时间,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欢乐与苦恼,并把他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政府为他解决,为此,他和记者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做出的片子真实感人,用原汁原味纪录了他在荒山建设中的历程,片子在河南台《纪录片之窗》中播出,反响强烈,引来中央和省级媒体纷纷下来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想做出好片子,对待每一个采访题材都要去沉下去,下一番苦功夫,深入采访对象的内心,和他交朋友,才能反映他的真实想法,采写出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好作品。

3、改文风 替人民群众鼓与呼

在我们正常的新闻采访中,从中央到地方媒体几乎每一条经验式报道中都有领导采访,不论大小领导面对镜头理直气壮,侃侃而谈,说如何如何做好各项工作,做秀的功夫很高,其实干工作的都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劳动者和最基层的干部职工,像这样的新闻让人一看都觉得不真实,没有群众语言,没有群众观点,更没有反映群众意愿,这样的新闻根本不叫新闻,显得苍白无力,说白了是假大空。要想改变文风,每一条片子或每一篇稿子中就必须用群众语言,有群众心声,把话筒和镜头对准群众,让最基层的声音响起来,让实实在在的内容多起来,让套话空话少起来,让官腔官调少起来,让群众语言多起来,这样才能提升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广大群众也才会愿意看,愿意听,看得懂,听得进。

三、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自觉行动

基层,永远是锤炼意志的熔炉,也是增长知识的课堂。走转改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基层去,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明白他们长期对吃苦耐劳的忍受,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对百姓生活有更加深入地体验,了解百姓的疾苦,倾听到百姓的心声,才能真正明白这些行业的群众都在想些什么,什么是他们感觉最难的,以及生活中最希望的,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把准时代脉搏,与群众心灵共振,真正写出百姓关心、群众爱看的新闻报道,才能弥补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才干,为新闻报道和新闻实践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然而,时至今日,新闻工作者“走转改”竟然成了“新闻”并引发热议,有的地方甚至还要出台“硬性规定”予以敦促,实在是令人深思。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当其时,意义非同凡响。如何将“走转改”活动发扬光大,让其远离形式和做秀,实现“真走、真转、真改”并推向纵深,变成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成为常态和习惯,笔者认为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1、要求每一条新闻采访要有点有面有细节。杜绝那些假大空的报道,做出的新闻必须有典型、有背景、有故事情节、有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这样促使记者沉下去,去进行深入地采访,认真履行自己的使命。

2、要求每一条新闻要有深度和广度。做出有深度的报道,拍摄有份量的片子,需要记者下大功夫,下到基层,调查研究,同人民群众心交心才能做出,而不是浮在面上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更有利于培养记者扎实的工作作风,端正记者的工作态度,改变记者在人们心目中风光悠闲的形象。大家都知道,做记者是相当辛苦的,尤其是电视记者,不光要拍摄好镜头,更要组织好稿子,还要组织采访场面,做出一条好新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在工作中,很多年轻记者常常苦于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没有可做的片子,其原因就是天天泡在办公室和电脑旁,根本就下不去,下去也是做做样子,怎能做出好片子、写出好稿子吗?殊不知,基层到处是好的典型、好的题材,画面也好,稿子也好,都是非常丰富的,只要下到基层,眼里有人民群众,心中有群众观点,就能做出好的报道,写出人民喜欢的好稿子。

3、每一条新闻和稿子中要用群众语言,有劳动者声音和镜头。要求每条片子中用群众语言,有劳动者的声音和镜头,就迫使部分新闻工作者改变过去下基层时喜欢围着领导转,拍摄的情景是经过“导演”的,宣传的人物是经过“挑选”的,听到的声音是经过“加工”的,一切都是面上文章,而没有真正听到群众的声音,更没有劳动者的声音和镜头,所以强制要求记者不断在新闻稿件的感染力和鲜活性、生动性上下工夫,倡导“短、新、实”文风,多用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多一些短话、实话、新话,少一些大话、空话、套话,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这对增强记者的三贴近意识、培养一支深入基层、踏实吃苦、创新奉献的新闻工作者队伍非常有利。

4、每一个新闻单位要把新闻质量和记者深入基层的工作态度作为评职评先的硬性条件。脚步有多实,感情有多深,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各单位全面部署,迅速行动,有力度,重广度和深度,抓住了核心,突出了实效。然而长期开展这项活动并不是权宜之计,重要的是要把三贴近意识、基层意识、群众观点真正融入到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血液中,成为日常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要把新闻质量和记者深入基层的工作态度作为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评职评先的硬性条件来要求,并以此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建章立制,形成制度,要以有效的奖惩机制推动“走基层”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记者的基层意识,群众观点,才能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产生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才会促使我们新闻的生命力更强!

笔记与文风 篇3

我在这里想的与鲁迅稍微不同,鲁迅主要是从内容方面著眼劝人多看些笔记之类的书,而我注意的却是文风问题。文风之成为问题,由来已久。这种状态过去已不适宜,今天更不应让它继续存在。目前百废俱兴,社会上闲人不多,大家都忙得团团转的时候,试问谁有工夫经常去读万字以上的长文?倘使文长而言之有物,那总算还有可取之处,不幸的是长与空往往结合在一起,看这种文章恰似看慢动镜头或坐逢站必停的慢车,真叫人闷得发慌。读者倘嫌我言之过重,不妨认真重读毛泽东同志的名文《反对党八股》。

和别的坏东西一样,八股也有土洋之别。平心而论,土八股(或称老八股)多少还比洋八股强一点,其好处就是短,一般只有几百字一篇。洋八股可不得了,动辄在万字以上。试拿有关文艺理论的著作来说,陆机的包罗万有的杰作(不是八股)《文赋》一共才一千六百多字,假使请洋八股文艺理论家来写,同样内容,字数起码得增加十倍。这种文风实在要不得,受害最烈的是青年学生。现在大学里的文科学生写毕业论文甚至学年论文,非要一万字便不过瘾,而有些老师也往往以字数多少来衡量一篇论文的价值,仿佛写得越长越有本领。

