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故事化

2024-10-22

财经新闻故事化(精选4篇)

财经新闻故事化 篇1

随着新闻娱乐化的泛化及扩展, 财经新闻娱乐化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日益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财经新闻娱乐化目前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其究竟有多大的生存空间?财经新闻本应是怎样的呢?这都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财经新闻娱乐化

财经新闻的娱乐化是指用娱乐的形式和娱乐的心态来处理经济新闻, 将经济事件的内幕等作为新闻的重点, 但其本身却缺乏真实可查的信源, 写法散文化, 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片面追求趣味和新奇, 淡化新闻事实本质, 以图制造轰动效应 (1) 。财经新闻娱乐化, 典型如《21世纪经济报道》, 其区别于《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等最鲜明的个性就是将财经新闻娱乐化, 该报道的财经新闻给读者的几个关键词是内幕、丑闻、传闻、公司争斗, 财经领域的人、事、矛盾、纠纷、变革可能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一般的财经节目和财经新闻是有很大区别的, 新闻具有客观性和严肃性的特征, 因此, 财经新闻通常给大众的感觉是高深莫测, 不易读懂, 经常伴有专业词汇, 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作为背景是很难理解的, 经过娱乐化处理的财经新闻就抹去了神秘莫测之处, 但是目前, 许多被娱乐化后的财经新闻在对娱乐化的把握程度上出现了偏差, 走向媚俗化、商业化的极端 (2) 。关于财经新闻娱乐化的研究比较多, 有学者总结了其娱乐化的表现, 如采访中发扬娱记“狗仔队”作风, 在写作中吸收社会新闻的讲故事手法, 选题上注重内幕、丑闻、传闻等题材;也有学者对经济新闻娱乐化的类型、成因、危害以及避免经济新闻娱乐化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3) 。

财经新闻在采用娱乐化手段使报道更为生动、有趣的同时, 更需要把握娱乐化的度。也就是说, 在财经新闻中, 减少娱乐的成分, 增加其客观性、准确性, 那些一味追求娱乐化, 只顾情节的八卦、震撼度而不顾消息源的准确性的财经新闻是应该被摒弃的。这主要是由于财经新闻娱乐化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既有其一定存在的理由, 也呈现出许多明显的弊端, 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 把握财经新闻娱乐化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财经新闻与娱乐化的矛盾

真实、准确是新闻的底线, 也是财经新闻的底线。财经新闻娱乐化也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做到真实、准确、权威、可信。财经新闻与娱乐化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上的矛盾,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1、新闻与娱乐含义之间的矛盾

新闻的定义非常多, 我国比较广为采用的有两条:“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 ;“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人民大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5) 。两条定义都强调了“事实”。这样一来, 那些为了“逗人玩”而纯粹瞎搞的“非事实”消息, 根本就不应该作为新闻刊发。因此, 新闻不一定能够具有娱乐效果, 有娱乐效果的不一定能作为新闻,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

2、财经内容的严肃性与娱乐之间的矛盾

财经新闻的目标是为大众提供实时、专业、全方位的财经金融新闻资讯、事件报道及财经深度分析, 它的内容覆盖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商业动态、产业经济、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等财经领域, 其因为对大众的经济行为具有参考及指导作用, 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 因此具有较高的严肃性。而娱乐本身就是一种消遣, 娱乐新闻更是只能作为大众饭后谈资, 博众一乐。娱乐本身就对新闻的题材和范围有了一定的限制, 相比较而言, 只有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与娱乐业紧密相关的内容, 才能更加偏向于娱乐化的风格, 而关乎国家大事、时事评论的题材如若以娱乐的方式报道, 则有失严肃。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要求有严密的逻辑、严谨的推理, 财经新闻自然要真实、客观地反映经济行为。

3、财经媒体市场定位与娱乐之间的冲突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显示, 新闻资讯和财经类节目主要吸引高收入人群 (月收入高于3000元) 的关注, 如在个人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群体中, 偏好新闻节目的比例达到48.0%, 如《财经》、《世界经理人文摘》等理论特色鲜明的财经媒体, 其受众主要是经理等高层次读者。媒体内容和风格应该根据受众层次的不同而不同, 受众的层次越高, 其节目的理论性相对就越强, 反之, 则应更具有通俗性。高层次受众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其在选择节目时, 更倾向于选择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指导意义的节目, 当然, 他们也有需要休闲娱乐的时间, 当他们有休闲娱乐要求时, 便会选择纯粹的娱乐新闻, 而非被娱乐化了的财经新闻。

