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学生帮扶制度及措施2018041

2024-11-14

残疾学生帮扶制度及措施2018041(精选3篇)

残疾学生帮扶制度及措施2018041 篇1

残疾学生帮扶制度及措施

近年来,患有身体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构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特殊群体。本学期,为了进一步健全帮扶助学活动体系,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建立了相应的帮扶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帮扶对象

因身体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在社会处境上、心理与情绪控制上、学习程度上出现适应困难的特殊学生群体。

二、不同类型特殊学生特点

1.因身体疾病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需要有专业医院或特教专家认定)

(1)视力障碍学生:视力障碍儿童简称视障儿童。他们由于视力损伤或缺陷,影响着正常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2)听力障碍学生:听力障碍儿童简称听障儿童。由于他们听力损伤或缺陷,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我们帮助解决一些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智力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儿童简称智障学生。他们由于智力损伤或智力发展缓慢,影响着正常的学习生活,需要帮助他

们克服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难。

(4)脑瘫(肢体残疾)学生:脑瘫(肢体残疾)儿童简称脑瘫学生和肢残学生。他们由于大脑神经损伤或肢体残疾,影响着正常的行走和学习生活。

(5)自闭症学生:孤独症学生也称自闭症学生。他们由于大脑神经损伤,严重存在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这类儿童的确认要有专业医院或心理测量技术专业人员认定。

(6)多动症学生:多动症学生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学生。这类学生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

三、帮扶措施

1.成立帮扶领导小组

长:杨克刚

副组长:崔耀文

成员:胡金瑞

2.组建“一对一”帮扶小组

建立“一对一”的帮教小组。

四、帮扶具体要求

因身体疾病原因导致的特殊学生:

(1)安排适当的座位。此类学生必须安排在光线比较充足,有利于教师辅导、学生帮助的合适座位(脑瘫或肢残儿童必须安排在有利于出行和教师辅导的合适座位,配置必要的康复运动器材)。

(2)要求家长为孩子配备相应的辅助设备,如:眼镜、人工耳蜗、助力器等并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做继续治疗。

(3)开展伙伴助学。在班级,要选择两位以上优秀同学进行伙伴助学活动,并明确帮扶学科。

(4)作业要求。根据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改。

(5)进行个别辅导教育。根据特殊学生个性特点,组织个别化教育和个别辅导,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6)争取家长的支持。为争取特殊学生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定期对家长进行交流、访问,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四年级科任老师

2018年3月12日

残疾学生帮扶制度及措施2018041 篇2

一、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大学生范围的界定

单亲是指单独与子女生活的一方父母,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组成的家庭。

提到单亲家庭, 一般人直觉认为是离异家庭。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离婚率呈逐年上升之势, 其中2007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09.8万对, 比2006年增加18.5万对, 增长9.7%;2008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226.9万对, 比2007年增加17.1万对, 增长8.1%, 可以说,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单就离婚这一原因造成的单亲家庭数量就比较可观。

事实上, 除丧偶、离异外, 还存在着其他造成单亲家庭的情况, 如家庭不和睦、父母分居、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打工、父母一方去世、临时组合的“双亲”家庭、甚至未婚先孕生子的家庭等等, 我们把它称作“准单亲家庭”, 这类家庭在高职院校也存在一定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 在高职院校中, 大约25-30%的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特殊群体, 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单亲家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3%, 有的班级中, 单亲家庭学生比例竟高达21.7%。

不完整的家庭对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此也引发了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及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的今天, 关注家庭特殊学生, 研究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帮扶对策, 对于完善学生人格、提高辅导员管理水平、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单亲学生心理及行为状况分析

从高职院校这几年的招生情况也能够看出, 单亲家庭和“准单亲家庭”有明显的增加。这些家庭的学生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他们在思想、学习、情感、人格甚至健康等方面都有别于双亲家庭的学生, 有心理问题发生率高、问题成因复杂的特点, 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他们往往存在思想困惑、学习困难、生活困窘、心理困扰、就业困境等问题。其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 思想上存在困惑。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学生不敢正视自己的困境, 在同学面前总觉得低人一等, 在学校他们不愿谈论自己的父母和家人, 有的同学甚至有意隐瞒自己单亲家庭学生的身份, 即便有机会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 也是在同学们面前总是装作自己有幸福的家庭。他们把真实情况隐藏于内心, 这种压抑一旦持久, 就会产生焦虑不安, 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 他们讨厌父母争吵, 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憎恨不提供抚养费的父 (或母) , 或站在父母之中的一方, 憎恨另一方。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表现的越来越不合群。

第二, 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单亲家庭的学生对失去父或母十分痛苦, 很长时间不能自拔, 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 (母) 的不负责任, 心灵受到极大伤害, 甚至见到别的同学在父母面前非常欢乐, 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于是表现出情绪失常、紧张、恐惧、焦虑等。这些问题的不到解决, 势必会影响到这类学生的身心发展, 导致感知力、注意力下降, 进而产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学习怕苦怕累, 得过且过, 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第三, 生活上的存在困窘。有研究表明, 单亲家庭中, 由于家庭破裂, 家经济状况发生变化, 经济比原来相对要贫困, 有的父母因离异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互相推诿, 使单亲家庭子女居无定所, 不得不在两头来回奔波, 寄人篱下, 缺乏安全感, 不仅如此, 而且往往生活拮据, 有的大学生难以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 连交学费都很困难。有的学生感觉自己来自特殊家庭, 比别人矮了许多, 因而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 各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差。

