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刍议

2024-07-03

低碳经济刍议(精选9篇)

低碳经济刍议 篇1

摘要:鉴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但是, 同时农村环境问题也变得愈来愈突出, 成为了影响新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阻碍。怎样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已经成为保障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当前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新背景下, 必须积极探索走出新农村建设的低碳化发展新路。本文概述了新农村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

低碳经济能够在不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下, 运用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有效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速度, 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温室气体以及各类污染物之排放, 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新型农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之一, 也是充分提升农民群众生活水平, 有效缩小城乡差距的具有根本性的措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低碳经济愈来愈受到关注的新趋势下, 怎样进一步地进行积极响应, 让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面貌均实现向低碳化的转变, 这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之中, 要从低碳经济背景来考虑, 全面彻底地转变目前的农业生产发展形式, 切实降低农业生产当中的碳排放量, 从而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 致力于发展具有清洁、低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等特点的现代低碳农业, 从而走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

1 新农村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低碳经济主要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引领, 运用技术、制度、产业转型等各种不同方式, 尽量控制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所产生的消耗, 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之形态。新农村低碳经济则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大力指导之下, 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不断加快农民群众生活低碳化的进程, 通过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等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持续降低农村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改善的双赢目标, 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低碳经济的新发展。

2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 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在世界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产生, 要求人类的能源消费、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实施变革, 从而适应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而且还能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 促进社会公平。打造低碳型新农村, 事关人类发展以及社会公平。如果还要对已经相当有限的非再生能源实施过度开发, 就会侵犯到后代子孙的切身利益。所以, 一旦不实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对于高消耗与高污染不进行控制, 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甚至会导致能源的枯竭。 (3) 能够统筹城乡的同步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性的方法,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 积极发展低碳型新农村, 十分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全面处理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 关停并转那些耗能比较大、污染极高的具有落后产能的中小型企业, 并且不再同意设立不利于建设低碳型新农村, 从城市转移而来的高排放与高污染工业企业, 从而更加科学地安排农村地区的建设项目, 全面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低碳型农村的发展进程, 从而有效改变我国当前所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4) 能够加快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能够真正地过低碳生活, 实施低碳消费。要帮助农村居民提升对于低碳生活之认识, 进而转变以往农村地区那些不够文明、不讲求节约的不良生活方式甚至消费的陋习, 加快我国农村切实形成文明生活与消费、节约用水及用电、爱护与保护环境, 从而创建出文明农村与低碳农村, 展现出新农村文明之发展。

3 低碳经济背景下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健全新农村低碳经济制度建设

低碳经济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一定要强化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建设, 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体制与机制上的全面保障。笔者建议对新农村低碳经济项目的开发施行免税收以及信贷优惠等政策, 从而指导农村地区各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的结构。同时, 还要不断加快对于新农村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产业化发展等各相关领域的立法等工作, 对于不利于我国新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 要视情况分别实施清理、复核或者修订。要健全完善能更好地反映出市场供求、资源稀缺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的产生机制和消耗资源环境的生态补偿体系。唯有在制度上对新农村的低碳经济进行全面保障, 这样一来才能具有不断发展之动力、和各类突发事件加以抗衡的力量, 才能让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趋向加以发展。

(2)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以提升新农村低碳经济水平

因为低碳经济完全代表了今后实体经济之发展趋向, 低碳技术的需求量相当大, 而且盈利能力相当可观, 这是新投资机会以及投资的新增长点, 一部分企业也会增加该部分投资, 从而努力追求能够得到比较高的投资上的经济回报。政府部门也应当积极加大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运用上的投入。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时间的系统性工程, 企业与政府在此方面的投入也具备了持续性。这一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 规模相当大的投入, 能够运用乘数效应真正发展为切实带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尤其是在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 企业与政府的投资放大效应变得更加显著, 所以, 对于经济所具有的拉动力也变革更加明确。为了更好地应对低碳经济之需求, 从而实现政府所提出的节能、减排等相应的目标。与此同时, 为了能够切实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乘数效应, 新农村建设中的各行各业均一定要全面淘汰那些过于落后的设备以及技术, 积极运用切实符合低碳型经济需求的新型设备以及技术, 这就需要农村地区的广大企业一定要不断加大在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 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 经济发展绝大多数均是依靠政府加以帮扶的。当然, 新农村低碳经济的极大发展, 一样需要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支持。这就应当切实提升政府在农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 并且全面加大财政经费方面的投入, 从而促进农村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3) 积极倡导新农村低碳生活方式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以及村容整洁, 这是低碳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目标, 为此, 不但用发展比较的低碳农业的之产。如此同期, 还应积极倡导低碳化的生活形式, 所以, 十分有必要再从农村生活上来解决低碳经济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污染。低污染是低碳生活方式中的最为鲜明的特点, 一定要通过多种形式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 从而能够达到当地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最为重要的是要全面改变不顾及到当地的能源消耗, 不估计到当地的生态成本, 不顾及到公共利益的那种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为此, 应当积极推广节能型的居住房屋, 更好地运用保温、隔热、环保、节能型材料, 提升房屋的采光比例, 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以及沼气等设施。同时, 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较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 注重于节约, 积极推广垃圾减量化以及无害化处理手段, 真正让低碳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让低碳能够承载我国新农村更加美好的明天。二是要努力实现农村低碳生活中的低物质。应用运用再利用机制, 从而让废弃物能够变废为宝, 合理降低各类物质之输入。比如, 可以将沼气建设和厨房、厕所改造相互结合起来, 运用生活垃圾以及牲畜粪便等来发酵与生产出沼气, 运用沼渣来为农作物进行施肥,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变废为宝, 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当地的碳排放, 还能节约当地农民群众的开支, 可以说是一举而多得, 能够引领农民群体过上现代低碳化生活, 切实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所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 从而让低碳生活真正成为推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巨大动力。

(4)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农业技术, 主要是指通过可持续方式来合理地运用资源, 从而避免对于资源以及环境产生负面效应, 进而形成一种能更加有效地维持土地、水、动植物遗传基因等资源, 不会导致当地环境退化, 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与接受的一种现代农业技术。也就是说, 可持续农业技术应当表现出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社会适宜性等特点。一是要积极发挥基因工程、新型耕作以及资源再生技术等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可以把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之中, 从而生产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以及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 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地区蛋白质资源的匮乏状况。要运用遗传育种、克隆等新技术, 积极培育农作物、畜禽、水产等新品种。要运用生物固氮技术, 从而让农作物能够直接运用空气当中的氮来降低农田中氮肥的使用量。要运用计算机以及卫星定位等技术来积极发展精细农业。要运用我国极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来创设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让农作物能够实现早熟与早产。同时, 还应当积极鼓励在生产生活当中运用节电、节油类农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等。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 通过准确认识新农村建设在低碳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探究我国新农村低碳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也就是要努力改进自己的生活情境, 这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大保障。有鉴于此,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开展新农村建设, 直接关系到我国以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具备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新荣.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学解析[J].生态经济, 2009 (2) .

