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风

2024-05-21

改文风(精选10篇)

改文风 篇1

2012年底, 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 再次提倡“短、实、新”, 反对“假、长、空”的文章;强调说真话、写实情, 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和“应景”文章;要力求报道简短精练, 直截了当, 要言不烦、意尽言止。

在地市党报工作多年, 在实际工作中, 在平实写稿时, 经常不由自主地写成了应景文章, 比较模式化, 一些生硬、呆板的报道, 连新闻人自己都不爱看, 甚至有“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自嘲。由此可见, 改进文风十分不易。

对于地市党报来说, 改进文风, 让报纸更加耐看, 既是人民群众的要求, 也是报纸发展的需要。在地市党报中, 报道语言生硬、呆板的现象有, 写一些官话、套话、假话的现象也有。这些词语铺天盖地, 怎不叫人读而生厌?

变阅读为“悦读”是地市党报改进的目标。改文风, 重在转变作风, 多接地气才能求真务实。作风是文风的基础, 文风是作风的体现。如果记者脱离实际, 不多深入群众, 深入基层, 不会写出感人的文章来。真正的好新闻不是写出来的, 是用脚走出来的, 是用心采出来的。记者只有深入基层, 与广大群众在一起, 进行实地调研, 才能写出好文章, 才能传递群众最真实的声音, 了解他们的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改文风, 难在创新表达, 多下基层才有源头活水, 从群众中汲取智慧, 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也是创造鲜活语言的大师。要想文章深入浅出, 引人入胜, 就必须深入实践, 向群众学, 说实话, 说老百姓的话, 群众才愿意看, 看得懂, 愿意听, 听得进, 宣传报道才会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只有通过精心策划、记者深入基层挖掘新闻素材, 创新写作手法, 及时进行正面宣传报道等有效的方式, 才能汇聚正能量, 传播好声音。例如《生活报七台河版》通过对延续真情、无私照顾孤寡老人的七台河好人李学良的宣传, 传播了正能量, 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报道的李学良是一位身有残疾、家庭并不富裕的普通农民, 十年间收养三位流浪老人的感人事迹。从2005年冬天街头捡回第一个老汉藏青河, 到本村赖着不走的卢占山, 再到脑动脉硬化的杨连杰, 农民李学良将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 不抛弃不放弃, 充分展现了人性中最闪光的一面——善良。真实地记述了李学良家庭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李学良心怀大爱的高尚情怀。李学良及其家庭先后被市总工会、市妇联等组织和部门评为“七台河市2013年度第二届新玛特杯孝行之星”、“最美公益善举之家”, 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十佳孝贤” (民间活动) 荣誉。跟踪报道见报后, 引起社会各界对李学良事迹的再次关注。新浪网、黑龙江新闻网等各大门户网站, 黑龙江日报等权威媒体先后转载。李学良被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等部门评选为“七台河好人”, 李学良家庭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救助中心、百信医药、新大陆鞋城等部门和爱心企业的物资救助。2015年春节前夕,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民政局把老人藏青河安置到敬老院, 以减轻李学良家庭负担。这样的报道发多了, 百姓自然愿意看, 也就能变阅读为“悦读”了。

变长稿为短文是地市党报改进的目标。一篇文章的分量轻重、文章好坏与篇幅长短没有关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周敦颐的《爱莲说》只有119个字, 其中“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脍炙人口, 成为千古绝唱。毛泽东同志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 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魄和豪迈胜过多少洋洋洒洒的大块文章。新华社的长篇通讯《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分为四大乐章几万字, 但堪称雷锋精神报道精品中的压卷之作。可见, 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我们反对的是无病呻吟, 好文章再长也吸引人读下去, 而又臭又长的文章只能让人倒胃口。所以写文章该长就长, 能短则短。在冬奥冠军王濛的报道上, 《七台河日报》作为冬奥会冠军家乡的主流媒体, 曾经反复多次刊发有关王濛的报道。从她小时候被七台河短道速滑队选中接受专业训练开始, 到后来经过重点培养输送到省队、国家队, 最后为国争光夺得世界冠军、冬奥冠军, 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奥运赛场上空, 每篇报道都洋洋洒洒几千字, 连篇累牍, 唯恐篇幅不够字数不足使报道不够翔实减轻分量。而人民日报社记者在王濛都灵夺冠后仅发表了1700多字的文章, 从王濛小时候从一条小河沟开始学划冰开始直至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的心路历程, 语言高度凝练, 与之相比, 地市报的报道就显得过于冗长,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的惜字如金, 字字珠玑, 非常值得地市党报学习。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地市党报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写作的基本功训练, 才能写出上佳作品。

办有自己风格的报纸是地方党报改进的目标。地市党报不能成为领导讲话的宣传纸。有的地市党报连篇累牍是领导讲话, 成了领导讲话的复印机、播音员、传声筒, 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灵魂。要么就板起面孔说教, 让百姓读来味同嚼蜡, 只能随手弃之。地市党报应该有自己的风格, 就像人要有自己的性格一样, 要有自己的表现力, 不能照本宣科, 人云亦云, 套话连篇。以《七台河日报》为例, 七台河日报在报纸改版过程中, 非常注重改变过去不受群众喜爱的领导采访不论新闻价值高低必须上头版或头题的传统习惯, 改变过去没有评论的缺陷, 提高全社人员对报纸评论重要性的认识。改版之后, 新闻价值高的报道, 即使有市委书记的动态新闻报道也要为之让路。以新闻价值来评定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刊发的版面和位置。同时着重笔墨加强对报纸评论的报道。一致认为,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 没有了评论, 报纸也就没有了灵魂。评论写得好坏, 影响和决定着报纸的宣传效果。为此, 报社社长廉景华同志长年笔耕不辍, 坚持每天写一篇评论, 从内容到形式, 更接近群众。“老方说事”每天刊发在日报一版的左下角, 既有亲和力、表现力, 又有公信力, 写的都是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又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 长时700—800多字, 短时300—400字, 成为七台河日报的名专栏, 很多人每天一拿到报纸首先要看一下今天的“老方说事”都说了些什么让人感兴趣的事, 成为报纸的“眼睛”。还有报社二版开设“今日放谈”评论专栏, 栏目宗旨就是贴近群众, 说群众关心的话题, 讲群众都明白的道理。深入浅出, 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是给老百姓办的报纸, 让他们喜欢读, 愿意看, 从心底里真心接受报纸的观点和看法, 从正面引导群众。少用一些居高临下的语言, 尤其要杜绝运用假话、空话、套话忽悠群众, 要与群众交心, 用平实的语言与他们沟通交流。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报必须体现出党的主张, 为党和人民群众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地市党报在办报过程中, 要吸取国内外众多媒体所长, 面对新型媒体的冲击, 我们只有办出拥有自身特色的报纸,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 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范长江真切感知人民的困苦, 才创作出了力透纸背的《中国的西北角》。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征程上, 地市党报的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 要让报纸更有性格, 更有可读性。只要进一步发扬“走转改”精神, 落实“三贴近”要求, 在改文风方面创新突破、奋发有为, 就一定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的优秀文章。

参考文献

[1]孙瑞岗;改进文风办人民满意的党报;《新闻论坛》;2014

[2]刘晓鹏, 傅丁根, 吴建群;“走转改”:提升影响力的时代路径——人民日报社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新闻战线》;2012

[3]常征;改文风, 党报怎么改?《新闻传播》;2012

[4]王德光, 周易;“走、转、改”:党报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地市报人》;2011

改文风 篇2

最近,中央新闻做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深入持久地开展好这项活动提出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走得深入、转得到位、改得彻底上下工夫,不断把“走、转、改”活动引向深入。(老师您好:一些领导说的话可以作为文章的开头吗?文章的后面需要再进行总结吗?)

