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探析(精选12篇)
关系探析 篇1
提到师生关系, 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话语, 譬如“师徒如父子”、“严师出高徒”等。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时代的变迁, 高校的师生关系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的那种权威与服从的师生关系似乎一去不复返, 伴随而来的是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新特点及面临的新挑战
改革开放的30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化教育, 高校的师生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以下重点从师生的情感关系、人际关系和教学关系三个方面来看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新特点及面临的新挑战[1]。
(一) 师生情感关系
从著名教育家韩愈的“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中, 不难看出我国传统师生关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忽视和冷落了情感的交流。这种关系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 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关怀, 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作为“80后”、“90后”新一代大学生, 尽管他们有着很强的进取心和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但由于他们当中独生子女占多数, 很多学生在生活上被过度溺爱, 而在学业上又经受了过度的压力, 难免当他们来到环境宽松、行动自由的大学校园时, 就会对学习产生迷茫, 对前途迷失方向。因此, 以往那种没有情感交流的师生关系是远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的。
(二) 师生人际关系
教师与学生首先都是作为社会上的人而存在的, 理所当然人际间的关系是师生间最基本的关系。大学生活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 所以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开端。但由于近年来受社会上功利主义不良风气的影响, 互联网上把师生关系比作是“服务者”与“消费者”、“老板”与“员工”的关系。由此可见, 师生关系面临挑战。
(三) 师生教学关系
师生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从教学本身来看, 人们都意识到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预设性的过程, 而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过程。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应该成为历史。相反, 双向的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教学模式应该成为主流。
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 师资力量的供给不足, 使得如今高校里的“小班”越来越少, “大班”越来越普遍, 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乃是司空见惯的事。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教学任务是硬指标, 教师如果过多地把时间用于互动交流, 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师生教学关系的理论与事实产生冲突, 使其面临尴尬的境地。
二、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
我国高校师生关系面临的问题众多, 其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以下就其中三个主要原因来分析。
(一) 片面追求科研, “育人”理念弱化
众所周知, 大学有三项基本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这三项职能归根到底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的———即以“育人”为中心。教学是育人的过程, 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育人”, 服务社会是育人的最终目标。“育人”理应成为大学的首要任务。然而, 现代的许多大学, 尤其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它本应是把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一种大学组织形式, 但事实上, 在这一类型的学校里, 往往是片面追求科研, 一味地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绩效评价的依据, 把教学放到了次要地位。
从表面上看, 师生关系与教学和科研是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 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基本权利, 无论教师是侧重于科研还是教学都无碍于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但是, 一旦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指标, 那么很容易就把教师导入“重科研, 轻育人”的歧途, 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 使得一些教师把教学当成一种任务去敷衍塞责。可想而知, 到那时师生关系又是何种境地。
(二) 功利化对师生价值观的影响
高校一直被视为精神的家园, 是追求真理与科学的地方。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社会功利化趋势的愈演愈烈, 使得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师生关系受到威胁。
1. 教师方面。
由于受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为评职称而写文章、报课题的现象随处可见。许多教师把论文写作、科研工作作为主业, 而教学却成为点缀。甚至部分教师把教学看做是一种谋生手段, 上课“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敬业精神不足、业务钻研不够、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2]。
2. 学生方面。
自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实施以来, 不少学生都错误地把高等教育视为市场交易, 认为学生是“消费者”, 教师是“服务者”。再加上全球经济危机、就业形势严峻的影响, 更多的学生对高校教育产生了质疑, 不少学生在价值判断和社会问题反思等方面更突显出功利性。因此导致一些学生对师生关系产生了错误认识, 诸如“我花钱就应该接受最好的教育”、“老师就是为学生服务的”等。一旦自己对教育的期望与现实有差距时, 就会把责任归咎于教师, 使得师生关系紧张。
(三)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班”教学对师生关系的制约
自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以来, 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突飞猛进地增长。1998年, 我国仅有普通高校1022所, 本专科在校生340.87万人。到2002年底, 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396所, 本专科在校生903.4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15%[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德罗的观点,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迈进, 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 师资力量的供给不足, 生师比加大 (根据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738.84万人, 专任教师人数为107.6万人, 生师比为17.93:1[4]。这个数据明显高于世界各发达国家和港、台的高校) , 导致“大班”授课越来越普遍。“大班”学生多, 教师很难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 再加上师生交流时间有限, 这就严重地制约着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
三、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探寻
(一) 确立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构建有利于师生关系发展的校园文化
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是培养人才, 即“育人”。教书育人理应成为大学的核心理念。在大学的功能定位上, 我们必须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大学里,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大学是为学生而设的, 办大学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育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 校园文化又是大学理念的载体, 大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互相促进。优秀的校园文化和具有特色的大学理念需要历史的积淀, 更是一个主动建设营造的过程[5]。因此, 只有确立了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才能构建出有利于师生关系发展的校园文化。
(二) 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克服功利主义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教师绩效评价是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一种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工作起着导向作用。不当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往往会把教师引入歧途, 严重地制约着其才能的发挥。例如, 在评价中过分强调科研成果, 就会使得许多教师, 尤其是教学能力强的教学型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自己不擅长的科研上, 严重地影响其教学才能的充分发挥。所谓的提倡教师搞科研, 并非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搞科研, 而是要对不同的教师区别对待。在工作绩效评价的过程中, 对于教学能力强的教师, 我们应该把教学业绩、教学成果作为考核、评审的主要依据。而对于那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 我们则应该从科研业绩、著作成果等方面来评价。因此, 要想为师生关系的顺利发展扫清障碍, 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创造条件, 就必须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 克服功利主义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三) 加大对师资的投入, 改善师资条件, 为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平台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但由于我国高校在校人数的急剧增长, 根据教育部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我国大学的在校生已达1884.90万人, 国家教育支出的增长幅度远不能与在校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提并论。一些地区, 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师资不足导致“大班”授课增多, 师生课堂互动少, 交流机会有限, 师生关系淡薄。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一所高校要想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当做育人的核心, 把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从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势头来看, 扩大教师数量、弥补师资缺口、减少“大班”授课、为师生交流创造机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总之, 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唯有通过转变理念, 完善制度, 才能促进和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理解与互信, 最终达到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保瑛, 郭振青.浅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EB/OL].http://www.cbe21.com/public/jtzs/article.php?ar ticle-id=1214.
[2]姚裕萍.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与障碍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11) .
[3][4]1998、2002、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
[5]冯刚.提升理念明确思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 .
