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高职院校

2024-09-27

残疾人高职院校(精选7篇)

残疾人高职院校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 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办学思想日益明确,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 高职残疾学生数已占高校总残疾学生数的一半以上, 高职残疾学生党员也就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 在党中央、省市教育工委的号召和指导下, 各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残疾学生党建工作, 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管理, 在残疾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也遇到了一些突出问题, 如何把优秀残疾学生培养发展成为共产党员, 如何加强对残疾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提高残疾学生党员质量, 是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残疾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 高校残疾学生党员队伍的党员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 部分残疾学生党员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狭隘的“功利性”、“盲从性”、“虚荣性”等不良思想。 虽然组织上入了党, 但在思想上仍然没有入党, 没有真正确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对党的认识没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将入党的光荣感、 自豪感转化为责任感、使命感, 在荣誉和责任、奉献和索取等关系处理上有待加强, 作用发挥得不明显。 此外, 高校残疾学生党员也存在党性修养较为淡薄, 自我要求放松, 理想信念动摇, 宗旨意识淡薄, 组织纪律不强等现象。

(二) 从发展标准上看, 过于看重学习成绩, 综合素质不够突出。

对于高校残疾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 相当一部分院校认为, 残疾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学习成绩不够突出被当做一票否决的指标, 在学习优秀的基础上, 结合其思想政治、道德品行、能力素质等进行考察。 这种对残疾学生党员发展标准的认识, 直接影响残疾学生群体看待党员身份的视角, 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的残疾学生才有资格加入党组织, 对于那些思想政治素质高、品行优秀、综合能力突出、但由于学习底子较差而导致成绩不够突出的残疾学生被排除在党的组织之外, 这就导致党的组织不能将那部分学习不够优异但综合能力突出的青年残疾学生吸纳进来, 直接影响残疾学生党员发展入口标准的偏差。

(三) 从党员教育上看, 教育培养途径单一, 培养阶段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 高校部分基层组织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呆板, 对于新一代大残疾学生党员来说缺乏必要的吸引力。 面对残疾学生党员的消极参与, 组织生活的各项工作更难于落实。 与此同时, 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出现了党员教育职能的偏差, 以娱乐活动和文体活动代替党员教育活动。 这种形式表面上看起来能够吸引很多人员参加, 但是已经完全脱离了党组织教育党员的初衷, 使得原本薄弱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被弱化。 另一方面, 在培养阶段上, 重前期发展而轻后续教育, 后续教育明显不足, 这也导致部分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对自己放松要求, 不再重视党的理论学习与自身修养的提升, 甚至做出一些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行为, 严重影响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

二、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培训、教育的措施

(一) 积极引导残疾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各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要加强大残疾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要把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始终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 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坚决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 以端正入党动机为重点, 加强残疾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培训。 高校学生年纪轻, 社会经验比较缺乏, 世界观正在形成和坚定, 需要接受各方面教育。 在开放环境、信息社会和多元文化背景下, 各种思潮冲击不断, 各种影响不可避免, 要他们面对复杂、多样、多变的社会因素, 分清是非, 明辨方向, 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同时, 要求入党的残疾学生, 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坚定阶段, 他们要健康成长并成为共产党员, 更需要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 重视对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

在时间上, 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进行; 在谈话内容上, 要涉及政治、经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采取测试、问卷、答辩等方式进行考察, 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培训计划。 在方式上, 可以选择面谈也可以选择书面汇报;考察的范围, 既包括学业成绩、工作表现, 又包括在残疾学生宿舍、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三) 拓展党员教育培养的多元化途径。

我们应积极拓展多元化途径才能更好地开展党员教育培养, 有效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一是不断拓展教育空间, 积极开展红色教育网站建设。 二是鼓励党员、积极分子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锻炼。 三是积极树立残疾学生身边的典型, 以鲜活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党员先进事迹和形象, 引导和激励入党积极分子不断进步, 吸引普通学生不断向党组织靠拢, 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管理是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的系统工程, 因此, 我们应该时刻用与时俱进的精神, 结合特殊教育高职院校的残疾学生教育特点, 不断创新, 凝聚党的力量, 使之成为源源不断向周围普通学生辐射的党建小高地。

摘要: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多元价值观并存, 这给特殊教育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 也带来了机制创新机遇。如何把优秀残疾学生培养发展成为共产党员, 如何加强对残疾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提高残疾学生党员质量, 是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总结了当前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残疾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加强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残疾学生党员发展、培育、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残疾学生党建,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韦怀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创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 2009 (35) .

[2]郑永廷.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20) :4-7.

[3]李战军.大学生党建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9) :36-38.

残疾人高职院校 篇2

1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探索的意义和现状

医学院校是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摇篮, 残疾学生在医学院校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如何改善残障学生的身体缺陷,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是医学院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缓解残障学生的弊病, 因此, 体育教育对于残疾大学生的身心教育意义重大。体育教学是残疾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体育教学与残疾学生身体状况特殊性、局限性, 使得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远大于正常学生[1]。目前仅仅是泰山医学院的潘峰等人在研究山东省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教学现状, 文章指出山东省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教学现状存在体育大纲执行率低, 体育专项经费不足, 特殊教育知识匮乏等问题, 目前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的教学质量。

2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的研究

2.1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目标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目标设定既具有普通大学生体育教育课程的一般目标, 又针对残疾人自身特点, 制定符合残疾学生身体状况的体育课程目标。残疾类型、残疾程度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关键因素。残疾学生体育课程目标应通过体育锻炼掌握一两种体育锻炼方式, 通过运动提高身体机能, 达到补偿患处伤痛、功能代偿、恢复肢体运动;同时体验运动中的成功喜悦能够优化残疾学生心理健康, 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并进;同时体育运动中通过与人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种品质能够使残疾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去。

