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析

2024-05-08

问题探析(共12篇)

问题探析 篇1

“阐释”是在对“描述”事物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考查。常见设问方式有:“材料体现 了…道理”、“分析材料是怎样 (如何) 体现…道理的”、“运用有关知识, 分析或说明…问题”, 等等。从思维能力上看, 此类问题既考查学生从“材料”到“观点”、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能力, 又进一步考查学生从“观点”到“材料”, 从“普遍”到“特殊”的演绎能力。

◆题组训练

例1. (2007·全国卷Ⅰ·27)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 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 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 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 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解析】本题由题干提供一般原理, 要求选择与之对应的具体事例 (即由抽象到具体) 。A项侧重强调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B项侧重强调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反映的是分配与消费的关系;C项中网上购物是一种新的交换方式, 它对消费者及企业的影响反映的是交换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以上三个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很多考生误选C项, 主要原因是没有认清网上购物的实质。D项表明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体现了消费是生产的动 力, 符合题意。

例2.[2011·浙江文综卷·40 (1)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 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 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 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 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 摘取了多个奖项, 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1) 结合材料, 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2)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解析】本题的两个设问都属 于阐释类 试题, 这类试题通常要求结合某一具体材料, 阐释指定的理论观点。第 (1) 题, 解题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 根据设问要求, 调用知识。就本题而言, 考生应明确“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理有哪些。文化的传承有两个维度, 一个是体现横向积累的文化传播, 一个是体现纵向积累的文化继承。相应的理论要点是“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理论要点包括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意义以及“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因此, 本题可以调用的知识包括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等三个方面的理论。

第二步, 研读材料, 找到与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材料有4句, 第1句是总体介绍;第2、3、4句分别从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三个角度进行具体说明, 正好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三个方面理论要点相对应。

第三步, 把理论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 对理论要点进行阐释。构建答案时, 应先呈现理论要点, 再结合对应信息, 分析这一要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第 (2) 题, 思路与上述分析相同。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 保留, 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 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构建答案要求先准确表述原理, 再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哪些信息体现了有所克服, 哪些信息体现了有所保留, 以及哪些信息体现了有所发展。

【答案】 (1)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 突出了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体现了继承对发展的基 础性作用。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该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 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方面的创新。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 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了传播。

(2)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 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田螺遗梦》的创作就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 它剔除了原有传说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 保留了其中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融入国际元素, 使之发扬光大, 是一次成功的扬弃。

例3. (2007·宁夏文综卷·40)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自治区党委根据本地特点, 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 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 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 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实施“百县千乡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 积极开展社区 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 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省区办大文化”, 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 简要分析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

【解析】本题极具地方特色, 要求考生综合分析材料, 提炼有效信息, 从哲学角度 回答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地方大事, 要求考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 阐述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的哲学依据, 旨在考查考生对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和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从实际出发, 以实际情况作为决策的依据, 就是要做到使主观的认识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 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实际是具体的, 从文化状况看, 宁夏具有“岩画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神秘而璀璨, 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 所以, 从实际出发, 就是要根据本地区特殊的优势和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 这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既是唯物的, 又是辩证的, 分析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的哲学依据, 应当从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角度进行。有不少同学遗漏了后一方面, 这说明对哲学原理的把握还存在着片面性, 需要加以纠正。

【答案】从实际出发, 就是以实际情况作为决策的根据,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从实际出发, 就是要根据本地区特殊的优势和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 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

◆题组反思

1.“阐释”类问题的考查特点

(1) 考查特点。“阐释”事物即运用学科知识对信息的阐述 (基本原理、方法论、国家政策等) 和解释 (结合材料 分析, 运用知识 解读材料) 。结合题组训练及解析, 可以明确运用知识阐释事物, 也要求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 (即“阐述”事物) , 更强调运用学科知识对有效信息的说明和解释。设问中要求运用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向宏观、中观知识。要求考生建构知识体系和结构, 全面把握知识的要点, 着重考查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思维能力。如例2第 (1) 题。

一类是指向微观知识, 不仅要求考生对知识本身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着力考查从“普遍”到“特殊”的演绎分析的能力, 对思维深度有较高的要求, 如例1和例2第 (2) 题。从知识考查看, 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要求考生对知识本身有深刻的理解。考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深度和层次性。

(2) 特别说明:有些设问要求分析某项或某方面政策、措施的哲学依据等, 表面看来属于归因分析, 但实质仍然是运用哲学理论进行阐释, 因此也可归为阐释类设问。如例3。

2.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题要求

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设问中的限定的“具体知识”的范围、层次把握不全面、不深刻;二是习惯归纳分析, 不习惯演绎分析, 演绎思维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导致回答这类问题时考生的得分差距比较大。

综述所述, 提高运用具体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 考生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是知识准备。在归纳知识中转换、拓展和整合知识。考生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层次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深度和层次性。考生知识掌握的广度和综合性决定了演绎分析的广度和综合性。

二是掌握演绎分析方法, 培养演绎思维能力。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解题时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根据试题要求, 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哲学原理或方法论) 。

第二步:以理论要点为线索, 按图索骥, 在试题材料中 寻找与理 论要点相 对应的有 效信息。

第三步:用材料中的具体信息“置换”理论要点中的抽象概念及关系 (类似于数学中的“代入法”) , 实现由抽象到具体、一般 到个别的 转化, 从而将理论要点转换成试题答案要点。

◆题组演练

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越来越多元化, 比如在一些社会公益性事业上, 政府变直接提供为服务外包, 实际操作则由民间机构进行。下列做法中反映这一改革精神的是

A.政府支持志愿者到山区小学义务支教

B.政府出资新建的学校由建筑公司承建

C.政府购买保洁公司服务满足环卫需求

D.政府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2.传统观点认为, 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 而随着生长发育分化成为成体细胞之 后会逐渐 丧失这一 特性。而据2013年8月13日《新闻联播》报道: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团队成功地将已经特化的小鼠成体细胞诱导成为了可以重新分化发育为各种组织器官类型的“多潜能性”细胞。该成果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 为未来研发人造器官和攻克癌症等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上述事实说明

1人们可以发现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 使之造福人类2生命现象是复杂的, 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3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人们对细胞原有真理性认识被推翻4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13B.14

C.23D.24

3.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初步认识, 再到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 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 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 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生态建设遭遇严峻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东南沿海Z市把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田园城市、生态之城”, 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目标, 出台《Z市生态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 提出要运用生态经济、环境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 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与持续发展, 着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明进步,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机制, 至2015年建成创业创新、又富又美的国家级生态城市。

(1) 联系材料一, 结合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过程, 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2) 结合材料二, 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的观点, 说明Z市出台的《Z市生态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合理性。

4.广西柳州的发展模式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价值。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柳州的文化是厚重的, 人们可以陶醉在壮、瑶、苗、侗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中, 可以聆听刘三姐后人的悦耳山歌, 可以在柳侯祠领略唐宋八大家柳宗元的遗风, 可以站在白莲洞石器时代古人类的遗址上感受文明的沧桑。柳州的文化是高雅的, 精品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已开唱10年, 《柳宗元》等精品艺术分别荣获国家和自治区大奖。柳州的文化是开放的, “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柳州国际奇石节、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 正成为这座城市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柳州的文化是大众的, 柳州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镇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形成了“柳江之夏”、“龙城金秋”等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群众文化品牌。柳州的文化是创新的, 柳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对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体制进行改革, 创建文化产业发展公司, 促进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1) 根据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概括工业柳州崛起文化高地的成功经验。

(2) 结合材料, 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柳州市是如何打造文化高地的。

参考答案:

1.C本题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变化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政府转变职能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学生由“改革精神”演绎“政府措施”, 有一定难度。学生容易误选A项, 政府支持志愿者到山区小学义务支教, 这里的政府还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 实际操作者是政府支持的志愿者的义务行为, 不是民间机构;B项也有一定的迷惑性, 建筑公司承建的校舍, 不是提供教育服务;文化产业领域不是公共服务范畴, D不选。

2.D科学家对细胞的认识过程说明生命现象是复杂的, 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2正确;说明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发展进步并不是推翻原有的真理性认识, 4正确, 3错误;规律是客观的, 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但不能改变规律, 1错误。故该题选D。

3. (1) 1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来源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 并在其基础上深化 和发展。2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3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深化。

(2) 一方面,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 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要尊重客观规律,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生态城市建设规律的基础上, 制定城市建设规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4. (1) 成功经验:挖掘本地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柳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发挥柳州各民族群众的积极性, 共同创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柳州文化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 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柳州市在文化建设中, 注意到了文化发展的各种联系, 打造开放、创新、高雅、大众等形式多样的文化。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柳州市充分利用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促进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

问题探析 篇2

[摘 要]“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行政体制改革,显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反腐败的坚定决心。腐败问题危及到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大业,我们必须认清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不断摸索,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对症下药,搞好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腐败;反腐倡廉;制度;监督;建设

