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女大学生

2024-09-02

残疾女大学生(精选5篇)

残疾女大学生 篇1

“你好, 吴建同学, 我们来接你到创业培训点学习。”5月26日, 接送残疾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的各路专车, 按时到达预定地点接送残疾大学生。当天, 为期10天的四川省残疾人大学生“DSB (残疾人创办企业) 创业培训计划”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启动。来自成都大专院校的56名川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培训。

四川省残疾人大学生“DSB创业培训计划”是专门针对残疾人创业改进和创业的培训。培训采用互动式教学, 案例分析和个性化指导等方式, 课程包括残疾人社会心理调查、残疾人职业潜能评价与开发等内容。据介绍, 参加培训的残疾大学生将享受很好的服务, 往返培训点的交通、饮食、休息等都由专车和专人定点帮助, 以确保创业培训顺利完成。四川省内高校现有川籍残疾大学生近千名, 四川省将陆续对有创业意愿的在校川籍残疾大学生开展一次创业培训。 (江维) ■

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篇2

一、残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一) 社会存在一定的偏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还是存在着对残疾大学生的偏见, 认为残疾大学生由于身体等方面的不便利不适合某项工作, 这就使得残疾大学生空学了一身的本领却没有地方可以施展。当前的社会就业状况就是一些残疾大学生的就业面是当地一些针对扶贫救助的工作, 但是残疾大学生从事这样的工作, 远远没有将其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 也就不能很好地体现残疾大学生的价值。

(二) 缺乏竞争优势。残疾大学生在进入高校进行学习的选择是比较少的, 在高校进行学习的残疾大学生数量也比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 这就到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压力也越来越大[1]。但是由于残疾大学生本身身体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这样就导致残疾大学生在就业时可以自主选择的机会也比较少, 另外加之, 就业单位一般都对残疾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 出于自己单位的利益而不愿意录用残疾大学生, 此外, 社会对残疾大学生的关注也比较少等, 这样就导致残疾大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处于弱势。

(三) 就业指导相对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支持残疾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力图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改善残疾大学生就业苦难的局面。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实际的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仅仅是从外在的角度施压为残疾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 但是有些就业岗位并不一定适合残疾大学生从事, 缺乏针对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政策, 为此, 残疾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就业效果还是不那么理想。

二、加强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策略

(一) 完善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机制。完善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机制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方面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对于残疾人来说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及更多的鼓励, 让残疾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能力, 也加大对残疾大学生教育的支持力度, 要能够具体分析残疾大学生的需求, 具体设置学习的专业, 提升残疾大学生的价值。另一方面教育部门要合理分析残疾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根据残疾大学生的情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具体专业, 高校在录用残疾大学生时要具体标注出对残疾大学生要放宽的具体条件, 帮助残疾大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二) 制定具体的就业指导策略。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各个部门应该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就业指导政策, 根据残疾大学生不同的情况,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就业率。对残疾大学生具体的就业指导应该是具体分析残疾大学生具体的残疾情况以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然后制定相关具体的就业指导[3]。例如有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视力障碍, 这时就可以鼓励残疾大学生进行创业, 要为残疾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学习基地, 为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一些在听力方面有残疾的大学生, 在就业指导时要给予一定的心理方面的辅导, 在就业方面的选择上多进行指导, 可以利用互联网与残疾大学生进行交流, 给予更多的指导, 取得较好的指导效果。对学习推拿专业的残疾大学生来说, 在就业时要多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 鼓励残疾大学生利用团队的力量来提升自己在就业方面的价值。要指导残疾大学生参加相关的考试, 获得一定的资格证书, 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时一定要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起到一定的效果。

(三) 注重残疾大学生心理辅导。随着社会的发展, 残疾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这样就导致残疾大学生可能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为此, 学校要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发展设定一定的心理辅导机构, 通过对残疾大学生心理方面的辅导, 学生的心理素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促进残疾大学生生的就业。通过心理辅导可以更好地了解残疾大学生的当前状态以及想法, 在给残疾大学生在做心理辅导时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记录, 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再对其进行相关的专业心理咨询指导。此外可以通过宣传的形式来加大残疾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增强其心理素质, 例如可以通过期刊的形式, 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等更好地增强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展开相关的咨询活动, 通过心理咨询辅导也能够更好地使得残疾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状况, 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

(四) 完善课程体系。在对残疾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相关体系的建设, 为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关的指导策略。在对残疾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在研究残疾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 以改善残疾大学生的就业为目标, 根据残疾大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因素编制适合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4]。在就业指导课程的编制中不仅要有职业相关的发展、分类等内容, 还要分析一些残疾大学生就业的成功案例供残疾大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些与残疾大学生相关内容的指导学习, 能够更好地激发残疾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其就业效果。此外, 还要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安排相关的指导讲座, 为残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知识。

