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化

2024-07-21

新闻化(共12篇)

新闻化 篇1

演员明星主持天气预报、体育通讯写得像武侠小说……近几年, 中国新闻界的种种新变化让很多读者和观众感到分外新鲜, 在他们看来, 如今各类新闻越来越好看了。的确, 摒弃死板的说教方式, 让严肃的新闻活泼起来, 起源于美国的“新闻娱乐化”潮流已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给中国的大众传媒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拿平面媒体来说, 从晚报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始, 各地形成了办都市报的浪潮, 并渐渐形成了晚报、晨报、商报、都市报等一市多报的竞争局面;而电子媒体的“娱乐化”则更加丰富, 从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晚报浏览》再到中央电视台的《全球资讯榜》以及《周末》等等, 这些“娱乐化”了的新闻节目一经推出便得到受众的欢迎, 市场的追捧。然而就像其它新生事物一样,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引起了争议一片。持肯定意见者认为“新闻娱乐化”是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是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持反对意见者则忧心忡忡, 认为“新闻娱乐化”必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 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 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笔者以为, 非此即彼的选择武断而有失公允, “新闻娱乐化”好比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将对中国大众媒介起到积极作用, 反之则会导致负面影响, 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正视新闻娱乐化!

何为新闻娱乐化?目前, 还未见简洁明了的定义, 但理论界已经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形式作了总结, 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 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 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强调在“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 加强贴近性, 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然而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 我们会经常看到“剑走偏锋”的现象, 其表现是:减少严肃新闻, 将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性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作为新闻的重点;在表现形式上一味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 蓄意制造戏剧悬念、猎艳逐奇, 热衷对社会畸形现象的渲染等。

例如, 2002年10月发生在莫斯科的人质劫持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国内主流媒体对此事件表现出强烈关注, 并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 然而有个别媒体并不是侧重于分析和通报事态的发展、阐述事件的影响以及从舆论上对恐怖袭击给予道义上的谴责, 而是从可读性和好看性上加大对事件“故事性”层面上的报道。从一些标题的处理上, 我们就可窥见一斑:《莫斯科上演“倩女幽魂”女人质手机传情荡气回肠》、《俄人质危机新篇:美国一男子与俄女子的生死之恋》、《莫斯科人质劫持匪首和他的“寡妇敢死队”》等等。这些报道看似抓住了读者“眼球”, 但实际上却误把部分受众的低层次需求放大为绝大多数受众的需求, 其泡制的“花边新闻”不但不能满足读者探求真相的愿望, 还被追加了“恶俗”的头衔。正如有些专家所批判的:“如果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为受众寻求娱乐消遣价值上, 却完全忽视了新闻的认知、教育等功能, 忽视其应该提供参考的意义, 这样一定会弱化人们的思维能力, 终究会把大众都推向单调与平庸。”

再比如, 前段时间新闻故事类节目在各电视台风靡一时, 这类节目采取把事实与表演相结合的形式, 将一些真实的新闻编成故事, 采用故事化手段展现新闻事件。这类节目很好的运用了电视手段, 本应取到良好效果, 但是为追求收视率, 一些编导在取材上盯上了血腥暴力和色情, 值得一提的是某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闻故事会》栏目制作的一期节目。在这期节目中, 编导将马加爵事件搬上屏幕, 作为典型的大学生犯罪案件, 这期节目并没有关注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 没有在反思大学生心理教育上下文章, 而是专注于马加爵杀人的犯罪细节上, 对马加爵的犯罪过程进行了全程模拟拍摄, 将一宗严肃的法制案件编排成一幕轻松的模仿秀。节目播出后的反响可想而知。浙江大学新闻传媒系吴飞教授对此评论说, “媒体对这件事的娱乐化运作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对一些严肃社会问题的冷漠, 不得不让人吃惊!如果这个社会已经放弃了作为人性中最本质的同情心, 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杀人犯身上, 在杀人犯的身上寻找感官刺激和视觉冲击, 这将不仅是媒体本身的悲哀, 而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悲哀!”

由此可见, 如果新闻媒介不遵循新闻事业的内在发展规律, 把握不住娱乐化的一个“度”, 过分放大新闻产品的商品属性、娱乐属性, 必将淹没、扼制了新闻的基本规律, 其结果必然是扼杀了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的公信力和人类社会守望者的崇高身份, 必将导致“传媒之祸”。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趋“娱乐”之利、避“娱乐”之害呢?作为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认清媒体的社会责任, 毫不动摇地遵循和坚守新闻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维护媒体公信力的最大化。我国新闻界于1997年1月公布了经修订后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要求新闻工作者自觉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 在新闻报道中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不得宣扬色情、凶杀、暴力、愚昧、迷信及其他格调低劣、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

这并非是“老调重弹”, 媒体的格调与导向息息相关, 面对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 “贴近市民、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大众化路线是必然选择, 而大众化并不代表着低俗, 无数事实已经表明, 靠降低格调吸引读者无异于自砸饭碗, 必将行之不远。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保持健康向上的格调, 才是提高媒体公信力的有效方式。

其次要重视和尊重市场经济下媒介产品的娱乐功能, 发展和完善新闻娱乐化的内容和手段, 实现受众面的最大化。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在2001年6月26日播出了这样一条消息:《人类基因图谱完成》, 编辑拿到的稿件是这样的:继进化论、相对论、人类登月飞行之后, 今天人类又拥有了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人类基因图谱今天将宣布完成, 专家说, 这是医学上一场革命的开始, 但这场革命的成功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中国科学家承担了这个工程1%的工作量……

人类基因图谱完成, 这无疑是一条重大新闻, 它与整个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但生活经验却告诉人们, 它离我们的生活还很远, 似乎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 如果采用上述写作方式, 新闻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我们换种说法, 也许会好一些:“如果现在来到儿童医院看病的孩子们还要通过照X光等传统的繁琐方法来看, 那么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出生的孩子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他们一出生便绘制一套自己的基因图谱, 拿这套图谱与人类标准图谱一比较, 就可以预测将来可能得的病, 从而提前预防或治疗……”编辑“软化”后播出的稿件所传播的新闻主题内容没变, 还是介绍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完成, 但叙述方式的不同使得新闻与受众的相关性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吃五谷杂粮, 谁不生病?为人父母者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少生病?《新闻30分》调整后播出的这条新闻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家长们的心理需求, 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度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比比皆是, 如今这个一向以严肃著称的主流媒体也已从关注国家大事及政要活动转而深入群众, 走上了“亲民化”路线。

由此可见, 新闻媒体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这并不因为其面临商业化、娱乐化的压力而被抛弃。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娱乐化”之利不但符合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心理, 更能为传媒争取更多的受众。眼下的中国, 传媒的产业化发展如雨后春笋, 各个传媒为了争取市场, 都在大刀阔斧地改革, “娱乐化”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肯定的是媒介“娱乐化”已不可避免, 理性的新闻报道之道应该是该“硬”的就要“硬”, 但必须讲究技巧, 该“软”的就“软”, 但必须讲究内容, 让软硬新闻既区分又兼用, 才是真正可行的方法。

新闻化 篇2

关键词:新闻写作,故事化,媒介竞争,真实性,引言

如今,越来越多的‚故事化新闻‛出现在各大媒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写人还是记事,一般事件还是重大题材都越来越像‚故事‛,报道的语言已经不再是生硬、抽象的概括性词语,而是为读者所熟识的较为生动活泼的日常用语。新闻写作正在逐渐转变风格,严肃的板着脸进行说教的新闻正在变得和蔼可亲。

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信息的渴望与获得途径,信息在今天已经变得触手可及。广大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要求快速、准确,而是要好看、要生动,或者说要‚娱乐‛。媒介环境的信息冗余使众多媒体面临着新闻‚同质化‛的严酷竞争,而受众口味的变化与选择标准的提高更让媒体时刻担心着自己的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广播、电视、网络,尤其是报纸,正使尽浑身解数地让自家的新闻与众不同,更加好看,吸引更多 的受众。因此,新闻写作故事化成了众媒体共同的选择。新媒体时代,最能发挥创造潜力的领域是新闻故事的采写和编辑。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获得成功,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更加优秀的会讲好故事的新闻写手‛。同一件事情发生了,不同水平的人来采写,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法来采写,其结果往往大不一样。这中间,是如何驾驭写作艺术的问题。新闻写作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也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

一、关于‚新闻写作故事化‛的定义

——使读者身临其境的叙事艺术

(一)‚新闻写作故事化‛概述

号称全美写作质量最高的《华尔街日报》常常能够把枯燥的财经新闻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又不失大报风范,自成特色,业界往往将《华尔街日报》的这种文体称为‚华尔街日报体‛,用具体的描写代替宏观大叙事,用细节的真实刻画整体性的实质,即‚一千个人的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而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一个悲剧‛。在我国,秉承了‚华尔街日报体‛风格的当属《南方周末》,每每发生什么大事,人们总要看看《南方周末》是如何来做报道的,因为它始终以与众不同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把新闻事件更加真实、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它是在以一种倾诉的口吻跟读者聊天,而不是在教育读者。几千字的文章,读者不费力气地就顺利读下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事件的本末,并接受记者的观点。这就是故事化新闻的传播作用:在受众无知觉并不排斥的状态下引导舆论,并获得 受众的青睐。

故事化的新闻写作方法古已有之,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在他的名著《史记》中,开创了一套崭新的通过‚实录‛图解事实的写作方法。他以人物为中心,将有关的历史事件记载到人物传记中,构成一个有始有终的完整的线性故事。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1]。西方特稿写作,特别是美国新闻学领域毫无例外地采用的正是这套方法。普利策评优秀特稿奖的条件是:‚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优秀的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

(二)‚新闻写作故事化‛定义泛论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所谓新闻写作故事化,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客观实践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2]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记者必须把这些事件带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在他的报道中加进一些人情味的东西‛,‚把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找出一个人,一个有代表性的人,他是受影响的,或者是被卷入的,抑或是这一情况 的原因或后果的一个例子来写‛[3]。

美国《60分钟》的节目缔造者唐”休伊特曾说,‚如果我们能使节目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来包装事实,我担保我能把收视率翻一番。‛

我国著名的新闻人穆青认为‚新闻是一种叙事文‛。1982年穆青就提出:我们要鼓励和支持记者捕捉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最生动、最活泼的新事物,鼓励记者探索最能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的新闻形式。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应向自由活泼的方向发展,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形式[4]。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是国内积极倡导新闻写作故事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作为一种定义,新闻学是一门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这个故事必须能够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我相信新闻是故事,任何一条好新闻,它必然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人类从有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那天起,都在讲述故事。文字记叙的也是故事,从荷马史诗到司马迁,到唐玄奘,到马可“波罗,不管中国人、外国人,包括莎士比亚,都是在讲一个美好的故事,新闻也是故事,只不过新闻的时效性更强一些。‛

有些专家反对新闻写作故事化,认为这种类似创造小说一样的写法会削弱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看上去变得不切实际、成为虚幻。然而,语言符号的使用、对万物的分类并不代表事实本身,实践证明,新闻写作故事化是让新闻更加为人所信服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新 闻写作故事化是用新闻中的故事抓住受众,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它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巨匠那样,用感觉化视觉化的文字报道新闻并挖掘这个故事对读者生活的意义[5]。

(三)‚新闻写作故事化‛的定义及其艺术特色

新闻写作故事化,是一种回归新闻本质、让新闻真正体现其功能的一种写作技巧。这种技巧以尊重新闻事实为基础,借用文学的笔法,把故事引入新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写出新闻的故事之美,使受众看着喜欢、听着高兴,有所思、有所得,并能感受出美的愉悦与快感,实现真正的有效传播。

