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2024-09-17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共12篇)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道桥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 道桥数量和规模在增加和扩大, 但道桥质量问题也频繁出现, 其在投入使用后的一段时间内, 一些道桥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路面破损, 使得道桥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甚至会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威胁到人们自身的安全。道桥出现质量问题, 多数是由于防水系统出现问题, 而带来了安全隐患, 由于交通事业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会给道桥造成路面毁损, 这是因为道桥在投入使用后, 长期磨损下, 不可避免会出现路面裂缝, 这时过往车辆和雨水的共同破坏, 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可见, 道桥防水问题的重要性, 道桥防水的根本就是对路基面防水的质量把关, 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要从防水选材、施工工艺入手, 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道桥防水的影响, 从而找出解决方法。

1 道桥防水技术问题

我国的道桥防水技术处于研发和应用阶段, 一些防水技术还不够成熟, 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道桥防水材料的耐热度会影响到防水效果。道桥防水材料是经过研究改良后的材料, 我国的道桥施工过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多数沥青防水材料, 这种防水材料经过了改性, 增强了防水性能, 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沥青材料的耐热度不够, 道桥施工所需的问题要高于这种材料的温度, 沥青材料铺上路面, 就会将防水层熔化掉, 减少了防水层的实际厚度;另外, 这种改性的沥青防水材料, 其含有的高分子含量能够将耐热度提升, 使其能够适应施工所需的较高温度, 可以确保防水层不受摊铺混凝土温度的损害。但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沥青防水材料与混凝土摊铺时之间的粘结力受到温度影响而大大降低, 反而又降低了防水性能。

二是道桥防水层会有一定的厚度, 其也会影响到防水层的效果。我国的道桥防水设计一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使得防水层的厚度没有一个规范的设计要求, 以致防水层厚度随意性较大。而且不同的防水材料对厚度的规定也是各有不同, 加之, 每种材料适用性的划分也不够明确, 很难根据材料来确定其适合什么特点的道桥, 所以, 防水层的厚度在施工过程很难掌握。

三是道桥防水材料标准存在缺陷。道桥防水标准是为了规范统一设计, 确保正确的施工方法, 以满足道桥工程要求。但在实际施工过程, 由于存在三种道桥防水材料标准, 且三个标准对防水层的厚度规定各不相同, 影响了施工人员对材料选择的判断, 而且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 对生产材料的厂家要求较低, 其生产的材料生性能指标较低, 只为符合本企业的需要, 难以满足实际工程的质量要求。

2 道桥防水层的分类

我国的道桥施工所选取的防水材料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一布四涂防水层、M1500水溶性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和高掺量SBS改性沥青防水层。这几类防水层在使用上各有其优势, 其使用的效果也会不同, 聚氨酯防水涂料有着很好的粘合力, 可以与混凝土更好的结合, 但经过碾压后的沥青混凝土, 由于防水层会被混凝土中的石料刮破, 影响到防水效果;一布四涂防水层的要求较高, 主要是针对施工环境, 使用这种防水层要保证桥面混凝土的平整, 控制好施工工艺, 确保涂层干燥;M1500防水层的优势在于其更利于施工, 这种防水层对桥面平整度的要求不高, 但如果桥面出现裂缝, 由于这种防水层的延性较低, 所以会影响到防水效果;卷材防水层的抗拉强度和抗刺破强度较好, 与混凝土能够更好的粘结;高掺量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防水层, 其集合了其他防水层的优势, 施工便利快捷, 与水泥或沥青混凝土都能粘结性能, 这种防水层的造价也不高, 更适合于道桥施工。

在使用各类防水层的过程要注意施工控制要点, 对于桥面的混凝土浮浆一定要及时清除, 避免防水层带有浮沉杂物, 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并按照施工要求控制好进场材料的质量。

3 道桥防水技术

一是抛丸处理工艺。这种工艺是利用机械来完成处理工作, 在施工过程, 要处理某一桥面, 可以使用机械将钢丸抛射处理表面上, 这个过程要控制好钢丸的速度和角度。这种工艺的所产生的效果在于, 混凝土表面存在浮浆和起砂层, 利用钢丸可以去除;钢丸能够将混凝土表面打开裂缝, 有利于防水层渗入混凝土内, 增强防水效果;钢丸能够控制表面的粗糙和均匀程度, 可以将表面处理的很干净;该工艺在施工过程不会产生灰尘, 对周围环境不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是铣刨处理工艺。这种工艺根据设备的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处理效果。铣刨处理设备包括三种, 其中大型铣刨处理, 就是利用大型的铣刨设备, 这种设备的优势在于其处理速度快, 工作效率很高, 但由于机械过大, 且很难控制;小型铣刨处理就是利用小型仪器进行处理, 在处理前一定要清除浮浆, 以保证小型铣刨处理工艺;三自由度铣刨处理就是要利用三自由度铣刨机, 这种处理工艺能够利用混凝土表面的毛细孔, 使封闭剂或防水层渗入混凝土。

4 结论

综上所述, 道桥防水问题必须考虑到基面防水, 要根据材料和工艺来采取防水措施。由于道桥建设的扩展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在实际工程建设中, 应该根据道桥工程所处环境、材料配置、工艺选型等, 来解决防水的办法。道桥基面防水是道桥防水的根本, 道桥防水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这是由于道桥建设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直接联系, 所以道桥工程一定要按照规范进行严格, 保证工程质量, 提高道桥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余明林.论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6) .

[2]张正.关于桥梁施工安全生产与技术工作问题的探讨[J].河北企业, 2008 (4) .

[3]程永存.道桥防水施工路基面处理工艺与设备[J].中国建筑防水, 2008 (5) :32-36.

[4]于荣安.道桥防水技术及检测施工[J].交通世界, 2009 (5) :48-49.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2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养老机构不断壮大,社区养老网络普遍构筑,居家养老全面推进,服务队伍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养老设施总量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国现有的养老设施总量供给严重不足:一是现有的养老服务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制度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存,保障面相对比较狭窄,福利项目偏少,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二是养老床位供给数量严重匮乏,供需矛盾突出。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三是现有养老设施利用率不高,功能不完善,服务整体水平较低,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是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建设滞后表现在法律与政策两个层面。在法律层面:一方面,缺乏发展养老服务的专项行政法规,有关法律规定主要散见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刑法》和《婚姻法》等法律文本之中。另一方面,相关法律的权威性不足,缺乏基本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三是原则性、倡导性规定过多,现实的操作性不强,更缺少相应的实施机制。在政策层面:一方面,现有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有关用水、用电、用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第三,一些已出台的政策规定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是养老服务责任主体不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障功能弱小。国家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责任主体。九十年代以来,部分地区由于对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解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国家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主体的责任,导致了地方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08年国家投入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会福利事业103.1亿元,仅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0.16%,相当于当年GDP总量的0.034%。国家财政投入少,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福利保障功能弱小。

四是养老服务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从国情出发,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应坚持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但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布局多集中在机构服务方面,而广大老年人需要的社区康复、文化、娱乐、家政等福利服务则严重匮乏。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大部分县没有综合性福利机构,在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和东部相比相差甚远。

五是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滞后。从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看,我国现有的养老服务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最突出的问题是专门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以养老护理员为例,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达到14.6%,农村已经超过20%,这部分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和照顾。按照老年人与护理员的比例为3:1来推算,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但是,目前全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也仅有2万多人,不仅与我国几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差距巨大,而且无法满足现有200万进入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同时,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按照“一个转变,三个结合”的思路,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体系保障和资金保障相结合,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在我国加速人口老龄化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体系保障和资金保障相结合,即在建立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福利服务体系,为全社会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服务保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养老服务的资金保障体系。当前需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采取必要的资金补助或低偿、无偿服务方式,有差别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对于城乡“三无”老年人,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供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供养标准根据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对他们接受养老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或者为他们提供低偿和无偿的服务。对于收入比较稳定的老年人,由老年人或其家庭支付养老服务的费用。

二是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各地应借鉴宁夏等地的经验做法,加快制定政策措施,尽快建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对传统补缺型社会福利制度的重大变革和创新,实现了由临时性、不确定救济向常态化、制度性保障的重大突破,是加强养老保障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是各级政府的应尽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的责任非但不能减轻,而且应当进一步强化,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应当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这是衡量政府是否履行职责,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政策、出台规划、资金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这是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前提和保证。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离开政府的主导不行,完全由政府包揽也不现实,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扶持政策。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地民办公助和公建民营,探索发展社会福利的有效实现形式。民办公助,明确具体方式和途径,建立必要的申请和审批程序,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社会办福利设施功能改变等相关规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社会办福利机构快速健康发展。公建民营,明确社会办福利机构必须具备的资质和条件,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切实加强监管,推动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三)坚持家庭、社区和机构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家庭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未富先老等特点,单纯通过建立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不现实,必须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应从政策扶持和公共投入入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制定发展居家养老的政策法规,同时,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