关系探析 篇2
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
赵加琛(273300)
摘要:现阶段,学案与教案的关系主要有四种说法,即对立论、同一论、融合论和联系论,它们导致了对学案教学的不同看法。
关键词:学案
教案
学案教学(学案导学)自开始探究到今天已经有15个年头了,但是学案与教案的关系至今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试着理清学案与教案的关系,以期学案教学能得以更为广泛地推进和实施。
一、对立论
持对立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是对立关系,要学案就不要教案,要教案就不要学案。这会导致否定学案和否定教案两种思想。
要学案不要教案者认为,教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只有教案死亡,教学才能获得新生,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在学案产生之前,教案已经接近于“满堂灌”的同义词,“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就是教案下课堂教学的真实写照。基于此,有人就说“教案当死,学案当立”。
当然,有些持学案者认为:“学生根据学案学,教师依据学案教”,要教案又有何用呢?殊不知,它过度地夸大了学案的作用,师生都沦为了学案的奴隶。
要教案不要学案者认为,学案中存在太多的预设,难以实现课堂生成,而新课程正是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大量的自主生成。更何况,现在的学案中探究性太少,训练习题居多,几乎习题成了学案的同义语,“学生做题,教师讲题”几乎成了学案课堂中的主要活动。基于此,有人说“抛弃学案,改良教案”。
学案与教案关系的对立论,是在对教案和学案产生了许多误解后产生的。学案不能与习题划等号,不能用习题代替学案,学案习题化是对学案的误解,是非常有害的。诚然,以前的教案与学案相比,确时存在“学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论教;教案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教论学”,“学案立足于自学,着重于学生拿来,强调的是会学,重视学法指导;教案立足于灌输,着重于给予,强调的是学会,忽视学法指导”的对立的一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改良教案,发扬它良好的一面,让它为实施学案教学而继续发挥作用。教案可以改良,教案不可以抛弃。实际上,实施学案教学,教案(改良教案)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更何况,教案促进教师的教,学案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同一论
持同一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是同一关系,教案等于学案,学案等于教案,从而用教师的教案来代替学案。这种看法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学案教案化”。
“学案教案化”是老师们不研究学案的编制理论和编制方法,而盲目地认为学案无非是教案的改编,只要把教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稍加改变,就可以组合出学案。其实这种做法错误的根源在于,教师不细心研究学生,按照自己对学生的主观臆测设计学习过程,即用教案代替学案,其实质是用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学习思路。这种学案成了教师变相灌输的工具,与学案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三、融合论 学案与教案的融合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应该是融合一体的,密不可分的,不能分割的。这会导致“一体化教学案”的产生。
“一体化教学案”把学生学习的思路与教师教学的思路融合在一起,其中包括需要课堂达成的所有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学生不能独立学习的内容由教师讲解或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这种学案更多的是预设,更少的是生成,有可能导致“学习等于解决问题(不必提出问题)”,因而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学案与教案的融合论和同一论是有本质区别的,后者是把教案当做学案,即用教案代替学案,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前者是把学案与教案融合一起,既包括学案的成分,又包括教案的成分,既考虑了学生的学,又考虑了教师的教。
四、联系论
学案与教案(改良教案)的联系论者认为,学案与教案是学案教学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学案与教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非常重要的活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学案与教案的联系论认为,学案中要集中体现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不太适合学生学习的或难度较大、学生学习难以解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要集中体现在教案中,由教师想方设法来诱导、启发解决。当然,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创造多种学习条件,尽可能多地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来让学生探究、交流,我们也应该在教案中体现学生学习可能生成的各种学习任务,并对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所安排。同时,联系论者认为,学案源于高质的教学设计,从教学设计中独立出来,只关注针对学生的学习设计;没有高质量的教案,就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学案;教师不仅要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也要搞好其他方面的教学设计,设计出高质量的教案,对教学有整体统筹的安排。
学案与教案的联系论和融合论是有区别的:前者认为,学习的学习过程应该尽可能地保持独立性(包括个体学习和小组学习)和完整性,尽可能地不受教师的干扰(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答疑和精讲),用学案中的预设去作引导学生课堂生成的“面引子”,从而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把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调控看做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的指导、答疑、精讲则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助力器。后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控制,在局部保持学习相对独立的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它把教师的不断参与、控制作为不断推动学生学习进程的动力之一。
政府与市场关系探析 篇3
关键词:政府;市场:国家干预;边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话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是要合理确定政府经济职能的边界。关于这一边界,世界银行在1991年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主题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了“友善于市场”的发展战略。该战略认为,对市场友善的干预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不做主动干预,除非干预能产生更明显的良好效果;把干预持续地置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制约下,确保干预不致造成相关价格的过度扭曲,如果市场显示干预有误,则应该取消干预;公开干预,使干预简单明了,把干预置于制度的规范约束下。以上3点,对于确定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方式和力度很有借鉴意义。
一、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能边界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其重要原因是,政府行为目标与市场行为目标不完全一致。前者追求社会目标,追求社会得益最大化;后者则是为进入市场的行为者提供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平台。因此,界定政府职能,明确政府的干预方式和干预范围,划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无论是对提高市场调节效率还是提高政府效率都十分重要。
政府的职能边界到底如何确定并不取决于政府本身,也不能简单地以“大政府”或“小政府”作为标准取向,政府职能的边界是由行政环境及与政府活动相互作用的客体决定的,并且会随着环境和客体的变化而变化。合理的政府职能边界的衡量尺度主要有:一是作用与能力相一致的原则。政府权力扩张应限定在其能力范围内,明确政府不应该做什么与应该做什么,没有能力做什么与有能力做什么同等重要。二是成本收益原则即效率原则。政府规模过大或过小可能都是有害的,政府规模增长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效益时,政府规模是合理的。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需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只有将政府职能界定在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上才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效能,防止政府失效的产生。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但它自身也是有缺陷的,容易形成市场失灵。但政府干预过多,也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降低市场效率,形成政府失灵。因此,合理的市场干预应该是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资本短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市场发育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口多、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政府干预是有边界的,它不能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因此,在我国当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阶段,仅靠市场还无法解决的方面。可以由政府去做,但要创造条件让市场发挥作用,只要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就要放给市场去调节。在这个问题上。要合理划分二者的边界,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市场分权
市场产权的唯一主体是中央政府。虽然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府机构对于各国市场体系与市场制度的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府机构与中央政府仅仅是一种代理关系。虽然一个国家在其市场产权制度的建设与供给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制度学习与制度模仿现象,但国家的“暴力潜能”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才是市场发动机的灵魂,中央政府必须独立自主地进行市场产权制度的建设安排与制度供给。从本质上讲,中央政府是一国市场制度的唯一投资者与供给者,任何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府机构都不能代替中央政府行使市场所有权的主体功能。
