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残疾(精选4篇)
精神残疾 篇1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 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 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 296万人, 占全国人口总数6.34%。
精神障碍现已成为当前世界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由于精神疾病属于高致残疾病, 目前我国已将精神疾病 (主要含重性精神病) 、智能低下等纳入残疾人管理范畴。进入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 精神障碍在我国居民患者所花费的疾病负担中, 排名位居首位。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持续1年以上未痊愈, 并且影响到患者的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职能上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和障碍。我院为华阴市残联指定的精神疾病、智力残疾两类疾病以及劳动能力认定的鉴定单位, 为了解精神残疾鉴定的主要病种分布及相关因素, 我们对2011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精神残疾、智力残疾鉴定的3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精神残疾、智力残疾鉴定患者320例, 男191例 (59.69%) , 女129例 (40.41%) ;年龄6岁~65岁, 平均年龄 (34.51±10.48) 岁, 其中20岁以下63例 (19.69%) , 21岁~50岁241例 (75.31%) , 51岁以上16例 (5.00%) 。婚姻状况:已婚82例 (25.63%) , 未婚211例 (65.94%) , 离异20例 (6.25%) , 丧偶7例 (2.18%) 。文化程度:文盲143例 (44.69%) , 小学103例 (32.19%) , 初中58例 (18.13%) , 高中10例 (3.13%) , 中专以上6例 (1.88%) ;病程2年~52年, 平均 (16.58±7.55) 年。
1.2 方法
所有鉴定病例均由1名中级以上职称医生首诊, 进行全面精神检查, 作出初步诊断, 然后由1名高级职称医师复核诊断。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为诊断标准[1], 并参照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中精神与行为障碍及诊断要点。残疾等级标准: (1) 18岁 (含) 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 (WHO-DASⅡ) 评定, 18岁以下依据适应行为的表现将精神残疾分为4级[2]。 (2) 智力残疾等级标准:根据瑞文智力测验软件评定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
2 结果
在所有精神障碍中, 精神分裂症在致残的精神病中居首位 (44.86%) , 其次为心境障碍 (21.58%) , 再次为癫痫伴发精神障碍 (11.30%) ;在残疾等级评定层面 (残疾严重程度) , 一级残疾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34.78% (8/23) 和癫痫伴发精神障碍39.13% (9/23) 占比较大, 二、三级残疾以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较多。见表1。
2.2 痴呆与残疾分级
痴呆以二级 (重度) 为主, 占50% (14/28) , 患者仍保持一定 (或限定) 的社会生活和社交能力。见表2。
3 精神残疾患者的心理问题
3.1 自卑感 (病耻感)
精神 (和心理) 方面的残疾比生理方面的残疾患者病耻感更加强烈, 其在学习、生活、就业以及恋爱、婚姻和家庭等方面会遇到的困难更多。加之精神疾病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等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 甚至遭到厌弃或受到歧视, 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在所有评定患者中占73.6%。
3.2 孤独感
精神疾病由于患者症状的外显性, 正常人不愿意与其工作和交流, 其活动半径较小, 缺乏交流场所, 可以交流的朋友非常有限,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 (占66.4%) , 这种孤独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3.3 敏感多疑
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着缺陷, 所以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疾病隐私, 刻意隐瞒自己的疾病, 因而对患者的评判极为敏感。特别是当有些人有心或无心说出自己的疾病或带有贬义词、不恰当的俗称如“精神病”、“疯子”时, 就会引起强烈的反应, 当即流露愤怒情绪或采取残忍手段加以报复 (在评定患者中占23.8%) 。
3.4 情绪不稳定