随着家庭小型化和家庭照料功能的减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的依托作用。应加强社区服务设施、组织、信息平台建设,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由于身心状况的制约,高龄和失能的老人需要实行机构养老。同时,随着大量居家老年人纳入服务保障之中,帮助家庭提高康复护理技能,需要充分发挥养老机构的作用。政府应加强以供养型、护理型养老机构为主的基础性、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为“三无”、贫困和失能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

(四)坚持法律法规、人才队伍、标准规范相结合,提升养老服务发展水平

目标明确、体系完整、覆盖面广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施养老服务法制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应加强养老机构专项行政法规建设,理顺审批程序,明确准入条件,丰富运营监管措施,建立退出机制,完善处罚细则。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条件。应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3

[关键词] 旷课问题 原因 应对策略

旷课是指学生未经批准而不参加教学活动(听课)的行为[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 妨碍教学一学习过程的行为即问题行为。旷课是一种间题行为, 这种行为对教学秩序具有破坏性, 对学习亦有不良影响。而教师应对旷课行为引起注意。分析造成旷课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对策[2]。虽然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不断地致力于解决高校学生旷课问题,但旷课问题仍是一个热点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对高校学生旷课的原因探析

(一)高校学生旷课的内因

1.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目前学生中普遍有严重的懈怠心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青少年们很容易迷失自我,沉迷于享乐世界中难以自拔,譬如网络游戏、迪厅等。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使青少年能树立积极的健康的良好心态。其次,学生在高中时受到了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让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最终导致了大学生自制能力的缺失,他们没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特别是对未来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逐渐形成了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学生缺乏了学习的原动力。他们由于在高中时学习压力大,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达到考大学的目的而被迫地机械地学习,所以他们认为既然达到这个目标,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放松了。他们对学习本身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甚至由于高中时的巨大压力而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其次,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学习好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学习不好只要有社会关系照样可以找到好工作。

(二)高校学生旷课的外因

1.教师教学水平存在问题。目前,高校教师因为评职称的压力过大,他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科研上。有的教师科研水平非常高,但是对于教学则多处于应付的状态,所以导致其实际的授课能力严重减弱,上课形式过于死板,课堂不够活跃,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其教授科目无法产生兴趣。因为评职称的关系,教师对教学感到力不从心,他们用于备课的时间越来越少,教学质量随之下滑,使学生对上课产生了怀疑。还有的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无法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课内容过于枯燥,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便使学生对上课的作用产生了怀疑。

2.高校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甚至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姑息迁就,即使发现问题也不对其进行惩处,反之纵容了学生。学校对学生的考勤问题不够严格,也比较疏忽。高校在对学生的旷课行为的管理上相对比较放松,没有制定明确的规定和惩罚条例,学生旷课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惩处措施。教师则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完成课堂教授的内容,学生到不到课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这样就使学生有机可趁,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放纵自己。

3.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这也和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懈怠心理有密切关系。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到外地上学,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又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便觉得无拘无束了,玩游戏、上网成了家常便饭。甚至一些本来好学的学生也受到身边同学影响,认为“反正大家都不学,我也就不用学了”。所以,整顿学风是每一个高校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不能使学习无用论充斥校园。彻底改变学习风气,才能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二、对高校学生旷课行为的对策研究

(一)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产生学习需求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它可以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内部动机,即是学生自我提高的内在的需求。外部动机,即是学生对学习的结果更重视,通过学习的结果得到满足。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需求,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方面入手来解决内部动机这个问题,通过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我们要向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开设讲座。学校应该在班级会议等场合适当进行宣传工作,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观念。学校应该尽可能多请名人和专家到学校做讲座。由于学生对学校的的环境和教师的授课过于熟悉,所以他们急需从外界输入新鲜的血液,而且名人和专家的切身成功的事例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也应经常灌输一些先进的新颖的知识。帮助学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并且设法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然后逐步对学生提出要求, 使学生对旷课行为改变看法,逐步减少旷课的次数,最终消除旷课行为。

(二)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虽然,教学和科研本应该是互相促进的,两者不可偏废。教师应该把学科发展前沿引入课堂,为课堂教学输入新鲜血液,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果能使学生每上一堂课都学有所获,那么学生就会不需要外界的监督而自觉主动地去上课。教师,顾名思义,教书育人才是第一位的。教师一心搞科研,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用于备课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可以设立巡回听课组组织老师听课,并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打分评定,或者返聘并组织本校已退休的资深老教师或专家听课并对任课教师进行评定。特别是教师要积极探索独特的教学方法,勇于改革教学手段,要使教学内容常更新,教学手段更独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应善于利用先进教学设备,使课堂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师要注重育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我们应当鼓励教师搞科研,但是不能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教师不能一味搞科研,一味注重职称的评定。这就要求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有个合理的平衡点,把教学作为对教师评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应设立优秀教学奖对教学搞的好的教师给予奖励,提高教师搞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上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和酬金分配上也应提高档次。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之间也进行互相评价。只有建立一批教学过硬的教师队伍,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旷课频率也会降低。

(三)改革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特别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

学校应该改革管理方案,对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加大管理力度, 从校纪校规上来对学生严格要求,并以相关的条例规范学生的旷课行为,使管理人员做到有据可依,提高管理效率。

所以,各个院系应设立专门的负责监督学生上课考勤方面的机制,责任到人。学校要对违纪学生进行严厉惩处,不让学生有机可趁,增加学生旷课后的心理负担,从而让学生不敢随便旷课。例如,有旷课记录的学生取消其得奖学金和评优等资格。因为只有教学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工作才能得到保证。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善于管理学生上课出勤和课堂纪律。学校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受到旷课处罚的学生进行公示,对其它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在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学校再加一把力对考勤问题进行严格管理,两者相辅相成,那么旷课问题就会随之得到很好解决。

参考文献:

[1] 叶澜. 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王书武. 学生的旷课行为及对策[J]. 教育管理,1995.

作者简介: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4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 它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存在但又与之相辅相成, 主要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习等教学环节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教学活动, 一般由学校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 (工业中心) 的仿真和模拟训练及生产企业的现场实习和岗位实践等环节组成。

2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毕竟起步较晚, 尚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有:

2.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 受传统教育观念

的影响, 实践教学的内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实践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以及社会的要求尚有相当的距离。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 使学生和教师对课堂教学高度重视, 而对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实践教学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创新素质不高, 动手能力不强, 协作能力较差。

2.2 实践教学场所缺乏和经费投入不足, 制约实践教学的发展。

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场地日趋紧张、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困难重重、实验用房和实验教学设备利用率低下。

2.3 实践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实践教学条件的薄弱

必然导致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超前性较差, 势必影响现场学习和训练在整个计划中的权重以及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 与学生的基础不相适应等。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实践教学内容单一, 学时较少。二是在制定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时,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导致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结合不是很紧密, 甚至高校的教学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2.4 行业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在实践教学实现途径上, 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如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学校是起绝对主导作用, 而不是由企业或相关技术协会为高职教育制定标准, 并利用其标准对高职教育的办学进行认证。再加上我国由于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对企业必须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如何参与在法律法规上没有硬性规定。同时, 大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靠关系建立和维持, 难以稳定。此外, 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高职教育追求人才培养“零适应期”的目标存在矛盾, 致使很多企业不热衷基地建设, 也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训、实习。因此, 我国实践教学虽然也注意发挥企业的作用, 但尚未真正过渡到“双主体”, 即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

2.5 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如实践教学教师数量过少, 实际经验不足, 动手能力不强, 整体素质不高, 实践教师培养、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

2.6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存在问题。

如教材建设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特色不够鲜明、教材内容跟不上生产的发展变化、形式单一, 缺乏成系列的教材等。

3 加强实践教学监控的具体措施

3.1 加深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提高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

学中的比重高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 而是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 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同时要认识到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比重不是对理论教学的削弱和冲击, 而是有机地将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穿插进行, 使理论知识与技能、技术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2 加强对实践教学计划的监控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由以

学校为主导转变为以学校和相关企业、行业为主导, 实践教学内容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或国家、国际通行证书所涵盖的内容为依据, 做到双方直接接轨。同时配合开放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和学分制 (部分学分制) 的开展, 加大实践教学时间的跨度, 摆脱教学场所一成不变的现状。学生可以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 以认证考试代替校内考试, 认证成绩可以冲抵相应的实践课程学分。并且, 学生也可从事相关专业技能培养的生产实践, 在经学校和社会权威机构鉴定后冲抵相应的实践课程学分。

3.3 加强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监控具体措施有:

首先, 要采取非常措施, 严把教师入口关, 积极引进有企业经验的人才, 加大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的兼职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重, 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次, 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 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同时, 为教师创造条件, 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 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最后, 实践教学教师要符合“双师型”资格要求, 并逐步达到我国教师法规定的“取得高等学校任职资格, 应当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学历”的要求。

3.4 加强对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监控校内实践基地监控主要是抓好教学管理监控。