三、结语

残疾大学生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进行生存是非常困难的, 为此, 社会各界都应该认识到残疾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但是在残疾大学生就业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实际的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各个部门应该针对残疾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就业指导政策, 根据残疾大学生不同的情况,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就业率。注重心理方面的辅导、完善课程体系的学习等, 以此来更好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就业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曾.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 20:122~123

[2]胡美玲, 王瑞.残疾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与指导体系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 2015, 1:147~149

[3]陈瑞英.新时期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 2015, 7:88~90

残疾女大学生 篇3

(一) 残疾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存在不合理。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 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岗位选择、规划存在模糊的认识, 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适合、喜欢或者说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哪些工作, 但谈到未来工作环境、薪酬、内容确要求甚高, 可以说是目标明确, 如, 工资大于五千, 不加班、不熬夜、工作轻松无任务、每逢节假日休息, 完全是想象主义, 与实际毫不结合。因此, 当前导致残疾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就是来自于残疾大学生自身过于传统、保守的择业观以及对自身不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虽然也有部分学生为追求梦想的实现, 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或是放弃大企业工作机会, 到更具发展潜力的中小民营企业中去发挥自身的能力。但与其相比, 更多的普通残疾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国企单位, 将择业的选择对象放在对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的报考方面, 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工作, 来谋求未来长时期工作的安定。但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毕业后经过长期的考试准备以及漫长的考试结果公示、面试、审查等待时间, 往往一般的学生都积累一定就业经验, 顺利实现就业一年时间, 这些报考的学生还处于等待阶段。加之近年来我国采取紧缩的公务用人政策, 公务员招考人数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这就造成了成功考取公务人员的学生比例逐渐降低, 一旦落榜, 不仅又要重新开始面对就业选择, 与应届生相比自己的年龄条件处于劣势, 与往届生相比又缺乏工作经验, 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的实现。还有一部分学生, 认为自身在大学阶段得到了众多教师、同学的认可, 表现优异, 来到社会上也理应受到企业的重视, 从而一心寻找大企业工作机会, 甚至在进入大企业之后, 对上级没有委以重任而心存不满。

(二) 社会文化欠缺包容性。

就残疾大学生就业而言, 社会文化包容性的欠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送孩子外出求学读书的目的, 大部分是出自于光宗耀祖、出人头地的传统观念, 很少考虑孩子的个人成长。进而最终导致个别家长以工资多少、工作环境好坏、待遇高低、所在城市级别等来评价一个学生是否有出息, 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二是俗话说,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被人们耳熟能详的开放择业观, 仿佛只是停留在口头, 社会对于残疾大学生放弃高薪职业, 选择从事基层工作的态度, 大多是不认可的, 认为是对人才的浪费。如, 最近再一起引起社会高度热议的北大才子陆步轩, 在年近50岁又再次放弃铁饭碗, 重操卖肉旧业, 一时之间社会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三是不健全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 使得那些选择在外地工作的毕业生, 由于外地户口的限制, 不能与本地户口残疾大学生一样, 享受到同等的社会普惠政策。外地残疾大学生短期内在无法解决户口问题的情况下, 只能选择回家或是到那些政策较为宽松的地方进行就业。总之, 社会包容性的欠缺, 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学生最初的就业梦想, 使学生不得不为了满足他人的眼光, 而对自己的就业观、就业类型作出“社会化”的调整。

(三) 社会人才供需方面的问题。

社会人才供需问题, 包括人才供给与需求。一是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 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总数呈历年上涨趋势。这使得原本就激烈化的社会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从而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 高校各专业的不合理性调整, 使得高校的学科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其知识结构难以满足社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便是一些学校能够保证其培训人才知识体系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但竞争能力不强、社会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工作态度不端正等教学之外的内容, 仍然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硬伤。二是高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机械化代替了传统的人工, 一些生产企业为调整产业结构, 甚至多次作出裁减员工的决定, 相比较那些一般人才, 企业更需要那些能够灵活运用机械化的高精尖人才, 但那些人才毕竟是少数的, 大多数还是那些不出众的普通人才。岗位数量的减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发激烈。此外, 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 由于经济、交通、资源等方面因素的限制, 难以吸引大量的投资商来到本地进行商业开发, 就业机会的稀缺也直接导致了本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降低, 从而导致本地区残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愈演愈烈化发展。