因此,应该合理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界限,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市场分权。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应该涵盖: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管制;制定反垄断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发展中和转轨中国家还包括全国性的发展和改革政策;进行再分配,包括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提供全国性和区域性外溢效应比较强的公共产品是首要和基本的职能。
省级及省以下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应该是: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区域性公共产品;承担部分經济性管制及社会性管制职能;执行反垄断的法律和政策;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制定地方发展战略规划和改革思路方案;配合实施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承担地方性的社会保障统筹。总体来看,提供公共产品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其中:提供排污、消防、垃圾清理和供水、围海设施、电视转播、大坝、城市交通、图书馆、电影院等地方性公共产品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与上下级政府共同提供电视节目、信息、医疗保健、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以及教育、医疗、道路等存在“交叉性”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也是各级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三、建立“有限”与“有效”政府
钱颖一教授在《市场与法治》一文中提出了“有限”的政府和“有效”的政府的概念。面对政府增长的趋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政府失败,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政府权力及政府增长进行约束。
(一)“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是职能限制在公共领域的政府。“有限”政府的治理,是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制约机制,即通过“法治”,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法治不仅意味着市场行为要依据法律,更意味着政府行为也必须依据法律。政府的权力大小、范围、规模、职能必须由法律和制度予以严格明确的规定,只有当执行法律的政府权力服从于明晰的、非人格化的法律控制时,社会才可能建立起普遍的法律秩序。
(二)“有效”政府
“有效”政府是指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是否能有效地履行一般政府都应履行的基本职能。政府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是政府校正市场失灵的前提,是政府能力的表现,同时也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理性要求与客观结果。“有效”的政府经济管理有以下特点:高效率、强效能、优效益。
(三)构建“有限、有效”政府的途径
1、构建“有限”政府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经济管理的边界。“有限”政府是“有效”政府的前提。倡导“有限”政府的构建,并不仅仅是构建一个“有限”的政府,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为“有效”政府的构建提供前提和基础。要建立一个“有限”的政府,其主要内涵在于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此为政府的运作提供一个恰当的边界和行动准则。对于这一法律体系而言,首要任务是宪制的确立。诺思认为,经济发展没有国家万万不行,但国家又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祸害。这就是所谓的“诺思
悖论”。解决“诺思悖论”的关键是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及如何用一套宪政规则来控制政府权力的问题。就我国而言,首先是确立最基本的宪治观念,即要真正确立宪法的“法律之法”的崇高地位,具体法以及政府的条例、党派的规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于宪法,从而为一个“有效”政府的构建奠定坚实的规则基础。其次是加强行政法的建设。行政法确立的所有具体的法律制度应当与规范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宪政框架一脉相承。行政法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对宪法的落实上。
2、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把法律机制引进政府决策,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程度。引进立法机制。使政府决策符合法律的权限、符合法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引进司法机制,建立决策听众机制的准司法制度、仲裁调解的准司法制度、接受司法审查的制度。(2)政府干预行为应该规范化,必须通过一定的法规、制度和条例,对政府干预的具体职能、干预方式、管理經济的手段以及干预经济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予以明确的规定,形成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法律规范,限制政府的越轨干预。(3)要通过一定的制度组织形式。形成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机制,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并明确政府干预的责任。(4)加强社会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从外部看,社会监督包括公共监督、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组织监督;从内部看主要是政府机构从上至下的纵向监督和同级之间的横向监督。
3、培养中介组织。缩小政府规模。建设有限政府,需要社会机制的配套。小政府的前提是大社会,即必须在政府与市场以外的第三方力量即非政府组织充分有效作用时,或者非政府组织代替政府行使职能时,政府才可能向小政府方向发展。非政府组织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政府应通过培养中介组织,将部分政府职能社会化,从而精简政府机构,缩小政府规模。中介机构有3种类型:行业协会之类的中介机构,协调行业发展;商会之类的中介机构,协调各种类型企业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之类的中介机构,监督和评价市场活动。
红娘和莺莺关系探析 篇4
一、贴心的“闺蜜”关系
莺莺这位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走上叛逆道路, 追求自由爱情的行为离不开红娘这位“功臣”。莺莺既渴望爱情又矜持, 既遵从封建礼教又心存叛逆, 左右摇摆不定。在《闹简》一折, 莺莺在“听琴”之后, 听闻张生有病, 就要红娘去探望他。红娘回来时带来了张生的书信。莺莺见到梳妆台上的信后, 迫不及待地马上把简帖拆开:“开拆封皮孜孜看, 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见到红娘后却发怒了:“厌的早抢皱了黛眉, 忽的波低垂了粉颈, 氯的呵改变了朱颜”, 训斥她 :“告过夫人 , 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其实红娘早就预料到了莺莺的行动, 巧妙地说 :“小姐使将我去, 他着我将来, 我不识字, 知他写着什么?”她的话外之音是为了让莺莺放心:自己不知道信里写的是什么, 更不会去告诉夫人。红娘十分了解莺莺的想法:既钟情于张生, 又要顾念自己尊严, 既要做违背封建礼教的事情, 又想不被老妇人发现, 同时又要在这个替自己传信的小丫鬟面前装正经。因此, 红娘反击教训莺莺的“假意儿”:“姐姐休闹 , 比及你对夫人说呵, 我将这简帖儿去夫人行出首来”, 一下子戳穿了莺莺的“软肋”, 莺莺马上揪住红娘:“我逗你耍来”。这和红娘与莺莺自小的朝夕相处是分不开的, 作为莺莺的“闺蜜”的红娘更加了解莺莺的口是心非, 才能对症下药, 促成了她和张生的姻缘。
二、泾渭分明的主仆关系
纵然和莺莺一块长大, 情同姐妹, 但在那样一个恪守封建礼数的家庭中, 处处体现一个丫鬟的卑微。
在元代社会, 有刑律曰:“私宰牛马, 杖一百。殴死驱口, 比常人减死一等, 杖一百七。”[1] 驱口即奴或婢。是没有社会地位可言的。红娘心地善良, 明辨是非, 心直口快的她敢于抱怨莺莺“小心肠儿转关”、“别人行甜言美语三冬暖, 我跟前恶语伤人六月寒”。在《闹简》一折中, 写莺莺陡然变容, 训斥红娘:“小贱人, 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 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 我几曾惯看这等东西?告过夫人, 打下你个小贱人下截来”。“我是相国小姐”突出了自己的身份, 也使对话人双方的阶层马上变得泾渭分明。
然而红娘令人爱的地方在于, 纵然是奴婢身份, 却成长为敢言敢语, 开朗活泼的女子。她没有因为自己的丫鬟身份而自卑, 她黑白分明的性格反而能影响这个家庭最权威的人——夫人。“拷红”一折中红娘的“讲道”被称为是最经典, 最能体现红娘性格的部分。对夫人背义忘恩的行为, 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纲常大义进行反驳、谴责, 句句敲在了夫人的心坎上。使得夫人最终被她说服, 承认“这小贱人也道得是……”。
三、微妙地“情敌”关系
在《西厢记》中, 张生见到莺莺之后, 魂不守舍, 正好遇见来找长老问修斋日期的红娘, 于是拦住她问:“敢问小姐常出来么?”红娘当即对其一顿斥责:“今后得问的问, 不得问的休胡说!”但是当晚在莺莺花园内上香祝告时, 红娘却替莺莺说出了第三柱香的愿望:“愿俺姐姐早寻一个姐夫, 拖带红娘咱!”
老妇人治家之严, 从红娘对张生的训斥中可以窥见一斑:“内无五尺应门之童, 年至十二三者, 非呼召, 不敢辄入中堂”、“是他亲女, 尚然如此, 何况以下侍妾乎!”十八九岁的年纪, 对于爱情自然生出了一些朦胧的憧憬, 但是在那样的封建氛围中, 是万万不可以有的念头。如今来了一个莽撞男子, 像是一块石子投进了少女的心扉。红娘的一句“拖带红娘咱!”道出了自己的心思。
红娘虽然暗生情愫, 却自觉地遵守当时社会的尊卑规则, 极力促成张生和莺莺之事, 奴婢随着小姐出嫁是符合当时社会习俗的, 她们并不是剑拔弩张的“情敌”关系。
莺莺一方面渴望爱情, 一方面又有大家闺秀的矜持甚至造作。当张生第一次来找她时, 她马上板着脸。用“礼数”来拒张生千里之外, 这时, 是红娘的“激将法”来使她正视自己的感情, 当老夫人试图拆散张生和莺莺时, 是红娘义正言辞地使老夫人无言以对。红娘一角推进整个《西厢记》故事的发展。金圣叹在《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明确指出 :“双文是药, 红娘是药之炮制。有此许多炮制, 便令药往就病, 病来就药也。”[2] 可以说, 如果没有红娘, 就没有《西厢记》。
红娘, 已演变为一个为爱情牵线的人的代名词。这个仗义执言、古灵精怪的小丫鬟像一束阳光穿过了那个封建时代, 照耀到了现在。
参考文献
[1]史为民.元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25.
[2] (元) 王实甫.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清金圣叹评傅开沛袁玉琪校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
关系探析 篇5
[参考文献]
[1]李霞.浅谈成本核算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6):148~149.
[2]余元秀,李梅.体制预算管理及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1,(3).