不断深化这项活动,“走”要走得深入。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新闻工作者要真正深入基层、融入生活,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切实解决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源头和方向问题。走得深入,关键是思想感情深入。要真正俯下身、弯下腰,身入心入,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把握群众脉搏,感知群众疾苦,激发思想的火花,激活创造的灵感。这样,新闻报道才能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与时代同频共振,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不断深化这项活动,“转”要转得到位。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新闻宣传的本质所在,新闻工作一刻也不离开人民群众。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切实解决好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转得到位,关键是转得自觉。要转换片面追求所谓“新闻效应”、“吸引眼球”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摒弃漠视基层、远离群众的不良作风,不断强化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在平凡人的生活百态中发现真善美的“火花”,在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中反映改革发展成就,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不断深化这项活动,“改”要改得彻底。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新闻的感染力在于鲜活。要倡导讲新话、讲真话、讲短话、讲家常话,切实解决好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问题。改得彻底,关键是改得坚决。要真正摒弃空话套话连篇、官腔学生腔标准腔泛滥的不良习气,用老百姓喜欢听的语言风格,用普通人看得懂的表达语句,多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多一些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使新闻报道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让这个伟大时代的主流价值和鲜活美好走进公众视野和心田。

改文风 篇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当代中国社会对传者的要求,在其他国家不可复制。

在我国的传媒界,存在着一些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相悖的现象,例如,有的记者不愿意下基层,涉及基层的新闻报道只是靠打个电话、网络邮件等间接途径来完成,这就大大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所以,必须通过大规模的组织动员,鼓励记者转变工作作风,下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使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地反映新闻事实。在文风方面,提倡用“我”这种第一人称进行报道,以使记者的直接经验充分呈现。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也是中共中央向全党提出的向人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要求在传媒业界的体现。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从眼睛向上到眼睛向下,这种重心转移的背后,是对执政党合法性基础、资源的考量,是对党员干部、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之一,新闻媒体也自然包括其中——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责无旁贷。《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的资深媒体人刘明洋2011年9月9日回答笔者的咨询时对笔者说,作为集团的领导之一,他现在要保证每个月带领记者们下基层一次,回来后要亲自执笔写一篇详细的下基层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者刘菲也向笔者介绍说,《人民日报》是按照职务高低分期安排下基层活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特别制定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领导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方案》,计划在2011年9月初至11月底,由台领导按照各自分工范围,以全台各频率为主体,组成若干个下基层小分队,根据各自频率定位,自主确定对象地区,自主策划选题。

就“走基层”的社会功能来看,可以从显功能和潜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两个角度来分析。

就显功能和潜功能而言,“走基层”的显功能,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2011年8月9日召开的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视频会议上所强调的:新闻媒体要深入到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线,接受社会实践的锻炼;要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新闻工作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简言之,新闻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接受社会实践的锻炼,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上述目标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倡议者希望实现的显功能,这些功能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践行程度。

从潜功能方面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参与主体也会发挥一些微观层面的作用,这些功能是潜在的,是活动的发起者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实际上,很多社会行为都同时存在潜功能和显功能,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笔者于2010年10月到北京海淀党校参加培训,本来的显功能当然是接受党的理论、政策、方针教育,但笔者在三周的时间里收获到了来自不同的北京高校同仁之间的坦承与友谊。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位于甘肃陇南的灾区记者们不顾危险、克服道路不通的困难,坚持到灾区第一线去。他们依靠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充分报道了灾情,同时,也充分安慰了人民。时任陇南电视台台长的陈永贵2009年4月底向去陇南调查地震灾害及灾后重建报道情况的笔者及随行师生介绍说:在地震刚刚发生之后,政府给了灾民物质上的支持,深入灾区的陇南电视台记者给了灾民精神上的支持,很多灾民见到记者后大哭,他们像看到亲人一样,找到了精神的宣泄口。同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发挥其显功能的同时,也存在着其必然的潜功能。中国传媒大学2010届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现供职于黑龙江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朱方芳2011年9月6日在人人网上回复笔者的留言(关于记者下基层,你有何感想和体会?盼复!)时这样写道:“老师,我刚去了几次基层,去大兴安岭林区拍了公路勘测者,一天的路才走了一半,已经疲惫得连话都不想说了。其实现在下基层这个表述我觉得有点不妥,基层本来就是记者应该在的地方,用‘下’字来形容就不太合适。在基层感触特别多,人性的好多东西特别吸引人。比如那些话不太多但是特别有韧劲的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的人,其实一点都不会觉得生活累。”方芳的回答充分说明了下基层的潜功能。在任务范围之外,记者可以体会到平凡劳动者的心灵境界:话不太多但是特别有韧劲,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他们并不会如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觉得生活累。这些关于人性的体验对下基层的记者本身是一种震撼,是特别吸引他们的地方。

只有意识到可能会出现的负功能,才能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其发生,也才能使正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正功能、负功能。因为,任何社会行动都是人的一种选择,作为选择,一定有利有弊。今年7·23动车事故处理的负功能在民间有很丰富的、多角度的传闻和解释。无论何种社会行动,无视负功能的存在都是愚蠢的。只有意识到可能会出现的负功能,才能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其发生,也才能使正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笔者访谈和观察、思考所及的资料限度,笔者认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存在以下几种负功能:

其一,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笔者发现,很多电视台、报纸都开辟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专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正在成为一场如火如荼的媒介运动。但是,笔者所担心的是:这种运动似乎有一种追求为下基层而下基层的趋势。有的专栏中,报道的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比如,记者走了多远的路,到了什么什么学校,看到一群孩子在上课。他们中午吃自己带的冷饭,立志考大学改变命运,等等。笔者真不知道这样的“新闻”报道有什么意义?难道只是为了凑数,证明这些记者下基层了吗?其二,过多、过滥、鱼龙混杂的下基层活动非但不能很好地起到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心声的作用,反倒会引起群众反感,甚至增加群众的负担。基层干部频繁地接待媒体的“下基层”活动,势必会增加基层的招待费用,分散基层干部的精力。因此,需要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精心的策划,周到的安排,选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去采访,以避免盲目性、形式化的、为下基层而下基层的下基层活动。第三,正如方芳所说的,基层本来就是记者应该在的地方。《北京日报》的佟志革编辑2011年9月9日回答笔者的咨询时也谈到:记者本来就应该在基层,下基层是对媒体领导而言的,领导要下基层。笔者认为,对下基层的主体不做具体区分的现状,不仅是逻辑上的混乱,更会造成角色的混乱,特别是把本来是记者分内的角色规范当做一种高标准来要求,会给传媒业界带来不良的影响。这正如一个厂长的分内之事就是搞好生产,但是他把生产搞好了却被大加赞赏,这不是很滑稽吗?所以,笔者建议:一定要尽快区分出下基层的主体到底是谁?不是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一个集体称谓,不可能下基层。也不是新闻记者,新闻记者从基层获取新闻信息,是作为记者的职责所在。下基层的主体应该是新闻媒体的领导干部。

总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当前中国新闻媒体的一道媒介景观,需要我们从广泛的、深入的社会视角去审视,尽量避免其负功能,这样才能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部“真经”念正,不使其念歪。否则会事倍功半,发挥不了应有的显功能和正功能。

如何让“改文风”改到实处 篇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改进文风要从‘短、实、新’三个方面下功夫。”笔者认为,“实”和“新”是形式上的改良,而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大兴务实之风,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

笔者从本地媒体近期的时政新闻中摘选出一些范例,足以证明有些媒体只在“短”和“新”上大做文章,在“实”上却依然不足。

例1:[标题]我市明年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

[导语]我市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今天上午召开,记者获悉,我市明年将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来看报道:

[正文]会议要求,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目前,我市已选取石龙、麻涌两镇作为试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计划,试点工作要求在年底前完成,为明年全市铺开积累经验。

以上这条会议新闻首先做到了“短”,总长不过40"。此外,没有按以往的惯例罗列出席的领导,也没有强调领导的讲话,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但是,在“实”上却大有欠缺,。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据了解,此次会议公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新政,对土地承包权改革过程中的确权、确地、确股等关键环节都做出了新的调整,这些都是基层干部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然而,记者为了体现“改文风”,一味地追求“短”和“新”,反而放弃了本应关注的重要内容,只报道了一些最简单的信息,没有充分发挥媒体应有的传播职能。

以上这种情况在时政新闻中并不少见,一些记者单纯地为改而改,把重要的会议报道刻意压缩得很短,仅把开短会、说短话等形式上的“新”作为报道的重点,甚至把会场不摆花、不就餐等内容作为着重报道的亮点,反而对会议的内容、意义避而不谈,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更有甚者,为了刻意的改变时政新闻的传统模式,只抓住一个点大做文章,对其他内容干脆一字不提。如果所放大的新闻点并不是时政活动的重点,就会使报道偏离主题。

例2:[标题]我市力争明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导语]今天是植树节,市几套班子领导来到生态产业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身体力行为东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添新绿。

[正文]在生态产业园景观区,市几套班子领导与机关工作人员、部队官兵一起开展义务植树。市委书记x x强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是需要城市形态上的“绿”,通过植树造林让城市到处充满绿色,另一方面,更需要精神层面上的“绿”,使城市充满文明、向上的精神状态。

今年,我市将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其中,完善全市森林公园体系,平衡城乡绿化发展水平、都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力争通过扎实推动生态绿化各项工作,向“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发起冲刺。