二、残疾大学生就业的保障策略

确保残疾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实现就业,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实现, 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更是关乎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 残疾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集多方力量构成合力, 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性措施, 为其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一) 完善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残疾大学生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实现就业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都是在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共同作用之下, 由于学生个体不能与就业环境实现良好互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能够在充足的心理准备下踏入社会, 缩短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时间, 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社会工作环境中去, 帮助残疾大学生顺利成长, 实现就业。具体而言, 一是教师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知识, 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二是教师应加强心理调节技能的锻炼, 使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 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实现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教师应根据残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 教师应在就业指导中, 加强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感变化, 根据学生的求职心理, 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进行教育引导,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的优缺点, 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及时纠正求职过程中的不良心态, 正确对待求职中的苦难与挫折,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创新就业方式。

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人才数量激增的社会现状, 面对社会有限的人才需求量,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 转变传统就业思想, 创新就业方式, 以创业代替就业, 已经成为时下残疾大学生的新选择。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 作为信息化网络时代重要产物的电子商务, 不仅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而且其低门槛、低投入的创业优势,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其行列中去。为此, 高校创业教育也应该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 关注时下热点潮流, 通过对电子商务创业模式的研究, 结合本专业特点, 将电子商务应用到本专业的创业实践教学中去, 来革新学生创业理念、拓展学生创业途径。如, 时下流行的微商、淘宝网店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创业形式。

此外, 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 其可能涉及到销售信用、行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此, 为保障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能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进行, 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从政府的角度而言, 要注重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 为电子商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应积极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的程序加以规定, 保证电子商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此外,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 对市场上的不良竞争行为和贸易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为残疾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创业行为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 推动残疾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的协同提升。

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不仅要求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而且也要求残疾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 因此, 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开展, 需要将就业观念教育与就业能力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是从就业观念方面来看, 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 残疾大学生群体也已经真实看到和感受到了自身所面临的就业压力, 因此,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成为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教育中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然而事实上, 残疾大学生群体却普遍具有着就业价值观模糊, 并过度看重短期利益在自身择业中的地位。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残疾大学生很难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找到明确的方向并获得长远的发展, 因此, 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残疾大学生对自身作出客观的认知与评价, 并做好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 同时重视引导学生重视自身职业选择与自身特长和爱好的结合, 从而确保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潜力;二是从就业能力方面来看, 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其中, 表达能力能够对学生所具有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反映, 这项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中用人企业所重视的基础能力之一。在这项能力的培养中,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或者开展专项课程来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自身表达能力的机会, 并推动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则是学习型社会对残疾大学生素养提出的重要要求, 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因此, 高校应当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 不断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则是学生在就业之后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这是因为许多工作的完成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 只有如此, 才能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为此, 高校有必要组织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性的社会活动, 或者鼓励学生在假期进入企业直接体验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 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更好地融入集体、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吕卫华.就业实现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融合[J].商业时代, 2006, 25

[2]杨鉴淞, 刘严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8

[3]刘佳音, 车蔷薇, 吴晶.大学生就业与薪酬预期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6

残疾女大学生 篇4

关键词:音乐舞蹈教育,心理与文化素质,校园文化,残疾大学生

音乐与舞蹈作为伴随人类成长的古老艺术形式,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通过人的听觉意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 而舞蹈则是借助于音乐或其他的道具, 通过人体动作、造型, 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反映某种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音乐舞蹈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更成为国内各大高校普遍开展的艺术课程, 而随着国家对于特殊教育的重视及音乐舞蹈对残疾学生教育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逐渐被人们发现, 各特殊教育职业院校通过文艺汇演、艺术节等各种形式对残疾大学生进行音乐舞蹈文化教育。本文将从音乐舞蹈教育能提升残疾大学生个体的审美与文化素质;增进残疾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架起与健全人沟通的桥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 分析音乐舞蹈教育对残疾大学生的特殊意义与重要价值。

一、音乐舞蹈教育能提升残疾学生个体的审美与文化素质。

残疾学生由于某一方面的缺陷, 导致接收外界信息的不便, 审美与文化素质通常与健全人有差距。盲生因为视觉障碍, 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受限, 所以对外界美的感知基本借助于听觉或触觉。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 盲生通过听力感知乐调的优美, 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 随着乐曲的婉转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盲人艺术家阿炳演奏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 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 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 充分展现阿炳的生活感悟和内心情感。而舞蹈教育则借助音乐或其他道具相结合, 以通过人体动作、造型, 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反映某种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对盲生开展舞蹈教育, 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 可以增强盲生对外界的感知, 对生活的感悟, 使盲生在亲身体验中自己的审美意识得到提升。