腐败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现状

腐败现象在各个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但学者们通过对各国历史的纵向考察后发现: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腐败程度是不一样的。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腐败现象也层出不穷,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表现方式却不尽相同。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腐败案件比较罕见,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逐渐出现的腐败行为大都是个人行为,而且涉案人员的级别较低。但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现象呈现蔓延的势头,不仅涉案人员的级别越来越高,出现了小权小腐败,大权大腐败的现象,而且很多查处的重大腐败案件是“窝案”、“串案”。腐败现象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党和政府对反腐败不仅是三令五申,而且提到了亡党亡国的高度,但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腐败现象却愈演愈烈,其活动领域也呈不断扩大之势。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值得探究。

在我国当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逐步由传统农业为主转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法律结构、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一系列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也随之变动。这就不可避免地就会引发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既出现在思想观念上也出现在制度上,甚至是很多领域。腐败问题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还没有完全通过法制的形式加以严密规范。在这种条件下,权力和金钱交换等腐败行为就容易大量滋生蔓延,出现腐败多发和高发的态势。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的,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我国进入人均国民收入1000至3000美元水平之间这一国际公认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高风险期。在这一新时期,我们在反腐倡廉方面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严峻形势。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一些党员干部的侵蚀,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极少数高中级干部胆大妄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影响十分恶劣;一些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违纪违法情节严重;窝案、串案、案中案明显增多;党政机关“一把手”违纪问题比较突出;领导干部与其配偶、子女等特定关系人共同作案谋取非法利益所占比重大;有些领导干部大搞权色交易等问题突出,等等。这表明,当前反腐败斗争正处于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局面。

如何加强反腐败建设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扎实推进政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深入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开展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合作。”足见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廉洁是我们党的性质的要求,任何腐败行为都有悖于党的性质和党章的规定,党内不正之风的存在,就是对党的性质的背离。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辉煌成就,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切实做好反腐倡廉工作,把腐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内。

一、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取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我们的党、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把反腐败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同改革开放对立起来,认为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不对的。”古语云:“衣食足则知荣辱,仓禀实则知礼节”。社会愈发展,人类则愈文明进步。发展是硬道理,只要始终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客观规律。保持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腐败现象可以治理,而且国家也会兴旺昌盛。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和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快速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反腐败建设的必须保证。

二、全力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发腐败的制度化建设。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我们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对于人的治理,除了通过加强他的道德修养来提高其主观自我抑制能力外,客观上要求还必须通过法制来加以保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制度管人”。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建立健全廉政制度。使职业道德规范和廉政制度,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状况,更加富有时代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维护法律在国家的至高地位,让法律更完善,让执法更公正,让法律更深入人心。在反腐败方面,应该侧重于建立一整套惩防制度和一个高效独立的惩防机制,形成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惩防体系构。反腐败不能停留在表决心,做运动给人民树表现的主观机制上,要有效预防腐败,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就要从“运动反腐”转变到“制度反腐”上来。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一些政治运动,主要是为了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三反”、“五反”运动、社教运动、整党运动等等。这些运动虽然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相应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存在的某些缺陷。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进,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转型,反腐败斗争形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摒弃仅仅依靠运动反腐的模式,走制度反腐的新路子,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

三、不断畅通民众监督渠道。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提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这一表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民众对官员的监督权利对消除腐败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风清政廉是党心所归,风正气顺是民心所向。反腐败要取得成效,必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政府唱独角戏是不行的。腐败毕竟是一个阴暗的东西,是见不得光的,之所以腐败现象猖獗,是因为监督的力度还不够广泛。而民众数量庞大,无所不在,民众监督则将使腐败无处藏身。清康熙时期在腐败非常严重的时候就采用了“风闻言事”的做法,结果揪出了一大批深藏不露的腐败分子。而当时风闻言事仅仅限于官员之间就有如此威力,那么如果让全体民众参与,将会有多大威力了。所以畅通民众监督渠道,是反腐倡廉取得成功很关键的一个要素。人民群众参与越广泛,留给腐败的空间就越小。综合运用制度和科技两种手段,让群众切实拥有参与权、评价权和监督权;重视群众的举报和意见,及时调查反馈,才能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才能真正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力量。

四、加大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廉政文化是综合性的文化类型,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道德层面,包括人们对廉政的认知、廉政的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等;二是制度层面,包括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前者的目标指向是培育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后者的目标指向是建设清正廉明的社会秩序,二者分别契合了道德与法制的内在本质要求。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道德精神和法制精神,树立与道德和法制相一致的文化理念。要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方针,大力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用先进的道德理念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认真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抓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加强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宣传教育,用先进的法制观念武装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的行为。要把德治和法治紧密结合起来,德法并举,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断学习教育,提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廉政建设“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增强、自制力的提高,也需要靠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必须充分熟悉廉政建设是为民工作的生命线,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廉政建设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通过示范和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认清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问题上、在哪些环节中轻易犯错误,切实从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对照检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遵守职业道德和廉政纪律规范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

进行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通过学习先进人物,激励大家要勤奋工作、淡泊名利、廉洁奉公;通过阅读、观看近年来党员干部违法乱纪案等反面教材,警示大家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严于律己、构筑牢固的党纪国法防线,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八小时”以外,都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力戒人情和名利的困扰,阻挡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

做好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工作,做到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把廉政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把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同审计人员的考核任用和评先评优相结合,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

为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反腐倡廉是民心所趋,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是符合中国各族人民意愿的,是符合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规律的。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备,以及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不断进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完全能够依靠自身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中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前景是光明的。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政党面临的共同课题。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中国将在国际和地区性反腐败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建设一个公正廉洁、和谐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正义问题探析 篇3

关键词:正义;政治;道德 ;公平

一、正义问题的背景与结构

自从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把道德逐出政治以来,政治在中立化的立场上逐渐发展成一门科学。但由于政治逐渐远离道德,政治的罪恶日益严重。到了20世纪发生两次世界大战,接着出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峙。20世纪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大决战,社会主义屈居下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遇上重大挫折。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得以幸存。邓小平承前启后,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开始向资本主义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资本在中国进展迅猛,招商引资是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商人或者企业家成为新时代的英雄人物,成就突出者得以进入人大和政协机构。政府对资本有宏观监管,但是由于制度措施不健全,监管稍显乏力。相对于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目标涉及到两个大局,第一个大局——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已经实现,现在到了落实第二个大局的时候了。此时的城乡差距、东部地区与中西部的差距、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濒临警戒线)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当前中国社会必须解决平等问题,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民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积极抵御“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马太效应,逐渐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到来。

正义者何?本来,义字前面无需正字的修饰和强调,因为义字本身已经蕴含正当。“正义”作为严肃的思想命题,已经意味着义的被滥用、被曲解,意味着义的古典含义的公信力的下降,负义、不义、无义甚嚣尘上。正义关涉三个问题:正义的超越形上基础是什么?;正义的道德内容是什么?;落实正义的形式和制度为何?

二、现代正义观与中国传统正义观的比较

现代化是资本主义主导的,社会主义被卷入其中的。现代正义观的谬误在于,舍弃一、二,妄谈三。不要忘了,正义首重精神性、义理性、思想性。其次才是程序性、形式性、操作性。诸如“分配正义”、“程序正义”、“制度正义”等皆是末不是本。现代正义观可谓是底线正义、形式正义,这些正义论不谈正义的形上超越基础,把正义的道德价值排除在正义之外。正义如果没有它的价值基础和道德信仰内容,那谈什么正义的底线和形式将是毫无意义的。

现代正义观的根基在基督教和启蒙哲学,二者合力鼓吹人性平等的神话。在犹太教,犹太是上帝的选民,何来人人平等?在古希腊,每人做合他本性的事即是正义,智慧者为王,勇敢者打仗,节制者从民,可谓是也。现代哲学把人主体化、对象化,由于技術操控和物欲释放,人成为了单向度贫乏平庸的人。现代正义观放弃了天道性理、历史传统和智慧、勇敢、节制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信仰,把正义建立在人性平等的荒谬基础之上,培养缺乏精神信仰的无知物质之徒,造就趋物逐利蔑视圣贤的报废庸人。可见,现代正义论放弃了精神高标,屈就人的低级欲望,低端的理论造就腐化之民。

中国传统正义观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天理自然等差节文”、“智愚贤不肖永恒不移”。 中国古代树立了“三才”思想,天地人三才鼎立,不会突出其一而对象化主体化。天就是天道性理,地就是文化传统,人就是人民心意。正义的正当性本于天道,此谓理一;天道几微,非凡俗猜度,唯圣贤察之。天道下贯于经验历史而成道德信仰,下贯于人民心意而成民众诉求,此谓分殊。士农工商阶级构成是中国正义观人性差等的体现。人人平等的人是抽象的人,具体的人的善人和恶人、圣人和凡夫是不平等的。

中国传统社会突出伦理,礼法并用,现代社会则是突出法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现代社会逐渐远离启蒙时代,英雄逐渐走下神坛,精英主义退缩,大众化活跃。现代社会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平衡与互动,中国共产党的顶层设计,再配以群众实践,这是中国社会制度设计的特点。智库建设对顶层设计的科学性非常重要。群众智慧如果得以激发,形成万众创新的局面,中国社会将会迸发无限生机与活力。

