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探析

2024-05-19

价值探析(精选12篇)

价值探析 篇1

一、价值发现是员工价值导向问题的基础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一首歌, 几代人。这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认知, 激发了大庆人的进取与奋斗的热情, 给予了我们舒适与完整的生活感觉。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如果失去了良好的自我认知, 孤单、沉滞、失望与颓丧的情绪将悄然走进心田。

目前, 员工的自我价值认知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家庭的动荡、利益比较的失衡、职业的倦怠、人生目标迷失、对社会问题的困惑等都影响到了我们队伍的士气。有研究者指出:二者兼顾成为职工处理集体与个人、人与人、义与利关系的价值尺度, 信奉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亟待重塑, 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和中心的价值观已经大大削弱和动摇。在金钱诱惑面前, 多数员工表现理智和自我约束, 不被金钱所动, 但也有少数员工认为在条件成熟情况下愿为之铤而走险。吃好、穿好、玩好, 有住房和现代化家电、交通、通讯工具成为职工生活的主要目标。职工对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期望越来越高, 不满足闲暇生活的单调枯燥, 消闲方式日趋多样化[1]。

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思、德、行三位一体的核心就是责任。集团公司多年来开展的“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教育活动, 旨在引导职工在新形势下给自己定位, 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重塑大庆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同构核心价值, 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变为员工的发展愿景

社会理想对生活理想和工作理想具有导向作用。社会理想的迷茫将导致工作理想的迷失。因此, 我们必须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我国学界将以人为本、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和谐、自由等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基本内容,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体现和生动展示。它的本质是“我为祖国献石油”, 精髓是艰苦奋斗, 基本要求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长期以来, 中石油高举旗帜, 不断巩固百万石油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努力构筑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

我们电力集团的理念识别系统包括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价值理念, 是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核心。企业精神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为“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企业经营宗旨为“创一流电力企业, 当二次创业先行”;企业经营价值观为“为市场提供最好的服务, 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效益”;发展理念为“打造强势电力, 共创百年油田”;党务工作理念为:围绕中心想事, 服务中心做事, 监督中心行事, 保证中心成事;管理理念为“以人为本, 安全文明, 效益至上”;服务理念为“诚实守信, 优质服务, 用户至上”;形象理念为“油田电力, 绿色能源”;安全理念为“规程是法, 安全是福”。

建立使员工价值取向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机制。企业目标达成度是与员工的认同度密切相关的, 员工工作的幸福感也是与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密切相关的。企业在制定长远规划和目标时, 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要求和需求, 使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尽可能地体现在企业目标之中;企业目标确定后, 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使员工树立全局意识, 自觉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 使之与企业目标一致、合拍, 让员工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如此, 企业目标实现之日, 也是员工的价值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时。这就有利于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前哲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 即智慧的人必然是有美德的人。美德由教育而来, 教育的目的即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获得知识, 最终成为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美德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精神助产术”, 通过问答、交谈或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 而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他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 回答错了, 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了, 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 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样交相争辩, 最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 并从引导和暗示中, 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是一种要求共同讨论, 互相启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沟通。近期电力集团“关于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的真诚沟通”就是一个范例。其把职工的心理、提高收入的必要条件、领导的共识和希望及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机密相连, 沟通细腻、润物有声, 通过心与心的对话, 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油田工会“珍惜、感恩、回报”主题教育活动更为沟通添彩。

三、促进价值重叠, 尊重员工个人价值

价值重叠作为政治哲学的一个概念, 含义之一是不同利益的人也可以达成价值观上的一致。这一观点对我们促进和谐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其社会需求是紧密相关的, 不同年龄层次的员工又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比如, 青年员工较多地考虑事业的成败, 而中老年员工则偏重于工作和生活的安定、幸福。同时员工的价值取向会受到本人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社会生活阅历、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员工价值取向的个体差异,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对人的关怀与尊重”这样的当代话语,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 都要求我们正视员工个体的价值追求。追求个人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成为职工并重的主导人生目标, 事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谋求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是员工的人生动力。支持他们通过正当合法渠道追求自身经济、政治等利益, 并因势利导地将自身利益的期望化作工作动力, 激发生产、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教育者首先是倾听者,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职工的诉求, 特别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不同意见。教育者要有多角度的思考力, 理解员工的诉求。教育者要有全局思考的能力, 指明员工的根本利益所在, 以协调冲突。这需要有宽广的胸怀, 要善于倾听, 要学会倾听, 要拓宽倾听途径。其次, 要有心理学知识根基, 要善于分析判断问题症结之所在, 要从听懂倾述, 向引导倾述的转变, 要学会心理分析的“未雨绸缪”评判技能。心理应对和心理分析孰重孰轻, 这是摔脸子、拍桌子能解决的吗?管理者的心理分析能力亟待加强。笔者拙见, 心理学知识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课。

谋者思之先行, 智者谋行合一。善待善为、凝聚拼搏不失为可持续的条件和基础。

摘要:价值导向应分为价值发现、价值定位、价值提升三个过程。价值发现就是让员工发现自身的尊严, 提升自豪感和使命感。价值发现是人格发展的需要, 是价值导向的基础。同构核心价值, 促进价值重叠, 让职工有尊严地工作, 有自豪感地工作, 充满热爱地工作, 将极大地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价值发现,价值导向,员工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荣祖, 廖兵.当前基层金融职工价值取向与心态扫描[J].江西社会科学, 1996, (9) .

价值探析 篇2

1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成本较高。首先,应该承认我国在市场经济与市场交易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欠发达、活跃,金融市场规模小、金融工具使用不普遍,因此,要取得有关的公允的市价就要花费很多成本。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动态的,要求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成本。

2运用公允价值不应作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公允价值的使用会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条件。这让笔者联想到:1997年至2000年间财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价值(1998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首次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而到了2001年财政部又不得不紧急刹车,在当年发布和修订的11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到了2006年2月15日,在财政部正式发布的39项新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就有22个。由此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历程比较坎坷,从一开始的大力提倡,到后来修订中的回避,直到现在的重新引入,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财政部对公允价值问题公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可以得出: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之间并不是没有必然联系--公允价值本身可以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但只要企业都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投机倒把,就一定能够回避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问题也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控制。

3可操作性。在公允价值的实际操作这方面,确实含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与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相关指引内容的缺失有很大关联。因此,可能会阻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有效性,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较多的可操作空间。

4可靠性。很多人认为公允价值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估计、假设和判断,可靠性不足。原因在于公允价值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公平交易,非市场化的因素还在很多领域存在着,使得企业的部分资产与负债缺乏统一的完善的市场评价标准,难以使得公允价值有凭有据,所以信息质量很难保证。就拿公允价值在垄断市场上的情形来说吧: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垄断行业真实存在,因此垄断企业作为垄断方具有绝对的价格决定权这一优势,被垄断方对于交易的价格多少存在一些非自愿性。但市场始终是资产或负债价格的决定者,在垄断市场上交易双方如果最终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则垄断价格仍可作为公允价值;但问题是价格的垄断源于市场的缺陷,背离市场评价,显然会引起公允价值的操纵问题,影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因此不得不承认公允价值在垄断行业的公允性是存在争议的。当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十全十美的,会计核算也一样,估计、假设、判断原本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并互相影响可靠性。在会计领域,可靠性不等于精确性和绝对性,而应该理解为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式,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就能很好的体现。

应用建议

1建立规范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框架体系。自2006以来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已有22个准则,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体系进步的结果,但是还应看到:目前,我国经济事项中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事项很多、且缺乏规范的指导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缺少计量公允价值的实务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紧迫性将会越来越引起我国会计理论界的重视,因此加速完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对具体指导和规范经济活动的发生、堵塞原有会计计量方法的漏洞、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2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随着我国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允价值将成为我国会计工作领域中应用与实践的关键,而公开、活跃、健全的市场环境恰恰是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作为研究公允价值理论最有代表性的美国,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市场规则为主、政府监管为辅--只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公开活跃的交易市场,才能使公允价值计量不受利益集团的操纵,从而实现经济交易的“公平”、“公正”。

结束语

广播产业价值链探析 篇3

一、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模型

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活动首先从市场调研开始,这一环节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准确的需求信息;然后是创意策划,即在市场调研信息基础上进行广播内容产品的构思,并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及制作方案;第三是生产制作,即完成广播内容产品的生产,包括编辑、后期制作人、生产制作商等参与的环节;第四是传输发送,涉及频率、网络、设备供应商、设备运营商等;第五是市场营销,涉及电台的广告部门、相关的广告代理公司等;第六是受众反馈,这一环节的信息可以用做对广播内容产品和相关活动的评价,并且将信息加工处理后返回价值链的开端,对广播传媒及相关企业的运作起到指导作用;第七是客户服务。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在广播产业价值链中,存在着若干个相关企业,每个企业都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直接进行广播内容产品生产或为广播内容产品的价值增值提供服务。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创造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利益。广播产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活动都直接影响着整个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而每个环节又包含着众多从事价值创造活动的企业。广播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包括以下几类:电台、节目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广告公司(客户代理公司、媒体购买公司、媒体销售公司)、发行监测机构、收视收听监测公司、广告监测公司、市场调研公司和其他配套服务商等。其中媒介调查公司作为数据服务商,为电台和广告公司提供受众的反馈信息,以便媒体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也是广告主进行广告购买的主要参考标准;节目制作公司是电台重要的内容提供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广播产业价值链还处在初级阶段,但随着传媒产业结构的变革调整和广播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广播产业也将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二、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分化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广播形态由传统的单向模式走向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的新交互式传播,由本地化传播走向全球化和社区化传播,由大众化、综合性的“广播”走向小众化、专业化的“窄播”。根据国外广播产业发展的经验,随着广播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广播产业链中必然会出现独立的服务公司或有新的企业加入,使原本属于广播电台的某项业务的全部或部分,由广播电台外部的专门的公司来完成,譬如专业调查咨询公司、内容制作公司,广告代理公司等,并在某个环节上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

⒈制作社会化,交易市场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广播电台类型结构专业化和市场结构多元化的前提条件是制作的社会化,没有充足的、专业化的、多元化的节目内容就难以满足广播媒介转型的需要。广播节目制作的社会化对于提高广播节目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是节目制作公司采取公司制管理,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尤其是人力资源,节目制作公司一改广播电台主持人单兵作战模式为集体策划,整个团队会就一个节目策划进行探讨,博采众长,极大地提高了节目的制作水平。另外,由于广播节目制作公司介入广播节目市场,刺激了广播电台之间、广播电台与节目制作公司之间以及节目制作公司之间,在广播节目市场展开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有利于广播节目质量的提高。

在发达国家,如果电台想推出某一类节目时,往往并不自己制作,而是委托节目制作公司去制作。广播电台只是负责节目的审查、筛选与播出。美国商业广播电台和全国性的广播网,大都在专业化、细分化方面有明确的定位,播放不同类型的节目,采取不同的播出模式。种类繁多的广播电台,自然需要强大的内容提供商作为后盾。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威斯特伍德(Westwood One)等电视网及几家广播电台辛迪加①节目商的存在,事实上成为了美国广播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都市网络是威斯特伍德下属子公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专门收集、整理和经营交通新闻和路况信息的机构。其总公司拥有2000多名记者、65架固定翼飞机、35架直升机,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大中城市有70多家分公司,向80个城市的1000多家电台和电视台提供信息。此外,他们还通过使用一个特殊系统将交通新闻和路况信息提供给各州政府、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以及互联网、手机用户、地铁乘客等。