[2]姚洋.低碳农村之路:城市化与新农村社会文化运动[J].绿叶, 2009 (11) .

[3]雷雯.低碳经济:农村发展的新视角[J].乡镇论坛, 2010 (5) .

[4]吕植.低碳中国的希望在农村[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 (6) .

[5]尹伶俐.低碳经济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初探[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1 (3) .

低碳经济刍议 篇2

低碳是指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谭小芳老师表示,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中心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文明的必然选择!

本来嘛,我们的能量都是宇宙给的,宇宙世界也大得无边,……但是社会发展到现状,在人类无法实质性跨出地球改变宇宙以前,关于保护这个地球的生存环境的呼声已变成一种全球性的潮流,成为地球村共同的焦点。地球村进入了低碳时代!

最近我发现网络上开始流行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森女”。指的是那些崇尚简单、喜欢自然、生活态度也很悠闲的人。它迅速地取代了之前耳熟能详的“宅女”成为新的流行趋势。作为交广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讲师,我没有机会去做宅女,忙碌的工作使我成为一个“空中飞人”,但是在这忙碌的间隙中,我却可以保持“森女”的特质,那就是我所崇尚的低碳人生和低碳经济。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正在成为社会的焦点词汇,体现在个人生活中,则表明了一种特有的生活态度,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我们生存的环境负责的精神,它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值得体验和提倡的生活态度。

商旅匆匆,我也曾阅尽繁华,遍尝佳肴,但我始终觉得最香最甜的还是伴着妈妈唠叨的老火汤家常菜。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都尽可能地维持简单的生活,于一事一物中身体力行节约能源、关注环境:我有离开时随手关灯的习惯,平时会适当调高空调温度,去饭店吃饭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当我出差住宾馆的时候从不使用一次性洗漱用品,同时在我的食谱中减少肉类摄入等,这些行动也许并不难做到,但贵在坚持。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将会对环保做出很大的贡献,因此,我也一直鼓励身边的人都来做“森女”、“森男”。

通过体验低碳生活,谭小芳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各界为低碳经济所做的努力。事实上,低碳经济、低碳生活,需要每个行业、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去共同推动,身体力行地去养成低碳、节能、环保的习惯。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发展还处在高度不均衡的状态。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基本进入较发达的经济区域行列,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甚至与发达国家的先进城市相媲美。对于这些城市的居民与企业来说,接受低碳概念并不时很难。但是,正在积极追赶的中部地区和刚刚起步,甚至还处于相当贫困状态的西部地区,让他们接受低碳经济,实在是很难,甚至无从谈起。如何能够紧扣中国的国情来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对中国的重大考验,

之前我在一些论坛、讲座中也说到,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处于国际价值链的末端,处于高耗能、低产出的状态中,甚至在这种状况下,经营活动依然举步维艰。因此,低碳经济概念虽然提出来了,但是距离落实在企业里,还有着漫长的路要走。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一些龙头企业肩负起战略转型的重任,比如,谭老师就见到——这次世博会中就有一家企业做的不错。

案例——远大空调

“什么是低碳世博?远大非电中央空调!世博所有200多个场馆,采用远大非电中央空调,节能两倍,减碳7.3万吨,等于种400万棵大树!”

世博园区3号门入口处,“远大馆”给自己做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广告。

在参与世博会的家电品牌中,远大空调最为引人注目。早在10月,远大就签约成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在13家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中,远大是唯一的中国民营企业。

作为世博会场馆中央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产品唯一供应商,远大公司在世博园区内建设了22座能源中心,为250个场馆提供空调服务。

远大空调副总裁陆虎解释说,远大看重的不仅是商业价值,更多的是品牌价值。因为在世博会期间将有一天是“远大日”。远大将借此博得世界的关注,树立国际品牌形象。

有意思的是,远大虽然跻身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但并未能阻止其竞争对手进入世博园区,志高、TCL、OAK中央空调等企业纷纷曲线入世博,中标各个世博园区场馆。例如TCL中央空调中标上海世博会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C片区C1、C2标,同时还中标了世博会配套酒店公寓——上海东方金座。

而家电巨头海尔集团此次参与世博则采用迂回战术,携海外分公司分批包抄,启动了全球世博营销计划:赞助中国山东馆,展示海尔U-home物联网家庭的美好生活体验;赞助美国馆,使海尔全球化得以生动体现;赞助新西兰馆,奏响自然绿色主题,将世界多元文化和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带入上海世博会;赞助意大利馆,彰显海尔高端家电时尚、艺术的个性追求,让人们体验品质生活魅力。

对欧、亚、美、澳四大洲有关国家馆的赞助,不仅提升了海尔各分公司在海外的知名度,也展现了海尔在全球各地的本土化能力。

不单单是营销方面,其实,在“勤俭持家”方面,低碳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谭老师认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跃在昨天的低碳企业创新论坛上的谈话就很有启发性。李跃是中国移动的大管家,专门负责中移动怎么花钱,今年要经他手的投资就达到1800亿。他对于如何用节能减排技术为中移动省钱甚至挣钱如数家珍:“我们今年投2.3个亿安装了一种智能窄频开关,年节电1.8亿度,一年半就能收回投资。我们给机站安装智能通风系统,投入2.4个亿,年节电8000万度,三年回收(成本)。投入4400万安装100万支节能灯,一年减少用电万度,最多两年回收成本。我想问现在能有什么项目有这么高的投入产出比?”