对外界反应相当强烈, 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 (发生1次以上冲突者占71.2%) 。
3.5 少有同情心, 同病不相怜
相同类型的精神残疾人之间缺乏深厚的同情心, 互相不理解, 甚至有争议, 这与个体精神障碍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有关;与不同类型的其他残疾人和非残疾人也很少交流, 主要原因为残疾类型不同、思维行为方式不同, 难以有共同语言。
3.6 抱怨心理
部分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 自知力恢复后, 常常抱怨自己为什么会患精神病, 抱怨亲人、抱怨自己命运不好、抱怨领导不公、抱怨疾病无法根治等, 籍以微小的借口而采取过激行动。
4 家庭经济状况
在所有精神残疾评定的病例中, 家庭经济状况尚好14例, 占4.37%, 一般80例, 占25.00%, 差的226例, 占70.63%。320例患者享受农村低保75例 (23.44%) ;每年1次住院可承受者占76.2%, 可承受2次住院者占20.3%, 3次级以上住院者仅为2.65%。
5 讨论
5.1 320例评残情况
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是精神残疾鉴定中的主要病种。华阴市城乡居民人口总数为26万人, 精神残疾占0.12%。距离重性精神病1.37%的发病率还有10倍的差距, 主要原因与政府部门职责分割, 宣传不到位, 群众不知情等因素有关。
5.2 难以享受平等的教育
320例精神残疾中文盲143例, 占44.69%, 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二号公报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目前残疾人口受教育水平仍然偏低, 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有3 591万人, 文盲率为43.29%, 而全国人口的文盲率为6.72%;在6岁~14岁246万残疾儿童中, 仅63.19%残疾儿童正在接受普通教育或特殊技能教育, 这一比例远远低于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平 (97%以上)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意味着大部分精神残疾者没有机会去学校学习, 不能延伸自己的活动范围 (半经) 、接触新鲜事物、学会自主处理各种问题的技巧、缺少信息和与他人沟通的机会等, 其结果必然导致自卑、孤独和抱怨心理的产生。
5.3 缺少平等的就业机会
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养活自己和家庭成员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残疾人就业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 但实际上难以落实, 这是当今社会不争的现实, 现在大学生、硕士、博士找工作都不容易, 何况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残疾人[3]。因此, 生存问题仍然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首要问题。其往往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没有独立的经济保障, 其结果必然会影响个人、家庭乃至社会。
5.4 反复住院因病致贫
精神残疾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征, 经济基础决定医疗服务。320例精神残疾评定中显示, 年住院次数越多, 承受能力越差。我市仅2年争取到省、市残疾人联合会专项资金的扶持, 为家庭贫困的精神病患者每年提供4 000元住院医疗救助;门诊普通抗精神病药450元/每年, 为部分贫困精神病患者解决了一定的困难, 缓解了急性期患者的住院医疗问题。就精神病的全病程治疗而言, 这些措施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仅仅解决了患者一时之困, 但长期治疗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大多数精神、智力残疾者劳动能力并未完全丧失, 更多地表现在WHO-DASⅡ分值、适应行为、生活完全自理程度、与人交往的完好程度、从事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的障碍。需要周围环境及社会的广泛支持。如果能进一步健全精神疾病防治体系, 强化综合康复措施, 全社会综合参与, 政府、慈善、残联、民政等部门通力协作, 充分利用国家重性精神病管理资源, 将有利于促进部分患者劳动、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延缓残疾进程, 降低残疾程度, 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陈彦方.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8-325.
[2]张爱民.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及其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9 (1) :15-17.
[3]黄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探析[J].中国残疾人, 2009, (3) :52.
