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问题

2024-09-15

文风问题(精选11篇)

文风问题 篇1

《文心雕龙·宗经》中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 二则风清而不杂, 三则事信而不诞, 四则义直而不回, 五则体约而不芜, 六则文丽而不淫”, 可见文风之说自古有之, 而此“六义“正是文风的基本要义, 笔者并不提倡泛泛而谈、坐而论道, 基于新闻报道文风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 本文所谈文风仅指新闻报道的文风, 即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风格和作风。新闻报道的文风是由新闻工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遣词造句的习惯、认识社会现象的视角等方面的个人特色汇聚而成。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中, 大量的新闻信息承载着不同的宣传意图, 也必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认知体系, 新闻报道文风问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早在1942年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就发表了题为《报纸和新的文风》的社论, 认为“建立新的文风, 是整风中的一件大事, 是报纸和有关一切工作者应当倡导的事情。新的文风要有新鲜的内容, 生动活泼的语言, 打破固定的写作公式, 才能为群众喜闻乐见”, 并进而对健康的新闻文风作出如下界定:“真实、实在。不仅报道的事实要完全真实, 而且在文字表达上要朴实、客观, 不讲假话、大话和套话;简洁、明了。新闻作品要求篇幅短、段落短、句子短, 使读者一看就明白。选择群众关心的事,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来表达;尖锐、泼辣。要求观点明确, 旗帜鲜明;重要的新闻报道要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答问题, 明确表示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生动、活泼。新闻作品形式多样, 语言丰富多彩, 饶有兴味。”在文化和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 回顾这段深刻、全面, 成熟的论述,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距离这些基本要求仍然存在差距。

一、文风方面主要的问题

1.“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新闻报道形同政府文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中存在着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 即, 新闻媒体顺应受众对有用信息的需求而生存, 只有在不断供给受众以新闻信息需求才能得以发展。新闻媒体把自己的宣传意图有效地寓于受众需求的新闻信息之中, 才能让受众主动接受这些新闻信息, 从而追求新闻本身的价值。而事实上, 我们的新闻报道往往因没能遵循这些新闻规律, 而导致不良的文风问题。我国社会的发展由政府引导社会的中心工作, 这些中心工作具体体现在新闻消息报道中, 特别是党报新闻中, 它往往只把新闻传播的目标停留在社会中心工作的政治意图上, 这种目标定位, 使得记者很少站在受众的立场上, 去挖掘或揭示工作中的阻力和出现的问题。记者不接触实际, 采访很难深入下去, 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就一味定在为政治口号呐喊助威上, 中心工作的政治概念和领导发号施令的行政口号成了新闻报道文稿的关键词, 用政治口号代替了新闻。这种新闻报道的文风, 表面上重视政治意图的宣传, 实际上是在新闻传播行为中违背了客观规律, 把宣传思想作为新闻主体, 而把新闻事实只作为随意取舍和任意摆布的装饰品, 本末倒置。读者需要读的新闻信息被新闻媒体忽略淡化, 读者必然对新闻媒体的需要减弱。现在不少报纸发行量逐年下跌, 原因正在于此。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的降低使得某些政治宣传的意图根本达不到宣传政治意图的目的。比如“官出数字, 数字出官”这类现象中令人生厌的数字新闻, 成为鼓吹政绩新闻的形象语言。在干部选任制度还没有走向民主透明的情况下, 官员的任免一靠上级领导, 二靠社会舆论。官员很少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做调查并不能完全明了人民群众的真正立场, 人民群众更是难于对一个官员的作为全面掌握, 社会舆论的功能并不能得到彰显。中国老百姓的思想向来跟着媒体转, 在干部政绩问题上, 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对老百姓的舆论影响十分显著。一些新闻媒体, 经常公布一大堆用以标明政绩的数字, 例如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数字, 开发区建设面积的数字, 等等, 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实际上, 这些数字与实际情况差距很大, 引起群众不满, 投诉新闻机构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但不利于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 也为新闻媒体机构的前途埋下了隐患。

2.“盲目炒作, 唯利是图”, 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无论哪种新闻媒体都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传播新闻, 以保障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人的好奇心理、盲从心理、求异心理、发现心理决定着人对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异常现象都会主动注视, 这是传播学的客观规律, 按照规律, 新闻媒体传播这些异常现象, 是符合受众需求的。同时, 人对热点注视的程度和时间往往是随着现象的消失而转移, 但很多新闻媒体无视受众需求, 人为强化炒作热点, 把自然转移的受众注视强迫性地集中到某些热点上, 以满足新闻媒体自身利益。这些被故意炒作的热点新闻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不良引导, 使得受众过分消极看待社会。热点炒作的实质, 是在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对正确导向的意见分歧和情绪干扰, 从而造成社会的浮躁之风。新闻媒体关于“人咬狗”式的报道刺激着读者的眼球却没有考虑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这类新闻虽然引来了读者, 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将是为了吸引广告商, 实际上新闻传播的目的只是谋求最大利润, 完全受利益的诱导, 根本不考虑受众的真实需求。而唯利是图的商业模式一旦在新闻媒体内建构, 新闻传播就变成毫无价值、无病呻吟的宣传工具。例如:炒作明星成为很多娱乐新闻报道的热点, 不少媒体栏目开辟大量炒星专题栏目。明星备受人们关注是必然的, 但是大量地开设这种专事炒作的栏目价值不大。有些媒体把明星说成完人, 有时又把明星贬成废人, 在实在无闻可炒情况下, 记者生造新闻, 这样, 不仅影响明星正常的生活, 也在社会生活中造成了浮躁之气。受众接受新闻传播是因为其新闻信息价值, 这些无聊的明星炒作新闻, 对受众毫无益处。另外, 当下网络风行, 各类消息不胫而走, 世界各地的好事坏事都可以一夜曝光。好处是新闻消息的时效性很强, 受众耳目极大延伸, 坏的方面是所有的新闻媒体千篇一律, 空话连篇, 甚至制造假新闻, 以追求轰动效应。近几年的假新闻, 多出于网络。应该时刻警惕的是, 在网络时代, 报纸也开始借用网络上千姿百态的新闻, 在我国, 报纸的政治导向和社会舆论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只要报纸无意下载网上的虚假新闻, 就会起到了传讹行真的作用, 对社会舆论导向是有很大的影响。

