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

2024-07-22

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通用6篇)

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信用卡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流行的一种新型支付手段和消费信贷结算工具, 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由于信用卡业务是以持卡人的个人信用为基础, 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近年来, 信用卡诈骗犯罪发案越来越多, 信用卡诈骗的手法也越来多, 严重地扰乱了金融秩序。从2010年至2012年间, 我院审理信用卡诈骗案件数分别为:2010年2件2人, 2011年4件4人, 2012年37件38人, 占全部案件数的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信用卡诈骗犯罪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严重影响了金融秩序的稳定,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主要作案方式

(一) 恶意透支

所谓恶意透支, 我国《刑法》规定为: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并且经发卡银行催讨后仍不归还的行为。这是目前信用卡诈骗中较为普遍的作案手段。往往表现为行为人已经外债累累, 无力偿还时, 即从信用卡中透支用以偿还债务, 在一定期限内逐卡透支消费或取现后逃匿。

(二) 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

即行为使用他人的身份证明或从网上等途径购买假身份证并到银行办理“真”的信用卡, 后持该卡消费、透支等进行诈骗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行为人透支了, 有时银行也无法发现真正的透支人, 此时行为人主观上不想归还的故意更为明显。

(三) 冒用他人信用卡

即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义, 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而骗取财物。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行为人拾到他人的信用卡, 利用该卡取现或消费的情况亦时有发生。

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 犯罪主体年龄上均较年轻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由于信用卡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手段, 大多数年轻人均使用这种支付方式, 也就带来了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往往是这类主体, 且年轻人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院最近三年来, 所审理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12人, 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的有23人, 占全部信用卡诈骗犯罪人数的80%, 且其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共39人, 占全部信用卡诈骗犯罪人数的87%。

(二) 恶意透支型犯罪的较为普遍

在信用卡诈骗案件中, 又以恶意透支型犯罪的居多, 近三年占我院办理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总数的91%。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均有利用POS机非法套现的情况, 如我院今年审理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中, 就有14件案件中存在该类情况。

(三) 一人多卡的现象较为普遍

我院审理的信用卡诈骗案件中的行为人大多数属于一人持有多卡, 其中有王某一人就利用四个银行的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

(四) 行为人往往法律意识淡薄

多数行为人在讯问时均表示因为欠下了债务, 债权人追要欠款, 实在没法之下才想起办信用卡透支, 而且表示透支信用卡欠银行的钱不还不会有事, 或者拾到他人的信用卡而使用又不是盗窃得来, 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犯罪行为, 就是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才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信用卡诈骗犯罪多发、频发的原因

(一) 信用卡支付快捷、方便

由于使用信用卡非常快捷、方便, 一刷便可, 没有使用现金更能直接反映出行为人财富产的减少, 使得有的行为人在透支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透支了巨额的款项, 随着时间的积累, 造成其透支款无法偿还, 从而造成最终无法偿还的局面。

(二) 相关人员对自己的身份证等身份证明文件保管不善

在委托他人或相关中介机构办理相关业务时, 有的人往往把自己的身份证件等放在受托人处, 从而给不法分子利用别人的身份证件办理多张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提供了温床。

(三) 申领信用卡门坎过低, 银行发卡把关不严

由于有的银行为了追求信用卡业务数量, 给员工摊派任务, 员工为了完成任务随意放宽申请办卡人的条件, 造成一人多卡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银行员工对申请人提供的收入证明根本不进行核实, 给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导致出现透支后偿还无保障。

(四) 银行跟踪监督管理不到位

银行在发卡后对信用卡的使用状况、信用卡持有人的信用及其有无在其他相关银行透支等信息跟踪不到位;对已出现透支款逾期不还的未能及时发现并对持卡人的信用卡采取一定的措施, 导致损失的扩大。

四、遏制信用卡诈骗犯罪多发的建议与对策

(一) 要深入宣传, 提高群众防范及消费法律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 一方面及时让广大群众了解犯罪分子诈骗的伎俩, 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使消费者明白只有诚信消费才能让信用卡正常运转, 方便生活。

(二) 要加强培训, 建立严格的内部惩处机制

银行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 特别是对申请办卡人的申请资料要进行实地、实质审核, 全面、充分了解申请人的资信状况, 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信用额度, 对不符合办理信用卡的无业人员即不予办理信用卡, 提高发卡的质量, 从源头上消除隐患的发生。同时对那些由于使用虚假材料申请办卡而业务人员没有实地核查, 造成损失的, 银行应建立相应的惩处机制, 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

(三) 要严格管理, 强化内部监控体系

银行对已经发出的信用卡不能持一发了之的态度, 而应严格管理, 加强跟踪监督, 要强化内部监控分析能力, 对有不良信用或有风险的信用卡要紧密跟踪。同时银行要将已有恶意透支的信用卡持有人列入恶意透支的黑名单, 并在同为间公布恶意透支黑名单, 同业联动制裁恶意透支行为, 从而打消那些企图在多个银行办理信用卡从而用多张信用卡恶意透支者的念头。

(四) 要加强协作, 加大打击力度

银行要与公安机关建立共享的网络系统, 定期通报不良持卡人的情况及交易活动, 遇有不偿还透支款的及时与公安机关联系, 对信用卡诈骗打击决不能手软, 一方面使妄图用信用卡诈骗的人群不敢踏入法律的禁区;另一方面也教育、警省了那些不知法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的人们。

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 篇2

电信诈骗犯罪的心理预防

郭运鸿

摘 要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行为。利用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向固定账户汇款转账,是电信诈骗普遍采用的手段。自台湾地区不法分子跑到大陆针对台湾地区群众进行诈骗以来,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而电信诈骗侦查难度大、犯罪投入少需求低、回报高,如何针对电信诈骗构建有效确实的心理防线已成核心问题。本文就电信诈骗的心理预防问题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 电信诈骗 心理预防 网络

