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4-06-19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通用9篇)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1

简论案件管理监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案件管理是推进执法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案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是管理、监督、服务、参谋,管理职能通过监督、服务职能来实现,参谋职能是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延伸。由此,监督和服务是案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案件管理部门职能实现的主要依托。在发挥案件管理部门职能中存在着监督和服务薄弱的问题。案件管理部门应以管理为手段,在服务中进行监督,在监督中提供服务,有效强化内部监督,有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一、监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执法办案是检察工作的中心,执法办案不规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影响了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案件管理是检察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案件管理监督要围绕着规范执法办案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凡是与执法办案有关的内容都属于案件管理监督的范围。因此,案件管理部门的监督对象是办案人员,监督的内容是执法办案行为。从实现效能来看,案件管理部门监督应兼顾程序监督和实体监督、同步监督和事后监督、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总之,案件管理部门的监督是全方位、全程化的全面监督。目前,案件管理部门主要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业务平台来进行监管,通过掌控案件入出口、节点控制、文书监管、案件超期预警、涉案财物的监管、风险预警评估、案件质量评查等管理监控措施,改变了以前单纯的条线分割、封闭的静态、事后监督的状态,形成了全程、实时、动态的矩形监督方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执法的规范性。但是在监督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如案件管理部门定位不明晰,监督空泛;案件管理部门的权威性没有树立起来,监督乏力;监督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监督方法生硬、方式不灵活,不善监督;监督侧重程序性监督和法律监督,不注重实体监督、工作监督等。

(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的证明,案件管理的职能不断完善,在服务职能上,案件管理对内要服务办案部门和领导决策,对外是检察机关的窗口,要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服务,保障和完善其诉讼权益,同时通过展示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化检务公开,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在实践中,服务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具体体现在:(1)服务专业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服务办案和领导决策专业性不强。随着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全面上线,所有的案件都要通过统一系统进行流转,案件管理部门既是案件受理的入口,又是案件管理和运行的枢纽,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案件管理工作人员应扮演“指导员”和“消防员”的角色,自觉服务办案部门,但是囿于对业务知识不精通,服务办案部门的专业性不强。案件管理部门服务领导决策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掌握的案件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有质量的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目前来看写出来的报告滞后或者质量不高,不能为领导提供决策或者对领导决策参考意义不大。(2)服务主动性不足。在服务律师、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方面被动停留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层面;在深化检务公开,在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方面,态度迟疑,“犹抱琵琶半遮面”。另外,还存在服务重点、亮点不突出,不注意服务细节等问题。

二、监督服务中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一)案件管理部门定位不明晰

自身定位清晰,工作思路才能清晰,工作的开展才能取得实效。《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是专门负责案件管理的综合性业务部门,主要承担案件管理、监督、服务、参谋职能”。从这个文件可以看出,案件管理部门的定位是综合性业务部门,主要通过管理、监督、服务、参谋的方式来履行职能。但在实践中出现单纯将案件管理部门视为业务部门的“大内勤”的现象,每天纠缠在繁杂的业务服务工作中,忽视了管理和监督;或在实际工作过度强调监管,监管机械僵化,结果与业务部门频起摩擦,关系紧张,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或是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案件管理工作实效不明显等。这些因对自身定位不清晰而导致上述我们分析的监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二)案件管理部门的权威没有树立起来

案件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的配合和支持。在实践中,存在案件管理部门已设立,但是各方思想上未重视,思想转变未到位的现象,案件管理部门的权威性不够,工作遭遇阻力。案件管理部门权威不高有多方面的原因,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不够;案件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能正确看待,主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积极性不高;业务部门以及公安部门对案件管理部门认识的不统一,存在抵触情绪和抵触行为。

(三)案件管理队伍素能不高,管理不规范

案件管理人员要具有扎实业务知识,才具备查找问题的“火眼金睛”;只有具备超强的综合技能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案件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能直接决定了监督的效果和服务的质量。案件管理不仅仅是对案件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为办案部门提供辅助性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的汇总、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同时通过文书、涉案款物的审核、案件质量的评查,发现办案不规范乃至违法等问题,这就对案件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层院案多人少,在实践中,往往会将一些年龄较大,能力不强,没有在业务部门锻炼的干警调配到案件管理部门,导致监管服务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对案件管理队伍管理的不规范,案件管理人员只熟悉自己负责的业务,出现一岗专职、专而不全的局面,影响监管和服务的效果。

三、加强案件监督和服务的途径

(一)树立案件管理部门的权威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将案件管理部门当成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力推进和支持案件管理的各项工作;明晰案件管理部门的定位,可提高案件管理部门的职级;突出案件管理部门独立性,案件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要同业务部门的主管领导独立开来,保证监管的独立性;如确因条件所限不能配备高规格的干警,至少要通过业务培训和轮岗交流,提高干警的素能,做到案件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一专多能,完善案件管理部门的工作考核办法,强化职责,加强案件管理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二)监管和服务突出重点,要横到边、纵到底

在监管和服务中不断总结经验,查找执法不规范的隐蔽点和易发点;明确检察机关特定时期内的执法重心和领导关注的重点问题;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领域,找准案件办理的薄弱点,对这些问题重点进行监管,完善服务,提高监督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重点突出的同时,又要将监管和服务横到边、纵到底。继续通过掌控案件入出口、节点控制、文书监管、案件超期预警、涉案财物的监管等加强对办案程序的监管;审查重点办案节点的文书,案件质量评查,加强对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撤销案件、撤回起诉、无罪判决、改变强制措施、改变定性等案件的实体审查;加强与检务督查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对执法办案纪律和工作纪律情况进行监管。做到监管不遗漏,不留死角。完善案件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视违法、违规情节的轻重,承担不同的责任,坚决将责任落实到人。倒逼办案部门自觉依法规范办案,做到案案合法,件件规范。在服务办案部门上,要做到监管到哪,服务就跟到哪,对于监管出来的问题,在督促办案部门整改的同时,也要协助解决发现的问题,积极与业务部门协调和沟通,大胆突破服务的范围,创新服务的方式,以服务促整改,以整改落实监督,形成监督服务之间的协调推进,促进案件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对外服务上,首先要做到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变被动、等、拖、靠的思想,积极探索,不断尝试,寻求突破,明确服务重点,打造服务品牌,完善服务项目,形成立体服务的格局,进一步提升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彰显检察为民、便民的价值理念。

(三)正确处理监管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监督和服务是案件管理这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同时要明确这两项职能主要围绕执法办案来进行,将监管和服务统一在规范执法办案中,要做到监督不越位、服务不添乱。在实践中,要防止监督权过度膨胀,出现重监督轻服务的现象,也要防止过分注重服务,忽略了监督。要坚持监督和服务两手都要硬,要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在监督中完善服务。通过丰富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范围,细化服务内容,明确服务对象,服务人民群众、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办案部门;通过探索监管方式,改进监管方法,规范监管行为,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效果,切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2

一、实施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想认识不足, 定位不明确。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学生要扮演两种角色, 既是学生又是员工, 要在这两个不同的角色中, 同时接受学校的管理及来自实习单位的管理, 这种以实习单位准员工的身份参加实习的双重角色容易使学生产生角色混乱, 使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思想认识不足, 不能正确认识顶岗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导致学生对顶岗实习产生误解, 认为顶岗实习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 完成学校布置的毕业实践即可, 对学业及未来就业毫无帮助。