聋生虽然无法感受音乐的韵律, 但舞蹈教育一样能够使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体会舞蹈的节奏、韵律、步伐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不是难事, 但对于聋生来说, 要使舞蹈动作与舞蹈的节奏、韵律相符合却十分困难, 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与摸索才能达到随乐起舞的水平。而舞蹈教育之于聋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在长久的练习当中, 可以使他们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掌握优美的舞蹈动作, 提升体验美和创造美的意识;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聋人舞蹈《千手观音》闻名于中外, 21位聋人舞蹈演员中, 不少是在校的聋人大学生, 排练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领悟到“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尽管上帝关上了一扇窗, 但同时也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开阔了视野, 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生活态度, 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肢残生大多数是后天的事故或意外导致的身体残疾, 音乐舞蹈教育可以让肢残生在享受音乐的美感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可以展现肢残生对音乐舞蹈独特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因为生命的代偿性功能, 肢残生在某一方面的残疾也使生命的其他潜质有惊人的发展。因为失去了部分肢体, 肢残生在舞蹈表现上通常能更突出其他部分肢体, 从而使舞蹈的表现元素更丰富, 更具特色, 增强特殊的美感, 促使他们审美及文化品位的提升。

二、音乐舞蹈教育增进残疾学生个体心理健康, 促使残疾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

残疾学生通常都有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 部分残疾学生会表现出怨天尤人的悲观情怀, 他们不愿接受自身残疾的事实, 内心排斥自己, 将自己的生理缺陷不断放大, 而看不到自身的优势, 常担心其他人轻视自己而有自卑情绪, 并将自己封闭起来。由于肢体残疾带来的不便使他们常常因为一些动作不能像常人一样完成而苦恼甚至焦虑, 残疾所带来的不便通常使他们进行文化学习时效果不够理想。盲生通过自己学习音乐舞蹈, 借音乐舞蹈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反应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盲人阿炳正是以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民间音乐家。聋生在练习舞蹈过程中对生活产生更多的感悟, 增强他们面对生活的信心, 心理素质得到提高。邰丽华的经历就为聋生们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念, 音乐舞蹈文化一样能够传达聋生们的情感体悟, 只要自己努力, 甚至可以比健全人做得更好。

肢残生舞蹈的代偿功能使其他肢体展现的优秀表现力得到人们的称赞, 将给予肢残生生活的自信, 1998年, 在日本国际现代舞大赛上, 来自肢残人表演的舞蹈《生命之翼》获得了大赛唯一的“最优秀奖”, 让在场的所有健全人刮目相看。在一些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肢残学生抱着吉他, 坐在校园的草坪上唱着自己想唱的歌, 抒发着自己的情感。他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自信, 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不良的情绪情感也在歌声中得到了排解, 在校园中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 经常看到他们充满自信的笑容, 非常自在地弹着吉他唱着自己的歌。在一次活动中, 肢残学生周鑫滔对笔者说:“是音乐让他树立了信心, 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三、音乐舞蹈教育能增强残疾学生个体的集体协作意识。

音乐舞蹈教育可以通过优美的音乐感染残疾学生, 使残疾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视频中的音乐或舞蹈,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模仿学习, 理解和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体现音乐的情绪, 使动作与音乐感情合一。这样, 可以培养残疾学生开朗的性格及欣赏美、体现美的能力。音乐舞蹈尤其是舞蹈讲究协调配合, 通过人与人的身体接触和交流, 让残疾学生懂得彼此尊重和欣赏, 具有明显的社交功能, 在促进残疾学生和谐共处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统一的动作, 要求学习舞蹈的残疾学生必须顾全大局, 学会容忍和理解, 有利于残疾学生养成精诚协作、平等互助的品质, 有利于消除残疾学生的孤独感, 有利于培养残疾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有利于培养残疾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四、音乐舞蹈教育能架起残疾大学生与健全人沟通的桥梁。

残疾大学生内心十分渴望与健全人交流沟通, 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但由于生理的缺陷, 交流上的不方便, 往往将残疾学生边缘化, 生活在各自的特殊环境中, 极少与健全人交流。另外, 由于残疾学生自卑、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 不善于主动地与健全人交流与沟通, 而音乐舞蹈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架起了残疾大学生与健全人沟通的桥梁, 通过文艺汇演、音乐沙龙、舞会等形式, 残疾学生的文艺节目走进普通大学生, 走进社区, 让健全人刮目相看, 了解残疾学生的生活, 学习残疾学生身上自强不息闪光的一面, 同时残疾学生通过文艺表演, 不断克服自身自卑、自我封闭的心理, 主动走进社会, 搭建起一个能与健全人沟通交流的平台。音乐舞蹈无国界、无贫贱、无残缺之分, 只要你爱好音乐、爱好唱歌, 盲人学生、肢残学生、健全学生可以随着音乐尽情地欣赏交流心得, 尽情地歌唱。聋人学生可以与健全学生尽情地舞蹈, 欢快的舞步让他们的心走得更近, 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音乐舞蹈为残疾大学生创造了机会, 让他们融入了社会, 成为与健全人交流沟通的桥梁。

