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犯罪案件刍议

2024-06-07

网络经济犯罪案件刍议(精选5篇)

网络经济犯罪案件刍议 篇1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以下简称《刑诉规则》) 第十二条第二款新增内容:“对于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多个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相互关联, 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和诉讼进行的, 人民检察院可以对相关犯罪案件处理”。北京市渎检机关通过“并案”的方式, 2012年侦查非渎职类犯罪人数为17人, (1) 包括受贿罪、行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包庇罪、诈骗罪、伪造公文证件罪等案件, 严肃打击了犯罪活动, 为破案创造更多的战机。

一、并案处理的法理基础

(一) 反渎办案特点涉及“原案”问题

实际中, 许多渎职犯罪案件都是在“原案”结案后的基础上再加以查办处理, 一是能直接运用公安机关查办案件的材料, 二是能够很清晰的判断立案标准的问题, 例如在事故类案件中, 对于损失后果的认定, 涉案经过、事发原因等在公安机关移送批捕时都会有结论, 渎检部门根据这些材料判断背后存在的渎职犯罪问题, 更易上手。

(二) 符合牵连犯罪管辖原则

《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一人犯数罪, 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 只要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 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此条规定是牵连管辖的实际运用, 其中蕴含的刑事诉讼经济化、科学化成分存在, 渎职犯罪关联案件本身与渎职犯罪就是一个整体, 在事实认定和证据获取上能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三) 诉讼效率原则的具体运用

效率是渎检部门办案的生命力, 犯罪证据往往是稍纵即逝的, 越是迅速越能防止证据的灭失, 越能掌握关键证据。“反渎职部门办案要待原案判决或者关于一部分事实的行政调查结论出来后, 才着手调查犯罪线索, 常常不利于第一手材料的获取, 造成破案的最佳时机消逝”。 (2) 并案处理案件后, 一旦能够启动该程序, 渎检部门就无须等待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结果, 第一时间介入案件, 对提高侦查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二、并案处理规则的运用

(一) 更加注重“原案”信息的侦查

反渎涉案信息线索的获取对于启动侦查程序极为重要, 四十四种渎职犯罪大多涉及“原案”问题, 例如口袋罪的“玩忽职守罪”, 一定是渎职者的失职行为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后果, 这种损害即是外在表现的“原案”, 其中不乏有刑事犯罪问题, 顺藤摸瓜查下去最终突破玩忽职守行为, 例如笔者所在院主办的“山西襄汾九·八溃坝事故”, 事故造成200多人死亡, 矿山相关责任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 侦查人员以事故调查组的名义参与审讯, 暗中查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问题, 最终捕获公安派出所人员韩春喜、程香民玩忽职守行为。

(二) 与相关部门建立案件联络制度

并案的案件一定不是反渎部门办案的专长, 在案件的立案标准把握上, 损失后果认定上, 批捕报请流程上, 犯罪构成要件上都应该积极沟通反贪、公诉、侦监部门, 将“侦查一体化”的办案模式在并案处理中发挥优势。对外主要是做好同公安机关的沟通联系, 我们不得不承认, 反渎职侵权部门在人力、财力、技术装备和同普通犯罪做斗争的经验上都不如公安刑侦和预审部门, 影响重大的渎职案件检察机关没有能力去寻找诸多的关联案件人, 需要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但是案件都不由公安负责, 如何能配合, 这些最好是通过制度合作安排进行。

(三) 并案处理应聚焦于主犯渎职行为

并案处理案件是一种改变管辖权的案件, 不应处于常态, 应该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特殊状态, 也就是说, 案件的侦破工作仍然是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线索为主线, 应调查过程中发现同其渎职行为关联的行为才能并案处理, 《刑诉规则》第十二条将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的相互配合放在第一款, 将并案侦查放在第二款, 从各自的地位就可以看出并案是种特殊的状态。还能看出并案处理规则的着眼点是渎职犯罪嫌疑人, 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围绕这渎职犯罪人展开, 具体来说就是法律赋予的职责职权, 而不应以调查的事件作为焦点。 (3)

