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2024-09-07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通用12篇)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1

新贸易保护主义, 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中形成的以非关税壁垒为主、以关税壁垒为辅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一改过去旧贸易保护主义以关税措施为主要保护手段的传统, 转而实行以配额、许可证、补贴等非关税措施为主要手段的保护政策并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 全球经济跌入低谷,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些旧有措施的作用逐渐削弱, 但发达国家并没有放弃贸易保护, 而是趁势调整措施, 采取了以公平贸易和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面目出现的更为隐蔽和“合理”的新贸易保护措施, 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代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此背景下, 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和充分认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般特征及特征演变, 这对于分析目前盛行的各种贸易保护现象, 研究与把握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 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歧视性政策取向

随着经济区域化、一体化, 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 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 即:在区域内实行自由贸易, 而对区域外则实行歧视性的保护贸易政策。如欧盟不仅通过关税同盟与共同的农业政策对外筑起贸易壁垒, 而且将这种区域保护范围扩大到联系国 (如对46个发展中国家实行优惠的洛美特惠税协定)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也标志着美国由片面的全球自由贸易退到强调“互惠”的区域自由贸易的立场上。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

1. 保护商品的范围日益扩大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一方面是本国正在哀落的传统产业如纺织业, 另一方面是本国已经高度发达的具有竟争优势的产业如金融业等, 因此保护范围不仅扩大到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 而且扩大到服务、技术、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近年来在商品的保护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对于服务行业的保护日益趋于严厉。当前, 服务行业的世界贸易额增长迅速, 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目前已接近30%, 其中美国的金融和快餐等行业对世界的扩张最为突出, 这也促使世界各国加强对本国服务行业的保护。另一个是高技术产品领域的保护不断加强。

2. 从国家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 贸易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加强。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再以国家贸易壁垒为基础, 而趋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即由一国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

区域化和集团组织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和贸易保护性, 组建区域性经贸集团一方面可以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促进内部经贸的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构筑贸易壁垒, 抵制贸易对手的入侵, 保护成员国的市场。同时, 可以凭借组建经贸集团力量抗衡和抵制外部国家的报复性竞争。在当今世界上,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条约组织、东盟、西非共同体等等经贸集团遍布全。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 从而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自由化。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我国面临的挑战

1. 外国出于对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嫉妒和报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外贸出口速度更快。高于全球贸易同期增幅的一倍多, 与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不景气形成鲜明对比。“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 遭到西方国家的打击是必然的。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产品会与外国产生更为激烈的竞争, 客观上会导致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较高的数量。

2. 反倾销措施中的反吸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反倾销案件中的吸收行为是指在采取反倾销措施后, 出口商或生产商可能与进口商达成协议, 将本应由进口商承担的反倾销税由出口商或生产商来承担, 从而继续向进口国倾销出口, 使反倾销措施无法达到抵消倾销的目的。反吸收措施就是在存在吸收行为时进口国所采取的一种保护贸易措施, 它对贸易存在着反面影响, 也是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一大困难。

3. 削弱了传统商品的竞争优势

我国传统商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 受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 商品的科技含量、质量较低并且难以迅速使之得到提高。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及生产者的利益等目的考虑, 往往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性标准限制我国“价廉”商品的进入, 这对我国的商品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目前, 中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受到了对象国的技术性规章和规范、包装和标签的要求、检和检疫的规定、环保等方面的限制。

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建议

1.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国家应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 加强对国际及外国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 及时跟踪、研究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 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企业, 让他们做好防范工作, 政府、行业组织与企业应该共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2. 树立“绿色”新理念

绿色产品是21世纪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保证。企业要注重绿色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 企业应通过绿色营销观念、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将绿色环保标志导入企业的识别系统等途径来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3. 实施主动灵活的国际谈判策略

近年来, 在多边贸易谈判中, 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面对这样的局面, 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大国实力, 在WTO中积极斡旋。我国在WTO的国际活动中, 应坚持原则, 团结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纳入多边国际贸易规则, 在策略上“主动出击”;在标准的内容与实施方式上据理力争, 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安排。

摘要: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指导, 利用WTO的相关协议和本国法规和贸易政策, 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和就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和冲击, 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 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同时通过补贴、税收优惠以及政府与部门的合作计划促进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 创造比较优势, 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维护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经济利益。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外贸发展,影响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林狂:《试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与理论基础》[J].世界经济研究, 1994 (6)

[2]梅俊杰:《新贸易保护主义何新之有?》, 《社会观察》, 2004

[3]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令日自由贸易》 (海闻译)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2

论文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通过回顾我国近十年来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历程,以及对当前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实施合理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

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从到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23804.4亿元增加到334361.4亿元,增长了1.7倍,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达到18%,存差也由24433.3亿元扩大到111219.8亿元,存差扩大了3.55倍。在储蓄增加额中,有45.3%来自于城乡居民增加的储蓄,另有31.1%来自于企业增加的储蓄。就是说,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相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费。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按道理,自20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增长并不慢,而且从以后还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比如从20到20社会消费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但是,我国工业在投资的不断刺激下产品生产量增长更快,例如年到20,全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产量分别增长了1.05倍、1.33倍、1.11倍、2.7倍、11倍、5.78倍和1.76倍。年,上述工业品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要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

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从2000年到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9倍扩大到3.22倍,2006年扩大到3.4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在城镇内部,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由1∶3.6扩大到1∶5.7,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差距达到11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1万左右,而大企业5至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从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农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已由1∶6.47扩大到1∶7.26。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基尼系数已超过0.4。2005年,我国城镇有近2000万人月收入在200元,有近4000万农民年收入在800元以下,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如何避免或消除经济运行中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是近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国家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需要考虑的。就当前而言,我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尚显偏松,财政政策相对偏紧,这种政策组合不利于控制工业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也不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因此考虑到情况的变化,我们应该奉行“总体稳健、适度微调”的思路,在目前政策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力度上调整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

具体调整建议:

一是调整货币政策。首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仍有空间,适当时机还可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其次,金融机构应尽快调整资金使用结构,不断调低投资贷款比例,相应提高消费贷款比例,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汽车、家电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婚丧贷款等,鼓励居民贷款消费;再次,为了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减少银行存差不断扩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比如扩大企业中长期和短期债券发行规模,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探索和支持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等;另外,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以代客境外理财的形式加大投资国际金融市场,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因贸易盈余及FDI流入给央行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