三、道德对于政治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政治哲学兴起,就是要突出对政治的价值观审视。道德之所以对政治重要。是因为善政以水以柔教化天下。孔子把老子的智慧具体化、礼法化、社会化、政治化了。“道”合“德”成道德。道体现着天道性理之普全浑一(仁)又等差分殊(义)的至善义理。德就是人类遵循天道而成就世俗世界的人性法则。道德一词本身蕴含天人合一,上下贯通融合的和谐秩序。本来,道德的都是善的,可是现代人硬是弄出不道德的道德和反道德的道德,康德尼采如是。康德的物自体可谓天道性理,具有神秘性和神圣性;他为信仰留出地盘,以呈现道德维度。康德由启蒙理性推出道德的重要性,但有一个棘手难题:道德的人未必是幸福的。为了达成德福相配,他把上帝请来做道德的根基,以许诺善人最终是幸福的。问题是,上帝只是他无奈之举下的方便假设,并不能为道德提供坚实基础。可见,康德哲学同时弱化了上帝和道德,启蒙哲学内部酝酿着危机。尼采是天才,他的哲学雄浑绮丽,洞见迸发,但失误在于:他想把每个人造就成具有主人德性的超人。世界是平凡的,人人是主人是超人是圣贤乃至世界大同,那是艺术想象的理想远景,不为近要。

道德理想主义为社会树立道德标杆。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分为五个大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道德模范的作用是间接的,长期的。对于道德现实主义来说,注重道德和法律的互动。中国目前立法很多,但是法制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德与才由统一走向分离,最高标准由德者居之转移到能者居之,现在需要重新统一了。

四、平等、公平、平均与正义的关系

对于中国人而言,平等、公平、平均几个概念容易混淆。自由与平等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自由不必然推出平等,万物因它的本性而自由。虫爬鱼游、虎跃鸟翔、我思都是自由的,平等把本性和能力划一,荒谬至极。虫子需要一棵树,而老虎必须拥有整个山野;凡庸只顾自家生活,圣贤则胸怀天下。现代性政治把自由主义和平等观念相提并论,是个人主义和分析思维带来的谬见。个人主义和分析方法只要控制它们自身的限度就有思想价值,然而西人把个人本位和分析思维绝对化,并把由此从出的自由和平等当作真理膜拜。其后果是,个人主义和分析方法破坏了社会世界的全局稳定,动摇了世界有机综合统一体的和谐秩序,从而现代性危机滥觞。

受罗尔斯的影响,很多中国人认为正义的核心内涵是公平,其实公平只是平等观念在分配领域的表现。圆融的正义观基于中国的三才之道。只有同时满足超越神圣的天道性理、历史传统的道德信仰、人民心意的适当诉求三者才是正义的真实内涵。只求人民心意,不问天道性理和道德传统,只是偏狭的正义观。在人民心意里,只问人民的物质欲求,而不提升人民的精神信仰,就更是偏狭之偏狭,离正义远矣。

当今社会社会矛盾丛生,有一种倾向是大家都示弱,自称弱势群体,企图抢占道德制高点。从弱势群体看社会公平,要注重机会公平,不是结果上的绝对公平,公平只可能是相对的,允许一定的差异和差距才符合正义。强势和弱势不是绝对的,如医疗改革中的医患关系,医方在知识层次占优势,患方攻击医护人员诉诸暴力就是强势,并且脱离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弱势不等于有理,仅仅是值得同情。任何社会都有弱势群体,《孟子》讲“民有恒产,然后有恒心”,要防止他们堕落成为流氓无产阶级。法律对弱势群体作特别的保护,是出于一种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弱势群体 ”这个概念虽然不能完全与“贫困人口”这个概念画等号,但至少是高度重叠的。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这主要是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较低。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他们对利益的表达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在涉及他们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是木桶理论中的最短的,它是一个社会正义水平的度量衡,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作为中国人而言,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偏爱公平,甚至不惜牺牲效率,这就产生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论语》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但是平均主义没有成为传统,或者说分量不大。只有在同一个阶层内部才有平均的可能。士农工商几千年,善恶智愚贤不肖永恒不移,所以没有平均的基础和可能。人民公社是平均主义式的共产主义的一种尝试和探索,结果失败了,说明公平必须和效率结盟。

从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出发,我们必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这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法]路易·博洛爾 著 蒋庆等 译 《政治的罪恶》[M] 译林出版社 2014年3月第一版.

[2] 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 著李红润等译 《政治哲学史》[M]法律出版社 2009年11月.

[3] 甘阳、刘小枫《政治哲学的兴起》 政治哲学文库丛书总序 华夏出版社.

辨析类问题探析 篇4

近几年, 辨析题在高考中屡有出现, 成为高校选拔人才、提高考试区分度的一种很有价值的题型。这种题型不仅考查考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而且因其既辨又析、辨析结合、重在分析, 更突出考查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辨析题总体难度大、要求高、综合性强, 令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很多老师将辨析题分为单向型辨析题、正误混合型辨析题、条件不完全式辨析题等多种类型, 对我们解答辨析题提供了 很好的借 鉴。但学生在实际做题过程中, 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很难区分属于何种类型, 二是分析层次不全面, 导致出现辨而无析或析而 不全的问 题。笔者认为, 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少正确的思维方法, 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过程。

下面以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41题第3问为例阐述笔者的辨析题思维模板。

在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背景下, 某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投资数百亿发展“非钢”产业, 包括养猪、种菜等。对此, 小林同学认为, 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只要合法 经营、能挣钱, 养猪、种菜完全可以, 其他的都不重要。但是也有同学持不同观点。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小林同学的观点。

一、审问题, 明确要求

辨析题的题型特点就是在问题中出现评析二字, 这是我们审问题首先把握的一点, 这要求考生在解题时必须运用辩证思维, 能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其次, 明确答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明确考查知识点非常重要。辨析题的问题大多数给出了知识范围, 这有利于我们解答问题。如本例中“运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有的题没有给出显性知识范围,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问题中的主体、关键词分 析。再次, 明确思维 对象。问题中的“结合上述材料”、“小林同学的观点”对我们解答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思维指向, 要求我们评析小林的观点, 且要结合材料。

二、分层次, 明确辨点

分层次就是对试题中的观点划分层次, 这体现了高考政治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清了层次, 才能全面把握辨点。划分层次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标点符号和句意, 如本例题中, 小林同学的观点为:“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 养猪、种菜完全可以, 其他的都不重要。”根据标点符号和句意, 我们可以将观点分为两层:1企业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2企业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 养猪、种菜完全可以, 其他的都不重要。

分清了层次, 就很容易找到辨点了。所谓辨点, 是来源于辨题部分或全部转述辨题的观点或命题。它是从原命题中分割出来的一个完整句子, 一般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单句, 如果是复句, 则此辨点重在辨析单句间的逻辑联系, 其包含的单句应单独列为一个辨点进行辨析。每个辨点都是得分点, 漏掉了辨点必然导 致失分。一个层次为一个辨点。因此, 通过认真审题弄清命题是单辨点还是多辨点辨题, 有几个辨点, 是答好题的前提或关键。

三、逐层析, 逻辑辨析

将试题中的观点分好层次后, 接下来就是解答辨析题最主要的环节:对每一层次按照逻辑思维逐层分析。

逻辑思维最基 本的过程 就是按照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的。对每一层的观点以辨为起点, 首先思考“是什么”, 给自己提出问号———“观点对不对”、“是不是”。在判断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 (1) 如果观点正确, 简要说明其正确的原因。 (2) 如果观点错误, 简要说明理由, 并将正确的观点写出。 (3) 如果观点片面、说法太绝对, 就要先肯定正确的部分, 然后将相关知识补充完善。辨析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而片面的观点就能考查这种能力。这类题目在平日考试中最常见, 突出的象征词是“只要……就能、就要”, 如本例题中的第二层“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 养猪、种菜完全可以, 其他的都不重要”。

基于这一逻辑, 我们可以对每一层进行这样的思维。形成了这种思维方法, 既培养了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又为解答观点辨析题提供了基本的答题思路。

例题中第一层 “企业应以 追求利润 为目的”,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我们就需要分析原因。因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第二层“只要合法经营、能挣钱, 养猪、种菜完全可以, 其他的都不重要”, 观点的关键词是“合法经营”, 认为其他都不重要,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本层次涉及公司如何经营的问题, 我们就应思考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先肯定公司需要合法经营, 但更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四、联材料, 答案整合

通过逐层辩证分析, 我们对材料观点进行了“庖丁解牛”般的解析, 答案有了雏形。要形成完善的答案, 还必须结 合材料对 答案要点整合。

观点辨析题往往有一定的材料背景, 要求考生将观点与材料“水乳交融”般地结合起来。原命题是一个整体, 当把它分割成一个一个辨点具体分析后, 还必须着眼于全局, 注意辨点间的整合。整合的基本做法是:

(1) 逻辑调整。按照逻辑顺序, 调整要点的前后位置, 把联系紧密的观点整合到一块, 对共有观点进行合并。

(2) 内容调整。按照命题主旨, 把握好答题内容详略, 进行适当的增添删减。一般说来, 教材的重点、难点应详, 常识性的一般问题应略, 错误的辨点应详, 正确的辨点稍略。

(3) 归纳结论。最后, 要根据上述的评析得出综合性结论。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解答这类试题不要一开始就下结论, 要带着辩证的思维去剖析, 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二是这个综合性结论, 一般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即“应怎么做”, 而不是只答某观点正确、错误、片面之类。

在前面四步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完善成如下答案: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钢铁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从这个角度看, 大型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养猪、种菜“非钢”产业, 是为了获得收益。小林的观点有合理之处。

2但公司经营应着眼于长远发展,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唯有如此, 钢铁企业才能真正走出产能过剩、利润下降的困境。同时,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理应通过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 不仅做大更要做强, 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小林的观点有不足之处。

网络伦理问题探析 篇5

网络伦理问题探析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伦理道德面临新的课题,要求建设网络伦理,以促进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要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教育、网上心理咨询、网上道德监督.