低碳经济刍议 篇3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英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解决和促进就业。2010年我国两会将《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确定为“一号提案”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环境的绿色岗位成为了热门,低碳人才成为未来企业发展最需要的人才。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目前真正对于低碳经济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研究尚浅,仅停留在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并驾齐驱发展研究较少,至今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协同发展的研究仍无人问津。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目前经济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向。所谓“低碳”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既为以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即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发展理念其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前提,对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寻求一种理性权衡。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低碳重在发展,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节约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低成本发展和低代价发展。

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构成了低碳经济的基本要素,低碳技术广泛涉及到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CO2捕集和封存等。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开发高效、经济、实用的低碳能源新技术,并将其转化实际生产力。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生活则是以绿色为主题,建立节约型、环保型社会。[1]

二、低碳经济与就业问题的互动关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二者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就业与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必然对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就业又反作用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低碳经济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就业结构调整,使得各行业内部就业机会的增加或者减少;(2)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就业机会减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就业机会的增加;(3)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的变化引发的就业岗位的变动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劳工组织在《绿色就业:在低碳、可持续的世界中实现体面劳动》中指出:低碳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点领域为:能源行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制造业、建筑业、资源回收和利用行业、零售业、农业、林业等,这些行业不但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而且拥有不同程度的绿色就业开发能力。然而,现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将被逐步关停并转,势必会影响到就业岗位的缩减。[2]

就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就业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就业可以引导经济朝着满足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方向发展,充分就业可以提高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扩大经济发展的规模;(2)绿色就业是基于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下,开发绿色环境项目,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低碳经济的增长空间,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3)就业反作用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方法,使得低碳经济朝着低碳发展方向,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式以及碳中和技术的发展方法运行。[3]

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实现环境友好和低碳排放,有利于促进就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层次提升,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就业。而就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层次提升又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更好的营造和实现环境友好和低碳排放。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解决和扩大就业的关键路径,在德国,由于发展低碳经济而新增就业机会100多万个,欧盟也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对国内的职场来讲,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为解决就业与扩大就业的黄金机遇,国家将在环保和节能等高新科技产业大量增加投入,低碳人才必将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稀缺资源。

三、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的互动关系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特殊群体,由于就业主体的素质较高,就业灵活性较大,对就业市场的敏感程度非常高,是就业市场的风向标,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更能凸显出低碳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效应,也更能影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规模。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包括:

(一)就业结构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未来中国将会发展高水平的第二产业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发展对工业增长的过度依赖,按照产业层次、竞争能力进行优胜劣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碳型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调整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和人才供需的变化,进而促进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低碳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高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重点培育和发展以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学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他们在这些新兴产业中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低碳经济发展必将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和相对集中的就业行业。

(二)就业区域的影响

发展低碳经济必然会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进而影响到劳动力的地区差异配置及转移流向。劳动力从中西部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老工业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区流动。而且企业要形成集中布局产生规模效应,必须发展经济区域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如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及各城市建设的软件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新材料园区等,必定带来人才聚集效应,特别是高端人才的聚集,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地域流向和区域流向。

(三)就业质量的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这些产业大多数都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发展前景较好,就业空间广阔,同时也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水平和较强的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劳动者,比一般的就业岗位要求高,当然岗位待遇及工作环境也较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也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四)就业观念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方式的转变影响着人的就业观念,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着力点”,大学生知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意识超前,是科技进步的主力军,也是引领时尚生活的先驱,更应该顺应低碳经济带来的变化,践行低碳生活,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新求职理念,改变就业观念,积极实现低碳就业。[4]

(五)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在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的选择,必须选择发展前景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而低碳经济正好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且涉及的行业及领域非常广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可能。其次低碳经济市场人才需求较大,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众多新行业与新产品剧增,这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创造了条件。再次低碳经济需要知识技术做支撑,门槛相对较高,这正好体现和发挥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低碳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只要能利用好其中蕴含的商机扎实去做,创业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功。

低碳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结构,就业区域,就业质量,就业行业,就业观念以及大学生创业等各方面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大学生这些方面的变化又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规模,两者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协同发展。

四、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的协同发展

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的协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制度是保障,技术是关键,需要国家和政府从政策上给予保障,在技术创新上给予支持,建立健全相关协调机制,加强营造环境氛围,以更好的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

(一)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协同发展制度是保障,国家要把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出台和修订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规制,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传统产业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形成低碳产业自我运行和自我管理的内在驱动力,为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相配套的就业政策,为低碳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法规支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低碳就业。

(二)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努力拓展低碳就业空间

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关键是靠技术创新。政府要积极支持和资助低碳技术创新,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低碳技术战略及环境和能源技术创新的促进措施,同时确保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把握在经济增长机遇和发展低碳经济、转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艰难博弈中,遵循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确保低碳经济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就业机会减少、一些就业机会被替代,同时也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能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绿色就业岗位。低碳经济发展通过以下路径拓展就业空间:一是通过新能源的开发创造就业;二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低碳产业创造就业;三是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创造就业;四是通过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创造就业。

(三)加大培养新兴低碳科技人才,健全大学生就业的预警和缓冲机制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人才需求倍增,但由于我国对于低碳人才的教育起步较晚,目前人才奇缺。高等教育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高校要肩负起培养新兴低碳科技人才的重任,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开发新教材,培养新兴低碳科技人才,积极筹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加大低碳技术与经济领域的跨学科之间的科研与合作,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一方面带来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的剧变,使得部分行业就业岗位突减,另外行业就业岗位增加,这就会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带来产业发展和升级,使得新的就业岗位增加,人才需求倍增。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预警缓冲机制,加强新技术的培训,强化就业指导与引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以便更好的应对因产业结构突变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以及更好的满足新增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

(四)营造低碳就业环境,以就业带动产业发展

高校应加大低碳就业的宣传力度,倡导低碳就业,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在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低碳行业就业,积极谋划和筹办低碳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营造低碳就业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大学生低碳就业、绿色就业。而大学生绿色就业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发展。[5]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切实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促进低碳经济与大学生就业的协同发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以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影响到就业结构并对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就业反过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学生作为就业的特殊群体与低碳经济发展互动关系表现更为显著,国家应积极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环境营造、建立机制等措施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和良性互动,以便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大学生就业,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

[2]潘家华,郑艳,张安华.低碳发展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初步研究[J/OL].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9-12/11/content_19050870.htm.

