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刑事犯罪法律

2024-10-13

网络成瘾刑事犯罪法律(通用5篇)

网络成瘾刑事犯罪法律 篇1

1、网络的特性带来的立法难题 (1) 虚拟性

网络世界就是虚拟世界, 它不像现实中的自然环境问题, 它破坏的是虚拟的环境。但这种破坏却是实实在在的破坏。此外, 网络空间的破坏结果并不以物理形式表现出来, 对文本、数据、图像等的破坏结果无法还原。此外,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管辖联系的基础变得模糊, 给网络犯罪的管辖带来难题。

(2) 匿名性

网络中大家都不使用真实身份, 一个人在网络中可以声称自己是任何人, 这也给网络犯罪实施者提供了方便, 使他们轻易逃脱追踪。

(3) 易变性

网络中的行为就是在短短的几秒中发生的而且在几秒钟之后, 完全可能是另一个样子。这使违法行为的认定、当事人的判定都带来极大的挑战。

2、网络犯罪相关法律及适用

2.1《刑法》中关于网络犯罪的条文及理解

《刑法》是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 面对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 同时针对网络犯罪越来越猖獗的新形式的需要, 1997年10月1日, 我国颁布了新《刑法》, 新《刑法》中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1998年8月21日, 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杨威, 擅自非法闯入上海某大型信息平台, 并盗用上网时间。接到报案后, 上海警方迅速出动, 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杨威, 并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将其逮捕, 这也是自新《刑法》实施以来第一起以该项罪名实施侦察批捕的刑事犯罪案件。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通过了七次刑法修正案。

2.1.1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

(1) 非法侵入国家重要部门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刑法》第28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 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犯罪构成看, 犯罪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都是故意, 从目前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看, 重要信息系统不但采取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安全措施, 而且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无意或过失进入重要信息系统的可能性极小, 因而, 不论是出于好奇还是企图窃取秘密、实施破坏等, 一般应视为故意犯罪;该款规定的犯罪侵害的客体仅限于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 非法侵入其它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2009年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七) 》将这285条后又新增了两款, 其中新增的第一款为:“违反国家规定, 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 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 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该条款规定的犯罪主体仍与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相同, 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犯罪客体是除第一款规定之外的所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主观方面仍是故意犯罪。没有增加这一款之前, 《刑法》保护的对象过窄, 只对侵入国家重要部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了保护, 加上这一款之后, 对公司、个人等普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也提供了保护。

(3) 非法提供程序、工具罪

《刑法》修正案 (七) 中规定的在285条中新增的另一款为:“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工具, 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 情节严重的, 依照前款规定处罚。”该罪的犯罪主体仍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犯罪客体是前两款规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的主观方面仍是故意犯罪。根据该款规定, 为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工具、程序的人也要受到处罚。

2.1.2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

根据新《刑法》第286条规定, 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犯罪是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等行为。可分解为三个独立的子罪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

(1)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新《刑法》第286条第1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 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后果严重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从该条款可以看出, 犯罪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 未经授权擅自行对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 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和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但所造成的后果必须是严重的, 否则不构成本罪, 过失也不构成本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属结果犯, 必须是运用本条所规定的四种方式实施犯罪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才能立案定罪。

(2)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新《刑法》第286条第2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 后果严重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该罪犯罪主体应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 主观上为故意, 才构成本罪, 过失不构成本罪。

(3) 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有害程序罪

新《刑法》第286条第3款规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 后果严重的, 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犯罪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不论是制作或传播, 还是既制作又传播, 只要影响了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均构成本罪, 但过失不构成本罪。

2.1.3 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

新《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 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该条指的都是利用计算机为手段的犯罪, 最终侵害的是我国刑法保护的传统社会关系, 根据刑法的手段和目的、过程和结果的牵连关系的处理原则, 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此条体现了我国刑法的量刑依据, 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使用的手段不作特别强调。但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诸如盗窃、挪用资金、窃取国家机密等传统犯罪, 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处罚较轻, 则应按传统犯罪论处, 如侵入第285条所保护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国家秘密信息, 因“窃取国家秘密罪”重于“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应依据“从重原则”, 按“窃取国家秘密罪”立案。如果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诸如盗窃、挪用资金、窃取国家机密等传统犯罪, 因其它原因未产生犯罪结果, 按传统罪名可能处罚较轻或不予处罚时, 可依据扰乱计算机信息安全秩序管理的某种罪名予以立案: (1) 如侵入第285条所保护的信息系统, 盗窃、挪用等犯罪未遂或中止, 又未对系统实施破坏, 可按“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立案; (2) 如侵入第286条所保护的信息系统, 盗窃、挪用等犯罪未遂或中止, 但对系统实施了破坏, 并产生“严重后果的”, 可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立案。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网络犯罪的条文及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为了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增加规定了应该受到治安处罚的一些行为。现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9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1) 违反国家规定,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造成危害的; (2) 违反国家规定,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 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3、网络犯罪相关法律的完善

