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犯罪

2024-11-14

网络信息犯罪(精选12篇)

网络信息犯罪 篇1

摘要:进入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犯罪类型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科技化、智能化, 并以不同于传统犯罪的表现形式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高科技犯罪成为近些年发案率较高的一类犯罪,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认知网络信息犯罪, 探讨现实条件下解决此类犯罪的方法使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的课题。网络信息犯罪是伴随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应用, 以及两者的结合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类型, 可以对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构成双重威胁。目前, 因网络已是最为广泛的信息交流手段, 与网络有关的犯罪也成为电子信息犯罪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犯罪形式, 所以, 对其产生、蔓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科技化,网络信息,犯罪类型

一、网络信息犯罪解读

网络信息犯罪, 并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学概念。它不仅表明网络或者信息是该类犯罪的主体或者客体, 而仅仅是根据网络信息犯罪的特点归纳得出的一种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类型。就如同高科技犯罪是发生在高科技领域一样, 网络信息犯罪是与互联网这一信息手段及其所传递信息有关的犯罪。

网络信息手段的出现与迅速发展, 是以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为基础, 以网络传递信息的功能为媒介所形成的多机合并体系, 如果抛开计算机的处理功能, 网络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导线或者电子发射和接受装置, 不可能对所有传递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实质上的处理。因此,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网络通信手段尚未出现之前, 针对计算机处理功能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立法界都将其称之为“计算机犯罪”当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之后, 针对网络信息实施的犯罪才正式出现, 人们开始将此类犯罪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犯罪”。

二、网络信息犯罪的类型

( 一) 以网络信息功能为工具的犯罪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 开始使用计算机和加入国际互联网的时间比较短, 因此, 从网络信息犯罪的形态来看并不复杂, 其中大多数表现为以网络信息功能为工具的犯罪。例如: 妨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网络信息犯罪, 此类犯罪利用网络信息功能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此外, 利用网络信息功能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网上购物这一新兴的贸易方式一经出现就受到商界的热烈欢迎, 目前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贸易洽谈, 既省去了许多签约环节, 实现了经贸活动的快捷高效。但是, 网购这一贸易形式存在的无纸化的特点却被犯罪分子恶意利用, 他们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 在骗取购物者的钱财之后销声匿迹。近些年, 出现的有关这一方面的诈骗案件不胜枚举。

( 二) 为网络信息为侵害对象的犯罪

非法侵入型犯罪和破坏性犯罪是常见的两类, 所谓非法侵入是指行为人无权进入的网络信息系统, 运用破解其安全系统的手段侵入, 借以窃取国家秘密、政府档案、科技信息、个人隐私、重要的商业秘密等资料的犯罪行为。国际上一般将之称为“黑客”。

2014 年发生了许多黑客入侵案件, 其中之一便发生在土耳其, 土耳其境内的巴库- 第比利斯- 埃尔祖鲁姆石油管道从打造之初就将安全性放在了首要位置, 但这一管道的建设却依旧没能抵挡住来自黑客的数字战争。据悉, 当时黑客首先入侵了该石油管理部门的网络系统, 然后安装了一个恶意软件, 并关闭了警报、切断了通信联系、给管道内的原油大幅增压。由于管道内压力的不断增大, 该石油管道最终发生了爆炸, 爆炸的火焰高度甚至高达150 英尺。可见, 入侵型犯罪对于本系统的危害性是非常的严重。另外一类便是破坏型犯罪, 此类犯罪表现为行为人出于某种动机, 故意利用损坏、破坏、删除、修改、增加、干扰等非法手段, 对网络信息系统内部的硬件、软件以及传输的信息进行破坏, 从而导致网络信息丢失、篡改、更换。

三、网络信息犯罪的成因

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会发生一些如前所述的问题, 其原因首先是网络信息系统自身有一定的脆弱性: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 而大多数网络通信协议也并非专为通信安全而设计, 操作系统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通信功能和共享设置的同时也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当然, 在我国发生网络入侵的案件比比皆是, 我国的网络信息话过程采取的是“拿来主义”,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 大多数依赖进口, 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网络管理设备和软件也基本上是舶来品。由于缺乏自主技术, 我国的网络系统处于被窃听、干扰、监视和欺诈多种信息安全威胁之中。当然, 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最关键的还是网络信任体系的缺失和公共安全意识不足。“信任体系”是在人、计算机和网络之间建立的一种信任关系。网络信任体系是指以密码为基础, 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 以解决网络应用中的身份认定、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等为目标的互动体系。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这明显的不足。

四、网络信息犯罪的防控对策

网络信息犯罪的广泛性和虚拟性, 使之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各国正在通过加强国际化合作等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的发生与蔓延。

( 一) 建立规范网络信息管理的法律体系, 我国已就网络的规范化管理, 出台了诸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大多表述的过于概括和原则化, 不利于执法机关的实际操作。同时网络信息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社会上发生的新情况和执法环节暴露出的新问题应接不暇, 致使立法相对滞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 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

第一: 应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政府、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和用户对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权利和义务, 把安全管理工作完全纳入法制轨道。第二: 扩大量刑幅度, 改变量刑偏宽、偏轻倾向。现行法律对网络信息犯罪量刑偏宽、偏轻倾向, 始自此类犯罪的认识不足和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所给予的宽容, 因此制定法律时总是设定较轻的处罚设施。第三: 增加单位犯罪的规定。我国《刑法》未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直接针对网络信息的犯罪主体, 但国外却有此种立案法。

( 二) 大力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要倡导与制定网络道德规范。这样可以把网络道德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 并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 形成一个对上网用户特别是网络运营商的行为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文化氛围, 信息产业部门和信息使用大户更应该成为宣扬网络道德文化的实践者和倡导者。同时, 要迅速改变网络信息“媚俗”的亚文化状态。人类社会的研究成果表明, 社会分化会产生许多社会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社会规范, 有自己对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当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有主流文化的某些特征, 又包含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生活方式时, 这种群体文化在犯罪学中便被称为亚文化。网络亚文化本身的价值及其功能自然不能否定。但是, 如果网络亚文化不能被主流文化所同化, 便会引发种种冲突。

有的学者认为, 计算机犯罪导致刑事立法滞后, 主要表现在: 对刑法规范设置的冲击。一是罪名的欠缺。对于司法实践已经出现的某些违法乃至足以构成犯罪的网络严重违法行为, 由于我国刑法尚未做出规定, 将导致无法可依, 二是刑罚种类需要创新。需要引入新的资格刑或者规定某些与使用计算机有关的保安处分; 三是行为人低龄化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额影响;四是犯罪类型需要调整, 需将网络犯罪部分罪种进行调整。

网络信息犯罪 篇2

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处长许剑卓介绍说,对近年来网络犯罪的分析表明,随着接触网络的人群日益扩大,并不是仅仅年轻人出现网络犯罪。统计显示,中国发生网络犯罪的人中,5%的人年龄在6岁以上,8岁-5岁的占5%,8岁以下的占%,

许剑卓指出,目前网络犯罪包括计算机技术犯罪,比如系统侵入或者是编制病毒、有关计算机设备的犯罪等。

传统的网络犯罪模式在中国主要包括,第一种是网络诈骗,比例占5%;第二种犯罪是传播黄色内容,包括裸体表演等等;第三种是很多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来找到受害者。

浅析网络诈骗犯罪 篇3

关键词:诈骗罪;网络诈骗;网络犯罪

一、网络诈骗犯罪概念

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是研究一切关于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的基础,在阐述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惩治之前,有必要对网络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