学生进入实习单位, 接受完岗前培训后, 企业根据生产实际要求, 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不同工作岗位的难易程度不同, 工作条件有差异, 导致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落差。 学生总认为自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 被安排到生产第一线岗位做流水线等基层工作, 觉得是大材小用, 所以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2.对待实习中的挫折不够理性, 适应能力弱。 顶岗实习期间, 学生转变为单位准员工, 安逸舒适的校园生活被打破, 这种工作强度较大的环境、角色的转变, 使学生从身心上紧张、焦虑不安, 较长时间不能适应顶岗实习的工作要求。 有的学生由于无法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单位频繁调换其工作岗位;有的学生适应不了某些岗位的长时间加班强度; 有的学生不能适应严格的厂规厂纪, 工作上纪律散漫、做事敷衍, 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 甚至有的学生由于难以适应实习单位苛刻的管理制度和紧张快速的工作节奏, 自动中止实习或者因迟到、旷工而被单位辞退, 给学校与学生本人带来负面影响。

3.学校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目前顶岗实习的时间大多都在三个月或者半年, 是校外实习, 参与的基本是社会活动, 复杂程度远比在学校的高, 大部分学校现有的考核制度大多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等问题。 由于实习企业对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因此学校往往以简单的学生实习报告代替实习成绩的评定, 缺乏过程管理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存在滞后现象, 无法有效形成实习过程的反馈和与学生的互动,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不能很好地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4.企业配合力度不够、缺乏沟通与协商。 顶岗实习需要学校与企业相互配合, 才能够真正使学生顶岗实习质量得到保证, 但实习单位普遍存在短期行为思想, 考虑较多的是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方面因素, 往往把同高职院校合作只是单纯地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应急手段, 缺乏长期合作动力。 实习单位对与学校进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的态度多数是被动的, 企业一般不积极或者不愿意参与承担过多的实习基地责任, 主要因为企业也担心实习生不好管理, 影响到正常生产、承担责任事故等。 由于企业的配合力度不够, 驻厂管理老师不能以与企业取得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使得顶岗实习成为学校的一项单方面行为, 企业对实习生接受的态度被动, 流于形式。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教育,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误区, 使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 开展顶岗实习前期, 学校需要通过开展动员会、实习单位情况介绍会、顶岗实习座谈会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及思想教育, 从思想上引导和帮助他们对顶岗实习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有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帮助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 明确实习目标, 端正实习态度。 由于顶岗实习一般都是在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 较长时间脱离学校的管理, 加上企业单位的管理制度与学校管理制度存在很大差异, 学生在实习期间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 则繁重的工作压力, 复杂的人际关系及严格的管理制度, 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各种的思想包袱、心理压力等问题, 因此加强顶岗实习前期的宣传和引导教育非常必要。

2. 加强管理, 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 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 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是对学校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有效评估的前提, 应建立由系 (部) 领导、教研室、辅导员组成的顶岗实习工作小组, 需要系 (部) 全员参与, 对实习过程全程跟踪管理, 学校与企业进行双重管理, 加强学生的责任、义务和权力教育,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 学校应按照《制定顶岗实习计划》, 组织相关实训科任老师编写《顶岗实习教学大纲》, 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办法》、《顶岗实习校外指导老师工作责任》等相关制度和管理规定,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真正落到实处, 努力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院、系、教研室三级需要协同加强对顶岗实习过程的监管, 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每一项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得到保障。

3.加强沟通,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顶岗实习需要来自企业的积极配合,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具有双重身份, 需要同时接受学校管理和企业的管理, 校企间应该相互协商, 安排相关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学校驻厂管理老师与企业指导老师各自明确职责、各有分工, 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开展顶岗实习工作。 学校与企业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 共同商讨制定实习教学任务和实习管理制度与措施,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履行好相应工作职责和义务。

摘要: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教育,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误区, 使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加强过程管理, 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 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强沟通,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对策及建议,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刘光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的隐患与对策研究[J], 2008 (4) .

[2]万平.提高高职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5) .

[3]欧阳祥娥.82:1带来的思考[J].职教通讯, 2011 (8) .

[4]刑芳.职业院校顶岗实习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31) .

[5]周小红, 李春光.浅谈高职顶岗实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 2009 (2) .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3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会计;对策

财务监督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基层事业单位各环节的财务活动。近些年来,国家颁布了众多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引导,多数基层事业单位也开展实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财务监督难以正常开展或流于形式。基层事业单位想要做好财务监督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并不断研究和实践。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1.并未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

财务监督制度不完善是现阶段基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一点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监督制度不全面,很多财务管理内容的监督都没有涉及到,如只是针对费用支出的审批及报销过程进行监督,这就导致财务监督实质作用并不大。(2)财务监督制度并没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导致监督人员没有一套完善的标准来约束自身行为。在监督过程中监督人员随意性太大,可凭借主观意识进行相关操作,从而容易滋生监督的不正之风。(3)监督制度缺乏有力的实行。由于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上的缺陷,并缺乏强有力的约束,造成了财务人员不积极执行制度现状,导致该制度流于形式,并且形式虚设。

2.预算管理监督薄弱

虽然现阶段国家对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监督做出了明确的指导,但在实际执行和实施过程中,任然存在很多问题。专款专用是预算管理中需要遵循的最基础的原则,既每一项预算都有一个明确的用途,下属部门对预算资金的使用必须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而现阶段,许多基层事业单位没有遵循这一点原则。一方面体现在预算编制中,没有仔细结合各部门未来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求,更没观察市场环境变化对预算的影响,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并不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从而造成预算资金使用混乱的情况,同时也是挪用现状的根源。这一现状,带来预算管理监督方面的压力,使预算管理监督并不能发挥有效性。

3.财务监督力度不强

一个标准的、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应该覆盖财务管理所有环节活动,并且多各环节活动拥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知道什么是标准,什么是违规,这样才能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同时,监督不仅是监督人员的工作,还应该需要财务人员及其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倘若配合不善或存在刻意刁难监督人员的现象,就会导致监督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现阶段,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缺乏独立性,许多财务监督人员都受到上级领导或其他部门管理者的制约。或处于某种利益关系而消极监督。甚至徇私舞弊,串通其它人员来贪赃枉法、贪污腐败。

4.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财务监督质量和效率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就会导致财务监督工作难以发挥实质作用。现阶段,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落后的现状,对现代先进的财务理论和技能掌握程度不高,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工作严重和时代脱节。同时,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个人利益为工作导向,或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还有些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监督工作的积极性,认为监督工作可有可无,甚至不满足繁琐监督工作下不对等的薪资分配,从而导致财务人才的流失。

二、改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问题的对策

1.完善财务监督制度体系

完善财务监督制度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系必须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建设,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但这些规范的制度也不一定满足基层事业单位真实的内部需要。所以在实际建设体系和制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基层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创新,通过研究和实践,找出一套最适合基层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监督体系、制度。同时,单位领导还善于分析财务监督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对财务监督问题保持一个敏感的心理,从来在今后的财务监督活动中不断提高监督质量。(2)提高财务监管工作的独立性。一方面,财务会计人员的人事任免不应该由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决定,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过去中财务监管工作受制于领导,也保证财务监管的公平公正性。同时,还需要明确财务会计人员在财务监管工作中的权责,权利的分配是为了保准监管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其他人员或部门不积极配合。而责任的分配则是为了提高财会人员参与财务监管的积极性,并提高财务监管的效率。可通过建立财务会计集中管理制度来实现独立性目标。在该区域内各基层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由当地财政局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评价、分析各个财会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务能力,从而为人事任命提供有力依据。