3.1 扩大犯罪的客体和主体范围

1997年新《刑法》第285条虽然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的罪名和量刑幅度, 但对“计算机系统”仅限定为“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等三类, 显然当时立法者未能准确预见我国互联网发展将如此迅速及网络犯罪的危害程度, 因而这两条规定在犯罪客体或主体的范围规定上过于狭窄。这也意味着许多具有重大经济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得不到该条保护。这一点已经在我国2009年第七次《刑法》修正案中得到弥补, 这次修正案增加了两款, 其中一款规定了侵入除了第一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罚力度, 无疑这样做是明智之举。另外刑法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其他犯罪, 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此款规定明显未预见网络犯罪的广泛程度, 单纯将“利用计算机”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手段, 使得利用非计算机终端实施的网络犯罪似乎无法适用该条。上述现有网络刑法条文适用上的困难, 同样也可能使得有关机关因难以适用刑法条文而转而对网络案件进行行政处罚。

3.2 增加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破坏的处罚条款

《刑法》第286条第二款规定了对计算机中系统和数据进行破坏的处罚条款, 而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破坏也有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崩溃, 因此因该考虑增加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破坏的处罚条款, 或者以“司法解释”形式, 规定“干扰”包括“对软件的干扰破坏”和“对硬件的干扰破坏”两个方面。如果“硬破坏”造成危害, 按刑法其它条款定罪量刑重于本条款时, 根据刑法“从一重处”的原则处罚。

3.3 完善对计算机病毒实施者的处罚条款

《刑法》第286条第三款规定了对制作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的处罚, 但操作起来有两个难点, 第一,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其必然后果并非即是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而有可能导致系统能正常运行但系统处理的数据受到破坏, 以及对制作、传播病毒的故意很难把握, 病毒发作时间、传播面、造成危害性等还有不确定性等因素, 第二, 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难以认定。因此从两个角度完善此款, 第一, 对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不作规定, 只要制作和传播病毒即认为是违法, 第二, 对后果的严重性不作规定, 只要是破坏性的程序, 不管是破坏数据还是系统, 都认为是违法。

3.4 考虑多种处罚方法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法定刑应予以提高, 以严厉打击犯罪人并消除引渡等刑事司法协助的障碍国外刑法通常以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并用, 甚至有的国家适用生命刑。在此, 我国并非主张极度重刑化, 而是建议法定刑应广泛适用刑种, 不能局限于单一自由刑。实践中发生的侵害网络犯罪分子一方面自己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设备, 同时大多数情况下是为获取非法暴利, 我们应当对其适用财产刑, 剥夺其犯罪能力, 惩罚其暴利动机。同时对某些获得计算机网络执业资格认证的行为人比照剥夺政治权利剥夺其从业资格, 减少其再犯可能性。

3.5 增加过失犯罪的处罚

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规定过于单一。刑法第285条和第286条两罪在行为人的主观方面都要求具备故意才能构成犯罪, 不包括过失情况, 这样规定是不全面的, 对于那些应当预见因疏忽大意而对网络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的计算机系统操作人员, 应当追究其过失责任, 否则达不到有效防治此类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爱民, 刘颖:网络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7

[2]周磊, 刘可静: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其立法探讨。图书情报工作, 第50卷第5期, 2006。5

[3]何彩英.我国现行信息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缺陷及其完善.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3, 6.

[4]中国网络法律网http://www.cyberlawcn.com/index.html.

网络成瘾刑事犯罪法律 篇2

一、虚构债权债务抽逃出资的刑事处罚是什么?

1、自然人犯本条所定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公司法》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九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百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第二百零一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二、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时间一般是多久?