二是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从目前的偏紧(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压缩赤字规模)状态向灵活状态调整,适当扩大政府的投资和消费。一方面,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增加用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贫困救济支出,进一步扩大救济覆盖面,继续提高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员工资水平,并继续向有利于消费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推动农民消费。专项基金从三方面筹措:其一,从每年财政增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比如财政增收的10%)的资金;其二,每年发行一笔新农村建设专项国债(比如每年500亿元);其三,从每年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块资金来。将这三块资金捆成一起,组成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支持农业、农村生产能力建设,降低农民生存和发展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刺激消费。

三是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要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上交财政。近几年,在企业储蓄存款中,有很大比例是国有企业存款,这些存款绝大部分来自利润。目前,在现有体制条件下,许多国有企业的赢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原有财政投资和行业垄断形成的,这些赢利全部归企业,明显地形成了过多的企业储蓄,为进一步投资创造了源泉。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投资回报还是公平性原则看,国有及控股企业每年都应该向财政上交一部分利润,国家拿这部分利润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成本,提高他们的相对购买能力。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城乡居民预期支出。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关系,人们紧缩即期消费,为未来储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结果。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消除现有各类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冲突与掣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框架,该市场化的要继续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该市场化的一定要根据公共服务原则进行制度设计,对于影响居民消费的诸多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要及时清理,当前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是必须着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长期问题引起的,仅仅靠短期调控是不够的,还必须着手解决长期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实现的,过去我们实行这种战略是正确的。但是根据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不及时改变这种战略,必然会给经济运行带来许多难以处理的矛盾。因此,要解决投资过热、产能过剩、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还必须从长期制度安排方面入手。比如一方面,改革现行财税制度,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将目前一部分事权向上移交由中央承担,比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资源管理与环境治理等,同时将一部分财权向下移交地方政府支配,以此降低各级地方政府抓投资、上项目的冲动;另一方面,改变鼓励出口的政策安排,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分步骤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安排,适度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步伐,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同时,在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高度警惕和监管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国内,防止恶意炒作人民币,干扰我国汇率改革的进程。

还有,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既要规范初次分配政策和制度安排,又要进一步利用税收、财政转移支付、捐赠、补贴等再分配手段,调节初次分配阶段形成的过大收入差距,最终实现“调高、扩中、提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晓河.国家发改委研究院.

[2]刘海涛,冯海燕.积哦极到稳健财政策的转型分析.中国林业企业.

[3]金人庆.关于财政政策的几个问题.维普资讯.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3

摘要:以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调整为背景,利用1995~2011年数据系统测算了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组合调整的分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效果,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有效保护率、新要素贸易条件等指标构建了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变动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限制效果显著降低,现有农业贸易政策组合可以形成合理、有效保护;不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明显,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格局基本上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今后在挖掘和提升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整体的比较优势时,依据变动中的比较优势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endprint

摘要:以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调整为背景,利用1995~2011年数据系统测算了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组合调整的分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效果,并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有效保护率、新要素贸易条件等指标构建了中国农业比较优势变动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十年中国农业贸易政策限制效果显著降低,现有农业贸易政策组合可以形成合理、有效保护;不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明显,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格局基本上遵循了比较优势原则;今后在挖掘和提升中国农业生产贸易整体的比较优势时,依据变动中的比较优势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endprint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4

一是取消了553项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 盐、溶剂油、水泥、液化石油气、肥料、染料、金属碳化物和活性炭产品、皮革、一次性木制品、非合金铝制条杆及非机动船舶等商品。

二是降低了2, 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植物油, 化学品, 塑料及其制品, 箱包, 纸制品, 服装、羽毛制品, 石料、玻璃、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 钢铁及其制品, 风扇、缝纫机、高尔夫球车、家具、玩具和其他杂项制品等商品。

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主要包括:花生果仁、油画、雕饰板、邮票和印花税票等。

从政策调整的商品范围来看, 主要涉及高耗能、易污染、附加值低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此次政策调整的目的, 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调整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贸易顺差, 减缓巨额外汇储备压力。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 较进口来看, 出口贸易商品数量及金额均不断大幅上涨, 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增大, 外汇储备节节攀升, 就目前为止, 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一万亿美元。长时间贸易顺差所产生的巨额外汇储备, 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 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就目前来看, 我国人民币汇率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将保持稳步上涨的趋势, 这将导致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危险;同时,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这笔金额巨大的外汇储备, 也成了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 我国目前需要在稳定外贸进出口的前提下, 适当的调整进出口比例及结构, 降低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 使外汇储备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来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 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17%、13%、11%、8%和5%五个层次调整为17%、13%、11%、9%和5%五个层次, 这就使我国相关商品的出口成本增加, 在增加国内财政税收的同时, 对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进而减缓贸易顺差的增长, 缓解外汇储备压力。

(二)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改变出口的增长模式, 促进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我国出口商品目前还是以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 虽然已经过多次政策的调整, 但由于调整的力度较小, 未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此次调整, 把重点放在了主要出口商品上, 涉及2, 831项商品, 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通过大幅下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明确国家引导的出口方向, 促使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增加商品附加值, 迫使外贸出口企业由简单的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实现优胜劣汰, 扭转我国部分出口商品低价竞争的局面, 提高出口的整体效益。

(三) 减少贸易摩擦, 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自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利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 不断扩张海外市场。在给国外当地消费者带来廉价优质产品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与国外相关产业出现利益冲突。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 关于我国被诉倾销、补贴的案件就不断发生,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极大冲击, 导致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而在国际市场上, 有些国家或地区认为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属于政府补贴的变形, 将导致不公平竞争, 欧盟就该问题对我国多次提出过异议, 相关贸易纠纷时常发生。此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也有利于减少部分由此产生的贸易纠纷, 为我国创造较为宽松的国际贸易环境。

出口退税调整已经有一段时间, 政策调整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程度, 我们现在仅以钢铁为例 (数据采集海关统计数据) 。 (表1)