精神残疾 篇2
精神残疾人
主讲
姚贵忠
北大六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第一节
概 述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精神残疾人有614万,占残疾人总数7.40%。
我国的《精神卫生法》于2012年10月26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后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精神残疾的鉴定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执行。所以精神残疾的鉴定和等级划分首先要在经专业机构诊断为精神疾病一年后,再次确诊精神疾病未痊愈的前提下做出。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精神残疾等级划分的一些知识:
关于WHO-DAS分数:WHO-DAS值是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hedule)评估残疾人残障程度得出的值,这个量表可以将残疾人因身体、精神和环境影响产生障碍的程度进行量化,比如,在评估时
会问到残疾人在“完成基本家务活动”、“很好地完成重要的家务活动”的障碍程度,如果是轻度则记1分,依此类推至极重度为5分,这样残疾人残障程度评估随意性大的问题就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可以更准确、更公平地评估残疾人在一定环境下的障碍程度。
18岁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根据WHO-DAS分数和下述的适应行为表现,18岁以下者依据下述的适应行为的表现,把精神残疾划分为四级。精神残疾一级:
WHO-DAS值≥116分,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精神残疾二级:
WHO-DAS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简单的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
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精神残疾三级:
WHO-DAS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精神残疾四级:
WHO-DAS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第二节 常见精神残疾障碍
一、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多数患儿病于36个月之前,部分患儿起病前有一段正常发育阶段,但也有患儿出生后不久即表现出异常。
基本临床特征为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单一的行为方式。社会交往障碍
婴儿期起病的孤独症患儿表现为目光回避,对人的声音缺少兴趣,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全身松软,身体僵硬或不愿与人贴近。在儿童早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依恋,缺乏与其他儿童在一起或一起玩的兴趣,甚至可能主动回避。在儿童中期,患儿对父母可能产生依恋,但大多数患儿对集体游戏仍缺乏兴趣,不能建立伙伴关系。随着患儿的进一步成长,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与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病情较轻的患儿可能出现对友谊的渴望,但因为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常会做出一些与社交常情相违背的事情,从而阻碍友谊的建立和发展。成年后,患儿仍缺乏社交技能,难以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交流障碍
1.非言语交流障碍
孤独症患儿通常以哭、尖叫或拉着大人手走向想要的东西,表示他们的需要。常常不会点头、摇头或适当的手势,表情常显淡漠。
2.言语交流障碍
孤独症患儿言语理解不同程度受损,言语发育也存在障碍。患儿通常说话晚,有些患儿2—3岁前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有些患儿终生无言语。患儿在言语形式、内容上也存在异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即板刻或延迟刻板重复言语或自我剌激言语),语法结构和人称代词常常错用,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方面也存在异常。虽然部分患儿有言语,但言语运用能力常受损,也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不会提出或维持话题,交谈时常依靠刻板重复的短语,只会反复纠缠同一话题,不注视对方,也不在意对方的反应。不寻常的行为模式
孤独症患儿刻板地要求日常生活常规,如物品的摆放位 5
置、行走的路线等一成不变,如发生细微变化即会拒绝、烦躁不安。兴趣也较狭窄,并且存在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如迷恋于看旋转的物品,玩汽车总是倒过来转轮子玩等。对一些古怪的物品可能产生强烈的依恋。患儿常常会出现一些刻板重复的动作及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胸前凝视,或将手放在头、胸前扑动等,并可能持续地关注于物体的某些非主要特性,如去闻不该闻的物品成反复地触摸光滑的物体。有的患儿痛觉迟钝,有的患儿对某些频率的声音特别敏感。智能和认知障碍
孤独症患儿中,约50%智商低于50,约25%智商为50—69,约25%智商高于或等于70。患儿能力发展不平衡,音乐、机械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强。其他表现
孤独症患儿的情感表达可能平淡、过分或不适切,情绪经常不稳定。年幼儿常常活动明显过多,在青少年时期后倾向于活动过少。约1/3—1/4患儿合并癫痫。
二、精神分裂症
该障碍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并在不同类型和不同临床阶段均有较大差异,下面介绍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特征性精神症状。
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早期可能表现出特殊的躯体不适感、头部重压感、脑内屏障感、体内液体流动感等异样的精神症状,有的病人可能出现对时间、空间、距离、大小等感知觉异常,如对距离的远近、物体的大小以及个体的变化等。更特征性的是幻觉,尤其是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等。