[3]刘小莉.低碳经济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J/OL].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40期).http://www.rmlt.com.cn/qikan/2011-09-30/30938.html.

[4]尤青,张伏力.经济转型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论文 篇4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姓名:

学号: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自动化102班

内容提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Content summary:

Low carbon economy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based economy, human society is after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y civilization the another significant progress.Low carbon economy essence is the high energy efficiency and clean energy structure problem, the core is the innov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 system innovation an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fundamental change, low carbon economy essence is the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the pursuit of green GDP problem, the core is the energy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ystem innovation an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transformation.关键字:“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链”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节能减排”

正文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⑦.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

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②。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一直单纯强调GDP的增长,如今减排目标公布后,这种局面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也需要新能源行业更快地发展与成熟, 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⑧。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在全

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⑩。

在2010年两会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奥巴马上任之后就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①。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2009年7月公布的低碳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日本则制定了“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战略。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③。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企业需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一变化,将低碳经济纳入战略规划。根据汇丰(HSBC)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

美元,超过了5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⑥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国将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零排放”绿色中心商务区里的低碳产品、建筑材料从哪里来?原来,在该城市的开发区内,还将规划一个10平方公里的低碳产业示范园区,专门为绿色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提供各种产品和技术支持。低碳产业示范园区鼓励薄膜太阳能、太阳能集热管、LED节能灯等相关企业入驻。园区的产业定位为,重点打造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LED节能灯、建筑新材料、地源、水源等产业。把这些研发、生产企业聚集起来,我国希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④。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端正认识,提出正确的引导意见。例如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低破经济的是英国政府,它正是看到英国能源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⑤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应运而生,而我们的能源问题和高碳排放带给环境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英国轻松,我国政府基于这点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采取促进低破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这样,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

转向低破经济,实行低碳生活,还要戒除以大量消费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我们要提倡节能减排还必须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作起,这细微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的节能细节,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看似数量很小,但乘以13亿就会成为巨大的数量。我们应当遵从古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⑨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都应从日常生活中,面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意义,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①作者: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 等编著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5-1

②作者: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间:2008-3-1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

③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

版社出版时间:2010-1-1

④作者:朱合华《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论文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

⑤作者:宋维明《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5

⑥(美)威利,(美)查尔迪斯,林而达 译,《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

⑦作者:王宇寰《节能减排---低碳的必由之路》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

⑧作者:李佐军 <<“十二五”推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中国经济报告20111-1

⑨作者:王敏<<低碳”将成国际贸易新壁垒>>深圳特区报2010-11

低碳经济刍议 篇5

一、规划开发生态化

旅游业是以招徕吸引客源地居民前往旅游地游览观光, 以满足旅游者审美或愉悦的需求而获得利润回报的产业, 而要构建旅游吸引,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旅游业开展业务的条件。而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我们却遗憾地看到, 不少景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和规划, 或者急功近利, 为了追求单一的经济利润目标, 盲目地进行探索式或掠夺性开发旅游资源, 过度地接待游客, 违背了生态学规律, 造成了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不仅使旅游产品质量、品位下降, 旅游者的游乐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 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还造成旅游业发展缺乏资源支持, 没有了发展潜力和后劲, 甚至对目的地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有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单位也不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办事, 在景区大量修建楼堂会所或者索道等辅助设施, 甚或修建现代化的定居点, 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生态或文化生态, 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黄牌警告、勒令整改。而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 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规划的错误带来的是开发建设的错误, 而这种错误或已被整改, 或必然被整改, 而那些错误决策的“战果”就是对资源、能源极大的浪费。当我们看到景区整改, 大量建筑被拆掉的时候, 不仅要扪心自问, 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呢?所以, 科学的规划是减少浪费的基础, 也是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规划开发的生态化是科学规划的核心与基础, 所谓规划开发的生态化就是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要遵循生态学的规律, 要用生态学的理论进行科学布局, 在实现规划区内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最优的前提下, 使规划区域内的资源和环境得到合理的有效利用, 并把开发和利用程度控制在自然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使开发建设的景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要遵循以上原则, 只是要把生态学理论扩展到人文科学领域。生态化的规划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科学的规划开发思想和态度, 更要有科学的生态学指标和资源规划开发的科学技术做后盾。要根据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 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 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 对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构筑旅游地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减少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使用, 采用节能降耗技术, 减少能源使用, 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生态化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带来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代与传统的统一, 旅游者、当地居民、开发商、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带来的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当代发展需求满足和未来发展需求满足可能性的有机统一, 是低碳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旅游生产节能化

这里的生产包括酒店、景区等硬件建设, 交通、餐饮、购物、游览、娱乐、住宿等依托有关设施提供的旅游服务以及旅游商品的生产、流通等过程参与企业, 从广义上讲还包括为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提供原料、服务和半成品供应的供应商系统在内的整个旅游产品供应链。旅游业被认为是“无烟工业”, 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替代其他产业, 达到既能节能减排又能促进发展的目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饭店方面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现象还相当突出。尤其是酒店奢华之风盛行, 极大地增加了碳排放。据有关资料显示, 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饭店, 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吨煤的能量, 向空中排放至少4200吨二氧化碳、70吨烟尘和28吨二氧化硫。旅游开发中大量的工程建设也很粗放, 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许多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严重不足, 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 也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旅游交通中形成的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危害更是严重, 比如喷气式飞机载客飞行100公里会排放23公斤二氧化碳, 汽车每行驶100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也近18公斤。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显示, 旅游业 (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 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 其中运输业占2%, 纯旅游业占3%。低碳经济要求旅游业要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 使产品生产实现节能化。首先要转变过去那种贪大求洋、贪多求全、豪华奢侈、大拆大建、粗放发展的思路, 要靠自然、靠特色、靠文化、靠服务来丰富我们的产品, 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而不是奢华的设施条件。要大力推广新的运输技术和清洁能源, 加速包括飞机在内的运输工具的更新, 让低效能的设施或落后的运作模式退出行业。酒店要进行建设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 倡导使用节能建材, 推广节能电器, 实行能源回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倡使用新能源, 特别是要推广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在内的新能源。旅游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的供给单位都要注意加入生产节能化的行列, 共同为我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宏伟目标努力。