与一般的新闻写作相比,故事化的新闻写作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一般的新闻写作主要目的在于告知,只要把事实交待清楚即可,至于读者是否愿意并真正接受,便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而故事化的写作则要在告知的基础上,消除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传达某种价值取向,在文字的排列中彰显出一种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

1.选题的内容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故事,这些故事与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对大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密切关联。新闻报道的‚市民化选题‛使其与受众有着天然的接近性。

故事化新闻的选题多是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突发的重大新闻事件的详情、新闻背后的内幕情况、曲折动人的新闻故事、引人关注的人物命运、衣食住行状况的微小变化、法制案件的告破等题材常常成为各大媒体的首选。贴近生活的选题也更加贴近受 众,这就使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与受众产生了天然的接近性。新闻报道的‚市民化选题‛使其具有了‚市民意识‛,即使是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通过一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的描写来展现。从小处着眼,彰显大主题,是故事化新闻最突出的艺术特征。

2.在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之下,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借助文学的手法去‚实话巧说‛。借用文学的叙事艺术进行写作,注重细节刻画、情节安排,力图用画面感再现新闻事实,使读者身临其境并从中感受到乐趣和意义。

故事化新闻强调可读性与可信性,无论情节多么引人入胜,必须要符合新闻事实本身。事实上,在故事化的新闻写作中,记者与读者有一种契约: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读者看到的是记者用故事化手法认真、诚实再现出来的现实。

语言简洁有力,笔调风趣幽默,叙事清晰明白,描写生动活泼,人物对话和事情经过的穿插精炼简洁。一张图片胜过一千个文字,一个好的场景文字描写也会胜过几张图片,关键在于读者是否‚相信‛作品中图解的事实。故事化的新闻写作就是用文字对新闻进行图解的,它用设置情节悬念、刻画细节、大量使用直接引语、运用修辞等文学手段为读者描绘出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读者不仅可以看到事实的发生,也可以进入其中体会当事人的心境感受。简单通俗的词汇运用、符合生活逻辑的情节设置使‚这个故事‛看上去更加贴近真相,更能展现深层次的社会现实。

3.故事化的新闻写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注重研究受众的接 受心理,接受兴趣。多以平民的视角,关注平民的生存现状与其生存理想。客观再现新闻事实的过程中渗透着出于正义而迸发出的强烈责任意识,体现出一种新闻写作理念的人性化回归与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在他的著作《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提到: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社会责任论者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6]。‚我们必须承认,大众传播机构是一种教育工具,可能是最有力的教育工具;并且他们必须承担教育者的责任,陈述和澄清为之奋斗的理想。[7]‛我国新闻媒介的基本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媒体必须承担起教育和宣传的职责[8]。

故事化新闻写作的本质就在于以人为主体,挖掘事件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激活人类的丰富情感,倡导主流社会意识。把情感因素融入到理性的思索与平实流畅的故事叙述中,使受众在接收新闻事实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便是社会道德与文化的基本载体。像讲故事一样报道新闻,体现着媒体对受众的关注与人文关怀,也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一种体现。

二、‚新闻故事化‛渐成主流的因素

——好故事让新闻更有效地传播

新闻写作故事化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当今的媒体运作中,新闻之所以青睐文学的故事化叙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可以借之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播。用故事讲述新闻,既满足了读者的接受心理需求,使媒体信息更具可读性和易读性,更能实现‚注意力经济‛。以这种方式整合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的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

(一)新闻报道实现有效传播需要回归事实本位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纯粹服从人类生存斗争的新闻活动。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至今,新闻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内容在不断丰富、传递手段更加多样,有两条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9]。可见,新闻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传播信息与引导舆论的基本作用。一个传播者总有两个层次的意图,信息性意图是为了让听话者知道某事,传播性意图则是使听话者意识到他说某句话的目的[10]。

喻国明教授曾说:‚新闻的真正价值是,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并且这种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社会决策、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新闻要发挥其 主要功能的前提就是要实现有效传播,尽量消除在传播过程中的障碍,使信息能够顺利地到达受众并在最大程度上为之接受,这就需要新闻报道回归到事实本位。

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就是力求使读者阅读报纸(或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之后所产生的印象与事实真相一致[11]。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尤其是一些主流媒体用一种模式化的极具概括性的语辞进行新闻报道,出现了一大批过于典型的典型新闻。它们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脱离生活实际的人物、事件,千篇一律,枯燥乏味。这种八股文章,不仅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还会使读者产生天然的阅读障碍,而且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影响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流于形式的新闻报道显然不能起到传播信息与引导舆论的作用,让新闻报道回归事实本位则是一条切实之路。

事实上,在我国新闻事业开创之初,报人就秉承了《史记》的笔法,以故事的形式写新闻。用故事讲述新闻,已成为新闻回归事实本位的一种新取向。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而事实即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动的故事,新闻说到底便是由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构成的。应运而生的故事化新闻写作正是基于新闻事实的具体情形以更加人性化的理念进行事实再现,基于生活的文字语言消除了读者潜在的阅读障碍,基于生活的叙述视角使‚故事‛更加真实新闻更具可读性。同时,这也是新闻写作传统关注社会中的人的一次理念回归。

(二)新闻媒介竞争促使媒体注重塑造鲜明的个性特点 新闻事业具有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事 业性质、企业管理‛是这双重属性在我国新闻事业中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一形式促使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在竞争中,新闻媒介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塑造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新闻媒介的个性特征是一家新闻媒体明显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基本特点,它直接决定了受众对于不同媒体的注意力,意味着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注意力经济‛。

在众多的华语媒体中,凤凰卫视的地位无可取代,因为他有着与众不同、无法复制的特质,受众即使在媒介众多信息冗余的媒介大环境下一眼便可认出凤凰,在期望获得更多信息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凤凰,也更加信任凤凰。这种特质可以用凤凰老总刘长乐的一句话来概括:媒体是一种艺术,我们不可能以赛跑来比喻传媒的竞争,只能用舞蹈比喻。因为赛跑是靠体力和速度,舞蹈是讲究平衡、重心、感觉和审美[12]。

塑造鲜明的媒体个性并不是一时一刻、一招一式的,它需要从思想观念上进行长期塑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形成对某一事物态度的过程中,许多时候并不取决于理性的思考,而取决于情感的好恶[13]。

因此,新闻报道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就要尽量和受众个体发生联系,把握人类情感的共同特点。只有真心实意地关注受众的感受,媒体才会赢得受众的尊重进而产生信任。只有获得了受众的信任和支持,媒体的鲜明个性在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才是有意义的。

(三)可感性强的新闻报道更易获得受众的认可和信任

新闻媒介进行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受众的认可与接受,而受众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因此,受众定位、受众分析已经成当今媒体在制定报道计划时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其本质在于了解受众的心理特征。

作为社会群体的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即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选择性接触假说‛[14]。它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并不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大众传媒并没有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左右受众的力量[15]。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时要公正、不带有明显的立场和态度,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让受众选择并接受。

受众的心理需求因人而异,要求新闻报道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不拘一格,以适应不同受众的爱好;受众的求新、求真、求近、求短、求知、求乐、求奇的共同性心理[16],又要求新闻报道,具有人们能共同接受的素质。这种可受性的素质一般表现为有益、有趣和可信[17]。理论研究证明:新闻的可感性越强,可信程度越高;可感性越强,可接受程度越高[18]。许多受众对一些新闻持怀疑态度,除了个别新闻明显夸大事实外,大多是由于事实可感性不强。受众不能从新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感受,新闻的真实性就失去了植根的土壤。因此,可感性直接强化真实性。读者打开报纸,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新闻,是那些与他们生活领域和生活现场‚贴近的事‛。‚贴近‛是表 面原因,‚可感‛才是本质联系。有些新闻与读者并不贴近,但由于舆论造成‚热点‛,或由于记者的‚再现手法‛提高了事实的可感性,也能够紧紧抓住读者。

三、怎么样写好‚故事化新闻‛

——像讲故事那样采写新闻

(一)在新闻的范畴内保持新闻自身的平衡

追求细节、现场感和人情味已经成为故事化新闻吸引受众的砝码。然而,过分强调故事性,会削弱新闻本身的信息传递功能。因此,对新闻进行故事化处理的前提必须是,在新闻的范畴内保持故事性与新闻性的平衡,这就需要处理好两个统一的关系。

1.真实性与故事性的统一

故事性报道强调讲故事,但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有时会为了增加人物的感情色彩、增强事件的戏剧性,而在笔调上进行适度的夸张,这样写出来的人和事也许很感人,但并不真实、全面。背离了新闻真实性的初衷,故事性再强,报道也会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要做到真实性与故事性的统一,就必须抓住新闻的内核——真实,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是实际发生过的,甚至每一句话每一次心理活动都是采访对象承认过的。‚记者不能生造细节、生造故事,即使你想到了非常好的细节,你也必须在真实性这儿刹车,否则你写的就不是新闻了,传播的就不是真实的信息了,这是一个记者基本的职业素养。‛

2.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故事化报道追求现场感、细节化,所以常常在故事里充满了对现场和细节的细致描写,这样固然可以增加报道的形象化,给受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有时又会流于表面,使受众觉得肤浅。

一篇好的故事化新闻在于聪明地表达文章的主题、体现出新闻的人文关怀,带着读者一起去思考而不仅仅是获得短暂的娱乐。故事是为思辨服务的,一篇充斥着大量故事情节却缺乏思辨主线的文章,充其量只能算做‚实录新闻‛,缺乏应有的报道深度。只有首先在众多故事中提炼出思辨性的主题,然后把各种新闻故事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才能使故事化报道做到既报道新闻,又引导舆论。

(二)采访中注重挖掘故事

《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南香红对于那些无法去现场的报道,总是可以呈现出非常强的现场感,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她就在现场。‚但文章中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的,都是我一点一点问出来的。呈现现场感的技巧在于你采访的细致与耐心程度,要想文章不枯燥就得不厌其烦地问。‛可见,采访中的细致耐心、不断询问并在问题中寻找到故事,对于再现新闻事实是必须的也是一项前提条件。

记者在采访时应注重重要性、贴近性、趣味性等新闻要素,偏向于挖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和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故事,注重挖掘新闻背后承载的具体意义。

记者要用‚变动‛的眼光寻找‚故事‛,一旦发现‚滴水见 太阳‛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就紧抓不放,询问到底,而且要对任何一条线索发出质疑,多为几个‚为什么‛与‚怎么样‛。记者要善于提出具体、深入而又有特点的问题,还要注意提问的角度要适合被访者。聊天似的提问,让许多记者在采访中获益匪浅,与其按照提纲一条一条地读下去,不如抓紧时间与采访对象好好聊聊他所处的生活环境。记者还要调动各种感官对现场的人物、背景、情景、情节、氛围等进行观察,把握细节。只有记者们观察到了,才能在写作中把事实再现出来。而且现场的各种细节还会有助于记者们找到写作的思路与线索。

(三)写作中实现新闻故事化

1.避免‚新八股‛现象

越来越多的记者们开始模仿、借鉴故事化的写法。然而有些报道只是照搬形式,即:小故事(导语)——过渡——新闻主体——再提小故事(结尾)。至于‚小故事‛是否具有新闻事实的典型性或充分反映出报道的主旨内容,则不去过多考虑,小故事喧宾夺主,新闻主题反而平平淡淡,没有力量。全篇充斥着各种人物说的话,有些与主题关系很小,有些毫无意义,毫无逻辑的事实罗列,让读者不知所言为何物……这种情况被称为新闻写作的‚新八股‛现象。