以上这条新闻,本来是植树节当天市领导参加义务植树的动态消息,其报道的重点应放在植树节市领导率先垂范、推动全民义务植树的事情上,这是一条时效性较强的动态新闻。然而,记者为了“创新”,只抓住市委书记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一句话,并将其作为报道的重点,通篇讲述的都是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内容,却对当天义务植树的情况只字不提,明显偏离了报道的主题。

作为“改文风”的方向和目标,“短、实、新”是打破传统文风的指南,但是必须防止被新的形式主义所绑架,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变化,反而忽略内容上的务实,就会使“改文风”变成昙花一现。

2 旧思维根深蒂固

多年来,时政新闻一直因为“假、长、空”而饱受诟病,“正确的假话”“精彩的套话”使新闻报道陷入了如八股样的桎梏中。例如,凡是会议报道,“领导指出”,“领导强调”必然是最主要的内容。

随着“改文风”的深入推进,新闻采编人员开始逐渐摆脱时政报道的传统模式,寻找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的信息已经成为共识。在报道方式和选题方向上都更加贴近民生。时政报道的选题角度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要有新意,使“改文风”落到实处。

例3:[标题]我市提高困难家庭房屋修葺补助标准

[导语]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x x公布了新的困难家庭房屋修葺补助标准,从下月起,这一标准将从每平方米不超过800元提高到每平方米不超过1200元。来看报道:

[正文]市委副书记、市长x x在会上强调,对我市住房困难家庭实施房屋修葺补助是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措施,此次补助标准调整将更加有效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因此,要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好,确保工程质量。同时,有关部门要认真把关,确保补到真正有住房困难的家庭。

x x还指出,要把对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同当前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除了及时发放各项困难补助之外,各级党员干部还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细致地摸排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完善相关政策,解决实际问题,让每户困难家庭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这条会议新闻本来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困难家庭房屋修葺补助标准下月起上调”,这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热点新闻,使这次常规性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变得备受关注。这一消息公布后,想要申领补助的困难市民迫切地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例如,申报的具体条件、补助的项目内容等,如果记者能在报道中详细解读这些相关信息,无疑将是一条成功的会议报道。遗憾的是,记者虽然开了一个好头,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领导的讲话上,而且是有闻必录、面面俱到,不仅冲淡了主题,更使整篇报道又退回了传统模式。

笔者对近两个月来的会议报道进行了粗略统计,八成以上的记者都能在会议中寻找最受群众关注的热点,实现了选题上的创新。可是在报道的具体内容上,依然主要是领导的讲话内容。当然,不能单纯以领导讲话内容的长短来衡量改文风的效果,更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凡是领导出现的都要简单化处理。新闻以传递信息为生命,关键要看信息是否为广大受众所关注,并不以人的身份为标准。“改文风”的核心还是强调务实,领导讲话通常站在全局的高度,必然面面俱到,而记者应该以民本的思维,去选取群众最关切的内容,才能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以下这篇会议报道,就较好地处理了领导讲话与群众关注之间的关系。

例4:[标题]创建让群众放心的“平安村居”

[导语]记者在今天召开的全市推进平安村居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力争通过三年时间,让全市八成以上的村居挂上“平安”牌。

[正文]从今年起,石碣镇桔洲村的不少出租屋门口,都多了一套智能门禁系统,租住人员必须输入居住证或者指纹信息才能进入出租屋,门禁系统还具备自动采集相片的功能。

[采访]租客

感觉比过去安全多了财产和人身安全都有了保障。

[正文]我市自2012年起在10个街镇开展“平安村居”试点工作,通过推广安保系统、建立村组联防网络等方式,提高基层的自防、自治能力。作为试点镇之一的石碣镇,目前已经为200多间出租屋免费安装了门禁系统。

[采访]警务区警长

出租屋装了这个门禁系统之后整个辖区首次实现了连续四个月零发案,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正文]参加现场会的市委副书记x x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尽快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平安村居”工作,切实提高基层的自防能力,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把全市八成以上的村居建设成为让群众放心的“平安村居”。

3 改文风需要打“持久战”

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中明确指出:“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这一规定的出台,无疑为新闻界“改文风”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在中央领导的率先垂范之下,全国各媒体纷纷大幅度压缩领导的时政报道,把更多的版面和节目留给百姓。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例,作为电视时政新闻栏目的风向标,《新闻联播》一改延续多年的编排模式,把大量生动鲜活的“走基层”报道放在头条播出,甚至连负面报道都可以上头条(2013年1月10日《新闻联播》将央视记者在长沙遭到围殴的新闻在开头的“提要”部分中播出)。然而,传统的新闻编排模式毕竟延用了几十年,强大的惯性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彻底摒弃。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改良和创新后,很多地方媒体又习惯性的恢复到原有轨道上,领导的排序又成为了新闻编排的标准。究其原因,首先是新闻采编人员的惰性,传统编排模式的好处在于极为简单,只需按照领导排序,既不需要动脑筋,又不存在任何风险;其次,改文风缺乏制度上的制约和顶层的推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关于简化时政新闻报道的规定。然而落实的过程却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时政新闻要想真正实现改文风,就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新闻采编人员要克服“运动化、阶段化”的错误认识,真正把改文风作为立身之本,绝不能闭门造车,要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从思想到文风都要零距离地贴近百姓。各级新闻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改文风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中关于新闻报道的要求,从外到内形成合力,真正让新闻报道变得“短、实、新”。

切实改进文风,既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期盼,更关系到新闻媒体的自身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改文风正是传统媒体改变形象,跟上时代步伐的一次良好机遇。因此,广大的新闻从业者需要从生存的角度去看待这次改革,务必追求实效,让新闻恢复到“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本真形态。

改文风 篇5

一、迅速传达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8月11日,周口市在收听收看全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视频)会议后,立即举行会议,就全市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传达学习动员会议精神和省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深入贯彻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提高新闻舆论宣传的贴近性、有效性和感染力、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指导性,大家一定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坚持规范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特色和实效相结合,坚持当前和长远相结合,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坚持党性原则、落实三贴近要求、提高新闻工作者作风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和长远性规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紧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活动

改文风 篇6

那么何谓秘书?按《辞书》上解释,秘书就是协助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和交办事项的人员。顾名思义,秘书只是领导干部的助手、参谋和事务处理者,是一般的工作人员。秘书,不是船长,却站在船头,观而谏之,谋而不断。

按照中央的严格规定,只有副部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才允许配专职秘书。可实际情况是,现在我国秘书配备过度,大小单位“一把手”大都配有多种名目的“秘书”,而且干部配备秘书过多的势头有增无减。尤为突出的是现在不论哪一级机关,哪怕乡镇、街道乃至村委会,领导干部讲话、发文章似乎都由秘书“代笔”,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当前一些秘书“代笔”的领导讲话稿,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思想苍白贫乏,人云亦云,缺乏新意。给人的感觉常常是轻飘飘地随风而逝,领导講完了也就完了,烟消云散,说等于没说,不解决任何问题。而且炮制出来的“官话” “千人一面”,了无新意,有长度无力度,有厚度无深度,一篇讲话在这个场合能行,换个场合也行,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其实讲的都是“正确的废话”。说到底,这还是领导干部的文风问题,文风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高层三令五申,社会热议不断,但收效甚微。

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重要讲话。狠批部分干部讲话长、空、假,称文风不正危害大。针对不良文风,他提出了三个字,就是短、实、新。

一、治官话、改文风,关键在领导意识

什么是官话?官话的特征是千篇一律,说与不说一个样,空话套话多。就此而论,官话的背后是文风问题,文风背后是作风问题。2010年6月21日江西全省26条河流超警,抚河、信江等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18时30分左右,江西抚河干流右岸唱凯堤发生决口,严重威胁下游5个乡镇14.5万人口、京福高速公路、316国道以及12万亩耕地的安全。然而,就在央视《24小时》的抚河汛情电话采访中,却发生了引人深思的一幕——央视主持人邱启明焦急地询问下游群众情况,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却大谈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最后,邱启明不得不两度打断平其俊,直问群众是否已经转移。而在短短3分多钟的视频中,平其俊却先后提及不下10位领导的名字。更有网友统计,这次电话采访起码有一半以上时间被平其俊用于介绍领导的指示。这段视频随即在网上流传,引发了无数网友热议,仅在新浪网上便有6300条评论:“这不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不用你发表获奖感言!”“太官僚了。而且答非所问,一听就知道是在念稿子。”“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官话连篇。人民生命最重要,主持人好样的!”