三、旅游管理精细化

一方面旅游经济要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业要节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 一方面要投入科技力量, 用先进的科技装配服务设施设备, 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另一方面就要靠管理, 向管理要质量, 向管理要效益, 同时我们旅游业也要向管理要可持续发展。由于管理的不慎, 造成资源浪费、能源消耗, 污染严重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资料显示, 精细化的管理可以降耗40%以上, 因此, 低碳经济条件下管理必须走精细化道路, 精细化管理是达到旅游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目标双实现目的的必然选择。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 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 作为一种管理文化, 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 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强化链接协作管理, 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的管理模式, 多被用于企业的微观管理, 但是政府宏观管理也要倡导精细化。要强化行业规范, 明确工作标准, 加强行业督导, 切实做到部署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执行到位, 做到目标分配量化、具体化, 监督考查严格化、细致化。要继续实施绿色饭店行业标准, 加大督察力度, 使酒店企业切实按照节约能源、环境友好的方式经营。要细化对降能降耗指标的分解和分配, 加强对旅游业及其上游产业、辅助产业和衍生行业的监管力度, 严格管理措施, 深入开展零盲点管理。另外, 还要在广泛调查、全面论证的前提下在政策、税收、信贷等方面对节能减排成效好的项目和企业予以支持。从旅游企业微观管理的角度来讲, 一方面企业的发展方式要改变, 努力从“低、小、散”的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转变。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管理细节上下功夫。要注意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推广使用节能电器, 避免使用或少使用包括一次性筷子等在内的一次性物品, 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把一次性使用变成多次使用或调剂使用。要注意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要推广使用无污染物品或再生物品, 比如用纸质或布料的手提袋代替塑料袋, 用纸餐具代替塑料餐具等。要在精细化的要求下强化设施管理、原料管理和加工服务过程管理, 大力开展节约用水用电, 高效能工作等活动。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强调管理责任的落实, 每一个管理者的责任都要具体、明确, 要突出责任的量化、细化, 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必须尽职、到位, 要实行适时考核制度, 使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 及时发现问题, 严格追究责任。要注重管理的细节, 把节能降耗渗透到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 使生产和服务活动真正做到“精、准、细、严”, 以达到包括饭店、交通和景区在内的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真正由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

四、旅游消费环保化

不仅通过对规划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改善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还可以通过改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这就要求旅游者树立环保消费的理念, 增进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的理解, 强化其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习惯进行引导, 使消费者能够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一定的自我约束, 以实现低碳旅游。旅游者要尽量选择低碳旅游方式, 避免过多的碳排放。比如可以不乘飞机或者少乘飞机, 乘直达飞机, 减少飞机的起降, 乘飞机少带行李;减少自驾游, 尽量使用小排量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 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增加步行和自行车在旅游活动中的使用。住宿时挑选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酒店, 自备牙刷、牙膏、拖鞋等旅游物品, 选择淋浴、洗衣服自然晾干而不用洗衣机甩干, 旅途中少使用空调, 不用一次性餐具, 自觉捡拾遗弃垃圾, 维护景区清洁卫生, 不购买过度包装的旅游商品等。倡导旅游者在旅游行程结束后计算自己的碳排放, 通过植树等方式进行“碳补偿”来为缓解气候变化做贡献。但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 “绿色教育”还有待于普及和深化, 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等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 我国的旅游者在旅游消费中环保意识还不是那么强烈, 环保知识和环保旅游的行为方式知之甚少, 自驾车旅游潮流风起云涌, 在旅游活动中诸如乱刻乱划、乱攀乱踏等破坏资源与环境的现象还大量存在, 主动放弃“享受”标准, 选择低能耗、低污染旅游产品的意识还不强烈, 而颇为时尚的“碳补偿”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更是雾中花、水中月, 遥不可及。如果说旅游企业的开发建设、生产服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比较容易达到的话, 而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理性消费, 使自身行为符合低碳旅游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就要求政府的旅游、环保等部门做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大众传媒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环保知识, 旅游企业及相关人员要把教育、引导旅游者进行环保型消费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而旅游产品的设计, 旅游项目的布局, 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备包括服务特色的取向等都要体现环保消费的导向, 大力开展生态旅游, 强化旅游者的生态教育, 使旅游业从传统的大众旅游时代走向生态旅游时代。

摘要:低碳经济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业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 走规划开发生态化、旅游生产节能化、旅游管理精细化和旅游消费环保化道路, 使旅游业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业,4E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梁平, 韩丽.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研究——基于对低碳经济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9

[2].马驰, 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 (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9 (7)

[3].鲍健强, 苗阳, 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4)

[4].王娟.低碳化:旅游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N].中国旅游报2009.9.23

[5].刘啸.论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5)

[6].刘德艳.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变革.http://www.davost.com/Intelience/Epert/2010/03/01/1117217875.html.