2.2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残疾学生体育课程有别于普通学生, 上课单纯运用传统式教师主动教和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显然太过单调, 教师调动不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模式应注重运用快乐式、启发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身体动起来之前首先应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了解学生兴趣爱好, 结合体育康复临床经典案例,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3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开展的教学内容

残疾学生的体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 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增加康复锻炼知识、方法、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生理效果、运动健身效益等教学内容[2]。通过多次与残疾学生的谈话中发现残疾学生喜欢听一些体育锻炼与康复训练有关的真实临床成功案例, 以及日常生活中残疾人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机能, 重新树立对生活的热情, 积极投身社会发展的榜样事件, 针对以上情况, 以怎样引导残疾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为出发点, 将教学内容进行渐进、渗透式灌输。首先教师在给残疾学生安排教学内容上第一注重体育保健知识、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生理效应等知识的渗透, 这些渗透使得残疾学生在心理上认可体育锻炼效果, 调动残疾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 变被动锻炼为主动参与;第二根据残疾学生残疾类型, 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残疾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比如有腿疾, 坐轮椅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增强学生上肢力量的训练以弥补腿部不足;第三选取具有趣味性、技术难度小的体育锻炼项目, 使得残疾学生快乐的参与体育锻炼, 在运动中体验成功, 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发展。

2.4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组织方法

残疾学生相对占的比重较小, 有些班级残疾学生1-2名, 有些班级没有, 残疾学生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差异使得残疾人体育课程组织难度较大[3]。体育内堂课可借助学生处力量按照年级组织残疾学生进行集中授课的形式, 每学期2-3次, 分别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 学期初主要介绍体育健康保健知识、运动主要事项;学期中结合学生生理、解剖学知识, 运用生物力学合理分析运动动作原理, 建立学生参与运动的理论基础。体育外堂课可组织跟随所在班级上课, 任课老师根据该次课的内容教材和任务要求, 结合该班残疾学生的身体状况等具情况灵活组织教学。

3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优化策略

3.1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应体现人文关怀, 重视学生反馈, 实现医疗资源与体育课程结合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政策制定、开设内容应注入人文关怀的要素, 充分考虑残疾学生自身身体需求、心理需要。课程开设过程中教师多与学生沟通, 定期进行生理指标测试, 保证锻炼的科学性, 重视学生锻炼自我感知的体验, 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3.2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以“安全第一”为首要原则

残疾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优化和发展现有的身体机能的同时要注意运动安全, 最大程度避免身体再次受到损伤。建议医学院校利用医疗资源加强医务监督, 定期由康复老师进行康复初检, 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指导残疾学生进行康复训练, 实现身体机能和康复治疗健康发展。同时应定期加强体育教师医疗保健知识的进修培训, 确保残疾学生的运动安全以及运动损伤后的及时处理。

3.3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应实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优化组合终极目标

残疾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缺陷, 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否定、贬低自己, 久而久之形成残疾学生与人交往的自卑感, 再有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残疾学生对未来工作、家庭生活的焦虑, 久而久之产生的焦虑心理, 心理调节机制处理不好会出现心理疾病, 由此可见残疾学生身体残疾的同时心理所受的创伤也是巨大的, 医学院校残疾学生开设体育课过程中应结合心理辅导, 实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优化。

4 结束语

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开设有其良好的医疗资源背景, 课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应有别于普通学生, 根据不同残疾类型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课程开设过程中要以“安全第一”为首要原则, 加强医务监督, 重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优化组合, 这是目前医学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峰, 怀亮, 郭振芳等.山东省医学院校残障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 2013, 7:50-51.

[2]张琦, 魏星.残疾学生生体育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学刊, 1994, 4:85-86.

[3]张百宇.残疾学生体育教育问题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 2002, 5:57-64.

[4]亓圣华.残疾学生羞耻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 1:88-92.

[5]鞠明海, 杨云斌.高校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运动, 2014, 2:81-82.

[6]付洪莉.高等院校残疾人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世界, 2013, 10:17-18.

[7]程卫波, 于军.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方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8:27-31.

[8]疚延红, 李雪飞.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12:93-98.

[9]周丽萍, 王达, 王小燕等.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0:36-38.

残疾人高职院校 篇3

关键词:继续教育,问题,解决办法

0 引言

继续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教育工程, 称为CEE, 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 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目前常采用的形式有:成人高考、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和电视大学等几种形式。继续教育具有学费低廉、国家承认学历、国家认可、宽进严出和自由选择专业的优势, 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学生优先选择提升学历的一种重要途径。

1 继续教育现状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继续教育的情况, 笔者对扬州地区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走访。目前, 扬州地区共有高职院校三所, 共有2013级新生10684人, 从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的内容涉及所学专业、喜欢的专业、学习主动性、学习的目的、职业规划等各项内容。在1000名学生中, 有80%以上的学生有想继续教育的打算, 其中23%左右的学生打算专转本, 77%左右的学生打算专升本。对于企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目前暂未做调查。

2 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不断更新和补充自己原有的知识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 现在的社会不能一次学习管终身了, 如果不去学习、不去提高, 很快就会跟不上社会的步伐, 特别是像电子、计算机等行业,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仅仅依靠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和工作以后的经验就可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那种不去终身学习的观点在现在的社会已经行不通了。