一、电信诈骗的病毒蔓延

时代带来了变革,科技的发展让通讯变得不可思议,只需要一个普普通通的手机,相隔千里的人就能够互相通讯,简单便利。可是,通讯的进步也被人非法利用,一些罪犯恶意利用了现代通讯的便捷,四处骗取钱财,肆意挥霍钱财但警方难以侦破,而不断有人上当受骗。这就是本世纪令人头痛的犯罪问题——电信诈骗。

据关注电信诈骗的人大代表陈伟才收集的数据,2013年,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发案30万余起,群众损失100多亿元,令人震惊的是,这当中除了犯罪分子获得了利益,银行和电信运营商都在其中“分得了一杯羮”。电信诈骗的增长趋势势不可挡,据公安部数据统计,电信诈骗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案达到了惊人的近60万件,造成经济损失226亿元。电信诈骗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蛋糕,引来犯罪分子的前赴后继。如此成果,全靠骗子的“专业”和“敬业”。为了逃避警方追捕,躲避犯罪刑罚,有的罪犯不惜逃窜自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东南亚一带国家,进一步增加了警方查处犯罪的难度。

目前,电信诈骗越来越智能化、专业化。在心理学角度上,他们其实是针对受骗者心理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整理,“只要鱼上钩,不怕鱼滑钩”,他们分工明确,有负责写剧本的,堪比心理学博士,用急迫性、危害性、可信度做筹码,编写出各类诈骗剧本,创设种种心理陷阱式对话,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的是专业角色扮演,根据剧本照本宣科,不时恐吓不时威胁不时好言相劝,玩弄受害者于股掌之中;更离奇的是,针对被害者那一边的“不信任”“质疑”心理,骗子群体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有专门的“音效师”模拟各种特别音效,如冒充警官的电信诈骗中,就有“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手段模仿警方的仪器声音,进一步骗取信任。随着犯罪的不断变化,电信诈骗犯罪发展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产业链。电信诈骗集团往往在境外别墅或酒店内设立诈骗犯罪窝点,铺设网络设备,并以提供免费机票、食宿、底薪及提成等条件,诱使大陆人员前往境外参与电信诈骗,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境外电信诈骗集团通过电信技术手段,虚拟大陆司法机关、银行、邮局等部门的电话号码,向大陆地区不特定多数人发送语音电话。犯罪分子利用最新科技手段,作案手法日趋隐蔽。从最原始的群发短信发展到使用电话群拨、网络短信群发、换号改号等实施诈骗,诈骗钱款通过电子银行瞬间被转到境外提走。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案件中,拨打诈骗电话、网络诈骗平台、不同国家,相互之间依靠互联网等手段进行沟通、合作,给案件的侦破和办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心理预防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电信犯罪针对的几种心理:

(一)针对“畏惧”、“不知情”心理

这种是最常见也最容易中招的方向,最典型的就是冒充公职人员类诈骗,上海某著名高校学生王某,家境贫寒又陷入诈骗苦局,被自称“王警官”的罪犯虚与委蛇在电话中恐吓说【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警方怀疑他涉嫌犯罪,王某信以为真为解决麻烦听从指令支付了4000元“保证金”以求平安,结果自然是钱财一去不复返。类似的案件例如“冒充警察”、“冒充XX客服”、“冒充律师、法官”等等身份,在利用身份取得被害者信任后,通过种种手段让被害者将自己财产交出,利用的都是被害者“畏惧”、“不知情”、“破钱免灾”的心理,殊不知危急情况是假的,身份是假的,信息危机也是假的,只有自己被骗的钱财是真的,却难以追回。

(二)针对“熟人”、“大意”心理

此类电信诈骗同样是角色扮演,但却通过针对性的信息来扮演熟人或者客服,下手的对象往往是中老年妇女。例如:“张奶奶,你最近恢复得怎么样啊?”“我感觉很不错,谢谢。你是李大夫吧?”像这样的电话聊天,在电信诈骗中很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猜猜我是谁”。在心理学上,这叫开放式聊天,骗子的问题都很宽泛,故意在关键之处留下很多空白,让你猜测性地去填空,目的在于通过“套话”而获取你的个人信息。这种诈骗案件有一个共同点,即骗子已经掌握了市民的部分真实身份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甚至最近的某项重要活动等。又比如网购书籍,骗子不知从何处得到购买信息,过来以客服的身份来和你商谈事宜,一不留神就要中招。除此之外,账号盗用后冒充原主人像好友借钱也是常见手段,通过对你信息的知悉来降低人的警惕心,温水煮青蛙最后狮子大开口提出过分要求,但受骗者往往不知不觉就中招了,“骗子利用这些信息,实施精确诈骗。一开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让你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套话,把你引入事先设好的陷阱,然后编造借口让你汇钱。”心理学专家桑志芹说。

(三)针对“贪财”、“侥幸”心理

每个人多少都有“一夜暴富”或“钱生钱”的美好愿望,但如何处理能否冷静应对就因人而异。此类电信诈骗,最典型的就是“重金求子”、“恭喜中奖”等等骗术,称呼亲切、内容简单、落款严肃、充满诱惑,被害者往往都是贫苦底层人民,生活清贫郁郁不得志的人,正是生活的贫寒让他们出于中中目的渴望一夜暴富,面对“幸运中奖”的骗局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的选择相信,另一边,罪犯一听到来电咨询,就得知“羊到位”,接下来的事件发展可就由不得你了,他们往往通过身份转化、公证认证等方式把受骗人耍的团团转,乖乖交出“保证金”。

三、个人信息的心理防线

如今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骗术也在不断花样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