的确,在河堤决口之际,在洪水无情的危急关头,人民群众的生命大于一切、高于一切,此时此刻,党和国家领导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最急切想知道和关心的是当地老百姓是否安全转移,而不是哪些领导讲了些什么和做了些什么。平时,我们一些官员介绍或汇报某一事件和某项工作时,说话总是“前因后果”地说一气,习惯于“领导重视”、“统一思想”、“组织落实”等公式化、程序化的“套话”,既耗费了自己的口舌,又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这种作风与中央倡导的“求真务实”的要求背道而驰。2009年2月12日上午9时,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温家宝等国务院领导与13位来自基层的群众代表围坐在椭圆形桌旁,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这13位代表中,有种粮农民、养猪大户、技术工人、失岗返乡农民工、应届大学毕业生等。他们都是第一次走进中南海,更是第一次与国家领导人近距离接触。当温总理看到他们每个人面前放着几页纸,就说:“不要照稿子念,我要听你们讲心里话。赞扬的话不讲,省出时间多讲意见和建议。”他轻松的开场白,把大家逗乐了,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温总理不让群众代表念稿子,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估计温总理有一种担心,担心群众代表的稿子是经过基层政府或某些官员“把过关”或“帮助”起草的。这些“有人代劳”的稿子,要么空话、套话多,要么遮遮掩掩不敢说真话和实话。这就是为什么温总理一到会场,就会要求群众代表脱开稿子说话了。

真话与官话不同,它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话,而是生动活泼的大白话。现在一些领导讲话,报告前半部分全是套话,只有后半部分有点实在的,云山雾罩的,“党八股”太厉害了,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得非常明白的,一定要绕来绕去说上一段。究其原因是现在有些领导“官本位”思想严重,觉得自己为官,说话也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不家常,讲话和报告往往都是秘书坐在屋子里编的,总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二、治官话、改文风,必须改革催生官话背后的土壤环境

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内容似乎很多,却是套话多、宣传多,这是中国官员留给外界的普遍印象。

千篇一律的会议和生搬硬套的官样文章,被群众戏称:“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形式越搞越繁琐,就是落实不了。

身处庙堂,诸多束缚,说官话也是身不由己;官员们在官场生活惯了,讲话的思维定势一时难以改变。2010年2月20日,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周洋获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她是我国最年轻冬奥冠军,夺金一刻,她道出了心里话:“拿了金牌以后会改变很多,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好一点。”这句本是充满人性的获奖感言,原是很自然的感情流露,可在之后的2010年全国政协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却因为她没有说“先感谢国家”,而将其当成不道德、不爱国的反面教材,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德育”教育。

官员们为什么会如此顽固地坚持讲“官话”?究其因,在于整个社会话语的割裂。曾有学者指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存着两套截然不同的话语系统:一套用于公共生活或者政治生活,一套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难道官员当真已非官话而不能言,丧失了直抒胸臆说真话实话的能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此,曾有学者以“公开说假话,私下吐真言”为题,进行过精彩的分析。这实际上也就是说,若非置身官场、身不由己,回到个人私密场合,官员们其实还是很有水平的。

说起领导自己动笔写文章,不要秘书“代劳”,不得不提起开国领袖毛泽东。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文中说:“毛泽东作报告,作讲演,写文章,从来不让别人代笔。”毛泽东的绝大部分文稿、讲话都是他自己亲笔写就的。而当下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很多人还是高级知识分子,自己动手撰写大会发言之类的文字材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大多领导同志却不愿动笔的几个因素:一是会议太多太滥,领导开会赶场子,而且逢会必讲,熟悉的要讲,不熟的也要讲,只好拿着秘书写好的稿子照念不误;二是“爬格子”历来是苦差事,有的领导思想懒散,满足于迎来送往,不愿去下调查研究、冥思苦想的真工夫;三是有的领导知识、经验有限,功底、能力不够,提不出自己的观点,讲不出自己的话来,只得借用秘书的“外脑”等等。总之,领导同志要“脱官话”就得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既要“术业有专攻”,又要对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吃得透,摸得准,讲得清”。这需要下一番苦工夫。这对改进领导学风和工作作风,有百利而无一弊。

“现在,有些官员四处开会,一上台就讲话,究竟讲了些啥子,恐怕他自己也不清楚。开会全靠讲话稿,对会议所涉及的问题不研究、不思考、不调研,照着念完就了事,尽讲些空话套话,最终还一事无成。”老百姓不要听当官的官话和“机关腔”,而是要听人民公仆讲的真话、大白话。领导者要改文风,必须先摈弃“官话”,从讲好白话做起。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时讲的话不少,但“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大白话成为传世之语,就是因为白话一般不长,一般好懂,一般好听,一般好记。温家宝总理曾经多次引用过这样一句话:“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他解释说,“最能了解政府的是群众,最有资格评价政府的也是群众。群众信任你,你才能坐在这里,你坐在这里就要为群众服务。我将本着这个信念为群众服务到底”。

领导者的文风,对所辖地区、所在单位、所属干部的文风,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自己动笔写文章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务必自觉修炼到家。领导干部写文章,写下的不只是文字,更重要的是思想、是主意、是点子、是责任。所以,古人说“文如其人”是非常有道理的,文章不仅体现一个人的文笔学识,而且彰显一个人的精神品位。为什么有的领导讲话妙趣横生,而有的领导讲话却索然无味,这除了跟讲话者本人的个性和演讲技巧有关外,还要领导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有道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优秀的讲话稿既要讲究“义理”,也要重视“辞章”。 秘书也许文字功夫不错,只是与领导干部比起来,一般阅历有限、视野有限、政策水平有限、思维层次有限,写出的东西还是难以达到领导需要的高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素质的提高,领导同志告别秘书“代笔”是必然,也是趋势。领导者一定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时指出:“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这句话不仅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來讲的,对于领导者也是有用的。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各级领导同志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文风、会风和话风,折射的是官员的作风和政风。因此,做让人民满意的干部,还真要从文风、话风抓起。

责任编辑在改文风中如何守土尽责 篇7

稿件是精彩还是粗糙, 取决于作者的责任心和写作水平, 也取决于守门把关的责任编辑是否用心尽力, 是否守土尽责。这种现象, 尤其在有采访对方提供通稿的情况下, 表现得尤为明显。记者将通稿交给编辑后, 有的编辑, 可能直接就将贴到版面上去, 连看都不愿多看一眼, 来稿照登, 来文照发。但是一个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过硬的编辑, 就会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不破坏稿件主要内容的前提下, 进行精编细改, 使之更趋完善、更臻精美, 更让读者喜闻乐见。在此, 笔者想说的是, “走转改”活动最终能否取得成效, 决定于责任编辑, 在“改文风”这个关键环节, 是否守土尽责。文风者, 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和感情倾向也!文风之所以要改, 原因是近些年来, 我们的报纸上, 发表的有问题的文章, 越来越多。而有问题的根源, 在于受社会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 采编人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发生了偏离, 表现在工作上, 就是人浮于事, 躁动不安, 敷衍塞责, 浅尝辄止, 不踏实、不认真, 不用心、不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总的看, 我们的正面宣传很有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有的居高临下, 空洞说教, 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和政策文件, 挖掘解读不够, 生动鲜活不足, 群众敬而远之;有的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现象, 语言生硬、形式刻板, 亲和力、贴近性不够;有的形式上轰轰烈烈、豪华艳丽, 实效性不强。”这些问题, 归结起来就是文风问题。文风问题解决不好, 文章不受群众和读者欢迎, 甚至让人敬而远之, 就会影响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影响主旋律的弘扬和正能量的发挥。目前, 正在宣传思想领域、特别是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最终落脚点, 就是为了达到改进文风、创新报道方式的目的。文风改进了, 采编人员运用群众语言的能力提高了, 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增强了, 报纸的面孔变得亲切和富有人情味了,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也就成了可能。

记者和编辑, 作为报纸的两个重要岗位、两个特定角色, 有如飞机的两翼, 作用不言自明, 缺一不可。作为“走转改”活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需要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 各尽所能, 更需要互相配合, 互相支持, 共同推进。记者需要脚踏实地, 深入基层, 贴近群众, 扎根泥土, 挖掘鲜活的第一手素材, 有了鲜活的第一手素材, 才能写出生动鲜活、散发着泥土气息、群众和读者喜闻乐见的稿子。长期坐在办公室选稿编稿, 为人作嫁衣裳的编辑, 承担着从海量来稿中, 根据报纸定位和栏目设置, 甄别、筛选并最后删改、修正、把关稿子的责任。哪一篇稿件有没有价值, 应不应该发表, 发表出来是什么面孔, 编辑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因此说, 编辑对改文风活动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负有直接责任。某种程度上, 我们的文风之所以出了问题, 不能说与编辑的最后把关不严、来稿照登、放任自流没有关系。那么, 作为责任编辑, 在改文风活动中, 应该如何守土尽责呢?笔者以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 在海量来稿中, 围绕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要求, 从报纸宣传的需要和版面、栏目定位出发, 认真甄别, 准确判断, 严格筛选, 履行好把关与过滤的终端环节, 对存在文风不实等问题的稿子, 首先拒之门外。那么, 如何来判定稿子是否具有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些问题呢?作为合格的责任编辑, 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和新闻业务知识的学习, 广闻博览, 谦虚谨慎,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成为上懂天文、下通地理的多面手, 成为眼能观六路、耳能听八方的万金油, 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 才能在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采编实践中, 人们都满怀敬意地将编辑称作老师,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 编辑承担着指导帮助作者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责任。而要做到这一点, 要得到广大作者的认可和尊重, 只有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 随时装满“一桶水”, 才能在需要时给人“一碗水”。