(四) 判断是否便于侦查是要件

“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和诉讼进行”是《刑诉规则》规定并案处理精神的重点, 这是为了避免随意扩大检察机关侦查普通刑事犯罪的范围, 笔者认为, 应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 第一, 从所涉案件的性质判断。1.一人犯数罪中明显存在其他主罪的情况;2.基于人权保障的原则, 包庇罪、伪证罪、妨害公务罪等, 不宜由办理本案的侦查部门直接合并侦查;3.属于专门机关管辖的案件, 由于专业技术性强不宜并案。第二, 考虑自身的侦查能力, 渎检部门在人力、装备、信息获取和查询、技术侦查能力、司法协助等侦查资源上都不如公安刑侦部门。第三, 保证职务犯罪侦查涉密的需要。

三、并案处理规则的完善

(一) 细化规定预防并案权滥用

《刑诉规则》对并案处理的规定没有详细规定, 《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第4·9条、第4·10条是关于并案处理的规定, 第4·9条同《刑诉规则》未作出程序性要求, 仅第4·10条规定“发现与渎职行为相关的贪污贿赂犯罪线索的, 报请检察长同意后, 可以并案侦查;与渎职行为无关的, 应当移送反贪污贿赂部门办理;案情重大复杂的, 应当报请检察长批准由反渎职侵权部门和反贪污贿赂部门共同组建联合办案组查办”, 同属自侦部门的案件因较好沟通协调, 只需内部报请检察长批准即可, 对于改变管辖的案件, 虽在《规范》中未作出规定, 但按照相关精神应报请省级以上检察机关批准, 在提请批准时应完善报审程序, 程序的规范是最好保障权利不得到滥用的基础, 应细化并案侦查权运行的相关规定。

(二) 上级检察机关适时督办案件

上级检察机关出具的书面批复除是否同意的批复函外, 应根据案情同时督导办案, 督导案件一般具有重大影响, 成案几率较大但案件较复杂, 为保证案件的正常侦查, 加强上级院的支持力度所实施的特殊侦查手段, 并案侦查的案件突破了渎检管辖范畴, 窝案串案的可能性较大, 本身就是疑难复杂案件, 并且案件是由上级院同意并案侦查, 对案件的审查结果应该有所掌握。另一方面, 为保证基层办案部门办案质量, 减轻办案过程中的阻力, 便于业务上的指导, 也应该形成上级院督办案件的模式, 并案侦查同督办案件有着紧密的联系, 运用得当对于案件的侦破有很大的好处。

(三) 建立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机制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并案侦查制度的建立, 虽然突破了反渎职侵权部门自身的管辖范围, 但也应该在这一原则体系下开展工作, 虽然实践中, 主从罪的地位难以判断。 (4) 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就案件侦查本身来看相互配合办案的例子比较少, 相互之间在配合的方式、方法、内容、程序、责任法律法规上均没有规定, 往往公安机关案件有管辖上的问题都是通过侦查监督部门改变管辖移送检察机关。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 大部门都是存在没有事前的沟通协调, 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 尤其是在并案侦查中, 检察机关享有的侦查手段和侦查资源比较有限, 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十分有必要。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制度规范, 这种配合就成为一种内心判断, 积极性不高, 应着手与公安机关签订相关便利机制, 保证案件的正常办理。

(四) 反渎干警知识结构尚待提升

渎职犯罪涉及面广, 反渎干警不仅要熟悉法律法规, 还要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部门规章和管理规定, 例如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要知其立案标准是什么, 食品安全标准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应当由哪个部门出具权威结论, 因为是很有可能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构成的前置案件, 需并案侦查。如果不了解普通刑事案件的成案规则, 有可能就会放纵犯罪, “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 反渎部门“并案处理”案件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但它应当是作为刑诉法管辖规定的特殊形态, 不应随意扩大其使用的范围。当前对于并案侦查程序的规定还比较的模糊, 尚待有关机关进行细化, 以便在渎职犯罪案件的侦破中合法有效的搜集各种有利线索和犯罪证据, 并案处理案件需要上级检察机关的批准和支持, 最好使用督办案件的形式加强对案件的跟踪和管理, 以提高反渎案件的侦破率。当前渎检部门侦查能力还比较的薄弱, 自身要加强业务素质的提高, 对外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配合, 最终从根源上肃清渎职犯罪土壤, 净化社会风气。

摘要:渎职案件的查办依靠“原案”是必要的,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明确, 对于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 多个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相互关联可以并案侦查, 这种侦查方式有利于案件效率的提高, 同时也是突破刑事案件管辖权的特例不应被滥用。

关键词:新刑诉规则,反渎职侵权,并案处理

参考文献

[1]陈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释义与点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2.

