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的读后感

2024-06-04

南丁格尔的读后感(精选8篇)

南丁格尔的读后感 篇1

这篇

南丁格尔是一位信念坚定,被别人改变不了的人。她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总喜欢帮助别人。她从小就有一个想当护士的梦,在当时护士这个小学生作文大全

她经常会带领她的护士们前往战场为伤员护理,在她们悉心照料下,士兵们很快就恢复了伤病,常常被士兵称作“提灯女神”。后来她创建了护士学校,慢慢地经过她的努力,最终护士这个职业倍受人们尊重。

然而,她追求梦想、舍身为国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我将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有一天我是一名老师,学生桃李满天下,梦想我成为一名外交官,为祖国与世界和平尽职尽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努力实现它吧!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再乎别人说什么,追求梦想,让梦想相伴一生。

五年级南丁格尔读后感作文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希望能有所启发,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五年级描绘美丽的雪景作文:雪

五年级写雪花飘飘的作文:冬的灵魂——雪

南丁格尔的读后感 篇2

南丁格尔奖章被誉为国际护理界的“诺贝尔奖”, 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奖项。在全国1124家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吉林全省5万名注册护士中, 张桂英是获此殊荣第一人, 这是对她20年来从事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的最高褒奖。20年来, 她以柔弱的身躯, 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压力和危险;20年来, 她以博爱的精神, 为自已所钟爱的精神卫生护理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20年来, 她以顽强的毅力, 忠实地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 用执着和努力托起了精神病患者头上的一方蓝天, 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大爱之歌。

从医的动力源于童年往事

她是农民的女儿, 农村缺医少药的窘境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记忆中。她从小立志学医, 做出了人生第一次义无反顾的抉择。

张桂英护士长出生在伊通县的一个偏远农村, 从小就是一个善良、勤奋、好强的女孩。童年时的她, 曾经历了同村刘嫂因难产得不到及时救治, 母子殒命的凄惨场面;目睹了邻居婶子因患精神病, 在幼子面前自杀的惨烈情景。乡亲们的悲痛欲绝, 孩子无助的哭声, 深深地刺痛了张桂英幼小的心灵, 从那时起, 她就萌生了学医救人的念头。正是这种朴素的情感, 成了她刻苦学习业务, 忠诚于卫生事业的原动力。1990年7月, 张桂英这个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 以全校毕业考试第一的成绩, 从四平卫校毕业了。由于张桂英的成绩优秀, 有很多医院可供她选择, 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条件优越的大型国立综合医院, 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 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

用医护人员自己的话说, 来这住院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听招呼的不能动的”脑血管病患者, 另一种是“能动的不听招呼的”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那些不听招呼但能动的精神病患者, 对一个刚出校门的小护士来说, 用“闻‘疯’丧胆”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精神科的工作环境很艰苦, 也很危险, 护士被患者袭击是经常的事, 过去还发生过护士被打致残的事。有时遇到在别人看来被患者踢上一脚、骂上几句这样很平常的事, 她就得哭半天, 心想:自己才这么小的年龄, 干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啊?她甚至对上班产生了恐惧心理。这时, 她看到了老护士长与患者亲切的交流, 看到了患者们见到老护士长时高兴的表情, 在老护士长的身上, 她看到了工作的成就感, 看到了工作的意义所在。在老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下, 她思想开始转变了, 开始试着去和患者沟通, 她理解了精神病人的痛苦, 知道了他们心灵的敏感和脆弱, 知道了他们不仅需要精心治疗, 更需要真心呵护和关爱。在精神科疗区, 给患者喂饭是护士的一项基本功, 因为患者吃不好饭, 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张桂英就从为患者喂饭开始交流, 精神病患者行为无常, 经常把喂进去的饭吐到她的身上, 弄得满身污秽, 她就换了衣服, 继续坚持, 逐步掌握了为患者喂饭的技巧……由害怕到同情, 再到关爱, 张桂英学会了用爱心与患者沟通, 用真情去感动患者。

一次, 一位患者出现了谵妄、躁动的情况, 主治医生查房时发现其突然安静了, 经检查发现病人心脏骤停。她马上投入到抢救中, 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她没有迟疑, 马上对患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患者口腔里的痰液、血沫和污物被她吸进嘴里, 她吐出来, 再吸……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病人有了心跳和呼吸, 病人被抢救过来了, 可她头上却满是汗水, 眼中含着泪水, 嘴上沾满了血污。她的行为, 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二十载春秋锻造坚毅刚强

她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 面对患者那一张张或狂躁、或呆滞的脸, 她无怨无悔, 从不退却, 始终坚守在护理的第一线, 一干就是20年。

从古至今, 人们都把精神病患者称为“疯子”。他们经常产生一些常人看来不着边际的想法和异常行为, 无缘由地打人毁物。在常人眼里, 这些精神病患者缺乏理智、缺少感情, 是不可理喻的另类, 是令人恐怖的袭击者, 避之唯恐不及。而这些危险, 张桂英护士长都亲身经历过。

有一次, 张桂英在看护患者就餐, 发现一名身材魁梧的崔姓患者不爱吃饭, 就坐到他身边耐心地哄劝。病人说要喝水, 在她起身要为患者倒水时, 该患者猛地一拳, 重重地打在张桂英的胸口, 张桂英踉跄着勉强站稳, 胸口窒息般阵阵闷痛, 疼得她落下了泪水。一些患者家属看在眼里, 心疼地说:“这样的患者你就别管了。”张桂英却强忍疼痛笑着说:“他是个病人啊, 如果都不管他, 病情就会加重的。”在以后的日子里, 她更加留意、关心这位患者了。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了, 却有意地躲着她。当患者家属接他出院时, 患者涨红着脸, 来到张桂英的面前愧疚地说:“张护士, 你打我一顿吧, 这样我心里会好受些。”诚恳的话语让张桂英感动不已。

一天早晨, 张桂英按惯例巡视病房, 在询问一个患者的睡眠情况时, 患者不回答, 眼睛却死死地盯住了她。她知道情况不妙, 想转身离开, 但已经来不及了, 患者突然窜了上来, 双手死死掐住了张桂英的脖子, 狠狠地掐着, 她痛苦无声地挣扎着, 怎么用力都无济于事。张桂英心里很清楚, 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会窒息而死。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神志开始恍惚起来……这时, 患者的家属从卫生间回来, 与闻讯赶到的医护人员一起把患者的双手掰开, 张桂英才死里逃生, 可脖子上的掐痕却很长时间没有消退, 她只好用丝巾掩饰着继续工作。朋友们知道了这事后都劝她说:“还是换个岗位吧, 多危险啊。”可她说:“别人来这里工作不也是一样危险吗?这里的工作我已经有了经验, 只要今后注意些, 就行了。”她照常去查房, 照常到那位患者床前询问、叮嘱、安慰, 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患者临出院时捧着一篮自己最喜欢的鲜艳的百合花送给张桂英, 脸上满是歉意。张桂英百感交集, 两行热泪扑簌而下, 她拉着患者的手, 祝贺他康复出院, 同时把自己的电话号留给了患者, 告诉患者和其家人有事随时找她。