2.2 继续教育的渠道缺乏。

目前, 我国继续教育的施教机构比较单一, 主要是高等院校, 且多为有偿服务, 高额的续费限制了一部分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学习内容比较单一, 多为学术性的学习, 实用性不够, 服务对象也不够广泛, 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群体继续教育需求重视度不够。

2.3 对继续教育的投入不到位。

在继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经费问题是最实际的事情, 但目前在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经费支出还仅仅是停留在高等院校的经费上, 真正对于继续教育的投入还是比较少的, 而应该进行继续教育的人数又比较多, 要国家一下子拿出很多的钱投入继续教育是不现实的, 很多的经费投入都是继续教育的本人去投入的, 由于受到经费的影响, 很多经济条件不是太宽裕的人想去进行继续教育但是由于经济原因被迫放弃, 这也是限制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问题。

2.4 继续教育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 法规政策不健全, 没有形成制度化。

我国对于继续教育的各项工作, 尽管有一些政策法规, 但是还不够完善, 不够明确。当前, 虽然有几个省市、自治区有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立法, 如江苏省也制定了《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但全国并没有专门的继续教育法律。另外虽然有一定的政策条例,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造成培训力度不够, 培训教育工作滞后, 就目前的培训仅靠短期难以奏效, 同时同一水平的培训浪费严重, 缺乏能承担全面系统培训任务的队伍, 缺乏高层次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探索, 没有形成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

2.5 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

由于继续教育的投入不足, 导致继续教育的相关专业在做培养方案时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相关内容, 课程设置忽视了教学对象, 没有真正从继续教育的角度来制定教学计划。另外很多继续教育的学生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到一个文凭, 并没有想真正的学点知识, 而相关的任课教师也不注意教学方法, 或是放任自流, 或是照本宣科, 忽视了教学对象, 不能因材施教, 不是根据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内容, 在教学手段上也比较落后, 很难满足继续教育对象增新补缺的要求, 难以保证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3 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纠正人们对继续教育的认识, 提高继续教育的吸引力。

发展是硬道理, 人才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当前, 要组织广大人员进一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明白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要把继续教育当作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 明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人才是第一资源, 现在的社会已进入以知识和人才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时期, 社会要想前进、要想发展, 必须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 要认识到人才资源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上, 人才素质高低对社会作用是不一样的, 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作用更大。无论是继续教育对象还是管理部门和办学主体单位都有应当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功能, 树立继续教育最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性资本投入的观念, 明确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 使继续教育在促进经济建设, 社会文明进步的进程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 广开学路, 多渠道办学。

在针对继续教育渠道不畅的问题上, 我们必须广泛的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 广开学路, 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促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学术团体联合办学, 建立生产、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协作关系。

3.3 加大经济投入, 确保继续教育的经费支持。

对于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 不能只依靠继续教育者本人来投入, 要通过多渠道筹集经费,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投入机制。要切实把继续教育工作列入到教育经费的预算当中,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继续教育事业的顺利开展;这样继续教育者的经济压力就会减小, 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多种形式为继续教育活动提供捐助。通过各种途径筹措继续教育经费, 确保资金到位。

3.4 确保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

3.4.1 制定合适的培养方案。

继续教育作为教育部规定的一种提升学历的方式, 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其培养对象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必须根据其特点广泛深入调查、研究, 制定适合他们的培养方案, 同时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 应在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关系上有所侧重, 掌握基本知识、注重实践环节, 面向实际应用, 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4.2 注重知识结构的衔接。

对于继续教育而言, 不管何种继续教育, 这些人员均已经经过严格地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学生的基础很好, 就一定能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 因此要注重课程的改革, 根据培养规格要求及课程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 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既可以学的轻松, 又可以学到相应的知识。

3.4.3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与全日制学生有所不同, 他们大部分人都已经走向社会, 参加了工作, 有的人已经成家立业, 家庭、工作负担较重, 加之年龄较大, 记忆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而且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时间和精力均严重不足, 但是这些学生也具有自身的优点:例如他们大都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学习目的比较明确, 直觉性和积极性较高。因此, 针对这些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4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任课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 注重自身的内涵建设,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学校也应该根据这些特点, 配备专职和兼职教师, 确保继续教育学生的毕业质量。

总之, 继续教育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不但弥补了目前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低的问题, 而且维护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兼顾了国家、高校和个人的需求, 但要想继续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 需要各方面的继续努力为继续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李培, 陈小庆.改革和发展成人“专升本”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1999, 8:4-5.

[2]张建奎, 聂凌燕.高职院校学生继续教育问题思考[J].职大学报, 2012, 5:118-120.

[3]李丽珊, 蒋志湘.简述我国继续教育现状加强继续教育立法工作[J].成人教育, 2011, 288 (1) :41-43.

[4]李光, 季芳.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5 (3) :34-37, 53.

[5]段立峰.中外继续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2:6-7.

[6]柳琼华.中外继续教育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40-43.

[7]邓攀.中外继续教育之比较——以美、英、中三国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5:92-93.

[8]杨建芳, 林志淼.终身教育观下成人高等教育角色定位及发展走向[J].成人教育, 2013, 321 (10) :7-9.

[9]夏建.专升本教育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2, 2:30-31.

