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煤田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9-14

准格尔煤田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精选3篇)

准格尔煤田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1

准格尔煤田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准格尔煤田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采取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等有效的.生态安全对策,同时遵循生态安全原则,建立适宜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地完善和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预防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促进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作 者:张力 王晓东 ZHANG Li WANG Xiaodong 作者单位:张力,ZHANG Li(华北科技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

王晓东,WANG Xiaodong(赤峰市敖汉旗林业局,内蒙古,赤峰,024300)

期 刊: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10,7(1)分类号:X171关键词:煤田开发建设 生态安全 保护对策

准格尔煤田的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2

一、存在问题

(一) 普查寻矿工作滞后

第二次全国战略性结构调整对普查找煤工作做出明确的指示, 但多年来却一直难以得到落实, 伴随着逐年降低的找煤项目, 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威胁。

就总体上来讲, 寻矿普查找矿工作非常落后, 在产矿业的后备勘探基地持续紧张, 就当前的实践经验来看, 找矿与勘探相比, 找矿的工作较难, 找矿具有投入大、效率低等特点。找矿与勘探可以比为“抓活虎”和“打死虎”两种, 找矿的周期较长, 勘探的周期短, 找矿工作细而密, 流动性较大, 而勘探工作常常是集中在某一区域内进行的, 找矿需要多种技术与经验结合, 勘探的技术则讲究精而深。换个角度讲, 其实就是找矿需要较大的精神投入, 而勘探的回报更佳物质, 物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 勘探工作信息量大, 需要新兴科技的投入, 近年来勘探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 各项数字化指标在煤田评定工作中显得更佳重要。勘探工作相对集中, 因此上级对其监管方便, 易于抽查, 随之而来的则是, 一定的立功受奖名额分配, 后备储备等, 这些因素也具有一定消极的影响, 给煤矿普查找矿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也反射出找矿工作本身具有的复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

(二) 煤矿地质勘查程度不够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同区域经济成反相关, 而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总体程度不够, 尤其表现在地方煤矿上, 多数地方煤矿存在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和地质工作程度低、可持续性差的特点, 因此地方煤矿勘探工作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地方煤田的勘探工作程度低下, 新建扩建矿井报告质量低, 而地方煤矿的资金不足也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只有充足的经费保证, 才能稳定加强地质勘探。

(三) 我国煤田资源多数存在采掘缺水的状况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渐扩大, 煤矿开拓范围持续扩大, 开采深度逐年加深, 致使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化, 矿井的吐水事故多发, 突水量大小不等, 矿区底部出现融水现象。针对这一问题, 主要解决方向应在于对矿区深部的岩层进行研究, 研究融水的形成一级运移等水文特征, 探讨井底融水突出机理, 极力推进预测预报突水的技术、仪器, 找到合适的机械取代人工对该类型矿井的开采。

(四) 矿业、煤炭业的可持续程度低

多年来, 我国的煤炭行业都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市场相对松散, 技术层面低下, 经济方式多为粗放型, 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地方历史遗留问题等。就此现状下, 更需要提高勘探技术, 增强煤田地质的基础性研究, 促使煤炭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保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构建高效矿井, 针对矿井内常发安全事故, 提出预警机制, 全面改革创新, 提高服务性能, 勘测水平以及科学技术, 构建新型勘探人才机制, 创建科学的煤田地质勘探平台。

二、解决对策

(一) 加大普查找矿力度

只有及时的加大加强普查找矿的力度, 才能满足优质煤炭基地、矿井生产的后备储蓄和可持续发展, 国内煤田地质勘探空白区域占煤田的2/3, 由此可见煤田勘探工作的程度低, 开采工作落后, 可采储备煤区少、资源紧缺, 矿井之间接替陷入尴尬境界。

煤炭勘查工作需要以推陈出新的理论为导向, 结合先进的勘探技术、设备, 将地质勘查工作向空白区域推进, 优化资源配备, 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 促进国家新兴能源基地形成。同时借助高精勘探设备, 还能对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保障区域内矿产开采的安全, 以及生产接替的顺利。

(二) 大力加强动态地质勘探技术研究

煤矿开采是一个动态的勘探过程, 需要对开采区的地质信息进行整合, 并实时的获取地质明显动态特征。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 井下地质信息逐渐丰富, 地质人员对煤田区域的环境信息, 规律逐渐了解, 促进地质预报工作的精度加深。