思维障碍:包括内容障碍,如妄想和超价观念;思维联想障碍,如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中断、思维云集(或强制性思维);思维逻辑障碍,如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和诡辩性思维等。
情感活动障碍:多数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可能表现出情感反应迟钝,情感活动和心境不协调,不能运用细腻的情感关心亲人,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缺乏兴趣。少数病人的情感活动受到比较严重的损害,临床表现为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错。
意志行为障碍: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表现出适应能力降
低,社交活动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多数患者在幻觉、妄想和言语运动性兴奋症状的支配下,行为活动过度增强,但在慢性期的病人往往出现社会行为的减少和社交能力的退缩。
其它常见的特征性精神症状:思维被洞悉(或内心被揭露感)、被控制体验等。
三、酒与药物依赖
在目前的精神病学分类体系中被统一命名为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所谓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的可显著影响精神活动的各种物质。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酒精
主要指酒类饮料,包括啤酒、果酒和蒸馏酒(白酒)。鸦片类
有合法与非法两类,非法鸦片类物质包括鸦片、海洛因;合法物质主要在医疗中用以镇痛、麻醉、止咳,如度冷丁、吗啡、镇痛新、芬太尼、安那度、可待因等。
大麻类 镇静催眠剂
包括巴比妥类及安定类药物。可卡因
酒与药物依赖可以导致各种精神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很类似,如幻听等,这里不再赘述
四、老年痴呆分为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 阿尔兹海默病
本病起病潜隐,慢性进行性病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记忆减退和智力减退等认知障碍,伴有言语视空间功能障碍(一种言语、视觉空间功能的障碍表现)、人格改变及情感障碍。早期可仅有记忆困难和轻度健忘,病人可保持一定的社交能力,故家属不在意,认为属正常老人表现,难以早期发现。当环境改变,或遇到精神打击后症状明朗化才引起注意。此病的早期表现为近事遗忘和性格改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出现理解、判断、计算及智能全面下降,导致不能工作或家务,丢三落四,随做随忘,连简单的饭菜都不会做,9
甚至刚吃完饭又要进食,远记忆力也受损,记不清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说不出自己的经历和出生年月,连亲人名字、岁数都记不清。病人视空间功能也同记忆力一样受损,如: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出门找不到家,在家中找不到厕所,常走错房间,并可出现错构、虚构现象,有的患者可伴有被窃妄想、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情感一般是淡漠、呆滞少语,也可为欣快焦虑、抑郁和易激。
人格改变是本病最常见的表现。开始时主动性不足,活动减少,孤独,对新环境难以适应,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人缺乏热情,以后兴趣范围越来越窄,对人冷漠,对亲人也漠不关心,易激惹。为小事发大脾气,无故打骂家人,进而缺乏羞耻感,不注意卫生,乱收集废物视为珍宝,并将这些物品藏在身上和屋中的不同角落,病情更重时,可当众裸体,随处大小便,甚至发生违法行为。
睡眠障碍也是伴随症状之一。晚上出现睡眠倒错,到处乱走,乱翻东西,喊叫。白天则萎靡不振,瞌睡打盹。部分病人在躯体疾病诱发下可出现意识障碍,如:意识模糊或谵妄状态,少数患者当谵妄状态消失后显露出痴呆状态。抽搐可发生于疾病晚期。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系指由脑血管障碍引起,以痴呆为主要临床相的疾病名称。临床表现主要为早期症状、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和痴呆症状。早期症状表现为脑衰弱综合征:头痛、头沉、眩晕、站立时头晕,非旋转性眩晕、肢体麻木、失眠、耳鸣、心悸、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不稳、情感脆弱、记忆力下降等。
由于梗塞的部位不同,可有多种感觉或运动障碍,较突出的有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面瘫,失语,肢体活动障碍,癫痫大发作及大小便失禁等。有的可出现短暂脑缺血发作,也可伴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
痴呆症状出现的早期患者有自知力,为记忆力下降着急、求治,并采取补救措施,如使用备忘录等。虽然记忆力下降,智力也下降,但生活自理能力、理解、判断力及人格可保持相当长时间,此称为局限性痴呆或腔隙痴呆。随着脑血管病的反复发作,痴呆呈阶梯样加重,最终成为严重痴呆。
五、情感性精神障碍 抑郁障碍
抑郁心境:是抑郁障碍的特征性症状(约90%多),情感基调低沉、悲伤、绝望。主诉生活没有意思,没有精神,高兴不起来。病人终日忧心忡忡,度日如年,痛苦难熬。在抑郁心境的背景上可出现焦虑、激越症状。病人表情紧张、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病人则表现明显易激惹性。
兴趣减退:病人不能体验乐趣,兴趣索然,活动减少,“体验不出感情”,变得麻木等。
精力下降:主观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日常活动逐渐变得被动。以后越来越无精打采,衣着小事都感到费劲,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我评价低:病人过分贬低自己,总用批判的眼光和消极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无用感,无价值感,强烈的内疚和自责。此时,可出现罪恶妄想、贫穷妄想、疑病妄想和虚无妄想。
精神运动性迟滞: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病人的整个精神活动呈显著、持久、普遍的抑制。注意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联想困难。表现言语减少、音
调低沉、行走动作缓慢。
自杀观念和行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自杀连同其亲属(多为伴侣或小孩)一起死于非命者称为扩大自杀,在日本可见成双自杀或双亲与小孩扩大自杀。我国扩大自杀者较罕见。
昼夜节律:病人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发生率约为50%。