一审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人民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批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思考 篇3

从青少年的年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方面来看,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生理上发生了急剧显著的变化,而其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各方面都不够成熟,在独立性意向与认识能力之间以及自我意识内部各成分之间存在矛盾。青少年容易受情感、情绪的影响而容易冲动,不能理性地思考和控制情绪,即便他们的独立能力较儿童时强,也会由于其思想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理性地认识进入社会生活后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面对这样一个由大量图文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禁不住诱惑而沉溺其中,加之网络的隐蔽性和不易察觉性为许多不当网络行为提供了方便,大大增加了犯罪几率。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面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违法行为,国家需加强各方面的实施管理,注重实际效果。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

网络犯罪的概念在法律文件中没有具体明确的定义,而很多学者对其所持的看法却是众说纷纭。比如说,有学者的观点是“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或者“网络犯罪就是犯罪分子利用其变成、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利用其居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互联网信息供应商、应用服务供应商等特殊地位或者其他方法,在因特网上实施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有道理的。前者的定义较为简洁,但是没有表明刑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罪刑法定”,在定义中没有给出法律依据,后者的定义中对设定的范围比较狭窄,因特网确是网络犯罪分子的一个“活跃”地,但是网络犯罪的侵入者并不单于此,他们还会涉及国内网络,暂且不能将因特网与“网络”二字等同起来。

网络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以故意居多,但是也有过失的情形,客观方面表现在违反相关刑事法律规范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网络犯罪的客体是一个复杂客体,既可以针对人身财产,也可以是网络安全。网络是一个虚幻无国度的社会环境,存在自然的隐蔽性和开放性,犯罪分子大多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侵入窃取个人网上信息,比如制造计算机病毒来破坏网络环境安全。所以,就我个人来看,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专门知识,借助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等手段违反刑法应受刑罚的危害社会行为。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网络犯罪中的主体,顾名思义指的是青少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青年”“少年”二词的解释分别是说,“青年是指年龄在十五六至三十岁之间的人”,“少年是指人大约在10岁到15岁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孩子都趋于早熟化,根据现在社会情况看,在心理学上对青少年的年龄分段有所不同。那么,为了贴切现代生活现状,在这里采取的还是现代心理学上的阶段分段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作出定义:青少年网络犯罪指的是10岁至25岁左右的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专门技术,借助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等手段,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违反刑法应受刑罚的危害社会行为。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在具有开放性、特殊性、隐蔽性以及信息的巨大化等特征的同时,也留下了巨大的漏洞。使用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缺陷找到应对方式,从而达到利益目的,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亦是如此。

(1)犯罪的低龄化,手段的智能化。据调查,在网络犯罪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的比例约占其33.4%,而且这种趋势在不断地上升。许多进行网络犯罪的青少年在网络技术方面游刃有余,但由于青少年对社会认知不够全面,就容易成为歪才,误入歧途。

(2)作案动机简单,具有盲目性和突发性。青少年各方面正处在成长阶段,对社会的认知浅薄,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容易受到引诱、教唆等不良影响,且很少预谋,进而进行突发性的犯罪。

(3)犯罪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结果的严重危害性。青少年利用网络进行犯罪可以在网络上隐蔽,最终实施违法行为能够快捷破坏网络正常系统,在网络上留存时间较短,不易被发现,而且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深度可能不在其控制范围内,甚至导致全世界的网络受到破坏。

(4)犯罪行为的反复连续性。青少年的效仿能力强,社会认知不健全,面对利益模棱两可,并且大多怀有侥幸心理,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和持续性,随着手段技术的不断操练,胆子也得到壮大,更加为所欲为。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

犯罪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解释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社会的全面发展伴随着网络势力的蔓延,网络不断地渗入社会的不同领域,它就像是整个社会的精神中枢,包含巨大的信息体系,犯罪的猖獗在这里随着网络的发展也极其“活跃”,假若网络系统瘫痪就会使社会的大量信息和秩序迭乱。青少年网络犯罪是网络犯罪中的一种特殊主体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影响是存在多种因素的,包括有形物质的和精神无形的社会危害。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初衷和目的大多是从学习娱乐的角度出发,他们对社会的种种事物存在足够的求知欲,对待事物的辨别却不够明晰,面对浩瀚的网络世界,这就可能受到不良影响,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最后误入歧途,当他们认识到错误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懊悔不已。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相对趋势在不断增长,究其自身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心理上存在缺陷。这种缺陷可能是来自家庭、学校或者社区,比如家庭的不和谐,学校社会的歧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不利于网络环境的安全建设

青少年利用网络进行犯罪侵犯的客体对象是个复杂的客体,它可以是网络安全,也可以是合法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网络上的安全管理是极难控制的,一直以来,网络的建设注重的是效率和便捷度,对网络安全的建设相对不够完善。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的大多地点是在网吧,他们侵入剽窃他人的个人信息,利用信息进行诈骗、盗取他人财产,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网络系统,或者在网上恐吓他人达到利益目的,等等。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和隐蔽的特性,这些犯罪举动不会及时被捕获,使犯罪分子愈发猖獗,给网络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构建