可以看出, 钢铁出口在2006年度内增长速度十分的迅猛。到2007年钢铁及其制品在出口退税政策大范围调整后, 出口金额增长放缓、数量大幅度下降。2005年12月当月钢铁及其制品出口182万吨, 价值为10.8亿美元;2006年12月当月钢铁及其制品出口555万吨, 价值达到35.4亿美元, 较2005年12月出口数量激增204.9%, 出口金额增长高达230.6%;而2007年12月当月钢铁及其制品出口479万吨, 价值为37.6亿美元, 较上一年度同期出口数量降低了13.7%, 出口金额增长仅为5.2%。钢铁及其制品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有效地减缓了钢铁出口增长过热的情况,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效地调整了钢铁及其制品的行业产业结构, 使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其出口商品结构, 从原来的低附加值产品改变为高附加值产品, 因此钢铁及其制品出口数量有所减少, 但出口金额却略有增加, 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5

一、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

加工贸易管理涉及海关、质检、外汇、税务、外经贸等多个部门,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对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分别制定政策,缺乏正式的`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因此,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例如,由于退税不及时,加工贸易“一日游”现象日趋严重,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发挥现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替代香港的中转作用,境外“一日游”将大大减少。但是,海关与税务部门对保税区的规定是不配套的,海关认为货物运到保税区视同出口,但税务部门认为只有货物离境才能享受出口退税。税务部门的这一规定,不仅使加工贸易境内“一日游”取代境外“一日游”成为不可能,而且也大大阻碍了保税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发展国际物流业务。实际上,税务部门关于退税的规定,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就存在差别,国内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可以享受出口退税。

在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中,企业将“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视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与管理中存在的第一位问题(参见表1)。

表1 企业认为现行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按重要程度排序

税务、外汇、海关部门规定不配套  1

管理规定过于严格、手续过多  2

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协调不够  3

鼓励国内采购政策不明显  4

来料加工企业深加工结转不能退增值税  5

管理机构办事效率过低  6

管理人员操作随意性过大  7

保证金台帐制度增加企业资金成本  8

深加工结转视同国内销售征税  9

审批规定不明确  10

企业遇到问题无处咨询  11

不法企业走私,造成不平等竞争  12

我国外汇管理现状及政策调整动态 篇6

涉外经济形势及外汇管理政策动态

目前我国涉外经济整体运转良好,贸易顺差大幅缩小,进口增速快于出口;新批项目、 合同金额大幅增加,外商来华投资出现新高潮;外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外汇储备加速增 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基本稳定在8.2770左右的水平。

但是,外汇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也不可忽视:外汇资源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人民币 汇率面临升值压力;全球性通货紧缩的风险加大;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短期 资金流入冲击的风险有所加大。这种情况决定了2003年乃至2004年外汇管理工作中将面临着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2003年已经出台的重要外汇管理政策措施有:推动贸易便利化,完善非贸易售付汇管理 ;完善外商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加大打击跨境洗钱活 动的工作力度,维护金融安全;取消证券公司在境内外资银行B股保证金账户和国内外汇贷 款专用账户的设立、变更和撤销等审批项目,改进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

从已经出台的措施可以看出,我国外汇管理政策思想正在逐渐调整,管理层寓管理与服 务为一体,积极促进涉外经济的发展,主动调整和理顺外汇供求关系,行政审批也逐渐减少 。2004年拟出台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有:

1、实行符合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

包括制定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统一采购、清算和分摊费用的管理政策,解决跨国公司境内 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相互代垫费用的问题,解决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统一清算方面的 外汇管理问题。

2、改进进出口核销监管

进出口核销监管将从“一一对应、逐笔核查”转向“总量核查、按主体监管”,外管局 将继续完善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系统,通过电子联网获取进出口报关和收付款数据,为进出口 核销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

3、对金融机构的外汇管理政策动向

首先,加强对金融机构外汇收支的现场与非现场检查;其次,研究出台银行间外汇市场 双向交易实施方案,改进交易方式;第三,规范证券经营机构外汇业务管理。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现状和特征

自从1988年建立外汇调剂市场,1994年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之外,1996年人 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此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逐渐加快。目前,资本 项下直接投资项目(FDI)基本实现了完全可兑换。“中国FDI的开放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OE CD国家”。

在外债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限制,目前我国在短期外债上实行“余额管理”,在中长期外 债上实行“计划指标管理”,相对来说对中长期外债的管理更加严格。在证券投资方面则十 分谨慎,证券投资方面要“有控制、有预测地开放”。在2002年11月我国引入了QFII制度, 这也是在证券投资项下的重大进步。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的主要特征是,首先,资本项目管理实行的是渐进式开放,实行谨慎 性管理,开放中考虑的侧重点是风险和可兑换本身双重因素;其次,资本项目管理实行以制 度为基础,以行政审批为主要手段;第三,资本项目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注重数量和规模控制,管制水平总体较严。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拟出台的政策措施

资本项目的外汇管理政策将继续放宽限制,一部分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资本项目可兑 换的进程继续加快。值得关注的是,在QFII制度出台之后,QDII制度也成为政策层所关注的 问题。政策将有可能实施双向的“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办法,引导资本合理流进和流出。

1、继续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

取消对境外直接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汇回利润保证金要求;简化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允 许境外投资利润留存当地用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放松国内企业对境外投资的购汇限制;有 条件地批准部分外资跨国公司将暂时闲置的资金调往境外运作,支持中资跨国公司补充其海 外公司资本金或运营资金;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2、改革外债和对外担保管理体制

简化或取消境内机构对外借债、发债和担保的事前审批,完善以登记为核心的外债和对 外担保管理体系;统一中外资银行的外债管理方式,对外资银行借用外债实施总量控制;制 定《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具体的实施细则。

3、落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

做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资本市场投资的外汇管理组织工作,密切关注该制度对 我国外汇收支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4、研究放宽对外证券投资的限制

在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如何投资境外 资本市场,探索允许少数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的资产用于境外运作。

5、研究适当放宽个人合法资产对外转移的限制

在加强对境外资产来源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研究允许公民在移居境外以后 分期、分批购汇汇出境内资产的办法。

外汇执法检查下一阶段的动态

外汇执法检查下一阶段将把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资金流入的监管作为工作 的重点。

进一步加大反洗钱的工作力度。重点打击跨境洗钱,对跨境资金往来进行监管,降低跨 境洗钱对国内外汇供求的影响,同时要保证正常的外汇交易不受影响。

继续开展银行结汇与收汇业务的专项检查。采用银行自查和外管局现场检查,主要检查 银行自身及代客业务中收汇及结汇资金的整体情况以及银行办理收汇、结汇业务中执行外汇 管理政策法规的情况。