残疾人高职院校 篇4

一、高职院校必须增强文化自觉

近年来,在社会需求及国家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就规模而言,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办学内涵逐渐充实,办学特色不断彰显,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高职教育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高职教育起点较低、起步较晚,一经面世就兼有“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既具高等性又具职业性,既是学校教育又是岗位教育,既是知识传授又是技能培养。在文化建设层面上由于缺少历史底蕴,同时又直接服务于生产建设一线,使得高职院校既要重视培育、建设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文化,同时又要重视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文化,还要重视建设与行业、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因此,高职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较之普通高等教育更为复杂和艰巨。

从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审视,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社会吸引力还不强[2],其定位与发展现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过于强调“职业”与“就业”,从教学模式、培养计划、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过于突出其职业性,工具理性至上,价值理性淡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忽视。在社会上,高职教育几乎成了技术教育、岗位培训的代名词[3]。二是存在盲目“移植”西方职业教育的倾向,“拿来主义”至上,没有注重消化吸收。从历史渊源看,职业教育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其理念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化特性。近些年,我们虚心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经验,采取大规模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将西方职业教育的“真经”,尤其是德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源源不断地“移植”到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简单地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西方化和将西方职业教育中国化,都容易使我国高职教育误入歧途。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曾说过“高等教育的模式取决于国家的文化内涵”,一语道破高等教育的实质。

作为广受关注和尚存争议的高职教育,应在规模大发展的基础上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阶段性反思,保持科学理性的思维,转换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重视文化育人,增强文化自觉。

对于文化自觉,费孝通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4]从实质上讲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目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加强文化自觉,要积极主动地反思高职院校的文化现状与发展困境,对“崇尚技能,忽视人文”的现状要有足够的警醒。

办好大学,必须要办好教育。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还是使人成其为“人”?笔者认为,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其为“人”,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是教育活动的永恒主题,而文化传承创新则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文化育人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使命,这一人才规格的设定体现在技能型和高素质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完成这一使命,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全面考虑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主动担当文化育人的使命。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大学要传承创新文化,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文化育人”的理念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大学使命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教育的本质就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先进的文化可以教化、培育和提高人的知识、素质和技能,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浸润、教化具有高职特质的专门人才。

1.院校文化建设要融入工业文化。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其院校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反映高职教育的规律,融入工业文化元素。所谓工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进步的水平和状态,体现在大气、开放,表现在重团结、重创新,讲服务、讲诚信。高职院校要研究工业文化的特点,在观念、制度、方法、习性、作风和价值取向等多个层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努力培育融入工业文化的院校文化。首先,要依据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将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使学生在校园就能切身感受现代工业文明;其次,要以重点专业为依托,开辟适当空间,将知名企业的生产线、试验场或检测站等真实的工业生产环境引进学校,形成“校中厂”式的工业文化;再次,要在企业建立紧密型实验实训基地,延伸和扩大教育教学空间,借企业真实的工业环境为教育教学服务,形成“厂中校”的工业文化;有条件的院校,可通过政府支持、政策引导,把高职院校建立在工业园区,或者围绕学校建立工业园区,形成院校文化与工业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

2.教学组织要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学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但是二者都具有“育人”的文化。“学校人”成为“企业人”是学校的使命和企业的期待,彼此之间具有对接、耦合的可能和需要。高职院校要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传承创新行业企业文化,实现文化育人。首先,高职院校要克服工具理性至上的倾向,重视加强职业文化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结合并突出行业企业文化特色,普及和提升职业文化素质。其次,要通过校企合作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环节,通过双师互动、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等形式,理解、消化、吸收优秀企业文化;按照真实的优秀企业生产场景规划校内实训基地,营造准企业文化环境,形成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通过吸引优秀企业家、管理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内兼课或讲座,让学生尽早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熏陶;通过把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工程案例融进教材和课堂,使学生在高起点上接受优秀企业文化教育;通过学生到优秀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直面接受优秀企业文化教育。再次,要通过科技服务,展现学校专家、学者的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科学有序、敬业奉献精神,传播现代知名企业的优质服务理念;通过毕业生走进企业,实现优秀企业文化的广播广种和创新发展。

3.严格职业训练培育优秀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价值理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表现为坚定的追求目标、强烈的群体意识、正确的竞争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和可靠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高职教育“第一线”的培养目标定位,要求高职学生应该树立优秀企业精神。强化职业训练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征,是培育优秀企业精神的重要环节。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双主体”合作育人,通过严格的职业训练环节,持续不断地熏陶学生感悟和接受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学生优秀企业精神。首先,职业训练计划设计要体现“真刀真枪”。提高学生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一般要经过随岗、跟岗、顶岗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其次,组织实施职业训练要体现“真实企业”。职业训练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未来“真实职业”感受的过程,所以,必须按照“真实企业”的制度规定来要求学生,从职业环境营造、职业着装要求、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规程教育、职业惩戒教育等方面都要按照真实企业的标准组织实践教学,即使是在校内实训基地组织训练也同样不能打折扣,使学生始终浸润在“职业人”的文化氛围中,养成认真从业、诚实劳动、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优秀文化品质。第三,职业训练结果考核要体现“奖惩兑现”。职业训练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其考核应像企业验收产品一样有要求、有标准、有验收过程、有奖惩措施。

三、高职院校必须关注文化间性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强调,高校“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1],这同样也是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实现高职院校开放办学,必须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5],关注文化间性。

1.坚持改革开放,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必须国际化。高职教育国际化本质上就是按照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实施高职教育。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以国际视野定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在专业教育中要积极引进国际标准,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思维的高职人才。为此,高职院校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不断拓展交流方式和渠道,要扭转向职教发达国家单向性学生流动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规模、成建制地吸引国外教育对象向国内流动,甚至在国外建立分校,要努力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大的职教话语权,不断扩大中国高职教育的影响力。