教学管理监控是实践教学基地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考核。具体措施有:一是搭建合理的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框架, 成立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或相应机构领导下的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构。二是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列入实践教学专业计划之中, 并根据该计划, 监控各个环节的实践教学环节。三是抓好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具体有:加强实验室教学管理;加强以实践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的教学行政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经费设备的监控, 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四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并结合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特点, 鼓励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及相关知识, 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

校外实践基地的监控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要对企业进行全面考察和调研, 选择优秀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其次, 针对企业的赢利性, 采取必要措施促使校企双方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形成“互惠和双赢”的局面,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企业与学校视为同等的教学地位, 采取颁发聘书等措施积极调动企业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避免学生“放羊”现象的发生。同时, 要求企业教师积极参与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践指导及教学总结等一系列教学活动。

3.5 加强对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的监控实践教学教材是实践教学的载体和师生进行实践教学的依据。

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形成职业综合能力。因此, 加强对实践教学教材的监控要以实现能力培养、体现各实践教学环节标准的要求为目标, 具体措施有:首先, 要高度重视, 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同时, 作为系统工程的教材建设, 要从教材立项、调研、组织人员编写、开编审研讨会到出版、发行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次, 要坚持实践教学教材的编制原则。即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科学安排教材内容, 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最后, 采取切实措施, 加强合作, 实施集团战略, 充分调动高校、企业、技术协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开发系列教材。

课题项目:河北省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b-061)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实践教学监控又是高职高专教学监控体系中的最重要环节。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监控的一些具体措施。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 篇5

摘要: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品德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其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冲击下,以及我国社会道德观念的弱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偏向,我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出现了一些让人忧虑的变化,和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也给我国现阶段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关键词: 中学生;思想品德现状;教育对策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进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采取新的举措,才能适应改革变化的新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目前,我国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未成年人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怎样在班级管理中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切实的成效,这里我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和加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工作。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专家认为:“一个学生,智育不好,很有可能是一件废品;德育不好,必将是一件危险品。”学校培育出来的学生,如果有德无才,不能成就事业,但是有才无德,虽然有能力和才干,却因自私自利,缺乏美德的规范,有的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做出祸国殃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首要环节,应当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做好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对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对加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究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如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新时期中学生的成长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总的来看,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中学生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时期未成年思想道德状况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一项统计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以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中学生当中不同程度的滋生;绝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少数中学生心理素质差,一遇到挫折就委靡不振如此种种问题,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非常不协调,着实令人担忧。以上存在问题,追根溯源,总的来说,是由于目前三个方面:即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子女、学生、青少年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各方面还存在种种弊端和误区造成的。因此重视和加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中学班集体工作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新一轮课改又已启动,到目前已有三个年头。新的课程要求,新的教材法,新的情况的出现,这无疑给教师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新的要求。而目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仍然基本上是沿袭应试教育下的模式,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新的突破,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

1,德育与智育的位置摆得不正。

由于多年来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许多教师甚至一些学校领导都这样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抓好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和巩固率,特别是近几

年受“普九”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倍受到冷落。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是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的事。平时,口头上喊德育是首位,实际上是时有时无,有的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有这样的不良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是不足为奇的,只要不违法犯罪,只要把科学文化学好了,考上高中,大学,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简单化、求全化的偏向,而缺乏深入、细致、艰苦、持久的方法。

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么板着一张脸,把学生恨恨批评一顿,骂得学生狗血淋头、晕头转向,要么就是召集学生开一、二个会,听听报告、读读报纸,弄得学生不知所云,昏昏欲睡。对待有问题的学生则采取一罚了之:罚写检讨、罚搞卫生、罚跑圈子、罚背书、抄单词,罚得学生怨声四起,逃之夭夭。有的教师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则强令“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方法统一,搞“干一个律”,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多样性、层次性、具体性。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存在着“三多”、“三少”。

即课堂灌输多、启发引导少、大道理讲得多、联系学生实际少,集体训导多,个别耐心辅导少。如个别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旦出现了“问题”,不管是大错误、还是小毛病,动辄板起验孔,进行“训斥”批评,甚至习惯用“批评教育、警告、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来处分学生,使受批评处分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对立的情绪,遗留很多隐患。

4,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墨守成规,只求稳定、不求创新,“改革、发展、稳定”可以说是当今时代的主流,而“稳定压倒一切”自然就摆到了首要位置。“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些学校领导、教师心中的“杠杆”。在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凭的是经验,靠的是感觉,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

针对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探索新思路,使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智育的同时,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德育,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每个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中学班集体工作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

1、进一步加强班主任的职业道德建设。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明确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的发展。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时期特别强调班主任要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鲜明个性、自主、自立的人来对待,做到尊重他们的利益,尊重他们的尊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信任是尊重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一定要信任学生,坚信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能,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和集体荣誉感。师生之间强调民主与平等,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人格是平等的、尊严是平等的、权利是平等的,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和忽视任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主题教育。新时期班主任利用班、团(队)活动,集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式。一是利用节日、纪念日进行主题教育。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以及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特殊的日子,举行各种庆祝或纪念活动,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发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二是精心组织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要丰富未成年人节假日参观、旅行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的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三是通过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和身边的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走访先烈遗迹、参观各种展室等,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4、继续做好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班主任要把班级教育同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建家校联系的新渠道来协助家长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贯彻“新守则”和“新规范”

《若干意见》指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2004年秋季开学之后,全国中小学执行教育部印发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同时教育部修订并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新守则”、“新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一是把规范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作为小学的重点。以小学生守则为例,以前要求学生“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现在改成“努力学习,勤思好问”,突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研究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的素质和能力。又如,新中学生守则第九条规定,“自尊自爱,克服困难和挫折,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针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可能对中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塑造中小学生的坚强性格、健康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反映了时代和进步的要求。时代进步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实施的小学生行为规范中规定,“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斗争”,新规范中删去了“敢于斗争”,只保留“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与现代社会保护未成年人以及帮助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的思路显然是格格不入的。结合新“守则”、新“规范”的实施,班主任也要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要求,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三)关心特殊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特殊家庭一般指单亲家庭、生活困难和流动人口家庭。特殊家庭中的家长由于没有精力和财力培养自己的子女,因而他们的孩子不同程度上存在自卑、孤独和封闭的心理。据调查,未成年犯罪主要存在于3种家庭,其中有35%的在押犯是由于父母离异,17.7%的在押犯受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26.9%的在押犯的父母曾被拘留、劳教判刑及治安处罚。这些孩子由于心理上受到极大创伤,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致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逐渐形成孤僻、不合群的性格,最终成为“问题孩子”。对此,一方面国家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惩罚侵犯学生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1、尊重和了解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爱的弥补。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关爱特殊家庭的学生,了解其家庭的具体情况,应慎重、理智地看待其家庭实际,主动和这些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处境要理解和同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慰籍和友谊,弥补他们缺乏的爱。

2、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发挥特长,尝试成功的体验。特殊家庭的学生一般比其他学生受到的压抑大,班主任要开展一定的集体活动,让特殊家庭儿童参与,发挥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使他们体验成功。班主任对他们的特长、爱好或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信心。

3、宽容、理解他们,循循善诱地消除其身上的缺点和不良影响。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对表现出一定“毛病”的特殊家庭学生不能求全责备,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宽容、理解他们,要捕捉有利时机进行诱导、启发,帮助他们总结教训,树立信心,要循循善诱地以理智的方式指导他们,给他们指明成长的道路和奋斗的方向,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对流动和“留守”家庭学生的教育,一不歧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二要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的精神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注,拿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他们谈话和沟通。

(四)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利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坚决杜绝学生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赌博,让学生明确这些坏习惯都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摧残人的身体,损害人的寿命,千万不要染上这些恶习,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的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入校园。

(五)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着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发挥班、团(队)组织的优势,创新工作方式,坚持实践活动育人。要吸取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精心设计、组织和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要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深入开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班主任要按着实践育人的要求,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等形式,以培养学生诚信为目标,开展“知诚信,讲诚信”、“迈好人生第一步”等主题班会和“成人仪式宣言”、“青年志愿者服务”、“学生小主人”等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民族精神、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

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要因地制宜,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富有趣味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通过精心组织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以及参观、瞻仰、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学生看电影、观摩艺术表演、参观教育场馆、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快乐成长。

总之,现在全国上下正在把未成年人德育问题当成一件最大的民心工程来办,我们要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培养和关注下,使他们从小就形成良好的精神和品德,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树立起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树立起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努力成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

参考文献:

1.李百诊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年版。2.吴秋芬著:《班级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黄正平著:《专业化视野中的小学班主任》,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陈瑞瑞著:《德育与班主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郭瞻予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读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6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3

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研究生公共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探索研究”(课题编号:SQ132007)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刘丽红。