网络是一个没有界限的虚拟世界,但是由于信息的大量化和业务操作的便捷性,人们纷纷涉入到网络中,比如使用网络办理业务,支付费用等,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网络环境的隐蔽性和开放性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隐患,青少年进行网络犯罪时大多利用网络侵犯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种反差需要使用者去甄别权衡,它不断地动摇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造成社会的和谐发展受到影响。

三、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对于青少年网络犯罪,重在预防与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在早期,就应及早预防,就有可能防患于未然,对于已经走上犯罪之路的青少年,社会应当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进行法律道德教育。总的来说,在治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问题上应以“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根本原则。

第一,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出发,为了让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可以注重青少年的心理疏导以及通过对青少年社会思想道德和法制思想进行教育。其中,对青少年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与此同时,加强青少年的思想伦理教育,使他们使用网络时在良好的道德观念的支配下与他人进行交往,创造和谐的网络氛围。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比如家庭可以依青少年的自身情况有计划地引导他们上网,教会他们甄别和选择网络世界的利弊,帮助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鼓励和培养青少年的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还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指导老师或者开设相关课堂,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走向并及时疏导。

第二,从社会公共环境出发,加强对网络以及网吧的监督管理力度,完善网络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的安全统治秩序。相关管理部门需审查和限制网络信息的来源,加强网络自身安全的防范,可以开发出防止不良信息软件,减少青少年与不良信息的接触。同时,网吧的管理监督设立尤其重要,大量的网络犯罪操作地点都在网吧,部分青少年成天腻在网吧,久而久之对这些行为信息耳濡目染,便会去模仿或参加,增加网络犯罪率。所以应该加大对网吧的长期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网吧,特别是那些接受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保证网络市场的良性发育。

第三,从法制建设出发,国家需完善立法,强化司法,严格执法。我国法律对于网络犯罪的直接规定不够全面具体,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专项立法。大多有规范性的文件是出台的法规规章,其效力等级低。这些法规规章存在大量的交叉管理,管理者依照其实施行为时容易产生矛盾,而社会立法又是犯罪预防的最后防线,这便为意图犯罪的青少年提供了便利之处。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范,要考虑到这类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而我国现行法制建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法大体上是作为网络犯罪来处理的,这样不利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有效防治。因此,立法者需要正确理解现行立法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青少年虽然是法律主体的一类特殊主体,生理心理上都在成长阶段,社会应当多加关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逃脱法律的惩处。国家在法制建设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专属管辖的法庭以最大化保护青少年的利益。同时在惩处方式上也可以更多地采取社区矫正制度或者在监狱设立心理疏导处,提高改造效果,以此来预防青少年再次进行网络犯罪。

国家法制建设趋于完善,研究防范青少年网络犯罪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法制以及文化教育,管理好网吧等上网场所的同时,需要社会加快网络方面的立法,以及网络监管机构的建设,重视业务培训,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设备的研究开发,并在侦查方面有所创新,逐步解决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广三.计算机犯罪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徐云峰,谢丽丽.全国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丛书:网络犯罪心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3]康树华,张相军主编.刑事犯罪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4]向阳.预防和惩治计算机犯罪法律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1(08).

网络成瘾刑事犯罪法律 篇4

何为网络犯罪?有学者主张为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指令、产品加密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 或利用其居于网络提供者的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 在网络上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以至违反刑法的行为。但主流学者们认为对网络犯罪应当进行广义上的界定, 即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对象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1]。

而青少年网络犯罪除了具有网络犯罪的一般特点之外, 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1.侵犯信息安全的网络犯罪居多。青少年常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 盗取国家机密、商业秘密, 甚至只是无任何获利目的的逞能, 给国家安全或重大企业利益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2.利用网络实施盗窃、绑架、诈骗等传统型的犯罪, 其中,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是近年来实务界争议最大的问题;3.运用网络实施色情犯罪;4.散布网络病毒, 实施破坏性网络犯罪。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探析

(一) 内在因素

1. 青少年因社会化障碍而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成为其实行网络犯罪的内在主因。