货币政策与贸易不平衡的调整 篇7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者主管货币业务的政府机构依据经济发展调节目标位依据, 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速率、货币供给数量以及存贷款利率等来影响国内经济走向与国际贸易进出口平衡的措施。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贸易政策调整紧迫性

近年来, 由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 使得国际政治和经济不断的向我国施压, 要求人民币升值, 以达到遏制中国国际贸易出口增加, 实现进口增长的压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施压的行列, 以及我国贸易不平衡现实的持续存在, 人民币升值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紧迫性。具体来讲, 贸易不平衡带来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近十年来, 我国经济以及对外贸易发展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 其增速遥遥领先全球其他国家, 伴随着高速的经济以及贸易的增长而来的是全球关注度的提高。从官方统计数据分析来看, 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海外直接投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两个部分, 主要表现形式为跨国公司。

(二)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形式, 它是指一个国家的法人或者个人以获取企业控制权和高额利润以及国内稀缺资源与战略资源为目的的跨国境投资。随着经济和外贸的发展,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近十年来一直排在世界的前列, 这相比较于其他国家而言, 形成的反差十分明显。

(三) 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

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 贸易摩擦在所难免, 贸易摩擦的增多是伴随着贸易额增加而增加的, 与我国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几个贸易额较大的国家, 例如美国、日本等。相比较于这些发达国家完善的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 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

因为我国庞大的市场和巨大的机遇, 使得外商为了开辟中国市场, 纷纷加大对华投资, 这就使得我国外贸有了持续增长的可能。国际社会期望通过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 重新配置资金流向, 遏制中国过快的增长态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背景, 鉴于货币问题是由于贸易引起的, 因此, 加快贸易政策调整变得十分迫切。

三、贸易政策调整现存问题

贸易政策调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焦点在于中国是以什么为导向进行贸易政策调整。这里有两个最主要的贸易政策调整方向:一是有自主有选择地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二是以世贸组织相关原则为调整的思想指导。

其实, 无论有多少种贸易政策调整的导向, 归根揭底, 一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出发点都应当以本国利益为主, 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 其次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在制定贸易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

影响贸易调整的因素很多, 而且随着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 实现对外贸易向着理想的方向调整, 已经不是某一个因素单独作用所能够完成的了。我国对外贸易调整应当更多地在体现本国经济发展意志的基础上去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 对外经济交往与联系势必随着这种力量的不断壮大而变得越来越多, 因此, 为了适应这种改变, 我国的对外贸易调整应当体现国际经济环境的要求。

四、针对问题的对策

(一) 成立综合贸易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不平衡, 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 发展失控而引起的。随着国际贸易经济形势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采取壁垒的方式限制外商对外国传统贸易的冲击所能收到的成效已经十分微弱。单一的外贸管理手段和体系已经不能跟上环境变化的步伐, 综合性且能有效对国内外经济进行调控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 鼓励我国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我国企业经济实力, 促进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就需要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在不断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吸收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 吸引国际庞大的优良资金注入, 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自身。因此, 鼓励我国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促进国际贸易系统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 建立市场监控体系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8

四、城市地下通道中商业空间的发展

地下通道与商业空间的结合是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趋势, 这种通行功能与商业功能并存的市政交通开发模式在今后的城市基础建设中会越来越被青睐, 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它也将会成为城市未来商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未来地下通道中的商业空间在设计规划方面首先应该科学合理、人性化。比如像地下通道过高的问题, 可以通过各类电梯来解决, 方便不同的消费群体。另外, 地面装饰材料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防滑、美观的地面材料。同时, 在商业空间氛围营造方面, 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景观设计, 利用水、石、木等材料, 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段, 借助现代化的灯光设施, 打破原有地下通道阴冷、沉闷的空间氛围。为了方便人们消费, 设计并合理安排一些休闲椅、休闲桌、公用电话等公共设施, 也是必要的。在店面的设计方面应该时尚、色彩与灯光搭配合理。为消费者提供营造一个全新的地下商业环境。使人们无论是单纯的交通需求还商业需求, 都非常愿意进入地下通道。在管理方面也应逐渐完善, 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地下商业环境。同时, 未来的地下通道商业空间也可以用于建设新型深层超大型商业空间的地下综合体。

总之, 利用城市地下通道空间, 解决城市部分公用设施用地问题, 连带开发其商业价值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也是今后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方向。这种通道与商业功能并存的市政交通开发模式在今后的城市基础建设中会越来越被青睐, 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在经营模式方面十分具有特色, 可以为未来城市商业的发展建立一个特殊类别的体系, 也可发展为一个具有特色的商业文化地。并且开发地下通道中的商业空间, 能很好的综合利用城市现有土地资源, 节约土地成本。因此地下通道与商业空间结合的可行性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它也是未来地下商业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 它的发展空间也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地下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荆枫:展示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3]贡小秋:城市交通规划.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0

[4]刘广洁:商业空间内部装饰.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6

[5]宋德萱:建筑环境控制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杨花英吉首大学商学院

民族贸易是实现民族地区商品流通、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对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原有的民族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要求, 对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民族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文尝试着对民族贸易现行政策弊端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贸易政策调整目标、思路及对策。

一、民族贸易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重要性的认识

民族地区的不和谐, 关键是经济利益的不和谐。民族贸易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能够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民族贸易通过一系列的民族贸易政策, 包括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 引导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加速民族地区商品流通, 支持与鼓励民族地区民族特殊商品的生产。一方面满足民族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特殊要求, 尊重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促进了社会和谐。另一方面推动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民族贸易现行政策的弊端

在党和国家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坚持实行的一整套特殊优惠政策的扶持下, 我国的民族贸易不断发展。但与此同时, 在贯彻实施国家民族贸易政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 改制后, 享受民族贸易优惠政策的对象和范围问题

自从对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和以调整结构、资本重组为内容的改革转制以来, 民族地区大批基层民族贸易企业通过改、转、租、卖、并等方式, 多已改变成为国有民营、社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贸易企业网点。随着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全方位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给传统民族贸易及适应计划经济体制时代需要的一系列民族贸易政策的贯彻执行带来了很大冲击。

2. 民族贸易政策弊端问题

现阶段一些经济政策依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 很少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贷、利率、汇率等现代化经济杠杆形式;经济政策以给钱、免税等输血式扶持为住, 增长了少数民族人民的依赖心里, 导致民族地区整个社会单求稳定、不思进取的倾向。