2.增强民族自信,营造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文化。中国的教育现实是以较少的投入办成了全球最大的教育,高等教育巨大成就有目共睹,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仍然是尚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等教育更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高职教育历史虽然较短,但近些年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态势却令人瞩目。所以,高职院校要增强自信,只要坚持“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特质,坚定走自己的路,坚持与区域和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培养不可替代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一定能彰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文化的魅力。但是,从总体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水平、对社会的切实贡献来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成果展示活动来昭示高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从而不断增强高职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中外高职教育文化间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国高职文化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他国高职文化同样也有其传统文化渊源。虽然渊源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具有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独立的“间性”特点。对中外高职教育之间相互作用的正确认识和理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来洞察、发展中国高职教育文化,这既是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也是在多样性文化环境中思考、认识和发展自身文化的能力。不长的历史和快速发展的现实表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人才支持,快速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还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通过特有的组织力量实施文化强力影响,这是其他体制难以做到的,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治和组织比较优势。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任何一个组织或群体都不可能游离于这一环境之外。作为高职院校,首先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的高职文化,根据自己对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对他种文化的选择、取舍,其次要通过开放交流,理解所接触的他种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自觉自为的文化交流中,形成和平共处、各抒所长、和谐发展的共同准则。在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高职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给予很高期待的特殊时期,高职院校更要关注文化间性,以使自身的发展建立在更高的起点,并不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发展力。

教育的宗旨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途径是以“文”化人,高职院校担当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其本质是全面履行高职教育职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摘要: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把“文化传承创新”界定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应针对现状增强文化自觉,发挥优势彰显特色,通过校园文化、教学组织、职业训练等软硬件建设积极担当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重视文化育人,在国际化进程中关注文化间性,以自身特色文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07-19].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07-16].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罗忆.探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文化[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02).

[4]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残疾人高职院校 篇5

与民办高职院校相比, 公办高校的发展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保障, 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 除了借助有限国家投入外, 更重要的需要依赖自身的内涵建设。加强内涵建设, 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提高核心竞争力, 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纽带。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是民办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将以闽南民办高职院校为例, 探析教师激励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一、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需求现状及激励制度的不足

(一) 教师队伍需求现状

1.物质需求。据调查了解,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每月的工资水平大致如下:初级职称2200~3200, 中级职称3200~4500, 高级职称6500~7500, 以上薪资待遇包含了未被扣除掉的五险一金。随着物价水平的提升, 人们的生活成本更加昂贵, 同其他民办高校相类似,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 大部分的青年教师职称处于初级阶段, 少部分中级职称, 对于年轻的教师来说, 与日俱增的房价和CPI使得他们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故导致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老师有着强烈的物质需求。

2.精神需求。据调查了解, 在初入职场的1~3年, 是决定一名新进教师去留的关键时间, 而在这个时间段内, 年轻教师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例如:教学工作的压力、职称评聘的压力、科研工作的压力、自身素质提高的压力等, 这些工作上的压力将直接影响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工作热情, 进而影响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按照目前情况来看, 高等院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忽略掉对教师队伍的心理疏导。

3.自我提升的需求。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兴起, 国家提倡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即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 还需要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 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 且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本科高校毕业的应届生。年轻教师由于经验较少, 在工作上容易产生迷茫情绪。而闽南民办高职院中较有经验的群体大多是来自于公办院校的退休教师。他们拥有丰富的个人阅历和教学经验, 但是很多的退休教师抱着“安度晚年”的心态来到闽南民办高职院校, 直接阻碍闽南民办高校发挥“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 相关的师资培训机会偏少。以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下达的关于师资培训的文件为例, 2015年, 福建省教育厅共下发12份与教师培训竞赛相关的文件, 其中部分文件培训的对象必须是学校管理层面的领导, 可见, 普通教师可以接受到的培训机会是十分稀少的。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年轻, 他们处于人生中的黄金时段, 对物质上、精神上以及自我提升的需求更加强烈。在物质上, 从基本的薪资待遇到福利保障, 在精神上, 对工作环境的归属感到要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都是目前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激励制度的不足

1.激励制度尚未形成或不完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普遍采取企业形式的管理模式, 对教师的管理与企业员工管理大同小异。学校教师的工资收入除了完成教学工作量以外并无其他收入。在原有的工资体系难以满足现有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还未形成比较清晰的激励制度, 或者有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虽然有相关的激励制度, 但是在执行上和制度内容的制定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导致很多的激励制度如“空壳”一般“形同虚设”。

2.相关专业培训投入不足。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教师队伍也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及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知识体系。据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的新进教师在入职前有接受2~4周的学校自行组织的岗前培训, 但是培训的效果不佳, 部分教师认为对个人的提高“无明显帮助”。另外, 一些涉及专业技能的培训需要较高的培训费用, 很多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选择放弃, 一方面, 对于投入这种高费用的但却又不能保障有即时效应的培训充满怀疑, 另一方面, 对青年教师的不安全感, 惧怕在青年教师身上投入过多的资源后仍然有教师最后选择跳槽。

3.对激励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民办性, 学校的决策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还是由企业管理人员主导, 他们多数无教学管理的经验, 无法全面意识到激励制度的重要性。近3年, 国家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投入逐年增加, 各类民办高校为增强自身内涵建设, 也在不断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 促进学校科研氛围的提升, 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对取得项目成果的相关教师进行奖励, 直接导致教师们对科研缺乏热情, 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年轻化, 并无充足的科研经验, 又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带领, 故闽南民办高职院校内, 承担一些重点科研项目的仍然集中在小部分的老教师身上。学校虽大力倡导“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教师培养模式, 但是无明确文件及奖励措施出台, 从而影响整体青年教师培养的滞后性。