[2]江海昌.反渎职侵权实战全程指南[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1.

[3]陈连福, 何家弘.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4]孙谦.<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3.

①数据来源北京市检察机关2012年度查办渎职侵权案件情况通报.

②陈波.反渎职期取暖侦查实战要领.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2.81.

③例如, 在一起火灾事故案件中, 过失纵火嫌疑人不小心点燃了可燃物引起了多人死亡的后果, 该可燃物长期存在市场中, 派出所防火员长期检查都未清除, 涉嫌玩忽职守行为, 渎检部门介入后, 发现派出所人员疏于管理的原因是有人行贿, 市场安全管理人员还编造了虚假的消防验收合格证书应付检查。那么, 在这起案件中, 渎检部门在调查派出所防火员玩忽职守行为时, 就可以将行贿人, 市场安全管理人员作为相互关联案件予以并案, 对于过失纵火的犯罪嫌疑人就不可以, 因为过失纵火行为同派出所防火员玩忽职守行为没有职责上的因果联系, 同派出所防火员之间也没有职责上的接触, 只能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但是行贿人和市场安全管理人员都同派出所防火员有职责上的联系, 一个是给予好处让其疏于检查, 一个是制作虚假文件应付检查, 属于与玩忽职守行为相关联的案件, 能够并案处理,

④例如, 如果以量刑情节来判断主从罪, 玩忽职守行为大部分也就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对于其他关联的普通刑事案件而言偏低, 如此就不能以渎职罪为主追究责任, 但是从犯罪影响来看, 一般渎职犯罪社会影响都大于普通刑事犯罪, 普通犯罪的前提是由于渎职行为助推造成的, 应该以渎职罪为主, 但是渎检部门追究明显恶劣的普通刑事犯罪, 可能又不适合。

网络经济犯罪案件刍议 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经济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新型经济犯罪不断增加,犯罪手段、犯罪方式的变化,法律自身存在的漏洞,为打击经济犯罪增加了难度。回顾总结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经验,我们深感下列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初查措施问题

立案是刑事诉讼法

规定的办理案件的第一道必备程序,是案件展开侦查活动起始的先决条件。严把立案关,既可以保证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又可以有效地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立案前要进行“审查”,即通常我们说的初查,符合立案的事实要件和法律要件条件的方可立案。由于经济犯罪案件往往与经济纠纷交织在一起,作案者大多智商高,反侦查能力强,案件定性一时很难区分认定,更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案前的初查,加以甄别。

当前,初查措施尚无法律规定,对查处经济犯罪十分不利。为此,我们建议,为了充分发挥初查在侦办经济犯罪案件中的作用,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关于经济犯罪案件初查程序的规定,根据工作需要明确侦查部门初查可以使用的措施和具体要求,同时,规定案件初查要接受公安法制部门的内部执法监督,凡滥用初查措施者一律按执法过错追究责任,为使用初查措施提供法律依据。

证人拒证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刑事诉讼的过程就是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依据法定程序,收集、保全、审查判断和使用证据的过程。不言而喻,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也就是收集证据,并使用证据查明案情,揭露经济犯罪,证实经济犯罪的过程。司法实践中,出于种种原因,一些证人拒绝作证(含提供证据)致使案件证据迟迟不能到位,案件难以向前正常运转,削弱了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这些证人拒证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类是畏惧型。证人与犯罪嫌疑人比较熟悉,有的经济上曾获得过好处,慑于嫌疑人的淫威,担心作证后受到打击报复,这类证人居多数。另一类是包庇型。证人与犯罪嫌疑人属于亲朋好友关系,经济上来往密切,有利害关系,他们拒证或是出于“情义”心理、报恩思想,或是怕牵扯到自己。最后一类是少事型。证人有一定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与嫌疑人关系一般,为避免招惹麻烦,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拒不作证。对此三类证人,除了说服教育,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晓之以法、晓之以利害、晓之以情理,消除证人的畏惧心理、少事思想,打消证人的包庇念头,使证人如实作证外,还要完善立法。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公安司法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受法律追究;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情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对于拒绝履行作证义务没有任何规定,使处罚证人拒绝作证行为无法律依据,直接影响了打击犯罪的力度和效率。建议立法机关能否考虑制订相关规定,以法律惩戒来遏止证人拒证现象的蔓延,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跨省办案协作问题