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情绪反应不仅表现在心境上,而且总是伴有机体的某些变化,如口干、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等。睡眠障碍也很常见,主要表现为早醒。疾病早期即可有性欲减退,男性阳痿,女性闭经。此外还有恶心、呕吐、心慌、憋气、出汗、胸闷等,严重者可达到疑病妄想程度。躁狂状态
躁狂状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其病可急可缓,以急性起病较多。
心境高涨病人表现为愉快,乐观,持久的喜悦。自我感觉极为良好,从没有如此幸福、健康,精神从没有如此旺盛。
病人兴高采烈,欢欣若狂。情感生动、鲜明、持久,而且与内心体验相一致,故具有感染性,常博得周围人共鸣。有时情绪反应不稳定,表现出明显的易激惹性,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思维奔逸:病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一个接着一个产生,呈明显言语运动性兴奋,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别人无插话余地。病人主观感到自己脑子“非常灵活”“变聪明了”注意力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和音联、意联。内容多具有幻想性,不荒谬也不十分坚信。
精神运动性兴奋:主动热情好管闲事,喜欢热闹场面。要求多,意见也多。终日忙忙碌碌,片刻不停,表现特别活跃,但往往做事有头无尾,不能善始善终。有的病人行为轻浮,好接近异性。病人终日兴奋,睡眠很少,但面无倦容,精力显得异常充沛。神经症
神经症是最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神经症在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中很常见,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中也很常见。神经症可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如:抑郁、烦躁、紧张、焦虑、强迫、疑病等,也可表现出不同的躯体
症状(躯体或器官的功能性障碍),还可表现出行为及个性特征方面的问题。焦虑症
是以焦虑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神经症性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或具体内容的紧张、害怕、恐惧及不安的情绪,不受特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为原发症状,而非继发于其它精神症状。强迫症
又称强迫性神经症,它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神经症。强迫症状包括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动作〕或仪式。强迫思维是指以刻板形式在头脑中反复出现的观念、表象或冲动。强迫动作或仪式是指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恐怖症
又称恐怖性神经症或恐怖性焦虑障碍,恐怖症状是其主要临床相。患者对某些客体、处境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强烈的恐惧,所害怕的对象并不危险,患者仍极力回避,以缓解紧张、恐惧情绪。
第三节 精神残疾人的需求
精神残疾人中,除孤独症儿童需要药物治疗与教育训练和行为治疗相结合,儿童多动症患儿需要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特殊教育和父母训练等,其他精神残疾人的需求总的来说就是围绕着:治好病、防复发、回归社会这三部分。
首先,精神残疾人需要科学、正规、系统的医学治疗,有些需要坚持长期服药,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次在医学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功能康复,包括:生活技能训练、文娱治疗、社交技能训练、作业治疗等。
精神残疾人在病愈出院,回到家庭之后需要进行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康复。但这时患者往往面临难以重返社会、生活,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生活不规律、情绪不稳定、社会交往减少、职业技能退缩等问题,终因无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碰壁而归,甚至诱使病情复发、反复住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精神残疾人非常需要过渡性康复机构的帮助。比如过渡性医院设施、过渡性居 16
住设施、过渡性就业设施和过渡性娱乐设施等,可以使患者在不完全脱离治疗和护理的情况下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机构。
如果所在地区目前没有能力提供这样的过渡性康复机构,患者就需要家庭护理和家庭教育的帮助。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有效的家庭教育能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的预后,降低复发率和再入院率,减少精神残疾的出现。精神病人的病情越重,就越不承认自己有病,越坚决地拒绝接受治疗,这是精神病的特殊性决定的,也给病人的康复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患者不来就诊,医生的医术再高也毫无用武之地。因此,患者家属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们不得不承担起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家属的桥梁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精神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上,而是贯穿在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之中。即使病情已经痊愈,家属仍然必须与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商讨患者的维持治疗,及时解决患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防止病情复发,促使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
众所周知,精神疾病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