作 者:赵兴宏 唐丽琴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4刊 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0(6)分类号:B829关键词:网络技术 网络伦理 网络教育

家族企业核心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 家族企业核心问题

家族企业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追求家族利益为首要目标,以实际控制权为基本手段,以亲情第一为首要原则,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中国家族企业总体还处于幼稚期,绝大多数还处在第一代创业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和“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象。“爱多”垮台,“ 巨人”倒下,“三株”风波等知名案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国家族企业究竟存在着哪些致命的问题呢?本文将从作者的角度予以探析。

一、产权问题

在一般人的眼里,民营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不应该存在产权问题,片面地认为家族企业产权天生就是明晰的。其实不然,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权问题。根据调查,家族企业的产权问题主要是产权的明晰以及产权制度的创新和优化问题。

1.产权明晰

产权明晰是建立一个成熟产权制度的基础。分析家族企业产权明晰问题,要看家族企业的来源。从家族企业的来源看,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企业由创业者独资或与亲戚、朋友合伙创办,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家族企业。创业初期,家庭成员齐心协力,不计报酬、不在乎地位,多数产权不明确,特别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类企业,人们的“产权”概念模糊,共同利益淹没了个人利益,血缘、亲情纽带往往高于资产纽带,精神力量比利益驱动更有效。但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有了一定影响的时候,就有了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区分,相应地也就出现了社会地位的不同,得到的社会尊重也会随之不同,这时会使创业伙伴意识到地位的重要性,而且随着家族成员不断进入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因利益上的分歧容易产生矛盾,甚至会导致企业分裂。

第二种情况,家族企业的前身是全民企业或乡镇集体企业。这类企业产权不清的原因主要是所有者缺位,企业的最终所有者是“全民”或“集体”,而“全民”或“集体”作为一个经济名词显然是模糊不清的,现实中存在的只是代表国家或集体行使权力的所有者代表,而所有者代表作为国家或集体的代理人而存在,并非真正的产权主体。

由此可见,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明晰产权,一种是“分家”,自立门户;二是政府主导下的改制。这两种情况因家族企业的不同起源而不同。

2.产权优化

产权优化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优化产权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有的家族企业,产权虽然清晰,但股权结构不甚合理,影响了企业决策机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时需要调整股权结构。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乡镇企业产权变革的轨迹:乡镇企业(产权高度集中于集体)——改制(股份制企业,许多成为家族企业)——股权再次集中——上市(大众化)。表面上看,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都是产权集中,但性质有所不同,产权集中的对象不同,集中的基础不同。后者是在产权明晰基础上的调整,目的是为了形成有效的决策机制,为朝着更高层次的企业形态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通过优化产权结构整合资源。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大多家族企业的发展都遇到了资金“瓶颈”和人才“瓶颈”问题。通过调整产权结构,出让部分股权的形式可以突破这两个瓶颈。

二、治理结构问题

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有着更加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如图1所示,非家族企业仅面临由所有者、董事会与管理者3个治理机构所组合成的7种角色定位,包括企业主本身、董事会本身、管理者本身、企业主——董事会、企业主——管理者、董事会——管理者、企业主——董事会——管理者;而家族企业却不然,由于家族因素的介入,从而导致家族企业要面临各种复杂的角色定位。

图1 非家族企业与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比较

家族在企业发展中能否与企业主、董事会以及管理者三者之间有效整合,能否构建一个优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家族企业成长的关键所在,所以应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中引入家族理事会。家族理事会由企业内的家族成员组成,定期讨论家族企业事务,发挥家族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卡洛克和沃德(2002)将家族理事会引入了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图2)。

图2 家族与企业管理的平行结构

关于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研究,可以分为五个层面进行研究:

第一个层面,也是最简单的分析方法,只研究董事会。

第二个层面,集中在企业主、董事会与管理者的“公司治理三角”上,外加家族因素,这是许多研究者的分析视角,主要讨论代理问题。

第三个层面,运用更全面的整体观点审视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网络组织,这个研究层面较第二个层面放大到雇员、供应商和顾客(被视为企业公民)上。

第四个层面,将研究的视野再放大到政府、环境和社会,研究强调政府、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所担负的责任。

最后一个层面,按照全球化观点,将经济制度、文化、价值观和规范等范畴纳入公司治理结构之中。

三、权力继任问题

家族企业权力继任问题,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继任两个方面。对于家族企业所有权继任问题而言,线索是清晰的,一般是在家族内部进行所有权的转移,“子承父业”是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大多数人也认为顺理成章。而经营权的继任问题,即家族企业总经理(或CEO)的继任,情况就比较复杂,因而研究的现实意义似乎也更大。

权力继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权力继任被认为是企业最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之一。有关权力继任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1.关于权力继任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企业权力继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从大的方面讲,这些因素无非是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企业外部因素又可分为宏观因素(如民族文化、法律体系等)和市场环境因素(如行业竞争、经理人市场和信用体系健全情况等)。企业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绩效、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自身的特点等。这些不同的因素对权力继任的频率、时机、来源和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2.关于权力继任模式的研究

权力继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前任离任和后任继任两个事件所组成。归纳国外关于权力继任模式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权力的继任模式:一是继任者的来源,二是前任离任时的情境。

继任者的来源一般可分为内部继任和外部继任。“子承父业”是家族企业常见的一种方式,对于这种继任情况,后代继任者的选择、培养、交接班的时机、策略以及接班人计划的制定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当然,家族企业也有外部继任,即将经营权交由职业经理掌控的例子,家族企业何时引入职业经理人,选择什么样的人出任职业经理,如何激励职业经理,职业经理人引入后的家族企业文化协适等,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

前任离职时的情境又一般可分为自然离任和强迫离任。自然离任是在离任者和继任者都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的继任,一般发生在董事会任期结束、或者老一代创业者年龄较大,由于体力、精力原因或出于培养下一代的考虑发生的继任事件。强迫离任则是前任不愿意或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出于各方面的压力而不得不放弃经营控制权的离任。因而权力的继任模式大致就有四种类型:志愿离任、内部继任,志愿离任、外部继任,被迫离任、内部继任和被迫离任、外部继任(Khurana,Rakesh,and Nitin Nohria,2000)。

3.关于权力继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

国外关于继任与企业绩效的研究非常丰富,认为家族企业不同的继任模式受内外部约束条件的制约,而不同的继任模式又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研究不同的继任模式对企业绩效产生何种影响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对企业绩效发生作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以上三个问题是家族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这三个问题当中,产权是核心,是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的主要脉络,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治理结构是关健,家族文化和家族力量的存在是家族企业有别于其他公众公司的独特之处。权力继任则是企业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负债经营问题探析 篇7

有效的负债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而负债过重会降低企业的营业利润。同时, 负债率升高, 财务风险加大。因此, 为了避免企业在负债经营中陷入债务危机, 在负债经营中应遵循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适度负债原则

所谓适度负债就是按需举债, 量力而行。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 资金的未来盈利能力和企业的偿债能力, 制订合理的举债规模。企业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 正确、合理地筹集资金, 使用资金, 不能盲目举债, 不能超越自身的偿债能力举债。

二、效益性原则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 企业在举债时, 应充分认识到, 举债具有正负效应两重性, 只有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才能去弊兴利。

三、降低成本原则

不论何种负债方式, 都要付出一定代价, 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金筹集费, 这就是筹资成本。实际工作中, 应研究举债方式的最优组合, 以降低综合成本。另外, 还要对筹资的时机进行分析, 力争在资金成本较低时筹集所需资金。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负债规模通常由资产负债率来表示, 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

首先, 企业的负债规模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负债规模通常是用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表示的, 其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直接相关。一般来讲, 在正杠杆率的情况下, 企业举债越多, 利润越大, 资本利润率越高。这种结构对所有者来讲是理想的, 因为企业用别人的钱经营, 而增加了所有者的权益, 但对债权人来讲,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 债权人承担的贷款风险就越大, 因此要设法收回自己的贷款, 使贷款风险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不利于企业争取贷款, 而且有可能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企业经营安全。因此负债规模是受到限制的, 这要取决于所有者与债权人的认同程度。对于一般企业, 普遍认为资产负债率30%为安全, 40%较合适, 突破50%, 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 债权人也将考虑不再增加贷款。