从我们办案的具体情况来看,大约80%以上的经济犯罪案件都需要到异地(主要在省外)侦查取证,需要异地公安机关协作。办案协作的好坏业已成为影响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省级公安机关制定了跨省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规定,要求出具省级公安机关介绍信后再层层转协作地公安机关协助办案,否则不予协助。实践证明,这个要求似有所不妥,其一,分别在不同的省级公安机关办理手续浪费人力、时间和经费。有的证据时间性很强,稍纵即逝,来回办理手续耽误了时间,直接影响了取证;其次,效果不理想。这种要求缺少必要的监督措施和落实措施,协作方责任不明确,较多的是从保护当地利益出发,拖拖拉拉,消极配合;三是与公安部相关规章要求不尽一致。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1章专门就办案协作及所产生的法律责任作了严格、明确、详细的规定,只要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手续,就可以联系协作办案,包括采取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该规定当然也应当适用于经济犯罪案件的协作办案。

笔者认为:严把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关,应当坚持有利于办案的原则,要符合工作实际,便于依法及时查案,要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节省人力和经费。经济犯罪案件跨省办案协作工作必须严格遵照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要求,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之间对等协作办案,对于协作配合不力问题,由协作方省级公安机关严肃处理,认真纠正,如果纠正不力或者配合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双方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依照规定追查责任。只要监督追究力度到位了,就能保证跨省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依法严格公正,保证协作办案积极密切,使打击经济犯罪不枉不纵。

《办理经济犯罪案

网络经济犯罪案件刍议 篇3

[关键词] 初查 必要性 法律地位

2003年10月,马某、韩某以西安某造纸厂的名义,在明知没有履约能力的情况下,与咸阳某设备公司签定购销机器的合同,在提走对方交给的价值13万元机器的同时,以一张空头支票作为履行合同的抵押。随后,两人将该机器以6万的价格销售,所获得的赃款5万用于偿还债务,1万元挥霍。案发后两人潜逃。公安机关在受理此案后,开展了初查工作。侦查员电话通知涉案人员马某、韩某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得知公安机关介入此案,二人急忙凑了3万元交给被害单位,并以书面形式保证按时还清余款,希望被害单位到公安机关撤案。公安机关决定对此案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检察机关认为,该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归还了部分赃款,未达到单位犯罪的立案标准,因而决定不起诉。那么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在立案前归还了部分钱款,而且归还行为发生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并开始初查之后,由于初查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对立案前初查后的还款数额是否属于犯罪数额产生了一些争议。