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此时,不但要针对常见骗术做好针对工作,做好正确的处理应对。新骗术往往能混淆视野,在警戒之外很容易放松警惕,让你在自以为安全的情况下受骗。此时面对所有个人信息都要谨慎,特别是涉及财产安全的信息如银行卡账号密码,银行卡验证码等等信息一定要严苛死守不透半点风声,遇到复杂的情况时,一定要向可靠地官方组织、向公安局、向有见识的长辈请教,不可在冲动时做出决定,万万不能武断行事。记住:正义的财富都是心血的结晶,神圣不容侵犯。宁可牺牲效率,也要保证安全。

笔者曾亲身经历过电信诈骗,所幸没有受损。当时一个自称“当当网客服”的男子主动打电话过来,念出了笔者的书名、网名、地址信息和购买的书籍后说道“信息核实无误”、“书籍需办理退货手续”、“请加上客服QQ做退货处理”,随后挂断了电话。即使该男子核实的信息属实,但笔者保持着正常的警惕心理,没有听从对方的命令,而是登陆了当当官网看物流查询,结果发现退货一事纯属无中生有,当当官网上显示一切正常。于是笔者立即挂断了电话,拒绝了“客服QQ”的好友请求,保护自己建立心理防线,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据《中国网络诈骗犯罪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有4.3亿人收到诈骗信息,平均每分钟800人。而在被骗的群体中,男性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三点七,女性占到了百分之【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核心期刊网】——中国权威论文发表平台,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三十六点三,且被骗者多是90后。被骗的金额男性平均被骗1869元;女性平均被骗2433元。这组数据就能体现两性心理防线的区别:男性心理防线较弱,所以受骗率高于女性,但是构建重建迅速,所以损失低于女性;女性心理防线较强,受骗率较低,但是一旦攻破便很难重建,所以往往在被骗取了高额财产后才恍然大悟悔不当初。其实,面对诈骗受骗者不是没有警觉,而是面对诱惑和胁迫,选择了一厢情愿的相信,自己打破了自己个人信息的心理防线,犯罪分子才得以长驱直入,利用受骗者的心灵破绽掌握着主动权。心理学名言说道“掌握了一个人的心理,你就能完完全全的操纵他”,在电信诈骗面前,单纯的受骗者往往敌不过经验老道的罪犯,三言两语就在诱导下说出了自己的信息,罪犯就根据这些信息设置一个个陷阱,掉落进去就难以自拔。在此情况下,即使受骗者意识到了财产损失,也会在诈骗者的安慰下继续投入,不愿放弃之前投入的沉没成本,一步一步走向更黑暗的深渊。而且令人惋惜的是,很多受骗者出于“面子”考虑,往往不愿意将被骗事实告知警方,这一方面不利于自身财产权利的保护,另一方面还加重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让打击犯罪活动更难进行。我们应当知道,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警戒之心,古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建立起有效的心理防线,面对信息财产安全多一份警惕,一旦发现对方越线就及时报案,别在失去后才追悔莫及。

四、结语

电信诈骗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伤的危险。它无孔不入,简单骗术又往往得手。其实这不难预防,我们知道,电信诈骗最关键的环节是取得受骗者的信任。前文中三种诈骗类型无一不是在针对心灵漏洞做文章,在大意麻痹或是畏惧迷惑的情绪支配下,受骗者往往心神失守,一个恍惚就泄露了重要信息任人摆布。当对罪犯的来历和身份以及目的不再怀疑之后,罪犯能够以各种理由“合情合理”的骗出你的钱财。这要求我们提高心理预防,构建心理防线,不要给罪犯任何可乘之机,守住自己的心,就能守住自己的钱财。面对骗子的恐吓或诱惑,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探索建立起公安、银行、电信等多部门联动的协作机制,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正是现代的“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才能让骗子气焰嚣张。而制度的不完善让犯罪难以根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阶段,特殊阶段出现了部分钻空子的魑魅魍魉,一度利用社会制度的漏洞,造成了社会与人民的巨大财产损失。但是惩戒将至,随着普法意识的宣传,人民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运营商的自我约束以及国家高层对犯罪的高度关注以及严厉的打击态度,电信诈骗的好景已经终结。总而言之,犯罪必将遭到惩戒!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更好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用公权力来更好的保障人民的财产不受侵犯,让犯罪份子无机可乘,这将是我们法律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 篇3

官、民、匪三种势力,系三角关系(角:角色;角度;角逐)。一般而言,从各自对待法的态度看,官、民、匪三角可以构成法治“3 WEI”方阵。官(官府与官员,特别是其中的警),一般系主导社会对付违法犯罪的人,维护于其有利的社会统治秩序,可称之维法:民(一般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成员,个中包括被害者,潜在被害者,利益相对者,社会边缘群体,各种“被”的人以及立法、守法、督法不到位的情形等,民营企业被称之为一群“野孩子”),系不尽守法的人,可称之不法;匪,一般系缺德、违法、犯罪的人、“体制外”的人群以及其他具有显著兽性残余的人(犯罪学多认为,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其行为与多数人群相左,与社会法治相悖,可称之违法。

官、民、匪三角之法治“3 WEI”方阵,亦可解读为美女“三围”(3 WEI)。官,承上启下,左右逢源,合纵连横,协调全身,一如人的肚脐腹脘部位,乃人体生理中枢,“小政府,大社会”,政府的“小蛮腰”状态可称作美女之腰围。民,系社会的基础,屯富于民,屯智于民,屯防于民,黎民百姓的状况可称作美女之臀围,所谓“丰乳肥臀”。匪,不三不四,不即不离,不依不饶,敢向“代表国家”、“代表人民”、“代表正义”的社会强势“公权力”叫阵,四海游龙,五洲亮剑,天涯周旋,有的还真是笑到最后,足见其非凡胆略、智慧与能力。撇开违反法律、违反道德勿论,犯罪本身是一门学问(犯罪学)、一门艺术(犯罪术)。社会的犯罪水平标志着社会的智慧水平,“匪文”极显其魅力与风采,来势汹汹,波涛汹涌,可称作美女之胸围。