2.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各岗位职工财务监督意识

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各岗位职工财务监管意识,首先需要明确财务监管对基层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并明确单位利益和职员利益存在的联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强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让单位领导知道自己在财务监管工作中的责任,做好相关工作,发挥带头作用。(2)提高基层职员对财务监管的认识,开展该方面的教育工作。尤其是法律方面,让员工知法、懂法,并把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3)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从而督促单位领导和职员积极参与到财务监管中,使其遵循财务法规。

3.发挥内、外部审计在财务监督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基层事业单位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其保持一个较高的职能地位,避免审计工作受限。可赋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利,如在审计活动中可组织协调财务部门及其它部门工作,从而保证内部审计顺利开展。(2)加强内部审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在职员上一定要选择那些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以及审计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明确审计规范,提高后续分析和评价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从而能够准确找出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

外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首先需要基层事业单位加强和外部审计部门的合作,可每年定期邀请外部审计部门来监督、检查该年的财务工作,如对该年的绩效进行审计。分析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完整、准确,查找财务会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漏洞,并一步步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4.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整体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需要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训。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建立系统的、有规划的培训机制,并且培训内容也必须是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要求财会人员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在各个培训阶段结束之后开展考核,评价财快人员的学习成果。其次,加强财务会计人员法律素养。组织财会人员积极学习财会方面的法律知识,了解财会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并促进财会人员积极落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最后,开展对财会人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工作。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对基层事业单位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平,养成廉洁自律的美好品德,从而构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良好的工作氛围,改善过去存在的不正之风。

三、总结

现阶段,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降低了财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基层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监督体系和制度,加强各阶层岗位职员的财务监督意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合作,同时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并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晓艳.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0(32):168-169.

[2]吴毅.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的衔接[J].财经界,2015,0(21):309-309.

[3]艾婕.浅谈新规则下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制度[J].企业导报,2015,0(10):17-17.

[4]朱炳星.财务核算中心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7):137-138.

[5]信保.基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0(6):120-121.

[6]肖志刚.论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下提升学校财务监督的对策[J].财经界,2015,0(3):179-180.

作者简介: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4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个人手中,权力运作缺乏有效的制约。重大决策权相对集中,民主集中制往往形同虚

设。

二是权力的行使与承担的责任相脱节。我国政府及政府内部的组织管理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党委系统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委员会集体领导制度。但往往出现了重大决策失误、失职渎职、用人不当等问题,却没有去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三是一些“一把手”自律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有的过于自信,总以为自己不错,无可挑剔,用不着别人监督;有的认为接受监督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有的自视高人一等,自认为不受监督乃天经地义;甚至有个别的“一把手”个人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个人说了算,千方百计拒绝监督或

逃避监督。

四是对“一把手”重使用轻管理,疏于监督。往往只注重对“一把手”的工作实绩特别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忽视对其思想、作风,特别是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对党政“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避重就轻。

五是同级班子成员碍于情面,不便监督。有的班子成员认为“提了没有用,还得罪人,不如不说”;有的担心被“一把手”误解自己有“野心”、想“篡权”,不敢监督;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当成“闹不团结”,影响自己的前程,不愿监督。因此,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的状况。

六是下级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有的同志认为自己职位卑微,上级“一把手”的态度可以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打击报复,故宁可“多栽花少栽刺”,信奉“是非面前莫开口”的处世哲学,不敢挺直腰杆对上级领导进行监督。

七是群众不知情,无法开展监督。有的“一把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不经过群众讨论,重大决策不与群众商量,使群众很难真正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八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没法监督。目前,对一些“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导致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收不到应有的实效。

二、采取对策:

一是强化自我监督。上级党组织要切实改变重选拔轻教育的倾向,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不断提高对自我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警钟长

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是强化上级监督。县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承担起对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监督的主要责任。要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负责同志,与下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定期谈心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函询回复制度,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要建立健全惩戒制度,对那些长期拉帮结伙、工作平庸、群众意见大的“一把手”,上级组织部门要及时发出诫勉通知,限期改正。对没有改正甚至出现新问题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界定权力范围。在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上,除要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的领导工作制度外,还应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建立严格限制一把手权力行使的相关制度。如,建立重大问题民主决策制度。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审批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上,都必须经集体讨论研究,班子成员包括“一把手”每人都只有一票的权力,任何个人都无权作出决定;建立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度。集体决策后必须按照分工由领导个人负责贯彻和落实,任何个人都不能越权插手他人负责的工作;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等,以制度严

格制衡一把手权力行使。

四是强化党内监督。要把目前党内法规对罢免问题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操作性强的罢免程序,使罢免制度得以实施和发挥作用。还比如,要建立同级监督责任制,不仅要有实施同级监督的具体内容、尺度和责任,而且要有不接受监督和放弃监督如何处理的具体规定,做到监督有条例,操作有细则,从而使党内监督有章可循,提高党内监督的效能。

五是强化群众监督。首先,要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把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决策依据、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干部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公开保证公正。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包括信访举报和民意测验、民主评议为主的群众监督,人大和政法系统的法制监督,政协和群众团体的民主监督,报纸、电视、电台的新闻舆论监督等。第三,要让干部群众在领导干部的任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拓宽群众参与干部工作的渠道,扩大领导干部民意测验、民主推荐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的升降去留拥有发言权。

六是强化财经监督。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对领导干部行使事权、财权进行监督和审计。一要逐步扩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二要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由被动的事后审计改为主动地事前和事中审计。三要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把审计结论作为考核、评价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5

及改进对策

油田企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生产过程中有较大的风险,因此HSE监督管理工作是油田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首要工作。从中石油系统看,目前多数企业的安全环保整体上还处于严格监管阶段,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由严格监管阶段跨入自主管理阶段的目标强化HSE监督管理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工作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当前是有企业HSE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适合油田企业HSE监督管理的办法和途径。

一、目前HSE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HSE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近些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为实现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HSE管理体系,创造了优良的安全环保表现,推动了安全环保形势的持续好转。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整体发展还不平衡,覆盖面不全,一些单位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要求不严格、执行不得力,以及HSE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等问题,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从整体上缺乏长效性、基础性的治本措施。

(二)基层HSE监督管理机构有待于完善。据调查了解,油田企业基层单位HSE监督管理机构并不是很健全,只有少数采油采气、修井作业等高危单位建立了专门的HSE监督管理机构,多数单位没有专门的HSE监督管理机构,有的单位HSE监督工作由安全科代管,有的监督人员由综合部门的人员兼任,有的既无监督机构又无监督人员,监督管理存在短板。

(三)HSE监督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油田企业涉及勘探、钻井、采油、修井作业、石油储运、工程建筑等多个领域,由于专业化监督工作的需要,对监督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监督人员的现状看,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监督人员HSE监督专业知识较为缺乏,标准规范掌握不准,现场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暂时也难以满足全方位、多领域、多专业的监督工作的需要。

(四)监督方法较为单一。当前的HSE监督,现场发现问题和违章行为多是以处罚为主,以罚代教,以罚代管,造成员工与监督人员的抵触情绪,影响了监督效果。

(五)监督重点不突出。由于绩效考核的需要,一些企业对各基层单位的监督检查往往要面面俱到,前线和后线投入同样的精力,查资料和查现场花费同样的时间,难以突出重点单位、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势必造成重点失控,引发事故。

(六)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油田企业从上到下都建立了安全责任制,但落实得不是很好。一是责任人不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全职责也只是应付上边的检查;二是责任人不履行安全职责,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跟自己无关;三是有等靠思想,把安全监督看做是专职监督人员的事,推一推,动一动,直线责任和属地责任落实不好。

(七)对发现的隐患没有跟踪整改和关闭。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虽然都能及时口头或书面下达整改要求,但整改的效果如何,也只是听基层单位的汇报,没能及时跟踪复查和考核,没有做到有效关闭。