二、解决途径

1. 求真

要真正追根溯源解决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 还要从新闻工作者本身出发,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做到真实。《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曾经在法庭上为《华盛顿邮报》一篇调查性报道做辩护时说“这篇报道有可能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这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最大程度的真实。这个简单而不加修饰的“真实”, 在新闻工作中显得如此的高尚和令人尊敬。日常的新闻工作是十分复杂的, 通常作为一名记者, 仅仅用几个小时, 最多几天的时间去试着获取尽可能多的真实。另外, 尽管时间如此紧张, 记者还要在一篇字数有限的报道中积累足够的新闻信息。如果考虑这些现实和局限, 每个记者要在新闻消息面前做到最大程度的真实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那么, 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得知自己已经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呢?我们往往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是这篇报道是否准确, 二是这篇报道是否公正。所谓准确, 是任何新闻报道应该具有的重要特征, 每个姓名必须拼写准确, 每个引语必须准确引用当事人说过的话, 每一组数字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 尽管如此, 还是不够, 新闻报道不是流水账, 每篇报道的写作手法运用是否得当, 上下文是否衔接准确等等, 都影响着这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要在新闻事实没有讲清楚的时候急于要讲道理, 更要尽力身体力行。准确和公正是密切相关的, 每个记者都要有裁判一样的公正态度, 做一个能够公正裁决的观察者。对于同一个新闻而言, 不同的新闻工作者所观察的视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个视点和角度都会对“发生了什么和意味着什么”作出不同的解释。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试着找出新闻报道的每个视点和角度, 例如要给在新闻报道中被抨击和被质疑的人反驳和回应的机会, 而尽力不参与自己个人的见解。而这些视点和角度构成了新闻报道的框架, 视点和角度不同, 新闻报道的框架就不会相同, 框架下的新闻报道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也就存在着多寡虚实。

2. 求新

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记者就是伫立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这句话十分恰当地勾画出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形象, 表达了新闻工作者被赋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岗位创新意识。新闻工作者的眼睛要看到客观存在, 同时还要看到别人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要善于捕捉那些令人震撼、让人感动的关键时刻。求新, 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性。新闻写作贵在创新, 不落窠臼。韩愈讲“唯陈言之务去”, 可以视为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刘禹锡讲“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可以视为新闻报道文风应有的风范。要去掉陈词滥调, 以求文体鲜活, 就得多用来自新闻受众的有生命、有个性的精准语言。新闻是写给受众看的, 新颖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 创新的表现形式同样不可忽视。把新闻写得使人爱读, 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和写作》[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3]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革除弊端,纯洁文风 篇2

中学作文的情况不容乐观。

从现状来看,弊端突出,文风不纯,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偏于虚构。很多作文胡编乱造,弄虚作假。具体一点,就是胡编的内容太多,做假的成分太重,以致于不真实,总让人觉得不可信。虽说作文需要大胆想象,需要主观虚构,但想象必须以生活为依据,虚构必须以真实为基础。因为离开了生活的想象,就只能给人一种做假的感觉;脱离了真实的虚构,就只能给人一种不真的信息。比如,不少学生,为了打动阅卷老师,公然在作文中编造父母双亡的谎言;为了骗取老师好感,竟然在习作中编造冒雪家访摔伤的情节。这些内容听起来非常感人,可又有谁会相信呢?所以,我们要强调真实性,反对虚假性;让作文少一点虚假,多一点真实。其次是过于沉重,有意夸大,故意拔高,过于追求立意高尚,主题崇高。一提起笔,就关乎国家命运;一写到作文,就关涉到人民生活。比如:在学生笔下,一朵小花儿总想着去装点春天,一块小石子总想着去铺就大路;一次考试失利就觉得对不起祖国培养,登山不作赞叹就感觉有愧于壮丽山河。表面上看,学生这样写,立意高尚,主题崇高,但细细一想,就觉得有些肆意夸大的嫌疑,有点故意拔高的弊端。换句话说,就是立意过于沉重,主题过于崇高,所以,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必须强调立意的贴切性,提倡主题的实际性,使习作少一点“沉重”,多一点潇洒。再次是重于空泛。概言之,就是浮于表面,言之无物,非常“玄乎”,特别“空洞”。虽不能说所有作文都是这样,但这种情况已经相当严重。比如,唱唱高调,没有实际的生活;泛泛而谈,没有实在的内容。写记叙文,很不具体,极不形象,颇不生动。常常是一味地叙述,看不到具体的描写,特别是生动的细节。往往是大段的议论,不断地说理,甚至是空洞的抒情。因而,非常空洞,特别轻浮,极其乏味。而写议论文,也是空发议论,大唱高调。常常是光有总论,却没有分论来阐明,没有论据来论证;或者是光有分论,却没有必要的阐述,没有辩证的分析,经常看到的是大量的叙述,堆砌的事例,甚至是大段的描写。所以,一定要防止空泛性,增强实在性;让文章少一点空泛,多一点实在。

就措施而言,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求真。也就是要回归真实,追求真实。具体一点,要把真实作为作文的第一理念,当作作文的第一生命;我们要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远离虚假才能赢得真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求真不是反对科学的真实,否定艺术的真实,而是追求科学的真实,讲究艺术的真实。换句话说,不是完全原始化的真实,完全无艺术的真实,而是追求科学化了的真实,讲究艺术化了的真实。不是科学与艺术脱离的真实,科学化与艺术化脱节的真实,而是追求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真实,讲究科学化与艺术化相交融的真实。再者是求新。追求新颖,着意出新。因为求新可以避免俗套,超越“沉重”;可以推陈出新,避免老调;可以给人以新鲜感,给人以鲜活感;可以让人耳目一新,眼睛一亮。具体地说,首先要理念求新。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走在世纪的前面;接受先进的作文理念,运用崭新的理论来引领作文。其次,要实践求新。不仅拟出全新的题目,选择崭新的材料,而且写出新颖的内容,运用鲜活的写法。特别是要追求新颖的立意,提炼鲜活的主题。力图让作文充满现代气息,饱含时代精神。总之,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做文章。最后是求实。不外乎是不说空话,不说胡话。拓展开来,就是不浮于表面,不空于言谈。要深入实际,避免空洞;要讲究实在,避免说教;要有平实的文风,要有实在的精神。写记叙文,不要空洞叙述,要进行实在的描写,特别要进行细节描写;要讲求情节的系列化,追求精彩的小情节。写议论文,不能天马行空,为议论而议论,而应面对实际,为解决问题而议论。不能大唱高调,空喊口号,而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而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搜集和整理鲜活的材料,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具体地说,主要有四点:一要注重面向实际,了解实际情况。二要注重调查研究,不凭主观想象。三要积极向生活学习。四要关心身边的人物,注意新近的事情。

文风问题 篇3

1 重视基层记者文风改进问题的目的

新闻, 过去人们将它定义为最近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这个定义存在描述范围不够准确的问题。比如人们在报道一件最新的事情时, 为了让人们了解这件新闻事件的背景, 有时会给出几件与之相关的事情, 那些旧新闻是新的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为了更准确的描述出新闻的特点, 现在人们将它定义为人们最近探索出的真实的事情。由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到基层记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编撰新闻:新闻的内容必须要新, 虽然基层记者编撰的内容必须是过去发生的内容, 可是基层记者必须要用全新的角度编撰各类新闻材料;新闻的内容必须要真, 新闻编撰的核心就是要撰写出真实的内容, 基层记者在编写新闻时必须要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不能胡编乱凑, 凭空臆想;新闻的表达手法必须要有艺术性, 基层新闻记者用真实、准确、生动的文风编撰新闻, 才能使新闻具有传播性的力量。基层记者只有把握住新闻题材的新颖性、真实性、艺术性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导, 目前部分基层新闻记者的文风出现了偏差, 使新闻报导的质量出现问题, 为了提高新闻报导的质量, 基层记者需改进新闻的文风。