很多地方电视台只需制作少量地方新闻节目,而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用从辛迪加节目市场上购买来的节目或者从广播网获取的节目来填充。由全国性广播网和节目辛迪加为各家电台提供节目有诸多好处。节目供应商能集中资源开发最好的专业化节目,让电台在进行个性化编排的同时保证节目的品质。发达国家的一些广播电台,其核心功能只是一个中介机构,将广播节目提供给目标受众,然后将目标受众提供给广告商,节目的策划制作、市场分析、受众调查等职能则主要通过社会化方式实现。

目前,我国广播产业的社会制作水平偏低,内容制作行业发展滞后。广播电台新闻节目和新闻性很强的专题节目一般不交给制作公司制作,能交给其制作的主要是娱乐休闲类节目,包括音乐节目、游戏节目、文艺节目。这些节目生产成本低,广播节目制作公司一般规模不大、小作坊式生产的居多,不能很好地满足广播电台专业化的需求。在“窄播”趋势进一步加强,数字广播带来更多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广播电台完全凭自身的力量开发和生产节目显然力不从心。

⒉专业化的广告代理制。在广播媒介终端多样化、广播节目内容细分化的时代,广播媒体以自身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目标受众重新受到广告主的青睐。面对广播广告市场的扩大,专业化的代理制广告经营将成为广播广告市场发展的重要需求,这也为投资者进入广播广告市场提供了契机。经营市场化。频率成为经营主体,而不仅仅是制作主体。北京交通广播一开始就将新闻采编与广告经营严格分开,广告经营实行公司代理制,培育自己的广告市场。从开始的独家代理发展为多家联合代理、多家联合承包代理、多家联合风险承包代理,进而发展为多家联合风险专业承包代理。现已形成专业公司团队型销售和战略伙伴型的专业化销售,既将压力和风险转移到广告公司一方,又使广告公司形成了相对垄断的专业经营,避免了恶性竞争,实现了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⒊媒介调查专业化。专业化广播电台必须建立在对受众分析的基础上,准确的定位来源于广泛的调查和精确的分析。因此,广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权威、独立的媒介调查机构。另外,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对数据也有很大的依赖性,广告主是数据的最终买单者,广告公司利用数据说服广告主,为广告主服务以获取自己的利益,二者都希望获得公正权威的数据。媒介调查公司现已成为媒体发展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可以说在广播产业价值链中,调查公司的研究和服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发达国家已将调研提前在节目制作或购买之前进行,将重点从收听率这一类的后期调查提前至播出前的预测性调查,从简单地看受众“是不是”听或看,转而至深入分析受众“为什么”收听、收看,从而调整、确定自己的节目定位和制作、经营策略。而国内的调查公司通常停留于一般的收听率调查、受众媒介接触率和一般的效果研究阶段,调查的专业性和细致程度远远不够。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科学管理和广告经营的需要,大量广播电台和广告公司对调查数据的需求迅猛增加。央视索福瑞、AC尼尔森凭借其在电视收视率调查的调查网络、品牌等优势,大举进军广播收听率调查领域,在国内多个城市连续开展收听率调查,并定期发布调查数据。同时,赛立信公司在收听率调查的方法论研究、指标体系和数据应用研究等方面日臻完善,并于2003年成功研制出“广播节目评估&广告价值分析系统”(BPESTM)。2005年上半年,赛立信公司在全国30个城市进行了一次收听率调查,这是赛立信公司自主策划、独立运作并且完全按照规范、统一的运作规程执行的无主调查项目。该项调查采用PPS法抽样,使用“日记卡”法采集数据,接触样本量约为28800个,记录“日记卡”的有效样本为9000户。

三、广播产业价值链的整合趋势

广播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即设计一个新的价值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新的价值。

⒈跨媒体融合。从广义角度看,媒体融合是平面、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之间二维或者多维融合,从狭义角度看,媒体融合主要体现在新旧媒体之间的整合。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广播媒介可以通过与其他媒介或同行业内其他媒体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立体化、发散性的传播形态,使传播效能最大化,增强广播媒介的竞争力。现在,一些广播电台已经开始尝试建立网络电台,开通网络直播和网络点播的服务。借助互联网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和开发度高等特点,弥补了广播自身传播手段上的不足,扩大了广播媒介的覆盖空间。同时,传统媒体之间的整合也不容忽视。通过整合可以实现内容资源、节目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共享,降低节目生产成本,扩大广播节目的影响力。

⒉跨地区整合。跨区域广播集团的建立,实际上是一个区域性网络组织的构建问题。美国广播产业中存在以下几种模式:(1)广播网和加盟台:广播网为加盟台提供节目,并为使用加盟台的时间而付费。广播网因此而获得巨大的覆盖区域、受众群体与广告主,加盟台则因广播网的高质量节目而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受众和广告主,并从广播网处获得补偿;(2)区域市场协议:允许同一市场或是地区的两个独立广播电台组成广告或是节目的联合体,以使双方获利;(3)互动广播系统:为了对抗广播网对节目的垄断,一些独立台开始交换节目,交换的节目可以选择播出与否。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广播网是一种全方位、多渠道与立体化的交叉覆盖网络,他们的模式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04年7月,在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上,广东广播电台与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云南、香港、澳门10家广播电台实现了大联播,从而揭开了泛珠三角区域广播电台长期合作、共同参与、形式合理、打造广播品牌的序幕。广州广播电台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转播中央二套节目也是跨地区合作的突出表现。经济发达城市中往往会有一些需求相似的收听人群,这类人群的收听需求成了城市电台联合开发节目的动因,例如北京广播电台、上海第一财经、广州广播电台等联合制作的经济新闻就已经在多个大城市中播放。

四、广播产业价值链的延伸趋势

利益的驱动是广播产业链延伸的最直接动力。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广播产业链的垂直分拆将激发创意市场、制作市场、广告市场乃至发行市场的潜力,促进产业的持续强劲;由点到面的规模化效应还将带来强势,推动广播产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从发展上看,广播的功能不再仅仅停留在为听众提供资讯和娱乐,而是为引导听众形成健康、科学、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活方式提供服务。这种广泛意义上的服务,是将听众所需要的、广播电台所能够提供的服务进行整合、打包。这样,听众通过广播媒介可以获得更多的服务,对广播的忠诚度就会增加。广播产业链延伸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收入多元化、降低经营风险;也可以促进广播产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经营,实现广播媒介由弱势变为强势的目标。江苏交通广播电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江苏交通广播网利用与交通、公安两大职能部门联合办台的优势,与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110报警台、省物流中心合作,努力拓宽信息服务平台。在气象、票务、路况、汽修、旅游、运输、证券等诸多领域,实现了联网有限信息发布。“交广网”成立了“交广汽车俱乐部“,为会员提供24小时紧急救助服务和诸多活动;自办《车生活》杂志,组建了交广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和交广汽车美容有限公司;交广网还提供“信息制定服务”,为听众提供路况、救援、住宿、订票、二手车租赁、天气等有关出行的各类资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东广播电台让节目和主持人走出直播室、让直播室走到户外的跨空间新型广播模式顺势而生,办“看得见”的广播已成为广州广播业界的一句新口号。广东广播电台各频道在广场、剧院、公共场所举办广场活动、文艺演出、大众论坛、商务策划、户外直播等活动。通过跨媒体、跨行业、户外活动、户外直播等方式拓宽广播产业的多层面发展空间,延伸了广播媒介的功能,大大提升了广播电台的品牌价值。

五、构建中国广播产业价值链的设想

⒈树立面向市场配置资源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广播产业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节目资源、人才资源、广告资源、技术资源等重点问题的解决,促进广播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⒉节目生产网络化。在我国,建立全国性的节目网目前还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中国的广播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不能够像美国节目网一样做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并且广播的地域性非常强,一个地区的品牌节目拿到另外一个地区不一定会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地域上将中国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组建节目联盟。区域内的省级广播电台和省会广播电台,应起到带头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将自己制作的优秀节目与其他台共享,共同促进节目网的建设与运作。同时,还应注意引进其他省份台或省内其他台的优秀节目。为了构建和活跃节目交易市场,规范节目市场的有效运作,可以考虑尽快组建一批经营性的中介公司,作为电台和制作公司之间的中介商,扩大节目交易规模,加速节目周转,增加节目供应量。

⒊广告销售网络化。广告销售网是建立在节目网的基础上的。区域性的节目网建成之后,可以将共享节目在各地的广告时间统一销售。对于广告商而言,广告销售网既可以扩大广告的覆盖面,提供更精确的收听率;又节省了广告主分别考察各区域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异地广告投放难、效果差的状况,对广告商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⒋跨媒体、跨行业经营。广播产业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广播产业特性,选择适度多元化的发展方式,即以主营业务为核心,向相关行业发展,实现人员、节目、资源、信息共享,这样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还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如采取品牌授权、品牌置换、品牌嫁接等方式,与电影、电视、图书、音像制品、杂志、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老媒体相结合,实现广播节目的高效传播和广播产品的再产品化。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除了兴办自己的广播之外,还拥有11个站点的信息集群网站;通过亚洲二号卫星向中国各地传送国际新闻电视节目;办有《世界新闻报》等报;还办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是通过多媒体的有效联动成为新一轮广播复兴的生力军。此外,广播产业还可向信息数据服务、咨询服务、文艺演出、旅游等领域延伸。同时,注意规避多元化经营的风险。

⒌加快广播人才培养,突破广播人才瓶颈。媒体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受众的竞争,深一步看是传播内容(节目)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竞争,而人才是诸多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因此,必须将人才培训规划纳入广播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改革和创新培训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重点是抓好优秀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工程技术专家、采编播复合型人才等战略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应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正确使用人才,有效激励人才,尽可能为战略人才提供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和事业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①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②李岚:从竞争优势到公司战略:传媒企业产业价值链的关联构建[J],新闻界,2004,(1)

③王兰柱:2005中国广播收听年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④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⑤孙树凤:北京交通广播的借鉴意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0)

⑥胡正荣,刘斌:广播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制度创新[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7).