其次, 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偿债能力指标表示, 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 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该比率越高, 表明企业周转资金越充裕, 支付能力越强。流动比率是测定企业偿债能力的代表性指标, 世界公认的标准为2∶1。速动比率, 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一般标准为1∶1。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讲,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 周转速度越快, 说明资金流动性好, 质量高, 同时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小。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也是以高为好, 表明周转速度加快, 可以提高全部流动资金的质量, 降低呆滞存货的损失。

同时, 预计负债比率的高低还应考虑以下一些情况: (1) 销售收入的情况。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较高的企业, 其负债比例可以高些。 (2) 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一般而言, 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 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 多数企业应该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 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负债, 迅速发展。 (3) 行业竞争情况。商品流通企业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存货而筹资, 而存货的周转期较短、变现能力强, 所以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高些;而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科研费用、产品试制周期特别长的企业, 如果过多地利用债务资金显然是不适当的。 (4) 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情况, 如果某种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中的成长期, 且预计投资收益好, 应适当提高负债比率,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益, 以尽快形成规模经济,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 如果该产品处于其市场寿命周期中衰退期, 销售量急剧下降, 此时, 无论产品的预计投资收益如何, 都应减少负债, 缩减生产经营规模, 防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发生。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的比例关系。在企业负债总额一定的情况下, 究竟安排多少流动负债、多少长期负债, 需要考虑企业销售状况、资产结构、利率状况、现金流量等因素对负债结构的影响。同时, 还要考虑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 比如, 长期借款可以固定其利息支出水平。因此, 企业要关注长、短期债务的匹配, 这样才能发挥债务的最大经济效用。

参考文献

[1]林斌:《论不确定性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1]林斌:《论不确定性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2]赵扬:《会计职业判断管见》[J].财会通讯, 2004 (.2) .[2]赵扬:《会计职业判断管见》[J].财会通讯, 2004 (.2) .

声乐技术问题探析 篇8

一、关于呼吸问题

呼吸是歌唱动力, 这在声乐界基本达成共识。但具体到声乐训练中, 对于如何获得正确的呼吸方法, 观念却不尽相同, 手段是千姿百态。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从字面看这是一个根据呼吸时的外面形态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 而非科学的概念, 因为从根本上讲, 人和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用肺来呼吸的。生活中, 由于维持生命需要, 气息量较小, 所以呼吸的方法容易被忽视。而歌唱时, 由于需要大量气息支持则必须采用合理方法。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实践, 总结出来胸腹式联合呼吸是目前被广泛采纳的歌唱呼吸方法。所谓胸腹式联合呼吸, 是由于小腹 (丹田) 的收缩造成胸腹容量的扩大。也就是说腹部是呼吸的原动力, 而胸部是气息的储存库。腹部收缩是主动的、是本质, 而胸部扩张则是被动的, 是由于腹部收缩而造成的现象, 因而腹部一定是紧张的, 而胸部则一定是放松的、自然的。

现在, 我们必须澄清一个事实。歌唱时究竟是应该先吸气, 还是先呼气呢?我们现在的声乐教学通常让学生先将气吸满, 然后通过横膈膜的有效控制, 使气息均匀地流出。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完成演唱。由此, 我们不难发现声乐教学中, 呼吸训练是先吸气控制, 然后再有控制的呼出。然而, 如果认真分析一下, “呼吸”一词, 已经指出这个动作先后次序, 歌唱的过程应该是先呼气, 如前文所述, 当丹田处主动收缩, 致使胸廓被动扩张, 则气息在不知不觉中充满其中, 此次便可开始歌唱即呼气过程的开始, 当气息耗尽时, 再补充进来, 即吸气的过程。也就是说, 吸气状态是一种被动的, 因而会减轻先吸气所造成的发声器官的紧张。

再有需要阐明的, 在一般情况下, 初学者往往遇到气息不够用的情况, 一方面是肌肉能力问题, 但更重要的是气息浪费所造成的, 气息没有完全转化成声音 (至于如何才能节约用气, 后面还会提到) 。

二、关于共鸣

良好的共鸣效果是歌唱训练中又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声乐界基本上将共鸣细化为胸腔、口腔、头腔三个共鸣区域, 这是客观存在的。在正常情况下, 无论歌唱者有意或者无意, 只要歌唱便必然会有胸腔和口腔共鸣, 而头腔共鸣却未必都能获得。那么, 可以这样说共鸣训练的关键所在是如何获得良好的头腔区共鸣。因为良好的头腔共鸣, 对于声音色彩, 声音的持久能力及力度、音色的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1. 正确地打开喉咙

虽然三个共鸣区是客观存在, 但是, 在声乐训练中, 切忌把三个声区分得特别清楚, 声乐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胸腔共鸣, 口腔共鸣这样的概念, 因为这很容易使学生误解, 从而把声乐的整体性变得片面, 支离破碎。代之而来是高位置和位置的统一, 而解决高位置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地打开喉咙。

打开喉咙最重要的标志是喉结下降, 那么究竟喉头应该下降到什么位置呢?怎么使喉头下降呢?打开喉咙, 喉头下降, 并非打开越大, 降至极限。而应恰到好处, 也就需要哲学所讲的“中庸”, 哲学的“无过无不及”, 如果下降不够或喉头上提, 是谓“不及”, 会造成声音的干瘪, 挤卡, 下降太低, 谓之“过”“过犹不及”, 会造成声音暗淡, 空洞。在某种程度上, 过分下降喉头比提喉更可怕, 更容易造成嗓音的疾病。现在最通常的打开喉咙的方法, 很多教师采用找打呵欠的感觉, 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但问题的关键, 很多的呵欠感觉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不同,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做作, 而且没有真正打呵欠时的兴奋度, 并不尽如人意。

另外一种办法, 是抬高软腭, 在悬臃垂 (小舌) 形成声音, 产生共鸣, 这种方法极容易使下巴僵硬, 使声音闷在腔体里, 自己感觉声音很深厚, 很通畅, 但这种声音不能致远, 不能持久。

实际上打开喉咙最佳办法是找到大笑时的感觉。我们可能都有过放声大笑的经历。大笑之后, 往往嗓子没问题, 而腹部肌肉酸痛的感觉, 这说明大笑的过程是呼吸与打开喉咙协调工作的结果。

在打开喉咙的问题上, 非常容易出现打开喉咙与打开喉头的概念混淆现象。打开喉头即是直接压低喉头, 自然感觉喉头打开了, 这时会出现虚空、散淡的声音, 实际上是声带闭合不严, 从而导致了漏气现象的出现, 年轻时由于喉肌力量强, 尚能演唱,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很可能出现诸多声带病变。

另外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下腭的紧张。喉头上提固然有多种原因, 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下腭不放松, 导致下颏舌骨肌收缩, 从而带动喉骨上提, 因此, 下巴的放松在打开喉咙的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

2. 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的方法

良好的气息支持, 正确地打开喉, 都是为获得良好的共鸣作的必要准备。声乐训练的技术层面要着重解决头腔共鸣的问题。因为只有获得丰满的头脑共鸣, 才能称之为整身歌唱。

所谓头腔, 指人的口咽腔以上的各个窦体, 如额窦、蝶窦、筛窦以及鼻腔, 各个窦体都与鼻腔相连。头腔共鸣就是把从喉部发出的基音, 在头部产生共鸣, 获得有光彩的、富于弹性的声音。

目前, 为了获得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声乐教师往往采用哼鸣的办法, 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但也容易出现挤卡, 或者鼻音过重的问题, 以致误认为头腔共鸣等于鼻腔共鸣把声音灌入鼻前庭, 出现晦暗的鼻音。这种声音从本质上讲是声带不闭合, 鼻腔堵塞造成的, 鼻腔不仅仅是我们本身看到的鼻前庭, 更多的是我们看不到的由鼻甲隔开的三个通道, 它们与各个窦体相连, 鼻腔振动实际上更关键的是在通道内就应该产生共鸣。

获得头腔共鸣, 声音是高位安放, 也是非常重要的, 即所有的声音都应在鼻翼两侧发出, 从而引起额、面颊的振动, 由于共鸣点离喉头较远, 所以喉头的负荷较小, 这也就是声乐界常说的用剩余价值歌唱而非本钱。或者说用很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有人形象的说歌唱要像说话一样轻松,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样很容易被误解, 实际情况是, 在没有训练的情况下, 很少有人说话的方法是合理的。因此很容易出现被艺术所鄙弃的自然主义唱法。

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是不能将气息从口腔呼出, 而应将气息成束进入头腔, 使其全部转化为声音, 这有似于物理学里经常讲到的能量转化问题, 最直接的检验办法是歌唱时, 将燃烧的火苗置于口前, 而火苗不动就是正确的。

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获得头腔共鸣有赖于各种因素的协调工作, 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到开怀大笑的感觉。因为在大笑时, 横膈膜充分工作, 口腔很少有送气现象, 各个窦体因为面部的兴奋而充分打开, 获得头腔共鸣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关于咬字、吐字的问题

“丝不如竹, 竹不如肉, 渐近自然也。”所谓的“肉”即是把人的声音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 亦即歌唱, 它能不凭借外在的东西, 直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 亲切、自然没有隔阂。