二、完善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激励制度的对策

(一) 完善教师薪酬激励制度, 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

公办高校教师待遇不断提高, 民办高职院校在薪资待遇当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一方面, 结合地域发展情况, 适当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 做到在保证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略有结余, 可以将物价的涨幅为参。另一方面, 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制度, 对不同教师的不同程度的教学贡献进行适当的薪资奖励, 以此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的同时, 应该对申请到相关课题以及科研经费的教师进行奖励。据了解, 正常情况下, 教师申请到一项省级以及省级以上的项目 (科技厅项目) , 省厅拨款金额至少在10万元以上, 国家级的金额至少在50万元以上, 在经费相对宽裕的情况下, 可适当对项目的参与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以提高教师申请科研、投入科研的积极性。

(二)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多维度的评聘机制

目前,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薪资待遇主要与绩效考核有关, 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显得尤其重要。据了解, 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的工资体系主要以学历、职务、课时、岗位津贴这四个部分组成, 这些指标不能全面考核一个教师的发展情况, 使得大部分的青年教师每年的工资待遇无明显增幅。闽南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流动较大, 建议可以增加多方面的绩效补贴, 例如, 加大对校龄的补贴金额、对住房交通等的后勤补贴。闽南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归属感弱, 原因不仅来源于繁重的工作压力, 也来源于对自身定位的不明确和对职业生涯的迷茫。学校应利用校内外的有用资源, 积极引进人才, 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用, 通过出台专门的培养政策, 定期对“传帮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将考核结果记入新老教师的评聘考核结果中, 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 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基金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贯彻执行的中坚力量。闽南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每年固定拨款、建立专项基金, 整合校内外资源, 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支持青年教师队伍进行校内外的专业培训。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搞科研, 真正践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理念, 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知识体系, 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人才。鼓励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参加学术交流, 以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同时聘请行业大师, 为在校青年教师进行讲解示范, 增长见识。

(四) 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事务, 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明, 当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 对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变得比较强烈。闽南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私立性, 在决策部门仍然由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把控, 容易造成管理层面与一线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顺畅的局面。为提高民办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建议可以适当增设教师代表共同参加学校管理与决策的相关讨论会议, 代表一线教师发表意见, 从而实现教师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树立中青年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提高。其中, 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是决定一个民办高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完善激励制度, 更新管理观念, 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屹立不倒。

摘要: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流动大, 归属感弱,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激励制度的不完善。本文通过对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需求现状和激励制度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应对问题的决策, 力求能为闽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制度的改善尽绵薄之力。

残疾人高职院校 篇6

一、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基本情况

在386名调查对象中, 有过打工经历的学生人数为281人, 占调查对象总人数的72.8%, 没有过打工经历的人数为105人, 其比例为27.20%.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和分析, 了解到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基本情况如下:

1. 打工开始时间及打工工作时间的选择

调查数据表明,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从初中开始打工的比例很小, 仅为4%。自高中起开始打工的学生约占27%。58%的学生的打工生涯是从大一开始的, 这一点与其经管类专业的专业性质有关。大二时该比例已减少至11%, 而大三学生的该比例值已降至零。这是升入大三后, 学生将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和顶岗实习, 之前没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无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打工当中。

工作时间的选择方面, 42%的学生选择了寒暑假, 这与假期时间较长有密切关系。利用平时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小, 这是由于高职院校生的课程较多, 他们平时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打工, 这一点与本科生大有不同。利用小长假时间打工的学生比例约为30%, 此与小长假期间打工可获得高报酬有关。寒暑假、平时、法定假日都会去打工的学生约占16%, 这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关系。

2. 每日最高收入情况

调查对象每日最高收入主要集中在61元~90元和90元~120元, 其比例分别为30%和33%。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公司做促销。日收入121元以上的学生约占22%, 其间大多数人是靠牺牲夜间睡眠时间在肯德基、麦当劳打工来获取相应报酬的。另有6%打工收入在30元以下和9%的日收入31~60元的学生, 其中不乏勤工助学者。可以看出, 学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劳动去赚取微薄收入, 夜班打工者尤甚。

3. 逃课情况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尽管女生比重较大, 逃课现象并不多见, 但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学生会因打工而逃课。统计显示, 该比例约占20%, 其中经常因此而逃课的学生比例占8%;偶尔逃课的学生比例占71%, 几乎没有逃课的学生比例为21%。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为打工而逃课的, 如教师临时调课等。尽管如此, 该现象仍应引起校方的重视。

4. 家长对子女打工的态度

在家长对待子女打工的态度问题上, 90%的家长对子女的打工行为表示支持, 这说明绝大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打工的益处;不支持子女打工的家长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安全问题。

5. 打工动机

调查表明,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打工动机是多样的:为了充实课余生活、同时锻炼自己的学生比例为27%;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 赚取生活费或零用钱的学生比例是22%;为了接触社会丰富社会经验提早融入职业环境中的学生约占25%;为了在打工过程中从所在单位学习或了解到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的学生比例为12%;因感到课余时间无事可做, 可以通过打工来消磨时间的学生约占14%;随大流、凑热闹而去打工的学生比例为0%。可见, 他们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更多的学生是希望可以借此积累社会经验, 锻炼综合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有些比较贫困的同学考虑的更多的是缓解经济压力。总而言之,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皆具有积极向上的打工动机, 没有学生因为随大流、凑热闹而去打工。