⑦钱庆义:国外广播媒介经营探析[J],环球之窗,2005,(1)

⑧曾静平,许学峰,海晓东:中国广播媒介的产业管理与创新空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8)

⑨汪良:“双轨模式”广播电台产业化经营的具体方法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3)

⑩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公允价值计量探析 篇4

(一) 公允价值运用的限制和前提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但是这个金额的取得, 必须基于以下前提:

1. 平等自愿的公平交易中形成的市场价格才能是公允价格;

2. 公允价值必须是在持续经营的状态下形成的;

3. 是完全市场下的公允价值;

4. 公允价值的时间性;

5. 公允价值是需要估计的。

(二)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运用的限定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针对不同情况规定了公允价值计价基础和历史成本计价基础, 明确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以公允价值计价: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 允许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在存在确凿证据且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其余的仍按原来的计量方式计量。也就是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才能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也规定, 只有当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对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 如果是以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 则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务重组利得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 计入当期损益。

从以上这些具体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条件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还相当谨慎, 都规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

(三) 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方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中提出了3种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方法:市场法 (Market Approach) 、收益法 (Income Approach) 、成本法 (Cost Approach) , 并详细介绍了这3种方法运用的环境。

1. 市场法

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中形成的资产或负债的交易价格, 因此, 无论市场价格的来源如何, 市场价格都被认为是对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最好反映和验证。市场法就是指运用市场价格与其他涉及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 (包括一个企业) 的市场交易产生的相关信息来估计公允价值。在公开市场上, 交易的价格通常是公允的和可接受的, 也是容易得到的。运用市场法需要对市场条件做出假设, 选择具有替代性的价格参照物, 并对其中的不可比因素做相应的调整。

运用市场法确定公允价值时, 选择具有可比性的参照物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参照物与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大体上是可以替代的;可参照的交易实例的交易条款与交易条件应能够反映正常的市场状况和市场价格标准。也就是说, 选择的参照物应尽可能与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项目相同, 而且交易条款应反映公开市场的正常交易状况。

2. 成本法

成本法是以现时获得可替代一项资产的服务能力所付出的金额 (通常认为是现行重置成本) 为基础。市场参与者通常认为资产可以接受的价格是由市场参与者取得一项具有类似功效的资产所付出的成本所决定, 同时要对价值的减损做相应的调整。

价值减损的情况包括物理上的减损、功能技术上的减损、外部经济利益的减损, 其范畴比财务和税务上的折旧更宽阔。

通常在与所计量资产相同的资产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无法直接取得所计量资产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 运用成本法来确定所计量资产的公允价值。

3. 收益法

收益法是运用估价技术把未来的金额 (如现金流量或收益) 转换为单一现值 (折现) 。这种方法是基于现在市场价值对未来价值的预期的前提。与市场法和成本法相比, 收益法更重视未来。

具体的方法包括现值技术 (Present value techniques) 、期权定价模型 (Option-pricing models) 、多期超额盈余方法 (Multiperiod excess earnings method) 等。由于期权定价模型过于复杂, 多期超额盈余方法一般用于计量一定的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 因此现值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4. 估价技术方法的选择

估价技术方法多种多样, 在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 往往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 这时就要求财务人员尽可能客观、合理地选择估价方法。选择估价技术方法, 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选的估价技术方法是否被市场参与者所广泛接受;选择估价技术方法时所做的一系列的假设是否足够全面, 是否包含了各种要素;选择估价技术方法时所使用的估计与假设是否与企业其他经济行为所使用的估计与假设相一致, 是否与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与假设相一致;选择估价技术方法是否前后保持一致;选择估价技术方法要考虑成本与效益的平衡点。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看出市场法是最接近真实的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方法。由于市场法所依据的信息全部来自外部市场, 是最客观的;成本法和收益法比市场法更具主观性,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估计应选择最接近市场的方法, 以保证公允价值更真实、更可靠。

二、公允价值运用的优势与困难

(一) 公允价值计量得以推广运用的外在原因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科学的计量属性, 在其被充分认识和运用之前, 历史成本计量以其反映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而一直处于会计计量的主导位置, 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经营模式的日益多样化, 金融工具的层出不穷, 使会计的经济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商业的高度发达, 又使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异常频繁。历史成本显然无法应对这些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变化, 此时, 公允价值的出现就正好解决了这些历史成本计量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同时,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会计计量模式能更及时地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从单纯的可靠性转向了以可靠性为前提的更高的相关性。

正是基于以上现实, 再加上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所固有的优势, 使公允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会计界的重视和认可, 从而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计量模式。

(二) 公允价值的内在优势

公允价值被认为是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基础, 它从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等方面全面反映市场的风险、期望。与历史成本相比, 公允价值具有以下优势:

1. 公允价值能更及时地反映会计信息的变化。

正因为公允价值是动态而非静态的, 使公允价值能反映市场现行经济状况和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价, 因而也就能及时反映经济状况的变化对这些资产或负债价值所产生的影响。而历史成本只能反映交易发生时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评价, 价格的变化只能在它们实现或清偿时才能得以反映, 而一直以来用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会计一般在资产价值发生变化时并不确认收益。

2. 公允价值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充分和客观。

公允价值能及时反映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动, 并且公允价值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 使公允价值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市场的各种信息。

3. 公允价值能够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计量。

公允价值尽管在多数情况是需要估计的, 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可靠的估价技术方法来确定。选择的技术方法能充分反映市场上可能影响公允价值的各种因素, 包括时间风险、金额风险以及人为因素等, 这比历史成本只能反映已经发生的事项显然又有更高的科学性。

正是由于公允价值本身所具有的这些优势, 使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 更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未来做出合理的预测和正确的决策。因此, 一些学者认为, 应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范围。

(三) 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困难

1. 公允价值的确定条件相对较为苛刻, 很多情况下难以获取可靠的公允价值。

尽管公允价值的定义中仅要求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即为公允价值, 但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才是公允价值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 而许多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存在活跃市场, 这就使很多交易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2. 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的反映处于不断变化中, 这就使公允价值难以确定。

市场经济中, 商品价格日新月异、商业形式更是不断创新, 增加了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 也就增加了会计人员确定公允价值的难度。

3. 公允价值是否真正公允, 难以验证。

历史成本计量是以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交易为基础, 交易的价格就是计量的成本。但公允价值是未发生的交易的价格, 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估计, 因此难以从现有的市场交易中得到验证。

4. 公允价值的确定中存在较多的主观性。

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 确定公允价值通常需要进行估计, 这就势必包含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即使是最接近真实的市场价格, 也需要会计人员从市场上多个市场价格中进行主观选择。

正因为存在以上困难, 使许多人担心公允价值的运用不但不能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反而会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合法工具, 因此应该审慎使用。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在国际上, 实际上早已停止了“要不要应用公允价值”的争论, 而是进入了全面探索“如何更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阶段。而在我国, 公允价值的运用要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对公允价值是否应广泛应用始终存在着争议。

(一)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不利因素

1. 市场不够发达, 公允价值难以取得。

虽然市场经济在我国已经取得长足发展, 但是, 很多情况下公允价值仍然难以取得, 主要在于我国交易市场不够发达。在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必将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即使勉为其难地获得了公允价值, 花费的成本也过高, 这也就是财政部在2001年修订会计准则时提出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的原因。

2. 普遍存在的关联方交易严重影响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在我国, 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交易非常普遍, 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之间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中, 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普遍存在, 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同时, 我国存在数量庞大的国属、省属、市属的各级国有企业, 这些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中, 许多交易行为存在政府因素引导, 交易价格缺乏市场依据, 公允性更无从谈起。

3. 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影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利用其他的外部信息和估价技术, 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必然影响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由于在我国存在以上影响公允价值推广运用的问题, 以及公允价值运用中本身所存在的困难, 都使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仅处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从属地位。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 公允价值只有在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时才能谨慎运用, 这就使我国部分企业在运用相关具体会计准则时, 尤其是当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足以给企业带来利益时, 会因为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更难以操作、更难以验证, 而选择回避运用公允价值。

(二) 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展望

诚然, 我国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与国际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运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 现阶段,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在更多情况下, 更倾向于更易验证、更易确定的历史成本。但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 公允价值的运用也符合国际会计发展的趋势, 因此, 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

1. 借鉴FASB的经验, 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推广运用公允价值。

FASB得以成功广泛运用公允价值, 首要一点是先从变化最快的金融工具入手继而再逐步向金融工具以外的其他项目推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金融工具也日益多样化, 使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更能符合各方的要求。之后, 再有条不紊地向其他业务领域拓展, 比如市场较为成熟的房地产、汽车等, 从而使公允价值逐步被接纳和认可。

2. 加强会计学领域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 尽快建立完整的公允价值准则体系。

我国在推广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 要不断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实际, 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允价值准则体系。

3. 促进相关法律环境的改善和各种活跃市场的建设, 为公允价值有效应用提供有力的保证。

只有在一个公平和活跃的市场上, 才能取得一个较为“高质量”的公允价值。尽管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尚未与国际完全接轨, 但相关法制建设迅速发展, 以及活跃市场的日益完善, 会计目标逐渐向决策有用性转变, 财务报表信息相关性也越来越受重视, 这些都会为我国进一步推行运用公允价值不断注入动力。

摘要:公允价值作为与历史成本不同的计量模式, 其本质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它的最大特点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一般来讲, 公允价值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及公允价值的估价方法, 其次进一步分析了运用公允价值的优势及弊端, 最后介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现状。本文旨在说明: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有其必然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将逐渐实现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之间的协调。

现代运动竞赛的价值探析(模版) 篇5

课程名称运 动 竞 赛 学论文题目现代运动竞赛的价值探析学期1学号

姓名专业体育教学院系名称体育学院任课老师

成绩

现代运动竞赛的价值探析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竞赛是体育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竞技文化是构成体育文化的核心。因此,运动竞赛对于社会的影响,早已超出了强身健体的狭小范围。现代体育日益增多的功能、价值和意义,多由竞赛活动表现出来。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运动竞赛的价值。

关键词:运动竞赛 价值

1.前言 运动竞赛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称。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点。运动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规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心理的互相比赛。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竞技、球赛等竞赛活动,随着人类文化的发达,运动竞赛也得到更加广泛的开展。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运动竞赛的价值。

2.运动竞赛的价值

2.1丰富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素质

运动竞赛作为一种高尚的运动形式已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人们对于运动竞赛的重视与爱好,首先在于他的公平、公正和真实性,经济文化以其有的竞技、娱乐与健身功能表现出其特有的价值。其次,运动竞技场面的激烈、表演精彩,亿万观众如痴如醉,得到人类体能与运动技艺高度结合美的享受。再次,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为竞赛过程增添了神秘色彩,赋予了无穷魅力,满足了人们探索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运动竞赛在满足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活动不可替代的。

2.2振奋民族精神

运动竞赛中的取胜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参与者本人,也激起了他所代表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国人斗志。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光辉业绩等一系列优秀成绩,极大地振奋了世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2.3参与政治活动

运动竞赛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当代社会中,运动竞赛活动常作为外交的一种特殊的渠道为政治服务。中国与美国的乒乓球建交被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内地与台湾地区运动员同场竞技,友好往来,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体育作为一种手段越来越频繁的参与了外交与政治活动。

2.4促进体育教学与训练经验的交流,推动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通过运动竞赛,为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相互交流体育教学与训练理论、方法与经验的平台,教练员之间,运动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互相交流经验,增进友谊与团结。检查和改进训练工作,对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动运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5推动经济发展

高水平的运动竞赛,吸引力数以万计的人前往观看,体育经济与商业价值目前已成为经济学家的研究课题。运动竞赛活动能较大的促进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促进运动场馆、设施、器材、服装等体育用品的建设和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运动竞赛活动借助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结合广告宣传,对沟通商品的流通