2 基层新闻记者目前文风存在的问题

2.1 新闻深入性的问题

基层新闻记者编撰新闻的时候, 应当具有新颖性的问题已经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比如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提出过新闻记者编撰新闻的时候, 不能写把新闻写成八股文, 而要深入生活, 采集真实的新闻信息。目前, 我国的部分基层新闻记者在撰写新闻的时候, 因为种种原因, 他们把新闻写成各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八股”新闻, 这类新闻貌似字数多, 细读之后, 实则空泛无比。

2.2 新闻真实性的问题

部分基层新闻记者为了让自己撰写的新闻能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于是刻意避重就轻, 编撰出哗众取宠的新闻;或者故意随意编撰某些实情, 借助舆情炒作新闻, 达到某些商业目的。这些记者编撰的新闻稿件失去新闻的真实性, 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比如2014年8月, 湖南省发布出一条“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事件, 这则新闻说某张姓产妇被夫家逼上手术台做手术, 出现危险以后, 医院的相关人员为逃避责任, 所有的医护人员全体失踪。该案件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经过相关的部门深入调查才发现该产妇死于羊水栓塞救治无效, 当时医院的工作人员正在休息室中休息, 没有出现全体失踪弃产妇不顾的现象。该基层记者撰写该新闻稿件的时候, 没有真实的报导出事件的真相, 使这则新闻成为假新闻。从该基层记者的描述手法来看, 该记者假助医患矛盾紧张这一舆情背景, 炒作一则新闻, 借该假新闻吸引民众的注意力, 虽然这一描写手法达到了某种目的, 然而这一则新闻报道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3 新闻传播性的问题

基层记者在编撰新闻时, 要注意到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失实的可能性, , 基层记者要用准确的文字描写出事件的前因后果, 而不能用具有模糊性的文字误导民众。

以2014年8月, 某报记者撰写救灾部队参与救灾时只能吃上浑汤泡面的新闻为例, 某记者报导出在前线救灾的部队战士吃不上干净水, 只能用浑汤泥水泡面吃。这名记者报道这则事件时既未报导出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又未报道出这则事件发生的特殊背景, 他只是简要的描述该事件并给出几张照片。这则新闻让民众纷纷质疑, 民众认为如果一个人具有基本的野外生存能力, 就知道如何把浑水过滤为清水, 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部队战士, 会连基本的野外求生技能也不会吗?相关的部门报导出这则新闻是否为故意制造某种特殊事件骗取民众的同情呢?据其它的基层记者调查走访后才了解到, 该浑汤泡面事件处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中, 他们用各种特殊的方法初步净化过水源才开始泡面, 上级部门为了救灾战士的身体健康, 特意要求救灾的战士只吃泡面, 不喝面水。这名基层记者用断章取意的方法编撰新闻内容, 他忽视了新闻题材的传闻性, 让民众受到误导。

3 改进新闻记者目前文风的努力方向

3.1 走进现场, 向新闻的真实性下功夫

新闻报道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要意识到写新闻报道不是写小说、不是写议论文, 民众要看到的是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 基层新闻记者只有全方位的展现出新闻报导的真实性, 该新闻报道才具有新闻价值。

以一名基层新闻记者报道农村的变化为例, 这名记者想要描述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该新闻记者先用图片展示出一个偏远农村破败、冷清的状况, 让人们意识到农村已不再具有生机和活力;再访谈农村留守的老幼妇孺, 让人们意识到现在固守在农村的居民也向往着城市, 他们也不愿意在城市久居;最后他给出该地各个乡村人口流失的现状。该记者最后描写绿色农田的消失、农村经济项目无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具有的特殊价值被人忽视的现状, 提出一个问题, 再过几十年后, 我国已不再有农村, 这非我国政策制定的初衷, 却得到如此结果, 面对农村的消失, 我们所有的人能做些什么呢?这名新闻记者采集的素材详实、给出的数据充份, 该则新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篇新闻自报导以后, 成为当地人们议论的热点。

3.2 提炼重心, 向新闻的深度性下功夫

从基层新闻记者把新闻内容写成“八股文”这一问题可以看到, 基层新闻记者之所以把新闻内容写得泛泛而谈, 是由于他们没有抓住要把握住新闻的新颖性, 没找到要新闻题材报道的侧重点的缘故。新闻记者要了解到, 在编撰新闻报道时, 若要泛泛而谈, 面面俱到, 有时反而不能让民众对新闻产生深刻的印象。基层新闻记者只有把握住自己要报道的实质, 用真实的新闻案例展现出事物的实质, 才能使新闻报道具有感染力。

以某新闻记者报道农民工回家是否方便为例。该新闻记者舍弃了泛泛而谈的新闻表现手法, 他以某一名农民工订火车票、订汽车票再走山路回家的全过程为案例, 以一个农民工回家乡过年的个例为视角, 让人们看到今年这名农民工花钱订火车票花了多少时间、订汽车票回家花了多少功夫、走山路回家是否方便等事例, 使人们看到了一民农民工今年回家乡过年的全过程。同时该新闻记者给出往年同时间农民工们订火车票花费的时间统计、往年同时期农民工回家乡时长途汽车站拥挤的录像片段、今年农民工回家乡家里人的感想访谈等新闻资料, 该新闻记者应用横向、纵向的对比让民众看到我国交通发展的变化。这名基层记者应用以一个农民工回家乡过年为视角, 应用以小见大的方法详尽的描述了我国城镇交通的巨大变化, 他撰写的新闻报道视角独特、数据详实、描写生动, 民众看到这则报导之后认为该新闻记者的报道非常具有社会代表性。这名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的时候, 没有刻意喊口号、说理论, 却可以让民众感受到新闻报导的感染力。

3.3 提高素质, 向新闻的艺术性下功夫

部分基层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 没有注意到新闻的传播性, 使新闻具有很大误导性, 其原因在于该新闻记者本身的素质不够。作为一名基层新闻记者, 要报导出一则高质量的新闻, 就要加强思维能力、勤于文字的锤炼。

4 结论

基层新闻记者的文风能够决定新闻报导的整体质量, 我国的部分基层新闻记者的文风存在各种问题, 这些新闻记者报导的新闻事件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为了编撰出高质量的新闻报导, 基层新闻记者需改进文风, 提高新闻报导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蔡笛.提高新闻记者素质略谈[J].新闻世界, 2010 (3) .