学者们对于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界定基本上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网络诈骗犯罪是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具,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非物质性利益,依据法律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网络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肯定了网络诈骗在以普通诈骗为依托的基础上,必须着重强调网络的媒介性。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没有明确指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是并列关系还是选择关系,虽一字之差但已足使得其定义不够精确,大多数学者同意前者的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网络诈骗犯罪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诈骗犯罪主要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诈骗活动。广义的网络诈骗犯罪则指利用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进行的不正当诈骗活动”。这种观点,对于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做出为广义与狭义之分,实质上此处广义概念上的网络诈骗仅是将网络界定为三网的融合,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概念都未对诈骗进行解释,无法做到对网络诈骗犯罪概念的精释。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网络诈骗犯罪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包括一数字形式体现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是类罪,包括普通诈骗犯罪、金融诈骗犯罪、合同诈骗犯罪”。显然,前两种观点包括第四种观点的前半部分都是在普通诈骗罪的概念基础上对网络诈骗的概念进行界定,但是第四种观点提出其实类罪的性质,笔者赞同此种说法。在刑事法律规范中,刑法既规定了普通诈骗罪也规定了特殊诈骗罪,即《刑法》第192条至200条规定的各种金融诈骗罪、《刑法》第24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以及《刑法》第266条规定的普通诈骗罪。因为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式多样,手段多端,仅仅是普通诈骗罪所表现出的犯罪行为已不能完全包含网络诈骗犯罪在客观方面的所有表现形式,其正逐步向金融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的犯罪行为靠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前三种观点的阐述都是不全面的,网络诈骗犯罪应该是是类罪,包括普通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因此,网络诈骗犯罪应该定义为:网络诈骗犯罪是指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具,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非物质性利益或者金融机构信用,或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依据法律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

二、网络诈骗犯罪产生的社会危害

网络诈骗的社会危害性相当大,其不仅侵犯公民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也侵犯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金融管理秩序以及网络上信息交流与共享得以正常进行的公共秩序以及计算机网络管理秩序。由于目前国家对网络犯罪表现形式之一的网络诈骗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出现了立案要求不明确,随意性大,对网络诈骗犯罪惩处不利,结果造成了对这些犯罪行为无法及时进行法律惩处,使法律威慑犯罪的强大效力无法实现,强化了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纵容了犯罪。同时,网络犯罪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阻碍了网络诈骗案例的侦破力度,不仅使犯罪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还可能使已得逞的犯罪分子变本加厉,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秩序造成更加严重的隐形侵蚀和破坏,进而会导致部分群众对政府办案的不信任,进而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相关刑事立法现状

从实体法上看,我国关于普通诈骗罪的立法是《刑法》第266条、第210条第二款、第300条第3款,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是《刑法》第224条,关于金融诈骗罪的规定是《刑法》第192-200条,关于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是《刑法》第285、286、287条。

從程序法上看,刑事诉讼法对计算机及网络犯罪的特殊侦查手段还几乎是空白 。当然, 在证据规则方面,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在第五章证据中增加了电子数据这一证据种类,对于网络犯罪的侦查具有进步意义。

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12月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对与互联网有关的犯罪按侵害客体的不同,分为妨害互联网运行安全的犯罪;妨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妨害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妨害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和其他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犯罪。该决定实际上采用了广义的网络犯罪的涵义。

参考文献:

[1]黄泽林.《网络犯罪的刑法适用》,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405页

[2]冯前进.“浅议网络诈骗犯罪的遏制对策”,载《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04期

[3]徐金水.“网络诈骗犯罪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论文,2011年,第5页

[4]夏淇波,柳静薇.“论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规制”,载《法治与社会》,2011年第08期

作者简介:

当前网络信息犯罪的类型及其对策 篇4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信息犯罪的类型

(一)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

现代网络金融, 顾名思义, 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者网络技术, 数字化金融信息, 在一个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上所进行的一种金融行为, 随着近年来的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全球的金融行为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 产生了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电子货币、信用卡等网络金融产物, 虚拟化, 高效性, 经济性, 大大提高了金融行为的进行, 但是金融本身相当不稳定性, 而网络也依旧存在技术风险,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金融行业在网络上相当脆弱, 在金融贸易进行的数据相互交流的时候, 容易被数据窃取或者篡改, 进行相应的犯罪行为, 或者进行诈骗, 在网络这个平台上, 可以不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 虚拟自己身份, 以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等网络犯罪。

(二) 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

现代网络盗窃行为已经非常成熟, 越来越专业化, 其在网络安全存在漏洞的情况下, 通过在网站上设置病毒等方式, 置入其他计算机, 读取他人相关的个人资料侵犯他人隐私, 窃取他人的相关经济行为的信息, 盗窃他人密码等经济犯罪。

(三) 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

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的贪污、挪用公款的一种网络经济犯罪的形式, 属于非纯正的网络犯罪, 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吞、窃取等非法手段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 挪用公款则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进行非法活动, 而在经济交流中则大部分运用网络技术来从事相应的犯罪活动, 使得经济犯罪活动更隐蔽化, 从而导致国家财产的损失。

(四) 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网络世界的丰富也使得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 必然产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的增加, 政治军事的交流加深, 导致产生相关的国家问题, 而网络窃取国家秘密的行为不断成为各国之间的主要的窃取模式, 境外的组织、机构、人员窃取等手段渠道, 以网络传递与黑客的非法侵入窃取为新兴犯罪形式, 严重危害国家的安全。

(五) 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

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及色情、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诽谤、组织邪教组织, 在线间谍, 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

二、对付网络犯罪的相应对策

(一) 将现有的立法完善

在传统犯罪与计算机网络犯罪之间, 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对于现有的立法产生了莫大的冲击, 同时也对理论型的传统刑法与新兴犯罪形式的相互对冲, 导致了传统理论与立法与时代逐渐脱轨, 所以, 对于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成为现代所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 增强网络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组织的完善

网络犯罪的趋势愈演愈烈, 这就要求我们的国家相关机关的重视与相应的对策, 加强网络的安全规范, 加强网络的管理力度, 要加强网络的监控, 提高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严惩网络犯罪分子, 增加网络国际学习与合作, 提高自身的打击水平与防范要求。

(三) 利用网络技术规范网络平台, 宣传、防范网络犯罪

在面对日益更新的网络犯罪形势, 一定要将自身的网络技术提升加强, 一是重点加强机房安全的管理, 提供现时代先进的方法措施, 要确保安全的数据环境, 保证在进行网络打击犯罪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安全的网络环境, 在非法的网络操作同时, 要对其产生第一时间的发现与追踪, 并且最终严惩, 并且加大网络犯罪非法的宣传, 尤其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加强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 同时也要增强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 与国际相接轨, 提高国际合作力度

与国际组织合作, 对网络犯罪分子采取国际性的联合打击, 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当中, 使得犯罪分子无处藏身, 组织各国参加培训, 情报交流, 技术合作, 提高各国警方对于网络犯罪的高强度打击的能力与防范能力, 使得网络拥有更加完善的环境。

三、结语

网络的高速发展, 对于今时今日的社会与世界产生莫大的推进作用, 为人类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与平台, 但是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兴犯罪形式与各类问题, 为此, 控制与防范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现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前进, 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 我们要与时俱进, 从管理、法律和技术方面不断进步, 突破陈规, 要使网络犯罪得到有效的防范与最及时的制止与解决。

参考文献

[1]赵秉志, 于志刚.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和理论之回应[M].北京: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 2000.

[2]王云斌.网络犯罪[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3]薛澜, 张强, 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网络犯罪的看法 篇5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无限便携、利润、多彩生活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由于网络自身存在的交互性、及时性、跨地域性、非实体性等特点,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冲击着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在我看来,它将在有形或无形中导致新一轮的社会秩序的变迁.形成因素:计算机网络空间中资源全球共享,数据传输信息化,任何人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世界便尽在掌握”,计算机以其高效、智能、规范等优势迅速溶入我们的社会与生活。另一方面,没有围墙、没有铁锁、没有防盗门、没有国家卫兵,没有坚固防护的“第五空间”俨然一个世界大同的广场,一切都是公用的,没有了家与国的概念,极端的互动开放与贫弱的安全防护,就为时刻肆机作案,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显示才华的新的广阔舞台。

一年之间,翻了一番。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欺诈的困扰,有的信用卡被盗刷,有的购买的商品石沉大海,有的发出的商品却收不回来货款,更有甚者,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计算机犯罪专家唐•帕克说,将来,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特定的犯罪类型可能会不复存在,所有的经济犯罪都将是计算机犯罪,因为各种工商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犯罪与传统意义上的犯罪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1、犯罪主体具有多样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

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犯罪,成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体。

2、犯罪主体呈现低龄化趋势。据统计网络犯罪年龄多数在18至46岁之间,平均年龄25岁,甚至有好多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

3、计算机网络犯罪是高智能犯罪。大多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作案的犯罪分子都具有相当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作案前往往精心策划,周密预谋后再进行犯罪活动。