低碳经济刍议 篇6

一、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资源, 在自由市场进行交易, 拥有自己的定价机制, 其计量模式始终采用公允价值。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碳减排量作为一项资产, 但它不是为了短期出售而持有, 不能将其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范围, 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更合适, 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

(一) 初始计量

会计计量模式是会计人员以货币为手段将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 实质是确定确定经济主体所发生经济事项的入账价值。参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碳排放权会计也应按公允价值 (应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 计量, 具体做法可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碳排放权”二级科目, 以反映其价值, 将购入时相关交易费用纳入成本进行核算, 其初始确认金额为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二) 持有期间损益确认

企业持有碳排放权期间, 碳排放权会发生相应的收益, 对此将其在“投资收益”科目中进行会计核算。

(三) 后续计量

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 应按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 但不扣除对该资产将来处置时可能发生的各项交易费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准确把握市场变动情况, 及时反映真实价值。对碳排放权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应进行再确认, 鉴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碳排放权在期末的价值应以公允价值反映, 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由碳交易所可靠取得其市场价格确定其入账价值, 以实时准确反映其价值。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如下:

当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

当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现举例说明:

三、碳排放权的处置处理

对于碳排放权的处置问题, 可以参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的规定, 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将其之间的差额借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转出原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的累积额所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简略总结如下:

借:银行存款等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 (也可能在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也可能在贷方)

四、碳排放权的减值处理

碳排放权作为权益性工具其减值处理参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即在减值时即使碳排放权没有终止确认, 原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所形成的累计损失, 也应当予以转出, 作当期损益处理。转出的这部分累计损失等于碳排放权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经摊余的金额、当期的公允价值和原来已经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的余额。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碳排放权, 在以后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如果上升并且客观上与确认原来的减值损失确认后所发生的事项有关系的, 应在以前范围恢复减值并予以转回。如下举例详细说明:

【例1】2007年9月1日, 华北碳投资公司与西北风电项目签订碳排放权转让合同, 合同约定六年内西北风电项目向华北碳投资公司转让CO2排放总量约为500000吨, , 转让价格每吨不低于20元人民币。

1、2007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排放价格为22元/吨。

确认增加的资本公积=500000× (22-20) =1000000 (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10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1000000

2、2008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排放价格为18元/吨。

确认减少资本公积=500000× (22-18) =2000000 (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20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2000000

3、2009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价格指数严重下降为10元/吨, 发生减值。

总共发生减值损失=500000× (20-10) =5000000 (元)

借:资产价值损失—可供出售资产减值损失—碳排放权50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100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4000000

4、2010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价格指数严重回升为15元/吨。

应转回减值损失=500000× (15-10) =2500000 (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25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2500000

参考文献

[1]张勇, 毕铭悦.我国碳排放权的确认、计量与应用策略[J].商业会计, 2011, (12) :6-7

[2]张姗, 刘静.低碳经济时代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两阶段性[J].会计之友, 2011, (3) :59-60

[3]邬展霞, 王周伟, 陈云.碳关税壁垒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 2011, (1) :24-25

低碳经济刍议 篇7

1、低碳家具设计的基本概括

“低碳设计”通常指的是在对事物进行处理以及创新的时候尽量减少对能量的消耗, 依此减少对碳的排放, 特别是在生产过程和产品制作过程当中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降低对大气和自然环境的污染。“低碳”这一词组最早出现是在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当中, 在这当中, “低碳”主要是伴随着“低碳经济”这一词组出现的, 它主要对当今世界当中全球变暖这一环境特征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阐述, 而在现今, “低碳”这一理念仍是学术界和研究者最为重视的研究方向。 目前, 我国作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多的国家, 对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2009年,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低碳设计为核心的理念体系成为了各行各业最为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也促使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经济态势以及发展趋势, 同样也使得中国家具的发展和演进于此密切相连。

2、低碳家具设计的基本内涵

低碳家具设计通常指的是设计者在对家具进行设计的时候, 重点强调家具的生态理念, 强调家具的绿色环保观念。也就是说, 在家具制作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产品对使用者健康的影响, 避免一些不利的元素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建行, 在满足消费者使用的时候, 还应做到思考若干年之后对家具的循环再利用观念, 依此对人以及自然环境都起到保护的目的。在进行低碳家具设计过程当中, 所拥有的潜在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低碳所表现出来的宏观经济环境体系以及人们不断衍生出来的低碳消费观念的知道之下, 设计者对低碳家具的设计将会成为家具行业当中研究的重点内容。那么设计者应当如何设计出低碳家具呢?这不仅仅要求设计者具有创新的设计思维, 还需要设计者结合现代多元化的材料进行运用,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低碳家具的发展和延续。

二、国际环境管理模式下的ISO14000

低碳这一概念的提出, 充分为家具设计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新视角,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原有的消费观念及生活方式。而在此时怎么样才能断定所设计出来的家具可以被我们称之为低碳家具呢?这时候的国际环境管理模式下的ISO14000就为我们提供了最具参考标准体系。

1、ISO14000 的基本概括

ISO14000 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同常指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继ISO9000 标准之后所衍生出来的另一个管理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是由ISO/TC207 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进行制定, 有14001 到14100 共100 个号, 统称为ISO14000 系列标准, 在英国的BS7750 所体现的环境管理标准之上同时吸收了各个国家有关环境管理的相关经验以及实践方法之后所提出来的一种普遍适应性较强的标准体系。这个保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减少工业环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ISO14000 所表现的精神内涵

ISO14000 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则是具有统一性的环保评价标准, 是每个国家政府通过自身国家的基本国情从而制定出来的对环境进行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 因此, 其诞生在精神上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组织机构所造成的对环境危害的程度应当控制在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之内;②组织机构应当履行改善和持续改善生产过程当中给环境带来的危害;③组织机构对自身所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评估应当在实际生产当中加以控制和尽量降低;④组织机构应当具有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程序及预备方案。

三、ISO14000 模式下的低碳家具设计框架及路径

1、ISO14000 低碳家具设计的基本框架

在家具设计当中对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其所拥有的核心的声明周期思想进行引入则会更好的促进低碳家具的发展以及形成。对于家具设计而言, 其所运用的主要是以整个产品的声明周期作为自身的主要着力点, 充分对人与家具之间的关系、人与家具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相互的协调, 从而依据ISO14000 的相关标准进行低碳的家具设计, 其设计框架如图所示。从图当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在家具设计和制作过程当中收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例如:资源的不断开采利用, 却不能够再生的 (如煤、石油等) , 同时也有一些例如木材、金属等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从而会带来一些对空气或者是对水进行了污染等。这些环境污染以及对于之前所运用消耗的资源在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的规划都会在ISO14000 中进行体现和发展。

2、低碳家具设计的基本路径

材料的选择是低碳家具进行创新设计的首要原则, 设计是对于选用什么样的原料作为家具设计的主体同样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的家具例如:木材、人造板、金属等都会在加工和制作的过程当中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对传统的材料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变, 并尝试的运用一些新型的材料进行制作, 例如著名的设计师Talgur则采用旧报纸设计出著名的“日报椅”等。