人声作为声乐艺术的建构手段就必须涉及声与字的关系问题。字与腔是声乐艺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 提出了歌唱咬字中的“声中无字, 字中有声”的原则是十分精到的。所谓“声中无字”指的是声和字的矛盾对立的方面。“声止是一曲清浊, 高下如萦缕耳, 字却有喉牙齿唇各种不同”, 那么怎样将不同的字融入声中, 使其达到对立统一就成了关键之所在。“当使字字如举木轻圆融于声中”“如贯珠”, 也就将声与字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扬”即保持字的真或逻辑性, “弃”即是消解字的个性达到统一, 融入声中。“字中有声”是指“字”与“声”是在保证字清晰的情况下, 用美好的声音作为载体表达出去, 也就是中国声乐美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字正腔圆”。声乐是将语言追求真理变成了艺术所追求的美了。

声乐艺术中的咬字不同于生活中的咬字, “字正”和“腔圆”并非因果关系, 而是声乐艺术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古典声乐理论, 把字细化为“五音” (指声母) 、“四呼” (韵母) , “盖唇、舌、齿、牙、喉者字之所从生, 开合齐撮, 字之所以从出”, 这无疑对于语言训练中达到口齿清晰非常有帮助, 但作为声乐艺术, 如果完全按发音部位刻板地咬字和吐字, 必然会出现由于字的不统一成为滞碍旋律进行因素, 即古人所说的“声无抑扬, 谓之念曲”的现象。

但如果只强调声音的圆润, 而忽视字的表达, 就会出现吐字含混不清的问题。那么, 必然失去声乐艺术感情表达最直接的优势。“字无含韫, 谓之叫曲”, 与器乐演奏何异?

那么, 如何化解声与字的矛盾呢?在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的基础上, 使声音位置统一到鼻翼两侧, 感觉每个字都好像从此说出, 嘴的动作幅度不宜过大, 保持基本相似的口型, 不能机械地用喉、舌、齿、唇各部位发声, 它只是一个着力点, 而非共鸣点, 因此支持上述各器官的肌肉群, 不能过分用力, 而应做到恰到好处。从本质讲, 咬字和吐字的肌肉也是一个被动用力的过程。

路基施工问题探析 篇9

1.1 路基施工的难度较大

由于公路建设的性质决定, 路基施工条件不好把握, 在进行路基施工时, 会遇到各种地质、地形情况, 需要科学处理好遇到的问题, 确保路基施工符合工程标准要求。

1.2 路基施工的工作量较大

路基施工占用的时间长, 使用到的人力多, 投入的机械大, 路基施工工作量非常大, 可以说, 路基的施工是整体公路建设中工作量最大最多的, 其工作量占据了公路施工总工作量的一半以上, 公路建设大部分投资均在路基建设环节, 资金投入量大、施工费时、施工作业面宽, 这就直接导致了管理工作上的难度, 只有合理编排好制度落实,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员到位, 机械调配有序, 保证施工进度。

1.3 路基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化

路基施工面临的是复杂的环境, 在施工进程中, 很容易偏离设计方向, 因为其受到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较大, 导致了路基施工变数发生改变。有些时候, 路基施工会遇到不在设计范围内的地形结构, 而这种结构又处于一个变化差异过大的气候条件下, 施工质量进度不好控制。

1.4 路基施工中质量要求高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巨大的荷载作用和自然作用下整体失稳, 发生变形或是破坏, 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只有良好的强度, 才能确保路基外力作用时, 不发生变形。路基施工时还需要注意到当地地下水以及地面水, 受水的影响, 路基就会出现强度不够的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路基强度, 则需要不断提升工程品质, 通过技术上的处理, 使路基保持水稳定。

2 公路路基施工步骤

2.1 公路路基施工的计划阶段

做事要有计划, 公路工程建设更要有计划, 那么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时, 一定要有计划有方法。可以说, 一个好的计划是一项工程顺利与否的开始, 只有全盘考虑周全, 做好施工计划安排, 才能确保下一步公路施工整体速度与质量。

2.2 公路路基施工的准备阶段

2.2.1 详细调查, 制定方案。

做好工程所在地详细的公路沿线调查, 特别是在做好路基基底及土源调查, 做好作业范围内土质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数据测算, 通过标准击实试验和强度试验保证CBR值符合工程需求, 同时确定相关的施工方法。通常情况下, 需要根据水文地质做好相应的分类、整理, 确定当地路基类型土质、含水量情况, 分析并制定出可靠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 不能不进行调查而开工, 导致施工时问题频发。通过实地考察, 还要详细调查出工程实际存在的工程量大小, 这样才能合理编制出工期, 科学划分好工程量作业段, 使施工进度更加合理科学, 确定工程的日进度, 才能保证计划的可行性, 通过计划进一步确定好人力、机械、材料等安排, 通过符合工程需要的制度设定, 使日进度计划不断得以有力推进与落实, 对相关问题加强探讨, 找到解决方案, 保证工程施工最优化。

2.2.2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是一个企业立足社会与市场的前提, 充分体现出企业管理能力与水平,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在发展中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才能确保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更加标志着企业的现代化水准。质量保证体系不是在句空话, 是依靠各类标准与制度建立起来的、可执行、易操作的管理措施,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认真落实执行的, 通过质量管理真正发挥控制作用, 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等科学的管理制度, 全面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积极主动性, 确保质量管理上层次, 以此推进工程质量上台阶。

2.3 公路路基施工阶段

公路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的主体工程, 也是整个工程建设当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确保前期工作全部到位完成后, 就需要进入到实战阶段,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计划目标, 不断推进工程建设。路堑是最基本的结构, 处于施工的第一步, 一般开发部下其底层结构与条件相当复杂, 就需要做好现场实验与分析, 在开挖路堑时做好相关的保护, 避免出现破碎情况。路基边缘是路基与周边地面接触的区段, 一定要保护好, 避免出现边缘不稳定, 导致的路基侵蚀和破坏现象, 工程开始的初期阶段, 需要认真做业,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工程开端良好, 为下一步施工奠定基础性工作。

2.4 公路路基施工的验收和管理阶段

公路路基施工完毕以后, 需要进行相关测定, 做好公路路基验收工作, 因为不同的路段会有多个施工单位同时进行, 各家单位虽然按照标准执行, 但是在执行操作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问题, 只有通过验收才能使标准更加统一明确, 使施工质量达到事先预定好的标准要求。只有验收合格后, 才能进入到下一项施工环节, 如果不合格, 就需要限期整改, 直到合格为止, 验收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只有加强现场管理, 才能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确保使用后寿命与质量。

3 公路路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与施工技术

3.1 根据调查进行方案的制定

路基施工现场调查非常重要, 压根严格进行把握, 只有科学合理的调查结果, 才能制定出良好的施工方案, 所以说, 在调查阶段就要严格把握好进程, 做好数据的核对工作, 特别是沿线土质的塑限、液限以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情况数据, 一定要准确无误, 这样方案实施起来才流畅自然, 符合工程要求。

3.2 路基填土和压实

3.2.1 路基填土。

公路路基强度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公路质量, 强度主要受到填料性质的影响, 在进行路基填料选择时, 要根据相关选择条件标准要求进行科学筛选, 确认好路基填料最小强度, 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强度, 当路基填料不能达到最小强度时, 就需要做好材料掺合配比, 一般情况下使用粗粒料或石灰进行配比调合, 达到材料的稳定性。

3.2.2 路基压实。

路基需要使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碾压, 这种机械能够有效提升压实效果,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80~150cm部分压实度一定要大于或者等于95%以上, 其他公路参照标准执行。

3.3 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层含水量需要保证稳定, 使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 减轻承载力。

3.4 黄土陷穴处理

黄土陷穴根据情况可以使用灌砂法对小而直的陷穴施工, 用大量的干砂灌满洞穴;灌浆法对洞身不大的陷穴比较合适, 可以在陷穴顶部隔4~5m钻孔灌浆, 最后需要进行2到3次的补充灌浆;导洞和竖井对较大的洞穴合适, 接近地面0.5m处, 把黄土加10%石灰拌匀夯实。

3.5 路基防护

坡面防护主要防止地表水冲刷、风化剥落等, 通过石砌圬工防护或者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4 结束语

公路路基施工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使用性能和寿命,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规范管理,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才能有效保证公路质量, 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

摘要:公路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才能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可靠。在进行公路施工时, 公路路基施工则是整体公路项目的基础工程, 路基施工关系到整个公路质量, 只有打好基础, 才能确保行车安全。当前来看, 我国各级公路路基施工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主要通过对公路路基施工步骤和技术层面的探讨, 进一步解决当前存在的公路路基施工相关问题。

关键词:路基施工,问题,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林峰.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 2007 (33) .

[2]徐仁春.公路路基施工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5) .