沉重的负担,而我国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和保障体制又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就需要调动一切相关的力量共同与之抗争。我国90%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同他们的家人一起生活,这些家庭虽尽全力去救助他们患病的亲人,却往往因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而显得身单力孤、事倍功半,无法满足精神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此,积极开展精神病人家庭教育活动是必须的。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提供家庭护理,由社区护士在家庭护理中引导教育家庭成员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家庭成员间关系、各成员的角色行为及家庭对患病成员的支持照顾等方面保持健康行为。同时社区护士还可以进入家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如评估患者及家庭存在的健康问题;按护理对象的特点及健康问题给予护理或护理技术指导与帮助并为护理对象提供以心理支持。
当精神残疾人的社会功能通过上述努力恢复到接近病前水平时,精神残疾人的职业康复需求就成为其主要的需求。职业康复可以使患者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恢复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尊严。医院、工疗站、农疗站、社区和患者的家庭等都可以通过工
作技能评估、工作适应性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庇护性就业、过渡性就业、工作安置等措施满足或部分满足精神残疾人的职业康复需求。
我们注意到农村地区虽然医疗条件较城市差,但在农疗上却有着先天的优势,许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城乡接合部)建立了残疾人农疗站,不仅提供精神残疾人的农疗,还可以满足一部分其他类别进行农疗康复的需求,这些成功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和借鉴。
精神残疾人属于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民事行为。
成年精神残疾人的监护人范围和顺序是:(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职责,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精神疾病人没有上述监护人的,由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监护人的职责有:(1)担任被监护人的法律代理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实施法律行为。(2)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
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3)承担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赔偿金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出,不足部分由监护人作适当补偿。但由单位充当监护人的,赔偿全部差额。(4)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负赔偿责任。法院可根据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
免责规定:当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年迈体弱或因其他原因难以胜任监护职责的,有辞职的权利。
第四节 专职委员与精神残疾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
一、去除误解和偏见
精神疾病至今尚未探明病因,不能直接看见、听到、摸着,亦难用某种仪器或准确的化验来确定是否有病,因此精
神疾病给人一种神秘感,不易被人认识而延误治疗。尽管医学界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人们对精神疾病、对精神病人仍然不能像对心脏病人、糖尿病人等那样正确对待,存在着严重的偏见,认为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装神弄鬼、鬼神附体,是思想问题,是邪恶的,不但不给予积极的治疗,反而采取惩治手段来对待病人。为此,患者和家属都不愿承认有精神病,也不敢到专科医院去求治,怕受到人们的歧视,或遭人耻笑。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上述情况已有很大的改善,但仍有不少的人存有这种偏见。这种偏见是错误的,是对科学无知的表现。只有首先消除这种偏见及其影响,才能谈得上与精神残疾人实现交流。
二、在日常接触中要做到
1.耐心与理解。要有爱心,热心,耐心并尽量多了解精神残疾人需要什么、他们具有的能力是什么,这样才容易交流。
2.要投入。自己去交流,要从他的爱好入手,比如爱漂亮,就谈化妆、保养等,拐弯抹角地表达你想说的。
3.对难于交流的残疾人可以找精防医生咨询。4.不要对精神残疾人抱有偏见,认为精神残疾人会打
人,骂人,不敢与其交流交往。或感觉精神残疾人所说的都是幻觉,根本不把对方说的话当一回事。
5.在谈话时要集中精力听其倾诉,不要有无关的动作或表现得心不在焉,他会对你失去信任,不再与你深谈。
6.不要因为精神病人精神活动异常,谈话经常偏离主题,内容荒谬离奇,且交流速度慢等表现就拒绝与其交流,使其产生不被尊重感、无能感、无助感。比如谈话中感觉精神残疾人所谈的许多问题比较荒谬离奇,就马上告诉对方说“这是幻听,是不存在的”之类的话,让对方感觉没有理解他。
精神残疾 篇3
[关键词] 特殊教育立法 美国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
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位于世界前列,这不仅在于它先进的教学技术和对特殊教育的深入研究,更在于其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1975年,美国国会颁布了联邦政府正式法案《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94-142公法。该法律在美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它的颁布,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立法保障所有特殊儿童具有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它促使美国的特殊教育从此驶入快车道,将美国整个特殊教育纳入依法治教的轨道。