(八)监督人员待遇亟待落实。监督人员经常深入一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且起早贪晚,节假日也难以休息,但奖金系数和相关的待遇不高,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九)安全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还停留在“要我安全”的阶段,对安全管理工作还是被动的接受,安全作为一种文化还没有入脑入心。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今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抓好HSE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安全环保油田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深入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各级领导要全力支持和积极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严格贯彻执行HSE管理九项原则,带头学习和遵守HSE管理制度,带头制定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带头开展行为安全审核和HSE管理体系审核,带头讲授HSE管理知识,带头开展风险识别,带头开展安全联系点活动,带头深入基层查隐患反违章,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身体力行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带头做好安全环保工作。二是主管HSE管理体系建设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和探索适应本企业特色的HSE体系建设新模式,把国际大公司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与本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出台的文件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并跟踪落实,避免大而全、大而空。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全体干部员工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深刻认识HSE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切实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严格执行HSE管理体系相关规定,积极参与本单位的制度标准完善、HSE风险管理、HSE培训工作、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促进体系管理与传统管理的有机融合,逐步形成具有吉林油田特色的HSE管理体系,加快实现安全环保整体由严格监督跨入自我管理阶段,为实现本质安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各级监督机构,为HSE监督提供组织保障。油田企业的HSE监督机构要根据本企业主营业务需要配齐配强具有专业特长的HSE监督人员;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在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单位设置监督机构或者配备专职HSE监督人员,不足三百人的单位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HSE监督人员。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素质。随着油田企业产能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各项经营业务扩大,对监督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严格把好监督人员选用关,要通过基层推荐、组织考核、竞聘上岗等方式把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懂业务、会管理、年富力强的人员选配到监督岗位。要加强对监督人员培训,采取请上来、走下去、送出去等方式定期对监督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大局观念、业务技能,使他们不仅敢监督,还要会监督。要进一步推行持证上岗,强化业绩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全面提高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

(四)改变监督模式,创新监督方法。监督的目的是发现和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杜绝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应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研究和探索适合油田企业特点的监督方式和方法,由以处罚为主向激励为主转变,由监督检查为主向指导服务为主转变,由面面俱到向突出重点转变,由注重查资料向注重查现场转变。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落实专项奖励资金,对好的单位和人员该表扬的表扬,该奖励的奖励,努力营造关注监督、重视监督、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在监督检查时要积极推行“三为主”的监督理念:一是推行教育为主的理念。发现违章可采取现场交流、座谈讨论、问题剖析等方式,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二是推行基层自主管理为主的理念。充分落实基层单位的直线和属地责任,帮助指导其发挥自主管理作用,要通过抓基层,进一步夯实企业发展的根基,保证各项工作上水平。三是推行提高执行力为主的理念,对个别履教屡犯,知错不改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按章办事,严处重罚,提高违章成本,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五)突出监督重点,确保万无一失。突出对安全生产重点单位、要害部位、重要装置和特殊施工作业的监督管理,着力开展油气站库、易燃易爆场所、重大危险源、具有高危风险的特殊施工和非常规作业以及沿江、沿湖、沿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管,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使各种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六)认真落实责任制,实现由“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各级领导要站在大局高度重视责任制的落实,要把 “七个带头”,有感领导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重视向重实转变,为员工做表率。各级监督的职能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履行业务范围内的HSE监管责任,实现由参与向负责转变。全体员工要履行好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实现由“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转变,使岗位员工由被动执行规章制度,转变为主动履行HSE职责,以确保HSE责任制有效落实。

(七)加大隐患督查整改力度,实现闭环管理。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事故隐患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大威胁。要建立健全隐患整改制度,做到责任明晰,措施到位,奖惩分明。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除下发整改通知书外还要帮助相关单位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并要对整改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复查、验收和考核,实现闭环管理。对主动落实责任,措施得力,整改及时,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整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未能达到安全整改要求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直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考核结果纳入安全管理评价和责任书考核。

(八)落实监督人员待遇,全面调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吉林油田公司HSE监督系统考核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安全监督人员要有现场工作补助,但补助的标准尚未明确,油田公司应以文件形式明确监督人员的补助标准、资金来源和补助方式;监督人员的夜班监督检查和节假日的监督检查也应该按照有关规定给与适当的补助;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统一监督人员的着装。通过提高待遇来全面调动监督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监督工作中来。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6

2010-04-2

2姚秋云叶少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对营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推进税制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和配套政策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企业所得税法及其相关配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基本原则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首次在立法层面被明确提了出来,但在后续出台的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出现一些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规定。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中有“《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的规定,即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要以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为准。比如企业跨发放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问题,12月份计提工资薪金,大多数企业都是错月发放,或因资金问题,11月、12月的工资薪金在次年2月、3月发放等,这就使得工资薪金的提取和发放存在时间差,按照发放据实扣除,会给企业增加很大的纳税调整工作量,计提而未发放的做调增,发放上工资薪金做调减,每一年均需滚动地调增和调减,并且这种调整属于时间性差异,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税款总量不会产生影响,所以这种频繁、复杂的调整,是否有其必要性,值得商榷。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合理”如何理解,没有明确。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八条:“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的计税毛利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按下列规定进行确定:

(一)开发项目位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区和郊区的,不得低于15%。

(二)开发项目位于地级市城区及郊区的,不得低于10%。

(三)开发项目位于其他地区的,不得低于5%。

(四)属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危改房的,不得低于3%。”而《浙江省国家税务局浙江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浙国税所〔2009〕7号)第二条:“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按规定计算出预计毛利额,并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企

业发生与其相关的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准予当期按规定扣除。”按以上规定,如开发项目位于其他地区的,计税毛利率为5%。属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危改房的,计税毛利率为3%。其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预缴企业所得税肯定为零,这与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是高利润行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不相符。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9]87号)对企业取得有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应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作了明确。而企业常常会遇到各项奖励而又没有相应的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等情况,如,政府给予企业技术创新奖励、给予节能减排奖励等,对企业这些奖励如何缴纳企业所得税没有明确,造成基层税务机关工作上的被动。

5、部分优惠政策规定不明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有些免税项目,如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所得是否包括由有资质的种子公司等选育企业委托其他企业、农户选育,该选育企业作技术支持,然后该选育企业按标准收购后统一销售的所得;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是否包括由流通企业从种植、饲养企业中收购农产品,经初加工后销售的所得等等,没有明确,给实际执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

1、完善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实际应用。政策的制定应切实提高权责发生制的可操作性,应出台一些更具体、更有指导性的操作办法。如,企业跨发放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问题,建议工资薪金在计提时税前扣除,同时规定当年计提的工资薪金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要实际发放,否则还要作纳税调整,在实际发放时再作税前扣除,避免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薪金。这样,确保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贯彻落实,而在2年中企业所得税总量也不变,同时还减少了企业纳税调整笔数,也有利于税收征管。

2、劳动保护支出主要是指企业购置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及发放冷饮费等支出,一般来说企业冷饮费人均支出是有标准的,每年劳动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会联合发文给予明确。而购置工作服、工作鞋等就没有规定标准,有些企业效益较好,购置的人均金额还比较大,如何去合理把握,建议由省级地税、国税部门联合发文按行业分别给予确定标准,如,煤炭企业、炼钢企业每年人均1500元,轻工企业每年人均1000元,服务行业企业每年人均1500元等,并规定一定要用于购置工作服、工作鞋等,不能发放现金。规定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省级地税、国税部门要及时给予调整。这样,有利于发挥劳动保护支出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