作文风与墙 篇4

请你以“风与墙”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命题作文。

1.从形式上来说,属于“材料+命题”作文。这类作文的中心在命题,材料只是一个引子,是为了引出命题。当然,材料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很多作文题目的材料能引发学生对于命题的联想,拓宽考生的视野,帮助考生确定写作方向。也就是说,考生如能找到材料中心与命题的契合点行文,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切合题意的。本次“风与墙”作文很难找到材料与命题的契合点,尽管网上有老师试图将二者结合,认为“风”意味着客观条件,“墙”意味着人的主观判断,由此挖掘最佳立意“客观条件对人的判断力的影响”,个人认为此观点有些牵强。对于这样很难发现材料与命题契合点的作文,个人认为考生不妨将考虑的重点放在命题上,毕竟命题才是作文的核心。

2.从形式上来说,属于关系型词语式作文。既是关系型,考生首先要弄清“风”和“墙”二者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恰恰难倒了很多考生。个人认为,要审好这一题目,要明白三点:一是“风”和“墙”应更多地考虑其比喻义和引申义,而非其实指的本义。“风”有好风也有不好的风,“墙”有该砌的该保护的也有该拆该推的。二是思考“风”与“墙”的关系,大多数事物间无外乎三种关系:相反、一致、相依存。三是注意内容的主次,一般的并列词语式作文,因为涉及到两事物,故在写作侧重点上最好有主有次,不要平分秋色。

3.本次作文立意参考:

①风是改革,是创新,是潮流,是时尚;墙则是顽固,是保守,是旧思想。肯定风,否定墙,希望风能摧毁这道墙。

②风是世俗,是偏见,是歪风邪气,是诱惑;墙则是良心,是信念,是处事原则,是真理。肯定墙,否定风,希望墙能阻挡这股风。

③风是挫折,是磨难,是失败,是打击,是流言蜚语,是悲痛,让我受伤;父母的安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信任恰似一堵墙,替我抵挡伤害,遮风挡雨,为我构筑了一个避风港。④老师的开导,同学的谈心,如一股温暖的春风,推倒了我心中那堵厚厚的高墙,帮我解开了心结,叩开了内心紧闭的大门。

⑤一个人既要有风的灵动、变通、气势,也要有墙的执著、坚强、踏实,才能走向成功。⑥母爱如风,父爱如墙,共同伴我成长。

文风古朴 立意新颖 篇5

荷之美

孔 明

荷花盛开的季节,浏览博客,常有荷花的照片扑面而来,忍不住轻点鼠标,细细观赏;散步驻足水边,也是常与荷不期而遇,看半天舍不得移步。我忽发呆想:荷美,荷为何这样美?

周敦颐赞美荷:“出淤泥而不染。”只这一句,千百年来,众口啧啧,可谁曾想过,如果水底下是水泥而非淤泥,荷花会怎样呢?没有淤泥,荷花首先不能亭亭玉立;没有淤泥,荷花之藕将无处深藏其清白;没有淤泥,荷花之美无从谈起。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清也无荷。一些人喜以荷自比、自诩、自美,姑且不去臧否,但不能无视一个事实:只要是人,就必须吃喝拉撒睡,不食人间烟火的是神,只能泥塑而供奉,不能握手而言欢,更不能谈情说爱。荷美,美在水之滋养,也美在淤泥之营养。

荷之美,是孤美,是大美,是完美,是造化之美与生俱来。不是么?荷叶、荷花,荷苞、荷蓬,荷茎、荷藕,甚至春之荷芽、秋之荷残,各是各的姿态,各有各的韵致,丰美炎夏、凄美仲秋,无不动人心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是天地造化的小精灵,知美、解美、爱美,所以抢先赏美。初夏之荷,乍露碧波,叶欲展而未展,而半展,不正是欲掩还羞的少女之美么?伏热渐至,荷满莲塘,荷叶田田而舒展,荷苞满满而待绽,荷茎直直而挺立,荷之高洁、高雅、高傲,荷之丰韵、清韵、美韵,淋漓尽致而令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远眺,一望的旖旎风光,何等养眼!近观,一眼的曼妙多姿,又何其养心!人在观荷时,精神常恍惚,何故?荷在人间,荷非凡品,所以才有了荷花仙子之喻也!人间百花媲美,唯荷有孤芳自赏的资格和资本。

荷可以傲立,却不能独立、孤立。红花需要绿叶扶持,荷花更不例外。不一样的季节,荷会展现不一样的姿态;不一样的地方,荷会营造不一样的气场;不一样的心境,荷会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初夏的荷,生机勃勃而使人浮想联翩;盛夏的荷,美不胜收而让人流连忘返;秋后的荷,即使风吹雨打,依旧不减美感。荷生盆池之中,譬如鸟在笼中,鸟语悦耳,却只悦一人之耳;荷生大泽之中,譬如白云长空,别有天地,便别有怀抱。少年时代出游,常有女友在侧,游荷塘而眼中无荷,却喜形于色,色不在荷上,色在脸上。记得有一年盛夏,与一女友分手在莲湖边的柳荫之下,一湖的莲花,一眼的泪花,视而不见花的艳美,闻而不觉花的幽香。今夏,几度与荷邂逅,郁闷荡然,愁绪释然,心境豁然,羡慕了蜻蜓翼然飞吻,陶醉了蜂蝶翩然歌舞,恍惚回到了少年!散步终南,于幽谷之涧,见石围一摊清澈,水溶一片蓝天,点缀睡莲一簇,掩映嫣红数朵,美呀!背过脸去,下山。美属于这儿,就搁这儿,心灵的拥有长久。某一个黄昏,与数友走在田野,不知不觉走近了水,也走近了莲。日落月出倒映水中,与莲白莲红浑然一体,这就是画了。天作画,人陶醉。

荷之所以是荷,不论生在哪里,都会吸引人的眼球。如果不是荷,最好别生荷的梦想,这是荷之美赐予我的感想。

【赏析】

历代文人都曾被荷的风姿倾倒,留下了大量赞美荷的诗文佳作。荷是常见的写作题材,写荷要想推陈出新自非易事。陕西当代作家孔明的这篇《荷之美》敢于突破俗套,抒写富有个性的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欣赏。

一、思路清楚,结构明晰

“荷美,荷为何这样美?”首段设疑,引人入胜,统领全篇;中间的三个自然段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逐层拓展,阐述荷之美;最后一段卒章显志,升华主题,与第一段前后呼应。文章思路清楚,结构明晰,令人一目了然。

二、托物言志,感悟深刻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运用逆向思维,评论周敦颐的著名观点。周敦颐以淤泥衬托荷之高洁,被世人赞美,作者认为其实也不尽然。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对此进行了驳斥:“没有淤泥,荷花之美无从谈起”;任何美都来自于平凡,美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三、四自然段,作者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正面审视荷之美,抒写自己的感悟。在作者看来,荷之美“是孤美,是大美,是完美,是造化之美与生俱来”,它“可以傲立,却不能独立、孤立”。最后一段以议论作结,言明主旨,画龙点睛。文章表面上是在谈论荷,其实是托物言志,探讨做人的道理。荷美离不开水和淤泥的滋养,做人更不应该忘本,要饮水思源,常怀感恩之心;荷有孤傲之美却不能孤立,犹如做人可以清高却不能脱离大众和现实生活;荷之美乃“天生丽质难自弃”,“如果不是荷,最好别生荷的梦想”,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不要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作者的感悟逐渐加深,让人读之感觉意蕴无穷、回味悠长。