精神科疗区, 承担着为吸毒人员戒毒的职责。由于吸毒人员的人格、行为都有改变, 所以, 他们的行为与精神病患者无异。一天晚上, 她接到了值班护士的电话, 有一个复吸的患者住院, 她马上赶到病房, 这个吸毒者看到她之后, 不知道什么原因, 用恶毒、下流的语言对她破口大骂, 就连旁边患者家属都听不下去了, 而张桂英却依然面带微笑, 与值班护士一道为患者施治, 让在场的人无不折服。后来, 这位患者清醒了, 真诚地向她道了歉。张桂英常说, “患者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只是病魔使他们失去了理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善待他们, 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

看似无情却有情

她是患者挚爱的亲人, 一声声亲切的呼唤, 常常使她潸然泪下。

精神病人是特殊的患者群体, 在外人看来, 精神科疗区戒备森严。来这里办事的人也都战战兢兢。然而, 就在这常人不敢或不愿接近的看似恐怖的精神科疗区里, 却经常演绎着充满人性、充满关爱的感人故事。

那是2007年的冬季, 张桂英和科里同志乘救护车到吉林市接诊一名15岁的精神病患者。为了不惊扰患者, 不让其父母过分忧伤, 她和同志们没有采取强制措施, 而是在患者家耐心地等待了5个小时, 最后让患者在镇静剂的作用下睡熟才把他抱到车上。第二天凌晨3点回到医院的时候, 张桂英已经因晕车呕吐得精疲力竭, 但她还是支撑着帮助患者家属办理了住院手续, 把患者送进病房。由于张桂英慈母般的呵护, 小患者对她产生了依恋的情结。春节将至, 正是患者情绪“激惹性”较高的时期, 小患者与护士敌视, 挑剔, 不配合吃药, 无端发脾气。然而对张桂英却是百依百顺。为了小患者早日康复, 张桂英毅然放弃了回老家与父母过年的机会, 把对父母的愧疚和思念变成对小患者慈母般的爱, 在医院悉心陪护着小患者度过整个节日假期。

一天, 一位重症躁狂男性患者住进医院, 他表现得十分亢奋, 注意力不能集中, 进食很差。每餐进食都由张桂英一口一口地喂。喂饭时他不肯吃, 一个劲地胡言乱语, 张桂英就像哄孩子一样哄他、劝他:“想家了吧?好好吃饭就能早点儿回家。”患者胡乱地说着:“给我姥吃一口, 给我爸吃一口, 给我妈吃一口, 老姨你也吃一口。”张桂英知道患者把她看作老姨, 就顺势说:“老姨喂你吃饭, 你要多吃点。”从此, 她就成了患者心目中的“老姨”, 她也以“老姨”的身份和情感去鼓励他、照顾他。这位患者康复出院时, 轻声的在张桂英的耳边说:“老姨, 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2008年深秋, 一名恐惧型患者住进了精神科。这位患者惧怕任何人, 不让任何人接近, 不能安静, 大喊大叫, 表情非常痛苦、骇人。看到这种情景, 张桂英冒着被患者袭击的危险, 微笑着慢慢地走过去。面对她的笑脸, 患者突然向她走过来, 紧紧拉着她的手跪在地上, 大声哭起来:“妈妈———救我!”面对患者渴求帮助的哭喊, 张桂英的眼睛湿润了, 此时此刻, 她深切地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这个患者实在是太脏了, 他蓬头垢面, 满身异味令人作呕。她把患者搀进病房, 为他洗脸、洗脚、理发、更衣, 患者终于安稳了。可她却心潮起伏, 难以平静, 她暗下决心, 一定要用心与患者沟通, 用爱驱散患者心里的阴霾, 还给患者一个晴朗的温暖的世界。

每一次奉献都是忘我

她是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 她心里始终装着医院、疗区、患者, 唯独忘却了亲人、家人和自己。

人们常把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人称为天使, 张桂英就有一颗天使般善良纯净的心。每当她看到患者令人揪心的痛苦挣扎, 看到患者亲人无奈的哭泣, 她都陪着流泪。家属走了, 张桂英把家属留下的牵挂和对医务人员的嘱托铭刻在心里。她把患者当作亲人, 给他们喂水、喂饭、擦脸、洗头洗脚, 帮助换衣服, 无微不至地护理。20年来, 张桂英可以放下对父母的思念, 可以放下对女儿的亲情呵护, 唯独不能放下对事业的忠诚、对患者的爱。20年来, 张桂英亲自护理了数以千计的精神病患者。为了患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从未休过职工假, 就连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即使人在家里, 心里也惦记着患者。为了方便患者的询问和随访, 每当患者出院时, 她都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患者, 同时也把患者电话号码记录下来。现在她手头积累的患者电话号码已经有厚厚的两本。到患者家随访时, 看到一些患者家徒四壁, 不仅没钱住院, 连日常吃药都成了问题时, 她就用自己的钱买些药以解患者的燃眉之急。每次下乡, 她总是带一些精神科药物、科普读物和一些衣物送给生活窘迫的患者。

张桂英对患者倾注了全部心血, 却放弃了很多照顾女儿的机会。她的爱人在企业跑业务, 经常去外地出差, 身边又没有亲戚帮助, 多数时候都是她一个人照料孩子。1995年初, 她产假没休完就提前上班了, 她常起早贪黑忙工作, 疏忽了对女儿的细心照料。一天晚上女儿突发高烧, 呼吸困难, 到医院诊断为肺炎、心衰, 抢救了三天, 女儿才转危为安。女儿8个月大的时候, 她要去吉林市参加试验课考核, 女儿没断奶不得不带着, 由于铁路被洪水冲毁, 张桂英抱着孩子在站台上足足等了5个小时的火车。女儿上学了, 张桂英不能像别的母亲那样接送孩子, 只能任由孩子一个人独往独来。时间长了, 孩子也懂事了, 对她说:“妈妈, 我觉得你对病人比对我还亲, 你就去忙吧, 我可以照顾我自己了。”每当张桂英谈起女儿时, 眼角总是挂着晶莹的泪珠……