4、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财经新闻与一般的财经节目是有差别的, 财经类的节目可以通过平民化来实现较大的转型从而取得一定的成功。例如广东电视台经济中心配合卫视频道改版为“凸显财富特色的综合频道”, 打造了一台全新的财经栏目《财富》, 改版后的栏目平民化是其最大的特色,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根据权威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公司的专业报告分析, 《财富》栏目的经常收看排名名列2004年广东卫视的第4名, 并获得了大批的稳定观众, 可以说这是相当成功的。但是财经节目的平民化和娱乐化是有本质区别的, 平民化是指创办意识、内容选材、角色设计、主持风格及审美方式的平民化, 是指放下高深莫测的高姿态,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需要出发, 使得财经节目大众化。而娱乐化则更多的被冠以了八卦、消遣的含义, 一个普通的财经节目都不宜被娱乐化, 更何况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的财经新闻呢?

三、财经新闻报道应遵循的原则

当然,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否定财经新闻的娱乐化处理方式。财经新闻娱乐化能够减少财经新闻的高深莫测, 更加贴近受众。但如何在财经新闻制作中进行娱乐化处理, 仍然是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坚持财经新闻报道的原则是财经新闻娱乐化的基础。

1、坚持财经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新闻真实性既是个理论问题, 更是个实践问题。从根本上说, 是人的主观世界是否与客观世界相吻合、人的主观世界如何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问题 (6) 。在坚持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其他可行的方式来提高收视率, 并不是只有娱乐化的财经新闻才具有较高的收视率, 事实上, 尊重客观事实的财经新闻, 更能够指导大众的经济生活, 更具有市场, 客观性原则与收视率并不是矛盾的两个个体。

2、强化财经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为公众提供监测社会的信息, 维护公众利益和民主制度, 这是媒体的神圣职责。财经新闻媒体应理性地权衡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若媒体致力于寻求新闻的娱乐消遣价值, 不但不能发挥休闲的作用, 还会弱化媒体的社会功能、喉舌功能, 影响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其实, 消闲、娱乐的需求并不是人们惟一或最主要的需求。一份关于我国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反映群众的呼声”、“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帮助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提高群众的知识和文化水平”等成为媒介报道题材中受众需求的热点。 (7)

3、增强财经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确立, 我国的经济报道尤其是财经报道近几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国传媒竞争的热点也从娱乐转向财经。财经传媒之间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 使得一些新闻从业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或者小集体的利益而做出缺乏职业道德的举动, 忽视了其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 把大量猎奇煽情当作卖点, 丧失了媒体应有的严肃性和社会责任感, 过份的娱乐化必将导致传媒公信力的下降。一个有远见的、负责任的传媒决不会只顾眼前利益, 使自己流于庸俗肤浅, 相反, 它们用来吸引受众的, 永远是其高远的立意和高质量的内容 (8) 。

4、提高财经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水平

一个影响力日渐扩大的市场, 一个参与者日益扩大的市场, 需要专业、严谨的财经新闻的报道体系、报道团队。如果财经报道的专业水准不提高, 不仅还会继续成为市场无端波动的导火索, 媒体本身也会丧失公众的信任。例如, 被指责为导致“2·27”中国股市大跌导火索的新闻之一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流动性管理、资产价格等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几个判断, 稍微检索一下会议的召开时间就会发现, 周小川行长参加会议接受采访的时间应当是在1月上旬春节之前, 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半个月之后在转载和报道这则新闻时几乎没有作任何的判断和说明。 (9)

深入调研也是财经新闻从业者所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精神之一, 而在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上, 符合受众需要但不是一味迎合。