一、初查的必要性

初查,也叫案前调查,是指公安机关的侦查部门对群众报案、举报、控告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材料所进行的初步审查和调查。那么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有初查的必要性吗?有人提出,“防止立错案”,是初查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如果立错案不再被视为一种工作失误,那么初查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所谓“立错案”其实是法律允许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愚认为公安机关对于经济犯罪案件采取“初查”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立案的条件主要有两条:一是有犯罪事实发生;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一般刑事案件而言,其危害后果明显,通过现场勘验、调查访问等措施即可确定有无犯罪发生,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经济犯罪案件则较为隐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犯罪案件现场没有可供勘查的痕迹物证;二是相当一部分经济犯罪案件没有直接的被害人;三是经济犯罪危害后果大多较为隐蔽,有的甚至不会造成财产的损失,而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四是相当一部分经济犯罪案件以职务为掩护;五是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较强的抗审能力和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作案手段也往往比较隐蔽、高明。以上几个特点决定了多数经济犯罪案件在立案前,特别是在接到报案时,很难确定是否有犯罪发生,更难确定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为了查明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其他刑事犯罪立案前的审查常常是从法律上为事件定性,而经济犯罪案件在立案前首先要查明事实,做大量的案前调查,其次才是从法律上论证事件能否构成犯罪。如不经过初查,盲目立案,出现错误则不可避免。实践中,错误拘留、错误逮捕、错误采取查封、冻结、扣押、追缴等措施,以至于出现无罪判决,无不源于错误立案。另外,经济犯罪案件的报案往往不实,在经济犯罪案件的报案过程中,由于经济犯罪案件过于复杂专业,报案人对法律本身不甚了解而报错案;或是因为案件牵涉较大的经济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报案人为挽回损失或者有别的特殊动机和目的,希望公安机关尽早介入,震慑、打击甚至是报复对手,往往故意夸大犯罪事实而报假案。因此,加强初查工作有利于甄别是否有经济犯罪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

二、经济犯罪案件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地位

1.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

关于初查制度法律依据的问题,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才是刑事诉讼的起点而不是初查,况且刑事诉讼法根本就没有规定“初查”制度,初查制度只不过是公安机关为了自身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程序,必然会扰乱正常的诉讼程序;另一种观点认为,初查制度具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公安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尽管该条款未出现“初查”字样,但是该条款中的“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已涵盖了“初查”制度。笔者认为,后者观点较为可取。而两种观点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立案”的理解,前者认为立案是诉讼的起点,应该说是准确的,但是什么是立案呢?有人认为,填写决定立案书后才算立案,这种对立案的理解有些过于狭隘。其实,立案是一项诉讼活动,是一过程而不是一个点,应包含受理、审查和做出立案决定三方面内容,其中“审查”与“初查”制度相对应。据此,后者认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已涵盖了“初查”制度的观点较为可取。但是,同时笔者建议,法律应当在条文中予以明确“初查”制度,以免产生各种不必要的误解。

2.“初查”制度的诉讼地位

关于“初查”制度诉讼地位的认识离不开对“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认识。如果否定“初查”制度是具有其法律依据的,那么必然认为“初查”是一项非刑事诉讼行为,而如果肯定“初查”制度有其法律依据,则认为“初查”制度不但是一项刑事诉讼行为,而且还是某些案件立案阶段的必经程序[4]。笔者认为,“初查” 至少是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立案阶段必经程序。其理由是:经济犯罪案件通常具有犯罪行为隐密或举报时犯罪事实不清的特点,往往不能依据举报线索内容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是否应当立案。这样,需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符合立案条件,而获取据以决定立案或不立案的证据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初查。从侦查实践角度看,如果在初查中成功获取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就为立案侦查和采取强制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案件就容易突破;相反,如果不经初查程序,仅凭书面审查的结论来决定是否立案,就会贻误立案侦查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有利时机,即使立了案,也会由于证据不够扎实可靠,而使案件侦破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因此,初查是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必经程序。实际上,公安机关在许多案件立案前都已经进行过“初查”活动,甚至是不破不立,以保证立案质量。对此,许多学者也是颇有微词,认为“初查”制度已经代替了侦查制度。笔者认为,实践中的确存在初查代替侦查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对初查的度没有很好地把握,因为初查是为立案工作服务的,所以一旦到达立案标准,初查即应终结。而侦查是为结案工作服务的,在立案的基础上查明事实的真相。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划分初查与侦查的职责。

3.“初查”获取材料的证据效力

由于对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地位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初查中获得的材料能否作为诉讼证据材料使用,也是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初查获取的材料具有证据效力。理由是:《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一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第1款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据此,笔者认为,初查过程中获得材料尤其是言辞材料是否具有证明力,能否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主要不在于其获得的诉讼阶段,而在于其获得的手段和条件是否合法,因而初查获取的材料具有证据效力。但是,如果在初查过程中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被调查人言辞材料,也应予以排除。因此,公安机关通过合法的初查手段获得的证据应当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

参考文献:

[1]宋阳:《质疑经侦初查制度》.载《犯罪研究》,2004年第3期

[2]戴蓬:《经济犯罪案件初查若干问题研究》,载《侦查论坛》(第四卷).2004年版

[3]姜焕强:《论初查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期

当前经济犯罪案件特点之探析 篇4

经济犯罪必然是同一定的经济条件, 社会条件相结合的。因此, 研究其特点, 也不能脱离实际, 要在其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去把握其特点, 这样研究出的结果才会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经济犯罪的特点应如下概括:

1 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

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 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蔽性, 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目前这类犯罪首先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利条件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件数量最为突出, 而高层领导干部的经济犯罪事实最为惊人;其次是经济犯罪主体规模从高龄化和低龄化到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增长趋势;再次是经济犯罪案件盘根错节, 群体性经济犯罪越来越严重。

2 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

单位经济犯罪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比较多的是走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妨害国家税收管理以及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等等;犯罪的主体既有法人也有非法人单位;犯罪金额较高。经济犯罪危害后果严重, 查处十分困难。近年来, 随着经济犯罪案件的逐年增多, 大案、要案也在逐年上升, 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经济犯罪涉案范围的加大、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等特点, 导致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 十分艰难。经济犯罪分子肆无忌惮的侵吞社会财富的行为, 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常、有序的进行, 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一大社会公害。

3 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扩大

刑法对经济犯罪规定了近百个罪名, 但加入世贸后的经济犯罪在总量、数量、种类方面的变化比以往更加复杂。近两年除了传统的金融诈骗、伪造货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以外, 洗钱、电脑网络、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方面的犯罪都将攀升, 行业垄断、破坏竞争、价格倾销、跨国金融犯罪等新型经济犯罪都会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

4 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高科技、智能化犯罪增多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在不断发展、变化。除了常见的一般手段外, 利用高科技、智能化犯罪手段增多, 如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短信息诈骗钱财、设置陷阱使投资者上当, 利用金融专业知识盗取账号、密码,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犯罪、电子商务犯罪、进行网上洗钱、网上发布虚假广告等等。犯罪活动隐蔽、迅速, 查处、取证困难, 犯罪率不断上升, 严重危害着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5 犯罪主体层次高、范围广, 团伙犯罪突出, 单位犯罪突出, 涉案金额大幅上升, 侦办查处难度大

经济犯罪的主体, 往往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精通一定的专业和技术, 有相当一部分是受过正规教育的专业人士, 具有经济、金融、财税、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门知识, 有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他们借助职业权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肆无忌惮地作案, 使侦查工作难以展开。从经济犯罪的主体来看, 有政府工作人员、企业职工、银行职员、下岗工人、税务干部、证券管理部门人员、涉外人员及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员, 其范围比以往更广, 尤其是在人、财、物大流动的情况下, 犯罪分子单独作案已难以满足其最大利益, 更多地结伴一起作案, 单位犯罪更为突出。从当前侦办情况看, 单位犯罪占相当大比重 (约70%) , 严重的金融“三乱”几乎全是单位所为, 制贩伪劣商品犯罪形成制、贩、销一条龙作案。经济犯罪的涉案金额由原来的上百万、上千万向数亿元发展, 尤其是偷漏税、制贩假冒伪劣商品、“地下钱庄”、虚开增值税票, 制贩假币等犯罪显著增加, 涉案金额比以往成倍增长。

6 经济犯罪的跨地区、跨国际化趋势加剧, 涉外案件增多

由于科学技术交往的加快, 交通、通讯发展加快, 为犯罪分子异地作案, 多地作案, 流窜作案提供了可能性。同时, 人、财、物的大跨度、高速度、高频率流动, 也为犯罪分子进行跨地区、跨国界作案提供了条件, 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给经济犯罪分子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 交通通讯工具的日益便捷, 也给犯罪分子流动作案提供了有利条件, 异地作案、多地作案或多地犯罪分子共同作案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些大要案件往往涉及几个省市。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 涉外调查取证的经济犯罪案件也在不断增多, 一些境内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将钱骗到手后谎称款已打到国外, 以证明自己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而是否往国外打过款、打过几笔, 具体每笔款都是谁的不易查清, 而到国外调查取证更是难上加难, 犯罪分子正是瞅准了这个空子进行诈骗, 逃避打击。

不论经济犯罪的特点, 形式有多么大的变化, 其根源却始终是对市场经济制度下诚信机制的破坏, 只有从根本上填补市场经济运行中法律上的漏洞, 只有从根本上健全市场经济运行中主体的法制观念, 这一犯罪现象才能减少。

参考文献

[1]陈祥民.经济犯罪案件侦查[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3:30.