4、具有极高隐蔽性。一般犯罪案件都有现场、凶刀、血迹、枪弹、血衣等实体的迹证。但是,网络犯罪留下的最多也仅有电磁记录。这些无形操作来实现的,作案的直接目的也往往是为了获取这些无形的电子数据和信息。犯罪分子作案后往往不留任何痕迹。因此这种犯罪行为不易被发现、识别和侦破。据一项统计显示网络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且只有大约4%的案件会被正式进行侦查。

5、社会危害性严重。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涉及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国民经济生活的日益紧密结合,金融系统、交通控制系统、民航指挥系统、电力电信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各个部门的关键设施都基本上有计算机网络系统控制。这种紧密结合性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犯罪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性。任何一个部门领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安全的漏洞或问题都会导致该部门以及相关领域出现秩序混乱、系统瘫痪,损失将是不可想象。

斩断网络犯罪的黑手 篇6

此次报告对超过7000名全球网络用户进行了调查,首次评估了网络犯罪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情绪影响。

调查显示,全球2/3的互联网用户(65%)都遭受过计算机病毒、在线信用卡诈骗、身份信息窃取等网络犯罪的侵害,中国有超过四分之三的成人遭受过网络犯罪的侵害,为全球第一大网络犯罪受害国,巴西、印度和美国紧随其后,分别为76%和73%。

报告还表明,受害者最强烈的情绪反应是生气(58%)、苦恼(51%)和受骗(40%)。然而,多数情况下,他们将遭受攻击归咎于自身。只有3%的用户认为,网络犯罪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赛门铁克中国区消费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黄智华说:“如此猖獗的网络犯罪行为,更加要求用户使用合适的防病毒软件。”针对市面上各类免费杀毒软件,他的态度很坚定,认为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杀毒软件是否免费,而是在于是否好用,能不能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赛门铁克在发布报告的当天也发布了2011版本诺顿网络安全特警和诺顿防病毒软件产品。这是目前业界唯一一款在第三方权威测试机构Dennis Labs最新防护测试中取得100%最高检测率的安全套件。

黄智华说,诺顿致力于提供市面上运行速度最快、占用系统资源最少的网络安全防护软件产品,诺顿2011版系列产品经过精心设计和研发,其领先性能和防护功能均已超越业界现行标准。此外,诺顿还进一步为个人用户提供了一款全新的增值工具——诺顿强力清除器,专门用来帮助用户主动检测和删除虚假防病毒或“欺诈”应用程序。

为了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诺顿2011的用户界面经过重新设计,将安全控制设置、计算机保护信息以及性能状态组合到一个屏幕中,更加直观易用。

网络信息犯罪 篇7

一、FBI网络部 (Cyber Division)

美国FBI网络部建立于2002年, 与联邦调查局的国际行动办公室 (OIO) 协调合作, 处理日常工作, 协调国际网络犯罪调查工作。美国是海外网络犯罪集团的沃土, 这些集团利用身在本国国内的貌似安全性从事各种网络犯罪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网络钓鱼骗术”、电报欺诈、制作和散播儿童色情制品、大规模发布伪造盗版物资等。

作为执法部门, 我们必须要适应犯罪环境的改变, 提高执法效率。犯罪份子正形成网络作业, 将他们的资源和犯罪手段提到闻所未闻的高度。世界各国的执法机构应该随之发展, 保持并开发快速有效的情报传播机制, 以便于传递的情报能应用到执法行动中。要确保情报传递的多方向性, 使相关各方都能受益。

二、FBI法律参事办公室 (Legal AttachéOffice)

尽管开展国际警务合作的必要性十分明显, 由于国家间法律的差异, 操作起来会产生误区。美国执法部门在国外是没有执法权的。FBI建立了国际行动办公室, 通过设立在全球各处的法律办公室网络为联邦调查提供便利。尽管FBI探员们在其负责的国家和地区通常没有执法权, 他们熟知所在国家的调查法则, 并能与具有执法权的当地警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FBI在国际形象展示方面的不断投资也很有利于其调查任务的执行, 这也是美国外交上的成功。

不管是不是FBI或其他机构的特工, 美国的执法官员在外国未经授权没有逮捕权、发布传票权、或者行使任何调查行为的权力。通常, 国际行动办公室的法律参事可确保这些行动得到批准, 他们与当地政府合作, 完成预期的调查和操作行为。为避免外交侵犯, 所有FBI调查行动应通过法律参事在相关国家进行协调。另外, 为调查目的而直接接触当地国家的公民被视为是对该国家主权的侵犯,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是被禁止的。

调查人员怎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呢?他们可以通过使用调查委托书来搜集证据。调查委托书是由美国法官向外国司法官员发出的要求协作的信函。调查委托书大体包含背景信息、案情事实、协作要求陈述、互惠承诺等。委托书一般经美国司法部国际事务办公室同意, 由美国法官办公室起草。

外交调查交流的另一种机制是法律互助条约 (MLAT) 。美国已经加入了许多互助条约, 这些条约规定了在特定环境下合作的范围。美国和其他国家协商签订MLAT, 因此各国的条约都具有特定性。因此不同国家间的互助条约内容和互助水平各不相同。这些条约为发送和接收委托请求建立了官方程序, 普遍缩短了办理调查委托书的过程。那些想要查找传票信息、逮捕批令或法院强制执行命令的特工或警察, 必须通过办理调查委托书或MLAT来寻求外国协助。此外, 国际调查面临的外交危机中还有一些其他要考虑的问题, 如引渡、传票服务、信息管理和操作、监犯转移等。

三、国际网络犯罪特别行动组 (ICTF)

在网络空间里, 绝大部分被调查的犯罪嫌疑人都处在国外。尽管警方可以在美国的法庭上运用MLAT和调查委托书来获取文案, 运用这些方法的时限要求是网络犯罪调查的一大障碍。幸好, FBI的情报共享没有受到官僚手续的限制。FBI使用一种人们熟悉的“特别行动组”调查机制, 来满足快速传递情报的需求, 同时, 还加强了网络儿童性剥削的调查合作。“特别行动组”模式对FBI来说并不新鲜, 但是“国际特别行动组”的概念还是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除了一些特殊的FBI人员, 所有“无辜儿童国际特别行动组”的成员都来自其他国家。每一位成员都与FBI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的特别行动组人员一起, 在FBI大楼服务6个月。这样的安排使参与国的警察能有效利用情报, 并以比以往机制下更快的速度来分享信息。在网络犯罪调查的世界里, 与其他任何调查相比, 时间是个最关键的因素。

网络儿童性剥削的所有案件中, 调查的另一头总有一个潜在的受害儿童。执法部门必须尽其所能迅速干预并制止这种侵害。由于美国对网络服务提供商 (ISP) 的数据保留时间缺乏具体的标准, 使得“时间”成了网络犯罪调查中犯罪分子的“从犯”。结果, 人们通常很难, 甚至不可能从ISP那里获取必要的信息来支持逮捕令的发布、犯罪指认和调查的推进。尤其是当来自另外国家的原始信息必须迅速传达到相关处理机构时, 这种时间上的限制性就更加明显。

“特别行动组”模式使得情报能被及时传播和接收。因为警察们与FBI共享工作空间, 所有的调查都是联合性调查, 这使得信息能在任何两位警察间, 更大范围来说, 在两个国家间直接传递。负责特定国家事务的FBI法律参事通过网络保持联系。该过程确保了法律参事们了解自己管理区域内的特别行动组调查行动。

四、案例

“特别行动组”机制在网络儿童性剥削领域取得的成功尤其体现在近期一桩案件中, 该案件主要由FBI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警察机构负责调查。2005年12月, 一位昆士兰警察再FBI马里兰办公处完成了隐形网络调查基础课程, 回到澳大利亚一周后, 与在美的一个目标人物进行交流, 该人在网络上发布未成年儿童性行为资料, 以及未成年人从事的性施虐和被虐行为的图片。该信息从澳大利亚传送到美国后几周内, 警方辨认、定位并逮捕了这名名叫沃尔特·可米克的犯罪嫌疑人, 此人后来被以发布儿童性侵害图片罪名被判在联邦监狱服刑17年半。

另外一个例子发生在2003年11月, 证明了情报快速传递对打击现代犯罪的必要性。丹麦的一位警察发现一个人在网络上发布儿童性侵害的图片。由于这些图片不是“已知图片”, 当局认为受害人正处于被迫害当中。这些图片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的安全系统被传送到加拿大的多伦多, 多伦多认为受害人就在美国, 并将他们的发现发给了马里兰的FBI机构。FBI与多伦多省警察厅合作, 追查到了北卡罗来纳州。这场涉及到两个大陆、三个国家的调查展开两周后, 警方逮捕了嫌疑人布莱安·托德·谢乐博格, 找到并救出了受害者。