5、塑造财经新闻媒体个性, 培养依赖受众

真正能够让财经新闻立于不败之地, 使得媒体在信息高度同源、原创性新闻越来越少的当今社会经久不衰的, 不是娱乐化了的刺激和低级趣味, 而是媒介在长期的采编过程中形成的媒介自身的特色。如独特的洞察能力、高超的加工能力以及为媒介受众所依赖的价值判断体系等 (10) 。《财富》杂志的特色在于创立了“财富论坛”评选标准, 并拥有对标准的最终解释权, 这是他们吸引、凝聚受众的关键所在。打造品牌栏目, 培养受众对文章和节目的“期待意识”。

6、避免信息不对称, 增强新闻可靠性

记者在搜集新闻素材时, 往往会面对很多鱼龙混杂的信息, 这些信息中, 有些是真实的, 有些是完全虚假的, 有的则是被一些利益团体利用故意提供的干扰信息, 记者要怎样在这些大量的信息中找出真实可靠而有用的信息, 是件不易的事。面对很多被采访对象所提供的信息, 记者对来源和其真实性很难把握, 而极有可能导致新闻最后成为其他媒体娱乐的对象, 最重要的是, 这些信息欺骗了大众, 将直接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在这个问题上, 财经记者需要比娱乐新闻记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采访调查, 深入研究更多的资料来证明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

伴随着财经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这条道路将任重而道远。财经媒体要想真正服务于民, 就要让民众有所收获, 这需要更加冷静、客观、专业地去进行财经新闻的报道, 真正地让资讯创造价值。

摘要:财经新闻娱乐化是近些年新闻娱乐化在财经信息领域的扩展, 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在分析了当前财经新闻娱乐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找出财经新闻与娱乐化之间存在的矛盾, 并总结出财经新闻应该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财经新闻,娱乐化,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3) 刘伟:《警惕经济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趋向》, (J) .《当代经纬》, 2004-05, P93-94

(2) 谷朝明、成跃文、马晓莲:《财经新闻娱乐化浅析》, (J) .《青年记者》, 2008-10, P45

(4)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1943年9月1日载于延安《解放日报》

(5) 戴邦:《关于改革报纸工作问题》

(6) 陈保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 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J) .《新闻记者》, 2007-04, P14-15

(7) 杨晓峰:《论新闻娱乐化的必然和适度》, (J) .《丽水学院学报》, 2008-08, P29-32

(8) 魏颖:《警惕新闻娱乐化现象》, (J) 《.中国记者》, 2000-02, P73

(9) 巴曙松:《对“2·27”中国股市大跌的全面反思》, (EB/OL) .《每日经济新闻》www.eastmoney.com (2007-03-05)

(10) 岳健能、房尚文:《新闻“娱乐化”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J) .《新闻知识》, 2008-12, P38-40

财经新闻故事化 篇2

中心领导在关于新闻中心如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问题上,多次与科室长座谈,反复强调,有些稿件浮在面上,基本上是空对空的东西,有的是材料,有的要素不全,有的对领导讲话不能把握要旨,甚至引起歧义。为此,要求新闻采访写作要“告诉一个完整的故事,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不能断章取义。”

尚书权 2008.11.8

新闻故事化采写要求

中心领导在关于新闻中心如何“解放思想、谋划发展”问题上,多次与科室长座谈,反复强调,有些稿件浮在面上,基本上是空对空的东西,有的是材料,有的要素不全,有的对领导讲话不能把握要旨,甚至引起歧义。为此,要求新闻采访写作要“告诉一个完整的故事,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不能断章取义。”

此后,中心主管领导召集新闻采编部门负责人前后两次进行讨论,提出了具体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必须弄懂什么是新闻故事化

所谓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臵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这种报道方式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情理交融,揭示人性的闪光点,激活人类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实现新闻传播的价值。

二、充分认识新闻故事化的优势 1.故事化新闻写作能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平面化和现场感不强是纸质媒体的缺憾,而故事化新闻写作引用了各种表现手法,使得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变得丰满而立体,极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魅力。

2.“找故事”使新闻采编更注重新闻性

新闻的故事化要求记者在寻找线索时会更注重重要性、贴近性、趣味性等新闻要素,偏向于挖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和代表时代发展趋势的社会故事,也注重挖掘新闻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问题。故事化新闻在吸引读者眼球的同时也注重挖掘新闻背后人性化、源头化的问题,提升了新闻的内涵、拓展了新闻的影响力。