[2]高铭暄.新型经济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0:56.

网络经济犯罪案件刍议 篇5

公通字[2005]101号

颁布日期:200512

31实施日期:20060601

颁布单位:公安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管辖

立案、销案 强制性措施 办案协作

执法监督与责任追究 附则

为规范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程序,保障办案质量,依法有效地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规章,结合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管辖

第一条 公安机关内部对经济犯罪案件的管辖,严格按照刑事案件管辖分工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条 上级公安机关若认为有必要,可以直接立案侦查或者组织、指挥、参与侦查下级公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下级公安机关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级公安机关侦查。

第三条 经济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经济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嫌疑人实际取得财产的犯罪结果发生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第四条 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对管辖有争议的,应当协商管辖;协商不成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第五条 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聘请的律师对案件管辖有异议的,可以向立案侦查的公安机关申诉,接受申诉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诉后的七日以内予以答复。

第二章 立案、销案

第六条 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复杂线索,经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的期限可延长至六十日。

公安机关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经济犯罪案件后,应当在三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指定期限内立案侦查。

第七条 在立案审查过程中,可以请有关单位协助调查,或者依照规定的程序采取必要的调查措施,但不得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财产。

第八条 立案审查一般不公开进行,不直接与被控告、举报对象联系。确实需要向被控告、举报对象了解情况的,不得影响被控告、举报对象的正常工作或者生产经营。需要向被控告、举报对象调取证据材料的,应当征得被控告、举报对象同意;被控告、举报对象为单位的,应当征得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同意。

第九条 经审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予立案:

(一)认为有犯罪事实;

(二)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第十条 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在立案审查的期限内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送达控告人。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发现经济犯罪嫌疑,与人民法院已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系同一法律事实的,应当说明理由并附有关材料复印件,函告受理或作出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同时,通报相关的人民检察院。

第十二条 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一)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撤销该判决、裁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

第十三条 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如果不属同一法律事实,公安机关可以直接立案侦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为由要求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中止审理或撤销判决、裁定。

第十四条 经立案侦查,对犯罪嫌疑人解除强制措施后十二个月,仍不能移送审查起诉或依法作其他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

第十五条 撤销案件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证据,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可以重新立案侦查。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查询立案情况的,应当随时告知。

下列情形,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一)对于破案的,应当及时将案件办理结果、犯罪嫌疑人以及追缴涉案财物等情况告知;

(二)对于撤销案件的,应当及时将销案结果、理由告知;

(三)对于未破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在立案后定期将可以公开的情况告知。

第三章 强制性措施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经济犯罪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需要采取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性措施的,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第十八条 决定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当考虑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轻重程度、有无继续犯罪和逃避或者妨碍侦查的可能性,使所适用的强制措施同犯罪的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相适应。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时,不应当采用刑事拘留、逮捕措施。

第十九条 除《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

(一)无继续实施犯罪的可能性的;

(二)以财产为犯罪对象的案件,能够提供与案件标的相当的保证金的;

(三)在案件发生地有固定住处、稳定收入,能够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无自杀、逃跑企图或者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四)其他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在办案部门设定专门的审核程序或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逐案逐人审查采取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发现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负责人。

第二十一条 立案地公安机关将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资料录入公安信息网在逃人员信息系统,上级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尚不足以认定构成犯罪的,应当责令立案地公安机关删除或者直接删除网上在逃人员数据。

第二十二条 为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案情需要,将有出入境证件的犯罪嫌疑人列为限制出境对象;将无出入境证件的犯罪嫌疑人列为法定不批准出境通报备案人员。

第二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聘请的律师认为公安机关所采取的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有权向原批准或者决定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诉,接受该项申诉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审查完毕并作出决定,将结果书面通知申诉人。对超过法定期限的强制措施,应当立即依法解除或变更。