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研究生当前的英语水平及其接受英语知识的潜能,把研究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编制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测评标准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注重教学层次性,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有效的进步。分级教学无论从理论角度上看还是从实践角度分析,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应用十分有必要。不过,其实践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唯有掌握了解分级教学的背景及其必要性,才能义无反顾的推广宣传分级教学;唯有深入分析其在研究生英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英语分级教学的背景及必要性、优势

1.1背景

1.1.1相关文件的出台

在国家教育部门(教研【2009】1号)颁布的文件精神中明确规定,应深入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注重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使得研究生英语教学出现了不同水平、层次教学和多元化测试的局面。为了与研究生教育新结构相适应,不断增强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水平,在充分考虑了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后,多数高校纷纷开始致力于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出现。

1.1.2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

针对研究生生源与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语言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为了切实做好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观念,根据研究生英语培养目标要求,实施相应的个性化教学,构建完善的学习体系,将分层教学归纳到英语教学方法中。

--------------------------

1.1.3英语教学目标

主要是在对研究生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提高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保证研究生能通过英语与国际顺畅交流。将分级教学应用到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加强英语水平高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对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巩固,从而保障不同层次上的研究生都有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

1.2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有着辽阔的地域,所有区域中的教育发展均不平衡,由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致使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高低不等,个体差异明显。并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最初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高校的招生规模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扩招主要是高校在降低录取分数线的前提下吸收大量的学生资源,入学起点较低,这是导致英语水平无法提高的核心因素。将英语基础水平高低悬殊很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班级,教育者很难按照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无法兼顾周全,出现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消”的局面,不仅制约了优秀生的水平再上升,而且还削弱了差生的上进心。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认知主体必然会有个体认知能力差异。

1.3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教学热情;

(3)使教师备课更有针对性。

2.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比如,甲班(英语成绩好的班级)学生与乙班(英语成绩较薄弱的班级)学生相比掌握了解了更多的英语知识,而乙班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学生英语成绩较之前明显上升。不过,由于分级教学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实践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

1.分级教学实施后,仍有教育者使用传统教学方法;2.分级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负面心理;3.学生考核标准与教师测评机制有待调整

3.加强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的对策

3.1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级

进行分级教学时,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然将会导致学生产生不满的情绪,自尊心严重受损,阻碍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教育者必须时刻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级,在学生入学时开展一次系统性且区分度明显的英语水平测试活动,涵盖听、说、读、写、译;通过笔试与口试,并将测试的最终目的告知给学生。分级时根据最后的测试成绩进行,然后根据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开展分级教学,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通过系统合理的考核能够获取所有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并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3.2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满足分级要求

根据英语水平较低与英语水平好的两个班级中提出的基本要求与较高要求,确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及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共涵盖A级与B级。其中,A级指的是英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英语提高学生学术研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B级指的是英语教学中不断巩固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水平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因为他们读高中时就对英语语法和英语知识进行了学习,倘若依旧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教育研究生,那么将会使大部分学生失望。所以在设立研究生英语课程时,应注重该门课程的专业性、实用性。

3.3调整教学方法

教育者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直接决定了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分级教学的效率,若教育者只倾向于语言知识点的传授,那么课堂教学将难以有更深入的发展;一味的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那么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无疑被束缚在教育者狭窄的知识结构范围内。针对此情况,高校应不断强化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投入力度,培养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并创造良好的条件,强化教育者的业务水平,开展培训、讨论等各种活动来提高教育者的知识水平,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3.4转变教学理念

改变以往中对师生关系的不良认识,改变学生过去的被动学习的局面,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育者不应采用灌输式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教育者的主要任务目标是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抓好课堂进程、科學合理的评价与反馈学生学习中的表现,并通过小组讨论、采访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设计好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集中注意力的学习。以往中使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而现代的课堂注重老师与学生良好互动。所以若不转变教学理念,将阻碍了分级教学在英语实践教学中的效用发挥,促进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3.5制定新的测评方式

在英语课程中,测评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测试研究生英语过程中应注重内容与形式这两个方面。围绕研究生专业发展与学习情况,英语测评应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测试听、说、读、写、译这五个英语基本技能;测试学生的英语水平,如阅读理解水平、摘要撰写水平、英语论文写作水平等。根据英语水平高、低班的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测试方式,若只是使用的教材不一样,而考核方式完全一致,那么对分级教学将会有严重的错误导向。

3.6创新管理模式

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来分级,这样将会使教学与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剧,针对此情况,有不少教育学界人士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但研究的关键点大部分都是指出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处理,制定新的完善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甚少。不少学者对研究生英语分级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均明确提出分级教学使得管理难度加大,提高了管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应对实施的管理模式加以改革。但关于如何创新完善管理模式,还没有过多的研究。虽然也有学者强调注重分级教学的领导,设置独立的机构,针对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只有这些研究还是不够的。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分级教学即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管理各环节领域,实施过程并非畅通无阻,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所以应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处理,若不及时将其问题进行处理,将会直接阻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且带来严重的后果。分级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分级的科学合理性、根据分级要求明确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制定新的测评方式、创新管理模式,总之一句话,勇于创新,深入细致的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大放光彩,促进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田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大家,2011年15期.

[2]张爽,赵栋,周茜.近十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

[3]朱小琴.研究生英语有效教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覃涛,杨辉明.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提高途径刍议——以地方性医科院校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刘新民.浅谈完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N].光明日报,2009年.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7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问题,对策

测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测绘技术在各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更是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促进下测绘工程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实际施工的日益复杂化, 使得测绘工程的难度也有增加, 测绘工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准确的认识, 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

1 当前测绘工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我国测绘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测绘工程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 还是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包括测绘技术的相关标准问题、缺陷技术资料不足、测绘图纸等问题。测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会导致质量问题, 最终影响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对此作为测绘单位要在测绘质量上加强管理, 不断提高测绘水平, 保证测绘工程的质量, 而实施质量控制的前提就是对当前测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准确的认识。

1.1 测绘工程中的进度控制难

测绘工程的作业进度对后续的建筑工程等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从目前测绘工程的实际来看, 测绘作业进度控制难度较大, 大部分的测绘工程都是在最后的测绘结果上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发现的问题只能重新施工, 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时间的耽搁。进度控制上的难题也会对测绘结果有重要影响, 由于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继而还会导致建筑工程等的施工发生损失, 严重的还有可能要返工。

1.2 测绘工程中检查力度弱

在目前的测绘工程中对于测绘过程的检查大都还是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少, 因此在检查结果上难以确保合格, 人员的检查存在着较大的任意性, 有时还会受到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指示, 存在包庇问题的现象, 也难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可信性。测绘工程中的检查工作不但关乎测绘质量和施工质量, 还关系到物资的消耗和成本的控制, 因此有必要在测绘工程中加强检查的力度。

1.3 专业测绘单位和机构的不足

当前各类施工对于测绘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测绘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并没有引起测绘专业单位和机构的饱和, 当前还十分缺乏专业的测绘单位和机构。有些施工单位还只能依靠自身成立的测绘队伍开展测绘工程, 这种临时成立的队伍不但专业性不强, 也存在着管理上缺失, 无法保证测绘质量。

1.4 测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偏低

测绘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较快, 但是专业人员的技能提高却相对滞后, 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偏低, 使得测绘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给测绘工程和后续施工留下隐患。

1.5 测绘结果缺乏统一性

在一些大型的测绘项目上往往通过多家测绘单位联合作业的方式完成, 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 各测绘单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的测绘技术可能不同, 导致相互之间业务差异大, 最终形成的测绘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缺乏统一的标准, 杂乱的测绘结果也给应用带来了许多障碍。

2 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在测绘工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影响测绘工程质量和后续的施工质量, 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全面的综合措施加以控制, 确保测绘工程质量的高标准, 为建筑工程等施工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和保障。

2.1 建立健全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测绘所得结果的质量对各类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质量控制体系中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测绘管理办法和规范的测绘程序, 确保每一环节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并将所得到的测绘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分析、存储和传送[1], 将准确规范化的测绘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或单位。

其次, 还要在测绘质量控制体系中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和测绘作业标准, 对当前各个独立运行的测绘机构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 从而有效控制测绘质量。

最后, 一个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还应当包含有效的执行和监督机制, 在测绘质量控制体系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对测绘工程过程进行监督和对测绘结果进行检查。

2.2 加强对测绘工程数据的检查[2]

测绘工程数据检查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内容的检查, 具体如下:

第一, 加强对图像数据的检查, 测绘工程中的图像数据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对后续工程施工具有最关键影响的数据, 因此一定要确保图像数据的准确性。图像数据检查的重点在于对图像数据整理和转换的过程中, 是否存在缺边、悬点等问题, 作为检查部门或者检查人员一定要做到严格仔细, 才能通过检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第二, 加强对风格的检查, 风格检查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数据的完整性的检查, 对于大型测绘工程而言, 由于不同的测绘单位在测绘工程中所使用的软件不同, 在一些符号、表达方式等方面可能造成无法匹配, 还有的测绘施工单位与检查单位的符号库之间无法对接, 都有可能形成测绘平台的下线型、线宽以及颜色等测绘图像数据之间无法联合使用, 因此在检查环节就要整合编码要素, 解决由于软件原因造成的数据风格无法兼容的问题, 力求能够进行顺利的风格转换。