其次, 严格选稿用稿标准, 坚持质量优先原则, 杜绝人情稿、关系稿, 严禁有偿服务, 不给质量低劣、内容空泛、冗长哆嗦、达不到发表水平的稿子, 以可乘之机。因为社会风气使然, 报纸无法自命清高生活在真空中。因此, 也不可避免地, 存在人情稿和关系稿的问题, 包括报纸内部的记者和编辑之间。作为责任编辑, 要坚持正气, 有责任感, 有对报纸、对受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凭着公心和良心, 绝不把不忍卒读的稿子, 搬上版面。在此原则下, 解决人情稿、关系稿问题, 可以采取这样一些办法:能够修改的, 给作者提供修改意见和建议, 指导其认真修改;连修改的价值都不具备的, 约请记者或自己出面, 帮助作者重新采访和写作。这样, 既照顾了人情和脸面, 又避免了降低稿件质量和影响报纸形象的问题。

第三, 克服懒惰麻痹思想, 用心尽力, 一丝不苟, 履行编辑对稿子修改、润色、删节等职责, 坚决刹长风挤水分, 尽可能让稿子变得精练和可读。我们都知道, 责任编辑的责任, 主要体现在对稿件的修改、润色、删节等方面。一篇被编辑过的稿子, 既体现了编辑的思想, 也反映了编辑的水平。作为编辑, 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对稿子存在的问题, 大胆进行处理。该删节的删节, 该改写的改写, 该润色的润色, 使之更加文通字顺、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生动形象、言之有物。然而许多责任编辑, 或因为单位管理松散, 报纸没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或因为懒惰散漫, 作者怎么写就怎么发, 根本不愿意下功夫费力气去进行编辑。而许多作者, 本身水平有限、能力不强、要求不高, 又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 写成以后自己都不愿意再看一眼, 就扔给编辑。这种时候, 编辑的敬业精神再差一点, 来稿照登, 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不负责任, 敷衍了事,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经常发现, 同样一位作者的一篇稿子, 在从市到省甚至中央级别的报纸上发表出来, 篇幅长短、切入角度、语言风格、可读性和感染力等方面, 都大相径庭, 截然不同。反映的不仅是编辑的水平, 更反映了编辑的工作态度。一个责任感不强的编辑, 败坏的不仅是报纸的形象, 也败坏自身的声誉。

第四, 认真审查核实稿件内容, 将错误虚假信息, 扼杀在萌芽状态。对有疑问的问题, 立即进行查证和核对。在我们的报纸上, 经常出现一些报道, 数据严重脱离实际, 一看就知道是神仙数据和天文数据, 但居然能够蒙混过关, 原因之一, 就是编辑用心不够, 把关不严。导致虚假错误数据出现的原因, 有来自采访对象的主观意图, 有来自作者的粗心疏忽。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 责任编辑都有责任认真审查, 严格核实, 把好稿子出口的最后一道关口。查证和核实的方法, 不外乎与作者沟通, 与采访对象对接, 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甚至通过网络搜索, 来进行纠正。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读者越来越不欢迎拖沓冗长又空洞无物的稿子。为适应形势发展和读者需要, 遵循新闻写作的客观规律, 我们需要树立精品意识, 做到惜墨如金, 力求短小精悍, 生动活泼, 明快隽永, 可读性强。

当然, 要让责任编辑做到这些, 报纸要从制度设计、包括考核机制上, 为改文风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供支持和保障, 使之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这是基本的前提和基础。不然, 一篇报道, 究竟应该有多长?三百字能讲清楚的问题, 可不可以写成三千字?如果没有具体要求, 放任自流, 稿件就会失去规范。因此, 制度设计, 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情况下, 只有责任编辑认真履行自己的编辑职责, 守土尽责, 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篇稿子, 仔仔细细地审阅每一行文字, 做到字斟句酌, 敢于动真格, 才能防微杜渐, 使改文风活动, 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才能确保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 才能受到群众和读者的欢迎, 从而实现报纸的宣传和服务功能。

摘要:责任编辑承担着从海量来稿中, 根据报纸定位和栏目设置, 甄别、筛选并最后删改、修正、把关稿子的责任。哪一篇稿件有没有价值, 应不应该发表, 发表出来是什么面孔, 编辑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因此说, 编辑对改文风活动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负有直接责任。某种程度上, 我们的文风之所以出了问题, 不能说与编辑的最后把关不严、来稿照登、放任自流没有关系。因此, 只有编辑爱岗敬业, 从我做起, 守土尽责, 才能使改文风活动落到实处, 从而提高报纸的舆论引导水平, 达到新闻宣传应有的效果。

改文风 篇8

关键词:“走、转、改”,内在联系,体会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尹文子·大道上》:“察其所以然, 则形名之与事物, 无所隐其理矣。”这句话揭示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只有弄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 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真正的意义。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这其中一共包括了三句话, 析解开来, 它们当中的每一句话, 都是一项具体而形象的活动内容和要求, 然而把它们放在一起, 又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一个整体。对于每一个新闻单位, 每一个新闻工作人员来说, 深入开展和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必须注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微妙区别和彼此之间特殊的联系, 也就是必须弄清楚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所包含的辩证性内涵。唯有这样, 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和领会“走、转、改”活动的精神和意义, 也唯有如此, 才能更加自觉、主动并且深入地践行“走、转、改”活动。

那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辩证内涵?结合前一段“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感触, 其实还是能很容易地就解开这其中的奥秘, 它们之间至少存在三层内在联系。

一、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必要前提, 转作风、改文风则是走基层的直接目的

转作风、改文风不仅是新闻媒体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我党历来格外重视的一项党风问题。

而走基层则是实现转作风、改文风的必要前提, 我党领导人每凡提到转作风、改文风时, 无一不强调走基层的必要性、重要性。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曾说:“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 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 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 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 都是脱离群众的。”他还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 生动活泼的, 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 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 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 像瘪三一样, 瘦得难看, 不像一个健康的人。”

走基层, 现在被很多记者亲切而形象地称为“接地气”。只有接触基层百姓, 了解百姓心声, 知道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况, 才能更好、更实际地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这已经成为很多新闻工作者的共识, 也成为越来越多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众所周知, 有调查, 才有发言权。毛泽东一针见血地说:“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 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新闻工作者掌握着新闻媒体这一公器, 从某种程度上说, 他们手中拥有比其他社会人更大的发言权, 不用、滥用发言权, 或者用错这种发言权, 就是一种工作失职的表现, 就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给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带来不良的信息来源。作为一个有职业良知、有从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 要能掂量出自己手中“权利”的分量, 明白善用、用好手中的“发言权”的重要性。

而用好媒体的发言权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调查, 唯有调查, 才能了解情况, 掌握情况, 才能使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尽量做到不出偏差, 不留纰漏, 文字表达才能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否则只能是飘水浮萍、蜻蜓点水、无关痛痒, 隔靴搔痒。

现在很多记者或轻或重地都患有这样一种叫“亚健康”的新闻职业病, 其明显特征就是平时他们不愿下乡吃苦而情愿在单位里呆着, 不肯风吹雨淋而甘心在办公室坐着, 只有偶尔兴致来了, 或者任务来了, 才自个儿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他们为写稿而写稿, 为工作而工作, 却还整天埋怨没线索、没素材、没激情, 牢骚满腹。究其原因, 他们所患的“病灶”成因是长期与基层与外面世界脱离太久的缘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其实, 记者也是人, 是有感情的, 要治这种“毛病”, 就必须要深入基层去接触普通百姓不可。“贴近才能了解, 深入才会感动。走基层, 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了解采访对象, 全身心体会采访对象, 急他们所急, 想他们所想。亲身感受他们的变化与需求, 才能走近他们的生活, 同时丰富我们自己的内心。”[1]这是曾经参加“走、转、改”活动后一个记者发自肺腑的由衷体会, 它从侧面进一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闻工作者走基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必要前提, 而转作风、改文风, 则是走基层的直接目的。走基层, 是接地气, 是为了接触广阔的社会空间、接触广大的普通大众, 是为了推动工作, 而不是为了应付“走、转、改”活动, 更绝对不是搞所谓“下乡一日游”或者“乡村体验活动”。只有搞清楚了走基层的目的和意义, 新闻工作者才能真正地把自己本职业务工作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用“走、转、改”活动推动、改进自己的工作, 用实际工作来检验““走、转、改”活动的实际成效。