要改革文风,抵制洋八股,办法自然很多,其中之一我认为是在大学里开一门“笔记文学”的课程,在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里不妨多选些精采的笔记文。笔记文学,如同工艺美术,是我国的特产。这种东西别国也有,但就数量和质量来看,他们恐怕无法和我们相比。

就我看过的一些唐、宋、明、清四朝好笔记而言,我觉得其中在文风方面值得借鉴的有如下几点:第一是短而不空。每则笔记,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或议论,或记叙,或写景,或抒情,都能令人读后有所得。以议论为例,这是最不易做到短而不空的,千载传诵的正规文章只有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达到了这个标准并夺得锦标,因为它只用八十六字说清了孟尝君不足以言得士的道理。笔记文中却不乏此例。拿纪购《阅微草堂笔记·箴书痴》一则为例,全文只有三百多字,前面用二百多字记一个患本本主义毛病的书呆子害人害已的典型事件,然后借别人的口发一通议论,也只用六十一字说清了书要读得活的道理,全无拖泥带水的弊病。第二是隽永有味,这与前面一点有联系。文章只有短才能精,如果短到不用发议论而读者却能从所举事例领会其中含蕴的道理,那就合乎隽永有味的标准。前人笔记中此种文章多不胜举,姑以沈括《梦溪笔谈·王荆公》一则为例:“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污,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仅用一百零八字讲两桩事,把一个“拗相公”的形象活生生地描写出来了,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第三是精妙细致。有些人担心文章短了容易流于粗糙,其实恰恰相反,篇幅不长,下笔时定会惜墨如珍,字斟句酌,这样更能写得集中、周到,而不致陷入粗制滥造的泥潭。前人笔记,如苏轼《东坡志林》、张岱《陶庵梦忆》、谢肇《五杂俎》等,提供了大量具有这个特点的文章。第四是多态善变。这是指词汇、句型和文章结构诸方面而言的。唐宋以后作家的文集,总的情况是,思想僵化,形式板滞,讲“义法”,重摹仿,没有什么可看的。他们倘有才华,多半表现在自以为是小道的笔记里面,那里有丰富的词汇,多变的句型和灵活的结构;风格上各显神通,有的华丽,有的朴素,有的典雅,有的通俗,有的奇诡,有的平正,个别作家甚至能兼具各体。第五是活泼自然。这点无须多说,既然自认为是小道,信手写来,毫无拘束,是理所当然的,一般不会“装腔做势,借以吓人”。吓人或骗人的笔记当然也有,但出自名家笔下的为数确实不多。

把笔记文的这些优点用于写别种文章,应该也行得通。即以鲁迅为例,他那大量短小精悍的杂文和用通俗文言写的著作,如《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等,倘加以细心的研究,可看出他的文风得力于历代笔记者着实不小。他曾劝人“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这也有可能是从“随便翻翻”历代笔记时领悟出来的。

树立良好的新闻文风 篇4

要讲真话, 不讲假话。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没有事实依据就构不成新闻, 这就决定了新闻作品只能讲真话、报实情, 而不能讲假话、玩虚假。否则, 新闻就没有了生命。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 除有极少数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胡编乱造假新闻外, 还存在着捕风捉影, 渲染夸张, 以偏概全, 以点代面, 片面化、绝对化等不真实新闻的现象。这些不良新闻文风都应坚决制止。只有讲真话不说假话, 写出的新闻文字才是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文章, 才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

要实在具体, 不要空洞无物。用事实说话, 是新闻基本的、重要的特征。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时, 要精选出典型的、能反映事物本质和特点的事例, 或对大量具体材料进行综合,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写新闻, 而不能用大话、套话、空话来吓唬人、欺骗人、糊弄人。在新闻写作实践中, 还存在不善于用事实说话的现象, 有的新闻中一味引用政策条文和领导讲话, 充满了政治概念、术语和标语口号;有的新闻中只见大段大段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的议论, 而不见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有的新闻中用笼统的叙述代替具体的事实, 使人弄不明白事物的关键所在;有的新闻故作高深, 画蛇添足, 滥加与事实关联不大的发挥描写。这些注入了大量水分的新闻言之无物, 令人生厌, 无人阅读。新闻工作者只有把新闻写实, 才能使受众得到有用的信息。

内容要深刻, 不要肤浅。新闻报道内容深刻, 就是思想性要强。在当今人们价值观念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 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物“是什么”, 更想要知道“为什么”。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报道时, 只有既抓住事物的特点, 也就是事物的特殊属性和特殊矛盾;又深入到事物的内部,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研究分析, 努力挖掘出事物的内涵和本质, 从中提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主流方向, 得到真理, 报道才能有深度和高度, 才能够使受众受到启迪, 获得教益。

要旗帜鲜明, 不要依违两可。新闻报道担负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是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无论是描述事物, 也无论是解释事物, 都应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研究分析事物, 有独特视角, 有独到见解, 向受众传递明确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提倡什么摒弃什么, 表扬什么批评什么, 树立什么破除什么, 崇尚什么贬低什么的信息, 把新闻纸变为“思想纸”、“观点纸”, 而不能人云亦云, 吞吞吐吐, 含含糊糊。这样, 才能够使受众从报道中找到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确定自己的社会行为。

要生动活泼, 不要干巴死板。有些新闻内容虽然比较重要, 可阅读率却不高, 影响了信息传递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新闻写法陈旧老套, 语言干巴枯燥, 文章呆板, 沉闷死气。只有把新闻写得生动一些、活泼一些, 才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为此,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上要敢于创新, 摆脱“新闻八股”, 破除公式化、公文化、概念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写作方法, 不拘一格写新闻, 怎么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就怎么写, 怎么能引起受众关注就怎么写, 不要怕把新闻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使新闻活脱起来, 生气可人。要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 借鉴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写新闻, 用生动、形象、明快、新颖的语言描述事物, 把事物表现得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入其境, 真真切切, 感同身受。这样, 就能够增加新闻作品的色彩和韵味, 使人读之有耳目一新的新奇感。