‚新八股‛现象使新闻报道看上去虽然生动形象却毫无生气,没有吸引力,它并不能使受众产生阅读快感,只会觉得阅读是在浪费时间,甚至还会使他们产生厌恶感。况且,有些记者或撰稿人在采写新闻事件的时候,过分注重于旁枝末节的追逐,而忽略了主题事件的 挖掘;更有甚者,为了寻找到具有冲击力的故事情节,采取了杜撰和虚构的方式,将自己的意图糅杂进编造的故事,这样就更加违背了故事化写作的本质。

因此,避免让新闻写作陷入‚八股‛写作的泥淖,是所有新闻记者在开始写作时必须要再三思虑的。千篇一律的‚故事化‛,以及过分的甚至脱离实际的‚故事化‛都会适得其反。关键在于,新闻记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地再现。

2.从个人的视角出发

故事化的新闻往往选择‚个人化‛的报道角度,即通过个人的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优秀的新闻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时,总是从某个个人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贴近读者,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在报道中,无论是长篇特稿、通讯、专栏、会议新闻,还是领导人会见的消息,都至少需要一张有血有肉的人的面孔。越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越是应该有个人化的故事。缺乏个人化的故事,报道只会显得空洞乏味,只会让受众失去兴趣,其结果是导致公众失去对国计民生这些涉及每一个公民自身利益的重大政治事件的兴趣。

在2002年的‚两会‛报道中,一些报道充分运用了个人化的故事写法,产生了十分具有冲击力的传播效果和宣传效果。‚两会‛的重要议题通过个人化的故事和感受报道出来,受众不仅对‚两会‛更加了解,还从中感受到中国的民主政治正在不断进步。

‚姜健代表成了山东团的重点保护对象,这几天新闻组的人连 续出面挡驾了不少记者,因为姜健实在太累了。来之前他刚献过血,开会后有顾不上休息,每天忙议案、建议到夜里两点多钟。‛ [20] ‚浙江省金华市一个农民,向有关部门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章。为了盖这些章,连新买的汽车轮胎都磨破了。几年后,申请终于被批准,但这个农民对办养鸡场已经没有兴趣了,因为市场的行情发生了变化。‛[21]

又如:美国有114.3万退休金领取者,今年能够拿到的退休金总额比去年少63亿美元。显然,这条信息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变化。然而,‚114.3万‛和 ‚63亿‛只是抽象的数字概念,无法解释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果把读者带到弗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市一个上了年头的小酒店门廊前,并介绍那些月收入不到40美元,因为无法购买食品,支付账单而在绝望中生活的几位老人面前,读者就会深刻感受到减少退休金对社会的影响。读者会因为记住某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而记住社会的某一重大变化。一个生动感人的普通人的故事和经历,给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胜过几十篇讲大道理的社论和理论文章。

3.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标题

标题素来有新闻报道的眼睛之说,它左右着读者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如何选择。‚题好一半文‛,对于文章来说标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毫无吸引力的标题是不会引起读者的任何兴趣的,而具有吸引力的标题往往会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故事化新闻更加应该注重标题的制作,而且要力求满足受众的需求。

标题应该成为受众最为关注的信息。受众接触新闻媒介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新闻标题中应涵盖更多有效信息,标题就是新闻。在制作标题时,把事实主体作为核心信息,是增强标题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比如: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取消各种政策性限制(2003年 2月28日《中国青年报》1版);中国大闸蟹,横行曼谷酒楼(1983年《经济参考报》)

标题应该满足受众的探知欲望与好奇心。人们在生活中碰的新情况和问题,总是希望从报刊电视媒介上寻找参谋或答案,媒体往往担任着为大众答疑解惑的角色。这类标题在当今媒体中随处可见,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及时地给予正确的解答和指导,大多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满足了受众某方面的求知欲望,自然也就有了超乎平常的吸引力。

比如:熊股是咋跌出来的(2007年7月5日《南方周末》16版)

标题应与受众的感情产生共鸣。‚文章贵乎以情感人‛,新闻标题制作也不例外,能够与受众的感情产生共鸣的标题更具有吸引力。以情感人的标题应切合新闻的真谛,凭着新闻本身的‚真‛和作者真实的‚情‛而让读者情动于衷而欲罢不能。

比如:(引标)有人送来流浪汉,竟称‚死了再来收尸‛附近居民质问——谁在如此漠视生命(2007年1月26日《楚天都市报》第1版);拨通服务电话,要等到花儿也谢了(2007年7月5日《南 方周末》17版)。

标题应给受众美感的语言。中国文化传统讲究文辞优美,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在新闻事实和语言环境确定的情况下,在遣词造句和形式结构上别出心裁,给人以语言的美感的标题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比喻、比拟、借代、双关、仿词、对偶、对比、反复、设问等修辞手法广泛运用在标题制作中。

比如:弱冷空气难斗烈日 沈城没雨高温还得持续(2007年6月25日沈阳网);中国虎‚留学‛在非洲(2007年5月17日《南方周末》10版)

4.使用简洁具体的字词

新闻故事化要求具有视觉化的细节、具体感人的事实,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大量地使用形容词、排比句,真正的智慧,通常总是用很朴实的方式反映出来的。语言越朴实,越生动,就越容易理解[19]。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22]。

要尽量使用具体名词。诸如‚问题、情况、反应或利益‛这些抽象名词到底指什么?善于讲故事的记者可以用以更加准确的词语或句子来代替它们。又如:‚客轮‛、‚700英尺长的豪华客轮‛,后者比前者更加具体、更加形象。‚反应‛可以变成‚害怕、憎恨、怀疑、热情、厌恶‛或者其他更为真实的表达。

要尽量用动作说话。动词可以增加故事的活力和表达的深度,这既是许多记者、通讯员的成功经验,也是那些优秀的新闻作品的显 著特征。动起来,新闻才能‚活起来‛动起来,新闻人物才能‚立起来‛,动起来,才能把读者的阅读兴趣‚吊起来‛[23]。比如:‚不要以为我是一个疯子?‛市长狂吼道。读者立刻就能感受到这位市长的暴脾气。

要尽量使用日常用语,而不是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法官、律师使用的语言。一个善于谈话的记者,不论他要写什么,他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吗[24]?鲁迅主张:‚从活人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儿,搬到纸上来。‛一个生涩的词,在生活中或许会有一个或几个生动的解释与之相对应,因此,新闻记者一定要从生活中发现丰富多彩的生动语句,用生活中的词去讲故事才会讲得真实、讲得生动。

5.巧妙运用文学技法

新闻写作的不断丰富,得力于从文学中汲取了宝贵的养料。故事化新闻,就是要制造出视觉新闻。‚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26]。巧妙运用文学激发,可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25]。

第一,描写,实现新闻的视觉化传播。

描写,即依照事物的情状,用语言或线条、颜色表现出来。它要求语言具体、形象、生动、可感,实现新闻的视觉化传播。新闻报道中的描写主要涉及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其中,细节 描写尤为重要。细节是被放大了的故事,通过细节的刻画,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从而愈加显示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给人以真实感,并给读者很强的心灵震撼,实现心灵的共鸣。故事化新闻的报道成功与否就在于它是否拥有足以感动人的细节。

比如:在炸鸡摊边,前文穿件白大褂,正在低头数钱,发现我在看他,脸突然红了,迅速摘下帽子,问我,像不像外地土老帽儿。其实,无论从气质还是穿着上,前文都与‘土老帽儿’相去甚远,但能感觉到,他处处都在谨慎的规范自己,以躲避这个讨厌的称谓。前文在旁边的饭馆里要了桌酒菜,说是有时来不及就在这随便吃点。他把‚随便‛两字说得很轻松,流露出一种有钱人的潇洒。(蔡平《哪儿是我的家——赵氏家族追访记》)

这段文字,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只用了寥寥几个神态和语言的细节特写,就把对象怕别人说自己‚土老帽儿‛充阔气的心理、憨厚而又自尊的性格鲜活刻画出来。读者读到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但如果不使用这些观察到的细节表现,而是直接告诉大家他爱虚荣为人憨厚等,那么读者对他是不会有什么印象的。

在《逼近真实——〈冰点〉体会》中提到,好细节,就是那些你不用录音机,不用往本子上记,也牢牢记在心里的东西……唯有让自己心动和印象深刻的东西,才能让读者心动和印象深刻。南方周末记者吴晨光对此态度更加明确,他说:‚细节是金——当然,不要什么都用细节。和文章主题有关的,要保留;无关的,一字不留。‛

第二,引用直接引语,提高真实性与戏剧性。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新闻报道与写作》教材中写到: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直接引语能使新闻事件更具真实性和戏剧化色彩,读者可以直接聆听新闻人物‚说话‛。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读者就可以这样判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说话,那么这件事必定真实无疑。另外,使用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新闻会更富人情味,语言上会更富色彩,行文上更富变化,读者读起来会更感到亲切生动。直接引语常常是新闻中的点睛之笔,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托尔斯泰在谈到《战争与和平》一书的力量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叙述,我不解释,我让我的人物为我说话。‛引用直接引语,最大的作用在于代替作者点明主题,揭示新闻或新闻人物的意义,不暴露出主观倾向。

然而,对于直接引语的选择应当恰到好处,过多或过少使用直接引语都会削弱故事的感染力。直接引语的组合使用也是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常用的新手法,但是需要记者具有更强的逻辑想象力和制造情节的能力,否则,不但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会画蛇添足。

第三,适当的修辞让受众眼前一亮。

拟人、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多用于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恰当的修辞会使读者在情感上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亲近感,新闻事实的魅力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虽然昨日有一股弱冷空气移驾到辽宁,但太阳依然是威风八面。今日,沈城上空有云层出来拔刀相助,可还没挡住太阳的热情。‛ 拟人化的写法使这则消息报道的天气状况看上去不是很糟,而事实上其时沈阳市已经连续56天无降雨,无论是市民还是动植物都在干旱中艰难度日,这则生动活泼的消息显然缓解了人们的急躁情绪。

又如:《中国青年报》新德里1987年2月24日电

第39届世界乒乓球佛标赛组委会好像变成了‚小件寄存处‛,中国人今天上午则把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交给他们,不到12小时又把两座奖杯取了出来。

按规定,上届冠军在比赛前要将奖杯交给组委会保存,再把奖杯颁发给本届冠军,而中国队蝉联了冠军,因而‚小件寄存处‛这一形象的比喻,就把这个新闻事实交待出来了,同时又不乏幽默风趣。

对比法也是文学、戏剧、新闻经常运用的方法。可以横比,可以纵比,通过人与人、物与物、事与事、时与时、地与地的比较,好坏对照,美丑映衬,从中显示出道理。无需记者说话,道理不言自明[27]。

第四,借用短篇小说的叙事结构构思新闻。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常常把报道写成有背景、有故事情节的短篇小说,当然小说和情节只是形式,不是内容。用小说的思维构思故事,寻找故事中潜在的喜剧、悲剧、讽刺或冲突因素,尤其要重点关注故事主角和对手之间的紧张关系。新闻报道要让故事内部产生动感,最理想的动感,就是让故事的情节按照‚发生/影响/反作用‛的结构顺序自然发展。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

新闻故事化的叙事结构要紧凑,切忌将各种乱糟糟的细节和 画面堆积在一起。材料要集中、观点要突出,在最短的篇幅里,以最高的效率写出最好的效果。

结语

新闻稿件应该是最精炼、最具故事性的,因为新闻本身便是由一个一个故事构成的。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重大的信息往往被淹没在冗长、乏味的没有故事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写作故事化‛给受众带来了‚身临其境‛感受新闻事实的机会。记者通过文字的排列与词句的转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透漏出人文关怀,中国的新闻媒体在受众眼中正在变得更加亲民。