渠道具有促进作用,由各企业、公司承办的运动会,以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物资交易会,可以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体育运动竞赛与社会经济的结合已成为一门新的研究科学领域,在经济学家眼中,它已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心得经济增长点。

2.6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竞技体育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竞技体育对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体力、脑力劳动者的素质,充分挖掘人体的潜力,振奋 精神,以便更好地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竞技体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主要在于鼓舞人民,勇攀高峰、为祖国争荣誉;移风易俗、改变社会风气;陶冶人的情操,开发智力,激发聪明才智;树立良好道德,培养竞争精神;增强民族团结,增进国际友谊;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再者,现代竞技体育正被看作是显示民族精神的橱窗,民族康强,国家昌盛,文化发达的标志。我国人民象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那样注视着竞技体育比赛的胜负。竞技体育所激发的爱国主义感情,振兴民族的精神是其它行业不可替代的。人们可以从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中获得精神、文化方面享受。竞技体育可以鼓舞人们对生活、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使青少年奋发向上,中老年人锐意进取,使整个中华民族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2.7促进人类和平

运动竞赛在给人类提供体育文化欣赏和情绪宣泄的同时,也是人类的攻击性行为找到了安全、快捷的发泄方式。竞技场使发泄形式的攻击性行为改变成具有对人类和平有益的方式,并借助文化性的形式得以提升,对促进人类和平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肖睛,冯萍.略论运动竞赛的社会价值[J].福建体育科技.1996(04)

[2] 颜天民.竞技体育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2000(01)

[3] 陆红.浅述运动竞赛的价值[J].中国西部科技.2004(16)

公司企业财务柔性价值探析 篇6

【关键词】公司企业;财务柔性价值;财务管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一、现代企业财务柔性现状及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公司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有机遇更有风险,财务柔性作为新领域新话题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各种研究显示,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柔性储备的水平不高,国有企业财务柔性水平更低。

财务柔性是指企业通过保留超额现金持有量或剩余举债能力,以应对无法预期的资金需求和把握投资机会。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投资,获取收益,为企业带来投资回报和现金流入,创造价值。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财务柔性,将其作为公司进行财务决策考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投资机会越多的公司越需要储备财务柔性,这样当投资机会出现时通过及时投资进行收益,提升公司价值。事实证明,只有当企业具有较宽裕的举债空间或者充裕的自由现金时,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企业所面对的投资机会,并且更加有效地防范来自市场的风险。企业财务柔性表现在企业资本运动和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资本结构、公司价值提升、资本筹集的柔性、资本运用(投资、营运)的柔性、资本收益分配的柔性、应对风险等等。财务柔性管理具有注重财务灵活性、主张多样化战略和实行一体化管理特点。

财务柔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安全的储备价值、保留价值,甚至创造价值。如果公司具备良好的财务柔性储备,对于公司把握投资机会、抵御经营风险、提升公司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财务柔性储备能够使企业更容易应对不利冲击以及把握有价值的投资机会,进而在避免不利事件对公司价值的损害以及通过获取投资收益提升公司价值。储备财务柔性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即财务柔性储备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与投资机会少的公司相比,投资机会多的公司储备财务柔性更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储备财务柔性更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

当企业进行财务柔性管理时,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各岗位更加协调,激发了人的潜能,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然,企业财务柔性要适度,有一定的界限,过高过低都不科学,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环境变化程度调整企业具备的财务柔性,使其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二、现代企业财务柔性管理遵循的原则

现代企业财务柔性管理最核心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此为指导,现代企业财务柔性管理遵循的主要原则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重视内在管理原则

柔性财务管理更加重视组织内在的管理,通过说服教育、感情投资、形象影响、舆论宜传、激励尊重、心理沟通等等形式,进行更加能动的管理,取得更大成效。

(二)重视激励原则

传统财务管理往多重物质奖励来推动和激励企业的各项活动,而柔性财务管理更重视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创业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企业财务的民主管理等形式,使企业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其创造力。

(三)求真务实原则

一些影响组织内成员积极性的因素往往是些具体而实际问题,如不有效解决或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解释,工作就难以进行甚至一筹莫展。只有求真务实地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才能汇聚人心、众志成城。否则会使财务管理丧失群众基础,走向恶性循环。

(四)重在教育原则

传统财务管理刚性特点重惩罚,柔性财务管理更重教育。财务行为是人的行为,柔性财务管理就是要深入人心,激励精神,改变意志,控制行为,通过感情交流、舆论宣传、典型引路、分析信息、因势利导来解决人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因此要重教育。

三、实现企业财务柔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企业不仅要储备财务柔性,更要利用财务柔性。企业不但要去适应变化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储备的财务柔性,在环境变化中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不断创新,不断保值增值。在创新中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实现现代企业财务柔性管理,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财务柔性储备意识

当今市场的不确定性特征十分明显,公司可以用来弥补缺口的资金来源无非只有两种:一是已有的现金储备;二是“潜在”的资金储备,而这两种资金来源正是获取和保持财务柔性的两个主要渠道。因此,加强财务柔性储备的意识对于我国公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公司保持一定的财务柔性,才能在投资机会出现的时候迅速做出决策和反应,创造更高的公司价值。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财务柔性关键在于财务管理柔性,财务管理能力柔性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充分认识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管理既是对资金的管理,更是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是核心。一个企业只有让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作用,财务管理才能真正成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财务文化应当以人为本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组织结构要从纵向转变为横向

企业提高对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敏度,要求内部信息高效率流动,内部各部门更加协调合作。建立横向网络组织结构代替纵向金字塔组织结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可以减少成本,还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柔性财务管理以市场导向为主,关心顾客的需求,把争取顾客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因此,既要重视生产管理,更要重视“顾客关系管理”。当然柔性财务管理要发挥协调作用,防止分权失去控制。

1.明确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责任

我国目前的会计审计为注册师会计逃避审计责任提供了可行之机。例如,我国独立审计有这样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独立审计的需求,按照相应程序来实施审计,确保审计能够及时发现会计报表当中的舞弊和错误情况。”该规定存在着较大缺陷,因此建议相关部门以法律法规来明确规定审计对于舞弊行为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对相关公司的舞弊行为给予严肃处理。

2.加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度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的许多会计事务所都要承担相应的审计视察责任,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要时刻对财务报表当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关注,并及时处理财务报表中的疏漏、舞弊等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以加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度的实施,以减少上市公司的会计差错。

(三)实行有效激励和有效约束机制

1.有效激励部分

为了减少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可以对会计人员实施激励策略,并且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让员工自觉参与到整个公司制度的制定和实行当中,促进员工自觉地去维护公司的各项财务制度。

2.有效约束部分

相关公司要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同时注重建立相关责任追究和惩罚措施,保证整个公司内控效率的有效提升。

3.完善公司披露制度,健全内部控制

完善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财务控制制度在公司的真正实施。在完善信息披露时,可以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

(四)加强社会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加强证监会等社会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管,对于减少上市公司会计差错具有重要意义。监管部门要严格要求相关上市公司,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相关信息的披露、计量等。比如,证监会在检查上市公司上市资金信息的时候,如果相关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信息和实际信息不符或者未按照规定处理时,证监会就可以按照法律程序对其进行惩罚。举例来说,当上市公司出现重大会计差错时,便需要向相关部门汇报具体情况,在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在报表中进行披露;当相关部门审核不通过时,证监会就可以对其差错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证监会和相关监管部门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时,可以对其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同时要加强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完善,真正减少上市公司的会计差错。

四、结束语

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情况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不利影响。本文对上市公司会计差错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针对上市公司的会计差错,从财务重述角度以及注册会计师角度分别论述,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首先要加强内部控制,其次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后要为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营造一个有效的外部监督环境,通过以上这些策略,希望能够减少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状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焕霞.基于CREAM追溯法的上市公司会计差错人因失误分析[D].南华大学,2011.

[2]闫宇.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公允价值应用效果探析 篇7

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有关资产未来现金流方面的信息的日益关注, 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正式颁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并要求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性质, 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按该准则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该定义强调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以市场为基础、基于市场价格的计量, 即公允价值的取得与是否存在真实交易无关, 其实质是对资产与负债在市场参与者之间交易价格的估计。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 公允价值取决于资产与负债的特征, 而与报告主体的特征无关。按此要求, 因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发生的交易费用将不予考虑, 原因是交易费用是由交易引起的, 与资产和负债本身的特征无关。

2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的障碍

财政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来, 关于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研究成为热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究竟如何, 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难度太大, 很多企业只是在形式上执行了准则的要求, 甚至于一些企业将公允价值当成了利润操纵的工具。

由此, 我们关心的是,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能否解决操作难度过大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利润操纵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定, 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时, 应当以主要市场 (活跃市场) 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 (活跃市场) 的, 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来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当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时, 应运用估值技术进行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准则将公允价值的确定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是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时, 以该报价作为公允价值;第二个是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时, 利用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等信息估计公允价值;第三个是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时, 企业可以使用内部数据等不可观察输入值来估计公允价值。由此可见,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值技术, 尤其是在企业采用不可观察输入值来估计公允价值时, 必然会带来主观随意性大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相关规定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将其推广运用的决心, 但并没有排除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障碍, 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便很可能难以保证。

3 影响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因素

综上所述, 如果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那就无法达到财政部将其推广运用的目的, 因此, 研究分析影响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 影响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 市场环境

由于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以市场为基础、基于市场价格的计量, 那么产生市场价格的市场环境就成为了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首要因素。公允价值计量与是否存在真实交易无关, 只要存在能提供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相关市场价格信息的可观察市场即可, 也就是说, 对于在满足条件的可观察市场中进行交易的资产和负债, 其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可靠性, 准确度高。为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市场环境应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市场应为活跃市场, 即任何主体都可以参与、交易量最大、交易活跃程度最高、参与主体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二是市场环境正常, 在市场环境不正常的情况下, 如出现市场泡沫, 市场价格会严重偏离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就不应直接取自于市场。

3.2 制度约束

制度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加以约束和控制的社会规范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确立了公众行为选择的规则, 并由此形成整个社会的约束和激励结构。制度约束包括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正式制度是以各种正式方式加以确立的制度安排, 如成文法律、法规、规章和契约等, 企业会计准则就属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一般没有正式的文字或条文, 它存在于社会风俗习惯和公众的道德信念之中。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 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其行为选择受到的来自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更多, 而不是正式制度。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完善程度, 非正式制度约束是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重要因素, 在公众诚信守约、遵守法律等道德意识足够强大时,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效果才会更好。

3.3 监督机制

任何政策的有效执行都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驾护航。监督机制是会计准则得以正确有效执行, 达到预期应用目标的重要保障。一项政策如果在执行时偏离了既定的政策目标方向, 哪怕政策本身制定得再周密科学, 最终仍会导致政策失败。近年来, 由于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不严格,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层出不穷, 这已经给我国会计界蒙上了沉重的阴影。因此,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通过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监管、媒体监管等手段加强对企业执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行为的监督, 对于确保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

3.4 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较多地使用了估值技术, 操作方法复杂并且需要很多的会计职业判断, 这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极大的挑战。根据张敏等 (2011)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会计实务界进行的一项调查, 被调查者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了解程度并不深, 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估值技术, 一部分企业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相当随意。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是影响公允价值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加大对会计人员公允价值相关知识的培训应成为提升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4 结语

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决定了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 需要采取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谨慎的态度。在我国大力推行公允价值计量之时, 为保证其应用效果, 建立并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保障机制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需要努力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还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建立保障其应用效果的制度安排,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达到财政部将其推广运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敏, 简建辉, 张雯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11, (4) .