一、从官、民、匪三角视窗看金融诈骗犯罪预防的重要价值

根据官、民、匪三角之利(害)的共同性,实施并且做好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工作,对于官、民、匪三角,都是一种“善事”,都是一种“利好”。反之,仅简单地就案办案,就法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则会不升反降。吴英非法集资诈骗,一宗普通案件演成法治事件,一边是“杀声阵阵”,一边是“刀下留人”,容易撕裂社会族群。诚可见,应对吴英非法集资诈骗案及类似的金融诈骗犯罪的举措,更为重要的选项应该是预防。

1、预防,有利于对付金融诈骗犯罪的人(即有利于提高金融诈骗犯罪防治工作的效率)。实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从防到治的社会治安方略,可以避免怨怨相报、以刑去刑、打不胜打之罪刑恶性循环,使社会管理及刑事司法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化低效为高效、化高压为高雅、化腐朽为神奇,以从根本上控制犯罪、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2、预防,有利于金融诈骗犯罪的被害人、潜在的被害人与一般公众(即有利于保护社会)。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金融诈骗的事前预防、事中预防与事后预防,特别是金融诈骗的事前预防,可以直接减少金融诈骗违法犯罪的出现,消除其对社会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实现社会保护。

3、预防,有利于金融诈骗犯罪的人及企图金融诈骗犯罪的人(即有利于挽救金融诈骗违法犯罪人)。虽然社会对金融诈骗犯罪的惩罚名正言顺,合情、合理、合法,金融诈骗犯罪人领受刑罚是咎由自取,罪所应得,但从本质上说,刑罚亦具有副作用,对金融诈骗犯罪人的惩罚又会带来诸多连锁的社会问题。反之,预防,则有利于金融诈骗犯罪的人、企图金融诈骗犯罪的人及其家庭。一个人的平安不是平安,一些人的平安也不是平安,一切人的平安才是平安。好人帮坏人,看起来是在帮坏人,实际上是好人帮自己。违法犯罪人致全社会于没完没了的不安之中,同时也使自己及其亲属难以平安。大治安认为,不但好人与好人是一条船上的人,好人与坏人、自己人与敌人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谁也离不开谁,求同才能存异,和谐才能共生。

二、从官、民、匪三角视窗看金融诈骗犯罪的产生原因

非法集资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当下全社会的如同空气一样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

1、匪的急功近利。不言而喻,匪,非法集资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行为人的急功近利,在非法集资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的产生中责任最大。国际国内的各种金融资本,特别是“金融大鳄”,为了追求超额利润,从来就是赤裸裸的,不择手段,不管他人死活,甚至也不管其本人死活。

2、民的急功近利。代人心态普遍浮躁,急功近利,急火攻心,神马“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一脱成名”、“梦想成真”。生产、生活、生态方面不断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如黑砖窑、毒奶粉、地沟油,上海民宅大火、温州高铁追尾,主要源于社会心态不正、不淳、不稳。世风轻浮,全民争做“追薪族”。有些人狂热谋求暴利,如恶魔附体,要钱不要命,做人没底线。非法集资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的诸多被害人,急功近利,一心只想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全不怕对手“忽悠”,被“大馅饼”砸破了头;有的本想通过做点“金融业务”骗对方,没想到在“与狼共舞”中遇到高手,“不幸”中招,为对方所骗。可以说,非法集资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的诸多被害人,有的是纯粹被害人,而有的既是金融诈骗被害人,又是金融诈骗受益人,还是金融诈骗促成人。

3、官的急功近利。这些年,大力发展经济,但也发展出很多的社会问题。不同程度的急功近利,人称“带血的鸡的屁”(GDP),大兴土木,大干快上,全不管社会承受能力、社会统筹发展。上了那么多的项目,上了那么多的人员,资金何处来?够不够?似乎都不是问题。而大银行“嫌贫爱富”,有各种原因不愿借贷给“饥肠辘辘”的中小企业。这些,客观上促成了非法集资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的产生。

三、从官、民、匪三角视窗看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方略

从官、民、匪三角视窗看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方略,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实际状况,应当从宏观、微观上解决问题。

1、宏观上,构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还相互鼎立的官、民、匪三角。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治理国家、建设社会,要靠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市场,三是社会组织。”通俗地说,学者所言“权力”即为“官”,“市场”(“资本”)即为“匪”,“社会”即为“民”。中央的“加强社会建设”决定很重要,“加强社会建设”,理应包括加强民间社会建设、民间金融社会建设,建立、保护民间借贷业等,以免饿死中小企业、坐毙民间资本、滋生金融诈骗。对于维护金融安全来说,宏观上构建剪刀、石头、布式的“大金融”之官、民、匪三角很有必要,具体则需大力加强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官)、发展金融服务(民)、规范金融市场(匪)。

2、微观上,官、民、匪都要注重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金融诈骗的防范,具体的、针对性的措施可以围绕六个环节展开。其一,不贪。“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要防范被骗,关键是当事人消除自身弱点,不贪得好处,不为蝇头小利而受制于人。其二,不信。就是小心谨慎,不要轻信他人。人之受骗一为贪得好处,二为放松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其三,不傻。就是懂行,善于识别。金融诈骗骗术一定程度上如同魔术。金融诈骗骗术被识破,金融诈骗骗子被识别,金融诈骗骗局便无法成功。防范金融诈骗,要注意对金融诈骗的识别。其四,不独。单位与个人防范金融欺诈,不要轻易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反而需要进入社会管理治理网络。可以聘请律师,做单位或个人法律顾问及作其他金融法务。贸易担保是很好的措施,使用贸易担保,防止掉入陷阱。其五,不急。就是缓兵,尽量拖延时间。实施金融诈骗,行骗者不仅需要事主的“合作”,使其金融诈骗形成系统,还需要一个骗与取的过程。在金融骗子行骗过程中,事主按行骗者的要求去办,越快则越易被骗。慢则延缓乃至破坏行骗的连续性,越慢也就越会增加防范被骗的可能性。因此,事主为防骗,可以与对方有意周旋,有意拉长过程,使用“缓兵之计”。其六,不弃。社会不要抛弃金融诈骗行为人,真心对待和感化他们。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治安研究所所长、教授)