然而,‚故事化‛八股文泛滥的现象在当今的媒体中并不少见,甚至于在不断蔓延。不同的新闻应该有不同的写法,并不是每一条新闻都适合用故事化的方法来处理。媒体应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不应该借用‚故事化‛的外壳,凭空虚构、大搞出位,专注于制造‚眼球效应‛。故事化新闻讲究一个‚动情‛,但不是故意‚煽情‛;故事化新闻讲究‚通俗‛,但不是追求‚低俗‛;故事化新闻讲究再现新闻场景,但不是虚构故事环节;故事化新闻讲究引用人物对话,但不是任何话语都有引用的价值;故事化新闻讲究情节,但不是事实的简单拼凑和叠加。种种现象的产生不仅源于激烈的媒介竞争态势,其根本在于新闻媒体的责任意识与专业精神,新闻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新闻写作是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也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讲一个故事很简单,但要讲出一个好故事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记者高超的采写技能与思想深度,还需要记者拥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境界和情怀,当然保证‚真实‛是一切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易平.论司马迁写当代史成一家之言[J].史学理论研究,1997.2.[2] 杰里”施瓦茨.如何成为顶级记者[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5.[3] [美]麦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108.[4] 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52 [5]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562.[6]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9.[7] 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1.[8]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32.[9]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10]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55.[11]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21.[12] 刘长乐.《东西方传媒大亨的对话:东西论剑》[M].华夏出版社,2004.89.[13]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290.[14] Lazars field,P.F.Burleson B.and Gadget H., The people’s Choic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82~149.[1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76.[16] 汪新源.《新闻心理学》[M].上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215.[17] 何光先.《现代新闻学》[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373—374.[18] 胡志平,王桥.《重新发掘新闻奥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33—34.[19] 高尔基.《高尔基论新闻和科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7.[20] 潘圆.《姜健:代表就要提议案》[N].中国青年报,2002-3-15(2).[21] 程刚.《保护权利 制约权力》[N].中国青年报,2002-3-10(3)

[22]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36.[23]

刘善兴.《新闻写作36术“此时无声胜有声》[M].上海:解放军出版社,2001.20.[24] [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93.[25] [美]雷尔迈”莫林.《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事情本身往往能说明问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12.[26] 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278.[27] 康文久.《实用新闻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45.阅读资料:

[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

热奈特.虚构叙事与纪实叙事[A].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C].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

刘寒娥.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人文意识[J].新闻实践.2005.(12).5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

杨皓,杨志刚.新闻因事而生动——浅谈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写法[J].记者摇篮.2007.2 7

刘长乐.《东西方传媒大亨的对话:东西论剑》[M].华夏出版社,2004.8

白庆祥.《新闻论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9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10

崔艳君,韩俊亮.新闻写作故事化探索[J].青年记者.2006.(18).11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

王建河.论新闻报道中的文学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7.13

新闻色情化 篇3

在南方某省出版的《新周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用于封面的女性人体照片以及上面的那行黄色大字“世界杯期间的外遇”,将其色情意识毫无遮掩地张扬出来,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翻阅该期的20篇专题文章,标题中的常用词汇是“性高潮、性爱、性感、球球、外遇、私生活、非常男女”等,在足球带来的近似疯狂的气氛中,媒体抛开了平时掩在“色情”面孔上的那层薄纱,干脆大胆赤裸一把。并且记者深知标题的文眼作用,毫不含糊地将文中的“性”趣先在大字号的标题上张扬兜售。在此之前报刊的“桃色新闻”、“黄色新闻”虽都有描述、渲染色情的文字、图片,但还比较隐晦、节制,基本没有超越“软色情”的界限,但上述图片与专题文章却有大步迈向“硬色情”领地的嫌疑。

如果说体育新闻倾向娱乐,易于与色情碰撞,出现一些色情现象在所难免,那么严肃题材的报道总不至于也循此路径发展,使新闻报道呈现相当面积的色情化吧?其实不然,当媒体的性价值取向确定,戴起有“色”眼镜看世界时,那么无论何种题材,都能滤出“情色”故事。即使严肃的反腐新闻题材,也能被媒体炒成腐败分子的私生活展示,字里行间流露着或隐晦或直露的色情意识。2002年媒体报道张二江受贿案时,从貌似分析干部贪污受贿的原因入手,对张二江与107个女人发生性关系的故事颇费笔墨,甚至有记者想起梁山好汉的108将,硬把张二江的妻子也算进去,写成《市委书记与108个女人》、《一个男人与108个女人》,在当时极具轰动效应。2003年媒体又对原湖北枣阳市市长尹冬桂受贿一案进行报道,作为因受贿被审的女市长,她的受贿事实没有得到媒体的看重,而一些关于其私生活的传言,却使媒体如获至宝。当庭审的情况和记者的期望有所偏差时,有媒体还是以《枣阳有个女“张二江”》为题报道,拿“风流女市长”、“女张二江”做文章,媒体对一些贪污腐化干部的报道,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也是新闻报道多样化的原则要求,但若总从该种角度切入,剑走偏锋,甚至不惜用谣言对报道对象的私生活进行演义,媒体的真实用意就令人怀疑。以上案例清楚地表明:当新闻媒体以情色意识去审视新闻事件时,那么许多报道题材都有变成色情新闻的可能。

电视节目在情色气氛的营造上也颇费苦心。2003年上半年,湖南娱乐频道出笼的新式天气预报节目,让所有业内业外人士称奇:妙龄的女主持人,慵懒地躺在沙发上,双脚搭在靠背上“秀”出美腿,衬之以昏暗的镜头,类似呻吟的音乐……当被指责如此包装天气预报节目意在诱发受众的色情意识时,节目主持人解释说:我很嗲,我是情色,但我不是色情。一字倒转,媒体用意真的就变了?其实受众的评价正中其要害:以情色的姿态挑逗、诱发人的色情意识。广播电台在这一潮流中也亦步亦趋,被称为江苏交通电台一对“活宝”的主持人白天主持节目时语言俏皮、诙谐,到了晚间则演变成了“打情骂俏”,据夜间开出租车的司机言:开放得很,有时让人面红耳赤……

上述传媒中带有浓重色情意识的新闻虽已屡见不鲜,但大多比较含蓄暧昧,具体、直露地渲染细节的色情文字在文中的比例还不是很大,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属于“软色情”新闻。但网络传媒中许多资讯的色情成分却占主要位置,是不折不扣的“硬色情”,甚至有些栏目的内容已近“淫秽”。通过网络流传广州的台湾女议员璩美凤被偷拍的性爱录像,简直可与地下兜售的淫秽光盘同论;家喻户晓、风靡一时的木子美性爱日记,通篇围绕性爱细节展开描述,已经“色”得不能再“色”;而一些网站中以新闻面目出现的“两性空间”、“女性话题”栏目,以讲新闻故事的口吻介绍一夜情、一夜性的具体经过,其中许多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比网络上的色情小说还要露骨。

媒体报道中的色情新闻给受众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讲,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词(言语、文字)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接受者能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再造出自己不曾感知过的新事物的形象。根据这一原理,色情新闻和图片完全可以诱发受众去想象自己身入其中的场面,如果不能尽快摆脱这种想象而又将其付诸实施,色情新闻与图片就成了接受者从事色情活动的诱因和教材,而这对行为自制能力较差的未成年人来讲尤其危险。美国学者丹尼士曾做过一个残酷的试验,将被遗弃的40名私生子婴儿分别放在严格控制的笼内喂养,使其完全失去与人和社会交往的条件,几年后40名婴儿全部变痴①。虽然这个惨无人道的试验因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而被迫停止,但它所证明的人因生长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致命变化的结果却毋庸置疑。

在新闻传播受到严格限制的年代,在互联网没有诞生的时候,色情文学是传播宣扬淫秽行为的主要载体,色情文学的泛滥与社会上性犯罪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从社会道德角度来看,色情文学造成了、至少是部分造成了社会严肃纯正的道德风气的败坏,进而对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整个社会结构形成威胁。为此各国官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和规定,否定、限制色情文学读物。随着报刊事业的迅猛发展,色情又出现在新闻传播的领地中。许多青少年性犯罪资料表明,他们的作案动机缘于色情传播物的刺激和诱导,作案时的一些细节也受到色情描写的影响。互联网形成声势之初,各网络公司的CEO们感慨最多的就是:互联网是一块靠理想主义者的青春激情推动起来的比别的传播领域都“干净”的区域,他们万万没料到这块“干净”地儿会在两三年内迅速变色,一头扎进色情的“钱眼”里不能自拔,成为后来居上的色情传播的主战场。以往在外国网站才能看到的“硬色情”,如今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中。中国受众的视听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色情污染。

网络对于色情新闻的渲染传播,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和反击。辽宁省锦州渤海大学的教师王吉鹏,因无法忍受黄色网站对青年人的诱惑和毒害,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批评网络色情的文章,成为中国民间的网络反黄第一人。康国平以历史的深邃眼光对媒体色情进行审视:“网络色情,大多数人以为不过是每一个人的问题,于我,却认为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一个民族的问题。鲁迅看到了一个吃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我看到,或者说更多人看到了一个耽情于网络色情的民族,估计也大概是一个没希望的民族。网络色情,对大人们无所谓,但对于小孩子们,大抵却要遭殃了。”②其实,即便在性开放程度较高的西方国家,也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保护,不久前西方社会合力扫除了一个大型的儿童色情网站就说明了这一点。一些有强烈责任感的传媒人士开始联手反对传媒的色情化倾向,很多报纸也都收到大量读者来信,要求封杀木子美。法律界人士从法律视角提出,按照新闻出版署对七种淫秽出版物的规定,《遗情书》因露骨地传播性交行为、性感受,应该属于淫秽作品。网站经营者负有审查传播内容合法性的责任,如果构成犯罪,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色情新闻渐次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归结起来主要缘于以下几点:

首先是从业人员自身生活观、价值观的异化和社会责任的淡薄。色情新闻大量出现的领域从内容上看相对集中在体育、娱乐题材,从传播方式上看以网络媒体居多,这些领域的编辑记者年龄普遍较轻,学历高,收入高,思想前卫,私生活丰富,容易接受新的生活观念。广州一位记者撰文说:“……我对一切非强迫性非交易性的人类行为在心理上并不排斥。”这种思想观念带来的价值取向使他们放纵自己的欲望也引导受众放纵欲望。25岁的木子美本人就是广州某小资读物的编辑,开了一个以性爱为讲述内容的专栏,并在圈内小有名气。他们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价值判断表现在主持的专栏文章里,左右着新闻报道的选题和切入角度,对受众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冲击和影响。施拉姆认为:“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推而广之,所有媒体在传播内容上都在教受众一些什么,木子美们能在网站这个公共空间招摇过市,不管承认与否,她(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老师”,我们能指望未成年人有足够的理性拒绝她吗?对具有理性的成年人来讲,“木子美”是作料,可视个人好恶取舍;对没有约束能力的未成年人而言,“木子美”就是一剂杀伤力极强的毒药。纵容毒药存在的另一方面就是放弃责任。设想如果木子美做了母亲,还会不会再将自己的性爱日记挂在网上?