五、结语

从FBI的网络犯罪调查对策研究可以看出, 信息时代警方的有效执法在于情报的快速交流, 这一点需要一再被强调。随着因特网在社会上的风行, 调查人员必须了解本国及外国网络犯罪的手段和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方式, 并积极参与打击网络犯罪的国际警务合作。这就要求警察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信息知识的学习, 掌握网络调查技术, 力争寻求执法办案的多种方法, 丰富破案手段, 以适应网络犯罪调查的需要。

摘要:过去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 因而也产生了犯罪的全球化。犯罪的全球化还体现在网络领域, 它们对国家金融机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和知识财产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为处理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问题, 执法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调查手段, 研究犯罪因素的内涵, 并制订相应对策。本文介绍了美国联邦调查局国际网络犯罪采取的对策, 提出要应对信息化时代执法部门面临的挑战, 就要求警察自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信息知识的学习, 掌握网络调查技术, 以适应网络犯罪调查的需要。

关键词:执法部门,信息化时代,国际网络犯罪调查,FBI

参考文献

[1]Bell, E.Arnold.Investigating International Cybercrimes[J].The Police Chief, 2007

[2]白海将, 田华伟, 李俊蕙.美国联邦调查局反恐情报共享机制分析及启示[J].情报杂志, 2015, 4

[3]戴艳梅.美国反恐情报工作改革及其启示[J].武警学院学报, 2006, 12

防控网络犯罪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篇8

一、网络在预防犯罪方面的正向效能

(一) 网络已成为预防犯罪的有效载体

借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通过开发网络教育阵地, 建立德育工作调研网、信息网、宣传教育网等, 加强犯罪预防的宣传教育。运用网络媒体以案释法, 可以引导群众知法、依法、守法, 增强法治意识。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 特别为广大网民所青睐。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来改变犯罪预防的宣传方法, 提高宣传实效。网络上的犯罪新闻报道在预防犯罪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网上庭审直播, 以直观的影像给企图以身试法的人敲响了警钟, 也起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

(二) 网络已成为揭发犯罪、教育改造罪犯的有力工具

时下, 设立的网络举报中心, 方便群众随时报告自己所发现和掌握的犯罪信息。实践中,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检察院联合公安机关和司法局社区矫正部门, 建立起来的监外执行监督信息网络平台, 使社区矫正信息化, 实现了公、检、司对监外执行信息的“同步对接”。对辖区所有监外执行罪犯进行登记、管理、帮教、矫正, 以防止再犯罪, 这些都是成功的做法。

(三) 网络传媒的出现给人们增加了更多的诉求表达渠道

日常生活中, 人们通过微博、微信、手机APP、QQ聊天等多种渠道沟通协调、表达诉求。各类情绪情感、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困惑及家庭婚姻等问题的网上心理咨询、疏导, 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紧张情绪所致的极端、暴力型犯罪的发生。目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各省级检察院全面联通网络远程视频接访系统, 积极推进与基层检察院的全面贯通, 方便群众就地反映诉求, 引导当事人在法治轨道上表达诉求。

(四) 网络传媒畅通了监督渠道, 使中国司法公开全面提速

网络的普及, 推动了公民依法积极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 畅通了监督渠道。例如, 已建成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 开通的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 建成的“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 以及检察门户网站、检察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通过推进新闻发布制度化, 及时公开重大案件办理等情况, 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需求。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不断地改进法院、检察院的工作, 传播中国法治的声音, 让司法变得更加透明。

二、防控网络犯罪, 遏制负向效应

从宏观角度, 笔者认为关于网络犯罪的预防, 首先要解决好四个矛盾, 其次处理好四对关系, 最后是要形成四个方面的作用力。

(一) 解决好四个矛盾

1. 网络正向效能与负向效应伴生的矛盾。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其中, 黑龙江省网民数达1599万人, 网民普及率达41.7%, 全国排名第21位。网络已无所不在, 大到国防安全、内政外交, 小到休闲购物、沟通交流, 处处都伴随着网络的身影, 网络已经融入生活, 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们享受网络的速度与激情的时候, 不可回避的是, 多彩的网络在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的同时, 一些非健康的生活方式也相伴而生。网络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 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的暴力、色情, 又充斥着“激情”始终。各大色情网站、应招网站、陪聊网站以及黑客、木马软件层出不穷, 这些无疑构成了卖淫、嫖娼、强奸、抢劫、盗窃、诈骗等诸多犯罪的诱因。

2. 立法规定与实践执行的矛盾。

立法规定与实践执行的矛盾是网络犯罪预防工作所面临的又一现实困难和挑战。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 网络犯罪涉及的地方很广, 很难确定具体的犯罪行为实施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这就给实践中的惩处带来了困惑。各国、各区域对网络犯罪的构成以及法理表述不同, 实践中的司法冲突、执行难度可想而知。

3. 监管责任与监管能力的矛盾。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执法部门在加强网络监管方面的责任, 然而, 对网络的监管, 绝非仅仅有责任心就行, 还需要过硬的网络专业技术。我们一直在强调家庭、社会、道德与法治对网络犯罪的齐抓共管, 但我们不可能用全天候的、健康的、理想的状态去羁绊每一个个体。虽然有专门的网监部门,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执法部门在加强网络监管方面的责任, 然而, 实践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监管责任很难落实。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能力的不足, 导致监管难以有效地开展。

监管能力的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监管的技能缺失。有些网络犯罪的技术是高智能、带有挑战性的。例如, 熊猫病毒、蠕虫病毒等等, 它挑战的是“创新型的高技术”前沿, 是技术领先与普世的冲突。二是监管的处理能力难以落实到位, 难以形成有效的震慑。境外的网络犯罪打击能力有限、跨区域轻微网络犯罪处理不及时。三是被监管行为的泛滥及游击作案造成了监管的“无力招架”。这些绝非仅凭“监管责任”四个字就可以“照单全收”。这种带有文明性质的冲突, 真的需要更高的文明去化解。

4. 全网域犯罪预防与人权保障的矛盾。

为了切实预防网络犯罪, 对于网络就要加强监管, 这就意味着一些信息可能会被过滤掉, 从而在事实上限制了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是预防网络犯罪工作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在平衡犯罪预防与人权保障的冲突的时候, 就要对监管行为进行深刻认知。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 既要看到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也要清醒地对系统信息进行区分。有些信息是成人领域的, 有些信息是医患领域的, 有些信息是专属领域的, 有些信息是大众的, 有些信息必须是小众的, 有些信息在国外可以被理解, 是合法的, 而在我国是犯罪。因此, 必须加以区分。这种区分是因主体的, 不能因群体而刻意人为。

(二) 处理好四对关系

1. 管理部门与网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部门作为网络监管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定者, 具有无可推卸的监管、调控职责。而浩大的互联网正是由无数个网站与广大网民共同建造起来的人类进行数字化生活的虚拟社区的集合体。管理部门与网民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相互对立关系, 也可以是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所以, 预防网络犯罪首先要处理好管理部门与网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行政执法与自律管理之间的关系。

对于网络的监管, 我们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既要强调政府主动介入, 建立一套快速反应的监管体系, 又要着力培植网络行业自律督管的民间管理模式。尤其在涉及未成年人上网管理方面, 学术界建议成立保护未成年人免于不良网站毒害的组织。它们的重要任务是向学校和家长提供家用网络治理软件, 指导学校和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防毒”保护。这些软件分别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未成年人, 可屏蔽掉包含色情、暴力、毒品等不良信息的网站和一些游戏网站, 并可监控孩子的上网时光。协调好行政执法与自律管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的监管才能真正做到有张有弛、宽严结合, 政府自主、网民自觉。

3. 立足当前与放眼长远的关系。

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 同样需要由现实空间法律来规范。一方面, 立足当前现状, 针对网上突出问题, 加强专项立法工作。另一方面, 着眼于长远发展, 研究制定适用范围更广、具有前瞻性的互联网监管规则。[1]我们在法律调控之中还要预设一定的空间, 允许各种思想行为碰撞与冲突。