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每年五六月份是粮食青黄不接的季节, 过去这个时候在农村一般最容易闹“粮荒”, 我们新闻界也会闹类似“粮荒”现象的“稿荒”, 它的时间居多是发生在春节前后, 其原因有很多, 但主要还是因为很多记者、编辑的认识有偏差, 他们往往认为那时候很多单位的人, 离家远的都忙于回乡探亲, 离家近的则忙于采购年货准备春节, 哪会有什么新闻可做。错误观点导致记者、编辑不作为、无作为, 新闻稿件自然就陷于“等米下锅”的“荒芜”状态。今年春节期间, 莆田市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稿件不但数量充足, 质量也比往年大大提高,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单位结合“走、转、改”开展了“新春走基层”活动。经过前一阶段“走、转、改”教育, 许多记者积极性大大提高, 接到任务后, 不再眼睛“朝上”, 而是纷纷下基层, 这一下基层, 大家的眼睛都不由地发亮, 发现原来新闻“淡季”还有那么多新闻“大鱼”可抓。有记者跟随福建感动人物曾德梅老人下乡助学和爱心阿姨林瑞容等走村入户送温暖;有的记者专门蹲守在汽车站, 拍下一组组生动鲜活的回乡镜头;还有的记者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 深入父老乡亲家采访, 多角度报道乡村春节的喜庆氛围、百姓生活和假日经济等。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春节期间莆田市广播电视台共组织40多位记者深入基层300多人次, 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广大干群坚守岗位等开展宣传报道达420多篇次, 这些新闻作品大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如《除夕夜公安消防部门“零点行动清剿火患”》、《除夕留校学生不孤单》、《东庄镇民企话回归》、《梧塘农民文艺踩街闹新春》、《涵江车鼓吹村奏响新生活》、《盖尾镇石马村举办春节运动会》、《荔城区回迁户鲤鱼龙灯闹元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盖尾镇石马村举办春节运动会》, 这条新闻采访的时间是大年正月初一, 也是莆田当地按照传统家家户户携家带眷去“游春踏青”的好日子, 但是驻仙游县记者站的记者还是放弃了这一年一度全家人难得团聚的机会, 来到盖尾镇石马村, 采写了石马村农民运动会, 用镜头记录下了丰收农民欢庆佳节的喜悦和追求健康理念的新境界, 新闻一经播出, 就在广大观众中产生积极反响, 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二、转作风是走基层、改文风的内在要求, 走基层、改文风是转作风的生动反映

所谓的作风, 是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 有时亦指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一般来说, 作风可以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从这一点来说, 走基层、改文风是转作风的应有之义, 是其内在的主要要求。

其突出表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 转作风, 是走基层改文风的动力之源, 好的作风的能促进和保证每个新闻工作者自觉地走基层改文风, 养成习惯, 产生成效;

其二, 转作风, 是走基层改文风的精神之纽, 只有通过作风的转变才能保证工作方式的转变和文章风格的转变;

其三, 转作风, 是走基层改文风的文章之魂。俗话说, 言为心声, 好的思想、好的作风自然而然会体现在为文者的字里行间, 一个思想无趣、格调不高的人, 怎能指望他能写出高境界的文章, 新闻创作也是这个道理。

一个新闻工作人员如果没有真心实意地深入地走进基层, 走进百姓中间, 听取百姓心声, 了解群众疾苦, 掌握基层的生产生活情况, 就无所谓真正地转变作风。同样而言, 一个新闻工作者没有以普通老百姓为师, 提倡并实行言之有物的新鲜朴实活泼的文风, 就无所谓真正地转变作风。

新闻媒体人, 特别是在党的新闻战线工作的新闻工作人员, 他们所担负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目的, 就是为了教育、团结、发动和引导群众, 为了党确定的共同的事业目标而共同奋斗。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自己却不愿走入基层, 不能改变文风, 不了解百姓心声, 不懂群众语言, 又怎么能期待他去发挥本来应有的作用呢?说到底, 要靠他去做教育、团结、发动和引导群众的工作, 只能是缘木求鱼, 无济于事。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所作的著名的《反对党八股》的演说中, 曾大力提倡生动活泼, 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他特别指出, “写文章要先搞调查研究, 要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而这些如果没有扎实的作风作支撑, 只能是一句空话。

莆田市广播电视台开展“走、转、改”活动后, 经过认真筛选, 在远离该市中心的山区、沿海等地, 如仙游县书峰乡、秀屿区埭头镇、涵江区大洋乡莲峰村、梧塘镇枫林村和南日岛驻军等, 专门建立一批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联系点, 由台领导亲自带头, 广播、电视和各县区记者站纷纷下乡进村, 广泛开展蹲点调研、宣讲、采访活动。在活动中, 他们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鲜活的新闻在基层”, 记者通过深入乡村, 进一步了解基层、融入群众, 进一步增进与群众感情, 拉近同群众的距离, 克服疏远群众、淡漠群众、游离于群众之外、凌驾于群众之上的不良风气, 进一步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记者们先后采写了《仙游书峰:农业变旅游农民变股东》、《仙游金溪:连心桥搭起希望和和谐》、《涵江白沙:干部下一线:助推项目建设》、《乡村办起英语班》等报道, 这些报道一改过去冗长、书面语式的风格, 运用通俗口语、晓畅明白的语言, 力求“短、新、实”, 做到生动有趣, 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时效、亲和力、吸引力和公信力。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仅电视部门头两个月选送省台的稿件就大大增加, 电视社会新闻部采访的258条新闻中, 有136条被选送省台, 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但是现在在新闻界, 仍然还有不少新闻工作者普遍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知:当下交通这么便利、技术这么先进、资讯这么发达, 一个电话、一件电子邮箱, 别说农村, 就是全世界, 也能做到畅通无阻, 消息灵通, 一网打尽, 还需要像过去那样靠双脚走路, 走街闯巷, 进入基层吗?他们的这种认知是有偏差的。现在许多地方的新闻媒体机构和新闻工作人员普遍出现官僚化、机关化、衙门化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四靠”现象:找新闻, 基本靠跑政府部门要线索;写稿件, 基本靠会议拿材料;拍录音, 基本靠领导干部现场发声;拍画面, 基本靠城市美景作背景, 新闻里出现的农村镜头少了, 关于基层百姓声音少了。产生这样的问题与上述的认知可以说是不无关系的。关于这样的问题, 毛泽东曾经早就有预见过, 他说:“突出的表现是‘五多五少’”。就是说, 会议多, 联系群众少;文件、报表多, 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 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 学习少;一般号召多, 细致地组织工作少。他不客气地批评道:“官僚主义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作风, 一年不用扫帚扫一次, 就会春风吹又生了”。

归根结底, 走基层、改文风, 必须靠转作风去解决。有了好的作风, 走基层、改文风就会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变为生活的习惯, 形成自然。

当然, 通过广大新闻工作者勤走基层、努力改变文风, 老百姓自然而然也就会从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努力表现以及新闻媒体所呈现的点滴变化中, 发现、感受到他们作风的转变。

走基层、改文风是转作风的具体实践, 同时也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 接触火热生活, 感受蓬勃时代脉动的生动表现。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多走入基层, 多了解基层实际情况, 多思考基层正在发生变化的问题和现象, 多在服务基层的工作中增长本领和才干, 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新闻素质和能力, 使新闻报道更贴近群众, 进而把时代的主流价值和鲜活美好的生活画面送进公众视野和心田。

三、改文风是走基层、转作风的必然体现, 走基层、转作风是改文风的重要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决定认识, 物质决定意识。走基层, 是转作风的一项重要载体, 能不能踏踏实实走基层则是转变作风的重要表现, 而只有通过走基层、转作风, 和基层百姓打成一片, 了解第一手资料, 才能自觉促进文风的改变, 才能在文章中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言之有用。所以, 走基层、转作风从根本上说是改变文风的重要途径。

“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文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每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基本共识:党风决定着文风, 文风体现出党风。所谓文风, 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 或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它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特征, 是社会上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文章现象。窥一斑而知全豹, “人们可以从整个文风状况中判断党的作风, 评价党的形象, 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2]。