青少年的意志力和自尊心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在自尊心方面, 表现为一种自我夸张, 在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尊重而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有时会以一种极端的方法来迫使对方屈从。同时, 由于认知水平较低, 生活阅历较浅, 情绪冲动性较强, 青少年在产生盲目、冒险、强烈行为的同时也会产生侥幸心理, 即体现为简单幼稚的想法, 轻信、盲从, 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2]。许多网络犯罪的实施者在网络中的表现与其现实中的表现反差很大, 甚至判若两人。

2. 不少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 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在事前往往缺乏准确的认识。

有许多电脑黑客, 他们侵入国家重要保密网络往往只是为了逞强, 并没有意识到其行为的严重性, 等到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时往往悔之晚矣。

(二) 社会因素

1. 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虽然已开始关注青少年网络犯罪, 但德育力度仍然不够, 方法不对。

从宏观上来看, 国家也未能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作出相关切实有效的举措, 目前的网络管理仍存在“多头管理, 无效管理”的局面[3]。

2. 网络犯罪立法滞后。

虽然我国目前已制定了一些关于信息安全的管理条例, 全国人大也正在积极审议关于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决议草案, 但就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总体立法水平来看, 基本上还处于立法的起步阶段。1997年颁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我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 均偏重于一般性的行政管理。国家安全和治安处罚, 两者的法律责任既不清晰, 也不明确, 且涉及面较窄。如前者《条例》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事项仅涉及计算机病毒, 后者也仅是涉及网络功能和信息处理的删除、修改或增加, 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则寥寥无几, 使执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无法可依, 对此现象无法实现有效遏制。

3. 网络执法水平不高。

网络犯罪作为一类特殊的犯罪形态, 它改变了传统犯罪模式, 具有超时空性, 较强的隐蔽性, 且犯罪周期长, 科技含量高, 侦查取证难度大等突出特点。在实践中, 相当部分司法人员不知如何进行网络取证, 或是技术手段简单、落后, 侦查成效较低, 助长了青少年犯罪时存在侥幸心态或更为有恃无恐。

三、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应对策略建议

(一) 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防范体系

所谓“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是指构筑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长和社区三结合的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立体化的防范体系, 在成熟的条件下逐步制度化。这一防范体系的核心价值是教育, 即对青少年的网上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使之远离网络犯罪的陷阱, 防患于未然。由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只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对青少年的网上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是大可减少的, 因此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防止青少年涉足网络犯罪的重要方法。

(二) 加快立法、完善制度

1. 完善刑事立法

我国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只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 (第285条)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第286条) 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统犯罪 (第287条) 等3类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 但是目前看来, 这种简单的规定是远远不能适应打击网络犯罪需要的, 更不要说是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需要。首先, 从目前的刑法条文看, 对计算机犯罪的量刑偏轻, 而且对不同的情况区分不是很明显, 体现不出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其次,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中并没有规定计算机犯罪。因此, 这就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很大一部分在《刑法》上无法可依, 不利于打击这类犯罪;再次, 《刑法》第285条虽然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罪名和量刑幅度, 但对“计算机系统”仅限定为“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等三类, 范围过窄。

笔者以为, 应该对我国《刑法》中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重新修订, 在《刑法》第九章增加一节专门规定网络犯罪, 明确规定网络犯罪的范畴, 增加相关的犯罪罪名, 从而使各种网络犯罪行为有法可依, 处罚有据。比如增加破坏计算机实施罪, 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的罪名及量刑幅度, 其中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了对系统功能﹑应用程序或数据等破坏的行为方式: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等, 这是一种针对系统的内部破坏, 或称软破坏;此外还有一种针对系统外的外部破坏, 或称硬破坏, 比如破坏计算机的某一重要硬件或附件等, 也可能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造成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丢失或出错, 并产生严重后果, 如按第275条“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量刑, 那么可能造成“重罪轻判”“有罪难判”的局面。

2. 大力强化配套司法制度建设

(1) 加强网络警察及相关机制建设

网络犯罪是高智能犯罪, 所以网络警察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不仅要政治素质高、懂得法律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较丰富的信息网络知识。另外, 网络警察只精通电脑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精通商务、人类行为学、犯罪心理学等知识, 由此可见, 迅速培养熟悉电脑、训练有素、综合素质较高的“网络警察”已成为今天提高警察素质、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条件。

(2) 加强国际合作

“网络无国界、网络犯罪无国界”, 由于国际社会在网络中确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因此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这类犯罪的预防和打击也需要跨越国界, 要求运行在其中的每一个国家在打击犯罪时责无旁贷。