4. 互联网开放式的分享精神与保护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

网络时代, 科技的发展为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 网络新技术和创新应用,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2]既要保护权利人的知识产权, 又要最大化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是时代所需, 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协调二者的冲突, 需从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入手, 构建“合理使用”、均衡发展的和谐关系。

(三) 形成四方面作用力

1. 科学利用网络的能力。

就是在接触网络和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 能够有效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为进一步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科学利用网络创设了重大契机。完善网络犯罪的相关立法, 构建开放、便民的网络平台, 在法治的轨道上提升科学利用网络的能力。

2. 发挥网络预防犯罪的效力。

我们应当关注网络的便捷性特征及其对社会公众的广泛影响, 充分发挥网络在预防网络犯罪中的积极作用, 在网络中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 发挥网络文化的道德教化作用, 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3. 为清网而形成的文明向心力。

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是对网络文明的担当, 良好的网络生态需要全民守法自律, 全民共建共享, [3]清除网络“牛皮癣”, 形成文明向心力, 努力构建包括法律防控、管理防控、技术防控、文明防控的网络犯罪防控体系。

4. 努力形成预防网络犯罪的社会合力。

开展网络犯罪预防工作, 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绝非一人、一部门、一地区之责。网络犯罪跨地域、跨国的发展趋势, 也决定着全社会必须共同作战、密切协作、齐抓共管。通过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共同参与, 努力形成网络犯罪预防的社会合力。为我国网络犯罪防控工作发挥全方面的正向效能, 拓展新思路, 为网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张鸫.依法治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课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4 (12) .

[2]刘祥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均衡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5) .

浅议网络犯罪 篇9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

由于受到计算机犯罪概念的影响, 理论界有学者认为“网络犯罪就是行为主体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 故意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 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但是笔者认为网络犯罪并非传统的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是指以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存储、运输的信息为犯罪对象, 以及它主要在互联网上实施并完成的危害社会、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同传统的犯罪相比, 网络犯罪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1. 互动性、隐蔽性高、风险性小, 犯罪主体趋于低龄化且很难确定, 取证困难

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 消除了国界, 使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和犯罪结果的发生地分离成为可能。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对所有事物的描述都仅仅是一堆冷冰冰的密码数据, 这类网络犯罪有目击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发现和侦破非常困难。而且目前发生的网络犯罪非常明显的低龄化, 网络犯罪的青少年往往不是追求经济利益, 只是为了争强好胜但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从国防、电力、银行、航运和电话系统等国家的各个部门现在都是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一旦这些部门遭到侵入和破坏, 后果将不堪设想。

3. 司法规定及立法工作的相对滞后性

网络犯罪比较常见的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 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 这是典型的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而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以及网络诈骗、教唆等犯罪, 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虚拟空间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所进行的犯罪。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新生事物, 在技术上还有许多不太成熟的地方, 原有的监控管理和司法系统人员知识缺乏, 对网络犯罪的特点、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并且在立法方面也相对滞后。1997年的刑法没有关于网络犯罪的相关规定, 只在200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 才对如何惩治一些犯罪现象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做了明确的规定。

二、网络犯罪的构成

1.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 犯罪活动表现在外部的各种事实

网络犯罪是单一危害行为, 即只要行为人进行了威胁或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行为或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就可构成网络犯罪。网络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法规, 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 或者破坏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设备等侵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 以及利用计算机实施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 诈骗、教唆犯罪, 网络色情传播, 以及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等犯罪。网络犯罪的行为只能是作为。这是由于网络犯罪的物质基础在于由硬件和相应软件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而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程序功能, 需要通过人直接或者间接操作输入设备输入指令才能执行。这种网络犯罪背后的人的行为只能是积极的作为, 表现在各国的立法中的用语可以是侵入、删除、增加或者干扰、制作等等。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 犯罪人利用网络,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从网络上的任何一个节点进入网络, 都可以对网络上其他任意一个节点上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侵入和犯罪。

2.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时, 对其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极其造成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这主要有犯罪故意和过失之分, 具体因素包括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等。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因为在这类犯罪中, 犯罪行为人进入系统以前, 需要通过输入输出设备打入指令或者利用技术手段突破系统的安全保护屏障, 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破坏网络管理秩序。这表明犯罪主体具有明显的犯罪故意, 而且这种故意常常是直接的, 他们带有恶性, 试图干扰破坏社会正常秩序,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即使是为了显示自己能力的侵入系统的犯罪, 行为人也具备明显的“非要侵入不可”等等的念头, 显示了极强的主观故意。

3. 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既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法人

犯罪的主体即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其中, 自然人是指年满16周岁的人。从网络犯罪的具体表现来看, 犯罪主体具有多样性, 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人都可以进行网络犯罪, 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都相差不大。刑法规定以特殊身份作为要件的主体, 称为特殊主体。一般来讲, 进行网络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的行为人, 但是不能认为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就是特殊的主体。我国虽然将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授予工程师的职称, 发放各种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等, 但是从网络犯罪的案例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人水平高超却没有获得任何证书或者职称。同时, 应当看到网络时代的今天, 对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网络犯罪却将越来越普遍, 用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这样的标准是不确切的。另外, 网络的发展给企业电子商务带来了新的生机, 企业法人为了争夺新的市场空间, 法人作为主体的网络犯罪也应当不足为奇。

4. 网络犯罪的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网络犯罪所侵犯的一切社会关系

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广泛性﹑隐蔽性等特点, 但其所侵害的仍然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网络犯罪的直接客体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行为侵害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秩序, 有的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制度, 有的则危害国家和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人身安全。所以网络犯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三、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

任何犯罪都是有迹可寻的, 网络犯罪作为新出现的一种犯罪形式也必然会产生各种记录犯罪过程、留下犯罪痕迹、揭露犯罪事实等的各种证明形式, 这些证明形式就是电子证据。所谓电子证据是指在网络犯罪以及计算机犯罪中, 以电子文档、电子邮件、网络订单等借助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表现自己证明力的证据形式。电子证据所具有的无形性、多重性和易破坏性, 使得网络犯罪在取证上具有相当的困难。在我国传统证据中, 并没有把电子证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我国著名学者何家弘先生曾经预言:“就司法证明方法的历史而言, 人类曾经从‘神证’时代走入‘人证’时代;又从‘人证’时代走入‘物证’时代。也许, 我们即将走入另一个新的司法证明时代, 即电子证据时代。”面对电子证据时代, 应该说现阶段我国在电子证据方面的相关立法并非是完全空白, 而是有着零星的分布。其中,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的基本法律, 如《电子签名法》、《合同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分别对数据电文与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的证据地位等作了规定。但是, 我国的电子证据立法仍具有明显的不足, 不仅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而且思路模糊、概念不清、刚性条款缺失, 特别是缺乏实实在在的可采性规则。不论是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律, 还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部门性规章, 几乎都没有明确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就是在涉及电子证据的极个别条款中, 也缺乏可操作性, 不能满足实际办案的需要。由于电子证据法规不健全、网络的隐蔽不确定性, 给警方查处、检方举证、法院量刑等造成诸多困难。查办网络犯罪主要依靠电子证据, 打击网络犯罪加快电子证据立法是关键。

四、我国刑法的规定与完善

对计算机网络犯罪, 根据罪刑法定的原则, 应当适用我国现行刑法第285条、286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的犯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从法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规定重点在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护, 笔者认为对我国刑法的规定有进一步完善之处。

1. 网络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

而目前我国刑法很难对境外从事针对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犯罪产生效力, 笔者建议建立网络犯罪的普遍管辖原则, 即无论犯罪人是何国人, 无论在何处实施犯罪, 也不管侵犯了哪一国的利益, 任何国家都应当适用本国刑法。

2. 对“虚拟财产”应予以保护

“虚拟财产”就是长时间虚拟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 这点是不能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的虚拟财产以及狭义的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 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 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 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 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中的财产。公民的财产既包括有形的, 也包括无形的, 网络虚拟财产应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虚拟财产既可以从游戏开发商处直接购买, 也可以从虚拟的货币交易市场上获得, 因而虚拟财产已经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属性, 其真实价值不言而喻。从法律对财产的定义来看, 虚拟财产也应得到保护。但我国国内有部分学者认为, 虚拟财产并不是一个实体物质, 不具备真正财物的性质, 而且现行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刑法基本原则, 不应认定为犯罪。但笔者认为网络虚拟财产已具备了真实财产的基本特性, 应与真实财产一样得到法律的保护。