结构上的设计也是体现低碳家具特点的重要方面, 对于家具设计而言, 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使得空间得到更大化的运用, 并依据结构的便利更好的挥手再利用, 这将会大大增加家具设计的方便性, 而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模块化的家具设计当中得到启发, 模块化的家具设计将其本身的每一个部件都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 既能节省空间, 又可以最大化的使用材料。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ISO14000 下的家具设计进行探析, 从而更加明确了低碳家具设计将会在这种经济态势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因此中国的设计师应当更好的明确这一目标, 并在国际环境的体系下更加全面的研究低碳家具设计的各个方面, 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促进低碳家具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低碳”家具设计的提出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本文通过对低碳家具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关内涵进行探析, 进而了解在国际环境管理模式下的ISO14000当中设计者应当对家具设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低碳家具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为有利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ISO14000,低碳,家具设计

参考文献

[1]危学敏.基于低碳理念的家具材料选择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低碳经济刍议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屋顶绿化,空中农园

1 屋顶绿化的基本组成

1.1 多元绿色植物层

屋顶绿化最重要的是多元绿色植物层, 它是绿化屋顶的核心部分。绿色植物具有观赏价值, 而且利用屋顶绿化这个方式能让绿色植物有更多的生长环境, 对于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也能推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屋顶植物生长环境是在高处, 所以弥补了地面植物所不能净化的高空空气环境。

1.2 富含营养种植基质层

富含营养的种植基质层为屋顶绿化植物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所需的物质, 也为绿化植物本身的固定起到了很好效果, 水分和植物的温度对于绿色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种植基质层可以确保充足的水分和生长温度;另外, 在保证种植基质层功能充分展示的情况下, 同时也要确保在其之下的结构层能够很好地被使用。

1.2.1 具备一定的排水能力。

生长在地面的绿色植物的土壤, 当吸收很多水分时, 会渗透到地下。同样屋顶绿色植物的基质层在持水量过多的情况下,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排水能力才能保障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

1.2.2 具备一定量的储水性能。

排水能力对于屋顶绿色种植基质层是一个必要的功能, 但是如果水分排出太多, 又会使得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不足而引起干旱, 所以种植基质层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储水能力。夏天比较炎热, 使得屋顶的温度比较高, 种植基质层的储水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1.2.3 必须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

屋顶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有利于其生长的物质, 种植基质层中需要含有植物可吸收的生长因子, 这样有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1.3 清除杂质的过滤层

土壤中的泥土随着雨水的冲洗会流到排水层, 这样既造成种植基质层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和植物的稳健生长受到影响, 而且还会影响排水层和排水口被堵塞, 过滤层就是为了过滤为了防止土壤流失或堵塞排水口, 导致屋顶绿色植物体系的负载量增加而设定的防护措施。

1.4 防止积水的排水层

绿色植物的灌溉或多余的雨水的堆积, 会导致植物根系腐烂, 营养物质稀释, 屋顶负荷量增大, 从而使屋顶绿色建设工作变得没有意义, 所以排水层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 能够保证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平衡。

1.5 防止主体被破坏的保护层

屋顶绿色植物体系是一个不太稳固的整体, 它有可能会被酸雨腐蚀, 或者人为造成的机械损伤。保护层就是为了保护屋顶绿色植物体系不被破坏, 所以对于保护层的材质有一定的要求, 耐腐蚀性和耐机械碰撞保护层应该具备的特性。

1.6 防止根茎刺穿屋顶的穿刺层

植物根茎的生长不仅不受控制而且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对于屋顶绿色体系有一定的威胁。防根穿刺层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保护体系不受破坏, 抑制植物根系的不定向延伸。

1.7 保护屋顶的防水层

屋顶绿色植物体系和房屋的接触面就是防水层, 为了防止绿色植物根部的水分等渗透到房屋内部, 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 新屋顶绿色体系———“空中农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于生态环境和绿色蔬菜有了很高的关注度。新的屋顶绿色体系———空中农园近年来备受大家的关注, 它将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作物的生长和休闲景观功能非常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空中农园的建设成本相对一般的屋顶绿化而言比较节省, 而且还能够带来经济上的收益。空中农园作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可以自己耕种得到自己想要的蔬菜水果, 可以作为休闲娱乐场所供大家感受农耕生活, 而且省下了很多买菜的时间, 确保食物的绿色环保和新鲜的品质, 对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换个思维方式来说, 空中农园是资源合理利用, 城市居民自给自足, 保护生态环境等循环经济的商业模式, 它能弥补城市资源的不足, 成本低、效益高而且具备很高的生态性,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模式。城市中的屋顶存在大面积的浪费, 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总而言之, 空中农园是屋顶绿化的一个全新概念, 闲置的屋顶很巧妙地变成了一个小型的农场, 可以种植自己喜欢的瓜果蔬菜, 让身居闹市的人们感受到乡土田园的清闲生活。空中农园让人们了解到了一个可以获得天然绿色蔬菜的新方法, 很好地将喧闹的城市与寂静的农村结合在了一起, 此项目能够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济做出贡献。

3 总结

本文结合目前环境恶劣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屋顶绿化分析、阐述, 在概念的基础上, 对其构建、技术进行论述, 新型屋顶绿化方式“空中农园”推出, 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有效的拓展绿化空间, 作为一种新选择, 新尝试, “空中农园”这种新型发展模式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屋顶绿化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和晓艳, 王浩.屋顶绿化的相关技术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文化 篇9

一、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并研发利用新能源, 以实现高能效、高清洁、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引发的生产方式的转型意味着人协调与自然之间关系能力的增强, 意味着人以低碳的方式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各种产品, 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低碳经济有两个具体目标:一是碳排放降低, 二是碳利用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两个具体目标, 低碳科技创新与低碳协议、法案、政策的签订与实施是基本保证。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率先发展低碳科技并研发利用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引发了生产方式的转型:由高碳向低碳转型, 由低效向高效转型。低碳经济转型的实现仰仗一系列去碳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利用, 即通过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来实现经济的新增长, 推动以“碳排放降低”、“碳利用率提高”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低碳技术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必将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 推动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