五、音乐舞蹈教育对特殊教育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意义。

1. 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是传承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风貌, 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行为方式。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颐养身心, 提高综合素质。以培养残疾学生为特色的特殊教育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 除了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有的一切要素外, 还必须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残疾人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 努力结合办学实际、残疾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殊性, 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让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一样共沐文化发展繁荣的阳光, 让残疾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养, 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

2. 音乐舞蹈教育对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校园文化整体建设的影响。

(1) 音乐舞蹈教育是开展校园集体活动特别是文娱活动的基础

任何校园文化活动如果没有音乐舞蹈的成分, 其活动必然是单调沉闷, 不能激起活动参与者的兴趣。音乐舞蹈教育就像一杯调和剂, 能使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声有色, 轻松活泼。音乐舞蹈是文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特殊教育学院, 音乐舞蹈是残疾学生易于接受和喜爱的艺术形式, 能够增强残疾学生的人文精神, 提高残疾学生的心理素质, 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残疾学生在音乐舞蹈的学习中, 所培养的集体协作精神, 是校园内各项集体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2) 音乐舞蹈教育是建立良好校风的动力

良好的校风必然营造出积极向上、勤勉好学、互帮互助、文明和谐的氛围。音乐舞蹈教育能够使残疾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对美的向往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音乐舞蹈的魅力促使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每一个音符, 研究每一个舞蹈动作, 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音乐舞蹈集体排练使残疾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得到培养, 互帮互助的默契得以建立, 进而使残疾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 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十分融洽。在这种背景下, 必然会促进文明和谐的校园风气进一步发展。

(3) 音乐舞蹈教育是榜样教育的重要载体

榜样可以把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好的榜样可以给予残疾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残疾学生由于部分功能或肢体的丧失, 通过代偿作用, 其他功能一般比健全人更灵敏, 像盲生、聋生大多具有更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对于健全人功能的向往使残疾学生十分崇拜取得了和健全人一样甚至比健全人更多成绩的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榜样对形成残疾学生良好习惯和风气具有特殊的作用。榜样还有矫正作用, 它像一面镜子, 可以使残疾学生经常对照检查, 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作风。从某种意义上说, 先进榜样的传播扩大过程, 就是促使残疾学生自立自强, 完善自身的过程。残疾人的榜样通常是艺术领域具有某一特长的残疾人的典型, 如在音乐方面有极高造诣的盲人阿炳, 智障的天才指挥家舟舟, 聋人舞蹈家邰丽华、肢残舞蹈家李力东等。这些榜样使残疾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通过学习音乐舞蹈, 残疾学生可以认识到先进模范人物不是高不可攀, 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挖掘自己的闪光点, 不懈地追求, 自己就可以成为别人的榜样, 成为身残志不残的生活强者。这样, 开展音乐舞蹈教育, 介绍残疾艺术家的榜样事迹, 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现音乐舞蹈的魅力, 促使残疾学生人人学榜样, 个个争先进, 逐步形成良好校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文洁.舞蹈教育:让聋生感悟生命创造完美[J].现代特殊教育, 2006 (3) .

[2]康尔.放谈在综合性大学中普遍开展的音乐舞蹈教育[J].艺术百家, 2005 (5) .

[3]张菡.浅议在特殊教育中开展舞蹈课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7 (12) .

[4]李伟宁.浅谈残疾人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09 (05) .

[5]梁子贞.论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艺术研究, 2007 (03) .