要通俗易懂, 不要晦涩难懂。新闻在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用群众最熟悉的语言形式, 即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言来撰写新闻, 用质朴的叙述写出事物的“天生丽质”。不要用生硬、冷僻、深奥的词语写新闻。对于一些新的政治概念、经济理论、科技成果等等, 在撰写新闻时要学会翻译成大白话, 解释得让人能明白。用通俗的语言写新闻, 受众看得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才是有用的新闻。

要短小精悍, 不要冗长繁琐。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时, 要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和本质, 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地把事物叙述出来, 传播出去。不能不分主次地从头到尾, 面面俱到地记流水账, 把新闻写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公文报告或工作总结。在新闻文字上, 要精练简洁, 务去陈言, 片言居要, 言简意赅, 要防止和克服穿靴带帽、空泛议论、堆砌词汇等弊病。句子要短, 段落要短, 坚决删掉可有可无的词语, 使文章内容集中, 明快清晰。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 新闻更应该以短为当, 以短为上, 以短取胜, 使受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 否则, 那只会写者滔滔, 读者藐藐了。

新闻文风 篇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套话。”中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倡导马克思主义文风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到中央党校来学习的同志,大都是党的中高级干部,有些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骨干,讲话、写文章、参与文件起草,工作中都会遇到文风问题。因此,今天我就改进文风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为什么要大力改进文风

文风不是小事。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我们党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延安整风以来,一直为培育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文风而努力。延安整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整顿文风。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号召全党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在这方面,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翻开《毛泽东选集》,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的论述让人茅塞顿开。邓小平同志历来注重务实,反对不实风气,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带头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党的优良文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现状,大力倡导并率先垂范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他反复强调:“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明确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重要思想,一再强调要纠正不良文风。他指出,有些文章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同样重视文风建设,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全党抓文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优良文风逐渐得到恢复,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新的发展。文风与党风同社会风气是紧密相连的,弘扬优良文风、纠正不良文风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

长,就是有意无意地将文章、讲话添枝加叶,短话长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群众形容说,这样的讲话有数量无质量,有长度无力度;这样的讲话汇集的书,有价格无价值,有厚度无深度。

空,就是空话、套话多。照抄照搬、移花接木,面孔大同小异,语言上下雷同,没有针对性,既不触及实际问题,也不回答群众关切,如同镜中之花,没味、没用。

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

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它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良文风蔓延开来,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可以说,一切不良文风都是不符合党的性质、宗旨的,都是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相背离的。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任务。

二、应该提倡什么样的文风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改进文风的首要问题。针对上面所说的不良文风的三个字,我想另外提出三个字,就是短、实、新。

一是短。就是要力求简短精练、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古人说“删繁就简三秋树”,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毛泽东同志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只有114个字,却反映了一部中国近代史。1975年,邓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周恩来总理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只用了五千字。后来谈到这件事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有许多短小精干、言简意赅、思想深刻的文章、讲话。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现在,不少地方和部门按照中央改进文风会风的要求,提出以“能少则少、能短则短、能精则精、能简则简”为原则,尽可能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这“三短”,就是我们应当大力倡导的风气。

当然,也不是说长文章一概不好。有内容、有见解的长文章,人们也是喜欢读的。文章长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短则短,宜长则长。要坚持内容决定形式,有些非长不可、篇幅短说不明白的事情则可以长些。《庄子》上有这样几句话:“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意思是说,野鸭子的腿虽然很短,给它接上一截它就要发愁;仙鹤的腿虽然很长,给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伤。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写文章。就今天来说,把“野鸭子的腿加长”的文章太多了,提倡短文章、短讲话、短文件是当前改进文风的主要任务。

二是实。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文件、讲话和文章,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既要指出现象,更要弄清本质;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实事求是,有一说

改进文风 创新形式 篇6

提高党报的理论宣传水平关系到许多方面,其中包括理论宣传的正确性、科学性、指导性和理论宣传的可读性等。近年来,新乡日报社针对党报理论宣传不吸引人,广大干部群众不愿意看的实际,在保证理论宣传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在提高党报理论宣传的水平问题上作了一些探索,重点在增强党报理论宣传的可读性上下了些工夫,收到了一些效果。

改进文风。把改进文风作为提高党报理论宣传可读性的突破口,有效地提高党报理论宣传的水平。文风问题是党报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党报的可读性,关系到宣传水平。这不仅体现在党报的各类新闻体裁上,更体现在党报的理论文章上。我们在党报理论宣传的文风改进上,首先提倡写短文,消除了写得短观点论述不全面,写得通俗易懂理论上就没有深度等错误认识。在每周的一个理论版上坚持发表4篇以上的理论文章,每篇规定在1500字左右,杜绝1万字左右占一版的大块理论文章。让理论文章短小,不仅使理论文章的作者在写作中尽量做到内容精炼、言简意赅,力戒空泛的议论,而且理论文章短小也使广大干部群众不会望而生畏,消除了他们一看文章的块头就感到冗长,读起来感到压抑的心理负担,也为广大干部群众节省了读报时间。其次,提倡理论宣传的地方性与针对性,增强理论宣传的指导性。一些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论述如何发挥党员先进性、反对无所作为的理论文章切中了部分县(市)、区的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我们予以采用发表,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一批有地方性、有针对性的理论文章增强了党报理论版的指导性,同时也带来了党报理论版的可读性。再次,提倡广大领导干部的广泛参与。近些年来,我们打破了过去理论文章由理论家来写的惯例,引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上的领导干部写理论文章,形成了自己理论版的特色。据统计,每年按50个理论版来算,每版发4篇理论文章,一年发200篇左右,其中100多篇都是乡(镇)级以上各级领导干部撰写的理论文章,他们的理论文章占所发理论文章总数的80%左右。他们的文章大多与本地实际结合较紧密,理论上有创新,语言生动活泼,通俗度把握得也较好,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样读者当了作者,作者也当读者,大大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阅读理论文章的兴趣,扩大了理论文章的读者面,很自然地提高了《新乡日报》理论宣传的水平。