三、各种新闻题材都要体现故事化

新闻故事化不仅体现在通讯中,各种题材都有故事化的要求。消息,一般要求是新闻要素齐全,简单明了,交待清楚,但这中是最基本的要求,较高的要求是,消息要有事件、有背景、有分析,有观点,同时,消息中也可以有故事;通讯,勿庸臵疑,要求故事性强,有深度,背景清楚,主题突出,情节生动;现场稿:要有亮点,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故事;对领导活动的报道及引用领导讲话,要把握准确,突出重点,概括全面,尽量用原话;特别要强调的是,油田生产单一,各种措施大同小异,如果不深入采访,稿件内容容易干枯。因此,一定要有现场,见人物,听对话。写出每一个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故事新闻故事化。

1.用形象的事实说话,突出情节和细节。悬念和冲突是故事的基本构成要素。一个好的完整的新闻故事应该有明显的现场感和紧张感”;“提供给读者任何可能得到的细节”。新闻故事化重描述、冲突、情节——这是新闻故事这种信息表达方式的体现。故事要蕴含一系列情节、细节,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要强调对事件的过程的展现,及事件内含的悬念、冲突的表现。要用故事化的叙述,选取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也可选用鲜活的直接引语,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度,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在回味中领略其深邃的内涵。

2.以人为故事主体,以人的视角写故事。在讲故事时,应努力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性、人情的色彩因素,描述人的生存境遇,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展现人性的真善美,把情感因素融入理性思索中。近年来媒体流行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捕捉到了普通人身上闪跃着的人性光辉和生命活力,显示了平淡中的伟大,琐碎中的崇高,展示了一种人性的崇高美。故事化的手法,使那些看似单调乏味的事例变成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感人故事。

3.建立多维的、立体的故事叙事视角。新闻是一门叙事 的艺术,用故事化手法叙事的关键在于对新闻事实叙述的视角选择。一是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角,通过人物对现场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观察和感知讲故事。二是公众代言人的叙事视角。记者像一个超脱的观察者,不动声色地记录下周围发生的一切。三是第三者的叙事视角。即借他人的眼睛对事实进行客观的叙述。

四、落实“三贴近”,转变工作作风

新闻故事化不仅仅是写作要求,而是对作风、文风、人品的要求,也是开展三项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新闻故事化的根本途径。

1.贴近实际,切实做到重心下移。原油上产,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原油上产的故事也在基层。过去那种靠打电话、泡材料写稿子的现象必须坚决杜绝。只有贴近实际,写出有吸引力的作品,才能推动工作,推动油田上产。贴近实际,就是要重心下移,把新闻采访的重点放到基层。“记者蹲点抓基层”就是贯彻贴近实际、重心下移的体现,就是注重实践、注重实效的体现。

2.贴近生活,主动对接员工需求。新闻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必须贴近生活,深入生活。而贴近生活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接员工需求,从员工需求中寻找故事,用故事把油田领导的要求同群众愿望统一起来。

3.贴近群众,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深入群众、贴近群 众,是一个老话题。为什么要“老调重谈”,这是由我们新闻故事化宣传任务所决定的。员工群众是新闻故事的汪洋大海,这个大海中,新闻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五、强化业务学习,坚持新闻创新

新闻故事化实质上是用各种新闻技巧写作新闻,使新闻报道呈现出勃勃生机。要增强故事性,必须强化业务学习,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创新新闻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手段,满足读者意愿。

一是新闻视觉要创新。新闻采写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善于运用新的眼光看问题,运用新的新闻视觉审视新闻事件、身边的新事物、新变化,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分析新问题、新现象、新发展、新趋势。

二是事实内容要创新。就是抓住新闻实践中那些代表事物发展趋势,透过表象抓住能体现事物内在本质的东西,写到新闻作品中来,体现到作品主题上去,做到以小见大,一滴水折射阳光,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三是写稿角度要创新。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大主题,小切口;新视觉,深挖掘,找准切入点,通过巧妙选取角度,达到作品高,形式活,有创意,有吸引力的目的。