6. 打工工作的选择标准及打工工作内容的选择

经调查, 有28%的学生要求所找工作要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12%的学生要求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这说明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不仅仅为了赚钱, 更是为了今后的个人发展。同时, 他们对报酬丰厚、工作时间的适中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学生比例仅为19%。

在打工工作内容的选择上, 选择做促销工作的比例最大, 占总人数的32%;其次是饭店服务的学生, 占21%;选择收银工作和市场调查工作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当, 分别为11%和10%;选择送报纸、勤工俭学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和7%。做家教的同学比例仅为4%;从事重体力劳动、打字员或校对员的学生比例均为1%, 另有选择其他如小时工、客服、接线员等工作的同学5%。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主要从事促销、服务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从事家教工作的同学比例也仅为4%, 这些都与其学历层次有很大关系。选择从事收银和市场调查工作的学生, 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和市场营销上。

7. 打工收获

打工为学生带来了颇多收获:9.42%的学生感到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从中收获到了快乐;22.31%的学生认识了朋友, 收获了经验;18.18%的学生表示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20.66%的学生因此赚取了一定的生活费用;另有13.60%的学生感到能力得到了提升;选择“其他”的同学比例为0.83%。由此可见, 打工令学生获益良多, 尤其是在获得经验、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赚取生活费以及能力得到提升等方面。

8. 校方的重视程度

调查中, 有24%的学生所在院校有打工部门指导, 且设立了学生交流平台;42%的学生所在院校既没有打工指导部门也没设定学生打工的交流平台, 16%的学生所在院校只有打工指导相关部门, 但是没有学生的交流平台, 18%的学生所在院校只设有学生的交流平台但是没有设定指导相关部门。这说明, 校方对学生打工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四成以上的院校既没有打工指导部门也没有打工交流平台, 学生对此的诉求较高。

9. 学生打工陷阱辨识能力与打工权益

数据显示, 有22.26%的学生在打工过程中有过受骗经历。其中户口性质为农业的学生约占10.58%, 非农户口者约占11.68%, 这说明农村学生的受骗几率与城市学生基本相当。学生在打工过程中的受骗形式多样, 主要是被黑中介骗取了中介费, 该比例为70%。另有22%的学生被克扣工资或被找借口不付报酬。在受骗或利益受损之后, 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忍气吞声, 不了了之。有维权意识并成功维权的学生比例甚小。这些现象一致说明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陷阱”辨识能力欠佳, 维权意识薄弱, 打工权益无保障。

二、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存在诸多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39.34%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可靠的打工相关信息;12.32%的学生感到工资收入少;11.37%的学生被拖欠工资;10.43%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欠缺, 认为自己不善沟通;7.11%的学生感到不易找到合适的工作;7.11%的学生打工时间安排不合理;5.21%的学生不能适应打工环境;4.74%的学生存在打工地点距学校远的困难;另有2.37%的学生希望学校可以普及打工相关知识。归结起来, 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存在的问题如下:

1. 打工收入水平较低

打工收入低与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的学生身份和学历层次有密切关系, 他们从事的都是临时性工作, 且技术含量低, 用人单位大都无法提供高薪酬。

2. 打工内容常规化、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打工内容选择方面都集中在常规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内容上, 依赖性强, 缺乏创新创业精神。

3. 打工信息的获得渠道窄

打工信息的获得渠道主要集中在熟人介绍上, 但这种方式能够获得的信息数量是有限的, 而其他信息的可信性和安全性又得不到保障, 尤其是现下黑中介活跃于市, 能提供各种兼职信息的正规中介机构缺乏。

4. 打工时间安排不合理

调查中, 多数学生利用课余、周末和假期时间打工, 当学习与打工时间冲突时, 甚至有人会为了打工而逃课。更有过分关注劳动报酬者, 不惜在夜班时段 (22:00--8:00) 打工, 直接导致其白天上课时的学习质量。

5. 校方重视程度不够

四成以上的院校既未设立打工指导部门, 又没有用以交流的打工平台。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为其提供打工信息, 搭建打工交流平台, 介绍打工相关知识、经验、打工注意事项等。

6. 打工易被骗, 学生权益无保障

学生打工陷阱辨识能力较差, 被骗现象时候有发生。用人单位不愿与打工学生签订合同或协议, 致使他们各方面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如工作量与用人单位承诺的待遇不一致、工资被拖欠、受伤无赔付等。此外, 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社会经验不足,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打工地点距学校较远等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学生打工存在的问题, 现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要树立既有意义又有效益的打工观念, 选择工作内容时应尽力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或是可以对自己学习、思维、深造都有一处的工作, 对打工赚钱的多少不要过分苛求。同时, 要意识到自己诸如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 并及时补足相关知识。打工时间安排上, 要明确学习与打工的关系, 不可为了赚钱而耽误了学业。

同时, 必须提高打工“陷阱”辨识能力, 提高法律意识,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不要轻信广告对职业中介中夸大其词的广告, 学会去伪存真地阅读招聘广告, 要审查职业中介机构的资质, 查看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以及有效期。要通过正规的中介机构求职。2.工作之前要尽量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或打工合同 (协议) 。3.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在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中, 遇到欺诈或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在第一时间向本地区劳动或人事行政部门积极投诉, 寻求法律上的救济途径[4]。

校方要积极设立或完善打工指导部门和打工交流平台, 开辟专栏为学生介绍打工相关知识、经验、打工注意事项, 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招聘信息。也可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印发宣传手册, 向学生积极宣传相关知识。