3. 建立和健全民族法的监督机制问题

建立和健全民族法的监督机制是实施民族法规的重要保障。必须建立不执行自治法或法规的相应惩处法律, 有明确的专门机构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对违反民族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并实施行政的、法律的处理和制裁, 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民族贸易政策调整的目标、思路、对策

1.民族贸易政策调整的总体目标

通过对民族贸易政策的调整, 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市场经济不断繁荣, 民族地区商品流通顺畅, 民族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得到尊重, 特殊需求得到满足。另外, 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 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民族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2.民族贸易政策调整的思路

我国民族贸易政策的基本走向应该是:一是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转变。以“物”为中心, 实行单纯以追求“GDP”增长为核心的“增长优先”战略, 其经济增长的手段是加速资源开发。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是旨在消除人类贫困,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文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在政策上, 必须转变对民族地区政策投入的观念, 逐步淡化以往优惠政策的安抚与救济色彩, 强化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同时建立完善宏观的间接调控体系, 综合运用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税收体制改革后税率、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等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尽量弥补民族地区的先天不足。

三是民族政策向法律、法规的形式转变。为保障民族政策的有效执行, 避免各级政府执行的随意性, 民族政策应向法律、法规的方式转变。法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没有法制保障就没有健康的市场经济。

四是保障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国的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策将促使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的开发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考虑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民族贸易优惠政策的取向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

3.民族贸易政策调整的对策

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 对新时期的民族贸易政策及其操作实施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

(1) 要进一步明确享受民族贸易优惠政策的对象和范围。我国的宪法已明确规定, 个体经济与私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它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享有同等权利。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务院核定的民族贸易县境内, 不论国营、集体、私营、合资、股份合作等何种所有制性质、何种经营形式, 凡具备税务机关核定的“小规模纳税人”及其以上的独立核算、依法经营的公司、企业, 其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服务的商品购销和民族特需商品经营的业务部分, 经当地民族事务局、审计、行业管理协会及市场监督检查等政府授权部门审查确认后, 均应列入享受民族贸易各项优惠政策的范畴, 以鼓励它们为经营民族贸易事业的积极性, 稳定物价, 并鼓励社会各界向民族地区投资, 开发实业,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2) 进一步明确实施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民族贸易政策的主体。为了顺利贯彻落实民族贸易优惠政策, 民委、财政、人行、企业和相关商业银行、合作社要加大协调衔接力度, 密切配合, 采取有力措施, 要切实抓住国家开始实施“十一五”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优惠政策 (简称“两民政策”) 的机遇, 狠抓政策的到位。提高优惠政策的到位率,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3) 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民族法体系, 严格遵守法律化的民族贸易政策。要加强有关立法工作, 国家要将切实能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民族政策上升为法律。将现行的政策措施同《自治法》中自治权的有关条款协调与配套。不仅要宪法、基本法和若干单行法相配套, 而且各层次的一系列民族法规与基本法、单行法也要互相配套。

(4) 建立和健全民族法的监督机制。为了保障民族法的贯彻实施, 要采取措施,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有关法律中惟独民族法缺少“法律责任”一章。建立和健全民族法的监督机制是实施民族法规的重要保障。

(5) 在信贷和财政方面给民族贸易企业优惠政策

(1) 信贷方面。现在是市场经济, 一是要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信贷现代化经济杠杆形式, 贴息政策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比财政直接补贴而言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更大, 应该继续推行目前的贴息政策模式。二是针对定点生产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取得贷款难度较大的现状, 建议进一步扩大承贷金融机构范围。三是允许利率适当上浮, 允许金融机构对优惠利率“先收后返”。

(2) 财政方面。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持民族贸易的长效机制:首先, 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民贸企业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新增财政支出向民贸企业倾斜。其次, 完善财政扶持民贸企业投入政策, 吸收社会资本。一是通过补助方式。二是完善货款财政贴息政策, 加大贴息力度, 将贴息政策面向所有金融企业。三是完善财政扶持民贸企业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

其次,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作为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民族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曾经历了以财政优惠形式出现的宽泛意义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在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需在总量、结构、分配办法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再次, 税收方面。针对目前税负不公平、财税不合理、政策倾斜不明显、地方税不完善, 笔者认为一是改革完善分税制财税体制, 增强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首先, 是要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划分, 在将事权下放给地方的同时把必要的财权划归地方, 使地方有充分的资金满足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其次, 是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限, 使地方可以结合当地不同模式和不同特点自主调节、配置地方资源。二是赋予民族地区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三是构建有利于刺激投资增长的税收制度。四是完善地方税收制。合并某些重复设置或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的税种, 如将车船使用税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与印花税、房产税与城市房地产税分别合并为一;进一步发挥地方税制的财政、调控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向绪爱:边境贸易是沿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06)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9

一、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华贸易政策

进入20世纪70年代, 日本经过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经济实力大增,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 日本外交开始推行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自主外交。1972年7月7日, 田中角荣组阁的当天, 在首次的内阁会议上, 提出“在外交方面, 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 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 “中国的问题是最大的外交问题”。中日邦交正常化后, 日本对华采取的经贸政策主要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 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 1974年—1975年缔结了贸易、航空和渔业协定。1978年—1979年又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中日长期贸易协定》等文件, 并开始商定由日方提供第一次日元贷款。

在这一时期, 虽然日本极力推行自主外交, 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期, 美国出于联华抑苏的目的, 在中日关系上, 采取了支持中国的政策, 使日本在对华经贸政策上不得不采取积极的态度, 特别是在日本对华贷款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也正是在日本采取积极的对华政策和美国的支持下, 中日贸易关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80年中日贸易额达到89.1亿美元, 与建交时1972年的10.4亿美元相比增长近9倍。这一时期也是中日贸易发展最顺利的时期, 增长幅度大都在两位数以上。

二、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华经贸政策

进入80年代以后, 日本开始推行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的外交战略, 虽然延续了70年代的对华政策, 但政治色彩加大, 有经济政治化的倾向。

进入80年代后, 冷战进一步升级, 促使世界出现中、美、日联合抗苏的格局。中国一直贯彻不和任何超级大国建立战略联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尽管如此, 美国仍视独立自主的中国为其在军事上抗衡前苏联的重要力量。所以在美国的影响下, 日本对华贸易政策上不得不采取积极的态度。日美都放宽了对华出口的限制。