创新形式。把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增强党报理论宣传的可读性的一条途径,通过这种途径提高党报理论宣传的水平。许多干部群众不喜欢看党报的理论宣传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报的理论宣传形式不活,不为他们所喜闻乐见。这是理论宣传水平不高的一种表现,因此,新乡日报社在理论宣传上努力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易读易领会易记忆。首先,在巩固办好理论版的同时,我们努力办好新闻评论,要求一版和二版的新闻版上每版都配发《牧野漫谈》、《牧野论坛》等言论,短的几百字,长的千字左右,一篇要求只讲一个观点;三版副刊上结合副刊的特点,发表杂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从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中宣传理论;四版的时事版刊载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评论。同时,结合报道中心,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如在宣传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这一重大典型期间,结合对典型的系列报道,我们发表了10多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对党的宗旨、党的作风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使其有一定的可读性,既深化了全市学习先进典型活动,又结合典型使理论宣传很好地深入人心。其次,积极创新理论宣传形式,增强可读性,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论宣传。新乡日报社办的《道德周刊》是全国第一家宣传以德治国的专刊,在宣传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新时期社会公德理论方面就采用了灵活多样、读者易于接受的形式。如一开始每一期把《论语》、《孟子》、《老子》等古代思想家的著名道德言论选择一段刊载在报眼上。后来,该刊又进一步深化这种形式,每期一段让全国著名书法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侯德昌先生用隶书书写下来,刊登出来。该刊还长期连载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的《大学》、《中庸》等漫画,形象生动地宣传了我国古代道德伦理理论,有较强的可读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欢迎,使理论宣传步入了广大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境界。再次,在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上作出要求,使理论易于被广大干部群众领会和接受。多年来无论是理论版上的理论文章,还是新闻版上的新闻评论文章,我们在撰写、编辑时努力扫除生涩难懂的词句,尽量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词句去表达深奥的理论观点和理论阐述,使理论宣传在贴近读者上增强可读性,让他们感到不抽象、不难懂,很愿意看,以达到提高党报理论宣传水平的目的。

总之,宣传是一种艺术,理论宣传更要讲究艺术。在可读性上下工夫是提高党报理论宣传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增强党报理论宣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党报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在可读性上下工夫不仅对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为提高党报的整体宣传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新乡日报社)

论新闻报道的文风及对策 篇7

1. 新闻报道形同政府文件。

新闻媒体顺应受众对有用信息的需求而生存, 只有在不断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中才能得以发展。新闻媒体只有把自己的宣传意图有效地寓于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之中, 才能让受众主动接受, 而我们目前的一些新闻报道只强调正确导向和突现政治宣传意图, 往往因没能遵循新闻规律而导致出不良的文风问题。一些记者不接触群众、不接触实际, 采访很难深入下去, 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就一味定在为政治口号的呐喊助威上, 中心工作的政治概念和领导发号施令的行政口号成了新闻报道的关键词, 这种新闻报道的文风, 表面上是在重视政治意图的宣传, 实际上是在新闻传播行为中违背了新闻规律, 把宣传思想作为新闻主体, 而把新闻事实只作为随意取舍和任意摆布的装饰品, 本末倒置。读者需要读的新闻信息被新闻媒体忽略淡化, 读者必然对新闻媒体需要减弱, 例如现在不少报纸发行量逐年下跌, 原因正在于此。读者对报纸关注度的降低使得某些政治宣传的意图根本达不到政治宣传意图的目的。

2.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缺失。

无论哪种新闻媒体都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传播新闻以保障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人的好奇心理、盲从心理、求异心理、发现心理决定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异常现象都会主动注视, 这是传播学的客观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新闻媒体传播这些异常现象是符合受众需求的。同时, 人们对热点注视的程度和时间往往随着现象的消失而转移, 但有些新闻媒体无视受众需求, 人为强化炒作热点, 把本已自然转移的受众注视强迫性地集中到某些热点上, 以满足新闻媒体的自身利益, 长期阅读这些被故意炒作的热点新闻, 受众的心理就会受到不良引导, 就会消极看待社会、消极冷漠地对待周围人和事。热点炒作的实质, 是在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对正确舆论导向的意识分歧和情绪干扰, 从而造成社会的浮躁之风。

以上新闻报道文风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的。笔者认为, 若要追根溯源解决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 还要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真实。

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得知自己所做报道已经达到真实的目标了呢?我们往往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这篇报道是否准确, 二是这篇报道是否公正。所谓准确是任何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重要特征, 如每个姓名必须拼写准确、每个引语必须准确引用当事人说过的话、每一组数字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 如此还是不够, 每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运用是否得当、上下文是否衔接准确等等, 都影响着这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要在新闻事实没有讲清楚的时候急于讲道理。准确和公正是密切相关的, 每个记者都要有裁判一样的公正态度, 做一个能够公正裁决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个新闻而言,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所观察的视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 而每个视点和角度都会对“发生了什么和意味着什么”做出不同的解释,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试着找出新闻报道的每个视点和角度, 例如要给在新闻报道中被抨击和被质疑的人以反驳和回应的机会, 尽力不参与个人见解, 而这些视点和角度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框架, 视点和角度不同, 新闻报道的框架就不会相同, 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也就存在着多寡虚实。