政府部门亦应完善有关学生打工的各项制度, 从劳动保障制度层面上为他们织起一张保护网, 并制定出学生打工工资最低限价, 以保障其权益。

此外, 在接受打工实践锻炼的同时, 感到社会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尚有欠缺的学生, 应借此机会进行相关锻炼, 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面对诸如打工地点距学校远的学生, 务必要在薪酬和劣势中慎重权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以打工方式提早接触社会的诉求也越发凸显, 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尤甚, 其专业性质、男女比例更凸显了它的特殊性。目前关于大学生打工的文献并不多见, 针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的研究更是空白。鉴于此, 本文特以北京市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为例, 主要研究其打工的动机、开始时间、收入、打工信息来源渠道、家长对子女打工的态度、打工的收获、遇到的困难等, 旨在为日后教育管理者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和帮助提供一定的参考, 进而为他们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打工

参考文献

[1]马玉玲等.河北省大学生假期打工调查分析.河北科技师范院校学报.2008年3月第7卷第1期[1]马玉玲等.河北省大学生假期打工调查分析.河北科技师范院校学报.2008年3月第7卷第1期

[2]李佳恒.当代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调查与反思—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天津工程师范院校学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2]李佳恒.当代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调查与反思—以天津市部分高校为例.天津工程师范院校学报.2007年3月第17卷第1期

[3]陈月霄.关于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体系的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 8 (4) :60-63[3]陈月霄.关于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维权体系的探讨.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 8 (4) :60-63

残疾人高职院校 篇7

据相关统计显示,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工科女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25%, 她们中40%的学生来自农村。因为专业原因, 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生理卫生、人际关系、找工作困难等问题。

二、问卷建立及分析

问卷主要针对文献研究内容, 分为5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心理状况、学校教育、学业、就业压力。共发出问卷200份, 收回200份, 有效问卷200份。

(一) 个人基本情况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 农村学生占大多数。参加调查的学生中, 其中普通高职占79.00%, “3+2”联合培养占12.50%, 国内外联合培养占5.00%, 技工班占3.50%。独生子女占72.5%, 农村占58%。

(二) 心理状况

此项调查中, 大多数的女生在人生取向上比较迷茫, 对今后的就业也感到很有压力。有22%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 最大的挫折是就业竞争太激烈。其余的成绩不理想、恋爱不成功、不适应宿舍生活、经济困难各占到19.00%、22.00%、17.00%、20.00%。有55.0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 需要对未来人生取向的指导, 希望在“现阶段对待生活的心态”“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给予指导的分别占28.00%、12.00%、5.00%。有30.50%的学生课余生活是上网度过的, 学习的只占7.50%。有50.50%学生觉得班上女生少会带来困扰。

(三) 学校教育

在此方面的调查中,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40.50%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会对自身发展前景有微弱的影响, 47.50%的学生认为学生会、社团举办的大赛和活动很不成功, 要么是形式上很多人参与, 实际上很多人是“被参与”, 要么是几乎没人参与。在58.50%的学生认为希望通过书面教育来提高人文素质, 25.50%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有33%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活动少且覆盖领域狭窄。

(四) 学业方面

在问卷中, 学生希望走出去参加校际交流学习。参与调查的学生专业全部为工科专业, 其中数控技术专业占23%, 学生有38.50%的人看重学校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知识获取途径有27.00%的学生是通过教师课堂讲解, 22.50%通过图书馆自学。有30.50%的学生曾经考试挂过科。有27.00%的学生想多学一些课外的知识, 但不知道该学习些什么, 没有信息和方法指导;有20.50%的学生想参加一些校际间学习交流活动, 但不知道哪里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21.50%的学生学习目标缺失;71.50%的学生偶尔旷课;15.50%的学生经常不按时上课;52.50%的学生偶尔走神;28.00%的学生表示我的老师是手机;只有19.50%的学生认真听讲;6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适应;1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不适应;42.50%的学生感觉目前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对今后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有17.00%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的工科课程不感兴趣;有51.00%的学生认为男女比例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工科背景女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通过教育者提高对工科女生教育的重视度, 来提高女生对大学生活的参与程度

只有提高教育者对女生群体的期望值, 才能不断提高女生的教育水平, 才能提高女生教育的质量。从职业教育和国家发展的高度, 做好工科背景的女生教育工作, 对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工科背景的女生采取分类教育

毫无疑问, 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同为大学生群体成员的男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是有其共性的。但遵循这种共性对学生所进行的一般化的教育, 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具有的某些特点的关注。她们与辅导员交流思想也少, 也基本不与男生交流思想, 甚至在女生中的交往对象也非常有限, 她们的发展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要根据工科背景女生的特点, 与男生分开来, 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包括心理、人际关系、自我保护、就业技巧等。

(三) 重视心理教育, 增强工科女生的自信心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学生心理活动, 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可以采取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女生的自信心。可以采取个人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丰富教育形式, 提高女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邀请校外成功女性来开展讲座, 介绍成长经历, 用各种方式帮助女生悦纳自己, 提高自信度。

(四) 丰富适合工科女生的校园活动, 培养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和人数的特点, 举办适合她们的各种活动, 为她们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和机会。

如举办女生风采大赛等有针对性的活动, 提高参与度。鼓励女生深入社区、企业和社会进行志愿服务和调查。让她们了解社会, 提高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加强就业指导, 提高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针对工科女生, 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校园活动, 教育和引导她们明确今后自己的就业方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生活规划, 早动手早准备, 为她们今后从事专业工作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各种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玉.工科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青少年学刊, 2008:85-88.

上一篇:全身麻醉后护理下一篇:分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