3、应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预缴企业所得税办法。从会计上解释毛利率=毛利额/销售收入*100%,毛利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如果毛利率为5%,计算出来的毛利额减去与其相关的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其应纳税所得额肯定为负数;如果毛利率为10%,计算出来的毛利额减去与其相关的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其应纳税所得额肯定不大,甚至为负数,其应税所得率大致在0-3%之间。而房地产行业应是高利润行业,如,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企业所得税预征率过低,待结算时需

要补缴大量的企业所得税反而不利于税收征管,不利于企业调度、使用资金。而利润率=利润额/各项收入*100%,利润额=各项收入-总支出(含销售成本、各项费用、营业外支出等),利润率更能真实反映房地产开发行业的盈利水平。建议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第八条中的计税毛利率改为计税预计利润率(利润率通常是确定数,加上“预计”与预缴企业所得税就更加吻合了),计算出来的预缴企业所得税与实际更加接近,更有利于税收征管,也更有利于企业调度、使用资金。

4、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对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取得较好成绩的企业,政府给予奖励,是对该企业取得成效的肯定,也可以引导其他企业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做的更好,这可能比政府直接投入到科研机构、投到治污中效果更好,如果对该奖励要并入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有意见,当地政府也有意见。建议对这些奖励不要并入收入总额征收企业所得税,部分奖励企业有功人员,部分增加企业的自有资金。

消防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 消防监督检查概述

消防监督检查是行政机关的一种执法行为。它是指公安消防机构依据法律对机关、团体或企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或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同时,对违反了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实施处罚。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是由公安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履行的。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对人群聚集的场所或商业机构在其投入使用前进行消防检查。

(2)对单位机关是否履行了消防法规进行监督检查、抽查。

(3)对群众举报或投诉的消防违法行为进行核查。

(4)对大型的群众活动在举办前进行消防检查。

2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人员执法不严,工作不到位[1]。可以发现,我国的消防安全的相关法律条例存在制定不完善、法律不完整的问题。从而也就导致了消防执法部门处于有法难依或是无法可依的地步。同时,消防安全人员在执行相关法律条例时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目前,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但仍然存在空白点,例如一些地方机关的消防法律条例会存在出入,这也就导致了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履行法规时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另外,一些消防执法人员自身要求不严格,为自身利益或其他因素所驱使,讲人情,拉关系,导致监督人员不能够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造成消防安全监督工作的漏洞,消防监督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2)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缺乏重视,消防部门没有履行职能。目前,很多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依然没有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引起重视。只关注火灾事故发生时的灭火抢救工作,而没有意识到要防患于未然。平时如果不做好监督检查,当火灾真正发生时就会造成更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消除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然而在消防安全部门履行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时,一些单位却是敷衍的态度来应付。同时,一些消防监督人员也没有重视监督工作,只是走个形式或过场,并没有真正发现问题。这样就会导致消防监督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1]。

(3)消防监督检查人员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消防监督系统依然不够完善,人们对消防监督检查的意识不强,从而导致了消防监督检查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不能有效而全面的进行。另外,很多担任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基本的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求在监督检查时要严格、仔细,并且需要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相关的安全知识,很多人员对监督检查工作认识不到位,也就导致消防监督检查人员数量少之又少。此外,由于这项工作复杂、繁琐,一些消防人员不愿意担任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也使得消防安全监督不能很好的开展。

(4)关于消防监督检查管理工作的体系和机制不健全[2]。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或体系不健全会直接影响和制约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发展。目前,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检查程序不明确,没有确定的标准。在进行检查时,很多都要检查人员的自我判断。例如包括检查场所是否安装灭火器、消防拴等设施、疏散楼梯是否正常使用,道路顺畅、是否采用了防火、耐火材料等。监督人员的主观判断往往会产生错误。另外,部分消防部门的管理及考核机制存在缺陷或缺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认真对待检查工作,从而影响检查,产生问题。

3 解决消防监督检查问题的策略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尽早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其顺利开展。所以针对以上消防监督检查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策略:

(1)完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相关条例,做好消防法律监管。在完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关条例时,首先,消防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及时总结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要展开深入探讨,人员之间达成正确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另外,负责消防监管条例的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对一些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局面的旧法规和旧条例要整改或废除,保证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准确性和严肃性。使监督检查人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要重视培养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素质建设。消防监管部门属于国家公共机关,消防监督检查人员有义务、有职责为人民办实事,保证人民的安全。对于消防监督人员而言,首先要具备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保证自己工作的完成度,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不能有懈怠感,要始终认真、严格。其次,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加强专业素养的培养。消防监督工作看似简单,但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形成安全隐患。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一工作,加强对相关消防知识的储备,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最后,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恪尽职守,公正严肃。消防监督检查往往是定期进行的,监督检查人员不能徇私情,讲利益。对于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对违规人员起到威慑作用,让更多的人重视消防检查工作。

(3)做好消防监督检查机制的完善工作,健全监督体系。机制和体系的制约可以从整体上保证消防监督检查的完成。所以,要制定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每一项程序,保证工作进行的每一步,把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并给出相应的评判标准,防止监督检查人员的主观疏漏。做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要从根本抓起。消防监督人员首先要检查建筑是否合规范、消防设施是否健全、逃生通道是否顺畅等,把每一项检查程序都具体化、规范化。另外,要建立消防监督检查人员的考核体系,保证监督检查工作的落实,同时也能够提高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热情,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4)扩大消防监督检查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消防监督检查人员不足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和不同条件,适当的扩大基层队伍建设。可以将第一线派出所作为人员来源,吸收部分人员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另外,消防部门要定期进行人员考核,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保证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发展与进行。

4 结束语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不仅是检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不仅消防监督部门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全社会都应该加强对消防监督检查的认识,配合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菁.消防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8

关键词:国有林场;管理;监管;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152-02

1 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12个国有林场,福鼎后坪、寿宁景山国有林场创办于1973年,其余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营区涉及全市的9个县(市、区)、55个乡镇、266个行政村。全市国有林场经营区总面积52.3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1.05万亩(其中生态林地面积29.5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8%,商品林地面积21.48万亩),林业用地中的有林地面积42.42万亩,森林覆盖率82.2%,活立木总蓄积量203.5万m3。国有林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全市的3.34%和7.07%。

2 国有林场性质,现行管理体制、机制

2.1 性 质

福建国有林场是实行企业化管理,差额拨补的生产性事业单位。

2.2 体 制

福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是省办、市管、县监督。省办主要是生产建设经营计划直接由省林场局下达;财政体制属于省级预算;国有资产由省政府委托林业厅管理;林权证由省政府发放,林场木材采伐证由省林业厅集中统一办理,林地征占用由省林业厅统一审批;实行独立内部审计制度。

市管是由设区市统一管理国有林场的人、财、物、事,具体说就是资源管护、营林生产、木材产销、多种经营、安全生产、林场建设、人事工资等。县监督就是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计划生育、综治、稳定、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等属地管理。

2.3 管理机制

2.3.1 人事工资管理

副科以上场级领导,事先向市委组织部备案审批,由主管局下文任命;选举产生的林场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地方党委按党内有关程序产生(基本上是场长、副场长兼任);股级副场长由主管局考核聘任;股级中层干部经林场研究人选,报备主管局通过,由林场聘任;林场进人,按照人事部门的相关手续报招收计划,经主管局人教科审核,领导研究,报市编办、人事局审批后,向社会公开统一招考;人员退休、调动、辞退等由林场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主管局人教科审核,领导研究,报市人事局等有关部门审批;林场干部职工的工资按照市人事部门相关规定,目前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调整工作由各场按规定报局人教科审核后报市人事局审批,调整、执行。