其次是媒体理念失误,以“性”为最佳卖点。近年来的对外开放和新闻改革,使媒体不断学习欧美、港台的新闻经验,其中一点就是把政治和性作为卖点。但我国目前的国情对把政治作为卖点有诸多严格限制,因此,有些传媒便在性领域大展身手。

再次是我国新闻管理环节的薄弱和新闻法制的不够健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新闻媒体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令新闻监管部门应接不暇。新闻法迟迟难以出台,现行规章制度对新闻从业者的行为缺少系统的规范和限制,以行政管理手段制约的党报大报能在一定范畴内约束自己,而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则动足脑筋打政策的擦边球。如某媒体记者暗访妓女的报道,实际上就是将整个嫖妓过程展示了一下,你说他是色情,他说这是“揭露”色情的报道。

最后是行业自律组织的约束力不足。我国虽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但比较其他国家的新闻自律组织,同业间的自律管理、相互监督还不到位,这一切都给色情新闻的出笼和发展成势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性中潜存着许多不合乎社会生活伦理的欲望。这些欲望经过教育陶冶及道德意识、法律制裁的压制,被约束于人的潜意识中,不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工具,可以也应该成为净化人们心灵的工具,但若其淡化自己“把关人”的意识和应尽的社会责任,就极易成为教唆犯。新闻报道对色情的关注和追逐,会强烈刺激人的感官,成为引发不正当情欲的诱因。

注释:

①《心理学》,全国九所综合性大学心理学编写组,南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电视新闻“小报化”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小报化,表现形式,娱乐化

伯德曾经指出:电视新闻具有一种个人化和戏剧化的倾向,这种现象会导致人们从新闻中学到的东西变得琐碎化,使新闻更容易接近大多数人。当电视媒体相继出现类似于小报报纸报道风格的时候,也就出现了小报电视这一个词。“小报化”起源于平面媒体的概念,来源于某些国家较小型的通俗报刊。

1 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民生新闻、法制新闻等各类新闻节目中,弥漫着浓厚的“娱乐化”气息。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娱乐”成了各类电视节目突围的法宝。电视新闻也吸纳了以往娱乐节目中的娱乐手段,如嬉笑的语言、说唱的节奏等,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电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之一就是“硬新闻软着陆”,例如,在一些严肃的新闻如政治新闻中挖掘出娱乐因素,然后加入一些娱乐的包装进行传播,其特征就是将大多数人的关注集中在一些娱乐性主题上。电视新闻报道强化了事件的刺激、煽情和戏剧悬念,重点由原来的硬新闻偏向于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走向了新闻文学化、故事化的道路,更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同时,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强的娱乐性对电视新闻文本的制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把新闻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呈现出来,在播报新闻的时候,电视主播以口播完成导语,试图以自己的情绪吸引观众收视新闻的兴趣,感染观众。并且在讲述新闻主体事件之前,电视新闻主持人一般都是从相关的人、事、物上摊开,不直接切入正题,然后才对新闻事件有一个“解题”的过程,不紧不慢地转入“正话”。

在新闻娱乐化潮流的影响下,小报与主流媒介的区别日益模糊,电视新闻娱乐化以观众为中心,重建了娱乐功能应有的地位,凸显了电视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性元素,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回归了电视新闻娱乐功能的初衷。但是,电视新闻娱乐化如果将触角延伸到严肃性的话语领域中,将会使主宰人类大脑的思考能力逐渐退化,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2 电视新闻戏剧化的表现形式

目前,就表现形式来说,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吸引观众,运用传统曲艺表现手法,营造了一些起伏波折的故事情节。而戏剧化叙事的优势在于主持人为了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一开始就使故事的悬念与冲突弥漫在故事人物身上,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满足了电视观众的好奇心。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处于“无名”状态中,不作为独立的人格主体“说话”,只是信息传播的代言者。但是,在小报化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拥有了剧中人和叙事者的双重身份,可以“说话”评论,处于“有名”的状态中,完全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叙事格局。小报化的电视新闻节目借鉴古典小说戏曲,在播报的过程中,主持人可以以演说者的身份站出来评论新闻事件,也可以自由控制叙事的节奏。而在新闻播报的环境上,小报化的电视新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例如,江苏扬州电视台的《今日生活》播报场景是在院子里的树下,讲述的百姓人家的寻常故事。由此可见这种小报化的趋势,与民间曲艺有明显的联系。并且,新闻的选题范围狭窄,经济、民生等题材都无涉及,只局限于家长里短的市井琐闻。

在观看戏剧化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时候,观众的心态是放松的闲适的,这和传统电视观众接受信息的心态和期待不同。我国电视观众有一种浓厚的“故事链情结”。通过提问、表达观点等方式,主持人设置悬念,故意营造与观众交流和讨论的氛围,介入到叙事中来,代替现实观众完成了鉴赏消化的责任。如唱和式的问题,使主持人与观众共同推进了叙事,将作为信息接受者的观众召唤为与之相呼应。在关键的情节点上,虚拟的受众跳出来与说唱者唱和呼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授交流。而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出场的虚拟观众,使受众获得了某种代替性的满足,满足了观众参与的需求。

但是在电视媒体主导的媒介文化之中,严肃冗长的公众讨论被片段化与琐碎的声音所代替,直接的互动对话已经被公众在剧场中的观看多取代和终结,这种新闻操作方式,是用替代式的满足取代了真正的参与,表面上看来赋予了观众参与权,实际上是把普通人彻底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

3 小报化对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新闻选择中,传统电视新闻报道事件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占据着主要地位,关注的是新闻的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等。而选取新闻的时候,小报化的电视新闻节目最主要的标准是电视观众的兴趣,事物本身的价值要素变轻,电视新闻节目播报的舆论引导作用越来越弱。并且随着电视新闻“重要性”的消失,电视新闻的内容变得越来越琐碎,仅仅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这种现象对传统新闻价值观有很大的冲击,可能会导致新闻娱乐化成了风尚,使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偏离客观公正的立场。

参考文献

新闻写作的故事化技巧 篇5

“新闻故事化”是近年来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把新闻事实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这种方式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所谓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语)。

故事化新闻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在于一般新闻报道只注重新闻事件的结果,而故事化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且更重视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注重展现新闻故事的情节,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让人能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摸到新闻。

近年来,我们把新闻故事化作为新闻工作创新的重要

手段,把它运用于新闻报道中,尤其是新闻特写、特稿、通讯体裁作品的写作中。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新闻的故事化:

一、依靠大量的细节和人物言行场景的描写,把读者带入新闻现场

平面化和现场感不强是纸质媒体的缺憾,而故事化新闻写作引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寻找感性的细节,尽量采用那些能引发读者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细节,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也使得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变得丰满而立体。

《日照日报》2008年12月4日的《“让灾区孩子戴上我做的帽子”》中写道:

闫丰慧在石臼商场经营了一个很小的门面,丈夫身体不好,常年在家休养,还有一个6岁的孩子,全家一年的收入也就有1万元左右。

为了省钱,闫丰慧在石臼商场南面的社区,租了别人平房里的一间小东屋,再把小屋与外面的过道连在一起,这样就能放两张床、一台电视机和一套厨具。

760顶鲜艳的“虎头帽”,就整齐地码放在“过道房屋” 的大床上,占据了床上大部分的空间。而床头的纸箱上,摆放的是闫丰慧孩子的作业本和一个铅笔头。

报道中,记者像一个超脱的观察者,不动声色地记录下周围发生的一切,如“租了别人平房里的一间小东屋”、“小屋与外面的过道连在一起”、“帽子整齐地码放在„过道房屋‟的大床上”等,通过对场景的描写,写出了这个家庭的贫困生活,使读者更因这样一个家庭的善举而感动。

《日照日报》2008年5月3日《一名组工干部的1338个日夜》中写道:

当孙培杰最后一次途经岚山区委办公楼时,原本躺着的孙培杰挣扎着坐起来,极力扭头张望着他曾经工作的地方,车已经离去了很远,但他还在直挺挺地回头张望着……

报道中,记者通过细腻的人物表情的描写,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人情味。如“原本躺着的孙培杰挣扎着坐起来”、“极力扭头张望着”、“直挺挺地回头张望着”等,通过捕捉生动传神的细节,显示出孙培杰对曾经工作的地方的无限留恋,拉近了读者与新闻事件的距离。

二、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激起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和欲望

新闻故事化主要表现在它所产生的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上,而要把新闻当故事讲,且要讲得娓娓动听、扣人心弦,就一定要善于运用“曲折”,这是一个技巧,也是牵引读者眼球的妙招。而要让故事“曲折”起来,方法之一就是设置“悬念”。

譬如《日照日报·黄海晨刊》2009年7月13日的报道《新婚老婆对老公说——“嫁给你真是嫁对人啦”》 :

7月8日那天晚上,滕琳琳和高运江说了一晚悄悄话。都过去好几天了,妻子还有一句话让高运江心里感觉特别暖和。

7月12日上午,高运江很腼腆,他挠挠头最后露了一句,当晚妻子曾对他说:“你这么善良,嫁给你真是嫁对人啦!”能让新婚妻子发自肺腑说出这句话,都是因为一个老人。就在那个雨夜,高运江给妻子捡回来一个“婆婆”。

报道一开始就用“滕琳琳和高运江说了一晚悄悄话”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读者看了后不禁会发问:什么悄

悄话说了一晚上?新婚老婆为什么会对老公说嫁给你真是嫁对人了?在这个悬念的引导下,读者继续阅读下去,最终才了解,原来是作为公交车司机的高运江把在公交车上“捡”到了一位老太太并带回家进行悉心照料。

浅析体育新闻娱乐化 篇6

摘 要 在当代传媒报道中,日益明显的新闻和娱乐合作趋向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同时体育新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当前体育新闻和娱乐相结合的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的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体育新闻与娱乐的关心。

关键词 体育新闻 娱乐化

一、前言

在当代新闻和娱乐“过热”现象似乎愈演愈烈,理论界对此众说纷坛,有人举双手欢迎,也有人深表担忧。这股潮流到底从何而来?何以在我国新闻媒体成遍地开花之势?其表象的背后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市场、文化、道德、受众等复杂因素。追根溯源,本文试从体育新闻和娱乐产业结合的现象,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二、体育新闻和娱乐产业结合的表现

(一)在内容方面,中国体育新闻报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赛事报道、花边消息和深度报道。

(二)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独家报道、周边新闻。

(三)从新闻的传播功能来看,体育新闻和娱乐产业的结合是对新闻娱乐功能的异化,即:它扩张了娱乐性在整个媒介新闻中的地位,放大了新闻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因而偏离了新闻反应现象,严谨报道的初衷。

三、体育新闻和娱乐产业结合的成因

(一)社会转型期的躁动

我国目前处在转轨与转型的特殊时期,体育娱乐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能帮助人们的压抑情绪得以转移,精神压力得到了缓解,于是和娱乐产业相结合媒体便成为受众获得心理松弛和压力缓解的好去处,娱乐新闻便有了它广阔的市场。这是体育新闻和娱乐产业相结合的社会成因。

(二)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电视、电台、报纸、期刊、互联网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存的媒体激增。同时新闻媒体的竞争一夜之间从千遍一律的通稿飞速进入各自大显神通的时代,而如何迎合受众,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抢夺市场份额,成为和娱乐产业相结合道路的市场成因。

(三)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从新闻生产者即媒介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双重属性的新闻媒介,利润成为一个衡量新闻的重要手段;当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数量指标已成为媒体的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效益为王,是新闻娱乐化的经济成因。

(四)媒体职业道德的缺失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走向极端的媒体,放弃了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责,在市场的利诱下,已从“守门人”变成市场口味的追逐者,这是在新闻娱乐化成为一种时尚时,新闻媒体及从业者社会角色的错位。

(五)受众的心理需求

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媒体的使用权及参与仅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能够亲身体验到媒体的运作,不仅仅是生理距离上的接近,也是心里空间上的接近。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众还没有或很少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受众的媒介使用权,但这已经足以让受众聚集在媒体周围,对这些主动向他们招手的媒体趋之若鹜,新闻娱乐化也因而愈演愈烈。这是体育新闻和娱乐产业结合的受众基础。