第三, 加强对拓扑的检查, 同样是由于测绘所使用的软件不同, 拓扑关系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3], 在作业阶段就要求测绘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拓扑检查, 确认拓扑关系的准确性, 对于发现存在问题的拓扑关系要及时的进行调整或者有必要时要进行重建。在检查阶段也要对拓扑关系进行检查, 对于发现问题的要反馈测绘作业环节进行调整或者重建。

2.3 加强对测绘工程过程的质量控制

测绘工程的实施环节对质量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因此加强对测绘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笔者结合多年的测绘经验认为, 在测绘过程控制上最关键的是要由测绘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测绘工程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数据记录输入和输出, 在测绘图像绘制过程中对各项数据进行检验和必要的修正, 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以便下一阶段的检查和验收环节进行依据的查询。

2.4 加强测绘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测绘工程的重要性决定着测绘工程的质量要通过多环节进行控制, 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验收阶段也是对测绘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最后控制的一个环节。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准确的检查方法和一套全面的技术标准, 还要对具体的技术参数进行确认、对测绘使用的技术设备的精准性进行参考, 有必要时还要对其进行检验机构的检验, 确保测绘工程施工中所得出的数据是准确的;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还包括对测绘过程中的数据记录进行审核, 确保各个环节的数据形成和传递没有差错。

3 结论

综上所述, 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 作为前提和保障的测绘工程承担着提供准确数据支持的职责, 因此测绘工程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测绘技术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测绘工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作为测绘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通过全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促进测绘质量的提高, 为建筑工程等施工行业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波.浅谈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J].魅力中国, 2009 (25) .

[2]徐跟意.对新时期地质测绘技术与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3) .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质量,管理,控制

建筑节能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是一项重要且正确的政策措施, 对于有效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高居住舒适度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一些材料问题、工艺问题、管理问题造成了节能建筑发展的障碍, 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以下将分析外墙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建筑外墙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节能的工程中, 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外墙保温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建筑主体提高保护, 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期限, 外墙节能技术的应用消除了建筑中“热桥”效应, 对于建筑墙体返潮的现象也有所改善, 基本保持了室温的稳定, 提高了舒适度, 对于老式建筑的改造来说, 外墙的保温技术更为简便, 避免破坏建筑主体, 并且外墙中节能措施的应用避免了住户装修施工造成保温层等的破坏, 这些优势使得外墙节能技术应用广泛。

但是外墙节能质量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1 保温材料的问题

在建筑外墙节能工作中必然要用到外墙保温材料, 外墙保温材料有很多种类, 目前来说应用较为广泛的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 (EPS板) 和胶粉聚苯 (EPS) 颗粒保温浆料。这种材料能够很好的起到保温的作用, 并且性价比较高, 在建筑市场上, 建筑的节能和防火要求往往只停留在设计阶段, 在施工阶段的验收和管理不足。由于我国节能建材的市场制度和发展还不够成熟, 总有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获取利益降低EPS板的密度或者采用劣质产品, 许多非阻燃保温材料 (新型无网保温系统、银通YT无机活性墙体隔热保温系统, 属A1级不燃) 以次充好, 充斥市场。从而造成保温效果较差, 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1.2 政策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的节能政策措施还是不够完善, 没有一个具体细化的工程规范要求, 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各地政府仅仅出台相应的建筑节能的标准和规范, 并且政府对于建筑节能的财政支持力度明显不够, 对于建筑节能的创新投入不足, 对于建筑节能的指导和规范缺乏相应管理。

1.3 施工的问题

建筑节能重视力度不够。目前, 各地政府仅仅出台相应的建筑节能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建筑节能的财政支持力度明显不够, 对于建筑节能的创新投入不足, 对于建筑节能的指导和规范缺乏相应管理。在施工现场,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低、施工质量差、施工管理混乱, 旅工现场明火随处可见, 保温材料随意堆放。

1.4 验收问题

建筑节能本应追求节能与安全的平衡, 但我国建筑节能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状。在外墙保温工程中验收是最后一项保障的环节, 有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于验收环节不够重视, 政府监管存在缺陷, 造成外墙保温工程达不到设计要求标准也投入使用, 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 外墙保温工程的完善措施

2.1 材料控制

在开工之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阅和研究, 对保温材料性能进行评估, 要保障符合设计、符合国家规范及各省市规程要求, 在保温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从供货厂家资质审查、进场材质证审查、进场材料外观检查和量测检验、复试材料抽样送样、复试报告审查、保温材料现场防火管理等方面, 严格控制保温材质质量。对于材料的生产质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首先是监理部门加强检查力度, 从而杜绝伪劣产品进场;其次是政府部门设立相关惩罚制度, 一旦发现假冒伪劣商家要限期整改, 货物没收, 不能达到标准的不允许出售。

2.2 政策控制

不断地完善相关政策规定, 做到在工程中有据可依, 在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和验收, 制定奖惩措施, 一旦超出政策规定范围, 必须采取惩罚措施。另外, 要对节能建筑做到资金支持, 严把资金落实、验收、备案等环节关口, 从而促进建筑商对节能建筑方式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建筑节能市场的有序发展。

2.3 技术控制

在外墙保温工程中, EPS应用较多, 其中在EPS板的铺设中建筑隐蔽工程较多, 工序复杂, 连接紧密, 流水作业, 工序施工质量验收量大面广, 施工过程多属于高空作业, 质量的保障就需要施工人员的技术作为基础,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 对于细部施工要尤为注意;另外, 监理工作也要充分重视, 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图纸, 在样板进行检测完毕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监理部门发现设计问题不足或者其他问题时施工单位必须进行说明或者改进, 在监理部门同意之后方可进行施工工作。还要提高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 不断的强化工作人员环保意识和质量控制的责任感, 保障施工过程自觉有序的发展。

2.4 验收控制

20层以上高层建筑施工应进行安全论证。建筑7层以上须安装金属嵌固带, 7层至18层隔层设置, 18层以上逐层设置。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样板确认工作, 这项工作对保证施工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基层处理隐蔽验收、面层粘贴耐碱玻纤网布前的隐蔽验收、外窗框周边聚氨酯发泡密封隐蔽验收等, 监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通知单, 拒绝批准粘贴保温板施工开始, 在施工单位整改完毕, 二次验收合格后, 批准继续施工, 杜绝前道工序质量问题带到后道工序形成质量隐患。

国家规范、市规程对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都做出了新的明确规定, 规范规程规定的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项目, 基本按时按部位按检验项目进行完毕, 检验报告齐全, 为节能分部验收备案创造了良好条件。

节能规程分部必须进行验收和备案, 否则不予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甲方和施工单位起初并未重视此项工作, 在监理提示和督促之下, 逐步的按部就班进行节能分部验收备案文件准备到位, 为竣工验收备案创造了良好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对于环境保护和降低能耗都有很好的效果, 目前来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更好的保障外墙保温工程的质量, 提高工程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天舒, 谢连玉, 陈革, 等.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J].工程力学, 2006, 23 (z2) :167-184.

[2]杨再乾.建筑外墙节能保温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 2011 (6) :360.

[3]张超.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及其检测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 2015 (15) :67-67, 68.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9

从世界各国来看,对工伤的定义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从《工伤保险条例》(下称《条例》)中的表述来看,我国的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遭受的事故伤害或因工作罹患的职业病。而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条例》的规定,基于劳动者遭受事故伤害经过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以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判断等因素综合考量后,对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或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1.1 工伤的构成要件

首先,存在劳动关系是工伤性质判断的基础。发生工伤的主体只能是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中被用人单位使用的一方当事人,也就是说工伤是劳动者发生在劳动法律关系范畴内的人身伤害,其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般人身伤害。其次,劳动者受到事故伤害或罹患职业病是工伤性质判断的客观要件。工伤得以确立的外在表现,是劳动者因履行工作职责或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受到来自工作和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人身伤害。第三,劳动者履行工作职责的目的性是工伤性质判断的主观要件。从社会保险的角度出发,劳动者因在劳动中受到人身伤害,通过工伤保险获得保障待遇,是工伤保险的立法所在。第四,依法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工伤性质判断的程序要件。工伤认定是依当事人申请而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依据《条例》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工伤认定行政程序的起点。

1.2 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无过失补偿原则。即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不论事故是由劳动者过失、还是用人单位过失引起的,劳动者均可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工伤认定具体实践中,并不因为劳动者对工伤的发生存在过错就不予认定为工伤。其次是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对劳动者进行倾斜性保护是社会法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体现。工伤认定具体实践中,在确认事实劳动关系、举证责任分配、工伤认定条款适用等环节,都应该给予劳动者以倾斜保护。三是工伤认定法定原则。主要包括工伤认定权法定和工伤认定标准法定,即工伤认定的行政权专属于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根据《条例》依法确定。