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改进文风不仅是工作态度的问题, 也是一种作风问题, 反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 因为改进文风, 不仅关系其新闻作品、新闻报道是否能出彩、出新、出境界, 而且还能够体现出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 是否是真正地在为自己的工作职守负责、为新闻媒体的受众负责、为广大人民群众负责, 好的文风是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人民的。

群众语言来自生活, 发自肺腑, 行诸口舌, 是民生甘苦、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莆田市广播电视台开展“走、转、改”活动, 不是把“走、转、改”活动单纯看作是一项简单的宣传工作和任务, 简单应付了事, 而是扎扎实实结合“走、转、改”活动的各项要求, 向老百姓“学说话”, 不断提高记者文风水平, 活动中特别强调四点:1.侧重做好体验式采访, 做到实在不虚夸, 鲜活生动;2.坚持真正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 主次分明, 主角突出;3.注重抓细节, 找故事, 用群众看得见的事实和真实的感受, 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4.突出乡音乡情, 增强感染力和亲和力。在这几个原则的指导下, 莆田市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活动中, 涌现出许多精品佳作。在这些报道中, 鲜活的语言成为最显著的亮点, 许多记者结合报道选题的类型、问题的针对性、观众的需要, 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语言风格, 表现为“四个一点”, 即开掘得“深”一点, 讲理“透”一点, 说得“软”一点, 写得“美”一点, 做到文笔清新简洁, 现场感强, 语言朴实可亲, 通俗易懂, 这其中如《“黄金搭档”破解“天下第一难”》、《“及时雨”浇开“幸福花”》、《坐着长凳看大戏》等, 这些文章从标题看就让人眼前一亮, 内容更让人感触良多。难怪有观众评价说, “走、转、改”活动让你们荧屏带着以前所没有的温馨气息向我们扑面而来, 现在的新闻报道让我们有了很强烈的欣赏欲望和兴趣了”。

一个有点新闻业务能力的人, 不一定能够创造出好的新闻作品。但是一个具备新闻功底、有新闻敏感性的新闻工作者在基层呆久了, 肯定是能够发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闻点, 创作出别出心裁的新闻作品。“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 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 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这是新闻界老前辈魏巍著名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开头语, 激情澎湃的语言为文章开了好头, 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从中我们也明白了作者为何能创作出如此影响巨大思想深刻的新闻作品的原因。原名魏鸿杰的魏巍, 解放后已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和《解放军文艺》副主编等职务, 按现在的话, 也是领导干部, 但他没有选择呆在后方, 而是奔赴朝鲜战场, 来到最前线, 下到最基层, 和志愿军战士一起生活、战斗。在火热的战斗中, 魏巍产生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激情, 回国后,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很快就在《人民日报》发表, 并立即在全国以及朝鲜战场的志愿军部队产生强烈反响, 推动了国内开展抗美援朝的热情。“最可爱的人”就此成为中国志愿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毛泽东专门批示“印发全军”。同时, 文章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教材, 延续至今。最美的风景永远在基层, 最好的新闻永远在脚下。这应该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的一句座右铭!

总而言之,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辩证联系的统一体, 三者既要统一于新闻工作的理论要求中, 也必须毫无疑问地统一于新闻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只有正确对待和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认知能力、实践水平, 才能提高新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保证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泉州电台陈忠坤《走入基层的感动和收获》.中国记协网.

改文风 篇9

2011年8月, 中宣部等五部委下发文件, 号召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活动要求, 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 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会议新闻报道无疑是党报的重头戏, 它为党报的新闻报道提供大量丰富的新闻内容, 是党报的独特优势资源, 它也体现着党报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 因此, 会议新闻报道的文风改进, 应该是每一位党报工作者重视并需积极探索的命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会议报道是不良文风的重灾区, 有网友将会议报道戏称是:“会议没有不重要的, 召开没有不隆重的, 领导没有不强调的, 认为没有不一致的”、“领导很忙, 群众很好”、“正确的废话”……这些对会议报道的调侃, 都从侧面反映出了会议报道中的倾向性问题, 揭示出会议报道篇幅太长、内容空洞、形式僵化、套话官话连篇等问题。因此, 会议报道的改革创新, 是改文风的最佳突破口。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 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人民, 是《人民日报》的职责所在。《人民日报》所报道的会议, 都是全国性、全党性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会议,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如何在会议报道中改进文风, 将会在全国的媒体尤其是党报体系中起到示范、促进作用。鉴于此,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在党“十八大”召开期间的会议报道进行分析, 看其在“改文风”方面的做法和特色。

一、《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大”报道的数据统计

《人民日报》在2012年11月8日—14日“十八大”会议召开期间, 其报道形式可分为两大板块, 即要闻版和“欢庆十八大特刊”版 (以下简称“特刊版”) 。两个板块之间关系密切、互动频繁。要闻版以消息为主, 重在报道新闻事实, 重点告知读者“十八大”的及时新闻动态;特刊版则以通讯、评论为主, 主要是对“十八大”会议议程、内容进行深入阐释、发表见解。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推进、完善了《人民日报》对“十八大”的会议报道。

以下表格, 是分别对要闻版、欢庆“十八大”这两大板块的体裁、篇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的结果。

二、《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大”报道“改文风”的特色

(一) 体裁丰富, 形式多样立体

以往会议报道, 记者多习惯于用消息、通讯等传统的表现形式进行报道, 导致会议报道往往枯燥乏味、“千人一面”, “会议程序+人员名单+领导人讲话+会议总结=会议报道”, 呈现出套路化、脸谱化、格式化等倾向。这不仅很难引起读者的注意, 甚至让读者产生逆反心理, 更说不上要达到会议报道的传播效果。

《人民日报》的“十八大”报道中, 灵活运用各类新闻体裁, 丰富新闻的报道形式, 努力吸引读者兴趣。正如前述三个表格中所示, 在《人民日报》每天关于“十八大”会议的报道中, 至少都能见到三种以上的新闻体裁, 使得版面更为生动。如有篇幅较短的消息、内容具体的通讯, 使读者对会议进行全面了解;也有有的放失的评论, 对会议内容进行点评, 发表意见;也有特写, 将镜头专注于某个特定场景, 使读者身临其境;还有一对一面谈的专访……甚至在11日和13日的特刊版中还出现了以“十八大”为题材的诗歌和书法作品, 这在之前的党的代表大会报道中是较为罕见的。

《人民日报》通过采用多样的报道形式, 对“十八大”报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地报道、解读。不同体裁的穿插使得报道更为张驰有度, 使党报不致过于严肃、刻板, 也使读者阅读起来更为轻松。

(二) 篇幅短小, 版面设计精心

在我国, 党报的会议报道一直都给读者一种枯燥、拖沓的印象。不仅长篇大论, 甚至连标题和文章结构都形成了模式, 特别是重要会议报道, 除了各个参会领导人名单, 更多的是对领导人讲话、会议文件的照抄照搬设计, 版面也较为呆板严肃。这样的会议报道, 很难吸引读者。

纵观《人民日报》对“十八大”的报道, 其篇幅均较为简短。对报道的内容通常进行高度概括, 文字精雕细琢, 使得报道条理清晰、言简意赅。例如《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秘书长名单》、《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名单》等均单独成篇, 每篇只是在文中简单将名单列出, 无一其它多余文字, 让读者对其报道内容一目了然。《党的十八大今日上午开幕》、《党的十八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为党的十八大纪念封题词》等重要报道, 文章都不足600字, 却同样准确且迅速地告知了读者欲知的信息。

《人民日报》对这次报道的版面编排可谓下足了功夫。首先, 它保持了权威党报传统的庄重大气的版面风格, 如在开幕式当天的报道以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十八大代表议报告谈体会》、《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外国领导人、政党和组织祝贺中共十八大召开》等较为严肃的内容, 往往采用通栏标题下以小标题分割整齐排列的形式, 显得庄重大气;而在一些专题报道中, 则大量运用照片、图表以及长短文交错、留白等灵活的编排方式, 使得版面编排更为活泼清新。如在“走进党的十八大代表”专版上, 有以小标题分割的代表简介, 有环绕着党旗的代表照片, 还有简短的评论, 也有数据分析的柱状图、表格、梯状图等, 让人一目了然;又如《撑起百姓生活保护伞》专题, 版面下方就是一只有力的手, 紧握着一把直立于整个版面的雨伞, 伞面上印有老人、孩子的笑脸, 伞杆自然把版面划分为两个黄金分割比例的部分, 图文配合浑然一体, 匠心独运, 充满美感, 令人叫绝。