漫道有终前行无界

她是病人灵魂的探索者, 是精神疾患的守护者, 她深知,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重而道远, 未有穷期。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 现代科技与文化的创新层出不穷, 广大群众逐步适应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快速节奏和竞争, 体验着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15岁及以上成人精神病患病率在15%左右,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面对严峻的现实, 张桂英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她对精神病患者扭曲的心理进行不断探索, 悉心掌握患者的心理, 提高治疗水平。她对一些患者的绘画、照片等作品, 都予以保留, 研究他们的心理状态, 大胆探索精神科护理领域创新, 辅助医生治疗;不管风吹日晒, 把“娱乐疗法”坚持经常, 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 尽可能多地发现患者的长处和亮点, 鼓励患者, 让患者恢复生活信心。近年来, 她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了研究类论文10余篇, 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在她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得到了运用,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毋庸讳言, 对待精神病患者, 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歧视, 即使是从事精神病救治的医护人员也有被歧视的现象。精神科的医生护士走了一茬又一茬, 而张桂英还在执着地坚持着, 坚守着她的事业。多年来, 她已经养成了不到疗区走一遍就睡不着觉的习惯, 她不惧怕黑夜, 冬季再冷, 夜里再黑, 她都要去查房, 与值班护士聊几句, 让护士和患者都能感觉到护士长时刻在他们身边。病房护士人少而任务重, 她担任护士长以后, 承担起全科夜班护理管理检查工作, 经常放弃休探亲假及日常休息, 节假日在病房里经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张桂英深知, 护士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以及亲和力对患者的情绪影响非常大。作为护士长, 她时刻提醒大家要想成为好护士, 不仅要做好打针、发药、执行医嘱工作, 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有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服务意识。她根据精神科的特点,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男护士培训计划, 本着规范、专业的原则, 充分挖掘潜能, 着力打造医院男护士品牌。在她的带领下, 全科的护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张桂英所在的疗区有21名护士, 她了解每个护士的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工作特长。在管理中, 她赋予服务以人性化, 让管理具有人情味。严格的时候, 她就是令护士们敬畏的领导, 严格要求每一名护士工作上不允许有一点的疏忽;宽松的时候, 她就是和护士们嬉闹成一片的好姐妹, 她带着性别不一、年龄不等的护士们开展丰富多彩业余活动, 放松大家紧张的情绪;科里不论谁家里有大事小情, 她就是细心的大姐, 帮着忙前跑后, 一刻不停地张罗, 在她的疗区里充满了团结和谐的气氛。

南丁格尔的竞争者 篇3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南丁格尔,是克里米亚战场上英国将士们的“提灯女神”。在那里,她将士兵的死亡率从43%降到了2%,并奠定了护理行业的基础。同在克里米亚战场上,西戈尔被士兵们唤作“西戈尔妈妈”,她尽其所能为伤兵提供舒适的住处与服务。

西戈尔长得圆头大耳,线条粗犷,因为是苏格兰与牙买加混血,她的肤色“带一层褐色”。她喜欢讲笑话,喜欢穿鲜艳耀眼的衣服,譬如柠檬黄或是海水蓝,往往还搭配一条对比色的丝带。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士兵的医疗护理极度匮乏,南丁格尔决定做些什么。她经过好友——同时也是政府办公室的主管——西德尼·赫伯特的同意,带着38名志愿护士前往克里米亚。

西戈尔同样坐不住。她带着来自牙买加的介绍信来到英国,四处毛遂自荐,但是没人愿意接收她。西戈尔并不缺护理经验,她的母亲是牙买加当地的“女医生”,家里开了一间照顾热带病病人的公寓。在家乡附近,几乎是哪里有传染病,她就上哪儿去照顾病患。

那还是一个以肤色甄别人群的时代,即便在祖国牙买加,作为自由黑人的西戈尔也没有选举权。从前在中美洲行医时,一位当地白人激动地祝福这位“自己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黑色女人”能够“被漂白”,以使她“足以被任何机构接受”。

西戈尔却告诉他,就算自己“跟其他的黑人一样黑,也照样会很快乐”。

没什么事情能难住西戈尔,既然坚信有责任去克里米亚,又不能跟着英国大部队一起去,那就自己上路呗!

她很快熟门熟路地在克里米亚开了间“不列颠大饭店”,衣着鲜艳的黑人老板娘没多久成了当地的红人,她向兵士们倒卖百货,同时又不遗余力地看护店里的伤患人员,对付不起钱的人同样服务周到。她成了英国兵士们的“西戈尔妈妈”。

“她就是南丁格尔小姐与厨子的结合体。”有人对《时代》周刊的战地记者威廉·罗素说。

在后來的报道中,罗素形容西戈尔是个既当医生又当护士的热心人。他还说,西格尔常常出现在战场附近帮助伤员,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战争结束时。因为战争结束得太突然,“不列颠大饭店”的老板娘几近破产:囤货没了销路,此前订下的货物还得照付款项。

西戈尔穷困潦倒地回到英国,多亏那些受过她恩惠的士兵赶来帮助,才得以渡过难关。

1881年,被人遗忘的西戈尔悄然逝世。有人说,那是因为西戈尔护理的士兵多是下层人士,很少有人能识文断字,所以没留下太多文字记录。

直到进入21世纪后,英国学者们重新审视种族歧视问题,西戈尔才重新被人记起。2004年,她被英国广播公司评选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黑人”。

那一年,是她诞辰200周年。

南丁格尔传读后感 篇4

《南丁格尔传》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弗罗伦丝·南丁格尔传奇的一生,她的道德光芒翻山越野照耀着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位无私奉献的女性,护士这个职业将会是什么样,医疗事业又将会是什么样?

从拿到南丁格尔传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盯着封面上瘦削秀美的女性画像看,这是个朴素端庄的人,她的心中荡漾着悲悯博爱的伟大情操,一颗圣洁的心灵从她身体里透出无私的光芒。我刻意跳过了前言,我想凭借着对她的点点了解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探访她的成长、她的不平凡。我对她也充满了疑问,为什么她会放弃贵族生活去挑战所有人的质疑从事在当时看来是低贱的护理工作。

弗罗伦丝·南丁格尔出生在富裕美满的幸福家庭,父母的优秀基因造就南丁格尔出落成一个容貌出众、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她有着一头浓密的褐发,一张清秀柔和夫人脸庞,幼时的南丁格尔就散发出超凡脱俗的文雅气质,但是她的性格起初是古怪任性的,不易相处,固执跋扈,脾气暴躁,内心总有一种优越感,朋友也很少。这样一个让人担心的女孩是如何成长为人人崇敬、获得荣誉勋章的提灯女神的呢?这增加了我的疑问,我期待着她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南丁格尔从小就对动物的热爱不同寻常,有很多关于她精心养护受伤小动物的故事,我想怜悯关爱的情怀种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的吧,并且成长为世人心中大爱的标杆的吧。

随着阅读的继续,可以看出,南丁格尔有一个懂她爱她的父亲,女儿做错了事,父亲永远没有像姐姐、母亲那样狠心责备;女儿希望得到理解,父亲永远是第一个给予支持的人。父亲与女儿更似忘年交的挚友,从语言类、哲学、数学、心理学甚至是政治领域的问题,他 1

们都能进行良好深入的交谈。爱德华·南丁格尔是一个有魅力的良师益友,他注重孩子的教育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与能力。他对孩子的要求相当严格,既要有高度的知识水平,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让人遗憾的是,只有南丁格尔紧紧跟随父亲的步伐,不断学习,不断专研,南丁格尔的姐姐芭丝却只喜欢沉溺于妈妈的社交圈。她们的志向很明显已经背向相驰,南丁格尔对探索生命的意义有着执着的追求,而芭丝却只求有个好归宿。