探析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篇6
关键词:艺术;道德;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3-0101-02
艺术既不是道德的统领者,也不是道德的仆人。艺术和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人们通过艺术活动,传递思想、文化、道德和行为方式,使社会成员的感情能够相互沟通,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同时,艺术也是具有社会性质的艺术,不能违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艺术影响道德。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它所处的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道德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必然要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关系。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渗透着一定社会条件下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艺术活动也不例外。诚然,一些艺术作品不能直接的反映道德,但是通过创作者的审美观念,也往往可以体现某种道德情操和道德理想。
艺术影响道德还表现在,由于艺术的生动、形象和能给予人以深刻印象等特征,使得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具有道德教育作用。托尔斯泰认为,把艺术等同于美是浅薄的,因为艺术的价值取决于“它在人生中的作用”。在托尔斯泰看来,艺术的价值存在于它的道德目的之中,优秀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道德善的一面,人们可以从中吸取道德的善的训诫。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以礼乐正天下”,尽管他重视礼乐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他看到了“乐”在培养人们道德情感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今天值得借鉴的。一部能够给予观者深刻印象的艺术作品,能给人提供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画卷,人们在欣赏这幅美妙图画的时候,会产生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深刻反思,由此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人们在这种共鸣中不断提高自己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的感悟。
另一方面,道德也影响着艺术。在文学作品、建筑、书法、实用工艺之类的艺术形式中这方面的例子随处可见。例如,虽然建筑是一门偏重于实用和表现的艺术,但是同其它各门艺术一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它也能体现出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因此道德影响艺术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在现代社会,道德感情中往往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的“碎片”,这使得某些艺术创作者为道德而艺术,为政治而艺术,为私利而艺术,从而扼杀了其成果的艺术。
在艺术与道德并行发展的今天,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可以跨越道德而发展。以行为艺术为例,2001年,中国成都,一个名为《复活节快乐》的行为艺术在上演着:某头不幸的公猪被抬上手术台,而后被剖开胸膛,露出尚在跳动的心脏,然后在痛苦的嚎叫声中死去,血腥的场面让观众吓得脸色苍白。据说该行为艺术本来想展示猪的受难与复活,猪的死纯属于意外事件。但是整件作品中呈示出虐待与血淋淋的场面已背离了正常的审美观,实际上是美学的恐怖主义。近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让垂死的金鱼在地上进行“死之舞蹈”、从被剖开胸膛的牛尸体中钻出、用人的尸体制成表达某种离奇理念的物品,甚至是吃死婴等极端的表现方式,使得审美离人们越来越远。与此同时,一些艺术工作者明知“知人论画”的道理,但却抵挡不住实际利益的诱惑,对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进行涂脂抹粉,全然忘记自己的道德操守和学术立场。
如果试图描写残暴的行为,就去大力渲染断臂残腿,或拉肢酷刑、血腥拷打,或残忍火刑等血淋淋的场面,都是于艺术无补的。再就艺术的惯例而言,艺术家们总是为我们展现出现实中动人的侧面,制约着我们在通常情况下对恐怖、愤怒等行为的反应。尤其是使我们经历那种视他人的创伤为自己切肤之痛的强烈的同情心得以减轻。如果照搬惨不忍睹的场面,只会迫使观众远远地避开。艺术家的生存不应是故作先锋的孤立,不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反道德而是力争获得超越性境界。因为艺术来源于社会,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真正反道德的艺术家往往脱离公众,然而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今天已经不是庸众,他们每个人正在成为日常艺术家,并以自己的审美观来评价艺术家。艺术品的专业界限和独特身份正在被改写,一味地反道德是没有前途的。
探析今天的一些艺术行为之所以走到了反人性、反道德伦常的极端,实质上在于一些人对艺术的误读,对美与善的曲解。美是艺术的本源,而善则是道德的标准。马克思的艺术美育观点告诉我们:艺术的审美教育目的,在于塑造人的情感,使人的情感获得解放,构建一种高尚的现代人的精神,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然而,在一些艺术家的眼中,美与善却在他们的视野之外,所谓艺术行为就是标新立异,以怪诞的、背离社会伦常的行为达到令人咋舌的效果。剥去这些怪诞行为艺术的外衣,其实留下的是内容的贫乏、对生命的亵渎以及对人的发展的阻碍。
艺术是从美的角度反映社会文化生活,而道德是从善的角度反映这一点,应该把艺术和道德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美的艺术也就是道德的艺术,道德的艺术也是美的艺术,没有道德价值保障的艺术就会显得很苍白,躲进象牙塔中成为一种无用的玩偶,甚至于走向颓废;而没有审美价值作基础的艺术就会变得乏味,由于其功利目的太强而最终沦为道德的工具。
总之,艺术创作者应把美和善统一在一起,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艺术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的生活中正确处理好涉及到的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才能使艺术真正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萨特.萨特论艺术[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morality
Huo Lei
Abstract:Art and ethic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two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separable. Art is a social art, not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impact of the arts and moral and ethical aspects of the impact of the arts. By today and there are a number of acts of art criticism and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anti-moral of the arts has no future, is not recognized by society and are destined to have been exclusive. The reason why I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of the anti-moral of the family and even the art of extreme behavior in the final analysis, some of the artist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misinterpreted the true meaning of good. Artists should be on the right, under the guidance of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y art form.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探析 篇7
1 医患关系目前的现状
中国的医患关系是在“救死扶伤, 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医学宗旨下建立起来的。医生应向患者提供亲人般的咨询、诊疗服务, 患者也应奉医生为“白衣天使”, 彼此是相互信任、关爱友善的合作关系。从目前看, 医患关系总体是比较和谐的, 但近几年, 医患关系也趋于紧张, 有时还出现对抗甚至激烈冲突,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
1.1 医患关系总体良好
绝大多数患者和医护人员在诊疗服务过程中能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从调查问卷显示, 79.3%的患者及其家属在就医过程中与医护人员的关系是非常融洽和比较好的, 比较差和非常糟糕的仅占2.7%, 有52.25%的人通常与医护人员能保持如同朋友, 和睦相处的关系, 79.28%的人在以往的就医过程中, 没有为医患关系困扰过, 或曾遇到过医患问题, 但都比较圆满的解决了。医患关系总体是比较和谐的。
1.2 医患之间发生了信任危机
从调查问卷显示, 当患者遇到医疗麻烦时, 有近40%的人不愿与医护人员面对面的沟通, 而采取的是向医院投诉、向第三公正方投诉或其它方式解决。在以往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 一部分患者不相信医院能公正地处理问题, 甚至不相信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鉴定结果, 常常采取上访的方式或一些过激行为来解决纠纷。有27.28%的医护人员认为患者投诉均是无理取闹, 64.86%的医护人员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 误解了他们。这些调查均可看出,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
1.3 医患关系呈紧张态势, 医疗机构治安状况恶化
我们调查了23个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占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65.9%, 据调查, 有73.9%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有60.9%的医院发生过因患者对治疗结果不满意, 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威胁医护人员安全;有69.6%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用;有39.1%的医院发生病人去世后, 病人家属对医院不满在医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
1.4 医患纠纷依法解决举步维艰
2007年, 宜宾市医疗系统共发生医患纠纷213件, 通过医疗事故鉴定解决的10件, 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的6件, 通过法院判决的2件, 即走依法解决途径的共18件, 仅占医患纠纷的8.5%, 还不到1/10。医方无过错, 患方无理纠缠22件, 占10.3%, 医方无过错, 患方采取过激行为20件, 占9.4%。
1.5 医务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据调查, 63.63%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常处于害怕患者无理取闹、无端投诉的状态, 医疗举证责任倒置迫使相当多的医务人员采取防卫性医疗措施, 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医生不敢冒风险导致抢救成功率的下降, 医生缺乏创新、探索精神影响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患者对此也不满意。
2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2.1 卫生事业发展失衡
从现状看, 我市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 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 再加上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更关注健康, 城乡居民看病不管是大病小病, 都希望到大医院找名大夫看, 客观上造成了供需失衡。由于供需关系失衡, 患者在大医院挂号、排队、取药等过程中就会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而医生由于负担重, 压力大, 加班加点, 如果再得不到病人的理解, 也会不冷静处理工作, 造成医患紧张。据调查, 46.36%的医护人员, 44.14%的患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是大医院医务工作者工作量太大, 造成心情不好。