2 工伤认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客观地说,绝大多数的工伤案件,依据《条例》的规定和现行工伤认定程序是能顺利得到确认的。然而,笔者也发现近年来在工伤救济领域出现了“两增”现象,即因工伤认定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逐步增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被人民法院撤销的案件逐步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2.1 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存在分歧

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是劳动法律关系存在,既包括合同劳动关系,也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其中难点是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在立法层面,目前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判定依据主要是原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的三个要件,法律位阶较低。在执法层面,主要依靠行政部门、仲裁机构和司法机构的自由裁量。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劳动用工方式层出不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与司法部门在处理诸如超出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多重劳动关系、挂靠、非法转包等特殊情形时,对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与否存在较大分歧。

比如工伤认定实践中经常遇到的超出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劳动关系判定问题,相关法律与司法解释就存在较大分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显而易见,两者存在了一定差别,即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达依法享受基本养老待遇条件时,劳动合同是否终止?此后如果劳动者继续为用人单位工作,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为了指导司法实践,最高院民庭《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但是,最高院行政庭在答复地方法院的复函中也明确“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也就是说,行政部门据此复函在受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的工伤认定申请时,不需考虑劳动者是否领取养老待遇。针对同样的问题,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存在不同理解,究竟如何把握超出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劳动关系问题,这已经成为工伤认定部门在实践中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再比如多重劳动关系的判定问题,法律条款与实践也存在较大分歧。2014年最高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也明确,“职工(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工作的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应该讲,法律法规对多重劳动关系的规定是清晰的,但在具体实践中,不同省市的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社保经办部门对此类人员的劳动关系和参保缴费问题均存在不同理解,这就导致工伤认定部门在面对此类工伤认定案件时,面临较大风险。

2.2 对认定条款的理解把握尺度不一

《工伤保险条例》第14、15条列举了十种可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并在第16条列举了三种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排除情形。一般而言,这三款条文的规定能够涵盖大多数的工伤或非工伤的情形。但在工作实践中同样也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现行工伤认定的政策条款过于原则与工伤事故情形复杂多样的矛盾;二是概念内涵与外延界定模糊的问题。就工伤保险这一专业色彩较为浓厚的行政领域而言,诸如“工作原因”、“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上下班途中”、“履行工作职责”等概念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案件难以简单对号入座,这样就使得案件的处理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裁量的空间,行政法规范的抽象性与社会生活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比如关于“上下班途中”的理解就存在较大的分歧。一般来讲,上下班途中主要是指劳动者经常居住地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理路线途中。但在实践中,劳动者先从经常居住地到其他场所处理私人事务后,再到用人单位上班的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时有发生。在此情形下,职工从其他场所到用人单位的途中是否可以考虑为上下班途中?“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具体如何把握?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常常会因不同部门理解把握的角度不同而产生工伤认定的行政风险。

再比如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理解问题。在现实中,劳动者受到暴力侵害不一定必然由履行工作职责引发,但往往却与工作原因有关。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引起口角、纠纷,再遭受暴力伤害时是按工伤处理,还是按民事纠纷处理,在工伤认定实践中分歧较大。

3 完善工伤认定制度的相关建议

3.1 从社会法的角度准确理解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

从实践来看,我国工伤认定的情形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工伤的情形处于动态变化中,所以相关法律法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可以说,目前工伤认定中的诸多问题与法律制度不完善和行政司法对于法律条款理解执行的不统一有关。笔者认为,只有从社会法的角度来准确理解工伤认定的无过错补偿原则和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立足于保障工伤职工的生存权利,才能保证在实践中客观、公正地解决工伤认定中的复杂问题。

3.2 按照事实劳动关系构成的要件,将非标准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纳入工伤认定范围

按照事实劳动关系构成的要件,把非标准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纳入到工伤认定中来,符合现代意义上的工伤补偿制度。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相关司法解释可以对现行工伤认定中“劳动关系”的范畴做出统一规定或详细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行政、仲裁、司法和社保经办的具体实践。比如把是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作为判断超出法定退休年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重要前提,同时结合事实劳动关系的其他要件进行综合判断。再比如,在社保经办层面打通多重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的参保缴费渠道,理顺此类人员在不同用人单位参保缴费、劳动关系判定、工伤保险责任承担和待遇享受之间的关系。

3.3 从依法行政的角度合理把握工伤认定的具体情形

首先,针对“上下班途中”,从目的、时间和路线三个要素来进一步厘清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具体情形。笔者认为,此类情形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以上下班为目的,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和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提供的居住地或者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途中;二是在上下班途中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必须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内未改变以上下班为目的的合理路线的途中。其次,针对“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主要从工作原因、是否存在明显过当行为和时间地点三个因素来具体把握。一是劳动者受到暴力侵害是否由工作原因引起;二是劳动者在事发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导致事件升级的过错行为;三是暴力侵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针对认定工伤、视同工伤以及排除条款的不同情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可以按照不同的原则把握:一是在把握《条例》第14条规定的工伤情形时,以保障受伤职工切身权益为工伤认定的出发点,把“工作原因”作为工伤认定的核心,只要没有证据否定其是工伤,在排除其他非工伤的情形下,就应认定为工伤;二是在把握《条例》第15条规定的视同工伤的情形时,应准确理解现行法律规定,不可随意扩大适用范围,加重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的负担;三是在把握《条例》第16规定的排除工伤的情形时,应在适当考虑事故伤害后果与排除情形因果关系的前提下,严格执行该规定的排除条款。

摘要: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待遇的前置程序。工伤认定的正确高效是法律和社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平正义理念在保障职工权益中的具体体现。提高工伤认定部门的行政效能,降低行政风险,既需要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本意有更清晰的认识,也需要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对工伤认定条款有更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工伤认定,要件,原则

参考文献

[1]郑尚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董保华.《工伤保险条例》修改的若干思考[J].东方法学,2009,5.

[3]谢少清.关于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2005,2.

问题研究对策探析 篇10

一、云南省农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农业除了直接在云南省的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之外, 还作为该省其他相关产业的原材料, 产生巨大的关联效应。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 云南省农业加快了产业化步伐, 在农业产值和增加值上实现了突破, 以2009年为例, 农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700和1067亿多亿元, 相比2000年, 十年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7.2和6.2个百分点。

在农业政策层面, 云南省在过去的十年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这些政策也带来了显著效果:在粮食生产方面, 云南省的粮食供求结构从总量小、供应紧的现实状况逐步实现了供求平衡;特色产业发展中, 农业标准化趋势推进, 农民增收致富的脚步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 部分特色产业质量型发展特点鲜明, 改变了以往单纯靠粗放型增长维持的局面;农村经济改革稳步推进, 逐步朝着全面改革的方向发展。

但是, 当前云南省的农业在大力发展的同时, 由于农药和化肥等化学制剂的广泛使用, 耕地的质量呈现下降, 农业生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同时, 在结构方面, 云南农业的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经济效益不高, 农民收入增长有限, 城乡差距有扩大趋势。

上述问题的存在, 给“十二五”时期云南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只有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的发展水平。因此, 本文在对云南省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 将尝试对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问题, 如发展条件、农业产业化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位等问题进行探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促进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以期为云南省农业的持续与稳定发展提供思路。

二、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现代农业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 现代农业是指相对于传统农业、通过农业的现代化过程达到一种既定的农业发展目标的状态和过程。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基于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机制、实现条件和功能定位发生的巨大变革。其特点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但还包含了生产过程、生产目的、生产关系和生产结构中很多深刻的社会变化, 标志着农业进入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当然,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离不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一定经济基础的累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显著, 已经为现代农业提供了足够的条件,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成为历史的必然。云南省作为我国的传统农业省份, 其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有一些优势和劣势。

(一) 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 云南传统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劣势, 同时, 由于传统农业对人口增长的大量刺激, 劣势更加突出。而现代农业则可以突出云南的比较优势。一方面,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境,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多层次的物种和生产条件, 产生了巨大的资源优势。现代农业可以突出云南农业生产条件的优势, 规避传统农业由于技术体系缺陷而使得云南农业生产陷入被动的状况, 改变人口的过度增长对粮食生产的压力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 云南发展现代农业有良好的政策支撑, 西部大开发以来, 云南省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粮食生产水平提高, 特色农业产业化趋势明显, 同时, 由于处于边境地区, 出口贸易为云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这些都是云南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二) 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