2. 求新。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记者就是伫立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勾画出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表达出了新闻工作者被赋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岗位创新意识。新闻工作者的眼睛要在看到客观存在同时还要看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要善于捕捉那些令人震撼、让人感动的关键时刻。求新, 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性, 新闻写作贵在创新不落窠臼, 韩愈讲“唯陈言之务去”, 可以视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追求, 刘禹锡讲“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可以视为新闻报道文风应有的风范。要去调陈词滥调, 以求文体鲜活, 就得多用来自新闻受众的有生命、有个性的精准语言。■

摘要:新闻报道的文风健康与否不仅关系着新闻媒体本身的信誉和形象,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风气, 由此成为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 本文就当前新闻报道文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必要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闻报道,文风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2000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2000

谈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及解决途径 篇8

一、文风方面主要的问题

1.“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新闻报道形同政府文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中存在着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即, 新闻媒体顺应受众对有用信息的需求而生存, 只有在不断供给受众以新闻信息需求才能得以发展。新闻媒体把自己的宣传意图有效地寓于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之中, 才能让受众主动接受这些新闻信息, 从而追求新闻本身的价值。而事实上, 我们的新闻报道往往因没能遵循这些新闻规律, 而导致不良的文风问题。我国社会的发展由政府引导社会的中心工作, 这些中心工作具体体现在新闻消息报道中, 特别是党报新闻中, 它往往只把新闻传播的目标停留在社会中心工作的政治意图上, 这种目标定位, 使得记者很少站在受众的立场上, 去挖掘或揭示工作中的阻力和出现的问题。记者不接触实际, 采访很难深入下去, 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就一味定在为政治口号呐喊助威上, 中心工作的政治概念和领导发号施令的行政口号成了新闻报道文稿的关键词, 用政治口号代替了新闻。这种新闻报道的文风, 表面上重视政治意图的宣传, 实际上是在新闻传播行为中违背了客观规律, 把宣传思想作为新闻主体, 而把新闻事实只作为随意取舍和任意摆布的装饰品, 本末倒置。读者需要读的新闻信息被新闻媒体忽略淡化, 读者必然对新闻媒体的需要减弱。现在不少报纸发行量逐年下跌, 原因正在于此。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的降低使得某些政治宣传的意图根本达不到宣传政治意图的目的。比如“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这类现象中令人生厌的数字新闻, 成为鼓吹政绩新闻的形象语言。在干部选任制度还没有走向民主透明的情况下, 官员的任免一靠上级领导, 二靠社会舆论。官员很少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做调查并不能完全明了人民群众的真正立场, 人民群众更是难于对一个官员的作为全面掌握, 社会舆论的功能并不能得到彰显。中国老百姓的思想向来跟着媒体转, 在干部政绩问题上, 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对老百姓的舆论影响十分显著。一些新闻媒体, 经常公布一大堆用以标明政绩的数字, 例如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数字, 开发区建设面积的数字, 等等, 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实际上, 这些数字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 引起群众不满, 投诉新闻机构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但不利于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 也为新闻媒体机构的前途埋下了隐患。

2.“盲目炒作, 唯利是图”, 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无论哪种新闻媒体都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传播新闻, 以保障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人的好奇心理、盲从心理、求异心理、发现心理决定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异常现象都会主动注视, 这是传播学的客观规律, 按照规律, 新闻媒体传播这些异常现象, 是符合受众需求的。同时, 人对热点注视的程度和时间往往是随着现象的消失而转移, 但很多新闻媒体无视受众需求, 人为强化炒作热点, 把自然转移的受众注视强迫性地集中到某些热点上, 以满足新闻媒体自身利益。这些被故意炒作的热点新闻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良引导, 使得受众过分消极看待社会。热点炒作的实质, 是在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对正确导向的意见分歧和情绪干扰, 从而造成社会的浮躁之风。新闻媒体关于“人咬狗”式的报道刺激着读者的眼球却没有考虑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这类新闻虽然引来了读者, 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将是为了吸引广告商, 实际上新闻传播的目的只是谋求最大利润, 完全受利益的诱导, 根本不考虑受众的真实需求。而唯利是图的商业模式一旦在新闻媒体内建构, 新闻传播就变成毫无价值、无病呻吟的宣传工具。例如:炒作明星成为很多娱乐新闻报道的热点, 不少媒体栏目开辟大量炒星专题栏目。明星备受人们关注是必然的, 但是大量地开设这种专事炒作的栏目价值不大。有些媒体把明星说成完人, 有时又把明星贬成废人, 在实在无闻可炒情况下, 记者生造新闻, 这样, 不仅影响明星正常的生活, 也在社会生活中造成了浮躁之气。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是因为其新闻信息价值, 这些无聊的明星炒作新闻, 对受众毫无益处。另外, 当下网络风行, 各类消息不胫而走, 世界各地的好事坏事都可以一夜曝光。好处是新闻消息的时效性很强, 受众耳目极大延伸, 坏的方面是所有的新闻媒体千篇一律, 空话连篇, 甚至制造假新闻, 以追求轰动效应。近几年的假新闻, 多出于网络。应该时刻警惕的是, 在网络时代, 报纸也开始借用网络上千姿百态的新闻, 在我国, 报纸的政治导向和社会舆论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只要报纸无意下载网上的虚假新闻, 就会起到了传讹行真的作用, 对社会舆论导向是有很大的影响。