第四, 心理上存在困扰。有调查表明, 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 上课经常走神的前者比后者5.9%;觉得自己很不幸的前者比后者高9.8%;单亲家庭学生44.8%的孩子曾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比正常家庭学生高出10.8%。对于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人数, 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相比, 分别高4%和16%。这些惊人的数目充分反映出单亲家庭学生存在不良心理是非常突出的。

第五, 就业上存在困境。有些高职院校的单亲学生即便是能顺利完成学业走入社会, 也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自卑、保守, 对自己各方面能力没有信心, 不敢大胆完成某些事情, 是一些单亲学生的通常表现。由于内向自卑、多疑嫉妒、胆小孤僻等原因, 于是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 消极地面对就业。有的学生过分的依赖单亲的父亲或母亲一方, 甚至变成“啃老族”。

三、高职院校单亲学生问题的帮扶措施

通过对高职院校单亲学生心理及行为状况分析, 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建立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单亲家庭的支持体系,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不仅是家庭、社会的问题, 更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本身也应当全方位的开展, 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 通过做好单亲家庭家长的工作进行帮扶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也应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职责。单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爱抚有度, 宽严并举。笔者认为, 目前单亲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家长自身因为家庭的变故等原因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偏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做好单亲学生家长的帮扶工作。一方面, 帮助单亲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可否认,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存在于双亲家庭中, 也可以存在于单亲家庭和“准单亲家庭”中。单亲及单亲子女这个角色并无好坏之分, 是一种正常的身份。这一理念有助于单亲大学生客观地看待自我, 认同自我身份, 有稳定的自我确立感。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应把单亲学生家长作为重点沟通对象, 与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零距离接触, 面对面交流, 不仅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的表现, 还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动态等, 深入了解了单亲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倾向性、普遍性问题, 引导单亲家庭的父母与子女建立良好、健康的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关系。

2. 通过改善单亲学生教育环境进行帮扶

高职院校教育和管理与家庭教育相比, 有它自己有利的条件。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 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 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 方法灵活。解决单亲学生的“五困”问题, 必须重视学校的教育和帮扶功能。

第一,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单亲学生成长中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开展教育活动, 引导单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教育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 突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学会与学生沟通, 倾听学生的心声, 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另外, 要改变专业任课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灌输, 不关注学生思想动向的做法, 真正实现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第二, 要解决单亲学生生活上、心理上、就业上的困境, 高职院校要以学生为本, 完善“奖助贷勤补”政策, 开通“绿色通道”, 使每一个单亲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并能完成学业, 对单亲贫困生在生活上、就业机会上给予照顾。同时, 良好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施展才能的社会实践等, 都能对单亲家庭学生学习习惯、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礼仪交往习惯的养成有所帮助, 逐步矫正单亲家庭学生的不良日常行为、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第三, 建立一支素质高、事业心强、善管理, 有奉献精神合良好职业道德精神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是加强和改进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要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 培养造就一批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一定的哲学素养和道德修养, 能够把握形势与政策, 具有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应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 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 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通过同学间的朋辈辅导进行帮扶

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但是, 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有限, 而学生对心理服务的需求量大, 心理咨询教师所能接触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学生。同时, 也存在越是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越是不进行心理咨询的现象, 因此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对被动。朋辈心理辅导的发展填补了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不足, 是对专业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在朋辈心理辅导中, 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员能与同学生活、学习在一起, 朋辈之间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 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心理需求。这种空间距离的接近、交往的频繁、心理的接近性等因素为他们在心理方面相互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朋辈心理辅导的作用, 有必要培训学生作为朋辈辅导员, 去帮助单亲家庭中存在学业、生活及心理问题的学生。

4.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进行帮扶

单亲家庭学生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 是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讲, 单亲家庭学生群体也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 因此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不能单纯的靠学校完成, 也不能单纯的靠社区组织完成。首先,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社区联合, 建立制定相关的就业优惠政策, 不仅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就业, 而且扶助其家长实现顺利就业;第二, 高职院校可以结合院校专业优势, 帮助社区开展针对单亲家庭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第三,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社区的文化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 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第四, 高职院校与社区组织共同加强公共舆论环境建设, 排除世俗偏见, 为单亲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整合学校、社区两方面的资源优势, 在经济上为单亲学生提供帮助, 在政策上保证倾斜, 不仅能为单亲家庭的和谐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而且能为单亲大学生创造优异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发展。

摘要:随着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 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的表现, 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单亲大学生健康成长, 增强他们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单亲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基础上, 对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提出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东孟固学校残疾学生帮扶资料 篇3

为了切实解决我校贫困残疾儿童学习生活等困难,我校开展了残疾学生帮扶计划。目的是解决残疾儿童康复、就学等实际困难为重点,提升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水平,改善残疾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残疾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促进我校的和谐发展。

帮扶措施:

1、在思想上帮扶。主动做好残疾儿童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座谈、家访等形式宣传政策、讲解形势,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思想,引导其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带领孩子积极配合治疗。要结合帮扶对象的特点,主动做好在校残疾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其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塑造自强、自爱、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2、在学业上帮扶。对失学、辍学的适龄残疾儿童,要仔细查清原因,多形式多渠道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条件,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优先享受国家的相关政策,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启蒙教育。

3、在生活上帮扶。要经常关心和看望帮扶对象,原则上每月走访不少于一次。要从实际出发,各尽所能,协调解决残疾儿童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家庭经济困难的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

上一篇:国庆会餐通知下一篇: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