此外,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一系列协议、法案、政策的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协议、政策、法案的保障作用, 才能有力实现“碳排放降低”和“碳利用率提高”双重目标。

二、倡导低碳生活

高碳到低碳转型不仅需要发展低碳经济, 还需要我们改变高碳生活方式, 过低碳生活。生活方式是各个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生活模式的总和, 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按萨伊定律所言, “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生产创造需求, 需求也推动生产。生产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会引导什么样的大众生活方式;同样, 大众需求也会引导生产, 生活方式会推动生产。从这一点来说,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改变生产方式, 还需要改变生活方式。从某个角度说, 改变生产方式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而改变生活方式则是民众的责任。高碳经济提供的高碳产品, 如不为大众消费, 高碳生产就无法维系, 生产将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因此, 不仅要改变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 还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转变消费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 树立理性消费观是关键。人的需求、欲望具有不断增长的特点, 人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提出超出现状的要求。在消费领域, 民众容易过度消费, 沉浸在“冲动式的生活享乐”之中。韦伯认为, “冲动式的生活享乐”“会导致人们逃避职业劳动”[1]。在冲动式的生活享乐观指导下, 人通过无节制地占有物质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从而出现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性消费, 而过度性消费又增加了不必要的碳排放。国内有学者指出, “碳排放分为用以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和奢侈、浪费性的碳排放”[2], 应在国际气候制度中, 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碳排放, 用个人消费排放的“碳预算”来规范约束消费行为。把保障人的基本需要作为出发点, 有利于告别冲动式的生活享乐, 形成理性生产、生活、消费习惯, 使人类自觉选择低碳生活。

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性力量, 对日常生活的改变和批判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已经习惯了已有的生活, 习惯了已有的高碳。转变“高碳”生活方式, 过“低碳”生活需要全世界所有人的参与。日本学者茅阳一的“卡亚公式”揭示出, 碳排放量取决于四个因素:碳排放量=人口× (GDP/人口) × (能源用量/GDP) × (碳排放量/能源用量) [3]。卡亚公式中的后两个因素与生产直接相关, 前两个因素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人多, 碳排放就多;人均GDP高, 人们生活水平高, 很少有人希望它不再提高。但如果“一切照旧”的高碳方式继续运转, 地球将难以为继。转变“高碳”生活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 地球人个个有责。

三、塑造低碳文化

“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4]。低碳生活一方面将凝结并沉淀为低碳文化, 另一方面低碳文化又将反作用于民众生产与生活。为此, 要塑造低碳文化, 形成低碳价值观, 从而为发展低碳经济和倡导低碳生活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价值观念是人们对政治、道德、利益等是否有价值的主观判断, 当它成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式时, 就上升为价值观, 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要特别注重改变人们的文化的观念, 树立低碳价值观。

低碳价值观需要确立“类利益”观。发展低碳经济涉及国与国、群体与群体、个人与个人的利益问题, 如何协调这些利益关系?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 也是政治问题, 从深层次上看, 更是一个文化 (价值观) 问题。低碳经济、低碳生活需要“类利益”观, 即超越狭隘的个人、群体、民族或国家的局部利益, 而追求和重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低碳模式下, 需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群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关系。最具体的个人利益、最一般的群体利益、乃至最高尚的国家利益都需要让步于全人类利益。今天, 全人类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全人类利益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更多的协同与合作, 甚至是服从。“个人服从集体, 集体服从国家, 国家服从全人类”的价值观需要被重新提起。

低碳价值观需要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观。在涉及各国的权利、义务与利益问题时, 应倡导全球的合作与共担, 以解决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灾难, 促进全球经济实现低碳转型。解决气候问题是全球性的“公共物品”, 既要避免“搭便车”现象, 又要避免绝对平均化地承担责任, 平等是有差别的平等, 是相对平等。马克思指出, 权利“不应当是平等的, 而应当是不平等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5]。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谈到的事实上的平等是以事实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 也就是说, 要对先天不利者和有利者使用并非同等的而是不同等的尺度。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正是基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而制定的。根据该原则, 发达国家率先减排, 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 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观有助于分配权、责、利, 有利于使高碳转型问题从理念的共识转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观, 目的在于“既保证发达国家实现其减排指标, 以达到控制全球排放总量的目标, 又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不受侵犯, 在国际资金和技术的帮助下提高发展中国家自身能力以应对气候变化。”[6]低碳价值观更注重人与人、国与国的合作。解决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不是一国之事, 特别需要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共担, 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低碳价值观需要确立“全球和谐”观。“21世纪初的文明正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需要同时稳定气候、稳定人口、消除贫困, 并拯救地球的自然系统。每一种挑战都很严峻, 更何况这些挑战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我们必须同时有效地全面应对。”[7]这种应对实际上要推动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全球和谐”。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留下自己的“碳足迹”, 树立低碳价值观, 过低碳生活, 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构建人与人和谐的低碳社会。每个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遵守低碳公约、法案, 有利于构建国与国和谐的低碳世界。在构建低碳社会的过程中, 还要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无形契约需要全人类共同续签。全人类不仅仅向自然索取矿产与能源, 而且应注重保护地球并赋予其他生物以平等的生存权, 这种理念与行动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走进低碳时代。

总之, 人类正共同面临全球高碳问题的严峻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 需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 (价值) 观念的变革, 大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发展低碳经济又不能离开低碳生活与低碳文化, 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塑造低碳文化, 三者的互动将推动人类走进低碳时代。

摘要: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并研发利用新能源, 以实现高能效、高清洁、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和采取各种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公众树立理性消费观, 改变“高碳”生活方式, 过“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深入发展的依托。低碳文化是低碳生活的观念凝结, 它将反作用于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塑造低碳文化, 三者的互动将推动人类走进低碳时代。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文化,低碳时代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60.

[2]潘家华.满足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及其国际公平与可持续含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1) :36.

[3]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内在需求[J].理论视野, 2010, (2) :27.

[4]胡适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18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05.

[6]樊纲.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45.

上一篇: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问题下一篇:电梯PLC控制系统