残疾女大学生 篇5

一、美国转换服务的有关法律与法规的解读

我国有学者指出,“1990年以前,美国研究人员就认识到制定严密计划帮助残疾学生从中学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重要性,把转换计划纳入1990年的修正案”。[4]美国1990年的《残疾人教育法案》(1)(IDEA,PL101-476),只是规定了支持涵盖从学校到学校后成年的整体教育目标。美国1994年的《从学校到就业机会的法案》(PL103-239)致力于让所有的青年人获得就业能力。美国鲍勒·柯勒(Paula D.Kohler)和莎伦·菲尔德(Sharon Field)认为“自1983年以来美国关注残疾儿童转换服务的特殊教育政策引人注目地扩展起来。1983年的《残疾人教育法修订案》(IDEA)授权列支转换服务重点研究经费,并授权进行模式示范试验的许可和合同。1990年的IDEA修订案在继续对有关转换支持服务的活动予以支持的同时还对‘转换服务’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规定了在转换服务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5]美国管理特殊教育的政府官员凯若林·休斯(Carolyn Hughes)认为:“确切地说,美国是在1997年启动了残疾人转换服务和转换教育,因为这一年美国制定和颁布了提高残疾中学生教育效果的法律,即《残疾人教育法案》的修订案。”[6]1997年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案(修订案)》有关转换服务的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残疾人教育法案(修订案)》具体地规定了如何协调包括中学教育在内的向成年人生活转换的一系列教育、服务等活动,并且规定了如何有计划地改善学生的未来成年生活质量等问题。法案602款规定,“转换服务”必须包括“教育、相关服务、社区生活体验、成年后的职业发展指导和其他如制定离校后成年生活目标等,并且保证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获得日常生活的技巧”。法案614款规定:“青少年从14周岁(如果‘个体教育项目组’做出了合理的规定,可以从14周岁以下)开始,必须陈述其向成年人转换服务的需求,只要适当,个别教育计划中还必须包括各机构之间的责任和必要的联系。”这个陈述必须每年更新,个别教育计划中要有一份转换服务内容的陈述。这份陈述要介绍在学生所学课程中的那些有关转换服务的具体内容,例如有关职业介绍或职业教育的课程。

其次,《残疾人教育法案(修订案)》中提出了一个致力于解决学生成年后生活质量的教育目标,法案601款规定:“残疾是人生自然经历的一部分,不能因此而削弱残疾个人参与社会、奉献社会的权利。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效果是我们国家政策的基本精神之一:即要确保让残疾人获得平等机会、全体参与、自力更生、经济上自我保障。”法案特别规定,“联邦政府有义务支持那些旨在推动学生获得创造性的和独立性的成年生活的项目”;教育人员应该确保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进入创造性的、独立性的成年生活”。

总之,美国1997年IDEA修订案的首要目标就是当残疾学生一旦从中学生转换为成年人后,便让其体验到最优的生活质量。法案的根本出发点是期待中等教育能够为此提供过渡性服务,进而推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有价值的和令人满意的成年人的生活体验中。

美国目前实施的是2004年12月份重新审定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案》。(2)新的法案在1997年修订案基础上把中学转换服务内容修改了10项。对残疾人“转换服务”内涵的扩展是其中一项重要修改内容,新法案规定:“‘转换服务’术语是指为残疾儿童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的协调性活动,活动过程的重点是提高残疾儿童的学术和功能两项能力,以帮助其顺利地从学校生活过渡到学校后的社会活动,这些学校后的社会活动包括学校后教育、职业教育、完整的职业(包括支持性就业)、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成年服务、独立生活、参与社区活动等;‘转换服务’的活动内容要基于学生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力量、爱好和兴趣,活动内容包括教育、相关服务和社区体验。”[7]该修订案把确保残疾儿童获得免费的、适当的“公共教育”,以满足其成年后的特殊需要和深修学业、就业以及独立生活作为“转换服务”的目标。

但是美国的转换计划或项目将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中学生体验到其在成年后所期望的成果呢?尽管美国联邦政策、研究和媒体等对此愈来愈重视,但是失业和难以融入社区生活等问题还是长期困扰着美国中等教育毕业后的残疾人。最近的研究还显示,处于转换年龄的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例如,“据美国的一些教师说,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和完善自己的受教育目标和自己的教育项目,或者参与他们自己的个体教育项目会议”。[8]实际上“世界其他国家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成年残疾学生对日常生活不能由自己决定的现象,像吃什么、穿什么、闲暇时间的支配、在哪儿居住和工作等都是由其父母、教师、服务提供者来做出决定,甚至学生离开高中学校以后还是如此”。[9]研究者“坚持主张教育项目是否有效取决于项目参与者所经历的生活质量的最终结果”。[10]研究有效的转换服务模式一直是美国特殊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二、美国的转换支持模式研究

(一)美国传统的转换服务和转换支持模式

美国的教育领域对转换服务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来表述即“教育支持”,意思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以推动学生成功地达成教育的目的和学校后教育成果”。[11]“转换支持”的概念“源自于标准文献、稳定社会角色的举措、支持性就业”。[12]也就是说,“支持”的原义是满足个人的需要而不是调整或是治疗。