3. 在网络犯罪中, 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而且日趋低龄化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网络,犯罪,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含义

随着科学基础的突飞猛进, 高科技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衍生出了很多安全隐患。计算机, 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产物之一, 在信息时代, 为人们构建无阻碍交流平台, 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瞬息万变。但同时, 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安全问题、网络问题, 却令人担忧。

首先, 应该明确区分“计算机”和“网络”的概念。从现行的我国的狭义的刑法来看,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代表网络的含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这样的界定是十分模糊且不准确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错误的, 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从法律角度上来讲, 它的管辖范围是清晰的,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并没有亟待改革的必要。但是, 我们不可以因为这样的情况就放弃准确区分“计算机”和“网络”的含义, 避免因概念混淆造成的法律问题。需要强调的是, “计算机”和“网络”的概念是有交叉涵盖关系, 就现在信息网络发展的现状, “计算机”相较于“网络”是小概念, “计算机”往往是“网络”的载体和工具;“网络”是较为宽泛的广义含义, 它既包括运用计算机等相关设备进行独立操作, 也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传播。因此, 网络犯罪也应该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

1994年, 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这是我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法律, 它为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打击计算机信息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犯罪问题的对象和形式的多样化, 相关法律也需要相应的调整。而对于网络犯罪的定义, 各国说法不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对于网络犯罪的定义:“任何在犯罪、调查或起诉过程中, 必须具备特别电脑网络技术知识的不法行为。” (2) 这样的定义实际上是十分全面的, 对我国正确定义网络犯罪具有参考价值。

笔者认为, 想要准确地定义网络犯罪, 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根据现在实际情况, 预测未来网络发展的情况以及网络犯罪的趋势, 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网络犯罪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种:

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 即将网络作为实施不法行为的对象, 在未取得允许的情况下, 进入他人的私人网络领域, 对其进行窃取、破坏等恶劣行为, 造成被破坏对象精神和物质上的损伤。这类犯罪的典型形式有袭击网站、传播计算机病毒、侵入内部系统等, 其作案方式和时间都灵活多变, 侦查和防范工作都有很大的难度。

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实际上是将网络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 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来实施违法活动。通过网络诈骗、勒索, 窃取他人秘密对他人造成损害或有损害趋势, 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在网上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混淆性, 不易区分, 监管难度极大。

综上, 本文定义网络犯罪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 或者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主要的犯罪手段, 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的行为或者实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

二、我国网络犯罪存在的问题

(一) 立法方式的问题

但凡法律都有管辖权的问题, 法律也因为其地域性具有管理上的局限性。尤其对于网络犯罪问题, 其涉案地域之广、牵扯国家之多是过去的犯罪活动都不曾有过的。从民商事法律关系方面来说, 网络使国际交易突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使国际市场成为一个统一的交易市场。在法律方面存在的冲突, 一方面加重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降低了国际交易的效率, 浪费了资源, 阻碍资源有效配置, 这同时也加大了司法成本。目前, 国际上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共同努力维护国际贸易的安全和稳定,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民商事法律就能够形成统一规则体系。

但是在刑法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 想要使各国统一其刑法法典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前国际只对极个别的犯罪行为实施统一的犯罪规制, 但是其力度和实施度远远不如国内法律的实施程度。鉴于网络犯罪渗透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针对网络犯罪的刑法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难度极大, 因此, 网络犯罪管辖权问题, 是网络犯罪立法的难点之一。

就我国国内来说, 我国是以刑法法典为主, 以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文件作为辅助的立法方式。这样的立法方式, 针对网络犯罪来说, 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局限性和分散性。很多法律法规, 一出台就被时代淘汰, 不能为打击网络犯罪作出有效的标杆指示。

(二) 犯罪构成的问题

从犯罪主体来看, 我国的网络犯罪只规定了自然人犯罪的相关法律, 并未规定法人或者单位作案的法律。但是, 就目前的网络犯罪案件来看, 单位作案、团体作案的情况越来越多, 但是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网络犯罪。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 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这都对网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犯罪取证来看,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的制裁存在取证难、取证少的问题。对于这种新型的信息科技, 用传统的途径获取犯罪证据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 电子证据应运而生。电子证据, 也被称为计算机证据, 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 (4) 电子证据具有易破坏性、无形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这样的特点, 致使对电子证据的取证十分困难, 不仅需要高科技的技术, 也需要极强的侦查能力和辨识能力。它容易被篡改、伪造, 而且很难区分真伪, 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极大, 稍有纰漏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也是目前网络犯罪治理的最大难题之一。

(三) 取证问题

法律的刑罚要求有理有据, 面对不充足的证据, 再完善的法律系统也发挥不了作用。以西安市的一起网络诈骗案件为例, 澳门某富豪收到敲诈电子邮件, 声称要富豪汇去300万元, 否则后果自负。警方介入调查之后, 发现这封邮件是从西安市的某网吧发送的。经过追踪IP地址, 发现发送邮件的邮箱是在西安市的A网吧注册的, 诈骗邮件是在A网吧附近的B网吧注册的。在A、B网吧附近, 人口流动性大, 人员构成复杂, 给追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警察经过日夜排查, 终于锁定了附近S大学的大三学生李某。他这样通过网络诈骗已经三个多月了, 对网络安全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这样的网络诈骗案件不胜枚举, 警方普遍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大多数的网络犯罪都是根据IP地址进行追踪, 但是对于很多黑客高手来说, 隐藏IP地址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国推行实名上网多年,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犯罪分子依旧可以伪造身份证混淆视听。即使警察可以根据IP地址和身份证信息锁定了使用公用电脑的人员名单, 也不能保证是哪一个人作案。再退一步讲, 就算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而终止调查。

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我国网络犯罪取证困难重重, 难以有效地打击非法势力的不法行为。

三、应对网络犯罪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 技术层面上的防控

网络犯罪依赖技术的支持, 因此要从根源上展开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就要掌握比犯罪分子更先进的网络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化, 人人都可以接触到计算机网络, 但是真正精通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中观企业配合和个人微观努力共同结合。首先, 国家在政策制定时, 可以对计算机教育培训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体现国家鼓励培养高精尖计算机人才的意愿;其次, 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经济细胞, 在经济运行和国家发展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打击网络犯罪中, 企业更要拿出其规模效应, 集结优秀人才, 为钻研计算机技术不断努力。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推出了防盗软件、杀毒软件等, 为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献出一份力。最后, 着眼于个人,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名成员, 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研习计算机网络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 法律层面上的规制

自从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我国的各项法律都在不断的完善中, 与时俱进。但是如上文所提及到的, 我国目前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律都不够具体, 针对性不强, 并且具有时滞性和延后性。因此, 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网络犯罪法律迫在眉睫。

1. 应明确司法管辖权

明确相关法律的司法管辖权, 不仅是在国际上可以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 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安全环境, 更重要的是, 它是完善国内法律体系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国际化倾向日趋明显, 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和个人来到中国发展, 这其中就存在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犯罪方面的问题, 很多跨国公司利用网络跨国作案, 在我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构建安全的国内生活环境, 也不利于形成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

2. 应明确刑事责任年龄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 我国网络犯罪的低龄化严重, 许多的未成年人接触到网络之后, 误入歧途。未成年人因其三观没有完全成型, 不能明确辨别好坏, 在大是大非面前或许还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但是面对网络的新奇的诱惑, 很容易陷入其中。成为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更为严重的是诱导其协助自己从事不法行为, 这不利于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因此, 需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责任, 责令其加强监管, 并且对达到惩罚年龄的青少年进行责罚, 不姑息纵容。

3. 道德层面上的引导

在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和物质文明社会的今天,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从根本上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才能从根本上防范网络犯罪的发生。

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 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网络安全。以此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共同创建和谐网络生活。

参考文献

[1]曹赞刚.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N].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0) :15-17.

[2]聂里宁.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11) :23-25.

[3]刘士国.当前网络犯罪的特征、形式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 2005, (04) :39.

[4]马进保, 袁广林.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防控对策研究[N].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6, (03) :29.