(三) 栏目丰富, 言论贴近实际

党报肩负着宣传任务, 特别是中央机关党报《人民日报》, 在进行如“十八大”这样的重大会议时是不能也不应擅自“增”或“减”的。也正因为如此, 很多党报党刊的会议报道不能跳出会议, 只是简单、僵硬地把会议本身当做新闻报道的主体, 通篇只围绕会议议程进行报道。

而本次《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大”的报道则不限于此, 它通过精心设计多种栏目, 提供会议之外的背景材料, 既准确、完整、充分地传递会议的主要精神, 同时又跳出会议本身, 抓住鲜活的内容, 写活了会议报道。

“十八大”会议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关注民生, 发展民生;尊重民意, 增进共识;美丽中国, 永续发展, 是十八大报告的三大亮点;而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同步”、“五位一体”、“四种监督”、“三个自信”、“反腐三清”等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 也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自然也将这些亮点和新提法作为了报道重点, 不仅有消息、通讯等直接的报道和解读, 更精心设计编排成《解读报告》、《代表心声》、《网友寄语》、《微评创新》、《诗歌》、《情怀》、《特稿》等各式栏目, 这些多彩的栏目打破了枯燥呆板的旧有会议新闻模式, 将会议内容以不同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 在准确、完整、充分地传递会议主要精神的同时也更具吸引力。

言论部分也设置了不同的栏目, 如《快评》、《红船观澜》、《漫笔》、《新语》等。党报的言论有着引领舆论的责任, 地位重要, 但也容易给人居高临下, 庄严沉重之感。但《人民日报》对“十八大”报道的言论却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言论既有评论员的文章, 如《大国大党的力量之源》向读者阐述了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精神世界是探寻中国共产党力量之源的有效路径;也有学者的相关看法, 如文章《老问题新看法》向读者强调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还有网友的简单评述, 如网友飘无痕在《微评创新》中说到:“知其旧, 方有新, 有创新还要有实践, 社会需要实践派。”这些言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和当下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 或以小见大, 或高屋建瓴, 与会议内容报道相互配合, 增加了报道的深度与厚度, 进一步提高了读者的思想认识, 充分显示出党报舆论引导的魅力。

(四) 标题鲜明, 语言生动朴实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会议报道要吸引人, 标题很重要。《人民日报》在这次对“十八大”的报道中, 令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比比皆是。如《看大会、看代表、看未来》、《再干七八年, 全面进小康》、《党内民主, 务实推进》、《建成不含水分的小康社会》等文章的标题都做到了以老百姓的语言来呈现会议精神;《掌声为何经久不息?》、《迈上更加美丽的征程》、《从最美个体到最美中国》、《绿起来、富起来》、《接“地气”、聚人气》等文章的标题颇具感染力, 吸引读者想继续读下去, 一看究竟。

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中, 注意用百姓熟悉的大众化语言、用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来发言。一些俗语、谚语、方言甚至是网络语言都出现在“十八大”报道的文章中。

例如《人民日报》11月1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是观众更是主角———十八大代表参观“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图片侧展记》描述了2000多名党的十八大代表, 分批观看大型展览的场景。“哎呀, 这不是你嘛!”文章在引出“最美妈妈”吴菊萍代表时由他人一句非常口语化的惊叹带出。在介绍来自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的张雪松代表时, 则称他“双料”高级技师、“金蓝领”。在写道黑龙江代表团的“雷锋鞋匠”孟广彬代表时, 则描述到他“一进展厅, 就冲着一幅展板拍了照片。‘看见没?这可是张丽莉, 黑龙江的!’”, 代表的自豪骄傲之情跃然纸上。在描述“抗震救灾英雄”白杨民代表时, 用他的一句话“想想那个时候都后怕, 我们还是挺过来啦。”表达代表的心境……一句句鲜活朴实的话语, 白描化的手法, 不仅将整篇文章的采访内容、特定对象以及采访主题都传达给了读者, 而且使读者感觉到一股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 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着读下去。

三、结语

《人民日报》对“十八大”的会议报道, 在改进文风上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作为最权威的中央机关报, 其对文风的改进是我党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 改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文风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语言的使用问题, 实质上是改“官风”, 改党风的问题。法国语言学家梅耶曾说:“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反之亦然。一个社会如果“八股”文风盛行, 语言不接“地气”, 不说实在话, 说明这样的政党脱离了民心民意。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回忆录中, 以自己在解放前夕所听闻的国共两党人士演讲的亲身体会总结道:“一股政治势力的兴衰, 看一看他们的文风与话风就知道了。兴者富创意与活力、明白而又实在;衰者只剩下了套话与八股, 空洞而且不知所云。”可见文风问题, 关乎兴衰, 兹事体大, 不可小觑!

摘要:会议报道是改进文风的最佳突破口。本文选取分析了《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14日对“十八大”的会议报道, 概括其在报道形式、体裁、标题、内容、语言等方面改进文风的特点, 并总结出会议报道中改进文风其写精、写实、写活的本质。

改文风 篇10

贵族气、脂粉气的报道, 不能给人们以平民化、生活化的感受, 人民群众有自己的口味, 他们青睐新闻报道中的“活鱼”。笔者认为, “一方水, 养一方鱼”不无道理如果新闻记者涉水不深, 就抓不到大家都喜欢的“活鱼”。眼下, 新闻战线正在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各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原则, 纷纷选派记者深入基层一线, 开辟专栏专题, 发表了一大批源自基层、生动活泼的新闻报道。新闻单位“走转改”的初衷在于让媒体人通过广泛接触社会, 认清社会的真正主流, 以解决人民群众遇见的问题, 有一个与他们共度难关的态度, 表现出自己发现, 表达, 传播, 共鸣的能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闻的“活水”在哪里?

一、新闻的源头在哪里

许许多多新闻工作者的经验表明, 新闻的“活水”和源头就在基层一线、在群众当中。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每天都有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烦恼, 都有关于“酸甜苦辣麻”的感受, 都有为了衣食住行的奔波, 这些外人眼中仿佛不起眼的小事, 其实就是群众心目中最关心的大事。这些小事的一个个真实故事, 其实就是最肥沃的新闻土壤, 埋藏着最为丰富的新闻宝藏, 可谓新闻的原产地, 只有这个地方才盛产新闻工作者需要捞起来的新闻“活鱼”。

在网络上, 一名网友向新闻工作者和媒体提出了期望:下得去固然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转变作风、改进文风, 用群众的视角去观察问题, 用群众的语言去描述生活, 让自己的笔下多一些泥土的芬芳、多一些充满生命力的“活鱼”。只有下基层, 才能够让视野开阔, 新闻工作者只有和受访者交心, 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 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 只要走下去了我们才会发现, 其实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新闻报道只有走进基层, 掌握更多的实事, 才能切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走基层, 就是到基层一线去, 接地气、体察民情, 增进同基层群众的感情, 牢固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的重要思想。要面向基层、根植民生, 研究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 反映人民群众心声, 替群众说话办事, 到基层一线去呼吸新鲜空气、捕捉鲜活的新闻, 挖掘那些源于基层、群众认可、生动感人、鲜为人知的典型。

二、“活鱼”往往隐藏在深水之中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大都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同他们谈文风似乎多此一举, 其实不然, 会写文章不等于文风好, 写得一手好文章不一定就能写好新闻作品, 现在的部分记者已经不出门了, 越来越宅, 写出的稿件空洞无物、套话连篇、话语干瘪、记流水账, 移花接木、弄虚作假、游戏文字, 曾经震惊世界的“英国窃听门”事件就是这样的产物。眼下, “一等记者炒股票, 二等记者拉广告, 三等记者会上泡, 四等记者傻写稿……”的顺口溜流传很广, 其实这些言论都是接上“地气”、捉到“活鱼”的大障碍。

媒体更要眼睛向下, 到基层去找素材, 到基层去找活生生的采访对象, 找闪亮火花的百姓声音, 发现沉没的声音。沉没的声音是发展的强大力量, 也是基层民声, 更是民意, 这种声音就是新闻“活鱼”在深水中发出的声音, 新闻工作者只有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才能够抓到“大活鱼”。摄影界有句名言,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做媒体也如此, 如果你报道得不够好, 那是你扎得不够深。把大局装在心中, 走出互联网、深入生活中, 唤醒公信力之魂、真实性之魂、鲜活性之魂, 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为一篇新闻调查采访半个月, 现在的媒体中还有几个人肯下这样的功夫?新闻工作者是否能够发现沉没的声音, 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 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 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意义重大, 对新闻界来说, 是一次极好的锻炼和体验的机会, 此次活动将给新闻界注入新的活力。

三、捞“活鱼”贵在持之以恒

上一篇:奶牛蹄炎的病因与防治下一篇:精神残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