三、根植于传统,古意流淌

如何改进新闻文风 篇6

关键词:改进,媒体报道,新闻文风

新闻作品反映的风尚、风格与格调即为新闻文风, 其主要包括媒体叙述语态和媒体报道内容, 也就是说新闻文风不仅要高度重视语言问题, 还要了解传媒与受众之间存在的关系, 掌握传媒社会职能, 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作风、中心思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1]。但目前新闻文风仍存在着许多不良表现, 使其权威性与公信力严重受损。本文就当前新闻文风存在的不良表现展开探讨, 以期为新闻文风的改进提供强有力参考依据。

1 目前新闻文风存在的不良表现

1.1 内容空洞无物

传播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核心, 其主要是利用媒体进行传播, 使受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但现阶段部分记者的稿件内容严重缺乏实质性, 大多没有透过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仅采用空话、废话和套话的形式进行阐述;部分稿件内容则是完全脱离文章主题, 虽滔滔不绝, 但大多词不达意, 使得受众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部分稿件即使已顾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但却忽略了主要内容的突出, 使受众抓不到文章要点。

1.2 内容虚假不实

一些记者喜欢凭空臆想, 经常利用网络寻找新闻点, 并在没有对新闻来源进行综合考证的情况下进行报道, 使得新闻报道与新闻媒体上屡屡出现据传和疑似等不可靠字眼。现阶段, 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要案例, 有的甚至捕风捉影, 使得报道内容严重失实, 给新闻的权威信与公信力带来极大影响。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2011年上半年就有50多件新闻存在内容失实和虚假问题[2]。

1.3 内容呆板生硬

新闻工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原创、管用、新鲜和有料的词语, 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表达, 使得文章古板不自然。例如一些政治教育报道, 记者的写作内容通常由领导重视开始, 组织严密结束, 再由全面推进开始, 硕果累累结束, 全文反复阐述这一概念, 使得报道既不生动也不具体, 最终使受众对政治教育报道产生疲劳感。记者书写会议报道时, 经常采用强调、指出、要求和认为等陈旧呆板字眼, 使受众无法完全融入到会议报道的阅读中。

2 新闻文风不良表现的改进

2.1 改进新闻作风

俗话说, 好新闻是用“脚板”写出来的, 所以新闻文风的改进应以作风改进为主, 将传统“闭门造车”转变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现场目击”, 以实现整个新闻文风的优化。同时新闻工作者还要做好基层的深入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新闻事件的实际情况, 满足采访需求, 通过鲜活的新闻素材编写打动人心的报道, 达到锻炼作风和改善文风的目的。除此之外, 还要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建设水平, 养成良好的新闻作风, 以真情实感阐述现场目击情况, 防止“闭门造车”现象产生, 为新闻报道的编写提供有利条件[3]。

2.2 改进新闻内容

从新闻内容的角度出发, 应将过去迂腐的概念陈列转变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请看事实。在新闻报道中, 事实是吸引人的关键。著名科学家马克思曾经说过:评价报纸优劣的标准是依照事实表述事实还是依照希望表述事实, 也就是说新闻文风的改进在内容报道方面应严格遵循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和用典型说话原则, 利用打动人心的实际案例来感动读者, 以达到引导正面舆论的目的。

2.3 改进新闻语言

从新闻语言的角度出发, 应将古板守旧的官腔官调转变成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实言实语。由于人民群众的语言生动、生活真切和思想鲜活, 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编写稿件时一定要采用大量个性化的特殊性语言, 尽量减少套话、大话和空话的使用率, 这样才能促进人民群众爱读、爱看, 达到良好的信息宣传效果。此外, 新闻工作者在编写稿件时还要做到简洁明了, 优秀的新闻作品取决于新闻的长短, 而新闻的长短取决于新闻的价值, 也就是根据新闻价值来编写稿件, 尽可能满足篇幅短、段落段和句子短的要求, 以达到激发群众积极阅读和观看新闻的目的。

2.4 改进新闻形式

从新闻形式的角度出发, 应将陈旧的宣传体转变成符合现代化需求的报道体。现代化新闻报道除了要铺设概念和呼喊口号外, 还要善于用人物、事实与数字表达, 也就是说既要有陈述的过程, 也要有结论的依据,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整个报道的细节完全展现出来, 以满足受众的需要。而在主题宣传过程中, 必须将宣传特征与新闻特征有效结合在一起, 并采用讲究策略的理念渗透模式取代过去传统的饱和宣讲模式, 即单向舆论宣传、直白舆论宣传转变成用事实说话[4]。此外, 新闻工作者还要对自身表达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创新, 通过借鉴的方式来实现新闻形式的创新, 如手机报、多媒体和微博等, 最终达到改进新闻文风的目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 新闻文风所存在的不良表现不仅污染着人民群众, 还直接危害着媒体, 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新闻文风的改进, 真正做到以事实说话、以数字说话和以典型说话,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不良新闻文风, 推动新闻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从俊.以新闻的“生命”呼唤务实之风——《“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赏析[J].军事记者, 2011 (12) :52.

[2]陈力丹, 黄伟.从“政治化”到“专业化”——新中国60年来新闻文风的演变流变[J].青年记者, 2009 (16) :9-11.

[3]叶小文.改进文风的要害在改进作风[J].当代贵州, 2010 (12) :66,

树立良好的新闻文风 篇7

要讲真话, 不讲假话。古人云:“修辞立其诚”。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没有事实依据就构不成新闻, 这就决定了新闻作品只能讲真话、报实情, 而不能讲假话、玩虚假。否则, 新闻就没有了生命。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 除有极少数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胡编乱造假新闻外, 还存在着捕风捉影, 渲染夸张, 以偏概全, 以点代面, 片面化、绝对化等不真实新闻的现象。这些不良新闻文风都应坚决制止。只有讲真话不说假话, 写出的新闻文字才是真实地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文章, 才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

要实在具体, 不要空洞无物。用事实说话, 是新闻基本的、重要的特征。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时, 要精选出典型的、能反映事物本质和特点的事例, 或对大量具体材料进行综合,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写新闻, 而不能用大话、套话、空话来吓唬人、欺骗人、糊弄人。在新闻写作实践中, 还存在不善于用事实说话的现象, 有的新闻中一味引用政策条文和领导讲话, 充满了政治概念、术语和标语口号;有的新闻中只见大段大段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式的议论, 而不见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有的新闻中用笼统的叙述代替具体的事实, 使人弄不明白事物的关键所在;有的新闻故作高深, 画蛇添足, 滥加与事实关联不大的发挥描写。这些注入了大量水分的新闻言之无物, 令人生厌, 无人阅读。新闻工作者只有把新闻写实, 才能使受众得到有用的信息。

内容要深刻, 不要肤浅。新闻报道内容深刻, 就是思想性要强。在当今人们价值观念多样化、多元化的时代, 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物“是什么”, 更想要知道“为什么”。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报道时, 只有既抓住事物的特点, 也就是事物的特殊属性和特殊矛盾;又深入到事物的内部,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研究分析, 努力挖掘出事物的内涵和本质, 从中提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主流方向, 得到真理, 报道才能有深度和高度, 才能够使受众受到启迪, 获得教益。