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篇3

调查性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成因

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大行其道?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传播理念多元化的结果。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产业的逐渐强大,电视众多的频道与新闻资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形成了紧张的对立关系。在信息资源的争夺大战中,同一热点事件,面对蜂拥而上的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媒体的激烈竞争,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新闻同质化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媒介新闻传播的理念逐渐从过去的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开始对既成观念和传播模式进行超越。不断探索和创新。绞尽脑汁地对现有新闻进行加工,力求做出自己的特点和新意。进而吸引受众。于是,说新闻、聊新闻、评点新闻、方言新闻、故事新闻等全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应运而生,且花样不断翻新。

二是调查性新闻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满足了受众的收视需求。美国CBS《60分钟》的缔造者和执行制片人唐·休伊特明确指出,《60分钟》的成功是因为它继承了一种“叙事传统”,他说:“我敢打赌。如果我们能使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倍。”

今天,媒体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对受众的争夺。信息的极大丰富性让观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按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新闻是受众的天然权利。一般来说,观众喜欢听故事而非理论说教,喜欢绘声绘色的讲述而非呆板的陈述,喜欢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而不满足于新闻事实表面化的陈述。因此,只有制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收视率才有保证。加之,调查性报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悬念和情节。于是,在信息资源和受众市场的双重挤压下,调查性电视新闻走向故事化便成为必然。

三是声画合一的电视媒介特质是“故事化”的“助推器”。电视是视听艺术的最好媒介,它拥有其它媒体难以企及的丰富的表现手段。电视语言的元素包括画面、声音、音乐、字幕、图表、特技等,这些元素的有机组合,使电视语言较之文字语言、声音语言更能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也使得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发挥到了极致——故事讲究的是情节,而电视语言元素恰恰为受众构成了一幅幅情节所需要的画面。这是其他媒介的调查性新闻所不具有的优势。

画面是电视新闻独具的魅力。也是电视新闻最主要、最具个性的表现手段。它可以对有声语言进行顺向的强化和激励。可以弥补文字语言表现力上的不足,更可以为观众提供“看得见”的证据支撑。因而,电视媒介声画合一的特质为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表现形式。

调查性电视新闻故事化的要求

西方新闻界往往把头条新闻成为“top story”而不是“top news”。一些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主持人也都把如何生动地为观众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故事看作是自己毕生的工作和追求。唐·休伊特就说:“《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我国较为成功的调查性电视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也是借鉴了国外电视新闻的这种故事化手法。在《新闻调查》开播之初,就响亮地提出了“三性”的定位口号。即新闻性、故事性和调查性。

新闻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准确无误地传送信息,但是传递信息仅仅是完成了新闻报道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的灵魂、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的好故事。因此,不仅要讲故事,而且还要把故事讲好。当然,以“故事化”的报道方式来做好调查性电视新闻也有着自身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一要选“好故事”。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的。但是有价值的新闻必然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素。调查性电视新闻就是为了通过层层调查向观众展示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实真相。因此,在策划选题之初,就应该考虑到调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层层挖掘向观众展示一段扣人心弦的调查故事,以此来锁定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固定的节目时间内不会改换频道。如果节目内容只是一些平淡无奇、平铺直叙的新闻描述,那么又有谁愿意收看呢?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出众的选题,没有情节化的新闻题材,纵使有再优秀的采编队伍也难以为观众呈现一波三折的精彩报道,更无法向观众深刻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当代电视观众的收视取向、鉴赏水平和判断能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但要求听故事,更希望听有趣、曲折的故事。这就要求调查性电视新闻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故事性之中。更要突出曲折的情节和层层推进的故事内容。

二要讲好“故事”。在有了好故事的基础上,如何“讲”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高水平的制作和精心设计的叙事方式才能彰显故事的魅力。

一是悬念与冲突的设置。悬念满足的是受众的好奇心理。调查性电视报道与消息类的新闻不同,它是一种以展示记者调查行动为主的方式,是记者独立展开的调查采访,整个过程是完整的,它收集的不是现成的信息。而是被掩盖的信息。所以说,在调查性报道中,悬念构成了节目的关键点,随着悬念的出现、发展和结束,节目也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悬念的开端就是调查的开始,悬念的终结也就是调查的结束。在报道中巧妙地埋伏几处悬念,受众会因此不断产生收视期待,并积极地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与报道本身的发展进行比较参照,直至疑惑被彻底地解释。比如《新闻调查·“非典”突袭人民医院》,在节目的一开始就设置了几个悬念——为什么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陆续倒下200多人,其中医护人员就多达90多人?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人民医院内部究竟发生过什么?人民医院究竟还有多少未解之谜?这一连串的悬念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使整个报道节奏紧凑,耐人寻味。