16岁的南丁格尔就曾说过:我不能够忍受为了无意义的事情浪费了时间,我只喜欢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她对学习的态度真是让人感动,她对生活的认真着实令人向往。作为一个忠实的基督教徒,南丁格尔九岁时就在日记里写道:神必与我们同在。十七岁时又写道:神召唤我来侍奉它。她的信仰是她踏上护士之路的重要原因,神教育她做好事、存好心。对于精读《圣经》而过着祷告生活的少女来说,听到召唤并不是很稀奇的经验。虽然上帝的召唤这种事常有,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极为少见。南丁格尔神奇的地方不在神谕,而是坚持了神谕一生,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伟大的使命感,她不惜与家人闹翻去涉足当时卑贱的行业,她放弃了令人称羡的婚姻拒绝了理查德的求婚,她的选择遭到所有人的反对与质疑,连一直支持她的爸爸都觉得她的决定是如此的愚蠢。可见当时的南丁格尔是具备了怎样大的勇气去面对众叛亲离的后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南丁格尔就是经过了这样的苦难才逃脱了壮志难酬的忧郁生活,走向人人理解崇拜的辉煌人生。这样的转变来自于陆军长官锡德尼·赫伯特的邀请,南丁格尔带着满腹才学、无比自信组织护士团前往克里米亚战争的前线,她仅有的医疗实践基础是她在凯撒沃兹学习的护理法,如果处在当下,这样的护理水平是不足以照顾伤员的,但这却是护理事业发展的起源,她的博爱情怀、坚强意志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在前线起初并不受到待见,没人愿意相信这样一个名媛淑女会愿意降低身份干起这又脏又累的护理工作,而且战地医院的恶劣程度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南丁格尔要面对的实在太多太多了,除了这恶劣的前线环境,还有战地医生的不信任、随行人员的不理解。她凭借着冷静的头脑、过硬的能力素质顽强地对抗一切反面情况,她的目光长远,她忍受非难,最终她成功了,伤病士兵死亡率从50%降低到2.2%,这是一个奇迹,是南丁格尔小姐创下的!数字的背后是她强大的内心,艰辛的过程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当战区护理做出成绩,即便是这样大的贡献,世俗的人们却对南丁格尔心存嫉妒,当南丁格尔回到英国的时候,除了士兵们的感激之外,别无其他赞赏之言,甚至有不断的中伤的流言。南丁格尔小姐对这一切并不在乎,只是原本就不太健康的身体,因过度的操劳加上饮食不良、环境不佳,情况变得很糟糕。这个时候的她依然坚持在为卫生事业付出的革命道路上,这条路,即便卧床不起她也要坚定、从容、不屈,精神力量永远比想象的强大长远。

克里米亚战争的轰动之后,南丁格尔受到了重视,她向女王建议有关军队卫生状况余姚改善、她出版《家用护理手册》将健康传递、她用南丁格尔基金成立护士学校等等。南丁格尔一生淡泊名利,注重付出,不计回报,她的遗嘱上特别叮嘱:埋葬我凡身躯壳的一掊土,不要有任何纪念性的建筑。她还说过:我所要去的地方或许神仍然会赋予我成为一个护士--白衣天使的使命吧!

阅读完整本书,我明白从医院里的一个闹铃,一个床位的设置到整个医疗队伍的编排,这些的细节,南丁格尔小姐用她一生的实践

南丁格尔观后感 篇5

一道消瘦的`人影站立在街头,眉头紧锁,眼神忧郁,苍白的脸色却遮不住美丽容颜。她,是那个在上帝掌心吟唱的天使――南丁格尔。

贫民窟里的霍乱,没能挡住她向前的脚步;医院里人心的黑暗,没能阻止她对护理的热爱;时代对女性的歧视,更是不能拖扯她服务人民的抱负。我看到那个怀抱着“服务人类”信念的天使走在人间的路上;我看到那个怀抱着“济世行善”意志的天使走在伦敦的街上;我与那天使相遇,在十九世纪的伦敦,伦敦的普奇街,普奇街人尽喧嚣的尽头。

二邂逅,无关乎爱情

看到她最终还是拒绝了查理德,看到她为了护理、为了人民放弃了爱情乃至婚姻时,我内心的澎湃,与爱情无关,只关乎那种奉献的精神是如此高尚与伟大。

九十岁的她孤单单的躺在床上,是否后悔孤单的度过了一生?二十五岁的她,写下“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三十岁的她,写下“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去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她用事业填补爱情的空白,她为那崇高的抱负,放弃了一个女人该有的爱情。于是我懂了,她不会后悔孤单一生,因为服务于人民是上帝安排她来人间的任务,是在上帝掌心唱出最动听的歌曲。

三追随,夜下提灯的脚步

克里米亚的战场上,士兵浴血奋战,克里米亚的战场下,那些年轻的生命却得不到好的医疗看护和救治。她自费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硬是将伤员的死亡率从百分之四十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她每晚提着灯,在病床间行走,查看病人的情况,战士们亲切的称她为“提灯的女神”。最令我感动的,或许不是她亲吻将死之人的脸颊,而是伤者亲吻她夜灯下得身影。士兵们会写“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也会写“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感动他们的,是那夜灯下得身影,是身影下那个善良博爱的心。

灯下的脚步,是我追随的目标,行走在病床间,我便也拥有了那无私的爱心与宽阔的胸怀。我便不后悔,我是一名护理人员,关爱着所有的人你能听到吗?远处飘荡着的歌声,是天使在梵唱。

四告别,将心留在有她天堂

合上书本,剧情缓缓落幕。不,不要告别。我仍浸在她那无言的大爱中,我仍感动在她那奉献的精神里。可我必须告别,因为我要沿着她走过的路,走一遍。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社会,将大爱传播于社会,将护理的精神,弘扬在整个世界。从来不知道,原来护理工作可以做的如此伟大;从来没想过,原来在护理的岗位上,牺牲我一人,便可幸福千万家。

黑格尔历史哲学读后感1000字 篇6

法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黑格尔的首创,它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不同的学派,每个学派都秉承了不同的理念与观点,“有的从神、有的从精神、有的从物质中寻找(法的根据和本质)”,而“黑格尔则是从精神的发展中找到了法的本质”并形成为一个新的完整的学派。

一、黑格尔法哲学:抽象法、道德、伦理

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

(一)抽象法

抽象法就其本身而言,只是一种单纯的可能性,是一种形式上的、人格上的东西。抽象法借助外在事物实现主体的自由,就直接体现在对物的所有权(Property)方面上。

黑格尔认为,物在被占有后大致有三种归宿:第一种是占有的丧失;第二种是物本身的丧失;第三种是物的所有权的 转让(Relinquishment),与前两种归宿不同,物没有消亡,而且仍然保持着被占有的状态,只不过物的所有权通过某种形式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