二、解决途径

1. 求真

要真正追根溯源解决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 还要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做到真实。《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曾经在法庭上为《华盛顿邮报》一篇调查性报道做辩护时说“这篇报道有可能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这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最大程度的真实。这个简单而不加修饰的“真实”, 在新闻工作中显得如此的高尚和令人尊敬。日常的新闻工作是十分复杂的, 通常作为一名记者, 仅仅用几个小时, 最多几天的时间去试着获取尽可能多的真实。另外, 尽管时间如此紧张, 记者还要在一篇字数有限的报道中积累足够的新闻信息。如果考虑这些现实和局限, 每个记者要在新闻消息面前做到最大程度的真实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那么, 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得知自己已经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呢?我们往往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这篇报道是否准确, 二是这篇报道是否公正。所谓准确, 是任何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重要特征, 每个姓名必须拼写准确, 每个引语必须准确引用当事人说过的话, 每一组数字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 尽管如此, 还是不够, 新闻报道不是流水账, 每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运用是否得当, 上下文是否衔接准确等等, 都影响着这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要在新闻事实没有讲清楚的时候急于要讲道理, 更要尽力身体力行。准确和公正是密切相关的, 每个记者都要有裁判一样的公正态度, 做一个能够公正裁决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个新闻而言,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所观察的视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个视点和角度都会对“发生了什么和意味着什么”作出不同的解释。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试着找出新闻报道的每个视点和角度, 例如要给在新闻报道中被抨击和被质疑的人反驳和回应的机会, 而尽力不参与自己个人的见解。而这些视点和角度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框架, 视点和角度不同, 新闻报道的框架就不会相同, 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也就存在着多寡虚实。

2. 求新

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记者就是伫立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勾画出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表达了新闻工作者被赋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岗位创新意识。新闻工作者的眼睛要看到客观存在, 同时还要看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要善于捕捉那些令人震撼、让人感动的关键时刻。求新, 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性。新闻写作贵在创新, 不落窠臼。韩愈讲“唯陈言之务去”, 可以视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刘禹锡讲“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可以视为新闻报道文风应有的风范。要去掉陈词滥调, 以求文体鲜活, 就得多用来自新闻受众的有生命、有个性的精准语言。新闻是写给受众看的, 新颖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 创新的表现形式同样不可忽视。把新闻写得使人爱读, 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和写作》[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3]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新闻文风 篇9

1 新闻文风的概念和内涵

笔者认为新闻文风可以分为表层含义和潜层含义。新闻文风的表层含义,指的是新闻作品的一种状态,通过运用新闻语言、写作技巧等体现出来;新闻文风的潜层含义,指的是与新闻作品状态相关的作者的态度和精神,通过新闻作品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2]良好的新闻文风应具备真实准确、态度端正、言约义丰、新鲜活泼、通俗易懂等内涵。

2 重视新闻文风的必要性

2.1“受众本位”传播理念的具体体现

“受众本位”传播理念起源于美国,它认为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消费者,承认和尊重受众的精神需求,其实质是传媒的市场观。虽然“受众本位”理念在最初引入国内时存在争议,但是,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传媒开始市场化运作,这一理念逐步得到认同。我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与“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不谋而合。在社会环境多样化、思想观念多元化、传播形式和渠道多样化的形式下,媒体要想征服受众,就要传播受众爱读、爱听的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受众的阅读视听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新闻资源市场,进而发挥媒体的服务功能和舆论引导。重视新闻文风建设,就是“受众本位”传播理念的具体体现。

2.2 有助于提升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各地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媒体跟风炒作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大大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譬如政治宣传模式、传播庸俗虚假广告、媒体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影响媒体形象等,究其原因是新闻媒体的采访作风和报道文风存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面对“人人都能成为媒体,还是否需要专业媒体”的质疑,重视新闻文风是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时代路径。

2.3 巩固舆论阵地,提升舆论引导力

新的时代背景下,西方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社会错误思潮相互激荡,滋长了我国舆论场的复杂无序,新媒体的涌现,令舆论引导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等多舆论场之间的融通,依然是重要问题。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发声主阵地,应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营造有利于推动当前社会改革发展和有利于全社会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才能鼓舞士气,以精神力量形成感召力与凝聚力。这就需要新闻媒体重视新闻文风建设。

2.4 有助于提高新闻队伍的职业素质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复杂的媒介格局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复杂的媒介格局导致我国新闻工作环境不断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新闻队伍构成已发生变化。一些年轻新闻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缺乏应有认识,在新闻实践中出现了失范现象,甚至丧失职业道德,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重视新闻文风建设,明确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基本职能,从根本上转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3 结语

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媒体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应该坚守新闻本质,重视新闻文风建设,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时,还应与时俱进。目前,主流媒体纷纷开设“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微信公众账号等的文章不应只是报纸等内容的电子化,而是应该适应受众的阅读风格,寻求适合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新闻文风,最终形成一套“方向统一、平台有别”的整体新闻文风体系。

摘要:新闻文风不仅涉及新闻作品的语言和风格,涉及媒体从业人员的作风和思想,还涉及一个时代价值观和精神定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主流媒更应注重新闻文风的建设,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文风,媒介融合,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新闻文风 篇10

1 1915—1927年:五四以后以及国共时期新闻文风的“思想化”

五四时期, 是中国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时期, 中国新闻事业新的历史时期也由此开端。以报刊为主要阵地的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是贯穿这个时期新闻史的一条主线。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 是发动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五四运动的爆发, 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新的阶段, 新闻界为五四运动推波助澜, 发挥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先导的作用。五四运动呼唤言论出版自由, 一年中全国涌现的新思潮报刊达到400余种。五四时期, 又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改革时期:政治思想评论和学术自由讨论普遍展开, 报刊上出现百家争鸣的民主气息;报纸副刊突破先前的消闲性质, 一变而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在报刊上的广泛应用, 使中国报刊文体发生了空前变革;报纸编辑进一步改进, 新闻体裁趋向多样化, 使报纸日益生动活泼;国共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文风, 主要表现为, 报刊文章比较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分析的精神, 克服了五四时期曾经一度出现的分析问题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倾向。有的报刊文章注意联系读者思想, 进行思想交流, 读来有亲切感。《中国青年》上恽代英、肖楚女等人的文章是优秀代表。有些工农报刊, 在通俗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文字浅显通畅, 采用工农语言写作, 那种深奥晦涩, 故作高深的文章是很少见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初步发展, 培育了人才, 推进了新闻改革。这一切引人注目的改革, 反映了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承上启下, 推陈出新, 蓬勃发展的新貌。