要旗帜鲜明, 不要依违两可。新闻报道担负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是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无论是描述事物, 也无论是解释事物, 都应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研究分析事物, 有独特视角, 有独到见解, 向受众传递明确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提倡什么摒弃什么, 表扬什么批评什么, 树立什么破除什么, 崇尚什么贬低什么的信息, 把新闻纸变为“思想纸”、“观点纸”, 而不能人云亦云, 吞吞吐吐, 含含糊糊。这样, 才能够使受众从报道中找到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确定自己的社会行为。

要生动活泼, 不要干巴死板。有些新闻内容虽然比较重要, 可阅读率却不高, 影响了信息传递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新闻写法陈旧老套, 语言干巴枯燥, 文章呆板, 沉闷死气。只有把新闻写得生动一些、活泼一些, 才能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为此, 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上要敢于创新, 摆脱“新闻八股”, 破除公式化、公文化、概念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写作方法, 不拘一格写新闻, 怎么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就怎么写, 怎么能引起受众关注就怎么写, 不要怕把新闻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使新闻活脱起来, 生气可人。要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 借鉴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写新闻, 用生动、形象、明快、新颖的语言描述事物, 把事物表现得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入其境, 真真切切, 感同身受。这样, 就能够增加新闻作品的色彩和韵味, 使人读之有耳目一新的新奇感。

要通俗易懂, 不要晦涩难懂。新闻在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用群众最熟悉的语言形式, 即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言来撰写新闻, 用质朴的叙述写出事物的“天生丽质”。不要用生硬、冷僻、深奥的词语写新闻。对于一些新的政治概念、经济理论、科技成果等等, 在撰写新闻时要学会翻译成大白话, 解释得让人能明白。用通俗的语言写新闻, 受众看得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才是有用的新闻。

要短小精悍, 不要冗长繁琐。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时, 要抓住事物的突出特点和本质, 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地把事物叙述出来, 传播出去。不能不分主次地从头到尾, 面面俱到地记流水账, 把新闻写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公文报告或工作总结。在新闻文字上, 要精练简洁, 务去陈言, 片言居要, 言简意赅, 要防止和克服穿靴带帽、空泛议论、堆砌词汇等弊病。句子要短, 段落要短, 坚决删掉可有可无的词语, 使文章内容集中, 明快清晰。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 新闻更应该以短为当, 以短为上, 以短取胜, 使受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 否则, 那只会写者滔滔, 读者藐藐了。

如何改进新闻报道的文风 篇8

一、摒弃“四话”文章, 做“四有”文章

用恰当精美的文字表述当今壮阔的生活, 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但有人却曾经一度认为只有长文章、大稿子才有深度、有力度, 只有连篇累牍、鸿篇巨制才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和能力, 这种作新闻写文章的理念, 助长了我们新闻记者写“官话、套话、空话、大话”“四话”文章的不良文风。

十八大之后, 中宣部就改进文风作出具体、细致、实在的要求, 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笔者认为, 作为新闻工作者, 改进文风, 就是要摒弃“四话”文章, 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节”的“四有”文章。言之有物, 即文章要有内容。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明显的标志, 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如果没有实质内容, 只说空话、套话, 不触及实际问题, 就会失去新闻的价值和作用。因此, 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 围绕中心做文章, 服务大局写现实, 以入微之笔记录壮阔中国, 用传神影像展现人间百态, 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 把百姓的心声反映给党和政府。言之有理, 即文章要有道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义。因此, 我们要通过“寓理于事”的方式, 使文章坚持真理, 蕴含哲理, 讲出道理, 让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内心里产生信任, 从而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言之有情, 即文章要有人情味。“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生活中有鲜活的实践成果、有感人的先进事迹、有震撼的发展变化、有生动的社会场景、有动人的语言和丰沛的情感。因此, 我们要坚持深入群众, 走进基层, 用群众语言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情感、最质朴的愿望, 用群众语言向他们阐释党情国情世情, 让新闻更有人情味, 更好地发挥引导舆论、增强信心、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作用。言之有节, 即文章长短要有节制。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 人们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 因此, 在新闻写作中, 我们要深入思考、精心锤炼、反复推敲, 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简洁的篇幅, 写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真正体现出字字千金的分量, 达到篇篇精彩的效果

二、摒弃用长话说虚事, 坚持用短话说实事

从“四话”文章到“四有”文章, 一个字, 需要完成的却是质的改变。中宣部发出的《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 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如何改进文风作出明确规定。综观《意见》要求, 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到改文风, 就要摒弃过去新闻写作中用长话说虚事的不良文风, 坚持用短话说实事。

改文风, 就是要刹住这股“以虚说虚”风, 用短话说实事。那么, 说什么样的实事, 怎样说实事, 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要说新鲜的实事。新闻报道是向受众传播信息的, 而信息则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更具传播价值, 因此, 我们所报道的事件或现象首先要具备新鲜、新颖、新生的特点;二要说有用的实事, 就是说那些能让受众感受到利益关联或感官满足的实事, 也就是与他们经济、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价值利益有关的事情;三要说典型的实事, 所谓典型实事, 就是诸多事件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特色、最有说服力、最生动、最打动人的事, 与之相反的就是《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杜绝的“脱离实际、内容空洞和‘应景’的以及一般化的工作报道”。

要说好这些实事, 首先要说短话。我们在采写新闻时, 要说短话, 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具体说, 就是要说直奔主题的短话, 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 决不绕弯子, 尽量用简短的篇幅, 向读者传递最有用的信息;要说简单易懂的短话, 就是要心中时刻装着群众, 从平民视角, 用百姓最熟悉的语言书写他们的心思;要说生动活泼的短话, 就是要说富有个性、特色鲜明、活泼有力的话语, 让新闻轻松、活泼、生动、形象起来, 真正达到有深度、有力度。

俗话说, 思想是源, 行为是流。有什么样的思想作风, 就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作为新闻工作者, 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就有什么样的文风。因此, 我们改文风, 就要先从转作风做起。新闻工作者是火热生活的记录者和歌颂者, 而火热的生活永远在基层、在群众中间。近年来, 个别新闻从业人员远离基层、脱离群众, 热衷于从网上扒新闻, 拼稿件编新闻, 凭想象造新闻, 损害了媒体的社会声誉。我们改文风, 就是要革除这些恶习, 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让记者走近群众, 走进基层, 采写出更多更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短、实、新”的好文章, 树立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好风气。■

摘要:十八大以后, 中宣部就改进文风作出具体、细致、实在的要求, 我们改文风, 就是要革除一些恶习, 通过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 让记者走近群众, 走进基层, 采写出更多更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短、实、新”的好文章, 树立新闻宣传工作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新闻报道,文风,精神

参考文献

[1]林永年.论题力求“尖”一点——新闻论文写作的通病及防治办法之一[J].新闻前哨.2006 (01) [1]林永年.论题力求“尖”一点——新闻论文写作的通病及防治办法之一[J].新闻前哨.2006 (01)

地市级党报如何改文风 篇9

在地市党报工作多年, 在实际工作中, 在平实写稿时, 经常不由自主地写成了应景文章, 比较模式化, 一些生硬、呆板的报道, 连新闻人自己都不爱看, 甚至有“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自嘲。由此可见, 改进文风十分不易。

对于地市党报来说, 改进文风, 让报纸更加耐看, 既是人民群众的要求, 也是报纸发展的需要。在地市党报中, 报道语言生硬、呆板的现象有, 写一些官话、套话、假话的现象也有。这些词语铺天盖地, 怎不叫人读而生厌?