[2]徐维爽.新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8.

数学表象教育价值探析 篇8

一、借助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帮助学生形象、快速地认识抽象的数学知识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这种抽象性常制约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借助数学表象, 充分利用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 小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表征的圆的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在同一平面上, 和定点距离为定长的点的轨迹”。但是,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画圆、剪圆和摸圆的过程中认识圆, 建构圆的直观图形表象, 并借助圆的图形表象, 直观形象地认识圆的本质属性以及其他知识。

斯诺的“折纸测验”, 说明了表象表征可以压缩人们的工作记忆容量, 这也是其他表征形式难以做到的。表现在数学学习中, 借助数学表象, 能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 在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 解题者都习以为常地先画出一个三角形, 然后结合数学问题中提供的信息, 迅速、条件反射似的想起有关的三角形的知识, 如定义、分类、内角和为180°、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以此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从中筛选出有效、简捷的解决问题方法。这种帮助学生压缩记忆数学知识容量、迅速回忆起数学知识的功能, 是数学表象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借助数学表象的表征功能, 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分析当前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不难发现, 数学陈述性知识的命题及其网络表征受到了教育者的普遍重视, 而数学表象的教学被忽视, 也是不争的事实。结果是,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中逻辑化成分很突出、很强, 而学生的直感能力乃至创造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制, 数学表象在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教育者的充分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应该解决当前数学表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发挥数学表象在知识表征过程中的作用, 实现优化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目的。

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表象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表象是直观性和概括性的辩证统一。分析学生在数学表象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多数是由于他们只看到了数学表象的直观性, 而忽视或遗忘了数学表象的概括性。按表象的概括性分, 表象可以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我们通常说的某知识的数学表象是指它的一般表象。学生在经历数学表象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中, 需要分别考察某数学知识的个别表象, 需要通过个别表象的概括, 抽象出某数学知识的一般表象。因此,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某数学知识的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克服学生只见数学表象直观性的片面性。

其次, 发挥语言表征的协同作用, 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表象所表征的意义。特别是图形表象教学中, 小学生经常把图形表象所反映的非本质属性当作了它的本质属性。如, 学生把“四个角不是直角”看成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 就是一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表象既可以用图像编码, 也可以用语言编码。具体地说, 教学中可以发挥语言的协同作用, 借助语言把握数学表象所表征的意义。

再次, 帮助学生构建以数学表象为内容的知识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以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 包括数学命题和数学表象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分为两种情况:第一, 某一数学表象表示不同的数学对象。例如, 图式表象“a=bc”不仅可以用来表示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而且可以用来表示时间、速度与路程之间的关系等。具有相同的图式表象, 说明了这些知识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 表现在解决行程问题时不仅可以用线段的长度表示路程, 而且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路程, 长和宽分别表示时间和速度等。第二, 不同数学表象之间存在的联系。例如, 图1就很好地反映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概念图形表象之间的联系。

三、以数学表象为基础,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指的是依靠人脑中对表象的意识领会, 得到理解的思维方法。数学形象思维的基本材料是数学表象。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直感能力和想象能力两种形式。

1. 在利用数学表象进行判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感能力。

数学直感是指在数学表象的基础上对有关数学形象特征进行判别的思维过程。根据数学直感的定义, 不难看出, 数学表象是学生数学直感的依据。因此, 数学表象对学生直感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 数学直感又可以划分为形象识别直感、模式补形直感和形象相似直感等形式, 也就是说, 培养学生的数学直感能力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形象识别直感是指用数学表象的特征去比较具体数学对象的个象、判别个象特征的思维形式。教学实践经验显示, 加强数学表象的变式训练, 是提高形象识别直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中, 当学生遇到变式后的问题“计算26×309=”时, 他们首先要对算式进行形象识别, 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学生发现这个算式“26×309=”可以化归为已学过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例如:144×15=) 后, 他们才有可能在众多方法中选择适合的、简便的计算方法, 如, 竖式计算。在学生发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图式表象“144×15=”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学生鉴别算式“26×309=”特点的依据。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26×309=”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算式的识别直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模式补形直感是指利用人脑中已建构的数学表象, 对具有部分特征相同的数学对象进行表象补形、实施整合的思维形式。在形象识别的基础上, 利用图形表象和图式表象分别对有关对象进行补形, 是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学中有大量的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对具体对象进行补形的过程, 就是培养学生补形直感能力的过程。

形象相似直感是指以形象识别直感和模式补形直感为基础的复合直感。这种直感常出现在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过程中, 学生此时找不到同质的已有数学表象, 也不能通过补形将该数学对象化归为已有的数学表象, 而是需要学生筛选出最接近于目标的数学表象来进行形象识别的一种思维方法。因为在原数学问题中找不到同质的数学表象, 所以需要解题者通过添加辅助线的形式, 构造出能帮助有效解决问题的数学表象。

2. 在对数学表象进行结合和改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想象力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数学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 产生新表象的能力。从数学想像力的定义, 不难看出, 数学表象的结合和改造的过程就是学生想象力培养的过程。例如, 在问题“求的和”的解决过程中, 小学生常用的方法是“先同分母, 再相加”, 而学生如果以分数的图形表象为基础 (见图2) ,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对的图形表象进行改造和结合, 就能构造出算式“”的图形表象 (见图3) , 探索出一条直观、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至少得到了两次提升:第一次, 是学生构造出的图形表象;第二次, 是组合出算式“”的图形表象, 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说明的是, 数学想象力是通过图形想像力和图式想象力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两者缺一不可。其中, 图形想象力是以图形表象为基础, 学生通过改造和组合而展现出来的能力, 而图式想象力则是以图式表象为基础, 通过学生的改造和组合而表现出来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兼顾学生图形想象力和图式想象力的培养。

四、以数学表象为桥梁, 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表象虽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但是以表象为依据进行的思维仍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是他们胜任数学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表象在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朱智贤和林崇德认为, 表象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和桥梁。没有这个过渡和桥梁, 就不可能有抽象思维活动和理性认识[3]。因此, 可以说, 数学表象是由感知觉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基础, 它为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

抽象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其中概念是基础, 判断是概念的展开和发展, 推理则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数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抽象逻辑思维的作用, 以数学概念为基础, 进行判断、推理是形成数学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下面以长方形概念的形成为例, 探析长方形图形表象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长方形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显示, 长方形的图形表征要先于长方形的概念而产生。人们认识长方形的活动最早开始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中,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仅限于图形表象的直观认识, 在随后漫长的历史变迁中, 人们才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概念, 即长方形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其次, 当前教学实践显示, 学生在长方形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是离不开长方形的图形表象的。正是在学生折一折、量一量和比一比长方形纸片的边和角的过程中, 他们才尝试用语言的形式来表征长方形的本质属性, 经过师生的讨论, 最终抽象、概括形成长方形的概念。因此, 无论是从长方形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还是从学生建构长方形概念的过程来看, 长方形的图形表象都是其概念形成的桥梁。进而, 以长方形概念为基础, 才可能进行相关的判断或推理。

五、借助数学表象表征数学问题,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复杂的,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为四个步骤, 并提出了“问题表征”是数学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数学表象是表征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 同样, 它也是表征数学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研究显示, 借助数学表象表征数学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 数学表象是表征数学问题的常用材料。解题者理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一般包括:第一步, 数学问题的字面理解。解题者需要把数学问题中的每一个陈述尝试转换为自己内部的心理表征, 尝试着将数学问题与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情境知识联系起来, 为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做铺垫。第二步, 数学问题的深层理解。心理学认为, 问题深层理解指在问题表层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把问题的每一陈述综合成条件、目标统一的心理表征。问题深层理解需要问题图式的知识[4]。数学图式是人脑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般特征的概括, 它是组成数学问题图式的重要内容, 而数学表象又是数学图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 数学表象成为表征数学问题的常用材料太自然不过了。如, 波利亚在关于“怎样解题”的论述中提出, “画张图, 引入适当的符号”是解题者“弄清问题”的重要途径, 而几何图形和符号都是数学表象的内容。

其次, 借助数学表象, 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快速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在解决与梯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 利用梯形的图形表象要比利用其命题表征的概念直观得多和快速得多。前者将要解决的问题与梯形的图形表象联系起来, 问题变得直观了, 随之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变得清晰多了。而后者则需要学生以梯形的概念等知识为基础, 在判断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者相比前者, 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要抽象得多和高得多, 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要大得多, 解题时间要长得多。当然, 我们并不否认, 后者更有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 解题者以数学表象为对象, 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Shepard的“心理旋转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 人在完成某种作业或解决某些问题时, 主要依赖于视觉表象或表象过程[5]。学生在借助不同数学表象来表征某一数学问题时, 他们很可能探索出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苏教版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内容:计算28×12=[6], 教材给出了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见图4) 。分析这四种方法, 不难发现, 原数学问题的解决分别与图式表象“28×10=280”、“28×6=168和168×2=336”、“28×10=280、28×2=56和280+56=336”以及“”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 假设学生能想到12可以分解为1和11、3和9、4和8、5和7, 想到12=3×4等图式表象, 那么原数学问题至少又可以增加5种解法。总之, 借助数学表象,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问题的表征能力, 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Paul Ernest.数学教育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161.

[2]田万海主编.数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26.

[3]朱智贤, 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301.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131.

[5]王更, 王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38.