伊朗核问题探析 篇10

伊朗的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当时实行君主制的伊朗仍由巴列维王朝所统治, 和美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 其核技术大部分从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 美伊关系不断恶化, 1980年的德黑兰人质危机更是直接导致了美伊断交。其核能项目因而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 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 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 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 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后, 美国更是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 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 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 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及附加议定书。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 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2005年12月, 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 以确保伊朗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6年,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 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但伊朗表示, 其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 不会中止。12月23日, 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制裁伊朗的1737号决议, 伊朗仍然态度强硬, 声称不会接受联合国的决议。2010年2月11日, 内贾德在庆祝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31周年的集会上宣布, 纳坦兹核工厂已经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的浓缩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酝酿新一轮对伊强硬制裁措施, 伊核问题进一步升温。

2 对伊朗核问题的分析

2.1 伊朗核问题的本质

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美伊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在美国的战略中, 它所追求的利益是维护其军事, 经济, 意识形态及地缘方面的全球霸权地位。”在意识形态方面, 美国不能接受伊朗什叶派政教合一的集权统治。相应的, 伊朗也不能接受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从地缘政治上看, 美国视伊朗为推进大中东战略的主要障碍之一。反恐、扩展民主、伊拉克重建是当前美在中东地区的主要任务。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什叶派穆斯林大国, 伊朗一直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运动组织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美国指责伊朗煽动伊斯兰宗教激进主义, 支持恐怖主义组织和活动。伊朗则认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是造成中东冲突不断和阿拉伯民族不能复兴的根本原因, 指责美国奉行敌视伊朗的政策。核问题更是成为美伊矛盾的敏感之处,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山内昌之所著的《伊斯兰与国际政治》一书中认为:“核‘骨牌效应’有可能经伊朗、伊拉克扩大到朝鲜”。美国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做幌子秘密发展核武器, 并企图通过谈判拖延时间。美国还担心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以色列构成严重威胁, 打破中东地区战略平衡与稳定。同时, 美国认为伊朗拥有核武器会产生连锁反应, 刺激中东及其他地区搞核军备竞赛。

美伊双方的互不信任和国家战略利益上的冲突, 使得双方的矛盾不断积累, 并在核问题这个敏感点上爆发出来。国家安全战略的撰写者戴维E·桑格尔宣称, “如果就单个国家来说, 伊朗是美国现在和不远将来最大的威胁。如想避免美伊发生冲突的话, 那么以美国为首的外交努力务必阻断伊朗的浓缩铀计划”。

2.2 伊朗为何态度强硬

2.2.1 自恃有合法性的基础

伊朗敢于强硬, 是自恃国际法所赋予的权利。伊朗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明确规定了签字国有和平利用和发展核能的权力, 伊朗一直极力坚持说自己的核计划是出于和平的目的, 无意发展核武器, 国际社会也没有相应的证据能证明伊朗正在研发核武器。因而伊朗在铀浓缩问题上显得理直气状。如果美国对此都表示反对的话, 表明制造事端的是美国而不是伊朗。美国的施压只能进一步激发伊斯兰国家民众对伊朗的同情和对西方的愤恨, 从而化解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矛盾, 营造对本国更为有利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2.2.2 维护国家利益及国家安全的需要

对于欧盟曾经提出的向伊朗提供一座轻水反应堆, 以换取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的“激励措施”, 伊朗总统内贾德在回应时说过一句名言:休想以一颗核桃和一粒糖果换一块金子。这里所谓的“金子”就是伊朗的国家安全, 能够确保自己免受美国的攻击, 避免伊斯兰政权重蹈萨达姆覆灭的覆辙。事实已经证明, 一味退让并不能保证和平与安全。因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被推反的伊位克政权表明, 只有尽快地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武装起来, 才能免遭伊拉克和萨达姆的命运。伊拉克的前车之鉴, 造成今天伊朗和朝鲜等受到美国威胁的国家不顾一切也要拥有核武器的结果。核问题关系伊斯兰政权的生死存亡, 伊朗政权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2.3 民族自尊心

伊朗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面对目前的局势, 外界必须注意到伊朗的国家性格。波斯人是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民族, 他们建立过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骄傲的伊朗人一直把自己当作地区大国, 绝难接受外部大国对自己指手画脚, 即使这种外部强权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做后盾。在许多伊朗人看来, “美国来到阿拉伯世界, 不是因同情人民疾苦来奉送民主和自由, 而是用民主作掩护, 来掠夺财富, 寻找比萨达姆更加忠实的代理人, 保护美国的利益”。

3 伊朗核问题的解决

尽管国际社会大都支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伊朗核危机, 但美国起先为和谈设立了一个伊朗人不可能接受的前提———暂停浓缩铀活动。伊朗表示, 这无疑是把谈判的结果放在了谈判之前, 伊朗只接受无任何前提条件的, 平等的和谈。

在推动制裁方面, 美国受到其他国家包括其盟国的制约。以俄罗斯为例, 俄帮助伊朗建造的布什尔核电站金额达数亿美元。如果美国对伊朗实施核技术方面的禁运, 那么俄罗斯在伊朗的利益首先会受到影响。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欧盟和其他国家。许多欧洲国家都同伊朗保持着密切的经贸联系, 因此大范围的经济制裁很难发生。

在使用武力上, 尽管美国一直暗示要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但在现实中这种可能性仍然不大。这是因为: (1) 美国连接发动几场战争之后, 国力消耗巨大, 很难再发动一场战争。 (2) 伊朗是一个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地区大国, 其军力强于伊拉克。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依多次表示, 如若美侵犯伊朗, 则美国将在全球范围内遭到报复。此外, 伊朗可以通过支持伊拉克和黎巴嫩的什叶派民兵以及真主党对美国和以色列的目标进行一系列恐怖袭击活动, 到时中东局势可能失控。 (3) 国际反战力量的存在。除了美国, 绝大部分国家都不主张对伊朗使用武力, 即使在美国国内, 也有反战力量的存在。

总之, 伊朗核问题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 解决起来十分复杂棘手。它是美国和伊朗之间, 及各大国相互之间持续博弈的一个长期过程。

2015年7月14日, 伊朗核问题六国 (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 与伊朗正式宣布就解决伊核问题达成一致, 从而为延续了12年的伊核问题谈判带来实质性突破。协议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坚决维护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伊朗作出了不发展核武器的政治承诺, 其它各方以国际协议方式将这一承诺固定下来。同时给予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 这样, 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翻开了历史的新的一页。

今天伊朗核危机有一个相对各方都能接受的阶段性成果, 是美伊双方各自让步的结果, 也与各国的外交努力密不可分, 其中中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一度被人们认为几乎不可能和平解决的伊朗核问题如今迎来重大转机, 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 外交谈判永远是解决争端的最优选择。

摘要:伊朗核问题由于美伊关系的交恶而产生, 伊朗不时宣布提炼出高浓度浓缩铀而使问题一度紧张。伊朗核问题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 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完满的解决。它的最终解决将是美伊之间及其与其它国家之间长期博弈的一个结果。

股东提案权问题探析 篇11

一、股东提案权的界定

股东提案权是将自己的建议提请作为股东会议案的权利,股东提案有两种形态:一是提出关于股东大会议题的事项,如选任董事二是提出具体的议案,如选任金某为董事。即前者为议题提案权,后者为议案提案权。二者都是为了保障股东表决权的正当行使,从而切实维护自身的表决权。提案必须符合两项要求,一是关联性。即股东提案涉及事项与公司有直接关系,并且不超过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大会职权的范围。二是提案的程序性。即提案必须符合程序之要求,只有这样,表决才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行使。

这里需要指出股东提案权与股东召集权的关系。股东召集股东会时,股东会所要审议的议案只能由股东确定。此时,召集会议的股东当然有权决定其认为必要的事项作为会议审议的议案,但这种权利并不是股东的提案权,而是股东的会议召集权中当然包含的内容。但此时,召集人以外的股东提案,属于股东提案权的范围。股东要对自己意愿的事项进行表决,也即要落实自己的表决权,就必须加以提案,但往往只有当股东的目的不能通过提案权实现时,该股东才能诉诸股东召集权。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股东会召集权是股东提案权的救济途径之一,两者都是股东表决权行使的保障。

二、股东提案权的资格限制

从理论上来讲,股东权可分为单独股东权和少数股东权,在比较法上,股东的各项权能究竟为单独股东权还是少数股东权,主要取决于立法者的政策选择,而这一选择则是与本国公司总体上的股权结构、股东权利意识相适应的。为避免股东怀私捣乱,平衡少数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尽可能地降低代理成本,不少国家把股东提案权界定为少数股东权。这也可以从股东的合理预期来看,微量持股的股东在加入公司时,不会有提名董监人选,提出公司议案的预期,他们只热衷于股价的涨跌。赋予提案权为少数股东权的正当性在于防止少量股份股东滥用提案权,造成表决权的不恰当行使,侵犯其他股东的表决权少量股份股东加入公司不在于参与管理,因而不在于表决权,因此,不符于他们提案权反而有利于其他股东表决权的维护。如《日本公司法》第232条第2款规定,6个月起连续持有相当于已发行总数的或以上的股份的股东,可于股东大会召开6周前,以书面形式向董事请求将一定事项作为股东大会会议的议题。《德国股份公司法》第122条第2款规定,股份总计已达基本资本或者其股票的票面价值已达到100万德国马克的股东,可以用书面方式公布股东大会将要作出决议的议题。