所有权的转让或转移的发生,不仅仅涉及一个个人的特殊意志,也会涉及到其他人的意志。根据个人与个人的特殊意志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所有权的转让方式归为两种:一种是契约(Contract);另一种是不法(Wrong)。不法是特殊意志与普遍的意志相抵触所产生的矛盾与对立,不法所表现的欺诈和犯罪必须通过刑罚予以惩戒和纠正,在这一过程中,普遍的意志对特殊意志进行否定和扬弃,最终使前者回到自身并从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志,这种现实的意志不再是抽象的、潜在的自由,而是一种建立区别的、分化对立面的、与之前所不同的自由,这种意志将自身作为反思的对象,使抽象法走向道德领域。

(二)道德

普遍的意志对特殊意志进行否定形成了一种现实的意志,这种意志扬弃了抽象法阶段中的抽象性、自在性和直接性,取而代之的是意志的自为性。意志把其自身作为了反思的对象,从而把自身规定为一种主观意志,并通过主观意志实现自由。这种主观意志的自由就是道德。

当人的行为与他的主观意志相适合时,他的行为就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道德行为。黑格尔认为,主观意志应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负有责任,但他同时也指出,如果行为结果超出了意志的界限,那么意志就不应承担责任,因为道德行为的结果会受到偶然性的影响,而人只需对必然的结果负责,也就是对他的主观意志之中的结果负责。

黑格尔用善与恶判断主观意志的质量,并将人用善来规定和确信自身意志的内部活动称为良心。他进而将良心划分为形式的良心和真实的良心,前者是片面的、主观的、形式上的自我确认,不包含任何客观内容,属于道德领域范畴;后者具有固定的原则与内容,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属于伦理领域范畴。

形式的良心必须将普遍的意志作为自己的原则,也就是将权利与义务——即做法允许做的事,并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幸福——赋予给自身作为内容,才能走向真实的良心。

(三)伦理

无论抽象法还是道德,都具有片面性:抽象法缺乏主观性的环节,而道德仅仅主观性的环节,所以两者都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唯有两者的统一体即伦理才具有全面性和现实性,它是抽象法和道德在自我意识中反思自身的结果。

在伦理领域中,形式上的善与良心被赋予了固定的内容和规定性,从而成为了具体的实体,这种实体即为法律与权力。

1.家庭(Family)

伦理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家庭,家庭是一种直接的伦理精神,是个人的统一体。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婚姻形成的根本依据是爱,而非契约。黑格尔认为,由于婚姻是伦理性质的,因而非常崇高,其它一切在婚姻面前不仅显得微不足道,还应受婚姻的支配,因此,婚姻本身不能离异。

家庭的归宿是解体,一种原因在于婚姻的结束,另一种原因是家庭中的儿女长大成人,从原有家庭中分化出来形成新的家庭,而原有家庭退居次要地位并最终解体。分化出的每个家庭都具有差异性和排他性,因为它们“一般都以独立的具体的人自居,因而相互见外地对待着”。这些以具体的人自居的家庭以满足个人自身需要为目的,自由意志就进而上升到了市民 社会阶段。

2.市民社会(CivicCommunity)

作为伦理发展的第二阶段的市民社会,存在了两个原则,即特殊性原则和普遍性原则:前者是指市民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以利己为目的,其他一切对他来说都不存在;后者是指尽管每个人都是利己的,但他必须要通过和其他人建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他的目的的达成,也同时满足了其他人。因此,只有受到普遍性限制的特殊性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

3.国家(State)

国家是伦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伦理的概念与实在化的统一。与专注于私利的市民社会不同,国家中的个人的任何欲望、思想和行动都必须以国家的客观精神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为私利而结合,而是为了结合而结合。在谈到国家起源于哪里,国家是以什么方式从之前的社会形态过渡来的,黑格尔以“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国家的理念无关。这里,我们仅仅在谈对国家的哲学上的认识问题”为由,避而不谈。

黑格尔将国家理念的发展划分为三个环节:国家法,国际法,以及世界历史。

(1)国家法(Internal Policy)指的是内部机体具有 联系的个别国家。在国家中,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也是统一的,人对国家所负的义务同时就是国家给予人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的内容完全一致,使人在国家中实现了自由。黑格尔认为,国家来源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即为上帝,故国家是神的意志,是最至高无上的,人们必须尊敬国家。他将国家与宗教相分离开,指出宗教是一种主观性的、特殊性的东西,而国家则是普遍性的,因而国家超越了教会,宗教应当与国家相一致,教会的教义应服从于国家。

中国 (2)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黑格尔指出,国家之间之所以形成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要在国际关系中谋取并保存利益,因此利益是国家间关系的最高法律,也是国家间交往的最高原则。民族精神 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世界精神,世界精神是国家间关系的最高裁判官,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权利之国际关系之上。国际法作为国家之间“应当”遵守的法则,必须体现世界精神,才能成为调整国际关系的真正的普遍准则。

(3)世界历史(World-History)。黑格尔将世界历史视为法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民族成为那个阶段的统治民族,统治民族“具有绝对权利成为世界历史当前发展阶段的担当者”,而当世界精神发展进入到更高的原则中时,当前的统治民族必然衰颓,而总会有其他的民族与新的原则相适应并成为新的统治民族。 黑格尔进而将世界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东方王国、希腊王国、罗马王国以及日耳曼王国。他认为,日耳曼民族所具有的世界精神是最完整、最崇高的,因而日耳曼民族应当是居于世界领导地位的民族,其他民族起到从属作用。

二、对黑格尔法 哲学的几点评析

作为黑格尔 政治思想的完美体现,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在客观精神领域的经典著作。一百多年来,对黑格尔法哲学的争论一直持续,后人在黑格尔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继续发展,形成了各具时代特征的黑格尔主义的各个学派。对黑格尔法哲学的评价应本着辩证的态度,我谨将他的政治思想评为三对矛盾而又统一的特征。

(一)保守与激进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中大加赞颂英雄对国家和历史的促进作用,并将国家君王视为这种英雄。他在论述国家时,将国家定义为绝对精神的体现,也就是上帝意志的产物,而君主作为国家领袖就具有神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同时,他也极力为封建王权的腐败作辩解,将君主的昏庸和武断看作是国家内部机体没有 组织完善。此外,他试图从思辨的角度调和人民与王权的矛盾,他说,人民与君主不存在对立关系,因为只有人民与君主统一起来,人民才是真正的人民,并且妨碍王权和君主人身的行为是最严重的犯罪。从这些对王权维护性言论中,足可见黑格尔保守的一面。

黑格尔激进的一面体现在他对战争的强烈推崇,他通过论证国家间存在的关系是否定性的,进而提出国家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而战争成为解决矛盾的有力手段,并且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战争又能给国家内部带来好处,一是振奋民族凝聚力,二是加强国家内部的权力,有利于防止内乱发生。他还指出,统治民族的更迭主要是通过战争,同时日耳曼民族具有最崇高的世界精神,理应成为统治民族。这实质就是从哲学角度为普鲁士的扩张战争寻找理论依据。