变阅读为“悦读”是地市党报改进的目标。改文风, 重在转变作风, 多接地气才能求真务实。作风是文风的基础, 文风是作风的体现。如果记者脱离实际, 不多深入群众, 深入基层, 不会写出感人的文章来。真正的好新闻不是写出来的, 是用脚走出来的, 是用心采出来的。记者只有深入基层, 与广大群众在一起, 进行实地调研, 才能写出好文章, 才能传递群众最真实的声音, 了解他们的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改文风, 难在创新表达, 多下基层才有源头活水, 从群众中汲取智慧, 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也是创造鲜活语言的大师。要想文章深入浅出, 引人入胜, 就必须深入实践, 向群众学, 说实话, 说老百姓的话, 群众才愿意看, 看得懂, 愿意听, 听得进, 宣传报道才会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只有通过精心策划、记者深入基层挖掘新闻素材, 创新写作手法, 及时进行正面宣传报道等有效的方式, 才能汇聚正能量, 传播好声音。例如《生活报七台河版》通过对延续真情、无私照顾孤寡老人的七台河好人李学良的宣传, 传播了正能量, 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报道的李学良是一位身有残疾、家庭并不富裕的普通农民, 十年间收养三位流浪老人的感人事迹。从2005年冬天街头捡回第一个老汉藏青河, 到本村赖着不走的卢占山, 再到脑动脉硬化的杨连杰, 农民李学良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 不抛弃不放弃, 充分展现了人性中最闪光的一面——善良。真实地记述了李学良家庭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李学良心怀大爱的高尚情怀。李学良及其家庭先后被市总工会、市妇联等组织和部门评为“七台河市2013年度第二届新玛特杯孝行之星”、“最美公益善举之家”, 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十佳孝贤” (民间活动) 荣誉。跟踪报道见报后, 引起社会各界对李学良事迹的再次关注。新浪网、黑龙江新闻网等各大门户网站, 黑龙江日报等权威媒体先后转载。李学良被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等部门评选为“七台河好人”, 李学良家庭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救助中心、百信医药、新大陆鞋城等部门和爱心企业的物资救助。2015年春节前夕,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民政局把老人藏青河安置到敬老院, 以减轻李学良家庭负担。这样的报道发多了, 百姓自然愿意看, 也就能变阅读为“悦读”了。

变长稿为短文是地市党报改进的目标。一篇文章的分量轻重、文章好坏与篇幅长短没有关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周敦颐的《爱莲说》只有119个字,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脍炙人口, 成为千古绝唱。毛泽东同志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 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魄和豪迈胜过多少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新华社的长篇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分为四大乐章几万字, 但堪称雷锋精神报道精品中的压卷之作。可见, 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我们反对的是无病呻吟, 好文章再长也吸引人读下去, 而又臭又长的文章只能让人倒胃口。所以写文章该长就长, 能短则短。在冬奥冠军王濛的报道上, 《七台河日报》作为冬奥会冠军家乡的主流媒体, 曾经反复多次刊发有关王濛的报道。从她小时候被七台河短道速滑队选中接受专业训练开始, 到后来经过重点培养输送到省队、国家队, 最后为国争光夺得世界冠军、冬奥冠军, 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奥运赛场上空, 每篇报道都洋洋洒洒几千字, 连篇累牍, 唯恐篇幅不够字数不足使报道不够翔实减轻分量。而人民日报社记者在王濛都灵夺冠后仅发表了1700多字的文章, 从王濛小时候从一条小河沟开始学划冰开始直至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心路历程, 语言高度凝练, 与之相比, 地市报的报道就显得过于冗长,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的惜字如金, 字字珠玑, 非常值得地市党报学习。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地市党报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写作的基本功训练, 才能写出上佳作品。

办有自己风格的报纸是地方党报改进的目标。地市党报不能成为领导讲话的宣传纸。有的地市党报连篇累牍是领导讲话, 成了领导讲话的复印机、播音员、传声筒, 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灵魂。要么就板起面孔说教, 让百姓读来味同嚼蜡, 只能随手弃之。地市党报应该有自己的风格, 就像人要有自己的性格一样, 要有自己的表现力, 不能照本宣科, 人云亦云, 套话连篇。以《七台河日报》为例, 七台河日报在报纸改版过程中, 非常注重改变过去不受群众喜爱的领导采访不论新闻价值高低必须上头版或头题的传统习惯, 改变过去没有评论的缺陷, 提高全社人员对报纸评论重要性的认识。改版之后, 新闻价值高的报道, 即使有市委书记的动态新闻报道也要为之让路。以新闻价值来评定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刊发的版面和位置。同时着重笔墨加强对报纸评论的报道。一致认为,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 没有了评论, 报纸也就没有了灵魂。评论写得好坏, 影响和决定着报纸的宣传效果。为此, 报社社长廉景华同志长年笔耕不辍, 坚持每天写一篇评论, 从内容到形式, 更接近群众。“老方说事”每天刊发在日报一版的左下角, 既有亲和力、表现力, 又有公信力, 写的都是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又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 长时700—800多字, 短时300—400字, 成为七台河日报的名专栏, 很多人每天一拿到报纸首先要看一下今天的“老方说事”都说了些什么让人感兴趣的事, 成为报纸的“眼睛”。还有报社二版开设“今日放谈”评论专栏, 栏目宗旨就是贴近群众, 说群众关心的话题, 讲群众都明白的道理。深入浅出, 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是给老百姓办的报纸, 让他们喜欢读, 愿意看, 从心底里真心接受报纸的观点和看法, 从正面引导群众。少用一些居高临下的语言, 尤其要杜绝运用假话、空话、套话忽悠群众, 要与群众交心, 用平实的语言与他们沟通交流。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报必须体现出党的主张, 为党和人民群众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地市党报在办报过程中, 要吸取国内外众多媒体所长, 面对新型媒体的冲击, 我们只有办出拥有自身特色的报纸,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 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范长江真切感知人民的困苦, 才创作出了力透纸背的《中国的西北角》。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征程上, 地市党报的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 要让报纸更有性格, 更有可读性。只要进一步发扬“走转改”精神, 落实“三贴近”要求, 在改文风方面创新突破、奋发有为, 就一定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文章。

参考文献

[1]孙瑞岗;改进文风办人民满意的党报;《新闻论坛》;2014

[2]刘晓鹏, 傅丁根, 吴建群;“走转改”:提升影响力的时代路径——人民日报社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新闻战线》;2012