进入80年代后期,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对日本外交及各国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 前苏联经济衰退。第二, 由于美国成为最大欠债国, “日本威胁论”在美国影响不断扩大。第三, 中国的崛起影响到美日对外战略的制定。在这样的环境下, 中日政治关系客观条件的改变直接影响日本对华经济贸易政策, 致使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缓慢, 贸易额出现下滑。

80年代日本对华贸易政策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政治上, 提升中日关系, 使中国在日对外政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把中日友好关系作为日本综合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 在经济上, 1.通过经贸合作适当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 使之成为抵御前苏联威胁的天然屏障。2.经过经济合作促使中国成为一个向西方国家开放的市场。1981年5月, 铃木首相在美国明确说:“我们希望见到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希望见到中国继续采取合作的态度, 必须保持中国作为西方联盟的一员”, 并“为了维持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支持中国现代化政策, 继续进行经济合作”, 以“通过经济方面的援助把中国拉过来, 使之成为经济向西方开放的国家”。3.加强经济合作, 提早占领中国市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 日本深深被中国这一巨大市场所吸引。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与日本资金和技术的结合将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一时期,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增长较快, 但呈波浪式增长。

三、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华贸易政策

冷战结束后, 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美国竭力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日本加速向政治大国的目标发展, 俄罗斯重振经济, 中国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战略, 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大背景下, 中日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必将对日本的对华经贸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90年代以后日本对华贸易政策发生了转变。首先, 继续发展中日贸易关系, 扩大对中国的出口, 以此带动日本经济的复苏。进入90年代以来, 日本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与之形成鲜明的反差。日本政府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加快与中国贸易发展, 这一时期的中日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日本对华技术贸易方面很保守, 限制高新技术的产品出口中国。其次, 日本对华投资增多, 在对华直接投资方面, 日本采取了既鼓励又限制的政策。1997年以后, 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方面, 日本政府便开始对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到中国进行限制, 其后开始下降。第三, 日本开始调整对华ODA政策, 表示开始减少对华ODA的数量。日本从第四批日元贷款开始调整对华日元贷款的方式, 由过去的五年计划, 改为“3+2”方式;贷款项目也逐步减少基础设施项目, 增加环境和中西部地区的项目。从2000年开始, 日本政府表示开始减少对华ODA的数额。

四、21世纪日本对华贸易政策

进入21世纪, 中国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经济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七位。2001年中国终于实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愿望,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而日本此时经济正好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反, 仍处于低迷时期, 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但日本对华经贸政策仍会以发展中日经贸关系为主导。中日经贸关系的继续发展不仅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 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赋予了中日友好合作的特殊使命。中日两国关系如何, 成为亚洲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整合需要中日两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第三, 中日各自经济的发展需要对方。中日两国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两国经贸关系的依存度很高。

关于今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 我认为在经贸方面, 两国将继续加强发展, 日本将扩大对华出口。但贸易摩擦将会增加。在投资方面, 日本企业会增大对华投资;日本政府对华ODA的政策将发生变化, 不断地减少对华ODA的数量, 对华经济合作也将从维护冷战形势下的区域稳定转为正常的经济合作。

总之, 从中日贸易关系中可以看出, 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日本, 日本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两国应加强合作, 互利互助, 共同发展。

摘要: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的各个时期, 日本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和发展, 总体来说, 日本采取的是积极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 但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 并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 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关键词:自主外交,国际形势,互助互利

参考文献

[1]田中明彦.中日关系1945—1990[M].东京大学出版社.

[2]日产经新闻, 1992.4.16.

[3][日]事实解说:1993.6.15.

[4][日]东京新闻:1991.8.12.

[5]新华社东京, 1993.8.26.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论文 篇10

一、进出口关税政策的新特征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下, 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以寻求在内需不振情况下实现出口增长引领经济复苏的战略目标。此时, 调整关税政策也成为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政策。

尽管各国政府按惯例调整相关关税及税率, 兑现了部分承诺 (包括WTO及区域贸易协议等承诺) , 客观上达到了关税削减的目的, 也反映了各国当前贸易政策的基本取向。但同时, 各国政府通过调整关税政策措施, 特别是提高关税措施, 可以视为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举动。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第九份“全球贸易预警”报告 (2011年7月20日) 提供的数据显示 (2009-2011年1季度) , 在各国政府最常使用的10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 关税政策调整所占比重超过20%。

从目前看, 世界各国政府都对关税政策进行了调整, 这一关税调整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或产业调整的方向展开。

首先, 进口关税的调整:一是为了增强本国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和促进其发展, 对本国国内缺乏的相关技术、资源及进口产品, 主要措施是采取降低进口关税, 鼓励进口以满足本国的国内市场需求;二是对本国缺乏竞争优势或为了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生产的相关产品, 主要措施是采取提高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及税率, 或给予本国产品一定补贴。

其次, 出口关税的调整:一是对本国资源丰富或有充分竞争优势的相关出口产品, 通常采取降低出口关税, 促进相关商品的出口增长;二是出口产品对本国而言是相对稀缺的, 该产品在境内外价格又持续上涨, 主要措施是采取提高出口关税税率, 限制这类产品出口或通过加征关税获得新增的超额利润。

当然, 以关税政策调整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 是一种弱式贸易保护主义, 因为关税政策调整的针对性明确, 如果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调整关税, 特别是提高进口关税等措施, 结果是很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与反应, 这种博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二、非关税措施的最新特点

事实上, 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 采取共同、全面的关税削减已经成为当前各国的共同需求, 随着削减关税的多边关税谈判不断进展, 世界各国的总体关税水平一直且普遍呈下降趋势, 世界各国因此转而采取非关税措施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由此, 具有灵活、隐蔽和限制性强等特征的非关税措施, 成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 世界各国政府通过采取和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 保护本国产业或产品的利益, 排斥其他国家的产业或产品, 结果是在世界范围内诱发了诸多贸易争端事件。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下世界贸易的一个主要特征。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国轮胎特保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 (USW) 在2009年6月29日提出对中国轮胎启动特保措施的申请,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 提出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 第1年至第3年额外征收的关税分别为55%、45%和35%。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11日签署通过对华轮胎特保案。在美国政府违反世贸组织原则悍然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后, 中国被迫采取反制措施。据2009年9月14日《经济参考报》, 中国被迫反制美轮胎特保案———商务部对美部分汽车、肉鸡产品立案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该反制措施在涉案金额上与“特保案”不相上下。