(六)跨文化传播的冲击

处在文化传播全球化时代的中國,跨文化传播迅速地改变着固有的社会文化构成,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新闻界所追求的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等新闻价值要素以及编辑方针、运营模式、操作方法的商业化取向不可能不会对我们的新闻媒介发生影响。所以,跨文化传播也是我国体育新闻和娱乐产业的结合潮流的一个重要成因。

四、防止体育新闻过度异化的对策

(一)体育媒体要加强自律

在很多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媒体对体育新闻娱乐化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进而导致出现偏差的根源是个别媒体从业者的素质不高和对新闻产品的把关不够严谨。

1.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全面素质

专业素质则是指体育新闻从业者特别是编辑记者应具备的职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其中包括对体育本质、体育赛事正确理解和对各种运动项目、比赛知识及运动员、教练员特点的深入掌握,同时还要具备新闻从业者应有的新闻业务水平。

2.记者、编辑、主编或部门负责人严格把好“三道关”

体育记者要遵守职业道德,自觉坚守采访报道底线。体育编辑把好第二关,体育编辑特别是每日都有任务的编辑,不要把所有的稿件都与“任务”挂钩,都与自己的薪水挂钩,要对体育对自身媒体的长远着想,为读者负责,为社会负责。媒体主编或部门负责人等负责人严格把好第三关。媒体主编或部门负责人不但要成为这类稿件的第三个把关者,还要做一些“真正的新闻人”等的奖励活动,同时将“不法”记者编辑给予及时的“曝光”或批评。

(二)加强相关方面的监管监督

1.政府或体育组织要加强对体育媒介的引导与监督

在体育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政府或体育组织应对加强体育媒介的引导与监督,市场是体育媒介生存的基础,但却不是生存的根本目的。由政府或体育组织出面,用强制性的手段来限制体育媒介过度商业化的行为。

2.公众和记者协会对体育媒介的监督

中国记者协会要提高记者在社会上的受尊重程度,首先是要保证记者是正义的化身,其次是事实的传递着。体育新闻娱乐化的目的就是力图通过精彩的文章内容、版面等,吸引更多的观众或读者,扩大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一旦体育新闻娱乐化过度异化,失去了媒体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那么这无疑将是自掘坟墓。

五、小结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公开性,体育新闻当然也不例外,而且在体育这块蛋糕前,体育新闻更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真实、迅速、准确、生动、健康向上、鲜明亮丽,才是体育媒体竞争的焦点,我们热烈欢迎体育新闻的娱乐化,但却不希望体育新闻娱乐化异化进一步泛滥。

故只有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与基本的新闻道德伦理,坚持让体育新闻为体育服务,为大众服务,体育才会好看,体育新闻才会被看好,体育新闻娱乐化才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在生活与新闻娱乐化[J].浙江大学学报.2002(5):65—66.

[2] 黄耀华.中国新闻传播业最新统计统计数据[N].中华新闻报.2004.11.18.

[3] 汪辉,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1998.105.

从娱乐新闻到新闻的娱乐化探析 篇7

一、娱乐新闻的娱乐化探析

娱乐新闻是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娱乐新闻相比一般的事件新闻、时政新闻等, 具有写作要求不高、写作规范较少等。但毕竟从本质上来看, 娱乐新闻也属于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 不注重把握新闻的相关规范和相关规律, 那么娱乐新闻的传播价值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久而久之, 受众在浏览娱乐新闻时, 势必会对娱乐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严重的质疑, 最终将影响娱乐新闻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前娱乐新闻中, 很多文娱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 为了提升娱乐新闻的浏览量和点击率, 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 过分地将娱乐新闻娱乐化。对于一些已经证实的娱乐新闻, 为了让这起娱乐新闻事件取得巨大的轰动效应, 新闻编辑人员往往会在标题或者内容上予以虚拟化, 借助于某些热点新闻, 来重新包装已经证实的娱乐新闻, 造成娱乐新闻的过度娱乐化, 虽然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但这种华而不实的娱乐新闻包装, 反倒会降低娱乐新闻的可信度。而对于一些捕风捉影的娱乐新闻, 如某某明星出轨事件, 很多娱乐媒体在尚未证实, 或者在尚不打算通过一些渠道进行证实的情况下, 为了通过“抢发”或“首发”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往往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 盲目地进行预告式或猜想式的娱乐新闻报道, 造成了娱乐新闻的过度娱乐化。

二、娱乐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危害

娱乐新闻在本质上仍属于新闻的重要范畴, 仍需要遵循新闻的相关写作规范和报道诉求,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娱乐新闻的价值属性, 才能有效地提升娱乐新闻的传播效果。但现阶段, 娱乐新闻娱乐化的倾向容易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1. 娱乐新闻娱乐化容易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娱乐新闻的娱乐化倾向, 很容易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很容易降低娱乐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娱乐新闻是新闻的重要范畴, 在娱乐新闻的报道过程中, 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会降低新闻的传播价值, 会影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娱乐新闻理应成为传播社会正确价值取向, 发挥调节社会大众不良情绪, 指引受众走向真善美的道德标杆的重要手段。但现阶段娱乐新闻的娱乐化, 很容易歪曲娱乐新闻的正确价值导向, 不利于娱乐新闻的健康发展。

2. 娱乐新闻娱乐化容易滋生低级趣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内外各种文化的不断繁荣, 人们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欣赏水平都在不断地提升。娱乐新闻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成为指引人们培养更高情趣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但娱乐新闻的娱乐化很容易降低人们的欣赏水平, 滋生受众的低级趣味。特别是很多娱乐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 制造短时间内的轰动效应, 肆意地降低了娱乐新闻的道德底线, 铺天盖地地报道一些明星的丑闻或者隐私, 这种低级趣味的娱乐新闻, 恰好是娱乐新闻娱乐化的主要表现。受众在接受娱乐新闻的过程中, 长期以往很容易形成视觉习惯, 从而影响受众的欣赏水平, 滋生受众的低级趣味。

三、规范娱乐新闻到新闻的主要策略

娱乐新闻的本质也属于新闻, 过度娱乐化的新闻既容易降低新闻的水准, 滋生不良文化, 影响娱乐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容易影响受众的健康情趣。因此, 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规范娱乐新闻, 使得娱乐新闻真正走向新闻。

1. 加强娱乐新闻的监管力度

娱乐新闻之所以过度娱乐化, 娱乐新闻媒体之所以热衷于报道明星的隐私和丑闻, 从根本上来说, 是因为监管部门对娱乐新闻的监管力度不够大。因此, 为规范娱乐新闻的正确发展, 为规范娱乐新闻向真正的新闻发展, 监管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娱乐新闻的媒体规范力度, 通过相关的措施或制度来促进娱乐新闻的健康发展。此外, 对于一些不按照规范进行新闻报道的娱乐新闻媒体, 监管部门应该予以信息披露, 并给予相应的警告或惩处。

2. 不断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 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规避娱乐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应该不断提升娱乐新闻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 加强娱乐新闻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 加强娱乐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和素质审核。

3. 丰富报道手段, 选择报道角度

新闻的娱乐化和娱乐新闻本质区别 篇8

那新闻的娱乐化为什么在时下成为一种潮流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受经济、市场、文化、道德、受众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新闻娱乐化的日渐兴盛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是受众的需求给新闻的娱乐化找到了生存的空间。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纷繁复杂的,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无限的, 除了时政要闻, 还需要各个领域的信息如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 更重要的是人们除了希望获取各类信息外, 还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 能得到身心的放松, 这个就要求新闻传媒能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消遣。

其次是媒体的利益需求也促使新闻的娱乐化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我国已经转入市场经济, 许多媒体从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向企业经营, 向市场要钱, 就必须创造出好的媒介产品。受众的意愿引领着媒体的传播趋向, 其最终结果是, 传媒利用很大的篇幅和黄金时段炒作花边新闻。除了迎合受众需求以外, 媒体的利益还与一些企业、广告商相关。这些都使新闻的娱乐化如鱼得水。

第三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是一股世界性的风潮。随着交通信息的发展整个世界就象一个村落, 各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融合得以传播。西方国家注重个性发展、张扬个性,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新闻价值要素是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情味等等。常常在报道时将空前绝后、耸人听闻的事件等作为报道重点, 以此来冲击刺激受众感官神经。而新闻的娱乐化从这个方面来看是大势所趋了, 因为它张扬的是异乎寻常的感觉。“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几乎全部美国商业电视, 除了新闻和广告 (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让人消遣) ;大部分畅销杂志, 除了登广告的那几页;大部分广播, 除了新闻、谈话节目和广告;大部分商业电影;还有报纸内容中越来越大的部分——都是以让人娱乐而不是以开导为目的的。

第四是新闻的娱乐化也与社会的认可有关。我们国家对新闻的控制体制是较完善的, 政府和社会舆论对于新闻事业是有影响的, 新闻的娱乐化为什么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呢?首先是由于人们对娱乐性的东西很感兴趣, 自然会对一些政治问题, 社会问题的热情减弱, 抱怨也会减少, 增加了社会的安定因素。其次是新闻的娱乐化给媒体带来了活力, 媒体实力的壮大必然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财富, 就会减轻政府的经济压力。再次是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全身心地放松之中, 人们能尽情享受快乐, 缓解压力。在这样的状态下, 新闻的娱乐化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所以说, 新闻的娱乐化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 它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的潮流, 而娱乐新闻是新闻的一个种类, 应当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之中。娱乐新闻作为一个特定的新闻类别, 它存在于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 是大潮中的最佳代表。

另外应特别注意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对娱乐新闻来说也不可忽视, 毕竟新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用事实说话;但是为了追求强烈的对受众的刺激, 可以适当做点儿新闻策划。不能一味追求新、奇、特而忽略了事实的真象, 一定要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定要炒成轰动新闻才罢休。比如2010年3月30日《重庆时报》《华西都市报》刊发的新闻“中国作协第七届九次主席团会, 七届五次全委会昨日就开始在重庆举行, 而作协主席团委员陈世旭、舒婷、赵本夫也陆续到渝。记者从接待人员处获悉, 这次来渝开会的作家入住的是一家五星级酒店, 有的作家还入住总统套房。吃的是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 接送车辆是奥迪。”这则新闻严重失实, 给当事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也损害了自己的名声, 得不偿失。新闻的传播规律是十分清楚的, 那就是: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可信性。如果新闻的娱乐化很好地遵循这些传播规律, 它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这样的尺度很难掌控, 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特别是商家的关爱, 竟然把新闻的根本性质改变了, 使用权新闻报道混同于娱乐行为, 生活的真实反映似乎可以是任何人个的道听途说, 甚至要能是传播者的主观想象或者精心制造, 新闻节目, 各有各的形态, 各有各的性质, 硬是让所有新闻报道承担娱乐综艺节目的任务, 一切以主观意志为转达移, 不是严肃的、负责的传播者应有的态度。真正的好的新闻节目, 也要注意角度、讲究形式。新颖角度、完美形式, 自然会给人以认知、共识和愉悦和共鸣的魅力。

所以, 在如今的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 无论是做娱乐新闻, 还是别的什么新闻, 都不能忽视新闻的基本规律, 否则, 即使获得一时的眼前利益, 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必然会祸害无穷。所以, 不要被眼前的既得利益所迷惑, 不要被浅薄的狭隘认识所束缚, 要尽力放开目光, 加快步伐, 遵循新闻的规律, 勇敢地、坚定地向前, 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受经济、市场、文化、道德、受众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新闻娱乐化的日渐兴盛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新闻的娱乐化和娱乐新闻有者本质区别。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 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 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而新闻的娱乐化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