2.2 财政投入不足
现行的财政政策对卫生的投入是没有完全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只解决了医务人员的部分工资。医院要扩大规模, 提高档次, 引进设备, 保障医务人员的工资主要靠创收来解决。
2.3 医患角色的偏差
患者得病, 承担着生理、心理和经济上的三重负担, 特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体谅和关爱。33.63%的患者就医时, 最无法忍受的就是医护人员态度不好, 不乐意与患者沟通。而医生也希望患者对自己的辛苦、医疗风险和医学技术的局限给予足够的信任和理解。但目前看, 医患沟通还做得不够充分、到位。医疗服务与其他服务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 医疗服务是一个具有探索性、实践性、风险性的工作, 由于人体存在客观差异, 对相同的疾病采用同样的规范治疗方法, 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有的患者未达到期望的治疗结果, 就认为是医生的责任。
2.4 消极腐败现象的影响
一些社会腐败现象也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在个别医务人员身上也存在, 让患者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检查、用药、治疗, 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造成群众的不满。
2.5 医疗服务的滞后
有个别医院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个别医护人员技术不精、服务态度不佳。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 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普遍增强, 对治疗结果的期望也过高, 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2.6 负面宣传的引导
社会上往往把患者定位为弱势, 当一些医疗纠纷激化时, 即使医院无过错, 各方面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 往往不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这些事例一旦被宣传报道, 既造成了群众对医院的不满, 对医患冲突直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又给依法解决带来严重的阻碍。
3 多措并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1 坚持政府主导, 强化政府职责
(1) 要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 (2) 要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避免资源的不合理分布; (3) 要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的投入, 最终形成一个覆盖全民且付费分担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4) 要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领域的监管, 核定真实生产成本, 遏制药价及医疗器材耗材价格虚高现象; (5) 要理顺医疗收费价格, 解决“以药养医”问题; (6) 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要从政府公共管理角度对公共卫生事业, 医疗机构实行有效监管, 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遏制医疗腐败。
3.2 加强医院管理, 端正医德医风
医院要对医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 把医务人员的道德和价值观引导好。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 医院对科室不能单纯下经济指标, 应以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在问卷中我们也可看出, 71.8%的医护人员, 55%的患者认为医院应加强管理, 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 80%的医护人员, 51.35%的患者认为医护人员应提高业务水平, 提升工作质量, 增强沟通能力, 只有这样, 医务人员才能成为全社会尊重的“白衣天使”。
3.3 做好医患沟通, 双方换位思考
医疗行业是个高风险行业, 许多疾病在诊断、诊疗领域还是未知数。医务人员不是神, 他们在工作中也会有不足之处, 甚至也有许多缺点, 只要他们的不足不是为造成患者不幸的主要原因, 希望患者及其家属能谅解。医院对保护人民的健康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每当有灾难, 有疫情, 医务人员都是冲在第一线。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 在“抗震救灾”关键时刻, 我们的医务人员为抢救患者的生命鞠躬尽瘁, 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医务人员, 也要理解患者, 刻苦钻研业务, 用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 避免误诊误治。
3.4 坚持正确导向, 多作正面宣传
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医患共同战胜疾病的事迹, 宣传医务人员可歌可泣的事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他们在抢救和接受危重病人时, 没更多的选择, 再大的风险也要承担, 再重的病人也要接收, 所以医院和医生有许多无奈, 希望社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5 推进医事立法, 规范医患行为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医事法律, 调整和规范医事领域中的医患行为。当医患发生纠纷后, 通过医疗事故鉴定, 应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处理, 由于现行的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没有从卫生系统独立出来, 患方普遍不信任医疗事故鉴定, 再加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刚性的约束机制, 鉴定结果很难应用, 有时医患双方都不满意。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太强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果用民事法律来调整, 法官普遍不具备医学知识, 再加上民法通则太原则, 所以在审判实践中很难操作, 有时不能体现公平和公正。因此, 应当有一部独立的医事法, 对医患关系中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调整, 确立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 医疗损害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破坏正常医疗秩序和影响正常的医疗行为运行的具体处罚和标准。
摘要:目前, 整个医患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政府与市场关系探析 篇8
一、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能边界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 “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 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其重要原因是, 政府行为目标与市场行为目标不完全一致。前者追求社会目标, 追求社会得益最大化;后者则是为进入市场的行为者提供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平台。因此, 界定政府职能, 明确政府的干预方式和干预范围, 划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 无论是对提高市场调节效率还是提高政府效率都十分重要。
政府的职能边界到底如何确定并不取决于政府本身, 也不能简单地以“大政府”或“小政府”作为标准取向, 政府职能的边界是由行政环境及与政府活动相互作用的客体决定的, 并且会随着环境和客体的变化而变化。合理的政府职能边界的衡量尺度主要有:一是作用与能力相一致的原则。政府权力扩张应限定在其能力范围内, 明确政府不应该做什么与应该做什么, 没有能力做什么与有能力做什么同等重要。二是成本收益原则即效率原则。政府规模过大或过小可能都是有害的, 政府规模增长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效益时, 政府规模是合理的。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需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 只有将政府职能界定在其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上才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的效能, 防止政府失效的产生。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 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 但它自身也是有缺陷的, 容易形成市场失灵。但政府干预过多, 也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降低市场效率, 形成政府失灵。因此, 合理的市场干预应该是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之间。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 面临着资本短缺、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市场发育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口多、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 这些都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 政府干预是有边界的, 它不能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因此, 在我国当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阶段, 仅靠市场还无法解决的方面, 可以由政府去做, 但要创造条件让市场发挥作用, 只要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 就要放给市场去调节。在这个问题上, 要合理划分二者的边界, 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市场分权
市场产权的唯一主体是中央政府。虽然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府机构对于各国市场体系与市场制度的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府机构与中央政府仅仅是一种代理关系。虽然一个国家在其市场产权制度的建设与供给过程中, 或多或少存在制度学习与制度模仿现象, 但国家的“暴力潜能”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才是市场发动机的灵魂, 中央政府必须独立自主地进行市场产权制度的建设安排与制度供给。从本质上讲, 中央政府是一国市场制度的唯一投资者与供给者, 任何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府机构都不能代替中央政府行使市场所有权的主体功能。
因此, 应该合理划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界限, 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市场分权。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应该涵盖: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管制;制定反垄断政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发展中和转轨中国家还包括全国性的发展和改革政策;进行再分配, 包括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提供全国性和区域性外溢效应比较强的公共产品是首要和基本的职能。
省级及省以下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应该是: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区域性公共产品;承担部分经济性管制及社会性管制职能;执行反垄断的法律和政策;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 制定地方发展战略规划和改革思路方案;配合实施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 承担地方性的社会保障统筹。总体来看, 提供公共产品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其中:提供排污、消防、垃圾清理和供水、围海设施、电视转播、大坝、城市交通、图书馆、电影院等地方性公共产品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与上下级政府共同提供电视节目、信息、医疗保健、环境保护、计划生育, 以及教育、医疗、道路等存在“交叉性”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也是各级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三、建立“有限”与“有效”政府