要及时将煤矿生产所获取的动态地质信息同其他地面钻探、矿井地质信息、地面物探、井内物探等矿井区域内多元化的信息进行整合, 才能全面例题的反应地质的动态信息, 并使得该信息体能够很好地服务于煤矿生产以及安全工作上。促进矿区整体高效集约化发展, 保障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当前勘探工作中的热点问题。

(三) 加大煤田综合勘探技术研究

就当前国内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与世界的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相比, 煤田的现代化生产程度小, 与先进行列差距较大, 煤矿的效能提高, 安全生产以及高度现代化的管理精度需求, 都还有前进的空间。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 煤田综合勘探技术, 在高分辨率和地震技术上有了飞跃, 能够以地形、地质同物性条件进行结合, 得出可信的推论, 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勘探手段并进行统筹步骤工程整体, 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 选择适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尤其重要, 而当今的综合技术, 已经趋于成熟, 能够通过地震、钻探以及测井资料进行整合分析, 能够获得高精准的地质勘探成果, 提高了勘探技术和效率, 大幅度的减轻了钻探的工作量, 缩短了工期, 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综合勘探技术, 能够对10m左右的小断层, 5m左右的断点进行分析, 查出位置, 保证主采煤层底板深度的误差在2%以下。

(四) 煤田勘探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 计算机应用技术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在煤田勘探过程中, 使用率也提高, 可以借助计算机对卫星反馈回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获取需要的数据, 以找矿为目的, 有目标的对地质信息进行分析获取, 如控煤因子信息运用计算机算法实现, 并圈定出煤区。该技术已经在勘探领域得到了成功运用, 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前逐步实现了人机对话环节, 能利用计算机简化很多算法, 还能选择智能分析模式对勘探数据进行分析, 获得可靠的资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 此项技术必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一些更加智能化的软件、现场模拟预处理以及控制程序的开发已经初现苗头, 如何灵活的操作这里软件, 研发这些系统成为地勘面临的新选择, 灵活的选择参数, 使用必然是地勘新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 在漫长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 信息整合, 分析处理, 结果计算等过程逐步精细化, 才能使得勘探工作更佳优化, 这些过程更是煤田勘探工作的重点,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融合新兴科技, 形成新的勘探体系才能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

摘要:煤田地质勘探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是煤田地质报告编写的重要成分。一份煤田勘探地质报告中, 只有包含有煤的灰分、硫分、发热量、煤质牌号等主要指标, 才能对煤田资源的看法进行客观评估, 同时, 报告中也必须包含煤质牌号的信息, 该信息的缺失, 会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 因此煤田地质勘探工作需要更强的技术性, 也必须扎实做好每一步。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煤质分析

参考文献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矿山生态;生态环境;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7-0172-02

宁化是福建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县之一,受市场影响,当前我县矿业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慢,整体行业面临成本问题,但这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能松懈,全面的认识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同时也为我县矿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全面的实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意义。

1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1.1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类型较多且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化

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仍存在有较多的类型,既有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问题,还有矿山所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石磊矿业经过多年开采后出现地裂缝、地质结构变化、断层等现状,同时对于裸露开采的行洛坑钨矿、东化矿业等均存在着尾矿库露天堆放产生的空气和环境污染问题。

1.2 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

矿山生产为一个整体性的工程,所以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也是较为复杂的,往往为选矿、采矿等多种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我县各个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例如,随着石磊矿业开采过后矿山周边地形地面的下沉,诱导地裂缝的出现,同时随着地裂缝的不断延伸,导致矿山周边地表水流漏失,甚至可能导致滑坡、崩塌等生态地质问题出现。

2 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并没有出台针对矿山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对于矿山环境保护过多的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具体性的规章制度较为缺乏,由此导致了在很多情况下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被称作为“软法”,同时多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仅仅为针对集中要素进行了立法,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功能单一,范围较窄的情况,不能实现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但是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为一个面源性、全方位的问题。

其次,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中并没有构建起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导致对应的矿山生态环境评估制度不够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不够完整科学。

第三,当前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也缺乏有力的法律制度,多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条款,具有较大的弹性,实际的可操作性较为缺乏,对于一些出现了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责任人,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裁手段。