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 篇4

一、网络监管的法制建设

首先, 目前我国实行网络监管方面的法规立法层次较低, 且均为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现今只有《刑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少数几部法律法规是由全国人大、国务院制定的, 且大多法规条文的规定原则化, 操作性不强, 在一些法律法规中仅有少数的几条是专门指向网络诈骗犯罪的, 《刑法》287条实际上也还并不是专门针对计算机犯罪新增加的罪名, 只是对传统金融诈骗罪、盗窃罪、贪污罪等其他犯罪的兜底条款。其次, 存在着法律空白与盲点。对于网络诈骗犯罪的实际违法运行、管理操作、处罚等都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制, 有些法律规定太过笼统, 造成了在实际中操作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况无法从法条中找出依据来处罚, 容易致使犯罪分子逃脱处罚。

针对以上立法中出现的情况, 笔者认为我国应尽快出台立法层次和质量、操作性都较高的立法, 在完善现有法律规定的同时更应出台一部专门针对网络诈骗犯罪的立法, 各地也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行政法规的规定出台地方性的规范性文件, 针对地方网络诈骗问题因地制宜进行规定, 以便更好地打击犯罪行为。一些网络犯罪甚至表现为跨区域犯罪, 犯罪地以及犯罪嫌疑人难以界清, 此时各地地方政府更应联手合作, 在出台地方细则的同时也要考虑好将来会发生事项, 以便灵活应对。概括而言, 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针对网络本身专门的技术和社会问题可以制定单行的法律法规, 保障人民人身及财产安全;二是对于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的网络问题则可以通过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解决, 填补法律漏洞, 提高法律条文的适用度。

二、网络监管机构组织建设

虽然我国目前网络管理的主体涉及信息产业、公安、工商、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多家单位, 但真正坚守在网络监管第一线的, 大多只有公安和文化两家单位。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 多家单位各自为政、各自按照自己管理领域的规章制度执行, 多头管理、规则冲突等现象突出, 缺乏协调, 无法形成聚合力。除此之外, 各政府职能部门内部, 大多没有真正设置专职负责“网上”监管的部门或专业队伍, 大多是由负责平时工作的部门人员来侦查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网络诈骗犯罪, 并且就执法者而言, 普遍存在执法素质、能力远远地滞后于现实的斗争需要, 没有重视专门人才建设, 这在实践操作中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我国网络监管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在网络社会监管的常态化方面就是要建立起统一和专业的网络监管机构, 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监管体系, 以应对不断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犯罪。其次, 各政府部门之间更要形成合力, 互联互通, 对网络诈骗犯罪甚至其他网络问题进行实时监管, 及时拦截有害信息及评估各种不利行为, 将犯罪扼杀在摇篮里。除此之外, 也要加大网络监管人才建设, 机构的监管终归是人的监管, 首先要大力提升现有管理人才的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其次, 也可向社会公开招聘相关专业的人才, 加强现有队伍建设;再次, 争取与高校合作, 启动联合培养机制, 进行人才储备。希望通过以上手段争取早日完善我国的网络监管机构组织建设, 推进监管机构组织改革势在必行。

三、网络监管技术建设

网络诈骗犯罪是智能型的犯罪, 具有跨地域性、伪装性、瞬时性等特点, 这些都对现实社会中的侦查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从技术手段来分析, 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本质就是现今网络技术之间的博弈, 但由于我国目前网络安全监管的起步比较晚, 现今还缺乏网络系统高端自主核心技术, 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西方国家对网侦技术的要求。同时, 我国各种基础数据库不健全、技术力量不足、专业设备缺乏都造成了我国网络诈骗监控的能力不强。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搜索引擎诸如Goole、百度等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迫切需要进行技术革新。

现代社会的竞争终归是技术的竞争, 网络监管亦是如此。我国要大量投入对技术的研究, 仅有高素质的人才, 没有高科技的设备, 最终也并不能解决现有的网络诈骗监管问题。网络诈骗分子使用的骗术多种多样, 没有一个可应势而变、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来应对, 这场网络诈骗监控的战争注定只能占下风。只有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装备, 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才能适应网络现实的需求。对于当前网络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以及数据安全问题, 如非法使用计算机资源窃取商业秘密、欺骗盗用网络虚拟财产等行为, 可以通过加快开发防病毒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来进行防范。网络监管技术问题的改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国家大力投入资金建设的同时, 更要各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配合, 积极学习有关技术,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将网络诈骗犯罪扼杀在萌芽中, 通过技术的手段促进部门的改革, 进而有效地减少犯罪。

四、网络监管的行业自律性建设

“少干预、重自律”是各国互联网进行监管的一个共同的思路。强调政府作为服务者的角色, 承认政府管理的“有限性”, 着重发挥政府的服务与协调职能。在其他国家关于网络监管方面, 大多以行业监管为主, 政府强制为辅, 网络社会本身就有着极强的自由度, 如果一味进行强制性监管, 恐怕只能激化矛盾, 将网络诈骗犯罪甚至其他犯罪推向万劫不复的地步。我国目前存在的网络欺诈犯罪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于网络服务供应商, 究其原因, 除了法律本身对网络服务商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之外, 行业协会对其的监管不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这些都致使在网上交易的主体难以辨认、网络欺诈行为难以防范, 进而威胁到现实安全。