钱颖一教授在《市场与法治》一文中提出了“有限”的政府和“有效”的政府的概念。面对政府增长的趋势, 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政府失败, 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政府权力及政府增长进行约束。
(一) “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是职能限制在公共领域的政府。“有限”政府的治理, 是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制约机制, 即通过“法治”, 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法治不仅意味着市场行为要依据法律, 更意味着政府行为也必须依据法律。政府的权力大小、范围、规模、职能必须由法律和制度予以严格明确的规定, 只有当执行法律的政府权力服从于明晰的、非人格化的法律控制时, 社会才可能建立起普遍的法律秩序。
(二) “有效”政府
“有效”政府是指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是否能有效地履行一般政府都应履行的基本职能。政府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是政府校正市场失灵的前提, 是政府能力的表现, 同时也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理性要求与客观结果。“有效”的政府经济管理有以下特点:高效率、强效能、优效益。
(三) 构建“有限、有效”政府的途径
1、构建“有限”政府的法律体系, 明确政府经济管理的边界。
“有限”政府是“有效”政府的前提。倡导“有限”政府的构建, 并不仅仅是构建一个“有限”的政府, 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为“有效”政府的构建提供前提和基础。要建立一个“有限”的政府, 其主要内涵在于构建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 以此为政府的运作提供一个恰当的边界和行动准则。对于这一法律体系而言, 首要任务是宪制的确立。诺思认为, 经济发展没有国家万万不行, 但国家又往往成为经济发展的祸害。这就是所谓的“诺思悖论”。解决“诺思悖论”的关键是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以及如何用一套宪政规则来控制政府权力的问题。就我国而言, 首先是确立最基本的宪治观念, 即要真正确立宪法的“法律之法”的崇高地位, 具体法以及政府的条例、党派的规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于宪法, 从而为一个“有效”政府的构建奠定坚实的规则基础。其次是加强行政法的建设。行政法确立的所有具体的法律制度应当与规范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宪政框架一脉相承。行政法最主要的功能体现在对宪法的落实上。
2、加强法治和制度建设,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把法律机制引进政府决策, 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程度。引进立法机制, 使政府决策符合法律的权限、符合法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引进司法机制, 建立决策听众机制的准司法制度、仲裁调解的准司法制度、接受司法审查的制度。 (2) 政府干预行为应该规范化, 必须通过一定的法规、制度和条例, 对政府干预的具体职能、干预方式、管理经济的手段以及干预经济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予以明确的规定, 形成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法律规范, 限制政府的越轨干预。 (3) 要通过一定的制度组织形式, 形成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机制, 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并明确政府干预的责任。 (4) 加强社会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从外部看, 社会监督包括公共监督、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组织监督;从内部看主要是政府机构从上至下的纵向监督和同级之间的横向监督。
3、培养中介组织, 缩小政府规模。
建设有限政府, 需要社会机制的配套。小政府的前提是大社会, 即必须在政府与市场以外的第三方力量即非政府组织充分有效作用时, 或者非政府组织代替政府行使职能时, 政府才可能向小政府方向发展。非政府组织主要是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政府应通过培养中介组织, 将部分政府职能社会化, 从而精简政府机构, 缩小政府规模。中介机构有3种类型:行业协会之类的中介机构, 协调行业发展;商会之类的中介机构, 协调各种类型企业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之类的中介机构, 监督和评价市场活动。
4、控制政府规模, 抑制机构膨胀, 提高政府效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说, 政府规模小一点, 对市场自由运行有好处。但是, 在市场失灵面前, 政府不能无所作为, 政府应有适度的规模, 对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干预。国际上通常用经济自由化的尺度衡量市场发展程度, 对经济自由化研究比较著名的两份报告———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共同主办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和大弗雷泽研究所的《世界经济自由报告》, 都运用政府规模大小衡量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 并且他们认为, 政府规模和市场化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政府规模越大, 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低。衡量政府规模的大小可以从政府收入、政府机构与人员、政府消费支出、政府投资和政府补贴等方面来评价。在最近一个世纪里, 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同时, 政府的规模和范围也大幅度地扩张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与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在最近一个世纪里, 我国政府规模及膨胀的速度是惊人的。政府规模自身有一种扩张的趋势, 政府规模过大, 本身就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同时, 必然会造成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为此, 必须控制政府规模、抑制机构膨胀。具体措施有:对政府机构进行结构性调整, 把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和自律性行业组织, 大幅度裁减非常设机构, 严格把好国家公务员的入口关, 实现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 规范官员的利益, 加强对政府部门预算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美) 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2]、庄垂生, 黄大兴.论政府规模及其增长——来自公共选择的启示[J].求实, 2001 (1) .
[3]、董炯.权利至上、制度设计及其运作[J].比较法研究, 1998 (3) .
[4]、谢自强.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关系从句挂靠偏向探析 篇9
关键词: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分析
一、句子理解策略
(一) 迟关闭策略
迟关闭策略最早是由Frazier及其同事提出的, 他们认为:大脑接受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通过采取迟关闭策略来理解输入大脑中的话语, 即当语法正确时, 我们习惯将将要处理的成分挂靠到正在处理的短句上。举例说明:
a.Though George kept on reading the story Sue bothered him. (1160ms)
b.Though George kept on reading the story still bothered him. (1545ms)
明显b受试读时间长于a受试读时间, 这是迟关闭策略造成的, 人们倾向于将the story挂靠到正在处理的reading上, b句不符合这一原则, 从而延长的阅读时间, 增加了这句话的理解难度。
(二) 解释假设
解释假设主要是针对非主要成分挂靠问题而言的, 非主要分成主要是指对句法结构可有可无的装饰成分, 如关系从句。主要成分是指对句法结构不可缺少的成分, 如非定时句补语。实践证明, 人们在了解非主要分成时, 不一定非得采取迟关闭策略。
非主要成分和主要成分是解释假设句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这两种成分时遵循不同原则, 具体如下:
第一, 抓住一切机会将语言输入到XP中, 这是一种主要关系成分。或者将XP放在当前论旨处理的范围内。第二, 在处理论旨范围内的非主要成分XP时, 需要遵循非结构性和结构性的原则。非结构性原则主要包括指示原则和避免模糊原则。如果当前论旨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非主要成分可靠挂靠时, 在进行最后挂靠时, 需要充分考虑这几个词组。
(三) 基于经验的策略
调整假设最早是由Mitchell et al提出的, 这一假设是建立在经验句子处理策略上。当出现歧义时, 激活了多重句法分析方法, 根据句法出现频率排序, 选出频率最高的句法分析。调整假设提供了与RC挂靠歧义不一致的方法:通过语料数据库进行统计。Mitchell et al在收集语料数据库的过程中发现, 如果就近挂靠数据在一种语言中占据较大比例, 在RC挂靠歧义中, 人们偏向于就近挂靠。人们在学习二语过程中, 随着对二语熟悉程度的提高, 学习者逐渐表现出与二语为母语的人一样的非就近挂靠习惯。
二、有关歧义RC挂靠偏好的二语研究
Dussias通过“在线”自控速句子阅读方法 (SPR) 和“离线”问卷调查法 (ENS) 对两组二语学习者 (母语为英语的西语学习者、母语为西语的英语学习者) 进行调查, 研究歧义RC挂靠偏好情况 (见表1中B1类) 。结果如下:两组二语学习者都阅读英语句子时都倾向于就近挂靠。Dussias认为该实验说明母语句子处理策略对二语没有直接影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迟关闭原则的影响。但是可以看出, 母语为西语的学习者产生挂靠偏好的原因是英语歧义消除策略直接影响着母语歧义消除策略。
Papadopoulou通过“在线”SPR和“离线”AJT两种方法对二语学习者 (母语为俄语或希腊语, 二语为西语) 和西语母语者进行测试, 研究其对N1-with-N2-RC和N1-of-N2-RC两种句式的RC挂靠偏好。实验目的是验证调整假设与解释假设。在N1-of-N2-RC句式上, 希腊语、西语、俄语都偏向非就近挂靠, 根据调整假设, 一语组和二语组应该都出现倾向于非就近挂靠的现象。但是实验结果是:二语组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挂靠倾向。如果将介词换成with时, 一语组和二语组都呈现非就近挂靠倾向。所以该实验支持解释假设, 不支持调整假设。
以上两个实验都采取了“在线”SPR方式来测试二语学习者挂靠偏好, 都未得出确切的结果。在分析母语句子处理策略对二语影响时, 只分析了N1-of-N2-RC这种句式, 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汉语RC挂靠歧义
汉语RC主要是通过“的”字将其修饰的中心名词连接起来, Thompson根据修饰中心名词的功能将汉语RC划分为宾语RC和主语RC。举例说明:
a.他们种的水果
b.种水果的农人
a是宾语RC, b是主语RC, 其修饰中心名词是“农人”, 充当主语成分。Hsiao对宾语RC和主语RC的处理难易程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RC的处理难度不同。为了消除这种干扰, 下面使用主语RC研究其挂靠歧义。
综上所述, 在消除汉语RC挂靠歧义时, 必须遵循迟关闭原则, 二语特定策略和母语策略对英语RC的处理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 离线任务理性直接影响着RC挂靠偏好。需要注意的是, 本文对RC消除歧义的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 “自控速阅读”结果不够全面, 这表明需要通过更明光的眼动技术来验证这种实验工具。所以说, 本文研究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证实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蔡莉, 敖锋.汉语关系从句挂靠偏向的语料库研究[J].外国语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14, 30 (06) :93-94.