关键词:新闻,娱乐,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新华出版社, 2007年版

[2]、张海潮《中国电视节目分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

新闻娱乐化现象刍议 篇9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成因,特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处于新时期的人们, 其思想意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不论是对于日常生活, 还是对事物的审美标准等等, 在诸多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改观。新闻娱乐化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新闻娱乐化主要是新闻的报道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即侧重于娱乐化的发展方向, 主要是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挖掘新闻的娱乐机制, 从而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作为新闻领域的工作者, 必须认清并高度重视新闻娱乐化出现的原因, 了解其主要特征, 把握新闻娱乐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从而将其弊端降到最低, 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一、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分析

(1) 市场经济的催生。新闻娱乐化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衍生物。面对新的社会大环境, 新闻报道的择取与制作观念已经慢慢地被市场经济逻辑所取代。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新闻报道的标准随之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成了新闻娱乐化的最大动力, 这就使得新闻的娱乐性特征比较明显, 同时也为新闻娱乐性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 (2) 心理需求的引导。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意蕴丰富的艺术以及严肃的经济、政治问题对人们的吸引力逐渐降低, 人们更喜欢接受一些媚俗、平庸等等方面的低价值信息, 或者是倾向于搜寻一些与自身发展相接近、个人偏爱的信息, 惯于从一些无聊、八卦、调侃性较强的信息中追寻精神的寄托, 以此排解自己生活与工作中的压抑情绪和心灵空虚。很多媒体为了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就选择娱乐性比较强的新闻题材。从中可以看出, 部分审美标准低级的受众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报道逐渐背离其本质, 朝着娱乐化的方向深入。 (3) 西方文化的冲击。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直接加速了全球化的一体化进程, 也必然会造成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由于西方发达的经济、高新的科技、雄厚的资本等等, 所以,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加强与之的交流与合作。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 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为主的西方文化, 则必然会对我国的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 从而影响着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思考方法等等, 也就成了诱发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新闻娱乐化的表现特征

(1) 选材侧重“软新闻”。“软新闻”主要是根据“硬新闻”而被提出来的形象说法。软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在选材内容方面, 侧重于对趣味奇事、生活琐事、体育赛事等等一系列软性题材的择取与关注, 并把这些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 而对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硬性新闻则被很大程度上忽视了, 例如, 涉及民众利益的权利、劳动、报酬、生态、就业、科技等等多方面的民生题材, 则在新闻报道中被大幅削弱。 (2) 排版追求娱乐化。当前的很多新闻媒体对一些名人轶事、社会丑闻、黄色暴力、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新闻进行报道时, 在内容排版、图片处理、线条设置等设计上, 通常给予过分地强调与突出。部分报刊甚至以浓妆艳抹的明星写真或者是场面血腥不堪的现场图片作为头版头条, 并对之加以夸张渲染, 而对于国家与社会中的一些政治、经济要闻, 则仅仅是轻描淡写, 用小标题或者不起眼的版面进行报道。尽管依然还存在着一些硬性新闻报道, 但是在漫无边际的软性新闻的大肆报道和渲染之中, 残存的这些硬新闻显得如此渺小, 甚至是根本无法让受众关注到。

三、引导新闻娱乐化正确发展方向的途径

(1)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娱乐化的真正本质依然是新闻, 因此, 新闻的各种要素均不可或缺, 尤其是要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不能够编造、歪曲新闻的原委。一旦新闻报道缺乏真实性, 则新闻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就会随之消失。不真实的新闻根本就不能称为新闻, 因为这是新闻的最基本特征。所以,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对于引导新闻娱乐性的正确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2) 坚持教与乐相结合。尽管各种社会新闻、娱乐性新闻不像时政新闻严肃、要求严格, 但是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依然十分重要。所以,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根据时事的发展需求, 注重教育与娱乐相互结合, 引导受众的心里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对于体现新闻本身的价值、品格非常重要。要坚决避免过分追求刺激、暴力、性爱、轰炸性的新闻报道, 不能片面的一味追逐社会阴暗或者畸形的负面形象, 否则, 扭曲大众的审美心理与脱离新闻的本质是必然的结果。 (3) 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引导新闻娱乐化的正确发展,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自律。对于任何新闻报道而言, 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准与责任心都是做好新闻报道的基础。作为新闻工作者, 应该掌握好娱乐化新闻在报道中的恰当比例, 充分展现新闻报道的合理性与全面性, 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娱乐而报道新闻。针对当前的新闻报道, 我们不仅要尊重和关注市场经济背景下新闻媒介的娱乐化产品, 不断完善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内容和展示手段, 努力达到受众群体的规模最大化;同时, 还要坚定不移地恪守与遵循新闻的发展规律与基本原则, 确保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不断强化, 避免新闻娱乐化朝着媚俗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峰.新闻娱乐化及其成因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8) .

[2]朱忠旗.新闻娱乐化:消费主义与文化生态[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3) .

新闻娱乐化现象浅析 篇10

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于新闻娱乐化的成因分析, 归根结底要落脚到市场。当供应大于需求, 选择成为可能或惯例, 那么竞争就必然存在了, 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也是我们当今社会运行的法则。媒体是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产物, 取悦受众是其天然本性。

同时, 受众希望与媒体接近, 而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就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这种愿望。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 注意力经济也就随之产生了, 拥有的注意力越多, 就可能获得越大的利润。“对于广大受众而言, 媒介的使用权和参与权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能够亲身体验到媒体的运作, 不仅仅是生理距离上的接近, 也是心理空间上的接近。让受众亲身参与媒体的各项活动, 同媒体融为一体, 这是时下流行的游戏节目、益智节目、真人秀节目等的惯用手法。”亲身体验的参与性、节目难度的挑战性、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如央视的《非常6+1》、《星光大道》, 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勇往直前》等一直是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金牌栏目。从需要使用媒体到如今能够参与到它的运作中, 受众向历来蒙着神秘面纱的媒体迈进了一大步, 零距离接触让受众感受到极大的满足。虽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受众还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受众的媒介使用权, 但这已经足以让受众聚集在媒体周围, 对这些主动向他们招手的媒体趋之若鹜, 新闻娱乐化也因而愈演愈烈。

简言之, 新闻媒体在市场的引导下追求更多的利润, 而受众恰恰是利润的来源, 因此吸引更多的受众成为媒体创收的关键, 而人们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 恰好对于娱乐的需求成为人们最大的共同之处, 于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选择了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从对新闻娱乐化原因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新闻娱乐化包含了积极的东西, 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

新闻娱乐化的利。我国新闻传媒已经习惯于以媒体为中心的传播机制, 传媒的教育、宣传等功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 但是新闻一直给人们一种死板的感觉, 不大受大众的青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大众传媒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竞争, 传媒开始走到普通的老百姓中去, 以新闻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被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代替。由此看来, 新闻娱乐化为新闻界带来了一种易于为大众接受的新闻处理方式。

新闻娱乐化的弊。新闻娱乐化使新闻业逐渐走向“媚俗”, 如今, 有些新闻媒体过度专注于吸引受众眼球, 将炒作当做是所向披靡的利器, 如果说纯粹的娱乐新闻娱乐化无可厚非, 但严肃的政治、法制和经济新闻被炒作或者是通过以猎奇的手法演绎后, 就形成了新闻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

新闻过度娱乐化可能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大众传媒承担着社会舆论监督, 树立社会典型, 宣传教化, 文化传承及娱乐大众等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也因为为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得到了大众的尊敬。但是新闻媒体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把娱乐化作为自己的核心, 那就会因此发生新闻扭曲、失实的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曾经说过:媒体“要平衡社会情绪, 提示社会最重要的东西, 它和受众之间是‘诤友’、‘益友’和‘挚友’, 而不是‘酒友’、‘腻友’和‘狎友’”。人类有看热闹的心理本能, 传媒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助长这种本能。这样, 才会使人远离动物性, 以一个大写的人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对策分析

新闻终究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节目, 其基本功能是报道事实、提供信息, 因此, 以真实、迅速、客观、公正取胜的新闻依然是新闻传播的主流。

必须坚持新闻的基本规律。在新闻的娱乐化进程中, 新闻的基本传播规律绝对不能丢。毕竟, 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行为, 它还担当着传播社会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大使命。不是任何新闻都可以娱乐化, 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这些与娱乐业密切相关的内容, 做成娱乐化的风格无可厚非, 而国家大事、时政评论等内容,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其严肃性及严谨性。因此, 在如今新闻娱乐化的大潮中, 无论是做哪一种类型的新闻, 都不能忽视新闻的基本规律, 否则, 即使获得一时的眼前利益, 而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必然会祸害无穷。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目前, 我国有关新闻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也缺乏可以依据的合理的政策和规范。虽然市场对媒体有一定“自然矫正”的功能, 但仅仅依靠零星的新闻政策和一定的市场调节功能, 还是不可能把新闻娱乐化限制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无规矩不成方圆, 要规范新闻媒体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媒体的长远健康发展, 同时有关的执法人员也要严格执法, 保证有关规定能落实到位。

传媒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大众媒体有娱乐性的功能, 但不能颠倒主次, 所以面对新闻娱乐化, 传媒必须把握一个适当的“度”, 即贴近受众, 满足受众需求, 但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 因为娱乐化不等于低俗化。总之, 新闻娱乐化的趋势值得我们正视, 媒体在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前提下, 不可丧失其严肃性和严谨性。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遵循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决定了新闻媒体的层次, 只有提升了新闻从业人员素质, 使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达到一个高度后才能使新闻媒体的内容不断提升。西方一位新闻学者曾经说过:“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是一艘航船的话, 那么记者就是船头的哨兵。他监视着水下的暗礁及复杂的气候情况。”“媒体监督社会, 可是谁来监督媒体?”面对这样的事实, 作为新闻把关人的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自律显得非常重要。

总之, 新闻娱乐化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们不能因为新闻娱乐化在一定时期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就盲目地去赞成、吹捧新闻娱乐化, 把任何新闻都打上娱乐的烙印;同时,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性的, 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新闻娱乐化, 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 在充分考虑受众需要和接受心理的情况下, 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 不仅可以使传媒真正走向大众, 而且可以为媒介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提供可靠的保障。当然, 如果传媒超越了合理的娱乐化的度, 一味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比如哗众取宠地炒作明星绯闻, 不顾新闻职业道德炮制假新闻, 甚至肆无忌惮地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以吸引受众, 这样的行为对于传媒而言虽然可能会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 但从长远来看, 传媒庸俗化、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最终会使媒介的权威下降, 公信力丧失, 甚至危害社会风气, 这样的新闻娱乐化就是传媒之祸。

时政新闻的民意化表达 篇11

2009年伊始,《包头日报》开始对时政新闻报道进行改革。这种改革并非大张旗鼓的改革,而是从新闻理念到新闻实践对时政新闻进行民意化表达。

时政新闻的民意化表达就是要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即从原有的一贯的俯视变为平视,通过民众的视角和理解力,去解析政府每一项政策的主观愿望与民众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或肯定、或完善、或改进、或否定,体现报纸的受众意识、服务意识,使读者想看、愿看、爱看,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增强党报的舆论效果。

一、从百姓角度解读政策

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及工作动向,既涉及所在城市、地区的总体发展,又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存生活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对国家及省市出台的新规划、新政策进行报道时,绝不能停留在对文件内容的简单摘抄上,要深入了解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及政策实施后人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也都只有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进行解读,才能增强报道的厚度和感染力。