在行业自律性建设方面, 一是可以通过立法完善行业法规和标准的方式, 为行业协会实施行为提供可参照的依据, 进而提升网络使用人及网络供应商的责任意识。二是可以通过健全行业组织成员的任用机制, 在内部形成合力, 争取早一日取缔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加强行业协会规章制度建设, 制定网络服务供应商的行为准则。根据法律的规定, 制定适合网上交易的规则, 同时确保行业内的公平竞争, 防止供应商为了谋取暴力而传播不实消息进而牟取暴利。

预防网络购物诈骗 篇5

一、网络购物购诈骗现象分类

网络购物中出现的欺诈现象五花八门, 但是概括起来, 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商品以次充好, 假货横行, 坑蒙消费者

网络只是个虚拟的空间, 消费者只能看见视频。一些网络商家利用消费者只能看见网络图片而不能够实际看到商品的情况, 对商品的实际的质量、性能和保修等方面做出了夸大、扭曲的宣传, 引诱消费者购买上当。而实际商品的品质却没有达到商家描述的那种性能, 经常有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发现产品是假冒伪劣、“三无”产品, 货不对板, 质量欠缺。

网站卖假货是屡禁不止的现象。有的网站为牟取暴利, 注册假冒的正规网站, 或是靠挂在正式的网店上。一般这些网店设计的也很正规, 如网页上有网安、工商红盾、在线诚信企业等标识。一旦欺骗成功, 骗子会另起炉灶, 再注册一个新的网站进行欺诈, 让人防不胜防。案例:市民吴先生在一家网站上批发购买了一批“背背佳”的产品, 打算做代理销售, 然而10天后, 就有顾客投诉他卖假货, 后被工商执法部门查封。他找进货商理论, 才发现对方的网站打不开, 客服电话也变成空号。

(二) 制造“信誉度”, 引诱顾客购物

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 一般会参考网络店铺的信用和评价, 比如钻石级、皇冠级别的, 级别越高, 越说明信誉度良好, 以此作为对店铺信誉的比较和参考值, 作为购物的选择依据。信誉度越高意味着卖家的商品受到的好评越多, 也越值得信赖, 消费者购物也会选择皇冠级的网络店铺去购物。而所谓的商家的信誉度, 却被一些不法网站利用, 成为欺骗消费者的方式。

一些网店采用违规的方式“刷”信誉度, 并从中牟利。而现在网店为了刷信誉度, 花钱买信誉度, 雇托儿, 人为地制造出网络店铺的良好形象, 去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一些网店也会为少生事端而给出“注水评价”, 错误地引导消费者的购物。这些行为助长了诚信道德缺失的网店的气焰, 成为迷惑消费者的帮凶。

(三) 用木马程序、“假链接”等手段骗取买家的现金

伪造网络店铺和商品页面并伪装成商家, 利用交易中的留言或是聊天工具、邮件等方式伪造“钓鱼”网站, 并利用各种理由骗取消费者点击进行诈骗。假冒网店会借助用户电脑中已有的木马程序, 对浏览器进行跳转, 将用户引诱到假网站, 之后记录下用户的账户信息, 套取用户的账户和密码, 进行转账。网络购物中, 顾客挑选商品时通常会向销售者咨询信息或者是讨价还价, 这时需要特别注意卖家发出的链接是否正常。而一些假冒的网站会将伪造的“钓鱼”页面发给购买者, 诱惑消费者在“钓鱼”页面进行购买, 进而转移用户钱财。在网购时, 要小心鉴别是否假冒的支付页面, 也需要确保自己的电脑安全。

(四) 网店联合送货员进行敲诈

一般在大件商品的交易上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在网络购物时, 购买前先付了少量的预付款, 商家也承诺是货到付款, 但是消费者还没有收到货物时, 送货员就先给消费者打电话, 称货已到, 要打余款才能收到货物。如果在没有见到此大件商品就打了余款, 受骗的可能性就比较大。送货员和店主联合采用“连环计”, 由送货员以商品为由进行要挟。消费者因为打了一部分的预付款而拿不货物, 如果交有保证金的收据和交易记录时, 就可以投诉对方。但是一般涉及到异地的赔偿, 投诉的成本比较高, 所以, 有许多买家遇到这样的情况, 会采取主动放弃的行为。

二、网络购物欺诈侦破的难点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交易的即时性,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难以保存证据, 以及网络提交凭证的不易保存性, 都对网络购物欺诈案件的侦破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案件的发生频率较高, 金额较小, 侦查时难理头绪众。最好的方法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提高自己的警惕性, 防患于未然。

(一) 网络购物举证难

由于网络购物是在网上进行的交易, 消费者索要发票的行为很被动, 而购物发票是消费者维权和获得售后服务的重要的凭证。而有些网店经营者不会主动或者是找各种理由故意不把发票随货物一起邮寄, 而到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后, 网店又以没有发票和购物凭证问题逃避责任, 消费者因没有合法的购物凭证而无法主张权利。如果报案, 又因为没有凭证, 消费者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网络购物异地维权难度大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制作网站, 也不用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和注册, 所以在网络购物中的网站, 良莠不齐。诸如:款到不发, 货品不对路, 质量以次充好, 无售后服务等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网络购物的双方多是异地交易, 网上没有实体店, 出现网络购物欺诈等事情后, 异地维权难, 执法部门也很难进行跨区域的执法。异地维权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取证, 而且效果还不理想, 对于破案而言难度加大。

三、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应采取预防的措施

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的时候, 应从自身做起, 谨慎地挑选信誉良好、售后有保障的网店购物, 维护好自身的权益。