三、股东提案权的提案时间

有学者认为,股东提案可以在公司发布召集会议通知后一段时间内进行。也有学者认为,提案类型包括事先需公告的提案和可直接提交会议的提案两种。前者指涉及公司重要事项或提案人认为应事先提交董事会,需在股东大会召开前予以公告的提案后者是按规定不需事先公告,可直接在股东大会提出的议案。对提案能否提交股东大会讨论,由董事会根据该提案所涉及的事项与公司的直接及其合法性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对提案所涉及的程序性问题,董事会可以作出决定,在提案人有异议的情况下可由股东大会作出决定。股东应在公司发布召集会议通知后一定时间内提出议案,因为这样能使股东事先知道董事会提议股东会审议的内容,股东的提案更具针对性,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董事会的提案考虑的事项作出提案,或者针对董事会的提案作出反对提案,无须去猜测董事会可能提出的议案。但这里有一个违背法理的缺陷,即既然召集通知目的事项列明于议案,还要在召集通知以外提出议案并加以表决吗?显然不能,通知的目的事项即议案是其他股东加以表决的前提,因为只有知晓,才能正确地表决,维护其表决权而在通知以外如允许提出另外的议案并加以表决,是对其他未知情股东表决权的一种侵犯,因为对这些议案表决意思的形成是未加以准备的,是有瑕疵的。

因而,笔者主张股东提案权的程序应是首先由符合条件的股东向董事会提案,将一定事项作为股东大会的目的事项发布召集通知、公告中,如果董事会拒绝,股东可以利用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权加以实现。同时,在股东自行召集过程中,也允许其他股东或董事提案。唯此,才能使股东提案符合程序法律要求,最终使表决权落到实处。

科技伦理问题探析 篇12

关键词:科技伦理,问题,责任

一、科技伦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科技伦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是科学技术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技术学与伦理学之所以能够联系起来, 形成—门独立的学科———科技伦理学, 是因为作为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与利益问题分不开的, 关系到人类的利益, 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则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这样, 利益问题就成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统一的基础或联系的桥梁。科技伦理学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 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研究者指出, 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概括地说, 作为科学技术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科技伦理学, 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科学技术的伦理本质、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互动及其机制。

二、常见的科技伦理问题

(一) 生命科学的伦理问题

1、克隆技术与科学伦理。

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最令人关注。克隆人也许为人类实现长生不老的千年梦想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可能, 但祸福总相依, 克隆行为将会损害被克隆者的公民权益, 使被克隆者的唯一性、独特性大大降低。同时, 自我欲求、需要、生存价值受到限制, 与他人同样所应有的自主权、自决权将会遭到否定。科学家在控制生命、实践生物技术的过程中, 其行为时刻面对着道德选择。由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与“克隆人”仅仅是一步之遥, 在人类胚胎中收集胚胎干细胞必须要考察行为人的动机。人的胚胎是生命的一种形式, 它具有发育成一个个体人的潜力, 随意破坏人的胚胎实际上是在扼杀人的生命, 是不道德也是非人道的。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克隆人”技术表示强烈反对, 但是对于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医学科技领域则给予高度关注。

总之, 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的制约是确保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科学家的个人行为范式是确保生物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决定性因素。科学家的个人觉悟、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献身科学的勇气及高尚的人文精神, 都将对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基因研究中的科学伦理。

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工程技术的核心。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从分子水平直接探索人类自身奥秘的伟大科学工程, 是人类认识自我、追求健康、战胜疾病最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行为。它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 除了其自身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对伦理、法律等构成了挑战。

按科学家的设想, 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旨在建立起全球性的人类基因多样性资源库 (包括生物样品、统计数据、相关的信息等)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目标与意义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探讨人类的起源, 了解和说明人类进化的历史, 从微观层面深化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为寻求导致疾病与防治疾病的遗传因素以及为这些因素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更基础的信息。但是, 人们在享受这一成果的同时, 不能不思考它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 如基因争夺与基因殖民主义;基因隐私与基因歧视;个体自决权问题;基因治疗与基因犯罪等。

此外, 还有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技术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 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尽管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 至今尚无定论。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主要担心有:含有抗病虫害基因的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的健康、转基因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转基因产品是否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转基因产品带来的伦理问题等。

(二) 生态环境伦理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 自人类出现就已经存在。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 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 人与自然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的关系。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以自然的主人自居, 片面地按照人类的主观意志或需求去改造自然, 往往会违背客观规律, 酿成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苦果。

实践证明, “人类中心论”漠视自然客体, 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 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想, 已逐渐失去社会思维主体地位。生态环境伦理学是人与自然道德生活的理论基础, 它根据生态学揭示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 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它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要尊重和保护环境, 不能急功近利,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当前, 建构生态环境伦理要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 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既要求代内平等, 也要求代际平等。所谓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 就是当代人与后代人在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要均等。解决代际不平等现象, 必须建构生态环境伦理, 用理性约束人类的行为,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观念。

(三) 纳米等“新材料”的科学伦理问题。

自20世纪九十年代纳米产品进入人们生活以来, 纳米材料已经应用于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纳米技术是对大小在100纳米以下的物质进行操作, 利用物质在这一尺度上表现出的独特性质来制造新产品。目前部分计算机芯片、防皱的裤子、DVD播放机、自洁玻璃、防晒霜中的遮光剂等产品, 都是应用纳米技术的实例。

但近期, 纳米技术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成了科学界研究的新课题。在美国化学学会2003年年会上, 有3个研究小组分别报告说,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毒性。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中心的研究小组发现, 向小鼠的肺部喷含有碳纳米管的溶液, 碳纳米管会进入小鼠肺泡, 并形成肉芽瘤, 而用聚四氟乙烯制作的纳米颗粒毒性更强。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让大鼠在含有这种纳米颗粒的空气中生活15分钟, 会导致大多数老鼠在4个小时内死亡。研究人员指出, 这只是初步结果, 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开展纳米技术的安全性研究, 并不是要限制纳米技术的发展, 而是要更科学地发展纳米技术。研究发现, 纳米技术一旦渗透到生物学领域将迅速改变农业和医学的面貌, 人类生活方式也将在纳米技术与计算机和基因生物学的结合中迅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同时, 在人类健康、社会伦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会引发诸多问题。

(四) 网络时代的信息伦理问题。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以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迅速转变, 引发了信息传播在媒介形式、报道方式、受众地位、受众行为等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伦理问题。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文化和价值观各异的人们参与到网络中来, 在网络交往活动中, 首先面临的是对个人隐私的挑战, 如何保护合法的个人隐私、如何防止把个人隐私作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 成为网络时代的主要伦理问题。虚拟与现实之间, 一系列其他新的社会问题诸如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垃圾邮件、网络安全、信息垄断、网上知识产权, 以及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恐怖活动和发动信息战争, 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威胁国家安全等随之产生, 这些都引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伦理的激烈冲突。

专家指出, 要构建新形势下的信息伦理, 必须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提高公民的信息伦理意识;二是制定出清晰的信息伦理准则;三是超前预示各类信息伦理问题;四是进行信息立法, 互补信息伦理。

(五) 基因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军事伦理问题。

世界上任何的高新技术一经开发, 很快就会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像美俄两国始终致力于把最新技术引入核武器系统中, 以实现其核武器的现代化, 奉行对别国的核威慑战略。典型的还有基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军事伦理问题。

基因武器还可以根据人类的基因特征选择某一种族群体作为杀伤对象。原理是人类不同种群的遗传基因有一些差别, 将基因表现不同的产物当作攻击目标是完全可行的, 因此科学家们也称这种“只对敌方具有残酷杀伤力, 而对己方毫无影响”的新型生物武器为“种族武器”。

与造价昂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 基因武器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成本低、产量高、杀伤能力强;二是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难以防治。基因武器从使用到发生作用都没有明显征候和特殊标记, 因而很难迅速隔离和及时救治。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既是“上帝”又是魔鬼, 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 也使战争的最基本要素———武器的研制和使用得到了飞速发展。自武器进入热核时代、生化时代以来, 不管是用战争手段维护正义, 还是用战争手段夺人城池, 都产生一个非正义的结果, 那就是对地球、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造成巨大的毁坏, 因此必须要用正义的伦理道德来约束和制止。

三、科技伦理的道德约束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危害都不是它本身的过错, 但科技方法、科技活动、科技成果以及成果的运用, 明显渗透着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因素。科学上“能够的”并不是伦理上“应该的”。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对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建立和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科技伦理是对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 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科技伦理不仅蕴含一般的伦理价值, 而且包容科学技术真价值。如果一个科学家明明知道某项科学发现将会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 那么他就不应该把这一发现公布于众;另外, 不论科学研究还是它的社会运用, 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 而这一舞台的导演是各国政府, 因此政府必须规范科技运用, 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发展中的道德伦理约束极为必要。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 全社会必须关注科技伦理和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责任问题, 在面对种种新的技术成果的同时, 不能忽略其自身涉及的种种现实及潜在的危险, 必须正确地利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维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不当而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约瑟夫.P.德马科理查德, M福克斯.现代伦理学的新趋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

[2]方福德.科技与伦理[N].光明日报, 2000.9.18.

[3]甘绍平.科技伦理:一个有争议的课题[J].哲学动态, 2000.10.

上一篇:新闻伦理道德下一篇:土地工程质量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