2 1927—1937年:十年内战时期新闻文风的“宣传化”

第一次国内战争失败时,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损失殆尽。由于国民党的打压迫害, 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转入地下和根据地。上海成为共产党报刊的出版中心, 中共中央在这里先后创办《布尔塞维克》、《红旗》、《红旗日报》、《红旗国报》等机关报刊以及通俗报纸《上海报》等。在中央根据地, 创办了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等一批报刊, 其他根据地和一些红军部队也创办了报刊。不过在1934年10月, 红军长征开始后, 根据地新闻事业陆续停止, 直到1935年10月, 红军到达陕北, 《红色中华》报于11月复刊, 红色中华通训社也恢复工作。

这一时期的报刊, 总体文风文字简明, 通俗易懂。像《上海报》就特别注意把稿件中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李求实曾提出“编辑部人必须注意学习工人的习语及工人的生活情形, 随时征求读者对文字技术方面的批评。”在根据地的新闻活动, 就很注意其宣传性, 为了发动群众和红军一起消灭反动势力, 建立革命政权, 毛泽东当时就强调:“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的第一个重大的工作。”当时的报刊, 为了使人民群众很好地理解, 一般都文字简短, 鼓动性强, 押韵上口, 便于传诵。一些地方性报刊文字通俗, 用土语白话。不过以《红色中华》为例, 其由于受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 其文风出现过“布尔什维克式的春耕”一类八股味十足的语言。

3 1937—1949年: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前期新闻文风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既宣告了国民党文化“围剿”的失败, 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左翼文化团体都自动解散, 实行新的联合。作为新闻体裁的报告文学在抗日救亡宣传中发挥了它独有的作用, 出现了一些好作品。

在这个时期, 邹韬奋、葛公镇、范长江分别在新闻工作实践和新闻学研究上, 做出了出色的成绩。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等和他写的小言论、海外通信,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于1953年顺利完成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成了党国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单一传媒体系。与此相适应, 党在1942年4月《解放日报》改版基础上形成的党报理论, 也取代了原民国时期民营商业传媒的职业新闻学。

根据党的新闻学传统, 新闻报道的政治性 (阶级性、党派性) 被放在第一位, 党领导的所有传媒被视为党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工具, 党的新闻工作者被视为党组织上的一颗螺丝钉, 党的新闻文风应当是党的优良作风 (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的体现。经过20世纪40年代“新闻战线”上的斗争, 党在新闻文风方面树立了“真实、实在、简洁、明了、尖锐、泼辣、生动、活泼”的标准, 创造了“典型报道”、“综合报道”等一些具体的报道方式, 并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华体”文风, 以及“崇高、壮美”的摄影风格和“爱憎分明、生动有力”的播音风格。

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继承原有的方法和文风, 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新闻作品, 取得了强有力的社会传播效果。此外, 传媒还在纯洁语言文字、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等方面一马当先, 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汉语的规范化, 影响十分深远。

然而, 这种传播效果是在新中国与外界隔绝、信息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取得的。随着和平建设时代的到来, 原有的新闻观念和工作方式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 新闻报道主要对上负责而较少考虑受众的需要;报道主观化和强烈的宣传色彩普遍存在;报喜不报忧;人为地拔高典型或摆拍新闻照片;报道流于程式, 缺少趣味性;学术报道方面混淆政治和学术的界限等。实际上, 在建国前后, 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已经意识到, 党在成为执政党后需要对传媒工作做出某种调整, 以便承担起社会性传媒的职能。但在既定的政治和传媒体制下, 在当时“一边倒”的国际环境中, 这种努力收效甚微。

4 结论

鉴于中国五四以来历史变迁的剧烈性和复杂性, 这里我们只能以“移步换景”的方式对中国媒体新闻文风的演变做出上述简单的梳理。由此可以看出, 其变化是与整个国家和社会、与新闻传播业的结构和形态的变迁息息相关的。在当前网络传播和媒介融合的条件下, 谈论这个话题似乎已经有些“过时”, 但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 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仍是一个永恒的目标。如果将党中央目前倡导的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 和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关于“要按新闻传播的规律办事”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 仔细加以体会, 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摘要:新闻文风问题不仅与新闻工作者对各种传播符号的运用有关, 还牵扯到他们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传媒体制下对传媒和受众的关系、对于新闻和传媒的职能认识与把握。作为传媒在日常报道活动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整体话语特征, 新闻文风问题不仅与新闻工作者对各种传播符号 (不仅是文字, 也包括声音、图像等) 的运用有关, 还牵扯到他们在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和传媒体制下对于传媒和受众的关系、新闻和传媒的职能的认识与把握。

关键词:新闻文风,话语特征,传媒职能

参考文献

[1]宋素红.《新青年》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探析——兼论《新青年》在新闻述评体裁史上的地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 (4) .

[2]王燕.论早期《申报》刊载的文学作品[J].江海学刊, 2005 (6) .

[3]何晏.“文旗随战”——邓拓与“游击办报”[J].中国记者, 2006 (7) .

[4]杨凯.新时期新闻文风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 2010 (1) .

[5]陈力丹, 黄伟.从“政治化”到“专业化”——新中国60年来新闻文风的演变[J].青年记者, 2009 (16) .

[6]高金萍.从三次党报改版看新闻文风转变[J].青年记者, 2009 (16) .