(一) 谨慎选择购物的网店

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 不能仅看见表面的现象, 为低价网站的信息所吸引, 必须甄别商家的规模和信誉。在鉴别网站方面, 第一, 看网站的域名。有规律的域名是首选。第二, 看红盾标志。红盾一般在网页的底部, 显示的是在工商管理部门备案的网站。第三, 看联系方式。一般大型的网络销售平台都会提供较为完备的公司信息和客服的联络方式, 而假冒的网站往往不敢提供真实的联系信息, 经常是提供QQ号码。第四, 看产品信息以及消费者的反馈。查看其他消费者给出的评价, 可以作为购物参考, 也可以评价鉴别参考网站的信息。第五, 看付款信息。仔细核对付款方式, 一般正规网站, 可有多种付款方式, 而网购诈骗交易方式单一, 只能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购买。第六, 看发票信息。对于大宗购物索要发票, 正规的网站一般都会提供开具发票的服务。第七, 看售后服务条款。看商品的保修和退货条款。

(二) 尽量索要购物凭证

消费者在购物后应及时索要购物发票或是保存自己购物时的图片信息等, 以此作为必要时维权时的凭证。对于不能提供购物发票的网络店铺应排除在购物范围以外, 因为这样的网店要么是商品质量不过硬, 要么是不想承担售后等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责任, 是不能做到诚信交易的商家。一旦出现商品问题时, 缺少购物凭证和发票, 商家就不会承担责任, 就会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极大的侵害。购物发票和凭证是沟通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诚信的一种有效方式, 提倡索取和保存。

(三) 尽可能选择货到付款

网络购物时尽量选择货到付款,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自身的资金不受损失。货到付款是指购物时先下订单, 等物流人员把货送到指定的交货地点后, 先验货后交余款给物流。虽然货到付款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但是, 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 就可以防止付了款却没有收到商品, 或商品在运输途中被掉包、货物与商家描述不符等现象发生, 对于网络购物欺诈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四、对治理网络购物诈骗的措施构想

网络购物是运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商品交易的必然趋势, 而现在出现的很多网络购物的不良现象, 还是源于对网络购物行为的尚未规范。而我国现有的征信体制还不完善, 条块分割严重, 法院、银行、工商等系统内部征信系统落后, 适用范围狭窄, 有些信息不但参考价值不大, 还会误导消费者。

(一) 规范网络购物市场诚信, 实行实名制备案

完善网络购物环境, 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务之急是加强网络诚信建设。针对网络上的商家好次参半现象, 应建立严格的网络销售商和网络运营商的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 还可以考虑由网络运营商向销售商收取一定的赔付准备金, 建立专项的资金, 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 当销售商出现诈骗或是所售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 经过法院的判决, 可用赔偿基金先行对消费者进行赔付。另外, 网络店铺虽然是虚拟的店铺, 但是在今后发展中也应规范, 并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实名制备案, 这样, 可以提高网络店铺的诚信力和加强市场规范, 促进网络购物的良性循环[1]。

(二) 网络店铺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的系统

建立完善和宽松的退货系统以及其他的售后服务制度能更好地赢得顾客的信赖, 在网站公布期限较长的退货期和保修期是商家赢得顾客信任的重要因素。如果商家不为其卖出的商品提供退货以及保修服务, 顾客必然会对商家的信誉产生质疑, 进而对购货产生犹豫的态度。如果网络商家提前通过提供宽松的退货政策来降低顾客的风险, 消费者就会信赖商家, 也会起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作用。同时, 商家自身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忠实地履行交易承诺和义务;应在网站上坦陈自己的信息, 尽可能多地告诉顾客关于本企业、产品、网站以及主要负责人的具体信息, 提高自己的透明度[2]。

(三) 网络交易凭据实行网上即时打印

许多网络购物在进行网络交易时, 由于是在网上进行的, 对于取得消费凭证不方便。网络购物的凭证, 可以利用自助银柜员机的方式进行自助的打印。在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时, 可以自己打印交易的详细的内容、方式、时间, 以此作为日后维权的依据。而许多网络商家只是为了图一时的利益, 不主动, 甚至很多时候是逃避给予消费者发票或是购物的凭证, 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侵害, 造成对行业的不利影响。因此, 应对不提供发票的网络商家的行为进行立法限制, 强调给付消费者凭证的重要性, 提高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交易以及良性沟通。

摘要:网络购物是时下热门的购物方式。在互联网普及使用的今天, 网络购物以它的方便性和无地域限制性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是网络购物在交易过程、售后服务等方面问题层出不穷。因此, 需要在消费者预防方面、网络购物体制建立以及法规等方面做出新的改革, 以适应网络购物这一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只有完善网络购物环境, 提高立法水平, 才能使这一新的购物方式良性循环, 不断为人们创造便利, 并提升其社会价值。

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网络欺诈

参考文献

[1]秦佩华.网络购物市场尚缺乏信用保障[N].人民日报, 2009-01-09 (13) .

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 篇6

关键词:诈骗罪,犯罪构成视角,相关犯罪

诈骗犯罪,在1979年刑法中只作为一个单独的诈骗罪进行规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1995年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997年刑法在对《决定》有关内容予以适当修改的基础上,专门设立金融诈骗罪这一新的类罪;合同诈骗罪也作为一项新的犯罪写进了刑法。实务中,一些犯罪因为其与诈骗犯罪相类似的行为方式也给在司法实务中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带来了困扰。本文对诈骗罪和相关犯罪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希望有所助益。

一、诈骗犯罪之范畴界定

“诈骗”一词在刑法学界,公认的解释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这充分体现了诈骗犯罪在行为方式上的共通性。具体到各个诈骗犯罪的范畴,这一行为方式自当考虑在内。值得关注的是,关于金融诈骗罪刑法条文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字样,金融诈骗罪之构成是否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要素,引发了学界的众说纷纭。根据现在学界的通说:首先,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非法占有之目的自然是诈骗犯罪题中的应有之义;其次,金融诈骗罪虽然单列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也并不是因为其不应具备这一要件要素,而是其侵犯之客体的复杂性———它不仅包括公私财产,而且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后者之危害较前者更大;最后,金融诈骗罪仅从字面理解,就应当含有非法占有之目的,否则将不堪“诈骗”二字,甚至都难以称其为犯罪,这也正是立法者立法技术和立法技巧的体现。