第二十四条 公安机关冻结涉案账户的款项,应当与涉案金额相当。

第二十五条 对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应当依法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或者依法不移送的,应当将其清单、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随案移送。

第二十六条 未移送的涉案财物的返还,一般应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进行。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及其孳息,确需提前返还的,应当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被害人的领取手续存卷备查。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提前返还:

(一)案件基本事实尚未查证属实的;

(二)涉案财物的权属关系不明确或存在争议的;

(三)需要将案件移送异地管辖的。

第四章 办案协作

第二十七条 办理经济犯罪案件需要异地公安机关协作的,主办地公安机关应当对案件的管辖、定性、证据认定以及所采取的侦查措施负责,办理有关的法律文书和手续,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办理经济犯罪案件需要异地公安机关协作的,由主办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直接出具《办案协作函》,通过协作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联系有关协作事宜。

需要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协助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主办地公安机关应当在出具《办案协作函》的同时,报主办地的省级公安机关备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就需要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协助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事项制定内部审批程序。

第二十九条 主办地公安机关派员赴异地公安机关请求协助查询资料、调查取证等事项时,应当出具以下法律文书及手续:

(一)《办案协作函》;

(二)《传唤通知书》、《查询存款/汇款通知书》、《调取证据通知书》等相关的法律文书;

(三)办案人员工作证件。

主办地公安机关认为不需要派员赴异地公安机关的,可以将《办案协作函》及相关的法律文书寄送协作地公安机关,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尽快组织查证。案情特别重大、情况特别紧急的,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在七日内回复;案情重大、情况紧急的,不得超过十五日;一般的协查不得超过三十日。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回复的,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及时向主办地公安机关说明情况。

第三十条 主办地公安机关派员赴异地公安机关请求协助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搜查,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等事项时,应当出具以下法律文书及手续:

(一)《办案协作函》;

(二)《拘传证》、《拘留证》、《逮捕证》、《搜查证》,或者《扣押通知书》、《冻结通知书》等相关的法律文书;

(三)办案人员工作证件。

第三十一条 对不及时采取措施,有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逃匿,或者有可能转移涉案财物以及重要证据的,主办地公安机关可以商请紧急协作,将《办案协作函》及相关法律文书电传至协作地公安机关,协作地公安机关收到协作函件后,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落实协作事项。主办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派员携带法律文书前往协作地办理有关事宜。

第三十二条 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对主办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和手续予以核验,手续完备的,应当及时无条件配合。除通缉(包括将犯罪嫌疑人资料录入公安信息网在逃人员信息系统)犯罪嫌疑人的奖励费用外,严禁协作地公安机关以任何名目索取任何形式的办案费用。

第三十三条 协作地公安机关在协作过程中,发现主办地公安机关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及时向主办地公安机关指出,如系跨省协作,可以通过协作地的省级公安机关通报主办地的省级公安机关,协商处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协作地的省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报告公安部。

未经共同的上级公安机关批准,协作地公安机关不得拒绝和停止协作。

第五章 执法监督与责任追究

第三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活动的督察和执法监督工作。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和《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的有关规定,责令依法纠正,或者直接作出纠正决定。对发生执法过错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根据人民警察在办案中各自承担的职责,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追究案件审批人、审核人、办案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规定,越权管辖经济犯罪案件的;

(二)违反本规定,进行立案审查的;

(三)违反法律和本规定,对应当立案或者撤销的案件不予立案、撤销的;

(四)违反法律和本规定,对不应当立案或者撤销的案件予以立案、撤销的;

(五)违反法律和本规定,错误采取强制措施的;

(六)违反法律规定,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的;

(八)违反本规定,拒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或者阻碍异地公安机关依法办案的。

第三十五条 立案地公安机关赴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办案,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的内部审批程序呈报上级公安机关审查批准的,上级公安机关对所出具的审查结论承担责任。但是,立案地公安机关在呈报审查材料时,故意隐瞒或者虚构事实的,由立案地公安机关承担全部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二○○六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上一篇:创新投资基金下一篇:变电检修中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