情感的道德价值探析 篇9

一、情感的内涵及意义

情感与情绪相关。情绪指“一种由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的整合性心理过程”[1]。情感指这一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主观体验。情绪和情感都是基于客体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 只是相对而言, 情绪带有更多的生理学色彩, 而情感则与社会性内容相关。

情绪是人类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达尔文的情绪进化理论认为情绪的许多方式是原初具有生存价值的遗传模式, 情绪作为人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对于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提高人的生存几率及帮助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具有重要价值。神经生理学家已经发现情绪的神经通路在新皮层之外, 也就是说, 许多情况下情绪可以不经新皮层, 即理智中心而直达杏仁核。情绪的这种迅捷的传递通路确保了动物在面对危险时, 可以不必经过理智的计算和思考而做出快速反应, 这对于人类的祖先提高生存几率具有重要价值。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意义的评价结果的表征, 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个体相关行动的动机水平和指向。阿诺德的评价理论认为来自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 也就是说, 人必须估价情境刺激对人具有怎样的意义, 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意图或渴求。没有这样的评定, 就不可能产生情绪。[2]情绪代表了个体对事物是否具有意义、具有何种意义的评价, 只是这种评价不完全是知觉水平的。

情绪还具有激发和组织行为的作用。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认为, 每一种具体情绪都保证有机体在遇到自身所处情境中的任何特定事件时发生敏锐感应, 并为对所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提供准备。[3]利珀的“动机—知觉”理论则直接把情绪过程看做动机, 认为这种情绪过程唤起活动, 并赋予这个活动以一定的方向和持续性。[4]马克斯·舍勒关于情感的思考则更为深刻:“任何个体都必然处在情感之中, 并通过情感的绽放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此而言, 情感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重要性。也就是说, 个体正是通过情感体验到自身的存在……先验情感的先验意义就在于, 作为启示、预警或征兆, 它预先筹划了人存在和行动的方向, 并昭示出情感自身、人的行动, 以及各种事物和事件的不同价值。”[5]

情绪和情感在西方哲学尤其是传统哲学的地位并不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 理性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而情感与理智相互对立, 是人性的非本质部分, 需要理性的掌控和指引。现代社会中非理性主义基于对“理性的暴政”的反动, 把非理性的情感、冲动、本能等当做人的本质, 把人的“自我”、“生命冲动”、“直觉”等看做是一切的出发点。现在看来, 这两种角度都有失偏颇, 理性也罢、非理性的情感也罢都是人的本性, 都是人这一不可或缺的部分。舍勒就认为“单纯用理性规定人格的本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更加宽泛的‘精神’概念来界定人格的本质。他的精神概念不但包括理性, 还包括了情感和意志。其中精神性的情感特别是爱具有主导性地位。”[6]

本文把情感理解为:情感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 是人在其自然禀性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事物价值的“前理性”的感受。这个理解需要三点说明:首先, 情感的发生基础既是自然的, 又是社会的, 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会影响到情感的发生和指向;其次, 情感的发生是独立于理性的, 不完全受理性的控制;最后, 情感对行为有激发和引导作用, 影响甚至决定行为的动机水平和指向。

二、对道德的三层解读

道德既是社会现象, 又是个体现象;既是历史的, 又是现实的。对道德的内涵和意义可以做多个层面的理解。

1. 道德首先是一种约束和规范

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 道德作为一种先在的、原初性的存在, 首先意味着一种规范和约束。没有人生下来就具有品德。对于一个新生的个体而言, 人更多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 各种本能、欲望与其他动物基本并无二致。但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与其他动物的最大不同, 在于他必须与其他人类个体结成群体, 必须被接纳为特定群体或社会的成员才能够生存和成长, 而群体或社会必然需要对个体的言行进行必要的约束。如果说成年个体可能已经把这种约束视为当然和自然, 那么, 对于年幼的个体而言这种当然和自然可能会被体验为一种约束和规范。

2. 道德是一种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积淀和传承的生活智慧, 是人为了幸福的生活而进行的主动的自我约束。如果仅仅把道德理解为一种约束和规范, 那么,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不值得我们骄傲了。动物无疑也有其约束和规范, 尽管是无意识的。区别在于道德这种约束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及实现美好生活理想而进行的一种主动选择。“人性使我们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或生活理想时都不是自我充分的, 人类的生存条件使我们在追求自己的自我利益时必然会发生冲突。所以, 为了在现实的人类条件下能够顺利地追求我们自己的幸福或生活理想, 我们就必须遵守和服从某些共同认识到的规则, 按照这些规则来引导我们的行动……道德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人类共同体”[7]。

3. 道德是一种自我确证的方式

对个体而言, 被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接纳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同时这种接纳乃至认可、尊重也能够为个体的存在提供意义感、心理满足感。道德就是获得他人、群体接纳及尊重的前提和途径之一。对于一个被认为缺乏基本道德修养的个体而言, 最大的惩罚无疑是不把他当做“人”来看, 即把该个体排斥在人的群体之外。日常语言中“不是人”这句狠话, 不是要否定某个人生物学意义上人的属性, 而是要表达对一个缺乏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的人的评价, 以及由此评价带来的憎恶感。在这个意义上说, 道德是个体证明自己人性、获得他人和社会认可的基本方式。“仔细推敲‘人’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含义, 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品性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因而, 人类无论是类还是个体, 总是要不断地确证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动物, 是一种不同于别的动物的动物, 以此来证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禽兽”。[8]

三、情感的道德意蕴

情感与道德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休谟在批判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情感主义伦理学, 他认为道德起源于情感, 而且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来源于情感。在休谟看来, “恶”不过是“当你反省自己的内心, 在自己心中发现的一种谴责那种行为的情感”。[9]亚当?斯密把同情感看作道德的基础, 马克斯·舍勒的情感现象学也是希望通过对情感秩序的探寻为道德找寻根基。但由于西方文化中悠久的理性传统, 特别是由于康德的理性主义对道德哲学的深刻影响, 使得理性始终是道德哲学的预设和核心概念, 而关于情感之于道德的意义或价值等的思考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西方文化的这一倾向也深刻地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的道德哲学思想。情感的道德价值一直被遮蔽了, 我们需要重新考查情感与道德的关联。

1. 道德和情感都合乎人的本性 (虽然道德不是内在于人的本性的)

道德和情感都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 都是为了人的生活实践。只不过情绪和情感更多地带有生物本能的印记, 不足以完全承担指导生活的重担, 需要理性的梳理和提炼。如上文所述, 情感是人对于事物价值的前理性的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 能够激发积极情感的事物往往被贴上安全、有利等的标签, 而消极的情感则是危险、伤害等的标签。而道德可以理解为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积淀下来的规则、传统、禁忌等, 是人为了生存与发展,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历史中所积淀的生活经验和教训, 其中就包括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前理性的情感。被休谟或者亚当·斯密作为道德基础的所谓同情心或者“同情共感”, 不过是在历史和社会演进中人类共同情感的沉淀和结晶而已。

2. 情感是道德的深层次动机

道德现象不完全服从因果律, 在特定的条件下, 人是否按照道德规范行动, 不仅取决于理性的认识, 而且取决于情感所代表的道德动机的水平和指向。理性并不能保证激发起足够的道德动机, 道德也不是简单的功利计算。西方传统的道德理性主义一直在运用理性、在理性的范围内, 为人生和人的行为寻找伦理根据和终极意义。但道德理性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理性与情感的可能冲突:道德行为可能只是出于理性的算计而缺乏内在的真实动力, 认识到应该这样做不等于一定愿意这样做。

情感代表了人对于特定对象的评价结果和态度倾向性, 情感不仅是基本的动机系统, 而且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舍勒认为, 情感及其秩序为人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最深层次的动机和最终的价值归宿, “我们在某人或某一群体身上认识到的一切道德上至关重要的东西必须———始终间接的———还原为其爱与恨的行动, 和爱与恨的潜力的特种构造;还原为主宰他们并在一切情感冲动中表现出来的爱的秩序”。“谁把握了一个人的爱的秩序, 谁就理解了这个人”[10]。所谓“爱的秩序”即人的情感秩序, 能够激发一个人道德行为的东西往往是一个人在内心深处认同和关心的东西, 而情感就是这些东西的表征。

3. 情感本身具有道德价值

道德的目的之一在于调节人际关系。对特定的个体而言, 道德的要求就是以特定的方式对待特定的人, 与特定的人之间建立起恰当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恰当的情感关系, 如爱戴、尊重、敬畏、疏远、拒斥, 等等。

美德伦理学认为:“各种各样的道德情感, 例如感激、同情和自尊, 实际上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这些道德情感本身就具有价值, 他们的价值不取决于它们与任何特定的行动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 那些道德情感体现了道德生活的精神方面, 因此不被完全还原到行动。”[11]儒家对此的认识更为深刻:“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 虽过不恶;不以其情, 虽难不贵。”[12]只要有内在的真实的情感, 即使有了过失也不能算作“恶”。反之, 如果没有真实的内在的情感, 即使做的事情很不容易也不能算是“可贵”。深层次的情感才是衡量行为道德价值的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

[2]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79.

[3]孟昭兰.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104.

[4][美]K.T.斯托曼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167.

[5]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63.

[6]李革新.康德与舍勒伦理学的三大差异[J].浙江学刊, 2005 (6) .

[7]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81.

[8]张传有.伦理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3.

[9][英]休谟关文运译.人性论 (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509.

[10]刘小枫.舍勒选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740.

[11]徐向东.自我、他人与道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595.

工业遗产价值向度探析 篇10

关键词:工业遗产,价值向度,科学技术哲学

工业缔造和发展是工业文化培育、完善乃至隐遁的演化和更迁过程。工业遗产作为体现人类主体价值观及文明理念最丰富的载体和最具象的符号, 承接着工业发展良性嬗变的时代印记, 折射出工业文化的流变态势, 代表着社会文明顺衍发展的前进步伐, 其价值在面对迅猛增加的发展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与当代不同意识形态社会的相互磨合中日益突出。探究工业遗产价值向度, 透视其价值表征, 对于正确认定工业遗产, 加强实施保护、管理与利用, 规范社会人群为准则, 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价值认识促催工业遗产发轫

“价值” (value) 一词最初源于valoir, 古代梵文和拉丁文中“掩盖、保护、加固”词义, 表示“起掩护和保护作用的, 可珍贵、可尊重、可重视的”等含义, 即日常用语中“好的”、“有利的”、“优良的”、“应该的”等所表达的内容。[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事物或现象 (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 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 以及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既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同时也是指引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认识世界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更是为了创造价值, 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价值认识之成为人类认识形式的一大类型, 是人类对实践活动目的之探索以及恪守的产物, 是具体实践活动启动之前应率先解决、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须一以贯之、而在实践活动完结之后要总结检测并深刻反思的认识内容。

价值认识的基本途径是评价。人的目光具有赋予事物以价值的魅力。[2]评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不光是针对事物实体本身的由浅入深的理性进程, 更是对事物与人之间意义的揭示。揭示意义其实也是揭示客观规律, 这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比较少的知到比较多的知的认识过程。其应有之义, 是要引领个体的人、多层面的社会群体乃至整个人类朝着理想的境界发展, 这个境界是人们世世代代在生活中通过体验、感受、反思而形成的有深厚生活基础和广泛认同度的憧憬。从根本上来说, 工业遗产价值乃是历史价值物与现实需求者之间的契合及其所产生的功用。这种功用应从两个角度来看:从价值物角度来看, 价值即是价值物之功用的昭示, 其结果必然体现为载体之消失和功用之转移;从需求者角度来看, 价值即是需求者享用价值物时生发的幸福与快乐的体验。产生此种体验的原因, 多半是缘于价值物功用的转移而相应解除需求者的不足和匮乏, 使其领悟到生活的意义, 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由此握捉到期冀和愿景所立于其上的支柱。[3]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所遵循的标准, 是以作为实践内容的客观价值标准为根据和前提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是主体在实践中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尺度, 它与主体的社会存在和需要直接联系着……是现实地、历史地形成和改变着的, 除了主体的客观现实及其实践外, 评价标准没有其他先验的前提和更高形式。[4]