(二)革命与妥协

黑格尔在他关于法的理念的论述中,突出了意志与自由的地位,他说,“法的理念即是自由”,“法,因此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法哲学的研究对象即是自由意志及其发展。对自由的追求,可窥见法国大革命对黑格尔的强烈震撼,他在所有权一节中论述了每个人都生来具有将外在物据为己有的权利和自由,进而每个人都应当在财产上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黑格尔晚年尚且保存的一点革命态度。

而他转而又辩称,他所讨论的财产上的平等权利,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力去占有财产,而不是追求在财产数量上的均等,并且他在市民 社会一节中将贫穷的原因归结为“偶然的、自然界的、和外部关系中的各种情况”。在国家立法权一节中,他指出,产业等级人数众多,只能派出代表参政,而等级会议具有局限性,因为等级代表团成员往往缺乏执政能力和 经验,因此只能起到可有可无的辅助作用,最终决定权仍在于君主。他还指出,民主制和其他历史制度一样是片面的,民主议会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因而只有君主立宪才是最理想的制度,这又将他的思想返回到了向封建制度妥协的地步。

(三)理智与荒谬

黑格尔的理智最为显著地表现在他对契约论的否定,他批判契约主义者认为国家是由人们缔结契约而结成的观点是错误的,他指出契约的建立是个人自身的特殊意志与他人的特殊意志之间达成一致并上升到共同意志,而这种契约的共同意志相对于普遍意志来说仍是特殊的,同时契约的达成也存在着任性和偶然性,而国家是普遍意志与特殊意志的统一,更不可能是偶然出现的。

南丁格尔的读后感 篇7

三十余年来, 无论是作为护士还是护理管理者, 她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担任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期间, 她率先接受“整体护理”模式, 成为青海整体护理知识与理念传播的第一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原群众, 她于1999年开始参加高原老年病及高原病防治基础科研及临床防治工作研究, 所研制的药品成为青藏高原铁路建设者保障身体健康的专用药, 并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同时, 她坚持对护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创新和规范了在职护士的岗位培训, 不断致力于护理服务品质的提升, 经过多年的努力, 将青海省人民医院打造成高原上的护理精英团队。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 她又凭借多年丰富的经验, 在短短七小时内组建了“抗震救灾病房”, 成立了“灾区伤员救治护理专家组”, 制定灾区危重伤员的护理标准等。由于治疗及时, 特别是护理规范、到位, 创造了伤员零感染、零死亡的奇迹, 伤员治愈率也达到了100%。

耐心、热心, 病人的贴心人

1980年, 22岁的赵生秀怀着对护理事业和护士工作的无限憧憬从青海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毕业, 因为成绩优异, 她被分配到青海省人民医院脑外科、泌尿外科做护理工作。

“这两个科室是全院接收重患者最多的科室, 如果赶上车祸等突发事件, 护理人员加班加点, 更是责无旁贷。”赵生秀说, “护士的工作辛苦、琐碎、责任大, 却经常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尽管如此, 赵生秀还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 她虚心向前辈学习, 苦练基本功, 扎扎实实地工作, 成了病人的贴心人。

几年后, 赵生秀被选拔到干部病房工作。“病房中许多老年患者曾为青海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因为当年没有条件开展自我预防保健, 很多人患有严重的高原疾病和老年疾病。”赵生秀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 对每一位老年患者给予亲人般的关心和照顾, 比如, 有的老年患者病情很重且无家人照顾, 情绪低落, 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边主动联系患者家人, 一边精心照顾患者, 经常和患者聊天, 耐心开导。

一次, 一位来自青海化隆县的老人, 无家属子女陪护。住院5天后未曾排便, 灌肠后依然不行, 责任护士找到赵生秀后, 她二话不说戴上手套就为病人掏大便。当她了解了病人的情况后, 就组织科室护士姐妹, 轮流为病人打饭, 老人见人就说:“赵护士真是比女儿还亲啊!”。

在赵生秀做护士长的时候, 她总是病房里来得最早, 走得最晚的人。有一次, 她安排完科室工作, 正准备下班时, 电话铃声响了, 原来是急诊科接收了一批食物中毒的患者, 需要人力支援。赵生秀闻讯, 立刻带领本科的一名护士急忙跑去投入了抢救中。一直忙到深夜, 待患者们病情平稳后, 赵生秀才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 看到年幼的儿子蜷缩在沙发上时, 才想起自己居然忘了给孩子做晚饭……

勇于开拓创新, 积极进取的管理者

2001年6月, 青海省人民医院实行人事制度改革, 院科两级领导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赵生秀参加了护理部主任的竞聘。经过民主测评、述职答辩, 她以综合分数第一的成绩被聘为护理部主任。同年10月, 她被任命为副院长分管护理工作。

赵生秀在担任护理部主任、副院长后, 勇于开拓创新, 积极进取。在“整体护理”模式传入中国时, 她率先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 成为青海省整体护理知识与理念传播的第一人。她在当时护理模式转折徘徊期, 坚持积极推行整体护理, 并在全院建立了四个试点病房。她要求大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护理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对病人心理多加了解, 将身心护理落实到病人身上, 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被任命为分管护理副院长后, 她更以特有的胆识和魄力, 对医院护理管理进行了不断的改革, 立即着手组织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整理、分析, 制定适合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护理质量评价及考核标准和各专科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等, 并建立了三级质控网, 成立了五个护理质控组。

作为高原的一名护理工作者, 她经常深入到高寒缺氧的高海拔地区, 了解在那里生活的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健康状况, 看到他们中有许多人患有各种高原反应和不同类型高原疾病, 生命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 她为此不断努力进取,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专业水平, 她参加了高原老年病及高原病防治为中心的基础科研及临床防治工作的研究, 相继参与完成了三项课题。在她的带动和支持下, 省医院护理人员开展和申报护理新业务的数量逐年增加, “三新”业务的质量和水平也逐年提高。

为了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赵生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狠抓护士业务学习。每年外派进修、学习的护士就达百人;至今, 已培养专业护士28名, 国际认证的造口师1名;她设计的分年级护士手册也成为护士们阶梯式教育必备工具, 而医院每年举办的护理学术周, 也成为全院护理人员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医院现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已从五年前的54.06%增长到87.74%。2005年, 她带领护理部在全省率先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经过六年不间断的训练, 省医院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医护岗位技能竞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08年, 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铜奖。

精益求精, 高瞻远瞩, 护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学科要发展, 科研是关键。在赵生秀的主持下, 青海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于2003年开始申报护理“三新”, 填补了青海省护理领域科研“三新”的空白。此后, 又有多项成果被有关权威机构评定为“国内先进”, 同时也推动了青海省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赵生秀从事护理工作三十余年中, 在护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方面, 在创新并规范在职护士的岗位培训、护理服务品质的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她历任青海省护理学会秘书长、理事长期间每年都要举办面向省内边远、贫困地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项目2期, 为青海省各级医院培养护理骨干及管理人员近5000余人。