2.3.2 财务管理机制

国有林场为省级财政补助拨款的生产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具一级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单独核算。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管”的原则,由省政府委托省林业厅管理。林场国有资产的管理按《福建省国有林场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闽林[2003]16号)执行。

省林场局根据省林业厅授权,对全省国有林场资产运营实行监督与管理;各设区市林场处按照省林场局授权,在设区市林业局领导下,对所属国有林场的资产实行管理与监督;各国有林场是国有资产的占有和使用单位,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宁德市林业局计财科,专设会计、出纳,负责对全市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組织编制国有林场年度收支计划,汇编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落实资金缴交、拨付,组织内部审计、专项资金使用检查,监督管理国有资产、资金及林场会计执行情况,管理国有林场会计人员等。

2.3.3 生产业务管理

在市林业局林场管理处指导下,依法保护好经营区范围内的国有林木、林地和生物多样性;组织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设计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负责实施,做好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组织实施林木良种、营林、抚育、木材产销、科技推广、项目开发、多种经营等生产建设及管理工作;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安全生产、安定稳定、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工作等工作。

3 管理、监督上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管理体制不顺

现行 “省办、市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给国有要场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国有林场的稳定与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一是“省办”移位。国有林场的资产属省级国有资产,由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实际上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没有余力管理国有林场的资产。省国有林场管理局代表省林业厅行使全省国有林场业务管理职责,虽得到部分授权,但由于监管机制的先天不足,也难以监管到位。

二是“市管”乏力。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为各设区市林业局的职能部门,对国有林场资产无任何处置审批权限,责任与权利不对称,其身份不伦不类。

三是“县监督”错位。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有林地、林权、林政资源等属地管理权,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后,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从国有林场中获益少,特别是取消农林特产税后,县、乡两级财政基本没有从林场中收益,总认为对当地经济实际贡献不大,但在森林防火、山林权纠纷调处等公共事件却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与义务。

因此,国有林场与地方协调关系相对困难,造成场村关系较紧张、林权争议难协调。

3.2 国有林场的现行管理机制不活,造成国有林场管理 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制约 国有林场的发展

一是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主体归属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导致国有林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是林场经营状况与监管者没有必然联系,缺乏监督动力,造成国有林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三是对国有林场监管没有合成合力,管人、管事、管钱相互脱节,工作不好协调,容易造成监管不够全面,不够到位;

四是国有林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上以守为主,机制创新不够,管理制度不科学。

3.3 人事管理呆板,用人机制不够灵活,林场缺乏懂经营 会管理的开拓型人才

国有林场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管理,使得人才进出难,虽然2004年开始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改革,至目前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做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优秀人员能够量才使用,林场场长基本没有人事自主权。职工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林场开拓型的管理人才缺乏,职工整体素质偏低;

二是受环境和教育等条件所限,林场职工存在能忍苦受穷,而不愿吃苦创业的等、靠、要思想;

三是林场条件差、待遇低,很难留住人才。

3.4 工资分配制度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国有林场工资实行事业单位工资,2010年进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但績效激励幅度小,依然存在 “平均主义”现象,激励机制没有充分体现。林场领导、干部职工还是想守着“铁饭碗”,大家一起“混饭吃”。

4 推进林场管理及监管的对策建议

加强管理和监督是提高林场经营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要针对当前新形势和林场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固树立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的意识,认真研究解决林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国有林场转换经营机制的核心,是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的根本举措。

4.1 优化国有林场布局结构,对12个国有林场进行整合 重组,把林场做强做大

按照方便管理、降低成本、优势互补、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合理化的要求,启动国有林场整合重组。

我市国有林场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低,经济效益差,技术和管理力量不足,拟对同处一个县域的国有林场进行合并,即把霞浦杨梅岭林场和水门林场、福安化蛟林场和蟾溪林场、古田水库林场和黄田林场、周宁香洋林场和腊洋林场合并为四个林场。

通过整合重组有利于林木资源、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财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汇集使用;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4.2 进一步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国有林场人事制度改 革存在结构不够合理,技术人员不够,其他人员包袱 沉重等问题

要通过定岗、定员、定责,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一是核定岗位职数。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国有林场进行定岗、定员、定责,核定科学的编制数。市局按照林场核定的编制,严把林场进人关。

二是科学设置岗位。在核定的岗位职数内,林场根据需要,合理设置职能股室。对于能够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后勤岗位和季节性、临时性的工作任务,建议不设置固定岗位,应采取短期聘用人员的办法解决。

三是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管理及各生产岗位的职责,细化要求,强化考核。四是实行全员聘用制度。竞争上岗,按岗聘用。

4.3 深化以工效挂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工资改革

要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国有林场经营者的收入与林场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职工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和实际劳动贡献挂钩。要打破档案工资,制订符合国有林场实际的绩效工资方案,使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充分体现。试点推行企业工资制度,试行场长年薪制,从工资报酬上调动场长履行林场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4 成立林场会计核算中心,规范林场的财务管理

针对一些林场会计基础薄弱,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由市局牵头,设立财务核算中心,规范林场的财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还可加强对林场内部审计工作,加强林场的资产、资金、合同、对外投资等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9

课题研究报告

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中学

吴向前 崔云欢 李婷 万蕾

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全国都展开了学习践行新标准的改革活动,希望能够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使数学学习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在农村中学中,教师本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农村学校生源质量不高,大部分教师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变得异常艰难,虽然有“改革之心”,但迫于各种压力,却依然“穿新鞋,走老路”,在实际的教学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都成为形式,并没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能够打破种现状,使广大农村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并且真正转变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成为农村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对于在新课改进程中农村数学教学中出现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改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把握从理念更新到教学实际工作的操作方法,引导教师自我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新课标实施现状的探究还可以巩固和发展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新课程还处于实施阶段,应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求真务实的态度来研究、扶持它。要敢于面对现实,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动新课程发展的过程。

2、课程发展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构建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学习。这些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

一、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利用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和激发学生不断创新发展,要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角色转变,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应用现状。《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可把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充分的展示给学生,可通过生动的视听创设情景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生动且与时俱进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数学思想和创新理念在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实践证明,应试教育已经严重阻碍了人的培养与发展,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观念,通过教学模式的更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教师创新教学观念的研究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师创新教学的能力。

本次课题研究的重难点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它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教师转变好角色,践行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正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课题研究方法与途径

1、研究方法

(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把我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都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

(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2、研究途径:本研究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选取七年级3班,八年级2班作为研究对像,同年级其他班为对照班。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新课程目标下数学教学的有关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

(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当中。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

(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1)设计教师对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及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数学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据分析报告,确定实验班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每组六人,每类学生两名。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

(3)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专题论文、几类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研讨课、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试验计划。

3、研究的总结阶段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试验效果进行评价。

(2)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4)展示汇报实验成果。

(5)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调研结果一:

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五 问题六

教师自我角色定位不准。

教学目标雾里看花,对教学目标理解模糊或表述不清

教学结构呈现过度的教师主导特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教学内容把握不够精当,照本宣科。

教学方法墨守成规,缺乏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学生的学习空间比较狭窄

课堂评价浮于表面,重结果轻过程

调研结果二:

影响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师资 队伍

构成

层次

一 的影 响因 素

因 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素

2、部分老师应试教育的阴影根深蒂固。

行为方面的因素 二

3、操作时不知道怎样把握分寸,出现一个又一个误区,存有一个又一个困惑。

课标

1、对课标的学习只是浅层次,部分老师对课标理解还不是那么透因

教材 彻,依照课标执行教学就差了。

方面

2、对实验教材还不是那么熟悉,特别是课课都是新内容,老师需三 要大量时间精力来研读。

因素

1、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思想陈旧,人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