“转换支持”的原理就是承认每个人都需要获得帮助,不过获得帮助的层次和生活领域不同。而“转换支持”的理念是:“没有人在任何情况、任何领域内都是万能的。”为了让学生个体在现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能力,就需要设计个性化的支持项目,以把每个学生的特别能力、需要、爱好、兴趣与每个学生的特殊教育环境如学校、家庭、社区等联系起来。

非常不幸的是,美国传统的中学学校课程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上述需要,以达到被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成长目标,如保持个人的人际关系,拥有一份工作或拥有一辆小汽车。在美国,倡导为学生从学校转换到成年生活提供支持的重要性已经20余年,但是中学教育没有能够帮助所有的残疾人达到成功的成年生活目标。

美国的“支持模式”研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些支持模式包括:威尔(Will,1984)的从学校到就业的“桥梁模式”;哈尔波恩(Halpern,1985)的“从学校到社区调节”的模式等。这些模式所涉及的领域不同,每一个模式的根本出发点都与“转换支持”的类型相匹配,针对学生生活环境所要求的不同需要,致力于给予学生个体以支持性的帮助。

美国目前的研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些新见解曾经被认为有可能是推动学生达成其成年目标的因素。比如,让学生在高中期间从事有偿工作,父母介入,构筑一个由家庭、朋友和社区为基础的教育网络等。美国一位学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要让残疾学生参与校外业余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在社会交往中学习和成长。如果具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无法在现实中寻找到能够激发其兴趣的校外俱乐部,就无法激发其创造性的欲望以满足其兴趣和需要。”[13]几位英国学者在考察了美国和英国转换服务情况后也指出:“在学校内部、校与校之间及有关机构之间对特殊教育及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合作,经常被认为是最终的、典型的转换过程目标。重视这些机构的合作对于转换计划的成功实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需要建立这样的一个能统一校内和校外的服务机构,以有效地指导残疾人就业、培训和让残疾人获得继续受教育的资格。”[14]

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达成一个公认的、最佳的“从学校到成年生活的转换支持的实践模式”,所以像失业等这样的持续的社会问题和不利的学校教育结果,经常被认为是研究结果没有被应用于转换服务这一领域中所造成的。同时实践也证明,那些来自研究领域的建议经常与中学的转换服务项目有许多不相协调、不相一致的地方。另外,为了让其研究成果具有可信性,研究者还必须阐述地方学校和社区的转换服务的现状、态度和价值观等。为了弥补传统转换支持模式的上述不足,一些美国学者开始将转换服务的研究和转换服务的实践进行整合。

(二)一个新的转换服务模式:在研究中弥补实践的不足

一个可以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可行办法就是让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在转换服务研究与实践中成为交互式参与伙伴。过去那种信息从研究者流向从业者的“单一路径方法”被教师直接参与到项目研究中的“交互式路径”所替代。一个交互式的转换服务程序模式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连续不断地从从业者那儿获得反馈信息;二是整合反馈信息的输入、研究项目的计划和目标、项目执行和项目评估。

这种交互式转换服务模式的开创者是凯若林·休斯和他的同伴。该模式所包含的支持性策略是通过教师与研究者之间的交互合作来完成的。凯若林·休斯和他的同伴经过五年的教师与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把过去以研究为基础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化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中学转换模式。这一模式共分三步:

第一步,休斯和他的同伴从总计113篇实证性的有关转换服务的文献中确定了以研究为基础的转换支持策略。他们重新阐述了“支持性帮助”的含义:“任何直接提供给学生的以推动学生成功地从学校生活走向成年生活的支持和帮助。”[15]他们确定了十条转换策略:(1)获得转换服务的合作者、同伴和家庭等协调一致的支持;(2)确定学生的爱好和选择;(3)授之以如何做出选择和做出决定;(4)针对学生的需要给予帮助;(5)授之以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6)授之以社会交往的技巧;(7)帮助其确立个人的独立性目标;(8)确保环境的支持;(9)监控在时空变化中社会的可接受程度;(10)评估社会的可接受度。[16]

第二步,他们在美国所有转换服务的研究者中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调查,以确认其所提议的支持策略的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该模式和该模式的每一个支持性策略都获得了所有研究团体的高度评价。被调查者所提出的改进模式的建议主要包括:(1)需要设计具体的实施步骤;(2)应该为转换服务的从业人员提供非服务性的训练、资源和支持;(3)需要提供可操作的、可度量的概念等。