赵生秀先后与他人合作撰写了《青海省护理常规》及《青海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等作为全省护理工作指南性书籍, 对于规范全省护理工作, 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她的倡导下青海省护理学会成立了多个专业委员会,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业授课和技术指导工作, 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促进了青海省护理事业的发展, 使青海虽属西部边缘地区但临床护理专业取得的成绩却可与内地大医院媲美。

沉着冷静、胸怀大爱的护理工作者

2010年4月14日, 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赵生秀接到上级的命令, 以她独有的敏锐、果断以及细致的工作作风有序组织伤员接诊、救援和护理, 她一面不断了解滚动的新闻, 一面立即启动大型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 在短短7个小时内组建“抗震救灾病房”, 设置新病床, 为接收伤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同时, 她还在医院迅速成立“灾区伤员救治护理专家组”, 制订了《省医院灾区危重伤员护理标准》, 编印了《灾后心理问题健康教育手册》。在抗震救灾中, 她不顾自己腿部严重的静脉曲张, 坚持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 带领全院护理人员对伤员进行了全面且难度大的洗消工作。考虑到伤员95%以上为藏族, 除了存在文化差异, 语言也较难沟通, 她立即号召懂藏语的医学生充当志愿者进行翻译与生活帮助。

赵生秀每天都要深入病房, 及时了解伤员情况, 并亲自为伤员进行生活指导, 根据少数民族同胞的习惯进行饮食调整, 为每一位伤员购买舒适的家居服及洗漱用品。由于治疗及时, 特别是护理规范、到位, 地震伤员伤情迅速好转, 创造了零感染、零死亡的灾难救治奇迹, 伤员治愈率达100%。

三十年来, 赵生秀在注重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很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 先后被青海省卫生厅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被青海省妇联授予“全省三八红旗手”;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工作者”;被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拥军优属模范个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授予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

军中“南丁格尔” 篇8

2007年7月9日,我国著名护理专家、我军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中华护理学会原名誉会长、全军护理专业组原组长、中华护理学会甘肃分会原理事长、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主任护师黎秀芳撒手人寰,离开了她钟爱的护理事业。噩耗传来,兰州军区和兰州市成千上万的群众纷纷以各种方式悼念她。她逝世的当晚,兰州军区总医院就作出了《向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时代楷模黎秀芳学习的决定》,兰州军区广大官兵开展了隆重的悼念和学习活动。

我曾在兰州军区老干部部门工作多年。为整理先进老干部的事迹材料,在黎秀芳生前,我曾多次采访过她。黎秀芳虽然走了,但她所走过的91年的人生之路,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将门的“叛逆者”

黎秀芳的祖籍在湖南省湘潭县, 父亲黎离尘系国民党中将。1917年3月3日,黎秀芳出生于南京秦淮河畔。母亲长年卧床不起,饱受疾病折磨。她刚满5岁,母亲就离开了人世。10岁时,她的继母又死于难产。连续的打击,使她幼小的心灵饱尝因缺乏科学的医疗护理而导致的丧亲之痛,立下了长大后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志向。1936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南京女子中学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入了当时全国惟一的国立高级护理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41年底,她与张开秀、欧莲卿等9名同事,怀着支援抗战、救国救民的志向,离开了美丽的江南,来到偏僻的兰州,在刚成立的兰州中央医院当了一名护士。

当时的兰州,居民不足6万人,刮风满天土,下雨遍地泥。居民们住的是土坯漏雨房,吃的碜牙黑面馍、土豆萝卜加咸菜。全市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很多妇女因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医治、护理而死于难产。

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艰苦,环境和气候的恶劣,并没有使这位来自江南水乡的年轻女性退却。父亲多次写信催促她回南京,与全家一起去美国,她却始终未动摇留在西北继续从事护理事业的决心。就这样,在中央医院正式开张的第二天,黎秀芳在院长张查理的带领下,在十分简陋的病房里,为来住院的第一个病人——一位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难产妇女做了手术。迎接一个小生命的诞生,让她领略了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伟大真谛,也坚定了她献身西北高原的决心。

1943年,西北创办了第一所公立高级护士学校,黎秀芳被聘任为该校兼职教员。由于工作出色,1945年被保送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师资专修科进修两年。期间,她撰写了《怎样普及营养学》的学术论文,在美国《妇女友仁会》杂志发表后,获得500美元奖金。她把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护校,建立起护校第一个营养实验室。1947年底,完成学业后,她又回到兰州中央医院,先后任护士长、护士督导员、护理部主任、医院附设高级护校教务主任、校长等职。

1949年春,兰州解放前夕,家人几番来信催促她回湖南,跟家人一起离开大陆。但她一直没有回信,因为她不愿丢下自己的事业。

“三级护理”的开创人

兰州解放后,黎秀芳所在的那所护士学校,被正式命名为西北军区总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黎秀芳被任命为校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护理人员少,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比较紊乱。黎秀芳看到不少伤病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离去,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血的教训,促使她像当年南丁格尔那样,对伤病员倾注全部爱心。白天她精心照顾伤病员,晚上手提马灯挨个巡视病房,反复征求伤病员对护理工作的意见,随时记录护理工作情况。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探索,她总结了一整套护理操作规程和制度。

她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和自理能力的不同,把病员分成危、重、轻三级进行护理,这就是著名的“三级护理”理论。她建立了治疗和护理文书“三查七对”制度,即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服药、注射及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她还建立了“对、抄、勾、对”制度,即护理人员先将医嘱与病历牌和执行牌核对,然后将医嘱转抄于执行牌和医疗记录单上,抄完每条医嘱,再在医嘱本上记以红、蓝勾,做完再核对一次。

“三级护理”制度在当时西北野战军总医院试行获得了成功,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1955年,她撰写的《三级护理》论文刊登在《中华护理杂志》上,后被苏联《护理》杂志转载,引起了国内外护理界的重视。这套办法很快在全国推广,至今仍被护理界普遍沿用。

教书育人的好园丁

上世纪50年代初,黎秀芳赴京参加全国护士代表大会时,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亲耳聆听了周恩来的重要讲话。会议结束时,周恩来和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的邓颖超从百忙中赶来为大家送行。周恩来亲切地握着每个同志的手,问长问短,再三嘱托:“护理工作很重要,很光荣。毛主席亲自为你们题了词,你们是人民健康的保卫者……”听着周恩来热情的话语,黎秀芳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北京回来后,黎秀芳心中像燃起了一团火,一心扑在工作上,连走路也是小跑步,办公室的灯光常常是彻夜通明。她向同事们说:“一想起总理的话,我心里急哪!”她要尽快地为西北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护士来。