美国网络犯罪面面观 篇11

去年一年时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共接到1.8万起网络投诉事件,是1998年的两倍,而仅在今年的头6个月,数量便已高达1.1万起。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去年共受理1500起网上儿童性诱惑事件 ,比1998年增加了800件。在商业领域,网络犯罪更是无孔不入。据美国计算机安全中心及FBI的最新调查,去年一年便有70%的公司遭到黑客的攻击,近300家公司的损失高达2.65亿美元。

不久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派出报道队伍,揭露美国社会中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网络犯罪事实。

失落纯真

于诺原是当地中学的一名萨克斯管演奏员,15岁那年,他不幸遭遇车祸而瘫痪。从那以后,于诺形成了扭曲的性格,电脑则是他惟一的玩伴。网络世界弥补了于诺在现实生活中的空虚,但也使他走上了犯罪之路。

于诺在Townsend镇建立了一个色情网站,专门引诱年幼无知的孩子们。他还在网上列出那些他认为应该受攻击的老师和学生名单,并不断恐吓他们。网页上,当地中学校长蒂莫西的头部和胸部布满了虚拟的弹孔,从弹孔里不断喷射出鲜血来。

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访问他的网站,于诺建立一个聊天室,不断吹嘘自己如何使女孩着迷,还不断使用别名搜集有关孩子们的信息。不久以后,纯真无知的孩子们惊讶地发现,于诺不仅知道他们在星期五晚上的足球赛上穿什么衣服,知道谁疯狂地喜欢谁,甚至连他们家里人的名字都了如指掌。于诺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神”,越来越多人沉溺于他的网站,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不久前,于诺因涉嫌恐吓和诱惑未成年人遭起诉。

收养诈骗

6月25日,纳卡伊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曾经欺骗过她的女人终于服罪。而这个罪孽深重的女人名叫弗洛。

一年多来,纳卡伊和丈夫一直想收养一个孩子。他们在一个收养网站进行登记,希望网络能使他们梦想成真。不久后,他们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声称费城有个叫弗洛的人能提供帮助。几个星期后,弗洛给他们发过来一个传真,是一个名为达科塔的孕妇体检表,说她很希望他们能领养即将出生的孩子。兴奋不已的纳卡伊便按弗洛的叮嘱汇去4500美元,作为8500美元酬金的首期定金。钱汇出不久后,弗洛便音讯全无,而达科塔这个人也根本不存在。

弗洛利用网络,已欺骗包括纳卡伊在内的43个家庭,骗取大量钱财。但恶人终有恶报,弗洛不久前落入法网。

网上诽谤

“为什么不选择这个股票?”网上BBS(电子公告板)有人宣称,新泽西州一家名为Biomatritx公司的股票价格将上涨。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名为Synvisc,是治疗关节炎的药品。与此同时,却有人在大唱反调,声称说股票价格上涨的人是个骗子,他预测Biomatritx将要破产。

究竟谁是谁非?抑或只是个操纵股票价格的阴谋?不错,这个阴谋的幕后操纵者是一些利益集团,他们利用别名在网上传播谣言,以达到操控股票价格的目的。而Biomatritx公司则声称自己是网上诽谤的牺牲品。早在去年,在YAHOO的电子公告板上,便有人谴责Biomatritx的首席执行官是纳粹狂人,有人则称该公司一位女经理的私人生活淫荡无比,更有人称很多病人在服用Synvisc后,不仅病没好,反而丢了性命。听信这些谣言后,一位大股东抛出了一半股票,Biomatritx遭受了巨大损失。

为了保护公司的信誉,Biomatritx决定向法院起诉这些网上谣言传播者。马萨诸塞州的有价证券管理机构也对这些人展开网上追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查出这些造谣者,他们是公司前雇员及其亲戚,因被解雇怀恨在心,故意损害公司的信誉。

盗用信用卡

星期六的下午并不是黑客盗用信用卡的黄金时间,但在互联网安全公司“反对者在线”的办公室里,一些美国最顶尖的电脑警察正要“抓捕”一些罪犯。

“反对者在线”的创建者约翰,正在监控一个普通的聊天室,在那里许多持卡人正在交换盗来的账号。

一个网名为Master的持卡者宣称他有一张Virgin卡要交换。约翰使用H4cker的网名推荐自己:“我有进入美国证券交易所的号码(这是他从发生器网站找来的假号码),跟你交换怎样?”Master上钩了,他很快问道:“你的名字、地址和E-mail是什么?”约翰再次骗他,说只要他把号码传过来,就告诉他更多信息。不一会,一张信用卡号码和有效日期,以及主人的邮寄地址及电子邮件都出现在屏幕上。约翰赶紧给主人发了一个邮件:你的信用卡号码已被盗。但盗用者却逍遥法外,这就是网络提供的犯罪便利。

色情诱骗

10年以来,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名牧师,威廉·卡贝尔在当地人们心目中已建立起一个颇受尊敬的形象:和蔼可亲、谦逊有礼、慷慨大方。但这位毕业于耶鲁大学神学院、普林斯顿神学院的牧师,却有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去年10月一个静静的夜晚,他打开办公室的电脑,利用他在美国在线的账号,进入了一个聊天室。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Billsc635,在那里,他和一个叫Addam1984的网友搭上了腔,Addam1984称自己是14岁的男孩,来自新泽西州。威廉写道:“我是一个男同性恋者,很喜欢和青少年交往,我们可以谈谈吗?”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两人的关系进展非常迅速,威廉不断向对方发出引诱信号。

今年6月26日,两人约好两天后在快餐店见面。威廉说他将戴上眼镜,穿一件栗色的马球衬衫和一件黄褐色的家常裤。Addam1984则说他穿一件运动衫。两天后,威廉果然出现在快餐店,但他却没有等到那位男孩,反而被FBI的官员一把抓获。原来,Addam1984是FBI官员的化名,威廉因利用网络引诱未成年人构成犯罪,最终缴纳10万美元才可获释。

身份盗用

塞茨不断抱怨美国有价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这位23岁的小伙子来自新泽西州老桥镇,他说如果该机构不在网页公开所有社会保险成员的名单,他就不可能利用其中14个人的姓名来申请汽车贷款,今天也不会坐在法院里等待审判。

而使塞茨走上犯罪道路的正是老桥公共图书馆的电脑。有一天,他上网冲浪,突然间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一个数据库,里面有许多公司存在SEC的资料和文件。这对塞茨而言诱惑简直太大了,他试着用其中一个名字,在网上向美国银行申请汽车贷款,但被拒绝了。他接连又用了11个不同别名进行申请都没有成功。塞茨并没有放弃,第14次时,他用了盐湖城一个名为卡尔森的身份进行申请,终于获得成功。几天后,他从国家银行那里得到了一张4.4万美元的贷款支票。

现在塞茨缺少的就是卡尔森的身份证,而这个在网上很容易就买到。其实,互联网上至少有300个销售假驾照、假护照等假证件的网站,假身份证比比皆是。很快他便拥有一张卡尔森的假身份证。由于卡尔森有很好的信用记录,塞茨很顺利便取得了现金。但当他试图去登记汽车时,假驾照使他露出了马脚,最终被警方逮捕。(王宇华译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社交网络犯罪特点之浅见 篇12

Internet的出现, 细细想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以数字为载体的广域网络发展至今不过30年不到, 但是网络格局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数次变革, 而社交网络所代表的变革, 距离现在的时间说远不远, 说近不近, 因此, 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而这种载体呈现出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网络个体与现实个体的联系更加紧密, 有的更加是社会人身份的翻版。从ICQ一直发展到今天的FACEBOOK、YOUTUBE以及微博, 在带来便捷的生活和交往的同时, 这些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也从来没有消失过, 可以这样说, 社交网络在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了违法与犯罪这种异化的社会生活的格局, 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守法者会成为网络世界的犯罪人, 而受害者收到侵害的风险, 也随着社会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增长而水涨船高。因此, 有必要对社交网络上的犯罪行为进行规制。

1 虚拟世界与现实损害——社交网络犯罪的最主要特点

恐怕稍有常识的人在探讨网络犯罪时的第一反应, 就会从主体的角度去分离实际的犯罪人和网络世界的虚拟个体。认为虚拟个体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实存主体的实际情况。因此、从权利义务对等的理论出发, 认为无论是取证、追诉还是责任规制, 社交网络上的数字与字母并不能代表一个法律上存在的人。因此, 探讨社交网络犯罪行为, 就必须从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说起。