二、犯罪构成视角下各诈骗犯罪之若干问题

根据犯罪构成四要件的通说,通常从主体、客体、主观与客观四个要件分析诈骗犯罪的构成。本文按这一分类为基础对其中若干问题加以阐释。

(一)主体要件

在诈骗犯罪的主体问题上,一般来说,自然人一般主体都可以构成诈骗犯罪。而刑法对未规定单位犯罪的金融诈骗犯罪,不能认为单位主体可以构成该项犯罪,而应当将单位进行的贷款诈骗行为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有的学者认为,就单位诈骗犯罪而言,无论从立法结构还是条文本身的规定看,合同诈骗罪都比贷款诈骗罪轻,有放纵单位犯罪之嫌。但我更同意学者童德华的观点:“因为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贷款诈骗罪适用的则是定额罚金刑”,“对单位的罚金可以达到贷款诈骗的规定”。另外,“单位有固定的资产或者注册资金作为担保”,当单位进行贷款诈骗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之时,对直接负责人之处罚与诈骗罪并无二异,且单位资产与注册资金往往可以抵消被诈骗金融机构损失,损失变小,社会危害性自然也小得多。

(二)客体要件

诈骗犯罪的客体从其在刑法中所分布的章节即可得出;对于侵犯的是复杂客体的诈骗犯罪,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的区分也可依此方法判定。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界定。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重新构建合同分类方法的做法,我们不难窥见立法者的用意———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作以下理解:1.合同诈骗罪之“合同”,必须是能够体现市场经济关系的,与这种社会关系无关的各种“合同”,如身份关系的协议,不该在该“合同”之列。2.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使合同诈骗罪具有最大的包容性。除利用经济合同外,只要有利用其他“合同”进行诈骗且足以扰乱社会秩序的,原则上都应属于合同诈骗之“合同”。3.从证据的客观可见性要求来说,在合同诈骗罪的认定中,需要有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所利用“合同”的存在。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口头合同”。因为其已经为法律形式所承认,不应将其排除在“合同”的范围之外。二是“行政合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其体现的是行政管理秩序,而不是市场经济秩序,因此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三)主观要件

诈骗犯罪的主观方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而只能是故意不能是过失,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换言之,诈骗犯罪的主体在实施诈骗犯罪的过程中,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对公私财产的损害或者金融秩序的破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仍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不构成该罪。

首先,由于金融诈骗罪认定上的技术性与复杂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纪要》的精神,在认定金融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又不能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以上七种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金融诈骗罪定罪处刑。

其次,在认定合同诈骗罪之主观方面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之时也有特殊之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

1. 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诸如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2. 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

3. 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4. 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5. 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

6. 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四)客观要件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后果、因果关系及其他客观要件(主要指时间、地点和方法)。具体到诈骗犯罪而言,危害行为都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消极的不作为不构成诈骗犯罪;危害结果则在现行立法与司法解释中亦都有所规定,危害结果大多因其数量大小及情形不同对应着轻重不同的刑罚;其余客观要件在现行立法与司法解释中也有提及。它们共同为诈骗犯罪的准确认定提供了依据与保证。此处强调的是数额的计算。

在现实的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往往会采用“多次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的方式;在计算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处罚情节予以考虑。但是,基于金融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较之诈骗罪的特殊性,仍应当在此原则基础上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金融诈骗罪中,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作为金融诈骗罪来处理;合同诈骗罪之行为方式是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三、诈骗罪与其它相关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在确定一行为构成犯罪的前提下,行为方式的复杂使对于在理论上区分明确的犯罪认定在实务操作中遇到困难。我将其区分如下,不妥之处请指出改正。

(一)诈骗罪与盗窃罪

二者一般不易发生混淆,但在行为既有采用被害人不知的方法盗窃,又有采取欺骗的方式时就极易混淆(如顾客冒充购买金项链,叫营业员拿出挑选,趁营业员不注意将其窃走)。此时区分关键之处就在于该项犯罪的取财的实施主要依赖的是“秘密窃取”还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取得,还是其诈欺使被害人主动将其交付行为人或指定第三人的。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盗窃空白的支票伪造印章盖上,而后自填数额支取财物时,前两项行为在一定情况都可认定为单独的犯罪,但其都是为了实施最后一项取财犯罪所必须的,因而根据刑法学中的牵连犯理论,可将其认定为诈骗罪。行为人窃取或者骗取的是不计名、不挂失的国库券、债券、提货单、购物卡等,则这些券、单、卡本身就是财物,以其获取之时的行为性质确定。

(二)诈骗罪与侵占罪

一是在犯罪对象上,侵占罪的客体是三类特定对象 (1) ,诈骗罪则无此特定要求。二是在客观行为上,侵占罪不要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对于诈骗罪,这是犯罪构成必备的行为手段。三是非法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在合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后才产生占为己有、不予归还的非法目的。而诈骗罪的行为人则要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或者实施中即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当行为人先合法持有他人的财物之后产生非法占有的目的,编造虚假谎言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被害人财物,被害人信以为真放弃了要回财物,我认为此情况属想象竞合犯,应当以诈骗罪定处。

参考文献

[1]陈兴良.论金融诈骗主观目的认定.刑事司法指南[J].2000, (1) .

[2]陈忠林主编.刑法学[K].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7:184.

[3]陈荣飞.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几点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2, (4) .

[4]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 (第二卷:刑法实务问题研究) [C].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10:403.

[5]陈忠林主编.刑法 (总论) [K].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50-151.

[6]赵秉志主编.金融诈骗罪新论.[C].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1:7-8.

上一篇: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下一篇:高校图书馆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