[3]常征;改文风, 党报怎么改?《新闻传播》;2012

浅议文风与翻译 篇10

关键词:风格;可译性;翻译与风格

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98-01

一、风格的可译性问题一直都是译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章的风格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都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因而就此来看,风格是不可译的;另一种观点认为,风格就如同作品的灵魂,原文的风格须在译作中有所体现,且风格的传递并非,无迹可遵,反而是有章可循的。就笔者而言,好的翻译作品也必是在保证准确传递原文交际信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展现原文风格。

二、关于风格可译性的问题,众多学者和翻译家也提出了他们的独到见解。冯世则在《风格的翻译:必要、困难、可能与必然》中指出“这样看来,关于风格的翻译也许应作另一种提法:不是能否翻译不出来,而是会否都翻译不出来。换句话说,原著的风格一定会透过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在相当的程度上顽强地复现于译文之中。”刘隆惠在《谈谈文艺作品风格的翻译问题》中提到, “文艺作品的风格,应该是指一个作家所有作品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主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总和。每个作家不可能不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和民族环境的影响,因而同一时代的作家就具有一定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的共同特征;但又由于作家的世界观、生活经历和文学修养不同,在作品的思想、主题、形象、性格、解构以及表现手段中又必然会表现出作家的个性特征,形成它的独特风格‘而形成作品风格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作家驱遣文字、运用语言的独特手法。这种手法跟人走路的步法、写字的笔法一样,各有特点。但它总是依赖于语言的一般规律而存在,决不是不可捉摸的。”

三、在众多文体风格的文本中,文学作品无疑是较为难处理的文本类型。常见的科技或者新闻类翻译,其翻译的主要目的或任务是准确的传递原文文本的信息,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而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的文学作品大都温婉含蓄,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都满含作者的个人情怀。因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其目的并非如科技新闻类翻译那般单向的准确传递信息,它还需要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住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隐含在原文字里行间的情感趋向,并将这些内在的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单从这一个层面来看,就足以想见文学翻译是非常复杂且困难的。因此若在翻译时把握好原文的文体风格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并以此为切入点,翻译的作品也会更为贴近原文的精神实质,更加的生动活泼。

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其译本中,他以宝黛的情感纠葛和贾府的兴衰为脉络,在翻译时向译入语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文学线索,使得译本读起来颇具小说的韵味。相比较而言,杨宪益先生的红楼梦译本对于文体文风方面的考虑则显得较为匮乏,译文和原文太过贴合,文字转换的太过纯粹,缺乏小说的明显特征,粗糙寡淡的文字转换也很难让译入语读者与原文作者产生共鸣。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宝玉向宝钗道:“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呢,你去抹骨牌罢。”宝钗听说,便笑道:“我是为抹骨牌才来了。林黛玉道:“你倒是去罢,这里有老虎,看吃了你!”

杨宪益先生的译文:

Baoyu told Baochai, “The old lady wants to play cards and there aren’t enough people .Won’t you take a hand?”

Again Baochai smiled.

“Of course, that’s what I came for.”

As she went out Daiyu called after her. “You had better leave, there’s a tiger here who might eat you.”

霍克斯的译文:

‘Grandma wants someone to play dominoes with,’ said Baoyu to Baochai .‘ Why don’t you go and play dominoes?’

‘Oh ,is that what I came for?’ said Baochai ;but she went ,notwithstanding.

‘Why don’t you go?’ said Daiyu. ‘There’s a tiger in this room. You might get eaten.’

通过比较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可以看出霍克斯的翻译将宝玉、黛玉、宝钗这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的更加细腻,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刻画的入木三分,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原文的神韵,读来也更有小说的味道。

四、由此可见翻译时把握好文章的整体风格是非常重要的,翻译时的灵感有时不在一字一句的文字而在于文字所存在的整体风格中。

参考文献:

[1]翻译研究论文集[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49-1983):523

[2]蒋晓华.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29一34.

[3]宋旭、杨自俭.译者的原文理解过程探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5):117一121.

培养初中生纯正的文风 篇11

一.校正学生的作文观。作文观是文风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作文观必然有什么样的文风。同理,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文风, 必须校正学生的作文观。无论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 现在相当多的学生作文观是不正确或者是模糊的, 在他们心中, 写作文无非是应付考试和完成任务。这种作文观的形成既有社会原因, 也与教师平时不恰当的指导有关。于是, 学生对于为什么而写、写什么、怎么写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好, 而且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总是局限在课堂之中, 写起作文, 学生一片茫然, 为了完成任务, 只好拿一些假话、套话或现成话敷衍成篇, 搪塞老师。要校正学生作文观, 教师是有所作为的。比如, 教师应该讲清楚考试与作文的关系, 让学生明白, 考试是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问题, 但学习写作不是为了考试, 而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有了较强的写作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会取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同理, 有了较强的写作能力, 顺利通过语文考试并非难事。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 就会由应付变成主动练习, 作文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其次,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机智, 尽量淡化作文的任务色彩, 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和话题作为写作素材, 这样学生便有了写兴趣。有了兴趣, 还会有任务般的烦感吗?

二.狠刹学生作文说假话、套话的恶习。说假话、套话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它不仅使文章陷入浮夸虚假的死潭, 而且腐蚀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翻开中学生作文, 这样的假话、套话比比皆是, 比如, 写《我的母亲》, 总是“母亲白发苍苍, 满脸皱纹。”这是典型的假话、套话, 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母亲会有这么老?有的甚至为自己的母亲编造不幸遭遇。因为学生对作文根本没有心得, 只好把不知从什么地方看到的这类描写搬来充数。要培养正确的文风, 就要狠刹这种恶习。当然, 有时学生的真话可能不那么规范、不那么深刻, 对于这些原生态的话, 教师应给予积极肯定, 这并不是说肯定这些说法多么正确和高明, 而是肯定说真话的品质, 使学生明白, 说真话才是作文的必备品质。有了这个正确导向, 学生就会自觉戒掉说假话、套话的恶习。同时, 教师还要具备甄别学生作文中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的能力, 否则就难以达到让学生戒掉假话、套话的目的。

三.让学生作文语言鲜活生动起来。语言酸腐苍白、缺乏灵气是初中学生作文语言的通病。几年前那场“雪融化后变成了水还是变成了春天”的讨论中, 我们痛惜学生创作灵气被扼杀, 却没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找到正确途径, 结果学生的作文依然是白开水般叙事、虚假式抒情和议论, 花季年龄应有的活泼、清新的语言风格一点影子也寻觅不到。语言的鲜明生动与否, 与学生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有关。初中生毕竟年龄还小, 阅历极其有限, 加上知识储备少, 语言平庸是正常的, 但教师却不能任其平庸, 应该使其丰富和生动起来。语言训练的方法很多, 比如在生活中积累语言、向优秀作品学习语言等。教师要做的一是把这些成功经验融汇在训练过程中, 让学生慢慢习得;二是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一般来说, 只要是真情实感, 语言是会得体的, 而得体是作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只要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能够做到表情达意, 加上常规语言训练, 学生作文语言陈腐苍白的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上一篇:农业数据库下一篇:纸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