当前, 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 由于长期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 山区农业处于低水平发展之中, 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 生产力提高缓慢。同时, 水利工程建设不够合理, 农业保障功能下降, 加重了自然灾害。其次, 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农产品以原材料生产为主, 农产品质量和层次较低, 附加值有限。在农产品生产中, 质量和安全无法标准化, 影响了出口。在加工方面, 农业产业链过窄, 技术水平有限。以天然药材为例, 当前的开发率仅一成, 农产品加工率仅占20%。最后, 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健全。一方面, 农产品市场体系有待发展, 布局不合理和管理漏洞普遍存在, 农民的规模化组织程度低, 市场信息不足。另一方面, 农产品市场管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较低, 决策滞后的问题广泛存在, 对农民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不足, 导致农民获取信息成本高额, 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较低。

三、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合作经济组织地位

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紧密相关,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被大量实践证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指农民, 尤其是家庭经营的农业生产者, 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遵循一定的法律法规建立的组织形式。

当前,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已经蔚然成风, 在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大的作用。近年来, 云南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也较为迅速,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成效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 2008年底, 云南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超过了4000个, 并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合作类型多样化趋势明显、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组织服务功能不断增加、创办主体走向多元化等重要的特点, 并积累了相当程度的经验和成效。

首先, 云南省积极促进政策出台和落实, 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明确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措施和思路, 加强对地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情况的督查, 云南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成长。其次, 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在资金上给予充分支持, 从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 并积极向中央申请资金扶持, 促进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最后, 在人员培训上, 注重加强引导和培训, 提高人员技能和素质。

不过, 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 云南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着模式单一、效率低下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当前, 云南省已经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方针, 并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关注。未来几年, 云南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四、农业产业化与云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指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将农业纳入市场机制运作之下,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进而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形式。在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之下, 市场是决定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的关键要素。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思想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将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相连, 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对我国这种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有重要的意义, 对云南发展现代农业有关键影响。

近年来, 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就是大力促进农产品基地化和加工化, 构建农产品品牌, 推进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延伸农业的产业链, 这是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以花卉为例, 当前, 云南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地, 但其产业化改造则尚未完成, 缺少完整的产业链, 标准建立尚需加强, 尤其在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运输方面有待提升。再如当前云南省的烟叶、茶叶、花卉等六个产业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一, 蔬菜成为“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 但是, 其特色优势农业的产业化变革仍需加强。当前, 云南省分散的经营体制仍然占主导, 农户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严重不足, 销售渠道波动较大, 而这正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所能解决的。

毫无疑问, 农业产业发展是云南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进而引导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重要载体。从当前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来看, 无论是推进企业带动还是主导产业的发展, 都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进而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动力。

五、促进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相比我国其他省份, 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和滞后性, 一方面, 云南整体农业的发展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传统农业社会特征明显, 这使得其建设现代农业阻力尤其大。另一方面, 云南的传统农业又有很大的缺陷, 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 其社会发展迟缓, 经济滞后, 不能使其自由地向现代农业转变, 因此, 政策性变革在其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换句话说, 政府在云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必须扮演主导角色, 这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省份的现代农业发展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促进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 从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来看, 在全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 云南的现代农业要与全国其他地区协调发展, 同时, 基于云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云南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符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 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与其传统的耕作方式、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结合起来, 进而实现云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第二, 促进云南山地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云南传统农业的生产效率低, 加之人口迅速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严重。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下, 通过科技的应用, 可以促进更为丰富的粮食之外的农作物的生产中。基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 要大力发展山地现代农业, 充分利用其自然环境条件, 从而打开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天地。这是基于云南省的比较优势而进行的选择。通过建立一套新的能够适应云南省山地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与技术体系, 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与科技对接, 确保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第三, 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 加大科技投入, 以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带动结构调整。当前云南省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农民的观念落后, 对市场把握不够, 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下。因此, 要通过促进农民观念转变,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做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在科技方面, 以科技变革促进结构调整, 是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通过引进适合山地种植的农业新品种, 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另外, 以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的产业化, 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 也是促进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思路。

摘要:相对于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其特殊背景, 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云南省是我国的传统农业省份, 同时兼具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使命。促进云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云南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文章从云南省发展现状出发, 对云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问题, 如发展条件、合作经济组织的定位与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析,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云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云南省,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0) .

[2].曹利群.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宏观经济管理, 2007 (9) .

解决甘肃扶贫问题的对策探析 篇11

关键词:甘肃;贫困农村;扶贫模式;扶贫政策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74-2

0 引言

地处西北的甘肃,地域辽阔但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贫困人口较集中,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去年“两会”期间,党中央给甘肃提出了扶贫攻坚的任务和要求,把扶贫攻坚看作是一场硬仗,确保甘肃人民早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1 甘肃贫困现状

1.1 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度较深

甘肃贫困县集中,无论国家还是省级层面比重都很高。甘肃86个县(区)里有53个属于贫困县。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41个,占全国扶贫开发县的6.93%,占甘肃全省县(区)的58.57%。

1.2 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

甘肃人均GDP最高的是嘉峪关市,2014年人均GDP达到11.29,远远高于省会兰州。陇南无论是GDP总值,还是人均GDP都排名靠后。由此看出,甘肃省内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且差异很大。从产业结构来看,贫困区域内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明显偏高,定西市渭源县超过了40%。第二产业规模工业企业比重低于甘肃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缓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致使经济结构不合理。

1.3 基础设施陈旧,社会事业滞后

甘肃由于经济制约,社会事业资金投入有限,整体发展水平低。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这些领域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陈旧,贫困人口日常居住的条件较差,而且这部分人教育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导致他们养老和医疗困难的问题突出。

1.4 城乡发展不平衡,县域之间差距大

甘肃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城镇乡村发展的差距大,投资多集中在城区,农村地区因为交通、软硬件等方面因素,往往不受投资者青睐,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各县资源差异、主要经济支柱不同,导致区域内各个县经济发展不均衡,差别较大。因而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扶贫的关键。农民收入单一,增长速度缓慢应是扶贫的着力点。

2 扶贫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

甘肃省位于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导致贫困的加剧。甘肃的山区地质结构复杂,山大沟深陡坡较多,大部分的土地贫瘠无法耕种;气候条件恶劣,寒冷阴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交通条件也极为不便。

①耕地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甘肃省农用地38107.20万亩, 耕地6921.45万亩,耕地面积位列全国第11,人均占有耕地2.65亩,居全国第6位。

②水资源稀缺,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甘肃许多地区一直被水资源困扰,短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全省大多数地区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域。水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工业耗水量高,过度开发,污染严重。此外,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功能弱化,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潜力有限,成为扶贫攻坚的一大障碍。

2.2 经济落后,经济总量不大

甘肃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财政资金有限,投资结构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发展缓慢,条件差。惠农政策滞后,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整体效果不佳。

2.3 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脱贫需求

为了脱掉贫困的帽子,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在省政府的规划下2013年甘肃颁布了《“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政府每年投入200亿左右的财政资金专项支持农村道路和安全饮水扶贫项目,但有400多万贫困人口的庞大基数及需求多样化,脱贫工作依旧严峻。

2.4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由于经济落后及各种因素的制约,截至2014年,甘肃贫困地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只占全区人口的15.3%,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致使他们的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伍,不会依据时代发展来转变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3 原因分析

3.1 经济总量低,财政能力有限

甘肃是我国内陆经济欠发达省份,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靠后。靠政府财政资金扶贫能力远远不够。有限的扶贫资金与贫困户的实际需求还有不匹配现象,致使扶贫工作困难重重。金融机构扶贫机制不健全,信贷条件大多数贫困户不能满足,这方面扶贫没有落实到位。

3.2 没有发挥分散的扶贫力量

扶贫规划的编制与富民产业的培育主要参与者还是政府,全社会更加广泛的力量没有被动员起来,局限性很明显。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脱节,造成贫困者进入市场的能力不足。税收优惠政策属地化,即对片区内新办企业有免税3年的政策,缺乏开放性。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开展不充分。

3.3 扶贫模式陈旧,重人扶智

扶贫模式单调且陈旧,创新不足。精准扶贫和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基础教育没有和脱贫联系起来,教育和产业升级、技术更新不匹配,呈现人力资本的匮缺,创业技能含金量很低。

4 扶贫开发对策建议

4.1 完善扶贫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

要使甘肃贫困地区尽快脱贫,政府首先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监管机制,要能够精准地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同时进行动态监管,要根据贫困人口的自身特点实行差别政策,一方面政府扶持,另一方面促使他们自我脱贫。正确合理地使用助贫资金,缩小贫富差距,让扶贫作用落到实处。

纵观发达国家,都是从传统农业国家过渡到工业化,都是从相对忽视农村发展到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要站得高顾及长远发展,将人财物恰当合理配置,规范行政管理,同时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控制与监督,最终完善扶贫规划,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4.2 培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扶贫资金投入大财力

以国家扶持政策为契机,广开财源,增加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大力宣传并鼓励社会上的个人、组织、群体尤其是企业、金融机构贡献资金扶持贫困地区,不断投入财力创建一个覆盖全、来源广、程度深的资金网促进其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结合当地农村特点,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把当地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通过网络对外宣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3 大力发展教育扶贫,提升农民群众素质

重视教育,加快教育政策落实,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尤其要关注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坚持经费和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强化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建设,让网络覆盖农村,增加电子科技使用能力的培训。

4.4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村要实现长治久安,主要要立足于农村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发展的“加速剂”,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形成动力。要改变自然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就要因地制宜的运用科学技术,把科技新成果渗透到不同区域特色和支柱产业,通过方便快捷的方式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提高技术普及率并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去。在甘肃,用科研方面的优势化解克服艰苦的自然条件,提升生产的低效率。

4.5 完善农村福利保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体系,以“扶”为主,救济、社保等为辅。要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打破“等靠要”的依赖传统,在政府政策以及人财物的支持下,抓住机遇,“准、快、稳”的改变贫穷面貌。政府在提高补助标准的同时,实现城乡一体化。此外,应不断强化乡村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监督控制,完善管理体制,加快农村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总之,要使甘肃的贫困地区尽快脱贫,全面达到小康水平,离不开政府,社会及贫困地区人们的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只有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发挥各自的水平和作用,相信不久的将来,甘肃就会全面脱贫,走向小康。

参 考 文 献

[1] 高军,李忠东.甘肃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2014(6).