新闻故事的报道要打动观众,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冲突的设置。冲突的制造可以在报道中形成一种充斥着矛盾的“场”。在这个“场”中发生的故事要比四平八稳、“润物细无声”式的陈述精彩得多。戏剧之所以会有“高潮”这样一个组成部分,正在于它是凝结冲突或者冲突发展至极端的一个环节。它能充分吸引欣赏者的审美注意,调动欣赏者的感官作出反应,吸引欣赏者追随剧情的发展解答心中的疑问。人们在戏剧或者电影的关键处往往“屏气凝神”,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二是精致细微的细节刻画。精致细微的细节描写,可以成为一篇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亮点,增强故事的张力和感染力。使观众久久难忘。在细节中往往可以看到推动事件进展

的关键因素,或者有助于进行深层剖析的关节点。对这些细节的探究和挖掘,可以显示出调查者的功力所在,也可以使调查性新闻节目环环相扣,情节跌宕,充分展示其故事性。调查性新闻节目有时候就像是在侦破一个案件,细小的蛛丝马迹都可以让调查得以进行下去,并且让观众觉得是在关注一个案件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这种叙事方法。比原先那种简单的画面加解说的新闻表现手法效果要好得多。《焦点访谈》有一期节目调查揭露一个非法的棉花加工厂,当检查人员到达工厂时,里面空无一人,并且也看不到棉花等大批原材料,正当调查取证无法进行的时候。摄像机及时捕捉到了两个生动的细节:冒着热气的茶杯和空气中星星点点漂浮的棉絮。此时此刻,再多的语言也没有这两个细节那么有说服力。能让观众一目了然,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和真实性。

三是用巧妙的拍摄、剪辑手法体现节目故事化。电视是视听一体化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形象化、直观性是其最主要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运用摄像机拍出精彩的画面并将它们组接起来也是增强电视调查性新闻节目故事性的重要方法。

在拍摄中,适当运用长焦镜头和特写镜头,可以体察入微地审视客观事物的微妙变化,起到强调和突出细节的作用;同时,此类镜头也可以很好地刻画出节目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心理变化,有了人的心理和情感变化的参与,节目的故事性就彰显出来了。另外,运动镜头也可以体现调查性新闻节目的故事性。调查性新闻节目的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真实记录完整的调查事件的过程,推、拉、摇、移、跟等运动的拍摄手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给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空间。模拟他们现实生活中故事的发展过程,让观众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加入到事件的调查过程中,从心理上参与到这个故事中来,这样节目的故事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另外,适当运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段,再辅以音乐的配合,可以产生让观众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的效果。

然而。并非所有的新闻事实都像小说那样有着一波三折的情节。对于调查性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必须强调:任何故事都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记者只能是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来表现真实事件。如果过度追求故事化,容易引发人为安排、主观介入等诸多不良后果,导致新闻社会责任的缺失,从而走向娱乐化和庸俗化,步入“形式远大于内容,娱乐远重于信息”的误区。

财经新闻故事化 篇4

相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审“趣”模式在目前的电视新闻中存在哪些具体的形式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奇趣”。猎奇性带来的反常性的效果,常常能激起观众强烈的知晓欲望。在故事化电视新闻中主要表现在奇人奇事的展示上。特别是对民间功夫奇人特异技能的全程报道,已经成为当前很多晚间新闻类节目的“卖点”。如赤脚在刀尖上跳舞,单掌隔物碎石,用眼睛吹气球等等。此外还有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举动,如老翁生吃活蝎,以玻璃为食的人等。