(三) 尝试建设社区矫正制度

青少年犯罪, 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 虽社会危害性强但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因此如果一味使用监禁刑, 只会弊大于利, 得不偿失。如何使得青少年网络犯罪者既不完全脱离正常社会, 同时又能实现对其惩罚的目的?社区矫正制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 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或规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 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但是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处于发展阶段, 尚不成熟, 具体到青少年网络犯罪而言, 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实现矫正工作者的专业化和专职化, 提高矫正者的综合素质; (2) 将心理康复矫治手段大量、经常性地运用到社区矫正中; (3) 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激励罪犯积极参加社区矫正, 以求早日回归社会; (4) 重塑青少年的人生信仰; (5) 引导这类人员正确发挥其网络技术特长。

参考文献

[1]赵秉志, 卢建平.中国网络犯罪的现状与特点[M].http://cn.tech.yahoo.com/03-07-/55/26zc6.html, 2009-5-2.

[2]魏建馨, 张学林.犯罪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 :142.

网络成瘾刑事犯罪法律 篇5

一、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犯罪已经并非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 随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增加, 又不得不引起了法律工作者的关注。青少年网络犯罪通常有三种类型, 一是网络的不良信息诱发青少年犯罪, 二是青少年以网络为犯罪对象, 如传播网络病毒等;三是青少年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工具, 故意或者过失构成犯罪行为, 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影响, 例如以做为黑客潜入某些单位的网站, 窃取商业机密等[1]。

青少年犯罪问题之所以日益引起重视, 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 在数量上, 青少年网民是我国当前网民的主力军, 也成为犯罪行为的主力军。加之网络发展日新月异, 随度远不是我们当前所能控制的。其次是在于青少年本身, 青少年一般判断力低, 法律意淡薄, 对于一些模糊的事情并没有确定的判断能力, 同时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掌握新技术的速度远较成年人快, 加之强大的创造力, 使青少年成为网络犯罪的主体。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 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国必须通过加强立法建设, 以解决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 为青少年构建法律保障。

二、如何对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法律控制

(一) 加强网络法律建设

在当前法律体系中, 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本身就有所缺失, 具体到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又少了许多,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是对其进行法律控制的基础。众所周知网络发展速度之快, 而象征尊严的法律体系的变化是远不及网络的速度的, 但就目前形势而言, 我们要及时发现漏洞、填补漏洞, 对已经发生的或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法律法规的完善[2]。

(二) 建立建全现有网络法律体系

我国刑法立法向来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 这样的特点是不能试想法律体系管理的。因此, 建立建全现有法律体系, 成为法律发展的必须。例如, 降低刑事责任适用年限, 实现法律的监管。其次, 还要健全罪名体系, 当前有许多法律明目并未被明确列出来, 导致许多“钻空子”现象的出现, 不利于法律的发展。还要适当添加刑法设置, 例如对于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情况, 除了可以限制他们的自由以及罚金外, 还可以增加入限制资格的刑罚。当然, 对于青少年的刑罚要控制在一定量上, 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管, 也要考虑到青少年的未来, 避免量刑过重等情况的发生。

(三) 加强网络警察队伍建设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世界, 也应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则与行为规范, 同时需要有维护这个规范的监督者。网络警察队伍在许多国家都已经出现, 我国也需要加强对网络警察队伍的建设。网络警察是一支具有法律常识和网络技术的专业警察队伍, 专门负责处理网络上出现的各种犯罪情况。成立专门的网络警察队伍, 首先需要抽调一支专门的警察队伍, 进行网络技术的训练, 只有过硬的技术, 才顺利应对各种技术问题, 即时发现并进行追踪。其次是要加强他们进行专门的法律知识的普及, 让他们熟悉互联网的各种法律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等。

(四) 加强国际合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被称为“第五空间”, 与领土、领空等不同, 网络犯罪是可以跨越国界的。因此加强国际合作, 是打击互联网犯罪的必须。在国际合作方面, 较为成功的案例是欧盟曾经制定的《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 成为国际社会第一个控制网络犯罪的国际刑法公约。加强国际合作, 成为应对信息时代到来的必然选择。加强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法律研究的国际合作, 不仅是以法律的形式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以及对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关注, 还能够切实保证网络安全做出贡献[3]。

三、结论

在当今社会, 网络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高于预期, 在这个过程中, 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在与日俱增。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保护伞, 需要对网络犯罪做出新的规定, 实现对网络社会的监管, 并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法律体系建设, 推进网络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本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法律控制研究[J].科技与法律, 2006, 17 (04) :92.

[2]国际刑法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326.

上一篇:有机食品迎来中国制造下一篇:以房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