2009年5月20日,《包头日报》在一版报眼的位置刊登一条消息《我市将举办中国·包头2009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在同版二条的位置刊登大篇幅的《我市房地产投资消费呈回暖趋势 房交会应势而生欲锦上添花》。5月27日,一版刊登《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房交会7大主题活动》《房交会期间购房优惠政策解读》《记者算账》《房交会上的大便宜》等报道。如果说读者对20日的两篇报道的反应是“哦,有这样一回事”。那么对27日的报道的反应就是“啊,原来如此”。此后,该报接连就房交会这一新闻热点刊出《三日盛会,三十日筹备》《按流程 拿实惠》《先看房再拿奖》《看房有理更有“礼”》《中国·包头2009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开幕》《比天气还热的房交会》《中国·包头2009房交会成功落幕》《房交会,鹿城期待再相逢》等系列报道。

其实,这组系列稿件中都是典型的时政新闻,是对政府决策和行为的全程反映。但经过人性化的翻译和解读,在普通读者眼里,每一篇报道都吸引眼球。有对政策的答疑释惑,有对新闻现场的真实再现,尤其是记者从普通市民的身份出发,换位思考,使读者在读报的时候很自然地有“我”的角度和感受。

可见,地市级党报解读政策要善于从百姓的位置去研究、分析政策,对读者最关心、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做深入细致地解读。以最通俗的语言、最直观的表述方式,让读者对政策和政府行为有一个最清晰的认识。

当然,最重要的是,解读政策的时政新闻首先要突出其“有用”,即通过记者的采访明示市民,从政策中可以把握哪些机会,可以规避哪些风险;其次,要突出其接近性。不论从空间上、时间上、心理上还是利益上都要与读者有很强的接近性,从中找到政策与读者的共鸣点、共振点,这样才能在党报和读者之间彼此产生互動。如果在报道中能出现活生生的“人”,将会使稿件更具有亲切感,使受众在带有感情的阅读中认清宏观经济形势,并认同国家政策。

二、从便民角度诠释成就

工作报道和成就报道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一个地方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重要载体。以往类似报道多是从被报道者角度出发,对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通篇的经验做法、大量的数字统计,看似全面细致,面面俱到,实则枯燥乏味。

针对这一问题,《包头日报》进行了积极地创新和探索。2009年5月10日,《包头日报》一版刊登《大包线包头枢纽完成热滑试验》及《大包电气化铁路开通能带来什么?》两文。前者是一条很重要的新闻,但如果单单是这一条新闻的话,不仅单薄,而且社会反响不大,读者最多反应“又建了条铁路而已”。于是,记者利用已经掌握的新闻背景和素材,在《大包电气化铁路开通能带来什么?》中对其进行清晰地分析,使读者明知,这条铁路不仅是电气化铁路,而且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运能和运力增强了,可以改善本地的投资环境,可以在5个小时内到达北京,可以摆脱“一票难求”的窘境等等。

可见,从便民角度来诠释成就,可以让地市级党报的声音更加权威,与读者的距离更加贴近。

三、大题小做拉近距离

大题小做,是指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切入和表达重大的主题,即主题报道事件化,事件报道故事化,故事报道人物化,人物报道细节化,细节报道人文化,大主题有小落点,大事件关注小人物,理性的东西力求感性化,宏观的事物力求微观化。

近年来,在传媒市场化的过程中,受众流失成为制约党报尤其是地市级党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地市级党报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首先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对象——受众,特别是研究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新闻本身是“快消品”,应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才易于被受众接受。

一是寻找小巧切口。很多时政新闻都蕴涵着重大主题,我们在报道时可以为这些重大的主题寻找一个小巧的切入口,把它作为突破口,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选具体的人和事或者平凡普通而又为受众所熟悉的现象,由此切入,扩展开来,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先微观后宏观,既能让受众耳目一新,又同样能表达深刻宏大的内容。

二是展示生动细节。细节是媒体报道最有表现力的语言元素。作画讲究“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新闻报道也是如此,要善于展示生动的细节,把有特点、有冲击力的新闻细节加以放大,作为报道的重点支撑。时政报道要用细节感染受众,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浅析新闻的娱乐化 篇12

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传播的崛起, 广播、电视、报纸都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首选渠道。同样, 随着人们生活步伐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 大多数人更希望可以在轻松、诙谐的氛围里获得所需的新闻信息。新闻娱乐化现象随之产生。而这种现象尤其在省级及地市、县级地方媒体中愈加明显, 这是新时代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也是现代新闻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新闻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本文就将从新闻娱乐化的发展趋势和受众需求两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对未来新闻制作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一、什么是新闻娱乐化

随着时代发展, 科技进步,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普及,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这期间, 又由于中国社会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与全球同步的状态, 因而这种信息膨胀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尤为巨大, 甚至有学者用“信息爆炸”一词来形容。随着市场经济模式开始主导我国社会经济生活, 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业媒体无论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还是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业化变革, 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而这种现象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以社会新闻为主的都市报热潮为标志, 将我国的新闻娱乐化推向了高潮, 并不断蔓延到各媒体, 包括迅速发展的网络。

(一) 新闻娱乐化的定义

新闻娱乐化的定义为: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 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

(二) 新闻娱乐化的特征

“娱乐化包装”的新闻栏目, 通常是各大媒体使其新闻娱乐化采纳的通用手法。很多地方媒体会选择启用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娱乐人物做新闻节目主持人, 并使其成为该节目核心的人物、象征性人物, 让节目人格化。另外在节目的播报方式上, 也会放弃传统的播报方式, 而是采用闲聊式或是其带有主持人个人特色的等多种娱乐或半娱乐方式。在节目选题上, 经过“娱乐化包装”的新闻栏目, 会更加注重强调事件的故事性、情节性、甚至还会使用戏剧化的表现手法。

二、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产生

(一) 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纵览目前各大频道的新闻栏目, 绝大多数都在冠以轻松、明快的新闻播报的呈现形态。那么, 关于新闻娱乐化成因的分析,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市场需求。各大媒体就是都看到了这一市场需求才接连不断的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商品, 以此来取悦受众, 创造更高的收益。

(二) 新闻娱乐化市场需求举例

在此仅以在2012年末一举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影片《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这部被誉为2012的年度黑马的影片, 在岁末年初票房越过了12亿人民币, 创造了中国影史之最。查看与《泰囧》同期上映的影片, 前有冯小刚的《1942》, 后有成龙的《十二生肖》。论喜剧的资历, 初为导演的徐铮显然不能与冯小刚媲美, 而论成本, 徐铮这部仅投资了3000万、大部分靠朋友友情出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 就更无法与成龙相提并论。那是什么让这部前有强敌, 后有追兵的小成本、无厘头影片, 在岁末年初的贺岁档电影市场里大展身手, 出人头地呢?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答案:迎合市场需求。

三、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分析及平衡发展

新闻娱乐化进程发展至今,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有序的发展规律及模式, 对新闻事业发展的作用也早已显现。这其中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负面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闻娱乐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满足观众对新闻信息与娱乐的双重需求, 也有可能对社会风气及社会安全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正确认知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弊, 既可以指导新闻从业人员日常工作方向, 也可以引导受众合理接受和欣赏媒体产品, 实现社会环境的大和谐。

(一)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利

随着近十年来国内传媒事业发展的不断向前, 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大众传媒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竞争, 走到普通的老百姓中去。百姓也越发直接感受到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 千变万化。然而, 万变不离其宗, 所有这些发展和变化都受到一个规律的支配, 就是市场规律。简言之, 就是受到百姓手中的遥控器或者鼠标的支配。由此可见, 大众传媒以新闻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被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机制所代替的时代已经开始。也正因如此, 新闻娱乐化为新闻界带来了一种易于为大众接受的新闻处理方式。而这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效果从媒体日常工作中普遍应用的收视率调查数据里就可以直接体现。

举个例子, 在吉林省的电视市场里, 在2001年之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频道之分, 2001年, 吉林省电视台在原有地面频道统分不清的局面下进行资源整合, 成立了4个专业频道, 其中都市频道以关注民生为基准定位创办了一系列民生类资讯节目, 并迅速占领市场, 在省内地面电视媒体收视市场独占鳌头, 抢占了先机。但此时的都市频道所出品的资讯节目也只是停留在正统新闻报道模式的框架内。直到2007年, 随着地面频道竞争的日趋激烈, 资讯报道节目之间竞争的白热化, 以及新兴媒体及新媒体报道方式的不断涌入, 促使都市频道在这一年开创了吉林省内第一档运用娱乐化手段包装的新闻资讯栏目《说实在的》。节目起用在吉林省内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栏目剧演员周全和大洋担任主持人, 以两位主持人在演播室内对口调侃的方式串联出新闻资讯内容。节目甫一推出, 就在业内创造了一个新节目收视指标增长最快的神话。据当年由专门为吉林电视台提供市场调查服务的央视索福瑞公司的一份专项调查报告显示, 在2007年9月至12月间的短短70余天的时间里, 《说实在的》栏目收视率由最初的0.8 (%) 攀升至4.6 (%) , 市场份额由最初的1.2 (%) 攀升至45 (%) (以上数据皆为平均值) 。而此时这档节目所处的时段为每天下午的17:20分时段, 这一时段在当时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垃圾时段”。而这样的例子在当时全国的电视行业并不鲜见, 可见新闻节目经过娱乐化手段包装之后确实为电视节目的创新和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弊

在大众媒体乐此不疲的推进新闻娱乐化进程的同时, 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新闻娱乐化现象所暴露出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导致新闻业逐渐走向“媚俗”。而这些负面影响的产生究其根本, 亦是源自市场支配这一元素。在市场的作用下, 媒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不得不“迁就”受众的口味。而这种“迁就”一旦过度, 就会产生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后果。在这里依然以电视媒体为例, 如今电视荧屏新闻节目琳琅满目, 而一些电视节目, 尤其是一些地面频道出品的新闻节目为了迎合本地受众的观赏口味, 策划了一些接地气儿的娱乐化表现形式。如山东地区的“拉呱”, 东北地区的“二人转”, 南方地区的“清口”“脱口秀”等表演形式如今都能在各地的新闻节目中找到“嫁接”的痕迹, 而在此过程中有些新闻媒体过度专注于吸引受众眼球, 将炒作当做是披靡的利器, 致使有些节目已经达到“不堪入耳”“不堪入目”的程度, 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 近年来, 各级新闻主管部门在纠偏纠错方面的工作强度明显增加就是个有力的佐证。如果说纯粹的娱乐新闻娱乐化无可厚非, 但严肃的政治、法制和经济新闻被炒作或者是通过以猎奇的手法演绎后, 就形成了新闻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新闻过度娱乐化可能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

四、小结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是现代传媒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无可争议的是这一现象在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推动了新闻事业向前发展的脚步。但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现象过度发展所衍生出的“新闻泛娱乐化现象”和“娱乐化的伪新闻现象”都容易将严肃的新闻事业引入歧途。因此, 作为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认清并重视这一点, 这样才能够更多更好的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又纯粹干净的电视新闻节目。

摘要:随着时代的前行, 人们生活步伐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 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从简单、单一的获取新闻信息, 发展到人们更希望可以通过轻松、诙谐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新闻信息。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我们看到了港澳台地区以及西方一些国家对待新闻信息的制作方式, 对此, 在我国的传媒制作人中也不时刮起一阵效仿之风。在人们这种需求下, 我国的新闻信息也在朝着作为一种可以休闲生活的方式, 在一点点的转型后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 怎样的制作新闻信息的方式更能让受众喜爱, 成为了新闻从业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传播,需求

参考文献

[1]吴飞, 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严格考核下一篇:会计核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