此后, 类似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案例不断。在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第九份“全球贸易预警”报告中指出, 从2009年到2011年1季度, 有10种贸易保护措施被各国政府广泛使用, 从贸易救济措施所占各国政府最常使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所占比重约为22%中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说传统的关税壁垒更容易被识别, 但当传统的非关税措施也不断被削减时, 部分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转而采取了隐蔽性更强、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等特征的新非关税措施———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等, 以达到促进出口和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目标。可以说, 当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阴云仍未散去的情况下, 这些新型非关税壁垒也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限制进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碳关税”的提出。“碳关税”最初被提出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 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 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 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但是, “碳关税”的这一最初主旨却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被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曲解利用, 成为以绿色环保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贸易壁垒。2009年6月底, 美国众议院通过的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法案, 实质就是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进口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 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2009年7月4日, 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反对碳关税。因为, 第一, 中国高能耗的出口产品将成为“碳关税”的课税对象;第二, “低碳”标准的实行, 将淘汰我国不能达标的企业;第三, “碳关税”的征收还将给中国就业、劳动报酬以及居民福利带来负面效应。

上述分析, 基本反映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调整关税政策及非关税措施的一般情况。可以说, 无论是调整关税政策还是采取非关税措施, 仍然是有限度实现“限制进口、促进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战略的重要选择。

三、RTAs和FTAs快速发展对削减关税作用显著

所谓“区域贸易协定”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s) 是指区域间签订优惠性贸易协议, 使区域内贸易比区域外的自由化程度更高。由于RTAs使成员国尽量降低关税税率甚至最终实现零关税, 关税的变化对各国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 2009年以来, RTAs和作为RTAs的基本类型之一的自由贸易协定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s) 的蓬勃发展对各国削减关税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WTO统计, 2009年包括双边贸易协定和区域间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RTAs增加了37个, 这是WTO建立以来RTAs数量增加最多的一个年份, 全球范围内共有457个RTAs;2010年, 又增加了18个RTAs, 全球范围内共有484个RTAs, 其中生效的有198个RTAs。2009-2010年期间RTAs数量快速增加, 其中亚太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融合, 也成为全球RTAs和FTAs成长速度最快的地区。

确实, 近年来世界贸易体制中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快速增加, 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出现这一发展趋势, 一方面, 是因为签署RTAs或FTAs, 有利于各国就关税及税率削减等问题迅速达成协议, 并可以规划和实施关税削减的工作日程表;另一方面, 是因为关税是国际经济活动中一种特殊的交易成本, RTAs或FTAs的签署与实施大幅降低了这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甚至可能趋向于零, 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流通费用, 从而促进区域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这对促进世界贸易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反过来也促进了新的RTAs或FTAs的不断诞生与发展。

正是由于对削减关税和促进贸易发展有突出影响, 近年来RTAs才获得了快速发展。首先, 区域贸易协定通过区域性承诺将伙伴国联系在一起, 通过区域贸易协定谈判, 各国政府可以实现从区域“贸易一体化”向区域“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当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负增长且内需短期内难以启动时, 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尝试以促进出口增长战略推动本国经济复苏, 发展RTAs恰好符合这一政治目标;其次, 多哈回合谈判一直停滞不前, 但区域贸易协定可以在小范围内避开谈判各方的较大分歧, 或协调各方利益与立场的相互冲突。有选择性地取消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这些贸易壁垒仍是有可能和有意义的, 对各国政府来讲, 签署RTAs特别是FTAs或为次优的选择;再次, 区域贸易安排对内取消关税和实现完全的自由化, 使得RTAs给予成员国的优惠待遇要优于WTO成员国的待遇, 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制度安排, 这些因素客观上促进了区域内贸易自由化。总之, 仅仅加入WTO是不够的, 还必须根据本国的战略利益, 探索同世界上重要贸易伙伴建立RTAs的可能性, 以寻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这也体现了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尽管RTAs或FTAs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特别是集中它们与WTO之间的竞争与替代关系的讨论上, 甚至有研究认为各国参与RTAs或FTAs的真正动机是政治而非经济, 因而对世界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但是, 鉴于RTAs或FTAs并不直接违反WTO规则, 相反RTAs或FTAs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 对积极推进WTO谈判进程也是有利的。

综上所述, 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特别是出口增长战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战略时, 选择调整关税政策与非关税措施, 以及推进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等政策工具, 确实对世界贸易有一定的“结构性影响”。不过, G20峰会及其他国际组织呼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关税政策及非关税措施调整对世界贸易的负面影响有限, 一方面, 中国、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国家的实施关税与约束关税之间的调整空间有限;另一方面, WTO在其2010年年报中已指出, 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全球贸易进口的负面影响仅为0.8%。相反, RTAs或FTAs发展对削减各国关税作用显著。所以, 贸易保护主义的有限负面, 当然还有区域贸易协定快速发展的正面影响, 非但没有抑制反而在全球经济增长复苏推动下促进了2010年世界贸易的复苏与增长。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通过选择和使用关税政策调整、非关税措施调节及推进区域贸易协定等政策工具, 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长。但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有限, 区域贸易协定发展, 在全球经济复苏推动下促进了2010年世界贸易的复苏与增长。

关键词:关税政策,非关税措施,区域贸易协定,贸易保护主义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00.

[2]世界银行.发展、贸易问题与世界贸易组织手册[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 003.

[3]范爱军, 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4]WTO:WORLD TRADE REPORT 2009-Trade Policy Com-mitments and Contingency Measures (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reser_e/annual_report_e.htm.)

[5]WTO:WORLDTRADEREPORT2010-TradeinNaturalResources (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reser_e/annual_report_e.htm.)