作为一校之长,黎秀芳始终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治学之道,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学经验。每个星期天晚上,她都亲自在全校点名讲评。她要求学生言谈举止要有好的做派和气质,要求学员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她为人师表,强调身教重于言教。练习静脉注射时,有的学员怕疼,她就把袖子一挽:“来,在我的胳膊上刺。”有一年,她因病住院,一位毕业于此护校的护士在整理病床时,未能按照正规铺床法操作,她立刻起身示范一遍,又让这位护士重新做一遍。她还亲自编写教材,开设职业道德课程,要求学员们牢记南丁格尔的名言:“护士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经她教授的护理学生已逾4000人,遍布祖国各地,有的还当了高等院校的护理部主任、军种护理专业组组长、军医学校教研室主任,成为军内外护理界的骨干力量。

连续37年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的黎秀芳,十分关注护士队伍建设和她们的待遇。她多次对护士的学历结构、技术状况、人员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向有关部门建议改善和提高护士待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在对全军护理人员的数量、质量进行全面调查后,发现中专毕业的护士仅占32%,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更少,便向有关部门呼吁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帮助建立军队护理各级专业组织。在她的建议下,第二军医大学设立了护理系,全军办起了5个护理大专班,解放军总后勤部还用了5年时间将全军未经正规训练的护理人员全部补训了一遍,使受训人员的知识水平达到中专程度,极大地改善了军队护士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

1986年,她和当年一同投奔兰州的同学张开秀联合写了《黎秀芳、张开秀联合志言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俩献身护理50余年,朝夕相处,共同患难,情同手足,现已古稀,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人之常情,愿趁健在人世,神志清晰,将后事书面写下:我俩现有存款及国库券四万元,下世后赠与兰州军区以作护士班优秀毕业生和医院优秀护士奖金之用,个人不作私产保留。遗体如有医学科学研究需要,可献作病理解剖。”1987年1月7日,张开秀与世长辞,悲痛之余,黎秀芳将她们的联合志言书交给党组织,成立“双秀奖”基金委员会,希望培养更多的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退而不休的老专家

“最美不过夕阳红”。1983年,已经66岁的黎秀芳不再担任行政职务,成了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可她仍满腔热忱地投入工作。有人问她:“黎老,您已经退居二线,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她笑着说:“减去了一些职务,并不等于减轻了责任,党的事业是要干一辈子的。我一生有两个愿望:一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振兴护理事业。第一个实现了,第二个还要继续奋斗,不抓紧时间,会留下很多遗憾!”她把晚年比做生命的金秋,要在奋斗和追求中让生命的晚霞更红、更灿烂。

為了自己所钟爱的事业,黎秀芳一辈子没结婚,膝下无子女,身边没亲人。但是,她却有68位亲人生活在海外。1981年,她的亲人从发行到海外的《光明日报》上看见了她的照片,便马上催她到美国相会。临行前,许多人议论:“文化大革命”可把老黎整惨了,现在她的亲人都在海外,加之她多年独身一人,无牵无挂,这次出国恐怕老黎是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心系祖国的黎秀芳到了美国后,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参观加利福尼亚等地的11所护士大学和医院上,重点学习美国在护士教育和医院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家人开玩笑说:“你不像是来探亲,倒像是出公差来的。”假满后,母亲等亲人劝她留下来,黎秀芳深情地对母亲说:“妈,我要回国!在国内我有组织上的关怀和同志们的照顾,您就放心吧。”黎秀芳带着6本考察笔记和自费为医院购买的护理书籍,带着一腔热望,告别了摩天大楼。回到国内后,她先后应邀在北京、上海、天津、兰州、西安等地作了数十场访美报告,介绍世界护理发展的现状,在军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晚年的黎秀芳,除了参加专家组的工作外,还担任着中华护理学会的副理事长、全军护理专业组组长、中华护理学会甘肃分会理事长、甘肃省科协副主席、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成员等13个社会职务,兼任《中华护理杂志》等6家杂志的编委和副主编,先后参加编写了《中国百科全书医学护理分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护理发展史》等7部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对军队护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和军队给予了她极高的荣誉,批准她为终身制专家和顾问,享受国家和政府特殊津贴。她的名字被录入《华爱妇女名人词典》、《中国妇女名人录》和《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等典籍。1987年,她光荣地出席了全军英模大会,并在会上作了《我的毕生追求》的发言,受到中央领导和代表们的热烈称赞。她还荣获过“侨眷先进个人”、“医坛杰出人物奖”等称号;被香港国际医学科学院授予“国际医学成就奖”,参加过香港第三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1997年5月,黎秀芳获得了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同年9月,江泽民同志亲手把那枚饰有南丁格尔像的奖章挂在她胸前,并赞扬她说:“你在西北工作了56年,了不起!”这不仅实现了她要做一个中国南丁格尔的最高追求,也为全国全军护理战线人员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总后卫生部发出《在全军护理战线开展向黎秀芳学习活动的通知》,军区和军区兰州总医院党委也先后做出《开展向黎秀芳同志学习的决定》。

卧病在床的慈善家

一生为护理事业努力工作的黎秀芳,似乎从未顾及过自己的身体。她的工资待遇可与中央军委委员比肩,可她永远将自己看作普通一兵。物质上,她对自己要求十分苛刻。她住的是普通单元楼,自1992年搬进这套房子以来,只添置过三样值钱的东西:彩电、沙发和窗帘。这些东西加起来总价值不超过5000元。那沙发后来断了一只腿,她就用砖头支着。其余家具全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西。除了客厅做过简单装修外,其他均无任何装修,房内陈设简陋。厨房里,一口铝锅已用了20多年,锅的一边“耳朵”已掉了,她就用铁丝绑扎起来继续用。

2003年8月,已是耄耋之年的黎秀芳因冠心病住进医院。院领导去探望她,她说:“我这点小病,还麻烦你们来看我。你们忙,快回去,别因为我耽误了工作。”院领导连凳子还没有坐热,就被她“撵”出了病房。

她在病房仅住了3天就回家了。护士长杨彩劝她回去继续治疗,她笑着说:“小杨,现在医院病床紧,许多官兵还候着床呢!我这病吃点药就好了。”

2006年,黎秀芳因肺功能衰竭再次住进医院。但她仍坚持每天晚上7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一次,她在电视上看见一名叫菲菲的小孩,因患脆骨疾病被父母遗弃,后被人送进福利院的事后,一个晚上没有合眼。第二天,她从个人积蓄中拿出10万元捐赠给兰州市儿童福利院,帮助孤残儿童。

2007年6月,黎秀芳的病情急剧恶化。躺在病床上的黎秀芳,将自己平生所有的积蓄整理好交给院领导:“这些钱是党发给我的生活费,我从来没有乱花一分。请组织从中拿出50万元设立‘黎秀芳为兵服务先进个人基金’,其余的钱全部交党费。”

7月9日,黎秀芳走了。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留下的惟一要求,是在她的遗体上覆盖一面党旗。医院党委同意了她的请求。

上一篇:技师模板工理论试题下一篇:13年起房贷执行新利率 20年期百万贷款月供少298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