1.1 虚拟个体——网络世界的基本概念

当代中国, 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真名实姓作为自己的网络IP名称。这是维护个人安全的社会生活本能。因此, 编造的姓名和背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方式, 也就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 如果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出现了犯罪行为, 现行的法律无法将网络上的个体作为追诉的对象。而这也造成了一种认识, 即在社交网络上虚拟的个体的行为只承担在虚拟世界的后果, 而与客户端之后的那个实际的人没有关系。这样的认识也催生了在社交网络上肆意妄为的社会现象。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 虚拟的个体, 即使与现实的主体存在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 也不能否认和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否能说虚拟个体就是实际个体呢?我们可以从民法理论对于法人概念的产生的逻辑过程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民法理论认为法人的资格是为法律所确认的一种法律人格。而在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将自然人与其紧紧相连, 即意愿和目的。也就是说, 自然人的意愿和目的决定了法人能够是唯一的, 也可以享有权利和义务。对于虚拟的个体也是如此, 自然人或法人建立虚拟的个体, 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而个体在社交网络的行为, 也是代表实际个体的基本意愿而产生的。因此, 虚拟的个体并不能独立与实际的人的存在而独立于社交网络之中存在, 因此所有与之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必须由实际的个体享有或承担。

1.2 实际损害——犯罪违法性与危害性本质

如上所言, 假设虚拟的个体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那么在虚拟平台上的犯罪将不会损害到自然人或法人的实际法益。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社交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诈骗案为例, 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 不仅与实际诈骗案一样, 财产利益被侵犯。而且由于在虚拟世界对于个体依然依存于社会, 犯罪同时会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这一点在虚拟和现实同时存在。因此, 犯罪的损害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

而社交网络的另一个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犯罪的实际损害, 即虚拟个体和实际个体的高度结合。以时下较为流行的FACEBOOK和TWITTER为例, 用户使用的名称被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姓名一致, 而使用者在网络上的社会关系, 也是建立在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发展出的一系列社会关系, 比如家人、朋友、同学和同事等等。因此, 在这一点上来看, 针对社交网络的犯罪所形成的实际损害更加直接, 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更加明显。

2 新型社交网络犯罪的现实

网络犯罪, 如果一概而论的话, 那么所有的犯罪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进而被归类为网络犯罪。比如偷盗用户在电子银行之中的金钱和偷盗用户在银行中存储的现金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 笔者选取了在社交网络上较有代表性的几类犯罪作为探讨的对象, 希望借此寻找这一领域犯罪的共性特点。

2.1 人身型犯罪

从最早的公告板论坛 (BBS) 出现, 一些并不光彩的事件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如臭名昭著的自杀辅导论坛, 最早出现在欧洲, 之后蔓延全世界, 造成了无数悲剧。而在社交网络出现后, 这样的犯罪行为更加便利也更加危险, 因为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受众和对象, 而在社交网络上也更容易找到所谓“志同道合”之人。而由于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等大众心理问题的出现, 邪教、极端行为, 甚至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 都借社交网络的平台扩大了其影响, 宣扬其理论, 秘密会社组织也得到了新的温床, 不仅对社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 而且也对公共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2.2 财产型犯罪

犯罪的最主要类别, 而且是演变最快的类别, 就是侵财犯罪。而在犯罪的总数上, 侵财犯罪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最大数量的犯罪种类。社交网络, 因其便捷的特点和广泛的用户群, 成为了财产性犯罪的一片新大陆。除了一般意义的对用户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之外, 在最近, 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财产犯罪。比如以代购等为名义实施的走私、诈骗活动。以及在社交平台上, 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非法集资。以及通过社交网络构建地下金融链所实施的以直销、传销为名的“庞氏骗局”。而这类侵财犯罪的一个特点就是蔓延速度极快, 数额较大。而且, 此类犯罪, 可以轻易动摇本就不稳固的虚拟社会的信任体系, 造成一系列的衍生问题。

2.3 轻罪与违法行为

社交网络世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轻罪数量和一般违法行为的数量井喷式增长。因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不同认知之间, 一些在现实社会摄于法律权威和行为责任的人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构建另一个自己, 而这个自己会轻易的触及社会规则的底线, 因此, 造成了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侵犯一般民事权利的轻罪行为极易发生且很难被追诉。比如常见的法律上规定的一些自诉案件和其他轻罪, 以及类似于性骚扰和言语暴力之类的介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行为, 有些在实际生活之中并不会发生, 但是会在社交平台上, 给受害者带来持续的严重的困扰。

3 预防与治理

探讨犯罪问题, 作为法学研究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而目的其实是在探讨的基础上寻找防治的对策, 正如医生研究疾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一样, 对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犯罪行为的探讨, 目的就是通过原因的梳理来净化这个虚拟的社会环境。

3.1 应扩展部分犯罪主体的范畴

社交网络的犯罪问题, 其严重性就突出表现在主体基础的扩大上, 与传统的犯罪主体相比, 侦查工作的难度更大, 因为一些主体的存在本身难以认定, 比如境外租用服务器的行为就会使单位犯罪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且难以追究。而虚拟的社会身份, 也会造成一些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人选择到社交平台上发泄情绪、恣意妄为。

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对犯罪主体的认识上, 需要修正一般的观念和传统的思维习惯。比如性骚扰犯罪, 一般认为是男性对女性所施行的行为, 而在社交网络上, 这个主体就不限定为男性。另一个例子是侮辱诽谤罪, 现实世界中的此罪可能是具体的个体或与事件有关联的人, 而在网络平台上, 这个主体可能因为意见的迅速传播而扩大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因而造成的损害也会随之增长到难以估量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 就需要将一些传统的犯罪理论进行调整, 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处罚方式也可以随之更新, 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实际需求。

3.2 建立全新的社会成员分类方式

对于社会成员的分类, 是施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 现实世界的群体划分, 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较为普适的, 概括的方式进行。比如财产状况, 受教育状况, 国籍户籍等等。但是通过对于社交网络犯罪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 社交网络对于社会成员的划分不同于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方式。

比如在FACEBOOK上, 很多人就是通过对于某一个明星的追捧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群体, 他们非常容易形成共同的意愿以及施行共同的行为。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1年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通过微博平台形成合意并组织实施的劫车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一种认定方式, 我们都无法通过传统的社会成员划分机制对于这样的行为的社会群体进行区分, 因此, 应对社交网络上的出现的犯罪行为的治理, 应当首先从了解社交网络对于成员的划分和共同群体的认定标准开始。

3.3 针对网络问题的法律解释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认为法律在规制网络世界的进程之中始终是滞后的。但是法律的诞生从来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滞后不代表不去规制, 因此, 社交网络和虚拟社会关系的高速发展更需要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

笔者认为, 社会的规制, 必然要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 但是一个新问题的出现, 不能一概而论的就去立一个新法去规范, 更为稳妥和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 进一步发挥现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原因是作为网络虚拟的世界, 首先无法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独立成为一个法域。另外, 完全能够在虚拟世界施行的法律从立法技术上也难以解决。因此, 通过对于现有法律的系统解释, 赋予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以对应的现实概念。有助于建立一个规范治理下的, 良性运行的社交网络。

综上所述, 出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犯罪违法行为不仅是一个网络世界的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的法律问题, 更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而问题的实质, 是如何在虚拟的社会关系之中运用现实的法律制度实现规则治理, 进而达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交网络的正常秩序。这个愿景的实现, 不仅需要法律运行体制的推陈出新, 同时, 也需要网络世界的每一个公民遵守法律。

摘要:社交网络, 作为最近十年网络的最主要发展领域, 改变了传统因特网的格局, 也改变了网络生活的习惯和面貌。而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犯罪也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而具备了新的形式。形成了一批社会危害性普遍的新型社交网络犯罪。本文旨在对社交网络的犯罪行为进行探讨, 通过分类的方法确定社交网络犯罪的独特之处, 即全新的社群划分。进而为防治犯罪做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型犯罪,成员共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楷著.《刑法学》 (第四版) [M].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

[2]李亚芳.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及解决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熊意超.《打击网络犯罪面临的困境及立法对策》.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4]刘英泽, 张玉霞, 王雪梅.《我国网络犯罪立法问题探究》.载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5]邹萍, 史恒, 吴艳军.《完善网络犯罪立法》.载于《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4月号 (总第367期) .

上一篇:北京普通高校下一篇:电器自动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