1、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为数较多,非师范院校毕业的这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存有很多不足。

2、全校的语、数、外教师的平均年龄在38岁,教师年龄层次较高,老龄化。

3、大多数教师家在城市,孩子都在上学,且几乎全是女教师,受家务劳动的影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教材教法。

4、二、三次学历多,各学科教师还存在着高学历、低素质的现状。学生

因 素 四 行为习惯 兴趣 因素

1、校本培训华而不实,缺乏实效性。

教师

研训

方面

五 的因 素 教学 管理 方面

5、教研的要点和抓手十分模糊。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但缺乏方法的推敲和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对学情估计不足,以致课改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2、一些无关教学的干扰因素特别多,特别是各类检查,各类档案资料的整理,大大影响老师的教学精力。

4、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骨干教师覆盖面太小。

3、教师参加观摩、学习的机会少,不能使更多的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学习、提高。

2、学校教研氛围平淡。尽管教研活动正常进行,但研究的圈子较小,研究内容常浮于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坚持性。

1、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好读书的课外阅读与自主学习习惯。

2、有一部分孩子因为老师讲课琐碎,或其他状况,所以,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学习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离开了教师与家长的监督就不能或不愿学习。

因 素 六

第三阶段:研究对策阶段

在本阶段,课题组针对所梳理出的问题,根据调查所掌握的教师的需求,围绕课题主旨,全面开展各类研训活动,以研训活动调动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以研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以研训活动促进教师研究教学行为,预防低效以及无效弊端;以活动增强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确定研究的总体思路:

本课题研究明确定位于行动研究,并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应用活性研究策略;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为载体的研究进程,开展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策略,总结每一点行动研究的经验。同时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提升,再进行汇总和整理,最终达到整个课题的研究目标。

形成的策略: 策略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关系。两年的研究使我们深深的认识到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教师是导学者。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设计学生熟悉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启动多种感官去体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同时也通过事实、例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学会学习,并且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样,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至尊,而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向导,促进者。教师的职能真正由“教”变“导”: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这5个“导”分别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自学情境,激发自学欲望,培养优良品质,教师的导学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主导地位得到突出。如在执教《认识百万分之一》,教师就将书本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天安门广场面积的百万分之一,改为感受学校操场的百万分之一。让学生通过实地测量,计算得出它的百万分之一,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熟悉的图形面积去感知,如数学书本后面的条形码等,这样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既让他们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和理解了百万分之一,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使得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教师是合作者。现代教学依赖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密切合作。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合作的伙伴,师与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上课如沐春风,思维积极,乐于表达,相互启发、激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出现、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合作者,教师能容纳学生的不同意识,允许学生犯错误,并能和学生一起去寻找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最后,从成功中获得满足。在教师合作下,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动体,都能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组织策划自己的学习活动,接纳教师传递的新的信息,积极地思维,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谈论自己的见解、想法。这不正是教师所期盼的教学效果吗?

(三)教师是设计者和学习者。现代教学中,注重的不是教参,不是现成教案,而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教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把原本固定的,没有感情色彩的书本知识变成生机勃勃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更感兴趣,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习者,做好学习者,才能最大限度地解答学生的疑难,提高教学层次。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认图形》时,教师并没有按部就班,而是在明确每项活动目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手段来实现教材的意图。通过活动一: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形知识——分类知识的经验,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支持和帮助以后的学习。通过活动二:想一想,说一说,认一认,以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以及学习材料之间的多向互动,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轻松有效的建构了新的教学模式。最后通过活动三:创造多形,让学生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展开充分的想象,自由发挥,利用各种材料设计自己心中的多边形,空间观念得以培养。整个活动,教师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分类,整理,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逐步学会学习。

(四)教师是评价者。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好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者。教师适时,恰当的鼓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竞争的意识,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在对学生活动评价中,教师应做到①对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过程实施鼓励性评价;②鼓励学生运用扩散性思维思考问题和提出丰富多彩的答案,以增强他们创造思考的能力;③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学习过程出现差错的学生,以宽容、谅解、亲切的态度对待,允许学生再“想一想”、“试一试”,即使是重复别人的答案,也予以肯定,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④分层次评价。评价学生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和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五)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才能发现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对学习的需要程度,以及他所具有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诸如: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分析学生学习的倾向,评价学生的进步,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把学生潜能激发出来,使之获得最佳发展。

策略二: 依据新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根据课标,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由于它的相对封闭性、不变性,难免存在繁、难、偏、旧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就依据新课程标准,针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适当增减内容,或放缓速度,或增加坡度,利用课程标准提供的弹性空间调整教学。比如,在教学第十二册的《詹天佑》一课时,课后思考题要求背诵第四自然段(詹天佑勘测线路),段落较长,内容枯燥繁杂,学生不感兴趣,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却对他开凿隧道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也很想尝试设计并画一画,借于这种情形,教师就毅然把背诵的任务给撤消了,让出时间给学生,结果学生的兴趣盎然,不但对詹天佑卓越的智慧有了新的认识,体会到冀中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培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虽然这样处理没有完成学生的背诵目标,但却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远比只遵从教材注重知识技能的单一目标而忽视学生实际的效果要好得多。

2、灵活安排教学进度

在以住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基本上按照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即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或对内容特别感兴趣,我们也只能按照既定的课时要求来教,否则就是没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给教师以弹性的课程空间,我们在教学中就始终关注学生“学”的情况,以学生的实际发展为出发点,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和进度。如,在教《索溪峪的“野”》一课时,由于文章描写的非常优美,学生在有感情朗读时兴致高涨,借于这种情况,教师就把原定的这一环节5分钟时间延长到10分钟,使更多的同学展示了自己,感情得到了抒发。

3、活用课文,借题发挥

课文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比如,同样是古诗,低年级就可以读读、背背,中年级还可以理解一下诗句,高年级再进一步,可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体裁不同,使用也应有所不同,要根据体裁上的不同特点,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诗歌可以背,故事可以讲,童话、寓言可以演,充分发挥课文的典范作用,借题发挥,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均衡的发展。比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课前就让学生查阅有关这个时期的背景、人物以及发生的故事,课堂上学生把孙膑的三十六计讲的是绘声绘色,使得大家都像看过一遍似的,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查阅资料的好处,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延伸,不仅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方法,体验了探究的过程。课文类型不同,教法也应有所区别。精读课文的教学有示范的作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是学生学中的指点。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学生都要读通、读熟,精读课文还要读出感情。

4、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电子音像资料,网络资源以及鲜活的现实,都可以经过筛选作为教学内容。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也可以适当引进相关材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当然,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过程中,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还应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达到“实”与“活”的高度统一。策略三: 改进学习方式,提升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们通过跟踪分析、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了课堂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即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以合作意识的培养为根本,其有效性差,为此,我们静下心来思索、梳理问题的成因,研究实践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培养合作意识,交流欲望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主动参与,主动探知,让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情景。

1、勇于交流。由于不少学生存在着害怕出错的心理,在合作交流时往往只是个别同学唱主角,多数学生只是凑热闹,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勇于交流,积极参与,乐于合作。

2、乐于倾听。合作交流中应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乐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交流,避免出现你争我抢的失控场面。

3、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不注意正确的方法,就会出现人云亦云,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现象。因此,要不断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在交流中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提高交流质量。

4、善于发现。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促进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过程中,要努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小组同学的可取意见,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深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