试析我国近期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篇11

出口退税是指一国政府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商品,将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的一项税收制度。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商品的重复征税,从而促进该国家的对外出口贸易。出口退税作为一种出口鼓励措施或财政激励机制,由于WTO规则对于各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并不加以限制,因而其被世贸组织诸多成员广泛应用。

一、近期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内容

2008年下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趋势。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显著下滑,一些出口企业遭遇困境。为了促进我国出口的增长和缓解出口企业生存困难的问题,政府改变了过去长达4年多的降低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开始提高出口退税率。

从2008年8月1日开始,在半年多的期间内我国已经相继五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见下表)。此阶段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国家是按不同商品、不同行业逐步进行的。前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以纺织品、服装行业为主;第三次以部分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如模具、箱包等;第四次以附加值高的机电商品为主,第五次是根据国务院通过的“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仍然是对纺织品、服装行业。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由调整前的5%、9%、11%、13%、17%五档变为了5%、9%、11%、13%、14%、15%、17%七档。

二、与上轮出口退税率上调政策的比较

从1994年税制改革建立以新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至今,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整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和外贸的发展已经经历了4个调整阶段。主要为:一是1995、1996年两次调低退税率;二是1998年、1999年七次调高退税率;三是2004年制定出口退税新政,又大范围地调低退税率,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又十二次调低退税率;四是2008年至今的5次调高退税率。可以看到,我国整个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呈现出由“下调”到“上调”,再到“下调”和“上调”的变动过程。

98年至99年的调高退税率和08年至今的调高退税率相比,尽管都属于出口退税率的“上调”过程,目的都是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以促进出口的增长,但两次“上调”的经济背景、外贸影响程度和具体的政策目标、内容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首先,从经济背景来看。两轮政策调整都是出现在金融危机后而导致国际外贸形势变化的背景下,但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出现,主要是使东南亚、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受到较大影响,而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有造成太大影响。由于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的外部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且这一时期我国的国际化程度还较低,经济对外依存度也相对较小,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较低。而此次金融危机,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最大,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受到影响,已经延伸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此时,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已有较大的深化,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大幅提高,因此,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要远远高于上次危机。

其次,从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程度看。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也持续同比负增长,但除个别月份下降幅度较大外,其余月份同比负增长的幅度相对较小,都在5%以内。而此次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持续负增长情况与上一轮相比有显著不同,根据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5616.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7.8%。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贸易顺差29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和香港是我国前五大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美国和香港是前三大出口市场。尽管2008年我国进出口增速达到了17.8%,但是和2007年23.5%的增速相比,回落了将近6%。2008年11月和12月,我国进出口同比下降9%和11.1%。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同比负增长平均达到lO%左右,下降幅度要大大高于上一次。

第三,从政策调整目标和内容来看。相对于上轮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目的只是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而言,此轮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除了希望达到避免出口的过度降低,缓解出口企业生存困难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外,还在于在保留对出口“两高一资”产品限制的基础上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同时还强调将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作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三、政策调整的预期效果和未来趋势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必然会对政策调整所涉及产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上调或下调出口退税率一般会导致相关产品的贸易出口呈现同向波动,这也符合历史经验。根据我国出口退税和贸易收支的数据可知,每一次出口退税率较大幅度的调整,都刺激或抑制了相关产品贸易出口的增长,且退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所涉及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统计数字表明,此轮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果也开始初步显现。2008年12月份,出口政策调整涉及的商品整体出口同比增长4.8‰占出口总值的比重由前11个月的45.8%上升至49.0%。其中,服装、塑料制品、箱包和灯具出口均表现为加速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更多地是在短期内的作用显著,其长期政策效果会有所减弱,从长期来看,外贸进出口的变动仍然需要遵循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外贸进出口在2009年及以后出现下滑,这是全球贸易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后首现负增长格局下的一种必然现象。同时,我国还将面临着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具体来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的边缘,将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迷状态。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08年的2.5%放缓至0.9%。这样,未来境外市场对我国商品的需求萎缩将可能要持续一段时期;二是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正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中国出口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在近期内,我国已经相继遭受到美国、欧盟、印度和巴西等国家对中国产品的“发难”;三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较大幅度升值,削弱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外贸形势更趋艰难。

建国至今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变化 篇12

一、“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上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对新中国采取了完全封锁的军事策略,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审时度势,制定了向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靠拢,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自己经济,工业化等各方面的援助。

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制定了以下策略:一、向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靠拢,以获得更好的援助。二、积极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三、同美国的侵略性外交政策予以正面积极的反击。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的打击了美国扼杀中国政权的野心稳定了国家政权。

二、反苏反美,同时打击敌人

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苏联对外实行霸权主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不安;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第三世界崛起。而当时的中国面对更严峻的局势,一方面苏联试图干涉中国内政,却被中国当机立断的拒绝,苏联对中国实行了各方面压力和威胁。另一方面,新中国还要反对美国对新中国的威胁。美国为扼杀新生的新中国,与逃亡到台湾的国民党进行合作,试图反攻大陆。新中国并没有被这种严峻的局势所吓倒,有力回击美帝国主义的对外侵略战略。

三、“一条线”的对外政策

到了1970s,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美苏争霸中,苏联站于有利地位,美国为了遏制这种局势发展,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频频向中国发出和平信号,积极谋求改善美中关系。而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苏联对新中国的封锁,对于美国的和平信号积极回应,调整了对外战略:

一是中美关系的缓和。1971年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次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领导人直接会谈,两国共同发表了《联合公报》。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9月,中日建交,1978年两国又签定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国在此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获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在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以压倒性的票数恢复了在联合国常所有合法席位有效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四、“全方位”外交战略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苏争霸到了“相持阶段”。同时,西欧日本等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我国的外交政策为了世界和平的需要也进行的了一些重大调整:

一是提出和确立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的新观念。当时的国际环境虽然有可能爆发战争,但和平力量的增长可以有效的遏制大规模的战争的爆发。二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站在国际视野角度上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对外关系来说,就是要进一步实行开放政策。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三是提出了“一国两制”,以其来解决中国的港澳台的问题。

五、和平发展道路

到了20世纪末国际局势朝着多极化方面发展,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局面,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据国际局势提出“伙伴”关系来指导中国的对外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1996年4月,中俄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5月,中法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0月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等。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更好的提升与巩固。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人,继续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根据当今的国际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对外政策:

一、创造性的提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对外经济政策,利用当今经济全球化,加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努力做到本国经济结果的转型,加强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深度,广度,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开放、合作与和谐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符合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对外方针,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党的中央集体领导下积极快速的进行。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政策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这种变化和调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变化做出的。二、基本的立足点都不变,都是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应该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必将更加有效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力力《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4]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

上一篇:传承与现状民间艺术下一篇:非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