同时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仍旧处于末端保护的状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仍旧停留在排放控制与污染环节控制的层面,没有注重源头控制,为了当地的GDP和政绩,一个小县城就引进了大大小小的矿山10多家,从而不能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及时有效保护。

2.2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

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仍旧非常的单薄,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进一步的加深了这种情况,矿山企业主们为了进一步的压缩自身的生产成本,不惜减少甚至取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给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带来非常致命的影响。

此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单薄的问题与各矿山企业经营者重生产轻保护的经营理念有着直接关系,直接影响到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2.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不够到位

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不佳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不够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具体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权利交叉,安监局、国土资源局及环境保护局并没有明确各自身职责,导致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缺失,再加上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的降低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效果。

另外,部分矿山企业成为我县经济支柱,导致了县委县政府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有所松懈,带来了较大的矿山生态环境隐患。

2.4 矿山多年开采引发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

石磊矿业为一个已经开采多年的矿洞,老采空区较多,同时在采掘的过程中并没有对采空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陷区,随着沉陷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地表下沉,下沉的地表直接影响到地层的稳定性,导致地层出现的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导致了地表房屋的安全,同时也导通了含水地层,导致农耕无法蓄水,影响到地表群众的正常生活,引发了当期农民集体上访,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地质问题。3 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的对策

3.1 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针对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问题,应当针对性的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由县人大代表组织政府、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对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开展全面的调研,从调研中找出制约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因素。

其次,根据当前我县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污染处理技术水平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对我县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从而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科学性。

第三,在制订过程中,应当听证会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可以将公众特别是一些专家学者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中纳入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更好的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科学性。

同时,借助听证方式,还可以缩短调查的时间,提升调查结果的正确性。

此外,在进行具体法律制定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性的加大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惩治力度,从而更好的规范相关责任人的行为,提升其违法成本,倒逼其按照法律的规定展开相关的经营活动,这对于促进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保 护意识

针对当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的情况,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矿山企业主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主动调整自身的经营思路,使自身的生产更好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确保顺利的渡过经济转型时期。

其次,应在矿山内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并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员工的实际薪酬待遇相挂钩,从而更好的提升其参与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动性。

第三,可针对性的增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培训工作,帮助员工在掌握一些基本的矿山生态环境方法与措施,提升广大员工参与矿山生态环境工作的效果。

3.3 增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工作

针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缺失的情况,应全面的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安监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责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列出具体的权利清单与责任清单,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第一责任人与具体责任人,更好的明确各个部门权利范围与责任范围,防止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

同时,在具体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工作中部门之间应当相互协作,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更好的提升执法的震慑力,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效果。

此外,在执法的过程中要配备执法记录仪,从而更好的防止一些人情世故对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带来的影响。

3.4 增加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目前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导致很多先进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不能使用到位,因此,应有针对的增加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政府与企业相互分担的方式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设备等方面的更新,从而更好的增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此外,依靠科学手段,提高资源回采率和回收率,并精细加工、拉长产业链;采取边采边治理,尽量种植经济作物;处理好资源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在矿产开发的过程中,对矿坑、矿渣等加以利用,进行多种经营,协调发展。

3.5 增强对采空区及开掘巷道的处理,控制沉降的范围

针对石磊矿业出现的采空区导致裂缝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采掘过程中,应当针对性的采空区进行处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结合矿山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空区三维激光系统(C-ALS)对矿山的部分空区进行探测,了解其空区的形状、大小和位置,运用其自带的软件进行编辑与成图。

从而确定空区在矿山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为空区的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确保作业工人和设备的安全。然后根据得到的数据针对性的进行封闭、崩落、加固和充填处理。

4 结 语

综上分析,当前我县的矿山生态环境仍旧面临有较为严重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单位与个人认识到当前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对策给予解决,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为一项长久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够完成的,因此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长远性,从而更好的实现我县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邱建平,王翠青,袁航.浙江省“四边三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成 效、问题及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13,10:37-38.

[2] 陈诗太.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与环保管理对策——以福建尤溪铅 锌矿山为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9:71-73.

[3] 徐友宁,徐冬寅,张江华,等.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响应差 异性研究——以陕西潼关、大柳塔及辽宁阜新矿区为例[J].地球科学 与环境学报,2011,01:89-94+100.

[4] 于慧,郑志军,程颂,等.西藏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研究——以藏北 砂金矿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260-266.

上一篇:《珍爱生命》教案下一篇:天津公需课继续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