奇趣不仅属于事实本身,也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首先在情节的时间顺序上,故事化电视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现在进行时的时态,抓住新闻事件过去和未来两端,充分地延展故事,为观众提供一条时间隧道,身处其中不仅可以回头追溯事件根源,也可以向前展望明天可能的影响。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充分运用倒叙、补叙、插叙等叙事手法。这些手法让各种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的动感。在不断发生的冲突中,打破观众的日常经验,形成情节的陌生化,不断激起观众的期待视野。但是这种任意的时空转换、情节安排,很难让人在纪录片与新闻之间做出区分,因此极大地降低了新闻所特有的追求客观真实的存在价值。

“情趣”。故事化电视新闻充分调动各种电视语言的表现功能,使某些新闻事件充满低俗的情趣。新闻主播对各种非语言符号“驾轻就熟”的运用,通过各种夸张的表情,包括笑、挑眉毛、瞪眼睛等动作来调侃新闻内容。此外,拟人化的配音、背景音乐、字幕也轮番登场。把严肃的新闻变成了幼稚的动画片。有的则强调新闻叙事所传达出来的内涵,突出表现在对时空要素的控制上。如以快动作画面表达“追赶”或“幽默”之意,以慢动作表示“柔和”与“亲切”,而以正常动作提供“客观”报道的背景。这种表现形式改变了事件原始的时间结构,重建了事件发生的原委,使报道内容不同程度上背离或歪曲真实世界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

“理趣”。有学者指出,当前媒体竞争的是观点,独树一帜的观点是衡量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在以审“趣”为模式的电视新闻中,趣味成了价值判断的中心。传统的道德教育价值判断正在被趣味价值判断所取代。此类新闻中,电视主播凭借特有的话语权错把恶趣、俗趣当理趣,歪曲甚至颠覆公认的传统价值观念。特别是在关系人们日常生活的伦理道德上,在肯定性思维的作用下,在伪宽容的心态下,一味地追赶所谓的前卫社会思潮。并把一些阴暗面冠之以弱势群体,堂而皇之的从后台拉向前台,以此来满足集体偷窥欲,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某些电视主播、利益代言人群起鼓噪,观众在强大的舆论面前陷入了恶性的沉默螺旋,失去了应对生活所应有的从容。

通过上述分析,一个疑问可能由此而生:审“趣”模式在电视新闻中何以成为一种潮流?

首先,电视新闻作为文化消费商品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被强大的市场力量所俘获。特别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成熟,传媒产业的逐渐强大,电视频道迅速扩张,使之失去了昔日稀缺资源的显贵身份。因此,众多的频道与新闻来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形成了紧张的对立关系。在信息源的争夺中,同一热点新闻事件,面对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媒体的竞争,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新闻同质化现象。面对困境,电视媒体纷纷转移了竞争的焦点,变被动发布信息为主动加工信息。正所谓,新闻来源同一,讲法各有不同。于是一种全新的故事化电视新闻审“趣”模式便应运而生了。

其次,既然趣味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我们不妨从视觉审美范式的转变中去寻找答案。传统的电视新闻为了实现客观真实的新闻理念,认为电视符号只能发挥忠实记录功能而不能展示其表现价值,否则便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因此电视符号只是构成新闻真实的零部件,它的价值完全附属于新闻真实的价值。然而在审“趣”模式中,新闻事实与电视表现的界限被打破,电视符号被赋予了表现功能,它主动参与新闻的重塑过程,各种趣味元素被电视符号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就观众收视心理来讲,陈旧的形式即使再完美,如果长时间的固定不变,也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最终被观众所抛弃。从这一角度来说,审“趣”模式形成了电视新闻的陌生化表达。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现在……这是……”的报道风格,强化了新闻主播点评与各种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为了追求趣味,新闻在编排上,把压缩的新闻信息延宕开来,带有冲突性的情节不断走上前台,环环相扣的故事化展示,把传统扫视行为变成盯视行为。

趣味化作为当前的一种潮流,如果单纯从观众心理适应角度,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说到底这是电视商业化的需要,不是观众的真正需要。长此以往必将给传统的电视新闻理念带来很大的冲击,也必将给电视新闻实践带来混乱。

电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满足大众需求时,不是简单的公共选择,而是应该根据全面审视和在适当反思条件下作出的公共选择。大众“所要的”与“所需的”也许正是这类电视新闻节目亟待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机器人定位下一篇:智能机器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