一、《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的精神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内容丰富细致,从宏观的财政经费安排至微观的残疾学生惩戒,都可以找到具体的法律规定。从中探寻该法所包含的共同精神,对制定我国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虽然,该法案后来进行了若干次修订,如1986年的99-457公法,1990年的101-476公法,即《残疾人教育法》(IDEA),1997年的105-17公法,但以下7个精神依旧是它们所强调的:免费及适当的公立教育、零拒绝、个别化教育计划、最少限制的环境、家长参与、非歧视性评估,合法的程序。
1.免费及适当的公立教育
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免费及适当的公立教育。它要求公立学校为所有的残疾儿童提供免费、适当的公立教育,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保证了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无论是伴有哪种发展障碍都有获得免费和适当公立教育的权利。
免费教育是该法案最重要的精神,只要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儿童,均可以享受免费的特殊教育及其服务。合适的教育是指所设计的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要适合特殊儿童的独特需要。而公立学校的规定则是保障特殊儿童有权与正常儿童一样进入公立学校接受教育,这推动了身心残疾儿童教育的开展。
2.零拒绝
零拒绝,就是禁止学校将任何一个特殊儿童排除在公立的义务教育之外。法案要求各州和地方教育机构为那些以往被排除在教育和服务之外的、被认为是不可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相应的服务。零拒绝是为了保证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不管残障程度如何,都能在公立学校得到免费且适当的教育。
3.非歧视性评估
该法案首次指出“以教育安置为目的的评估,不得带有任何种族歧视和侮辱其文化传统的色彩”,也就是非歧视性评估原则。非歧视性评估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确定学生是否有障碍。第二,明确学生因障碍需要接受哪些相关的服务和教育。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并保证评估的公正性,《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做了一些规定。落实该精神,就为给特殊需要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确定教育安置形式及相关服务提供了主要依据。
4.最少限制环境
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要求每一个残疾学生,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以及其它机构的残疾学生,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和非残疾学生在一起接受教育;只有在普通班级各种支持措施和服务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情况下,学生才可以被安置到特殊班、特殊学校或其他隔离性质的机构。也就是说,当学校执行零拒绝,无歧视评估和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等有关规定后,还要有更多的教育投入,尽可能地让他们回归主流,和正常的学生一切学习和生活,接受最少限制的教育。因此,最少限制的教育也就是回归主流,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5.个别化教育计划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明确规定,各州必须为每一个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每名学生必须提供一份关于自己教育需要的书面声明。个别化教育计划由地方政府机构代表、专家、教师、家长,必要时由儿童本人一起研究制定。它为每个学生的教学提供个别化的具体计划,要求确定学习目标,并在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需求、残疾情况、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父母特殊需求的基础上制定适合他本人的学习计划,必须详细说明将为该儿童做什么,怎么做和什么时候做以及由谁做。特殊教育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关键是个别化教育。
6.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是特殊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该法案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在残疾儿童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规定家长有获得相关资料和信息的权利;参与评定评估的权利;参与个别化育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复查的权利和反对及上诉的权利等。这些规定,都有利于特殊儿童、青少年家长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
7.合法的程序
学校若不能很好地履行零拒绝,适当的教育等原则。该法律保障了家长申诉的权利,为学校和学生家长提供能心平气和商量、调解分歧以保证学生权益的机会。如果调解无效,就可以动用诉讼程序。这一原则旨在保护儿童和家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所有残疾儿童父母及其监护人的权利。
二、中美残疾人现状比较
《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的7个精神对美国乃至全球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也不例外。零拒绝、最少限制环境、个别化教育计划等精神都为我国所借鉴。但是,与美国的实施现状相比,我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美国推行的免费且适当的公立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从《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颁布到现在,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增加对特殊教育的拨款。而在中国,大多残疾儿童的教育都不是免费的。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教学资源尤其是资金等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2.在零拒绝原则、最少限制环境原则的指导下,美国任何特殊儿童都有权进入各种类型的学校接受合适教育。可在中国,还有很多特殊儿童没有这个权利。虽然,我国《义务教育法》为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大多数幼儿园都拒绝接受特殊儿童,有些幼儿园甚至以幼儿是否残障和健康作为入学的标准,许多特殊儿童仍未受到应有的教育;一些残疾人还在高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等等。因此,在中国建立零拒绝的法律支持系统显得非常重要。