(二)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小组合作不但使自主学习方式的结果得到交流,更重要的是通过组内合作交流,组与组的竞争,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1、认真组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每小组的人数要适当,一个小组的人数最好是4-6人。组建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异质学习小组,各组间应无明显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这样学习小组的编排方式能够保证不同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共同分享、取长补短。

2、小组人员明确分工。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各一名,对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及其关键,可以确定智力水平较高、表达能力较好、表现欲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也可以轮流担任,为每一个小组成员提供机会。

(三)选择恰当的时机,组织合作交流

在一节课中,合作学习并不是运用在整个系统中,它常常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比如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相结合起来。因此,选择何时让学生互动,进行合作交流非常重要。

1、不能独立解决或完成时,开展合作交流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不能独立解答的问题,这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们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产生个体学习的动力。

2、在教学重难点处,组织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中如何很好突破重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扫除学生学习障碍的关键。往往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地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不仅能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问题解决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时,组织合作交流

有时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仅靠一个学生往往回答不全面,这时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并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认识更加全面。

4、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并重

合作学习主要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师生合作时,教师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一定要到学生中间去参加学生的讨论,从中得知反馈的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策略四:优化教学结构,构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每一堂课的清晰的教学结构或教学程序,是新课程背景下不断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多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一种浓缩形式。尽管课堂教学模式是丰富多样的,但我们经过研究认为,“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具体步骤为:

(一)激情导课

激情导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时间一般要求控制在开始上课的2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5分钟。这一步时间短,但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成败。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这一步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操作上,激情导课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教学,包括形式上的组织、注意力的组织和态度上的组织;情感交流,包括真诚回应学生、热情期待学生和充分相信学生;效果预期,包括提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和给予效果预期。

(二)民主导学

民主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生成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的具体过程,直接关系到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是实施民主导学的前提。研究教材,教师要做到“整体把握知识结构,科学划分内容层次”;研究学生,教师要做到“找准认知起点,理顺认知次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情境导学、学法导学、问题导学的方式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三)检测导结

检测导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个环节,其目的是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和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

检测导结的具体操作要求是:

1.目标检测

提供适当的目标检测工具,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目标检测题。目标检测工具的制作要注意针对学习目标、难度适中和题量适当。

2.结果反馈

在教师指导和示范下,由同桌或小组进行互检互查,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最后将检测情况反馈给老师。

3.反思总结

根据检测结果,引导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自我反思,对本节课学会多少、不会多少和怎样改进进行总结。

策略五 充分发挥评价的有效策略,使之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往往深刻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辨证评价策略

常用的辨证评价策略有:将错就错法、错误幽默法、挖掘亮点法等。

1、将错就错法

这是假设法的一种之一。出现错误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以为是丑陋的,而将其违背或遮掩。而要将错误当成是正确的答案进行再探究,激发使其“错误”与“正确”发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矛盾是激化现有知识与固有知识的本质区别的原动力,当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错误,则更有兴趣去探究错误的原因,才会深入的展开研究,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后才会恍然大悟。此过程真是学生体悟新知识形成过程,才会更有效地建立新知的连结点,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也有助于知识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时探究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会不停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带给学生巨大的乐趣,学生审美的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2、错误幽默法

有一位教育家把幽默的动作、语言比作是一种柔和剂,说它往往能收到化解矛盾、解除紧张与难堪的奇效。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幽默的动作、语言能大大削弱甚至消除该学生在参与训练受挫后的尴尬和难堪心理,融洽课堂气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二年级小朋友,面对新知识平移时,往往有部分学生因为对空间观念的不敏感和平移概念的模糊而使平移后的图形发生变形,把原来图象进行了无意识的变形,导致知识的错误。教师没有直接的批评,而是开玩笑地笑着说:“小金,今天坐车回家,突然发现自己变胖了,家里的门都挤不进去了。你看,是这样吗?”该生笑了:“应该不会胖的,我看错了,没有数清楚。”说完又不好意思笑了笑。此时,该生他有了强烈的意识,以后观察要仔细。假如教师直接的进行否定,将导致学生情绪上不愉悦或信心上的不足。因此,教师将错误风趣幽默了,是有利于学生自我反省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结果是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使提高认识和发展能力同步发展。

3、挖掘亮点法

数学学科中可以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亮点评价。包括对观察和发现事物特征、问题的灵敏性;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性;数感的准确性;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声音的响亮度,言语的完整性、逻辑性、独创性;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多方位的审美素养进行充分肯定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以发现闪光点为主要的评价手段。“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以前的一张试卷远远不能评价一个孩子的成绩。”这是我们课题组在实践中发出的最大的感慨。

(二)主体多元评价策略(1)学生是评价的“核心”

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是新时代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呢?首先,尊重学生,激发并保护自主评价的欲望;其次是适当引导,提高自主评价的效能;最后是开发学生潜能,使自主评价具有审美特色。自主评价的发展为新评价体系汇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焕发灵气,个性得到张扬,审美素养得到发展。

(2)教师评价是“中药的引子”,也是化学的“催化剂”。面对新课改的滚滚浪潮,在学生为主体的今天,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观产生误解,开始走向了另一极端,把评价重量的砝码压在了“以学生为主体”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评价”作用。这也是很不理智的,将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如何更好的避免呢?教师要准确理解新的评价观,关注学生的自主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主导评价。

1、允许学生“出错”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3、让“被遗忘的角落”也充满阳光。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希望评价的手段能对全体学生有感触,有体悟,有启发,有反思、有促进,有发展,这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

(3)以家庭社会评价为补充。家庭社会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生活是个大课堂,当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后,会开展《我们的大家庭》、《快乐学习逛超市》等活动,让学生在大家庭里了解家庭成员的体重和家庭里常用的生活用品的重量;学习找规律后可以开展《美丽规律我来找》等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评价地对象除了学生自己外,更多的是家长的点拨和社会的肯定。家庭社会学校相结合,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学生求知的内动力,为学生后继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方式方法多样化评价策略

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它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主体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它十分重视整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其结果。在审美教学课程评价中应该贯彻“过程性原则”,有利于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

具体的方法、方式:课堂观察分析法。这种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学生平时课堂学习的观察和分析分析,给学生做出相适应的评价。作业定性、定量结合评价法。数学作业的评价通常有记星的形式来做定量的分析,同时也有真情告白和友情提示等定性的简单易懂的评语。如:“仔细看清问题噢!”“再读一读,你会成功的。”“字写得认真些呀”等。好像一个好朋友在旁边不断的给学生鼓劲打气,让学生感觉很新鲜,能激发学生下次做题的信心和端正下次做题的态度。单元练习友情提示法。本学期单元练习中我们尝试了分层次进行“友情提示”,对独立解决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当进行提示点拨,使其消除困惑带来的恐惧。尝试下来学生都很满意,情不自禁地说:“谢谢老师!”自然对学习的恐惧日渐下降,相反喜爱之情则有所上升。“推出这种具人文关怀的考试方式,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练习的结果不记分,不排名,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快乐的了解自我,完善自我。

总的来说,过程评价弥补了以前评价对知识、技能有余,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不足的现象,更加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思、调空等发展性功能,让评价更具有人情味。使之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的一种生活方式。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课题设计面太广、太宽,头绪多,操作起来易撒网不好收口。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太多了,有课标、教材方面的,有师资队伍构成层次的,有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方面的,有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方面的,有教师研训方面的,还有教学管理方面的„„似乎牵动哪一条藤,都会摇响这个铃,而本课题如果按照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走,研究时间只有两三年,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触及那么多层面,实在是力不从心。不过,从这里得到教训,今后研究课题一定要小,否则作茧自缚。

上一篇:老年人结婚对联下一篇:抗美援朝剧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