另外他们在调查中还获得了三份在美国以前的实证性文献中从未被介绍过的策略:(1)教授学生如何做出选择和做出决定;(2)针对学生的需要给予帮助;(3)确保环境的支持。这次调查结果证明,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例如要教授学生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创造良好的学生转换服务的支持环境等。

第三步,在实践中检验模式及策略。凯若林·休斯及其同伴对田纳西州在城市和农村所有从事中学转换服务的教师进行了实地调查。他们让教师回答了一些问卷,对教师们从事转换服务的认识和观念进行了调查,并评估了他们对转换服务模式和支持性策略的重要性的认识。调查结果是教师们根据转换服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列举了总计达592个转换服务的方法。根据教师们的反馈,凯若林·休斯和他的同伴们对支持模式作了最后的修改,如下表所示。总之,转换服务模式是研究者和实际从业人员交互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项模式包含了由教师们所提供的近600余个转换支持策略。

资料来源:休斯和卡特(2000)《转换服务手册》。

上表表示转换支持模式在基于文献基础上分为两大主要目标:发展环境的支持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每一个大目标又包含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也是从实证性的文献中得出来的。

首先,发展环境的支持是对“学生支持模式”的否定。“学生支持模式”要求学生必须被动地对环境要求做出适应,这种模式在教育实践中是不可取的,必须用一个更加生态化的支持模式代替“学生支持模式”。在这个“生态化支持模式”中环境被加以修正,环境能够最大程度而且自然地支持和满足每一位学生个体的爱好和选择的需要。发展环境支持的策略包括提高社会可接受度、提高环境的支持度和提高社会的支持度。其中提高社会可接受度的策略是建立在“转换服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将学生纳入生活主流中”的假设基础上的,即要让残疾学生全面地参与到社会交往中。转换服务人员必须积极地改造环境,并善于鉴别环境中的社会支持以使其与学生的需要相匹配。另外学生可能还要在转换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学会一些必要技巧,以获取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社会支持,学生还要学会与他人沟通以及为他人提供帮助等。

其次,转换服务的第二个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只有学生获得了能力,他才能更加接受环境和被环境接受,才能获得许多社会的福利机会,包括获得较好的工作、优质的受教育机会和愉悦的人际关系。转换服务人员要教给学生生活、沟通、学习等技巧,安排合适的环境支持学生发展能力和保持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能力的策略包含四个支持性要素:鉴别和提高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做出自我决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选择力和决断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结语

“青少年时期是人们评价自我的能力、兴趣和将自己与重要成年人视为一体的年龄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青少年利用上述知识在爱情、工作、思想领域里做出持久的决定”。[18]对于残疾少年儿童来说,追求教育选择、职业训练或追求成功而独立的成年人生活将比健康儿童更加困难,这就对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特殊教育的服务人员、研究人员提出了挑战。美国政府和教育界、研究领域人员等为残疾少年儿童转换服务所做出的努力给了我们以极大的启示。

根据美国凯若林·休斯和他的同伴们提出的环境支持策略原理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能否成功地从学生期过渡到成年生活期取决于学生所获得的环境的支持的数量。环境支持需要通过提高社区意识和跨部门的联合意识,以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社会服务和其可利用的资源。在中国探讨如何让环境更有助于残疾中学生成功地过渡到成年生活,对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有关教育法律和法规及国家政策,对改变人们的观念、保障和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一切需要全社会和我们的政府一道进行艰巨的改革,勇敢地面对挑战,为营造良好的残疾少年转换服务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而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Barbara J.Palombi.Recruitment and Admiss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2000,200(0 91):31~39.

[2][6][8][9][10][11][12][15][16][17]Carolyn Hughes.Transition to Adulthood:Supporting Young Adults to AccessSocial,Employment,and Civic Pursuits.Mental Retardation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Reviews,2001,(7):84~90.

[3]张韦韦.关爱特殊人群: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7):83~84.

[4]崔凤鸣.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与残疾人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70~81.

[5]Paula D.Kohler,Sharon Field.Transition-Focused Educa-tion: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2003,37(3):174~183.

[7]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grams.Topic:IDEA Regulations Secondary Transition.http://idea.ed.gov/explore/view/p/%2Croot%2Cdynamic%2CTopicalBrief%2C17%2C,02-01-2007.

[13]Patrick A.Schwarz.Special Education:A Service,Not a Sentence.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7,64(5):39~42.

[14]Filiz Polat,Afroditi Kalambouka,etc.After Secondary School,What? The Transition of Deaf Young People fromSchool to Independent Living.Deafness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2004,6(1):1~19.

上一篇:凝聚力量促发展下一篇:有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