3.美国将鉴定和评估纳入特殊教育立法中,并给予评估工作一定的法律地位。我国在1998年教育部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第九条规定:“学校应对入学残疾儿童、少年的残疾类别、原因、程度和身心发展状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测评”。但以上规定并不是国家立法机关颁发的,其有效性、权威性、约束力和可操作性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缺乏法律效力。
4.尽管我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在形式上与西方一样,但是在背后常常搞形式主义,名不副实。特殊学校里实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教师大多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
5.《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颁布前后,美国家长在为自己的残疾孩子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他们实质性地参与到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并起到监督作用。而在我国,缺乏在教育过程中对家长诸项权益的保障机制,现有的特殊教育法规中,基本没有对家长参与权的规定,家长也缺乏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其关注的焦点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家长之间缺乏交流,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三、美国《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的精神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特殊教育条例》、《特殊教育暂行规程》的相继颁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某些条款滞后于特殊教育的实践,操作性也不强,权威性更不够。这些不足的地方,都提醒我们要积极吸取借鉴美国的特殊教育法律法规,参考美国的相关法律,尤其是像《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这样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法案,把它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特殊教育法律体系。这样才能使法律真正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促进我国特殊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针对我国残疾人教育现状的不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第一,国家应逐步扩大特教经费投入。
第二,利用法律法规强制性地帮助那些不能进入各种学校接受教育的特殊人群进入学校,保护他们的受教育权。加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与合作,通过家校之间合作来提高社会融合质量。
第三,把鉴定与评估纳入我国特殊教育立法,并且给予评估工作一定的法律地位。评估必须公正,尽可能减少歧视现象。评估是特殊教育实践的第一步,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多方专业人员的配合才能保证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这需要国家以立法的形式予以明确,制定评估的实施细则,规范各部门的责任,建立“多学科专业人员评估团队”等类似的机构,保证特殊教育立法的真正贯彻和实施。
第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此项工作关键是要大幅度地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提升广大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力争形成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特教骨干教师队伍。
第五,重视残疾人家长的参与。对于他们,政府要给予及时必要和充分的支持,要对他们所承受的物质和精神压力做出补偿。各个机构和学校要为残疾人父母提供充分的交流机会。
参考文献:
[1]韦小满.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有关评估的法律和法规概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5,(10):72-73.
[2]方俊明.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1-33.
[3]胡晓毅.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非歧视评估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5,(2):13-17.
二级精神智力残疾的概念 篇4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所有的智残智力都有问题 但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智力都有问题
【精神残疾】推荐阅读:
二级精神智力残疾的概念10-07
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总结10-12
精神残疾托养调研报告09-27
功能残疾09-18
残疾与贫困06-22
残疾日教案07-19
残疾大学生07-15
肢体残疾人07-19
残疾高职生07-21
听力残疾儿童康复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