[2]蔡莉, 敖锋.英汉关系从句挂靠偏向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 2014, 11 (05) :44-45
关系探析 篇10
1 侦查与媒体的离散效应
1.1 媒体对侦查把脉失误, 导致自身定位偏颇。
(1) 侦查活动具有秘密性, 而媒体则对新闻具有天然的追逐狂热。为了实现侦查的目的, 必须对相关的侦查措施、调查进展进行保密。而部分媒体并没有重视这一点, 单纯地从传播效应的角度对其进行挖掘报道, 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侦查活动的有序进行, 甚至破坏了警察应有的形象, 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二者的冲突和不信任。
(2) 侦查具有程序性, 而媒体则过分行使其自由解读的权利。侦查是国家专门机关依其职权,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的活动, 是法定的刑事诉讼程序之一。而任何一项制度性规则都是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的, 它本身或许是难以理解的, 但从整个法律运作的层面看必然有独特的价值。那么, 如果单独从个体的角度进行研判往往会有可供酝酿不满和异议的空间, 不少媒体正是由于不理解或刻意忽略侦查活动的合理程序性规定, 没有从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考量, 而孤立地按照传媒的规律进行报道, 通过与公众的简单共鸣, 放大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抵触。
(3) 侦查活动具有法律性, 而媒体的资本性动因干扰了侦查权的合法行使。侦查权是法律赋予侦查机关的权力, 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它的合法行使理应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尊重。而在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推波助澜下, 媒体的资本性动因在很多时候成为主导力量, 丢失了应有的法律素养和操守, 让那些完全合法的侦查行为遇到阻力和障碍, 割裂了侦查和媒体共赢的基础。
1.2 侦查机关对媒体有“过敏反应”, 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1) 侦查机关转型不彻底, 在媒体分享话语权的互动过程中反应迟钝。现代民主政府的转型是大势所趋, 各级政府由全能型、管理型向有限型、服务型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 侦查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囿于神秘、庄重、权威的自我定位, 而对媒体共享信息资源的强势要求缺乏心理预期, 从而对媒体虽有瑕疵但符合新闻规律的报道不够宽容, 容易造成二者的冲撞。
(2) 侦查机关审慎、被动的信息披露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壮大的媒体需求。新闻是媒体的生命, 因此对具有话题性和关注度的侦查活动的报道是符合其自身追求的。但是由于侦查机关欠缺信息分享惯例与实践, 媒体不得不通过其他的途径来满足其并不过分的价值期许。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新闻的客观性、全面性则难以得到保障, 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 又恶化了媒体与侦查机关的合作。
(3) 侦查机关不注意沟通机制的建立, 没有形成与媒体常态化、低成本化的资源流通。缘于侦查的特殊属性, 在相关信息的交流中侦查机关确实占据着主导优势, 在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畅通平台方面负有义务。然而在现实中, 由于没有建立实质意义上的专门机制和专业舆情分析, 因此即使是有利于树立自身形象的新闻也难以快速传播, 更遑论复杂的危机公关的处理, 使各种不实的新闻有了扩散的土壤。
2 侦查与媒体的耦合效应
(1) 根本法则契合, 侦查与媒体在行为中有共同的规范底线。侦查是强制性的法律行为, 为避免其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犯, 侦查活动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在客观的法律事实基础上行使职权。同样, 媒体的职责是搜集和分享信息, 只有保证宣传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才具备吸引社会关注和引导大众舆论的道德基石, 进而才有获取利益的底气和可能。因此, 即使侦查和媒体在各自特性、处理方式上有所区别, 但由于有共同的基准线, 二者的游戏规则是一致的, 不存在根本的对立。
(2) 历史使命趋同, 侦查与媒体在方向上有相似的价值标杆。侦查权是刑事司法职权, 其根本任务是查明犯罪事实, 确定犯罪嫌疑人, 为之后的起诉、审判提供准确的参照, 最终实现社会公正和人权保障的和谐统一。媒体作为现代民主社会的“第四权力”, 以信息平等享有、新闻自由传播的形式, 践行着自身的价值使命。所以, 作为民主社会基石的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被侦查和媒体共同铺垫, 而缘此路径行进的二者, 也有共同的发展空间。
(3) 现实利益互补, 侦查和媒体在角力间有一致的动力诉求。侦查是一项复杂的刑事司法活动, 它的有效运转必须得到公众和社会的支持, 而媒体则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力。通过媒体客观、正面的报道, 可以沟通侦查机关与公众, 消除误解, 打造良好形象, 实现侦查活动的效益最大化。而从媒体的角度思量, 通过对侦查等热点新闻的报道, 将显著提升其品牌价值, 扩大影响范围, 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 从效益最大化的动力出发, 媒体与侦查也有广袤的合作土壤。
3 侦查与媒体和谐发展的建议
(1) 警务公开, 让侦查由“黑匣子”变成“玻璃屋”。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即透明度原理, 具体内容是信息模糊带来猜测, 带来尝试性行为;信息明确, 便于相关人员做出行为选择, 便于监督。因此, 侦查机关应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法律没有命令禁止的侦查行为, 应当全面、及时地予以披露, 从而在源头上消灭随意猜测、妄加杜撰的空间。而对于法律确有规定应当保密, 也应当对利益相关方做出合理的解释, 并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意见, 而不应当简单粗暴地以“国家秘密”为万能挡箭牌, 增加媒体对侦查机关及侦查活动的质疑和抱怨。
(2) 警媒沟通, 为侦查和媒体创建共同的话语体系。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就是信息沟通。侦查机关和媒体是两个维度内的活动者, 二者在利益支点、思考角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小的差异。那么, 为了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者必须充分考虑对方的特点, 通过相互的了解, 消除原有的鸿沟。从侦查机关的角度, 应当对媒体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宽容的接纳, 要站在媒体的立场上, 满足其对新闻的需求, 化解侦查机关和媒体的信息不对称。从媒体的角度, 应当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理解侦查工作的特殊性, 提高自身从业者的专业化程度, 保证报道的真实性, 提高媒体公信力。
(3) 抓近涉远, 用长远规划来改变侦查和媒体对彼此的态度。所谓“抓近”即着手于平时努力, 而“涉远”则要求着眼于长远打算。警媒冲突从根本上来说, 是民众对具体侦查行为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怀疑, 而在这一刺激点的作用下, 媒体试图通过对新闻的爆炸式宣传来谋求公众的支持, 进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侦查机关则尽量降低媒体的这种放大效应, 维护正常的秩序和稳定, 那么在这样一个互博的过程中, 各自超出法律规定的行为就不可避免了。所以, 解决侦查和媒体矛盾的根本点在于树立整个社会对侦查机关和侦查行为的尊崇和信仰, 理解和支持侦查机关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所进行的活动。
伴随这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媒体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舆论监督、民主参与的政治功能得到了显著的强化。作为政府重要的执法部门, 侦查机关必须以高度的智慧、十足的诚意进行自我的提升和主动的交流。通过正确地运用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 努力研究实现合作共赢的方法, 从无到有, 从粗陋到精细, 抽打这只陀螺的技巧必将愈发完善。
摘要:新形势下侦查和媒体的双向互动将进一步加速, 侦查机关应当利用警察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 对侦查和媒体的复杂关系进行准确把握。为了取得侦查和媒体的合作共赢, 必须尊重二者存在的差异, 而在存在交叉点的空间内进行挖掘, 建立侦查和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侦查,媒体,离散,耦合,和谐
参考文献
[1]孙娟.警察公共关系理论和形象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2]尹伟中.警察伦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3]马建刚.人民警察意识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衰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探析 篇11
【摘要】本文从衰老与生存质量的概念内涵对其关系进行探析,提出对衰老的评价应参照生存质量的评价,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让他们有更好生存质量的寿命越长越好。
【关键词】 衰老;生存质量;关系;探析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86-02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资助(NO.2013B-134)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对人类最严重的挑战之一,衰老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如何对衰老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进而据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中老年人的迫切需要,更是我们研究的迫切任务。对衰老的评价是衰老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本文就衰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予以探析,以期对衰老的评价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衰老和生存质量的概念内涵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引起一系列心身变化,处于一个特殊过程和状态——衰老。衰老是指人在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后才开始或加速,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不仅出现躯体表现,同时在心理、社会适应、自我体认等方面也有明显变化,并逐渐走向死亡而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具有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和危害性的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对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定义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愿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1]。我国于1995年首次明确了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定义:“是指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自己的身体、精神、家庭和社会生活美满的程度和对老年人生活的全面评价”[2]。