[2] 贾禄平.加快扶贫攻坚步伐的思路与对策——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J].财会研究,2014(9).

民办高校税收问题对策探析 篇12

(一) 民办高校界定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其办学层次分专科和本科。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政府举办, 而是由民间举办;启动资金并非来源于财政部门拨款, 而是来源于银行贷款、民间集资款;学校的领导并非由教委任命而是由学校聘用;学校的教育收入并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资金专户管理。

据统计, 截至2011年底, 全国民办高校有1400多所, 其中, 本科院校390所 (独立学院303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87所) 。统招学生达到500多万人, 在办学质量上, 民办本科院校从注重规模发展已转向内涵建设和提高办学质量, 出现了一批办学有特色、水平较高的学校。如今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民办高校税收现状

目前, 民办高校的税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部分地区的税务部门遵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精神, 对于捐赠办学和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实行与公立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基本上处于免税状态。另一类是对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高校进行征税。有些高校虽然没有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但由于其办学章程上写有“股东分红”的条文, 仍被税务局认定为营利学校进行收税, 而且其税率也按企业所得税的标准征收;还有一些地方是参照企业所得税的标准有所降低, 按个体经营所得确定税率后进行征税。

由于国家政策不明确, 民办高校的税收工作在具体执行层面上比较混乱, 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按什么标准收税, 征收哪些税种, 其优惠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等, 各地理解差异较大。执行的出发点往往不是从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出发, 而是根据当地的财政收支情况而定, 没有从税收的角度给民办高校提供一个公平发展的平台。

二、民办高校税收存在的问题

(一) 民办高校经济属性不明确, 使税收优惠政策模糊

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 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既然民办高校的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民办高校就可以被视为具有营利性, 但在民办高校中, 有些是非营利性的, 而相关部门至今并没有对民办高校 “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经济属性制定划分的标准, 导致民办高校经济属性不明确, 也使得税收优惠政策比较模糊;首先, 税收优惠的主体模糊。其次, 在界定优惠主体的具体优惠政策内容仍有待研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 稳定的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尚未建立, 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 但这些规定缺乏强制性, 而且未区分民办高校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 所以政策在执行时出现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从根本上讲, 必须明确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划分标准。

(二) 财税政策和教育政策不配套

目前, 国家虽鼓励民办高校发展, 但由于顶层制度设计的缺失, 致使民办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存在缺失, 税务部门和司法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执法和司法裁判依据, 由此而引起财税政策与教育政策不配套, 造成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各地不一比较混乱的局面。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 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制定。尽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颁布过《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但是没有一个是关于民办学校具体的税收政策。而有的政策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例如, 财税[2004]第3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学校经批准取得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收费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由于民办高校的收费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 所以按规定应征收企业所得税, 而这与《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是矛盾的, 这就给政策的实施造成困扰, 致使各省市在实际执行中的不一致:深圳、上海等城市对民办高校采取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而北京等城市考虑到扶植民办高校同不违背政策相结合, 在执行中采取既不明确征收, 也不说明免征的模糊政策。

(三) 税收优惠主体单一

我国政府在法律上已经肯定了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享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特别是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民办高校优惠。例如, 国家分别在民办高校的营业税、房产税等方面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 甚至已规定了向教育捐款可以抵税的政策, 这些都是为了扶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但我国民办教育税收优惠政策的主体主要是向学校及校办企业倾斜, 针对受教育者的优惠政策和对民办高校有贡献的企业的优惠政策较少。而我国公民接受教育的费用在逐年提高, 2011年教育盛典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显示, 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的平均金额为1370元, 占家庭总支出的44%, 而大学阶段的消费支出额度则最高。民办高校由于是自筹经费办学, 因此高额学费是其经费的主要来源, 这导致有的民办高校成为“贵族学校”。在对受教育者税收优惠较少的情况下, 会减少民办高校的生源, 使民办高校陷入生源少—经费少—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恶性循环, 这样也就不能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

三、解决民办高校税收问题的对策

(一) 明确经济属性和税收优惠政策

由于民办高校区别于公立高校的主要标志是启动资金来源不同, 公立高校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而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接受投资人投资;二是接受捐赠。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讲, 既然是投资就一定是要求合理回报的, 而如果是捐赠则是不要求回报的, 这与财务法则也是相符的, 所以在界定民办高校经济属性时不能根据“是否要求合理回报”来确定“营利性”与“非营利性”, 而应该根据启动资金的来源性质确定“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如果启动资金来源是接受投资人投资, 就认定为半“营利性”;如果启动资金来源是接受捐赠, 就认定为“非营利性”;如果是接受投资和捐赠相结合, 确定为营利性。这样, 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 可为三种情况:1.对于接受捐赠的民办高校视同公办高校享受税收优惠;2.对于接受投资的民办高校可以视同企业, 规定学校每年提取“教育公益金”, 以保证学校的持续发展, 由于“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 所以要给予适度的优惠政策, 以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 鼓励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竞争。例如:可以免征营业税, 可以仿照对高新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施行十免五减半、可以经评估后给发展良好的民办高校返税, 鼓励优胜劣汰等, 这样既可以鼓励学校的投资人积极发展事业, 也可以避免一些投资人想法设法偷税漏税, 还可以保证国家的税收;3.对于接受捐赠和投资相结合的民办高校, 可以比照第二种情况针对投资的那部分份额征税。明确了分类标准不仅明确税收优惠政策, 还有利于政府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 促进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都能在各自定位上持续健康发展。

(二) 教育政策与税收政策协调一致, 增强政策可操作性

国家赋予了民办高校的合法地位, 确定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教育政策为主导, 但是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财税政策的引导, 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 所以, 财税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协作,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首先, 教育部门要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纠正民办高校的定性, 明晰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 使税务部门的政策制定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其次, 财税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类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增强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建立与民办高校性质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 对符合规定要求, 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应当依法给予减免, 要采取有效的征管措施, 明确具体的征管工作;第三, 国家教委、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应对已制定的有关政策进行整理, 对各种文件的专用术语加以统一定义, 并对有争议的内容加以统一解释, 做到统一思想, 堵塞漏洞。要求各省市严格执行中央制定的有关政策, 不能搞地区保护主义, 不得对民办高校擅自征收或免征税款。通过税收政策的正确引导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扫除障碍。

(三) 借鉴国外经验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主体多元化

人们接受教育的能力往往受实际支付能力的制约, 当人们接受教育的费用超出可以承担的范围时, 便无法选择教育。由于接受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 学生每年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 经济能力差的家庭一般难以负担, 而广大农村众多的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为此, 应将学校的税收优惠转为对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多元化优惠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美国的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的优惠, 如终身学习抵税, 即大学、研究生、职业进修等教育费用的20 %可以从税款中扣除;教育贷款利息抵减, 则是指纳税人合格教育贷款前60 个月的利息费用可以用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英国鼓励企业设立“教育基金”, 企业“教育基金”主要为本企业职工子女上大学提供生活费用及支付学杂费。如企业设立“教育基金”, 政府对该企业减少征税, 仅征收15%“投资收入附加税”, 对捐资加入“教育基金”的职工还免征一定的个人所得税;如果公司或企业向教育投资, 投入教育事业这部分经费免税。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迅速, 但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教育政策和税收政策已滞后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经济属性界定不明确、税收优惠政策模糊、财税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政策不匹配, 造成政策贯彻实施混乱。教育部门应完善相关的顶层制度的设计, 财税部门应明确各类民办高校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通过税收政策的正确引导, 为民办高校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办学环境, 促进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税收优惠,经济属性

参考文献

[1]隋绍楠.美国减税法案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02 (1) .

[3]杨堂荣.关于成人教育非学历教育收入营业税赋的质疑[J].教育与经济, 2000 (4) .

上一篇:尝试体育教学下一篇:通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