[7]方汉奇, 丁淦林, 黄瑚.中国新闻传播史[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从改进文风做起 篇11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至少有这么几条:一是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学习不够,理论素养不高。二是调查研究不够,平时沉湎于文山会海,对一些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难以深入研究。三是思考不够,总觉得写材料是服务性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四是怕出错,讲上级领导没有讲过的话,搞不好就容易出错,费力不讨好。

打算从这几方面入手改进文风:一是加强学习。腹中空空的人讲不出能令人信服的话,要把学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领导写出有价值、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三是认真落实“短实新”的要求。倡导朴实明快的符合“短、实、新”特点的行文风格,开门见山,直述不曲,要言不烦,意尽言至。四是改进作风,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谦虚谨慎,淡泊名利,老老实实、兢兢业业、清清白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

新闻文风 篇12

一、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

首先要理顺一个概念———什么是新闻?过去讲:“新闻, 就是新近发生的真实的事”, 后来又加一个定语“有意义”。但是, 这个意义怎样界定, 由谁来界定?某单位开年终总结会议, 这在单位内部可以算是全年度最有意义的事, 但是对于广大受众就未必觉得有意义。所以, 要真正搞明白新闻的本质特征, 就需要跳出“事儿”的局限, 从新的角度定位新闻的概念:事件只是新闻的载体, 新闻从本质上说是信息传播的动态过程, 也就是说, 新闻最本质的要素不在于事件是否重大, 而在于受众是否关注, 失去了关注, 传播者砸在手里的即便是金玉良言, 也肯定不是新闻。新闻的核心元素不是事件, 而是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信息传递乃至价值观的传递。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

1. 充分考虑信息接受者的心理, 说受众想听的事

新闻取材, 不要搞大而全、面面俱到, 在遵守宣传纪律的前提下, 媒体要充分行使自主决定权, 不能仅限于在委办局的通稿上缝缝补补, 而是要敢于大刀阔斧地“整容”。

2010年9月, 笔者担任值班监制的时候曾经收到过一篇“某职业学校举办学生作品展览”的稿件, 事情再小不过, 恐怕连简讯都发不上, 但是看完稿子我觉得值得好好包装一下, 因为记者采访很充分, 在“五个W一个H”中抓住了一个“Why”。在采访中记者问校长:“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活动?”校长的回答是:“现在的孩子想考省重点、市重点有难度, 但是想上一个普通高中再容易不过。连普高都不上的孩子都是什么孩子?是一群对未来已经绝望的孩子, 绝望的不仅是孩子, 还有他们的家长, 在这种绝望的心态下, 又能有怎样的前途?因此, 学校搞这次活动, 就是让这些习惯于低着头走路的孩子抬一次头, 看一看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 让这些习惯于‘我不行’的孩子认识到‘只要努力了, 我也能行!’而且把同样的信心也传递给家长。”这样, 一次普通的校内活动被挖出了具有普遍关注度的内涵, 由此引发的思考可能在很多相同境遇的家庭中都会产生共鸣。后来, 这篇稿件经过删改和加工上了提要, 并配了编后话, 反响很好。但是, 后来在重新审视这篇稿子的时候发现问题依然不少:首先, 新闻的点已经抓住, 但是在导语和提要中体现得不充分;其次, 没有直入主题, 前面铺垫的太多, 在作为新闻点的“Why”前面, “How”占据了太大篇幅;最重要的是, 结尾不够厚重———自卑了好几年的孩子搞这么一次活动就能信心百倍了?显然没有说服力。应该配上一个链接, 介绍一下高级技工市场需求态势和就业前景, 给这篇报道配上一个大背景, 就显得完整了。

2. 充分发挥新闻传递者的能动性, 说媒体想说的话

一个部门的声音是否符合党的政策、是否符合事实、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 媒体应当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不能简单地做委办局的传声筒, 要敢于质疑、敢于批驳。

2010年夏天, 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 广受社会关注。7月14日, 哈尔滨市质监部门搞了一次便民行动, 两台检测车开进社区免费为居民检测食品质量和添加剂。质监部门的初衷是很明确的, 借着食品安全风波的风口浪尖为自己博得喝彩, 但是笔者和同仁对这条线索重新破了题———群众对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究竟有多大;质监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应对这种需求的;平时的检测程序、时间、费用究竟怎样;如果几百万市民一年365天的需求都是求助无门, 区区两台检测车能发挥多大作用;如果日常工作的程序不理顺, 这种进社区, 到底是便民还是作秀?按照这个思路, 我们采制了一篇报道, 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

3. 让新闻中的人活起来, 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就是用细节说话, 用当事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传递真正的信息点, 以事传情, 形成有效的信息传播。

不久前, 央视《共同关注》栏目播出一期对广西山村小学的采访:记者当天上午10点左右赶到学校的时候, 校长正在给孩子们做饭。记者问:“这做的是早饭还是午饭啊?”校长犹豫片刻说:“算午饭吧!”记者问:“什么叫算午饭呐?”校长说:“因为我们这儿的孩子从来都不吃早饭, 白天就这一顿。”记者问:“做的什么啊?”校长回答:“土豆熬白菜。”记者问“晚上就不是这个了吧?”“对对, 晚上就不吃这个了, 晚上是土豆熬酸菜。”正说着, 开饭时间到了, 在短短十几秒钟的就餐的镜头中有两个画面:一个男孩用心地吃掉盘子里的每一个饭粒, 另一个女孩把快见底的咸菜罐翻转过来, 用筷子尖去挑粘在罐底的咸菜条。而这组镜头的背景就是堆成垛的白菜。吃完饭, 孩子们好奇地围在镜头前, 记者问“你们多长时间吃一次肉啊?”孩子们回答“一个星期。”记者问:“每次能吃着多少肉啊?”孩子们回答“一勺。”记者又问:“一勺是多少啊?里面有多少片?”这时候孩子们面面相觑, 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最后一个大一点的女孩怯生生地回答“我们这吃肉不论片———都是碎的。”记者恍然大悟:“哦, 都是碎末吧!”这段采访, 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对话, 甚至一个表情都不是可有可无的, 都在说话, 所以整篇报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才促使观众有兴趣把接下来更具思辨的内容继续看下去。

总之, 新闻当事者、传递者、接受者都是人, 因此在新闻传播的信息流动过程中, 人的因素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和发挥, 新闻人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主体作用, 而不应被动地成为客观事实的简单记录者, 只有体现新闻人主体思想的新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上一篇:通信频率下一篇: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