二衰老和生存质量的关系
衰老是人体在成年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形态、脏器、功能等方面的退行性变化。作为评价老年人衰老和健康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生存质量已成为老年医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随着年龄增大,衰老的表现越明显,衰老的程度越严重,衰老的症状就越突出,生存能力及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而导致老年病的发生,各种慢性疾病接踵而至,衰老易致老年病,而疾病又加速衰老的进程,这无疑严重影响老人的生存能力和健康水平,降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因老而衰是不可避免的生物学规律,而年龄增长带来的衰老使器宫功能衰退,生存质量下降。因此,积极探索研究衰老,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延缓衰老、预防控制老年病,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实现积极老龄化,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三参照生存质量进行衰老评价
1947年WHO首次提出多维度的健康定义:“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即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者虚弱[3]。从宽泛而多维的健康定义可见,仅用单一的指标或方法都不能全面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对健康的评价是以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为前提而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的,目前健康评价已从一维到多维,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测评。
由衰老的概念可知,衰老表现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因此,对衰老的评价应以健康和生存质量的评价为参照,应涉及到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不仅追求较长的寿命(生命的量),更加追求较好的生存质量(生命的质)。作为评价衰老和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綜合性指标之一,老年生存质量评价已成为目前老年研究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说,生存质量评价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角色活动、社会适应和对健康状况的总体感受等,是目前定量描述健康总体状况的较好手段。
国内外对老年人健康和衰老状况评估引用最多的是生存质量量表,如SF-36、WHOQOL-100、WHOQOL-BREF等,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测评。1994年6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学专业委员会张家界会议制定了中西医结合衰老评估参考标准测评表,用于临床治疗疗效判定。
四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WHO倡导“健康老龄化”(health ageing)[4]、“积极老龄化”(active ageing)[5]。“健康老龄化”是指不仅仅延长人类的生物学年龄,还应该延长人类的心理年龄与社会年龄,使老年人健康的寿命和独立生活的寿命更长,缩短老年人伤残期与需要依赖他人护理的时期。积极老龄化是指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使健康、参与和保障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其目的是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促进躯体、精神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健康。
因此,应积极探索研究衰老,提高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延缓衰老、预防控制老年疾病,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我们的最终的目标不仅是要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更好生存质量的寿命越长越好”,其中生存质量自然是关键。
参考文献
[1]方积乾,主编.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9-53.
[2]于普林,杨超元,何慧德.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及评判标准.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6,15(5):320.
[3]王秀,李中平,赵春妮. 亚健康的词源学探讨.医学与哲学,2008, 29(4):38-40.
[4]Colette Browning.2007年北京国际全科医学学术峰会会议摘登—全科医生在促进健康老龄中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131.
种子休眠与贮藏关系探析 篇12
关键词:种子,休眠,贮藏,前景
种子是植物个体发育中的一个阶段, 从它的形成、休眠至萌发, 是一个奇异的、独特的历程。良好的种子贮藏方法, 可以使得种子保持较长时间的旺盛生活力, 有效延长种子的使用年限, 以适应农林业生产发展需求。
1 种子休眠的适应意义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具有活力, 但在某种适宜的环境下, 保持不萌发状态, 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暂停生长的阶段。诱发种子休眠的条件有多种, 主要包括胚发育受到机械阻碍、未成熟胚;种皮与空气、水之间存在不透性、特殊光温, 以及使用胚发育抑制物等[1,2]。某些植物种子的休眠期比较特殊, 连续若干年内能够陆续萌发, 即在一年四季各个月份都会有一部分种子萌发, 这样的优势便在于该植物可以选择在较为适宜的环境下进行萌发、生长, 其适应能力、生存能力较强。
由于禾本科作物的种子具有短暂的休眠期, 避免了在穗上萌发, 尤其在收获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气, 可以使种子延存较好。但是某些植物种子 (比如很多果树、林木等) 具有休眠期反而带来一定困难, 因为种子收获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萌发, 不能及时播种或及时进行发芽试验。
田间杂草的种子的休眠期参差不齐, 比较复杂, 所以会在不同时期陆续出土萌发, 给农田庄稼带来很大危害。因此, 如果能够通过研究掌握对杂草种子休眠期的特性, 将对杂草防除、提高作物产量有促进作用。此外, 休眠种子具备较高的抵抗能力, 能够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 能够通过长时间贮存而保持活力, 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因此, 种子休眠问题不仅具有理论研究意义, 而且具备重大的实践意义[3,4]。
2 种子的休眠类型
种子休眠的种类繁多, 不同区域因气候不同, 植物种子的休眠类型也不同, 比如, 在温带地区的植物会在冬季休眠, 然而, 在高温干旱的热带地区, 某些植物 (如橡胶草) 会在夏季休眠。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把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性休眠, 然而, 因为植物本身内部原因而成的休眠称为生理性休眠。通常情况下, 引起种子休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4种情况:因种胚上覆有阻碍物而引起的休眠;由于胚没有发育完全引起的休眠;由于胚本身的生理状态所决定的休眠;混合的休眠类型。
3 种子贮藏
种子的贮藏过程对于种子的质量至关重要, 贮藏期间要防止种子发霉、发热, 用科学的方法保持种子的纯度、精度。种子萌发性能是种子生活力的主要标志, 通常用“半活期”来衡量, 即群体的平均寿命, 具体是一批种子的寿命指群体发芽率从收获后降到50%所经历的时间。遗传特性、种子形态结构和生理活性、种子质量和贮藏条件等多种因素都将影响种子的发芽性能和寿命。
3.1 贮藏条件
良好的贮藏条件将直接影响种子的活力及寿命, 其中, 温度、水分及通气状况是最为关键的3个因素, 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比如, 如果温度较高, 可以通过降低水分含量, 以及通风换气来延长种子寿命、提高种子活力。由于密封条件下控制了氧气的供应, 阻碍外界湿度对种子含水量的影响, 因此具有延长种子寿命的效果。
3.2 贮藏方法
目前, 贮藏主要有5种方法, 分别为密封贮藏法、真空贮藏法、开放贮藏法、超低温贮藏、低温除湿贮藏法。其中, 密封贮藏法最为常用, 密封贮藏法是指首先把种子进行干燥处理, 直至达到符合密封要求的含水量标准, 然后再用容器或不透气的包装材料密封起来进行贮藏, 最后, 要控制好环境温度。密封贮藏法之所以被普遍采用, 是因为该方法除了便捷, 还可以有效保证种子呼吸强度处于较低状态, 并控制了氧气与水分含量, 从而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 从而实现种子寿命延长的目的。
4 展望
近年, 人们对种子蛋白的研究兴趣很大, 这不仅因为种子是人类及动物食用的主要蛋白来源, 而且因贮藏蛋白的合成与积累的研究将涉及生物科学中基因表达的重大理论问题。发育种子的蛋白体起源仍存在争论, 在不同植物中种子蛋白合成与积累的场所也不同。至于在蛋白合成后, 通过生物膜进行运输的问题更需要深入研究。由于各种植物种子蛋白的多肽组成变化较大, 因而使育种工作者有可能运用电泳等分离技术, 把不同品种分离出来。
种子贮藏是一个重要的应用与理论问题, 是需要找出各种植物的最适合贮藏条件、临界贮藏条件以及在各种不同环境中裂变规律, 以及裂变及修复的机理。为了保存优良种质, 应尽快建立较高标准的低温种子贮藏室。另外, 液氮贮藏法以及各种原料的包装法研究均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英德.种子生理[M].北京:五洲出版社, 1997.
[2]文彬.种子贮藏生理学发展史概略[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8, 177 (5) :69-74.
[3]钱虎军, 丁丹, 梅彭新, 等.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J].种子科技, 2012 (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