工业遗产的发轫与科技发展似乎有着必然联系, 其价值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是一种祛蔽方式和祛魅过程。人类发明技术或有诸多打算, 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即通过设置一种于人有利的关系结构, 造成对人有用的价值过程或价值结果, 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起来的各种需要。借助于科技所完成的设置, 人类愈来愈掌管着世界, 自然在人类面前愈加“裸化”, 一切神秘的东西都无所遁其身, 它满足了人孜孜以求地了解世界本质的愿望。人的具体实践活动将人的理想主旨 (目的) 与人的作用发挥过程 (狭义上的动力) 紧密相连:正是以实践过程为中介, 目的超越相应观念领域, 融入了对象变革的现实过程。在现代性条件下, 工业主义构成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发生作用的主轴线。由科学与技术的联盟所构筑起来的现代工业, 却以过去世世代代所不能想象的方式改变着自然界。在全球的工业化地区, 并且逐渐地也在其他地方, 人类开始生活在一种人化环境之中, 这当然也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环境, 但是它再也不仅仅是自然的了。不仅是建造起来的工业区域, 而且绝大多数其他地区也都变成人类调整或控制的对象。[5]

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 从根本上说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工业遗存物所产生的一种意义估价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的功能、效用满足人类需要和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对工业遗存物提供这种满足的认可程度。当某种社会关系表现出对人们物质利益的剥夺态势时, “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 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生产力时, 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6]人类能够做的只是改变质料的存在状态以及不同质料间的结合方式, 从而生成新的功能和关系态, 这恰恰是工业遗产创价活动的实质, 即:人依靠自身体力、智力、情感力通过改变物质结构、物质结合方式而造成理想状态和结果的过程。

二现实之物承载工业文明———遗存转化为遗产

工业遗产是承载工业文明的现实之物。凡是工业社会遗留下来的与工业文明相关的遗留物, 均为工业遗存, 其范围比较广泛。但是, 工业社会遗留下来的厂矿、企业不计其数, 其设备、产品更是数量巨大, 不可能全部予以保存, 因此, 对这些往往还要按一定原则加以挑选, 择其典型者、有某种意义者确定为工业遗产, 而这项工作则要通过相应研究, 在认识其价值基础上加以确定。[7]从17世纪的制造业作坊到21世纪的高科技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本身到处都透露出人类活动的印迹。作为过程, 工业遗产价值表现为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于主体来说的相宜状态;作为结果, 工业遗产价值表现为载有某种功能的存在物即价值物的生成。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产业遗产, 见证了包含技术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活动整个过程。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 (TICCIH) 在其颁布的《下塔吉尔宪章》 (Nizhny Tagil Charter) 中对工业遗产作出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界定: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广泛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建筑价值、技术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技术或者人类社会历史上重要变革情况的遗产, 既包括有形要素 (如建筑物、设备等) , 又包括无形要素 (如技术、工艺、专利和商标符号等) , 亦包括工业遗产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作用 (如生存、消亡、危机和矛盾等) , 及其与经济、社会、地理和社会学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显示出其特殊重要性, 并值得对其进行有效保护。由是观之, 工业遗产既是一种技术遗产, 又是经济和社会遗产。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 英国人最早使用了“工业纪念物 (industrial monument) ”这个概念, 包括所有的建筑空间和场地上的构筑物, 也就是说只要是建成于工业革命时期, 能够反映工业和技术流程起源和演变的对象都可以被列为工业纪念物。对生产的或是技术的社会重新设定秩序必须基于生产过程的结构知识, 而这通常不仅仅包含技术的因素。这种活动使得自然界提供的特定原料适用于人类的某些特定的要求, 通过技术实现绝对效率的各种合理化。伴随技术正在发生着的事情, 并非指向对于自然界的绝对征服, 而是以技术环境对自然环境的替换。

工业遗产自形成之日起即发挥着重要的认知作用, 其本身就蕴孕着一种新的效用价值、思维方式及诸多规范建制。在刘易斯·芒福德看来, 物质性并不是有机体活动的最终解释, 至少对有机体的人类的形式而言是这样, 人类活动的基础是精神以及人类对于创造性自我实现的欲求。尽管人类确实是从事着现世的活动, 但人类的本质不是制造而是思考, 不是工具而是思想, 即发现或解释, 这构成了人性的基础。所有人类的成就“更多地不是增加食物供应或控制自然的目的, 而是更加充足地满足人类超越有机体的期盼和渴望”[8]。通过改变以往诸项传统因素,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器物、制度及价值观念, 促进人类认知向前发展。

工业遗产蕴涵着丰富而广泛的价值, 其实质是将工业遗存的价值上升为“遗产”。作为价值载体, 工业遗产可规定为“包含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信仰、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诸项能力的复合性整体”。[9]12以劳动为本源形式的人类活动, 其赋予对象以价值意义的过程, 也是人的创造性及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作为凝结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形态, 人化世界的深层意义, 同时表现为对人的创造性及本质力量的历史确证。[10]以非理性为主要标志的文化意识形态虽然与以理性为主要标志的技术意识形态具有较大差异, 然而, 两者在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意识与技术效用、功利价值上则又是密切相关的。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保持每种文化的特性及文化特性所依赖的环境, 才能在多元社会中有效地保障发展的目标, 这样的逻辑思路在遗产保护工作中可以比较具象。

从文化角度看, 技术是工业遗产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手段、动力和源泉。技术的主体及其成果构成了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技术, 文化就失去了重要的硬件内涵, 甚至成为一个无形的空壳。技术文化“是通过技术对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生存环境的描述, 并设法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各种活动和社会文化现象”, 是“以技术为本体或本源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联系”。[11]实际上, 这种表征在现实中以多种形式得以体现, 技术已然成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独立部分。文化语境中的工业遗产, 不仅仅指类似机器那样的器物, 而且还指技术制度、体制和技术意识形态 (如技术理念、技术价值等) 。保护工业遗产的目的, 正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 夯实社会文化的根基, 培植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由此推进人类不断向前发展。

遗产是一种功能。保护可被视做是减缓改变步调的制动器, 至少在认为未来发展必须停止管制或吝惜的角度上, 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对城市功能保护的影响容易产生附带的谬误问题, 因为保护行为自身就是目标, 并且一旦完成后, 这个过程在逻辑上随即宣告结束。[12]技术作为社会结构整体中的一种社会要素和社会功能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子系统, 要正常地发挥作用, 就必须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结构功能整体维持着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关系。[13]“工业废墟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变的重要区域, 是不可或缺的创造的新空间, 是具有相当生命力的, 尽管废墟上曾生产出很多东西, 但在对其原始功能的一次次超越之后, 仍然拥有非常美好的未来, 从而使其从阴影下逃脱。”[14]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物化历史, 是不可再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城市发展与企业成长的历史。保护好这些遗产, 就是保存这段成长的历史。

三工业遗产的价值表征

工业遗产作为近现代产业文明的历史成果, 是明示或隐形状态中形成的工业活动衍生物, 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承载、记忆与见证功能。工业遗产通过特定符号获得传承, 构成了产业文明群体的标征性业绩, 被视为行为的产物或为将来的行为创造条件的要素, 其本质核心是传统 (来自于历史, 并被选择的) 观念, 特别是附加了价值的文化体系。保护工业遗产的动机在于认定这种证据的普遍性价值, 而并非单一遗址的特异性。无论从人文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层面, 还是从工艺审美、经济实用乃至教育宣传角度, 工业遗产已经呈现并将继续拥有意义深远的价值。

历史文化及社会认识价值。工业遗产记录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 是把握近代历史、解释社会进化发展的重要证据和实物, 对人类认识工业活动及其发展历程, 了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工业技术、工业组织、工业文化等, 凝结着具有普遍性的历史价值, 这是其他文化遗产无法替代的。[15]究其本质, 历史作为十分宝贵的人类经验, 其过程具有一定方向性, 当人们不断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时, 业已存在或消失的过往便成为一种评判或鉴别的砝码, 甚而被直接当成一种仿效与追寻的对象。所有的工业建筑物都烙印着一个时代的痕迹, 均成为历史信息的源泉。工业遗产承载着真实和相对完整的工业化时代的历史信息, 能够帮助人们追述以工业为标志的近现代社会历史, 帮助后世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从根本上说是对民族历史完整性和人类社会创造力的尊重, 是对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纪念和其崇高精神的传承。而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 则在于其所凝结的成果和属性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某种性能。[16]特别是对于长期工作于工业区的众多技术人员、产业工人来说, 工业遗产更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 因为它记载着本人及其家属和后代的日常生活, 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血脉相连, 饱含着厚重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技术工艺及科学研究价值。工业遗产是工业活动的证据, 其中包含的大量科技信息, 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规划、产品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的技术和科研价值, 能够折射出当时的科技发展状况和水平。生产技术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对于把握技术生成发展的社会的、历史的根据是非常重要的, 将单纯的手段体系纳入社会联系中的契机是社会, 要求人类通过劳动关系结合在一起。当某项技术从大众视野里离开的时候, 如打字机、蒸汽机、蜡烛、绘画、敞篷车, 当不再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需时, 其归宿是人类文明中值得骄傲的灿烂艺术。从艺术价值角度讲, 工业建筑往往是具有创造性或者说是具有艺术性的建筑物, 工业社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则包含有更多的科学价值。工业社会中的技术, 更多地体现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技术原理所导致的技术发明, 无论是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还是技术产品, 均包含着相应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或者说, 如果将工业革命之前的技术称做“经验性技术”的话, 那么工业革命后的技术则是“科学性技术”。[7]对于产业建筑的研究可以把握技术演变过程, 亦能反映人和机器的关系, 而对于机器和工具运作方式研究则可以揭示出制造工艺的演变。即使是工业社会之前的技术遗产, 也具有当今科学可以借鉴的价值, 其中实物遗存尤其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许多古代发明实物已失传, 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但工业遗产本身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可以成为科技人员最为直接的研究范本, 其中的技巧更可以成为后人从事技术发明创新的重要借鉴。

转型发展及经济实用价值。工业遗产不是历史包袱, 而是无形财富, 是转型发展的产业资源。从使用价值角度讲, 工业遗产所拥有的大尺度体量适合于所有新用途。进入后工业时代, 基于服务业具有企业规模小、投资小、对空间场所等硬件设施要求不高等特点, 而工业遗产多位居城市中心, 因而两者有着天生的耦合性, 稍加改造, 工业遗产便能成为创意产业、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从而推动一地区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工业技术发展, 涉及技术、社会和社会需求等诸多要素, 社会选择过程也是这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工业遗产并非“凝固的遗产”, 工业建筑灵活性使其非常容易被“再创造”, 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 新的工业景观变得富有人情味, 新建工厂往往和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饶有趣味的建筑氛围。一般而言, 技术的产生、发展只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 社会需求即是技术发展的动力。人们所希望的社会状况与社会现状存在的差距产生了社会需求, 由此应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或创新, 这就出现选择何种技术进行改进或创新的问题, 即有针对性地对技术进行选择。工业遗产的经济实用价值也正渊源于此。

教育宣传及精神承载价值。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时代意义的象征, 成为城市深层的精神纽带, 成为市民内心深处对所在城市的共同体验。对于历史和工程教育而言, 工业遗产是无法替代的现场教材, 许多工业遗址被作为教学基地, 把工业遗产保护、宣传和教育结合起来。虽然文明是独特的、异质的, 但在发展阶段能够发现共通点———文明形态的不同和文明的发展阶段中的共通性认识。[9]25精神方面、社会关系方面的价值事实, 虽然不像物质方面的价值事实那样可以精确地度量, 也容易见仁见智, 但是它们依然具有作为事实的客观特征。与物质价值物经常是一人一次消费不同, 精神价值物可以多人多次消费, 且可以产生倍加或扩展的作用。相比较而言, 精神价值物要比物质价值物更有效率。同时, 工业遗产通常具有民族性、地域性, 体现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和创造精神。工业的布局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形成了特殊的内在肌理和特质内涵, 工业遗产的特殊形象则成为众多地区文化识别的鲜明标志。

四结语

高等学校课程价值取向探析 篇11

[关键词] 高等学校课程 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 知识本位

历史梳理:高等学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简介

课程的价值问题历来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学者沿着斯宾塞开辟的课程价值研究的思路,进行过各种探索,提出了许多观点,他们的目的是为课程的选择提供合乎理性的价值论基础。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随着现代社会价值相对主义和伦理怀疑论的盛行,课程价值的比较研究和伦理辩护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逻辑实证主义甚至以价值命题的真实性既不能从逻辑上又不能从经验上得到检验为由,把课程的价值问题打入冷宫,使其几乎销声匿迹。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课程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和标准化日益显得片面和狭隘,受到公众和教育界的普遍质疑,这些促使学者们重新开始反思课程的价值问题。

作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高等学校是应一定的需要产生的,并要实现一定的价值,它的这些价值主要由课程来承载。对需要主体和客体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所谓课程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定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不但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课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于课程编制过程的各个环节(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不同的价值理论的影响,人们在课程实践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美国学者米勒(Miller)把课程价值取向分为七种,由外显行为取向到内心活动取向依次是:行为的取向、学科的取向、社会的取向、发展的取向、认知过程的取向、人本主义的取向和超个人的取向。普润特(Print)综合了艾斯纳(Eisner)和麦克尼尔(Mcneil)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课程价值取向1: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知过程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和技术学取向。我国青年学者田圣炳根据国家对高等学校课程的需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需要,而把高等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细分为政治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三种。王珺博士则从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相关性出发,提出了高等学校课程在社会不同时期曾采取的政治价值取向、经济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和人性价值取向,并将我国不同时期高等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演变归纳为四种形式:对政治价值的赋予和膜拜、对经济价值的认可和追求、对文化价值的思考和关注及对人性价值的呼吁和倡导。他们几位的研究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实践课程价值的全景图,体现了人们在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对课程目的、内容及实施等方面关注角度的差异。

理性分析:高等学校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优势及局限

虽然20世纪课程哲学流派纷繁复杂,高等学校课程价值取向多元纷呈,但是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上述对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可追溯至公元前392年由古希腊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创办的修辞学校,伊索克拉底重视教育对国家延续的作用,强调教育应为职业作准备。在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明确提出了大学具有社会服务这一职能,大学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这更是为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树立了一座丰碑。

我国自孔子以来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教育一直被视为实行阶级统治和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高等学校课程学习以“明人伦”为要旨,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文武兼备的各级官吏及其他各方面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占绝对主导地位(有时甚至窄化到政治本位的价值取向),这使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内容两千多年基本不变,固守“六艺”“四书五经”而不曾变通。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需要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从而促进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强调高等学校课程设计应与社会现实需要紧密挂钩,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因其现实需要不同而对课程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等取舍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强调高等学校课程对社会需要的完全满足和优先满足。从短期来看,社会本位课程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用性较强。但人们对它也产生了质疑:社会的各种需要都是合理的吗?社会能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吗?社会的所有需要都应该让课程无条件地满足吗?经验证明,社会需要独霸课程领域将使个性和知识的发展遭受严重损害。文革时期,大学开设学工学农课程导致的教育质量大滑坡就是惨痛的教训。

2.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发轫自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学园”(Academy),这是一所哲学学校,目标是培养哲学家,提倡为学习而学习,开设的课程为“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柏拉图认为精通四艺的哲学家才是神的属性和人的属性的充分体现。在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一直凌驾于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之上。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崇尚古希腊的博雅式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逐渐走上前台,占据主导地位。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倡导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人是课程的基本着眼点和中心,大学课程应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并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为目标,应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编制大学课程,强调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不是使学习者适应课程。典型的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课程有雅斯贝尔斯的“完人教育”课程和赫钦斯的名著课程等。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在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的同时,其自身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从抽象的、理想的人性出发编制的课程容易导致课程和学生脱离社会生活与社会需要。

3.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作为自由民的“七艺”课程,近代夸美纽斯所倡导的“泛智主义”学科,19世纪初由洪堡所强调的纯科学课程和对高层次文化、高学术水平的追求,以及现代布鲁纳结构主义的学问中心课程,都显示了人们对这种价值取向的热情。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知识是课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强调应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注重公认的科学概念、科学体系、基本事实和基本原理,认为课程的学术标准至高无上。在课程的实施方面,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从易到难、从基础知识到尖端知识,认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明天的探索、发明所作的准备,其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由于这种价值取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渐进性,既便于组织教学,又便于进行评价,因此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和真诚拥护。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坚持“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课程知识偏、难、深,脱离社会现实需要,使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遭到社会和学生的口诛笔伐。另外,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单纯适应学科需要导致课程繁杂,知识分割严重,学生则陷于过度专业化的知识而无法获得对世界的完整印象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发展方向:三种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

上述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从不同的时代条件出发,在不同的背景下考虑课程的不同方面所形成的。大学课程的三种价值取向都是合理的,但它们的地位和意义有所不同:个人的价值取向是目的性的,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前提性的,知识的价值取向是条件性的。首先,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促进人的发展,那么作为其核心的课程应履行高等教育的使命,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因此,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目的性地位,是大学课程的目的性价值取向。其次,个人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要求,并受社会的发展制约,即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最后,个人的发展通过习得某些知识或经验来实现,即在大学课程中,知识作为服务于人的发展这一目的的条件而存在。

在当前时代的推动下,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和知识本位这三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表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掌握知识是实现个人完善的条件,不仅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渐趋统一,而且知识的发展与人和社会的发展也开始同步进行,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因此,新的课程价值取向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吸收三种不同价值取向的优点和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课程价值取向正确的发展方向是:走社会本位、个人本位和知识本位三种课程价值取向有机融合的道路。

参考文獻:

[1]王珺.我国大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3(5):64-67.

[2]伍运文.适应与超越之间:大学课程的价值选择[J].江苏高教,2003(4):72-74.

[3]刘志军.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46-49.

[4]杜希民,周燕来,于东红.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特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1-135.

[5]陈晓云.课程价值观与高校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6]杨晓江.大学课程设计新论[J].江苏高教,1996(6):59-62.

[7]刘旭.再议大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其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5(6):60-63.

[8]李文兵.试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大学课程改革[J].江苏高教,1997(1):47-49.

管理咨询价值探析 篇12

一、理念传播

咨询公司在为企业提供一整套咨询方案的同时, 还需要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通过不断向企业家传导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促进企业家系统思考能力的提高, 并且把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客户进行咨询服务所积累的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和客户沟通, 对企业领导人有所启发, 实现企业领导人的理念提升。因此, 管理咨询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先进管理观念的传播。企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 在这个管理过程中思想渗透是非常关键的。通过管理咨询激发管理人员对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突破长期从事具体工作而产生的知识接触的局限, 从而达到与企业中高层在管理观念和变革思想上达到观念的更新和升华。其次, 管理理念的传播还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通晓咨询方案的形成过程, 从而有助于企业引进适合企业情况和发展阶段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发挥咨询方案的最大效用。

二、专业论证

一般而言, 咨询顾问作为独立的第三方, 和客户相比往往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 同时还具备职业化、客观、独立的特点, 能够通过理性、科学、系统的专业论证和深入研究分析, 得出不带个人感情的商业判断和咨询意见, 从而可以将高层管理的战略直觉和管理经验经过合理修正, 以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方式加以表述, 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和变革要点, 并统一中高层的思想, 降低决策风险。

然而, 国内的许多小咨询公司, 认为咨询就是“一把手”工程, 其咨询结论的出发点也是一味的迎合老板, 在咨询过程中为了咨询成果的通过, 将很多咨询方案都做成了对老板思路的细化。很多咨询顾问不能也没有机会坚持自己的观点, 一旦出现自身的访谈和观察结果与公司老板看法不一致, 便往往选择放弃, 我认为这种放弃本身就是不专业的表现, 恰恰丧失了管理咨询最基础的价值, 因为它丧失了咨询顾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 从技术层面讲, 管理咨询的价值就在于“专业、专注、专职”, “专业创造价值”才是管理咨询公司的立身之本。

三、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 对于管理咨询公司来讲, 其重点在于建议, 对于客户来讲, 其重点在于实施。目前咨询界把管理咨询分为建议性咨询和实施性咨询, 一部分咨询公司认为咨询价值不仅仅在于引入先进管理理念, 提供科学管理方案, 而更应该通过参与方案的有效实施, 为企业带来实质性改变;而国内的大部分咨询公司, 都奉行“不参与企业变革的具体实施, 不参与企业政治和内部利益纷争”的独立性原则, 认为管理咨询的价值在于提供优质的方案。

我认为, 站在企业的角度而言, 管理咨询的价值, 不仅仅在于管理经验的移植, 更需要关注的应该是管理变革后的实施效果, 即不仅仅需要将行业特点和企业资源进行科学、深入分析后予以组合, 而更要求在制定方案后, 对实施效果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切合性的操作策略设计, 同时通过辅导的方式参与执行, 并通过事中监控和事后控制的方式强化管理咨询的研究链和责任链, 这才能提升管理咨询方案的可操作性, 真正体现管理咨询的价值。

四、促成变革

当企业就重大事宜进行决策时, 有鉴于内部员工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 以及员工的利益驱动所带来的局限性。往往需要从外部客观的角度来评估相关事宜。此时此刻, 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外来者, 就需要将外部有生命力的新观念, 通过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引入企业内部。在管理咨询过程中, 一个项目能不能实施好, 这与咨询顾问的“促成变革”工作做得怎么样有很大关系。咨询顾问进入企业后, 首先做的工作就是变革调查, 并能够通过听取不同岗位、不同利益主体的多方意见, 找到变革的阻力和动力在哪里, 另外, 咨询顾问提出的方案必然会牵涉到很多个人利益和历史问题, 造成实施阻碍, 因此, 咨询公司除了出具咨询方案外, 还应重视“促成变革”, 而检验咨询目标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企业实施变革后的经营业绩也管理效果, 所以说, “促成变革”应该成为咨询公司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一种模式.

“为企业创造价值”是现阶段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公开宣传强调的公司使命, 管理咨询的价值不仅仅是出具一套方案或者开发一套软件,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和推动企业营建一个利于发展、适应竞争的机制, 并且将这种机制的实施效果和自身利益挂钩起来, 真正实现“双赢”。

摘要:本文从管理咨询如何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 对管理咨询的价值定位进行探讨。

关键词:管理咨询,价值,变革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云计算影响下一篇:灵芝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